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的文章

请欣赏大寒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大寒的文章1:踏雪寻梅

到了小寒和大寒这两个节气,感觉这冬天的日子就有些难熬了。在这万木萧条中,我发现院子里那一丛丛似立似卧的腊梅在寒风中怒放了。靠近花丛,香味浓的很。待到风吹过时,香味又淡了许多。

腊梅也叫黄梅花、香梅,属落叶灌木。花期从11月到第二年3月,总有花儿给人欣赏,加上立春之后,春梅、红梅也纷纷开放,这就有了梅花争艳的早春!

现在许多公园都种植梅花让游客欣赏。梅花开放在不同的地点,就有不同的感觉。

那种静静的开放在公园某个地方的梅花,怎么看都似那大家闺秀,偶尔披风撑伞在寒风中绽放它的俏丽身姿。

在野外山坡上盛开的梅花,恰似那刚刚出嫁的村姑,正在回望自己的娘家,冻红了的面颊任山风吹,飞雪打。

那种老房子的墙头开放的梅花,特别耐人寻味。不同的老房子,伴随着开放的梅花,就有不同的感觉和韵味。

就说农家院子吧,不可少的是那堆放的锄头、秫秸以及给鸡鸭搭建的草棚。若你了解农家人,就知道他们骨子里的那一份浪漫也会在他们种植的花草树木上体现,当然就少不了梅花。大雪纷飞中,院子里的梅花披一身白雪,枝条散漫的四处延伸着,只顾着出进忙活的农家人,看到开放的梅花偶尔也会在花前站立一会儿,会心的笑着。抬头再望那高高的伸出围墙的一枝梅,谁会说他不懂“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意境?

有着岁月痕迹的四合院,大多坐落在繁华闹市。一个院子住一家人的,那是有身份的人家。那种几家人住一个院子的,后来都叫大杂院。无论是四合院还是大杂院,这样的老院子一般都在房前屋后种有花木。梅花、丁香、石榴是常见的。院子里的男男女女,每天都自自然然的出入这生于斯,长于斯的大院。如果遇上大雪纷飞的时节,院子里家家窗子都用纸糊的严严实实,屋内生上火炉子,主人在屋里看书下棋,喝茶打瞌睡。原本热闹的院子,雪天里寂静起来。只有那伸出墙围的梅花枝条被大雪压的吱吱响,仿佛在招乎那有意踏雪寻梅的人。那一刻,张臬的“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的诗句似乎随着大雪压梅的吱吱声,飘入踏雪寻梅人的耳中了。

梅花和雪如果相伴而来,带给人的是无尽的遐想。那种大雪纷飞中山坡丘陵上成片的梅枝上红梅点点,不由的会想起“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的诗句。

近些年,也许是气候的原因吧,梅花开的时候总看不到有那纷飞的大雪相伴。冬日里的阳光照着艳丽的梅花,干巴巴的,总感觉缺少点儿什么。那句“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的诗句也不时的闪现在脑海中。特别是文人墨客,在赏梅时,缺少了纷飞的雪花,似乎无从下笔,也难以吟诵。

是啊,梅因雪活,梅雪相依,我们才能看到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点点梅心散发出梅香暗自飘的世界呢!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去上海住在延安饭店,因为时值寒冬腊月,出出进进时发现延安饭店的后院一大丛腊梅正在盛开。那几日上海气温异常的寒冷,萧萧冷雨很快就变成了纷飞的雪花。飞雪中我来到饭店的后院,看到的是腊梅的枝条上落满了洁白的雪花,晶莹剔透的腊梅花儿在纷纷落下的白雪中更加脱俗俊逸,呈现出了“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的动人景象。

面对梅雪争春的绚美意境,不知怎的就想起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绚美而又热烈勃发的青春,心中生出丝丝惆怅,也就不由自主的走上前去,在飞雪中跟梅花合影。

人到一定的年岁,容颜退却,心境也改变了。懂的了梅花虽然在风雪中绚丽异常,但仍然要面对花无百日红的结局。

王冕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谈不上有王冕这样的情怀,但这话也说到了人的心里。想想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虽然再也回不到青春年少,但在内心是否还能保持那一份青春色彩?

大寒的文章2:故乡儿时的冬天

文/穆怀厚

今天是大寒,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故乡的冬天。

我的故乡在张家口的农村,蜗居在燕山山脉之间。提起张家口的冬天,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字:冷!既然如此,那就故乡刺骨的风不说、故乡洁白的雪不说、故乡湛蓝的天不说、故乡冰封的河不说。

儿时的故乡是封闭的、落后的,冬天更是很少有人出门。但那时,是热闹的、快乐的、祥和的,非常有人气儿的。

冬天是农闲的季节。刚入冬,大人们都开始到山上背干柴。我们虽小,但放假后也加入浩荡的队伍当中。吃过早饭,迎着朝阳,右肩挎着背架子,左胳膊腋下夹着斧子,两只手插进彼此的袄袖筒里,歪戴着棉皮帽子,连说带笑,不一会就消失在群山之中。在山上找那些耐烧的干树枝,或死了的树。待夕阳西下,没有满“栽”而归的喜悦,有的只是到家后,把100多斤的干柴连同背架子往院子里哐啋一扔的如释重负。此时,俺娘在火盆上的沙锅酸菜炖粉条儿也咕嘟上了。

院子里攒够了一垛的干柴。各家各户开始胡麻油炸糕、摊折饼、蒸团子、做豆腐。条件好的家庭还要炸油饼。尤其是炸大黄米(粟子米)糕,因为要经过淘米、碾面、搅、蒸、和、捏、炸几道工序,一家人忙不过来,亲戚或邻居都过来帮忙。女的在里屋炕上捏,我爹在外地下(做饭的屋子)炸。当天帮忙的亲戚要在家里一起吃炸糕,其余的全部冻在院子的大缸里。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年根儿底下,生产队要杀一、两头猪。按劳力或人头给每家分一点儿鲜肉。骨头要煮熟后,变成拆骨肉,给每家再分一点。每到杀猪时,我们小孩子们一直围在哪。天黑了也不肯回家,在煤油灯微弱的灯光下,盯着大锅里煮着的骨头,闻着扑鼻的香味,口水流有半拃长。

那时,晚上特别冷。窝里垫着厚厚的稻草,猪还冻得直叫唤。有时,我爹会半夜起来,在猪窝旁再挡上几捆棒秸。

我们家院子里有好多树,李子树、桃树、苹果树等等。尤其是老院的西“墙”,就是密密的、厚厚的带刺儿的灌木。白天,鸟儿飞来飞去、叽叽喳喳。晚上,抱团儿在里面取暖。一天夜里,因为太冷,几十只鸟儿冻死在里面。早晨,我发现后,捡了回去,拔了毛,做成了麻雀辣酱。

……

而现在的冬天,留下的就是那些老弱病残、妇幼鳏寡。自然,砍柴的没了、胡麻油炸糕的少了、猪也不叫了、鸟也不问答了。

过年时,也有年轻人回去,但大都是匆匆过客!

