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父母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父母的散文1:古城西安

文/常瑞珂

暑假,我随父母去北京、长沙、西安旅游了15天,玩得可高兴了。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西安。

西安,一个名扬四海的十三朝古都城。旧时,这里分外繁华,欣欣向荣。如今,这里充满了现代元素,生机勃勃。离城不远的骊山,雄伟壮观的始皇墓,以及排布周围的各型各色的兵马俑群,皆令人惊叹;那曾是文人墨客舞文弄墨的地方,一个充满中国古文化色彩,聚古诗散文和雕刻艺术为一身的碑林;古色古香,香火缭绕的法门寺其供奉的极为珍贵的释迦摩尼舍利而名扬中外;乾陵,平地而起的一个巨大的土包,里边埋葬着唐皇与则天女皇,那一块无字碑,似乎在无言地诉说着这位充满争议女皇的功过。这里的古迹众多,古墓尤甚。仿佛地上每隆起的一个土堆,都埋葬着一位历史的传奇人物。无论是古迹或古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独一无二的瑰宝。

西安还有另一特产——皮影。人工做出来的皮影,充满民间色彩,让人感觉活灵活现。关公气宇轩昂,仿佛都活了一般。皮影质地朴实,虽没有皇家饰品的雍容华贵,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就是西安,一个延续历史繁华与沧桑,融汇古今中外特色于一身的古都。

关于父母的散文2:父母在不房贷

文/邹业本

我有一个守财奴的观点,也可以说是我的个人偏见,那就是不轻易借钱。直至目前,我没有欠别人的钱,也没有人欠我的钱。银行方便的贷款,按揭,抵押都没有我的名字。我经常要冒险旅行,所以不能贷款买房,不能随便借钱,借与被借,都不知道能否如期归还。时代千变万化,有时候总感觉自己跟不上潮流,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按理来说,政治稳定,社会繁荣发展,人们应该感觉到幸福美好、诗意栖居的,但是,现代人却普遍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医疗、住房、婚姻等等困扰着多少和平年代的人们。向比我年长的人询问得知,我国从九十年代末取消分配,取消单位分房之后,就悄然兴起了房贷之风。现在的单位人,贷款买房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像我这样的85后,也多走上了房贷之路,每个月按时供房,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贷款去买房,真的有必要吗?我一直寻思着这个私人问题。国家允许房贷,对国家发展有何促进作用?我也很想和专家探讨这个公共问题。目前,我个人有住房公积金,单位的同事九成都贷款买房了,我还是按兵不动。很多同事吓唬我,房价上涨多少多少啦!你要是早点买,现在升值多少多少啦!每每听到这些话,我都报之一笑。我又不是搞投资的,升值与我何干呢?这年头哪样不涨?连墓地都涨价了,我还害怕房价上涨吗?怕也徒劳,车到山前自有路。

我有我自己的想法,我一向都是这样,自己有足够的钱、有能力就买,没有能力买就不买。贷款买房买车,我不敢。或许我是个保守的人吧,我不敢借钱,因为借来的,始终不是我的,我怕自己还不了。就说贷款买房吧,如果我买小车,不到处游玩晃荡,十多万给个首付什么的,还是不成问题的。但买了房之后,要面对的是庞大的装修费和长期的还款,抓襟见肘的日子,想着都揪心。更何况,贷来的钱,又不会长钱,存款用空之后,安全保证基金怎么办呢?万一生病、失业或发生其他意外,那我该怎么办呢?我爸妈就我一个儿子,我不想啃老,也不想他们老了,还要为儿子到处借钱补窟窿,过得不得安宁。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父母在,不房贷。宁愿在租房里安居乐业过着小日子,也不愿贷款住豪宅一辈子轰轰烈烈地逃亡。

从国家层面上讲,国家的发展,应该主要依靠出口赚外快吧。国家贷款给公民买房,除了制造很多房子,加快城市化进程之外,我也想不到其他好处了。而城市化在西方国家里,也很少是依靠贷款来促进的。这是否类似于当年美国胡佛的做法呢?房贷不是光荣的事情,有利有弊,公民贷款消费不应该成为一种时尚。现代社会出现了一种不健康的风气,就是借钱是老大,贷款是皇帝。钱借出去很容易,收回来却百般揪心。特别是亲朋好友借钱,更是让人头疼。Shakespeare告诫人们:永远不要借钱给朋友。他在名着《哈姆雷特》中写道:“不要向别人借钱,向别人借钱将使你丢弃节俭的习惯。更不要借钱给别人,你不仅可能失去本金,也可能失去朋友”。这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借钱给朋友,也永远不要向朋友借钱。因为钱会影响友谊。如果急需用钱,借还是要借的,但尽量不跟朋友借。如果朋友自己就有难处,不借给你时,你会怎么想?如果朋友借的少了,你又会怎么想?如果朋友催你还,你又会怎么想?总之,朋友之情,其实是受不了金钱侵蚀的。最好跟亲戚借,亲戚就是帮急嘛。还款早点晚点,不会太计较。当然,朋友有困难还是要帮助的,不然也就不能成其为朋友。但是借给朋友的钱后,你不能时时想着这事,如果你开口向朋友催,催多几次朋友也就给催没了。同时,也奉劝向朋友借钱的哥们,说好什么时候还,一定到期时就还。哪怕是还了再借,不然,既失信用又丢朋友,这事可是马虎不得。俗话说:“救急不救穷”,靠负债度日,是不会有好日子过的。同时,不要轻易将钱借给别人,除非你已不准备他归还这笔钱。将钱借给别人,一旦对方没有偿还能力,其结果只能是既失去金钱,又失去朋友。我个人的观点也是这样,除非生病救急,其他的什么买房买车消费,千万不要借钱给我,我也一定不会借钱给别人。

