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散文

请欣赏美食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美食散文1:舌尖上的永川

文/高富明

重庆是个盛产美食的地方,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招牌菜”。唯独永川没有。虽说当地市民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不晓得吃啥子”,可是在永川“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永川的历史,似乎都浓缩在舌尖上。

永川地处渝西,自古就是一座融合度较高的移民城市。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大移民,移民后裔比例高达80%左右。天南海北的人汇聚于此,不同的饮食文化在这里相汇交融竞相纷呈,众多美味在这里竞相纷呈,不仅让永川人的味觉变得多样,也让永川美食在兼收并蓄中得到发展。

走在永川街头,且不说满街飘香的火锅店随处可见,重庆各地的“招牌菜”也比比皆是。潼南太安鱼,江津的尖椒鸡,璧山来凤鱼……除此之外,湘菜、粤菜、鲁菜、湖南土菜等国内知名菜系,乃至国际品牌的美食如肯德基、韩国料理、日本寿司、加州牛肉等也遍布永川的大街小巷。难怪有人说,到了永川就仿佛进了美食俱乐部。

美蛙鱼头是重庆特有的一道风味美食。特点是将花莲鱼头的鲜美和美蛙的细嫩作了完美的结合,具有麻、辣、鲜、香、嫩的特点,辣而不燥,久食不上火。一口下肚便放不下筷子,吃过之后回味起来,仍有那种美蛙肉在牙齿间穿梭的感觉。

吃兔肉在永川十分流行,吃法也颇多,如酸汤兔、红烧兔、蒸兔子、卤兔子等。尤以一种名叫“巴夯兔”的汤锅美食颇受青睐。

“芭”源自屈原的《楚辞·九歌·礼魂》中“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意即古代歌舞时传递的一种香神草。壮族历来传承着以当地特有的各种天然香料为佐料,烹制民族特色“芭”味汤锅传统。“夯”音Hang,《字汇》解释为:“用大力以肩举物”,即“全力以赴,全力支持,热捧”之意,用今日话可解释为“正在流行,很热门,很火爆,超人气”。“巴夯兔”汤锅美食是由一位自贡的冯先生,于2000年在广西北海创立。

锅底里,除了菌类外,就是兔子肉。兔肉上了一层薄薄的浆,吃起来很嫩、很滑、口感极好、就像鱼肉一般,但更有弹性;野菌有点像杏鲍菇,口感超滑,配着青、红辣椒两种粘碟吃起来真是一绝。对那些既想让胃和心灵都得到满足,又不担心身材会发胖的女性食客来说,低脂低卡又美味的巴夯兔,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永川,各种面食亦是应有尽有。既有当地的肥肠面、豌豆炸酱面、麻辣小面、旗花面、老麻抄手、太婆水饺;也有外地的拉面、扯面、刀削面、馒头、煎饼、包子等,无一例外的地道。

美食散文2:乾隆与美食

文/田佳

乾隆皇帝的汉学文化根柢深厚。除了写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汉诗之外,他也算得上是个美食家。他见多识广,是个“吃货”,评得出道道,议得出点子,也出得了“难题”。这个“天下一哥”,在他三下江南的时候,留下不少跟美食结缘的典故。

梅花糕

江苏的泰州地处中国的南北之间,兼容并蓄,加入泰州本土独有口味,用特制的紫铜模具,选用上等面粉、酵粉和水拌成浆状,注入烤热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鲜肉、菜猪油等各种馅心,再注上面浆,撒上芝麻、红绿瓜丝,用灼热的铁板盖在糕模上烤熟制成的梅花糕,据说源于明朝一位叫张四的师傅,发展到清朝时成为江南著名的小吃。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梅花糕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大加称赞,因其形如梅花,便赐名梅花糕,故流传至今。

“豆干之王,醒目提神”

戚桥茶干是盐城市阜宁县的豆制品特产,褐色,有圆形、方块状、片状等,类似潮州的“姑苏香腐”。

相传,清乾隆皇帝微服南下私访时偶患风寒,饮食无味。后一地方官员献上戚桥“歪子”茶干,乾隆品尝后,顿觉滋味鲜美,食欲大增,欣然题下“豆干之王,醒目提神”八个大字,自此被定为宫廷贡品。

“天下第一鲜”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扬州知府差人到盐城东台沿海采购文蛤。炒文蛤。此菜以文蛤肉文火煨汤,辅以香菇、笋丁,鲜美爽口。吃腻了山珍海味的乾隆皇帝从未品尝过这等味美的佳肴,连称:“美哉!美哉!”即兴写下了“天下第一鲜”几个大字。此后文蛤作为贡品,成为皇宫的席上珍馔,名声大振。据说如果到海边尝野餐风味,在沙滩上置一铁板,将活文蛤放在烧红的铁板上烤熟,原汁原味,食之更别有一番风趣呢!

