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春节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春节的散文1:年关
文/泥人
春节到了,民间俗称“年关”到了。为何把一个万元复始的喜庆之日喻为关呢?细究缘由,发现其颇含文化氤氲与生活哲理。
“关,以木横持门户也。”这是东汉许慎的《说文》对关字的解释。关,门里有栓,为形声字,闭合之意。一杠横门,便可隔断内外也。由此,引申出将一些要塞之地、隘口之处称为关口。比如《乐府诗集·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比如贾谊《过秦论》中的“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于是,联系“年”的典故,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称春节为“年关”了。传说,远古时期,有一凶猛的怪兽叫“年”。它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生灵——从小爬虫到大活人。于是,人人谈“年”色变。时间久了,人们渐渐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窜到人类聚居的地方尝一次“人鲜”,而且是天黑以后出没,破晓之时返回深山密林。对此,家家户户便在“年”到来的那一晚,提前把鸡马牛羊等牲畜赶入圈笼,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一家人躲在屋里吃饭,以这种方式将“年”关在门外,故称“年关”。“年”到之夜,这种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饭,祈求平安,以及挤坐在一起壮胆守夜的行为,逐渐演变成了吃团圆饭、熬夜守岁的风俗。
在生活穷困的岁月,年真是一道凶险的关。旧时,欠租、负债的人必须在年前清偿所有的债务。拮据潦倒的人家,过年真像过关一般。比如电影《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年关之时,因为无钱还债,最终被逼自杀——被旧社会的“年”吞噬了。
然而,在生活越来越富裕的今天,年关不仅仅是岁月的关口,更多代表的是新旧交替、辞旧迎新。在这个时光关隘前,人们梳理过往的生活,抛开过去一年里的烦恼和艰辛,也剔除曾经的伤感、痛苦,乃至凶险,用亲情和团圆温暖人生、积聚力量,用狂欢的方式品尝生活的收获与甜美,继而展望未来,以全新的面貌和活力踏上新征程。
把年作为一道关,风俗中蕴涵着大智慧。
关于春节的散文2:年的记忆
文/李丽
春节,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从我们一出生,这个节日就伴随着我们,到我们长大成人,多少的回忆组成了我们难忘的过年记忆。为此,记者请几位读者共同回忆了他们的过年往事。
王喜平(公务员):我老家在农村,我觉得过年的年味儿农村比城市要浓厚得多。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上了,杀年猪的杀年猪,蒸豆包的蒸豆包,还有什么炸丸子的等等。大家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充满了对过年的期盼与渴望。除夕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包饺子,看春节晚会,真是其乐融融。大年初一的早晨,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成群结队地去给长辈、亲戚拜年,村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那时候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不丰富,但是,大家的精神状态却非常好。
白雪(老师):我最难忘的是回姥姥家过年的日子。姥姥每年都要做米肠,就是将糯米灌到猪肠里,里面不放猪血,再放点盐,吃起来非常美味。但是,我想做米肠一定非常辛苦,要把猪肠子洗干净就非常不容易了,还要灌肠,现在的人们哪里还会找这个麻烦?我想,姥姥做的时候,一定是满怀着对家人的爱心做,不管多费事,只要看到亲人满足的笑脸就会非常欣慰了。那时候,姥姥家还会做打糕,将糯米煮熟之后,放到一个木盆里,再用木棒将糯米打碎,一边打还一边用手蘸点水抹到上面,防止糯米都粘到木棒上。打糕做好之后,切成一块块的,蘸上甜甜的豆沙馅或香香的黄豆面,真是好吃极了。后来,姥姥、姥爷可能太辛苦了,加上妈妈他们几个儿女都已成家立业,以后过年我们就很少回去了,而姥姥、姥爷开始去儿女家过年了,那美味的米肠和打糕就再也吃不到了。
叶云水(家庭妇女):农村的春节确实有年味儿,但是,那些准备年货和年夜饭的女人们却太辛苦了。现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准备过年的东西都要比以前容易的多。市场上不仅有各种熟食,还有速冻饺子、粘豆包等,你要是不想做饭,各种现成的食品有的是。而过去那些准备这些春节食品的妇女,却从早忙到晚,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我妈妈就是这样一位能干的女人,左邻右舍没有不夸她的。可是,她真的是太辛苦了。所以,我觉得可以把准备春节食品和菜肴当成一种乐趣,如果你有时间和精力就做,没有就用那些现成的食品也可以,关键是我们要享受春节的美好感受,而不是为自己背上沉重的枷锁。
关于春节的散文3:踏雪
文/清风轻轻
春节以至本以暖,一场瑞雪天降寒,走亲访友疑无路,踏雪寻歌别样情,乡间田野雪茫茫,一望无际白衣装,林木虬枝风中摇,孤影赏雪前无迹,飘渺仙踪何处寻?
