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夏日的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夏日的散文1:品茶的境界
文/鲜章平
最好是在夏日的午后,坐在自家的小院里,墙边的刺玫灿烂地开着,蔷薇星星点点躲在绿色的帏幔里露着笑脸,木质的葡萄架上爬满长藤,习习凉风吹过,叶片儿沙沙作响,一串串葡萄在透过茂密的枝叶偶尔投进来的那点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晶莹剔透。这时候,你静静地品着茶,每一口都能品出安逸与幸福的味道。
当然,没有小院也无妨,也不必非要在夏日的午后,即使是寒冷的冬季也一样,关键是要有一颗快乐的心。就说冬天吧,而且是住在高高的楼房,一个周末的夜晚,收拾了一周的凌乱,是该坐下来喝口茶了。这时候你会发现,窗明几净的家里散发着柔和的气息,放眼望去,窗外万家灯火,你就像一个气定神闲的棋手,生活就像一盘棋,这时候是走得最顺心的几粒子。所以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以为劳动之余的品茶,的确是种健康的享受,这就像当年吴伯潇说的那种“健康的疲惫”,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也不必非要一个人独坐。三五好友围坐一圈,品着茶,聊着天,又是一番景象。或许就在这清香温氲的气氛里,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就有了结果,一些隐藏在几角旮旯的怨恨就烟消云散,美好的心情因为茶,因为畅谈而云蒸霞蔚,袅袅升起。我想,南方人爱喝下午茶,莫过于此。
品茶其实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一个人独自品茶,静静地,孤独着,也快乐着。这时候你可以听到自己心灵的对白,两个自我,热烈地交流。你可以想起往事,开心也罢,痛苦也罢,在一口口的香茗的浸润中,心绪渐渐平静下来。或者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心中只有茶,七泡过后,余兴未尽,于是一壶接着一壶,喝个透彻心肺,身心舒畅。这大概就是发呆的乐趣。
三五好友相聚,则多了几分生机。你一言我一语,伴着茶香探讨人生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有人侃侃而谈,有人洗耳恭听,说到高兴处,有人开怀大笑,有人掩面微笑。即使是激烈争论,面红耳赤,也请放心,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温文尔雅的道别。这就是茶和酒的区别,茶能够清心。这时候,喝的是茶,品的是人,是友情。难怪古人感慨: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无论自斟自饮还是好友相聚,品茶都需要有颗宁静的心。正所谓“宁静致远”,心静了,心胸也就宽阔了,所思所想才能走得远,人生的境界才能得以提升。从这个角度说,茶是水中仙,只有满怀敬畏之心的人,才能品出个中况味。否则,品什么茶呢?不如喝酒去!
在品茶的过程中,最陶醉、最快乐的,当属沏茶的人。因为茶是有灵性的,只有懂得与茶交流的人,才能沏出浸人心脾的茶汤来。当你全神贯注地将滚烫的水注入茶具中,你的脉搏就开始与茶一起跳动,心神所至,茶之魂也。
所以说,再好的茶,再好的环境,须有一个懂茶的人。
夏日的散文2:拜水都江堰
文/张岩
夏日去了趟都江堰。
站在“鱼嘴”那一刻,我确实被眼前这幅大自然的杰作惊呆了!这不止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公元前256年,李冰父子带领巴蜀人民,凭借“刀耕火种”的原始劳动工具,“深掏滩,低作堰”;凿离堆,平潦旱。造就了滋养古蜀,润泽当代,堪称世界奇迹的都江堰。
余秋雨先生曾认为,中国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圣地,要看水,万不能忘了都江堰。”
看都江堰的水与看九寨沟的水,二者的看点各有不同。
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入永恒的生命。
如果说,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童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是一种出世的艺术之水的话,那么,都江堰看水,看的则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看的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
