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教师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教师的文章1:毛老师语录
文/崔书君
中学时有个教师姓毛,教育起学生来语言颇具特色,故此记下他的一些语录,以作纪念。
毛老师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考大学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得像二流戏完第一天放映名片,所以大家都像竖起毛,弓着背预备打架的猫——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
毛老师形容特别懒惰的学生:“整个细胞群轻松愉快,幸福得有纹有路。”
毛老师评论好学生与差学生:“一个苹果一个味,各人头上一片天。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毛老师形容差班的教室:“地不拖,桌不抹,屋子里一年四季开着杂货铺。”
毛老师批评成绩差的学生:“你们对学习的热情似一尾跃上岸的鱼,可怜地蹦了几下,就不再动弹了。”
毛老师对一个近视眼的学生讲:“你只有在无游戏机的时候两眼会放光。”
毛老师生气我们不专心听课:“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上帝没在人类的耳朵上装开关是最不能饶恕的事。”
毛老师指责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苍蝇逐臭,蜂蝶穿花——与其现在痛哭流涕追悔莫及,不如平时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做人。”
学生被提问回答不上来,毛老师忍不住大摆其头道:“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恨不得你们通通变成啃书的‘耗子’。”
毛老师在课堂上大发议论:“真空管里长江出繁花,蒸馏水里喂不出硕鱼——知识就像口粮,懒惰就像钩虫,你们的口粮短缺,肚子里的钩虫却很多。”
有一天在班会上,毛老师十分伤感地讲:“老师也是人,不是独角兽,你们现在认为我严厉得就像《旧约》里的上帝,等你们考上大学,就会觉得我是你们慈祥而可亲的姥姥。”
教师的文章2:教师工作要用心
文/徐翔
记得以前帮妈妈去买菜,临出门时,妈妈说:“买一条鱼、两条黄瓜、两斤冬瓜、两杯豆腐花。”到了集市,鱼、黄瓜、冬瓜一眼就看见了,却没有看见卖豆腐花的。到家后,我汇报了情况,她就问:“你见到圆台形的木桶了吗?”,我说:“看见了,就在门口,上面还有一个翻盖,旁边还放着几种调料。”妈妈哈哈大笑,说:“你知道翻盖下面是什么东西?”我很纳闷,平时我从不吃豆腐花,更不知道怎么买。妈妈说:“里面装的就是豆腐花。鼻子底下有张嘴,为什么不问呢?”在这件事中,妈妈相当于教师的角色,我相当于学生的位置,主要责任在于我,由于平时观察事物不够细致,不懂又不问,导致了失误。
教学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我在担任二年级英语教学时,有一件事记忆犹新,刚开始的一个星期,我完成了三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在一节课上,我利用课内的最后2分钟时间,默写了3个单词,即叫同学写好每个单词的序号:1、one,2、two,3、three。收上作业本来,我发现作业本上都是写的11、one,22、two,33、three。事后,我重新认真地回顾了教学过程,发现主要责任在于我。上课时,我板书是这样写的:1、one,2、two,3、three。产生这样的问题,原因是:①我没有表达清楚默写要求,不要写阿拉伯字母;②上课没有强调1就是one,2就是two,3就是three;③上课的板书与讲解没有讲透彻而引起了误解;④小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误以为1、one是一个整体了。
教师的工作要用心,向老教师学习要虚心,对待学生要爱心,教学过程要细心,辅导后进学生要有恒心、耐心。
教师的文章3:帮助别人的快乐
文/陈靖
出于做教师养成的习惯,我喜爱观察人的眼神。有一次,在去北京工作的火车上,正是炎炎夏天,我随身带一袋洗干净的黄瓜解暑。我坐着,看到在一旁站立拥挤的人辛苦的样子很是同情。一成年男子眼里露出狼一样阴郁的光,仿佛一座蠢蠢欲动的活火山。我拿出黄瓜请周围的人也吃,别人大多都很客气。当递给那成年男人时,他毫不客气地抓过来就大口大口吃下去。但同时,他的脸色露出舒缓的神色,目光也不那么凶恶了,我也很有成就感。
我在北京一所私立学校当教师,同宿舍的是一个离异的30多岁女性,她在食堂帮厨。看得出,她找到这份工作不容易,很在意。可是没几天,食堂不需要她了,让她走。她傻愣愣地坐在床上发呆,总在想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我下课回宿舍时,她对我说,肯定是谁谁使坏,学校才让她走的。她说话时咬牙切齿,还露出一副绝望的表情。为了开导她,我除了上课,还挤出时间,去超市买了她需要的毛巾和方便面等东西送给她,劝她先给老乡打电话,再一起商量一下以后怎么办。过了一天,她的老乡把她平安地接走了。
出门在外,平安值千金。可是平安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完全左右的,从某种程度说,善待遇到的人,就是在维护自己的平安。
我看到一篇报道,一个大学生因精神抑郁和室友闹别扭,往饮水机里投毒害死了室友。我想,如果室友在他遭受委屈和痛苦不堪时递给他一杯水呢?他还下的去毒手吗?
