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散文

请欣赏老爸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老爸的散文1:老爸卖鱼

文/陈亦权

老爸是村里唯一的养鱼户,我还没有出生他就开始承包鱼塘了,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每年临近过年时,老爸都会特别忙,提前几天把鱼塘水抽干,把鱼捕回来养在家里的几只铁皮大鱼箱里,等着乡亲们随来随买。

那年春节前,我因为离老家比较远,就向单位申请提前休假回老家。在火车上,我闲着没事买了本杂志打发时间,不经意地在上面看到这样一则经商故事:某山区有个老农承包着好几座山的梨树,每年一到成熟期,就会有许多商家来采购。那年,老农想了一个好主意,他在成熟初期就雇人把雪梨全都摘下来藏进仓库,等批发商来了以后,他假装没有收获,后来雪梨在县里的水果市场上越来越稀缺,价格也越来越高时,老农他才开仓销售。这时,出仓价已经从往年的2元上升到了3.5元。正因如此,老农在那一年的收益几乎翻了一倍。

把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营造一种“奇货可居”的局面,我不禁暗暗赞叹这位老农的生意头脑。我想,这个卖梨的老农和老爸非常相似,如果老爸也用他这一招,一直等到大年三十那天再去捕鱼,价格一定会猛涨,自然也能赚更多的钱。回到家后,我立刻对老爸分享这则故事,并把我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不料老爸听后却错愕地看着我说:“你什么不学,偏要学这歪门邪道?”

我不服气地说:“这怎么成了歪门邪道了?这是智慧,是生意头脑。”老爸脸一沉,严肃地说:“可是他的梨有没有一个变两个?我的鱼会不会一条变两条?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并没有增加价值,所以这是虚抬物价,是投机倒把,不是真心做生意,真心做生意应该要讲究诚信,真心实意地为顾客着想,而不是想着怎么样捞顾客口袋里的钱,只有这样,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老爸没听我的建议,第二天就早早地雇人抽干了鱼塘的水,把鱼捞回来养进了那几只铁皮鱼箱里。任由市场上的物价风云变幻,老爸卖鱼的价格却还是和几年前一个样。

乡亲们陆续来到我家串门买鱼,看着老爸和他们有说有笑的样子,我被打动了:确实,老爸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养鱼卖鱼,不是没有道理的——真心实意地为顾客着想,才是最可靠的生意经。

老爸的散文2:我的“烟鬼”老爸

文/顾家宜

我的老爸长得很帅,大大的眼睛犹如两颗黑珍珠,他有着一头乌黑乌黑的短发,走起路来风度翩翩。

老爸非常爱抽烟,而且一抽就是好几支,其景象可谓十分壮观,从他满口的黑牙和发黄的手指,就可以看出“烟鬼”这个称号非常适合他。

老爸抽烟时,每次都翘着二郎腿,感觉像是一个老爷一样,每次我都看见他从烟盒里拿出一支香烟,接着把它叼在嘴里,然后再用打火机点燃,最后再津津有味地猛吸上几口,通常老爸几支烟抽下来书房烟雾缭绕,呛得我都快流出眼泪了。

二郎腿是我最忌讳,也是老爸抽烟最“凶猛”的一种形态,一旦老爸表现出这种形态,那肯定是他又在网上打牌赚取积分了,只见他悠闲地一只手夹着香烟,一只手握着鼠标怡然自得,过不了十分钟,他准能让整间房变成“黄山云海”,处处弥漫着浓浓的烟味,毫不夸张地说,不知内情的人还真会误以为我家着火了呢!

“烟鬼”老爸抽烟抽出了花样,抽出了乐趣。“烟鬼”老爸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呀!

