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的文章

请欣赏人到中年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人到中年的文章1:中年夏趣

文/贾红兵

人到中年,谈到夏天的乐趣,往往忆起童年的惬意、少年的疯狂和青年的执着。对我而言当下的夏季生活更多的是随兴和平淡。

其实我的夏季生活更多的是业余活动的合理安排。

首先谈到的一定是健身:我对于运动的痴迷近乎疯狂,导致肌肉对运动有了记忆性,一天不出一次透汗就浑身难受。一周四次的球类健身雷打不动,羽毛球、篮球、乒乓球、保龄球合理安排。人到中年后打球不在乎输赢,更陶醉于每个好球的玩味,估计是属于那种人球合一的境界吧。成绩是斐然的,羽毛球单打进入业余河北中部赛区前64名,篮球二级裁判,乒乓球本部门冠军,特别是保龄球打到了250分。

文武双全、动静结合是我的另一大特点。夏季的业余生活更充满着文化气息:参加了四个二级文化协会,定期参加文学、茶道、收藏和历史等讲座和论坛。闻着檀香、听着古埙、品着普洱生茶、吟着自己的七律,陶醉于国学的海洋里,可谓:清茶香立夏,三伏读春秋。

人到中年,淡求无欲,惟亲随兴,我的平淡我做主。

人到中年的文章2:六月有雨依窗过

文/走过春天吧

人到中年,是否也有驰骋的梦想?答案:有。

曾经无数次怀想,在春天烂漫花开的日子,自己驾着心仪的车去到郊外,去森林,去草地,去自己心能安放的地方,让诗意栖居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多美的事哦……

可是,我没有车,更不会开车!

在梦想的日夜啃噬中的始作俑下,毅然去了驾校报名学车。

第一关考理论,虽然理论之于我,是习以为常的习惯思维,可这驾考的理论却与学术中的二相径庭。通过几次惴惴不安的测试后,终于拿到96分过关。接下来,驾校通知,到训练场实地学习操作技巧。

第一次,将车在我的脚手配合下启动的那一瞬,心随之紧缩,脚似乎在发抖。教练在一边不停地说着操作细节,紧张与恐惧真的让我无所适从。静坐久了,对于速度,对于机械,自己一点感觉也找不到,总是傻乎乎地犯简单的错误。练了几天,也听教练训了几次,内心总有一种不能呼吸的郁闷。

有一日,确实一轮轮我都没有操作到位,从车上下来,与教练坐一块,教练习惯性地挑剔,我笑着小心地搭腔:“教练,我今天比昨天强多了吧?我这人可是吃软怕硬的,鼓励我一下,反正我是栽到你头上的学员,这期不过关,下期还是你的学员,是吧?”教练无奈地看着我,笑了,说,“是比昨天有进步,我教的方法粗糙惯了,不吼学员,学员掌握不了……”

讲给朋友听这话,朋友笑了,说你明明知道自己不行,还强迫教练承认行,哪有这样的道理,呵呵……

看来我这响鼓不大喜欢用重棰敲,因为自尊,以后不得不小心谨慎,想来自己脑子快快的,手脚咋这慢呢,唉,叹息一下,也算吐出一口气。

六月的雨,有时滂沱,有时细密,天阴沉沉的,站在窗前问自己,是否还坚持驰骋的梦想?诱惑之于人,与现实的距离,咋这么遥远?

又一个休息日,晚上学车回来,家里静悄悄的,儿子的房门破天荒地关着,灯也没开,那时才晚上十点,儿子可是不到十二点不睡的夜猫子哦,想必累了?

打开电脑查看询盘。这时,老公打开他的房门,神秘地说,我与烁谈心了。一种胜利者的姿态!看来是他的说教让儿子改了习惯?