大寒的文章3:二十四节气之大寒

文/大荒小路

大寒,华夏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四个节气,也是农历年冬季的第六个节气,时间当在公历年下年的元月下旬初。

大寒,顾名思义,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间段降临,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寒潮和冷空气交替南侵;与七月的全国普遍高温相反,整个华夏此际正处于低温徘徊的极值。

大寒,炎黄农历年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农历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华夏各地有关大寒的民谚,可谓比比皆是,比如“大寒不寒,人畜不安”、“大寒白,定丰年”等等之类,告预着节气特征与农耕的血脉相连。

大寒之际,整个东北的农家都在猫冬呢,高纬度的苦寒地区,零下三、四十度的常态使得祖祖辈辈的悠闲传统不断发扬光大,热乎乎的炕上,男人们喝酒、抽烟、侃大山,女人们串门、闲聊、嗑瓜子,成了很多文学作品表现的场景。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成冰的时分,哪怕是秋季翻地没完成此际也只能一声哀叹和满是无奈了。

大寒之际,整个关外的牧民们都在基地,窝在毡房中等待寒冬脚步的离去。牛马羊群都在圈里拦着,牧羊犬在游荡和开心地扑咬厮打;白酒、奶茶、手把肉,男人们在尽情地享受生活,高谈阔论中满是得意和炫耀;女人们不仅要伺候全家老小,还要照料牲口的喂料,满怀期待地期盼着残冬初春的峻寒料峭中的产仔产羔高峰的来临。

大寒之际,整个南方的农家,依然在不停地忙碌着。小麦和油菜地的垄沟深开排水,大田蔬菜的冬季管理和追肥,果树的修枝、整形和病虫害的防治,竹园的翻地和砍伐挖除根兜,茶树的修剪和有机粪肥入土,艳阳下的人们,以辛劳来拥簇春节近临的喜悦。

大寒,元阳梯田上,春耕的劳作呼喊着丰收的希冀,水牛在奋力拉犁推动着映着蓝天白云的水波;无数的长枪短炮对准着,摄影家和发烧友的镜头下,那农耕的诗情画意总是永恒的题材。

大寒之际的北大荒,在我们屯垦戍边的年代,年轻的兵团战士可没有猫冬的福分,军垦系统真是人手奇缺啊。烧窑和伐木,是这个时间我们男工们最重要的任务,务必将一年的木料储备齐全;白天的伐木,森林中的烤馒头午餐,不时地捡拾到蘑菇和木耳的兴奋;夜间,用拖拉机的大爬犁装运原木,人躺在上面,穿得像个熊瞎子似的,或打盹或欣赏童话般的夜雾凇。砖坯的装窑和红砖的出窑,需要全连战士的上阵,开春后的基建盖房总是连队改观生活的主基调。

没有一刻的松懈和休闲,农耕的赶季节的要求,让我们都体味到了农时的珍惜和金贵。一股悠悠的期待,开始弥漫在知青们的心田,探亲假开始审批了,回家过年,那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奢望。

(写于2014年12月16日)

大寒的文章4:年关又起故园情

文/王春玲

“小寒大寒又一年”,新年越来越近,空气中的年味也一天天地浓醇起来。

浓浓的年味飘荡在商场里。毋庸置疑,商家是很喜欢过年的,一入腊月,各大商场里就响起了欢快喜庆的过年歌,品种繁多的年货琳琅满目,大红灯笼高高地挂起来,吉祥的装饰、精美的羊年挂饰、镶边的羊年对联……营造出一派节日的喜庆。其实,更浓的年味从心底冉冉升起,我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过年的那些点点滴滴。

鲁迅曾在《祝福》中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在乡村,新年当然是最重要的节日了。一进腊月,父母便盘算着置办些什么年货,然后,父亲就开始赶年集了,在我们的期盼中他像燕子衔泥一样把吃的用的一点点买回来。当然,最令我们欢呼雀跃的是父亲买回几张花花绿绿的年画,牛郎织女的传说,白蛇和许仙的故事,穆桂英挂帅,武松打虎……这些我们都能在年画里看见,年画买回来,我们就缠着爷爷奶奶或者父母讲上面的故事,有时候因为他们讲的有些差别,非要让他们之间互相辩个对错。

为了准备过年,最忙碌的人是母亲,她要洗干净所有的衣服、床单被罩,把家里的各种家什洗洗刷刷,还要蒸馒头、枣糕、豆包、糖三角,还要炸麻叶、年糕等各种食物。一样一样做好了,都放到院子里阴凉处的一口缸里,留着正月里待客。每做出什么好吃的,母亲总要拿一点给我们尝尝,她自己却从来不舍得吃,在我印象里,母亲是最“不馋”的人了。

俗话说:“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姑娘要花,小伙儿要炮……”在孩子眼里,过新年穿新衣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件事。那时候家里日子过得紧巴,但过年的时候母亲总是尽量为每个孩子都做身新衣服。有一年,可能因为家里太拮据,腊月廿九父亲才从集上买了块花布,当时,村里有个裁缝店,但是人家已经关门了。那一夜,母亲一夜未睡,手工为我缝制了一件花罩衫。小伙伴们穿的是缝纫机做的衣服,而我嫌母亲手工做得太粗劣,正月初一那天我赌气不穿新衣服,也不出门。年少时想起,心里总是抱怨母亲,因为我错过了那一年精彩的高跷。等我长大了,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才懂得了母亲的一片苦心,可已是魂梦遥遥,阴阳两隔了。

大街小巷到处是浓浓的年味了,多少人盼望着回家过年,突然,我觉得自己是个无家可回的人,在乡村,女子出嫁几年后,别人问到是哪村的,多半答的是婆婆家的村名,然后补充说娘家是哪里的,等到年纪再长,恐怕把后面的就省略了。我也算是出嫁多年了,因为并没在婆家的村子久住过,一直缺乏认同感,当有人问到老家的时候,说的还是娘家那个村,可是自从母亲去世后,那个家也在我心里不是从前的家了。年关又近,有多少已经落脚城市或者正在挤进城市的人,既思念故乡,又与故乡隔阂而感到惆怅呢?

