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的文章

请欣赏童心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童心的文章1:闲话童心

文/孙青瑜

童心,一是指小孩儿的心,二是用来比喻“人老心不老”一族。孩童有童心,实属“童子者,小之初,童心者,心之初”的自然现象,而一个成年人若固守着童心不放,便有逆自然而动的嫌疑了。人老心不老、童心不泯、老顽童,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可同样一个意思,却是因人而异内存大别的。比如面对一个成就斐然者,老顽童不叫老顽童,而是被尊为“童心不泯”,属褒义,不但被众人夸赞,还被效仿学之。对于芸芸众生呢?那内里的含义就复杂海了,浅则说你人老心不老、老顽童,重则便被唤成“缺心眼”一枚。

童心的灭与存,强与弱,与读书关系不大,却与阅人处世的深入程度有关,也就是社会化的程度有关。社会化包括德育教条、生活经验、习俗、人情世故等,当它自主参与人的日常言行强度大时,人就成熟,如果自主参与人的日常行言强度小了,人就稚气难脱。

从中国儒家“知行合一”的理论来看,“社会化”其实就是一本“化知于心”的无形之书,只是这本书是无形的,通过一代代的言传身教已经“化知于心”了,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以一种无形之力,在左右和干预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举止言行。

李贽说:“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着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李贽将童心说与读书对立,实际上是为了达以禅学中所说的“不立文字”,拒绝知识经验的参与,直接坠进自然中悟道,直入如来地面见如来。在先秦,尤其是先天八卦时代,先民的书本经验几乎于零,直入自然悟道时,没有任何的书本知识可以参照,完全是凭借直觉经验的积累,为中华文化留下几张自今还猜不透的“图”说。先民们参天悟道的成功经验,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禅无思”、“天人合一”、“忘我”,婴儿状,讲究拒绝思维,靠身体直觉与自然打交道,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下参天悟道,这便是李贽抵制读书的哲学内因。

哲学理想是好,可挪到生活中并不一定受用,就算是受用,却不一定被人称道。比如我天生喜欢凭直觉办事,常常是嘴巴动,脑袋不动,一切言行举止统统交给直觉了事,所以那些社会化的条条规规自然也就很难自主参与我的言行。年近不惑了,说话办事仍像个孩子,一扭脸便被人唤作傻子。

自觉不傻,为什么别人总说我傻呢?

这个问题常常让我苦恼不已。当然说我“傻”者大都没有恶意,多是出于一种保护的心态,善意提醒我“改正”。可由于长年足不出户,社会这本大书还没有被完全化进我心里,若让它参与我的言行,我必须得时刻进入有意识状态,“有意识生活”不是我的脾气,所以“傻”与“不傻”的问题一直纠结到现在仍没有解决。为了证明自己不傻,我将网名改成“小能豆”。后来一想改网名本身,可不就是一种“傻”吗?认识到这一点,不由自嘲说:看来,我真的是一出生就处在悟道的最高层了。

哲学理想与生活理想的差别,不但是我个人生活的纠结点,也是中国哲学的纠结点,一个弃参与,一个要参与,争来论去,便成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永恒课题。

童心的文章2:童心世界(二)

文/曹含清.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还是一个孩子。故乡的集市逢集的时候方圆几十里的人们纷纷赶过来。小小的集市一下子热闹起来,赶集的人群像是潮水似的四处涌动。

母亲骑着自行车载着我。她买了一捆韭菜和几个苹果,又在杂货店买了一袋洗衣粉,然后推着自行车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当即将离开集市的时候,我看到路边搁着几只铁笼子,笼子里装着小白兔。我被深深吸引着了,从自行车上跳下来跑到笼子跟前,蹲在地上兴致勃发地望着兔子。只见它们体型小巧,身上的毛像是柔滑光亮的绸缎,一双红眼睛眨来眨去,两只长耳朵竖在脑袋上微微晃动。

母亲见我看得入迷,便买了两只小白兔让我养着玩。她还随口给它们起了名字,一只叫短尾巴,另一只叫大耳朵。

父亲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垒起一个简易的兔圈。我把它们放进去。它们在这巴掌大的天地下时而伏卧,时而跑动,见了人便迅速躲进兔窝里。母亲说它们认生,日子久了自然不怕我们了。

放学之后我到田野里割草,割了一篮子鲜嫩的青草。我将青草撒在兔圈里,坐在旁边等着它们吃,可是它们似乎故意躲着不出来。我猫着腰躲到一侧屏声静气偷窥,只见它们探头探脑地从兔窝里跑出来,见没人就低头啃起青草。

我蹑手蹑脚地走近它们,大耳朵警觉地竖起耳朵,红眼珠在眼眶里滴溜溜地转。短尾巴呆头呆脑地继续啃着青草。这次它们没有躲着我。它们对我的警惕与畏惧似乎悄然瓦解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不但不再害怕我们,反而和我们格外亲近。它们前腿蹬地,纵身一跃跳出兔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我们在厨屋门前的木墩上择菜的时候它们凑过来。我趁母亲不注意,摘下新鲜的菜叶抛给它们吃;我握着铅笔在小桌子上写作业的时候它们悄悄围过来,安静地趴在我脚边;当我午睡的时候它们偷偷钻进我的屋子,在屋子里蹦来跳去,像是两个调皮捣蛋的小伙伴。