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要小看一杯水的力量。我在下岗后第一次来北京打工时,同宿舍里居住过那么多女孩子,我只记住了其中的一位。因为有一天夜里,我感冒睡不着觉时,她递给我一瓶热水。此事让我懂得,给予需要帮助的人及时的帮助,是件很愉快的事。
和什么样的人群相处,就会有不同的经历及感受。在旅途中,如果没有座票,我干脆挑选车厢,也许几步之遥,就是两重天地。只因遇到的人群不同。
我练过武术,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用的。有一天在路上走,被一对男女拦住了。他们说是从外地来找工作,结果没找到地方,钱没了,很着急。现在的人一般肯定第一反应就会认为他们是骗钱的。我没有强行甩开他们,我送给他们5元钱。我想,如果他们说的是真的,可以用钱买一张大饼及一瓶水。如果他们确实是骗子,但愿他们能从人们对他们的善行中得以悔悟。但不管怎样,我做了对别人有益的事情,还是感觉很舒服。
教师的文章4:千手教师
文/刘丙绪
丈夫遵照遗嘱,将她埋葬于石头小学对面的山坡上。
坟周有四棵树:两棵松树,两棵柏树。
坟上种满了芳花异草,五光十色,宛如古装戏中一顶璀璨夺目的凤冠。
学生及其家长们,不只种了树和花卉,还集资在坟前竖起一尊金光闪烁的塑像。
塑像犹如真人活灵活现:中等身材,柴瘦,齐耳短发;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放射出慈祥、亲切和关注的目光;棱角分明的嘴唇,显示着坚毅的性格。如果不是石座上刻着“石朝霞”——这七个字,色如霞光,瑰丽绚烂——人们会以为是千手观音呢!
为什么给塑像加那么多手呢?
石老师是太行山深处石头村飞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师范学院毕业后,她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毅然回到故乡。当时的石头村,是个连鸟都不去的贫穷村庄。
一天,石老师上课板书时,粉笔突然掉了下来,她感到胳膊特别疼,疼得难以抬起。学生关切地问:“怎么啦?老师!”她擦去额头上浸出的汗珠,说:“没事,没事。”她用左手托着右肘进行板书,直到上完这节数学课。
经检查,医生说,石老师患的是网球肘炎,是因为多年来悬空书写和在钢板上刻字、推辊印东西造成的。是啊,学校就她一个教师,她一天到晚上课啊!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她自己花钱买油印机和纸,为学生刻的卷子、作业、励志格言和故事等,倘若堆起来,准像一座小山。
放学后,石老师站在教室里,用左手练习在黑板上写字;晚上,在家里,她就在小黑板上练习,直至深夜。后来,她开始用左手板书了,她高兴地跟学生说:“老师可以左右开弓了。”
老天无情。一个星期日,她去家访。没想到,返回路上,天气骤变,阴云密布,天昏地暗,雷电交加,大雨如注,她脚一滑,从半山腰摔了下来。
她的双臂和左腿有多处严重骨折了!她的左手也不能握笔写字了。
虽然她的教学成绩一直在全县独占鳌头,虽然她的学生几乎遍布全国各大城市,而留在家乡的学生,已成为村里的顶梁柱,带领群众使家乡变成了花果山、名贵药材的产地和旅游的佳境,虽然她身为校长,连她在内,学校现在已有九名教师了——她总是坚持上课,以教学领导教学——但是,她的酒窝里总是充满谦逊的笑意。
石老师拄着一只拐,又踏进了教室。
学生们围着她。她坐在椅子上,用右脚在平铺于地的小黑板上板书着。
学生们让泪水流在心里,肃然地听着她授课。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乳汁啊!
石磊的一幅画,代表了学生们的心愿。于是,决定了给塑像加那么多手。
石磊是中央美院的学生,一天,他得知石老师又开始给学生上课了,热泪盈眶地画了石老师的肖像,给石老师加了很多很多手,并在画上写了一句话:释迦牟尼啊,请您也赐给我们老师千只手吧!
