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文章

请欣赏元宵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元宵文章1:每逢佳节倍思亲

文/xin少

又是一年闹元宵,又是一年独处时。去年正月十二,踏上了北漂的火车,听到父母叮咛的话,瞬间领悟到眼泪真的是可以毫无预兆的落下来。还没下车,在无人问津的卧铺角落,泪水狂流不止。无声的不舍,脆弱的远行,只有经历了才懂得那种孤独与心酸。这一年我大四,第一次在正月十五之前离家,也是第一次感觉到家的含义对于远行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那是根,在心底里粗壮的成长了起来,那里,能够滋养你,在你满身疲惫、满是伤痕时给你营养、让你恢复的地方。不豪华,不富丽,狭小的单人床,承载着你的味道,剥落的墙皮都载着慢慢的回忆。身离她越远,心离她越近。

去年,去北京就职,不大的会议厅里,坐着40个来自天南海北的伙伴,或怀揣梦想,或苦于就业,我们相聚一起,也是第一次在陌生的环境里和陌生人一起过年,虽然念家,但也都努力的熟悉新的环境,也都在暗中相互较劲。正月十五的汤圆,是在这个小会议厅里吃的,不多,但真的很温暖,没吃够。没有家的味道,但有被关心呵护的感觉,培训师也让我们感受到在北京我们同样有个靠山。后来,我们被分派到各个项目上,40个伙伴在北京也都只是短暂的相聚,现在连名字都不记得了。被分配到同一个项目的6个人,联系也渐渐少了,只是那种感情、那段经历、那些同甘共苦的日子,真的很难忘记。本以为我们会一直联系,但渐渐的,也就理解了,也就习惯了。

去年的十五,第一次离家,但有人相伴,也就马马虎虎的度过了,除了思念远方的她。

今年的十五,已习惯了远走他乡,但第一次一个人,心中的感情,再一次有了波动。

为了不让家里人惦记,去超市买了袋汤圆,本计划着跑步之后煮汤圆,然后像往常一样,上会网就睡了,但贱贱的去了趟灯展……在路上,满街的人,漫天烟火,璀璨耀眼,或震耳欲聋。然而,越喧闹,越孤单。长长的灯展长廊里,洋溢着游人们的笑容,拍照留念,热闹非凡。只有我,是这一切的观众。只有我,是孤身一人。突然发现,我是那样的害怕嘈杂,害怕那些亲昵的称呼钻进我的耳朵,我曾用力的寻找和我一样的观众,然苦寻无果。最后,只能匆匆离开。回到家——一个不足10平米的插间,我煮着汤圆,吃着刚买的咸菜,看着元宵喜乐会。突然想起远方的家人,远方的她。我想听到他们的声音,我想听到他们的呼吸声,我想一开门就是他们的影子,哪怕他们没有注意到我,只要我知道,他们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我就会无比的安心。窗外是绚烂的烟花,热闹的礼炮,然而,我不想看,也不想听,只盼望时间快点走过,只盼望睡意快点赶来。

元宵文章2:灯火闹元宵

文/吴婷

鞭炮送新春,灯火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历朝历代关于元宵的诗词,不胜枚举,而描写元宵之夜游玩观灯的篇章更是比比皆是。

风流才子唐寅的《元宵》中“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将元宵观灯的习俗摆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这首《上元夜》写出了元宵节人们通宵达旦,流连在街道长廊之间,观看花灯的情形。这里说的上元节其实就是元宵节。上元节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与唐人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描绘了京城元宵夜处处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景象。家家户户灯火辉煌,人们载歌载舞,大街小巷游人如织。

众多诗词里,我非常喜爱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正因这阕词让我知道了元宵节也是情人节。

在古时,元宵夜游玩观灯是青年男女交谊相会的好时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字字读来,别有一分诗情画意;细细品味,一阵青涩的柔情暖意扑面而来。少年时候情窦初开,总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一句词不断地被我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与青春的记忆一起存活。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生查子》,令人愁肠百结,思念苦闷。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今年此时与去年那刻终究不一样。丘逢甲的“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也十分惆怅难耐。不论什么节日,都有怀乡思人的篇章在喜庆祥和的氛围里挥一笔清冷的色调。

元宵夜团圆时,不妨采一句唐诗,撷半阕宋词,在墨香古韵中,将这趣味盎然的佳节尽兴地欢闹一番!

元宵文章3:一树春花

文/刘延强

除夕立春,元宵雨水,春节期间又下场不大不小的雪,猪年的春天就是这样的丰富多彩。不过雪来的快,走的也急,两天便没了痕迹,不知是橱窗里春装催的紧,还是街上小姑娘踩的快,不管怎么说,春天就这样悄悄的如期而来。

春天来了春花开,一场花事次第展开,一树春花绚丽绽放,养了行人的眼,暖了路人的脸,嗡嗡的蜜蜂翻飞的蝴蝶开始在花树间忙碌的翩跹。

无意苦争春。我觉得蜡梅不是春天的花,因为她在冬日已静静的开放,犹如端庄的妻子默默的做着家务。冰天雪地,孤芳自赏,她开则开,败就败,即使零落成尘,也要香如故。也曾有过伤感往事,也曾看过风起云涌,那场热闹不凑也罢,孤独未必不是一个人的狂欢。

