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文章

请欣赏学习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学习的文章1:年华 依旧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

貌似酝酿了很久,事情发生的越多,反而没有心情去把它一件一件的整理出来。

毛线团一般的现在 只能找到一个头 然后慢慢的解开。

一个人走,一个人睡,一个人思索,一个人沉醉。一个人忙,一个人累,一个人烦躁,一个人体会。从希望到绝望,盼望到失望。从梦想到狂想,妄想到别想。我需要的其实并不多。难过时一句安慰,得意时一句赞扬,累了有一个肩膀靠,伤心了有一个温柔的怀抱。其实,我的幸福就这么简单。

刚刚看到一条微博,然后忽然想起,那年夏天我一个人在学校五楼,写满那句话,然后一个人坐在那慢慢的掉眼泪。现在想起来依旧让人那么难过,可是已不再是小孩子,21岁对于我来说还是那么陌生 似乎自己依旧停留在17岁的夏天然后时间定格,所有的记忆依旧那么清晰,我没法忘记,就好像越是想忘记,那些事反而会在梦里一遍一遍的上演。

我21岁了,考试失败,第一次过年没有回家,找工作没有找到让人放心的工作,马上快毕业了,一个人留在这里

所有的一切 ,即使看起来那么的不顺利,我还是会 抬起头坚定的说:如果我没有得到我想要的,那一定是我会得到更好的。

年华依旧,我依旧是那个我。

学习的文章2:人间自有真情在

文/李进

忙完了一天的学习,静静地靠在临街小店的椅子上,欣赏店外熟悉的风景。

窗外,骤雨初歇,高大的白玉兰郁郁葱葱,椭圆形的绿叶光芒四射,绿叶丛中的玉兰,白色的花瓣袅娜绽放,露出她那美丽的面容。

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来往的车辆一辆比一辆威风,呼啸而过,似乎和周围的一切很不合拍。对面有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大爷,满头白发,拄着拐杖,格外显眼。可能由于年迈,他步履十分沉重,偶尔还有些踉跄,仿佛每迈一步都很吃力。好不容易走到了马路边上。忽然,一辆出租车“嗖”的一声从他面前疾驰而过。老大爷吓得猛抽回脚,脸色煞白,打了个趔趄。我的心随之一颤,真悬啊!

这时,一位身着工装、体型魁梧的中年汉子快步走向老大爷,一只手扶住老大爷年迈的身子,一只手牵起老大爷的手,亲切地像一对父子走了过来。这一刻,令人感动的一幕发生了:两边的车辆尽数停了下来,为这对“父子”让出了一条温馨、安全的“情感斑马线”。没有了刺耳的马达声,世界变得如此安宁,只听得老人拐杖在水泥路上“哒哒”的敲击声,那声音听起来格外清脆悦耳,此刻,似乎世间任何一种音乐都没有这么优美动听。伴着这种美丽的声音,他们走过了这条不甚宽广的马路。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份感动却永远留在我心里,定格成了永恒的美丽。感谢这平凡而又美好的每一个日子,她让我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

学习的文章3:害怕被瞧不起

文/行一吴昌峰

学习,咨询,理解,不断对人性的碰触过程当中,也在不断深入自己的内在。最近发现自己的人生模式当中,一直都在害怕被瞧不起。

出生在一个缺乏自尊的环境里,父母文化水平低下,一辈子都不会计算,所能做的都是苦力;从小身体单薄,与疾病抗争,曾经数次处于生命的危机当中;稍大一些,身体好转,却被严重欺负,调皮的孩子一直把其当成戏弄欺负的对象;大学的时候,稀里糊涂的走入创业的道路,而且创的是一份新兴的行业,数年的努力,见效缓慢;而且亲戚朋友都很快取得突破甚至成功……

如果处于这样的环境里,一个人的内心该是怎样的状态?