老爸的散文3:老爸的包

文/李艳娜

老爸是一名退休干部。打我记事起,老爸就没个像样的包。钱包是旧牛皮纸信封,用坏一个再换一个。姐姐给老爸买了一个钱包,老爸舍不得用,只装上他认为比较贵重的废证件,比如,公务员证、执法证、身份证等放在家里,从不带在身上。装钱依然用他的旧信封。老爸说,再好的钱包装钱也不多顶,再赖的钱包装钱也不少顶,能装钱就行了。再说那些旧信封能派上用场,也是低碳生活嘛。

记得老爸的公文包,开始用的是一个黑色的人造革大提包。别的干部早都换成了精致的手包,他还提着他那个大提包,提绳磨断了,他再缝缝接上继续用。手包他也有,有单位发的,有获奖得的,但他不用,都让我们姐妹用了。老爸说,大提兜装东西多,用着方便。大提兜实在不能用了,他就开始用妈妈单位发的布兜。一用就是好几年。兜底磨坏了,他让妈妈给他补。妈妈不但不补,反而当垃圾给他扔了。他就捡回来,自己补一补,继续用。现在用的包,就是他自己补过的一个布兜。妈妈说他是个土老帽。他说,土点儿有啥不好,我这个包走在大街上,小偷不惦记。你看小偷抢的包,都是精致的。要说也是,小偷抢的包真没老爸用的这类的。

老爸年轻时是“一头沉”干部,多与妈妈两地生活。老爸说,那时他在公社任党委书记,没有节假日、星期天,常年与农民在村坚持“三同”,到各家各户吃派饭,一天付给老百姓一斤四两粮票、三角五分钱。那时老爸的工资每月也只有30多元。穿的是补丁衣服,与农民没啥两样,白天劳动,晚上开会。老爸自己有个针线包,里面装满了碎布块,衣服破了就自己缝一缝或补一补,从不往家里拿,也不劳驾别的女同志。他说,别人都很辛苦,自己就学雷锋,不给别人找麻烦。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老爸的工资也涨到3000多元,但老爸的“包”仍然没有变,老爸的“两个务必”的作风仍然没有变。

老爸的散文4:在澳洲,老爸没有走丢

文/李双

澳洲,小区里、商业区、旅游地、公园,才有人行道。公路,只有汽车道。有分段的健身自行车道。小区人少地大。当地人、年轻移民,都开车;在小区里也开车,开到靠家的路边。家家有车库,至少两个,但都不怎么停车,只装杂物。小区没有楼房,全是独栋,双拼,至少也是联排,长得很相似。没几个行人;车多,车都避让行人。

老年的华人新移民,喜欢步行,喜欢遛狗。一般都在小区里。但小区没有围墙,没有收发室(每户有信箱,邮递员直接送信到各户),一不小心,就出界了。出界了,往往就迷路了。找回家的办法,五花八门:带着手机还好办,哭兮兮地给子女打电话。没带手机,可以敲开任何一户人家。只要有人,敲门就给开,问都不问。然后向主人借电话。问路也可以。按澳洲人的习惯,是在手机上查地图,对着地图,告诉你,怎么走回去。基本等于零。他们会帮你报警。不懂英文的,可以打翻译台,说母语,由翻译台同声传译报警。连狗一道走丢的,还多一条途径。狗有铭牌,能查到住址、电话。最不济,狗还有芯片,信息更丰富。所以,也可以先把迷路的、需要重点保护的老年人之类,送到狗站去。

小区车道、普通公路、高速公路,没有明显的标志。有的高龄新移民,迷路迷得创纪录,迷到了高速路上。这倒好。混在车流里的化妆警车,必定送老人回家。但罚款是跑不掉的。

我每次出去,不喜欢健身房,不蒸桑拿,不洗蒸汽浴,不游泳,虽然免费,也不去。偏偏坚持老传统,走路。准备先走25000里,起初由孩子陪伴,稍久,决心独自闯荡异国江湖。幸好我总是平安无事。孩子上着班,也经常打电话追踪。所以,只要一进家门,我就发微信:老爸到家了,没有走丢!

老爸的散文5:我的偶像是老爸

文/黄家骐

39岁的他身高1米9,形体瘦削,在人群中绝对是“一览众山小”。他颠覆了大厨“虎背熊腰”的传统形象,白皙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忠厚老实的笑容。他的那双巧手,能把种种食材打造成无与伦比的美味佳肴。他就是我老爸——馨苑度假村厨师长黄培忠!

