请欣赏幼儿园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幼儿园的文章1:这就是 爱
文/肖邹林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我就被孤独、陌生、无知、恐惧冲昏头脑,第二天自以为是地毫不犹豫不再去学校。小小年纪就不想读书,惹得爸爸妈妈大发雷霆。顿时,我吓得像个缩着头的乌龟,站着一动不动,即使心里有千千万万句碎碎语,最终还是迫不得已地被爸爸送到学校。
可是学校就是这样的不讨我喜欢,在爸爸走后,我也逃离了这个让我讨厌的地方。我大摇大摆地跑回家,妈妈看到我可能有些疑惑:这孩子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可是忙碌的妈妈怎有时间来问我呢。正当我高兴时,爸爸回来了。一切好像都静止了,风停了,树叶停止了舞动,只有那时钟还在“哒哒哒”地响着。我心跳加快,想着可怎么办呀!这时俩腿开始打颤。果真,爸爸扯了一根大拇指般粗的木棍,狠狠地向我抽了一棍。那时我太小,竟想:爸爸为何要如此对我,我是不是他亲生的。这时那股无法言说的痛和委屈使我的泪水倏地往外狂奔。此时还好我那心软的妈妈把我拉开才救了我这条小命,心中痛恨着爸爸。
伤心欲绝的我站在屋外一动不动,爸爸好几次从我边上路过都没有多看我一眼,我也赌气不吃不喝。妈妈奈我不何,渐渐失去耐心对我不屑一顾。我的肚子咕咕叫了:如果妈妈再叫我几次,我就一定去吃饭。可没有等到妈妈来叫我,那个打我的爸爸于心不忍了,和我说要我去吃饭。我的脚软了,眼泪在眼眶打转,心中好像有团不能挥去的气在堵着我,鼻子一酸,又开始低声抽泣。看着爸爸那张成熟又有少许皱纹的脸,好似挂着那么一丝愧疚。肚子实在是饿,识时务者为俊杰,我赶紧去吃饭。
饭后,爸爸和我一同坐在屋檐下,俩人沉默不语。只有那蝉儿的鸣唱在继续着。第二天,爸爸又如昨日送我去上学。到了学校,因为我的胡作非为爸爸被老师说了一通,我从未见过爸爸这样低着头任人数落,还一直点头说好。此时的泪水又在我的眼眶颤抖。
您是爱我的,如今我们相隔万里,只愿您一切安好。
幼儿园的文章2:与笔一起走过的日子
文/刘锦
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与笔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结识的第一支笔是铅笔,铅笔是最朴素的,那时的我也是最稚嫩的。在父母的教导下,我拿起了铅笔去写上我这个身份的象征——我的名字。从那时起,我便拿着铅笔练习,一横一竖,一笔一划地去写。在练习的过程中,我总有写错的时候,一遍遍地擦去错误的写上正确的。这说明我们有错误的时候,我们有机会去改正,从而走上正确的道路。只有铅笔才能做到,让你去改正错误,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
小学的时候,我与圆珠笔接触最多。那时我已经走过了六个春夏秋冬,也和他们经历过喜怒哀乐。当我考试取得了好成绩,首先我感激的并不是自己的头脑,而是帮助我写下答案的笔。如果脑海里有最好的答案和惊人的发现,没有笔的记录和计算,你能表现出来吗?在改试卷或作业时,就好比是我们人生历程中所选定的答案,我们便需要一支指示笔来引导我们,告诉我们到底是对还是错。有时候这支笔的颜色是红色的,红的醒目,提醒我们时刻注意:这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你脑海里发生了错误。
现在,在初中探索的我,手上拿的最多的是钢笔。让我写下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字体,说明我以后的路更加灿烂。
文人之所以名传千古,不是看他的人,而是看他的诗文;书法家之被治碑成帖,也不是看他的人,而是看他的字,这都归功于他们手中的生花妙笔,没有笔就证明不了自己的实力。
所以,谢谢你,一直默默无闻帮助我的笔,我一直想说一句话:“老朋友,和你一起走过的日子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幼儿园的文章3:尽全力就够了
文/邓一苇
小时候在幼儿园,我们都玩过一个抢座位的游戏,小朋友们围成一圈,一边拍手唱歌,一边绕着座位跑。音乐突然停住,小朋友们都去抢座位,因为座位本来就设置得比人少,所以再认真再努力,也注定有人多出来,不知所措地站着哭。
初三,年级动员大会上,老师问:“想去天桥那边,全国排名第三的,西工大附中高中部的同学们,举手!”不记得有没有不举手的,只记得有人恨不能把两只手拼接到一起,唯恐高得不够戳破天花板。讲台上的老师很满意地点点头说:“年级排名前三百的,稳去;前五百的,好好加油!”西工大附中初中部有一千多人,大家都想去,即使拼了小命,也会剩下多一半。这种游戏规则实在太残酷。