报春还是迎春花,名字就是暖洋洋的样子。昨天下班我特意跑到人民公园对面的路边,看那几簇熟悉的迎春花。每年的早春,密密麻麻的小碎花总是让我忍不住停下来,用手机拍几张照片作为留念。迎春花不是蜡梅,她是调皮的孩子,古怪的精灵,她爱招惹人也喜欢引起关注,微风吹过,花枝招展,纤细的柔条带着满枝的黄花摇头晃脑随风起舞,吸引着路人的眼睛,欢呼着春的到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潮湿的早上,潮湿的街道,潮湿的心,几声怯怯而又脆脆的卖花声惊醒了妇人的梦,在老城窗外幽静的小巷,一个杏花般的姑娘,斜跨着装满杏花的花篮,走在迷蒙的杏花雨里,粉白的花瓣沾着清新的雨滴,乌黑的头发带着杏花的幽香,远远走来又远远离去,朦胧着窗内妇人的心。总觉得,杏花是不喜欢热闹的,她倚门含笑是娴静含羞的少女,她静默无声是历经风雨的老者,她粉而不艳白而不俏,或山坡,或水岸,点缀着春,洋溢着天。

喜欢热闹的是桃花,因为她是春天的新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不红不艳就不是桃花了。那个城南待字的姑娘,只因为多看了崔护一眼,就再也没有忘掉他的容颜,一生等待孤单思念郁郁而终。桃花虽是红艳,可热闹终要冷场,“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血溅的桃花扇终抵不住秦淮河多情的流水,落英缤纷的桃花源终是一场要醒的梦。

忽如一夜春风来,前世万树梨花开。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知坑了多少个同学。有年春天部队外训,自己作为留守人员在汤阴营房看家,无事之余就装模作样的摆弄院子里的花草。办公楼前面有一排梨树,千枝万朵相互簇拥煞是好看,嫩叶青颈托着白瓣紫蕊,让人忍不住低头深嗅,花香沁人心脾。花落之后枝上果实累累,把梨枝压的几乎挨着了地,我就狠着心把多余的果实摘掉,梨枝慢慢升起,梨子慢慢长大,梨叶浓密之时,我也默默离开了部队,离开了这个爱恨交集的地方。

海棠是春花里的仙子皇宫里的贵妃,东工路南端两旁的最为好看也极为壮观。一个下雨的春日,我来到这里看这妖娆的海棠花,微风织着细雨,车流伴着落花,深红的花苞,淡红的花瓣,浓淡结合错落有致,远观一树琼枝,近观点点胭脂,撩人而不风骚。我用手机照了几张像,看了又删去,因为即使用了滤镜美颜也不能照出她的风姿,我走了又回,回了又走,久久不愿离去,

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这一树春天。错过的再也不要错过,计划的今春赶紧安排,切不要等到落花流水春去也,再怀念那片美好的人间。

元宵文章4:儿时花灯

文/朱凌

一年一度,又是元宵佳节。每年过年,父亲总喜欢给我买一只灯笼。不为别的,似乎是为了圆我童年时的那个梦。那时,刚过了初一,便盼着十五。只因十五那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会挂上一串红色的灯笼,很是好看,并且街上还有着好看的舞龙灯,对于孩子来说,那天,比过年穿新衣服还要让人兴奋。

母亲也总会在那天给我买只纸灯笼。红色的纸叠成的灯笼,黄色的须子垂在下面,让人越看越喜欢。轻轻地将火柴擦着,点在灯笼底端放蜡烛的座子上,灯笼一下子便亮了起来。

一支蜡烛点完后,便迫不及待地换上另一支。母亲总会埋怨我说:“这蜡烛要用钱买,省着点用。”可是那时的我,哪顾得了那么多,只知道,点着它,到处走,到处逛,到处寻黑暗的地方,越黑,灯笼便觉得越亮。

或许,儿时的我们,在父母眼中,总是太过于顽皮。当我无意间将灯笼烧了,并且连累邻居家那堆木柴着火时,父亲将我拉回家狠狠地打了一顿,并且不准我再玩灯笼。

第二天,便是正月十五。可是父亲却不许我再碰灯笼,那天我哭闹了许久,可父亲却是那样坚决。母亲坐在一旁叹息着,她说:“这还不知要赔别人多少钱,你呀,就是个害人精。”

在那之后的每一年,母亲再也不给我买灯笼了。她也曾说:“不是妈不给你买,只是你上回闯的祸实在是太大了,害得我和你爸把一个月的工资都赔给了人家,你说,妈还能给你买吗?”

随着我渐渐长大,对于灯笼不知怎的,竟有着说不出的感觉。母亲知道后,轻声说:“还不是你那时太淘气了,不给你买灯笼,你以为我和你爸心里就好过吗?不然为何你都这么大了,他还每年给你买一只灯笼呢?”