关于儿子的中考,做大人的,有着太多的谨慎、期待与希望……

次日,老公又神秘地与我说,你猜我与烁谈心的话题是什么?我问他,心中最难忘的时刻是什么?烁回答,当他在电脑上查看到他姐姐青青被武音录取的那一刻,他说终生难忘。又一话题是:最触动他的一句话是什么?烁答,他姐刚被武音录取后在空间日志上写下的一句话: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

听完这些,心无来由地一震,儿子看来是明白的,面临人生中第一个重大选择时,用他姐姐的经历来警醒自己,有了这些过往,想必他会让内心充满一种方向感的情愫。

午餐时,我调侃烁,说今天看了一篇文字《我是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孩子》,里面的作者说,只有知道自己的父母最爱的事情后才能叫孝。顺口问烁,知道老妈最喜欢吃什么吗?又知道老妈最喜欢做什么吗?

“妈,你最喜欢吃山药,最喜欢帮我洗一大堆脏鞋子“。烁烁笑咪咪地回答。

因为胃不好,所以家里常备山药。经常与烁和青说过,世界上最快的飞毛腿博尔特就是吃了他爸爸种的山药才如此神速的,估计烁记下了,才这样回复我。至于最喜欢洗他的鞋子,是他自己的臆想吧,也许是每次到学校穿着干干净净的鞋子,同学都夸的缘故?故推断他的老妈最喜欢洗他的鞋子?无厘头,呵呵,这小子……

六月的中考与高考一样牵拉着做大人与孩子们的神经,偶尔也让他轻松一下,很有必要。

晚上,女儿青在Q上问起弟弟中考的事,顺带与她溜了一遍与烁的对话,青冷静地回复过来,估计他是想早点逃离……

还有,你除了零食,啥都吃。

窗外的天,偶尔有星星在闪烁,云层不时地飘移,明天又将有雨。湖北旱了这么久,好雨知时节,儿子和女儿,你们是否会是妈妈心头的那一场好雨?

打开电脑,留学日本的侄儿在QQ上说他领到了工资。20000日元,折合人民币5000元。

遥远的距离,不知他是兴奋,自豪抑或慨叹。

人生的第一桶金,总会从心底生出些许的感喟——理解!

能担负自己是人生责任的开始,不知日本的六月是否有雨,希望凯凯的内心晴朗灿烂,相信以后的日子,会在不停地劳作与学习里,走出宽广的明天……

今年的六月六日,也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习惯性邀请婆家人到家来聚聚。

小姑子好酒,故准备了酒水。可是,一早接到电话,她在杭州出差没回,谢我款待她的家人。

他哥哥知道了,怨怨地说,清明节没有祖人,端午节没有大人,做的哪门子生意!

小姑子常年在外奔波,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男人。不知是这个社会的进步还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理解吧,不要责难。

小姑子在电话里说,杭州那边大暴雨,她一个人呆在宾馆里听歌,出不了门,语气里明显有泪的成份。

那时,我望向窗外。鄂州这边,细雨正飘,空气里弥漫艾叶的清香。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外多保重,小姑子!

六月的雨,点点滴滴渗透进生活的每个时间与空间的角落。正在进行的与将来要发生的,失落的与希望的,都组成生活。

好像看到一句话,生下来,就要活下去,这就叫生活。

今天,天空依然是暗的,又将有雨,但一定要让内心澄明,日子便会安然,从容……

我告诉自己。

人到中年的文章3:人到中年,为爱迷茫

文/灵秀

人到中年,对于婚姻的选择,要么慎之又慎顾虑重重,要么冷静淡然只求温暖相伴,也有为爱不顾一切的疯狂或是遇见真情的勇往直前。

但二次婚姻之于人们,更多是惧怕,担忧,或提防。伤不起,输不起,磨合起来也艰难。

在人们经历了,伤过,痛过之后,要再考虑婚姻,总是设置更多的条条框框寻求一份完美;也有人透悟后放弃所有的附加条件,只愿能平静淡然的相伴相互温暖;但更有人抱定绝不凑合宁缺勿滥的心态,寻求彼此欣赏相互尊重的真爱……

