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文章

请欣赏读者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读者文章1:今朝立春好天气

文/乔忠延

明眼的读者一看,就知道这个题目出自元朝杨维祯的诗句。我之所以将此作为题目,是后面还紧跟着一句,连起来是:“今朝立春好天气,况是太平朝野时。”立春的天气好不好,要靠人的心情去感受。心情好不好,决定的因素是朝野安定不安定,天下太平不太平。只有安居乐业,才能品出立春的滋味。晴空万里,可以咏叹春光明媚二月天,无边光景一时新;细雨霏霏,可以咏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若是兵荒马乱,就只能悲吟: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因而,天下太平的日子,才能真正体味出立春的意蕴。

立春的意蕴如何揭示,诗人以诗感怀。但天下百姓众多,能够作诗觅句的很少,他们如何揭示立春的意蕴?有办法,而且更为生动。这生动的办法,就是古老的民俗。立春,是书面语言,民众嘴里从不这么说。说什么?打春。而且,还真是打春。春天漫山遍野,花红柳绿,如何打?有办法,聪明的先人不打山,不打水,不打草,更不打花,而是打牛,打春牛。民谚说,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扬鞭打春牛,是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把美好的愿望寄寓其中。唐朝卢肇笔下的诗句“岁首常思盘中餐,脆鞭一响打出春”,透露的恰是这个意思。

立春这日,无数乡亲集聚在一起,待东升的太阳暖融融照亮大地,就有春官下令:开打。于是,勾芒神手持长鞭飞舞上场,左右腾跃,“啪啪”的鞭声炸响开来。当然,这里的春官和勾芒神都是由人扮演的。人们正看得眼花缭乱,就见勾芒神旋舞到了春牛身边,接着“哗嚓”一响,春牛肚子破裂开,里面的核桃、红枣、花生、炒豆……迸溅出来。这一下满场欢声雷动,早有眼疾手快的人飞上前去抢着捡拾,拾到了,马上就吃。自然跑得最快、抢得最多、吃得最香的都是孩童。老辈人说,吃了春牛肚子里的食物,能消灾免难,能五谷丰登,还能兴旺家业,不抢能行吗?那就抢吧,抢个欢天喜地,抢个红红火火,一年的好光景就抢到了手里。

打春牛之前,先要迎接春牛。迎春牛是在立春的头一天,春官、勾芒、巡官、仓官以及诸多从人都要去东郊迎接。郊野还设有大堂,礼拜祭祀之后,将春牛请进大堂,府官还要饮宴庆贺。之后,鼓乐齐鸣,爆竹喧天,热热闹闹抬起春牛,或是回城,或是进村。清康熙四十七年,即公元1708年,前来平阳府纂修志书的著名戏剧家孔尚任有幸目睹了其时的盛况,留下了《平阳竹枝词》,在《迎春》中他写道:“太守衙前缚彩棚,春官春吏把衣更。青旗引道滔滔去,人似东流水上萍。”你看,古人对春天的到来是多么重视。地方官员迎春,皇帝也不怠慢,年年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接新春,祈求丰收。这个风俗始于周代,延续了两千多年。

立春,确实值得重视,是一年最不敢辜负的时令。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的开端,一年的最新起点,每个人都可以书写全新的生活。尤其是农耕时代,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耽误了春种春耕,就会没有收成,就有饿肚子的危险。所以自古以来,春天都是人们希望的代名词。“最是一年春好处”,纵横时光织新景;“诗家清景在新春”,万千诗句写美景;“春宵一刻值千金”,炎黄子孙在心灵,在大地,活画最新最美的风景。

当然,立春并不标志着从此不再寒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会飞来,春寒会再现,但是,挺过短暂的寒冷,就是温馨的明天。

读者文章2:读《文化苦旅》随感

文/万嘉义

倘若从读者的角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国土地那一个个历史人文聚焦的篇章是上上品。如若非要找点瑕疵,走出国门写的《鱼尾山屋》,则像妙龄美女脱去衣衫露出一块疤痕。

倘若以写作者角度,我出版两本书,余秋雨出版二十卷,我的每一篇都没有他的写得好。曹琨曾经说我,西湖、明月山等,像你那样写,大可不必写。

苏叔阳早说过:“演戏的不如看戏的,烧菜的不如会吃的。”

《文化苦旅》,是曹琨、杨军老师推荐我读的。两位,一是巴金文学院的,一是省作协创联部的,我的省作协入会介绍人。为读到这本书,我又求助于儿子。他们是搞电子商务的,网上购,不但省去我到新华书店来回,还省钱。一本不够读,一口气网来好几本:《中国最美的散文集》、《世界最美的散文集》等。

那天清晨,打开手机,一条在小区自助取邮件的信息让我沸腾,即刻套上棉衣,戴上线帽,走出房屋。待我回转,耳朵已经开始冻得发痒,双腿已经冷得发麻,长达半个小时没有体温复原。虽然,取件只有百余米距离,来回不过十余分钟时间。那天,是成都打破记录的气温零下3度。

我把书掏出来,也是冰一样凉。我尽快让书们与我一起温热。

老姐,加上老婆,还加上老爹老妈,噼里啪啦,说我都六十岁了,还像个大莽子,简直是傻戳戳的大莽子,你不晓得天亮了暖合一点了去取!

心想慢慢读,转换着读,转眼,我也读完一本。

还得感谢医院,眼睛手术虽然没有恢复视力,却断断续续,读读写写,也不至于以前那样眼干、眼花、眼痛、眼涨。前提是每次半小时。

“你一辈子都无法写到他这样。”

最亲近的,也最了解,说话便直,这是老姐读了《文化苦旅》其中一篇《都江堰》的开头便冲我来的一句。她还振振有词:“你就高高兴兴写你的游记散文,写你的随笔,加入了作协,身体第一,健康第一,OK!”