若将九寨沟的水比作女人,都江堰的水就是男人;若将九寨沟的水比作情人,都江堰的水就是爱人;若将九寨沟的水比作爱人,都江堰的水就是母亲。
站在“二王庙”前,追溯古人兴利除害恩泽后世的丰功伟绩,领略岷江纵贯二千多年来的世事沧桑,无不使人感慨万千。抬眼望去,自西而来的岷江水,经古堰疏导,朝东、朝南奔流而去,保证了大约三百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从这个角度上说,都江堰之水,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水,还是文化意义上的水,心灵意义上的水!着名诗人陈运和曾有过这样的诗句:
“都江堰之水凝聚过智慧的汗珠与卓绝的远见
灌溉了历史,灌溉了民族
灌溉了古诗,灌溉了良田”。
夏日的散文3:青青丝瓜情
文/钟芳
乡村夏日,郁郁葱葱。篱笆架上的丝瓜花正俏皮地张着小嘴,欢快地吮吸着生命的浆汁,金色的花儿一朵一朵地在翠色欲滴的藤叶间竞相绽放,微风吹过仿佛就要飞舞起来,朵朵之间像赶趟儿似的,开得那样光鲜夺目,蜂飞蝶舞地热闹极了,把农家的小日子熏染得分外宁谧和温馨。
记忆中的夏天,丝瓜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家家户户的庭院草垛旁,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姿,我家也不例外。母亲在屋后开了一片菜园,菜园的篱笆墙上,每年都会缀满母亲种的丝瓜,藤藤蔓蔓,缠缠绕绕;翠叶叠叠,挤挤挨挨,亲热得不留一点儿空隙,浑然天成了一张绿意的凉棚,遮挡了阳光,撒下一片如水的清凉。每天清晨还躺在床上,就被阵阵清脆的鸟鸣吵醒,睁开眼,透过床边的窗户望去,看沐浴在晨曦中的那些黄灿灿的花儿,整个世界俨然一片金黄。母亲也总会在这样的早晨去采摘下还带着露水的新鲜丝瓜,给我们做丝瓜汤喝。
丝瓜很好吃,做法也简单。只要将丝瓜去皮洗净、切片,加个鸡蛋放在一起清煮即可。有时为了换口味,母亲也会把丝瓜与蒜瓣、红辣椒一起爆炒,红的、白的、绿的交相辉映,未尝其味,色已夺人,那鲜美的滋味让人至今难忘。
我对丝瓜一向颇为青睐,它清甜脆嫩的口感,清新淡雅的黄花,不畏贫瘠勇攀高峰的探索,都给我幼小的心灵撒下了一片美好增添了几多温暖。它虽算不上是一种高贵的名菜,在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什么都不缺的今天,对我来说它依然是一种美味,它不但好吃,更是一味良药。它具有清热解暑、凉血止血、养颜美容的作用,常吃丝瓜,可以保持形体的健美和皮肤的白皙光滑。据说,日本一位八十岁高龄的女作家平林英子,面部竟无一点皱纹,而她的诀窍就是几十年不间断地用丝瓜汁来擦脸。
周末回老家,只见院落里篱笆架上,那婆娑的丝瓜藤,像一道道绿波在荡漾,闪着细碎的银光,千百朵的丝瓜花,在和阳光挑逗嬉戏,近身一看,宛若一只只蝶儿般停栖枝头,展翅欲飞。
第二天回城前,母亲要我带些鲜嫩的丝瓜。我嫌麻烦,说城里菜市场多的是。母亲微笑着:“我知道,但这是我种的,带回去尝尝鲜。”看着我顺从地接下了,笑意在她的眼角荡漾着温暖,双眸燃烧的尽是欣慰与喜悦。
夏日的散文4:夏日的感受
文/周振强
夏日的感受
仲夏的夜,是那么的难耐,闷热、汗流浃背、心情烦躁……
我踱步出门到小区散步,今夜没有明月,星光,黑魆魆的夜一望无垠,幢幢鳞次栉比的高楼,巍然矗立,卸去了骄阳的灼热,沉入愔愔无影无息之中。楼宇中闪烁着万家灯火。精疲力竭了一天的人们各自悠闲寻找自得其乐的事情,放松着忙碌了一天的心情。
小区的石板小道,若影若现的灯光可以看见地上的沙砾,明眸善睐间几只蝙蝠轻灵、自由地在楼宇间穿梭,蝈蝈躲藏在黝黑的杂草灌木丛中“蛐蛐”地唱着歌,时不时几只知了合着伴奏几声,哦!池塘里的青蛙也不甘寂寞凑上前“哇哇”插上几句中音。几株杨柳在她们的感染下,蹁跹起舞聊作解闷……
旁边的批发菜市场热闹纷繁,灯火通明,几排硕大的遮阳蓬下,各式各样新鲜,青翠欲滴的蔬菜,琳琅满目地陈放在各个箩筐之中,供来自四面八方的商客们作价销售,她们像要出嫁的闺女含羞忸怩期待着远行……
耳畔隔挡不住传来……过往的车流汽笛声和人流嘈杂的窃窃私语汇成一片,跌宕起伏,交相辉映。这喧嚣的一切在恹恹欲睡中持续到半夜,幸好有空调呵护,酣然拥衾入睡一晚。
清晨,我揉着惺忪懵懂的眼睛,步履蹒跚,轻手轻脚来到窗前,推开窗门……
没有耀眼的阳光的照射,天空灰白灰白的一片,举头眺望远方,哇!云雾缭绕间,那青山绿水、那亭台楼阁仿佛海市蜃楼般,依稀朦胧如仙境入眼……熙熙攘攘的车流穿梭往来,如游鱼戏水景上添花。
遐思间,“淅淅沥沥”的雨点拍打到脸上清凉透心,咦!下雨啦#……我伸出双手欣喜地,肆意让晶莹剔透的绵绵细雨滴落到手背上。
眨眼间,漫天的雨滴如雨幔倾斜而下,不一会儿还夹带着热气的灼风,嗖然之间,烟消云散。
大地万物酣畅淋漓地沐浴在越落越急的骤雨中……