人到中年,爱,不再简单,爱,不再纯粹,爱,不再真诚。

爱得简单才真,复杂了,爱也就变味了。

——题记

【1】人到中年,为爱迷茫

那天火辣辣的热浪还在激烈地升腾,靠阳面的办公室异常的闷热,但我依然坚守在电脑旁拼凑文字,泡上一杯龙井,嗅着淡淡的茶香,沉浸在生活幽静柔顺的光晕里。

一阵敲门声唤醒,急忙喊一声:请进!方才知道窗外的风儿将门锁了。开门,他笑容欢快而稳健地站立,瞬时有点惊讶,多年不见他依然如故,神态依旧从容而开怀,看破红尘之年的他,淡然地说着这些年的变迁和发展,幸福和温暖,颠沛和流离,奔波和辛劳。但他的眼眸还是难掩淡淡的凄凉。我开门见山地问:“早成家了吧。”我的直截了当让他更加随意,他轻叹一声说:“没有,就是想拜托你给介绍一位。”从他坦诚的话语和真切的眼神我明白他不是开玩笑而是非常认真的,是信任我的。

走进婚姻,愿望都是相伴以老,但生活总有这样那样的悲哀或荒芜。我认识他曾经的妻子,她给我的感觉是一位很一般的女人,也许见她时她正在病中,是呻吟状是萎靡不振的样子,蜡黄的皮肤,凄楚的神情,脸上浮挂着淡淡的微笑。

那次在京城偶遇,他陪她千里奔走,寻找肾源,为生命寻求一线希望,那份细致和关爱,不是深爱是很难支承他用尽所有热情奔走求救,深感他们情深意浓,那时他说他们早已离婚,只因亲情,一直的照应,她更像是他妹妹。

他倾其所有为她治病,为她奔波,他们在京城时,配型好的肾源在长春,他义无反顾地带她到长春手术,又回京城康复。

她在他细心的照料下,生命在病病恹恹间持续了好多个春夏秋冬,爱情伟大,还是亲情深厚,因为他们既有爱情又有亲情,在这一系列的变迁过程中,已经分不清究竟是哪一种情感将他们紧紧地牵绊在一起,早已没有那张纸的约束,可却比有那张纸更加的亲密和谐。他本有更大的空间,更自由的身份追逐一份属于他的爱,可他走了一程又一程,见了一个又一个,年青貌美也好,中年优雅稳重也罢,他总是很难入心入眼,全心全意的去接纳,总能发现她们不合他心意的地方。

与他聊着聊着,猛然发现,他很难再认真地爱上一个人,因为他已为自己画地为牢,太多的顾虑,太多的条件,如茂盛的杂草,早已网住了他的心扉,占满了他的心房,他的心没有空间再宽容地接纳一份情。

他对我讲了他后来的几段恋情,那个年仅二十七、八岁,单纯幼稚天真的女孩,对他软磨硬泡死缠烂打,其实她与他女儿相差无几,不知是觊觎他的成功他的稳健,抑或是现成的家底,大胆地在他面前脱光衣服色诱你,但他却产生不了爱怜之心,总觉轻浮,总感浅薄,总是少了在一起相伴的愉悦。还有一位三十多岁带着一个女孩儿的女子,对他也很满意,但他们相处他却发现她涵养太差,一次他正与两个女子谈生意上的一些事,其中一位说,你说我们和你的爱人相比,谁更漂亮,他只能说你们漂亮啊。谁知正和她相处的女子当着众人的面扯着他的衣领大骂,还污言秽语相加,一时间大家都很尴尬。作为曾经是领导的他那一刻有点无地自容,他觉得她太缺乏教养。后来别人为他引荐了不少单生的女子,不是不够漂亮,就是不够温柔,要么缺少气质,或是不够勤快,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他对我倒是非常的坦诚和相任,说了这些年逐多的苦闷,一件一件浮萍似的游移在他身边如梦如幻的爱情插曲,那一个又一个飘浮过他身边的影子,都无法走进他的心,产生心的共鸣。我看到他人到中年,对于爱的迷茫,抑或根本就没有了爱,只是在挑选一件适合自己的鞋子。