教师的文章5: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文/瞿长华
曾看过一篇题为《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文章,感触颇深。在最近的教学实践中,我又分别听了几堂不同学科的课,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得最多的是怎么上好这堂课,很少有人把自己当做学生去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我想了解什么问题?课堂上,教师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事实上,我们是用成人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们针对这些问题苦思冥想或热烈讨论,最终在教师的引导和首肯下得出了标准答案。但这样的教学存在着片面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丢失了自我,他们的学习始终是被动地参与,很少有时间去考虑,我在干什么,我准备怎么干,我要得到什么?所以作为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改学生的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在最近听的几堂课中,一堂生物课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在课前提供了三个问题,一改过去步步引导的做法,而是让学生自己组织去做实验,去测试,然后在课堂上汇报和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展示相关的实验数据,同时由其他同学对实验提出质疑并展开讨论,解答不清楚,还可以留到课后探讨。这样,学生兴趣浓厚,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使学习研究的过程深入下去。课堂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学生的参与是主动的,决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一种学生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这个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只有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欢乐和创造的快意。
教师的文章6: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文/叶宇星
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但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在这个岗位上,我享受着别样的幸福和快乐。
做一名会享受的教师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犹记得每次上公开课,从钻研教材、备课试上、修改课件……到最后的课堂展示不知要几易其稿、反复再反复。但每次上完后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就如同产妇经过痛苦的阵痛后顺利产下宝宝,虽辛苦但格外幸福。
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回报,影响教师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刻,是我最放松最开心的时刻,他们的话语诚实可爱,他们的眼神真诚清澈,孩子送我的润喉糖、小卡片等都是我珍藏的最爱。
幸福不仅仅来源于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我工作之余的动力加油站,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方式可以让我更好地调整自我,投入工作。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更要做一名有追求、有理想的教师。读书是教师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欲求教书好,先要爱读书”。作为教师,由于职业特点,与知识打交道是我们的主要工作,而读书正是使自己不断进步的有效方法。多读书,多思索,科学合理给自己定下自我实现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地努力,是指引我不断前进的不竭“内驱力”。
幸福的真谛不在于你是否得到,而是在于你在争取幸福时的态度。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确实,假使我们只是把教书当成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那我们会觉得劳心劳力,付出与得到不可能成正比,很难轻言幸福;但如果我们把教育当做一生的事业好好地经营、全身心地投入,你会体验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并把这种“幸福感”传递给学生,那么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幸福的,这种“幸福感”的教育才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教师的文章7:老妈的“潮事”
文/邓海燕
老妈是位退休教师,六十多岁的人了,不仅穿着打扮洋气时尚,还对一些新潮新鲜的事儿学得特别快,是个十足“潮人”。
因上班的地方离家远,我跟父母交流感情,主要靠手机和QQ。有一段时间,我工作很忙,半个月都没回一次家看望父母。几次,老妈打来电话,我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加班,匆匆忙忙说了几句话就把电话给挂了。一天上班路上,“女孩子要对自己好点,别让自己太累,想吃什么就买,不要舍不得花钱”,忽然一条微信飞来,以为是哪个朋友发来的,仔细一看,是老妈发来的。
经常收到老妈发来的留言或与老爸的照片,比如阳台的吊兰花开了,家里的猫咪生仔了等等。我也会及时留言把自己的情况告诉老妈。听到这些,彼此心里暖暖的。
那天我回去,见老妈在冰箱门上贴了一张便条:“亲们,先想好要拿的东西,一次性拿,完后请马上关门。”我和儿子看了之后,忍不住大笑起来,儿子拍着手掌说:“咱外婆可真潮。”
老妈笑着解释:“每多开一次冰箱门就多浪费一次电。减少开门次数,可节约冰箱耗电量。现在不是流行低碳生活方式吗?你看,我自备环保购物袋去买菜。一盆水,淘完米后用来洗菜,洗完菜后用来浇花。洗衣服手洗,不仅洗得干净,而且活动了筋骨。洗完衣服的水用来洗拖把和冲卫生间。外出上街时一律步行,这样,既省钱低碳,还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老妈的娓娓道来,让大家对她崇拜得有些五体投地了。没想到,一向憨厚质朴的老妈,竟成了身体力行绿色生活的“低碳”达人,走在了时尚生活方式的前列。为此老爸欣慰表态:“你老妈在咱家倡导的低碳生活是一种新风尚,保持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我们应该全力支持哟!”
回家休假的那几天,我发现老妈把晚饭的时间悄悄提前了,吃过晚饭,撇下父亲就不声不响地急匆匆出门了。老爸哈哈一笑说,“她和几个老太婆到广场跳舞去了。”
我拉着父亲一起来到了小区文化广场,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和老妈一样的老太太正在翩翩起舞,热情高涨。老人们神采奕奕,精神饱满。她们时而婀娜优雅、时而欢快激越的舞姿,丝毫看不出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散步路过的行人看到了说:“广场热闹起来了,晚上出来走一走、转一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愉悦了心情。”有的被她们的活力感染,停下脚步加入队伍扭上两下。
家有“潮妈”,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只要母亲活得开心,玩得开心,身体好,我就会倍感快乐!