有一天放学回家后我发现它们没有了踪影,便慌慌张张地房前屋后、左邻右舍找它们。

天黑了之后我仍然没有找到它们。母亲说它们天生野性,喜欢芳草遍地的地方。它们很可能回到了田野的草莽里。我却不相信母亲的话。我觉得它们还会回来,因为我们的家就是它们的家。

次日早晨它们果然回来了。我问它们昨天去了哪里,它们像是故意回避我的问题,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我坐在院子里望着它们自言自语。

不久,下了一场瓢泼大雨。大雨过后短尾巴卧在兔窝里,一副萎靡的样子。母亲说它生病了,恐怕传染大耳朵把它们暂且分开。母亲还从兽药店买回一包药,说将这包药拌在在饲料里让短尾巴吃了就会好,可是到了晚上短尾巴断气了。

次日大耳朵变得死气沉沉,不久我发现大耳朵趴在地面上纹丝不动,用手一摸它身上已经僵冷,它也死了!

我悲伤地坐在院子里。月光像明亮的潮水淹没了村庄。母亲悄悄坐在我身边,她说月亮上长满了桂树,也长满了芳草。短尾巴与大耳朵离开了世界到了月亮上。

我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我遥望着皎洁的月亮,仿佛望到了葱茏的桂树林,也望到了茂盛的芳草地。短尾巴与大耳朵在月亮上面自由自在地跳跃着、奔跑着。

童心的文章3:心怀一份虔敬肯定一颗童心

文/赵粉霞

记得是在一个寒意料峭的春日,我和儿子去公园散步,看到英雄纪念碑上涂的歪歪扭扭的字迹,儿子很生气的说:“革命先烈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生命,应受到所有人的敬仰。这些在纪念碑上乱涂乱画的人真是太讨厌了。妈妈,等天气暖和了,您能和我一起来清洗清洗纪念碑吗?”

孩子能有一颗朴素的对英雄的虔敬之心,让做母亲的我感到十分欣慰,我爽快的答应了。后来,因为工作繁忙,因为妈妈住院,对儿子的承诺一直搁浅着。直到上个周六的下午,我才抽身陪儿子完成了他的夙愿。

拿着脸盆、毛巾、铝团的儿子像只快乐的小鸟在前面飞着,我提着一桶水缓慢的跟在后面。时不时又返回来帮我提水的儿子取笑妈妈像只蜗牛。

到了纪念碑下,儿子就忙乎开了。他把水倒入脸盆,先用毛巾把字迹沾湿,然后用铝团擦拭,那耐心细致的样子,还是我从未见到的。因为大多字迹都是用涂改液写上去的,所以擦掉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子的鼻尖渐渐渗出汗珠,小脸也晒的通红。不一会儿,他脸上、身上就溅满了水泥点,像一只花脸猫,可他一点都不介意,还为我讲述英雄的故事。湛蓝的天空下,肃穆的纪念碑旁,随稚嫩的童声飘荡出一个个血染的故事,一幅幅壮烈场景带给我的不仅是唏嘘不已的峥嵘岁月和慷慨赴死的精神感动,更是一份心灵的叩问与洗礼。

是啊,对于出生在新社会的我们,虽然无从经历体验历史的烽烟,但和平时期,也不能冲淡人们对昨日血雨腥风的记忆。我们要永远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就让我们停下随波逐流的脚步,聆听纯真的声音,用朴实、童真的心灵一起缅怀先烈,感恩思源吧!

不知不觉中,太阳已西沉,看看还有三面没有清洗的纪念碑,懂事的儿子说:“妈妈,我们先回家给姥姥做饭吧!等下周我们再来清洗,直到全部清洗干净为止。”

我们母子二人走远回眸,看到洗净的纪念碑一面在太阳的余晖中镶了一圈金边,庄严、肃穆、雄伟、瑰丽!革命烈士纪念碑是我们心中的圣地。为了祭奠革命烈士,擦拭碑上污迹,保持那份应有的清洁和神圣,我与儿子义无反顾,乐此不疲!

一阵微风吹过,山下松涛阵阵,仿佛是先烈们发出了欣慰的微笑。是啊,祖国的花朵正舒展着美丽的身姿,茁壮的成长!

