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的散文

请欣赏国庆的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国庆的散文1:我欠她一千个拥抱

文/周立生

国庆回乡参加妹妹的婚礼,我扛着相机,四处捕捉幸福的镜头,突然感觉肩头有人轻轻一拍。转过身来,一双温润的手紧紧拉住我,我又遇见了她。

整整十年之后,依然匀称的身段,灿烂的笑容,以及熟悉的嘘寒问暖,像一个母亲见到久别的孩子。她是我初中时侯的班主任佘碧香老师,教我们数学,并从初一一直带到毕业。

那时侯,她刚从师专毕业不久,也就大我们十来岁。新生报到,我跟在父亲背后,在桃源县热市镇菖蒲中学的校园里怯怯穿行,心中无数回想象过新老师的样子。初见时,她也是主动拉过我的手,春光拂面,如此美丽且平易近人,我突然暗自欢喜。

老家在星德山下,离学校十五里路,那时还未通公路,家里也买不起自行车,我和伙伴们都是徒步,起早摸黑。后来我又寄居在外婆家,离学校近了一些。再后来,她做通了父亲的工作,希望我能寄宿,费用的事不用担心。

当然学习的事,我也没让她操心。没有人知道,我所有的挑灯夜战,只为早日离开大山,离开脾气火爆的父亲身边。初中三年,我一直稳中求进,每次考试成绩总在前几名,并一直担任班长。

总觉得认真读书,成为学生干部帮忙管理班级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可是就有一次,我竟然鬼使神差地,在一场课堂闹剧之后,偷偷带领一帮同学集体出逃,以对抗所谓的惩罚。直至那天下午,佘老师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同学家里找到我们,她没再责怪,只是哭了。她一哭,大伙都知道错了,而我却长久地陷入自责之中。

初三下学期,所有的同学都在备战中考。佘老师单独给我开起了小灶,我开始吃她亲手做的饭菜,忙不过来时就是她的爱人,也是我的体育老师张老师操持。从此我就不用再去挤食堂,不用再自己洗衣裳了,有了更好的营养和更多的学习时间,以及更愉悦的心境,我也不负众望,轻松考上了常德农校。这之前,所有的报考事宜、学校选择和综合评估,都是佘老师费心费力,像对待她自家的孩子一样。

拿到录取通知书,我第一时间去学校告诉她。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笑,她也笑得像个孩子。她仍像往常一样,拉过我的手,告诉我这一切只是新的开始,她只能送我这一程,以后更长更远的路,还得自己去走。

进中专后,我一直谨记佘老师的教诲,一边努力钻研专业技能,一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团支部书记,做到学生会副主席,创办文学社团,主编《先农坛》报,文学作品陆续公开发表……所有好的消息我都写信告诉她,那是青春岁月里最好的梦呓。

毕业时,我没有任何家庭关系,被分到家乡一家村办企业。三个月后,我便负气南下,从此开始漫长的漂泊。从医药代理到苗木种植,从广告策划到家具营销,再到文字编辑,坚持诗意的行走,习惯自由的吟唱,将最后的十几个省份走完,是我最大的理想。其间我们只组织了一次同学小聚,去看望佘老师。在她家里,我们感觉分外亲切,特别欣喜。我的婚礼上有她的身影,我的寿辰里有她的祝福,我的梦中有她的笑容,我的世界有她一路的牵挂与关爱。

年初的一场大病,让我在生死边缘挣扎,每每疼痛袭来,我便想起她的笑,仿佛告诉我,一切的苦难都要微笑面对。我一直不忍与她相见,便托同学送我的新书给她,告诉她我一切安好,告诉她我仍在努力。只是心里一直歉疚,我看望她的次数太少太少了。

快三十年了,佘老师仍然扎根家乡的中学,呕心沥血,送走一茬又一茬学生,而我,还欠她一千个拥抱。

国庆的散文2:香甜的爆米花

文/潍坊王会涛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在济南上学的儿子给我们带来了几袋香喷喷的玉米爆米花,还神秘兮兮的问我们:“好吃吗?济南大观园商场买的。”一刹那间,那缕缕芳香将我扯回了童年的时光。

上世纪七十年代,吃惯了生地瓜和胡萝卜的孩子们最爱吃的零食莫过于爆米花了。一到冬天农闲时节,走街串巷的爆米花师傅便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每每听到那“嘭”的一声清脆的回响,小伙伴们便不约而同的端着瓢盆盛满玉米粒走出家门口直奔响声而去,在爆米花摊前自觉地排起了长队。偶尔遇上不自觉想插队的,大家便一起向他发起“攻击”,再“硬撑”的人也会乖乖的败下阵来自觉排队。