有一个人就是完全符合以上状态的,那个人就是我,一个活的戏剧化的人。如果要把我的人生,写出一本书,我都觉得不够,虽然只有二十几年。

我的内心很害怕被瞧不起,却偏偏有被瞧不起的理由。在艰辛的人生道路上,孤独的自己很害怕被伤害。从小到大,都一直这样的模式,这样的环境。

还好一直呆在行一,身边多了许多的温暖与关怀。还有阿渡老师,车鹏老师不断的指点与支持。我的人生才可以从黑夜看到曙光,而且越走越亮。

微笑的面对自己,是疗愈的开始。害怕瞧不起,是一个人生模式,是自己的一部分,现在我是坦然面对,以后我会彻底疗愈那可怕的伤口。

学习的文章4:明确目标,坚持不懈

文/王是其

最近,我们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懂得了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如果有了明确的目标,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水硬还是石头硬?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说石头硬。但是,位于安徽广德太极洞里的一块石头,告诉了我们水滴的威力——孱弱的水滴经年累月,日雕月琢,竟然把坚硬的石头滴出一个洞来。我国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2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走遍大半个中国,收集了丰富的资料,最终写成闻名中外的医学巨着《本草纲目》;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虽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能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一如既往地进行发明研究,最终取得了一千多项发明专利。可见,“滴水穿石”的精神对取得成功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由此我想到,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是放弃还是坚持?我当然要选择坚持。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去打篮球,因为不会打篮球,篮框很高,我投了几次都没能投进去。看着爸爸轻松就投了进去,我不免有点丧气,就更加漫无目的地投起来,结果球连篮板也碰不到了。看到这种情况,爸爸就一边给我做示范,一边告诉我:“几次投不中怎么就灰心了呢,每次都要吸取上次的教训,不断修正投篮的力度和方向,这样才能进球。”听到这里,我按照爸爸的示范投了一下,还是没有进球,但我知道是力气不够大,于是在瞄准后又加了点力气。随着“哐”的一声,球奇迹般地进了球篮。我开心极了,不禁兴奋地大叫起来。从此,我对打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荀子曾说过:“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或困难,都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并付出加倍的努力。这样,我们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学习的文章5:呵护孩子学习的本能

文/姚霏

闺蜜向我抱怨,五岁的儿子不肯认字、不会做20以内的加减法、对英语没有兴趣、弹琴也要每天逼着,怎么就那么不爱学习?我反问她,他不是很擅长拼装乐高玩具、擅长轮滑、对恐龙相关的知识头头是道。闺蜜说,那有什么用?入学考试又不考恐龙的种类?我不禁感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也有了三六九等?

女儿生病,没去幼儿园。吃完早饭后,一个人专注地坐在书架旁看儿童绘本。我们家里的绘本不算多。因为四岁半之前,女儿对绘本的兴趣不大,确切地说是对自己看绘本的兴趣不大。一开始,我也疑惑她为什么不爱看。后来我发现,她更喜欢我给她讲绘本,喜欢生动的语音语调。我意识到,这个成长阶段,我的女儿可能对于声音的兴趣大于图像。于是,我给她下载各种故事,鼓励她用声音和肢体动作扮演故事里的角色。再后来,仿佛一夜之间,女儿开始对认字感兴趣。那些曾经被她冷落的绘本,重新得到了宠爱。每个清晨和夜晚,她会到小书架上找来感兴趣的绘本,把以前忽略的文字一个个念出来。对于自己可以讲出那些曾经只能听妈妈讲的故事,她似乎很有成就感。她依然享受声音的魅力,不同的是,她会享受自己的声音,并试图通过给大人讲故事的方式分享她的成就感。这件令她享受的事,也刺激她想认识更多的字。在她看来,认字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她想讲更多故事。每次,她看书时的专注、朗读时的得意,都让我禁不住感动。那是人类对学习最原始的渴望。学习本领然后享受成长,这原本不就是人类的本能吗?