本来,真爱是很简单的,爱了就爱了,发自内心的欢笑和愉悦足够,与其它纷纷扰扰的物质、地位、年龄、权力、富贵无关,也许稚嫩,但它纯粹,没有附加条件,在一张白纸上续写爱的疯狂和轰烈,虽然青涩,不成熟,但它真挚。

而人到中年,爱是在一张写满了曾经的爱或被爱,走过的悲欢离合,经历的凄凉怨恨,这张纸己有密密麻麻爱或不爱的痕迹,在这张纸上续写爱,很难看得真切它隐藏的美好或利益的关联。

爱屋及乌,真爱时是可以无关年龄,无关经济,无关周围的人,无关健康,只是眼眸相触彼此心灵愉悦。而今,他成功成熟,思想太过复杂,考虑太过稠密,追求太过完美,思虑里融汇了太多的条条框框,哪一个女子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他不可能再有一见钟情,不可能再在一个经历过婚姻的女人身上找到完美,不可能在沧桑的面容上只看到清澈如水的柔情,不可能在一个谨小慎微有点卑微且带着孩子的女人身上找到优雅,他看不到女人的宽容大度,倒是领教了女人在二次婚姻中的狭隘和偏执。更何况他要考虑他的财产,他还在乎她是否带着孩子,他也在乎她的年龄、容貌、健康、工作、性格、脾气、家庭等等,如此,他就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在每一个未婚、离异、丧偶的异性间寻觅,却再也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能让他接纳或是心仪的女子,雉嫩不行,城府太深不行,有累赘不行,不够女人味不行,太风骚不行,太年轻不行,年龄太大也不行,恰如其分不是没有,而是入不了他的法眼。

婚姻,让一位人到中年成熟的男人迷茫。

二次婚姻,需要更加宽阔的胸怀,更需要懂得和理解,更要珍惜,必定曾经失去过。

婚姻,更主要的是责任和义务,二次婚姻更多的是为着彼此能够依靠。

如“青春四十”中,李小龙所说:爱情就是幼稚的,成熟的是亲情。

但人们经历了婚姻,变得复杂起来后,是很难再产生真爱而不瞻前顾后的。

我长叹一声,我想我帮不了他。

【2】人到中年,想开放下

人到中年,我们的人生己经走了一半,已经步入不惑之年,已经该是看开了,想通了,懂得了。

奋斗过、拼搏过,得到过、也失去过,蓦然回首,留给我们的时间还有健康,都己涂抹上淡淡的苍凉和疲累的痕迹,也许此时我们才真正明白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该如何活着。

青春如花的美好和激情,趋于平静淡然,时常也会涌动浪漫的情怀。看着父母的华发,瞧瞧孩子疯长的身材和叛逆的思想,再想想自己事业平平,夫妻己若亲人般只剩絮叨和关爱。突然间似乎生活就如一湖没有涟漪的死水,心中翻腾着那些激荡过的梦,疯狂过的岁月,惊慌时间竟是如此地匆忙,还有多少梦没有圆,还有多少事没有做,还有多少景顾不上看,又有多长时间没去看望一下父母,而于我们自己,更是不敢懈怠,不能就这么将一生最辉煌的时刻轻轻地淡然地无所收获地滑落。

人到中年,己拥有很多,妻子、孩子、房子,车子,票子。但这一切奋斗到手的时候,而一些人开始了迷茫,开始了不满足,开始了想入非非,开始了心猿意马,开始了对生活的颠覆,开始追逐不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开始不顾一切地疯狂。家开始风雨飘摇,正处在性格成熟期的孩子,纯美的心灵和最温馨的家园瞬间坍塌,他们的命运也许在这一刻可能会被改写。

人到中年,凄迷,是因放下了不该放下的美好,抓着本该可以放下的凄凉。

那些离异、丧偶、依然单飞者,假如想开放下,假如明白想要幸福该如何取舍,如何宽厚,如何珍惜,人生对于他们应该是厚爱有加。趁着属于我们的时间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健康正处在花开正艳,日至中天,看淡名誉,看淡钱财,看淡物质等一切身外之物的牵绊,真情牵手一份能够相伴以老的情,尽情享受生活的馈赠,远离孤独、寂寞和清苦。