的确,我长大了,父亲倒还越来越疼爱我了,灯笼买了一堆,买到最后,那种点蜡烛的灯笼早已被电灯灯笼所代替,可他却依旧要给我买回来。而今,我的孩子也有两岁了,还没到过年,父亲便买来了两只灯笼,笑呵呵地说:“一个是给我女儿买的,一个是给我外孙买的,两个丫头,一人一个。”

提着灯笼,我和女儿走在明亮的大街上,街上人很多,很热闹,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站在街上,一度又让我想起那年的元宵节,想起我的父亲,曾在那天,心里是怎样的难过。

元宵文章5:这个元宵有点暖

文/孙雁群

从网络到荧屏,《春天里》一直红辣辣地唱响着这个冬天,2011年,这个元宵有点暖。

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季节从来都有属于自己的歌唱。经历过寒冬,才能感悟太阳的温暖,经历过苦难,才能理解幸福的滋味:“和暖的太阳在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十字街头》中,赵丹在苦难的时代表现出的活力和青春:“不用悲不用伤人生好比上战场,身体健气力壮努力来干一场”,总是让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

因为有理想,付出就有意义,生命也就有了快乐。但正如每个人对理想有不同的定义一样,2011年,每一个人对春天也是不同的解读:汪峰唱的是“那时的我”,一个成功男人对奋斗年代的怀念,一无所有的青涩少年却拥有大把的青春;而“旭日阳刚”,这两个打赤膊的民工(流浪歌手)唱的却是:“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艾略特说:“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现在的迷惘,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遥望……在漫山遍野的绿色中,春天其实还有巨大的荒凉。

按照媒体的说法:“老无所依”、“悄然离去”,反映了弱势群体的恐慌心理。这两位民工(流浪歌手),代表着一批被边缘化的人,他们为了理想,身体漂泊,心灵更在漂泊。他们不奢求别人的理解,不乞求别人的同情,甚至不渴望城市的包容,不在意明天的阳光。他们只是坚定地朝前走——不可否认他们在追逐理想的路上,有更多的人生体验,也悟到更多的人生风景。只是,他们的未来又在哪里呢?在《春天里》,汪峰唱的是情感,“旭日阳刚”唱的是生活。

但音乐就是音乐,音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不在于它是怀旧还是呐喊,而在于它表达了歌唱的快乐: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奔波在路上,都经历过寒冬,都需要幸福,都渴望温暖。

一直记得那个童谣:今冬麦盖三尺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踏雪寻梅赏花灯,耍龙舞狮猜灯谜。元宵喜庆,人们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热气腾腾地吃着汤圆,是因为相信“瑞雪兆丰年”,所以心安理得踏踏实实地预支着来年的幸福。

而2011年的元宵,因为今冬无雪,抗旱就成了它的主旋律。它告诉我们,有时候,温暖不是幸福而是陷阱。为了幸福,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元宵文章6:舞龙嘘花闹元宵

文/杨胜德

台江被誉为苗疆腹地、天下苗族第一县,你进入台江就步入了东方迪斯科的故乡,踏入了独木龙舟仙境,而元宵节的“舞龙嘘花”更是台江一绝,可谓为华夏的一朵亮丽奇葩。正值马年元宵之际,我怀着好奇心,应好友之邀,赴台江目睹“舞龙嘘花”。

夜幕降临,小城已是锣鼓喧天、爆竹齐鸣,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比肩接踵,热闹非凡,各龙队正做出龙准备。舞龙嘘花的出龙是有仪式的,只见长者酌酒烧香焚纸,口中念念有词,给龙开光,盛装的苗家女端来醇香的米酒,唱起了动听悦耳的出龙歌,舞龙者一饮而尽,随着几声震耳欲聋的号炮,长龙鱼贯而出。先是走街窜巷拜新年,进门要讲几句吉语,讨几个红钱,主人家钱是要给你的,但你要经得住拦门酒的考验,鞭炮的疯狂“烂炸”,嘘花的不断“扫射”。十余家下来,手中的长龙早已千疮百孔,护龙喝酒的已是踉踉跄跄。

八时许,各龙队向大十字汇集,此时此地已是龙的天下、嘘花的世界。手舞长龙的小伙喊着号子,尽情舞动着手中的长龙,一展自己的风采。听那嘶嘶的嘘花声,彼伏迭起,看那一筒筒吐着五颜六色的嘘花对着长龙不停地扫射,整个场面犹如一片火海,舞龙者则不停地挥动手中的长龙,勇敢地在火海中前抵后挡,左右腾挪,上下跳跃,进退自如,从容应对“嘘花”的轮番攻击。“嘘花”者眼看长龙活动场地不够,不时向观众上空嘘几下,随着嘘花筒的喷射,人们急忙抱头后退,随着长龙的远去,人们又潮水般地涌来,小城元宵节的主街道都是如此“舞龙嘘花”,直到午夜方休。

台江的“舞龙嘘花”独具特点。舞龙者皆头戴安全帽,赤身短打,面部、上身描着彩绘或写上队名,步伐矫健有力,奔放狂野,神态勇猛彪悍。嘘花筒的制作和使用也是很有讲究的,花筒用楠竹节,嘘花配制的主要原料是黑火药、木炭、松香粉、铁磨粉等,制作时填充物要筑得松紧适度,紧则易爆,松则不见效果,需要有经验的师傅制作,其安全系数就高,价位以一筒的长短大小论,30、50和100元不等,现配现卖。在使用前要把嘘花筒固定在小凳子上,用绳索或透明胶布绑好,使用时主要是对准龙头、龙身和龙尾,人的头部也是不能乱嘘的。

