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上午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上午的散文1:我不是故意的
文/王社珍
上级要来检查。上午一上班,领导就让我把堆了很多天的档案整理一下。
我把档案整理好,但没地方放置,文件柜都满了。“露天”存放实在有伤大雅,而且明天检查组就到。于是领导让我今天务必买回一个文件柜。
单位有负责采购的人,但这次时间太紧,负责采购的人又正好不在,领导就安排我去采购。
我是出了名的“老抠”,接受任务后,我就在网上搜寻各种文件柜的价格,做到心中有数。网上同类文件柜的价格在六百到七百元不等,经过仔细对比后,我满怀信心地去商场挑选文件柜,看了五家之后,在一偏僻街道找到一个文件柜直销店,最终以350元的价格购回一加密码锁的文件柜。
送货到单位等电梯的当口,碰见一同事,同事说,这柜子看起来很结实,多少钱啊?我说350元。同事说,比我们科里上个月买的柜子便宜多了。有人夸我买得便宜,我心里挺受用。
上得楼来,遇见后勤主任,主任随便问了一句,柜子不错啊,很贵吧?我说350元。主任有点怀疑地说,是吗?这么便宜,你还挺会买。
几天后,我从卫生间出来,听到楼道门外面的楼梯口处有人说“文件柜”,因我刚买了文件柜,对这三个字有亲切感,就竖起了耳朵。只听一人说,这么便宜买来了,以后还怎么让别人采购东西,明摆着故意让别人难堪,故意在领导面前显摆自己有能耐,哼。一人说,以后咱们小心防着他就是了。仔细一听,是日常负责采购的人在说悄悄话。
我傻了,没想到这下得罪人了,这是庄周也梦不到的结果。我郁闷了好几天,总是不自觉地自言自语,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没别的意思,我就是想给单位节约点钱。
我来到领导办公室,想向领导解释一下,领导正好要出门。我说,文件柜……我不是故意的。领导摆摆手说,好了好了,以后采购的事由你负责。一听这话,我脑子嗡一下蒙了,买个便宜柜子已经得罪人了,再接这个活……我急忙说,不,不,我真的不是故意的,真的不是……领导已拿着包出了门。
关于上午的散文2:一堂令人感动的课
文/张宇鑫
3月15日上午,王老师组织我们一起观看了《同上一堂课——雷锋告诉我》,几位老师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
我印象最深的是杨威的故事。他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他从五岁就开始练体操,吃了很多很多的苦,终于在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了体操全能金牌。杨威告诉我们从小就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我的梦想是和杨威一样,长大了拿到体操金牌,我也要像他一样努力拼搏。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张龙老师,她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在武汉一所盲校当老师。张龙老师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我觉得和那些盲童相比,我们要幸福得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而他们眼前是一片黑暗。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
《同上一堂课——雷锋告诉我》让我明白了,我们要有梦想,并且要为实现梦想去拼搏,也要热爱生活,珍惜我们幸福的生活。
关于上午的散文3:教室里的欢笑声
文/李杰颖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我们班要搞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做一道菜。怎么样,你在教室里做过菜吗?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兴高采烈的去准备了。
你看:这边女生在洗锅、铲子、碗、盆子、砧板、菜刀……同学们带的东西真够齐的。那边男生们拿着刀在削洋芋的,用刷子在刷茴香根的,有洗辣椒的,有的在掏洋丝瓜籽的……男生们表现的真够积极的。再来看看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拉桌子凑个临时炒菜桌;有的找来很多纸板垫在桌子上,以免油滴在桌上;有几个同学在和老师一起试用电磁炉;有的已把油、盐、干辣椒、味精、八角摆在桌上……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上课铃声一响,我们开始动手啦。切菜的,找锅的,找油的,借东西的……我也要做一道菜:炒洋丝瓜尖。我们组还有三道菜:青椒炒洋丝瓜、炸核桃仁、干椒炒洋芋。
终于到我当“厨师”啦,我心里有点小紧张,因为是第一次在教室里炒菜嘛,还有老师和同学看着。我把锅放在电磁炉上,开火,把油慢慢倒进去,等油开始热冒烟,就把配料倒进去翻炒。看着干辣椒变黄,就把瓜尖倒进去。“呲呲……”把我吓坏了,原来是瓜尖里还有些水。在家里,我洗好后都是放在筲箕里把水漏得差不多再炒,可是没把筲箕带来,所以就把水也带进去了。可问题又来了,家里的锅很大,我可以不停翻炒,现在瓜尖都把锅占满了,有的“脚”都耷拉在锅外了。要是炒之前看看锅就好多了。不过现在也不可能把菜拿掉些,都沾油了。我右手拿着铲子翻炒,左手拿着一双筷子挡着,以免掉更多的出来。这“姿势”让我很不舒服。炒着炒着,瓜尖慢慢的变“少”了,原来是水分吵干了。看着干辣椒变黑了,我就加点盐,大蒜,翻炒两下,就铲在纸盒里。
我把炒好的才端到“饭桌”上。哇,都摆了六道菜了,特别是酸菜煮洋芋汤,让我垂涎欲滴。我到其他组转了转。同学们都还在忙碌着。特别是小郭他们组,竟然把没切好的洋芋倒在锅里,现在还拿着菜刀在锅里“砍”洋芋呢!