听着踏雪的歌声,慢慢走在乡间田野的小路上,雪下得很大,本来是要走大路的泊油路,突发奇想,为何不趁着白雪还没融化之际在田野的小路上漫步呢?
轻轻的落脚,怕把雪儿踩痛,乡间的田野啊,是那么的广阔,没有高楼的阻挡,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闭上眼尽情的享受田野里挥发出的淳朴气息。不远处的几棵老树裸露出本性的枝干,枝干扭曲显得无限的抽象,像一位年老的尊者俯瞰着玩耍的孩童。田地里的小麦已被瑞雪覆盖,有几处被野兔之类寻食的动物刨开,露出几点青色,给一片孤寂的自然平添了几分诗意。
步法随着眼睛愉快的向前,记得年少时,就在这片田地中劳作,春天跟随父亲给返青的小麦灌溉,依稀记着父亲母亲用肩膀扛下二百多斤的柴油机,母亲把水带平铺到田地,父亲则挥动力气将抽水机摇起,片刻河里的清水便流进田地,作为庄稼人父亲对待田地是一丝不苟的,种地就像在完成一项美丽的工程,那时的我无忧无虑的随着水流在田地里玩耍,从不顾及父母的劳累。
春暖花开,总是喜欢田野的味道,大大小小的沟渠中总会长出一些不知名的花儿,有粉红的,有紫的,有黄的,交相呼应,像是给生命复苏的赞歌。土坡上的青草也长的很茂盛,此时的我会牵着我家的老牛,悠哉的寻找绿草中生命的迹象。
夏天是炎热的季节,夏天的热是对生命的一种升华,田野里的花儿,草儿,都在热情的享受生命中的高潮,此时的庄稼更是显得无比的娇绿,田地里的小菜园也不忙时机的结出紫色的茄子,绿色的辣椒,刚刚上架的黄瓜也连忙结出手指长的果实凑着热闹,黄色的南瓜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等待着蜜蜂蝴蝶的授粉,作为庄稼人享受不到空调的吹拂,依稀记着跟随母亲在棉花地里给棉花打心,忘不了母亲脸上的汗水。
最热的时候当属收割小麦的时候,炎阳高照,收割机在那个时候还属于田地里的奢饰品,镰刀不容置疑的成为了首要工具,忘不了父母顶着日头在田地里劳作,那是我却和一帮志同道合的玩伴在池塘里尽情的玩耍,最惬意的当属夏天的晚上,同相邻坐在天井里乘凉,看着天上的星星,听着老人口中的故事,忘不了奶奶讲的麻雀变成媳妇报恩的故事,忘不了弟兄三个分家的故事,一件件有趣的事情,一件件童年的回忆都在随着时光流逝。
雪地茫茫,再往前就是一条贯穿南北的人工河,此时的河流已经冷固成冰,枯黄的杂草在河坡上被雪覆盖,顺着思绪慢慢走上没有变样横跨东西的砖桥,依稀记着这座桥,这座桥是通向姥姥家的捷径,每次去姥姥家,都会有甜甜的糖果,都会有香香的瓜子,一个桔子,一个苹果姥姥都会变戏法的从吊在梁上的竹篮中取出。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玉米结出金黄的果实,一个个玉米棒子结结实实的露出黄色的微笑,仿佛在诉说秋天的丰收,以前高傲的高粱,在秋天面前也不得不垂下头,聆听土地的歌声,田里的蛐蛐此时是最为活泼的,吟唱着秋的赞歌,依稀记着姥姥从玉米地里选出嫩些的玉米棒子,扔进烧火的灶火中,不大一会一个个芳香的略带糊味的玉米便新鲜出炉了,忘不了姥姥看着我狼吞虎咽的吃相微笑,忘不了姥姥推拉风箱的身影,忽略的却是姥姥头上的白发。
漫步雪地,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足迹,歪歪曲曲,是不是走在路上不得知,脚步踩在哪里哪里就是路吧,前面的路分辨不出,是啊,分辨不出,前面的路就是我们的人生路吧!不知该如何下脚,惟一庆幸的就是心中还有一个方向。
冬季的记忆留给我的是煤油灯的回忆,姥姥的小土屋总是那么的温暖,火红的炉膛在角落里透着丝丝温馨,在炕上的窗台上煤油灯散发着黄晕灯光,这光是那么的柔,那么的暖,在这爱的灯光中听姥姥讲述戏里的故事,每当我调皮不睡时,会吃不听话小孩的怪兽大马虎变成了克星,窗外呼呼的风声就成了马虎的脚步,吓的我赶紧入睡,这些现如今都成了我的回忆,姥姥已经作古,老房子也被舅舅翻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姥姥的影子也越来越模糊。
