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的文章

请欣赏书店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书店的文章1:阳光,我想你抱着我睡

下午在书店看书的时候,她莫名地就感伤,看着那些文字,鼻子就酸的不行。她突然领悟:寂寞是人的常态,不是耐不住寂寞,而是寂寞的时候没有寄托。一个朋友回她:“不在寂寞中沉默,就在寂寞中变态。”哈哈,她失笑,回:“最怕自己在寂寞的时候堕落。”他回:“不会的,有责任。”是的,有老有小,怎能轻易放弃自己。她想起她一个同事,那个女人,美貌可人,才气过人,风光一时。可偏嫁个老公半点温情、风情不懂,生个女儿弱智,不时发疯。那女人的qq签名,没有一句阳光,曾经对她说:“她连死的资格都没有!”一个女人有这样的感慨,心里有多么悲怆!

白天的忙碌过后,就是黑夜无尽的寂寞。手里拿着书,看的都是寂寞。今晚的她格外感觉空,有人叫喝咖啡,她拒绝了。夜色里的咖啡中多的是暧昧。她不喜欢暧昧,她明白再多的暧昧也不能填补她的空白。她更喜欢踏实的温情,那种可以让安心下来的宁静。她拿起微信,看到了阳光好几个信息,其中一个是:“宝贝,想抱抱你。”晚上的阳光也失落了,或许是酒,或许是夜。阳光一直怪她不喜欢去他家,晚上的她,冲动地想去阳光家。她给阳光回了信息:“等我。”阳光说来接她,她说不要了,她感觉到了阳光的劳累。

刚洗澡完的她,给自己挑了件白色短袖体恤,牛仔,外加风衣,黑色高跟鞋。这样的她看起来很知性,但她没有施半点脂粉,香水也没洒,虽然阳光比她小两岁,但她就想这样最本色地面对他。她坐在出租车上,心里忐忑:我为什么去?给自己的寂寞找个安放的地方?喜欢上阳光了?

阳光早在小区门口等她,见了她就拉过她的手,十指相扣。路上,他们都没说话,但她闻道了阳光身上的酒味。走进房间,阳光把她的风衣脱下挂好。他养的小狗,见她来了,绕着她亲来亲去,把她吓的直往阳光身边蹭。阳光看她那样子,故意躲闪她:“它在讨好你。”“我才不要它讨好呢,我最怕狗了。”她无奈。“阳光,晚上我想你抱着我睡。”她可怜兮兮地看着阳光。阳光抱紧了她,把她的头埋在他怀里,开始亲吻她的耳垂,热热的呼吸,温热柔软的舌头,让她感觉一阵阵的酥麻。她的耳朵原来也如此敏感,她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她弱弱地挣脱阳光的怀抱,说:“不,阳光,我只想你抱着我睡。” 阳光定定地盯着她,她有点心虚,不敢迎视他的眼睛。阳光似乎终究理解了她心底的虚弱和恐慌。他跑去卫生间冲澡去了。

她脱了外衣爬上阳光的床,窝进洁白的被褥里,她感觉自己多么像祈求关怀的小狗。阳光也很快上了床,瞥了一眼一套黑色内衣的她,伸出手臂一把把她搂在怀里,狠狠地说:“你这个死女人,一大把年纪了,身子长这么好干什么!”她把自己埋在阳光怀里,不出声。“现在感觉踏实了吧,睡吧,知道你忙了一天,累了。”阳光也不再说话,只是紧紧地搂着她。也许是一个人睡久了,她躺在阳光身边怎么也无法安稳地睡去,她不知道阳光是否真的睡着了,但一整夜,他的手臂一直要她枕着,她背朝他的时候,他就双臂环着她,面向他的时候,他就搂着她。有时候,他感觉自己的手松了,又马上一紧。她迷迷糊糊地似醒非醒地过了一夜,直到晨曦洒进房间。她轻轻地从阳光怀里起来,轻轻地亲吻了一下阳光的脸蛋,轻轻地离开了阳光的家。

清晨的街道,很冷清。她叫了一辆出租坐进去,新的一天开始了,那一刻,她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书店的文章2:红尘里,那抹书香

文/孙成栋

初见这家小书店时,我委实有些惊讶。想不到在这片灯红酒绿的喧嚣之海里,居然藏着一座流溢书香的“小岛”。

说它是“小岛”,是因为它被漫无边际、汹涌澎湃的市声包围着。四周歌厅、舞厅、酒店、网吧、浴城、商铺、球馆、时装屋等一应俱全,并且无一例外的高大敞亮、光鲜靓丽、风情万种,与素面朝天、风格简约的书店相比,反差极其强烈。我不由得暗想,地处这般位置的小书店,该是何等的孤独与寂寥。因为就连我这个“爱书如痴”的书迷,如果不是偶然走到它的门前,或者对书的气息不那么“敏感”,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这里有个书店,纵然近在咫尺,也可能会擦肩而过。

走进店里,果然有些清冷,三三两两的读者站在书架前静静地读着、选着书籍,全然不似“包围圈”外那些商家的门庭若市。而四五十平方米的空间,也显得阨狭而逼窄,一条弯弯曲曲的过道只能容一人进出。角落里的收银台前,有一位四十出头的男子和一位略显年轻的女士。一个在接待结账的读者,一个在更新图书销售台账里的信息。从彼此交流时的言语、眼神和配合的默契程度来看,像是夫妻俩。一问,果然真是。只是两人的性格似乎属于“互补型”,男子性情敦厚、话语不多,女士热情洋溢、格外健谈,但他们的举手投足间,却蕴涵着一样的淡定与从容。

一边与女主人唠嗑,一边在书架前溜达。走走聊聊、翻翻看看之间,我竟然发现了这间“袖珍”书店的独特品位。它虽然面积不大,却玲珑而雅致,紧凑而精巧,布局上别具匠心;虽然外表简陋,却富有内涵,古色古香的陈设、写意格调的装饰,氤氲着浓郁的书卷气息,也折射着主人的人文底蕴;虽然书籍的种类不算太多,却结构合理、搭配科学,既秉承传统菁华,又紧贴时代脉搏……