父母在,不房贷。房子的功能是居住,车子的功能是行路,年迈的父母需要平静与安详。让他们吃好睡好,安享晚年,才是孝道。从众心理,让多少人迷失了自己。米兰昆德拉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过,人们都向往着天堂,拼命往幸福的天堂里挤,可是,当天堂之门砰的一声关上时,人们才恍然发现,自己生活在地狱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借不借钱,贷不贷款,自己掂量。但有一点必须明白,借来的东西,毕竟还不是自己的东西,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与炫耀的。

关于父母的散文3:陪父母拍婚纱照

文/许海利

“我们结婚的那个年代,饭都吃不饱,别说拍婚纱照了,连张照片都没留下,现在你们拍的婚纱照多漂亮啊!”每次看到我和妻子的婚纱照,母亲言语中都会流露出羡慕之情。没有机会拍结婚照,这是母亲人生的一个遗憾,于是我和妻子商量着要为父母补拍婚纱照。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县城新开张了一家名叫的“夕阳红”的影楼,专门为老年人拍摄婚纱照。我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没想到他们坚决不同意。“我和你爸结婚都几十年了,现在头发都白了,还去拍婚纱照,岂不被人笑掉大牙!”母亲摇着头说。“是啊,现在我们都一把年纪了,还有啥好拍的,再说了拍一次要几千元,太贵了!”父亲也附和着说。“现在时代变了,很流行老年人拍婚纱照,这家影楼就是专门为像你们两老这样的老年人拍婚纱照的,而且人家刚开张,价格还有很大的优惠呢!”妻子说。经过我和妻子的一番软磨硬泡,父母才勉强同意去拍照。

拍婚纱照首先要挑选衣服。在一排排五颜六色的礼服面前,母亲显得非常害羞,扭捏得就像个孩子。经过一番挑选和试穿,她选中了一件白色的婚纱。母亲穿上婚纱,父亲也已经换好了一套笔挺的西装,还打起了领带,我感觉满头银发的父母亲,此时看上去格外精神。化妆师开始为我的父母化妆,经过染发、描眉、涂粉等程序后,拍照正式开始。父母平时拍照就不多,这次拍的又是婚纱照,举止表情都很僵硬。面对“一笑就捂脸,一照就眨眼”的父母,摄影师只能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指导和纠正,经过反复调整,婚纱照才圆满拍摄完成。

婚纱照取回后,我特意把父母笑得最灿烂的一张裱起来挂在了墙上,母亲嘴上说不要挂了,脸上却笑开了花,眉宇间流露出幸福和甜蜜。陪父母去拍婚纱照,弥补了他们的人生缺憾,也让我尽到了一份孝心。

关于父母的散文4:守候老家的母亲

文/静静的田野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每每读着毕淑敏的这句话,读着读着心里免不了产生许多莫名的酸辛。

故乡,那个居住着母亲的老房子叫做家,家里演绎了多少美好的记忆与母亲痛苦酸甜的往事。为生活奔波在外,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躺在异乡的床上不能入眠的夜晚,心里挂念的、泪光里跳动的永远是母亲熟悉的身影。在外漂流了许多年的我,如今维系着我与母亲情感关系的脐带就只剩下家了,家是母亲牵挂我也是我思念母亲的天堂。

浓浓的乡愁铺平了回家的路,思念是路上每一粒细小的石子,如母亲守望家门盼我归家的目光,从心底延伸到母亲的厨房,油烟菜饭里飘扬乡愁甜蜜的味道,在我心底久久萦绕,似一支古老悠扬的歌。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的羽翼长丰了,翅膀变硬了,学会飞了,渐渐的飞离了家离开了故乡和母亲,走在远方别人熟悉的路上艰难的寻找诗和梦想。夜幕里星光下,停下靠岸的心,无处依托时,无助的思绪化为滚烫的乡愁,唯有潮水般思念家中的母亲;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与家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只会用时间去丈量,用思念去穿越,用电话去抚平失落的伤心,在母亲的眼里,我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人虽走远了心却系在母亲的梦里。

一张小小的车票却可以缩短百里外的路程,却又是一个个周一未醒的梦,周末难能如愿的无奈借口。站在家门前遥远公路上驶过无数或快或慢车辆的母亲,却没有一个是她的儿子,停下车来向她看一眼。多少次从家门前的路上经过,山里山外行色匆匆如路人,在家与城市的路上往返,却未曾停下脚步回到家里,聆听母亲如诉如泣的叨叨絮语,久别的思念与牵挂原本就是那亲情浓缩简短的一句:妈妈,我回来了!