受不了这些压力,叛逆地想学校实在呆不下去了,我逃出来对着和蔼可亲的心理医生泪汪汪地说:“奶奶,我该怎么办?我不想挤别人,也不想被别人挤。”儿童心理专家杨奶奶温和地对我这个问题少女说:“我周围的人包括我本人,也不都是挤进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的,挤不挤的,一样是独当一面的医生,自己活得好好的,还救死扶伤让患者也活得好好的啊!”她打电话让妈妈来接我走。
妈妈没有生气我逃课,她只是没有直接带我回家,“走,带你去吃好吃的。”当我坐在咖啡厅里,吃着价比金坚的熔岩巧克力,妈妈轻轻缓缓地对我这任性倔强一定要找到生命意义的青春期女儿说: “其实你不需要很优秀,尽全力就够了。”
之后妈妈送给我几本龙应台的书。她的儿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但是她的《亲爱的安德烈》让我受益匪浅,她写道:
“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课程里,它更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树的华盛顿、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到平地起高楼的比尔·盖茨,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使是谈到失败,目的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那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你怎么收拾?
“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渡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转眼一年过去了,并不是教育家却甚于教育家的妈妈,虽然从未对我诠释过“尽全力”到底意义何在,但考上高中并且在异常激烈的高中拼杀了近一年的我,一路走一路反思成长岁月,我为自己找到了为何要好好读书的真正意义:不为了去抢座位,而为了更有权利更有底气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我写出一篇好文章,和考试和证书无关,只是对我博览群书和静心沉淀的奖勉;当我的数学再次考到满分,和名次无关,我知道我对得起四年来一直坚持的,每周一晚连续三小时的课外拓展;当我获得全国比赛大奖,和荣誉无关,我待人接物的落落大方,让我身边的人喜欢和我相处,我每一天都快快乐乐地上学去。
又是一年中考高考时!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好的专业,必然人数有限,或许两年后,我想去的那间教室,也没有我的座位……每朵花都会努力绽放,开得早也罢,开得晚也罢,凋谢之后,生出来的果子才是一棵植物的精华!最香甜的果子,未必都长在曾经绽放得最早最绚烂的那朵花下……那个暂时没抢到座位的孩子,你,或者我的人生,可能因为更厚重的修行而比想象的更精彩……
幼儿园的文章4:我的老师
文/施雨佳
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我,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和蔼可亲,有的知识渊博……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今年暑假教我硬笔书法的许老师,因为他是一个有耐心、追求完美的好老师。
有一次上硬笔书法课的时候,别人很容易就学会的握笔姿势我却一直学不好,许老师看出了我的苦恼,立即走过来教我,他一边做示范一边说:“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应比拇指低些……”可我一抓起铅笔,还是改不了原来的姿势,许老师不厌其烦,握着我的手反复纠正。经过他的耐心教导,我终于学会了正确的握笔姿势。
还有一次,许老师突然跟我说:“等一会交一张字帖给我,我转交给少年宫,让他们展览出来!”那我可得赶紧写好!想着我很快交上了一幅字,没想到许老师皱了皱眉头说:“这张字帖写得有点快,只能再写一张。”我灰溜溜地走回去,认认真真地又写了一张。这次许老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知道这次成功了。
经过这次暑假的锻炼,我写的字变得更好了,也对有耐心、追求完美的许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我感激地对许老师说了一声:“老师,谢谢您!”