台江元宵节的“舞龙嘘花”,璀璨无比,独树一帜,小城虽小,但年味十足,尽管接近午夜,舞龙的还在舞,嘘花还在嘘,看热闹还在看,真乃是:龙舞嘘花歌盛世,马踏飞燕迎新春。

元宵文章7:难忘那盏灯碗儿

文/跟头虫

正月十五闹元宵,赏花灯是必不可少的习俗。现在的花灯,除了传统的带有寓意的鱼灯(年年有余)、羊灯(生肖灯,代表吉祥)、龙灯(代表国盛民安)、灯谜(谜面展示在花灯罩上)外,那些带有时代特色的符号,诸如中国梦、经济发展、人口民生、土地管理、金融科技以及诸如新常态、发展观、和谐社会等词汇,均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模型、彩车、夸张的人物造型等,以花灯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灯影灯光灯火灯谜的游园中,达到与民同乐、与民同庆的目的。

赏花灯是自古就有的习俗。在我的老家,正月十五赏灯那是神秘而又神圣的仪式。父亲早早就将青皮或白皮的萝卜切成柱体,用汤匙将萝卜肉瓤挖空,做成碗状,然后找一根细细的枝棒,缠匝一层薄薄的棉花,插在灯碗的底部中央,然后浇上花椒油。待到夕阳西下,夜幕渐渐来临,再将一盏盏灯碗点燃,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一般是一盏放在饭桌,一盏放在炕头,一盏放在窗台,一盏放在灶台,一盏放在磨盘。然后一家人围坐一起,迸住呼吸,看灯芯的变化,期待来年有个好收成。每每这时,母亲就让我和姐姐们围坐一起猜谜语:“枣儿大枣儿小,三间屋盛不了,开开门,往外跑。”我们总是苦思冥想,先让母亲将谜底的范围划小,再在父亲的诱导下才豁然开朗,那就是灯嘛。再以后的年份,父亲就换了谜面了:“裤筒装裤筒藏,毛翼得瑟一札长。”我们自然就猜不着,父亲先是说是粮食的一种,然后就让我们看磨盘上灯碗内灯芯燃烧的灯形,果然有种米粒的形状,很是神奇!于是我就脱口而出:“棒子!”父亲慈爱地在我的额头上弹了一下,然后赏给我一串花鞭,那时可是最好的奖赏了。我高兴地颠儿颠地跑出去挂在树枝了点燃了,“噼里啪啦”的声响就是对节日的最直接的庆贺。

这时父亲端着灯碗四下照照,口中念念有词:“家家旮旯都照到,照到哪里哪里好。”照到厅堂照照我们每个人的笑脸,那叫子孙满堂;照到厢房照照土炕,那叫幸福安康;照到粮囤照照粮辫,那叫五谷丰登;照到栏圈照照鸡窝,那叫六畜兴旺;照到猫道照墙角,那叫康庄大道;端着灯碗一直照到祖先的坟头,那叫繁衍旺盛……经常看到有人坐在坟前在闪烁的灯影下,斟上一杯酒,口中念念有词,呷一口小酒,那“啁啁”的声响,让天上的月光也感染神伤。

那年月,有好多家境不好的人家,总是趁着夜色,将各家摆放在坟头的萝卜灯碗收回家去,挑去灯芯儿,切了炒菜吃。还有些没有萝卜的人家,就用白面蒸灯碗儿,当然那些个灯碗儿也是极好的干粮。

每年赏花灯的时候,我总会想起童年时的那些个灯碗儿,简单而又实在,真诚而又虔诚,快乐而又满足,那盏小小的灯碗儿一直照耀着人们生活的希望。

那盏灯碗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元宵文章8:闲话元宵节

文/李文旺

“过元宵,甘蔗俏”,这是老家家喻户晓的一句俗语。说实话,老家过元宵和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什么过元宵节吃汤圆,在鄱阳湖边的人们并不一定遵守这个规矩,有些人吃,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吃汤圆。但是,过元宵节吃甘蔗这个习俗倒是很浓,就像老家的另一个习俗——每到端午节就划龙船一样。老家人划龙船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划龙船由于组织中会出一些问题,每隔四五年,划龙船就会有人因为意想不到的原因溺水身亡,可是,这并没有阻住人们划龙船的热情。划龙船的热情之高可见一斑。

可是,元宵节吃甘蔗的习俗比端午节划龙船的习俗还要恒久、还要普遍。为什么过元宵节大家都喜欢吃甘蔗,老辈人说,元宵节吃甘蔗预示着一年的生活甜甜蜜蜜。有人问,既然是求个好彩头,为什么正月初一不吃甘蔗呢?我们老家人的解释是:正月初一到元宵节前,天气普遍较冷,不要说吃甘蔗,袖着手都觉得冷。到了元宵节,不管什么年份,立春的季节都该到了。一到立春,天气暖和多了,自然就敢于吃甘蔗了。

老家在南方北方交接的地方,可以说融汇了南北的许多习俗,并且取长补短。广东、福建等地的人们吃甘蔗的习俗我们也一样不少,像东北、河南、河北等地的人们常常看得到的雪,我们照样可以看到。所以,我为老家的地理位置感到十分自豪。