峰回路转,本来还幽怨婉转低低哭诉的青山绿水。如今焕然一新,如洗浴的少女,在这天籁之声高亢激越的洗涤中,勃勃生机、绿意盎然,万千风姿、妩媚娇艳。
江山如此多娇,层林尽染,多少英雄尽折腰……
啊!百感不厌的仲夏。万般风情,芳草萋萋,绿意万千,淡墨浓彩,香影婆娑……
我留念你的多姿多彩,捕捉你的婀娜身影,希冀融入你的衣襟满怀,在你清香弥漫的神韵中,和你一起奏响一曲夏日协奏曲。
夏日的散文5:初秋里的夏日傍晚
文/龚蕾
立秋了,天气依然很热,清晨傍晚有些许丝丝凉爽外,似乎还是夏天。又是一个周末。
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周末,校园图书馆宽敞的阅览室里,一杯热饮、一个水果、一扇大窗户、一本飘着书香的厚厚纸书,安安静静,时而可以听到周围同学们翻书的沙沙声音,很亲切。窗外星星眨着眼睛,傍晚的秋风淘气的从窗户里跑进来,秋风落在脸上,很凉爽,很舒服。在校园的日子很享受而时间却很快。
又是一个周末,在笔记本前,外面大商场门前周末总会放老电影,商场门前宽敞的空地上,晚饭后跳广场舞的奶奶阿姨们渐渐散去,大喇叭里传来电影的声音。也许是因为周末,心情轻松,也很放松。
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很自然。秋天的傍晚,很安静。有句话说,简单就是快乐,也许生活就是一个由简单走向复杂,然后由复杂走向简单的过程,其实,简单就是快乐。而人生,也许就是取舍智慧,凡得到必有付出,付出了就有得到,得到了也许会有舍去,舍去了总会有得到。没有经过努力和付出,不可能得到,即便得到了,也可能是预支,今后必要有所付出,但凡有所得到,一定是付出。
生活原本就是一种平衡的艺术,原本就是一种平衡,就如这秋天的美丽,一定经过了冬天的寒冷,春天的生根发芽,夏天的烈日酷热,才来到了秋天的丰收。生活的诞生也许是偶然,偶然中蕴藏必然,重要的是珍惜,心态最重要,心情最要好,就如这秋天,自然而美丽。
喜欢秋天,因为秋天颜色格外不同,秋天的味道充满丰收喜悦。看看大自然的美丽,请放慢脚步,写下赞美的歌,赋一曲优美的旋律,平平淡淡是真,细水长流是爱。秋天的夏日傍晚,宽敞舒畅,温暖凉爽,天空的胸怀感动你,让你的心胸也变得更宽广,秋天的夏日傍晚,满是自然,满是美丽。
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很美丽。奋斗都不一定得到,不奋斗就不可能得到,取舍之间,得失之间,前进的路径,生活总要向前。取舍之间,点点滴滴,走出了人生的路,最精彩的或许不是路本身,而是路上的风景,而幸福或许就是手牵手一起走,欣赏分享沿途风景,一起慢慢变老。
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宁静的,秋天带给我们宁静和升华,秋天带给我们智慧和思考。秋天的傍晚,惬意又愉快,快乐是一种心情,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因为,放下就是快乐。放下压力,开心轻松,放下犹豫,勇敢向前。放下是一种智慧,顺其自然。当你握紧双手时,什么都没有,当你伸开手掌,世界就在你手中。
夏日的散文6:儿时夏日情趣
文/胡兆喜
记忆中,儿时的夏季,是从午后开始的。烈日炎炎的午后,为防止我溜去河塘游泳,祖母总是拿出一张狗皮褥子,让我睡卧在门前那棵老槐树的浓荫下,而她则一直坐在旁边看着我。可是,那些藏在绿荫里的乡蝉此起彼伏的呼唤,以及栖息在灌木枝丛上五颜六色的蜻蜓,常常挠得一颗童心酥酥的痒。怎奈,祖母寸步不离,想溜,得动一番脑筋才行。
卧在狗皮褥子上的我不再辗转反侧,还发出夸张的鼾声。半天,睁眼偷觑,哈哈,祖母一只手支着下巴,正“坐而假寐”呢。小心翼翼地爬将起来,蹑手蹑足地向着蝉声嘹亮的方向快速移动……得赶在祖母醒来前回到我的狗皮褥子之上,否则麻烦可大了。所以,每一次看到猛然醒来的祖母慌里慌张地看向我时,总是忍不住地偷偷乐。
相对中午,夏季的晚上,则是孩子们最惬意的时光了。吃罢晚饭,洗了澡,老少爷们纷纷来到打谷场上谈天纳凉。一个麦季下来,打谷场平整而空旷,除去横七竖八的石碾子,剩下的只有那南来北往的清风,正是夏夜纳凉的好去处。
大人们一般都自带凳子,而那些石碾子则成了孩子们的“宝座”。一开始是没啥故事的,抽烟喝茶的大人们,你一言他一语说一些无主题的话。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孩子便疯野起来,分派厮杀,藏猫猫,要么撵着飘忽闪烁的萤火虫喊着叫着……
“讲古喽讲古喽——”一个孩子突然兴奋地大喊起来。呼啦啦,我们就像夜飞的鸟涌入人群中,抢占各自的“营盘”。
会讲古的就是村中那么几个人,翻来覆去的无外乎“说岳”“三国”和“水浒”。
可是,能喝断石板桥的张飞也无力拉开我们打架的眼皮,尽管打瞌睡的我们从石碾子上跌落下地,但也不肯回家去睡觉。有时迷迷糊糊正做梦,屁股上就重重地挨了两下,朦胧中就听大人们吼:睡,半夜狼来把你叼了去!……