童心的文章4:永葆童心

文/薛心怡

今天读了季老的《春色满寰中》。文章很短,却让我感悟很多。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固然是光辉灿烂的,这些下午五六点钟的太阳难道不也是同样地光辉灿烂吗?”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就像活力四射的青年,下午五六点钟的太阳就像老当益壮的老年人。

青年人和老年人,除了年龄的差距,他们的光辉不是一样地灿烂吗?我一直不赞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说法,近黄昏又怎样,老了又怎样,只要有一颗年轻、童稚的心,依旧可以灿烂耀眼。

人纵然会老,正如花开花谢、月圆月缺,但那种老只是表面的。而心老,才真正可怕。心老的人,失去了生活的激情,他们是被世界抛弃的人。人老心未老的人,永远对世界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好奇,他们不断地发现着问题,开采着快乐,收获新的惊喜。很多成人都羡慕孩童有一颗年轻童稚的心,整天无忧无虑。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童心,只是因为时间的流逝,被某些因素遮盖了而已。世界如此美好,只要笑看世界,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笑看人生,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是多么幸福。即使岁月的流逝在身上留下再多痕迹,只要保持乐观和纯真,就能真正笑傲人生。

“一生追求为何,但愿随心所欲。笑看红尘万千,置身事外之情。”保持一颗童心,笑看世界,就能笑傲江湖。

童心的文章5:我的“童心”父母

文/张质朴

常言道:“老小老小”,说的是人上年纪以后,像小孩子一样。我的父母大人都年将七十,俩人行为处事回归本真的脾气我算是摸到了。

国庆长假,我带着母亲去了趟动物园。上了游览观光车,母亲就不淡定了,侧着身子靠在椅背上,左瞅瞅,右看看,跟车上的小孩子们齐呼“狼”、“老虎”,不时,用手指盯着一处新发现,揪我“看,快看”。见到大象,母亲直呼“这么大,能有几吨呢?”竟还背了一段鼻子像钩子、腿儿像柱子、耳朵像扇子的谜面,用手比划着那腿能有多粗。在河马池边,母亲趴在那儿,几次喊她都不走,惊奇于河马头的嘴竟能张得那么大,还自己拔了把草,往河马嘴里扔。而围在她身边的,都是些或被抱着或被父母牵着手的小孩子。那个艳阳高照的午后,相信我的母亲,她忘了病痛,忘了地里缺水的田禾,满眼满心的,都是欣喜,她快乐得像个孩子。

父亲年轻时心高气傲,村里的晚辈向他打招呼,他不搭不理,即就是长辈与他搭腔,他也头不抬眼不睁的,从鼻腔里呼出一个“嗯”。跨过65年的岁月,父亲一改以往的不苟言笑形象,见人话明显多了,跟谁都有话题,见了小孩儿,他也会逗上一会儿。年轻时,父亲在戏台上演武生戏,拿钢刀往桌上戳时,用力太猛脱把,手掌被划了一公分深的口子,当下用手帕缠了,就那样还坚持演完全剧。而前不久,父亲因白内障手术,吃药,他说苦,底气十足地指出是药三分毒;打针,表态他血管细,怕疼,我们姐弟轮番哄着,好歹才配合了医生。年轻时,父亲见我们在饭桌上挑食,不是用他的大眼瞪,就是用筷子反过来敲头警告。今年中秋,我去送月饼,父亲一一翻腾,在里面认认真真挑选咸五仁的,那戴着老花镜对着月饼塑料包装壳上面的小字儿看的表情可爱得像个孩子,全没了以前的威严和不容孩子们吃东西挑三拣四的劲儿。父亲和年轻时判若两人,他的自然流露,本真得像个孩子。

暑假,父母亲的里孙外孙们聚在一起,他们玩抽王八的纸牌游戏,母亲也申请要加入,并获得了一起玩的“许可”。那种三四岁孩子都会玩、才乐意玩的低智游戏,母亲竟乐此不疲,受到“耍赖皮”的指责或被按倒挠痒痒的人身“攻击”也不恼,和孩子们嘻嘻哈哈玩了两个小时,单纯得像个孩子。母亲自从上了一次医托的当后,对子女依赖了很多,要买药让我们上网查查疗效怎样,要买食用油让我们支招什么牌子的好,如果遇上像借钱、买个电饼铛这等“大件”的要事儿,母亲总喜欢征求子女们的意见,让我们做她的“决策者”,往往乖顺得像个孩子。周末到父母那儿,父亲总数落几句母亲烧菜时放两次盐、出门忘记带钥匙,母亲则絮叨几句父亲洗碗不干净、找不到自己放置的物品。俩人经常为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儿,非要等到我和妹妹去了做“调解员”,负气而斤斤计较得像个孩子。

有两个字,叫“色难”,意思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我深有感触。平日里,我也深知要不惹二老生气,可一遇到事儿,就是他们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要么不择话语牢骚几句,要么吊个长脸给他们难堪。父亲多次提醒我要注意态度,母亲也抗议,说我们对待孩子比他们有耐心。一次,为攒钱的事儿,我从床上一跃而起,急躁地发了一通脾气,父亲竟低着头,心平气和地提醒我要冷静,说那样伤身,他没有在意我是否冲撞了他,而是从我的健康考虑,叮嘱我在工作生活中注意掌控情绪,说这些话时,他低眉顺眼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老人像孩子,需要亲人的温暖和关爱,体贴老人,更要像对待孩子一样,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和细心,随时都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用点点滴滴的亲情和温情去滋润父母活一天少一天的日子吧,许他们一个打上子女疼爱印记的晚年。