幼儿园的文章5:人生没有倒带
读幼儿园的时候,我们总是渴望上小学,
那还时候的我们只是单纯地想到小学里认识更多的事物。
读小学的时候,我们总是渴望上中学。
那时候的我们只是希望能结交到更多的朋友。
读中学的时候,我们只是渴望上高中。
那时候的我们总是渴望像高中的学长学姐般成熟。
读高中的时候,我们总是渴望上大学。
那时候的我们只是渴望大学生活的轻松自在。
读大学的我们,却总是渴望走出校园,走进那个神秘的社会。
那时候的我们只是希望能在社会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可是,我们就是这样一次次地在错过。
步入了社会,看多了虚伪,也懂得了心口不一,那时,我们又怀念起大学里的纯真。
而在读大学,高中的我们,又怀念起初中那般真挚的友谊。
而在读初中的我们,又怀念起小学,幼儿园那般无忧无虑的快乐。
我们总是在渴望着,但同时也在错过着。
步入了社会,感受了社会的人情冷暖,我们都会怀念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童年的我们,快乐就笑,难过就哭,是个给颗糖就能快乐好久的孩子。
可是,都回不去了。
我们不应当去渴望太多,奢求太多,满足就好。珍惜现在,珍惜拥有的,错过了就过了。只有一次,绝无重来。
人生永远没有倒带重来。
幼儿园的文章6:帮助孩子要帮到点上
幼儿园的孩子一日生活都离不开老师的帮助,但老师帮助孩子一定要帮到点上,否则就可能妨碍孩子的发展。
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有些事情孩子做起来很困难,我就教给他们求助的方法,以便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同时,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我注意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以避免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例如,在小班孩子学习自己提裤子的过程中,年龄稍大的孩子一使劲就能提起来,年龄偏小的孩子,手腕儿力量小,总也提不上,有的会感到很烦躁,甚至会伤心地哭泣。碰到这种情况,我便告诉孩子:“你只要说‘老师帮我提一下裤子好吗’,我就会非常高兴地帮助你。”孩子会表达自己的请求时,我就亲切地说:“我特别愿意帮助你,我帮你提裤子,你也帮我一起使劲提,好吗?”虽然孩子的力量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主动做事的意识得到了培养。
在日常活动中,类似的事情很多很多,作为老师给孩子帮助时要帮到点上,这样孩子的动手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师生关系也更融洽了。
幼儿园的文章7:你可以哭,但别哭太久
文/幸福的目标
儿子上幼儿园小班,我去参加他们的期末公开课,几乎所有小朋友都学会了些简单的汉字和英语,羞怯或热烈地给家长们展示。只有一个小男孩,始终不参与老师的活动,那些汉字他也完全不认得,快下课的时候,他开始大哭,赖在***妈怀里不肯离开。后来我听***妈说,那个小男孩始终不适应幼儿园生活,每天都哭,从上学哭到放学。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让子弹飞》。开头一段,县长葛优吃着火锅唱着歌去赴任,路上被姜文劫了,姜文把他五花大绑,定上闹钟让他交代情况,葛优大哭,姜文毫不客气地制止他:哭也算时间!葛优无奈,乱七八糟地交代了。
哭也算时间。这是世界的残酷规则之一。
我不知道多年后那男孩能否明白这个道理:当你在因为各种不适和不快绝望哭泣的时候,别人已经在学英语,交朋友,掌握社会规则……没有人等着你,你可以哭,但是除了一时发泄以外,这只会让你在未来面临更多难题。你本已落后于人,却又因为哭泣浪费了更多时间,哭过之后,你要花费几倍于别人的精力才能赶上去,甚至,可能你就赶不上了。
我有个怨愤型的朋友,不知为何,她的生活里处处都是磕绊,跟公婆相处不好,莫名其妙被老板辞退,买个水果也被缺斤短两……她对这个社会和她的人生极其不满,每次见面,她要说几十遍:“这都什么人啊”,“这什么社会啊”,“太让人伤心了”等等。跟她在一起,你会不自觉地被浓烈的负面情绪笼罩,感觉整个天地都是昏暗的。这让人很不舒服,所以后来我尽量减少了和她的接触。而在这之前,她的朋友其实就已经少得可怜了。前段时间她来找我,我才知道她已经离婚一年多,而她老公居然和她一个亲戚再婚了,她气不过,去闹了好几次,在他们面前当场割腕,谁想前夫不但不管,还报了警,警察强行把她带到医院去包扎。她哭着说,我是真的想死在他们面前的,这样的社会,活着有什么意思。