教师的文章8:我的教师生涯
文/王海洁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许多往事随着时间消逝而淡忘,然而两年的教师生涯却使我难以忘怀,魂萦情牵。
高考落榜,父亲见我整日无所事事,郁郁寡欢,便为我找了一份“传道授业解惑”的差事,这份为人师的差事,给我暗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丝光明。开课头天晚上,我拿出数学教科书,平素枯燥乏味的数字竟如音符般跃入眼帘,使我心旷神怡。
我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双双天真无瑕的眼睛,心中早已想好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开场白竟忘得一干二净,我只好将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一古脑地倾吐出来,没想到,宽敞的教室里竟为我增添了一阵掌声。从此,我的耳朵里便灌满了“老师”、“王老师的呼唤,那些美丽动人的童音弹去了我心中的忧郁,生活变得五彩缤纷。据说,我教的这个班是个落后集体,有几个调皮鬼更是“顽固分子”。我没有教学经验,也缺乏管孩子的技巧,但多年的学生生涯使我懂得了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我与学生坦诚相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班风竟日渐好转。
教室毕竟不是一潭平静的池水,淘气是这些未成年学生固有的天性:“老师,他抢我的笔。”“王老师,他俩又打架了。”有时他们会撅着小嘴离开,但不一会儿,他们又老师长老师短地喊我,并逐渐改正了错误。在这样一个集体里生活,我的心格外愉快,生活也变得充实起来。
初为人师,使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可贵。在这座知识的殿堂里,我将自己的收获与学生们分享,同时,我从他们那充满友善的童心世界里,领悟到了纯真与坦率。
如今,我告别校园,走上新的工作岗位,然而难忘的教师生涯使我感受到了生活蕴含着哲理,它激励着我为新的事业去奋斗去奉献。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在奉献中收获,在收获中奉献……
教师的文章9:拄着拐杖跳舞
文/施泽会
这是我当教师时亲身经历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人的最大不幸莫过于缺胳膊少腿,因为那样,做什么事情都会受到限制,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我要说是我见到的一个断腿的小女孩,才八九岁的年龄,她每天拄着拐杖,从遥远的山村来到学校,开始了她的人生的独特表演。
她是那么的执着,她是那么的坚强。我听见她拄着拐杖跳舞的“噔噔噔”的声音,我对她产生了同情心。
“小朋友,你读几年级,叫什么名字,在哪个班?”我看见她走路非常吃力的样子,我就扶着她走上了四楼,我要背着她走,她却说,她自己可以上楼不让我背。
“我叫张丽,读一年级。”她望着我,两只小眼睛透露出了悲伤、痛苦和无赖。
“你的成绩好吗,你每天都这样坚持着吗?”
“是呀,我的成绩不是很好,因为我是残疾人不方便。”
“你到我的办公室来吧,我给你讲故事,我给你补课。”我的眼睛湿润起来,我多么想给她一些力量,我始终不知道能为她做些什么,她肯不肯别人帮助她?
她说:“我的腿是在我三岁的时候,被一辆车轧断了的。几个孩子在公路边上玩,一辆车刹车失灵,一下子冲过来,轧在了孩子堆里,我是最严重的一个,其他几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经过大夫的抢救,我的大腿保住了,可是小腿必须截肢,不然就要受到感染危急大腿,就这样,我的小腿就没有了,我很痛苦。”
我想,我只有在我一天有限的时间里,抽出一点时间给她补习功课,给她讲故事,让她坚强起来,让她好好地活着。
后来,她每天都到我的办公室里来,拄着拐杖,一条腿站立着,另一条腿的裤管在那里飘荡,她仿佛在驾驭自己独轮式的人生航船,是踏着早晨独轮式的太阳走来的,仿佛升到了天空上。
我给她讲了残疾名人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与病魔顽强抗争,战胜了病魔,她每天在轮椅上学习知识,充实和完善自己,后来成了着名的作家和知名人物。她听得如痴如醉,她感到了我对她的关心爱抚和体贴。她渐渐懂得了人活着就是奋斗的重大意义。从此之后,她每天都能坚持完成作业,还能参加部分体育锻炼和一些课外活动,她用拐杖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
“六、一”那天,她拄着自己的拐杖在舞台上真正的舞动起来了。全校师生都为她的出色表演而骄傲,她赢得了全校师生雷鸣般的掌声。
她哭了。她是感动才流下眼泪的。她从遥远的山村来到学校,她得到了师生们的关怀,大家都愿意帮助她,不抛弃不放弃,她感到了人间的温暖。她在人生道路上慢慢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学校那面五星红旗在她心中高高飘扬。
我在我这篇短文里记录了这样的文字:人活着不能只靠手和脚,还要靠健康的思想,和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要有压倒一切困难的决心,否则,一个人就会颓废,就会在跌倒的路上 永远站不起来,这样的人活着就没有一点人生价值和意义。
我祝愿张丽拄着她的拐杖跳舞,越跳越好。
教师的文章10:乡村教师
文/郑德库
临近退休,回眸自己走过的路,自然而然就想到那些教过自己的乡村教师。一个想法不可抑制地冒出来:回趟故乡镶红旗村,看看教过我三年的班主任魏老师。
我们兄弟离乡多年,镶红旗村的学校,是我们兄弟最初成长的基石。另外,大哥和我都在这所学校当过民办教师,因此,我们常常想起这所学校。听说,学校已经消失不见了,可它却一如既往地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魏老师,是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他在乡村小学坚守40年,对家乡,对一茬茬不断冒出的后生,功莫大焉!具体到我家,也绝对是有功之人!