如今,祖母已逝,故乡昔日的人事和儿时的夏日情趣,早已成为漂泊在故乡之外的我一份奢侈的记忆,偶尓会在暑气渐消的夏夜,漫出记忆的闸门,伴着清风鸣蝉,清凉一片怀旧的心绪……
夏日的散文7:夏雨随想
文/zkp821
在炎炎夏日闷热难耐的时候,人们最盼望的恐怕就是下雨了。痛痛快快地下一场雨,赶走令人胸闷心烦的燥热,让清凉钻进每一个毛孔,让负氧离子充满每一个肺泡,这是多么惬意的时刻。
雨是人类的朋友,似乎也通人性,往往会及时赶来,压灭暑气,滋润大地。
如果说,春雨是柔情绵绵、羞羞答答的少女,那么,夏雨则像是一位性情急噪、大大咧咧的大嫂,来时一阵风,走时急匆匆。春雨那软绵绵轻飘飘的裙裾掠过之处,大地生出温润的绿色和多彩的艳丽;而夏雨则截然不同,她豪情奔放,十分有力地舞动腰肢,哗哗哗流在热气蒸腾的土地上,噗噗噗打在茂密的枝叶上,兹兹兹浸润疯长的果实,给大地留下郁郁葱葱的希望。
在夏雨中行走,与夏雨零距离接触,感受她热烈粗犷的性情,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前天下午,气温不高,太阳偶尔从厚厚的云层里露出苍白的脸。我带着相机去公园闲逛。正当兴致浓烈的时候,天边铅灰色的云朵忽然变黑,并且翻滚起来。我急忙乘公共汽车回家。汽车行了两站,豆大的雨点如不速之客,使劲敲打车顶的铁皮。我临窗而坐,一阵雨点斜射过来,打在脸上。拉上玻璃窗,雨点更密了,更猛了,车顶和车窗发出嗒嗒嗒嗒的声响。顷刻,响声大作。窗外大雨直泻,仿佛老天爷掀翻了水盆,从我们的头顶上泼下来。雨在路面上激起白色的水雾。汽车好像笼罩在白纱帐缦之中,街道两旁的景色模糊不清。大雨哗哗的欢叫声盖过一切嘈杂。我置身在一个充满活力的雨的世界之中。
这瓢泼大雨冲开了我记忆的闸门,儿时在夏雨中嬉戏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酷热时看到要下雨很兴奋,避开大人脱掉汗衫,赤膊光脚走到泥路上,与小伙伴一起,手舞足蹈地迎接雨的到来。开始雨点稀疏,打在热烘烘的脸上,感到有丝丝凉意。仰起头,张开嘴巴,伸出舌头,让甘露淋湿干渴的舌头,流到冒烟的喉咙里。惬意的感觉便从喉咙散开,扩散到全身。有时,雨点会在地上激起一些水泡,不禁用脚去踩踩,哪里踩得破呢。等到全身湿透了才跑回家中。刹那间,大雨滂沱。我站在屋檐下看雨,看雨在黑瓦上激起阵阵白色烟雾,看绿树在雷声、风声和雨声伴奏下尽情地摇曳,真是开心极了。
现在的孩子,特别是住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孩子,恐怕很少能领略到在夏雨中嬉戏的情趣了。其实,到风雨中爬摸滚打,也是锻炼意志有益于成长的。当然,有个度的问题,不可走向极端。
十年动乱中的一件事至今难忘。那个麦收时节,作为高校的教职工,我们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天下午,我们正在挥汗如雨地割麦,突然乌云蔽日。有人说,要下雨了,干脆收工吧。带队的却摇摇头:不到收工时间,不行。谁也不敢顶嘴,只好又弯下酸痛难忍的腰,继续割麦。一会儿,果然风雨交加。我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蹲缩在麦地里,让大雨淋得透透的,成了落汤鸡。后来,好多中老年教师都发了高烧。这种“经风雨见世面”的教育改造,未免不尽人情,甚至有些残酷了。
公共汽车缓缓穿行在无边无际的雨幕中。过了十来分钟下车,雨势明显减弱。我在站台狭窄的棚子下躲雨。
雨停了,路上的积水很快排光了,我感到些许欣慰。触景生情,脑海里浮现出前些时候电视上报道的相关画面。许多建设得颇有气派的大城市,往往经不住大雨的袭击,出现马路上行舟、地下室养鱼的严重内涝。官员解释说,这雨是N年一遇,不可抗拒呀。城建专家分析说,许多城市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太低。当然,降低标准就能省下一大笔银子。老百姓糊涂了,这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建设没有钱,搞那么多形象工程怎么就有钱了?答案是清楚的:排水管网在地下,属于“里子”,而不是“面子”,建设再好有谁看得见呢?上级看不见,检查组看不见,老百姓更看不见。粉饰面子,忽视里子,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倒应了一句老话: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边走边想,人类依赖大自然生存,享受大自然的恩泽,大自然也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拷问着我们的良知。如果我们足够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一定会免除许多灾难,生活得更好一些。