记忆里多次浮现,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近距离亲切呼唤,瞬间喜从天降,情似山崩地裂,岁月沧桑,皱纹爬满笑脸的母亲早已泪花浸润眼眶,惊喜的道一声:“儿啊,你回来了!”

离家在外孤身流浪漂泊已二十余年,家和母亲早已变成日思夜念的记忆,都市紧张忙碌快节奏的艰难日子,是工作与生活杂乱淡化的岁月,一个人静下来哪怕就是几分钟,脑海里总回荡着母亲日渐佝偻缩小的瘦小身影。

多少次在人潮涌动的街头,无意间撞入眼帘的某个似曾相识、缓慢行走的孤单身影,内心禁不住莫名冲动,潜意识里好似她就是茫茫人海寻我归家的母亲。岁月风化的记忆变得如此相近,不自觉的走近她,禁不住内心的狂喜在她身旁亲切的叫一声“娘啊,你怎么来了!”四目相对的那一刻,那双陌生的眼睛,目光是躲避与慌忙,转瞬间,却又由惊愕呆滞变得和蔼可亲,反倒让我的言语哽咽在半空中继而凝固成冰。

日夜思念独守老屋的母亲,围在你身边听你讲我小时候的故事,抑或是在家陪你做一次饭,那已成心底多年来久久的期盼,每一次的团聚总是那样的幸福短暂,我亲爱的妈妈----电话里的承诺一次次无法兑现,健忘的妈妈您似乎早已成为习惯。

一句悲凉彻骨的话如是说“妈妈在,家就在。”真不知道,父亲走了,年迈的母亲还能为我把家守候多久?

关于父母的散文5:沉重的土豆丝

文/巩琴

我是一个独生女,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也许是望女成凤吧,他们从小就对我十分严厉。虽然在生活上不亏待我一点儿,但是在思想上却很少和我交流,在学习上更是高压管制,从不放松。当时就觉得他们很残酷,现在才明白,他们和其他盲目溺爱孩子的父母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溺爱的方式不同而已。

我十分孤独。所以从开始学习写作文起,我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每天晚上做完功课之后,我都要尽情地在日记上倾吐我的酸甜苦辣和我的秘密心情。日记,成了我最要好的朋友。

在这种状况下,我考上了我们市的重点高中。学校离家很远,为了节省往返的时间,我每天早上都带着午餐去上学,中午在学校里把饭盒一热,就在教室里吃。带午餐的同学还挺多,大家免不了会在一起“交流”,要是觉得哪个同学带的什么菜好,我就会在日记里题上一笔,有时有人夸我带的菜,我也会顺手写上两句。开始还没留意,后来,我慢慢发现,凡是我在日记里记过的那些味道不错的好菜,隔上一两天,妈妈就会让它们出现在我的饭盒里。

莫非他们偷看了我的日记?我不愿意相信。在这之前,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我的日记本就在抽屉里放着,我从没有上过锁。我丝毫没有怀疑过父母,他们一个是工程师,一个是编辑,那么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他们怎么会这么做呢? 但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发现日记里的书签好几次被动了地方——对这种细节,青春期的我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敏感。可是我还是没有贸然出击,我想了一个花招儿。那天晚上,我在日记里写道:“中午,大家在教室里吃各自带的盒饭,张伟丽带的是土豆丝,是用青椒丝和肉丝拌着炒的,脆脆的,麻麻的,真香!张伟丽的妈妈真好!张伟丽真幸福!”

第三天早上,我打开饭盒,扑入眼帘的便是青椒丝和肉丝拌着炒出来的香喷喷的土豆丝!我愤怒极了,当即就把饭盒扣到了地上。妈妈吓愣了,呆呆地看着我。我冷冷地说:“你们是不是看了我的日记?”妈妈说不出话来。爸爸走过来说:“就是看了日记又怎么样?你也不能这样对待***妈!”我叫道:“那你们是怎么对待我的?你们知不知道你们这种行为有多么不道德!”

说完我就冲出了门,在大街上逛了一天。那是我第一次逃学。我忽然发现这个世界实在是令我失望:连父母都不值得信任,生命还有什么意义?连生命都没有什么意义了,那么学习呀,成绩呀,高考呀,前途呀等等这些附属品更不值一提。现在想起来似乎难以置信,但是我确实就是这样钻进了牛角尖里,开始了严重的心理封锁和自我幽闭。

往后的事情愈发不可收拾:我成了那个时候少有的“问题少女”,被学校建议休学一年。就那么守在家里,和父母几乎不搭腔。他们想和我说话,我也不理他们,只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胡思乱想,有几次甚至差点儿割腕自杀,只是因为勇气不足而临阵退却了。过了一段时间,爸爸给我办了一张图书馆的借书证,我就开始去外面看书。就这样,我熬过了漫长的一年——现在想来,能熬过那一年,还真亏了那些书呢。

这之后,我又到一所普通高中复读,高中毕业又上大学,大学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参加了工作。不知不觉间,我的生活又步入了正轨。唱歌、跳舞、交朋友,成了一名平凡而快乐的年轻人,以前的阴影似乎淡淡隐去了。

二十四岁生日那天,妈妈做了很多菜——二十四岁是本命年,父母相当重视。其中一道菜就是土豆丝。看到土豆丝,我一下子又想起了旧事,便以开玩笑的口气对他们回忆起我当时的糟糕状况,没想到父母当时就都哭了。妈妈说:“你知道这些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吗?看到一盒土豆丝把你弄成了那样,给你承认错误,聊聊天,谈谈心什么的,你都不让。我真是连死的心思都有啊!”