更令我感到小书店不俗之处的是,他们夫妇俩对读者的体贴与温存。在许多书店,书上的塑料封套是不允许读者在付款前拆开的,对长时间待在书店里看书却不买的人,态度更是“零容忍”。而在这里,夫妇俩却主动提示读者拆开封套,认真看清书中内容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几个小朋友站着看书时间太长,索性坐到地上,貌粗心细的男主人连忙塞过一张塑料凳,“宝贝,地上冷,别冻坏了。”“从小就喜欢看书,真是个好习惯。”女主人笑意盈盈地望着小读者们,那温暖的目光里澹漾着母亲的慈祥与师者的诚挚。夫妇俩也不像有些书店老板那样,只知道埋头卖书、赚钱,而总是很乐意与读者交流对读书、对生活的感受,仿佛挚友间的围炉畅叙,小书店漫溢着一份别样的温馨与知性。为了方便晚上前来“品味书香”的零星读者,夫妇俩不顾一天的疲累,常年坚持晚上10点打烊。“这些读者白天大都忙于生计,晚上才有时间来书店。我们虽然辛苦些,但值得。”女店主善解人意地说。一时间,我不禁为邂逅这间小书店而深感幸运。

女主人告诉我,她和丈夫原先都是一家老字号大书店的职工。双双下岗后,就开了这家个体书店。平常,丈夫在店里待的时间要多些,因为她还要承担照顾公婆和照料儿子上学等家务。这些年,尽管忙碌而艰辛,但内心却是欣慰、快乐的。每每想到有那么多书店倒闭,或是入不敷出,或是转行,或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抑或被出租开起了网吧、迪厅等娱乐场所,而自己的书店却在读者的关照下一直开到现在,内心除了庆幸,就是感激。特别是那些“铁杆”读者,不管世风如何浮躁、利场如何喧嚣、生计如何窘涩、前程如何坎坷、心路如何逶迤、背负如何烦冗、诱惑如何频仍,对书的眷恋、对小店的垂青都从未消减过。不仅如此,他们还自发成立了小店的“书友会”,想方设法为小店扩充会员。

从此,我成了小书店的常客。每隔上约莫十天半月,就会来到店里,选上一两本心仪的书,与“夫妻店主”唠唠关于书的闲话。一来二去间,到小店里买书、聊书,成了我莫大的享受。只可惜书店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在我看来,最多也就勉强维持温饱。可这夫妇俩的脸上,并没有焦躁与颓丧的痕迹。相反,那清澈沉静的眸子里,还漾荡着一份看淡风雨、知足常乐的平和。女主人坦言,他们也曾想换个位置好些的店面,但租金贵得惊人,实在承受不起,只能默默地祈祷“书香不怕巷子深”了。

说实在的,我有时下意识地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以男主人的踏实勤勉,以女主人的聪慧干练,如果从事其他行业,恐怕会更“旺势”些。譬如开家烟酒店、服装店什么的,生意或许会比开书店红火得多,日子也会滋润很多。男主人坦承,自己也曾有过“改行”的念头,可与书打了半辈子交道,感情上怎么也割舍不了。那些不离不弃的读者们,更是给了他走过沼泽的勇气与动力,每每看着他们执著的身影出现在店里,他的心头总是涌起一种永不放弃的责任感,更由此获得了坚守下去的理由。“什么店都能‘停摆’,惟独书店不可以!”女主人带着玩笑意味的一句话,却让我领略到一缕盐碱地上的芬芳,令我陷入潮汐般澎湃的沉思。

滚滚红尘,一抹书香。其实,放眼更广阔的现实,与这“书香小岛”一样执著的,还有千千万万的书店、书人,他们在默默坚守甚至苦苦支撑中,在内心深处,明亮着一个不熄的信念。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成了一块块精神的明矾,让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乃至更多的角落,悄悄地、渐渐地远离了浮尘与浑浊……

书店的文章3:不再错过

文/竹影清梦

上周,逛书店时,偶然看到张晓风的一部散文集。素净的封面,优美的文字,很是喜欢。以前读过她的文字,喜欢她那种“柔婉中带着刚劲”风格。

本想买一本慢慢来读,但想到手头还有一两本新买的书,就念头一闪:下周来吧,先把手头的书读了再说。

哪知道,这念头一搁置,我就与那本书擦肩而过了。等这周前往书店时,那书已经没有了。我久久地站在那里,追悔莫及。

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莫非,就在我上周一闪念的犹疑之间,那本心爱的书,就已注定与我错过?

怅然之间,回头一想。人生中的许多相遇,不也是这样吗?错过,或许就在那一刹那的犹疑之间。许多美丽,便倏忽而去,只留给人淡淡的怅惘与回忆。

那本书没有等我,它的存在,如同浩渺宇空中一颗流星,曾经滑过我的眼前,眨眼之间,它就消逝而去。在无限不可知的背后,它投向了何方,落进了谁的家园,又被谁紧握在手中?我已无从可知。它留给我的,只是不见痕迹的记忆,和幽幽的叹息。

我想,张晓风的书,或许会再出现在那书店里。但新来的书,哪怕它封面和内容完全相似。也已不再是我欢喜的目光凝视过,用手轻轻摩挲过的那一本了。想到这,心里不免有些难过。

于是明白:有些错过,错过就永远错过了,今生不会再相遇。如同我们生命中遇到的一些美好的人,美好的事。那份初见的美好,刹那的欢喜,以及心尖过电般颤动的感觉。在犹疑之间,没有及时把握,便稍纵即逝。等意识到该把握珍惜时,它已滑过我的生命,消失在不尽的时空里,永远无法追寻。

相遇总是如此美丽,错过却也如此无情。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不断地前行,遇见的人和风景,有些早已错过忘记,有些已经铭记珍藏。但出发之前,会有哪些遇见,哪些错过,我们根本无法预知。发现和得到,犹疑和关注,欢喜和遗憾……往往在一念之间,便埋下了擦肩而过的伏笔。

也许,每一次相遇,总是不太留意和经心。以为还有更好的,或者还有时间来回眸。于是,我们错过了平野上的一朵小花,也错过了山涧中的一泓碧溪。那些漫不经心地错过,回眸时才发现,它们原本那么美丽。然而,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它们就再也回不来了,任凭你扼腕叹息。即使来年,也许会出现类似的人,同样的景。但此时的心境已非彼时的心情,难怪古人要感叹“人生若是如初见”多好。

想到此,心里竟然莫名的隐痛。

我已错过太多,还有多少容许我错过?