童心的文章6:珍惜童心

文/刘希

前几日,在学校教书的好友慧打来电话,神秘兮兮地说要和我商量一件事,说:“儿童节那天我们刚好都没课,这样,我们看完小学举办的六一汇演后,就去游乐场、动物园玩玩吧。晚上呢,就去吃快乐儿童餐,回来的路上买两个氢气球,再去弄几根棉花糖,最后一起去K儿童歌!怎么样?”“得了吧?你不想想咱们青年节都快没得过了,还过儿童节呢!都这么老了,不怕人笑死啊?”我嗤之以鼻。慧却说出一大堆的理由:“生活让我们不得不带上面具,每天神经都绷得紧紧,在沉重的压力下,我们需要这一天来放松自己的心情。儿童节跟小朋友一起感受生活的快乐,没有人会笑的,只有羡慕。”末了,她恨恨地说,“我要找一个乐意陪我过一辈子儿童节的男朋友和女朋友。”

她说得头头是道,让我不得不点头说好。在我的记忆里,很多个儿童节,我都是高高兴兴地度过的。读书时的儿童节那一天,我常常化着浓妆,表演完“六一汇演”后,然后舒服地享受着放假半天的待遇。一回到家,母亲问:“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我骄傲地答:“儿童节啊,我的节日。”这时母亲会恍然大悟,兴高采烈地问我:“对,今年是你的节日,你想吃什么就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吃饱喝足,我便去村头疯去了,跳房子、踢键子、捉迷藏,折东南西北,还有男孩子玩的滚铁环、玩弹珠,一直到傍晚,才听到母亲的叫唤:“丫头,该回家啦!”这时,小伙伴的母亲都在叫了,叫唤声和应答声此起彼伏,现在想来真是怀念。

慧到我家来邀我,我已梳装打扮完。她看我穿着粉色的洋装,故意扎歪了的马尾,笑得前俯后仰:“打扮得这么粉嫩,你真以为自己还是儿童啊。”再一看她,不知何时买了一套学生装,卷发被拉直了,剪成齐眉的流海,高跟鞋脱掉了,穿了一双学生味十足的平板鞋,为了这个儿童节,看来她也是大动干戈啊。

走在街上,我们也遇到很多像我们一样捏着棉花糖、抱着氢气球、吃着儿童餐的成年人。看来,很多人的心里,都有着一颗童心,在人的一生中,只要你不拒绝,童心就会永远存在。珍惜每一颗美好的童心,它像一个巨大的氢气球,是可以带你飞翔的翅膀,它会让你摆脱地心引力,而去关注飞扬的力量,让生活更加灵动与美好。

童心的文章7:人生应达到如此境界

童心——人们常说:年轻是一种心态。童心,意味着真诚、善良。有一份童心,就多一份快乐,少一份忧愁,你的心就永远不会老。

追求——追求是一种目标,追求是一种理想,追求还可能是一种永远无法实现的幻想,追求无所谓高低贵贱。人生何曾没有过理想、没有过幻想?不管理想、幻想能否实现否,生活不能没有目标,不能没有追求。

勇敢——勇敢是一种品质,勇敢是一种智慧,勇敢是一种力量,勇敢是一种自信。

敢于直面人生,敢于直面困难,你就拥有了勇敢的心灵。

优雅——优雅是一种气质,优雅是一种风度,优雅是一种做派。女人需要优雅,男人必须学会优雅。轻言细语,尊重别人,礼遇他人,自然优雅。

沉思——哲人说:我思故我在。沉思是一种心灵洗礼,沉思是心灵的清洗剂。沉思使人内心丰富充实,沉思使人淡定,沉思使人成熟,沉思使人自信。

驰骋——驰骋是一种放松,驰骋是一种解脱,驰骋是一种遗忘,驰骋是一种发泄,

驰骋是一种放纵。当你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驰骋在旷野郊外,驰骋在运动场馆,驰骋在狂风暴雨中,驰骋在网海。人最需要的是心灵的驰骋。

纯洁——纯洁是一种思想境界,纯洁与天真做伴,纯洁与纯真为邻,纯洁与善良为伍。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要保持纯洁真难,因为说你纯洁,并不意味着你可爱,而是意味着你傻得可爱。不过,人还是需要一点纯洁,圆滑世故总是要被人看穿的。

美丽——美丽人人盼望、美丽人人喜欢;美丽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感体验。哲人说:因可爱而美丽。美丽无处不在,人人皆有美丽,也许你还没有发现;人们不是缺乏美丽,而是缺乏发现美丽的心。美丽其实很简单:你觉得美丽,就美丽。

音乐——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没有音乐的世界是枯燥的,不喜欢音乐,不会

欣赏音乐的人生是极其乏味、毫无意义的。

浪漫——浪漫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格调、一种情感体验。浪漫其实很简单,浪漫无处不在,浪漫随时可为。不是你会不会、懂不懂浪漫,而是你有没有一颗浪漫的心。

童心的文章8:童心世界(第一篇)

文/曹含清.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还是一个孩子。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河岸的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伸出嫩绿的小脑袋。

我路过河岸的时候留意到一株顶着壳的小草,像是戴着帽子。它的茎细长,嫩叶蜷缩在泥黄色的壳里。我走近仔细一看,原来那壳是一颗腐烂的桃核外壳,这株“小草”竟然是一棵小桃树!