素鸡

“涟水素鸡”不是鸡,是一款糕点。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涟水时,饥肠辘辘,竟问有无素鸡可吃。鸡本来就属荤,哪来的素鸡?乾隆此一问,问得够“刁”的了。可偏偏涟水城有位姓姚的师傅绞尽脑汁,真的做出一盘晶莹透明,粉嫩如酥的“素鸡”,吃得皇帝老子头上都冒出“蒸汽”来,赞不绝口。涟水鸡糕从此出了名。

鸡糕又叫“素鸡”,取其口味清雅、色泽鲜明。人皆以为“食之有幸”,大有“鲈鱼堪脍”之奇情。为何鸡糕有粉嫩如酥,细腻上口的特点?原来制作鸡糕是以鸡胸脯肉为主料,加上十多种调味品制作而成,其主要工序是把鸡胸脯肉与鳜鱼肉放在清水里浸泡去掉血水,使之洁白如玉,然后捞起晾干,斩成肉泥,把鸡蛋清放在肉泥里,再把扑碎的山药,鲜虾仁与鲜粉及调味品一起放人,充分搅拌使之均匀,成为白色黏糊状,按一寸左右的厚度推在笼上备蒸。将蛋黄均匀地摊在笼中的肉糊上面,小火蒸熟,取出冷却后即成鸡糕。切成块子备用,待到做菜时,再切成薄而透明的片子,开水下锅,一滚即盛盘。

皇帝当年出的难题,却促成了厨师的创新,成就了一道百年名菜。

美食散文3:美食星球节

文/刘家荪

今天,我看了一个关于美食星球节的故事。传说,美食星球每年都会举办美食节,那时,每个星球的人都会带着他们星球上最具特色的美食前来。我心想:要是我们也能去的话,那该多棒呀!

晚上,我早早地进入了梦乡,我梦到自己成了美食使者,和地球上的大厨们一同前往美食星球,参加这个我最期盼的节日。我们中国前往的大厨,有做北京烤鸭的,有做洛阳水席的,有做西安小吃的,有做天津麻花的……其他国家的大厨,有做法国大餐的,有做泰国竹筒菠萝饭的,还有做我最喜欢的意粉肉酱面和比萨的……我们这支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美食星球。

美食星球上充满了节日的气氛。街道上、马路上都布置得井井有条,绚烂夺目,一派热闹的景象。这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啊,我们来到了比赛场地,这里可真热闹,其他星球的美食使者也都带着他们的大厨到了这里,真是人山人海。

比赛的时候,大厨个个厨艺了得。切、炒、翻都有模有样,技术娴熟。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比赛,最后只剩下地球和月球的选手。我们中国大厨做的“满汉全席”为地球争了光,而月球做的“月满全球”也毫不逊色。最后,我们以微弱的优势取胜,美食星球的国王亲自把奖杯颁给了我。

正当我笑得嘴巴可以放得下两个鸡蛋的时候,却被一阵“丁零零”的闹钟声惊醒了,我回味着梦中的情景,心想:要是真的有这个节日那该多好,要是我真的能被选为美食使者,那又该是怎样至高无上的荣耀啊!

美食散文4:不负美食不负卿

文/程华

美女悦目,美食爽口。前者养眼,令人心跳加速;后者开胃,让你大快朵颐,两者都让人感觉到生活之美好。按说皆为怡人怡己的好东西,本应和睦共处才是,可二者偏偏形同陌路水火难容。在天下女人眼里,美食就是谋杀颜值的罪魁祸首。于是“既生美女,何有美食”之哀叹此起彼伏,千百年来从未消散过;美食与美女之间的残酷战争,似乎自古以来就绵延不断。

大凡视美食如洪水猛兽之美女多半嗜美如命,为美丽不惜自虐甚至“自尽”。以一曲《昔日重来》享誉全球的卡朋特妹妹,就因为过量节食患上了厌食症,终至回天乏力撒手人寰。每每欣赏其天籁之音,总不免心生惋叹:生活如此美好,倘若昔日重来,她还会毅然选择自绝于美食么?

从上世纪热捧梦露式的丰冶型,到这些年风向一转,时尚指针又“哗啦啦”偏向了骨感型,可苦了普天下爱美食更爱美丽的女人们。不老女星刘嘉玲以一副凹凸有致的魔鬼身材赢得了“长青树”之美誉,成为追星族们疯狂拥趸的偶像,而这身材却是靠着10几年如一日,每日一盘生菜沙拉、两杯无糖果汁、三小块无油无盐的剥皮鸡肉换来的,真的是“一副好身材,十年节食泪”。近年来炙手可热的影星范冰冰,一直对自己的“微胖界”身材耿耿于怀,走红毯拍硬照稍不留神,那小粗腿麒麟臂便大白于镜头面前,让女神好不尴尬。于是冰冰和冰冰们将瘦身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不惜采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手段也要消磨掉多余的那点脂肪。据说冰冰如今成功减肥,镜头下的她更是袅袅婷婷,不负“盛世美颜”之荣誉称号。

可是,面对五花八门的松露巧克力、哈根达斯、卡布基诺、黑椒牛排、酱烧猪脚、红汤火锅,寻常美女又有几个能拥有刘小姐、范女神们的超强定力?

眼看美食面前底线尽失,缺乏“自律”意识的美女们很是焦急,于是纷纷求助于现代高科技的强大威力,林林总总的减肥药由此卖得风生水起。可这玩艺儿说到底,一是外泻,让你吃多少拉多少;一是内抑,逼着你压根就对美食失去欲望。于是狂吃药物的结局多不美妙,要么几番折腾下来脂肪巍然不动;要么体重下去了血压上来了,外观齐整了内分泌乱套了,腰身纤细了脸皮萎黄了,爬个3层楼都一步三喘,活脱脱一副饥饿难民样,哪里还见一丝自然健康活泼的美态?

与此同时,大小整形美容院里“纤体”、“瘦身”、“燃脂”疗程粉墨登场,抽脂、仪器、按摩、点穴、针灸各种手段应运而生,在许下心动承诺的同时,其高冷价位也让人瞠目结舌。最要命的是,就算几个疗程下来减肥成功,也照样得管住嘴巴还要配合适量运动,否则耗时耗力耗财取得的辉煌战果很快就会化为乌有,一旦体重反弹起来,足以让减肥者们很快又重新回到“解放前”。

这可咋整?