反观当下的幼儿教育,学习变成一件功利的事。我们攀比着孩子的成绩,却不懂得欣赏孩子的成长。其实,学习哪有什么贵贱之分?在幼儿园阶段,多做几道20以内的加减法,并不比多认知几种恐龙要高贵;听到抒情的旋律会翩翩起舞、听到动感的节奏会拍手踱步,可能比机械地在黑白键上数着敲打几下更动人;花大价钱学习某种看上去很美的绘画,不如鼓励孩子涂鸦自己身边的事物。即使技法拙劣,甚至“不堪入目”,但孩子懂得了世间万物和内心感受可以通过说话、唱歌、绘画等一切形式表达。

伴随成长,知识结构终会日渐丰满,技能技巧终将日臻成熟,反而是一颗热爱学习的心,将变得弥足珍贵。作为家长的我们,最应该做的是适时地引导和保护孩子对于学习的热情。即使将来,难免为了考试升学而学习,我也会告诉女儿,这种学习,和你小时候为了讲出喜爱的故事而认字一样,是成长过程中顺理成章的事。而一个从小享受学习、在学习中获得过成就感的孩子,应该不会拒绝任何类型的学习吧。

学习的文章6:向往轻松欢乐的学习

文/胡潇月

杨红樱阿姨总是让我欢喜。《云朵上的学校》这本书我已经期盼了许久,终于在“三八”节的时候这本书到了我的手中。我如获珍宝,爱不释手,被精彩的故事情节迷住了,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云朵上的学校,我惊讶,我欢呼,我更羡慕。惊讶云朵上会有一个学校,欢呼学校里孩子们的一次次奇妙又精彩的旅途,羡慕他们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和一个美丽温柔的老师。

书里面孩子们被杨红樱阿姨写得天真又可爱。在普通学校里面对成天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没有快乐、没有笑脸,被折磨得又沮丧又生气,每天都做噩梦,逐渐讨厌学习、讨厌上课、讨厌写作文。是小白的女主人——蜜儿把他们带到云朵上的学校,在这里他们每天除了学习,都有足够的时间去草原、田野、仙池……在那里无忧无虑的奔跑、跳跃、嬉戏。蜜儿老师虽然也给他们布置作业,但大多是培养大家合作能力的。如合作写一个故事、做一个手工……在这里以前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小能人。

我感觉蜜儿老师既神秘又有智慧,她不会强迫孩子们去学习,而是让孩子们去大自然闻花香、看小溪、听鸟鸣,亲身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培养他们发现知识、学习知识的兴趣。而每到夜晚,她总会拿着她神秘的法宝——打伞,来到普通世界,走到每个孩子们的身边,去收集孩子们的梦,把孩子美好的梦装进粉色的袋子里,把孩子们的噩梦装进黑色的袋子。但大多数蜜儿老师从孩子们的房间出来时,都拎着沉甸甸的黑色袋子,令我感到很失望。我多么希望蜜儿老师能够把这些做噩梦的孩子们都带到云朵上的学校,让他们的噩梦变成甜美的梦。

云朵上的学校,是一个春光明媚的学校,在这里没有繁重的学习压力,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使这里显得与众不同。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的被蜜儿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所吸引,有时似乎感觉身临其境,自己如同和蜜儿老师、同学们在一起配合完成一项作业,在一起奔跑、聆听、嬉戏……不觉中学习也变得那么的有趣了。

学习的文章7:学习珍惜

文/秋儿

确实很久没有来我的小天地了。

很久以前,我还有写日记的习惯的时候,我的先生,就言简意赅地对我说:你的日记,美其名曰叫日记,其实就是你的变天账。

那之后我曾经悄悄地阅读了自己之前的日记,虽然不至于每一篇都记录沮丧和不快的心情,但好心情也着实不多。

开始感兴趣在网络上记录自己的心情以后,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要具有正能量的心态,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点滴的幸福和快乐,这样做了之后,朋友们都经常夸奖我,赞美我,自己的心情也越来越愉悦起来。