我猜想是夏天的时候有人在河岸吃桃子,吃完后随手将桃核抛在这里。桃核经过风吹日晒、霜打雨淋被埋进泥土,渐渐腐朽,到了春天就悄悄发芽了。

我赶快回家掂来一把铁铲,小心翼翼地将小桃树连根带土挖掘出来,把它栽到院子里光照良好的地方,再浇上一瓢井水,然后盯着它遐想:它会长成一棵高高的桃树,枝繁叶茂,结出一个个鲜红的桃子,味道甜美。

放学回家后我坐在凳子上傻傻地瞅着那棵小桃树,它仿佛向我舞动着手臂与脑袋,一寸寸地向上迅速生长。好像我一眨眼它就会长成一棵大桃树,枝头上挂满硕果。可是不久我发现它垂头丧气,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我给它浇水,给它施肥,希望它吸收水分和养料后恢复精神。

次日我去看它的时候它的叶子已经枯萎,一片片打着卷儿,蔫头蔫脑的样子。我望着它十分伤心,那些美好的遐想像紫水晶碎了一地。

我开始深深懊恼,我不应该将小桃树从河岸挖回家。我想它离开小草与河流之后一定十分孤寂,十分想念,因此便生病了。我深深内疚,心想假如它继续和小草与河流为伴,到了夏季我路过河岸的时候,它应该结出了又大又圆的桃子。

童心的文章9:拾回一颗童心

文/徐学平

许多人都喜欢回忆童年,或许正是因为难忘童年的天真无邪。许多人都梦想找回童年的快乐,但若是童心不存,童年时的那份无忧无虑的快乐又如何去寻觅呢?童年不再了,拾回一颗童心也很可贵!

拾回一颗童心,拾回孩子那颗简单的心。孩子的快乐是简单的,那是一种纯粹的快乐,因为正确回答提问得到一句表扬,因为捡到一枚漂亮的贝壳被人羡慕,因为炎炎夏日拿着一支冰棍,因为踢球时拥有一双新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简单的满足逐渐无法给我们带来快乐,于是,我们往往习惯了把它们随手丢弃,不知散落在岁月的哪个角落里了。

拾回一颗童心,拾回孩子那颗知足的心。成长意味着得到,也意味着失去。如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是自己在孩提时想象不到的。我们不断挖掘着新的快乐源泉,希望青春因有所为而无愧,因有所得而无悔。我们不断地往心里塞那些认为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东西,并且为之快乐,但如果真把它塞成了一个无底洞的时候,那再多的快乐也无法将它填满。

拾回一颗童心,拾回孩子那颗单纯的心。孩子的世界里到处都是明媚的阳光,他们不懂得世间的疾苦,也没有世俗的眼光,更没有大人们的那份多愁善感,在他们眼中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到处散发着美丽的光芒。不妨让我们效仿一下孩子,用那颗单纯的心去看世间发生的每一件事,你就会觉得即使生活中一个细微的惊喜都可以让你被幸福围绕。

拾回一颗童心,拾回孩子那颗真诚的心。孩子是善良纯洁的,说话率真质朴,做事无所顾忌。而我们成年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在忙碌中渐渐遗失了童心,逐渐学会了自私冷漠、圆滑事故,说话瞻前顾后,言不由衷,不敢说真话,习惯了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来明哲保身。时代呼唤有童心的人,能真诚善待身边的人,说实话办实事。

拾回一颗童心,拾回孩子那颗探索的心。孩子面对的世界是陌生的,喜欢问为什么,敢于打破常规,琢磨探索未知的世界。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学习孩子善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也应该勇于冲破世俗,不迷信权威,不固守习惯,不囿于传统,更要敢想敢干,就像孩子那样带着探索与求知的态度,面对一切新鲜事物。

在这个喧嚣纷杂的社会中,我们被世俗和功利的绳索束缚得太久了,我们的心灵慢慢蒙尘,我们的生活逐渐褪色,曾经使我们感动过的一切也渐行渐远,模糊不清。不妨让我们去拾回童年那颗未泯的童心吧,重新去感知自我、认知他人、求知世界,去寻找生命中最初的那份感动……

童心的文章10:十年双休日 书画铸童心

文/杨国桓

2000年至2010年,整整十年,转瞬之间变成了历史,变成了淡淡的回忆。这10年,我收获了一样宝贵的东西,这就是童心。虽然伙已经接近60岁了,可老人们说我还是当年的小杨,一点也没有长大,甚至不太成熟;同龄人普遍认为我有些幼稚、有些单纯、有些孩子气;孩子们则一致认同我是个可爱、可亲的老顽童。其实,这很准,确很对。因为这10年,我在岗位上的故事且不说,单说双休日里的休闲生活,我确确实实和孩子们融在一起,确确实实与书画为伴。真可谓:“十年双休日,书画铸童心”。