故乡是一种信仰,它总能给你一种神奇的力量,渐渐疏离了故乡的我只能到自己心灵深处寻觅。我对自己说:“我的故乡在我心里!”就要过年了,记忆里那些点点滴滴也穿过苍茫的岁月氤氲而来,最浓的年味应该是对亲人的思念吧?

大寒的文章5:大寒已过

文/生景季

像是被困在一座寂静的山林上,四周的风吹过单薄的脊背,头顶有啼血般的鸣叫,孤独从四面八方袭来,无处可当。望下去翠绿的枝叶在飘摇,你我何其渺小,从此不谈悲伤,有太多比悲伤还悲伤的事情我们都开不了口。

这几天一直在看一本教程,闲来无事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书的序,大概的意思是本书的原作者为了电影事业的发展以及为了专业学生能够拥有一本系统点儿的教程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最后疾病突发。在友人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了这四十多万字即将完稿的作品。每一章节都表达了作者对于电影事业的希望以及对于后辈给予的厚望。序中字里行间充满了作序者对友人的怀念和不舍。内心涟漪,我们都没有资格随意踩踏他人的好意。一场心意当真不该被辜负。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我们默默的不动声色的把伞往旁边偏一点,再偏一点,只是因为旁边站着的是自己心爱的人。可是自己却在最需要的时刻被抛下了,就这样被抛下了,雨里洒落的全是沉默。

坐在阳台上,冬夜冷风袭人。紧握着手机沉默了半天还是把电话给丁丁打了过去。我依旧相信陪伴的慰籍,只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独自去面对事件的发生。开始依靠自己的能力面对生活的各种状态。一条昏暗的路上茕茕孑立,只有依仗心里的那点光勇敢的走下去。它不是你学生时代的作业,随便交给旁人,就可以放心的被完成,最后仍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如今没有人再有多余的时间和空闲为你的难题做一个完美的解答,大家都各有难题,也都在身疲力竭的寻找一个答案。谁也无法帮助你完成整条路途上的坎坷,谁的盔甲也无法帮你逃脱你道路上的荆棘。

生命有多脆弱呢?有天圆圆哭着冲进屋里,抱着我泣不成声,两个小学同学意外死于车祸。太突然了,二十岁的生命戛然而止。前两日还通过微信的人就这样从这个世界上消逝了,再也找不到了抱着她也只能喃喃的说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前几天在外地接到妈妈的电话,姨妈脑溢血重度昏迷。医生说我们会尽力,但是也请你们家属做好心理准备。五个小时的手术做到了夜里一点,我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地方举手无措一夜未合眼,那时候真是觉得无力。后会无期里最后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告别的时候一定要用力一点,多说一句,说不定就成了最后一句;多看一眼 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随着年纪的增长,变的愈加敬畏生命,却离着离别越来越近了。之前发微博说,总觉得死别太悲痛,原来生离更伤人。现在想来当真是无法衡量,生离亦或死别我们最终都无处可逃。悲伤终归也是在所难免,我们繁盛最终难逃萧条。善待生活珍惜生命,不要轻易告别,说不定这一别就是一辈子了。

我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我们都变成了成人的模样。被推送到天南海北独自生活,承受孤单和寒冷,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我们牵挂想念彼此。你独自走在我未知的街道上,我独自躲雨在没有你的屋檐下,我们终于丢了对方丢了感情和时光。我努力想要睁开眼睛,想要让自己醒过来。我想醒过来依旧是蓝天白云,我们坐在操场上,风筝在遥远的天空中飘摇。操场上有练习田径的少年在不停的奔跑,我们穿着校服,唱着一样的歌。我长呼一口气对你们讲起我刚刚做的梦,你们听完大笑着骂我傻逼。你说,我们怎么可能会分开阿。你说,对阿,我们要永远永远在一起。你说,只是一个梦别害怕。然后你说,哎对了,那个谁谁谁真的好帅,你说,明天终于周末了,别给我打电话我要长睡不起,你说,咱去活动室打会扑克吧,我说,放学后我们去箱包吃麻辣串吧。

你说,少年与成人,哪一个更容易悲伤呢。

大寒的文章6:岁末年初叙年华

文/大山里的清泉

“小寒、大寒抓水成团”。这时的南方又寒又冷,嫩嫩的风似一根根无形钢针扎进了身体的每一根神经。东辽、齐鲁已是银装素裹,冰封江河,南国的重山峻岭亦寒冰料峭,霜临树梢。

夜空里只有半轮弦月,迷蒙中更是寒星稀疏,那众星拱月的天象很久都没有出现,更难观赏到那一泻千里的银河景观。新的一年刚刚过去,此时辛苦了一年的人们早已梦沉仙境,鼾声阵阵,喧嚣了一年的街市好像也累了,少有如今这般的萧疏与宁静。

若在故乡,数九寒夜已是月明星丽,银河清晰,可见天宫的屋宇,似能听见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思的哭泣。而都市表像虽繁,在高楼林立的背后却是雾霾迷漫,将一盏盏原本雪亮的路灯染成了一个个昏黄的火球,除了灯光投射出两棑微微摇动的树影,别的什么都看不见,与我们故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同处一方土地怎就不共戴天?

一直耐寒常绿的棕榈,好像不如从前,其修长柔软的叶片被冻的耷拉在两肩,唯有少数耐寒的紫金和垂榕青翠依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寒冷做最后的抗争;曾经秀发披肩,娇媚出众的“凤凰”如今也容颜不再,毫发无剩,在刺骨的寒风里期待迟来的春风。

年华似水,人生如梦。光阴就是那终日流淌的河水,头顶飘过的白云。盘点过去,我沉凝所思,觉得愧对时光,老无所成;放眼未来,甚感雄风难再,力不从心。

时光如雪,有时它能覆盖一切。有多少曾经熟悉和不熟悉,变化和不变的场景在我的身后消逝殆尽,每每回眸既往就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既有欢欣也有悲痛。回看走过的路,宛似刚刚下过一场雪,在那湿滑的路面留下的只有那清晰的车辙和一串串凌乱的脚印……