不过,今天,还是,真的有一点点地不如意。

确切地说,应该是感觉有一点点地失落。

突然发现相交了几十年的朋友,原来还是有不那么了解的地方。曾经以为我们之所以能够交好几十年,是因为我们有太多共同的东西,至少我们的本质心态都是一样的,如今发现,其实,不然。

或许,这不同是缘于我们毕业后的不同经历吧,相比较,我属于还算养尊处优,基本上婚后的日子平实稳定;而她,就比我多了太多的波折和艰难,即使在生意最兴隆的时候,也有着无数需要操心的事情~~~

对不愁衣食的人,金钱除了是金钱,就什么都不是了;可是对为了勉强维持生意的人来说,也许,金钱是所有的一切吧?是亲情,是兴隆,是未来,是安宁~~~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心情已经平复了许多。

我知道,我一向都知道,我从来都是善解人意的,就比如现在。

我还是很珍惜这份几十年的友谊,如果,我真的帮到了朋友,那么,就让快乐成为我此刻的心情吧!

一辈子很短,相遇不容易,虽然我一直都相信人是有来生的,但,能够在来生相遇的,并不一定就是此刻的朋友们。

让我们每个人都好好地,认真地,彼此珍惜的度过这一生相识的时光!

学习的文章8:向雷锋学习

文/陶泽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唱遍全国。在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唱过。今天,我在图书馆借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它,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雷锋五岁的时候,父亲、哥哥、弟弟先后死去。七岁时,妈妈也离开了他。从此,他成了一名孤儿,是邻居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但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离去而失去生活的勇气,他仍然勇敢地面对生活。小小年纪就上山砍柴,勇斗地主恶婆。

直到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湖南,在苦难中受尽折磨的雷锋终于和乡亲们一起盼到了太阳,看到了希望。他积极争当接班人,成为中国第一批少先队员,他热爱集体,乐于助人,他认真工作,勤奋学习。长大后,他入伍成了一名军人,在部队里,什么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为大家服务。

在雷锋的日记中,我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句话是雷锋崇高的愿望。是的,他一生中做了很多好事。

其中,有一件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外面下着大雨,雷锋急着回部队。这时,他看见前面一位妇女带着两个孩子,还背着一个大包袱,在大雨中艰难行走。雷锋连忙上前帮忙,当得知他们要去几十里远的樟子沟时,毫不犹豫把他们送了回去。可他还要再走上几个小时才能回到自己的部队,回到部队时,他已筋疲力尽。雷锋这种乐于助人,甘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让我敬佩。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这么好,和雷锋相比,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呢?

学习的文章9:学会放下

文/黄计芳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其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不顺心,或失落,甚至失败。此时,应当学会放下。

只有放下这些,才能面向未来,才可继续努力,才会走向成功。

实际上,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这一点对所有的人也是个个平等的,只不过有的人在困难面前,勇于克服,对负面情绪擅于控制,把思想负担及时放下,从而轻装前行,假以时日,久久为功,最终达到了胜利的彼岸。而有的人则灰心丧气,抱怨不断,甚至钻牛角尖,其结果可想而知,往往会一事无成,还可能走极端继而发生轻生的悲剧。

面对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各种阻力、困惑、风险是无时不刻不在的,只有放下‘’前怕狼,后怕虎。‘’心理负担,才会增加勇气,顽强闯拼,最终锁定胜利的目标。

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各种摩擦相继而来,人们之间的纠纷也渐渐多了起来,于是日常生活中的恩怨也就接连产生,化解这些矛盾,也只有互相让步,各自放下心种的积怨,才能让社会处处和谐。

朋友们,为了成功,为了幸福,让我们学会放下,放下所有的负坦与恩怨!

