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步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散步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散步的散文1:童年的沙滩

文/郑晓乾

我爱在河边的沙滩散步,我爱在沙滩旁伫立,我爱捧起晶莹闪亮的沙粒,仔细研究它奇妙的结构。沙,无时不牵动着我的思绪、我的恋情……

记得小的时候,一个清凉的夏夜,我问妈妈:天空的白沙滩?妈妈笑了,她捧起我的小脸,给我讲了一个女娲补天的动人故事。

后来,我刚刚懂事,祖国便卷起了“史无前例”的狂风。没错,那年我上小学一年级。学校停课了,我们只好上沙滩捉鸟、捉鱼、上山打柴、挖野菜。人们大都“抓革命”开批斗会去了,滩地上不见一个修堤、打夯的工人。我难受极了,真想听那打夯的号子:“哎……说说那郑小小喂,咳咳!他爹是秘书喂,咳咳!打鱼真不少喂,咳咳……”一位姓徐的喊号员,看见我同二哥、三哥拿着自己编织的小抬网,捕捉了一大筐鱼,有鲜鱼二斤重;白鱼、鲤鱼等。即兴地把我们老郑家哥们儿打鱼情景编成了打夯号子。我们一边捕鱼,一边笑着、走着、听着。打夯的号子也伴随着哗哗流淌的水声渐远……

挖野菜时,我们拿着手中的菜刀,到沙滩上刨挖沙滩里白白如玉的石头,小伙伴们管它叫打火石。当年镇里还没有通电,我们把白石用筐搬回家,打成小碎块,等到黑黑的晚上,一手拿一块白石打摩擦,嘿!还真能打出火亮来。忧郁的我把白石拿回家,稀里哗啦倒空了自己的“百宝箱”,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家里贫困,没有钱买玩具,大多东西都是自己和黄泥制作成的,比如:坦克、汽车等等,儿时的“百宝箱”是珍藏儿时天真的幻想,还是想得到一点安慰?我也说不清。

时光的延伸,永远不能把美好的故事熨烫平庸,岁月的锈蚀,永远不能把真挚的情感消融。

岁月的流水,流过几十个年头,沙滩,终于又挺直了压弯的脊背,生机勃勃地前进了,工人们建起了长长的大桥,打出了好几眼大水井,行人走路方便了。人们吃水方便了。并且用来浇灌下游的秧田。

有一回,几个还没到上学年龄的孩子围着一台新装的水泵,雀跃着,欢呼着:“泉水娘娘散花喽……”我兴奋地走上去,他们七嘴八舌地问:“叔叔,水泵会变魔术吗?”“叔叔,为什么看喷水是白色的?”“叔叔,水泵会喷出鱼来吗?”“叔叔……”啊,啊,多么有趣的问题啊!沙滩变了,孩子们也变了,他们不再像儿时的我想着“镶天”,而是“水泵会喷出鱼来吗?”是啊,是啊,水泵会喷出鱼来吗?我激动地默念着,会的,会的,一定会的……

如今,偶尔回到故乡,积久的夙愿早已成为现实。瞧,大水井的下游已修建了好几个养鱼池,过去的沙滩北面已建起了教学楼、酒店、汽车、修理厂等等。每当夕阳西下,池塘里的鱼儿高高的蹿出水面,白亮亮的,像一朵朵白莲盛开。我信步走上大桥,举目回顾。远处了阵阵洪亮的笛声,船夫们正在撒网,仿佛要把这欣欣向荣的鱼池,拉着一同向前航行。

啊,蓝天,白云,波涛,晚风,还有我儿时的记忆,一切都固有了沙滩、大桥、鱼池、稻田才变得如此可爱、可亲。为了使家乡变得更加美好,我愿化作一粒闪亮的沙粒。

关于散步的散文2:玉米羹

文/张君亭

早晨与妻子散步,走得较远,路过一处偏僻的玉米地,时已初冬,下过清霜,田野一片肃杀,玉米早被农人收获,只剩下秸秆站立着,都已死亡干枯,在地边竟发现了两株依然翠绿的玉米,还结了两个硕大的玉米穗,剥开看看,籽粒饱满鲜嫩,和妻子掰了拿回家。

在这个季节里,多么难得。

我让妻子把玉米用擦床擦成颗粒,做了一小盆玉米羹。

刚喝了一小口,就像醉了一样,口舍不得往下咽胃像伸出贪婪的手。说甘似甜,说甜像甘;浓香里饱含着鲜美,鲜美里透着浓香。

猛然,却又是很自然地想起了故乡,想起了童年,想起了去世已三十七年的母亲。

我小的时候,最喜欢喝母亲做的玉米羹。

每年的金秋八月,新玉米成熟了,生产队把收获的玉米穗分给各家,总有少量未及成熟的玉米穗,在那粮食几乎数着粒吃的贫穷岁月,这样的嫩玉米穗谁家也不愿意要,母亲却不吱声,她知道她的儿子喜欢喝玉米羹呢。

放学回到家,母亲笑着迎我,堂屋的饭桌上放一碗香气扑鼻的玉米羹,感觉屋外的阳光都格外灿烂。

童年时喝玉米羹,只是感性地喜欢,玉米羹真正的味道,既不能准确感知又不能用语言表达。

要说我在家乡短暂的童年里,吃过什么美味,母亲做的鲜玉米羹,即是其一。

我的童年,物质生活那么贫瘠,但家庭氛围又是那么幸福,父亲晃着宽阔的臂膀,像大山一样扛着风雨,我则沐浴在母亲无边的母爱里。

父母早早地离开人世,我们一家三口人,只剩下我自己,流落异乡,而今,两棵偶遇的玉米让我意外享受了奢侈的温情。

这两颗玉米,莫不是我的父亲母亲幻化而成?