选择用书画为载体,以孩子为对象的休闲方式,是新世纪之初的事儿。记得2000年之前的1995年“五。一节”之后,我们开始享受”双休日”了。那时,每天象个“工作狂”似的我,一下子遭遇”双休日”,很不适应很不习惯。该如何打发双休日,不仅没有准谱,而且几乎成了问题。一度,每到双休日,要么就聚会、喝酒、无所事事,要么就无端的义务加班在单位里泡着。如此下去怎么得了呢?到了2000年,假日经济其实已经开始热的烫手了。我在想,我该做点什么呢?恰这个时候,我读到作家梁雨生的一篇文章,大意是为自己办一所大学,很受启发; 于是,我和老伴商量,申请开办一个双休日的书画辅导班吧,一来培育和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二来可以有一点收入,补贴生活,对此,老伴很是赞成。我们先是租用了附近的一家宾馆的会议厅作为教室,后来又租用了另一处的一层楼,开始了这10年的休闲与修炼。学校一开班,很快得到社会的认同与响应,从十来个学员到十几个再到几十个学员,每到双休日,忙得不亦乐乎。我和爱好书法绘画和作文的孩子们在一起,指导他们临古代碑贴、画素描,画国画画儿童漫画、写作文,搞活动,双休日里的我,成了孩子王,成了老顽童,成了孩子的好朋友。

回望这10年,我感悟着心世纪青少年的童真童心和童趣,孩子们在双休日的课余时间,拿起画笔,舞文弄墨,居然创造出很多精彩来,很多优秀的孩子让我难忘。我的眼前我的脑际,时常会想起一个个孩子在我身边学习时的情景。他们从对于书法和绘画一无所知到初识笔墨,从临习简单的笔画到形成书写和绘画能力,再到参加学校、县里、省里、国家的书法绘画展览和比赛,获得优秀作品铜牌、银牌、金牌奖,很多精彩的镜头让我珍惜和感动。一些顽皮的小淘气变成小才子,一些腼腆的小丫头出息成小画家,还有很多文笔好的孩子的作文发表在各类作文报上。家长满意了,孩子开心了,我体验到了其间的快慰。古人说,教学相长。我自己的书画创作,在这10年间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我一面辅导孩子,一面积极参加上级书法协会主办的展览和比赛,在活动中促进自己一心向学。

孩子是人间的圣物和宝贝,尤其在当代这个孩子稀少、异常金贵的时代,我拥有了被孩子们认同和喜欢,让家长高度信任的机缘,很是难得。每当家长经人介绍或者慕名而来,将自己的宝贝孩子送到我的身边来学习,我感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人做到了能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程度,当是人生一大幸运。这也更加提升我做人、为人的标准。当孩子来到您的身边,那天真、单纯、充满好奇的眼睛审视着你的举止,那敏感的耳朵聆听着你的每一句话,孩子把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拟在行动上。这逼迫你必须提升自己的做人的品位,让你感到做老师做长辈的崇高与难度,因为稍有不慎,你便有误人子弟的罪过,这良心上的谴责、道义上的忏悔,会让你身心不宁的。

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仿佛在重温自己的孩提时代,让我的每个双休日都过得轻松快乐。孩子们的信任,让在每个双休日里,我都能够听到、了解到很多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向我表述的心声,学校如何,老师如何,同学如何;爸爸如何,妈妈如何,爷爷奶奶如何如何。孩子是真实的,很多话震撼我的心灵,很多信息让我深度思考!每逢节日生日,孩子们的一个小贺卡,一个小礼品,或者一声充满稚气的问好,都让我感到幸福和快慰。孩子好象鲜艳的花儿一样,不会什么花言巧语,但是,当你对他好的时候,他回报你的是阳光一样的灿烂,聪明伶俐的精彩,还有敞开心扉的欢声笑语;是我师,孩子教导你更加珍重自己!

10年过去了,很多孩子成为我的好朋友。很多孩子的家长也成为我的好朋友。最是让我感动的是,当有些家长遇到急难十,孩子一时无处寄托,可他们甚至连自己的亲属都信不过,放心地寄居在我家,一住就是几天十几天,这是什么?这是信任,是人间更为稀缺的宝贵资源!

这10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孩子们帮助我打造了这颗可以感悟快乐天机、可以延年益寿的童心。这个童心是什么?是热爱生活,是快乐向上,是生生不息,是真实、善良和美好!有了这颗童心,我可以象孩子那样把复杂的纷繁的现实,看得简单而单纯,在幸福中体验快乐,在平凡中寻找快乐。

当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我向过去的10年,道一声谢谢,谢谢十年来,来到我身边追随我、陪伴我的所有孩子们!在我的记忆里永远记得你们!我祝福所有曾经来到我身边学习书法绘画和作文的青少年朋友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将永远怀着一颗童心,时刻搜索和期盼着你们健康成长的好消息!