我震惊极了。我从没有想到那盒土豆丝居然在父母的心上也压了这么多年,并且膨胀成了沉重的千斤担,而且他们负载的是自己和女儿的双重痛苦。当年他们固然有错,但从本意上讲,他们也是为了我好。他们虽然是父母,可也并不是圣人。他们也有犯错误的权利,也有在人生中学习的权利。他们也像我一样,是个会受委屈的“孩子”,需要在犯错误和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理解和宽容。

此时,我终于明白了,也许我们对待父母最公正的态度,就是用成人的态度而不是孩子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与他们平等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们和尊重他们。

“父母的爱虽然不能理解我们,但它仍然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话。我想说的却是:如果父母的爱能够理解我们,我们的爱也能够理解父母,那么这两种爱便可以融会成我们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也最美好恒久的财富。

关于父母的散文6:爱父母,孝敬父母

文/刘艳艳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听,我们正在津津有味地读着《弟子规》。

以前,我总是懒懒散散,不听话,还经常和爸爸妈妈顶嘴。

妈妈叫我赶紧写作业,我不肯,说:“不要。”“你敢!”妈妈生气地说。我似乎看见妈妈头上有一股怒火在燃烧,我怕她使出“打狗棒法”,把我屁股打开花,才乖乖听话。

写作业时,我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字经常写错,写得歪七扭八。“认真点儿!”妈妈拍了一下我的脑袋说,“别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装作没听见,继续边看电视边写作业。结果差点被老妈的“狮吼功”震聋了耳朵。

吃过晚饭后,妈妈叫我洗碗,我一听到要劳动,就连忙跑向厕所。“又想开溜是吧?”妈妈说。“嘿嘿!妈妈,您最好了,您比谁都对我好。求你了,别让我洗碗,我笨手笨脚的。”我开始央求妈妈。“好吧。”妈妈无奈地说。我怕妈妈反悔,于是,赶紧溜了。

可我读过《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后,我明白了父母呼唤的时候,要立刻应答;父母要我们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要偷懒。

从那以后,妈妈一叫我,我就立马应声,还经常帮妈妈干活。邻居看到了,还说我像换了一个人呢!

《弟子规》是我最受教育的经典作品。它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自己去细细品味。细细地阅读《弟子规》,快乐的滋味会更加绵长。

关于父母的散文7:那不知名的小溪

文/黄志远

父母年轻时落户于玳瑁山茶场,我就在那里出生长大。那是漳浦县城西北边陲的一个小山村,不足百户,开门见山,是闽南典型的丘陵地貌。山不雄伟也不俊俏,山上没有茂密的森林,土壤以红色铁矿土为多,不算肥沃。但环绕村子有一条令我魂牵梦绕的小溪,那小溪一直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在我心灵深处蜿蜒。溪流是从玳瑁峰半山腰的水电站流下来的,绕村子半周,唱着歌,踏着欢快的舞步,往下一个村子奔去。白天,小溪是我们玩耍的乐园,夜里,我们枕着溪水的歌声入梦。

小溪兼具生活和娱乐两项功能。早上,妇女们在溪边洗衣服,她们说说笑笑,谈论着昨天的家事,重温着昨夜的缠绵,溪水带走了一切的污浊和不快,溪水的温润融化了她们的情感,弥合了裂痕。特别是过年过节,妇女们在溪边杀鸡宰鸭,淘米洗粿叶,小孩则在溪边玩耍嬉闹,欢声笑语和溪水的清脆悦耳合奏成一曲优美的交响乐。

小溪更是孩子们心中向往的天地。我们喜欢成群结队到溪边玩耍,溪水不深,最深处不超过一米,溪水中有各种各样的鹅卵石,因溪水长年累月的抚摸,它们都变得光滑圆溜。我们趟着浅浅的水,拾捡着各种形状的鹅卵石,到岸边搭建各种亭台楼阁,桥梁堤坝。我们还喜欢寻找石头边自由嬉戏的小鱼儿,因为水清澈见底,游鱼细石清晰可辨,尤其是小蝌蚪和小石斑鱼,它们无拘无束的在水里遨游,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不懂事的我们却常常打破它们宁静自由的生活,用自制的小网勺舀起它们放到小玻璃瓶中,年长一点的哥哥们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有时也会掬起一两条小鱼来。小鱼在瓶中只呆几天,就很快死了。后来我们不敢大意,只要再见瓶中的小蝌蚪、小石斑鱼无力游动,就放它们回家,一到水中,它们立刻生龙活虎起来,朝我们友好地摇摇头摆摆尾巴,快乐地游回石头缝隙里或小水草里找它们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去了,我们也会招招手,道一声珍重。