全部菜都摆好后,我们开吃啦!几十双筷子伸下去,纸盒顿时变了型。我好不容易夹到一“条”洋芋丝,都被挤掉了,可怜的地板上,油油的。我们还照了“全家福”。
我们的欢笑声传遍了整个校园,很久,很久……
关于上午的散文4:雨后的仲宣楼
文/尹书昊
暑假的一天上午,天空中下着蒙蒙细雨,天气也变得格外凉爽,妈妈决定带我和妹妹到仲宣楼走走。
我们顺着襄城东南角的古城墙一路向南走去。路边的竹叶在雨水的滋润下,苍翠欲滴。
渐渐地雨停了,城墙东南角的仲宣楼,远远地露出了她的轮廓。雨后的仲宣楼,焕然一新,显得那么雄伟壮丽。它足有五层楼那么高,高高的朱红殿柱,屋顶的飞檐凌空而出。妈妈告诉我,整座楼分为城墙、城台、主城楼三部分,主楼是两层,全是仿木建造。它和黄鹤楼、晴川阁、岳阳楼被称为“楚天四大名楼”。
在城楼的正前方,有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仲宣楼”三个大字。我们沿着石阶而上,白色的扶栏与灰色墙砖相互衬托,非常好看。在城台朝西的一面墙上,我看到了关于仲宣楼的介绍:仲宣楼始建于东汉,为纪念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诗人王粲在襄阳作《登楼赋》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故名,又名王粲楼。今天看到的仲宣楼是襄阳市政府重修的。
漫步在城墙上,触摸着那一块块城砖,让人不禁感叹,那是历史留下的印记。立足远眺,雨后湿润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只见护城河碧波荡漾,紧紧环绕着城墙,河岸鲜花盛开,绿树葱郁,显得分外妖娆。
走下仲宣楼,我们来到了旁边的小广场上,那里有一个高大的塑像,是一位气度不凡、身着古装的男子。妈妈说,他就是王仲宣。
仲宣楼的美景和历史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我相信,未来这里会变得更加美丽!
关于上午的散文5:这个冬天特别暖
文/张聪蓉
冬日的一个上午,我挤上了一趟公交车,在十分拥挤的车厢,一个小“老乡”十分热情地给我让了座,并且像看护亲人一样站在我身边,生怕我摔倒。知道我要下车了,尽管他带了一个很大的提包,并不方便,可他仍然扶着我下了车,嘱咐我走路小心。这位年轻人助人为乐的行为和话语,让我心里十分温暖。
过了几天,我冒着冷风细雨去一个机关办公室办事。接待我的女同志,立马扶我坐在凳子上,并给我泡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两手很有礼貌地送到我手上。她笑着对我说:“外面下着雨,天冷,您先喝杯热茶,暖暖身体。”我端着热茶,还没进口,就全身热呼呼的。我刚喝完茶,她就把我的事办好了并亲切地把我送到电梯门口,一再嘱咐要我路上注意安全。
我从办公大楼出来,忽然想起家里的牛奶喝完了,便来到一家小商店。我挑选好付款时,老板主动提出要把牛奶送到我家里去。我说,牛奶并不是很重,我提得动,就不麻烦他了。他不肯,说:“天刚下了雨,路上很滑,到你家里要上一个很长的坡,万一滑倒了怎么办?”他交待爱人看好店门,提着牛奶把我送到了家门口。
良言一句三冬暖。如果大家都有一颗火热的心,都有一双热情的手,互爱、互助,再长的冬天也会在温暖中度过。
关于上午的散文6:小白兔和小黑兔
文/刘梦圆
一天上午,小白兔伊伊和它的白兔朋友凯凯、欣欣、佳佳相约来到湖边,快乐地玩着捉迷藏的游戏。这时,小黑兔果果害羞地走了过来,细声细语地说:“我可以跟你们一起玩吗?”