夏日的散文8:夏日绝响
文/张丙银
绵延的夏日犹如一首悠扬动听的曲子,从诗经里浅吟低唱到唐诗宋词中引吭高歌,美丽的音符行走千年,恢宏的乐章在天地间的五线谱上拉开序幕。
太阳红艳的脸一早就融入了激情的旋律,沉睡一夜的万物瞬间被点燃了希望。布谷鸟率先张开了喉咙,欢快的啁啾声从寂寥的天边覆盖下来,穿过郁郁葱葱的树林,穿过高高低低的屋檐,一声又一声地传进人们的耳朵。
“麦子快割,麦子快割”的催促声,瞬间又落入池塘里,化作阵阵涟漪向岸边蔓延过去,倒影里映出一张张笑脸,伴随清脆而有节奏的棒槌声,一段新的音乐开始了:东头的寡妇,西头的老汉,村长的新房子,阿公家的小黄狗……没有江南水乡的烟雨朦胧,也没有小船穿过水巷的摇橹声,只有青石板上捣衣时溅起晶莹的水珠和女人们的嬉笑声,如一首亲切感人的家乡戏曲在不断地传唱。
“叮铃铃”是闹钟的提示,“噼噼啪啪”是灶火的兴奋,“哐哐当当”是锅碗瓢盆的协奏,惬意的早餐在这诙谐的音乐中品味出浓浓的香味。
从上半夜就开始忙碌的知了早已饥肠辘辘,也不愿做吸风饮露的金蝉仙子,不顾形象地大喊着“饥饿”。它的声音很快吸引来孩子们的目光,一根长竹竿,一个简易的网兜绑在另一端,便开始在浓密的枝叶寻找“歌手”的身影。知了似乎也感觉到危机的来临,屏声敛气地在枝干间挪动着步子,整个世界好像静止了下来。“逮住了,逮住了。”孩子们兴奋的呼唤声一会儿又打破了沉静,只剩下心有不甘的知了拼命地振动薄而透明的双翼,声嘶力竭地鸣唱。它要做夏天里永恒的歌者,哪怕这次再也无法使用脱壳计。
孩子们的游戏还只是刚刚开始,逗弄知了的兴趣消减后,小小的池塘很快又成了他们新的乐园。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带着充气后的轮胎,向池塘进军了。“扑通”、“扑通”的入水声传来,一个个小脑袋从水中探出来,打水仗又开始了,你泼水过来,我击水过去,“哈哈哈”的笑声在水中荡漾,洋溢在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上。
太阳公公被孩子们的快乐感染得不想挪动脚步,但黑色的天幕还是慢慢地笼罩下来。皎洁的月光如水般地流泻,夜晚大合唱即将上演:最兴奋的应该是“青蛙王子”,它早已在荷叶间搭起了舞台,“呱呱”的声音此起彼伏;草丛间的蟋蟀也悠闲地拉着小提琴;一阵清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劳作一天的人们可没心思倾听大合唱,搬来凉竹席,围着大槐树,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听村里的老人讲着稀奇古怪的故事。
夜渐渐深了,人群渐渐散去,有忠实的听众打着哈欠想听故事最后的结局;有的已经在凉席上酣睡,节奏感极强的呼噜声引来善意的浅笑;还有的嘴里咕噜着含糊不清的梦呓。乡村夜晚的安眠曲也是如此的美妙,整个天地又恢复了一片宁静。
夏日,原本色彩斑斓的画卷,在反反复复地吟唱中,多了些灵动的音符和华丽的注脚,渐渐飘渺成遥远的绝响!
夏日的散文9:夏日雨中行
文/gongjchdm0920
这是在我心中心仪已久的一幅画面:夏日绵绵细雨中,沿着湖边小路,信马由缰,无目标、无玩伴地走一走,让岸边的柳枝、湖心的小亭、脚下的细石编织一段清新与浪漫的故事。
最先想到的是戴望舒的那首《雨巷》,那幕天席地的丁香般的怅惘,仿佛笼罩了过往尘世的几多相思与哀怨,江南的细雨、狭长的小巷像是浓的化不开的山水画卷,由着这只才子的笔信手涂鸦,所有的爱恨、所有的期许氤氲在一派大气苍茫的暮色中,像江浙的米酒、像西湖的断桥、像钱塘的狂潮,击倒你一切关于抗争的想法,就这么随着它内在的起承转合迷失方向、大醉一场。
当然也会想到“春雨沙沙”的 童话,那是属于孩子们的世界,永远嘹亮、清脆,带着童稚;夏天的雨像一个扛着行李远行的打工汉子,步履匆忙,喘着粗气,满树的蝉鸣撕扯着他的脚步,但他顾不上歇脚,他要朝着未知的生计去奔波。只有在这个季节,雨才可以恣意妄为、尽情宣泄,关于冬天的严寒、关于秋天的寂寥、关于春天的萌动,像秦腔撕心裂肺、像花脸气冲斗牛,把整个世界酣畅淋漓折腾一番、戏弄一番。
夏日雨中行,像绮丽的宋词,为唐诗般典雅、厚重的人生点染了几许欢快、灵动的留白。任你有难平的块垒、心头的积郁抑或是仰天长啸的愤懑,让浩荡的天风为你排解,让漫天的云翳为你诉说,让纷飞的柳条、细密的雨点和着优雅的燕翅、嘶哑的蝉鸣,为你发起一场关于夏日的“天问”,一切的痴言怨语,过往的爱恨情仇,都散了吧,“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夏日雨中行”,是关于寻梦的探索,是关于告别的远行,生命于斯,该是何等的雄浑遒劲;爱情于斯,亦是静默的溢满芳馨。
夏日的散文10:滋味悠长的夏日时光
文/邓迎雪
樱桃红了,杏子黄了,层林无尽的染翠。
白昼变得那样长。早起四点,外面就有细碎的语声。晚八点,天光还微亮,楼下乘凉的人们,晚饭也不做,只顾在孩童的嬉戏声里,大嗓门地拉着家常,洒下一片人生的活泼和热烈。