记忆是一场丰盛的筵席,总有一些令人消瘦的心事,在客走人去的寂寞里,独望着满座的狼藉,无法投筷举箸,却要狠饮一杯,拼却一醉。那醉里,全是错过的苦酿,滋味只能自知。

也许前世的五百次回眸,已换走今生的许多错过。错过了花满枝头的春,错过了骄阳似火的夏;错过了高山巍峨的雄伟,错过了流水轻唱的欢欣;错过了青春的容颜,错过了燃烧的激情;错过了初见美丽的人,错过了回首悔恨的际遇……

那些原本属于我的美丽,它们已永远离我而去,在流逝的时光里,无声无息。

我盘算着所剩的日子里,还有哪些不容错过。还有哪些人与事,永久地驻扎在我心中,主宰着今后人生的走向。会在流逝的时间里,长出更加青葱的颜色,涂抹我生命的领空,让我的人生更加丰美、润泽、常青。我将一一细数出来,小心地擦亮,并珍惜。

于是决定,从此不再为虚渺的擦肩而过,把余生定格在频频地回眸中。我要用余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心静神定的,穿过庸常的岁月,把握当前,只为把最醇厚的芬芳倾注。

我也会一边浅吟细品着岁月的佳酿,赶赴前方。我相信,带着这样的心情上路,前方会有更美的相遇。

而我,不再错过。

书店的文章4:记忆中的小人书店

文/颜书菊

记得上小学时,我常常会在星期天跟父亲逢街赶集,街上有家小书店。房间不是很大,泥土墙,房顶也不是很高,里面地上铺了红砖。土墙上留了一扇窗,光线有些暗。屋里三面靠墙边摆了几排木棍做的简陋框架,每个框架上放了两条合并的窄木板,板上放着一排排小人书。在房子中间放两条能够坐三到四人的长板凳。

开书店的人,大概四十岁左右,个子较高,皮肤有点黑,留二八开分头。我记得一到冬天时,他会穿一件对襟粗布棉祅,头戴一顶那时人们常说的三块瓦黄军帽。

每次我跟父亲上街路过他的小人书店时,他有时坐在屋里和客人一起看书,有时把两手交错操在袖子里靠在门框边注视屋里看书的客人。他书店里卖的书一半是小人书,就是那种纸张上印有黑白图案,下面印上两三行文字的连环画,那时候我最喜欢看这样的小人书了。

有时候,我跟父亲上街,一走到那家书店门口,就不再想去街里逛了,总是犹犹豫豫的向书店张望,父亲猜出我的心事,就会从身上掏出一分,两分钱来给我进去看书。

小书店一进门摆一张小方桌,上面放一个小纸箱。有来看书的人,就丢一个钢币进去,一分两分五分都行。当我把钢币丢进纸箱里后,赶紧从书架上找出书来看。我大部分拿的都是西游记,红楼梦之类的小画册子。不敢拿厚点的大书看,害怕父亲一会买完东西就来叫我回家。但这家店的书是可以放些押金借回去看的。可当时我们家里穷,哪有那些剩余的钱放到书店呢。

记得一次我跟父亲上街,走到书店门前,我跟父亲说,我不去街里了,就在这等他,说完父亲就去街里了。走时,我忘了要个硬币了,一个人就站在书店门口,眼巴巴的往店里望。

大概是因为我去过几次书店。开书店的老板有些认识我,这时他便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说,小姑娘是不是想看书呀?进去看吧。我怯怯的说,今天没钱。今天你看书免费。店主仍然面带微笑的说。听店主说可以免费看书,我当时不知道有多少高兴了,道谢过后,我连忙跑进书店,选了我最喜欢的几本小人书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后来,我上了中学,就不再去那家小人书店了。

如今,我到了外地上班。有时会回趟老家,偶尔去街上看看,过去的那个小人书店已变成了楼房,开了一家超市。

现在看书的人少了。而我,还会常去书店看书。曾经记忆中的小人书店,却在我少年时候给过我无限的乐。

书店的文章5:一味读

文/晖苔

有时会突然想一个人逛书店,喜欢买完书后的满足感,买书的过程是安静的,心情亦是纠结的。

但凡见到书名耐人寻味的,想买;出自名家之手的,想买;粗略的翻看内容,言之有物的,想买。

于是便有了许多想买的书,对于平日里不喜藏书的我来说,狠下心来买正版已是出于一种感情上的割舍。如今电子书物读的多了,总觉疲乏,间断性的买些书,也成了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我不是个擅读书之人,既不擅长选书,也不擅长品书。一些文学大家对于读书有过太深的见解,数语无法道破读书的奥妙,周国平把读书看做是获得灵魂的享受。我资历尚浅,自然无法领略其中深意,我且想得简单些,仅仅是一种消遣,或者是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乐趣,而这种乐趣的发觉却也是在无意之中的。

读初一的时候,老师要求每人都读一些名着,当时我且年幼上进心却十足,只知读名着是对自身修养的一种提升,随了老师的意,读了第一本名着《骆驼祥子》。

读的过程是艰难的,未有兴致不说,只将其当做一种非完成不可的任务。读完一本后,又强迫自己继续读一些生涩难懂的书,长此以往,开始厌倦读名着,后来渐渐难以坚持,便舍之不顾了。

我也不是爱学教科书之人,只知颓废到底。苦于课间无事可做,加之青春萌动。经常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实在苦不堪言,别无他法。

学着一些同学,买一些不入流的盗版网络小说,没日没夜的苦读,一周几百万字的读,如此一来,便练就了快速阅读的能力,虽未能达到李敖看书之速度,但对再厚的书已无恐惧感。

当兵那会,娱乐活动寥寥可数,平日里磨人的训练之余,只有少量的休息时间,总是一群人看一台索然无味的电视,或者几个人围着打牌,偷偷摸摸地喝点小酒。于我而言,这些都是索然无味的,我选择了读书,除了网络小说以外,各式各样的书都读,差不多所有的休息时间全交给了书籍。

后来当上了通讯员,认识了一位十分爱看书的中尉。只知他隔三差五的便从外面买回一些小说,通常是当天买来,晚上一过,第二天早上便说书已读完。开始我十分诧异,甚至怀疑他未曾读懂过书里的内容,但他又是个见识极广的人,我只知他是多年少与外界接触,只是书读的多了。

他看出了我的疑惑,便告诉我,他是彻夜未眠,一口气便把买来的书读完。后来我和他熟稔了,他看过的书我借来再读,直到退伍,不知不觉的读了不少书,而自身的见识和修养,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提升了。