着名作家洪烛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南方的鱼》,说到在江苏南通吃河豚鱼、吃河豚鱼皮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审视眼前河豚的皮(已被厨师事先剥下,搁在鱼背上),确实布满粗硬的毛刺,刚刚放到唇边,顿觉如砂纸或猪鬃般扎人。主人笑了,教我将鱼皮放回盘中,翻过来卷着吃,即毛刺冲内而背面光滑软组织冲外(跟穿翻毛皮袄似的),以避免正面的细刺戳口。他建议最好整个吞下,不要咀嚼。又说这样消化后,极其养胃,鱼皮融化成稠浓的汁液,会给胃壁覆盖上一层起保护作用的黏膜。我试着这么做了,感觉良好,胃里顿时暖融融的。像一只肉乎乎的小手在胃里按摩。”

我把洪烛先生的文章讲给妻子听,我说:洪烛先生吃河豚鱼皮的感觉像是专为我今天写的,她笑道:“你喝玉米羹还能喝出河豚的美味!”我说:“我不曾吃过河豚鱼,但我想,只怕洪烛先生的河豚倒未必能比得上我的玉米羹。”

关于散步的散文3:去斯万家那边散步

文/(法)马塞尔·普鲁斯

我们在栅墙外停了一会儿。丁香花已盛极而衰。有几株依然托出精致的花团,像一盏盏鹅黄色的吊灯,但枝叶间许多部分的花朵,虽然一星期前还芳香如潮,如今却已萎蔫、零落、枯黄、干瘪,只像一团团香气已消的泡沫。我的外祖父指点着对我的父亲说,自从他同斯万先生在斯万太太去世的那天在这里一起散步以来,这园内的景物哪些依旧如故,哪些已经改换模样。他抓住机会又把那天散步的经过讲了一遍。

我们的眼前是一条两边种植着旱金莲的花径,它在阳光的直射下向高处伸展,直达宅门。右面则相反,花园在一片平地上铺开。被周围的大树覆盖的池塘虽是当年斯万老先生雇人开挖出来的,但这花园中最着斧凿痕迹的部分也只是对自然的加工;有几处天然特色始终在它们的范围内保持着独特的权威,它们置身于花园就像置身于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环境中一样,公然挑出自己本来就有的特色。展示这些天然特色需要一个僻静的环境,而在人工点缀之上它们自有一种孤幽的意韵:例如花径下的人工池塘边,两行交相栽植的勿忘我和长春花组成一顶雅致的蓝色花冠,箍住了水光潋滟的池塘的前额,菖蒲像轩昂的王公挥落他们的宝剑,一任他们统治水域的权杖上紫色、黄色的零落的百合花徽,散落在泽兰和水毛茛的头上。

斯万小姐的远行使我失去了有幸在花径一见她的倩影的可怕的机缘。不能结识这样一位享有殊荣、与贝戈特为友、能同贝戈特一起参观各处教堂的少女,应算是有幸抑或不幸呢?因为若与她相遇,自惭形秽的我必受到她的轻视;可是,由于她不在,我虽生平第一次得到静观当松维尔园内景色的机会,却只觉得了无情趣。对我的外祖父和我的父亲来说,情况倒似乎相反,他们也许觉得女主人们不在反给整个庄园增添宜人的气氛,使它具有难得的美(犹如登山之日巧遇万里无云的好天气),因而今天到这边来散步就格外适时。我真盼望他们的算计落空,突然出现奇迹,让斯万小姐陪伴着她的父亲双双来到我们的眼前,使我们不及躲避,只好同她结识。

