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的散文

请欣赏味道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味道的散文1:春天的味道

文/杨明安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仿佛一场视听盛宴,美了人间,仿佛一桌佳肴盛馔,美了生活。春天的味道,需细嚼慢咽,需静品默悟。

“造物无言却有情,只待春雷第一声。”深夜里,骤然响起的几声惊雷,像是大地的闹钟,赶走严寒冷酷的冬天,唤醒万物萌动的激情。天地间顿时朝气蓬勃,生意盎然,演绎出一个动态十足的初春。春雷时缓时急,时疏时密,踩踏着节奏鲜明的旋律。它日夜兼程,风雨无阻,飞过山川的脊梁和胸膛,跨越田野的腰腹和臂膀,抚摸草木的鼻尖和脸庞……隆隆春雷,好似母亲的深情呼唤、父亲的严厉训责,满含疼爱和关怀的味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是上天珍藏已久的玉液琼浆,每到春季就会将其赏赐人间。春雨沙沙,如绸丝似珍珠,悄悄钻进种子的梦乡,潜入泥土的心房。春雨沥沥,如轻纱似薄雾,轻轻拂去绿芽的浮尘,擦亮花蕾的眼睛。春雨潇潇,如清泉似晨露,慢慢滋养着万紫千红,哺育着鸟语花香。在春雨飘洒的时节,倘若仰头朝天,便有清凉雨滴入口,润滑如油膏,让人神清气爽。倘若积蓄春雨,或洗菜或煮饭或烹茶,皆有甘甜滋味。滴滴春雨,冰清玉洁,润物无声,有着乳汁的味道。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风像一位技艺娴熟的老花匠,它精雕细剪,剪出了草木的鲜与嫩,剪出了花朵的香与艳,剪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崭新世界。春风像一位辛勤忙碌的快递员,它爬山涉水,将春暖花开的讯息传遍了山南水北,传遍了城市乡村,传遍了每一颗纯净的心灵。春风像一位调皮乖巧的小姑娘,它一会儿在花枝上跳舞,一会儿在柳梢头小憩,一会儿又扑入田野怀中,亲吻那拔节向上的禾苗。徐徐春风,蕴藏着泥香与花香,蕴藏着蜂蜜的味道。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辽阔天空告别寒冬的阴沉,邂逅太阳的笑脸,显得蔚蓝而多情。苍茫大地睁开惺忪的睡眼,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变得清朗而温润。万物生灵沉浸在春光灿漫里,享受着轻松惬意,享受着温暖恬适。在风和日丽的季节,掬一捧明媚和煦,携一抹姹紫嫣红,我们的梦想就会精彩绽放、绚丽夺目,我们的希望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暖暖春阳,犹如情侣间紧握的双手,传递着爱情的味道。融融春阳,犹如洞房里妩媚的新娘,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春天的味道如酒,醇香浓厚;春天的味道似茶,韵味深长。

味道的散文2:云朵的味道

文/王昕怡

春天来了,小溪边的樱桃树开花了。一个明亮的早晨,小白鹿到小溪边玩耍,玩累了,就坐在一棵樱桃树下休息。它抬头一看,呀!雪白雪白的樱桃花一朵挨着一朵,密密麻麻,就像一朵朵飘飘悠悠的白云。小白鹿的心里突然涌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如果我能尝到白云的味道,那有多好呀!

从那天起,小白鹿每天都来看这片樱桃花,再看看天上的白云。它心里的愿望就像种子一样,越长越大。这一天,小白鹿又坐在樱桃树下发呆。这情景被经常在小溪边喝水的长颈鹿小姐看在眼里,长颈鹿小姐轻轻地走到小白鹿跟前,问:“小白鹿,我这几天每天都能看到你在这儿发呆,你到底在想什么呀?”小白鹿不好意思地说:“长颈鹿小姐,您知不知道云朵是什么味道的呀?”“原来你在想这个呀!”长颈鹿小姐轻轻地摘下几朵樱桃花说:“小白鹿,跟我来吧,我要给你一个惊喜。”

长颈鹿小姐把小白鹿带回了家,拿出一个奇怪的东西。长颈鹿小姐把樱桃花瓣一片一片地放进去,再加上一勺亮晶晶的粉末,摁下按钮。顿时,奇怪的东西从嘴里吐出一团又一团洁白的云朵。长颈鹿小姐微笑着说:“小白鹿,你快尝一口吧!”小白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它小心地捧起一团云朵,又轻又软的云朵一直飘到它的嘴边。小白鹿吃了一大口,啊!云朵又香又甜,真是太美味了!“原来云朵的味道是这样的!”小白鹿心满意足地说。