元宵文章9:静静的元宵

文/夏梦垣

元宵,中国人仅次于春节的日子,是团圆的日子,这应该是大部分中国人共同的映像。记得小时候,元宵,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最热闹的日子。每每那天,街上就会响起隐隐嗡嗡的小曲儿、嘻嘻哈哈的欢笑。孩子们提着灯笼满大街地跑进跑出闹花灯,好不热闹。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化却悄然发生了……

2016年,又一个元宵,感觉上,小城应该依然会很热闹。怀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行走在家乡小城的街道小巷,拼命睁大眼睛,想要寻找儿时热闹的记忆。可惜……

小城的寒风中,我饶了一圈又一圈,满怀童心地寻找花灯和儿童,然而,映入眼帘的却始终是空空荡荡的街道。偶尔见到几个行人,也是低头看着手机,拼命冲刷元宵的红包。衣袋的手机此时响起了一声来新信息的提示,打开看看,原来是大城市即将举行游灯盛会的新闻预告,和各类企业和朋友们相互的祝福。儿时的元宵……不再了。

我急忙朝着四周张望,希望能够找到一份节日的气氛,哪怕只是为了发发朋友圈也好,却无法如愿。寻寻觅觅之间,我来到了街市,看着推推搡搡熙熙攘攘的人群,才算有点安慰。

尽心细想之下,也的确明白了。时代在变,老照片也是最终会尘封的,人没有永恒的童年。

如今,花灯,依然是元宵的主题,只是成为了大城市的标志,大城市的招牌了。而代表小城生命律动的儿童之间大街小巷地奔跑嬉闹闹花灯的场景却已不再,小城变得平静,没有了往日的热闹,自然也就没了曾经儿时的温暖和欢乐,不免得些许有些遗憾。

只是还好,团圆的心还在,佳节的大街虽然没了往昔的热闹,但是街市还是人头攒动,老人们依旧买鱼买菜,忙着为还没外出的子女张罗元宵佳节的一桌团圆饭,好让离家的子女依然记得家的温暖。有些即便是儿女们都在外发展了,也为了让儿女知道他们还算过得好,照样忙里忙出,心怀念想。这么说来,小城的元宵,也是还在的。

元宵过后的一天,想到了写些什么,然而几番打开电脑欲言却又止。对于小城的平静过于不安,情感爆发却又无以表达。纠结到底是零零碎碎,思前想后,草草勾勒了几笔又停停顿顿,实在也是有点无奈。不过细想回来,或许只是感觉不同罢了。元宵,主题毕竟应该是团圆,而各种团圆的方法和祈福仪式,也只是个形式。团圆还在,静静的元宵,也算是别样一番,有了团圆,还去祈求什么呢,还是补个迟来的祝福较好。祝福什么呢?就祝大家新的一年事业顺利,快快乐乐吧。

元宵文章10:古诗词里话元宵

文/李晓萍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而古诗词里的元宵节则丰富多彩。

《青玉案·元夕》是南宋着名词人辛弃疾所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东风拂过,数不清的花灯晃动着,仿佛催开了千树花,焰火纷乱着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星雨。华丽的豪华马车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凤箫那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月亮在空中发出明亮的荧光,光华流转。热闹的夜晚里,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这首词把元宵节描写得多姿多彩。

《生查子·元夕》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上元竹枝词》是清代着名诗人符曾写的。“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全诗把元宵节写得十分美丽。

元宵文章11:雪后登山过元宵

文/刘连成

年过了,元宵节到了。

在我的家乡四平,有一种习俗,元宵节这一天,人们除了要吃元宵、看花灯外,最重要的是白天要到处走一走。每年的这一天,我都要想起一个不寻常的元宵节。

那是2007年正月十五,我早就和好友相约一起到郊外攀山,顺应元宵节到处走一走的习俗。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月十四晚上下了一场大雪,道路湿滑难行。虽如此,我和好友商定:不改变计划。于是,元宵节一大早,我们还是骑着自行车,前往四平东郊山门风景区的“长大山”。

山门风景区由杏花山、长大山和山门水库组成,以自然景观为主,真山真水,加上人文景观,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四平近郊闻名的旅游胜地。长大山位于山门风景区正南,与“神树山”相连。长大山海拔300多米,山势陡峻,坡度在60度~70度之间,以自然松树林为主,古树参天,遮天盖地。这里夏季更是林鸟争鸣,蝴蝶一双双在杂树丛中徘徊,野生动物随处可见,珍贵药材多达几十种,各种山花争奇斗艳,开遍林间,嫩绿的野草清新扑鼻,令人心旷神怡。我爬过长大山,但冬季的长大山是个什么样儿,我还没有领略过。

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长大山脚下。把自行车放在山坡的一棵大树下之后,我们就沿着遍山白雪的山路向上攀登。山路两旁荆棘丛生,崎岖陡滑,每前行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我们左冲右突,攀登得十分艰难,抓到一棵小树犹如抓住救命缰绳。我们互相鼓励,下定决心一定要攀到最高峰,大有不到山顶非好汉的英雄气概。一不留神,我的手指被荆棘划破,鲜血渗透手套流了出来,滴落在白雪上分外殷红,我不予理会,忍着疼痛继续前行。脚下的雪路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好像在为我们前行奏乐。山中很静,偶尔一阵风吹来,顿时雪花纷飞。高傲的青松被雪覆盖着,只露出丝丝绿叶,更觉苍翠可人。我们行走于林下,不小心碰到了树枝,雪花就落在衣服上,有的还钻进脖子里,凉飕飕的,我抖了半天才弄出来,急忙把帽子戴上。