小溪留给我的回忆真是太多太多,每一朵跳动的浪花就是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日子;每一个水涡就是一个充满童真雅趣的故事。后来,村子自建起自来水厂,大人们再也不到溪边洗衣洗被,杀鸡宰鸭了,小溪不如以前那般热闹,变得有点寂寞。

春去秋来,光阴荏苒,随着我出外读中学读大学,再也不能频频地与之交流,只能偶尔仓促约会,作几场推心置腹的深谈后又匆匆告别。这时,村子周围的山坡都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果树,本来水就不深的小溪有点干涸了,溪边的草越长越高,水里也难寻小鱼儿的踪迹。小溪两岸的稻田和菜园则不断扩大势力范围,把它挤扁了,成一条窄窄的小水沟。小溪有点落寞有点荒凉了。

参加工作以后,我常常怀念家乡这条不知名的小溪,我已无缘再见她的面,只在梦里与她邂逅了几回,她成了我沉重的生活双翅停歇的港湾,是我忙碌心灵栖息的宁静圣地。在梦里,我躺在溪边柔软的草地里,听着溪水清脆的潺潺歌唱;在梦里,我把双脚放进清凉的溪水中,让清凉通过脚底,抚慰倦怠的心灵;在梦里,我倒在小溪的怀抱中,仰望头顶上蔚蓝天空中飘过的那一朵悠闲的云。

爸妈退休后搬回了县城,大哥还留在农场里。前几年去了趟大哥家,终于再也见不到她婀娜多姿的美丽倩影了,我十分惊讶和失望。大哥说,这几年村子四周的山坡栽种了不少巨尾桉树,需大量用水,小溪早就干枯了。

那天晚上,因听不到熟悉的潺潺流水声,我难以入眠。半夜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躺在干枯的溪底,天空一片蔚蓝,两岸绿草如茵,垂柳依依。突然我听到汩汩的泉水声,身子底下和四周有数不尽的泉眼不断地往上冒着水,清澈冰凉的水在身子底下一点一点漾开来,慢慢地慢慢地漫过我的肌肤,漫过我的大腿,漫过我的手臂。不大一会儿,小溪又满了,那些久违了的小蝌蚪小石斑鱼又纷纷从石头缝里从小草根里钻了出来,在我肚皮上、臂膀间、腿脚边穿梭游戏,点头示意。

这就是我生命中的小溪,我梦里无数回呼唤的小溪。

关于父母的散文8:团圆饭

文/高美美

往年的除夕,都是我陪父母过的,那时候大哥二哥就已经工作在外,一般这时候都在赶往回家的路上。这天,我做的事情往往不是很多,大部分是帮父亲矫正灯笼挂的高了还是低了,对联贴的正了还是斜了。

因为我是陕北人,这天的剪窗花,那是必不可少的。到了哪年的生肖,母亲都会剪出来哪年的剪纸。我那时候很奇怪母亲的那双手,是如何将方正红纸片刻间赋予一个鲜活生命的。每每,母亲都会给我剪一对平安福,放到我的包里,那是一剪心愿。

陕北的年末一般这时候已经不是很冷了,村落随着日头的西下,却渐渐变得明亮起来,红色慢慢浸透了各家房屋,如晕染一般蔓延热闹起来,大红灯笼映透了整个村庄,和红色对联福字照相辉映。鞭炮声隐隐约约,陆陆续续的汇聚起来,先是一点一声,后来一串一片,逐渐笼盖了整个村落,响动起来,片刻,渐渐渗透着锣鼓声和秧歌调儿,空气都欣喜起来,用劲呼吸仿佛闻到了喜悦的味道,足以让人陶醉。

夜色开始正式粉墨登场了,这时候最值得期待的便是团圆饭,仿佛一年365天,所有的劳作和奋斗,就在等待这顿盛宴。鱼是父亲晨间从村头河里打捞来的,羊肉也是午后现宰的,当然母亲秘制的酥肉和肘子,以及父亲酿制了一年的米酒,更是不会缺席的逐一集合起来,融入到团圆饭灶火的雾茫茫中。

霎时,蒸碗啊,热菜啊,都随着柴火的跳跃噼啪,在锅屉里唱曲。另一边,包饺子,作为团圆饭的另一道大菜,正式开始登台演出了。小一点的时候,我手拙,都是母亲和我一起包,大部分都是修补我包漏了的皮儿,想必有时候我也是很调皮的,累了点儿的话,就故意包漏几个,总是会被母亲撵到一边,负责干扰父亲擀皮儿。这些年,母亲眼睛不太好了,手稍有不太利索,于是全程的活儿我都来承包,竟没有一个包漏的。呆在一边闲不住的母亲,会拿出来几枚硬币,一如既往的让我包到饺子里,说吃到的就会添福添寿,来年幸福。某年,我发现母亲偷偷的给有硬币的饺子做上暗号,我不打算揭穿母亲的“小把戏”,因为这些有暗号的,母亲都是一一送到我和哥哥的碗里,有时候会从吃的摇头晃脑的父亲碗里捞出来一个,给我或哥哥。

饭菜快上桌的时候,母亲总是显得忐忑不安,那时候大哥二哥还没到家。母亲总是借口看看灯笼或者福字是不是正的歪的,去屋外听等哥哥的鸣笛声。父亲总是在一旁抽着烟安慰母亲,“老大不小了,能丢了不成?”