最喜夏日阴雨,两三点微雨落下,凉丝丝的惬意。这时的风又轻又柔,一改往日的热烈泼辣,颇有几分秋的老成。看东边天空是暗沉沉的灰,厚厚云层下似乎藏着倾盆大雨。往西望去,淡淡的日头又躲在浅些的云里,只露出模糊的脸。夏季的天,小孩的脸,反复无常。
小区退休的大妈,丝毫不理会这似下非下的太阳雨,只顾在楼下专注地打麻将。那牌碰击桌面的响声,夹杂着几句轻轻的交谈,将这夏日时光扯得悠长。
午后时分,上学上班的已纷纷去忙碌,小区人影稀少。合欢花顶着一树粉红的绒花在路边打盹,风吹过,飘来淡淡甜香。路边的月季早开败了,凋残的花,就像长途跋涉的旅人,一袭旧衣,灰尘满面。在这初夏时节,一片片盛开的蜀葵出尽了风头,那样惯常在田间地头开放的花,在城里长势更加泼辣。淡粉、玫红、浅白的花缀满了一人多高的植株,稍稍消减了白昼的寂寞。
小区正邻市郊,附近是一大片农人新开的土地。绿油油的早玉米,几天不见就长高一截。旁边有块豆苗地,绿盈盈的小苗,新锄的土地,全不似陶渊明笔下的“草盛豆苗稀”。田埂边,白了头的蒲公英一片片都是,只等一阵清风就开始人生的旅行。小小的粉蝶扑扇着翅膀在花丛中穿梭,不知在忙些什么。
野花是不甘寂寞的,粉红的打碗碗花爬上了街道中央的绿篱,在上面开了几十朵花,大概园林工人也舍不得拔去,任它们开着,那温柔的抒情的粉,像乡下女子,有着纯朴的娇羞。绿化带里,红叶李、碧桃枝叶葳蕤。行人对它们在春天的记忆还没有走远,犹记那时,繁花满树,风吹来,一树落英缤纷,哪象此时沉默严肃。
偶尔会从这绿叶间时传出一些鸟鸣,声音婉转清脆,染着翠色。
穿行在这夏日时光里,感受着夏的滋味是如此繁复悠长。而我只愿采撷一段夏的记忆,在心中珍藏。
夏日的散文11:彩虹
文/夏威夷
夏日的一天,天气很闷热,妈妈正接我回家,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没带任何雨具的我们只有找一个“避风港”暂时避雨。好一会儿,雨停了,天空中居然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哇!好美啊!”我不由得惊叫起来。四周也络绎不绝来了很多观看彩虹的人,大家都在议论着,惊叹着……
真是太美了!彩虹犹如一条长长的彩色丝带一直达到天际,那遮天蔽日的乌云也不忍破坏这美丽的景色,悄无生息地躲了起来。多么美的彩虹啊!弯弯的,身着七彩衣,仔细看去,红橙黄绿青蓝紫,它们相互依靠,就像兄弟姐妹一家人一样亲热,我真想伸手摸一摸它。
回到家,我还在回味着彩虹的美,可彩虹为什么总是风雨之后才会出现呢?难不成是它一见到太阳公公就害羞?还是在雨水哥哥走后,想跟白云妹妹聊聊天呢?上网查了我才知道,原来,彩虹只有经历过雨水哥哥的冲涮,被太阳公公一折射才会出现的。
如此美丽的彩虹让我不禁想起《真心英雄》这首歌中的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啊,美丽的彩虹都要经受雨水的洗礼才会出现,我们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功会是一帆风顺,没有受到过挫折与磨难?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战败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才最终取得了胜利,战胜了吴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先是遭遇童年时父亲的逼迫及母亲的离逝,后又遭遇青年时因伤病导致的耳聋,但他仍不放弃,勇敢向命运挑战,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我要向他们学习,在遇到挫折、困难时,不灰心,不气馁,我相信,风雨过后我一定可以见到那最绚丽的彩虹。
夏日的散文12:夏日读蝶
文/刘刚
宁静的窗前,偶尔有蝴蝶飞过。微风吹来,恰似蝶翼扇动的气流,让燥热的夏日淌过丝丝清凉。夏天见得最多的是蚊子,也有蜻蜓,蝴蝶见得比较少。或是对蝴蝶斑斓的色彩情有独钟,所以尤爱这小精灵。
上学时,老师曾捕捉一只蝴蝶做标本,给学生讲解关于蝴蝶的一些知识。很多同学效仿老师去捕捉蝴蝶做标本,我没有。蝴蝶很美,我对它怜爱有加,常常偷偷地去打开同学的文具盒,把关在里面的蝴蝶放飞。那时候,只是迷醉蝴蝶的美丽,后来才得知蝴蝶坎坷的一生。由卵到幼虫,再到蛹,再到成虫,最后蜕变成蝶,整个过程的复杂多变,以及外界的危机四伏,使得每一只蝴蝶都是涅槃重生的仙子,经历太多的苦痛才换来美丽无瑕的模样。我不仅喜欢它的美丽,并敬畏蝴蝶短暂而不凡的生命。
蝴蝶,又常常是爱情的化生。先不说神话里的梁祝化蝶双双去,就算现实中的许多文人墨客也常把蝴蝶赋予特殊的情感。有人把桃花比作爱情,也有人把鸳鸯比作爱情,但更多的是把蝴蝶比作爱情。