思绪在很多时候都飘忽不定,甚至扰乱你生活的某一个进程。许多的曾经,曾经的许多好像都是迫不得已,看别人做什么都容易,而自己做起来总是不得要领。真是做人难,难做人。难就难在不是没有抓住时间,就是在最佳的时间里错过了机遇。你心中的梦与现实往往也会在不经意间“跑偏”;由你算,没你赚,如果心不在焉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用哲学的观点看问题就如一代伟人毛泽东说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唉!说起容易做来难,当我面对这个世界时总有很多事情不尽人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过去的一年,自己就像这街边的梧桐,无论怎么裁剪,显得是多么的整齐靓丽,却难以躲避这冰雪的严寒的考验,暴风骤雨的摇撼。

一年来,我和你都走过了春夏秋冬,看过沿途很多的绚丽多姿的风景,当走进北风呼啸,漫天扬尘的寒冬却如梦初醒,可为时已晚,扬沙蔽日,道路尘封,阻隔了我所有想走的捷径。年关临近,这使得我好像比任何时候都懵懂,自己去过哪儿,谁陪我走过哪一条路,浏览了多少风景,从中悟出了什么,有多少的收获,错过了的还有没有机会弥补……好像都从我记忆的芯片里一一删除。

新年伊始,对自己有很多的祝愿,但更多的是希望。希望年年有月月有天天有。然而,希望既是一缕祥云也是一抹尘土,再好的梦没有实力的比拼也将成为现实的残酷;希望也是一支水笔一张白纸,再华丽的遣词没有生动的写真也组不成一篇感人的文章;希望更是一首动听悦耳的乐章,没有乐队的和谐和指挥者的用心也难以赢得听众的赞赏。

一年的风尘在我眼前掠过,眉头的舒展总在心情释然之后。回看往昔,失去的好像比得到的还多,为此,我终于停下了匆匆的脚步站在十字路口,琢磨着是前进还是后退,是向左还是向右……

想当初,年轻的我常走极端。得意时,我是那样的单纯与天真,有时甚至是张狂和放纵;失意时,又总是悲观失望,信奉福祸生来皆有命,幻想着天上掉馅饼。也许很多朋友的今天就是我的昨天,时至年终还是囊中羞涩两手空空,既愧对自己好像也愧对祖宗。

……

“莫愁湖边走,春光满枝头。花儿含笑,碧水也温柔,莫愁已去过千年,江山秀美人风流,啊莫愁啊莫愁,劝君莫忧愁!……”这时我哼起了贺东久词、陶思耀曲、朱明瑛演唱的歌,似觉得这歌词里规劝的就是我。是哦,真的莫愁,劝君莫忧愁,因为冰寒料峭的寒冬正是春暖花开的前奏。

冬天的景色没有春天的“酷”,但也非一无是处,这漫天纷飞的雪花和那凌霜傲雪的腊梅其实也赏心悦目。新的一年,是否该换一个角度观风景,换一个方向闯天下,换一个心态展未来?

人生没有回头箭,也无后悔药。寻觅了半个世纪,历经了无数春秋,意识告诉我不能就此善罢甘休,我不能离开这养育了我的一方热土。我爱这起伏绵延的大山,我钟情这千年流淌的山溪、河流,孝儿不嫌生母丑,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您都在鼓励我为我唱赞歌。

我很喜欢陈涛作词,王晓峰作曲刘欢演唱的《从头再来》“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心若在梦就在 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宋代画家黄庭坚曾曰:少日才华接贵游,老来忠义气横秋。雨雪过后的路总会湿滑,没有阳光的日子也会令人感觉得凄楚,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要想抚平心中的痛苦就要继续追逐失去的幸福,生命在于运动,说不定还能将似水的年华留住……

大寒的文章7:大寒

文/枫林主人

夏有大暑,冬有大寒,人在极冷之时,便想不起极热时的情景,那中间仿佛隔了一道墙,像是上辈子的事。在这样大风大冷的天气,有人便要说,我是不怕热的,夏天多热都不怕,就怕冷。我听了这话,就会想到他在夏天是怎么说的了。此种情形,虽可证明我辈之心惯于跳跃无端,但大寒之寒,却是不得不防。

北方人家里有暖气,从外面回来的人,刚才还像只尖瘦的猴子,一到房子里便马上变得不是他了。脱了外套,弄了热茶,对着热酒热饭直吃得浑身暖洋洋的。到了晚上,钻到被窝里头,听着窗外呼呼的大风,反倒有一种乱世偏安的滋润,恨不得这风再大一些,再冷一些,好让这滋润来得更足。这会儿,外面的大街上,胡同里,或许还有晚归的人,堵着车的,骑着车的,穿着厚重的衣服,像只笨拙的熊在北风里瑟瑟发着抖的,但这些对于这个被窝儿里的人,一点关系也没有,谁能想到他正在悠哉地施着诅咒呢。

像他这样的男子,若是和某人闹了别扭,拌了嘴,又若是在冬天之外的其它季节,便备不住离家出走,到外面的排档跟前喝到醉意阑珊,然后再看个夜场,甚是足意地玩耍一回。可在这样的大寒天气,他断是不敢的,他自知外面的世界,还没有为他的胡闹准备充足,想想便没了底气。除了他,非止于他,就是那些云游求道的人又能怎样呢?寒天冻地,薄袍敝履,此时的一盆炭火,一碗热粥,便胜过高松乱石,奇门遁甲。人唯有在极寒之时,才能心生危感,嘴上虽不说,但心里知道,有个温暖的家方是正经。

想起上学那会儿,从家到学校,骑车往返三十里,到了冬天最是难捱。一路上顶着北风,咬牙猛骑,冷得无助,冻得想哭,当时心里发狠道,这个学,从明天开始,不上也罢。有一次赶上周末回家,也是大风天气,实在蹬不动车子,就只好推着走,等到了家已是下午。母亲问我,在学校吃过饭了吗?我便赌气说,早就吃过。后来,二哥过来偷偷对我说,你不用骗人,我知道你还没吃,等着。我见他从篮子里拿出一条儿肉来,放在案子上,仔细地切了,然后取锅,热油,煸炒。没一会儿,他便给我端来一大碗热汤面,上面肉片红亮,油花如珠。我捧起碗,只觉热气呵脸,便低下头一阵猛吃。屋里静极了,只有窗户纸吹得呼塌呼塌地响,二哥问我,好吃不?我说,好吃。那时我背着他,觉得自己流下泪来了。

大寒时节,腊月过半,在冻手冻脚的日子里,春节也快到了。生活在异乡的人,这会儿都盘算着何时动身了,而我还没有一点这方面的计划。身为男子,心似弃妇,不知怎地总觉得于故乡而言,经年未归的人,只会令它生厌。可在我心里,念念不忘的,依然还是故乡的小院,红灯笼,白杨树,和满眼豁亮的雪。