实话,系统、专业、科班、历史、文章的架构与文字语言的驾驭,老姐一语中的。

出了余秋雨,余秋雨早出了系列《文化苦旅全书》,自叹不如。只能学习,而不能人比人气死人。多少雄心壮志的人,不坚持做一件事而半途而废。欣慰的,是我写博四年多下来,也写出两本书。这,不也是我老来一乐。乐,各有所爱。我的老姐,因她那孙在还不会说话时,接了一杯水,抖抖战战地走来为疲倦回家的她双手递去,从此,她也便以为孙娃娃的付出为乐。这些年,我以行走、写作为乐。也不能要求战友们、同学们、朋友们都如此吧!不是写作就是唯一,其他的摄影、书法、棋牌、旅游、唱歌、跳舞、社会活动,也是各取所乐。

丰厚的九州大地是谁也写不完的。就像余秋雨写《山庄背影》,央视播《避暑山庄》。既然我以行走、写作为乐,地球上也没有规定写出了苏东坡,写出了辛弃疾,写出了徐霞客,其他人都不要写了。

读书,读好书,读精品,是欣赏,是享受,是快乐也。写作也是。

读书,学者说,读书讲究选择,定力,深度,野心。至于读了以后的行走、写作问题,是问题也不是问题,应该是一种自热而然,像在九州大地行走,天黑了,按照一句老话“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

《文化苦旅》,余秋雨以历史人文、以中国历史人文为源泉,拿“余秋雨式语言”撒开为滋味,用戏剧化构架书写散文为快感。

读者文章3:我是你的读者

文/白薇

年岁渐长,阅读已成为一种习惯。夜色温柔,精美的铜版纸在台灯下反射着高贵的光泽,移步换景,万变瞬息被镜头和文字定格为永恒。线装书是沉静低调的,掩卷无声,青史又是几番春梦。近几年除了风行天下的网络阅读,又有时尚的电子书面世,掌中一握,览尽天下文章。

而我却更在意另一种阅读,顺着沉默古旧的老巷,沿着尘烟飞扬的街道,在嘈杂的井市拥挤的坊间,抚摸那些粗陋或挺括的纸张,阅读那些工整或潦草的字迹。字里行间,没有感叹,没有抒情,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主角,甚至有的没有读者。

“实惠小炒,满二十元送精美小菜两盘。”这是单位对面一个小小的家常菜馆的横幅。我知道那小菜一碟是煮花生,一碟是泡菜。煮花生粒粒新鲜饱满,尤其是泡菜,色彩分明,鲜辣爽脆,就是老家过去腌的老虎菜的味道。每次去点满二十元的炒菜,就为了这两碟小菜。一日问店主:“能否只买小菜,价格可议。”答曰:“不卖。”再问何故,再答:“泡菜是俺的老娘腌的,没法定价。”

长途车站的告示栏里贴满了白纸黑字的招聘启示。有一张的空白处多了一行圆珠笔的字迹:五哥:等不见你,我先回了,手机号码没变,二十四小时不关机。落笔很重,最后一勾划破了纸页。站在这片纸前痴痴地想:留言的是五哥的兄弟还是恋人呢?不知他(她)在这面墙下等了多久才离开。无论是谁,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二十四小时不关机地等待你,再远再难的路也一定要回去啊。

让人揪心的是贴在电线杆子上的寻人启示。是老人,纸上详细地写着衣着面貌,走失的时间,“重谢”两个字格外醒目。复印在纸上的照片是呆板模糊的,大约是从什么证件上翻拍下来的吧?白纸顺着电线杆一路贴下去,可以想见儿女的焦急。可为什么没有想过在老人的衣兜里放一张写着地址和电话的纸条呢?为什么他独自下楼散步时没有放下手中的活计陪他一段呢?如果知道他一去不回,是不是还会漫不经心地回应他的唠叨?一个人真的可以衰老到忘记回家的路吗?吞没他的是遗忘还是孤独呢?

心疼风中那些简陋的纸板,写着“家教”两个大大的字。人民桥上的风很大,那些年轻的身影就在风里站着,怀着一份期待,又似乎怀着一份倔强。在单位也会遇到同样年轻的人上门推销,有一种补酒,薄薄的粉色传单上触目的大字:“人类长生不老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样的夸张到了幽默,却让人笑不出来。小心地叠起那张粗简的纸单,面对一张涨得通红的年轻的面庞,心中却有一种不知何来的歉疚。不会买他的产品,只能尽量委婉地拒绝,请他喝一杯热水再走。为人父母,想到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也会独自行路,祈望每一个遇到他的人都能善待他。

邻近的中药店有一种令人亲近的味道。橱窗在春天的时候贴着“中败毒上市”,秋天是“樟脑丸有货”。人生如四季,才买了一袋上好的杭菊未及开封,转眼间又来买煲汤祛寒的当归了。

街角那间最不起眼的土房子是卖寿衣的,没有招牌,一圈纸作的花无风的时候也在瑟瑟地抖着,中间一个墨色的“奠”字像层层压抑着的悲伤。生命中最后一家店铺如此简陋寒素,多少繁华盛事恩怨纷扰,都不过是纸做的花,花化的烟罢了。

惊喜于今年的第一场大雪,像一个被渴望已久的深沉的拥抱。天地之间一片安宁浩渺的洁白,仿佛回到了远古洪荒。对门的小馆子门口不知何时站起来一个胖胖的雪人,两个啤酒瓶成了胳膊,瓶口举着一块纸牌:“雪天地滑,行路小心。”经过的人都禁不住会心一笑,雪花飞落唇角,化做一份清凉滋润……

雪泥鸿爪,随风散去,在人间的烟火痕迹里,我努力地阅读和铭记,虽然不能改变和挽留什么,但至少,我是一个真心的读者,在只言片语间感受着谁的悲欢冷暖,分享着谁的淡淡欢喜,体味着谁没有说出的疼痛,虽然时下流行寂寞,可又有谁,真的喜欢孤单?