作为算不上丰腴但也绝不骨感的女性一枚,笔者对鸡鸭鱼肉甚至猪蹄充满了与生俱来的热爱。虽然在享用的同时也会稍作克制,比如将原本可以一口气啃下三只的猪蹄减为两只,但绝对不会干坐着眼巴巴望着旁人食指大动,内心被各种无奈苦痛所充斥。那是多么地不近人情啊。连最喜欢的美食都不能享受,那活着的乐趣岂不大打折扣?

因此,对身边不少明明已经皮包骨头却依然减肥不止的现象,笔者感到大惑不解:如果说艺人们自我折腾是为了延续青春守住事业,想来倒也情有可原,可民间美女如此苛待自己又是为哪般呢?为自己看自己顺眼?为异性多看自己一眼?

时尚男女爱挂在嘴边一句话:莫问女人两件事:年龄、体重。笔者偏就十分腻味这种论调,认为既矫情且恶俗。不问?不问你就扭住了青春?不问?不问你就变臃肿成苗条?数据可以含混模糊,外观岂能掩耳盗铃?

民以食为天,亘古不变的真理。若为给予别人视觉上的惊艳而压抑了自己味觉上的享受,那叫自作多情得不偿失;若为讨得身边男人欢心就自我虐待,就更是傻到亏到了骨子里。心气平和、宽厚善良、有品位有涵养的男人才堪称绅士,有哪个货真价实的绅士会过份在意身边女人体重多少三围几何?女人今天就算姿色撩人倍得娇宠,然“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弛”,韶华不再之日,岂不就是沦为怨妇之时?还是不要为一个好细腰的楚王就委委屈屈牺牲健康去争作赵飞燕吧,着实犯不着做这种亏本买卖啊。

但我很欣赏虽然在意自己的容貌却又不会对此过度苛求的女人。她们懂得把握分寸适可而止,比如工作之余去走走路、做做瑜伽,适度靠锻炼出汗来健康塑身;她们懂得适当控制自己的嘴巴,用调整饮食结构来取代无节制的饕餮,既吃得饱吃得好又吃得健康,不用饥肠辘辘也照样拥有纤秾合度的身形。更重要的是,她们懂得内心的修炼比外形的塑造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强大坚韧又温润丰富的精神世界,才是令一个女人真正美丽且美得深邃、美得长久的不二法器。

女人如花。如果花的形、花的味只能择其一,我更愿意选择后者,因为花的形只是转瞬即逝的浅表外在,而花的馥郁才是来自内心的不老魂灵,足以令人沉醉且久久萦绕于生命的记忆中。

美丽是善变的,美食是实在的;爱情是易逝的,美食是永恒的。惟有和美食交朋友,爱她、恋她,就象懂得爱惜和善待自己的女人,才是真正美好、真正可爱、真正会经营爱情、把握人生的智慧女人。

所以,女人们,且听我一句劝:不负美食也不负卿,就从嘴巴开始、从胃开始,不要亏待自己,苦干加巧干,扎扎实实将美食进行到底吧!

美食散文5:一公里一种美食

文/王太生

我住着的城,从前不大,桥东有一家卤菜店,桥西也有一家卤菜店。桥东的卤菜店,猪头肉有名。桥西的卤菜店,盐水鹅也特别好吃。

那时候,小城有许多桥,有桥的地方必有店铺,八字桥的麻团,糯软香甜;升仙桥的烧饼,香气扑鼻。逶迤的市井,有黄老三的油炸臭干、刘麻子的油端子、小镇江的鸭血粉丝汤。

一公里,一种美食。当年唐鲁孙来到这座城,住大林桥旧宅,让他恋恋不忘的是城中支家的野鸭饭。

汪曾祺老家高邮,城不大,也是一公里一种美食。他在《异秉》里提到,一条街上,王二的熏烧摊子生意最好,蒲包肉“用一个三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里面衬上豆腐皮,塞满了加了粉子的碎肉……煮熟以后,倒出来,也是一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葫芦。切成片,很香。”又在《豆腐》中说:“周巷汪豆腐很有名。我没有到过周巷,周巷汪豆腐好,我想无非是虾子多,油多。”估计王二的熏烧摊,离周巷的汪豆腐,应该距离不会太远。

一公里,一种美食。500公里之外,当然有500种美食。500公里是远方,是一个数字,也是一段心理和地理距离。500公里之外,必有一种美食在等着你,只不过是你不熟悉的。两个分割的空间,孕育不同的烹煮方法和不同的口味,偏辣?或者,偏甜?