可以说来,我喜欢上读书,只是因为我一味的去读,并未刻意去追求灵魂的享受,那样的至高点。只是把读书当做一味鲜美的汤去品尝,却意外地品出了味觉之外的幸福。

书店的文章6:书店在上面

文/李新刚

去某市开会,会议断断续续要几天才能开完。闲暇之际,我不喜欢游玩不喜欢打牌不喜欢聊天,惟一的爱好就是看看书,于是就想去附近的书店买本书看看。

吃罢午餐,我独自一人上街。市区还是很繁华的,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两边店铺人来人往流红淌绿。我问路人:“这附近哪里有书店?”一连问了几人,均摇头不知。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知道的,他指给我一间书报亭,我去那书报亭一看,花花绿绿的书报,晃入眼帘。

这书报亭还卖烟,我知道不买他一点东西,他是什么也不会给你说的,于是买了一盒烟问:“请问师傅,你们这里的新华书店在什么地方?”他还真知道,于是我按他的指导,坐了公交车,几站之后,果然看见一座大楼前面竖着“新华书店”几个大字。于是我下车,走去书店。

书店门口一边一个美女,为我揭开透明帘子,笑容可掬地弯腰说:“先生请进。”我这先生也礼貌地点点头算做回礼,然后走了进去。可进去一看,不对呀,这哪是书店?里面卖的是食品和蔬菜呀!我以为自己看错了,赶紧出来仰头再看,是呀,“新华书店”几个大字明明竖在这里?于是问美女:“这不是新华书店吗?”美女说,这是新华书店的地方,可现在没几个人看书买书了,他们生意不景气,就把一楼租给他们了。新华书店在上面。

于是我穿过一片菜区,再穿过一片食品区,还穿过了一片肉区,找到了上二楼的自动电梯。来到二楼,电梯口还是一边一个美女,笑容可掬地弯腰说:“先生请进。欢迎您前来购物。”我这先生还是有礼貌地点点头算做回礼,然后走了进去。一看,又以为自己眼花了。这也不是书店,明明大厅里全是卖衣服的。难道我脑残了,连衣服和书籍都分不清了?于是我再问美女:“这不是新华书店吗?”美女还是说,这是新华书店的地方,可现在没几个人看书买书了,他们生意不景气,就把二楼租给他们了。新华书店在上面。

于是我穿过一片女装区,再穿过一片男装区,又穿过了一片童装区,终于找到了上三楼的自动电梯。刚踏上电梯,却见一旁竖着一块牌子:自动电梯尚未完工,请走楼梯。于是我找到楼梯,走了上去。还没上去,就听见了乒乒乓乓的撞击声和电钻刺耳的叫声,这三楼在干什么呀?原来,三楼有一半的地方正在装修,之后才知道这里又有一半地方租给了卖家电的商人。

目光穿过一片嘈杂,看见了一排排书架。书店里,零星的几个人走着看着翻阅着。书店前面,是几位书店员工,他们几个人围在一台电脑前认真地玩着什么,我上去问:“文学书籍在哪片书架上?”其他人不理,一个坐在桌子上的中年男人用手里的烟头朝天一指,算是回答我了,可我太笨,还是不知道文学书籍在什么地方,只得自己慢慢去找。

这就是我在三楼享受的待遇。

看着书店寥寥几个顾客,心想也难怪那些员工懒洋洋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热爱学习、勤奋读书优良传统的民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等读书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但是一定时期以来,我国国民读书已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有权威调查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7年,我国的国民阅读率从50.4%下降到了38.7%,全民阅读率处于“下跌”惯性之中。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

热爱读书的温家宝总理一直在提倡全民读书,他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想到这里,我的心有点伤不起了,想想自己这几年能读几本书?要不是开会闲得发慌,自己能来这里吗?

书店的文章7:书店的模样

文/吴画成

周末去哪儿?这个问题,和“晚饭吃什么”一样,让人有点期待又有点焦虑。

逛逛街,遛遛商场,肯定是最常见的答案之一。几年前,有研究机构分析一个滨海城市市民出行的大数据,得出一个结论,当地市民周末时候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是逛商场。想来,这种情况也不是某个城市独有。周末消费的热情,人们可以在本地商场直观体验到。不过,对不怎么爱购物的人群来说,比如我,逛商场就只是个“好歹走出家门”的鸡肋选择了。幸好,商场里现在也常有书店“收留”这样的客人。

如今,在不少城市的大型商场,书店几乎成了“标配”。它既可以是逛商场购物的人们中场休息的“加油站”,也可以是去商场观影、聚餐的人们打发零散时间的等候区,甚至也常成为部分人逛街的目的地。一些书店品牌随之兴起,在一地或多地商场连锁办店,和电影院线等一道成为知名的“时尚”门面。

书店与商场结合成为“标配”,其实也是最近几年才盛行起来的。但立身于人气旺盛的地带,却是它早已享受过的待遇。许多人的少年、青年记忆中都有一座在城市中心地带、备受关注的书店。所以,如今书店在这些大型商场的出现,看起来好像只是一次“重回”。也只是看起来——其实,“重回”的过程中,已经经历深刻变化。

实体书店的衰落,一度成为人们为之焦虑的话题。且不去论人们阅读率变化这样的大背景,单是网上书城的兴起,就对实体书店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论成本,实体书店偏向于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地段开店,多了一笔不小的房租开支;论配送,获得强大物流加持的网上书城已能做到高效送货到家;论价格与书目的丰富,因为客源覆盖面广,容量超大,网上书城与实体书店相比,更有压倒性的优势……许多实体书店因为客流萎缩、收入锐减,先是逐渐搬家,改开在房租便宜的地方,接着又往往因此陷入客流更少的循环,最终关张。

而今实体书店的“重回”与“回暖”,大概并不是因为“回”。因为从前面说的那些角度追究起来,网上书城对实体书店的优势冲击,并没有根本改变。事实上,这种由技术升级带来的变化,并不会回头。书店的“暖”,更重要的是因为在往前走,找到了新优势,逐渐发现更多可以突破的新路。

在商场逛书店的那些读者,他们的需求、他们的乐趣又是什么呢?能亲手触摸到书的实体,像在图书馆一样徘徊在一排排书架中间……精美别致的陈设设计,丰富的文创产品,饮与食,歌与影……书店开始变得更像是一种包容的空间,可以有意识地把与阅读有关、有助于更好展开精神世界的因素聚拢、催化。