如烟红尘,寻常巷陌,我默默地读着,静静地走过……

读者文章4:总有人,喜欢你

文/程志丹

1

昨天,我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他说很喜欢我的文字,总能在迷茫孤独时带给他前行的勇气。他猜测,能写出这样文字的人,生活中应该也很乐观坚强吧。

我看了既感动又惭愧,感动的是他的细腻关注观察,惭愧的是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好。现实生活中的我,工作平凡,生活平淡,性格急躁爱哭,常会失落失神自我怀疑。尤其最近这段时间,投出去的稿子频频遭退,信心备受打击,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还要继续写下去。

可这位读者的留言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不管稿件被录用与否,文字都是有价值的。只要能带给人力量与温暖,就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他更让我明白,不管我们怎么做,总是有人喜欢,也可能有人不喜欢。不必因此沮丧,要始终坚信:无论我们多么平凡普通,都不要自轻自弃,因为总有人在默默地喜欢、支持着我们。

2

听闺蜜果果说过她的成长故事。小时候,她很不自信,觉得自己家庭条件不好、外在形象不佳,说话又土里土气的,走到哪里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不被关注的小透明。直到上大学,她还是习惯低着头独来独往。

直到有一次,她的诗歌发表在市级报刊上,一位鲜有联系的初中同学向她表示祝贺,并说从小就一直关注她。她的性格冷冷的,但在这位初中同学看来却“很酷”。之前年少不敢说,现在终于决定趁着祝贺的机会向她表白:他从小就喜欢她。

她从开始的惊讶、不相信,到后来充满惊喜。虽然最终她并没有和这位同学牵手,但同学带给她的感动与自信却像一道光照亮了她的内心。她开始知道,原来她并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么差劲,她可以自在做自己而获得别人的喜欢。

从那以后,她不再那么自卑,开始学会欣赏和认可自己。

3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觉得,我的生活中好像也没有那么多的爱与欣赏。大家都各自忙着自己的生活,很少会有人关注我。

可这位读者的留言和果果的故事让我知道,世间之爱,有千万种。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喜欢没有那么多为什么。正如有句话所说:莫名就是喜欢你,你的一颦一笑我都觉得有意义。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完美、我不够优秀、我不值得,可别忘了,每个人都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很独特,才构成了生活的绚烂多姿。

所以,不必因为自己的不完美而自卑。请相信,每一个普通平凡的我们,都值得被爱。

读者文章5:做生命的朗读者

文/亚伟

很喜欢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不同的朗读者,用声音讲述悠悠岁月里的故事,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情感。濮存昕、张梓琳、徐静蕾、麦家……一个个朗读者为我们展现了生命中最动情的时刻,让情感在某一个瞬间凝固。

我以为,朗读的妙处在于把故事和情感用真情演绎一遍,以便于我们更深刻、更丰富地体味人生的种种况味,让生命更加丰盈和厚重。朗读,让我们深深铭记,让我们懂得珍惜。朗读,让记忆永存,让生命升华。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遭遇了人生的重创,以为自己永远也走不出那个幽深的黑洞,再也飞不起来。这个时候,朋友送给我几本书,对我说:“每天早晨起来,你就大声朗读里面的文章。朗读的同时,心中的浊气会慢慢消散,文字的清气会弥漫心间……”

书里面的文字,充满了阳光的味道和向上的力量。我想,生命除了磨难和痛苦,还有那么多值得珍惜的。即使磨难和痛苦,翻开它们的背面,依稀可以看到它们带给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无论如何,生命都是值得珍惜的。

每天,我大声地读那些智慧而美丽的文字,就如同沿着阳光的指引,终于抵达了春色无边的彼岸。

走出了困境,我依然喜欢朗读,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声音演绎出来。

我成为了生命的朗读者,人生悲欢离合,语调抑扬顿挫,把生命的各个章节朗读出来,我收获了一份沉淀着生活百味的礼物。生命如酒,散发着醇香的味道,而且愈久弥香。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生命的朗读者。即使你的生命再平凡卑微,人生的历程也不可能波澜不惊。人生中总有一些浓墨重彩的片段,是我们用尽心力来完成的,值得铭记;也有一些不期然的喜与悲,毫无征兆地来打破宁静,这些记忆甚至成为了人生的分水岭,左右了生命的走向,所以需要我们回味。

不可否认,人生中除了偶有大喜或大悲,大部分日子是平凡的。平静如水的日子,正是最真实的幸福,我们仍然要做生命的朗读者,好好品味岁月静好的味道。做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一路走,一路歌,轻轻吟唱着走向远方。

做生命的朗读者,你会把日子过得诗意和从容,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

读者文章6:文字的桥梁

文/尤今

文字是桥梁。

作者和读者,各自站在河的两岸。

作者以文字把桥梁筑好以后,读者便沿着这桥,坦坦荡荡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每位作者各有不同的文学素养和创作宗旨,所以,造成的桥梁,原料和设计,都迥然而异。

有人造九曲桥。弯弯曲曲、扑朔迷离。走那桥的人,小心翼翼,一步一顿。沿途风光无限好,可是,过桥者无法静心欣赏,他怕绊倒、他怕迷失。越走越累,越累便越不想走。过完全桥,回想来时风景,竟是一片朦胧、一片模糊。

有人用金用玉去雕那桥。金碧辉煌、纤丽华美。过桥者如履薄冰、步步为营,唯恐一个不小心,踩坏那金、踏裂那玉。注意力全都放到桥上去,所以,大片大片的好风景,全都被忽略了。

有人用腐朽的木料去建桥,陈旧简陋、摇摇欲坠。有人一看,掉头便走;有人勉强踏了上去,可是,走不了几步,便忍受不了它的陈腐破落而走向回头路。走完全桥者,万中无一。

有人在车辆络绎不绝的马路上面做天桥。它百分之百的实用,有造福人群的功能。可是,这样的桥,毫无韵味、毫不雅致。你走它,是因为你别无选择,不得不走。一走了过去,便把它抛诸脑后了。

和天桥恰恰相反的,是“吊桥”。悬在万丈深渊上,险恶刺激。过桥者一步一惊魂,桥外景致,陌生而美丽,看它一次,终生难忘。然而,做吊桥,需要特别的技能,一般人不做它,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建在浩瀚大洋上的钢桥,气势万千,最富魅力。最重要的是,它坦坦直直,坚实牢固,过桥者安心释怀地走着时,对于桥外千变万化的风景也能尽心尽情地欣赏。由桥头走到桥尾之后,还想从头再走一遍!