在雪地里慢慢的走,漫无思绪的遐想,看到散布在田野里的座座孤坟,突然无限的惆怅,生命啊,生命,在岁月面前是那么的无奈,那么的无助,孩子出生了,父母就会老去,太阳出来了,星星就暗淡无光了,生命是一种奇迹,更是一种历练,珍惜现在,活在当下,听!踏雪的声音还是咯吱,咯吱的……
关于春节的散文4:伴着书香过春节
文/钱志芳
春节期间,闺蜜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外出旅游,而我的选择,有些出人意料:伴着书香过春节。
我曾获得过诸多荣誉,都是市级以上的,但在其中,我最看重的还是“苏州市优秀阅读推广人”。荣誉来之不易,在我看来,既是压力,更是动力。
在此压力之下,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马不停蹄地创建了几个阅读项目,比如“经典诵读”、“亲子阅读”、“手指谣”、“本土作家校园行”等等,定计划,做方案,规划来年活动,说不累,假!但累并快乐却是真的。
给人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要做一条河,活水的河。清楚了这个道理,读书就不难。
我常常在居委会开辟的图书馆里一呆就是半天。朝南的房子,一出太阳就亮堂堂。冬日暖阳,真是难得的好地方,我给它取名:阳光书房。家里的蟹爪兰已经有花骨朵了,但是因为一直没有阳光,总举着花苞,迟迟不开。我把它搬到阳光书房,和我作伴,后来,又陆陆续续搬进了君子兰、仙人掌、吊兰、风信子和各种多肉植物。花香作伴好读书,我看着阳光下绽放的小花,不觉心花怒放。
细细品味书中的文字,那些带有灵魂的温暖文字,温暖而又叫人感动,眼睛里竟有泪水淌出来。我问自己,这些书带给我什么?除了感动,我还应该做些什么?我应该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来感受这些文字的温暖。
于是,我带着这些好书,来到学校,来到社区,来到过渡房。我声情并茂地给家长、孩子朗读书中的字句,看着那些绽放的笑脸,那些渴慕的眼神,我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读完《花盆里的风信子》一文,我端出了风信子,孩子“哇哇”地惊呼,脸上都是快乐,我问他们:“想要一盆属于自己的风信子吗?”我取出一个状似洋葱头的风信子,和孩子们一起用废旧的矿泉水瓶制作了水盆风信子。家长和孩子一起为它贴上标签,放进水,写上日期名字,像呵护自己的宝贝一样,轻声呼唤着:“风信子,赶紧长吧,长吧!”期待着美丽的风信子能早日开花,家长们纷纷说:“举行这样的读书会,不仅学到了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还能感受到一种无声的爱!”
有爱才有家的幸福,有爱才有年的幸福。这样的读书会感动着孩子,也感动着我自己,它让我继续去读那些励志故事、温暖美文、经典诗歌和有趣的童话,还有更多更多的好文。伴着书香过春节,实在太有意义!
关于春节的散文5:春节风情(组章)
文/蔡同伟
关于春节的散文6:腊月
这是四季中人们情感最旺盛的日子。这个时候,身居异地的游子,总要把浓浓的思念,叠成燕翅放飞故乡;把亲切的问候、祝福,通过电“鸽”传给老家;抑或装满沉甸甸的孝敬与馈赠,揣着滚烫的亲情友情乡情,兴奋热切地踏上归乡之路,奔赴珍藏在季节深处那个喜庆、团圆的日子。而故乡的亲人则早早地备好美味佳肴,掐着指头,盼望和等待着团聚的欢欣……
这是一年中农家难得闲暇却又闲不住的日子。时令虽冷,人们的情绪却十分高涨,心里热热乎乎,专做开心的事。张家粉刷着清新,李家装修着气派,刘家赶做着时髦。迎亲的队伍雀跃出一路喧闹;戏迷们排演出满村欢乐;民间老艺人剪裁出富贵吉祥,土书法家挥毫出希望与祝福……年糕馨香了腊月,炉火映红了腊月,鞭炮炸沸了腊月……
腊月是一串炙手可热、红红火火的红辣椒;腊月是一坛芳香漫溢、味道可口的陈年老酒。
关于春节的散文7:忙年
在中华民族这个传统而盛大的节日,忙字,缠住了华夏儿女的精力。忙着扫尘除秽,忙着添置新衣,忙着采购年货,忙着挑选对联,忙着排演年戏,忙着拜亲访友,忙着互致敬意……亿万人民沉浸在忙年的氛围里。越忙,精气神儿越足;越忙,心里越欢喜。忙中,享受着佳节的愉悦;忙中,体味着生活的甜蜜;忙中,恭候春神的銮驾;忙中,走向崭新的希冀……