1999年,当时的李鹏爷爷来我市视察,下榻馨苑度假村。晚餐时,他的随从人员看到最后一道菜上的是甲鱼汤时,就告知我爸爸李鹏爷爷不喜欢喝甲鱼汤。这可怎么办呀?这时,我爸爸发现了案台上有几颗小白菜,便灵机一动做了一道农家摊蛋汤。汤端上去了,厨房里所有的人都紧张得心儿怦怦直跳。10分钟后,前台经理高兴地冲入厨房说:“黄厨,领导很喜欢这道汤,他要再来一碗,还说这才是真正的农家味嘛!”这时,大伙儿原本悬着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从此,他更努力地增长厨艺,并成功接待了习近平、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而且还接待了缅甸总理、科特迪瓦总理、冰岛议会会长、拉脱维亚共和国议长等外国元首。

一天晚上,我问爸爸:“你的厨艺是怎样炼成的?”爸爸沉思了好久,缓缓地说:“想当年,我们班上的人为了能熟练掌握翻锅技巧,每天都端着一锅沙子,不断地颠上颠下,没日没夜地练习!练习!再练习!十年如一日地练习!每天回家,我们的手臂总是又酸又疼,抬都抬不起来,连穿衣服都十分困难。手掌里磨出的血泡数也数不清。血泡磨破了,起了血痂又磨破。但是为了掌握技巧,我从来不叫苦不叫累,也从不放弃。我每天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爸爸的这番话,让我不禁想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原来,爸爸今天的成功都是靠平时点点滴滴的锻炼做出来的呀!

老爸,我崇拜你!

老爸的散文6:真管用

文/董春华

最近,老爸胃不舒服,整天胀得难受,什么都不想吃。自己到药店买了健胃消食片、吗丁啉什么的,效果都不太明显。“估计是您吃的药不对症,还是去大医院检查一下吧,知道毛病出在哪里,才能对症治疗啊!”在我的劝说下,老爸终于答应去医院看看。

事情不巧,我本来已经请好假陪老爸去看病,可就在去医院的路上,领导突然打电话,说单位有紧急情况,让我马上赶到单位。我只好开车把老爸送到医院门口,让他一个人去看病了。

处理完单位的事情,已经快中午了,我这才想起给老爸打电话,问问看病的情况。“你还别说,去趟大医院,还真管用!”老爸笑着说。“哦?大夫怎么说的?给你开的什么药?”我急忙问他。“什么药也没开。”“怎么回事?”我一脑子问号。“还是***说得对啊,我就是太缺乏运动了!今天到了医院,挂号、交费、验血、验尿、B超,从一楼到四楼,从四楼到二楼,楼上楼下地跑了一上午,还没等大夫给我开药呢,我就觉得肚子咕咕叫了……”

老爸的散文7:我逼老爸戒烟

文/陈悦

父亲是个大烟虫,每日走着坐着烟不离手。尤其是每顿饭之后,边吸边要陶醉地说“饭后一袋烟,赛过活神仙。”

可是,最近爸爸的身体出问题了,总是咳嗽个没完,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必须戒烟,如果不戒烟,这咳嗽是治不好的。所以,监督爸爸戒烟,成了我和妈妈最近的大事。我成家后住的离妈妈家不远,中午老公在单位吃工作餐,我就到妈妈家吃饭。

最开始的两天还不错,老爸比较自觉。在想抽烟的时候,就出去转转或者干点别的转移注意力。可是到第三天,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老爸开始抓耳挠腮,坐卧不安,隔几分钟就要拿起烟来看看、闻闻。我看老爸的可怜样,有心说:“抽半支吧,慢慢戒烟,一下子戒了也不行。”可是一想到医生的话,就又狠下心来了。

到第五天,老爸说,我抽一口啊,妈妈想阻拦,又不忍心,就让爸爸吸了一口,爸爸倒也自觉,吸了一口果然把烟掐灭了。

可是这一口之后,老爸一会就要吸一口,一开始间隔的时间还长点,到后来是半小时一口,再后来几乎是十分钟就要吸一口了。

我想,这样下去,爸爸又“复吸”了,必须让爸爸果断地戒烟,不然下次更难戒了。

可是怎么能让爸爸控制烟瘾呢,我从爸爸这个人的一点一滴想起。爸爸平时最疼的人,就是我了。对!我要从我自己身上找切入点。

中午再到妈妈家吃饭,我说有一件大事要宣布,在爸妈愣怔的表情中,我说:“我怀孕了,而且雪君要出差一个月,我只好搬回来住一个月。”

爸妈都很高兴,独生女出嫁后,他们很寂寥。而我,说出下文:“我回来住,但有一个条件,为了优生优育,为了你们的小外孙的健康,爸爸的烟必须戒掉!”