有一回在郑州,我路过一家名叫“我在”的书店,开在当地老电缆厂的旧址改造的空间里。书店的选址与设计有特色,据说成了当地爱好者“打卡”的热点之一。但令我印象更深的,则是它主要的受众,是附近一些新兴的社区的居民。书店里特意设计许多空间,可以供居民们预约开展活动,办些自发的沙龙,开个放映会、小型音乐会,甚至组织个小规模的兴趣班,大概都不成问题。我无法预言这家书店未来的命运,但却有一阵遐想,如果自己居住的小区附近有这样一家书店……这样的书店,和我少年时所见的书店,已几乎是两回事。

今天,我们为什么仍可能选择去书店度过周末时光?书当然是基础。就像图书馆越来越受欢迎一样,随意翻阅的心理需求始终在,在一部分人群中甚至非常强烈。一个在书目的选取、分类的设置等方面有特色或深度,能够契合读者需求的书店,仍然能得到读者的青睐。但售书大概已不足以让书店真正立足,这是它曾衰落的波动证明了的。只有单一卖书功能的书店,大概会越来越少。想要立身得从容些的书店,可能不再是人们印象里的“旧模样”。

它可能会像茶室和咖啡厅。这是实体书店回暖后,人们最常见到的样式。人们在这样的书店里,选本书,就着茶香和咖啡香翻翻,度过一段休闲时光。它可能是个客厅,不必你操心装修,有足够赏心悦目的布局,也不局促,让你可以和朋友惬意晤谈。它可能是个课堂,有讲座可听,有作者可近……同样在郑州,还有另一家以各类作者见面会与讲座丰富闻名的书店。我远在北京,都经常耳闻北京文化界的名家去这家书店举办活动的讯息。它们大概就是有些人说的书店越来越不像“书店”,也可能像个小型图书馆,像个开放的文化中心。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和围绕书展开的精神生活有关。所以,不像“书店”的书店,或许正是未来书店的模样。

不过,话说回来,要记得,这些模样,都是“书”这颗种子里生长出来的。

书店的文章8:书店·城市·人

文/三三

南京,梅雨时节,一个斜风细雨的清晨。

我坐在出租车上,看着车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出租车司机知道我要去先锋书店,极力推荐我去最新开的那家,说那里是一栋民国时期的老房子,极为漂亮,而且离我要去的总店不远,不下雨的话,走路就可以过去。

司机大哥在一旁絮絮叨叨,说着先锋书店的种种,就如同北京司机说起国家大事那样,滔滔不绝,一家书店能做到这样,还真是了不得,更激起了我的兴趣。

久闻大名,难得到南京一次,自然要一饱眼福。在车上,我便有了主意,先去总店看看,然后再去司机说的那家新店。

到了地方,总店入口是一个地下停车场入口,一条不长的斜坡下到最里面,才发现还没到营业时间。雨并不大,滴在树叶上滴滴答答。一群学生模样的女孩儿到了门口一起等着。大门紧闭,透过玻璃门可以看到里面,两边是高高的书架,中间空地上摆满了码堆的图书。

没一会儿,门开了,进到里面,穿过入口,便是一条长长的斜坡,斜坡中间和两边摆着各式图书。朝斜坡上方看过去,是看不到尽头的宽阔平地,放眼看去全是书,仿佛进入了一个书的海洋。

我在书店里走着,这么多书,一时反倒不知看什么好了,只漫无目的地看着。这时,已有不少人进来了,很多人显然是这里的常客,或站着或坐着自顾自看书,静谧而又有种说不出来的舒适。

因为惦记着司机说的那家非常漂亮的新店,我没有停留太长时间,便叫车到了他所说的那家新店。

这家店在环岛街心,四周都是绿色的法国梧桐,江苏路39号,一幢民国时期的四层老房子。在这里安置一家漂亮的书店,真是再好不过。

进到里面,才发现里面是一排书架,书架的对面是玻璃窗,玻璃窗和书架中间形成一条弧线形的通道,摆着桌椅,可以坐着边休息边看书,玻璃非常明亮,窗外满眼翠绿,窗内三两顾客,一壶茶,或是一杯咖啡,共同的主角是手中的书。

如果说总店是书的海洋,可以找到各类书籍,那新店虽然书不多,但让人随便拿起一本都能平心静气看下去,各有各的舒适,各有各的好。

如果时间可以停留,真想在这里就这么待下去,我脑子里蹦出这么个念头,要了一壶茶,随意挑了本书翻看起来。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中午,因为下午还有活动,只得匆匆离开。尽管只是一瞥,便留下诸多念想,下次有机会来南京,一定要把时间安排好,美美待上一整天。

生活在一个有漂亮书店的城市,无疑是幸福的。

书店的文章9:不做书虫

文/丁明烨

前几日,到一书店购书,一位熟识的朋友竟当着许多人的面称我是大“书虫”,还觉得是对我的褒奖,我只好一笑置之。其实,尽管喜欢读书,但我看不起那些读死书、死读书的“书虫”,甚至认为,一个泥古不化的书呆子,还不如生活中会变通的普通百姓可爱呢。正像古人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是一件愉悦心灵的事情。每每听一位睿智的人对生命的阐释,每每与道德高尚的人倾心而谈,每每随着书中主人翁命运沉浮而悲喜交加,我们的生命都会得到营养和滋润。但读书更应该是有所选择的,不仅要考虑知识性,还要顾及趣味性。对现在的我来说,不再喜欢皓首穷经地苦读,如果一本书读了七八页还不能吸引我,无论别人对它评价再好,我也会把它弃置一隅不再问津的。

读书是一件增长知识的事情。大多书籍妙趣横生,魅力无穷。学生时代的语文课本选的大都是名篇名段,数学充满了逻辑推理的兴趣,物理、化学、生物引领我们探索生命的奥秘,历史、地理帮助我们认识身边广阔的世界,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市场的出版物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我们应该知道,书中的许多知识都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有许多见解都是片面的,甚至许多至理名言都是偏激的,还需要我们认真的甄别和取舍。

读书是一件增长智慧的事情。读的书越多,我们对世界、对人生的了解越深刻,我们的思维越敏捷,我们的大脑就越灵秀。我们就越会说话,就越会做事,我们就会懂得什么事情必须坚持,什么东西可以放弃,我们就会懂得怎样不辜负我们的生命,让生活快乐而充实。