关于春节的散文8:扫尘
扫去室内庭外的尘埃,清除屋内屋外的垃圾,把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年关装扮得崭新亮丽。要过年喽,人们以这古老传统的仪式,表达对春节的厚爱,抒发对春神的敬意。扫啊扫,扫去生活中的积垢,扫去日子里的晦气,扫出道道洁净的风景,扫出心中的舒畅惬意,扫出新美吉祥的氛围,恭候春神的如期而至……
关于春节的散文9:春节
这是一个欢悦、祥和、团圆的日子,这是一个开眼、开怀、开心的日子,这是中华民族传统而盛大的庆典。龙的传人们以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各种方式方法,渲染节日的情绪,营造喜庆的氛围——大街小巷、屋内庭院,挂起一盏盏红红火火的灯笼,映照着一张张微笑的脸颊,映照着祖国大地上花团锦簇的生活。爆竹声脆,鞭花吐艳,抒发着人们心中激昂的诗情,展现着中华明天璀璨的前景。把一幅幅绚丽的彩虹贴上门楣,把红扑扑的祝福、期待、憧憬贴上门楣。雄健的笔触飘逸出日子的骄傲,鲜红的色彩染透了丰年的喜气。肩起牛皮鼓,舞起东方龙的磅礴气势,敲响共圆“中国梦”的铿锵誓言,汇成强国富民的万钧雷霆;扭起大秧歌,舒展柔软的腰肢,变幻千姿百态的造型,宣泄生活的喜悦和甜美,踢踏出节日庆典的欢快旋律……处处弥漫着热烈的气氛,处处涌动着欢乐的浪潮,处处展示着瑰丽的色彩……呵,春节,中华民族历史沃土上长出的一棵常青藤,爬进民间,每年的这个时候,总会结出一嘟噜、一串串古老而又有新意的故事与诗句……
关于春节的散文10:年夜的灯笼
似一颗颗新鲜的小太阳,若一朵朵怒放的花儿,一盏盏红红火火的灯笼,挂在大街小巷、楼房、院落,耀亮喜庆的年夜,耀亮中华民族传统而盛大的节日。
呵,精巧玲珑、千姿百态的灯笼,泼洒着五彩缤纷的光芒,映照着大人们脸上灿烂的微笑,映照着孩童们黑宝石般晶亮的眼波,映照着祖国大地上繁花似锦的生活……
呵,城市与乡村挂起喜悦与憧憬点燃的灯笼,赶跑了黑暗与邪魔,昭示着吉利与祥和,焚烧严冬遗留的残梦,抒发着人们心中的豪情、欢乐,给年夜增添了美丽而神秘的色彩和气氛,向阔步走来的新春致以热烈的祝贺!
关于春节的散文11:春节记忆
文/花香满衣
春去春又回,梅花报春来,雪飞舞,梅含香,新年到。年是女孩头上一枝梅;是身上新衣服;是怀里的布娃娃;是嘴上的那串糖葫芦。
遥远记忆,翻开那些流水般的岁月,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年,在眼前闪过,那是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买粮食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鸡鸭鱼肉都要票,要凭票才能买物品的年代,真愁坏了家庭主妇们,于是主妇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现她们在那个年代特有的才艺大比拼。
小时候我被寄养在外婆家,直到六岁那年才被父母接回家过年,回家后,看见妹妹们显摆着她们的新衣服,一种失落感爬满心头。夜里,梦见外婆赶着金色马车,捧着美丽的公主服来带我回去过年,醒来却两手空空,我翻遍母亲的衣柜,也没发现有自己的新衣新帽。于是,我流着眼泪跑到二娘家,找来小姐姐一起往外婆家跑,二娘得知后,追上我们,一手拽住我,一手扯着小姐姐对我说,丫头,今年和二娘一起过年吧。我无奈地随着小姐姐一起回到二娘家。
也许母亲太忙,也许孩子太多,也许大人们之间有了默契,我不回家,母亲没有找我,我安心地待在二娘家,看二娘做豆腐、蒸馒头、炒炒米、包饺子。除夕夜,二娘为我铺上新褥子,抱来新棉被,我和小姐姐躺在暖暖的被窝里,头挨头说着悄悄话,直到迷迷糊糊睡去。