读者文章7:不必害怕孤独

文/小鱼叔

1

  有天,一个读者很惊讶地问我:“你原来是转行到教育行业的啊?”这一问,把我的记忆拉回到转行那会儿。当我回忆那段时光时,有被自己当初的一腔孤勇震撼到。

  毕业的第二年,在经历了多次工作不顺之后,我狠下心放弃了之前所学的专业,转到了完全陌生的教育行业。所有的一切,从零开始,靠自己去学、去悟、去练。后来参加的教师招聘考试,也是靠自己一个人稳扎稳打地走过。

  当时,我连该买什么教材都不知道,但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没有过多抱怨,便开启了自学模式。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六点起床,开始背书做笔记。我把自己关在卧室里,谁也不见,哪也不去,吃饭的时间也被压缩到尽可能短。一个下午的时间,我最多能做四套卷子。晚上是我复盘的时间,复习白天所学的知识点,总结错题。

在那段孤独的时光里,六百多页的教材我看了六遍,笔记密密麻麻做了四本,还做了上百套卷子,用完三盒笔芯。这些努力,我很少向身边人提起。后来很多人说我幸运,轻而易举就转行成功,我都一笑而过。因为在那段孤独的时光里,流下的汗水也好,泪水也罢,个中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

2

接近两年的时间里,为了参加教师招聘考试,我独自走过的城市不下十个。

有一次,一天之内要赶去两个城市。原本司机说好了走高速,结果中途改道,我到达第二个城市时已是深夜。跑遍考点附近所有的旅店,我也没有找到一间空房。那一刻我站在路边,看着万家灯火,落寞地掉下了眼泪。我一个人沿着一条路往前走,在路的尽头看见一家旅店,我飞奔过去,还好,还有一间空房。那一次考试,我有幸进入面试阶段。

这只是备考路上的一个小插曲,那些我独自走过的城市都留下了我的印记,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成长。也正是那一段段孤独的时光,才成就了现在的我。

当我回首那段往事时,我看到的不是辛酸,而是力量,是那些泪水和汗水铺就了我一生要走的路。这条路虽然不是花团锦簇,但也足够光亮。

3

前几天,和朋友小艾聊天。以前只知道她高中复读了一年,大学也不算理想,硬是凭着不服输的劲头,毕业时挤进了一家不错的英语培训机构。和她聊天才知道,复读那年,她是班里唯一一名复读生,和周围的同学有些格格不入,无论哪一次调位,她都会选择最后一排靠窗的那个座位。除了吃饭睡觉,她就在那个角落学习。

大学里,她学习英语专业。为了练好口语,她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出现在学校的人工湖边,对着湖水开始练口语。我问她,你觉得孤独吗?她说,她是叫醒湖里金鱼的闹钟,有金鱼作伴,还孤独什么?虽是自嘲,却更像是一种接纳。

毕业不到五年,她就从一名带班教师成长为分校校长。我很佩服她,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耐得住寂寞。她用那些独处的时光,将自己打磨得闪闪发光。

有人说,越是一个人的时候,越是自我增值的好时期。有的人,在孤独中抱怨;有的人,在孤独中奋斗。抱怨的人,只会越过越孤独;而奋斗的人,则会越过越丰盈。所以,不必害怕孤独。那些默默独行的日子,奋斗过的点点滴滴,终会成为我们未来人生的加分项。

读者文章8:打平伙

文/关山狼刘杰

对于年轻的读者来说,这个题目显得很生僻,令他们一头雾水;对于五十岁以上的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只是岁月的更迭,使得这个美好的记忆被尘封了。

打平伙是农村一种古老的习俗,就是大家凑点钱改善一下生活。通俗地说,就是今天AA制的祖宗。

在食物匮乏,油水稀缺的年代,在年头节下,或者村子里德高望重的长辈过寿辰之日,总有几个热心人张罗着打平伙。一次打平伙,就是村子里的一次大聚会,一次盛宴。

留在记忆里最早的一次打平伙,大概是七十年代初,我七八岁的年纪。那是中秋节的前两天,村子里的老王头领着几个叔伯到我家找父亲商量了大半天,最终好像决定了一件大事,六七个人都显得异常兴奋。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出门了,傍晚时候才回来,只是早上出门的时候是父亲一个,傍晚回来的时候父亲的身后多了一只黑眼圈,长犄角长胡子的山羊,我们叫骚胡羊的那种。就在我们围着绵羊兴高采烈的时候,老王叔来和父亲说了几句话,把羊牵走了。

中秋节那天中午,父亲用襻笼提回来了几块带骨肉,还有一个羊头和肚子。这下子可把我们高兴坏了,围着襻笼口水直流,恨不得抓起一块就咥。在一年半载见不到荤腥的日子里,谁见了肉不馋啊?可是母亲和妹妹们闻不得羊肉的膻腥味,也坚决不允许在灶头上煮肉,为了照顾我们父子的心情,母亲允许我们用后锅煮肉,但前提必须是在屋子外面。父亲在院边用三个石头垒了一个简易灶,拔来后锅架上,洗净的羊肉被丢进锅里,我和哥哥、弟弟轮换着往锅底下添柴,闻着弥散在空气里的肉香味,我们欣喜若狂,嗷嗷大叫。父亲则烧开一壶水,把砸掉犄角的羊头装进羊肚子里,再倒进开水,两只手不停地倒腾着,嘴里不住地吸溜着。约莫一袋烟的功夫,父亲倒出羊头,三抓两拽,那羊头竟然白白净净的了,最后父亲又用刃子剔除羊肚子里的外膜,不多时候也收拾得白生生地干净。等父亲收拾好羊头和肚子,锅里的羊肉已经煮熟了,父亲先是撕给我们每人一块,打发我们离开,再忙着煮萝卜,剥葱蒜。等我们狼吞虎咽吃完肉回到锅前面,父亲已经烩好了肉菜,酥烂的萝卜片,味道鲜美的羊肉,虽然只是零星的几片,却吃得我们个个肚子鼓圆,饱嗝连连。现在想来,那种只有一撮盐的羊肉烩菜,竟然能够鲜美四十多年!