童心的文章11:我爱夏日长之 我们回不到从前

童心没有年轮,它属于每个热爱生活的人;童心无须掩饰,它属于每个乐观开朗的人;童心让我们远离浮华,它属于每个旷达的人。”

昨天是六一儿童节,在学校陪学生过节日,回到家陪儿子再过节日,可是现在孩子们虽然很兴奋于这个节日,但是却只限于吃吃肯德基、麦当劳,买喜欢的玩具……不禁想起自己的小时候过六一,记忆里每个六一都会下雨,不会很大,却把地面都浸湿了,那时候都会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比过年更精心。很小心的走在路上,唯恐弄脏了自己的衣服和鞋子。还记得那时候有活动都会穿蓝裤子,白上衣,带着鲜艳的红领巾,很隆重的样子。要是在胳膊上再带着“三道杠,两道杠”那就更加的了不起了。心里满满的都是兴奋,欣喜,欢快的不得了。

可是,那些都只能留在久远的记忆里,很久远,渐渐的会发黄,渐渐的也许我就不会再拾起。就像最近有人和我说的“我不会在像从前那样。”是啊,我们都不会回到从前,都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从前”对于我们来说,只能被时间带走,被岁月留在记忆里,我们只能把所有的一切放在“从前”这个空间里,然后便再也不能拥有,当我们昂首走向我们的未来的时候,我们将离“从前”越来越远。偶尔的回首翘望,“从前”总会那么的美丽。让我们向往,让我们期待,和对“未来”不同,这种“向往”“期待”充满了伤感。因为,我们谁都不会回到“从前”了。

我和朋友发生了误会,朋友说,“我不会像从前那样了。”心里便有了淡淡的伤感,也许“从前”不一定好,但是,失去了“从前”,便觉得无助和伤感。我们曾经洒脱的说,让过去的去,让未来的来。可是过去的真的去了,我们是不是可以没有一丝的留恋呢?我对未来,充满了希翼。可是,我也不想丢弃了我的“从前”。未来是美好的,从前也是一份美丽的记忆。

童心的文章12:童心所属

文/贾轶迪

“东方铃蟾!”随着我的一声惊叫,衡水湖畔,北京观鸟协会的叔叔阿姨们扛着“长枪短炮”闻声赶来,对着我和这只蟾蜍噼里啪啦一阵“狂轰滥炸”。但是让他们惊讶的并不是这只难得一见的蟾蜍,而是站在他们面前年仅十二岁的我竟能准确地说出这只蟾蜍的学名。

我从小热爱大自然,酷爱小动物,更喜欢读关于动物的书籍。从《古生物大全》、《海洋生物解析》到《昆虫记》、《两栖与爬行动物图鉴》等等,我总是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细细品味,其中《两栖与爬行动物图鉴》最令我着迷。马达加斯加叶尾壁虎、红螈、箭毒蛙它们身上的鳞片漂亮到无与伦比,它们的习性和特点烂熟我胸。为了求证书上说的是不是完全正确,我养过火腹蝾螈、豹斑变色龙、火玫瑰蜘蛛、绿雨滨蛙、丽纹攀蜥等等,每天照顾它们的衣食起居,为它们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付出就有收获。不谦虚地说,在生物方面,我是比同龄人懂得多一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学校生物小组招兵买马之际,我受到了全班同学的热捧,大家一致推荐我担当“男一号”。压力好大呀!我必须在课下做足功课。两周的时间,我翻阅了大量的动物解剖、实验类的书籍,妈妈还为我配备了生物实验箱。通过读书与实践的结合,在我和我的团队代表学校接受上级验收的实验活动中,我已是胸有成竹、信心满满。最终,自然是不负众望顺利通过了验收,并为母校赢得了一笔可观的实验经费,而我也一下子成了“校园名人”。

如果你认为我只专注于生物类书籍,涉猎面极窄,那就错了。中国的四大名着我读了不止一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受益匪浅,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顽强意志让我感动并佩服到五体投地;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带我领略了人间沧桑和生命的真谛;《爱的教育》富有哲理,教我做人……

书籍,正伴着我走过童年;书籍,是我的心之所属,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童心的文章13:留守儿童心中的半个月亮

文/积雪草

他10岁,小小的年纪却有5个年头没有和父母一起过中秋节了。

他3岁那年,父母一起外出打工,他成为一个孤单的留守儿童,每年的中秋节,他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的。一个天真快乐的孩子不能和父母相守在一起,是一件挺让人心酸的事情。

每年的中秋节,看着别的小朋友都是和父母一起过的,吃月饼,祭月亮,他幼小的心中就会充满与年龄不相称的忧伤,别人的月亮都是又大又红的挂在天空,只有他的月亮缺了半个。他总说,我们家的月亮被切两半了,爸爸妈妈一半,他一半,什么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他的月亮就圆了。

爷爷奶奶知道孩子心中的孤独和不快乐,所以他们总是想办法弥补,给他买一堆风格迥异的月饼,给他买一堆各式各样的糖果,可是这些东西就算买得再多,也代替不了他心中的父母。因为父母能给他温暖和关注,月饼和糖果却不能够,所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一副舒展不开的样子。

在他的家乡,中秋节的晚上有一道很重要的仪式,那就是拜祭月亮,在小小的院落里,对着天空,在月亮底下,摆上香案,桌子上放上一碗清水,一碟毛豆,一碟葡萄,一碟月饼,然后对着天空遥遥地拜上三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祈求合家平安团圆。