我清楚记得童年那位爆米花师傅是一位六十来岁的精瘦老头,好像是寿光侯镇一带的。穿着一身被煤炭熏黑的的衣服,浑身上下黑乎乎的,头戴一顶落满煤灰的破稻草草帽,推着农村用的小推车,上面装着炭炉(爆米花的主要器具)、焦炭、风箱及其零用品。一到村里,总会用他那抑扬顿挫的喉咙高喊道:“爆米花来,大家都来吃爆米花来,又脆又甜……”之后,便仔细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把爆米花的家什熟练地安放在固定的位置:风箱放在左边(和家庭做饭用的一致),上面放有每次用来计量往铁罐里放多少米的茶缸以及盛放糖精的小瓶子;炭炉是一个黑不溜湫的爆米花机器:圆圆的肚子,身子大头部小,装上支架像个定时炸弹,上面还带着一个计温表,放在右边。此外就是用来盛放炸好的米花的锥型网子。

在大家聚精会神的期待下,爆米花师傅将玉米用茶缸计量后从小口中慢慢倒入,根据顾客的要求(另外加钱)加入一点点糖精,拧紧盖子后装上手柄生着炭火,在风箱“咕哒咕哒”的吹鼓下,他熟练地将爆米花机不停地旋转着,红红的火苗舔着大肚子爆米花机,里面的温度越来越高……爆米花师傅好像看出了大家的急切心情,一边摇着手柄一边不紧不慢地说道:“爆米花爆米花,快快长大吧,马上就好了。”大约10分钟左右后师傅站起了身子,摔着袖子扯开大大的嗓门喊着:“让开了!快让开了!马上等着吃爆米花啦……”孩子们一个个紧张而又兴奋的望着爆米花师傅。只见他把爆花机放在筒子的那一头,找出来一根铁棍,撬在机器一侧的一个减压阀,头调向相反的位置然后用力拧开(避免万一崩上脸部),伴随着 “嘭”的一声巨响,一股青烟腾空而起,一阵阵诱人的香气便扑鼻而来了……大家刹那间兴奋了起来,爆米花的小主顾心里乐开了花……记得我和姐姐自豪地一人撑着网子,一人用竹篮子接着爆米花,遇到较好的伙伴们就给他们一把,笑眯眯地品尝着“美味”,那个景象至今历历在目。然后小伙伴们都非常自觉地把盛满玉米的瓢盆放到地下,随着前面一个被是师傅在炉子里,后面的人就会往前挪一挪。是啊,每往前挪一次,离那香喷喷的爆米花又近了一步。此后,大家又开始巴望着师傅手里转着的下一锅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终于总结出童年那些美好的记忆,是存储在生命空间了的点点温暖。尽管它们都一去不再复返,但留存下的美好和恬淡,永远以宁静的姿态抚慰着我们红尘路上那颗劳累的心灵,比如童年的母爱、乡村、自制的玩具,更有上面提到的爆米花……

国庆的散文3:我家的小乌龟

文/钱彦豪

这个国庆期间,我家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它还没有我小手大呢。它就是我心爱的小乌龟“乐乐”。

小乌龟“乐乐”的全身是翠绿的,整个身体都可以进入那个厚实的“盔甲”里面。“盔甲”上有十几个纹路清晰、六角形的图案。最有趣的是它的头可以伸缩,但它每次伸缩到一半,既没有完全伸出,也没有完全缩进去的时候,它非常滑稽的一幕就出现了,后面的皮成了一个圆桶状,将前面盖起来,如果它将头缩进四分之三左右时,它的头就会像陷入沼泽一样看不到头了。

“乐乐”不光外形漂亮,而且吃食的方法很有趣。每当我给“乐乐”食物时,它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乐乐”从来不挑食:青菜、肉、米饭……它都爱吃。不过,它最爱吃的还是龟食。每次吃龟食,它总是先碰一下,然后再用它那双黑珍珠般的眼睛向四周看一下,如果四下无人,它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吞掉,但如果有人,它则会一口也不吃,直到人离开为止。

这就是我家的小乌龟“乐乐”,是不是很可爱呢?

国庆的散文4:欢度国庆

文/臧瑞

国庆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是个喜气洋洋的好日子。在国泰民安的今天,节日里的昭平县城被装扮得妩媚动人,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人们尽情享受着金秋的阳光和丰收的喜悦。

国庆节这天,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到街上逛逛。昭平的文化广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人流如织,人们唱着歌儿闲耍着,动听的歌声此起彼伏。孩子们闹得最欢了!在游乐场里你追我逐,脸上的笑容比鲜花还灿烂。

街道上更是熙熙攘攘,人山人海。货摊上来自各地的商品琳琅满目,叫人眼花缭乱。有的摊主为了吸引顾客,放了一曲又一曲动听的音乐;有的商家还自编了广告词,一个在卖果皮削的小商贩编了这么一首有趣的广告词:长江水浪打浪,切萝卜起波浪,切成片,削成丝,掀起一个大波浪,大波浪,小波浪,长江水来浪打浪……他边唱边做示范,手下堆满了五颜六色的、形状变化多端的各色瓜片、萝卜丝,好看极了,小商贩也唱得动听极了,一下子就把顾客们的眼光吸引过来了;还有的为了让顾客相信自己的商品质量上乘,真材实料,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做各种示范:卖衣钩的小伙子,把几个沉沉的砖头用绳子绑在衣钩上,使人看了惊讶不已。还有些人在摊位与摊位之间,或显眼的位置摆上个冰柜,挂个牌子,上面写着:有冰淇淋、矿泉水等各类冷饮出售。他们抓住顾客心理,有的顾客走着走着,口渴了,肚子饿了,可以很方便地买上一点。这些人可真有经济头脑!