老爸一口答应了,我心里偷偷地乐。

我真的搬回家跟爸妈住了一个月,一个月中,爸爸确实连一根烟也没有抽,他说,戒烟是为了以后我们能让他和妈妈哄小外孙。原来老爸想的更长远呢!看来,亲情才能逼迫一个人做很难做到的事情。

我看着老妈的笑容,甜蜜填满了心房。不过,这个甜蜜里,有一个原因是我真的怀孕了,等着老爸老妈疼爱他们的外孙呢。

老爸的散文8:买小鱼

文/王显奇

老爸早就答应给我买条小红鱼,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去买,唉,我真命苦啊!今天晚上,老妈早早地就把事情干完,说去百荷公园买柚子,我连忙补充道:“我也去,顺便看看有没有卖小红鱼的。”

一路上我又蹦又跳,一直走在老妈前面,就像是我带着老妈逛街一样,其实我是想快点去买小红鱼。老妈一边走一边问柚子卖多少钱,终于,在老妈买柚子的时候,我看到了几个大盆和几个鱼缸就在前面的不远处,我心里“扑通扑通”地狂跳起来,那不会就是卖小鱼的地方吧?

我拉着妈妈到那一看,啊,好多小鱼,足足装了两大盆,但是都比较小,小得像小布点一样。妈妈亲切地问:“老板,小鱼怎么卖的?”老板说:“1元1条。”妈妈又问鱼缸怎么卖的,老板小声地说:“8块钱一个。”老妈嫌太贵拉着我就走,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老妈呀,你为什么不买呀!妈妈在往前走的路上跟我说:“那鱼太小,一养就死,我们再往前去,看看有没有大的。”终于走到了头,根本没有卖大鱼的,我赶紧拉着老妈就往回跑,生怕卖鱼的走了。我们又来到刚才卖小鱼的地方,在老妈的还价下,我们最终以8元钱成交了——一个鱼缸、一包鱼食和两条小鱼。

这下我总算安心了,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小鱼缸,心里美滋滋的。小鱼呀,我以后就是你的新主人啦!

老爸的散文9:老爸的“微生活”

文/陈允标

前不久,去河南、山西等地出差。一到家,就打电话告诉乡下的老爸,哪知老爸一反常态,一改过去询问出差在外的情况,而是一直喋喋不休地在电话里向我讲了他微信朋友圈里的故事……

今年74岁的老爸,经历比较坎坷,先后开过杂货店、做过手编柳制品、卖油郎,当过民办教师、乡广播站维护员、镇公路站管理员和村组干部。

老爸虽年事已高,但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退休后依然保留着爱看报、赶时髦、讲故事的习惯。在老家附近的几个村庄,乡邻们都知道老爸会“侃大山”,大伙一有空或者下雨天就会聚集到我家,听老爸讲故事。老爸讲的故事题材特别宽泛,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际,从国家大事到家庭小事,他讲得头头是道,乡邻们听得如痴如醉。久而久之,乡邻们送给老爸一个“故事家”的雅号。

现实中,老爸还是个爱赶时髦的人。几年前,我刚用天翼智能手机时,老爸也吵着要我帮他买部天翼智能手机。可我觉得他年纪大了,还是用老年机比较好。他见我说这话,生气地对我说:“你意思就嫌我老了呗……”那段时间,我每次回老家他都提到买智能手机的事。为证明自己会用智能手机,他还拿着我的手机上网、玩QQ给我看。我实在拗不过他,最终还是帮他买了一部天翼智能手机。给他送新手机那天,我特地在老家多待了半天,想指导他如何使用。可一吃过午饭,他就把我撵回县城的家,说智能手机他早就会用了,不要指导,我带着满脸的疑惑离开了老家。