人到中年,因为不再年青,曾经的激情、疯狂、本真早已在时间的弦上弹凑不出太过激扬的曲调,一切归于平静中淡然优雅从从容容和风细雨般宁静祥和的美好,遇到爱遇见美学会了欣赏和赞叹,该是收敛起那份想拥有的感动或是冲动的雉嫩,而是在欣赏的同时让自己更加的成熟、宽怀和独具魅力。

人到中年,应该懂得生命和亲情的重要,应该想开放下,应该好好享受静如流水般微浪轻风的生活。

人到中年,生活犹如清茶一杯,品出它漫留舌尖上的浓香和淡淡的苦涩,心在茶韵里宁静致远,高雅素洁。天高云淡容日月星辰或喜或忧或阴或晴或圆或缺,人,走在其间无论艳阳高照,还是雪虐风饕,都能淡然走过。

人到中年,不要用世俗的眼光看待生活和情感,真情不是没有,而是你戴着有色眼镜,无法看清它的真诚;或是人们总用丰厚的物欲包装它的精美,让它原本的光芒黯然失色。

幸福并不遥远,好好把握。

人到中年的文章4:人到中年阅读正当时

文/任艳

时光如白驹过隙,还不曾留意,已经人到中年。经过岁月的洗礼,面颊多了几道浅浅的痕迹,内心却较往时恬淡了许多。此时,再次捧起书才发现,人到中年,阅读正当时。

说起书,以前的我不爱阅读,连上学时的成绩都不好,“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去冬来真迅速,收拾书包过新年。”正是我年少时的真实写照。唯一有印象的一次认真看书,是读初中时。那时正流行武侠与言情,男同学捧着金庸的武侠小说看得津津有味,我们女生则是琼瑶阿姨的忠实粉丝。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迫不及待地抱起书看,一直到家人喊了无数遍关灯休息后,我一头钻进被窝,打亮手电筒继续沉迷在“烟雨濛濛”中,如遇周末,那必是通宵达旦。

除此以外,我再没有这么投入的阅读过。后来,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忙着工作,忙着生活。结婚,孩子,家务如海浪般一浪一浪涌来,我更是懒得翻书,甚至看上两眼,就会眼皮打架。我离书越来越远,书失去了阅读功能,却成为摆在书架上的装饰品。

如今,再手握一卷书读,已是人到中年。抛开懵懂与轻狂,渐渐地我发现,此时阅读别有一番滋味。小时候觉得拗口晦涩的文章,现在读来竟有一缕隽永难忘的味道;以前躁动不安,读书常常难以安坐片刻,现在手揽一部书,不知不觉一下午的时光便消逝不见。“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原来,经历了半生的漂泊,累积的经验与阅历,正是为这中年的阅读而备?从此,我愿与书相伴,不论晨昏,不管春夏。

翻开书籍,如同乘坐一部时空穿梭机,古今中外,随心所欲停靠在任何你想驻足的地方,“画楼西畔桂堂东”也好,“半烟半雨溪桥畔”也罢。不管是哪位大家,只要你愿意,便可以与他面对面展开一场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流。氤氲着茗香的小屋窗前,你只在文字中徜徉。此时,无关名利,读书只是一场妙趣横生的旅行,撇开俗世,丢掉烦恼,只看云卷云舒,如此岁月静好,人生已足。

人到中年,寻觅自己喜爱的书籍,与它们来次约会,那况味也许正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般美妙吧?