大寒的文章8:大寒过后是春天

文/蝶的美海的香

大家拥着下楼,看看天光,忽然有些疑惑,再看看时间,刚刚好。抬头望天,一弯月牙仰卧着,莫名让我想起了一幅卡通:一个穿着蓬蓬裙的小女孩坐在月牙上,小腿悠悠的荡着。十几年前,曾有人好奇我的模样,我不假思索的把那图片发过去,多少有促狭的意味,现在想来,那应该是我的一个柔软的梦。此时,月牙下面是灰色的疏影,褪去叶子,那树影更入画了,如果背景是暗蓝色,那是极好的,暗蓝虽说有点压抑,可也透着点神秘。

幼时,放学后总是疯玩,跳皮筋,丢沙包,跳房子,打尜尜,捉迷藏……小孩子哪有安静的时候,肥短的小腿踢踏着尘土,出一点汗,就像个顽皮的花猫,有时候为一点小事,弄得鸡飞狗跳的,一会儿抹干泪水,纠缠在一起,真是玩得昏天地黑啊!等到炊烟淡了,那一芽月就泊在烟囱边,沉默的烟囱像个默默的守候者。往往这时,就有个悠长的声音响起,那是哪个家长唤着自己的孩子,那声音就像一个暗号,大家一哄而散。我总是满怀忧伤,这忧伤没什么缘由,也许只是因为一天过去了,常常想:既然有天亮为什么有天黑呢?内心里就有些失落,恨天黑的早。走时,习惯抬头,总见暗蓝的天空,西边有一颗明亮的星星。奶奶告诉我,那叫长庚。据说,它和启明是一个。启明我是知道的,每次上学,我总看见它在我的前面走,我快它也快,我慢,它也慢,我怎么也跑不到它前面去。这两颗星星,一个东一个西,怎么能是一个呢?那时,大体我是一个阴郁的不讨喜的孩子,举动也总是笨拙的,我也想不起来谁是我的玩伴,那么所有的回忆就有了黑色幽默的意味,或者只是我的一种渴念,渴念一种无拘的自由。但有一点肯定,我喜欢看天一点点变长,真正意识到天长,往往是在大寒,那时候我内心就有一点欣喜,好像偷了别人的宝贝别人却没意识到,这点秘密的快乐一直延续到现在,忽然想到,大寒来了。

喜欢大寒的到来,那时候呵气成霜滴水成冰,趁大人不注意,就溜达到池塘,一人蹲着,一人牵着,在冰上滑行;胆子大的往往喜欢独舞,玩着花样,双腿时而分开时而并拢,扎撒着手,摆出自以为潇洒的姿态,专门在胆小的人身边穿梭,往往引来阵阵尖叫;奢侈点的,弄几块木头,做一个爬犁,一路哗哗乱响,很拉风的样子。大人原本是不管的,等一个小孩掉进捕鱼的冰窟窿,大人就下了禁令,越是禁,越是起劲,哪怕跌个屁股开花,也是乐呵呵的。好在以后总是有惊无险,大人也就默认了。而今,大寒来了,早就没了开放的池塘,如果想滑冰,得去专门的滑冰场。也没像样的雪,日间是五六度的气温,背阴的积雪松散塌陷,虚浮的泡沫般,没有风,空气就有些混沌,户外停留的时间长了,嗓子就有些不舒服,想咳却咳不出什么,咳不出来就丝丝拉拉的疼,最近几年,渐渐熟悉了一种叫霾的东西,于是怀念起幼时的风,呼啸着,像个冤鬼在呜咽。刮着你的脸,像熊瞎子舔了一下,生硬的疼,撞击耳膜,两只耳朵间似乎打开了一个通道,世界似乎离自己远了,那是一阵耳鸣。现在不怕风了,人人裹成一只粽子,风可以抹去雾霾,风后,往往是蓝汪汪的天,那么冷点又怕什么呢?

没风就没风吧,没雪就没雪吧,日常的散步,就改为室内的养生操,那操是好操,可那伴奏很奇葩,就差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了,有一天莫名其妙的我哼起几句词,警觉耳濡目染的可怖,再做操时候,视频就静音了,伴奏嘛,是我熟悉的爵士,我想这也是我的一大发明吧,几天下来,竟然没什么违和感。最近大家见面,总爱问:你家芽菜怎么样了?原来各种不安全因素,使得大家热衷发芽菜,发芽菜好啊!可观可食,妙的是小生命生长的过程,带来的种种惊喜。芽菜长得很快,十天半月就葳蕤成片,是啊!大寒过了春天了。我就在大寒里给自己留一个小小的梦吧。

大寒的文章9:说大寒

文/李淑云

西北风吹着,垂柳枝条摇摆着。天响晴响晴,蓝莹莹的,没有一丝云彩。太阳高照着,不热烈,却也有些许的暖意。楼房的瓷砖墙面,白光耀眼,就连水泥路面也反射出一片光亮来。冷也好,暖也罢,踏着岁月轮回的脚步,大寒节气来了。

一年的积累,一年的沉淀,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终点,是四季舞台的谢幕之曲。古人云:“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个时候,正是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季节。行人在路上踩着积雪,脚下“咯吱吱、咯吱吱”地响,那是严冬的节奏。野猫跑过,喜鹊落过,雪泥鸿爪,那是严冬的痕迹。今年冬天则不然,在我的家乡,只是零零星星飘过一两次似有若无的雪花。人们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那圣洁的雪花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偶尔见到一次雾凇,已是美到极致的风景。空气干燥得厉害,人们渴望老天例行公事,来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让来年丰收。可这一切现在看来都成了奢求。仰望晴朗朗的天空:雪,还会来吗?

光秃秃的树枝上,站满了一溜儿一溜儿的麻雀,叽叽喳喳,说着悄悄话。忽而又“呼”的一声,齐刷刷地飞走了,或许是互相传递了某种信息,结伙儿到哪个鸡场、猪栏偷食去了。我时常想,这天寒地冻的,它们去哪儿觅食?此时看到这些小东西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模样,忽然为自己的杞人忧天感到好笑和多余。陆游在《大寒出江陵西门》诗中说:“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看来任何物种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何劳人类瞎操心呢?