“我新买的棉花糖机还真有用!”长颈鹿小姐也满意地想。

味道的散文3:去菜市场找家乡的味道

文/闫晗

姨妈从住在她家的温州房客那里学做了不少江浙风味的吃食。那家主妇每到冬天都要晾晒各种肉类,猪头、猪腿、公鸡,姨妈选择做了其中一样——熏鸡。

集市上买来几只家养的大公鸡,用各种作料腌制入味后挂在室外风干,过年时就可以切块上锅蒸了直接食用,不柴不腻,鸡背肉也都十分入味。在肉食偏多的春节餐桌上,这是难得的被一扫而光的食物。那一阵还是可以40元钱买到一只公鸡的,这两年就涨到100多元,人家还觉得卖亏了——吃了一年的粮食,粮食又那么贵。于是姨妈不再制作熏鸡。

我倒是年年都能吃到,熏鸡已经成为我对家乡记忆的一部分了。

上大学期间,我妈曾千里迢迢邮寄来一只熏鸡,连同胶东地区常做的熏鲅鱼一起。鲅鱼是一种奇特的鱼类,肉厚无鳞,只有一根主刺,肉质又是温柔的,做饺子或者鱼丸最好不过——只放上蛋清和着鱼肉搅匀,鲜美柔软,入口即化。若是鲅鱼在冰箱里放得时间久了,腥气渐重,则适宜做成熏鱼,切厚片在调料中腌制好,入油锅炸,然后用调料水熏蒸。

我第一次吃熏鲅鱼,是中学时在好朋友的生日宴会上。厚薄均匀的椭圆形鱼块,有着甜面酱般的诱人色泽,只在中间有一小节鱼刺。回家跟我妈说起,她便开始操练,待她制作技艺成熟我都已经中学毕业了。大学时每次寒假开学,她每每嘱咐我带上一包,总是很快被舍友抢光。

我妈还跟南方人学来一种奇怪的搭配,嫩南瓜叶配新鲜玉米粒煮汤,汤里就会有蛤蜊的鲜味。秋天玉米长成的时候,我们从爷爷的菜园里摘了南瓜叶,试了一下,果然味道独特。大家啧啧称奇的同时,却没有流行开来,因为在沿海地区蛤蜊很多,嫩南瓜叶却难找。

细想起来,南瓜浑身都是宝,油炸南瓜花也是我心心念念却多年再未吃到的美食。雄花从藤蔓上摘下来,焯了水,裹上面糊下油锅炸,外酥里嫩,满口清甜。

住在大城市,怀念起家乡的味道时,我选择去逛菜市场,因为那里永远喧闹、忙碌、生机勃勃。有腊肠,有风干鸡,有带鱼,来自全国各地的食材在这里汇集,然后又被有着不同口味的人买了去。

这里的南瓜却总是孤独骄矜,切成一块一块的,恰似城市里独自生活的男女。见到切开的南瓜,我总会略微有些不安,因为记忆中爷爷家院子里堆着的挂着霜的老南瓜,是让人圆满安心的。

市场上的玉米我也不能够分辨它们的新鲜程度,总觉得不似在家吃过的那种味道。清晨刚从地里摘下的玉米味道最足。它们还未从熟睡中醒来,带着一种清甜的不谙世事的芬芳。最好不要隔夜再煮,那时候它们的幻想全都蒸发了,甜美尽失,乏味得紧。

味道的散文4:好吃的油炸香蕉

文/王思含

“哇,是什么味道那么芳香扑鼻?”循味走向厨房,原来是妈妈在炸香蕉呢。

妈妈做的油炸香蕉我一看见就垂涎三尺。它虽然没有北京烤鸭的香味,没有云南过桥米线的醇美,西安羊肉泡馍的怡人,但它绝对醇香。

油炸香蕉非常好做。只要把香蕉的皮剥掉,切成一个个“小圆筒”,厚薄适中就行。再往锅里放香油,待油烧热时,把切好的香蕉往锅里一倒,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快”,不然香味就差些了,然后翻动着炸,发出“嗞嗞”的声音,最后,适当地撒上一点盐巴,一盘色香味俱全的油炸香蕉就大功告成了。

吃油炸香蕉可讲究了,不像吃普通食物那样简单。吃的时候,一定要给它凉上5—10分钟,不然会烫嘴的哦。记得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地想吃,一把抓来往嘴里塞,结果,把嘴皮烫起来一个大泡,肿了好几天呢,弄得我都不敢见人了。所以,一定要凉得差不多再吃,这样,才能真正品尝到它的“细”味道。

炸出来的香蕉与原来的香蕉大小不相同,比原香蕉大约缩小了十分之一。炸出来的香蕉是泛黄的,外面一层被炸得焦焦的,里面仍然是软软的,咬上一口,哇,好香!再咬一口,还是香,一直香到心头。

味道的散文5:妈妈的味道

文/许昕怡

“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我一边哼着今天新学的歌,一边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路边,花儿开得很茂盛,散发出股股淡雅的清香,空气中也弥漫着泥土的芳香。

不知不觉中,已走到了家门口。我轻轻推开门,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是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饭菜香味。我悄悄来到厨房,只见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厨房简直是个大蒸笼,妈妈果然在做饭,一粒粒晶莹的汗珠从她脸上滚落,眼睛里也透露出淡淡疲惫的神情。