这样的社会。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遭遇不幸的时候把罪过推给社会。没错,这样的社会确实问题一大堆,但当你只能靠指责它来自我救赎,你就注定要完蛋了。
社会就是这样的社会,激烈抢位,人人自危,勾心斗角,复杂艰辛。但我们逃不过它。
每个人都命中注定要在这样的社会上奔跑,而且很可能有人起点比你高,有人跑得比你早,有人装备比你好,在跑的过程中,你还会被人撞一下绊一下,甚至被人故意推倒了踩两脚,但是不管怎样,你必须迅速调整好自己,寻找最适合你的方式和对你最有利的支持,继续全力以赴地跑。如果你非要停下来哭闹咒骂,或者拉住撞你的人吵架算账,结果只有一个:你被越来越多的人甩在后面。
挫折和不幸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当你恋爱遇挫,当你工作不顺,当你承受了天大的冤屈,你完全有理由哭泣、抱怨、指责,但是一定要知道,哭也算时间的,如果你把太多时间用来哭,那么生活一定会对你哭。你面对不幸的态度,就是你对人生的态度,而你对人生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幸福指数。
“笑对人生”的确不容易,我们也喜欢说男人哭吧不是罪,女人哭起来有别样的美。但是,你若想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就必须学会在疼痛中咬紧牙关挺身向前,在绝望里使尽解数寻找光亮。
亲爱的,你可以哭,只是别哭得太久。
幼儿园的文章8:老师的微笑
文/韩丽秋
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老师为我们打开广阔的知识领域,教我们领悟人生的道理,带我们认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老师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了深深印记,而其中令我最难忘的是韩老师的微笑。
韩老师个子矮矮的,有一双小小的却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挺拔的鼻梁,时常漾起笑容的嘴角,总给我们阳光般的温暖。在课堂上,我们是师生。上韩老师的课是一件开心的事,因为在他的课上轻松愉快是必然的,那是充满阳光的课堂,我们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来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他还提倡大胆举手并大胆发言,不管答对还是答错,韩老师都不会怪我们。韩老师说:“你举手了,老师才知道你们在思考问题,不举手说明你们没有思考问题。把自己的胆子放大一些,积极地举手,一节课回答一次问题已经足够了,怕就怕一节课上完都不敢举手。”他亲切地说着,因为他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韩老师上课循循善诱。当我们陷入困惑、百思不得其解时,他会耐心地、巧妙地一点一点地讲解给我们听。在讲解的过程中,当你不会时,他又会从头清清楚楚地再给你讲解一遍,一直讲到你听懂才停下来,还会微笑着问:“听懂了吗,这样的题其实并不难,只要多接触,多多练习,自然而然地就会做了。”你看,韩老师多么有耐心,一道题讲了多少遍,他都不觉得烦。其实,令我最感动的是韩老师的微笑,他跟我们讲题时始终保持着亲切的、甜甜的、欢快的微笑,从不感觉到烦,如果换成其他老师,肯定讲不上一题就不耐烦了,甚至还会说:“你看看你,讲了多少遍了,还不会,真是笨死了,自己去想。”但是韩老师就与众不同,他会用微笑促使你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欢快的笑声时常从我们教室里传出,每一位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
韩老师的课堂总是笑声不断,笑着笑着,同学们积累了知识;笑着笑着,我们的胆子放大了;笑着笑着,我们的难题也逐渐减少了。
幼儿园的文章9:可笑的应酬
可能是幼儿园呆久了。坐在凳上象个傻瓜样的看着客户们说着话,我却无话可说.好不容易看到了左哥的门牙居然掉了.早听人说他在外养了情人,想必是老婆发现了打掉的吧?在闲来无事的瞬间我忙插了嘴:"左哥,你的牙是被老婆打掉的吧?"左哥喝下的酒差点没喷出来,急着问:'谁给你说的?"