每年,他都是在家乡跟着爷爷奶奶完成这套仪式的。他很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每天都想,可是父母居无定所,每年都在不停地换地方,他不可能跟着父母在外面到处流浪,他要上学,所以他一直在家乡,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父母跟前撒娇装痴,他就别过脸去不敢看,那是他心中不能忍受的忧伤和疼痛,一个本该在父母面前撒娇任性淘气惹祸的孩子,过早地结束了童年生活,他必须像大人一样照顾自己,尽可能不给爷爷奶奶添麻烦。

中秋节虽然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但这个节日远没有春节那么铺张和隆重,也没有五一和十一那么长的假期,所以大多数出门在外的人们,不会千里迢迢奔回家中团圆,所以家中留下很多留守儿童或者空巢老人,孤单地对着月亮发呆,对着一地细碎的月亮暗发忧思。

唐朝诗人王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留守儿童想念出门在外的父母也是人之常情,别让孩子的心缺掉一角,别让孩子的快乐缺掉一块,别让孩子的月亮缺掉半个,关爱留守儿童,希望成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责任,关爱别人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进程的标准之一。

童心的文章14:夜来香

因为好奇和童心,跑大老远去看一场电影。

觉得愉悦,期待。满心满眼都是相见时的肆无忌惮,同桌还有亲与不亲的。

我答,很亲,三年。

惊喜的是,她早已回应了我的狂热。

我想象着,可爱的Lose挽着我的手臂进电影院时的浪漫与纯洁。

哦也!

清扫,趴在地板上的时候不想动了,坐着,思考一天。想起有人对我说。为何要去看一场虚假的爱情电影。那么浮躁的青年男女,何来专一的爱情。

我却信,深信,只要心里欢喜,只要找到对的一个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被笑话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只承认我是唯心主义。

不是吗,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爱情的童话,无关时空、无关地域:温柔,甜蜜,生动······你能说你不渴望吗?

还有,我喜欢和这种活了很久的人聊天。

春天已经走过一般,春风沉醉,陌上花开。懒懒的,不愿动,心里只想着春天好睡觉。便花很多时间放在睡觉上。醒过来,睡过去,梦里梦外。但有时,想着去看花,在早晨,只有两三人,有鸟语,有细风,有清香。可是没有伴,而自己的车技又是处于无奈当中。

只有房间里,一盆花谢,一盆树来,让我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心里搁置的事,一直在放下,从焦虑到安然。自己是笨的,不图名不图利,甚至不考虑后来。

说服,我好,就够。

所以,快乐和痛苦是没有一定的道理的!富贵和贫贱对于有些人来说也不甚在意!

就去寻找一种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不过,我只能说是一种奢求,我住的地方,这个小城最热闹的地方,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还有,这样的地方还有吗?

那么就来点小野丽莎吧,有人说,她的音乐更适合在晚上听,就像静静绽放的夜来香,散发着令人沉醉的香气。轻松柔和、慵懒甜美、浪漫性感的。

可惜,没有喜欢的咖啡。那么习惯性的写几个字,写给自己看,写给自己回忆。

天气还是在变,

厚衣服,薄衣服。

等到屋檐下燕儿呢喃了,大概不再需要添衣了吧。

童心的文章15:一颗童心

文/高谦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看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无拘无束地玩耍着,我总会触景生情,时常想起自己童年的快乐生活……

那时候我们生活在农村,在家庭条件窘困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天性。曾经记得在操场上,同学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在上学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一边走着一边滚着铁环,温馨的场景让人难忘;平时大家聚在一起,三五成群,课余时间打纸包,整个胳膊都抡得生疼。为了捉知了逮蝴蝶,小小年纪学会自己动手,找来长长的竹竿,用塑料袋或纱窗布把前端固定好,利用午休时间,独自穿梭在丛林中,那份惊险与刺激至今回味悠长……其他诸如踢毽子,跳皮筋,叠纸包,刨红薯,捉蚂蚱,跳绳,老鹰捉小鸡,在童年的岁月里,一个接着一个,充实了我的童年生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渐渐失去了童心,失去了那份爱玩的天性,或许这是我们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吧。有时候我们每天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无形当中迷失了自己。特别是步入中年以后,历经世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才切实感受到保持一颗童心,对我们来讲是多么重要。

保持一颗童心,像孩子一样开开心心,像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热爱,自然就会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丰富多彩;保持一颗童心,像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自然就会思考和探索十万个为什么,做人就会单纯透明,淡泊名利,快乐每一天。保持一颗童心,自然就会保持淡然的心态、发自内心的微笑,无论遭遇多少艰难困苦,也会懂得感恩,懂得宽容他人,让内心充满博爱与温暖。保持一颗童心,就会以诚待人,对万事万物超然洒脱;保持一颗童心,自然就会心无旁骛,心灵清澈,就会感受到天是蓝的,草是绿的,水是清的,人生是美好的,友谊是纯洁的,入睡也是香甜的……

时光不能逆转,我们再也不能回到童年的岁月,但是,我们可以解封那一颗冰冻的童心,敞开心扉,让那份好奇的种子长存,让那份天真的快乐不散。

我想,只要心态年轻童心永在,我们就会永远对生活充满热情,世界在我们眼里就会变得多姿多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