读书是一件能提升生命境界的事情。一本好书,会让我们的眼界豁然开朗,带我们走进全新的生命境地,极大提升我们的生命层次。所以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唯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现实中确实有一些善于咬文嚼字吊书袋的“书虫”,他们不会说话,不会做事,生搬硬套,死板教条,往往遭到人们的嗤笑和鄙视。其实,正是他们书读的少,读的不透彻,阅读面狭窄造成的,这正是读书人最大的悲哀。

为谋生而读书的人是势利的,把读书当作人生目的的人是盲目的,只有把读书作为丰富生命、愉悦心灵、提升境界的人,才是睿智的,快乐的。

书店的文章10:旧时天气 旧时书店

文/阿眉

张潮在《幽梦影》里写:“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几百年过去,拜高科技之赐,如今读书在我这儿,早已抛开读经读史这种分类法,而是按载体格式分成三类:纸本书、PDF、TXT。网上书店买来的纸本书堆在床头每晚睡前看二三十分钟,图文并茂PDF格式的电子书在电脑或平板电脑上读,纯文本TXT格式的书存在手机里,坐车等人超市排队这类时候看一段,曾有许多年抱怨没时间读长篇小说,刚才拿过手机数一数,开始用手机读书后,几年来蚂蚁搬家地已经读了几十部,其中甚至包括一部近百万字的大部头。

与此同时……是的,我难得再进书店了。最近单位发了张某图书大厦的购书卡,大概算是职业教育培训的一部分,这才找一天午休时间坐车去书店买书。

一两年没来,图书大厦仍是老样子,一楼各种畅销励志图书摆在进门醒目处,各种图书音像文具分门别类地摆满了卖场的四层大楼。提上空购物篮开逛前,心里先定下一条原则:既然好不容易跑趟实体书店,已经在网络书店里收藏待购的,就尽量不要买了,希望能在关键词全然失效的书架间有点新的发现。

半个多小时过去,不但看到好几本已经收藏打算买的,甚至还看到两本已经在网上下单正在路上的书,新发现却寥寥无几。一眼瞄到海豚出版社牛津授权的两卷本《董桥小品》,这套书在网上看过一眼目录,因为是精选集,大部分文章早就读过,可是当面前不是网页上的封面照片和目录简介而是一本真正的书,才注意得到小巧的开本,疏朗的字体排版,精装烫金的封面手感好得要命,打开来还有小小一张藏书票……拿着书左看右看最后还是放进篮子,好吧我买的是装帧,可是买书买装帧这种事,可不是只有在实体书店里才做得出来吗?正好应景。近些年,关注的作者和主题出了什么书,书没上架作者和出版社已经在微博和豆瓣等网站开始吆喝,想在满架新书里找出本未经宣传的恢恢天网扫过的沧海遗珠来,还真的不容易。

说起来不是不惆怅的,从三天不进书店就若有所失超过一周不在书店花钱顿觉人生无味,到现在因为要花掉购书卡才会进书店,曾经沉迷不已,却早已从生活中渐渐淡出的事物,当然不止是书店。“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那些逛书店的美好记忆全是真的,只是回不来了,就像旧日朋友重逢时客套的寒暄、复刊却面目全非的杂志、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经典电影三十年后的翻拍……加缪先生有句名言:唯一的天堂就是人们已经失去的天堂。

书店的文章11:在老城 寻找 一家书店

文/赵仕华

在我的记忆中,老城有一家打折书店。前些年每次到老城的时候,我必定去那里买上几本——第一次买年度文学就是在这家书店,所以印象深刻,觉得物有所值。最后一次在那里买书是什么时候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依稀地记得店名中有一个“鼎”字,书多为六七折,也有一二折的。

工作的地方离记忆中的那书店不远。一日晚饭后,我闲来无事,决定再到那书店里淘两本书看看。

古朴的街道灯火阑珊、人来人往,我的眼睛从数家银行、挨挨挤挤的饮食店和卖衣服的店铺,还有宠物店等等慢慢地滑过,从街道的这面走过去,再从另一面走回来,那书店已经不见了踪影。记忆中的位置已经变成了一家卖粉条的小店。其实不光是这家书店,记忆中的西南风、西西弗都已经变了模样,真是书店不知何处去,店面依旧笑冬风。

我不甘心,后来又去寻了几次,依然没有找到。问了几个开店的人,无论是上了年纪的老板,还是那些年轻的俊男靓女均称对那书店没有什么印象。我默然无声,不愿放弃,取下眼镜擦了擦,再次沿那两条街道找寻……

今天晚饭后,我又踏上了那条街道。走至街道的尽头,结果依然如昔。我进了那家卖杂志的小店,书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架子上。店面不大,最多就是十来个平方,是利用楼梯间改的,老板是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上一次我还在他那里买了本《故事会》,我进去的时候,一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正付完钱,翻着一本书走出书店,我连忙侧身,他擦着我走出书店。

“老板,你这是多元化经营哦,卖杂志、小说、童话,学生的教辅资料,我看了一下,基本上每个年龄段的人要看的书都在你这里买得到呢。”我笑着对那背着包的老板说。老板腼腆地笑了。

选了三本杂志,我忍不住问他知不知道以前这条街曾经有另外的一家书店——以前就想问的,但一直没有问,我一直秉持着同行是冤家的看法,害怕问这样的问题引起他的反感。

老板拍了拍头:“哦,哦,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家书店,已经倒闭了。”他迟疑了一下:“大概有三四年了,或者更早一些。”我不禁有些自责了,这几年里我来过老城很多次,但来去都很匆忙,再加上网上能买的书更多,也就没有坚持再到那书店了。

走出书店,我知道了自己早就猜测到的结果,心情有几分沉重。回首那年轻人的书店,我的心里又有了几缕阳光。

书店的文章12:时间.光阴——书店的香气

文/婷婷

即便知道地址,也跟着路标所指示的方向走,可还是问了几个路人才到达那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壹莺书巢”。

其实并不难找,就在马路边,十字路口旁,蛮显眼的。可有的时候按照地图或路标走,心里虽有种稍微踏实的安全感,却混淆了起初的直觉也错过了某些风景。

作为独立书店,它算是宽敞且大气的,带给人舒适感。能够在陌生地方“遇见”一家好书店,实在是件令人感到兴奋的事情。强力抑制住内心的欣喜,轻步绕着书架走,一本一本地翻阅挑选,仿佛空气也缓慢流动着。