“哼,看你长得多黑呀,你也不照照镜子,我才不跟你玩呢。”伊伊趾高气昂地说。
“我也不跟你玩,你这么丑,好像在黑油漆桶里泡过一样,怎么配跟我玩?”佳佳也用轻蔑的语气说。
听了这些话,果果只好伤心地站在一边,看着伊伊它们玩。
没过多久,只听“扑通”一声,伊伊不小心掉进了湖里,看着伊伊在水里不停地挣扎着,几个小伙伴吓得不停地高声喊:“伊伊掉进湖里啦,谁会游泳呀,快来救它呀……”只见小黑兔果果跑到湖边,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奋力把伊伊救上了岸。伊伊得救后,和伙伴们一起向果果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激地说:“感谢您的救命之恩。”“不用谢,不管是谁,只要会游泳,看见了都会这样做的。”果果说完,就准备离开。伊伊连忙上前拉住它,说:“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更要看心灵。刚才是我们不对,不应该嘲笑你,你跟我们一起玩吧!”其它小白兔也向果果道了歉。于是,果果就留下来跟小白兔们一起开心地玩游戏啦。
从此以后,小白兔伊伊和小黑兔果果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关于上午的散文7:孤芳自赏也精彩
文/文竹
一个春意浓郁的上午,我在单位的一个堆满杂物的角落里,无意中发现了一丛野花。
那野花自顾自地开放着,在杂草丛深处,黄色的花骨朵正昂着头,孤寂中似乎有点儿高雅,不管别人欣赏也好,漠视也罢,它始终都在灿烂地开放着,芬芳着这不为人所注意的一隅。
我想它也许是被鸟抑或是风从遥远的地方带到这来的吧。它不在意这恶劣的环境,就那么一点水泥地上的夹缝,也足以成就它生命的历程,在平淡中书写着它的柔情与清新。尽管它孤零零的,像是某位画家随处散落的一笔,却同样让人心动。与那花坛里的艳丽的花儿相比,它却是那么的卑微和藐小,不为人所注意。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它用坚韧奏响生命的乐章。没有掌声,没有喝彩,也没有赞赏,只有孤独与寂寞相伴。
或许,这孤寂也是一种幸运。因为孤寂造就了它坚强的品格。它不受外界的侵扰,隐匿在自我的空间里。朝霞暮雨,日起日落,那些过往的日子里,也许从不受人正眼的关注,哪怕是过往者转瞬即逝的轻轻一瞥。即便如此,也没有动摇它坚毅的品格和坚强的信念。
我想那孤独应该是精彩的,因为那是值得让人心生怜惜和赏慕的伟大生命力。不光是它的美丽绽放值得欣赏,它的生命历程以及它那崇高的品德更是应该值得赏慕和敬仰。它在逆境中求生存,在风雨中不折不挠,傲然挺立,随意绽放;它不奢华,不张扬,不畏艰险,泰然处事,也不畏尘尘落落。
我想我是被这野花的品格所感动了吧。于是,心中便莫名地生出些许敬仰与怜爱。但时间不会因为我的感动而停滞不前。此后的日子,我便日日关注并为这日渐褪去的芬芳而伤感。它的一丝一缕,一枝一叶,一花一瓣,无时不在牵扯着我的神经。宛如腼腆书生忽遇一位柔情似水的女子,让人兴奋得忘却了现实,忘却了一切,只希望走近她的身边,哪怕不能拥有,也会在平静的心灵中激荡起无尽的涟漪。
也许是野花的品格与偶遇的时间一同挤进我的眼里,于是眼睛和心开始了不安,从此这丛孤寂的野花便植入了我的心扉。我开始有诗的意境,要为它赞美,也萌生了暮春的伤感,更有祈望长久的期待。
孤独中的美丽,孤独中的淡定,那不是谁人都能做到的,唯有这卑微而藐小的野花。因为它给予我人生的启迪,那是生命的价值所在,是人生态度的导向。我怜惜它的孤寂,也许正是我的一个偶然,却成就它这样一次“生命”的展示。唯我对她的孤芳生慕。
生活中,我们又是否关注过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美丽呢?如今,在欲物横流的大千世界里,那些为了我们龙城的美丽而默默无闻地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的劳动者,他们乐观豁达,淡泊名利,积极向上,不卑不亢,不向命运低头,敢于与困境抗争的精神,不正像这一丛不为人所注意的野花吗?