“宝贝儿,快洗手吃饭了!”妈妈一边大声叫唤我,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我坐在餐桌旁,发现桌上满是我爱吃的菜。清蒸鲈鱼、香菇炒青菜、萝卜炖排骨汤、红烧鸡腿……我深深明白,这可都是妈妈为我精心烹调的呀。

妈妈不断地往我碗里夹菜,鱼肚上的肉都归我。我尝了一口,一股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香味在我的口齿中徘徊。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饭,她满意地笑了,眼角深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皱纹。

当我生病时,妈妈总是陪伴在我身边,那焦急憔悴的神情,似乎是她生病了;当我获奖时,妈妈总是喜笑颜开,从那灿烂的笑容中感到了她比我还开心;当我失败失落时,妈妈时刻安慰我、鼓励我,总是能让我克服困难,重拾信心。妈妈的味道就是那饭菜的香味,就是那份浓浓的、无私的母爱!

味道的散文6:妈妈的味道

文/邓拥军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每一个人都有对妈妈的味道的记忆,对这种味道的理解又各尽不同,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的味道就是让我每每想来垂涎欲滴的——红豆腐。

每一年的冬天,大约在二十四节气的立冬以后,妈妈就会选好上等的自家种的黄豆浸泡一夜,乡下以前用石磨来磨豆子,把黄豆变成雪白的豆腐,是很辛苦的过程。豆腐做好以后,妈妈会把金黄色的稻草去掉两头,只选用中间的部分,新鲜老豆腐沥干水,把豆腐切成厚2—3厘米见方的块,放在一个铺有干净稻草的纸箱里,豆腐需要放多层、上下两层之间会用稻草隔开。然后放于阴凉的地方,大约15天左右,当豆腐长满白色的毛菌后,妈妈会把夏天收获的红辣椒磨成辣椒粉,把盐、辣椒粉、花椒粉、胡椒粉、芝麻粉、生姜末、陈皮末等调味料按适当比例混和,将霉好的豆腐在高度白酒内浸透,一是抑制不好的霉菌生长,二是让味道更好地穿透和升华。再将豆腐放到盐、辣椒粉、花椒粉、芝麻粉等混合物中,使其四面都均匀裹上调味料。雪白的豆腐裹上辣椒粉后就变成了红豆腐。整齐地码入坛内,封好坛口,隔日即可食用。要是时间空余,妈妈还会用青菜叶子把红豆腐包起来,这样贮存时间越久,香味越浓郁。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那时物质匮乏,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白米干饭,就上一块红豆腐,瞬间口舌生香,欲罢不能,甚至有些贪婪。许多年来,红豆腐的味道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在我家乡几乎每家冬天都要做红豆腐的,用的调味料不同,每家的红豆腐味道又各有不同。我更喜欢我妈妈做的味道,要说这种味道我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描述清楚的。这里面是乡愁,是眷念,是家的味道。

味道的散文7:晚春的味道

文/飞云流沙

雨后的晚春,洁净、柔润。

风儿轻轻吹拂,仿若沾满花露的音乐,飘荡在心空,抚慰我寂寥的心情。

桃花已经凋零,迎夏的花儿开始争艳,柳丝也越发飘逸。晚春滚动在绿叶上,就像少女幻美的梦,挥之不去的忧伤和温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副芊丽的画卷。

充盈花香的气息,在水烟朦胧的空间漂浮。湖水涟漪一层又一层灵气,渲染着春天最是极致的魅惑。

琴弦拨动阵阵幽思,绝美的风景在短笛的吟唱下,绵延一道跋山涉水的心路。邂逅的浪漫在晚春的多姿中,尽情倾诉。目光注视着字里行间跳动的脉搏,阅尽人世黄沙漫漫、青山逶迤。也许,你星眼半开、柳眉低垂,让我洁白的挚爱有一个完美的归宿。

穿越地平线的渴望在温情中弥漫,萦魂的纯净在鸟鸣中苏醒。来自天边的无上之美,带着我的爱悠悠舒展。晚春的味道啊,就这样悄然溜进我的心灵深处,亦如那清泉在幽林中哗哗流淌。

旖旎的情调在音色迷离中酝酿。是你吗?一声轻笑挥去我不尽的忧伤,让我体会生命的鲜活和清脆。

微眯双目,雨后的晚春斜阳,如少女丝绸般的玉手轻抚,朦胧而又强烈的柔腻平抚疲惫的身躯。如若可以,我愿在夺魂的静婉中,把所有的激情和缠绵献给你,让每一片花瓣上都烙下我深情的亲吻。