我也明白,那是团圆饭最后的一道大菜――对团圆的期待。

其实,一般都是按时,门外车鸣,哥哥就回来了,母亲总是搓着手给他暖,哈哈气,哥哥总是说:“妈,我手比你的还热嘞,谁给谁暖手嘞?”

不出片刻,门外鸣笛,喜好春晚的二哥也匆匆赶回来,总是喊着:“冯巩出来了吗?冯巩出来了吗?”母亲这时候才会彻底安心下来,把满脸的皱纹都笑开了,叫我开始揭锅煮饺子。这个时候,团圆饭才是真正齐备,要开始了。

团圆饭,不是那一桌子饭菜的香气,而是那一家的团圆味道。

今年的除夕,工作的需要,我值班了,团圆饭我固不能参加。母亲给我打了电话,丫头,好好上班,那里更需要你……平安福妈给你剪好了,钱给你在饺子里包好了,没你在呀,你爸老是把两对灯笼挂不齐,饺子我老是包漏了嘞……

我想告诉母亲,在这里,团圆饭,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的味道,是平安的归途,是团圆的期待,三尺红亭,我守候在此,一笑一语,随时如沐春风,那是我送给每一个过路司机团圆的一个平安保障,送给每一个家庭最后一道团圆饭的安心菜。

送你们平安回家过年,才是今年我最好的团圆饭。

关于父母的散文9:把时间留给父母

文/陈程

家在小镇,前年,我在离家40多公里的城里找到一份企业管理工作,于是每周星期五下班后,我坐公共汽车回家陪伴家人,星期日下午又坐公共汽车赶回公司。

从家到公司有直达的快车,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抵达;也有在沿途各站台都要停车上下客的慢车,即使不塞车,跑完全程也要将近两个小时。当然,快车的车费是慢车的两倍。每次回家和返回公司,我总是选择坐慢车,因为这样可以每月节省下百元车费。

去年,公司新进了一名同事宏,宏的家恰好和我在同一个小镇,只是成为同事之前,彼此都不认识。宏也是和我一样,每周五下班后坐公汽回家,星期日下午又坐公汽回公司。只是我发现,每次宏坐的都是快车。我不由心生纳闷:我的薪资比起宏要高出几级,可我都每次坐慢车,难道宏有优越的家境?更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每周五一下班,宏就向车站飞跑赶车,看他那架势,好似恨不得在脚下装两个飞轮;而周日,每次我都早早到了公司,天黑以后,宏才坐最后一班车姗姗来迟。这些疑问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待慢慢和他熟悉起来,并成为好朋友,我也试着问起他,但他只是笑笑,什么也不说。

一个周末,恰好宏过生日,约我去他家吃饭。来到宏家,我才发现他家原来也是那么普通。粉刷一新的老式平房,院墙围出一个大院子,院里种着各种花草。宏的父母都已七十上下。宏放下行囊立刻抢过父母手里的活忙碌起来,做饭、炒菜,很快,丰盛的饭菜上了桌。宏打开一瓶红酒,将每个人面前的酒杯一一斟满,站起来举杯,面向父母动情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首先感谢父母的深恩……”然后一饮而尽。他父母的眼里顿时涌出了泪花,他父亲也举起了杯,手颤抖着对他说:“宏儿啊,父母老了,不能帮你什么了,只愿您工作和生活都顺顺当当……你每周都匆匆忙忙往家赶,又匆匆忙忙去上班,我知道你为的是能多陪我们一刻,多帮我们分担一些家务活……可是,父母也不愿太多地拖累你呀!……”说着说着,我看见几滴大大的泪从他的眼眶落下,砸进酒杯里。

那一刻我的眼睛也立刻潮湿了。我频频向宏敬酒,频频拍打着宏的肩膀说:“好兄弟!好兄弟!……”

那天我喝得大醉,酒醒后已是第二天——星期日,我第一次像宏一样,在家里陪伴父母到天黑,然后匆匆忙忙,坐最后一班快车,赶往公司……

关于父母的散文10:牵挂

文/赵梓含

我是在戏服箱子上长大的。

父母都是秦腔演员,我生下来四个月,妈妈把我交给了爷爷奶奶,开始常年的下乡演出。只要他们在老家村子附近有演出,爷爷奶奶就把我抱过去跟他们生活三天。他们去别处演出,我就又被抱回去。直到七岁,我们一家来西安,才真正生活在一起。

从我记事时,我就对她充满敌意,因为她不能像别的妈妈那样整天陪在孩子身边。我早上上学起床不敢开灯,她每天都是凌晨演出完毕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我理解她,在行动上也提醒她:我需要她的关心。可她确实没有时间陪我。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青春叛逆期,而我的叛逆期却像是被偷走了。在她看来,我就是个乖乖女。

天下的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也许她意识到我小时候她对我的关心不够,如今对我的爱才更浓烈。我和朋友出去玩,每隔两小时她就会打电话问:在哪?和谁?那时候我特烦她这样。当我长大了,她就不像以前那样管我了,而我却又会在她离家演出的时候打电话给她。那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这就叫牵挂。

上小学时,因为我把长头发剪短了,她就用笤帚把打我屁股,肿了有一指节那么高。晚上我趴在床上,她哭着用热毛巾给我敷,不停地说“对不起”。那段时间她受了气,把所有委屈都发泄在我身上。事后每当我提起这件事,她就会哭着向我道歉,我跟她开玩笑:你的那顿打可造就了我今日的翘臀呀!