一个人到一个地方,除了记住这个地方的地名、风景,还记住美食。路上遇过的人,一个个,都身影模糊了。

美食是一种渗入器官的东西。沁入你的鼻息,经过你的味蕾,在你的胃里存在一会儿。所以说,渗入器官的东西,容易让人记住。

我到徽州,去了四次,每一次,都遇到不一样的美食。那个地方有许多美食,咸淡酸甜,粗鄙精细,不一定尝过,味蕾上是空白的。

比如,毛豆腐,早就听说过,但是没有在原生态的环境下吃过,只有溯源到美食的故乡,就像探寻一条江,或者一条河的源头,坐在那个古村里去吃,才算品到它的原汁原味。

品美食需要情境,就像徽州的风景,需要粉墙、黛瓦、马头墙,配上屋后如屏一样的隐约青山,流泉环绕,显得清幽。在徽州吃毛豆腐,才与肠胃妥帖。

吃笋干烧肉,也合徽州古意,押徽州韵。冬笋是山农从山上挖来的,就坐在乡野的小酒馆里,一边品尝,一边看窗外的风景,因此,500公里之外,有风景,也有美食。

有个朋友,为了吃新鲜的橙。6个多小时,驱车500公里,到了那个小县城还往山里跑,他大概是觉得,一公里,一种美食。

猴魁茶,外形扁展挺直,魁伟壮实,两叶抱一芽,在徽州很多地方有卖。据说,产自太平猴坑的猴魁茶,与别的山头所摘的茶,虽然外形差不多,但茶味其实是有天壤之别的。

在宏村,梅干菜蒸鸭腿,随处可见,屋檐下,门前煤炉上,层层叠码着,酱红色的外表,泛着诱人光泽,水汽氤氲。蟹壳黄烧饼,形似蟹背壳,色如蟹黄,与我家乡的烧饼截然不同。我在一公里外的卢村,却没有遇见。

那么多的吃货,在寻找美食的过程中,寻寻觅觅,走走停停,与它们擦肩而过,往往就差那最后一公里。

一个人的一生,走了多少公里,会遇到多少美食,把它们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他的食物链。性格中,有清淡平和,麻辣暴烈的成分。

一公里,一种美食。我们的人生,就这样在跋山涉水中抵达。

美食散文6:舌尖盛开美食之花

文/积雪草

春节是中国人的一个符号,除了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之外,也是一场舌尖上的狂欢。食物最能表达一个人的心情,高兴的时候或者不高兴的时候,舌尖上的味蕾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因为只有春节这个特别的日子,味蕾才能丰富起来,那种心情,那种喜悦,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

因为小时候是在外祖父跟前长大的,所以记忆中的年有很多跟外祖父和外祖母有关联。年根底下,外祖父会把做酒用的米泡软,然后沥干,上锅蒸,最后放入缸中,等待发酵。过程很繁琐,等待也很煎熬,然后那酒像山泉水一样,自米中慢慢溢出,很神奇,很美妙,一滴一滴,醇香晶亮,带着一股芬芳。

外祖父做的米酒,只有等到年三十的团圆饭上才能开启,可是有一年,醇厚的酒香诱惑了小舅舅,他等不及年三十,偷喝了外祖父的米酒,醉倒在酒缸旁边。

每年的年根底下,外祖母会忙着做年糕,北方人的年糕和南方人的年糕不同,南方人做的年糕是捣出来的,而北方人的年糕是蒸出来的。外祖母一般会用石磨磨出来的高粱米面或黄米面做年糕。

蒸屉最底下铺上一层煮熟的红小豆,然后一层黄一层红一层小豆,层层叠叠,最上面撒满干花瓣或各色果脯,出锅后切成整整齐齐的方块,看上去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口感上也是香、糯,吃的时候,蘸上一点糖,简直美死了。

记得有一年,因为吃多了外祖母做的年糕,肚子痛了一晚上,害得母亲一遍一遍起来冲糖水消积食,这是母亲惯用的土方子。

在北方,春节要连续吃很多次饺子,而每次吃饺子都是有说道的,比如祭灶、祭祖、祭神等等。母亲的拿手好戏是包饺子,包得又快又好。包饺子的功夫在馅料上,面要和得不软不硬,而馅才是要真功夫的,好不好吃,关键就在馅上。

母亲能做出各种不同馅料的饺子,在母亲的手中,好像各种食材都可以包饺子用,白菜的、三鲜的、酸菜的、鱼肉的、素馅的,母亲像写诗一样,很精致地做她的饺子,会包出各种形状,元宝形的、花边的……

各种形状的饺子在滚水里转了一圈,变成圆鼓鼓的,吃一口,鲜、香、可口。

自古有南汤圆、北元宵的说法。每年的正月十五,父亲会亲手滚一些元宵,所谓的“滚”字,其实是把一些馅料,比如红小豆、白砂糖、青红丝、葡萄干、核桃仁、玫瑰花瓣什么的,一层一层,压成厚厚的一叠,然后切成小方块,放在铺满糯米粉的箩里,慢慢地摇。“摇”的过程很漫长,看着赤裸的馅料,慢慢穿了一层层白衣裳,像滚雪球一样,一点一点变大了,变戏法似的,非常神奇。

喜欢吃父亲手工滚出来的元宵,面皮黏糯,馅料香甜。

春节能吃到的美食,当然不止这几样,还有很多很多,煎炒烹炸那些就不说了,小时候吃过的冻梨,酸甜冰冷透心凉;小时候吃过的冰糖葫芦,晶莹剔透,酸甜可口;小时候吃过的爆虾片,薄薄的一片,放到油锅里瞬间涨大。

咱们中国人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而春节让这种文化空前繁荣,把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春节是舌尖上盛开的一朵中国美食之花。

美食散文7:舌尖上的大唐

文/周瑄然

中国的美食异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而五千年的文明史似乎也从来绕不开美食这一话题,自商周至今,无论神州大地如何沧桑巨变,饮食文化始终不紧不慢地随着时间的脚步悠然前行。白驹过隙,斗转星移,时至今日美食文化已蔚然成林。而那些曾经消失在历史足迹中的美食就像一座座博物馆中的陈列物,虽已远去,却令人神往。