我大哥读小学六年级时,班主任是一位外村来的老师,教算术,他让学生们一道道背应用题的答案,结果在接下来的中考中,全班被刷了秃。学校只好换老师,魏老师被调到村小学,大哥等七八个孩子重回学校,经过魏老师一年的精心教导,大哥等七八个复课生竟全部考上中学。再后来,有四个复课生成了县乡的重要干部。
我读小学五年级时,班主任也换成了魏老师,他教我语文课。课上课下,他爱和学生互动,融洽师生关系。班里有一个姓尹的女生,性格开朗,有点儿大舌头,可她偏爱举手发言,魏老师也不避忌,一次回答“山西省昔阳县”,可她那音咬得重,魏老师就接了“什么细洋线”。大家哈哈笑。又有一回,读诗,“西湖的碧波漓江的水”,一个姓林的女生这样断句:“西湖的碧,波漓江的水”,魏老师便捧哏似的让她重读,一连读了三次,大家便笑三次。魏老师教我们到七年级,已是中学课程,魏老师在知识储备上已有些吃力。一次讲课文,魏老师就没讲透,我们听得不知所云。等我后来学中文专业后才弄明白,回乡见到魏老师,几次欲言又止。于是下定决心,这次回乡见到魏老师,一定要提这一琐事、趣事。几十年后弟子还记得这些,师生之间,堪得真味了。
回乡之前,先去趟辽阳看大哥大嫂,自然而然提到村里的学校,提到了魏老师。我就讲了想回乡看他的打算:老师爱抽烟,就带两条烟;他不喝酒,爱吃,就找几个同学陪着在饭店撮一顿;再拿两本自己出的书,显摆显摆,就权当是补交作业了……大哥听了默然不语,好一阵才缓缓地说:“你晚了!魏老师两个月前走了。”我的心顿时沉下去。
从辽阳回家,翻出当年的毕业证,鉴定栏里正是魏老师那熟悉的笔迹:“思想进步,品质好;学习目的明确,听讲态度好,学习有钻劲,成绩优秀……”透过当年流行的鉴定格式,细细品味,每一项竟都是从具体的我概括而来,透视出魏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定位。记得在班级逐一宣读鉴定时,每名同学都有一条缺点,魏老师解释是给上面报表用的,我的一条是“有时有点孩子气”。
转瞬间几十年过去,当年有点孩子气的我已呈老态,可当年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又都遥不可及了。灯下,我静静地观看、追忆,眼角竟湿润了。
教师的文章11:品读九月
文/刘春利
九月如歌,教师是动人的旋律;九月如诗,教师是永恒的主题;九月如画,教师是最美的风景
……
白色的粉尘坠落在教师的发间,也刻画着他们清白的品性;黝黑的黑板反射着窗外的阳光,也铭记着教师挥洒青春的痕迹;沉默的讲台留下了教师奋斗的足迹,也矗立起他们人生的海拔。
你们用无私的奉献建设着祖国的教育大厦,用心灵的火焰照亮学生的希望,用青春的经纬编织着蓝色的憧憬,用生命的歌声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你们怎不站在共和国的殿堂上,戴上光荣的彩色花环,听世界为你们奏响一曲饱含深情的嘹亮赞歌呢?