学习的文章10:溪水金砂

文/毕淑敏

人的天性如溪水,学习的本能就是金砂。它们潜伏在水中,浪花翻溅时一眼看不到它的颗粒,但因了它们的存在,水变得更有分量和价值了。

我相信那些不含有金砂的小溪已经干涸,因为人类生存的环境曾经并且还将是刺骨险恶的,你一个人的经历是不丰富的,你同时代的借鉴是不全面的,你一个行业的规则是不完整的……如果不爱学习不善于学习不坚持学习的话,就会被层峦叠嶂的打击和灾变来征伐与掩埋,这个人的遗传基因就昙花一现地湮灭了。

所以,乐观地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些爱学习的人的后代,唯有这项潜藏在血液中的专擅,令我们比所有的动物都更繁荣递进。

学习是有很多种方法的,比如抬头望天,你可以学到星空的叙事是多么无与伦比的宏大,滋生出的渺小和畏惧感让你一生警醒谦逊;比如低头俯地,你可以窥到万物葱茏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残酷公平,焕发出的紧迫和危机感让你不敢有一刻懈怠放松;比如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你会生出无限的柔情,不但绕指更是绕心;比如看风光大片科幻影像,你会惊骇莫名,有一种充满未知的狂喜和震撼……

然而,我以为最好的学习还是阅读。

首先,我们要感谢文字。因为有了文字,我们的情感血脉才有了附丽的骨骼,我们的理论枝蔓才有了攀缘的篱笆,我们的科技成果才有了传袭的衣钵,我们的历史才有了一面面古镜矗立照耀。

时代在进步,从布帛竹简到计算机液晶屏;书写变得越来越快,阅读变得越来越方便了。记得我小时候,看一本长篇小说要个把星期,那还算快的呢!借书给朋友,不过百八十页,半个月后要她还,她说,这才几天啊你就催,我还没看完呢,小气呀小气!

读书,一种是技艺之书,讲的是各行各业的特殊规则;还有一种是普遍的知识,比如文史哲。读行业之书的人多,读普遍法则的人少。有一年我到国内著名的一所医科大学授课,我说你们这些未来中国最杰出的医生,有谁读过《红字》?有谁读过《罪与罚》?请举手。台下抬臂者寥寥。在感谢了这些博士生的诚实之后,我深表遗憾。一个医生,除了读医书以外,也要读艺术之书。因为你面对的不是一个装满了病痛脓血的破罐子,而是一个活色生香的人。生死契阔啊,他们在最悲苦无助的时候和你狭路相逢,你要医治他,不仅仅是凭着你的精湛医术,而且要凭着你强大的人格和综合的力量。如果你想当一个名医而非庸医,请在读医书的同时,也展读人文科学方面的书籍。提高了你的素养,是你的福气,是你爹妈妻子丈夫孩子的福气,同时也造福了你的病患。

我相信,一个读过很多专业以外书籍的建筑师,盖出的楼房一定更漂亮和更实用;我相信,一个读过很多专业以外书籍的学者,授课传业的时候,一定更风趣更幽默更能旁征博引口吐莲花;我相信,一个读过很多专业以外书籍的科学家,提出的设想和理论,一定更曲径通幽独树一帜;我相信,一个读过很多专业以外书籍的管理者,他的企业一定更具活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曾经有过阅读备感艰难的时代。高玉宝的“我要读书”就是明证。那时候的无法阅读,是因为贫困和压迫。后来又有过对知识的蔑视。

现如今,很多人不再贫穷,也没有人压制阅读,可时间成了瓶颈,很多人苦恼的是总也找不到空闲来阅读。

那是因为有太多的诱惑。

阅读是没有香氛的,于是抵不过餐桌的美味;阅读是孤独的,于是没有觥筹交错的热闹;阅读是伴有思考和停顿的,于是没有游戏般的顺畅和惬意;阅读甚至是充满碰撞和痛楚的,因为有忏悔的顾盼和掘进的深入。

但是,优秀的阅读是有力量的,因为在阅读的时候,你不是一个人,而是和古今中外的先驱者们并行。

学习的文章11:向晚辈学习

文/解家桐

我的外孙女上六年级了。她不到三岁时就认识千数字了。可能是从小就教她认字的缘故吧,上小学后一直对查字典认字、查地图认世界各国感兴趣。百家姓之外的许多姓氏她知道,都是从字典上查来的。哪个国家在哪个洲,首都是哪里,山东省哪个县属于哪个地市,她能说上来。我教了一辈子语文,有许多生僻字不知道读音,有的查过之后又忘了,这时就请教她。