我记得,花香熏人欲醉,青翠欲滴的芳林中,我与你缔结一生最美丽的约定。纯洁唯美的清澈湖边,我在你的耳边吐露心语:在蜂飞蝶舞的花海中一起变老……

晚春的夜晚,典雅的字符恰似一滴清露落下,涟漪一朵优美的波纹。我在幽秘的小径边,欣赏到丝丝入扣的管弦,在柔月流泻的交融中,陶醉于褪墨吟风的销魂里。

轻轻关上心窗,不愿让轻若梦的月光惊扰如此静美的颤酥。心神已经和情景交织在一起,幻化仙境般的美妙。梦一般迷离,梦一般神秘,梦一般痴醉的奇异,在春风习习的夜空缠绵。

不能阻挡的魅力在花瓣上香艳表达,娇柔万千的春正把热情奔放的夏交给我,依依不舍在我的怀抱,听我讲述脱尘般悸动的超然。

春,你的目光如一张网,把我笼罩,让我浑然不觉天地间还有什么凡尘;你的细语如一幕音乐,把所有的杂质过滤。唯有明净的美定格在永恒,我就在静美的中央,悠然四顾。

我用虔诚的姿态嗅闻。哟,多情的色素优雅显现,陶醉的气息滋润心灵,就连那乡郭的烟火也变得分外恬静……

味道的散文8:春天的味道

文/吕敏讷

传说中的春姑娘,她托着飘逸的长衣裙,蝉翼似的青纱袖。

她漫步在大地,颔首微笑,掩着娇嗔含羞的面庞。神秘的脚步轻轻响起,柔柔的背影留在风里。

她踮起脚尖轻快如飞,踩过大山的脊梁和胸膛,迈步踏过田野的腰腹和臂膀,缓缓抚过山川的鼻尖和脸庞,再用白皙修长的指尖,轻轻划开透亮的河水的薄冰,大地便睁开睡意惺忪的双眸。

她的身影所到之处,冰雪消融,土层慢慢潮润,白雾笼罩地面,一股股热浪在大地内部翻滚、蒸腾、散发。

拨开枯草丛,地面漏出一两个绿芽尖,嫩黄嫩黄的小嘴儿,撕开严冬臃肿的层层外衣,长长地舒一口气,把一个冬天的沉闷抛至九霄云外。一瓣、两瓣,脆生生的新叶;一丛丛、一簇簇,浅碧鹅黄的小草儿,神情慌慌张张的,脚步跌跌撞撞的,一不小心就染绿了一面朝阳的山坡。

篱笆的围栏,圈住了一地温热的阳光,三两行嫩嫩的小韭芽儿,排着长队,还顶着四五颗昨夜的晶莹的露珠,齐刷刷地站在新培过土的小垄上,闪着晶亮的光。

芍药伸出胖乎乎的手臂,那一枝枝酒红的嫩芽儿,欢快的疯长,笔直的花枝你追我赶,要去六月赴一场花的约会。

垂柳,细长的柳丝舒活了筋骨,在风中摇曳,柔柔的腰肢轻轻扭动,和风儿眉来眼去,并揣摩着风的耳语。柳条儿渐次变成鹅黄、浅绿,继而一粒粒绿豆爬上枝条,柳枝开始等待风的巧妙剪裁,给树一个不错的造型。

空气里氤氲着甜味儿,是从山里来的风,顺手捎过来的桃花、杏花的香。耳畔似乎有蜂群嗡嗡作响,眼前似乎有彩蝶翩翩起舞,心儿早已在花中徜徉,满眼春色就在不远处尽情烂漫、无羁放荡。一缕芬芳,内心突然澎湃荡漾。

夜色褪尽,晨光熹微,人在酣睡,梦还香甜,窗前鸟声鸣啾,清脆的卖弄声惊落了满地的露珠,吓跑了一身春困,展开一窗润湿的清晨。掀开帘子,鸟儿们扑通翻腾,四散飞尽。躲到不远处的矮枝上去了。

君子兰在窗前静静地开,太阳缓缓地升,一寸暖阳和一缕清凉的风,从窗缝里突然窜进某个春光明媚的清晨。

蒙蒙春雨,如轻纱、如薄雾,乘着夜色,飘飘而下,轻悄悄铺满梦乡,潜入田野的心脏。如珍珠、如丝线,清清凉凉,丝丝缕缕,偷偷地清洗浮尘,擦亮大地的脸庞。青瓦屋檐下,慢敲轻打,滴滴答答。滴落湖面,水波微微荡漾,圈圈涟漪绽开。在花枝上跳舞,在柳梢头小憩,它是一个俏皮的小孩儿,柔柔地、偷偷地想和泥土亲昵一回。

喜欢春天的味道,冷寂里冒出新绿,腐朽中蕴藏神奇!

喜欢春天的味道,灰暗里贮藏色彩,苍白中包含艳丽!

喜欢春天的味道,芽尖里预示生机,花蕾中孕育果实!