古都西安,几乎所有的美食家都把这里标记为世界美食地图上的一座重镇。几千年的精华汇聚造就了这座中国美食的天堂。羊肉泡馍、荞面饸饹、秦镇凉皮、腊汁肉夹馍……每一个美食的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一段神秘的历史,就如同一本本线装的古书,岁月弥久但韵味十足。而要寻找这神秘的韵味,最好的答案似乎都留在了千年之前那座辉煌一时的帝都长安。

早在大唐,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都市的长安就吸引着全世界的向往,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带来不同文化的同时也造就了各式各样的小吃美食。今天的历史资料显示,唐朝虽然还不是市民社会,但人们已经懂得如何享受生活。特征之一就是唐朝贵族和士人对美食的喜好,着名的《酉阳杂俎》中当时有这样的描述:“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汤肥,可以瀹茗;庾家棕子,白莹如玉;韩约能作樱桃毕罗,其色不变,又能造冷胡突鲙、醴鱼臆、连蒸苲草獐皮索饼,将军曲良翰,能为驴鬃驼峰炙。”

可以看出当时的美食种类较以往已经非常丰富。描述中的萧家馄饨,味道鲜美,汤汁丰盈;去掉汤汁,甚至还可以煮茶,这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一种吃法。馄饨的历史意义也非常重要,很多资深的美食研究者们认为,今天逢年过节必备的饺子乃至南方的汤圆最早很有可能是从古代的馄饨演变而来的。而在今天的陕菜主食中,还依然保留着大馄饨的一席之地。文中所提到的粽子,在当时已不是稀罕之物,这种原产于中国南方的美食在唐朝已大大改进制作工艺。白莹如玉,香糯可口,或许在唐朝人眼中,这就是彼时的“甜点”吧。

诸多美食中,最让人好奇的莫过于“樱桃毕罗”这一美食了。毕罗是从当时从西域传入的一种食物,简单地说有些类似于今天的烧饼。樱桃毕罗就是将樱桃制成酱汁,包裹在烧饼中形成的馅饼。这很类似于今天欧洲人的口味,可见当时的长安已经融合了世界各地的美食精髓。今天的西安,当年的毕罗已经不见了踪影,可大街小巷,你依然可以寻找到它留下来的味道。德懋恭的水晶饼,还有陕西人再熟悉不过的软香酥。不一样的制作工艺,却同样包裹着甜美的内馅。一口下去,你或许可以感受到几分盛唐美食留存的风韵。

除了甜美的樱桃毕罗,当时还有冷胡突鲙(带有鱼肉的片汤)、醴鱼臆(甜味鱼胸)、连蒸苲草獐皮索饼(一种獐肉饼)等多种美味的出现。这些随着丝路驼铃千里而来的美食一路风尘来到长安,并伴随着这座城市的兴盛和沉寂,不断演化,最终成为这座城市自己的味道。而在今天,西安城里的人们在品味着平凡美食的同时或许不会想到,这些熟悉的美味曾经也是来自遥远的千里之外。

夕阳西下,坐在古城墙脚下的无名饭馆里,一碗荡气回肠的羊肉泡馍,一杯醇香四溢的西凤酒……今天,我们用当代的方式享受着八百里秦川为后世留下来的这些美食精华,曾经那个繁华一时的大唐王朝已然远去,那些门庭若市的店面也早已烟消云散,可那些曾经的味道却依然留在了这座城市,生根,发芽,演变,流传……

美食散文8:吃的味道

文/阿成

通常说的美食,实际上是一个极模糊的概念。所谓美食,在不同人的嘴里会有不同的感觉。我总结了一下,其美味者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真正的美食,真正的美食就是指那些经过千锤百炼、千古流传、不断革新、反复研磨,被中国人普遍赞誉为美味的,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如八大菜系,即可称之为美食。

另一种美味,则是在吃一种理念。这与当事人的身份、生存环境、职业、经济状况有极大的关系。比如说,在吃理念的这些人当中,多是为了健身,为了延寿之目的,才坚持不懈地吃。久吃生情,故视之为尤物。可在我们来说,却是食之无味。然而这样的人在当今越来越多了,以在下为例,天天早上都要吃开水焯的芹菜和木耳。这东西太普通了,谈不上美味。但据说它有利于健康,才食之拟似美味也。

还有一类人的美味,因了家庭贫困,常常是入不敷出,眼下暂时还没有过上富庶的生活,故口中常年的寡淡。因此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多放油,多放肉,那就是美味。完全没有更多的讲究。对他们来说能吃鱼吃肉,便是绝大的美食了。

再有一种便是吃回忆了。即儿时曾经吃过的食品,如农村吃过的,比如捞饭,比如葱蘸酱,比如盐水煮虾,比如野菜,比如粗粮,这些都是在贫困年代时老百姓为了填饱肚子经常吃的一些食物。当此类人忽焉老大,生活的环境变了,地位提高了,收入上去了,吃鱼吃肉吃生猛海鲜,那是轻松一个动作,亦久之失情了。但是在他们的记忆当中,儿时吃的那些粗杂劣食,仍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记忆中,美轮美奂,如影相随。故而经常寻找一些粗粮、野菜,以及记忆中那些简陋的食品,一快口颐。这些根本称不上美食的东西,他们吃起来依旧是津津有味,且有十分的满足。