清晨醒来,二娘像个田螺姑娘,一夜之间就把过年的东西端出来了,白馒头点着胭脂红的印花,水嫩的豆腐还冒着热气,香脆的炒米诱得人直流口水。二娘说,丫头,快起来,换上新衣服,喝炒米水,吃了饺子去给爷爷奶奶拜年挣压岁钱。看着二娘手中的新衣服,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白底带着红梅花的罩衣,天蓝色的裤子,平绒红棉鞋,雪白棉袜,鹅黄的围巾,我高兴地跳起来,才发现我的母亲正和妹妹们笑吟吟站在自己床前。
二娘说,丫头,为了你的新衣服,你母亲赶了一夜功。母亲看着我一件件地穿戴起来,眼里闪烁着泪花,母亲说,我的丫头,穿上新衣服真漂亮,像画中的人儿。妹妹也笑着叫着,美姐姐,我们一起给爷爷奶奶拜年去吧。
去了爷爷奶奶家,屋里早已挤满了人,有叔伯、婶娘、哥姐,大家都对着我笑,有塞给我压岁钱的,有给我装糖果花生的,一时,自己被突来的亲情所包围着,不知说啥是好。
奶奶慈爱地抚摸我的发辫说,我的儿,你回家过年,我们一大家子人都很开心。爷爷笑着对我说,丫头,看爷爷给你啥好东西,我接过来一看,见一枚圆圆亮亮的东西,母亲说,丫头,快给爷爷奶奶磕头,这银元只有最得宠的孩子才能得到。伯伯家哥哥、姐姐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爷爷笑着对他们说,等你们长大结婚时,每人一块银元做陪嫁、迎娶纪念。二娘家小姐姐便说,妹妹还小,怎么就给了她,爷爷说,你们谁给爷爷背唐诗、背三字经,我马上就给你们。一时大家都笑了,在女孩中,六岁的我能背唐诗、三字经,也成为爷爷最值得炫耀的资本,而这一切全要归功当老师的二舅舅。
如今过年,吃的、用的应有尽有,孩子再也不用为新衣烦恼。童年盼过年,盼的是过年的热闹;中年盼过年,寻觅的是一年到头来亲人间难得的聚会和亲情!从腊月初八起,喝腊八粥、腊月二十四祭灶、除夕年夜饭、年初一吃饺子再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近扑面而来。一年四季为工作忙忙碌碌,多数情况下,对远离父母的子女而言,和父母,和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的见面,可以说是聚少离多。尽管有各种节假日可以抽出时间匆匆忙忙回一次老家,但终究没有春节团聚的温馨和快意。
人到中年,岁月的沧桑,当年的英俊少年,美丽的少女,两鬓都已染上白发,伴之而来的是子女们一个个长大成人。更能体验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和付出,方知“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真为千古圣哲之言!面对父母日渐苍老的面容和身躯,无端忧思,无言的牵挂就会涌上心头。过年,《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唱出了天下做子女的心情同时也唱出了天下做父母的期盼。
春节,我听爆竹声,其实是在听一个时代的悲喜剧。
关于春节的散文12:挑战黄花鱼
文/阿成
过春节,我一直奉行一日一菜。这样,不仅家人吃着新鲜,心无旁骛,专心品尝,而且不费周章,再配上几款小冷盘,如炝鲜笋、炝西芹、干肠片以及菜心。配上一汤,加一小砵糙米与精米混撂的白米饭,足矣。只是,此之前我做过的几次黄花鱼,均不成功。若是红烧则更惨。尽管完全按着固有的章程做,但吃着仍有一股摆脱不掉的腥味儿。若是平时用到也罢了,然而毕竟是过年了,一跳出此款,心中便有些打怵了。当然可以采用简便易行的清蒸之法。过去也蒸过几次,完全的清蒸,浇汁儿的清蒸,也都尝试过。腥倒是不腥了,但放到口中,总觉得不够味儿,也不够鲜。
但是,黄花鱼毕竟是鱼之上品,《本草纲目》记载,黄花鱼“甘平无毒,合莼菜作羹,开胃益气。晾干称为白鲞,炙食能治暴下痢,及卒腹胀不消,鲜者不及”。故,新鲜的黄花鱼价钱自然不菲。万一做砸了,跌份的不只是面子,还得有好价钱陪着。总之,周遭人的宽容,庖者里外的痛,岂一个惨字了得?
然而,这毕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何况将是面对过年的家宴。无论如何,一定要做成功,给家人一个惊喜,还个人一清白。这不正是过年的真缔吗?!