在这新中国诞生的纪念日里,时时都可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经济越来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同学们,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没有这个喜气洋洋的好日子。因此,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了做一个有用的人,报效祖国。

国庆的散文5:哦,国庆长假

文/周志永

友问我,今年长假八天,去旅游吗?

我说,NO,我要给季节化妆。友惊异满脸。

啊,长假,我不再放眼南国的绿水青山,我不再放马北疆的人文传说,我不再浏览异乡的名胜大川,雄安就是我“一览众山小”的触点,就是“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游历感叹!

掏出这难得的时间,揉进国庆节的欣喜,捧起中秋节的团圆,带着丰俭由己的想象,任意裁剪布满碎云的蓝天,把深秋打扮。

掰净玉米的金黄,抹去高粱的绯红,撷取绿豆的翡翠色苑,领着激荡的风情,耕耘热恋的土壤,晾晒其本真的素颜,播撒千年雄安的渴愿,愿明年田野绿意一片,那是我长假辛劳的企盼。

我不是设计师,但我愿做一名描摹蓝图的美术工匠,把努力撑满时空,抛舍长假纯粹的休闲。连小草、野花也顺从了我的召唤,积累朝气,豪言来春再献容颜。

锁定长假时分,把时间留给雄安,让雄安元素广植心坎与人间。

友打消长游执念,拟与我并肩!

国庆的散文6:国庆在乡间

文/冯海鹏

每年国庆节放假,正是农村老家庄稼成熟的时候。田里黄澄澄的玉米大豆正等着收获,所以,农民的国庆节会忙忙碌碌地在田地里度过,农民用勤劳汗水、用收获的喜悦庆祝国庆。

今年国庆节也同样如此,我的国庆节也要回老家在田地里度过。可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认为,城市里的国庆和田地里的国庆没有什么区别。城市里的国庆节热闹,田地里的国庆节同样热闹!田野里的虫鸣声,风吹庄稼声,农民的嬉笑声,机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别有韵味,烘托出一副喜庆祥和的图景!农人甚至不曾说起国庆假期,只把国庆的快乐、把对祖国的热爱埋藏在心里。他们忙碌的身影,挥舞着的劳动工具,恰似忘情的舞蹈,表达着对田地的深切热爱。

田地里的国庆节一样充满着感恩。走在乡间地头,你看,哪个村子不是水泥小路?哪个村子不是砖房小楼?饥寒不再,泥泞不现,富足尽显。经历过血与火的老辈人最有发言权,你可以时不时地在路边庄稼地里听见他们的感慨,感慨以往的艰难困苦,感慨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一定会归结到,党好,国好,人才好啊!

田地里的国庆节同样动人。劳动了一天的农民回到家,夜幕降临,他们一边归拢着收获的粮食,一边把搬到院子里的电视声音调到最大,看新闻听报道,感受城里人的国庆节。有些爱热闹的乡村艺人,也会拉响胡琴,吼两嗓子,还有人跟着音乐到农村广场上扭扭秧歌,跳跳舞。那股子对生活的执着热爱和乐活令人动容。

我想,国庆节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形式不同,但本质却一样,那便是对祖国的热爱!

国庆的散文7:我认识的“国庆”们

文/马从春

中国人历来爱国,图喜庆,在10月1日国庆节这天出生的孩子,干脆直接起名叫国庆,少了取名烦恼,还多了层特别的含义。

我认识的第一个国庆,是我的父亲。父亲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一个国庆节,爷爷是村里以前的私塾先生,中年得子喜不自胜,取名国庆,暗含一节双庆之意。尽管父亲只是个农民,可是自学成才,是村里有名的庄稼能手。这些年,父亲带着乡亲们发展经济作物,年年丰收,已经过上小康生活。年已六旬的他骄傲地说,新中国就是好,国庆是个充满欢乐和收获的好日子。

读初中时,我的英语老师也叫做国庆。这个国庆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年龄与学生们相仿,我们都亲切地叫他国庆老师。他为人随和,课堂风格幽默睿智,很受大家的欢迎。那时候我的英语很差,学习有些吃力,情绪比较悲观。国庆老师了解后,经常找我聊天谈心,课下还帮我辅导功课,最后我的英语有了很大进步,在中考几乎得了满分。有趣的是,后来国庆老师找了个中秋出生的爱人,我们都打趣地说:“你和师母真是般配,每年先过中秋,再过国庆,佳节成双成对,可喜可贺。”他听了,也不生气,而是很开心地笑着,完全没有师长的架子。