其实,孤芳自赏也精彩!
关于上午的散文8:观察绿豆
文/杜家乐
今天上午,老师布置我们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放学后,我立刻找来一个透明的瓶子。在瓶底放了一张餐巾纸,洒一些水在瓶子里。再仔细地挑选了一些长得饱满、看上去品质优良的绿豆。然后将它们全部都倒入瓶子里。晚上,小豆子饱胀起来了,胖了一圈儿,摸上去软绵绵的。
过了几天,我发现有个别的小绿豆已经破皮,里面露出雪白的身体。许多小绿豆参差不齐地钻出了“小尾巴”。中午,我发现有些“绿精灵”已经脱下绿色的外套,换上一身雪白的衣裳。它们的“小尾巴”比早晨更长了,显得特别明显。晚上睡觉前,我又往瓶子里加了一小杯水。然后,拿了一张餐巾纸,给它们盖上。这样瓶子里的水分就不会很快蒸发掉。
呀!我给绿豆们盖的“被子”,被它们顶起来了。轻轻地掀起盖在绿豆们上面的餐巾纸,瓶子里的绿豆已经长出了芽。芽瓣是嫩黄色的,豆壳挂在芽瓣边,像一顶漂亮的帽子戴在头上,真可爱。芽根浅浅地扎在瓶底的纸团里。
绿豆们像雨后的春笋,刷刷地直往上冒。雪白的绿豆变成了淡红色的,边上长出了嫩绿色的小芽。有的绿豆娃娃还戴着它们那顶漂亮的帽子;有的已经把帽子给弄丢了。
我心里不禁产生了敬意。它们虽然没有良好的营养和环境,但仍然执着地生长着,这不正是我们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应具有的精神吗?
关于上午的散文9:讲究卫生 从我做起
文/张艺睿
星期天上午,妈妈送我去上舞蹈课,出门的时候,在楼梯上遇见小区打扫卫生的老爷爷,他正弯着腰在打扫卫生,细心地把每个角落都扫得干干净净。妈妈边走边对我说:“你看,这位老爷爷这么大年纪,还在努力工作,我们每天走着这么干净的楼梯,得谢谢老爷爷的辛勤付出。”我心想:以后我可要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不给老爷爷添麻烦。
舞蹈课结束回家,我兴高采烈地登上楼梯,却发现有两个空的豆浆杯和两个塑料袋在楼梯上静静地“躺”着,那么刺眼。我轻轻对妈妈说:“是谁这么不讲文明,将这些垃圾乱扔,老爷爷才刚刚打扫干净呢!”妈妈也生气地说:“嗯!真是不讲卫生!”没等妈妈说完,我连忙跑回家拿了个垃圾袋,赶紧捡起地上的这些垃圾。看着眼前又变干净的楼梯,我自言自语地笑着说:“哦,这下干净了!”妈妈见了直夸我懂事长大了,是妈妈的好女儿!我听了,心里开心极了,比吃了蜜还甜。
讲究卫生,从我做起,希望这能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关于上午的散文10:蚂蚁的力量
文/张煜
周末上午,我蹲在门口吃饭,几粒米饭掉在地上,引来了一只“侦察兵”蚂蚁。它急匆匆地走到米粒旁边,那样子好像是一个三个月滴水未进的饿汉看到了山一般大的面包。蚂蚁想将食物全搬走,可心有余而力不足。它使出全力,却只搬得动一粒米。“唉,它太小了!”我自言自语道。
蚂蚁不肯死心,只见它抱紧米粒,一晃身子,将米粒背了起来,可怎么也走不动。蚂蚁见毫无希望,只好悻悻而去。
“唉,毕竟是只蚂蚁!”我替它惋惜。我刚要起身回家,突然发现刚才的蚂蚁“卷土重来”,身后还跟着大队人“蚂”。一阵瞠目后,我平静了,蚂蚁力量太小,多来十个也无用的!我讥讽着这些小生灵,觉得它们是“吃”心妄想。只见它们有的聚气凝神,紧“抱”米粒;有的两蚁连手,奋力拼搏;有的发起蛮劲,搬米疾走……不多工夫,米粒便像是返乡归国似的“移”向蚁穴。
听了我的叙述,你觉得蚂蚁力量小吗?有时,人的力量会比蚂蚁小,有时,蚂蚁的力量可能比人的力量还大。为什么呢?因为:人心散,搬米难;人心齐,泰山移!