为以防不虞,自然要先做一下功课。苦思之下,决定先试豆豉黄花鱼。一则,豆豉可以有效去腥;二来,又可以保持鱼之鲜质,更诱人的北人川味,一定是年宴上的一个惊喜。
鱼买妥了,腮红鳞亮,共购二条,A角B角,B者备份,以防失手。配料一律上乘,豆豉、辣椒、松仁、绍酒等,一律名优。过年嘛,断不可草率。万事俱备,就看挑战者的了。
第一步,先在收拾好的黄花鱼上切上漂亮的花刀,再用海盐、胡椒粉、绍酒、葱姜腌渍。这一过程心中相当悲壮,回想昔日不成功的岁月,人也相当委屈。鱼有了、锅有了、各种配料又一应俱全,若是再做不好,不仅愧对上述各款,更愧对家人,愧万民共乐的春节。
好,先放下心里包袱,将红辣椒和青椒切成丁,再葱、姜、蒜剁碎,备用。30分钟后,将黄鱼顺进油锅,煎。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小心捞出,待用。在锅中留下一点儿底油,将葱、姜、蒜、豆豉、青红椒粒和八角煸香,一定煸香,不急——我这一生,凡事急字当头,仓促之中,做错了许多事,拂之本意,甚至造成对方长年的误读、误解,每每思之,悔之晚矣。从这一次假庖厨始,一定要认认真真,稳扎稳打。
香味儿出来了。即放入黄花鱼,烹上绍酒、醋,勺乐奏起,似成功之前奏也。继而放入少许生抽,加盐、糖、胡椒粉调一下味儿,然后入少许开水,用大火将其烧开,再小火炖上10分钟,翻一下面儿,最后大火收汁。妥啦,出锅!装上盘,撒上熟松仁儿。
尝一尝吧。我悲怆地说。小女儿说,老爸,那我可就尝了?这些年来,小女儿在我的培养下,嘴很刁。她扦了一块儿放入口中,半晌,冲我伸出了大拇指说,成功啦。
关于春节的散文13:春节记忆
文/李瑞华
好几年没有在老家过年了。虽然在大年初一也回家给老人们去拜年,但也是匆匆就回来了。更多的时间,我和家人一直呆在家里。观看电视节目、烹调美味佳肴是这几天的全部生活内容。或许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吧,春节竟然没有了原来的激情。
我们生活在通讯发达的时代,打一打电话上一上网,就能和亲朋好友直接的联系上。这既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不幸。现代通讯节省了时间,有事没事聊一聊,也会使感情有所升华,但这种不用见面就能对话的便捷方式,把人们的感情变得有些形式化了。人与人之间总喜欢带着面具做人做事,少了一份真实,多了一份虚幻!很多人觉得活的很累,但又不得不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这也是现实中的一种无奈。人人渴望真挚的感情,但自己最不愿付出的,却往往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
现在过春节,觉得没有一点意思。
倒是很怀念小时候亲朋邻里间那纯真的情谊。每到春节的时候,人们走出家门互访“拜年”,孩子们更是欢欣雀跃,成双结对地到各户给长辈拜年,长辈们也会热情地接待他们,并拿出备好的糖果、花生等招待来访的客人,这是一种礼节,更是民族传统习惯的延续。这是儿时的春节留在记忆里却永远忘不了的。我对过春节有印象大概是六、七岁时吧,记得过了腊八,妈妈就开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馒头,当然和现在城里买的或圆或方的馒头不一样了。家乡的馒头其实不叫馒头,在我们梁山一带叫“馍馍”,而且平时是不这样做的,只有在重大节日和走亲戚的时候才会这样做。妈妈蒸的叫枣卷子,另一种叫花糕。家里有第一年嫁出去的闺女,每到春节便会蒸花糕的,意思是取了谐音,年年步步登高之意吧!每到蒸糕的时候,妈妈早早就忙起来了,先天晚上发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还要和几个关系好的邻居一起蒸。在邻居家被灶火熏的黢黑的灶间里,男人们压面,女人们捏枣花,我和一帮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一会到屋里看看,一会又跑的没有了踪影,总之这一天家长是不管孩子的,也许是顾不上管吧。
到了大年三十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莫过于放炮了,我小的时候没有电视看,更没有春节晚会了,只是等着三十晚上的饺子熟了,就该放炮了。条件好点的还可以放点“手花”(一头有炮药,有捻,绑在大约一米长的芦苇杆上),点燃后,“嗖”的一声带着火花钻进了高高的夜空,随着“蹦”的一声响,那最美的礼花也就在乡村的夜空上方绽放了,我想,那是乡村最美的一道风景,渲染了过年的喜庆气氛。放罢了炮,接下来就开始吃饺子了。但是头锅煮熟的饺子是不让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妈妈在每个碗里盛两个饺子和一点汤,我和姐姐端着放在妈妈烧香的地方,有的在门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妈妈口中还念念有词,意思是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保佑大人孩子平安之类的。小时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记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谁,很多年以后我问妈妈,她笑笑说,其实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谁,只是从老人那儿学来的,为了祈求来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这样做的。