你们是真正的雕塑家,在塑造别人的同时,也将优美线条刻入生命的轨迹之中,给自己的背影留下最完美的造型。雕塑家用刀锤凿出来的是一尊尊塑像,可你们用心雕塑着的却是一个个生命的灵魂!你们是真正的诗人,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标点,你们都把它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诗人用缕缕柔情书写着人世间最美的诗篇,你们却用丝丝心血默默地谱写着教书育人的巨着!
是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心血催开学生知识之花的同时,也浇灌出自己枝繁叶茂的生命之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抽丝剥茧是蚕的追求和价值,燃烧是蜡炬明亮的生命过程,谁能否认燃烧之后的灰烬是另一种形式的光芒四射呢?
记得曾读过宗璞的《弦上的梦》,其中有一段文字写到大提琴教师慕容乐捃:她终生与大提琴为伴。多少年来,她只要一拿起琴弓,自己就化作了大提琴的一部分,和琴一起发着声音,抒发着乐曲的各种感情。对于教师来说,每一节课都是一段与学生生命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室这特殊的空间里,思想与思想撞击的火花,情感与情感汇流的潮水,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桥梁,都能逶迤出一道道生命亮丽的风景线,时间在这里凝滞、永恒。
诚然,教师也是平凡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要以圣贤视之。但是,这种平凡不是索然寡味的平淡,更不是碌碌无为的平庸,平凡中的崇高,有时更难以做到。当他们教会学生飞翔的时候,自己也获得更广阔的翱翔空间。他们清贫但不寒酸,他们清高但不高傲,他们清澈但不肤浅。他们平凡的生活,却用自己的心灵歌唱,用无怨无悔的付出实践着不变的诺言。
教师——一个历史一样厚重的名字,一个天空一样崇高的名字,一个秋水一样澄澈的名字,一个硕果一样香甜的名字,一个夜不能寐的名字,一个和蚕一样憨厚的名字,一个和烛一样清瘦的名字,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欢笑和泪水,拍打着九月的肩膀。
品读九月,我们沐浴着温暖的春光,感受着坚定的信念与理想。九月是人性中最精美的光辉,把心灵的天空照耀得透明坦荡;九月是精神王国里最滚烫的呼喊,将蒙昧的烟雾驱赶得无处遁藏;九月是田间最饱满强壮的种子,播洒期待的目光与丰收的希望。
品读九月,我的耳畔传来阵阵清脆的呼唤——“亲爱的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谁的称呼如此深情?谁的祝福如此真挚?谁的笑容如此绽放?九月,打开激情的胸怀,打开心灵的窗户,鼓励着最为鲜活的铺展与释放。这样的铺展无边无际,这样的释放经久不息。如同九月的上空银亮的云朵昼夜飘荡,如同九月的原野健壮的庄稼吐着清香。
品读九月,我想告诉千千万万的人民教师,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可以忘记,唯有你们,留给世界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愿你们挥舞着有力的胳膊,扬起理想,唤起希望,留住激情,向更丰稔的收获跨越,为灿烂的明天点亮五彩缤纷的中国梦!
教师的文章12:教师心语
文/杨霓娟 张正春
老师——在我迷茫的人生道路上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塔;
老师——在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引路人;
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
这一行行的好词佳句,我想足以体现老师的人生价值。人这一生的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是来自内心的对于生活中的感悟及价值体现。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就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地开平方。
对于一个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贡献;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不是培养学霸,而是培养高尚的人格……
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是一个能架起知识桥梁的教师;是一个能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的教师;是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且平凡的教师……
在平平淡淡中享受教育的幸福,是现在对自己的期许。在辛勤的工作中爱学生,是明天对自己的要求。
让我们时时保持初登讲台时的激情和幸福感,尽量地点亮学生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前行的道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教师的文章13:“的确良”琐忆
文/刘干
和几名“90后”教师集体备课时,讨论路遥小说《人生》中描写的当时人们把穿“的确良”衣服作为衡量一个家庭境况好坏的标准,他们充满好奇,甚至还有质疑。让我这个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为之感慨。