最厉害的国庆,是我的一个高中同学。这家伙是个书呆子,学习成绩好得总是让我们望尘莫及。这个国庆斯斯文文瘦高个儿,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他聪颖而好学,每天捧着书本,教室、图书馆和寝室三点一线,每次考试都是第一。高中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同时也是我们母校史上第一个上清华的学生。清华里的国庆学习依旧很努力,后来远赴美国留学,如今已是当地一所大学里最年轻的教授,每年频繁地往返于中美之间。同学聚会,有人开他玩笑:“还是你厉害,可以在美国那里庆祝自己的国庆节。”大家听了,笑得前俯后仰。

我所认识的这些国庆们,虽然职业不同,经历各异,但是都与新中国的生日结缘,都在忙忙碌碌地生活和工作着,各自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的贡献。

国庆的散文8:难忘的国庆

文/李晶晶

“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今天是10月1日,我和小伙伴们唱着这首动听的歌谣,一起去杭州野生动物园游玩。

早上五点,我们就从张家港出发了,由于假期人多车多,原本3个小时的路程我们走了近6个小时,个个都累得筋疲力尽了,但一想到马上就要到了,大家又生龙活虎起来,个个兴奋不已。

一进动物园,只见来来往往的人们,黑压压的一片。动物园里面插满了彩旗,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来客。导游阿姨告诉我们:“今天主要是坐小火车去山间森林看猛兽。”说完,导游把我们带到公园森林小火车站,等了大约20分钟,我们终于坐上了“托马斯牌”小火车来到了猛兽区。粗笨的黑熊坐在小池塘边,晒着暖和的阳光,舔着自己身上的细毛;穿着黄黑相间衣裳的东北虎,威风地在林中踱来踱去,还不时发出吼声,像是在告诉人们,它就是森林之王;高大的骆驼,背着两个鼓鼓的驼峰,像是装满了丰盛的食物,邀请我们和它一起共享午餐;黑白相间的斑马,挤在一起,吃着嫩绿的青草,还不停地在窃窃私语,好像在说:“我们穿的条纹衫是不是很好看呀?”;八只长颈鹿,伸着它们长长的脖子,围成了一个圆圈,像是在祝福我们旅行圆满……

时间过得飞快,小火车到站了,我们的旅行也快结束了。这真是一个令人快乐又难忘的国庆呀!

国庆的散文9:国庆欢乐游

文/龚庭立

盼着盼着,十一长假总算在我的唠唠叨叨中来了。我们全家总动员,自驾游三天。

第一晚,我们入住在花果山酒店,它像绕来绕去很好玩的迷宫,酒店的旁边就是一个大大的湖,湖里有可爱的小鱼。

第二天,我们和格格姐姐会合了。地下大峡谷的漂流让我感觉很刺激,我们乘坐像高铁一样快捷的小飞龙来到漂流的入口,我和爸爸一组,一路上,我们看见了“恐龙”,它摆动着尾巴,让我尖叫起来。我们经过了荧光洞,妈妈以为我最想见的萤火虫就在里面,其实是那些灯光照出来的效果。还有漂亮的带着白色点点的蘑菇,恐怖的黑黑的蝙蝠倒挂在树枝上,这里一只,那里一只,让窄窄的山路像一个神秘的森林等着我们去冒险。

回到酒店,我们又去了像梦一般的温泉。这里有游泳区域,格格姐姐刚学了一周的游泳课程,刚好可以从最刺激的高空滑滑梯滑下来。我跟着格格姐姐上去体验,我把妈妈撞飞了,我们直接沉入水底,呛入喉咙的水让我俩感觉不舒服,赶紧过去喝水,哈哈,真是有趣的体验。你听过亲亲鱼疗吗?我和妈妈刚把脚放入水中,好多小鱼就围过来亲我和妈妈的脚,啄得妈妈哇哇叫,我们笑着逃跑了!

第三天的旅游,一路风景如画,尤其是青州泰和山,我们走过陡陡的古村山路,蹚过清清的小河,又参观了豆腐坊。这里的景,这里的人,这里的一草一木,让我终生难忘!

国庆的散文10:天香云外飘

文/肖玲玲

国庆长假,游走在外乡,手机微信朋友圈下起桂雨花。乳白的橙黄的桂花,一点点一团团,那香气隔着千里,好似都闻得着。

桂花树在我国已有2500年的栽培历史,文人墨客用妙笔写下许多桂花诗词和典故。宋之问《灵隐寺》诗中“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名句引人入胜,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

总会在这样的时节,忆起被桂花香气沾濡的校园。教学楼下那一排桂花树,每到黄昏,便是学子们的乐园。俏皮的少女抛却了羞涩,爬上树,像灵巧的长臂猿,采摘着桂花。从树下经过的男生,恶作剧地猛摇几下桂树,桂花就扑簌簌往下落,密匝匝的花雨落在发间身上,一个个都变成了香喷喷的人儿。树上的少女被摇得东倒西歪,恼羞地怒瞪坏小子。可那人早就跑远,只有零星的桂花雨,还在软软地往下跌。晚自习的教室,静悄无声。窗台上放着一只玻璃瓶,装着半瓶水,瓶中斜插着几枝桂花,散发着幽幽香气。少女手中的笔飞快地飘动,偶一抬头,伸手扶着身侧的桂花,嘴角扬起,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远处,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不经意扫过桂花,扫过拈花微笑的女孩,心间有淡淡清香洇开。