后来的几次打平伙,也吃过三四次羊肉,宰杀的是那种二十多斤,当时十来块钱的山羊,不同的是以后的会餐都聚集在袁大叔一家,袁大妈也吃羊肉,就做了每次会餐的厨娘。还有在袁大叔、王大伯、姚大叔他们过寿辰的时候,也打过平伙,只是宰杀的不是山羊而是一只公鸡。不管宰杀的是山羊还是公鸡,村子里的大人娃娃,来者有份,其实一只毛重二三十斤的山羊,全村吃羊肉的大人娃娃二三十人,一人碗里能舀上一块肉就算很幸运了,就这还是大人从嘴里省出来特意留给我们的。至于吃鸡肉烩菜,吃到肉的几率就更小了,因为一只鸡就是再大,也不够四五十人吃啊!但就是那萝卜烩菜汤,留住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那种一村人欢聚一堂,亲如一家,长幼有序,其乐融融,互相谦让的情景,是每一个经历过的人心中最柔软最温馨的珍藏。

现在日子过好了,山珍海味,猴头燕窝再不是传说,众多的人再也不会因为吃一顿肉而馋涎欲滴,打平伙这种古老淳朴,充满亲情的习俗也早已淡出人们的生活。可是烹饪再精美的烩菜,绝对再吃不出当初打平伙时只有一撮盐做调料的那种味道了,那种朴素的美味,早已是绝版的记忆了!

读者文章9:有趣的人

文/正经婶儿

前几年有读者问香港作家蔡澜:“女孩子最珍贵的品质是什么?”

蔡澜回答得很简单:“贤淑、调皮。”

蔡先生对于女人的见解发表了很多,多到已经被人整理出了两本不大不小的册子。我理解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可爱的女人不仅要待人柔和,而且要有幽默感,有生活趣味。大概是和这样的女人在一起,舒服,不累。

清代人蒋坦写的《秋灯琐忆》里,他的妻子秋芙就是个有趣的人。秋芙酷爱下棋,她棋艺不精,但是又常常拉着蒋坦下棋直到天亮。有一次,她把下注的钱都输掉了,蒋坦笑她赢不了。秋芙不服气,赌上自己佩戴的玉虎,结果眼看这局又要输,她便耍赖,使唤怀里的小狗爬到棋盘上搅局,蒋坦拿她没办法,而这也成为蒋坦后来枯槁暮年的亮色回忆之一。

有趣的人一般都是心思单纯的人,心底有愉悦,对于得失没那么计较。有时候耍点小赖皮,其实很自律。有趣的女人不是只会笑不会哭,她们哭点很低,笑点也很低,因此很好哄,也很喜欢哄别人。

林语堂曾说,《浮生六记》里沈复的妻子芸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她的不俗之处在于,即便夫家没有给她提供足够好的物质生活,她也能够把琐碎的生活过得快乐无比,一蔬一饭都能自得其乐。群居的时候不哀怨命运,孑然自处的时候随顺喜乐,无论被生活怎样对待,都可以找到平凡的乐趣。

沈复生于清乾隆时期,正值太平盛世。他虽出身于小康之家,但是因为没有功名,和芸娘结婚后同父母关系处得又不是很融洽,所以经济上很拮据,经常要依靠亲友的接济生活。芸娘性格柔和,相貌秀丽,喜欢穿素净的衣服,擅长绣工,布鞋做得尤其好。家里缺钱缺酒或者要报答别人恩情的时候,她就拿自己的手工出去卖,或者作为报答回馈给别人。芸娘对于做饭有天分,给她几样寻常蔬菜,她一定可以做出口感不俗的菜肴。

有一次沈复插了一盆花,但是总觉得不够生动,芸娘看他苦恼,于是找来小蝴蝶和些许小昆虫,用细细的丝线缠绕在花木的茎上,这神来一笔,使见者无不称赞沈家的盆景有奇思妙想。

芸娘守规矩,但不假正经,侍奉公婆是本分,对外面的世界她也很好奇。有一年她想去逛庙会,可是碍于是女子,于是和夫君商量,瞒着婆婆,在家里偷偷把眉毛画粗,戴上帽子,微微露出鬓角,穿上夫君的衣服,扎紧腰带,脚踩时兴的男士蝴蝶履,拉起沈复一起去逛庙会。

有趣的女人是捕手,敏捷地捕捉着生活中的美。芸娘自然是一个有趣的姑娘,她的能力在于她可以把最琐碎乃至最落魄的生活过得生机盎然。尽管生活对她严厉,她依然勤快地捕捉着美好,这是中国古代士人讲的“趣”。这个趣是宠辱不惊,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虽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亦不改其乐。

心中有诗意,因此常微笑;心怀有智慧,因此常感恩;胸中有大欢喜,故而从不怨天尤人。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不会害怕,每天醒来日子都像是新的,因为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充实了生命,就像是红酒注入了高脚杯。

像三毛一样,住在撒哈拉也可以把生活过得很好玩。于是我想与这样的人为伴,就算是身处黄沙漫天的沙漠,也不会觉得闷。

找个有趣的人白头偕老,把日子经营得红红火火。粗茶淡饭不要紧,朋友散场没关系,兵荒马乱也无所谓,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一盏红烛,一杯烧酒,可饮风霜,可温喉。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会改变——容貌、身材、金钱、权势,唯有对生活不计回报的热爱不会朽坏。