关于上午的散文11:原来美味在这里
文/姜忻佩
7月19日上午,我们在报社集中后,坐上大巴车来到一座大楼的门口。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五个大红字“港城大牌档”,原来我们是要在这个饭店里体验亲自动手做美食。
报社领队开始布置任务啦,每个组选一个家庭去体验“亲子做菜”,其他家庭包馄饨。我们组的周洁爸爸胸有成竹,自告奋勇地说:“我们去做,我们做的味道肯定会让你们满意!”周洁和她爸爸带着我们的期望去后厨做菜,我就和其他人准备包馄饨。
服务员阿姨给我们端上了托盘、馄饨馅和面皮子,我们三五成群开始包馄饨了。妈妈们怕我和郭存远不会,就手把手地教我们:先把皮子摊在手心里,再夹上馅,对折捏捏,再对折,把两边折上中间捏住,像把馄饨的“两只小手”握在一起。好啦,一个漂亮的馄饨在妈妈的指导下做成啦!几乎同时,小郭也完成了第一只,我们俩“耶”地欢呼起来,第二只,第三只……我们越包越带劲,馅和皮子也越来越少,终于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馄饨都包好了。数了数,我和小郭都包了11个,哈哈,我们好开心呀!这时候,周洁和她爸爸也烧好菜端了上来,是“蒜苗炒肉片”,好香啊,我真想先去捏一块吃吃。接着,其他家庭做的菜也一道一道上桌啦,有青椒土豆丝、酸菜鱼、红烧鳊鱼、糖醋排骨、红烧鸡块等,每一道菜都香味扑鼻,美味好吃。
之后,我们品尝了港城大牌档的特色菜,每一道都特别好吃。港城大牌档传承港城本帮菜原汁原味,坚守淮阳功夫菜精细做工,原来真正的美味在这里!
今天的夏令营活动不仅让我感受了制作美食的快乐,还了解了港城美味的来源、品尝了港城特色家常菜,收获真多!
关于上午的散文12:XXX师傅千古
文/张国齐
上午上班前。局机关开水房门前,一些人在围观什么,噫,有名堂。
财务科小程也提着热水瓶来到小房门前,见门上贴有纸条,上写“因烧开水的师傅昨夜去世,近几天喝开水问题,暂由各科室自行解决”。人们只得提着水瓶若有所思地往回走。
“好人哪!为局里烧了十几年的开水,就这样一夜之间不声不响地走了,唉……”有人怅然感叹。继而,更多的人在感叹“真是好人哪”。
小程也神情悲戚地往回走,眼前却总晃动着烧开水老师傅的模样——个子不高,背微驼,头发花白,胸前总围块蓝围布,冬天总穿大头鞋,见人来打水,核桃般的脸就笑开了,笑得皱褶更多更深,皱褶里的煤屑隐约可见,太熟悉了。小程来局里五年多,每天上班前来打一趟开水,已成公式,太熟悉了!