天交四九,金黄的腊梅在百花凋零的时节傲然怒放,风姿绰约,香气袭人。腊梅是冬天的精灵,是春天的使者。它凌寒不屈的性格,冰清玉洁的品质,给人以精神的启迪、美的享受。由此,又想到了另一种花:迎春。迎春花开于早春,和腊梅颇为相似,都是耐寒的花卉,都是金黄色,都端庄秀丽、气质非凡,都为人们所钟爱。腊梅谢了,冬天也尽了;迎春开了,春天也来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传唱了千百年的二十四节气歌谣,古老又年轻。大寒之后,紧接着就是过春节、立春。节气与节日,周而复始,就这样相随相伴着,给人们带来温馨,带来希望。

春姑娘正在不远处深情款款地向我们招手。

大寒的文章10:雪花飘过大寒

文/fxzh1016

刺骨的寒风吹打着大地,飘扬的雪花迷花识路的眼。此刻,我必须穿过这迷雾般的大寒时节,怀揣对美好的承诺,忘记痛苦,忘记狂怒不羁的野兽残酷撕扯万物。

劈柴,烧火,照看家园。白雪掩盖的江山忍受着几乎被遗忘的难堪,压得气喘嘘嘘,不可言说。如果谁此刻开始唱歌,谁就将是英雄,我必追随而去。

那一盏盏的灯,不息的夜的眼。他们挂满冰霜不断地延长光明,为夜行的雪花们照亮回家的路。那些叩家的门的手是温暖的,是轻轻的流泉之声。

也许要感谢大寒,我的炉火更旺,我的雪人更富有魅力。那些被邪恶污蔑的不实之词,那些被欺骗嫉妒的愤怒情绪,好像都死于严寒,而我是掩埋他们的雪花。

不苟言笑,冷酷之美,多么庄严的一次生命的洗礼!洗去风尘,洗去罪孽的念头。直到远处的那座人来人往的大桥安静下来,没有了喧嚣,开始安详和风情。

还有春来,还有花开,这是远方最好礼物。可是,这些美好都是献给大寒中洗礼过的人们。他们在大寒中完成了灵魂的救赎,完成了迎接新世界的准备。

欢喜美好,美好与你同在。

不停诅咒,诅咒将你吞没。

大寒的文章11:盼雪的情致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按照常理,小寒标志的是一年冬天中最寒冷的日子,比大寒更冷。之所以把大寒放后面,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物极必反”是事物的一般规律,寒来暑往,冷热交替为“天道”。大寒过后,静待大地回春。如果先大寒后小寒,从字面和心理上就找不到“冷极”而后“回暖”的感觉了。

节气一声令,草木皆兵,一缕肃杀的西风吹得山都开了口。叶子都已落尽,就等那六瓣的精灵翩然落下,漫天飞旋,静卧于川石溪流之上,将一袭黑山瘦水白胖胖地肥起来,把光秃秃的枝桠包裹得温暖丰腴。

盼雪是一道情致。当雪花如约而至,屋顶、树木、田野、道路和山峰上处处是它皑皑的丽影时,令人不复安宁,平添了几分吟咏的诗情。“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雪有一颗敏感柔软的心,它总是忽然而至,在阴霾的天空里舞弄着心事,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不留下一丝痕迹。腊梅暗香剪风,晴川老僧入定,季节啃噬的苍凉会在人们心间慢慢复活。

冬,终也,适于品茶观雪,清洗尘心。万物在冬天落定,如那一夜而就的雪景。雪像纯净的婴儿,降临在天地合作的一方襁褓里,还原了本色,让缀在凡尘的虚名浮利在一瞬间归零。《红楼梦》里多次写到了雪,雪不仅作为故事情节的道具或场景,而且成为一种隐喻、象征和符号,成为书中一个重要的意象。“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谶语,“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不论曾经多么喧闹繁华,生命之树只留下结痂的忧伤。

雪,在诗词里是美的化身,对现实而言,却只有麻烦。当大雪封路,人们举步维艰、困顿在途;当一行行脚印踩乱鸿泥,游人陌路相逢,摩肩接踵;那一刻,我们不再奔着一个单单的去向,而是聚首亘古不变的天幕下,一笑泯恩仇,抱团取暖。在归心似箭的羁旅里,在一步一滑的跋涉中,我们享受到了生命本真的安然。“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虽然步履匆匆、行色疲惫,以雪为背景,我们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雪相伴,连惜别和思乡都显得那么浪漫诗意。

每个人心田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雪国吧?它使我想起小时候的村庄,一堵泥巴和着草秸的土墙,一株雪地里含苞飘香的腊梅,阳光衬着雪影,横竖都是轻灵的步调,仿佛岁月也有脚,穿越了时光隧道来圆那个儿时的梦。

“冰霜岁聿暮,方昭君子心;仰偃草木间,世道随浮沉。”经历过无常才能感知到平常生活的幸福。一片暖阳、一缕和风,在雪落无痕的时候,我的心也好似经受了一次洗礼,不喜不惧。

雪,下或不下都美丽,那无关风景,而是一道盼望的情致。

大寒的文章12:大寒时节

文/罗文博

目光掠过台历,蓦然发现一年一度的大寒已到。1月20日04,40,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四个节气——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小寒大寒冻成一团”。虽然寒冷到了极致,但物极必反,大寒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热闹的节气。刚刚过完腊八节的人们还沉静在腊八粥飘香的气氛里,“小年”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人们招手致意,而且向往过年的人们已经开始准备置办年货,迎接新年的喜庆开始久久弥漫在“大寒”的节气里。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是大自然的精灵,感应着大自然的气息,这些有灵性的候鸟按照季节的变化而活动,它们有规律地迁徙,被人们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而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巩”。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朝朝暮暮轮回重复,花开的声音犹在耳旁,如蝶飞舞的落叶又舞蹈在瑟瑟清秋之中。自然界的万千气象,点缀着岁月的丰盈时光,圈圈年轮的痕迹,凝聚着生活的点缀,收录了悲欢人生。其他季节多流光溢彩于斑斓的色彩,勃发着生机与喧嚣。沉湎其中太久,难免心生审美疲劳之感,欲觅清闲冷峻之处,冬季的来临,恰好迎合了这种心境。

大寒了,寒冷无处不在,以它凛冽的寒风普赠于山林,搏施于原野,登楼台,覆寒宅,不弃枯木,不漏病叟,能在万物生灵中刻下它本原的痕迹。能让本原柔弱的图案勃构成有致,能让渲嚣的大河小溪凛冽成摆脱优柔寡断的束缚后成必然的画卷,成就柔弱成钢的构图。