年少的记忆中,桂花的香气明媚如春,就好像那无忧无虑的少男少女。

多年以后,闻到浓烈的桂花香,竟觉得那味道太过甜腻,令人眩晕。那时,心中厌腻的还有那庸常的日子。于是,策划了一场孑然一身的游走,独自去找寻那个丢失的自己。

他乡也有桂花,只是那阵势远不如家乡。香味也很淡薄,偶然飘过,好似倏忽即逝的流星雨,不着一点痕迹。家乡却不一样,桂花树多而繁茂。街道绿花带中有修长的桂树,单位院落和小区往往也种着高大的桂树,树冠被修剪成圆弧形,丰盈饱满,光看着就让人觉得安稳。乡间的农舍,小院里也总有一棵两棵桂花树。待到中秋月圆,一家人坐在桂花树下赏月,桂子掉落,桂花飘香,把团圆的喜气渲染得愈加浓烈。

在异乡的星空下,幡然明白:浅薄的一生,载不下太多的跌宕起伏。有亲人在侧,有桂花飘香,便是天上人间。

回归家园,拥抱我的是桂花香。“好香!”“真好闻!”旁人惊喜的赞叹,酣畅淋漓。珍惜这大自然的馈赠吧,用桂花酿酒、熬粥、煲汤,品咂那最纯粹的原味。

受邀去乡间农庄吃饭。老远就看到一团人影,围住一棵桂花树,扯着被单,在那打桂花。那个着名的胖诗人,猫腰窝在枝桠间,灵动地摇着树枝。乳白的桂花簌簌坠下,落到被单上,用手抓起,柔软而有弹性,像少女水嫩的肌肤。树下有人举着竹篙,扑打着枝条。树上的人也不甘落后,哒哒摇树。于是,又是一阵急雨,落得人满头满脸,花香袭人。挣脱了日常的桎梏,肆意惊呼、尖叫、雀跃,仿佛重返童年……

用指尖淡淡的余香,泡一壶淡茶,把盏话桑麻。世事纷扰,与我何干?有桂香点染,有亲情抚慰,有友人温润,平淡的日子,也可馨香袭人!

国庆的散文11:野菊花

文/刘晔宽

今年国庆气候异常,三个台风过后,竟然连续下起雨来了。到了满山红叶的季节,却连成片的黄叶也很少见,红叶更是稀罕物了。车子进山跑了半天,只有秋风见凉,却不见红叶。看来只好扫兴而归了。山脚处一片黄色的小花吸引了我。在这满山萧瑟季节,这样靓丽的黄色几乎让我欣喜若狂了。

这黄色的不起眼的小花是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当秋风吹起,百花凋零,草木枯黄,灌木落叶的时候,野菊花便在山间不起眼的地方开放了。

野菊花有自己的性格,她往往远离喧嚣的城市,在曲曲折折的路边,在空旷的野地,在不大见光的山坡,在百花尽落的季节,她却默默无闻自由自在地开放着。她迎接萧瑟秋风的吹拂,笑看身边落叶的飘零,在瑟瑟的秋里,野菊花却尽可能展示自己的艳丽。

同样是菊科,城里温室里的菊花此时大朵大朵地,轰轰烈烈地开放着,有的红霞般鲜红,有的落日般金黄,都尽情地展示他们美丽。野菊花却没有那么高贵,她只有简单的黄色,花瓣不长,也不密实。花只有家菊四分之一那么大。怎么比喻哪?家菊好比大户人家的小姐,雍容华贵,出入厅堂,谈吐风雅,落落大方。野菊花那,就像在大户人家做工的丫鬟,进不得厅堂,只能在门缝窥听厅堂讲些什么。可这丫鬟纯净如水,没有奢华的化妆,却保留着那份质朴的美丽。

快来看哪!这有成片的野菊花。有人高喊,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也跑上山坡。这里一簇簇金黄的野菊,密密麻麻的开着分外美丽。这的花,花茎不高,一根花茎上分几个叉,每个叉都开一朵花,花心是黄色的,有花生豆那么大,花心上向外散射状长着十几个黄色的花瓣。虽然颜色有些单调,在我看来,在这深秋,能开这样的花也是难能可贵的了。

我开始喜欢这山坡上的野菊花了。她虽然不那么高贵奢华,却饱蘸着珍珠般的露水,呼吸着秋季清新的空气,用自己的质朴展示无限的美丽。我突然理解了王安石的“秋花不比春花落,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了。