时隔不久,我再次回老家,没想到邻居周爷爷、张奶奶先后找到我,都要我帮他们办部智能手机。再一打听,原来,教师退休的周爷爷、张奶奶见老爸用上了智能手机后,觉得上网、通话都很方便。加之老爸天天在他们面前“炫耀”,使得他们也都有了用智能手机的想法。按周爷爷、张奶奶的要求,第二天我就帮他们把智能手机办好。

今年3月,在苏州的侄子回老家度年休假。老爸见侄子整天抱着手机发微信、刷微博,他也缠着侄子,帮他注册了微信、微博,并取了“村头故事家”的昵称。

有了微信后,老爸成了实实在在的低头簇,每天和年轻人一样,睡觉前看手机、刷屏,早上一觉醒来还是看手机。而老爸的微信好友更是多的让人咋舌,我粗略地看了一下,他的微信好友竟然有146人,大多数都是周围的邻居,他的朋友及原来的同事等。而他好友的微信昵称也和老爸差不多,诸如“快乐的老头”、“村头的王奶奶”、“爱笑的小木匠”等。不仅如此,老爸还在微信上建立了“村头故事会”、“陈氏亲友团”、“天南地北徐庄人”三个微信群,并关注了《人民日报》、《笑林》、《鹤乡故事会》、《射阳论坛》、《射阳新鲜事》等20多个公众微信号。

开通微信后,老爸一下子走进了“微”时代,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朋友圈更是热闹非凡。每天晚上,老爸总会将自己一天中看到、听到的新人新鲜事发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有时还转发一些国家刚出台的政治、经济、民生等新闻。而在“村头故事会”微信群中讲故事则成为老爸的“每周一歌”。每周日的晚上8时钟左右,老爸总是准时地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故事转发到“村头故事会”的微信群里。老爸有时也会觉得推荐、转发的文字不够生动,就自己当上“主持人”、“故事家”,用家乡的方言录制成语音放到微信群中,给微信好友听。每周日晚上,微信群中的好友也会早早地登录微信,等待老爸的转发或主讲。偶尔因一些小事推迟了发送时间,性急的微信好友还直接跑到我家找老爸现场演讲。

老爸的微信朋友圈关注的不仅是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还会关注百姓生产、生活中的大事。今年夏天,射阳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清洁沟渠河塘、共创绿色家园”专项活动,老家所在的四明镇代表全县接受省、市的检查验收。可由于正值“三夏”大忙季节,一些村民们忙于田间劳动,清洁沟渠河塘速度有所缓慢。老爸得知后,自编了三首“打油诗”,用方言主讲后,放到微信朋友圈和“天南地北徐庄人”的微信群中。一时,大家很快意识到清洁沟渠河塘的重要意义,村民们很快地行动起来,投入到清洁沟渠河塘工作中。有的村民白天没空,借助晚上的月光,连突击清理,结果老家的徐庄村清洁沟渠河塘工作走在全镇的前列,受到镇政府的表彰。

上周日,我再次回到老家,老爸要我帮他换一个内存大一点的智能手机,望着我不解的眼神,一旁的老妈说出了老爸的心声。原来,老爸在转发故事时,觉得不生动,就经常用语音主讲。最近,老爸又觉得仅有语音还不够,就想到用视频上传,所以想让我帮他重新置办一部内存大的智能手机,用大内存的智能手机拍成视频的形式,上传故事。

在一旁的儿子听了我老妈的一席话后,忍不住说了一句:“爷爷,我也真是服了你啦!”