味道的散文9:中秋的味道

文/谢新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童年记忆里的中秋节最香最甜、最有味道。

六十年代的中秋节,我和弟妹们穿新衣、吃美食,奶奶把平时攒下的零食和水果全都端了上来。待圆圆的月儿升起,奶奶才隆重地端上那盘圆圆的月饼。吃月饼,看月亮,把中秋节的气氛推向高潮。又大又亮的月亮下,我们不懂得欣赏,只会在晚风的轻拂中,听着奶奶讲关于蟾宫折桂,嫦娥吴刚的故事,在奶奶的怀抱里香甜地睡去,中秋的味道是甜蜜的。

七八十年代过中秋,我们已成长为年轻的工人、农民。过中秋虽不再像儿时那样虔诚那样雀跃,但她仍然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因为我们可以盘点心中那来之不易、沉甸甸的收获。

九十年代我已经做了母亲,有了家住外地的公公、婆婆。中秋节前夕,散落在天南海北的一家人都会拼命地奔向故乡。在回乡的车上人挤得前心贴后心,可心里是踏实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在月亮升起之初,赶到二老的面前。

如今的中秋有着更丰富的内容:旅游出行、休闲购物、走亲访友、朋友欢聚……对于九零后的女儿,哈根达斯冰淇淋月饼已经没有诱惑。她在寻找新的口味, 她热衷在“中秋”大减价的浪潮中购物、忙着计划出国旅游。而年近花甲的我,拎着一盒象征团圆的月饼带着老公和女儿,走近父母和亲人期盼的目光里,投入到充满温馨的天伦之乐的怀抱中。和家人聊聊天、叙叙旧,安安心心地吃顿团圆饭,这样简单质朴的幸福便是永久的中秋情结,那中秋的味道温馨无比。

时光流逝,物是人非,那些曾经鲜明的片段在岁月的冲刷下渐渐褪色,可过往中秋的味道竟还是那样历久弥新,她穿越层层叠叠的回忆,抵达那一个旧日美好的瞬间。也正因此,每个中秋的到来,我们都能重温那曾经拥有的味道,中秋的味道……

味道的散文10:爱的味道

文/李美玲

我给母亲打去电话时,她正在山上采茶。

电话那一头的母亲说,今年的雨水太少,毛尖不多只有一斤多一点,只留给我了,弟弟没有份,言语中稍有遗憾。毛尖,是茶树的第一道新芽,分为(清)明前(清)明后。刚长出来两匹叶子时,摘下来炒出来的茶叶,开水微凉冲泡最好,茶叶随水柱翻滚,再洗去叶子身上的茸茸毛,慢慢安静下来,一根根密密地矗立在杯底,茶汁淡绿,小饮一口,含在嘴中,浓浓的沁香。

我的老家商南,这里盛产茶叶,虽然没有龙井、金骏眉那般家喻户晓,但在省内仍然小有名气。商南茶各种品牌日益响亮,很多都获得过全国、全省着名商标。沿312国道周边乡镇的农民,都在自己的山坡上种上茶树,成为茶农。因为有了耕耘,茶园里的春天才能鲜活,这是茶农的盛世。老家离县城偏远,每家的房前屋后也都有茶树,足够自给自足的了。母亲侍弄的茶树,随着我们的长大也逐渐发展,算是小小的茶园了。

冬天的茶园安静而美好,碎小的白色茶花,在冬日的寒风里格外娇嫩。那一刻,我突然发觉茶树的另一种美,明明一身是宝,却花朵隐现,花香漫野,开放在安静的山野里。每年春天来临,母亲就忙碌起来。天气还没有回暖,就拿着小锄头在茶园里松土,一棵棵侍弄着。母亲对茶树的那种精心,像极了对待我们。修剪旁枝干枝,摘掉已经干了的茶果。母亲一直不让茶树长得太高太大,有点像园艺师那样精雕细琢的感觉,以至于母亲侍弄后的每棵茶树,都很漂亮。一场春雨过后,茶树的嫩芽冒出来,母亲就早早地忙着采茶了。摘茶叶只是第一道工序,母亲把娇嫩的新芽一片片摘下来,放进胸口挂着的小篮子里,点点的绿,慢慢地装满小篮子。收获是美好的,也是辛劳的。母亲,就在这春天里忙碌,双手在茶树上下的翻飞,如果配上蓝格对肩服,就是采茶姑娘。

夜里,母亲就要把白天采回来的茶叶炒出来、揉出来,这是更复杂精细的工序,关键是把握火候。父亲从来都是这方面的好手,用母亲的话说,因为是父亲喝得多,才会这般用心。我们家炒茶的柴都是专用的,父亲早早劈好的柴禾,耐烧持久。母亲最先下锅是稍微老一些大一些的茶叶,因为人工炒茶,下锅也就是一大把,什么工具也不用,就是母亲的大手,把茶叶在锅里左一圈又一圈翻炒,在锅底揉一把,手腕一转又是一圈,反复杀青多次。为了让我们喝上沁甜的茶,那火红的锅底,就这样舔烫着母亲的手。茶叶在锅里被灵活的翻炒揉搓,反反复复,直到一片片茶叶就蜷缩起来,精致起来,由绿转黄,由浅变深。青草气散尽,淡淡的茶香弥漫,才用木铲铲出来,摊铺在竹筛里,等候阴凉装瓶。