记得那时,在“的确良”布料尚未问世之前,人们的衣服大多是棉质印染品。棉布虽然吸汗,穿着舒服,但易皱易破损,不耐穿。而在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年代,衣服少,使用频率高,一件新衣服,一个夏天肩膀、屁股部位就磨烂了。没办法,只得重新缝补起来再穿。那时判断漂亮衣服不是样式新颖时尚,而是看是否是一件没有补丁的完好衣服。
“的确良”是合成纤维,因其挺阔,不皱,耐穿,且免烫,穿起来体面、时尚,人显得非常精神,感觉朝气蓬勃。这种服装是当时最为时髦的装束,被冠之为“文明新装”,所以深受人们的青睐。虽然当时价格比棉布价格高几倍,但只要商店一有货,立马就被抢购一空,掀起了一阵“的确良”时尚潮流。
我的第一件“的确良”衣服,说起来有些心酸。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地里背回家的玉米棒子,堆积如山,需趁着炎炎夏日脱粒晒干后,装仓入库。父母忙着照料地里农活,剥玉米粒的手工活,就全落在我们这些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娇嫩的手指手掌,常常被磨出血泡,疼痛不已。为了刺激和鼓励孩子们干活,母亲常给些工钱作为奖赏。我把辛苦所得的零花钱积攒起来,达到一定数目后,交给母亲,让母亲到布店扯上几尺“的确良”布料,找裁缝店做了这件白“的确良”褂子。当然平时是舍不得穿的,只有在走亲戚、参加集体活动或过年时,才应时穿一下。就这样,这件“的确良”褂子,我整整穿了五年,布都褛了,也未舍得扔掉。
第二件“的确良”衣服是浅蓝色的褂子,左胸前特意缝了个口袋,可以挂支钢笔在袋口上,显得有“学问”,可惜这件衣服没有寿终正寝就中途夭折了。那时我住校读初中,我的下床同学晚上点蜡烛看小人书,疲倦睡着后,烛火燃了蚊帐,我的那件“的确良”褂子,也被付之一炬,让我心痛了好长时间。好在这位同学家长,不久又赔我一件同颜色的“的确良”褂子,才让我缓过神来。我一直收藏,保留到今天。
从诞生之日起,“的确良”就不断发展变化。后来,各种印花“的确良”纷纷面世。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几乎每位中国人都以穿“的确良”为美。特别是白底带花的“的确良”,一时成为社会主色调,满街“白色”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衣服样式也从单一的中山装,到西服,再到中国传统时装,款式每年都在翻新。新颖、时尚的布料,又渐渐取代了“的确良”衣服,成为人们的新宠。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给中国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变化却是非常惊人的。如今“的确良”虽已淡出人们视野,但它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和折射出中国人在穿着方面从商品匮缺到丰盛的沧桑巨变。
如今的衣服,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服饰的概念,而上升为一种文化符号。如牛仔服、情侣装、乞丐服、仿造的球星队服、文化衫等,带有极强的个性色彩。在幸福中长大的90后年轻人,他们体会不到改革开放前那段艰苦的历史,对能否穿上“的确良”一度代表当时家庭贫富差距的状况,不理解或很难理解就自然而然了。
今天之所以重提我那两件已保存四十年的“的确良”衣服,是为了留住一段岁月,唤起旧时的记忆,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勿忘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更加懂得珍惜今天所拥有的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教师的文章14:感恩
文/郭艺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他们在三尺讲台上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祖国的花朵,我们要感恩老师。
在一次上课时,数学老师提问我问题,我怎么也回答不出来,心里很紧张,害怕老师会当着同学的面批评我,给大家留下坏印象,但老师却只是问我:“你是不是没听懂?”我点了点头,老师说:“没关系,下课来办公室,我再给你讲一遍。老师相信,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要对自己有信心!”从此,我下定决心,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勇敢展示自己。老师,谢谢您的鼓励!上课认真听讲,我做到了。
一个课间,我和好朋友在操场上玩。当她快要抓到我的时候,我立马加速跑起来,一不小心就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我坐在地上,看着那渗出鲜血的腿,眼泪一下子涌出来了。老师看见我受伤了,连忙跑到我身边,扶起我朝医务室走去。看着老师那焦急的目光,我愧疚极了。老师,以后下课不再追逐打闹,我做到了。
老师,您是那样关心爱护我们,我向您保证,以后我会遵守一切规矩,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教师的文章15:母与子的楚汉风云
女士的职业是教师,有十四年的教龄,依教龄算,是成熟的教师;女士的另一种重要职位是妈妈,任职年限至今已达十年,是资深妈妈。“古怪灵精”虚龄十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女士对自己的育子观很自以为是的,在儿子“古怪灵精”面前,也总是以优秀老师自居的,以便在双方交锋中占据有利局势。
女士时不时的写点东西,在教育专业刊物,甚至是综合报纸上时不时的发点豆腐块,或者在单位,系统内部评个优秀骨干什么的。每每文字被刊录或拿个什么证书得个什么表彰,女士心里是狂喜的,总要绞尽脑汁让“古怪灵精”发现,或者直接给他发个图片留个言,以激发他的斗志,女士美其名曰“身教”。