前几天,班里老师问,“覃”字怎么读,全班只有她一人举手发言:“读qin,姓;另读tan,深的意思。”回来后她把这事告诉我们。还有一次,老师预习课文,提出谁认识“不落窠臼”,他举手说对了。还说班里老师同学称她“活字典”。

有时我填词拿不准平仄声调,便问她,以确定平仄。有一次,我写了一首歌词《泰山之歌》,在创意说明中,谈到“历史上不少皇帝登泰山封禅”,我读成了chan,她立即说:“读shan。古代帝王上泰山祭祀天地,叫封禅。”她不但知道读音,而且会解释。查了一下字典果然是这么说的。

我写了一首歌词叫《月满西楼》。其中有一句“飘飘摇摇的是孤舟”用“飘”觉得不够准确,查字典,“飘摇”01随风飘动摇摆,如:烟云缭绕,飘摇上升;02动荡不安,四处漂泊:风雨飘摇。字典上没有“漂摇”却有“飘荡”,意为浮在水上动荡。我问外孙女该用哪一个字。她说:“该用三点水的‘漂’,因为是在水上;那个带“风”的‘飘’是在空中。”于是我采纳了她的意见,把原来的“飘摇”改为“漂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知识不分年龄,我虽然教了一辈子语文,仍然要放下架子,虚心向晚辈学习。

学习的文章12:晨起的“闹铃”

文/李晓蕊

小时候学习压力很大,学校撵得也紧,上小学三年级我就开始五点上早自习。每天准点叫醒我,成了母亲的任务。

那时候,家里有一个台式的长方形钟表,是装电池的。或许是由于质量不怎么好,闹钟有一半的时间不会响,母亲夜里总要不时地起来看时间。那时候的日子也紧巴,因为钟表看时间还是准的,父母也就没想着要换掉它。

一次,母亲睡过头,叫我晚了。我迟到了,老师念在我从未迟到过,就没罚站,也没批评我。可我自己还是不高兴了,早自习下课回家吃早饭时,我不停地埋怨着母亲,还谎称自己挨了批评。母亲默不作声,看得出她分外自责。从那以后,为了让我能在夜里睡个安稳觉,不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母亲就非常小心地不晚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当了我六年的“闹钟”,直到我去县城上了高中。

上四年级的时候,因为我早自习到校早、迟到少,班主任让我拿着班里的钥匙负责开教室门,母亲叫我起床更尽责了。有一天零点前后,我睡迷糊了,说该去上早自习了,非要去学校开教室门。父亲、母亲听到动静起床来我屋里,听了原委后,劝我,让我睡觉。我却死活不肯,魔怔似的非要去学校。费了好大的劲儿,他们终于把我安顿睡下了。

第二天,父亲很生气,说让我去学校把钥匙交了,不拿钥匙了。母亲劝父亲说,老师让咱拿钥匙是相信咱,是一件光彩事,怎能说不拿就不拿了。她还安抚我说,你以后别操那么大的心,好好睡觉,我会准点叫醒你的!

现在有了智能手机,起床的闹铃也总是准点无误地响起,不需要用心萦系了,而每每想起母亲给我做“闹钟”的年景,母爱质朴的暖流立刻淌遍全身!

学习的文章13:童年

文/纪耕涛

女儿的童年是由学习、看动画片、练特长、玩电子游戏四部曲组成的。

每周一至周五,白天上完课,晚上放学回家不顾吃饭,她也要先赶写完作业,为的是晚饭过后抢占电视,看那似乎永远也看不够的动画片。周六、周日上一个小时的古筝课,补两个小时的英语,晚上,再去乒乓球俱乐部打乒乓球。其余时间,她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全部作业。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孩子太累了,没有太多自由的空间,因此,当她周末做完作业的时候,我说:“走,孩子,我们一家骑自行车到野外兜风去,你看这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季节多好啊!”而她却说:“你们去吧,我玩一会儿电脑游戏就是很好的休息了。”

唉!我慨叹:这就是新生一代的童年生活啊!他们大多爱享受“温室”,屈居“笼子”,徜徉在网络世界里,完全失去了那份自然的野性……

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累并快乐、五彩缤纷的童年啊!