虽然长大山不是很高,但我们爬到顶峰也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此时,汗水早已浸透全身,然而,我们并不觉得疲劳,只有满满的快乐和自豪感。置身于山顶,四平市区清晰可见,山门风景区景象一览无余。我感觉自己与风景融为一体,仿佛自己就是那山、那雪、那云、那树、那草、那路……远离了生活的烦恼,远离了工作的压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身心得到了陶冶。

下山,我们几乎是出溜下去的,有惊无险,非常刺激。

那年元宵节雪路登山,真是难忘啊。

元宵文章12:年怕元宵月怕圆

文/郭华悦

年到了元宵,也就得画上暂停符了。

年前的期待,年后的团聚,热热闹闹,如锣鼓一般,敲响每个人心中的热情。可这热情,到了元宵,也就消退了大半。热闹褪去,平日里的生活,又浮上了水面。

从学生时代,一直到如今,元宵这个日子,总令人又爱又恨。爱的是,这是年最后的狂欢。恨的是,过了这个日子,一切以年的名义进行的快乐,都不得不暂停。团聚,可能得等到下一个年的轮回开启,才能再次进行;肆无忌惮的放松,也不得不收起来,重新埋头在生活里,为日子而摸爬滚打。

读书时,都是在正月初十之前,就已经开学。后来,工作了,每年也都是初七或初八开工。但尽管如此,元宵前的那一个星期,总还带着年的余味。人放松着,心还留在年的热烈中,学习和工作,有一搭没一搭。但元宵,是一个分水岭。过了元宵,再也没有理由不努力。于是,这个日子,总是欢乐与伤感并存。

年怕元宵,月则怕圆。这些年来,人在异乡。年,是要回去的。元宵前,则返城。到了元宵节,没啥假期,且刚从老家返城,自然没法再回去。年的欢闹声,似乎犹在耳边;但转目四望,冷冷清清。

人在他乡,元宵时节对着一轮清冷的圆月,心绪却飘回老家。这样的思绪,有多少游子不曾经历?带着一腔的思念与不舍,离开老家,最怕的就是在元宵这样的佳节,一轮圆月令人倍思亲。

元宵文章13:元宵佳节话偷青

文/张艺

偷青,是元宵佳节难以忘记的往事,是儿时过年最为期盼的美好时光。元宵一过,意味着热热闹闹的新年戛然而止,所以每次偷青过后,总是一番意犹未尽,对年味仍旧充满着一丝丝无形的眷恋。

偷青,顾名思义,与“青”有关,而“青”则指的是青色的蔬菜。记得小时候,白菜、青菜、小葱蒜苗、豌豆尖等小菜总是栽满了每户乡亲们的菜园子,娇嫩欲滴的一片片,甚是惹人喜爱。元宵节前夕,村庄里的小伙伴们总会挨家挨户悄无声息地“搜索”起来,以选择最好的菜地作为偷青对象。

元宵之夜,舞龙舞狮的鼓点进入尾声,夜,渐渐静了下来,小伙伴们按照预定的计划各就各位,偷青准时开始。趁着蝉翼般透明的月色,一名小伙伴隐蔽在风口处放哨,我和其他伙伴们牵着手,学着偷偷摸摸的样子,全力屏住呼吸半蹲式前进靠近那块向往中的菜地。大家快速分散后,蹲在菜丛中,快速地摘取一些上好的菜品后,又沿着老路轻手轻脚地返回,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五分钟,总是怕被主人发现。

记得有一年,我和小伙伴们看好的一片豌豆尖与众不同,郁郁葱葱十分茂盛,竟然长得一人多高,那是隔壁二叔家的。二叔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爱串门”,都想着元宵之夜他肯定又到哪里看热闹去了。

那晚,我们来到了那片菜地,刚准备下手,菜地中央突然传来几声轻轻的咳嗽声,吓得我们赶快往回跑。慌里慌张中,头上戴的帽子掉在了地里也没敢来得及回去找。凭着自己的直觉和伙伴们的判断,那是二叔在元宵节守地,肯定发现了我们。

第二天一大早,二叔竟然给我们家摘来了一小篮子新鲜的豌豆尖,声称给我吃,并将捡到的帽子悄悄放在了柜台上。听二叔讲,原来,他家那片长得高高的豌豆尖是试种的最新豌豆品种,是专门栽种来卖钱的,不能掐尖的。在隔壁门缝里听着二叔和母亲的对话,我一阵愧疚,暗自庆幸二叔的咳声制止了我一次酿成大错的偷青。

偷青的对象虽然都是田土里的农作物,然而历来却有着独有的寓意,偷到“菜”,寓意“财”;偷到葱,寓意“聪明”;偷到蒜,寓意“会算数”,如此种种,往往让偷青富有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哥哥嫂嫂你别吵,青菜白菜我来讨(摘),他一把来我一抱,稀饭吃得呵呵笑……”儿时,菜偷到手了,我们怀揣着无比的喜悦,一路唱着童谣回家。