那唯美如蝶的爱情总是象征着纯洁与永恒,在缱绻深情的宋词中,大凡词人们都爱用《蝶恋花》为词牌,写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即使没有用到这个词牌,也没忘记把蝴蝶写进爱意绵绵的诗词之中,譬如程垓的:“风敲窗,雨敲窗,窗外芭蕉云作幢,声声愁对床。剔银红,点银红。梦采芙蓉隔一江,几时蝴蝶双。”还有秦观的:“语燕飞来惊昼睡,起步花阑,更觉无情绪。绿草离离蝴蝶戏,南园正是相思地……”真是“蝶来风有致,人去月无聊”啊!少了蝴蝶的点缀,就会少了诸多生气与浪漫。蝶儿翩跹,也能舞出万千诗意。
炎夏时节,百花已过,难得一见蝴蝶翩翩的美丽倩影。它不喜烈日,常在树荫、草丛或溪水边栖息、交尾、产卵,进行着传宗接代的神圣使命。这个时候见到的蝴蝶大多成双成对,一起翩飞。“鸳鸯栖梦云水间,蝴蝶双飞上青天。人生愿得长相守,永为眷侣不为仙。”人们把此时的蝴蝶又赋予至新的高度,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祈愿发自肺腑,将白头偕老的夫妻比作双飞的蝴蝶。
蝴蝶就是这么如诗如画地存在于天地之间,成为大自然一道无可挑剔的靓丽风景。在多情的夏日里,于窗内读诗,于窗外读蝶,收获到青青子吟的清凉,收获到蝴蝶翩翩的浪漫!
夏日的散文13:虫味夏日
文/郭华悦
小时候,夏天的味蕾上,总少不了“虫味”。
这虫,是豆虫,专吃黄豆叶的一种害虫。老家那一片,盛产黄豆,一到夏天,放眼望去,郁郁葱葱,仿佛成了一片绿海。可这绿海中,是藏着危机的。这危机,就来自于豆虫。豆虫喜欢啃黄豆叶,往往不多时,一片黄豆叶便所剩无几。那时,消灭豆虫,得靠手抓。一到了周末,往往一大早,我们就被大人们从被窝里揪出来,喊着去抓豆虫。到了田里,拔开黄豆叶,便会发现叶子的背面附着一只只豆虫,正“沙沙”地吃着叶子,摇头晃脑地啃得起劲呢!
手起虫落,一条豆虫就被扔进了罐子里。大半天下来,往往能捉到大半罐子的豆虫。说起来,豆虫形似蚕,但颜色有点黄绿,更像是毛毛虫,看着挺吓人。那个年头,乡间的孩子们见惯了,不觉得可怕。
捉回来的豆虫,多半是进了鸡鸭们的肚子。用豆虫喂鸡鸭,不仅鸡鸭的个头长得特别大,且下的蛋个个又圆又大,不少还是双黄蛋。还有一些豆虫,则被母亲用来做油炸豆虫这道菜。说起这道菜,种过黄豆的农家们应该都不会陌生。
母亲把豆虫洗净后,再接着用开水烫,处理干净后,就可以下锅油炸了。豆虫的口感,外脆里嫩,层次丰富,且有嚼劲,令人回味无穷。那个年头的人,难得吃一顿荤,凡是能用来解馋的,都不会浪费。哪怕多年后回到老家,也常听见老人们讲起对油炸豆虫的怀念来。
如今,在外多年,吃遍了各地的特色美食,却独独愈发怀念起那时的油炸豆虫。有一回,听我说起油炸豆虫这道菜,妻子一脸嫌恶,还说什么不好吃,偏偏爱吃毛毛虫?我苦笑,妻子在城里长大,没经历过豆虫当肉吃的生活,哪知道农人们的豆虫情结?
越是吃不着,就越是想。可后来,转念一想,其实我哪是想念豆虫,不过是想念起母亲的味道了。母亲做的油炸豆虫,有着家常的味道,是每个子女们心头永远的牵挂。只是,母亲去世多年,那种家的味道也随母亲而远去了。
油炸豆虫的味道,就这样永远停留在了我生命中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里。
夏日的散文14:夏日乡村
文/若愚
夏日的乡村,别有一番景象。下午5时,阳光虽不及正午那样骄狂,但温度仍居高不下。辛苦劳作的人们稍作休憩,纷纷寻找地方躲“阴凉”,或茂密的大树下、或草棚处,偶尔时不时地传来阵阵你侬我侬的窃窃私语声。绿荫,草地,花丛,处处欢声笑语、温馨溢满一地。
村外小湖边的一顶顶遮陽伞,为伞下的人们撑起一片凉爽的天地,大人、孩子们嘴巴不停地啜着雪糕,脸上露出舒爽的、十分享受的笑容;男人们光着背膀、大汗淋漓的喘着粗气,大口地喝水,小小的雪糕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于解渴的欲望;村头小卖部的大姐看准时机“趁火打劫”,推着装满雪糕和西瓜的小板车,不断地扯着嗓子,叫卖雪糕和西瓜,来回地穿梭在人群中,似乎生意才是她追求的最高目标,而这个愿望竟然让她忘记了炎热和汗水。
天色渐渐晚了,天气越来越凉爽,山村的晚风激荡着一排排热浪,慢慢地在山间地里散开。慢步在乡间的小路上,放眼望去,不知谁家果园里的桃树挂满了一个个沉甸甸的映红桃子,恭着身躯恭敬地在向行人行礼;清一色的、成熟得微微发亮的冰脆李子缀满枝头,不停地在风里摇曳,让人不禁望而生津,口水欲流。看过去,果实满满、晶莹一片,有几人正在将摘下来的水果装盒、装车,应该是准备出货了吧。屋里的老人拿着长长的水烟杆咪着眼、抽着烟,似乎正在盘算着今年有多少丰收利润呢!脸上不禁露出了抑制不住的微笑。
回到儿时家里,伫立在老屋门前,仰头看见一群鸟儿在屋顶小树的枝头嬉戏鸣叫,心里不禁若有所思,它们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简单纯粹、烂漫无忧的生活状态,不正是我曾经拥有、并希望永远拥有的生活么?