这时我忽然发现草丛里有只篮子被遗忘在一根钓鱼竿的旁边,鱼竿上的鱼漂还浮在水面。我赶紧设法转移我的外祖父和我的父亲的注意,生怕他们发现她可能在家的些许迹象。不过,斯万倒曾经跟我们说过,他这回出门有点不合时宜,因为家里有人住着。那么说,这鱼竿可能是哪位客人放的。花径间听不到有人走动的声音。一只不见踪影的鸟不知在丈量哪棵树的梢头,它千方百计地要缩短白昼的长度,用悠长的音符来探测周遭的僻静,但它从僻静中得到的却只是调门一致的反响,使周遭更安定、更寂静,仿佛它本来力求使一瞬间消逝得更快,结果反使那一瞬间无限延长了。天空变得凝滞,阳光径直射下,让人想躲也躲不开;小昆虫们无休止地骚扰平静的水面,沉睡的池水一定梦见了想象中的弥漫无际的漩涡,仿佛在迅速地把软木鱼漂拖进倒映在水中的那片悄然的天空,从而更增长我初见鱼漂时的惶惑之感。鱼漂几乎垂直地浮在水面,似乎随时都会沉入水中,我已经顾不得自己既想结识斯万小姐又怕见她的双重心情,考虑是否该去告诉她鱼已上钩。这时,已经走上通往田野小路的我的外祖父和我的父亲惊讶地发现我没有跟在后面便转身叫我,我只得赶上前去。我觉得小路上掠过一股山楂花的香味。疏篱像一排教堂被堆积的繁花覆盖得密密匝匝,成了一座巨大的迎圣台;繁花下面,阳光像透过彩绘玻璃窗似的把一方光明照到地上;如胶似漆的芳香萦绕着繁花组成的圣台,我的感觉就如跪在供奉圣母的祭台前一样。花朵也像盛装的少女,一个个若无其事地捧出一束熠熠生辉的雄蕊;纤细的花蕊辐射开去,像火焰式风格的建筑的肋线,这类线条使教堂的祭廊的坡级平添光彩,也使彩绘窗上的竖梁格外雄健,而那些绽开的花蕊更有如草莓花的洁白的肉质花瓣。相比之下,几星期之后,也要在阳光下爬上这同一条小路的、穿着一色粉红的紧身衣衫、一阵轻风便可催开的蔷薇,将会显得多么寒碜、多么土气啊!

关于散步的散文4:风从我耳边划过

文/周嘉玉

饭后散步,看到伙伴们在兴高采烈地滑旱冰。他们足踏旱冰鞋,好似旋风般自由飞翔,时而腾跃,时而旋转,看得我眼花缭乱,羡慕极了,便缠着爸爸也买了一双旱冰鞋。迫不及待地穿上它,像模像样地戴上护膝、护肘、头盔,自信满满地幻想着在操场上驰骋一番。可谁想,刚站起来就摔了个人仰马翻。

我挣扎着爬起来,小心翼翼地扶着栏杆蹒跚挪步,不料,滑轮被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垫了一下,将我又一次掀了个四仰八叉,连结实的裤子也划了一道长口子,痛得我眼泪在眼圈里打转,气冲冲地在心里叫着:“不学了!坚决不学了!何必自讨苦吃!”刚想放弃,突然想起爸爸的话: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过程;只要努力了,成功就不会遥远。

爸爸的话语好像一把智慧的火炬,照亮我前进的方向,鼓励我坚定信念,迎接挑战,相信自己一定行。于是,我重新站立起来,冷静思考失败的原因,终于醒悟到——掌握身体平衡是滑行的关键。可是,如何才能掌握身体平衡呢?经验告诉我,实践是解决一切难题的钥匙。通过一遍遍摸索,一回回摔倒,一次次爬起,我终于掌握了身体平衡的要领,从起初战战兢兢地挪动,变成如履薄冰的小滑动,再从小滑动,变成大滑行。三米,五米,十米……树枝从我眼前掠过,风声从我耳边划过,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惊喜荡漾在我的心尖。

感谢挫折,使我品尝到迎接挑战、拥抱成功的喜悦,并深深地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努力了,成功就不会遥远。

关于散步的散文5:石榴的花与果

文/丁旭东

晚上和友人散步的时候,无意中发现铜川新区大唐养生园里的石榴花悄悄地绽放了,一朵朵指头般粗细的花蕾偷偷张开小口,逐渐形成小喇叭状,显露出诱人的身姿。石榴花开,或许也只有石榴花开的时候,众花差不多已临凋谢,形成了石榴树一花独放的景观。也许在冥冥之中,石榴花就懂得这自然的科学性,错位发展,缓一步走也不失为一种智慧。既然早开的凋谢也早,那晚开一点又有何妨?

石榴树花开得鲜活与古朴、动态与静态,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对应,不由得让人为美景赞叹,为石榴感慨。石榴花开,不仅仅是独放独鲜、独显芳香,诱得众人围观欣赏,还在于它在花开之后,必然有果实跟随,果实与花开一样,都是人们的期待。开花结果,本应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但是在铜川新区大唐养生园里,石榴却成了能够名副其实的唯一。

一般情况下,石榴花期为5-10月,果熟期为9-10月。在陕西关中地区,石榴是水果佳品,独具美味,西安临潼的石榴更是陕西一大特产,集全国石榴之优。它与当地的特产洛川苹果、宜君核桃、秦岭山中猕猴桃……都在演绎着春华秋实自然规律,都在满足着人们赏心悦目和香甜可口的多重梦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石榴被视为一种吉祥物,视它为多子多福的象征。虽然石榴花没有其他花朵,开的那么早、那么多、那么鲜,但是最后大家最钟爱或许还是有花有果的石榴,最钟爱的这不久就能挂满累累果实的石榴树。

关于散步的散文6:蚂蚁运食

文/苏陆琪

一天,我和爸爸在散步,无意中我看见一群红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在路上。我忙叫住爸爸,说:“爸爸你看!蚂蚁们在干什么?”爸爸看见了,说:“要不然我们跟着它们看看吧!你先等着,我去捡些石子来。”说完,爸爸就跑去捡石子了。于是,我跟着蚂蚁们走了一小段路。