不知是因假期的缘故;或是因这有咖啡喝有甜点吃,可以三五好友相聚于此聊天的缘故;还是汕头人本就喜爱看书的缘故,店内的客人不在少数。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青人,其次是小朋友和四、五十岁的中青年。

一楼主要是儿童书、养生书、游记和时下畅销的一些书籍等等。相较于二楼,一楼更加的丰富饱满,基本各类题材的书籍都有,且每个书柜都放满了书,二楼则显得有点清寡,主营国外名人着作、艺术书,以及散文体的书籍,可能因为赶着开业而没来得及购满足以丰富这家书店的书籍。因为几近一半的书柜没放上书,有些没放书的柜子用几个小盆栽去填充它们的孤零零。但这并不影响大家买书和看书的心情。

时下许多新型书店都设有咖啡与甜点的售卖区,“壹莺书巢”也不例外,这将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毕竟现在实体书店都难以生存。以前总沉浸在那份惋惜之情中,认为书店就是只能售卖书籍的。现在想想,或许这样的转变不失为一种更完好的升级。让人在看累了或站累了的时候有个可供休息的区域。也可能因为这样的设施搭配,使得更多人来实体书店买书。

咖啡与甜点的售卖区设在一楼的收银台边。而休息区则设在二楼的中庭,面积不小,有三十几个座位。有圆桌长方桌,有靠背木椅也有长形布沙发,任君选择。听说深夜工作人员还会送上毛毯给在这儿看书的顾客。

花了一个多小时选了十几本书。主要是一些散文体的书籍,和少数关于生命与道德的书籍,而书名与作者也是鲜少人知的。这一年来总爱买些不属于畅销范围内的一些书籍,甚至有些作者说起都没人知道的。可我觉得这些人写的反而更贴近人性,更加真诚,更加的温暖。没有一点的浮夸或是哗众取宠。

能够遇见一本好书,就是你与它们的缘分,并不一定要刻意去挑选畅销书籍。书也有适合自己和不适合自己的。有些书,里面的某件事,或是某句话,都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或人生态度。若是往好的方向走,那么就是极大的成就,该是万分荣幸且欣喜。

两年前我在广州北京路一家常去的书店遇见了几本好书。

那天书店正在搞活动,五楼有个区域放满封面开始泛黄,甚至有些书页已经受损的书籍,因此很少有人在它们身边停留。一般情况下,像我这种某种程度上有洁癖和完美主义者的人来说,是不会去选择购买旧书或受损的书籍。除非是很难买得到的一些书籍。

起初我是被一本名为《书店的罗曼史》的书所吸引,我觉得这本书名本身就给人一种很浪漫的感觉。接着跌入漩涡,无法“自主”移动脚步,在那小片天地,一本本地翻阅,精挑细选了近十本。有种满载而归的感觉,内心充满欣喜。其中一本《寂寞吗,雪人》,真的是特别好看的一本书。它是一本含有寓言的童话书。正如我喜欢的那位90后作者所说的“世界上所有的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看的”。里面的故事,就像在经历一场心灵与世俗眼光抗衡的战争——是始终坚信自己还是相信所有人说的那样去否定自己。我认为,如果是真实和正确的话,即使全世界都否定你,即使他们都不理解,甚至于不愿意去理解你,你也不可以否定自己所认识的。因为,有可能真的是全世界都被蒙蔽了双眼,而只有你才拥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和纯真的灵魂。

我相信今天选的这本由加拿大作者露辛达?瓦尔迪写的《德蕾莎修女——一条简单的道路》也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并让我学习更多关于爱与付出的事情。

将选好的书放在圆桌上,到一楼点了份红戎蛋糕(用红豆馅和奶油做的一款蛋糕),蛋糕的卖相和味道一样,香甜,柔软度适中。就是吃到最后感觉有点腻了。若是能配上一杯浓郁的曼特宁咖啡,将是最佳感觉。只是,我身上所带的银子都留给了那堆书,仅剩的二十元,也给我拿去买了块蛋糕以填补我开始咕咕叫的空肚子,虽然它不足以填满我的肚子,但此刻我不想过早地离开这家被书香气息环绕的书店,就只能忍受着肚子饿的煎熬,坐在那写点东西(选购的书还未买单,更未用礼品纸或素布包装好封面,我舍不得去拆看),享受这美好的时刻。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人也越来越多,二楼三十几个座位都被坐满了,但不觉得吵杂。即便有三五好友围坐在一张桌上喝咖啡聊天的人,即便有人看起来是那么开心地畅谈,他(她)们都不会大声嬉笑去干扰别人。这是在书店特有的文化素养。大家都很自觉。

阳光快乐地跳入窗内,徜徉在靠窗的桌椅上,铺洒在墙角的木架上,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愉悦,又像只自在的猫咪一样慵懒。而书架上的书籍,就是带给人阳光的珍物。

书店的文章13:爱上书店

文/张家鸿

一个爱上读书的人,定会钟情于书店。每到一个城市,不管是初次到访,还是多次踏足,我总是要抽空去访访书店。有的位于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因为书的存在而使书店变成隔绝喧闹的绝佳去处。店员们的交流轻声细语,读者到前台付款时走过身旁,也是轻手轻脚的,怕打扰到旁人专注的状态。然而,这样的书店终归是少数。

更多的书店是在较为偏僻的郊区、陋巷,或不为多数人熟知的犄角旮旯里。我喜欢这种书店,一路上寻寻觅觅,寻到之后却是难以置信的欣喜若狂,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离开书店的多年以后,爱书人多半喜欢反复咀嚼这样的寻觅过程,以为其中最有探险的感觉,像是一次未知的旅行。当然,失望而归也是有的。如此的失望仿佛被当作了日后回忆时辛酸的作料。

进书店,我不仅看书,还看人,看那些驻足于书架前,全神贯注于字里行间的男女老少,看他们的侧脸。我喜欢这样的观察角度,有棱有角。看着他们,我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轻轻走过之后,还忍不住回头看他们的背影。他们是许许多多不同的陌生人,侧脸不同,背影亦不同,却在我的心里无声地汇聚成了一个悦读者的形象,高大、伟岸,充满恒久的生命力。