我忙说:"我猜的,要不你那样大的人干嘛还莫名的掉牙呢?"
左哥瞪着我说:"我差点没被你气死".
一旁的林总见了忙来打着圆场:"还不快给左哥进酒".
我忙给左哥倒了一大杯的酒,抱起一大瓶的饮料讨好的说:"为了我刚说错的话,左哥我敬你一杯".
"那你也得用酒才算成心啊".左哥说.
"我不会啊.我就用饮料吧"!
"好啊,那干".左哥站了起来爽快的说.
可是我总觉得他的笑不怀好意.
我抱起了饮料瓶感觉我就是梁山108好汉中的一员,那种英雄的豪情油然而升.
刚喝了一口准备坐下,左哥却还站着喝他没完的酒,用另一只没端酒的手做着往上抬的手势.我知道是让我继续.看着一大瓶的饮料,我为难的问:"要喝完吗?"
左哥笑着说:"那我们换,我把它喝完".
看着他手上的酒我忙说;"不了,我喝我喝".
我只好在当一次英雄,不,应该说是女侠.提起饮料瓶象倒水一样倒进了我的肚里.
看着我手上的空瓶,大家拍着手笑着说:"真是爽快".
一大瓶饮料是下肚了,可是我撑得快坐不下去了.
杨总为了不冷场打着哈哈说:"喝了酒在给左哥夹菜才对啊"!
我忙夹起了一条鱼在左哥的碗里.一不留神居然说了句:"左哥来吃条鱼鱼".
"哈哈哈哈"一群人笑了起来,李厂长笑着说:"你把我们左哥当你带过的孩子了吧?"
左哥也笑着说:"吃鱼总得有讲就哦".
我傻了问:"有啥讲就"?
杨总接过去说:"叫人吃东西总得有话说啊,比如原因祝词之内的".
我听了,像是被他们笑蒙了,忙说:"吃了鱼祝左哥在商海比鱼还游得快"!
"哈哈哈哈",左哥笑得把刚喝下的酒喷了出来,一旁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我却被笑的无地自容的僵在了那里.
左哥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说:"老师真是服了你!每场应酬不是干喝酒就是讨论不完的价格质量,今天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开心的应酬".
我听了傻笑着问:"真的?你不为我说错话生气?"
左哥说"哪会呢!你让我们都笑了起来不是很好吗?"
一场应酬完了,走出酒楼的大门,看着大家开心的笑着挥手告别.我想:人是不是有时犯点常规的傻也不是件坏事?
做人看来有时有点啊Q精神看来也不算坏.
让人开心原来这样的简单,让别人开心了原来你也就开心了!
幼儿园的文章10:书伴我成长
文/李顺
上幼儿园的时候,在妈妈的引领下,我走进绍秀图书馆,从此便迷上了那一个个在诉说的方块字。
图书馆藏书丰富,经常会有很多新书补充进来,虽然每次可以借十本书,可我还嫌不够。借书的时候,我总难免出现猴子下山的情况:原先已选好了十本,但经过另一书架时,又看见了一本似乎更有趣的,驻足快速浏览,又爱不释手了,只好依依不舍从手中的书堆中抽出原先挑好的一本,忍痛割爱地换上更有趣的这一本。图书馆的书架都被我搜索了一遍,拿到图书馆管理员那里登记时,那十本书已被我换得七七八八。捧回家后,细读并领会书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尽管是细读,但速度也快,一周能来借一次。可能你会有疑问了:那么快,能学到知识吗?