大寒了,白雪如林中守候千年的独身,犹如仙女立凡尘间的蓬莱叶白,随时会瓢泊而来,它破关夺隘,铺盖山川河流,席卷南北西东,凡经的地方暖阳亦始的瑟瑟发抖,连最后一丝温存也被吞噬,大地一片一片的白裹,冰天雪地,天寒地冽,肆无忌惮的把它的寒对这个世界消恕……

大寒了,滴水成冰,寒与冷奈无可何。那些从入冬以来失落在背阳处的积雪,堆集成了厚厚的雪嵘,时暖时寒的魂灵让端端的堆雪构勃成七彩斑斓的珊瑚一样,晶莹透亮的底妆里不时夹杂着材枝的混合物,像是千年的瑚玻一样,十分的美丽。那些停歇在悬崖峭壁处的雪水时不时被冰封成冰削园柱,散发着淡淡的忧伤的莹光,告诉自己也告知天下它的存在及冰冻如钢的性格。

一层厚厚的雪覆盖了村庄的原野,小麦在雪被下面享受着湿润和温暖;凝结在树枝上的霜花晶莹剔透,装点着村庄的美丽,灿烂了冬天的梦;孩子们在冰上尽情嬉戏,一群狗披着雪衣跟在孩子们的身后相互追逐;几枝红梅在园子里静静地绽放,整个园子白里透红,酷似一幅红梅傲雪图,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那含苞欲放的梅花,星星点点,仿佛燃烧的火焰、红色的音符,在洁白的大地上跳跃,诗情画意,尽收眼帘,丰富了冬天,陶醉了村庄。

大寒,留给我的初始印象是寒冷与颓败。儿时,秋天收获的粮食不足以供给到来年开春,半饥半饱的日子显得特别漫长。本已清冷的村庄里,装点生机的叶子从枝头和茎杆上荡然飘失,老屋和田野显得特别清瘦。各种鸟们的朗读停止了,偶尔飞过低空的麻雀,会撩拨我抓起一截枯树丫做成的弹弓,悄溜溜的在土墙茅舍前后追寻。太阳在大寒里也怕冷,躲在破棉絮一样的云层后不肯露面。风不懂礼数的呼呼怪叫,撞弯了树腰,又去掀房顶上的茅草,让人讨厌不已。

大寒里,冷风没有吹灭过人们心头希望的火种。稍微晴暖的日子,庄户人就着阳光拾掇闲置的犁耙,把破棉袄甩在田垄上整地,脸上难以察觉的兴奋缘于默默屈指倒算立春已经近了。尽管劳作没有给他们带来富足,他们还是愿意早些走岀大寒,期盼与土地亲昵。我们的童心,也会在饥中添寒的窘迫里,放飞早春二月系于风筝的梦想。有些日子过得磕磕碰碰的乡亲,归咎于逝去的先人没有安眠一块风水宝地给儿孙带来福祇,常在大寒迁坟,可是祖先又有什么能耐安后辈挣扎的心灵?

大寒,其实是个继往开来的季节,是个否极泰来的转折点。过了大寒就立春了。

年轻时不讨厌过年,因为过年意味着假期,偷得浮生三日闲,大快人心事。小时候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意味着新衣、礼物、压岁钱。一年365天,在孩童的眼中,是那样的漫长,就用逃学、戏耍、睡懒觉去消磨。等长大成人,知道了时间的宝贵,却已是“落花流水春去也”。如日中天的大好时光,就这样无声无息地不辞而别了。留下了只有“万事成蹉跎”的感叹。

年已渐老,怵起了过年,实觉生命流逝太快,每每迎接旭日的东升,又在忙忙碌碌中目送夕阳西下,日复一日,寒暑春秋,时光悠悠而过。对镜自顾,头发和眼角处明明白白写着“我已年老”,心底便涌起“似水流年”的迷惑。使人感到岁月无情,人生苦短。

年关一天天的临近,过年的气味越来越浓郁,心情总是沉湎在闲淡温馨中。家里的大人忙活着上集市去,购买回各类过年的物品,好吃的好喝的……家里的花费,只有在过年这些天才会宽绰大方些。物质的匮乏和个人的贫穷,制约着当时的生活水平,只是那时候人们的物质欲望相对较低,小小的改善就很容易满足需求。娘去裁缝店拿回来新衣服,我们每人都有,弟妹几个慌忙着试试衣服,肥大的布衫套在棉袄外,兜上棉布裤子,一个个乐和的笑着,抢着照家里的镜子……娘这时候就会说,快褪下来,到了初一再穿,不要弄脏了。

回忆有时候很美,旧事重提可以丰盈人生的内涵,重温时光,那些暖色的画面渲染了岁月的色彩,以至于多年以后的今天,依然执着的守望着。声声鞭炮,依然响彻在耳旁,那一地的烟花碎片,仿佛曾经的模样,那阵阵传来的硝烟味道,依然飘逸着当年的味道。今日又是大寒时节,空气中游离着丝缕的过年气味,此时我坐在冬日的阳光之下,午后的时光悠闲淡定,慢慢展开思绪,任其自然的流淌,那些旧年的细琐往事浮在上面,轻轻的飘摇着、灵动着……

大寒的文章13:雪天捉麻雀

文/黄炜

大寒到了,也就是说一年最冷的时节到了,天气预报说上海将遭遇30年来最冷的寒潮,且有雨雪光临。要下雪倒是给人几分兴奋,思绪回到了童年时代,在那寒冷的冬天,乡下真的没什么好玩的,但是,如果下雪的话,那是孩子们甚至大人们最开心的时刻。打雪仗,堆雪人是下雪天的常规游戏,无论大人孩子都能在玩雪游戏中享受着冬日的快乐。

除了游戏,下雪天,还可以捉麻雀。在我们小时候,下雪天捉麻雀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当人们沉浸在冬雪带来的快乐的时候,正是麻雀饱受痛苦之时,它们面临着“断粮”的危机。它们在雪地里叽叽喳喳扑腾个不停,漫无目的地在翻拣着可以果腹的食物。然而,现实是如此残酷无情,积雪埋没它们需要的食物。虽然它们在努力搜寻能够充饥的食物,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它们是徒劳的,只能空着肚子叽喳怨叹。

正当麻雀因雪天而无处觅食,苦苦地站在屋檐下或者白雪皑皑的草垛上叽喳空鸣时,聪明的人们萌生了令人兴奋、令雀恐惧的雪天捕雀妙法,他们拿来我们当地叫“da”的大筛子,把筛子底朝天反扣,用一根尺来长的竹子或者小木棍一端拴在大筛子的一边,撑起筛子,形成一张张着的“大嘴巴”,并在这个大筛子下面撒上麻雀喜欢吃的谷子、米粒等食物。在另一端拴上一根细绳子,捕雀人就捏着这根绳子,躲到麻雀不易发现的远处,等待麻雀自投罗网。