老母亲今年80多了,每到春节,还在重复着这样的活动,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觉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还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时候家里穷,小孩子过年的时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让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才给拿出来。睡觉前,妈妈把新衣服给拿出来,把旧的衣服换下来,我闻着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儿时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别早,听到炮声就起来了,穿着妈妈换好的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几个同龄的孩子去给长辈们拜年了。小时候拜年我们叫磕头,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头的,大人有时候故意逗我们,不把头磕响了不给礼物的,说是礼物,其实就是一颗糖或者一把花生什么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特别的礼物了。农村拜年很讲究的,先给自己最近的亲属拜年,然后是一姓的其他亲属,最后是外姓的邻居,但是不给辈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时候对邻居的辈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经常和同伴们去比自己辈分低的邻居家拜年,惹得大人们笑话。初一这一天孩子们都是解放的,几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人不干涉的,我经常是和同伴们去做我们之间的游戏了。
我喜欢那个年代人们的质朴和纯真的感情。现在不是真情太少,而是人与人之间变的太现实,太利益化了!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送礼,不送就会对你的孩子不闻不问;上小学了如果不上好处,分班分座就会受到不公正待遇;去医院如果没有熟人,看病就会花很多冤枉钱不说,连住院的床铺都难安排!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因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或那样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网里,这时才觉得真情对人们来说有多么的珍贵!
尽管如此,春节毕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细想起来,春节并非光阴流逝所带来的一种必然,而是人们本身的一种需求:千篇一律的日子难免会让人生厌,日复一日的奔波与劳作免不了让人生出一种不堪重负的疲惫,如果能够换一种方式来充实一下生活,找一个理由来松驰一下神经,让热热闹闹的气氛给平淡的生活营造一份别样的滋味和美丽,岂不很好么?于是,便有了春节,有了像老人一样慈祥、满含着温馨和抚慰的春节。
春节是一种凝聚,凝聚着祥和安泰,凝聚着欢乐喜庆。
春节是一汪净化灵魂的清泉。那四处绽放的礼花和急促欢欣的鼓点,振奋起人性向善的共鸣,平时深陷在世俗纷扰中难以脱身的人们,在流光溢彩的年节里都露出了孩子一般纯真的笑脸。
在辞旧迎新的更替中,我们的生命之舟拥有了一个小小的港湾。醉卧在年节的怀里,让我们尽情地欢歌尽兴地享乐吧。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如此悲催呢,嗨,说着说着年就到了,问候大家“过年好”吧!
关于春节的散文14:开门迎春节
文/王友明
“旭日满堂红。”
春节到了,春天到了!每逢此时,人们无不怀有一种特殊的喜悦和亲切之情。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家家窗明几净,户户张灯结彩,处处爆竹震天,人人新装着身……
春节,赐给人们的是新喜之气,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除旧布新”。门上那火红的春联,圆圆的灯笼,屋内那多彩的年画,鲜艳的福字,便足以证明。
从繁华都市,到偏僻乡村;从育人学校,到火热军营,从忙碌厂矿,到大小企业,都沉浸于一片欢天喜地的气氛中。
除夕之夜,团圆的一家人,围坐一起,一边吃着糖果、瓜子,一边畅谈离情别绪,一边欣赏春节联欢晚会,一边追忆诸多往事……名为“守岁”,实为“送旧迎新”。
如今,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祖国建设日新月异。值此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凝聚力量,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刻,又迎来了马年春节,不由得使人对“除旧布新”四个字感触更深。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从严治党,惩治腐败,坚持打“老虎”、拍“苍蝇”,深得民心。确确实实,祖国大地上的许多“垃圾”亟待清除,不除旧,无从布新。人们渴盼着“真善美”的回归,崇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祖国建设、家庭生活,新年要有新打算、新发展、新格局。
古诗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新的一年里,祖国母亲,期盼着每一位儿女,都能交上一份最优秀的答卷!我坚信:我的梦、中国梦,一定会马到成功!
开门吧,以全新的姿态和百倍的信心,迎接传统的节日——春节!
