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就像一把钥匙,用绽放的姿态,开启紧闭的大门,被锁在门里的春天便欢快地跳出门外来。一时间,水流花开,杏雨梨云,柳莺花燕,春色洒满大地。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人们纷纷走出去,追随着花开的脚步,去尽情拥抱春天,不负春光。人们踏春赏花的同时,总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拍下来,发上朋友圈。于是,朋友圈里处处是春色正浓的景象。
朋友老严是一名报社编辑,他很善于捕捉美丽诗意的画面。他闲暇时,到住处的后山散步。山岭上,高矮不一的树木新旧枝叶呈嫩绿翠绿墨绿的不同绿色,浓淡相宜。深浅不一的底色下,有一丛丛映山红低低地开,开遍了山脚。白似雪花,红似丹霞,每一朵花都仰着脸儿,兴高采烈地开放,像无数蝴蝶在山林间蹁跹飞舞。于是他用手机拍下映山红开花的照片,发朋友圈写道:"岭上开遍映山红。"
朋友老赵是个诗人,骨子里有着浪漫与不羁。这个春天,他误入杏花林,在杏花间流连,竟乐不思蜀了。他在杏林中,赏花,唱歌,沉思,写诗,沾一身花香,大有效仿明代唐寅花前坐、花间醉、花下眠的样子。不同的是,唐寅迷恋的是桃花,他迷恋的是杏花。他用诗人独特的笔触写杏花,只见他在朋友圈里写道:"每一季轮回中,大地都在坚硬的骨骼上,喷发出浩荡的白,昭告天下。"
同事小郭是一名资深"驴友",爱好徒步爬山。看他的朋友圈,山野花开春正浓啊!他周末去爬山,山野上,最早开的是野生的绣线菊。白色像绣球状的绣线菊开遍了山野,像邻家女孩,质朴活泼,从山脚呼啦啦地跑到山顶,又从山顶跑下来。还有白色带条状态的白檵花缀满枝茎,白色的蛇床子花像无数的白蝴蝶停在枝头,白色的鼠刺花、黧蒴锥花像毛毛虫爬满枝叶间……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野花,都在肆意地开放,装点着山岭。
同学小兰的朋友圈里,她一家四口自驾游,驱车五小时,到达一个人烟稀少的世外桃源,去看当地特有的禾雀花。那米黄色、粉色、紫色的禾雀花花穗呈簇串状,成串地吊挂在藤蔓上,如万鸟栖枝,美得令人惊叹。我不禁想起清代陆宗宣《公坑寺》诗里的诗句:"是花是鸟总怡情,植物偏加动物名。异日群芳重作谱,新翻花样到天成。自羽蹁跹似逸禽,迎风欲活古藤荫。怪他倦鸟归来晚,错认同群误入林。"这几句诗,生动地描写了禾雀花逼真的形态,读来令人欢喜神往。
如果古人也有手机,想必终日与山水为伴的文人骚客的朋友圈亦非常精彩。大约900多年前的一个春日,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在一处村庄漫步闲游,看到村庄里绿树环绕,春水满池塘,农家小院里,桃花、李花、菜花等各种春花争奇斗艳地开了。小院外,莺歌燕舞,蝶儿翻飞,一派大好春光。如果他有条件发朋友圈,想必此时他写的是《树绕村庄》:"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公元764年,唐代诗圣杜甫暂居在四川草堂,看到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阳光和煦,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还有衔泥飞燕、静睡鸳鸯。诗人心情闲适欢快。如果他有手机,他会心情激动地拍下眼前的画面,发上朋友圈,他会写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春日里,翻看朋友圈,可见春深如海,春花如潮,处处春色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