在某个伙伴家里,我们按照事先的分工,有的洗菜,有的淘米,有的烧火……将白菜洗净,细细地切成碎片,和着大米熬起一大锅稀饭,一边搅拌一边玩耍。一直到夜半三更,稀饭煮熟了,一人吃一两碗,各自才在大人的呼喊声中回家。

其实,民间广泛流传一些关于偷青的说法,偷与被偷都会带来新年的好运。那时,我们会去偷别家的菜,也希望自家的菜被别人偷,就是图个好玩和吉利。因此,元宵偷青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偷,偷菜的数量也并不多,就算是种菜的主人碰见了,也最多就是装作咳嗽几声,不会破口大骂更不会下地逮人。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偷青也为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们打开一扇约会之窗,成为了乡下农村人的“情人节”。元宵之夜,他们通常会利用这样的大好机会,在尽情偷青之余,与心仪的对象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

就在十多年前的一个偷青之夜,我和一位女孩也在村口的一棵枣树下情投意合地牵手,月夜下也立下了懵懂的山盟海誓。如今,下地偷菜的已不再是枣树下牵手的我们,而是我们的下一代。古老的习俗,仍旧在每年的元宵之夜上演和传承。

相隔数十载,偷青永远藏在了儿时的记忆里。

元宵文章14:说说元宵和汤圆

文/刘鹏飞

有人说,元宵不就是汤圆吗?这谁不知道,当年袁世凯怕“元宵”把他的“袁”给“消”了,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为此,人们还留下顺口溜:“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熟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元宵和汤圆,开始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元宵有馅而汤圆无馅,元宵粒大而汤圆粒小。如今台湾还是冬至日吃汤圆,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我家楼下的张嫂,就是一个既会做元宵,又会做汤圆的高手,她从领导岗位上退休后,时不时做些元宵和汤圆,我从她那里学到了不少做元宵的技术。

张嫂做元宵和汤圆,真是集古今方法于一体,尽南北风味之能事了,她既能做大如核桃的元宵,也能做小如黄豆粒的“百子汤圆”;既能做通丸甜糯、不见馅心的实心丸子,也能做皮薄似纸、精巧别致的“碌皮汤圆”。她在制元宵和汤圆时,既会北方人常用的箩滚手摇之法,也会南方人搓条摘丁揉团或以手团之之技。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嫂制作的玫瑰元宵,她先把水磨粉团揉匀,搓成长条,下成一只只小剂,搓圆,然后左手托住开始旋转,用右手捏成边薄底略厚的酒盅形面皮,最后把玫瑰馅心包入,收口捏拢。张嫂说,她做的玫瑰汤圆是货真价实的,因为玫瑰价高又不易得,市场上所谓的玫瑰汤圆都是金枣、瓜子肉、冬瓜糖、白芝麻、桂花卤、桂圆卤和肥板油的替代品,这样的汤圆也香气袭人,口感甚佳,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元宵作为节令食品,始于东晋,盛于唐宋,这个时期文人学士笔记中的“油堆”、“焦堆”便是汤圆。《三余帖》上说,后羿与嫦娥在上元夜相会,“复为夫妇如初”,而他们的定情物就是“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的汤圆。看样子,很早以前,元宵节就是情人节了,月圆汤圆人也圆,所以今年的元宵节和情人节赶在了同一天,意义非同一般。

想想看,古代文学典籍中,让元宵节喜上加喜的大有人在,《金瓶梅》里的元宵节与李瓶儿的生日同贺;《红楼梦》里的元宵节与元春省亲放到一起,都增加了元宵节的热闹劲和喜庆气氛,这也许是年称“过”,元宵节称“闹”的原因吧。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吃元宵,要比平常日子吃元宵,有意义得多。所以,元宵节时,不但老百姓、官宦之家吃元宵,就是皇帝老子,也在年节的这个时候吃元宵,以图吉庆和喜气。

《明宫史·火集》里就曾经记载过元宵的制作方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谓汤圆也。”清宫的“八宝元宵”,更是弥足珍贵。以至于北京市民纷纷效仿,《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就曾写诗云:“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当然,做出来的元宵不能再称为“八宝元宵”了,当时北京有位做元宵的高手叫马思远,他做出来的元宵一点也不逊色于大内,最后以“滴粉元宵”扬名天下。钱塘人符曾就曾经写诗赞美:“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好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风灯里卖元宵。”

皇帝不但吃元宵,还为吃元宵闹过笑话。我们知道,光绪是怕慈禧的,有一年元宵节,光绪去见慈禧,慈禧正在吃汤圆,就顺便问光绪吃过汤圆没有,光绪来时刚刚吃过,但却不敢如实回答,谎称没吃。慈禧就让人送来几只汤圆,让光绪吃下。光绪吃完后,慈禧问他吃饱没有,他又谎称没有,慈禧又让人送来几只。如此反复多次,让光绪撑得苦不堪言,最后只得把汤圆塞到袖子里。等光绪回到自己的宫中,满袖子都是黏糊糊的汤圆,里里外外弄得一塌糊涂,为元宵节添了一段不大不小的佳话,让后人捧腹。

元宵文章15:自做灯笼过元宵

文/陈延禄

春节的气味意犹未尽,元宵节的脚步已悄然而至。

孩子们都有对元宵节十分迫切的盼望感。节日前几天,在大人们的帮助下煞费苦心地做自己心爱的手提灯笼,有圆的,有方的;有秸秆的,有玻璃的,有木头的,有纸糊的;有的做成鲤鱼形,有的做成胖猪样,有的做成金鸡状……自己不会做大人又不肯帮忙的,就只好找个玻璃罐头瓶,在里面竖根半截蜡烛,用细绳系好,挑在木棍上。