那时我家有二十几亩地,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要扔下书包,到地里先干一阵子活儿,然后才能回家写作业。娘说,知道干活累,不好受,才懂得努力学习。

最快乐的时光是伙伴们在一起的日子。

先是大家聚在一起玩游戏。我们当时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摔“泥锅”游戏——几个小伙伴到干涸的水湾里每人挖一大块泥巴,扯下一块,揉捏成“锅”形,然后口朝下,用力向石磨盘上摔去,只听“嘭”的一声,“泥锅”的肚子胀破了个洞,其他的小伙伴必须用自己的泥把那个洞给堵上,摔的人便赚了别人的一块泥巴,高兴得不得了。有“藏树叶”游戏——摘一片槐树叶子,一个伙伴在一家老土房子的后墙上随便找个小墙缝将树叶藏好,其他同伴到墙上找,不免抠墙挖壁,弄得本来千疮百孔的老墙一片尘土飞扬。有时声响太大,惊动了住家的老奶奶,老人拄着个拐杖出来骂:“你们这帮小王八羔子,看我用拄棒敲你们!”那时孩子们会叫嚷嬉笑着,四散奔逃。还有男孩子最爱玩的“战斗”游戏——十几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当“八路”,另一组装“鬼子”。“战场”是那些没人住的坍塌的破房子和连成片的草垛,双方或冲锋陷阵,或迂回包抄,孩子个个弄得浑身是土,满头是草,有时竟然忘记吃饭,大人干活回家到处找,找到了被爹娘拽耳朵的,拍屁股的,大声叫骂的,那场面也真够滑稽的。其余的游戏还有很多,如:抽陀螺、打“木尖儿”、弹玻璃球、滚铁环等等,也是趣味无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是那些在野外的时光。

到小溪边放牛:几个孩子将牛扔在溪边的草地上,聚在一起打扑克;有时一块到草丛中捉蚂蚱,或到人家田地里偷几个地瓜挖俩芋头,胆大者捉来了蛇,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生起火堆将这些东西烧着吃。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灿烂的阳光暖暖地照耀着大地,牛儿在悠闲地吃草,孩子们津津有味地享用着“野味”,那幸福的涟漪啊,一圈圈荡漾在他们天真烂漫的脸上。吃饱了,玩累了,以大地为床,往草地上一躺,惬意地睡着了。等一觉醒来时,那牛儿也全吃饱了。于是大家牵着牛到小溪边饮一下,就成群结队,吹着树叶做的哨子,唱着欢乐地童谣,回家交差了。

去快要干涸的大水沟里捉鱼,捞田螺,挖泥鳅也是一大乐事!当大人们浇地把路旁的大水沟里的水快要抽干的时候,可乐坏了孩子们。大家拿着铁锨,提着水桶,端着脸盆,拎着网兜,光着脚往那大沟方向疯跑。到了后,纷纷抢占水产丰富的水域,用铁锨挖泥筑成小水坝,下手捉鱼,用网兜捞田螺,一会儿功夫,盆里、桶里就满了。干活的大人有时也急不住了,扔下农具,撸起袖子,挽起裤脚,加入了孩子们的行列。大人们有力气,连泥里的泥鳅都给挖出来了,孩子们欢呼雀跃,庆贺晚上又可以改善生活了。于是,又开始打水仗,扔泥巴,弄得也跟个泥鳅似的,才大呼过瘾,满载而归。

童年啊,只有一次,每次回忆起那童年的往事啊,心中就倍感甜蜜。如果真有“时光隧道”的话,我真的好想再回到我的童年去——然而,那只是一种奢望罢了。时代在变迁,那“童年”也在悄然改变着自己的容颜,丰富着他独有的内涵。不过,我想:社会再怎么发展,属于孩子们的童年,最好还是走出那狭小的“囚笼”,到阳光明媚的广大天地中去——毕竟,有了阳光,他们才能茁壮成长!