晚风轻拂,推窗远望,青山朦胧,秀水羊肠,乡村夏日之风景,有着它别样的美。
夏日的散文15:海边童趣
文/倪建军
夏日的海边,天高云淡,海风徐徐,一望无垠的海涂上泛着太阳刺眼的光芒。童年的记忆里,赤脚走在海涂上,脚后跟经常踩着青蛤,那种感觉非常美妙。在盐碱地上捉红螯蟹则需要耐心,用细细的尼龙绳打个活结,套在洞口,然后躲在一边,耐心等待。过一会儿,红螯蟹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东张西望,等它露出半个身子时,使劲一拽绳子,活结便牢牢地箍在红螯蟹的身子上。
渔家的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在海边游泳,为了免遭大人的责骂,小家伙们往往把裤衩脱了,藏在礁石下面,光着屁股在海里游泳,有的孩子顽皮,经常把伙伴们的裤衩藏起来,让他上不了岸。
小伙伴们还会变着花样玩,在浦沟里筑起一条小塘坝,把上游的海水挡住,塘坝下游的浦沟见了底,沟里的青蟹小鱼全都成了“瓮中之鳖”。
记得家乡有许多海塘,海塘的内壁由块石垒成,底下经常有青蟹躲藏。小伙伴们禁不住大青蟹的诱惑,伸手进去掏,经常被青蟹的巨螯夹得龇牙咧嘴。
唯一遗憾的是挖海蜈蚣(学名沙蚕)的招数没学会。挖海蜈蚣可讲究了,找到海蜈蚣的洞口,一锄头下去,眼明手快,拽着海蜈蚣的头,慢慢地提上来,动作稍快一点就容易扯断了,断节的海蜈蚣立刻会溜掉。因此每每看大人们悠闲自在地挖海蜈蚣,心里羡慕不已。
记忆中家乡海边的悬崖上有一棵上百年的大榕树,树径一米,树冠巨大,底下是30多米深的悬崖,树上栖息着许多麻雀、白头翁,一天到晚“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孩子们最喜欢去攀爬大榕树,带着弹弓去打麻雀,但也有乐极生悲的时候,一不留神,打碎了附近人家的窗玻璃,在大人们的呵斥声中,小家伙们赶紧溜之大吉,作鸟兽散。
春天来时,正是放纸鸢的季节。孩子们去生产队里讨几根竹丝,扎成八角形,然后糊上薄纸,底部系上稻草做的约3米长的尾巴,小时候自己可是制作纸鸢的高手,那纸鸢飞得多高啊!
儿时家里经济拮据,几乎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像飞标、竹剑、铁环、弹弓……记忆中最心爱的玩具莫过于三轮小车。那是儿时一位小伙伴帮自己一起制作的,到自家杂货间里找一块60厘米长、20厘米宽的木板,然后用平时卖牙膏皮等废品积攒的零钱,买了3个直经9厘米的“弹子轮”(滚珠轴承)做轮子,从大人那儿找来锯子、斧头、凿子,捣鼓了一个星期才制作完成。
小伙伴们带着自己心爱的小车,来到海边村自来水塔附近的斜坡上,从斜坡上飞快地滑下,那份童真的快乐永远定格在自己的脑海中……
40多年过去了,童年渐行渐远,留在记忆深处的永远是无忧无虑的海边的童趣和欢乐!
夏日的散文16:烈日下的果农
文/丁赢坤
炎炎夏日,我们这些小果农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郊外的桃园摘桃子。
走进桃园,看着那一棵棵桃树上结的红彤彤的桃子,大家就像《西游记》里的孙猴子一样,上蹿下跳,比赛看谁摘的桃子多,谁摘的桃子大。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火红的太阳就像大火炉般烤着桃园,烤着我们,我们一个个满头大汗可还不能擦,因为手上沾满了桃毛,擦哪儿哪儿痒。不时,还有同学被树枝绊倒,“啪”一下摔在地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天气越来越热,我们摘的桃子也越来越多,想到回家后可以一边吹着空调,一边啃着桃子,心里甜滋滋的,果然是“先苦后甜”啊!
活动结束了,坐在行驶的车上,望着渐行渐远的桃园,我不禁想到我们才摘了半天就累成这样,那些农民伯伯每天都呆在地里顶着烈日,该有多辛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