老爸的散文10:老爸的幸福生活

文/冰雅

说起我的老爸,认识他的人都竖起拇指称赞…爸爸是教育战线退休的老干部,年轻时在教育界也是名气不小的人才,曾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被德州区委看中,当时我们还小,在奶奶的阻拦下,没有去成。后来又被德州地区教育局看中,那时候同一系统调动时是正常事情,当时奶奶说:“我不能总是这么自私……”。在德州工作的那几年,因为爸爸的人品和工作能力都是一流的,再加上他不怕吃苦的精神,曾多次被评为省地的优秀工作者,可是好景总是不长,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爷爷的突然病倒,让爸爸陷入了进退两难困境,继续留在德州还是回乐陵老家?爷爷奶奶只有爸爸一个儿子,他知道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爸爸是个大孝子,他毅然决然,写下了调离德州回乐陵的申请报告……现在有时候,我和爸爸讨论起事业与家庭这个话题时,问爸爸当时放弃了那么好的前程,你现在后悔不?爸爸说后什么悔?那时候你们都那么小,把瘫床的爷爷留给你奶奶和***妈去求前程吗?那不是爸爸做人的原则,再说了,在哪工作只是地域的差异,可是尽孝却不容挑拣,更没有选择的余地。你爷爷走了,走前没留一点遗憾,走的十分安详。对于你爷爷的离开,我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能力从死神手里夺回他的生命,致使他那么早的离开人间。至于放弃德州回乐陵工作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我非但不后悔,还十分满足于现状。因为我对家庭该进的义务尽了,对国家该干的工作也努力了,比起在德州工作甚至还要卖力,两全其美,我的内心十分的坦然……

那天回家,爸爸说:“前天一群记者来咱们家”,这老爸看上去道是没有太大的惊喜,惊的我可不轻!都退休10年了怎么又上镜头了?你怎么没告诉我们?我们怎么没见你上电视啊?一连串的问题我一股脑的提了出来。原来,是采访爸爸退休后的生活起居及爱好……

老爸无论走进哪个时代,都能与时俱进。他年轻时让我最佩服的是他那股子不服输的精神。现在爸爸老了,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的心态。爸爸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年轻时的爸爸是篮球场上的强将,乒乓球比赛的佼佼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现在的爸爸已年过70岁,无论从他的心态还是体态看上去非常年轻。他退休后回归了安静悠闲的田园生活,和妈妈在老家生活的很快乐!妈妈的性格是属于文静温柔型,体质不如爸爸好,所以一直是爸爸照顾着妈妈,之余的时间他也不闲着。小院里被他塞得满满的,果树就种了五六种,花草无数,到了夏天,小院里蔬菜样样俱全……走进小院还有唧唧的鸟鸣时断时续…如果是上午经过小院门口,还有阵阵的琴声或二胡的独奏婉转悠扬。吃过午饭,稍作休息便开起他心爱的汽车(老年代步车),去水库娱乐广场练一阵子打击乐。因为他对所有器乐都较熟练,所以他是碧霞湖广场娱乐中心的指导者和策划者。每次来城里住不上一周,娱乐中心的老朋友便打电话问道他的归期,说什么离开了他,娱乐圈子玩不转,哈成名贵药材了!

那天上午,爸爸正在拉二胡(上午时间是爸爸二胡或手风琴独奏的时间,这个时间谁也不能打扰他),市里的记者扛着录像机去他的小院采访了,一进院子,便听到了那婉转的二胡独奏,妈妈出门接待,记者示意妈妈不要打断了这段美妙的曲子,他们在院子里照了一大通,等爸爸的二胡一曲完毕,在妈妈的引领下,记者朋友才和爸爸开始客气的打招呼,老爸还是那么有派头,对上镜头从不打怵。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他讲的有条有理,他完整的回答了记者所有的问题,面对镜头呢,那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和乐观向上的态度,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记着朋友们,都非常的佩服和感动!佩服他的才艺,感动他的人格,以及离开城市回归田园的精神……

祝愿我的老爸、老妈永远的健康快乐!

老爸的散文11:爱献殷勤的老爸

文/石晶晶

说到拍马屁,我老爸就是个实实在在的马屁精。

在我们家,妈妈就像武则天在世一样,一呼百应,想巴结的人多着呢。比如老爸,有时候妈妈吩咐我去做一件事情,老爸总是抢在前面,抢功劳。这样的事天天发生,今天也是如此。

晚上,我正在写作业,可谁知,家里这位“女皇”渴了,想喝牛奶,吩咐我去热一包牛奶。我看爸爸似乎有要抢功劳的样子,于是便打起十二分精神,以8倍的速度把牛奶拿到了厨房。妈妈见我如此勤劳,就夸奖了我。我高兴得昂起头、挺起胸,因为在我们家没有比被妈妈夸奖更光荣的事了。爸爸瞧着我得意的样子,心里很不服气。