所以,对于美味的定义,实难给一个准确的定论。是啊,美味的基础,是感情、乡情和亲情的组合体哟。

美食散文9:世上的美食

文/刘远贵

如果问什么是美食,不同的人,他们给出的答案必定是不同的。先不说面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山上长的、水里游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单就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基本味道来说,张三李四和王五,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已经是大相径庭。这就好像有人说“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不过,虽然人之看法各有不同,但稍加归纳便不难发现,这里其实都还是有着可供把握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看重食材和做工。认为不管什么东西,首要的是要食材好,好的食材加上好的做工,做出来的饭菜才香喷喷,食材和做工是美食形成的基本要素。美食家们坐而论道,很多情况下,其实也都是围绕着食材和做工来谈色、香、味和形、意、养。

由此不难看出,在以美食家为代表的多数人眼里,美食绝对是做出来的。

我承认美食是做出来的。再好的食材,如果没有“巧媳妇”蒸、煮、炖、炸,最终都只能算是一盘食物,毫无生气。但我同时又要强调,美食更是吃出来的。做出来的东西,是用来吃,而不是摆着让人看的。只有人们张开嘴巴去吃,吃过之后还赞不绝口,进而大家都能从中获得物质力量和精神安慰,这样的食物,方能称得上美食。

因此可以说,食物美不美,不单取决于胃口,还取决于心境和情感,从某种程度上说,心境和情感是我们进食时分享老天给我们亮出来的日和月、光与影。心境不好,再好的食物也食不甘味,吃进嘴里味同嚼蜡;心境好,粗茶淡饭也能把人吃得余味无穷、意味深长,吃得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所以人们都喜欢在良好的心境下进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很多时候不喜欢独食,而是喜欢共享。友人是生活里的一缕阳光,遇着好东西,与友人一起品尝,觥筹交错间,再无聊的日子也光芒四射了。可以想见,无论是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是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无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渴望,在他们眼里,没有友人的出现,再好的美酒也是白水一碗。

而亲情,更是胃口开合的总闸门。因此只要说到美食,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母亲做出来的饭菜,自然要把渴望的眼神深情地投向大年三十那个大家围坐一起、热气腾腾的晚上;而当亲人忧郁落泪,尤其是当父母老了,牙掉光了,再好的东西也不想吃的时候,过去那些我们津津乐道的美食,也都会化为云烟,变得索然无味。

美食散文10:白河肉糕

文/郁柏年

但凡美食,必要求色香味俱佳,白河肉糕即是如此。观色,上黄下白,黄如金,白如玉,光鲜亮泽;闻香,似荤非荤,似素非素,荤素缠绵,清新淡雅;品味,香软细滑,肥而不腻,筋道十足,口感极佳。不论饮食怎样讲究、如何挑剔之人,在白河肉糕的色香味面前,也只有放下繁文缛节、任凭食欲大开的份了。

往往吃起来大快朵颐,掩盖了美食背后的辛苦。请教做肉糕的师傅,得知原料倒也常见:猪肉、鸡蛋、淀粉和萝卜。只是做法破费功夫。猪肉要选七分肥三分瘦,鸡蛋分离成蛋清、蛋黄。首先将猪肉放在砧板上用木杖槌捣成泥,加入适量的淀粉、蛋清,配以盐和各种作料,用水调和均匀。然后把萝卜切成条块,在蒸笼里摆成长方形模具状,填入捣好的肉泥,蒸上十分钟。待初步定型后,取笼往肉糕上均匀涂抹蛋黄,每蒸五分钟涂抹一次。三次过后,正宗的肉糕才算做成。

虽然精心的配料和繁杂的工序足足用去了大半天的时间,但各有妙处,缺一不可。肉糕的主料是肥肉,由于搭配瘦肉并加入了淀粉,所以吃起来不会觉得油腻,加入蛋清又使得肉糕更筋道。选用萝卜条做模具则让肉糕在蒸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了萝卜的清香。而三次涂抹蛋黄犹如画龙点睛,让肉糕色泽鲜亮,惹人垂涎。

当年,白河因汉江水运繁华得以“小汉口”之美誉,往来的官宦商贾、文人墨客在此停留,都会在江畔老街的馆子里小酌。伙计一边卖力地吆喝,一边在桌上摆好三碟四碗,而后厨趁着食客们把酒言欢之际烹饪起拿手的招牌菜——肉糕汤。将大小均匀的肉丸子放在汤盆底,覆上提前切片蒸好的肉糕,再浇上配有胡萝卜、香菇、青菜的鸡汤,便是一道美味可口的肉糕汤了。远远看去,先是那红黄绿各色就抓住了食客的眼球;凑近点儿,热腾腾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急不可耐地想一饱口福;真到了举箸时却犹豫起来,不知该从何处开始,先尝肉糕还是先品汤汁?其实,先用什么并没有讲究,即便左右开弓、勺箸齐上又有何不可?关键是糕香汤美振食欲,吃得开怀久难忘!于是,吃过之后,便记住了这一巴山汉水间、秦风楚韵地的小城,以及小城里独有的美食。传而广之,久负盛名,白河肉糕也就成了白河“三点水”席面中的一道名菜。

逢年过节,白河家家户户都要做肉糕、吃肉糕,特别是招待贵客,肉糕更必不可少。一片片黄白相间的肉糕,蕴含着主人对家庭、对未来、对尊客的美好祝福——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美食散文11:青蒿粑粑

文/董改正

青蒿粑粑是皖地美食。南京、上海的朋友见了,定会撇嘴。作为以吃为生活目标之一的人,我很负责地说,南京等地跟蒿子有关的食品那叫“青团”,用的是艾的汁液,算不得“粑粑”。广东、台湾客家地区的“艾粄”,江西客家地区的“艾米果”,在闽南及潮汕地区的“艾粿”,广府地区的“艾饼”等,用的料都是艾。青蒿粑粑用的则是青蒿。