关于春节的散文15:乡村春节记事
文/郝天鹰
腊月过半,冬夜依旧漫长,静悄悄的黎明,一阵鞭炮声响起,被惊醒的我翻看手机上的日历,已经是农历腊月十六日。春节,近了。
姐姐打来电话,问我今年还能不能回家过年,老父和婆母都已驾鹤西去,老母还住在城里,回乡村过年的愿望也淡了许多,但前年回家的那些快乐犹在眼前,一直挥之不去。
按照民间风俗,只要老人健在,小辈们在除夕这一天都会聚集在父母身边,一起吃饺子,一起守岁,我们也不能免俗,除夕也急匆匆地回到了老家……
除夕夜里,家族里的几十口人们都聚在一起,男人们一起举杯庆贺团圆,喧闹声不绝于耳,女人们一边看晚会,一边包饺子。时光分分秒秒地流失,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鞭炮声震耳欲聋,人们欢欣鼓舞,送走旧岁迎来了新的一年。
一直到凌晨一点,喝酒的人们才渐渐散去,春节晚会还在继续进行着,络绎不绝的鞭炮声赶走了人的睡意,我和衣躺在床上,彻夜难眠,感叹时光如梭,又是一年,回顾旧年的点点滴滴,百感交集。
不知不觉到了凌晨四点,天还黑漆漆的,鞭炮声早已连成了一片,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火药味。这时,九旬的婆母已经醒来,我赶忙过去磕头请安,然后又去叔公家拜年。年年都是如此,晚辈们先给关系近的老人磕头,然后再约弟兄和妯娌们一起,走街串巷地去邻居家拜年,大家都互相提醒着,惟恐落下一个长辈。长辈们看到我们到来,也都很高兴,嘴上说:孩子们别磕了,来了就算了。院子里却早已铺好了油布、尼龙袋子或棉褥子,看到我们跪倒一大片,老人们心中早已乐开了花。
大概不得要领,磕了一个小时后,我的双膝就疼痛起来,精明的三弟媳看在眼里,偷偷地和我耳语道:五嫂你太实在,我都是嘴上喊着 ,一弯腰就过去了。我看看她没粘一点泥土的膝盖,仔细回想,恍然大悟,可不是吗,每次去邻居家,她都大声喊着:叔 、婶 给你们磕这里了,你老人家接好,长命百岁。惹得老人一阵欢喜,不禁佩服弟媳的聪慧,是啊,尊重老人不取决于这些形式,灵活运用,让老人们新年高兴才是最终目的。
由于村里没有下水道,年底洗刷用水量又大,大部分的门口都有一层厚厚的冰层。弟媳提醒我千万小心,谁知刚说完她却稍不留神脚下一滑,“咣当”一声摔倒在地,我心疼地一声惊呼:哎哟,我的儿来!我脱口而出的家乡土语使众人一阵爆笑,弟媳也不顾疼痛,笑得在地上直打滚,我才回过神来,想起刚才的那一声无意识的惊呼喊差了一辈,不禁也羞红了脸。
近年来,农村手写的春联也少见了,家家户户门上贴的都是买来的印刷品,虽美观耐看,却难免千篇一律。老黑叔六十多岁了,无儿无女,黑婶体弱多病,从前是村里的低保户。黑叔为了脱贫致富,在政府的扶持下养起了几十头奶牛,几年来也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赶年集时,黑叔买不到牛栏上的专用春联,只好买了一张红纸,请村里的老会计为他代写,黑叔特别叮嘱给牛屋写上一张:槽头兴旺。因为产牛奶多,家庭收入就会更高些,黑婶身体就会好些。老会计满口应承,认认真真地照办了。黑叔没有文化,只记得“槽头兴旺”是四个字。回家就挑出四个字的春联,贴在牛槽头上,没想到,会计还写了一张“抬头见喜”的春联,千嘱咐、万叮咛地告诉黑叔是贴在大门口的,黑叔回家后却掉了个,把“槽头兴旺”端端正正地贴在了门口,奶牛却“抬头见喜”了。
读着黑叔贴反了的春联,我正笑得前仰后合,冷不防背后被人抓住衣领,我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二小叔。他故意往我身边凑了凑,大声说:五嫂,现在都吃香的喝辣的,我抱抱你,看你体重长了吗!我一边挣脱一边喊:都成老嫂子了,不能闹,您儿媳妇来了。二弟才嘻嘻呵呵地松开了手。在农村,叔嫂之间打打闹闹司空见惯,给新春和狂欢的人们又增加了许多喜庆和热闹……
回想这些在乡村过年趣事,彭丽媛的那首名曲,《父老乡亲》又响在我的耳边:我生在一个山乡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这时,老家的弟妹也打来电话,述说着乡村为迎接春节正排练节目,有豫剧、秧歌、扇子舞等,尽管漂泊在外,多少岁月流逝,多少物华改变,但父老乡亲是我最感亲切的一群人,老家过年的情景,也总是时光里最美最真的风景,它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