人到中年的文章5:那一张喜气的脸

文/李小米

人到中年以后,我喜欢结交一些面带喜色的人,我信奉一句话,心灵的温度决定人生的冷暖。我和一个人最初的一眼,往往是看到那人的脸,投射到我心里来,我在第一时间,大概就明白这个人和我个人历史上的交融了。

比如我喜欢楼下徐大爷的一张脸,他笑起来更像一个弥勒佛了,感觉给人带来一团吉祥的光晕。还有赵大娘,也是这样喜庆的面容。赵大娘八十多岁了,有天在墙根下晒太阳,向我回忆起她做新娘那天的情景。大娘说,那天她坐着马车,咿咿呀呀进了老城门,等大伙儿把轿子捞开,新娘笑靥如花,她头上还扎着一朵大红花。大娘这一生,艰难地讨生活,抚养几个孩子长大成人,但她遇到再大的事,也没见她哭丧着脸。大娘的面色,永远是头上扎着大红花的喜庆样子。大娘有一句口头禅:“啥事儿想开点,都会过去的。”

我对这样一些喜色面容的人,常常忍不住揽入生命港湾。我总感觉,他们让我生命缓流的大河,大水走泥,厚云积岸。以前,我也是一个急性子,像老刘那样,有天把高压锅下的火刚关掉,就急急泼一瓢冷水在锅上,猛地掀开锅盖,冲起的气浪,把老刘烫伤了。老刘永远是那么急匆匆的样子,据说,性格偏执的人大多勤奋,少懒惰,但干出的事,往往效果很差。老刘的眉毛,常那么纠结着,一脸苦相。有段时间,我和老刘缠在一起,不是借酒浇愁,就是悲叹人生。坏情绪就像病毒感染,也影响了我的面容,那段时间有人说我的面相黯淡无光。后来,我常结交一些喜庆面色的人,如在流水里浸泡,我的心宽大了许多,心理上的纠结少了,面容也不知不觉改变了一些。这如一座雾霾中的山峰,人在山中心事也重了起来,等雾散过后,屹立在阳光下的山峰,才是一个人舒展开来的面容。

有人说,一个人三十岁前的面相,是父母所赐。三十岁后,就得对自己的面容负责了。命运留在你面容上的痕迹,其实在于你承担和面对的胸怀,因为命运终究是河水,你的胸怀才是两岸。面露喜色的人,你不就是开放在我面前的向日葵么。

人到中年的文章6:回忆的沙漏

文/柴坤

人到中年以后,在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回忆。喜欢在闲暇之余摆弄一下自己年轻时使用过的物品,喜欢翻翻过去的影集看看自己20年前的影子,喜欢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足迹,那些过往和欣赏过的美景依然怡情难忘,往事回忆起来依然温馨而绵长。

只是那回忆像沙漏,让我们的青春一点一点的流逝,最后变成了往事。这时我们才猛然发现年轻已离自己渐行渐远,青春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了。

其实对每个人来说走过的日子都会有快乐、有烦恼、有惆怅,然而不管是快乐也好,烦恼和惆怅也罢,如今回忆起来都显得那么弥足珍贵,这时你会发现这一切在你的内心深处都是无法埋葬的,也是无法忘记的,回忆就是一种追忆、一种怀旧。

我们把快乐的回忆长记于心,让快乐时刻写在脸上,把过去的惆怅或者痛苦藏在心里的最深处,不要去触碰它,也许多年以后,再拿出来回忆一下,也是一种幸福,一种美好,因为在自己的生命中毕竟有那么一段可以追忆的经历。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他的诗《锦瑟》中有这样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过去的情感或者惆怅的事情,至今还可让人去追忆,可是在当时却是使人感到惆怅、迷惘。如今在记忆的长河中过去的温暖在落日中已经沉去,但回忆起来依然感觉温暖。

正如读过一部好书后,读者在很长的时间里还会在那部书中徜徉,在一片花海中漫步后,还会回味花朵的芬芳一样。我们行走在春夏秋冬的时光里,笑看花开花落,淡看云卷云舒,过去的一切回忆起来,还会有些许甜蜜、些许忧伤、些许喜悦、些许淡淡的离愁别绪。