妈妈很坚强,可是她终究是女人,我看到过她被挫折击倒,像个孩子一样失去了斗志。那时候她甚至看不到未来,实际上她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脆弱。对于我们这个大家庭来说,她就是最强大的人,所有人的事她都要管,不是非她不行,而是她根本不能停下来。假如让她一天不出门,等到下午她一定会说上一句:这一天就这样把时间浪费了。我带她去看电影,出来的时候她竟然说:就这样把两小时浪费完了?

有人说,父母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付出,可是孩子为父母却不会那么心甘情愿。老妈不太会上网,每次都要教好几遍,当她再次问我的时候我就特别不耐烦。每当这时我就会自责,为什么做不到像她为我那样的付出。

我担心她会变老,她高兴我长大成熟了。我依赖她,把她看做我的天;懂得她,看苦情剧时会流泪,递上纸巾;爱她,我知道,她最需要的是我。

关于父母的散文11:书香人生

书香,伴我成长

父母都是教师,我出生后见的最多的就是书,书桌上除了父母的教科书就是文学书。

我的童年生长在校园里,听的最多的是朗朗的读书声。从小到大,目光所及,是父亲订阅的《小说月报》《人民文学》《十月》,很早的时候我就知道了王蒙、铁凝、刘震云、莫言。

书香,久违的香

也许好久你没有踏进书店了,也许好久你没有买上一本书了,更是没有闲暇去闻一闻纸张的香气。

如今,是电子信息发达的年代,微信微博各种链接每天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更多更快更直接地获取信息,然而它们的快餐性、一次性,让我们无法细细品味,更是无法收藏。但我们无法阻止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面对众多的诱惑,面对选择,我们要懂得取舍与摒弃,不要让这些海量的信息乱了我们的心。

当然好的信息和电子书籍要为我们所利用和借鉴。我也在微信手机杂志上订阅了“慈怀读书会”,随时随地品读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那些图文相配、穿越岁月的美文,会让你感到图美、文香、意远,让你感觉日子是鲜活的,生命是有色彩的。

这样的阅读一样会让我们学习和成长,却缺少了和书上油墨文字对视的灵性和惬意,缺少了那份醉人的书香。

书香,醉了时光

受父亲影响,我依旧故我,喜欢读书。随意翻开一本书,纸张的香味和着油墨的香味,带给我的是不一样的味道,不一样的感觉,于是常常在读书时轻醉。

所以搬了新家,最先要买的不是电视,不是冰箱,而是书橱。里面放着我看过的书:林徽因的、张爱玲的、沈从文的、余秋雨的……书中的文字吸引着我、诱惑着我。书橱里散发着书香,那是我心中的一片绿地,那里有无声的力量,那里生长着美好,让我的心灵沐浴阳光。

书香,是来自灵魂的香

有人说,读书或者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是在路上。我一直认为,读书,就是与自己的灵魂共舞。

说到底,读书是一种更广义的倾听,只有读书,你才会了解世界的广大与多元;只有读书,你才不会让外物轻易奴役了你的心灵。读书让人丰富,读书让人安静,而人生最好的境界就是丰富的安静,心静了,你才能听见自己的心声。

有时候,我宁愿享受寂寞,一本书一杯茶一段音乐,静静地感受那些真诚、轻松、简单、随和、有温度的文字,享受与书相伴的简生活、慢时光。读书,将成为伴随我生命成长的一个元素;读书,会让我生命的底色厚重些再厚重些。

一些文字,无论素净还是喧哗,被岁月赋予了各种不同的味道,亦苦亦涩,亦酸亦甜,我含着泪,微笑着,一读再读。

沿着时光的甬道,在飘着书香的岁月里御风前行,我依稀看见,希望和美好向我走来……

关于父母的散文12:心愿

文/昂照福

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他们对我们的爱是我们无法回报的。但是,他们丝毫不求回报。

又是新的一年,老人做好一桌香喷喷的菜饭,等着说要回来一起过新年的女儿们。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失,电话突然响起,老人以从来没有过的兴奋去接电话,却迎来的是一句:“爸,最近工作有点忙,今年就不能回来看你了。”老人火辣的心被一盆“无情”的水浇灭了。

又过了一年,老人住进了一幢豪华非凡的两层楼里。

大地变绿了,又迎来新的一年。老人早早起来,急忙到火车站迎接儿女过年。一站、二站、三站……

夕阳照射下的火车站里留下老人孤独的背影。老人最喜欢下的象棋上,又多了一层灰,房子里又留下了孤独与寂寞。老人眼里不时闪出泪珠。

第二年,老人已经不在了,他几个月前就去世了。就这样,老人带着孤独,带着寂寞离去,却留下了永远的“心愿”。

父母不求回报,但孤独与寂寞无法忍受,也是无法接受的。也许空巢老人的“心愿”不是金钱财富,也不是什么名誉,而是能和自己的女儿们热热闹闹地吃上一桌团圆饭,让儿女多陪陪自己。我想说一声:常回家看看。