香蒿较少,是以常会有人用白蒿代替,但我不认为艾蒿是被误用的,艾有自己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河北河南的朋友按我的描述去山麓和野地找,没有找到,也许青蒿不生于彼地也未可知。我住在长江南岸,沿长江两岸如青阳、芜湖、马鞍山及无为、安庆、桐城等地,都有青蒿,也都有青蒿粑粑。再向北部腹地挺近,则青蒿粑粑渐渐芳踪杳杳了。到较远处的安庆太湖县,有一种毛香粑,制作工艺比青蒿粑粑精致很多,用的是“毛香”,即鼠麴草。

这样的格局跟战争有关。皖南多山,山多毒物,清明后,万物复苏,吃青蒿粑粑是为了避虫蚁,青蒿粑粑出现在池州、宣城、黄山等地不足为怪。后来太平天国攻打江南,皖南居民逃至江北,也将青蒿粑粑带到了部分江北县城,如桐城、霍邱、舒城等地,这些地方每到清明前后,民众采摘青蒿做粑已成习俗,尤其在桐城,或许是因为它的深厚底蕴与青蒿的草木精神贴合,是以较好的保存并发扬了这种民俗。

青蒿粑粑的制作,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一般第一步是相同的,即采摘和洗净,然后是“去涩”,这里有几种做法,一是用地凼舂,二是在河边找一块大石头,使劲揉搓,使其出汁,两种方式完后,都要拿到水里淘洗一番,若是在河边、溪里,则河水溪流都绿了,绿得像一条翡翠丝带,不过这绿不是污染。去涩还有一种,就是焯水,这个不用细述了。

洗过的青蒿碎末,去水捏团,可以放在冰箱冷冻,四季都可采用——这里先说做粑粑。蒿子再次过刀切细,备用。选一块五花腊肉,切丁,切细丁,下锅小火熬油,稍出油,倒入青蒿末,小火炒,加适量盐,加水适量,煮到腊肉香起,充溢肺腑时,开始和粉。

粉是有讲究的。喜欢糍的,多用糯米;喜欢脆的,用粳米。一般糯米与粳米的比例是七比三。开始往锅里添粉了,添粉时,锅下小火,但绿水微微翻动即可,边添边和,左手添,右手用筷子慢慢搅动,直到所有的粉都搅匀烫熟又不至于太烂。此时,蒿子、腊肉与粉已浑然一体矣。

吃货们知道,现在该是揉的时候了,用手沾点粉,迅速触及面团,一触即收,这简直就是“撩”,哪里是揉?又不能等它冷了,只能小面积的揉,打游击战那样的,待它凉时,几乎已经揉过一遍了,这时再揉,使劲的揉,揉到它光滑可鉴,揉到它譬如翡翠,揉的劲道十足,这才可以做粑粑了。

做粑简单,捏团,最好大小均匀,然后压平,摆好待用。锅洗净,放少量油,烧熟,小火,粑粑下锅,嗤啦微响,油粑相接处,油花频绽,香气渐浓。待结壳微黄,略有焦香,翻过来再煎另一面,这时屋内香气大盛开,闻者无不喉头律动。

两面煎好,则青蒿粑粑成了。夹起来,咬一口。味道咋样?——吃的人摆着手,嘴里嗦着,脸上泛红,似痛苦又似极乐,表情丰富,良久说道:“好吃!”——他原是烫着了。

美食散文12:我愿做个“吃货”

文/章新怡

我喜欢吃,美食的诱惑总是那么强大……

我喜欢家里的饭菜。糖醋排骨的甜脆;麻婆豆腐的香辣;红烧肉的可口;番茄炒鸡蛋的酸甜……家里的饭菜,总是让我食欲大开。那是因为任何一个吃货都会对家的味道而留恋。

我喜欢甜食。又大又甜的无核糖葫芦,红通通的山楂,看得让人垂涎欲滴,轻轻咬一口,山楂的酸涩与糖的甜在舌根弥漫……我还喜欢蛋糕。一团面粉,经过重重加工就变成一块精致的蛋糕。雪白的奶油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银光。切开蛋糕来,你会看见,里面夹着各式各样的果丁,这样的美味,怎能逃得过我这个吃货?

我在虚幻梦境里也同样喜欢美食。糖葫芦变成了小草;红烧肉变成了大太阳,棉花糖变成朵朵白云。世界的一切都变成了食物……这可是每个吃货的梦想,不是吗?

我喜欢吃,吃遍各式各样的美食,打个饱嗝,牵着父母的手一起散步去,这应该是全宇宙、全世界中最幸福、最惬意的事了!