当然!读《藏地密码》,我了解了藏地文化和藏人的宗教信仰,认识到了藏本土宗教——“笨教”如何与佛教相融合,并传到了今天。还有那些曾盛极一时的古王朝:古格王朝、象雄王朝……有时我为了证明书中所述的内容,特意去搜借了另一本书。例如《格萨尔王史诗》里面的传说的确是与《藏地密码》中的知识相吻合。鲁迅的《呐喊》和《狂人日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病态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黑暗,作者字里行间都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憎恨情感;茅盾的《家》、《春》、《秋》写出了劳动人民辛辛苦苦却换不来一顿饱腹……
书伴我成长,助我成长。年龄阶段不同,选择的书也就不同。比如四、五、六年级,我选择看那些通俗易懂,直白如话的书,如《明朝那些事》、《司马懿吃三国》等。读初中时,我开始读散文,如《艾青散文》、莫言《红树林》、《四十一炮》等。同样的书,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也开始不同。开始,我最想了解故事的情节。渐渐地,我便注重理解作者的情感,甚至边读边揣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书就是一座无边无际的宝藏,而珍宝只属于锲而不舍的寻宝之人。书还能让人安静明理,在网络和电视泛滥的年代,看看书,品一壶香茗,便是最好的选择。在图书馆更是一种享受,“无丝竹之乱耳、无安牍之劳形……”
冰心奶奶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我也把书当朋友,让她陪我到老。
幼儿园的文章11:我和书的故事
文/纪江昊
从上幼儿园时起,书就不知不觉进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那时有些字我不认识,但我也会照着图画去理解那些字的意思。
后来,妈妈给我买了一本《365夜童话故事》。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是我最高兴的时刻,我会听着妈妈讲的故事进入甜甜的梦乡。之后,随着我的年龄和字量慢慢增加,妈妈又给我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我记忆犹新的就是《丑小鸭》的故事,丑小鸭的经历告诉我,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勇于拼搏,每个人都会实现心中的梦想,这句话经常激励着我,让我勇往直前。
到了三年级以后,我就用自己的零花钱和爸爸一起去书店买了四大名着。《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孙悟空了,他和唐僧一伙人,一会儿大战红该儿,一会儿对战盘丝洞,一会儿又真假孙悟空,他们的命运遭遇,常常使我牵肠挂肚。而《三国演义》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赵云了,他有勇有谋,在百万大军中救出了刘阿斗。我最欣赏的故事情节是《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赤壁之战》《千里走单骑》等等。每当我看到这些情节,我就会手舞足蹈,念念有词。感觉身在其中,好像自己就是一名大将军,统领着千军万马出征作战。
书,是一把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也是一杯能解渴的清茶。书籍一直陪伴着我,让我茁壮成长。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我和书的故事也会越来越多。
幼儿园的文章12:填谁的电话
文/童谨袤
儿子上幼儿园快两个月了,我托词自己工作忙,一直都是爱人接送,我这个当父亲的落得一身轻。为此爱人经常抱怨说我对儿子一点都不操心。
那天中午,儿子拿回一张表格让家长填联系方式,我刚要填表时,爱人却在一旁发话了:“应该写我的电话。”我知道儿子一直都是爱人带,但这次机会难得,为了表现表现,也想在爱人面前做个姿态堵她的嘴,我说:“我是一家之主,应该写我的。”我俩争了半天,最后还是我的手机号码工工整整写在家长一栏。
没想到接下来几天,我接到老师十几个电话,大都是儿子不听话、弄坏玩具、欺负小朋友之类的投诉,电话里我边赔笑脸边说好话,最后还被老师质问一句:“你这家长是咋当的。”最后只要看到是老师打来的电话我头皮都发麻了。昨天晚上我向爱人倒苦水,她听着听着却笑了:“这才几天,你就受不了了?”