野菊花,我好像开始懂你了。你是黄土的宠儿,岩石的精灵,你得到冰霜的浓情,怀有雨水的滋润,所以你具有黄土的粗狂,岩石的坚贞,冰霜的情节,雨水的奔放。你用你的一切,实现了从孕育生命到美丽绽放的全过程。

我爱你,朴实无华的野菊花。

国庆的散文12:平安的祝福

文/周慧

前天,在市人民路与国庆南路交叉路口,我看见了温情的一幕。指示机动车通过的绿灯已经亮起,别的行人都已经顺利通过了斑马线,但一位由家属搀扶着的老人却步履蹒跚,还没过完马路。这个时候,所有的机动车都耐心地等待着,没有一位司机不耐烦地按喇叭催促。等老人走完斑马线,车辆才按序通行。那位搀扶老人的家属,特意转过身给了缓缓移动的车流一个鞠躬。

在有红绿灯的路口,行人车辆分流而行,这样刻意的礼让并不常见。在没有红绿灯但设置了斑马线的路口,车辆是否礼让行人,不仅事关交通安全,更考验着司机的文明素养。我们的城市在刚推行“机动车不礼让行人将被罚款扣分”的规定时,很多机动车司机并不理解,也不以为然。朋友震就是如此。但在一次朋友聚会时,他却由衷地说:“希望有车一族都能礼让行人,在没有摄像头的地方尤其如此。”震的转变,让大家都很惊讶

震告诉我们,因为自己开车,所以他觉得礼让行人是对司机的一种束缚。虽然迫于罚款、扣分的压力,他会在有摄像头的地方装模作样礼让一下,但在没有摄像头的路口,却依然我行我素、开得飞快。妻子怀孕后,震都是请假开车接送妻子做产检,妻子孕晚期产检频繁,有一次震在单位有急事没法陪同,妻子只能打的去医院。从医院返家需要穿过一段斑马线,而这个路口,既没有红绿灯,也没有摄像头。平时,震都会开车绕过这个路口。妻子行动迟缓,如果过马路时车辆开得飞快,万一有个闪失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里,震心神难宁,他一忙完手头上的事情,就心急火燎往回赶,看见妻子平安到家,他悬着的心才放下。妻子告诉震,她一个人挺着大肚子经过那个路口时,好几辆机动车都慢慢减速礼让,等她走过去之后才正常通行。那一刻,震既感动又惭愧,他感激那些礼让孕妻的司机,更为先前张狂的言行后悔不已——他一直吐槽的礼让行人规定,却送给他的家人一份平安的礼物。

在那之后,不管路口有没有摄像头,只要有行人等着过斑马线,震都会减速停车礼让。他说:“虽然有车,你总有走路的时候,你的亲人也总有你无法开车照顾的时候,当我们作为行人过马路时,我们也希望经过的车辆不是加速行驶而是减速礼让。其实开车时停这几秒真耽误不了什么事,但对行人来说,这却是一个平安的祝福。我愿意给予这份祝福,就像人们曾给予我和我的亲人的那样。”

国庆的散文13:和你在老镇 虚度时光

文/李小米

国庆假日,看到各大景点人山人海,我也算一个理智的人,果断决定,就不出门远游去添堵了吧。

老雷说,他想去一个老镇上度假、写生,问我是否愿意陪他去那里虚度时光?老雷是我多年的朋友,这些年来的交往,我俩在一起,已经变得越来越沉默。人到中年,我和老雷这样没有誓言也没有承诺的朋友呆在一起,享受着如窖藏老酒的友谊。

到了小镇,我和老雷在一家老馆子里,喝了一大碗当地人手工打的豆浆,一人吃了一个麦面粑,把肠胃温存地抚慰了。老雷说,晚上我们来这家馆子吃老豆腐,出发前他就已经和主人联系好了。

老雷在老镇一家青瓦房的坝子里支起了画架,开始了勾勒。我就去老镇上闲逛,抬头望天,飘浮着棉花似的云朵,和老镇上那些老妈妈在秋光中晾晒的被子一样温暖。

这个老镇,到底有多老了呢?我向一个在门前打盹的老人打听。他向我回忆说,他爷爷来到这个镇上时,当年栽下的那棵黄葛树而今枝叶如盖,把一所老房子全都遮蔽了。

老镇有一条穿过它胸前的小河,河水昼夜流淌,像是老镇上若有若无的琴声。今年夏天的一场暴雨,暴涨的河水都爬到老镇的吊脚楼里去了,半夜里睡觉的王老汉,醒来后吓得抱起一块门板就开跑。

我和老雷,在小镇上隐居了几天。他白天写生,我看见他托着下巴,呆了的样子。老雷画了好多画,还为小镇上一位娇羞的美人画了一幅素描。我带上电脑,原本是来小镇准备写一篇已经打好了腹稿的小说,最终却一个字也没写出。在这个时光静止的老镇,我似乎凝固了思维。写啥呢,化成老镇的一缕风吹来吹去,不是挺好么。

离开老镇时,我竟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荷叶涌来,郁郁葱葱同我道别,一瞬间,把我全身都染绿了。