回到科里,小程把老师傅去世的事告诉了同事们。同事们端着喝水杯子,都发自内心地叹息:“真是好人哪。”沉默了好一会儿,同事们提议:应该给老师傅献个花圈。
花圈买回来了,众推科里“圣手书生”小程在花圈上写几个字。小程蘸墨、提笔、屏气、凝神……可弄了半天也没写出一个字来。
“写呀,怎么不写?”同事在催。
“唉!烧水的师傅姓什么!叫什么?”小程突然瞪大眼问自个。
同事们瞪大眼,也给难住了。
最后,还是科长高明:“其它的字先写上,姓名空着,然后去行政科问一下。”对!就这么着:
“×××师傅千古”
关于上午的散文13:雨天,遇见蜗牛散步
文/刘书良
初夏的上午,阴云布雨。微雨的校园,中央花坛的长廊下,我收起心爱的雨伞,信步观赏这满园的绿肥红瘦。
紫色的圆环形花坛,坛周分布着若干扇形的区域。区域内,高高低低的填满绿色,绿色的高高低低的树木,成排种植或零星点缀。成排种植的较高的树木,是香气已过的桂花树和小扇完全绽开的银杏树,低的是草坪和草坪中点缀的月季花,花儿朵朵正是盛开的张张美颜。零星点缀的几株高树,有正逢花期的广玉兰,有开花蜜甜但花期已过的洋槐树,有七八月间花期至时荣华富贵感满满的芙蓉树,它们全都精神抖擞地沐浴在微雨中。
难得能有这样的惬意,偷得浮生半点闲,徜徉在绿肥红瘦之间。抬头望向头顶,只见廊顶绿色的青藤叶间,美国凌霄花小喇叭似的滴滴答答地吹奏着初夏的舞曲。紧实的花朵,紫红夹金的厚重颜色,点亮了铅色的背景。雨水淋洗过的植被,颜色都更加鲜活。放眼这样的绿色,倒是很舒心,很能让整天面对电脑、手机的眼睛放松片刻。深呼一口气,满满的清新沁人心脾。闭上眼睛,当自己就是其中的一株小草、一朵小花、一片树叶,甚至是一条土龙、一只蜗牛,在微雨中体会这淡淡的清凉、醉人的湿意……
“蜗牛!蜗牛!散步的蜗牛!”思绪翩飞间,我期待的蜗牛突然闯入我的视野,我兴奋得像个孩童般叫起来。
一只,两只,三只,半平方米不到的石板上居然有三只蜗牛!它们背着自己心爱的房子缓缓地爬行在廊柱间相连的座条石上,好可爱啊!蹲下身子,我亲切地和它们打个招呼——嗨!它们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忙活着自己事情,压根不理我。三只!我居然一睁眼就能看到三只正在散步的蜗牛!好有眼福哦!只见三只大小不一的蜗牛,东南西北的一字儿摆开。小的,颜色偏白;大的,颜色偏暗;最大的,颜色最暗,是黄褐色,也离我最近。它驮着那线条流畅的小屋,伸长那雷达般的触角,左伸伸,右探探,肉肉的滑滑的身子,慢慢地蠕动着。找什么呢?树叶?小草?回家的路?新的迁移目标?我不知道。
我继续观察,它继续找寻。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花草树叶的清香混着泥土的气息,哪里才是食物的供给所?我猜,它是不是这样想呢?只见它把触角向前伸了伸,好像搜索着它所期待的物体的气息。或许气味不太对,它又将触角向下弯了弯,接着右拐,再向前爬动。显然,右边的气息更加湿润,更接近草坪,左边是廊下的地板和它身边的我,干燥的气息和人的气息让它回避。“嗨!我不是坏人!我不伤害你!”我对它说。它是个倔强的小聋子,继续朝着它既定的方向南行。咦?那两只呢?顺着它爬行的方向看去,我才发现,那两个小家伙不见了。
微雨几乎不再滴答了,风中的湿润渐渐在减弱。想来,廊内的干燥感更加明显,小家伙们应该奔向湿润的家园——绿草丛中或湿润的树干了吧?抬头,我突然看见廊柱高处,一只中等个头的蜗牛在缓缓爬向更高处,似乎去找寻廊顶被雨水滋润的绿叶,那里将是它心仪的美食和美居。
眼前的这只蜗牛,你想去哪里?再陪我玩一会好吗?于是,我用指腹轻轻点了一下它的一个触角顶端,它迅速地缩回,见我没有下一步动作,就缓缓再伸出来。我再触触它的另一个触角,同样的反应再次发生。哈哈哈哈,好有意思!我好像在跟一个好朋友逗趣。反复几次,它不怕我了,触角伸缩的速度在加快,是适应了吗?它的几乎透明的脑袋里,有血管一样的东西在规律地搏动,淡黑色的。它有时还要把脑袋抬起,好像看看前方的路;有时又把脑袋放下,触角也左右旋转,试探,两个触角不对等地时伸时缩,嘴巴还觅食似的咀嚼着。石板上,啥也没有啊!它在干嘛?突然,我发现它的小房子开口处,有黑黑的泥线条在慢慢加长。哦!我明白了!它在排便!原来,蜗牛是这样排便的!蜗牛的便是从这里排出来的!以前只看见过干干的蜗牛粪便,从没有亲眼目睹蜗牛排便的过程,今天总算长见识了!