不一会儿,牛奶热好了,我刚站起来准备拿给妈妈,就发现有一阵风从我旁边吹过,在家里怎么可能有风?我定睛一看,原来是老爸呀!爸爸把已经热好的牛奶双手捧给妈妈,妈妈也夸奖了爸爸。我看他那得意劲儿,气得火冒十丈,干跺脚。我气呼呼地对爸爸说:“妈妈叫我帮她拿牛奶,又没叫你拿,你,你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爸爸不慌不忙地对我说:“我帮你拿了不好吗?省得你再跑一趟,说实话,你还得感谢我,可你竟然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气得没话说,想报复老爸,可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爸爸得意的样子。

老爸能抓住每一个机会来献殷勤,我真是服了他。

老爸的散文12:“神探”老爸

文/李雪畅

站在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马路边,我不禁感到一阵阵晕眩。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的陪伴,独自一人去上吉它班。路并不远,就在小区对面的步行街里,只要穿过面前的这条马路,再走几步就到了。

可是,要穿过眼前的这条马路,对我来说却比登天还难。要知道,我生性胆小,以前上兴趣班都是爸爸妈妈接送。今天,爸爸竟然让我一个人去。

我努力回想爸爸教我的七字口诀——“一停二看三通过”,然后趁机小心地向马路迈出了一小步,一边还死死地盯住车子开来的方向,那模样就像正在扫雷的工兵。一辆摩托车还在很远的地方,我就停住了,硬是等了二、三十秒摩托车驶过,才继续前进。

短短的几十米路,我却走了十多分钟。

回到家,爸爸清了清嗓子,一脸神秘地说:“今天过马路的时候,有一辆车子在很远的地方,你却呆呆地等它过去才走吧?”

咦?爸爸怎么知道的?莫非他是神探柯南转世?

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狡黠地朝我笑了笑,告诉我不要和车子抢时间,但也要学会根据车速做出判断,决定是走还是停。然后,他还开玩笑地说:“如果像你这样,在车多人多的大城市,等一天都过不了马路。”

从那以后,我每天回来,爸爸都像亲眼看到我过马路似的,指出了我过马路时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没有走斑马线啦,没有看来车方向啦……我大惑不解。

有一次,我玩爸爸手机时,无意中点开了一段视频。画面中,一个小女孩背着一把大吉它,正小心翼翼地穿越车来车往的马路。咦,背影怎么那么熟悉?衣服和我的一样,马尾辫也和我的一样……这不就是我吗?

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什么。片刻之后,我在爸爸的手机上,又找到了几十段这样的视频。怪不得爸爸每次说得都像亲眼看到了一样,原来他的确看到了,他一直在背后悄悄地关注着我。而我,却一直没有发现!

我居然有一个“神探”老爸!

老爸的散文13:老爸

文/李文奕

老爸是一个淳朴、善良的人。他的身材并不健硕,略显瘦,个子有点矮小。他没有高学历,但是他一直竭尽自己的能力来教育我,教我为人处事的道理。他说:“要成材,先成人。”从小到大,我和老爸之间也有几件令我难以忘怀的事。

我上幼儿园前,老爸每天都会教我数数,那时爸爸和妈妈开了一家理发店,每晚在收拾好一切之后,我们一家人便踏着月光回家了。爸爸总是背着我,一边走一边教我数数,他念“一”,我跟着念“一”,他念“二”,我跟着念“二”……在回家的小道上,一直回荡着一个男人与一个小孩数数的声音。男人的声音厚重,小孩的声音稚嫩,数数声一直交替着,最后随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而消失在静谧的夜色之中。老爸每天晚上都会变着花样地教我数数,正着数、倒着数、数数接龙……真是花样百出。当我掌握了数数的规律之后,每天我就会伏在老爸的背上,数着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而老爸和老妈就会成为我忠实的听众。