书店的文章14:读属于自己的书

文/魏三郎

闲来无事,相约友人逛书店,怎奈何友人回了一句:“书非借不能读也。”随即推掉了我的相约,可真“书非借不能读也”?凡才子词人,无不饱读诗书,读圣贤书者,更是书不离手,以求炉火纯青,岂有书非借不读之理?读过鲁迅先生日记的人,都会被其中详尽的购书账所感动。他不但每购必记,而且年底还结成总账。先生藏书共14000册,不愧为大师。故“书非借不能读也”,本人以为,不然。

我很少读借来的书,一是因为借来的书要还,时间上给人一种压迫感,就好像限定时间让你看完一本书,无趣。二是借来的书,不能随便在上面留下痕迹,当你读到一段碰触到你心灵的篇章,却不能在上面留下当时的感受,可谓一大憾事。若是自己的书,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想在上面写什么就写什么,那才有味道。

闲暇时拿起一本新买回来的书,细细品味。读到震憾处,留下几字,读到观点不同处,评论几句,读到美丽的词句,用笔画出来,抄写在本子上,然后多欣赏几遍,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最有意境的是在台灯下读书,昏黄的灯光,让人有种挑灯夜读的感觉。若是在雨夜读书那就更是极致了:窗外一帘风雨,案前一盏孤灯,手中一本典籍——神仙般的感觉。工作后我习惯于睡前看书。临睡前从枕边拿起一本书,翻上几页,劳累的心顿感平静。

偶尔翻开书柜里一些读过的旧书,看着书上留着自己的笔迹,回想当时的心情,感触良多。每一本书都陪我度过一个阶段,每一本书上都有我成长的印记。

书店的文章15:书店归来忆叶老

文/路广德

前些日子,我去逛图书大厦。在二楼的一个旮旯里,发现一本《邢台美术60年》,便不经意地翻了起来。看着看着,忽然眼前一亮,一篇《三生有幸逢良师》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文章的作者是邢台军分区原放映员施胜辰同志,文中记载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家吃过派饭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叶浅予先生。顿时,一个戴着鸭舌帽、身着夹克装、两眼炯炯有神、蓄着八字胡的老人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一九六六年初,我还不满14岁,正在上小学,可对村里发生的事情却充满了好奇和向往。那时候,村里的民兵工作很活跃。村里村外到处是劳动的歌声和训练的口号声,田间地头处处是民兵劳作和训练的身影。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也激发了大批文艺界人士的创作热情。

有一天,村里负责给下乡干部派饭的保管员吉希圣来到我家。对我母亲说,今晚有一个画家来你们家吃饭,人家可是大地方来的人,你可得弄干净些。吃罢午饭,我就开始帮母亲打扫卫生,把桌椅、锅台擦了一遍又一遍,院里院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母亲早早地蒸了一锅窝头,做了一锅香喷喷的汤面。天傍黑时,我自告奋勇地来到好友路培云家的院子里(下乡干部驻地),倚在西屋门前喊:“我来叫吃饭,谁是大地方来的画家?”这时,一个年近六旬、戴着鸭舌帽、穿着灰色夹克服的老人笑着迈步走出来,他蓄着八字胡、两眼圆圆的、炯炯有神,十分和蔼可亲。他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你前头带路,我跟你走。”在路上,他问我年纪多大了,上几年级,喜不喜欢读书。我都一一作了回答。吃饭的时候,父亲问老人姓什么,是什么地方人。他说,我姓叶,别人都叫我老叶,老家浙江的。接着,老人指着筐子里的窝头说,“你们叫它什么?”“窝!你们呢?”我赶紧回答。“我们叫窝窝头,多两个字。”老人说。闲聊中,我们得知,叶先生他们一行6人是受邢台军分区领导邀请,来村里帮助筹备民兵战备教育展览的。因为5月份,邢台地区要在这里召开全区民兵工作现场会。不知不觉一顿饭吃完了,叶先生要告辞。我父亲说,你刚来,街上又没有路灯,还是让孩子送你回去吧。于是,我又当起了向导,拉着叶先生在泥泞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直到把他送回驻地。这就是我对叶老的最初印象。

我的同桌路培云是叶老的小房东,儿时我经常在他家里玩,这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是土改时分得的胜利果实。为了给叶老创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村里特意将他们安排到西厢房居住。屋里头一半是火炕,一半放着几张大方桌,上面铺着台布。有时候这里特别热闹,人来的特别多。有时候又静得出奇。有时候他们还拢上门,带上小本本到田间地头和民兵训练场去写生。趁着他们外出的机会,我和路培云还悄悄潜入到他们的房间,对他们的劳动成果先睹为快。可惜好景不长,随着3月份突如其来的地震,叶老他们被迫搬到村东枣树林的抗震棚去住了。

叶老虽说是个素享盛名的大画家,却一点架子都没有,非常乐意和乡亲们交朋友,特别注重提携后人。我的班主任罗维良老师是个业余画家,曾帮助村里搞过村史创作。叶老听说后,还深入到学校向罗老师请教,了解大路村的村史资料,观赏他们的作品,这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使罗老师备受感动,也使他在创作上得到不少启迪,获益匪浅。短短3个月时间,他们便建立起深厚友谊,临行前,叶老还亲绘一幅人物画赠送罗老师,以示纪念。

经过3个多月的辛勤劳作,叶老他们创作的近百幅美术精品呈现在了邢台人民面前,不仅有力地宣传普及了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热情讴歌了邢台民兵的大练兵活动,而且给全区人民献上了一场美术盛宴,使人们获得了空前的视觉艺术享受。特别是叶老执笔的大气磅礴的《民兵大演习》更是好评如潮。画面上一队队全副武装的民兵,有的在屏气射击,静如处子;有的在急速行军,动如脱兔;有的跨越障碍,如鹞子翻身;有的匍匐前进,寓动于静;有的高擎红旗,整装待发;有的席地而坐,肩扛钢枪,潜心听讲;有的擂鼓呐喊,有的挑担送水,踊跃支前,真是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好一部民兵史上的《清明上河图》,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光阴荏苒,物转星移。经过10年重重磨难后的叶老,终于获得了艺术上的新生,为了举办个人画展,他多次和邢台有关方面联系,查找当年《民兵大演习》画作的下落,费尽周折,终于如愿以偿,使这幅为之倾心的艺术大作完璧归赵,登上了中国美术馆的艺术殿堂,让她从此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思绪把我带回了现实,我轻轻地把书合上,到收银台结算了书款,心里感到十分的惬意和满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