我捡起一根草梗,轻轻的触动它的胸部,拦住它的去路,我想挽留它一会儿,再多和它玩一会儿。我左拦,它右走。我右拦,它左走。左右就是一个不配合!我再次拦它,它的嘴巴居然张开了,肉肉的,白嫩嫩的,肥嘟嘟的,没有牙齿,好像在跟我吵架似的。我是个世界和平的爱好者,才不想和它吵呢!不是喜欢,不是好奇,就不去招惹了,并没有要存心伤害的意思。当它把头和胸高高抬起的时候,俨然就是一个斗士,一个捍卫自由和尊严的斗士。我放下了草梗,我不再阻拦它,任由它迅速走向它自己的世界。看那“步伐”应该是恼了。当它离开原地时,我才突然发现,它刚刚战斗过的地方有一小滩粘液,湿漉漉的,滑润润的。或许是它想分泌更多的粘液,好走得更加顺畅,走得更加迅速吧?或许,是我伤到它了,那些粘液就是它与我搏斗而流的血和汗?若真的是这样,我的罪过就大了!幸好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阿弥陀佛!我的挽留,我的善意,只是我自作多情一厢情愿罢了!它根本不需要!
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生命,本就彼此不够了解,干嘛要强作挽留呢?我给它的挽留,于它而言或许只是无理纠缠。我想给的并不一定是它想要的,我所以为的并不一定是我所以为的。放手,才是最好的尊重。不纠缠,才是最好的自爱。不打扰,才是最好的爱护。生命平等,和谐万岁!
刘书良写于舜耕校园
2021年6月3日
关于上午的散文14:远去的风箱
文/曹诏亮
周末的一天上午,去山村采风,看到一缕缕青烟从农家小院上空漂浮,伴随着一股浓浓的醇香扑鼻而来,好久没有见到乡村的炊烟渺渺景象了,我被炊烟和浓厚的香气吸引,不由地抬腿走进了这农家小院。不大的院落,柴草成堆,鸡、鸭在院子里乱跑,一条小狗看到陌生人进院,旺、旺、旺地狂叫起来。狗的叫声,惊起了正在锅屋里做饭的老大娘。老大娘看到我,一边去、去、去的撵那条狗,一边看着我问道,你找谁。我笑了笑回答,不找人大娘,到村里转转,闻到了你家里做饭的香味,过来看看。老大娘热情地说,堂屋喝水。我没有去堂屋,直接跟随大娘走进了锅屋。
锅屋里一个土坯支的灶台,灶台旁挎着一个木制的风箱,炉膛里冒着红红的火苗,从锅盖的缝隙中喷出香喷喷的蒸汽,此情此景,一下子把我带回了童年。
木风箱、土灶台,几十年已经不见了,无论是在城市或农村也都很难再看到它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木风箱、土灶台的原始做饭方式已经被液化器炉具、煤气炉具、电器炉具所替代。
看到老大娘娴熟的两支手,一手拉着风箱,一手拿着干柴往炉膛里放,母亲的身影浮现了我的眼前。在六七十年代时,我家也和老大娘家一样,也有一个土灶台和一个风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三顿饭,母亲总是守在灶台前,手拉着风箱为我们全家人做饭、烧水,母亲习惯了听着风箱呼哒呼哒的响声,特别是每到夏天,坐在阴凉处还觉得酷热难耐,母亲却依然在灶火旁,头上汗水滴答滴答往下淌,拉着风箱给一家人做饭,还说不热。只有过年的时候,蒸馒头、下水饺,灶台前一个人忙不过来,母亲才叫我搭个下手,跟着拉风箱、烧火。拉风箱、烧火,我是极不情愿的,不仅烟熏火燎,而且还要占用玩的时间,虽然不情愿,但母命难违,只好坐在灶台前呱嗒、呱嗒的胡拉一气,拉风箱、烧火不是什么技术活,如果风箱拉的不均匀,炉膛的柴火虚不起来,焖烟不起火头,母亲看我拉风箱、烧火不用心,就耐心的告诉我,拉风箱要平稳,不能长一下,短一下,往炉膛里放柴火也要均匀,不能乎多呼少,该大火烧的时候,就要让灶膛里的火旺旺的、急急的。该小火的时候,灶膛里的火就要细细的,慢慢的。在母亲的调教下,我渐渐地学会了拉风箱、烧火。