某天,女士给怎么启发诱导都不愿上兴趣班的“古怪灵精”发图片留言:经历时三个月的发奋学习,电脑盲妈妈顺利通过计算机技术中级考试,图片证书为证……不久的一天,他也能用尤克里里弹一点流畅的《小星星》音符了。把报纸上发表的小论文截图给他看,他也愿意参加“读名人传记,树伟大理想”作文大赛了。带他看教师节表彰公示,他却只说:还可以,全县表彰九十个有你一席之地,表情之不屑让女士很是受伤。女士喃喃:竞争可是很激烈的……继而义正辞严激忿填膺的教导他:“你是男生,要做天天那样的暖男,捧场王,对妈妈怎么能只用‘还行’‘还可以’这样模棱两可没有温度的词呢……”一直训到他垂头丧气像做了卖友叛国的事一样为止。女士心里又不落忍,不过,不一会儿,他又高兴了起来,认真的说:“妈妈,你得了那么多证书,那么会写,你应该写写我呀!”女士窃喜:毕竟是小孩子,拿一堆证书就哄到他了,还真以为***妈有多能写。姜还是老的辣呀:“这是个好主意,可以考虑,不能着急。”
又一日,女士上早自习,不得不把他带去自己的学校,准备委托熟人带他上学,却被他断然拒绝,他安慰妈妈说自己已长大,坚持独自去学校。女士站在楼上,看着偌大操场上渐行渐远的小小背影,内心翻腾,曾经,她固执的认为自己看到的是孤独无助,而那一刻,她突然明白,儿子想留给她的是自立成长。也就是在那一刻,女士豁然开朗:在儿子心里,妈妈就是高大的,无需刻意争取,它不关乎妈妈的职业身份,也不因为妈妈的声誉地位,所以,他希望成为妈妈笔下的主角;所以,他愿意用自己够强大来安慰妈妈。明白的那一刻,女士的世界春暖花开。
自此,母子的楚汉纷争依然在持续,只是,自那时起,女士不再自以为是。
教师的文章16:边疆教师
文/马禄康
当一个教师不容易,当一个边疆教师就更不容易了。我作为一名边疆教师,对此感慨良多。
边疆学生的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备课方面没少下功夫。有时为了让学生能听懂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们不惜为此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直到找到令自己满意的教学方法为止。为此,我们牺牲了很多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即便是住在同一栋楼上,同事之间都很少来往,总是关起门来各忙各的工作。等手头的事情忙完看看表,悄然已是深夜。
除了课堂教学外,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适当地辅导也是很有必要的。每天上晚自习之前,我校的很多老师都在忙着辅导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都能看到他们诲人不倦的身影。我曾听到有些教师说,要是哪一天没有辅导着学生,心里就不踏实,总感觉空落落的。他们的这种话语,曾经不止一次让我感动不已。
我校位于深山峡谷之中,很多学生回家不仅路途遥远,还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往返一趟就需要两天时间,根本不可能实行双休,只能实行月休,即每个月休息一次。由于连续上课将近一个月,加上课余时间还时不时地要进行辅导,让师生都倍感疲惫。但老师们对此都毫无怨言,一直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些老师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就这样默默地坚守着,他们就像一棵棵枝叶繁茂的大树,用它们浓密的绿荫为学生遮风挡雨。个中滋味,只有边疆教师自己知道,实在是只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没有他们这种无私付出,那些已经走出边疆的很多优秀的人才恐怕早已成为目不识丁的农民。但他们从不以此自矜,依然像脚下的土地那样朴实厚重。身为边疆教师中的一员,我却时常被他们感动着。这不是矫情,更不是自夸,这或许只是情到深处时情感的自然流露。
边疆的学生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平时也不怎么重视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让一部分学生难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学校根本无心读书,且游手好闲、得过且过。他们不仅对老师的劝告置若罔闻,隔三差五还要逃学回家。有些家长对此却不闻不问,对子女的成长漠不关心。如果不把这些学生及时带回学校,久而久之就由逃学变成辍学了。为此边疆教师还得经常去家访,他们匆忙的脚步几乎踏遍了边疆的每一寸土地,他们艰辛的汗水几乎洒遍了边疆的每一个角落,但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正是他们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换来了边疆校园的书声琅琅、弦歌不辍。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虽然边疆教师或许没有内地教师那样辉煌的教学成绩,但我们一样在三尺讲台上挥汗如雨,虽然我们的学生每一点进步都要凝聚着我们大量的心血,但我们从不放弃,无论路途多么坎坷,我们都会领着他们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行走。
在边疆任教,就注定了我们要比内地教师操更多的心,流更多的汗,做更多无私地奉献,过更加清贫的生活。但边疆的贫穷和落后还得依靠教育来改变,依靠扎根边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每一个可敬可爱的边疆教师。
我要为边疆教师点赞,是他们肩挑着边疆民族教育的重担,是他们用知识的火种照亮了边疆民族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