爸爸回来后,他对我说:“你去把石子放在蚂蚁走过的路上,快!”说着,他就给了我一些石子,于是我把石子放好,跟着爸爸继续观察蚂蚁。只见红蚂蚁们走到了一个蚁洞前,快速地跑了进去,过了一会儿,红蚂蚁们出来了,我突然发现它们手里拿着一些白色的东西,爸爸看了,对我说:“我想这白色的东西就是黑蚂蚁的幼虫,这群蚂蚁是红蚂蚁,红蚂蚁不喜欢劳动,喜欢打仗,它们是想让黑蚂蚁做它们的奴隶!”更让我不可思议的是,红蚂蚁们走上了石子,爸爸又说:“蚂蚁是靠寻找气味回家的,所以我才让你放些石子来确认。”果然,我发现蚂蚁还是越过石子往回家的路走,不久它们走到了洞口,把黑蚂蚁的幼虫放到了洞里,一副满载而归的样子。

原来,大自然的奥秘还真不少啊!

关于散步的散文7:流动的土地

文/刘绍雄

傍晚在河堤上散步到施工地段,然后打转往回走。上了水南桥,往城里去的时候,总是被一处很美的风景诱惑和神往。

这景不是近在咫尺的桥亭。仿古桥亭也好看,在白天,可以把亭子看得很清楚:亭子八角重檐攒顶,顶上编结着琉璃蓝瓦,红漆廊柱,外砌青砖,檐牙高啄,翘楚的檐角吊挂着喑哑的风铃。夜里的桥亭虽然看不大清亭子的细节,但因装饰着流光溢彩的霓虹,比白天更加光彩照人了。那一闪一闪的红蓝绿三色灯管,镶在亭子四周,不断向人眨动挑逗的眼神,在黑夜里明亮着难挡的风情。但只因距离太近,我反而不喜欢它们的绚烂与花哨。有人说,走得太近就失去神秘的美感,美应该是不离不弃,是触摸不到又能感受到的东西。在桥上能看到又不能近距离触摸得到的美,应该是右手边远处的东塔。

东塔在夜里通体放射着彩光,像一个巨大的夜明柱体,光的芒线勾勒出棱角分明的塔身。葳蕤着绿树的六角塔顶,藏着神话、藏着我少年梦幻的宝葫芦,历经了几十年风雨,如今还安然地立在那里。雄姿英发,一塔独高,东塔是小城历史兴衰的见证,也是指引我回归桑梓、穿越到小时代的路标。塔的旁边就是奔流不息的赦水。水与塔,一静一动,一卧一立,对比强烈,相得益彰。江水在塔前绕了一个弯,恰似美人的臂弯,一把揽住了东塔。

此刻,我站在桥上,脚下就是流动的土地。这土地生我育我,流淌着母性的纤柔和润物细无声的温情,丰腴清纯,最能养人。我就是喝着它甘美的乳汁长大的。这土地还生长拉长巷子的船工号子和欸乃的桨声,生长浣衣少女白鸽样放飞的笑声与水嫩的柔情。我满腹的乡思只要一涌出来,就会顺流而下,抵达东塔的脚下,去找寻儿时游塔的踪迹。

黄昏来临的水南桥,总有人站在桥栏边垂钓,也有人站在栏边闲聊,或者呆呆地看河景。垂钓的男人们,有的是结伴而来,有的匹马单枪。他们将发出莹光的浮子,从桥栏边垂放到河中去,不一会儿就手感浮子在动了,赶紧起钓,就有一尾小鱼儿被牵上来。鱼小得可怜,这么嫩小,就被人夺命于口,想着也真有点愀愀然,恸恸然的。

更有人喜欢在桥不远处的滩头垂钓。沿着河堤一路走过去,走到洗沙传送带那一头,一直到没有铺路了,就能看到三三两两的摩托车停靠在路上,有多少摩托车就有多少钓鱼的人。他们走下路基,下到河滩临水的地方,拿出小杌子坐下来,坐得与茂盛的水草一样高矮了。你暴看一眼,发现不了他们,仔细看才能看清。原来,这些深藏在水草丛中的垂钓客,把自己隐成了一株临风的野草。

水声悄语,波光流转,一轮一轮的水帘子在黄昏的梦幻中,被晚风撩开来,很波俏的样子。儿时想像着桥下的河水里面,是不是藏着水晶宫,水晶宫里是不是住着水妖与鱼娘?当然,水下只有游鱼与小虾,或者只有水草与沉沙。水也不会很深,白天能一眼望到水底,河底的卵石鼓着泡泡,像是鼓吐着一个水煮泽国的童话。

如今身居北国,却总是回想在老家水边流连的情形。好想溯流而上,回到我的桑梓之乡,在这块流动的热土上靠水而居,落尽繁华,掬一捧水梦,终老一生。

关于散步的散文8:大爱

文/钱志芳

前天老公在小区里散步,听到阵阵唧唧喳喳的鸟叫声,抬头一看,树丛中居然有个白色的鸟窝,里面有两只嗷嗷待哺的小鸟,羽翼未丰,还不会飞翔,可能是肚子饿了,小鸟在不停地叫唤。

本想离开的老公,低头看见一只小鸟掉在地上,已经没有了呼吸。

“可能是饿死的呢!还不如把另外两只带回家来,我们可能拯救了它们呢!”于是,他把剩下的两只小鸟捧回了家。

找来了漂亮的空盒子装起来,里面铺上了洁白的餐巾纸,为两只小鸟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家。