上小学了,老爸每天又多了一项任务,就是每天骑自行车接送我上下学。每当放学铃声一响,所有的小学生就从教室门口涌出来。校门口站满了家长,我在人群中飞快地找寻着老爸,碰巧遇上老爸的目光,他一看到我,立即抬起手来向我示意,我朝他奔去,他帮我卸下书包,挂在龙头上,把我抱上后座位,载着我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会给老爸讲发生在学校的趣事,然后和他一起讨论。如果我唱歌,他总免不了要夸奖我一番,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升入高年级,考试已然成了家常便饭。那一次,我考得糟透了,父亲见到我的卷子时,我心里感到惶恐不安,生怕他生气。但他并未责备我,而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现在已经没有能力来教你书本上的知识了,你们的试卷我也看不懂,但我认为,不论考试或是其他,态度决定成败。这次考试,你认为如果只是一次失误,那就要吸取教训,下次勿犯,如果因为知识缺漏,那就要端正态度,查缺补漏。”我用力地点点头。我很感谢老爸对我的理解与教育,虽然他没有足够的知识教我书本上的东西,但他一直尽心尽力教导我学习的态度。

老爸陪伴我度过了十五个春秋,老爸的爱一直陪伴着,谢谢老爸。

老爸的散文14:老爸的绝活之六缮草

文/无敌丁老头

回想起老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破草房,虽说五十多年一眨眼过去了,但是,我至今难舍难忘,刻骨铭心。

那时,俺村有六十余户三百多口人,除了五户人家有瓦房以外,其余房子全部是土墙草房。夏天漏雨,冬天漏雪。于是,隔上个三年五载必须得修缮一次房子,不然,房子就无法住了。

修缮房子需要用麦杈。何谓麦杈?就是把摔净麦粒的秸杆子捆起来,有人腰那么粗,我们当地就把它叫着麦杈。当时是生产队,麦子成熟了,该收割了,看那块麦子长得高,就把它一镰一镰地割下来,放得整整齐齐的,捆成麦个子,拉到场里垛起来。啥时场里腾出空来了,再把一个个麦个子散开,薄薄地摊开晒干。

吃过午饭之后,天最热,这时队长就敲钟吆喝,男女劳力去场里摔麦,再把摔好的麦杆子捆成麦杈。等到场光地净之后,队里就把麦杈按人头和工分多少分给一家一户。

记得那时一家也分不了多少个麦杈,如果那家盖新房,麦杈就得积攒好几年。有时一年分得的麦杈,连修缮房子的料也不够。房子露天了,不修缮不行了,就得借人家的麦杈,等到明年甚至后年,分了麦杈再想法还给人家。

盖新房也好,维修旧房也罢,房子都离不开缮草。

缮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草缮不好喽,即使缮得再厚,房子照样不耽误漏雪雨。

老爸搁缮草上那可是堪称一绝,高手!

常言说,犁地看托,吃饭看锅。缮草也是如此。老爸在缮草之前,先问清事主有多少个麦杈,这样老爸缮草能缮多厚,心中就有数了。

老爸缮草的时候,趴在房顶上,弓着腰,双手不停地把麦杈散开,仔细地捡去夹在里面的乱草。乱草若是没捡净,下雨乱草堵水,水不能及时流下来,房子必漏水无疑!于是,老爸缮草时非常细心,都把乱草捡得一干二净。之后,把麦杈摊匀,用手从下往上轻轻一推,草缮得平平整整,再用拍把一收拾,缮草完美无缺,好了!

那时,俺村好几十户人家,且草房多,经常不是这家盖新房缮草的,就是那家维修旧房缮草的,而且都知道老爸在缮草上是行家,都请他老人家去缮草。只要那家说一声缮草,老爸有求必应,却成了个很吃香的大红人大忙人。

老爸的缮草绝活令人不服不行。他缮过的草,厚亦好,薄亦罢,一句话,别管草缮得厚薄,统统都不会漏雨。这就是不同凡人缮草的绝招之处!

一般人缮草,别看草缮得老厚,但是,一遇雨天,仍然不耽误漏水。原因要么是乱草没有捡出来,要么草缮得不均匀,要么草是一绺子一绺子的,没有套住茬子造成的。所以,老爸缮草的技术在那个时候,不但让人佩服得无话可说,而且在人们的心目中威望很高。

“先治坡,后治窝。”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农民生活富裕了,日子一天天好了,农民才逐步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破草房,家家户户盖起了新瓦房。从此,老爸的缮草绝活也失去了用武之地。

时至今日,农村房子虽说用不着再去缮草了,但是,村里人只要谈论起老爸当年的缮草绝技,仍然是滔滔不绝,赞不绝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