乡村渐沉黄昏了,盼望着就跌入了夜色,有月亮探出虚光来,夜就愈发显得清冷。当整个小村笼罩着大人张灯结彩的热闹气氛时,我们全村的大小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出动了,提着各种灯笼满街地走,略有显摆的脸上灿灿地笑着。有的没有灯笼的,就找块废旧的胶皮车圈点着迎风而动;还有的没有灯笼就袖着手跟着走,偶尔接过别人的施舍,提下灯笼过把瘾。到处是灯花怒放,光与色满街流淌。

村街走腻了,就聚到一起,大孩子们就提议,去野外玩耍。于是乎,孩子们振奋起来,大的领着小的,男的照顾女的,人声鼎沸,欢呼雀跃。疯狂地奔跑在村外的荒郊上。春寒料峭裹挟着的寒气不见了,不一会儿我们的头顶冒起热气,身穿的棉袄被汗水濡湿,喘息声里飘荡着欢乐,幸福的热能向着寒夜四散,这里成了伙伴们销魂的世界、欢腾的海洋。

有一次,我们正徜徉在欢乐中,我却出了个意外,一个跟着我的大哥哥一直哄叫着,要用他手中的正冒着浓浓黑烟的橡胶车胎,换我心爱的大公鸡灯笼提一会儿,看他那唯唯诺诺,毕恭毕敬的样子,我于心不忍,就换过他的橡胶,我玩着玩着就单臂如圈一样摇起来,越摇越快,犹如巨大风火轮团团飞转,迎风的火舌,呼呼作响,不料,一粒火种偷偷地飞到了我的破棉袄上,当我知情剧痛的时候,已经燃大了碗口粗的洞,伙伴们毛手毛脚扒下我的棉袄,用脚跺着狠劲的踩,可那火星就是往里面钻,一直按到雪地里,才完全扑灭。可是,衣服已经碎破不能穿了,我光着羸弱的上身,眼泪在眼圈里转,冻得瑟瑟发抖。

刚才的大哥哥毫不犹豫脱下他的棉袄给我穿上,他则光着上身和停止活动的伙伴们一起簇拥着我往家赶。二三里的路程大家轮流脱换着自身的棉袄。

跑到家,母亲一边噙泪搂着我,一边连声感谢着伙伴们。

元宵节灯火交映,烈焰腾飞,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有着自然纯真的生长和释放,它在我的记忆里一直发酵和飘香。

元宵文章16:一碗元宵订终身

文/赵文忠

近年,每逢元宵节,端起妻子做的那碗元宵,不由得想起那段甜蜜的往事。

那年,我在洛阳上班,春节前,堂嫂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见了面,彼此印象还不错,堂嫂笑着说,你们先了解了解,然后再订婚事。过了年,我回洛上班,很快就到了元宵节。为加深了解,我邀她元宵节到洛看花灯,她羞答答地应允了。

那晚,从西关到老城,中州路两侧挂满了花灯,抬眼望去,东边是灯,西边是灯,南边是灯,北边还是灯,真是火树银花的不夜城,有圆灯、方灯、花灯、树灯、龙灯、凤灯、老虎灯,一盏盏光彩夺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起初,我俩还保持着一段距离,随着街上的人流越来越密集,我担心被挤散了,不由得挽起她的手,她一颤紧紧抓住了我,偷偷看一眼,她正低头笑,那一刻,一股甜蜜涌上心头,我知道,月圆之夜,爱情开花了。

虽已过雨水,但夜深之时仍然颇具寒意,扭脸看到街面排摆的夜宵,就请她吃点夜宵暖暖身。蒸饺、包子、云吞、馄饨,花样可真不少,看到一家元宵馆,我说“元宵节吃元宵正适宜”,她说“你说好俺就中”,不谋而合,心有灵犀。两碗白白胖胖的元宵,吃得那么甜,那么暖。我说元宵代表着团圆和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你和我一起吃了元宵,你说咱俩的事是啥说法。她羞涩地笑着,红扑扑的脸上满是甜蜜。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结婚那天更多的是婚姻的仪式,而我们的爱情是在元宵节那天开始的,因此,我倍加珍惜这个节日,每逢元宵节就会陪着妻子去观花灯吃元宵,回味当年的幸福与甜蜜,平日里那点磕磕绊绊,就会烟消云散,我们小小的家庭更加和美。

十多年前,我不幸坐上了轮椅。再也不能在元宵节陪妻子去赏花灯吃元宵了。让我没想到的是,到了元宵节,妻子就自己做起元宵来,她说:“当年你陪我吃元宵,看花灯,今后我就做给你吃,推你去看花灯,你纵是身残,但人不能离,家不能破。这是当初我们的承诺。”

一碗元宵的约定,使我们相守相依,共同撑起一个圆满的家。也许经过了风风雨雨,才能更懂得元宵节的寓意。小小的元宵就像一个小小的家,小家和美大国安,小家幸福大国盛,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甜情密意的幸福,永远是人们的期盼和心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