七十年代后随着用电的普及,小型的鼓风机走进千家万户,逐渐取代了风箱,到了九十年代以后,煤气、液化气普及,风箱已经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今天在山村的农家小院里看到缕缕青烟漂浮,看到老大娘依然守在灶台前拉着风箱做饭,感到非常亲切。一件老风箱记载着过去人们生活的艰辛、磨难,记载着母亲的爱,风箱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的生活得到了迅速改善,而且看到它才能体会到今天的生活是那样的甜,那样的幸福。
风箱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鼓风助燃机器,多为木头制造的,是老百姓做饭、烧火时不可缺少的工具,它的基本构造为一个箱体,内置活塞板与拉杆连接,外置手柄;一个出风口;出风口与灶膛连接,通过手拉方式压缩空气,空气通过出风口进入灶膛,起到助燃作用。风箱的箱体顶盖是一块活动的板子,可以抽出来,风箱的箱扇是一块和箱体紧密相连的木板,为保密封性,箱内还要刷蜂蜡,箱扇的四周紧紧地勒上许多鸡毛。风箱之所以推拉时发出呱嗒、呱嗒的响声,是因为出风口安装了一个小舌头,也叫风箱嘴子,风箱一推一拉时,风通过风箱嘴子的时候来回拨动,就会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
风箱的发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一部分,尽管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制作风箱了,甚至年轻人不知道风箱是件什么样的物品了,也许只有从“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这条俗语中了解内涵了,但风箱在中国民族文明史上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走出农家小院,看着老大娘一推一拉坐在灶台前的背影,听着渐渐远去有节奏有规律的呱嗒、呱嗒的响声,仿佛我听到了魂牵梦绕的乡音,风箱也永留在了我的记忆中,风箱就是家乡,风箱就是母亲。
关于上午的散文15:收获
文/赵皎雯
星期六上午,老师带领我们参观府衙,我们欣喜雀跃。
在府衙门口,我们就看见有许多人来来往往。一进门,哇!里面的人比外面的人还多呀!我们进去后东张西望,想知道府衙到底有多好,竟能吸引这么多的人来参观。过了一会儿,讲解员阿姨来了,我们都赶紧站好,听讲解员阿姨讲:“南阳府衙,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始建于南宋,历经元朝、明朝、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历史时期,有过199任知府。”接着阿姨总结道:“南阳府衙既是北京故宫的缩影,又是南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标志,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等研究价值,是中国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府级官署衙门。”最后阿姨还给我们讲了“父母官”、“召父杜母”、“羊续悬鱼”等源于南阳府衙的美谈,现为已经成为府衙著名的人文景点了。
接着,老师又带领我们参观了府衙的各个景点,我们参观了古建筑、古家具、雕塑等等。最后就是大合影留念,老师让我们站在一个大台阶的地方照相,大家主动的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站好,每个人都露出灿烂的笑容,照相机“咔嚓”一下就把我们灿烂的微笑装进了相机里,大家都高兴极了!
今天听了府衙的历史故事,让我长见识的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家乡历史文化,开阔了眼界!我为自己是南阳人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