当人有趣时,世界也会帮他。

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就找个有趣的人在一起。”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读者文章10:自律者出众,不自律出局

文/小来

1

前阵子和一位读者聊天,惊叹于她这几年的变化。我们认识三年了,刚认识那阵子,她工作不顺利,整天唉声叹气,为自己的前途担忧。那时候每次跟她聊天,总能感受到满满的负能量。

但也正是从那时起,她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她会坚持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看书一小时,然后收拾东西去上班。为了进入心仪的企业,还专门报了个英文班,每天晚上八点上直播课,雷打不动,坚持了整整一年。

一年后,她已经能写出不错的文章,英语也从先前的零基础到可以简单交流。再去找工作时,她已经跳出先前的局限,能在心仪的企业胜任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那阵子她跟我说,其实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对她的过往经历并不十分满意,但得知她的自律和坚持后就被打动了。只有那些真正对自己有要求并愿意在日复一日的枯燥中坚持的人,才有可能真正接近成功。

前两天见面的时候我问她,这些年自律苦不苦?她说,很苦。这种苦表现在,别人都在睡懒觉时,你却要一大早起床;别人在享用美食时,你得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别人休闲玩乐时,你得啃一本又一本的书。但这种苦又很值,它激发出了你的潜能,让你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你真正成就了自己。

2

曾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看过一个姑娘的故事。她没有工作,每天的生活也很单调,简单总结起来就三个字:吃、睡、玩。早上男朋友起床上班,她在睡觉;白天男朋友工作,她在打游戏;晚上男朋友回到家,她开始胡吃海塞。

不光作息不规律,吃的东西也不健康,不是炸鸡就是冰淇淋,基本都是高热量食品。男朋友吐槽说,有天晚上,姑娘做了3人份的炸鸡,他下班已经晚上十一点了,没什么胃口,于是姑娘一个人吃掉了几乎所有的炸鸡。

按照这种节奏生活,不仅体重迅速飙升,整个人的状态也特别不好,频频喊累,脸上长满了痘痘。

其实,人就是这样。你放纵一两天,看起来没什么,但当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这样的生活,消极颓废地对待这个世界时,整个人的状态便会发生巨大变化。你会蔫蔫地没精神,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完全没法集中注意力。

久而久之,身体的能量在日复一日的懈怠中消失殆尽,人也就“废”了。照这样的趋势下去,迟早毁掉的是自己的一生。

3

有人说,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但从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想来的确如此。人和人的天资差异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十天半个月看不出什么,甚至一年两年也可能没什么太大差距,但十年二十年之后再看,自律的人和不自律的人,取得的成就和过的人生将会大不一样。

人这一生,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只有量变足够了才可能促成质变。如果想要拥有更好的人生、过上更好的生活,请记得用自律要求自己。

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自由从来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即自由。

读者文章11:很累的时候,别硬扛,别逞强

文/念念

1

有位读者留言说:“有时真的想停下来好好休息。”隔着手机屏幕,我也能感受到对方语气中的疲惫。

看到这条消息之前,我刚跟一位好友吃完饭回家。都说一个人过得好不好,看脸就知道。不过几个月没见,好友的脸上写满了憔悴,眼神中也满是倦意。当我问起她的境况,她又故做云淡风轻的模样,说:“没事,只是最近工作压力太大而已。”直到告别时,好友依然在强撑着笑容。她不知道的是,这份笑里有太多苦涩,让我看了只有说不出的心疼。

我当然也能理解好友的心思,她不愿意多说,一来是不想让朋友担心,二来觉得很多事情终归只能靠自己扛,说了也无益。习惯了假装坚强,一个人面对所有。即使有满腔委屈,依然选择绝口不言,也不想让任何人看到自己的脆弱。即使身心俱疲,还要不断提醒自己,要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状态好像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常态。在生活的压力面前,大家都活成了小心翼翼的成年人,不愿示弱,不敢喊累。只有在夜深时分或是无人之处,才能转过身,掩起面,像前面的那位读者一样吐露出一点点真实的心声。

2

“我不敢倒下,因为身后空无一人。”这大概是很多人在备感辛苦无奈时用来支撑自己的一句话。可是你知道吗,如果总是硬扛,无论你愿不愿意,都有可能会倒下。

前不久,一位邻居大哥在吃饭时突然晕倒,在此之前,他已经连续加班快一个月。大哥得到及时救治,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

长期劳累给身体带来的消耗远超我们的想像。睡眠规律紊乱、休息时间太少、精神压力过大,都会导致疲劳淤积,只要再进一步,结果很可能就是身心健康的轰然坍塌。

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情感,总有太多东西需要我们去面对和承担,但事实上,没有人真的可以无坚不摧。身体机能本就有它承受的极限,就像弹簧被压到极致就必然会反弹。你总把伤心委屈闷在心里,不给它纾解或释放的途径,那么等它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迟早会爆发。

而且,我们的身后也并非空无一人。你还有盼你回家的父母、默默关心你的爱人、等着拥抱你的孩子、真心以待的朋友……也许你觉得正是因为他们都需要你,你才要努力扛下所有。但对于爱你的人而言,最想看到的是你开心的笑脸。你只有把自己照顾好,才能更好地去照顾你爱的人。

3

有人说,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可能脆弱到因为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可能发现自己已经坚强地走了很长的路。

再强大的人也有脆弱的一面,要想让自己变得坚强,就要先学会面对那个脆弱的自己。接纳了脆弱才能更坚强,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成长。

所以,很累的时候,请告诉自己:

你可以有失败的权利。有些事情,如果尽力了依然做不好,那就接受它,你不必要求自己事事都做到完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要做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获取经验。哪怕失败了九十九次,依然想着坚持第一百次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你可以有休息的权利。每个人的精力能力都有限,事情再多、任务再重,也要给自己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以透支健康为代价。当身体发出疲惫的信号,就必须停下来正视它,给自己一个放松和休息的机会。学会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好时间和精力,才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你可以有示弱的权利。面对困难,一味地逞强只会压垮自己,懂得偶尔示弱、适时表达自己的委屈,反而能让内心生发出更多面对生活的勇气。扛不起的东西不必硬上肩,做不到的事情无需太为难。必要时学会向他人求助,也是一种智慧。

人生是一场无法重来的旅程,愿你放下对自己的过度苛求,别硬扛,别逞强。愿你好好爱自己,纵然辛苦,也能不失快乐。

读者文章12:与你渐行渐远的背影

文/卢昕

近日,从《读者》是阅读到一篇《人能感动,就能幸福》的短文,我的心潮随着文章的内容而跳动,我的感情随着作者的感情而亢奋,文中点点滴滴的情节感染着我的内心。“感动,仿佛纯棉呵护我们的身心,让我们常住在体贴入微的幸福家园。无论是幸存柳树的自然之美,一个幼儿成长的细枝末节,还是人间辛酸唤起的良知援助,都是感动之花开放的枝丫,为我们结出幸福的果实。”一段文字若潺潺清泉,流淌心中,思绪万分。于是写下这个关于感动、关于幸福的话题,讲述一位母亲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故事。

故事中的母亲热爱生活,喜爱音乐。她坚信音乐是最美妙的天籁之音,尤其是小提琴演奏出的旋律最能表达出人类心灵曲折微妙的感情。她从优美的音乐之中仿佛让自己的心变成鸟,轻盈地飞翔在蓝天与白云中;让自己变成鱼,自由自在地游弋于小溪中。于是,当她的儿子六岁时,就给孩子请了小提琴老师,让孩子学习音乐。年幼的孩童淘气顽皮,每周母亲总是牵着孩子的手,穿过城市的街道送孩子学琴。

记得那年冬天,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周末晚上,母亲带着儿子去老师家学琴。因为雪大路滑,母亲带着孩子走了数公里路才到老师家里,母亲深感内疚,老师却因他们的认真态度而感动。上课时,孩子因手受冻,许久都拉不准音,老师不断地给孩子辅导音准。时间一分一分过去了,室内温馨,琴声悠扬。渐渐孩子的手舒展了,音准到位,弦律动听。课后孩子受到了表扬,孩子很高兴。

大地洁白,雪花飘舞。回家途中母亲与孩子边打雪仗边唱着歌儿,并教育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勇于面对艰难险阻。孩子深感收获的喜悦。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母亲与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路上就这样坚持着。考高中时,母亲毅然让儿子报考了音乐学校,学校因孩子条件符合改学中提琴。面对新的难题,为了孩子有所进步,母亲又在北京找了新老师。

近一年前往北京的学习中,孩子的琴技进步很快。艺术需要坚持,它是一种长跑,不是短跑也不是速跑。这个过程,需要母亲与儿子短暂分离,而感情的付出代价太大太大。孩子十七岁那年,父母在北京租房、配备生活用品,将他留置在北京学艺。初冬,母亲满怀着希望,望着儿子背着一把琴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站台的送别令人心碎,但她明白孩子的成长,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那一刻,母亲潸然泪下。

一年来,父母在遥遥无期的岁月与期盼中依然竭力付出,成就着儿子的梦想。母亲相信有一天儿子会实现梦想,定会飞得更高更远。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多年的坚持终究有了回报。去年金秋时节,阳光灿烂的日子,故事中的孩子梦想成真跨入了音乐学院的殿堂。

故事中的母亲就是我的妻子。

读者文章13: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文/小来

1

前些天,和读者薇薇雅聊天,她说自从结婚后,自己就没过过几天舒坦日子。

老公是介绍认识的,工作还算稳定,整个人看起来也干干净净。认识不到三个月,在家里人的撺掇下,他们闪婚了。没想到婚后接触多了她才发现,老公是一个负能量爆棚的人。每天不是跟她抱怨工作有多难做,就是不断发牢骚说老板有多不体谅自己、同事有多难相处。

一开始,看老公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薇薇雅还会耐心地听他倾诉,想办法帮他解决。可时间久了,薇薇雅发现,在不断疏导老公的负面情绪、帮助寻找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她自己也变得特别丧。她会没来由地烦躁,时不时情绪低沉,甚至对工作也产生了负面情绪。

她试过和老公谈心,可不管她怎么说,老公就是听不进去。那阵子,薇薇雅的心情跌落谷底,她说自己真的快要崩溃了。

人都有负面情绪,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宣泄,可如果深陷其中,不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也容易让身边的人变得消极。人们常说,“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真的很有道理。

2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走在街上,路过咸鱼店时,老人对年轻人说:“你摸一摸拴鱼的草绳,闻闻是什么味道。”年轻人闻了闻说:“腥臭难闻。”

过了一会儿,俩人又路过一家香料店,老人对年轻人说:“你摸一摸包香料的纸,闻闻是什么味道。”年轻人闻完说:“芬芳扑鼻。”

听完年轻人的回答,老人说:“结交朋友也是这样:如果交到坏人,便会沾染坏习惯,学到坏行为;要是交到好人,就会学到好习惯和好行为。”

有个人想戒烟,但苦于自制力不够强,总是反反复复,没法彻底戒掉。有天他去找医生,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医生听完后,写了张纸条给他,纸条上只有一句话:去探望一个戒了烟的朋友,早中晚各一次。

这个人很纳闷,这算什么办法?看着他疑惑的样子,医生说,“没有什么药会比一个朋友的良性影响更有效果。”这个人半信半疑地试了试,没想到几个月之后,他真的戒烟成功了。

所以你看,人和人之间的确是相互影响的。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你的人生怎么样,和你身边的人大有关系。

3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那些关系好的人,往往脾气秉性都很相似。如果一个人满腹牢骚,他身边的朋友大多也悲观消极,对生活缺乏热情。相反,如果一个人积极阳光,他身边的人也大多是乐观向上的。

那么,该怎么样才能遇到一个积极上进又有正能量的朋友呢?答案很简单,想遇见什么样的人,就先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正应了那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磁场,磁场相似的人会相互感应。

当我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道理后,要做的不光是择良友而处之,我们还要知道,人生的路很长,只有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向前,才有可能邂逅更多美好,与更多优秀的人并肩同行。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是谁,就会遇见谁。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对方。

读者文章14:做个内心有光的家长

文/张建云

有读者问,对孩子发怒后很难受,自己已经知道错了,就是下次还压不住火,不知不觉又急了,怎么办?