母亲会结合我们每个人的口味,选择的茶叶和烘炒的时间都不一样。毛尖和头道春茶,我和弟弟一分为二。我们长大后,不大的茶园里,每一年,每一棵茶树的第一片嫩芽都是这样。在母亲的手里,嫩芽毛尖经过轻揉慢搓,青草般的气味一点点转变,都成为我们弥漫唇齿间的清香。接着几道春茶,母亲留给奶奶,多了就送人。父亲喜欢稍老些的叶子,耐泡且味道浓郁,那都是春茶尾或者夏茶头了。而母亲,却忘了自己也好喝茶。春天的几个月里,母亲会把每一道新茶,采摘、烘炒、揉搓、装瓶。我的,弟弟的,奶奶的,父亲的,让我们的每个日子,都从来自母亲清甜的爱开始,历久弥坚。母亲那双攒紧岁月风霜的手,没有诗情画意,忙着的,只有关于家、关于爱。

茶之于我们,早就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善饮者,喝出哲理,喝出人生。我不善茶,却爱茶,有时也能在慢饮中,喝出自己的儿女情怀,每饮一口,却满满都是来自母亲爱味道。

味道的散文11:春天的味道

文/杨明安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仿佛一场视听盛宴,美了人间,仿佛一桌佳肴盛馔,美了生活。春天的味道,需细嚼慢咽,需静品默悟。

“造物无言却有情,只待春雷第一声。”深夜里,骤然响起的几声惊雷,像是大地的闹钟,赶走严寒冷酷的冬天,唤醒万物萌动的激情。天地之间顿时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演绎出一个动态十足的初春。春雷时缓时急,时疏时密,踩踏着节奏鲜明的旋律。它日夜兼程,风雨无阻,飞过山川的脊梁和胸膛,跨越田野的腰腹和臂膀,抚摸草木的鼻尖和脸庞……隆隆春雷,好似母亲的深情呼唤、父亲的严厉训责,满含疼爱和关怀的味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是上天珍藏已久的玉液琼浆,每到春季就会将其赏赐人间。春雨沙沙,如绸丝似珍珠,悄悄钻进种子的梦乡,潜入泥土的心房。春雨沥沥,如轻纱似薄雾,轻轻拂去绿芽的浮尘,擦亮花蕾的眼睛。春雨潇潇,如清泉似晨露,慢慢滋养着万紫千红,哺育着鸟语花香……在春雨飘洒时节,倘若仰头朝天,便有清凉雨滴入口,润滑如油膏,让人神清气爽。倘若积蓄春雨,或洗菜或煮饭或烹茶,皆有甘甜滋味。滴滴春雨,冰清玉洁,润物无声,有着乳汁的味道。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风像一位技艺娴熟的老花匠,它精雕细剪,剪出了草木的鲜与嫩,剪出了花朵的香与艳,剪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崭新世界。春风像一位辛勤忙碌的快递员,它跋山涉水,将春暖花开的信息传遍了山南水北,传遍了城市乡村,传遍了每一颗纯净的心灵。春风像一位调皮乖巧的小姑娘,它一会儿在花枝上跳舞,一会儿在柳梢头小憩,一会儿又扑入田野怀中,亲吻那拔节向上的禾苗……徐徐春风,蕴藏着泥香与花香,蕴藏着蜂蜜的味道。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辽阔天空告别寒冬的阴沉,邂逅了太阳的笑脸,显得妩媚而多情;苍茫大地睁开惺忪的睡眼,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变得清朗而温润;万物生灵沉浸在春光烂漫里,享受着轻松惬意,享受着温暖恬适……在风和日丽的季节,掬一捧明媚和煦,携一抹姹紫嫣红,我们的梦想就会绚丽绽放,我们的希望就会生根发芽。暖暖春阳,犹如情侣间紧握的双手,传递着爱情的味道。融融春阳,犹如洞房里妩媚的新娘,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春天的味道如酒,醇香浓厚;春天的味道似茶,韵味深长。

味道的散文12:炸茄盒,年的味道

文/守望2015

大年初四,睡眼睁时,日头爷已经老高,才知道自己睡了个好觉。昨天从外甥孙子那回来,已经过子时了。

今年是猴年,我不是本命年,却像猴子一样,窜上跳下地过了一个真正的猴年。

除夕夜便没在家过,接着便一路下来蹭年饭。带着孙女,一家三口,倒像个吃好喝好的,不带强买强卖的旅游团。

初三,是在大孙甥家过的。大外甥日子过得好,又是讲究人,晚上的年饭自然盛大。外甥孙子媳妇主厨,在厨间忙道。孙子媳妇,二十多岁,精明能干。

过油的东西不少,什么牛排,什么虾柳的,名目好听,有点西味的感觉。还说,明年还来,给你老做纯正的西餐。

几个小年青在帮忙,老的便自然成了看客,都很安静,一脸享受的样子。再小小些的,满屋堂喊串,洋溢着子孙满堂的欢乐气氛。其实,人活一世,活的不就是这些吗。大姐三个儿子,孙男孙女一大群,长孙有了媳妇,两个大的孙女也已经在念大学了。