老公找来针筒,灌上水,给小鸟喂水。

“小鸟给它吃什么呢?鸟妈妈一定去给小鸟找虫子的,但是我们找不到虫子,怎么办呢?”老公左右为难。

“要不,我们给它们喂米饭?”我赶紧出点子。

取来米饭不好喂,老公找来镊子,一粒粒夹给小鸟吃。看着它们大口大口吞咽下去,悬着的心才放下来,觉得两只小鸟有救了。

让两只小鸟吃完东西,我们把盒子的盖子盖起来,怕小区里的野猫来抢去。

昨天下了一天一夜暴雨,如注的倾盆大雨,一下子把树林里的鸟窝冲散了,看着地上凌乱的鸟窝,我们庆幸把小鸟救了回来。

没有想到,小鸟和鸟妈妈是有感应的。即使住在盒子里的小鸟发出了轻微的叫声,也一样被耳聪目明的鸟妈妈听见了,不知什么时候起,它不停地在盒子的四周叫唤着,跳跃着,似乎在喊着:“我的宝贝,你们好吗?”

即使大雨滂沱,鸟妈妈还是衔着虫子在我家的竹竿上跳跃着,徘徊着,希望亲嘴喂给它的鸟宝宝。

久久不停地叫唤,久久不停地盘旋,久久地等候,让我们为之动容。

老公轻轻地把盒子打开,然后,赶紧逃离,远远地看着,我则躲在窗帘后面,看着鸟妈妈急切地喂给小鸟,看着鸟宝宝咽下小虫,才离开它们。

不一会儿,又去找来一条小虫,喂给另外一只小鸟,那慈祥而亲切的叫声,让我们感受到那血浓于情的伟大母爱。

四周的邻居知道了都来看两只小鸟,孩子们拿来了好吃的喂小鸟。一周岁的雯雯还不会说话,但是一看到小鸟,便咿咿呀呀地跟小鸟打招呼,还主动把手里的面包送给小鸟吃,看到小鸟吃下去,开心地拍手直叫唤。

受着我们宠爱的两只小鸟,总算躲过了最危险的一劫。我打开盒子,活泼泼的小鸟张开了双臂,扑棱棱飞起来,想飞到外面。是的,小鸟的自由才是它的广阔天地。

等天晴好,我们愿意重新为小鸟造一个结实的窝,把两只可爱的小鸟送回家,让它们母子相聚,相亲相爱在一起。还给小鸟自由,那,才是大爱。

关于散步的散文9:阳光下散步的时间

小雨连绵几日,终于换来今日一天的阳光。初冬的阳光总是那么和煦、柔美,打在身上有一种暖暖的感觉。这种感觉告诉我生活其实依旧如童年般幻想的美好,虽然,已经忘记了童年时幻想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或者该问是否幻想过?

中午十一点半我们准时吃饭,一群男人吃饭总是那么狼吞虎咽五六分钟搞定一切,在十二点半上班前,我们各自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娱乐着自己或是大家,打羽毛球的、下象棋的、打扑克的、睡午觉的,还有像我一样晒太阳的!

懒懒的站在阳光下,似乎是想把前几日因为下雨而未晒的阳光一下子都补回来。这么美好的阳光不和朋友分享下似乎心里过意不去,便给远方的两个朋友打了两通电话,一个在抄作业,一个在懒洋洋的晒着太阳睡觉,都挺好!

写完上面一段之后,脑子里空白了许多,因为我穿插着写了一篇企业博客文章,之前晒太阳激发的一点点的灵感都被刚才写企业博客时想到的设备参数给吞没了!至此,我终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一点:一心不能二用,至少是未经专业训练的心不能二用。不过,我似乎真的是在一心二用。房说我现在写文章的水平的直线下降,他看了我最近写的几篇,大不如从前。这一点我也深刻感觉到了,现在写个“闷骚的、文艺点的”文章可能要用上蹲坑的精力了。不过,写网销技巧的文章倒是手到擒来!

两通电话结束,我依旧站在小狗的旁边和它一起懒洋洋的晒着太阳,享受着难得的阳光。在一段时间中,没有车声、没有机器的轰鸣、没有任何惹人讨厌的噪音,生活就这样变得美好,以至于都没有憧憬未来的想法!只怕这一切只能在梦中实现,而且是你很幸运的做了这样一个梦!

关于散步的散文10:雨天,遇见蜗牛散步

文/刘书良

初夏的上午,阴云布雨。微雨的校园,中央花坛的长廊下,我收起心爱的雨伞,信步观赏这满园的绿肥红瘦。

紫色的圆环形花坛,坛周分布着若干扇形的区域。区域内,高高低低的填满绿色,绿色的高高低低的树木,成排种植或零星点缀。成排种植的较高的树木,是香气已过的桂花树和小扇完全绽开的银杏树,低的是草坪和草坪中点缀的月季花,花儿朵朵正是盛开的张张美颜。零星点缀的几株高树,有正逢花期的广玉兰,有开花蜜甜但花期已过的洋槐树,有七八月间花期至时荣华富贵感满满的芙蓉树,它们全都精神抖擞地沐浴在微雨中。