当被饥饿折磨着的麻雀发现大筛子底下的食物时,它们兴奋地扑楞着翅膀冲向筛。但是,它们也在犹豫,似乎感觉到此地暗藏着杀机,先试探性地在大筛子周围鸣叫乱跳,东张西望,偶尔冲进筛底,它们很机灵,啄一下便跳开,如小偷一样,啄上一粒谷子或米粒,马上就逃出来。就这样,反复几次后,被“成功”冲昏了头脑的麻雀会慢慢地放松警惕,而专注于食物带来的美味。正当它们津津有味啄食时,突然间“啪”的一声,捕雀人拉动细绳,被撑起的大筛子,应声落下,如一个大罩子扣向正在啄食的麻雀,麻雀在惊惶中飞起,但已经为时晚矣,只有个别反应特别快的麻雀有幸逃脱,其它的都悉数被捉。

下雪天还有一种捕雀的方法与扣筛子异曲同工。就是打开藏有饲料房间的窗口,用饲料香味引诱麻雀从窗口入室觅食。等麻雀飞入窗口后,快

速关闭窗口,来个“瓮中捉鸟”。

雪天里被捉的麻雀,很少有人杀雀为食,而是把它们养在鸟笼子里,供孩子们戏嬉玩耍。然而那些可怜的麻雀,要么挣扎着逃出樊笼,要么绝食身亡。故而民间有句话“麻雀没有家养的”,正因为如此,麻雀作为野生动物而受保护,捕雀已成非法行为。这样,雪天捕雀自然也只能成为记忆里那早已泛黄的一页了。

大寒的文章14:家乡的年味

文/姚良建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时轮飞转,四季匆匆,不觉又是一年新春到。“过年喽——”小时候一进腊月便情不自禁地蹦跳着喊起这句话,想来倍感亲切、无限怀念。

儿时过年感觉特别欢愉和新鲜。一进腊月,大人们便开始起早贪黑地忙碌起来,杀猪宰羊、煮肉蒸馍、做年糕、挂灯吊彩、请神扫房……孩子们也不能袖手旁观一边闲着,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得抱柴烧火、给父母打打下手。虽然累点但快乐无比,不仅能饱餐自家做的滑爽嫩香的豆腐脑,大快朵颐香气四溢、令人垂涎的年猪肉,还能享受平时很少吃的白面馍、枣花卷、豆包之类,当然娘也会把豆腐渣蒸成饼子,用干白菜、豆腐作馅儿包成的黑面(从小麦麸皮中筛出的面)包子,在头过年的那些天里吃。虽然没多少油星儿但无论如何不再是一日三餐窝头就咸菜了,心里那叫美呀。

腊月的晚上通常睡得比较晚,爹娘要把一年的收入细细盘点。看看该如何花销?过年了给老人置点啥?买几挂鞭炮?孩子们的压岁钱给多少?这些都得提前计划、精打细算。常常听着父母讨论着如何开销,自己就不知不觉幸福地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常看到娘还在昏黄的灯光下纳鞋底、缝衣裳、钉扣子、飞针走线赶制一家老小过年的穿戴。

除夕之夜,吃过期盼了一年的肉饺子,就一溜烟跑到只有过年路灯才亮的街上。此时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都出来了,你点一个二踢脚我放一挂长鞭炮,看看谁的炮最多、比比谁的鞭最响!只有这时回家晚了才名正言顺、理直气壮。

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大年初一了,一家人早早起来,要先给祖母及大伯大娘叔叔婶子们磕头,再一大家人一块去给长辈和乡亲们拜年,当然都会给一些花生、糖果、玩具或三、五毛的压岁钱,有时也会送给小孩儿们每人一小挂“机器鞭”,我们往往高兴得欢天喜地!孩子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穿着新衣裳,戴着新帽子欢蹦乱跳、连呼带叫地跟在大人后奔跑着、嬉闹着……有一年春节,伙伴们都是上下一色的新衣裳,可自己却是哥哥穿过的娘又拆开、里当面翻新缝制的“二手货”。为此自己气急败坏地跑回家不容分说跟娘撒起刁来,不吃不喝哭闹着好一顿折腾。

在城里待久了,便渐渐淡漠了许多乡事乡情,然而对于家乡过年的情景却历历在目,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那浓浓的年味,那红红的灯火,还有乡村里特有的热闹与喜庆,想起来总会让人牵肠挂肚、魂不守舍。记忆里,儿时的过年不单是穿新衣、戴新帽、吃饺子、放鞭炮……还有乡下传统而隆重的拜年风俗。看新年这天一大早,街上成群结队、说说笑笑、浩浩荡荡、挨家串户的“走节”队伍很是热闹和壮观,这在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里是很难见到的。

时光如梭,岁月悠悠。我苦难一生的父辈们大都已作古,再无法享受到如今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生活。昔日的小伙伴也都到了“不惑之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在不断地改变和提高。如今乡村过年再不用自家磨面碾米做豆腐;父母不用为了一家人的吃穿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家家户户也不再蒸枣馍、杀年猪、“自力更生”忙着赶年了;现在的村里人也和城里人一样,快快乐乐掏出积攒的票子或潇潇洒洒地用卡一划,想买啥就可买啥!像敲大鼓、荡秋千、舞龙狮这样的喜庆场面也很少见了,传统的年俗越来越简单和形式化。看着大街小巷到处喜庆祥和、红红火火,集市上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时尚年货和人们脸上荡漾的喜悦,听着彼此起伏的叫卖声与欢快舒畅的“迎春乐”,处处洋溢着美满和富足,流淌着幸福与欢乐……现在过年,虽然除了看春晚还有许多的娱乐方式,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

春节,是岁月的一个驿站,无论山高水长、路途多么遥远,漂泊的游子千里迢迢总要赶回梦寐的故乡,让孤寂的心灵安享家的温暖;让久违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得于团圆。春节,是一个永远都无法解开的情结,它牵连着我们的一世一生。沧海桑田、时代变迁,村庄依旧,乡情依在,只是飞速发展的时代,让我再也寻不到家乡昔日的模样,儿时过年的情景已成为永恒的记忆,成为一种美丽的乡愁!在享受幸福新生活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懂得如何去努力与珍惜。我想,过了春节,又该奋力扬鞭、跃马出征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