我去厨间瞧望,烹炸的东西真不少,只是仍旧没有我想吃的炸茄盒土豆盒或罗卜丸子。其实,我根本就没想在这里能看得到吃得着,只是看看而已。

除夕那天,在二姐家吃团年饭。我说想吃炸茄盒,二担挑笑我,现在谁还吃那个,没预备。从那时起,我就断了今年吃炸茄盒的念想。

母亲在世时,每大年三十上午,便要炸一些茄盒土豆盒,还有罗卜丝丸,满满一盆,给我们孩子抓挠。下午要准备年团饭,没功夫搭理我们了。这一盆茄子土豆盒罗卜丝丸子便是我们的大年三十的间食,也有些取代玩具的意思。跑玩了一圈,便回来抓几年茄盒子吃,即使不饿。

每过年,母亲一定要炸一些茄盒罗卜丸子的,做年团圆饭的间餐,上饭时也算一道菜,多年沿袭,便成了习惯。

母亲炸的茄子盒,外焦里嫩,刚出锅,母亲便招呼我们吃。我们便小哦狼一样,扑上去大快朵颐。

在孩子的心目中,吃母亲炸的茄盒,便是过年。那茄盒散发的淡淡焦香,便是年的味道,而年的味道,便是母亲的味道。

母亲去世后,每年除夕年饭前,家里一定要炸些茄盒吃。那是年的味道,也是母亲味道。感觉的是,从心中往外散去的温馨。

我觉得,过年时,不炸这顿茄盒,这个年便少了味道,这年就不算圆满,甚至不算过年。就像不吃上几穗烧烤的青苞米,不吃上几个圆滚鲜脆的香瓜,就不算过了夏天一样。

发什么呆呢?今天得自己做饭了。你想吃啥?

老伴向我吼。

炸茄盒吧!我们还没过年呢。

我吃炸茄盒的欲望,顿时浓烈起来。

炸茄盒的味道,便是年的味道,更是母亲的味道。

此时,我只想吃炸茄盒。

味道的散文13:微笑的味道

文/孙苡淇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表情。它没有开口笑的放肆,亦无抿嘴笑的拘谨,有的只是春天的温暖,秋天的惬意。一个浅浅的微笑,让我回味无穷。微笑的味道,真好。

一个微笑,别怕!经历了六年的努力,我的钢琴终于要进军十级了。坐在琴边准备时,我却打起了退堂鼓。手心湿漉漉的,背后阵阵冷汗,看着台下评委犀利的眼神,我低下了头。这时,我看见妈妈在评委后面,用手比划了一个大大的微笑,仿佛在说:“别怕,孩子,你最棒!”我深吸一口气,手放在琴键上。一串串优美的音符从指间流淌,似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每一个人的心。一曲完毕,我心中激动,起立,鞠躬,下台。掌声雷动,妈妈在门口迎接我,那笑真甜,像棉花糖。一个微笑,如晨曦,带来自信与亲切,让勇气常在!

一个微笑,我在!阴云密布,考试失利。委屈和恐惧从心底漫开,渐渐漫上双眼,咸涩的液体在眼眶中打转。“滴滴”,消息框闪动,点开一看,原是朋友的一张微笑自拍。那笑似婴儿般无邪,使人温暖。我知道,那是失意人最好的礼物:有人在我身边,她在。相互聊了几句,心情似乎没那么闷了,心里多了一种微笑的味道,暖暖的,像一杯温热的奶茶。一个微笑,如日光,带给我友善,让信任相伴!

一个微笑,加油!周末,我穿上制服,站在新华书店的自动扶梯处,提醒人们左行右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右立”的效果并不明显,许多人把我的提醒当成过耳烟云。人们的冷漠浇灭了我的热情,我有些不耐烦了。就在此时,一位顾客向我微笑,表扬我的坚持,他走了,留下一个震惊的我。我突然醒悟,还是有人在遵守我的劝告。于是,我面带微笑,提醒更多人注意安全隐患。也许这笑是苦涩的,就是我手中的冰红茶。一个微笑,如晚霞,给我力量,让成功永驻!

记忆中微笑的味道使人唇齿留香,萦系于怀。我愿抒一抹微笑,留一缕微笑味道。

味道的散文14:蛋饺 家的味道

文/王淇颖

蛋饺,这可是我们家逢年过节必有的菜肴。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大清早就忙活起来。爸爸操刀麻利地剁着肉馅,妈妈悠闲地搅着鸡蛋,而我坐在一旁削着马蹄。当火苗贪婪地舔着锅底,油珠欢快地在其中跳跃时,我们三人已分工协作准备好了食材。一勺黄澄澄的蛋液在锅里被摊成圆形,随着“嘶嘶”的声音从外及内凝固。爸爸把加了马蹄的特制肉馅儿放到鸡蛋饺皮中间,妈妈再小心翼翼地用锅铲尖儿挑起薄薄的饺皮,对折塑造出饺子的形状。我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惊叹着、期待着。

接下来,成形的蛋饺踩着锅铲的鼓点,跳着属于自己的舞蹈。旋转,翻滚,油花四溅,滋滋作响。一分一分地加热,蛋饺完成了从淡黄到金黄的成熟蜕变;一秒一秒地等待,蛋饺的芬芳愈发诱人。而家的味道,就氤氲其中,弥漫在我们一家三口之间。