难得能有这样的惬意,偷得浮生半点闲,徜徉在绿肥红瘦之间。抬头望向头顶,只见廊顶绿色的青藤叶间,美国凌霄花小喇叭似的滴滴答答地吹奏着初夏的舞曲。紧实的花朵,紫红夹金的厚重颜色,点亮了铅色的背景。雨水淋洗过的植被,颜色都更加鲜活。放眼这样的绿色,倒是很舒心,很能让整天面对电脑、手机的眼睛放松片刻。深呼一口气,满满的清新沁人心脾。闭上眼睛,当自己就是其中的一株小草、一朵小花、一片树叶,甚至是一条土龙、一只蜗牛,在微雨中体会这淡淡的清凉、醉人的湿意……

“蜗牛!蜗牛!散步的蜗牛!”思绪翩飞间,我期待的蜗牛突然闯入我的视野,我兴奋得像个孩童般叫起来。

一只,两只,三只,半平方米不到的石板上居然有三只蜗牛!它们背着自己心爱的房子缓缓地爬行在廊柱间相连的座条石上,好可爱啊!蹲下身子,我亲切地和它们打个招呼——嗨!它们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忙活着自己事情,压根不理我。三只!我居然一睁眼就能看到三只正在散步的蜗牛!好有眼福哦!只见三只大小不一的蜗牛,东南西北的一字儿摆开。小的,颜色偏白;大的,颜色偏暗;最大的,颜色最暗,是黄褐色,也离我最近。它驮着那线条流畅的小屋,伸长那雷达般的触角,左伸伸,右探探,肉肉的滑滑的身子,慢慢地蠕动着。找什么呢?树叶?小草?回家的路?新的迁移目标?我不知道。

我继续观察,它继续找寻。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花草树叶的清香混着泥土的气息,哪里才是食物的供给所?我猜,它是不是这样想呢?只见它把触角向前伸了伸,好像搜索着它所期待的物体的气息。或许气味不太对,它又将触角向下弯了弯,接着右拐,再向前爬动。显然,右边的气息更加湿润,更接近草坪,左边是廊下的地板和它身边的我,干燥的气息和人的气息让它回避。“嗨!我不是坏人!我不伤害你!”我对它说。它是个倔强的小聋子,继续朝着它既定的方向南行。咦?那两只呢?顺着它爬行的方向看去,我才发现,那两个小家伙不见了。

微雨几乎不再滴答了,风中的湿润渐渐在减弱。想来,廊内的干燥感更加明显,小家伙们应该奔向湿润的家园——绿草丛中或湿润的树干了吧?抬头,我突然看见廊柱高处,一只中等个头的蜗牛在缓缓爬向更高处,似乎去找寻廊顶被雨水滋润的绿叶,那里将是它心仪的美食和美居。

眼前的这只蜗牛,你想去哪里?再陪我玩一会好吗?于是,我用指腹轻轻点了一下它的一个触角顶端,它迅速地缩回,见我没有下一步动作,就缓缓再伸出来。我再触触它的另一个触角,同样的反应再次发生。哈哈哈哈,好有意思!我好像在跟一个好朋友逗趣。反复几次,它不怕我了,触角伸缩的速度在加快,是适应了吗?它的几乎透明的脑袋里,有血管一样的东西在规律地搏动,淡黑色的。它有时还要把脑袋抬起,好像看看前方的路;有时又把脑袋放下,触角也左右旋转,试探,两个触角不对等地时伸时缩,嘴巴还觅食似的咀嚼着。石板上,啥也没有啊!它在干嘛?突然,我发现它的小房子开口处,有黑黑的泥线条在慢慢加长。哦!我明白了!它在排便!原来,蜗牛是这样排便的!蜗牛的便是从这里排出来的!以前只看见过干干的蜗牛粪便,从没有亲眼目睹蜗牛排便的过程,今天总算长见识了!

我捡起一根草梗,轻轻的触动它的胸部,拦住它的去路,我想挽留它一会儿,再多和它玩一会儿。我左拦,它右走。我右拦,它左走。左右就是一个不配合!我再次拦它,它的嘴巴居然张开了,肉肉的,白嫩嫩的,肥嘟嘟的,没有牙齿,好像在跟我吵架似的。我是个世界和平的爱好者,才不想和它吵呢!不是喜欢,不是好奇,就不去招惹了,并没有要存心伤害的意思。当它把头和胸高高抬起的时候,俨然就是一个斗士,一个捍卫自由和尊严的斗士。我放下了草梗,我不再阻拦它,任由它迅速走向它自己的世界。看那“步伐”应该是恼了。当它离开原地时,我才突然发现,它刚刚战斗过的地方有一小滩粘液,湿漉漉的,滑润润的。或许是它想分泌更多的粘液,好走得更加顺畅,走得更加迅速吧?或许,是我伤到它了,那些粘液就是它与我搏斗而流的血和汗?若真的是这样,我的罪过就大了!幸好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阿弥陀佛!我的挽留,我的善意,只是我自作多情一厢情愿罢了!它根本不需要!

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生命,本就彼此不够了解,干嘛要强作挽留呢?我给它的挽留,于它而言或许只是无理纠缠。我想给的并不一定是它想要的,我所以为的并不一定是我所以为的。放手,才是最好的尊重。不纠缠,才是最好的自爱。不打扰,才是最好的爱护。生命平等,和谐万岁!