关于父母的散文13:三姨“火儿”

文/童弋馨

在我有限的记忆中,除了父母,与我最亲最近的就是三姨。按理说,我该规规矩矩地叫她三姨,可我更愿意随姥姥姥爷叫她“火儿”,不为别的,只觉得叫着亲切,唤着暖心。

三姨的名字里带一个“火”字,不知是姥爷起的名字决定了她的性格,还是她用性格来印证这个名字,总之,这两样竟是出奇的一致,她面对人生热情似火,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帮起人来“赴汤蹈火”,她就像是一团火焰燃烧在我们身边。

三姨原本就说不上漂亮,现在人到中年,脸上更有了星星的斑点和纵横的细纹,但她却用尽心思捯饬自己。她勾了唇线,画了眼线,桌上的化妆品瓶瓶罐罐一堆儿,烫了时髦的卷发,出门前一定仔细选择衣服配饰,我调侃她:“火儿,你打扮得这么隆重,又不见国家主席。”她笑道:“你不懂,爱生活首先要爱自己。”说完,她踩着闪亮的高跟鞋,斜挎着才买的小包,出门去了。

说实在的,三姨的文化水平不高,她总是读不准那些多音字或是长相稍微生僻的字,有时也因为火急火燎的性格而读错字,闹笑话。记得那次她帮我听写,她竟把《论语十则》读得面目全非,“人不知而不wēn”;“zhuàn不习乎”,“学而时习之,不亦lè乎”……我被她气乐了,说:“火儿,你可真没文化!”可她不觉得有什么,反而跟着我一起笑,笑得比我更大声。不过笑归笑,我心里挺佩服她,她能正视自己的缺点,而且快乐地接纳它,这一点,读过圣贤之书的我却做不到。

三姨虽从课本中得到的很少,但她却那样谙熟生活的哲学。她很爱与人交往,无论“高低贵贱”。她经常给邻居送自家做的热乎乎的黄馒头,腌的香喷喷的咸菜,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吃自制的麻辣火锅;她从不跟收废品的大叔大妈讲价钱,看到路上那些乞丐,不管真假,她一定慷慨解囊。开始,我们笑她,笑她做事太大方,傻。可久而久之,那些受过她恩惠的人都与她关系奇好,今天这家请她,明天那家请她,有好事情一定不忘记她。收破烂的大叔大妈也会把车开到她家楼下,亲自上楼帮她把废品背下来。有几次我家有事想找人帮忙,却没有门路,最后还是她的那些“熟人”帮了我们。看到了这些,我们才意识到了三姨朴素的智慧,我想,这一点,更有文化的母亲一定做不到。

如今,三姨慢慢老去,岁月粗糙了她的皮肤,黯淡了她的容颜,但她却依然有一颗向善、向美、乐观的心,她就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向我照亮世间的真理,带给我生命的温暖。

关于父母的散文14:别做教坏孩子的父母

文/张聪蓉

一天上午,我在骆仙西路上了一辆公交车,车上站满了人。正当我拉着吊环努力站稳时,一个小朋友从座位上站起来,亲切地喊:“爷爷往我这里坐。”

小朋友只有六七岁,身上背着一个书包。我笑着对他说:“小朋友,你还小,又背着书包,自己坐吧,爷爷站稳了没关系。”他一边拉我往座位上走,一边说:“我的爸爸妈妈和老师平时总教育我,在公共汽车上要讲礼貌,见到年纪大的爷爷奶奶要让座。”这时,小朋友的母亲也很客气地劝我坐在孩子原来坐的座位上。

我和这位年轻的母亲聊天得知,她们夫妻俩很疼爱孩子,平时教育孩子注意言传身教。我又问她,学校里都放假了,怎么孩子还背个书包出去呢?她说孩子想外公外婆了,要去住几天,所以把作业也带上了。

当天下午,我在一游园散步,许多孩子在游园里玩。在一株高大的香樟树下有一把木制的长椅,本来可坐三个大人的长椅被一个七八岁的男孩一人躺着占了。一位拄着拐棍的老人想找个地方坐一坐,看见长椅上的男孩只能摇摇头。一位路过的中年人看不过去,叫睡在椅子上的男孩起来给老人让座,男孩不肯,还说椅子又不是老人家里的,就是不让。周围的人都说男孩没有礼貌。这时,男孩的母亲来了,得知事情缘由,她也只是无可奈何地说:“这孩子在自己家里也是一样,总是称王称霸,不懂一点礼貌。怪就怪他父亲,总是对孩子娇生惯养,百依百顺,连学校布置的作业都由着孩子不写,孩子在学校成绩也差。”

一天当中遇见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孩子,让我心生感慨。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亲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父母的言传身教做到位了,孩子才会教育好。“严是爱,宠是害”,过分溺爱孩子的父母不知不觉中教坏了孩子,当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不懂得孝顺父母、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做父母的最终只会追悔莫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