和老镇虚度的美好时光,有一天将成为悬挂在老墙上的一张黑白照片。

国庆的散文14:融在大海中

文/朱王瑞

国庆长假里,我们一家五口外出旅行。在这秋高气爽、轻松惬意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美丽沙滩,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赶海。

来到沙滩上,我们看到了碧蓝的海水,她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一触到岸边的沙滩,又害羞似地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我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任凭柔和的海水冲刷。我和爸爸妈妈在沙滩上互相追逐打闹,玩累了就倒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望着蔚蓝的天空,几朵白云悠悠飘着,海鸥一会儿在低空盘旋,一会儿又忽地冲向高空,尾翼沾上了水也毫不在意。此时,我才觉得和大自然是那样亲近,已经融为一体了。

傍晚,我们穿上泳衣向一望无际的大海扑去,碧蓝色的海水凉丝丝的,洗刷着疲劳了一天的我们,让我们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融在大海中,我想起了一首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是啊,妈妈就像这大海一样,包容我的一切。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沙滩,这次赶海,我终身难忘。

国庆的散文15:再逢禅韵

文/微心如澜

今年的国庆和中秋节重逢,很是难得,所以这个节日比往年更加喜庆和热闹,我也趁此长假回家和家人团聚,休息两天之后,自称业余驴友的我就想出去转一转。本来每逢十一长假期间正是北方秋收秋种的农忙时节,因为土地流转,我就成了脱产的农民,也可享受工薪族的假期,因此就有机会到处走走。

早就听说为了开发旅游事业,庆都山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以庆都山为依托,以唐尧文化为纽带,建成了唐尧古镇,儿童乐园,尧母湖等景观,打造了集游览,住宿,娱乐为一体的唐尧文化园。我们望都和唐县毗邻,骑单车也只需一两个小时的路程,近水楼台,所以我不止一次的去那里游览。

庆都山位于河北唐县东北八公里的北高昌村西北,由于尧母庆都所居得名,唐尧幼年随母在此生活,为唐尧故居地。东汉章帝封尧母为“灵台大母”,又因尧母庆都死后,虽葬于今望都旧城处,但其灵魂仍在庆都山,故名灵源山,俗称黑龙山,黑龙头。此山孤山独居,海拔只有二百多米,但钟灵毓秀,林木葱茏,山溪环绕。又因尧母庆都的美丽传说,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故而闻名遐迩,游客络绎不绝。

骑行在北方的原野,青纱帐已成熟收获,秋阳下展现出的是一幅幅田园画卷,那些忙碌的人们和田间耕作的农机构成移动的画图,我就行进在这丰收的画图中,分享人们收获的喜悦和播种的快乐,心情格外地舒畅,轻车熟路,很快就到达庆都山脚下。

来到山前不禁惊讶于眼前新奇壮观的场景,原先的山路,陈旧的山门都消失殆尽,山脚下低缓的山地被开凿,铲平。重新修建的山门,古色古香,十分壮美。穿过山门拾级而上是殿前广场,广场上游人如织,喧嚷,欢笑,使群山沸腾。广场中央是高出的多边形平台,用汉白玉的雕栏围成一座别致的舞台,一些大人和孩子在上面尽情地玩耍嬉戏,横亘广场东西是玉带河,河水澄碧清澈,锦鲤游弋,人们流连驻足,临水慕游鱼,几座玲珑的玉带桥跨卧小河,桥上不时有人依栏留影。从桥上穿过便是二十四节气的图文柱石,矗立广场两侧,为广场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

前面就是雄伟的尧帝庙,即唐尧文化博物馆,巍峨壮阔,气势磅礴,大殿是仿唐代建筑,木质榫卯结构,四周是挺拔的廊柱高高擎起庑殿式的重檐顶,檐下是苍劲的“唐风尧德”古朴的巨大匾额。殿内是高大的尧帝塑像,四周墙壁是上古传说故事的彩绘,塑像和壁画前尽是观摩和朝拜的人群。殿前有东西配殿,构成完整的庙宇建制。

大殿后是八卦亭,亭两侧是人们休息的长廊,休息片刻,就该上山了。如果你有足够的体力,可以直接登上山顶,体力不济,每攀一段路就有休息的平台供人们小憩。山顶有小广场,可以从山前攀登而上,也可乘游览车从后山缓坡直接进入。广场上人头窜动,游客的嬉闹,小贩的叫卖,显得格外热闹。广场上的唐尧塑像,彪悍,魁梧,威严耸立,俯视众生。

山后的半山腰传来缕缕佛音,那是诵经的声音,委婉柔缓地在山中飘荡。苍松翠柏间红墙碧瓦的寺庙掩映其中,这便是著名的灵源寺了。据《大清一统志》载:山半有灵源寺,山上有井,可以窥晓月。“灵源晓月”为唐县古八景之一。灵源寺原为圣母祠,建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后改为寿圣祠,是唐代武则天为追念尧母庆都养育圣祖唐尧功德而修建,现存武后供养的巨型佛经碑五通。可不知为什么大殿的匾额是观音殿,殿内供奉的并非尧母,年代久远,大概无从考证。