刘书良写于舜耕校园

2021年6月3日

关于散步的散文11:带孝而行

文/钱志芳

每晚散步的时光,是我和朋友们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候。我们这群年龄不相上下的同龄人,因为岁月的积淀、经历的相仿和共同的健身目的,一直在一起散步锻炼。

最近世红有点闷闷不乐,她说不能跟我们一起散步了。原来她87岁的母亲自从儿子和媳妇先后因车祸离开人世后,一直独居,中风后腿脚也不利索,偏又不肯去敬老院。世红是孝女,每晚都要抽时间去看望老母亲,陪她说说话。

少了一个小伙伴,我们散步的时候少了很多热闹和开心。

看到世红很不舍的样子,我建议:“我们每天散步,为什么不能散步到世红妈妈家里去?我们一起去陪老人聊天呀!”

“好啊!”大家一拍即合,更何况走到世红的老妈家也只不过半个小时,一来一回也就一个小时,正好是我们每天散步的时间。

世红更是兴奋至极:“那真是太好了!锻炼孝顺两不误,一举两得啊!”

于是,我们一行人和一条狗,浩浩荡荡地向世红母亲家走去。世红的母亲看到我们那么多人去,赶紧把家里大大小小的凳子都搬出来,吩咐女儿到田里去砍芦稷。我们坐下来和老人家聊天,老人客气地拿出松软的面包,非要给我家小狗胖胖吃,她说第一次上门,要吃点东西,狗也一样的。老人拄着拐杖,细步轻移,进进出出拿好吃的招待我们,她说看见我们这么多人去看她,非常高兴。

陪着老人说话间,世红和老公拖着一大捆芦稷过来了。我们几个好久没有吃到这乡下的土特产,连忙自己动手,拉叶、剥壳、砍截,一下子就把一节节收拾干净的芦稷放满一篮子,然后坐下来陪老人一边吃一边聊天。世红就坐在一边帮老人剪指甲,就着走廊里淡淡的灯光,一对母女亲密的影子浮现在墙壁上,温馨美好的画面让人动容,我赶紧让朋友将这个美好的画面拍下来,可惜,由于灯光原因,拍出来的照片不尽如人意。但是,那幅温暖的孝心图永远刻在大家的心头。

后来,我们每天去散步,世红帮母亲洗衣擦身、做饭扫地,我们就陪着老人聊着家长里短。每次去,老人打褶的皱纹总笑开了花。

这下利红也羡慕了:“什么时候也到我老妈家去?我老爸在外打工,家里也只有老妈一个人,我们也去陪陪我老妈?”

“好呀!”尽管去利红母亲家要走近一个小时,但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前去。一路的欢声笑语,很快就让我们忘记了路途的疲劳。到利红老妈家后,我们和老人相聊甚欢。

回来的路上,我们每个人还带回了“战利品”,那是利红老妈亲手栽种的柿子。

我们商量,不管刮风下雨,都要不定期去看望老人家,我们把这样的散步定性为:带孝而行!

关于散步的散文12:我们都是富有的

文/周婧

晚上和父母散步回来的路上,经过一个小小的水果摊。地上堆起来的全是哈密瓜,卖瓜的人正努力地在地上搭着帐篷和蚊帐,看到我们走过来,便放下手中的事情。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新疆小伙子,浓厚的新疆口音,不流利的普通话,说得很慢,生怕我们听不懂。他用心地为我们挑选了一个不错的瓜,又细心地用两个袋子装好,还不忘和我们礼貌地说一句“慢走”。

走出几步远,我不禁回头又看看那个小伙子,他又在努力地搭着蚊帐。粉红色的蚊帐已经有些破旧,支撑的铁架子也早已生锈。再看看摊在地上的帐篷,沾满了泥土,边角处还破了一个洞。爸爸和妈妈轻声地说,他每天晚上就是在这个路口过夜,白天再在这里卖瓜。对他来说,这里就是他的家,那个破旧的蚊帐和帐篷就是他风餐露宿的陪伴。

我想起了几年前在商场门前卖报刊杂志的一个老奶奶。每天她都窝在一个角落里安静地织着毛衣,面前的摊子上摆满了各类报刊杂志。老奶奶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她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帮着路过的行人挑选一两本杂志,或者告诉他们什么杂志好看,都讲些什么。久而久之,我习惯了在她那里买杂志。只要在家的时候,我便会散步到老奶奶的书摊上,安静地看上一会儿书,再挑选几本喜爱的杂志。而老奶奶,则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织毛线。车水马龙,都是她的身外之物,只有那些书,和那些毛线,才是她的小世界。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生来贫穷的。哪怕只有一点点求生的欲望,那也是上苍赐予的财富。

世界上每个角落都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用一种旁人看来很卑微的方式为自己的生活打拼。他们或者居无定所,或者以天为盖,或者流浪街头。他们从未享受过锦衣玉食的生活。鳏寡孤独的辛酸、食不果腹的恐慌和柴米油盐的烦扰,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他们处处无家处处家,在他人的鄙视和自我的嘲讽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可是,他们依然有梦想,他们为了最基本的生存,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而苦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尽管这个梦想在他人眼里很“卑微”。