看爱人笑眯眯的样子,我只好把话咽回肚里。
幼儿园的文章13:我爱红领巾
文/冯靖雯
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认识了红领巾。那时候我就很羡慕大哥哥大姐姐们戴的红领巾,看着那鲜艳的红领巾,我眼馋极了,可是老师说只有上小学当上少先队员了,才能佩戴红领巾,那时,就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加入少先队员,好实现戴上红领巾的梦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就成市十四中小学部的学生了。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是少年先锋队队旗的一角,戴上它是每一位少先队员最骄傲最自豪的事。为了早点佩戴上红领巾,我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发言,努力学习,终于,我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在隆重的仪式上,我戴上了心仪已久的红领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晚上都兴奋得睡不着觉,生怕红领巾长出翅膀飞走了。就这样,红领巾一直伴随着我,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时刻激励着我好好学习。
今后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幼儿园的文章14:我曾经的毕业季
文/笪翔
外孙幼儿园毕业了,他母亲秀了一张照片:外孙坐在一群同学之间,手捧自己亲自书写的一纸尊姓大名。字,自然是不怎么样的,姓啥名啥却也一目了然。后来我又看到外孙的一张“标准博士照”,上书“我也要当小博士”,他一脸懵懂(我以为)的样子。问曰,你想当博士吗?答曰,我不当,是老师叫拍的。又听说还有毕业亲子游,母子俩跟随幼儿园大部队外出旅游两天。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好生幸福啊!我这个做外公的不以为然,也只有祝福的份儿。
想起余光中老先生《写给未来的你》,“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不知道外孙的老师和园长是否读过?孩子们今后的走向,除了“博士”,还有其他吗?
从外孙的幼儿园毕业,再看看如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毕业季”,不免感慨良多。无论是毕业生本人,还是家长,无不将毕业仪式演绎为可以一辈子铭记的美好篇章。
每每想到“毕业”二字,内心总有阵阵涟漪泛起,我那曾经可怜可悲亦可泣的“毕业季”。
掰掰手指,58年前,我幼儿园毕业,委实没有一丁点儿印象。也许那时的人们是没有意识、没有心情、没有能力在幼儿园毕业时,搞点什么玩意儿的。
1967年小学毕业,当时“没有一张安静书桌”,毕业前一年和毕业后两年,我们这一届学生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我的父亲虽然也算“大知识分子”,可能因为自顾不暇,他没有鼓励我认真读书。
“复课闹革命”以后,两年时间不到,即于1970年的冬季宣告初中毕业,75%的同学被工厂招工,成为工人阶级光荣的一员,25%的同学读高中。记得宣布招工名单的那天下午,同桌的周同学事先跟我说好,如果有他(被招工),他就将一枚硕大的毛主席像章送给我。不一会儿他就如约兑现了。于是乎,我们初中同学就在这种几多欢喜几多愁的氛围中离别。
1979年元月,我自镇江一师中师毕业。因学校升格为师范专科,且美其名曰“某某师院某某分院”,属于遗老遗少的我们,最后一学期整个儿被打发到中小学实习,母校不再让我们返校,给人树倒猢狲散的感觉,我们这一期同学脸上甚是无光。“工农兵学员”的荣耀光环,昙花一现。我又一次没有享受到“毕业季”可能带来的欢乐。
呜呼!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师范,以及在职进修一路走来,竟然没有碰上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毕业季”。“毕业季”,应该有仪式感,因为那里有诗和远方。如今看到孩子们的“毕业季”,也想着,赶明儿到老年大学报名,学个“吹鼓手”,四年以后也玩个像模像样的“毕业季”,以了却夙愿,也好让我曾经“毕业季”的酸楚像一片浮云,随风而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