一个个热气腾腾的蛋饺惊艳登场,饱满而形不散,小巧而“有内涵”,镀金的蛋皮像秋日澄澈的阳光,在餐桌上流光溢彩,让人垂涎欲滴。我忙不迭地夹起一个尝尝,蛋饺刚触及舌尖,味蕾就欢呼雀跃。轻咬一口,鸡蛋的柔嫩,瘦肉的可口,马蹄的香脆伴着鲜美的汤汁下肚,肠胃顿时传出阵阵幸福的信号。看着我大快朵颐、十分满足的样子,爸爸一脸得意地说:“爸爸剁的馅儿细吧,看多好吃。”妈妈也不甘示弱,反驳道:“蛋饺还是我做的呢,这火候,刚刚好!”“别吵了,赶紧趁热吃。”我满嘴蛋饺,含糊不清道。欢声笑语飘荡在我们一家三口之间。

这就是我家的招牌菜——蛋饺。虽不是珍馐,在我心中却值万钱,而一家三口在一起的天伦之乐又岂是万钱所能买到?我至今都无法忘记那天的蛋饺,无法忘记它给味蕾带来的愉悦,为我们一家带来的欢颜,更难忘它那浓郁的爱的味道,家的味道。

味道的散文15:切糕的味道到底咋样啊

文/海子

北京街头常可以看见小贩推车叫卖切糕,每次经过,都不忍回头多看一眼,寒风或酷暑都有他们的身影,新老从他们的面容表情显露出来,老的已是江湖老手,切糕的价格坚挺,没有丝毫的还价,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说话之间眼神鄙视着你:让人瑟瑟发抖,好像问错了?而新手都是一些刚干上这行当,与周边的环境还不协调,尤其与城管同志关系夹生,你买时她总是客客气气的向你不厌其烦的介绍推荐。

切糕已不是老北京那种黄米面做的切糕了,因为那种切糕买不了好价钱,老北京的实惠平民化的传统小吃随着城市日趋现代繁华而边缘化,甚至退到便便坑坑的角落里难匿踪迹。现在买的切糕都是新疆的风格,符合人们对少数民族小吃的推崇心理,还有新疆的切糕卖相好,花花绿绿的葡萄干巴旦木仁点缀其糕面,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眼球,如果贩卖的小贩穿戴干净些,收拾利索些,我也会买上一些尝尝,也算能在京城咀嚼3000公里之外西域的风味小吃,满足对雪山遥望不到的渴慕,毕竟我熟悉那库车,沙雅,喀什的切糕,那是货真价实的小吃,就是在熙熙攘攘尘土飞扬的巴扎上,有苍蝇飞来飞去骚扰,也安然享用原汁原味的传统切糕。现在我敢吗?

如果纯粹的维吾尔兄弟的切糕,我相信,信仰和传统的侵染,还是原版的切糕。可是现在的世间谁敢相信啊,那些是真的那些是假的,尤其居心不良的商贩什么都敢造假,鱼目混珠的用便宜的痈品替代,加上没有卫生的保障,真是不敢吃啊。况且,切糕的价格也不便宜,北京买的切糕一般都是70元一斤,如果真是货真价实的切糕,也不算贵,我也算了一笔账:

切糕主要的原材料是产自新疆莎车的核桃仁和巴旦木仁,以及吐鲁番的葡萄干,以及葡萄汁;核桃仁的价格是72元/斤,巴旦木仁的价格是61元/斤,葡萄干的价格是23元/斤,葡萄汁的价格为15元/斤。

以我们销售的最多的综合味切糕为例,莎车核桃仁的占比为35%,莎车巴旦木的占比为30%,吐鲁番葡萄干的占比为20%,吐鲁番葡萄汁的占比为15%,所以原材料的成本为25.2 18 4.6 2.25=50元左右,然后人工的费用约为8元/斤,场地费用及损耗费用约为2元/斤,即整体成本为60元/斤左右。

请注意,这是真实的或有良心商贩做切糕的成本,实际里面水分很大,原材料选择余地很大,差距有一倍,数量的折扣,质量的缺失,会有很大的赚钱空间,如果就是10元钱的赚头,肯定没人去做,都是流动的摊位,不需要长期名誉的投资,能买一块是一块,如再加上份量的折扣,那更是有赚头。

随着切糕叫卖的增加,我以为,切糕的味道正离我们远去,那种传统的真实味觉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离我们渐行渐远,可是看到那些真正的维吾尔兄弟姐妹只能操持技术维持生计的面容,那善良无辜的面容,都不忍猝睹,低头紧走几步-----。

就在这几天就传出山东莱芜工商执法人员将一新疆卖切糕400斤切糕毁于一旦,激起广大网友的愤怒,不得已,进行了天价的索赔,每斤索赔价是150元,就是这样一个结果我也笑不出来,无论是商贩还是工商执法,都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不知是为什么?不该损毁的损毁了,不该这样赔偿的这样赔了,可是那切糕的味道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