美食散文13:一次美食之旅

文/朱宣澄

跟随黄油的香甜味,这个暑假,小记者们光顾了喜荷面包树。

热情好客的店长贴心地为我们拿来可爱的围裙,食材严格按比例分配之后分给我们,两人一组,合作制作美味的饼干。我和其他同伴把黄油切成小块状,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将三种食材混合成细粉,本以为成了粉之后可以揉面了,谁知,怎么也揉不出面团。店长疑惑地问我们:“蛋液加了没有?”我们这下意识到少加了材料,没关系,有办法。我们将面粉堆成小山状,中间挖出一个小洞,像极了一个小盆地,然后倒进蛋液,大功告成了。

前面的步骤还是简单的,揉面才是大难题,一推一压,做这个工作,要熟手才行。刚开始我笨手笨脚的,总是不顺利,怎么办?模仿别人动作,大胆尝试,慢慢揉一个小面团,两个,三个……最后成了一个大面团,再到面“饼”,饼干半成品。熟能生巧,我越做越熟练,饼干烤制后,金黄金黄的,诱人的香味像一只无形的手,牵着我的小鼻子不放。轻轻地咬下去,甜甜的,酥酥的……不知是不是自己做的原因,还是本来就好吃,我觉得今天的饼干特别的香。

通过这次的经历,我不仅吃到了美食,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己动手做事,动脑筋,不依赖。我想到了一句老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做每样事情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只有努力了,才能看到成果,学习上更要如此,这是此次小记者活动给我的最大收获。

美食散文14:不完美的美食

文/杨启彦

青菜、白菜们被母亲抛根剁脚,一篮一篮地背回家里。母亲要用它们来晒干板菜。

它们被一叶一叶地分开,洗净焯水后,挂在了我家的晾衣竿上、柴垛上、梨树上,甚至躺在田埂上,瓦屋顶上。白天晒在太阳下,晚上浸在黑夜中,黑绿黑绿的,惨白惨白的。我去上厕所,不小心就撞上了它们。看着它们垂头丧气、心怀不甘的样子,我幸灾乐祸地讥笑道,谁让你们长那么壮那么肥呢?吃也吃不完,晒干是活该。其实,它们早已在母亲的“阴谋”里了,即使鸡们和猪们来吃,也是吃不完的。这是它们的宿命。身躯里的汁液晒干,就是干板菜了。它们被母亲装进麻袋,蛇皮口袋,塑料袋或是篾篮子里,阵容强大地陈列在楼板上。

之后的日子,母亲用生蚕豆泡发,剥成豆米,煮了干板菜,端上了饭桌。那干板菜芳华尽失,精魂全无,自然颜值不高。嚼着又坚韧又寡淡,还塞牙。母亲却吃得稀里哗啦,啧啧有声,仿佛那是天下第一美味。她用筷子敲打着菜盆,夸张地说:“吃嘛吃嘛!瞧瞧,菜耙耙的,豆面面的,汤香香的。”我气鼓鼓地反击说:“难吃死了。”母亲喝斥道:“爱吃吃,不吃滚。”我当然不滚,也不吃。母亲发狠说:“有饿死你的一天。”我大言不惭地回嘴说:“我长大了去城里工作,你就等着吃香喝辣吧。”母亲不屑地白了我一眼:“贼儿子,老娘怕没那个命。”

一次,母亲用黄腻腻的腊肉煎了油渣做佐料,煮出来干板菜,汤上便浮着腻腻的黄猪油。我说:“妈,这样煮好吃。”母亲说:“那当然了。”母亲用大铁勺子往我碗里舀。我夹了块油渣放在母亲碗里说:“妈,你也吃一块。”她又夹回我碗里说:“我看看就心慌了。”那顿我吃撑了,好几天没缓过劲来。

多少年过去。如今,每当看到菜市场光鲜鲜闪亮亮碧绿绿的各种蔬菜,觉得特别幸福。我理解了青黄不接。旧米吃完了,新米还在田里,冬季的菜要开花了,但春季的菜还没有种下。母亲们剥夺了那些菜开花的权利,提前结束了它们的生命,来延续人的生命。

干板菜毫无征兆地来到了餐馆的桌子上,盛它的器皿由当年的土大碗变成了紫沙锅,佐料不但有豆米,更有大块大块的宣威火腿,价格自然不菲。一次,朋友热情地给我盛干板菜。我婉拒道:“盐重,我血压高。”又不识时务地补上一句:“这干板菜的叶绿素和维生素严重丢失,营养不好了。”可朋友却吃得津津有味:“这菜好呀,又好吃,又不长肉。”看着那墨绿如碧玉,肥白似羊脂的干板菜,我终于开了悟:不完美的也可以是一种美食。

美食散文15:漏网之鱼

文/许扣锁

央视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我百看不厌。节目除了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展示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用味道营造出一个个真实故事之外,还侧重渲染了美食背后几代人的生存艰辛与智慧。

东北吉林查干湖的渔民趁着夜色,向选定的下网地点出发。一段行程之后,渔民踏上厚实的冰面。这个时候,一旦遇上没有封冻的裂缝,落水甚至丢掉性命都极有可能。往哪里走,谁也不敢乱言,一场依靠经验的赌博要持续数小时。到达目的地后,长达2000米的渔网很快沉入水底。渔民们将绞盘死死固定在冰面上,把大绦缠在绞盘上,通过牲口的拉力拉动冰下的捕鱼大网。网在冰下走了8个小时,终于可以收网。水底的世界慢慢被整个打捞起来,大鱼们肥美的身躯兴奋着所有人的神经。但随行记者忽然发现一个细节:拉上来的网中竟然没有一条小鱼,每条鱼的重量几乎都在2公斤以上。

77岁的石宝柱是当地很有名望的鱼把头,他从15岁开始捕鱼,一直到现在,始终没离开“渔界”。他笑着解释说,这是查干湖渔民心口相传的严格规定。冬捕的渔网必须是6寸的网眼,这样稀疏的网眼才能保证只捕到5年以上的大鱼,而未成年的小鱼就被人为地漏掉,真正做到“猎杀不绝”,给它们留下了足够的生长、繁育时间。

我恍然大悟:原来,漏网之鱼实则是为捕者的下次捕捞留下不尽的希望与生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