夕阳穿过松柏浓密的枝丫,给庄严的庙宇镀上一层辉煌,使金色的屋脊更加肃穆,沉静,翘动的飞檐更加灵动,鲜活。使飘动着烟火的香炉,铭刻史料的碑石更加神秘。几只鸽子从容地在斗拱和古朴的雕栏画栋间灵活的跳跃,翻飞,“咕咕”地叫着,衬托着寺院的幽静。

几位土黄色僧衣,绛色袈裟的僧侣,在香客和游人间有序的穿行,准备着例行的法事,一阵忙碌之后,庙内佛像前,众僧侣庄严肃立,双手合十,口中诵念,主持敲动檀板和木鱼,清脆悦耳,和唱着舒缓的乐音。

门外一帘之隔,几位善男信女,静立合掌,口中轻吟,一脸虔诚。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夹杂在人群中,学着大人的样子,见我举起相机拍照,便怯怯地望着我,满脸羞涩。

山前是熙攘的人流,穿行的车辆,叫卖的小贩,诱人的风景。山后是肃穆的庙宇,袅娜的香火,飘渺的禅音,僧众信徒的虔诚,好像有一道看不见的藩篱把山前山后隔成两个世界,一边是浮世繁华,功名利禄,一边是遁世修行,修身明志。

太阳就要躲进西山,唤来几分暮色,给群山和翠柏浅施一层青黛,让它们更加沉稳而庄重,倦鸟归林,人寻归途,寺庙袅娜的吟诵渐行渐远,耳畔送进几声清脆的铃声,那是飞檐上的风铃在风中摇曳,震颤,发出悦耳的声响,推开烦乱的心扉,象一涓清泉流入干涸的心田,慢慢地侵入,润泽。又像是荡在平静心湖中的涟漪,一圈一圈的漾开,细微而清晰。又有几声钟鸣洪亮,浑厚,缭绕山谷,余音悠长深远,跌入俗世,消失在飘起雾霭的山中。

又想起几年前的冬天,我来到庆都山,那时还未开发,水光山色,自然天成,游人不多,不似现在的喧闹。一样的夕照,一样的禅音,一样飘动的风铃声。灵源寺也是香烟缭绕,也有燃起香烛的香客虔诚的膜拜。庙内一袭灰布棉袍的年迈的老尼,守在门旁动作迟缓地整理着香烛,一只黄狗很安静的趴着,伴在老尼身边,眯着眼睛,好似也进去了佛的世界。这次到来没能见到那位老尼,见到的一只狗也不是从前那一只,偌大年纪的老尼,现在可安好?不知为什么每有琐事牵绊,每逢烦乱和苦痛侵袭,总会想起那幅安静祥和的画面,总会想起佛音中彳亍在山间沉寂下来的心境,周身顿觉清爽,一切释然。

我不信佛,也不信奉所谓因果,可我崇尚佛家的慈悲为怀,敬畏寻求善念的佛心。我喜欢修身参禅的意境,喜欢缠绵悱恻的袅袅佛音,喜欢庙宇飞檐上“叮当”作响的风铃,喜欢回荡在山谷中警示俗世人心的钟鸣,喜欢人生修行中禅韵的博大和空灵。

国庆的散文16:中国扬子鳄村之行

文/承宇

国庆长假,大家免不了要去外面旅游。而我们家也不例外,这个国庆长假,我们就去了中国扬子鳄村。

一进门,一座小桥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我赶紧走上前去看,哇!一条扬子鳄赫然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众所周知,扬子鳄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栖息地只有长江-黄浦江河段了,可是在这儿这么容易就见到了一条,也太惊人了!我赶紧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珍贵的一幕。据导游阿姨介绍,前面还有更多的扬子鳄,于是我一路小跑赶在了大部队前面。果然,在我拐弯时不经意间又看到了五条扬子鳄正悠然自得地趴在桥下乘凉呢。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句:“扬子鳄在吃小鸭子!”我的目光立刻循声而去,果然看到了扬子鳄捕食小鸭子的情景,只见有四条扬子鳄向小鸭子发起凶猛进攻,而小鸭子临危不乱,从容地躲过了所有的攻击,但是正当小鸭子准备逃走时,一条扬子鳄突然从水下冒出来,“啊呜”一口就吞掉了小鸭子,哎!可怜的小鸭子就这样葬身鳄腹了。

如果说一期工程中的扬子鳄是“高富胖”的话,那么二期工程中的扬子鳄就是“小穷瘦”了。导游阿姨告诉我,扬子鳄终究是要放归大自然的,为了让它们脱离人工养殖方式,尽快地适应大自然,扬子鳄村的工作人员模拟了大自然中的生态环境,给扬子鳄们量身制定了一套“生存”宝典。原来如此啊,我恍然大悟。这次旅途,不仅让我知道了有关扬子鳄的许多知识,还让我认识到: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