我说,这不叫知错,而是后悔。后悔是对自己错误的一种心理补救,后悔的事大部分是在不知道对错、不明白利害的时候去做的,做了之后才明白:早知道不那样做好了。但是,有钱难买“早知道”,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真正明白对错的人是不会犯错的,譬如偷东西、抢劫、到超市买东西不给钱就离开;这样的事,大家都知道不对,也就没有人这样做。而对孩子怒吼,一开始家长是觉得自己吼得有理,后面却用“知道错”来给自己开脱,请求别人的原谅,只是为让自己的内心好受一些罢了。

为什么总压不住火呢?还是不知道自己错了,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掌控不了自己的情绪。佛家有个词叫:无明,说白了,就是内心没有光。家长的内心没有光,就无法照亮孩子前行的路。看到孩子有问题就发怒的原因很简单:昏暗糊涂。如同秋天的田地,人家收获满满、金黄一片,你家瘦弱贫瘠、可怜巴巴。为什么有如此差距呢?因为在春天的时候没有种下和悦、欢喜、美善的种子,自然无法收获幸福。孩子就是一块田,如果每次种下的都是怒气、批评、指责、怀疑,等该收获的时候,家长未免眼里荒芜、心里凄凉。

那么,如何做个内心有光的家长?

从说一句好听的话、起一个善美的念、读一本经典的书、施一个欣赏的眼神开始,而后再用一个鼓励的手势拍拍孩子的背或者轻轻抱一抱孩子。好了,种子已经种下,等待丰收吧——其间,这一切的重复就是浇水,自我反省就是除草,陪伴孩子就是光照。那么,用不了多久,你的家庭就会进入一个收获的季节。

减少无事忙的四处奔波,拒绝一个接一个的应酬,有空赶紧回家,早点放下手机,和家人在一起,陪伴孩子,树立良好的家风——就是用光照耀孩子前行的路!

读者文章15:最好的感情,都是“亲密有间”

文/晏凌羊

1

一个读者给我讲了她的故事。

她和男朋友认识的时候,完全被男朋友的“霸道总裁范儿”给迷住了。那会儿,男生是大学里的学生会主席,身材挺拔、模样英俊,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组织集体活动时每个环节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在她眼里简直是魅力十足。

可他们在一起之后,男生对她的要求就多了。一起出去旅游,她是男生的小尾巴,男生说去哪儿,她就跟着去哪儿;男生让她不要再跳舞了,她二话不说就退出了舞蹈社团……后来,当男生连她要穿什么样的衣服、留什么样的发型、交往什么样的朋友都要管的时候,她开始对男生有了微词。

两个人最终爆发矛盾,是毕业之后她想换工作而男生不让。男生认为,她应该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方便将来照顾家庭;而她觉得,眼前的那份工作没有太好的发展空间,她希望自己在职场上的技能可以得到提升。两个人闹到了分手,谁也不让谁。

其实,两个人相处,也是一个重新融合以及重新划分领地的过程。融合这一步或许你们做得很好,但划分领地这一步很多人都会不知所措。

2

认识一个朋友阿达,他的妻子看起来柔柔弱弱,说话温温柔柔的,动不动就梨花带雨。谈恋爱的时候,这种表现极大地激发了阿达的保护欲,每次姑娘一示弱,阿达二话不说就答应她的要求,也不管是不是有违自己的原则。

结婚后,问题来了。只要阿达做个什么事情稍微不合妻子的意,妻子就开始哭,要不就不吃饭,要不就直接被“气病在床”……尽管很多事阿达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但最终还是以他的道歉而告终。

有段时间,阿达选择不再辩解,也不愿道歉。妻子就开始怀疑他是不是移情别恋,拐弯抹角地试探他,套他的话。见他微信回得慢或者给他打电话占线,妻子都会不停追问。阿达很郁闷,常和朋友们说“这还是爱吗?这种爱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束缚,我都要喘不过气来了。”

许多人在情感关系中可能都会如此,不自觉地有了一种掌控欲,总希望能掌控对方的一切,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他们混淆了自我与他人的界限,不明白再亲近的人之间也是需要距离的。

好的关系,不仅要强调“我们”,也要强调“你是你,我是我”。

3

没有界限感,是亲密关系的杀手之一。如果一段关系中,有人大事小事都要插手,必须言听计从,而不尊重伴侣的意愿,这样的关系必定不能长久。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和人的关系犹如冬夜里取暖的刺猬,离得太远,感觉不到温暖;贴近了,互相伤害。真正优质的感情,应该是“亲密有间”。

看过这样一段话,“耳鬓厮磨中为彼此留出一些空隙,让风在你们中间起舞。彼此相爱,但是不要让爱成为桎梏。让爱成为波涛汹涌的大海,在你们的海岸间奔流。”

我们爱一个人,就是爱原本的TA,而不是那个被自己摆布的TA。要学会尊重对方的意愿、喜好和选择,让对方拥有按自己的想法生活的自由。

最好的爱恋,并不是两个圆相遇融合成一个分不清彼此的圆,而是两个圆仍然是两个圆,可以重叠、可以相交,也可以离开。无论哪种情态,他们依旧是自己。最美的爱是“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而不是“我是爱你的,而你是我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