学习的文章14:父亲

文/黄峰

还记得曾在语文课本中学习过朱自清的《背影》。或许无论我多努力,也达不到朱老先生轻描淡写便能感动世人的境界,但对父亲的印象,我却和他有着类似的情感经历。

我的父亲是个裁缝,人不高,还算敦实,但和伟岸扯不上什么关系。小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我和父母一年只有寒暑假才能见上几面。在我儿时的印象里,父亲的形象同道口烧鸡和一捆捆多余的布料关联起来,因为每次从外归家,他总会带着这两样东西。未见其人,先闻其香,这就是我儿时对父亲归家的印象。

那时的自己总喜欢像一只猴子一样吊在他的胳膊上,然后问他能不能吃得消。虽然每次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我却依旧会撅着小屁股,假想使出“千斤坠”的功夫去挑战他的极限。现在回想,那时的场景,很温馨吧。

父亲脾气很好,平常待人总是笑呵呵的,再加上人又胖,我时常觉得他像《西游记》中的弥勒佛。谁想,即便是成天笑呵呵的“弥勒佛”也有发火的一天。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电子游戏,经常一放学就偷着跑去看别人玩。直到某一天,父亲在电子游戏厅找到我,将我一把耳朵拎了回去。接着,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男女混合双打”便拉开了序幕。自那以后,我再没进过游戏厅。想来直到今日,对网络游戏仍提不上一点兴趣,也不知是否为父亲严厉的“大棒”理论导致?摸摸耳朵,似乎当年的红印依旧。

父亲喜欢我看书,凡是关于书的要求,一切都可以商量。也许没读过太多书的他觉得书就是文化就是知识。那时的我借着父亲的东风买了很多武侠小说、科幻小说,对书的好感,确实从那时树立起来了。

今年六月,父亲升级为爷爷了。那一天,他抱着孙子,欢声笑语间,我看到了他两鬓隐约透出的灰白银发和嘴角灰白色的胡楂。原来不知不觉中,父亲也老了。或许某一天,当我的孩子吊着我的胳膊使出“千斤坠”时,一旁的父亲也会随着时光回到从前。

寥寥几笔尚不能勾勒出父亲的全部,但我知道,在人生路上,“父亲”意味着依靠,意味着在你遇到挫折时,依然鼓励你前行的那个声音。

学习的文章15:生活学习都需要勇气

文/陈佳怡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地心游记》。记得当时在新华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住了。因为好书名能令人耳目一新,我就是想要知道“地心”是什么样的,立刻买了下来。

这本小说讲述了李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书上找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以前有人去过地心旅行,有着冒险精神的李登布洛克教授当然也不肯放过这样的机会。他带上侄子阿克塞尔,在向导汉斯的帮助下,从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去,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虽然他们差点被鱼龙吃掉,但他们却见识了许多在地面上没有的生物。最后,在一次火山喷发中,他们幸运地被喷回了地面。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感叹:他们真是厉害!平常人一听见要去不知道情况的地底,一定吓得腿都软了,更别说还能战胜这么多的危险。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勇气。因为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工作上,机会来了,但你又没有勇气去把握,那不是浪费了吗?

这本小说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地质结构的知识,见识了很多地底的奇怪生物,还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面前需要勇气,才能克服一切拦路虎。当我读完这本书,把书中的内容讲给表姐听时,她也迫不及待地问我要了过去读。读完,她却对书中的观点产生了质疑:地底是不可能有这些生物的,因为地底的温度太高,生物是不可能存活的。

我想,我们谁也没有去过地底,更不知道地底是怎样的。所以,我更要努力学习,争取长大后揭开这个谜底。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