曾几何时,我们都会有过这样一个梦:让自己变得富有,让家人过好的生活。所以我们都变成忙碌的人,我们的一生都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忙碌。穿梭于大街小巷,星罗棋布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每天的生活都是这样,不过是两个字来概括:生存。我们都有自己的小世界,也都有自己的归属。我们总忙碌于为自己的归属找一个落脚之地,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归属的本质。其实,不管是卖瓜的人,还是摆书摊的老奶奶,亦或是社会上其他各色人群,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归属。

我一直相信,上帝赐予我们的,不只是生命,还有无穷无尽的财富——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关于散步的散文13:幸福的声音

文/钱永广

快过年了,晚上我出去散步,路过一家建筑工地,我发现一个男人守在窝棚里看护工地。

路过窝棚时,听见里面突然响起了节奏强烈的音乐。那音乐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可是过了没多久,那音乐突然停止,接着传出嘈杂的声音。

我立刻放慢脚步,细细去听,原来是几个人在漫无边际地说着话。没过多久,窝棚里再次传出音乐,杂音也跟着消失。

我愣住了,走进窝棚,好奇地问,是怎么回事。男人笑笑说,这是他去年在家过年时录的磁带。

“录一点音乐听听不是更好,怎么录上一些杂音呢?”我问。

“这叫杂音?这是去年我家过年时录下的声音,这过年的声音,可以让我不再觉得孤单。”男人似乎有点恼我。

就在这时,录音机里突然传出了一个女孩的声音。这个女孩,正说着感谢爸爸妈妈给了压岁钱的话。

“是你的女儿?”我问。

“是的,她已经上三年级了,上次在班上考了第一名。”男人自豪地说。

男人刚说完,录音机里又传出了一个女人的声音。我听出,这个女人好像正在厨房里忙着,并吩咐男人洗菜。

“是你的爱人吧?”我问。

男人笑着点了点头,脸上瞬间明朗起来。

“快过年了,听这磁带,就不想家了?”我问。

“想。虽然我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但听听她们的声音,这也是一种幸福。”男人脸上挂着笑对我说。

“快过年了,你坚守在工地,不回家过年,老板给你的报酬一定很高吧?”我试探着问他。

“高,看一天工地,一百元钱,实际上就是在这睡觉,等工友们过完春节回来,我就可以回皖北老家一趟,那时我女儿的报名费也就有着落了。”男人兴奋地说着。

我正想夸他女儿几句,录音机里传来了一个老奶奶的声音。老奶奶在笑着说着,但听不清楚她在说什么。

“是你的母亲吧?”我猜着问。

“是的,她七十六了,身体硬朗不说,说起来你也许不信,她一生从未去过医院。”男人仍旧乐呵呵地说着。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也是一个经常需要外出的人。出差在外,想起家人,我也会时常感到孤单。如今,这个工地上的男人,录这样一盘磁带,在年来的时候,听听家人过年的声音,竟是如此的幸福。我想,以后我也要录上这样一盘磁带,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因为有家人的过年的声音在,无论离家多远,我也会感到幸福。

关于散步的散文14:童年里的手磨豆浆

文/钮文静

傍晚出去散步时,偶然看到一家小饭店门口有个大招牌,上面写着:石磨豆浆,老家记忆。我心生好奇,走了进去,在饭店开放式的操作间,竟然看到一台很精致的小石磨。店家说,这是专门用来磨豆浆的,这样做出来的豆浆,原汁原味,也更浓香。看着石磨,我的思绪不由地飞回到了童年用石磨做豆浆的岁月。

小时候,妈妈为了让我和妹妹喝上甜美的豆浆,每次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很多的精力。那时候没有现在这样功能齐全的豆浆机,想要做豆浆,全靠一双手。首先要将黄豆洗净,放入盆中浸泡几个小时。浸泡到黄豆胀大以后,将黄豆捞出来,上磨,用清水磨浆。磨时,一定要控制好流水量,做到磨不停,水长流。泡好的黄豆磨完后,用事先准备好的纱布,把流下的水浆兜住,轻轻地晃动、挤压,把豆浆滤在盆里。然后用清水把剩下的豆渣拌匀,再挤压,这样反复二三次,豆浆过滤完以后,倒入锅内用中火烧开,再用小火熬煮一段时间,盛到碗里加上白糖,就可以喝了。

那时的农村没有多少美食,豆浆也只在最热的盛夏做来解暑。一到夏天,我最盼望最喜欢的就是喝豆浆。妈妈盛上一大碗加了白糖的豆浆,放在桌子上凉着。我和妹妹在外面玩累了,满头大汗地回到家,一进屋就能闻到甜甜香香的豆浆味,浓得化不开,端起来喝上一大口,一身的燥热顿时无影无踪,清爽甜美的豆浆真是解暑的美味佳肴。

时过境迁,老式的石磨已经难再见到,但豆浆仍然是我家夏天必不可缺的消暑良品。我买了豆浆机,豆浆食材也不仅仅限于黄豆,而是各种口味都有了。每次喝着各种不同口味的豆浆,我都能感觉到记忆深处飘来那一缕豆浆的甜香,我会想起小时候妈妈亲手用石磨做豆浆的幸福点滴,那是我心底深处最浓最软永远都化不开的甜蜜记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