正如一个人独自漫步在长满薰衣草的花海里,在那种美丽并具有浪漫的意境里追忆往昔的过往,快乐的心情也会时时刻刻盈满心间。

人到中年的文章7:人到中年 扬手是春 落手是秋

文/四野女儿

人到中年,唯心独醉,扬手是春,落手是秋,在这一扬一落之间,心中有种淡淡的酸楚:是被青春抛弃的无奈,是被岁月洗尽铅华的不舍!不经意间,年轮已悄悄地为我们的脸上涂上了淡淡的岁月印迹,增添了流年的风霜。

童年是梦,少年是歌,青年是诗,那么中年就是一部小说……看着镜中的容颜,留恋着内心的太多不舍,蓦然回首,人已中年,心中盈满了太多的温柔思恋…

我们总是认为时间会等我们,容许我们从头再来,弥补人生缺憾,岂不知时光一去不再复返。数年的生活变迁,是平淡的生活,却堆积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激活感动着真真实实我们的生命与心灵,日子在不经意间悄悄远行,人生就在希望与失望之中完成了成熟的蜕变。

人到中年,一个“悟”字,浓缩了人生的千言万语,明白了高处不胜寒,无力挽狂澜的世事沧桑与无奈,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笑看世事繁华,淡定人生心态,不求不可取,不求不可得,随遇而安,诸事顺其自然,学会感恩,无憾我心的做人,做事,不再奢望浮华之梦,不再……

当用心触摸真实生活的平淡之时,就会真实的感觉到:只有脚踏实地平平淡淡才是真啊!学会轻轻细细地触摸生之意义,闲闲地写下几段文字给自己或朋友,生活的阅历与历练已打磨出成熟的姿态,在下午茶的氤氲里,风定落花香,享受人生成熟的一种美---雨下的再漂亮,可我们还是喜欢雨后阳光。朋友虽不常在身旁,但却从未将朋友遗忘。

人到中年才真正品味到淡淡的生活很纯,淡淡的花很鲜,淡淡的天空很高,淡淡的友情很真,淡淡的恋情很醉,淡淡的忧愁很清,淡淡的孤独很美…于是,用淡淡的画笔,随着那淡淡的颜色,绘出人生的佳境,绘出人生的无憾无悔!

人到中年,唯心独醉,人生沉浮,如一盏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淡名,泊利,无争,毋夺。一切自然,一切脱俗,一切入幽美邈远的意境,都是人生的淡雅之美。水甘味真,茶清梦好! 人到中年, 一杯好茶,一颗清静心。静静地守望着生活与岁月的点滴幸福……

人到中年的文章8:人到中年

文/雨凡

中年人是个很难界定的群体,大体上是40岁至50岁之间。50岁出头的人,很难将他们归纳为老年人。

人到中年以后,不太喜欢照像。这样的年龄爱照像,必是一个自恋感很强、喜欢出风头的人,或者有某种原因。如果还像青涩少年,喜欢搔首弄姿,会让人觉得这个人很做作。

很多时候,成功的中年男人,往往坐在一张宽大写字台的后面,流露出或威严或和善或干练老成的人生表情。

单手托着脑袋,手有骨感,或者肉嘟嘟的,脑袋里想很多东西,须用一根棍棍去支撑,棍棍一时找不到,就用手去托。这时候,我会觉得这个人很沉稳,胸有故事三千,只是不动声色,他是在淡定地看着眼前的浮华烟云。

我无意中看过某作家的肖像,看到他手指头夹着一支烟,烟雾腾腾,思想的螺旋袅袅上升,高高地举过肩头——很舒服的肢体语言,我觉得他不是做给谁看,这是他的真实生活,怡然自得地享受眼前这份宁静。

手和脑袋挨得很近,中年人不再是四肢指挥脑袋,而是脑袋指挥四肢,大喜大悲、大彻大悟放在一边,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他的一言一行是听脑袋指挥,思想和行为协调统一。

我在友人阿元的博客里看到他在晒书。图片上,大热天阿元光着膀子,在和他一屋子的书合影,下巴颏留着一撮的先锋文人的浓密胡须。中年男人的胡须现在看虽然青黑,但它将很快由青转枯黄,就像秋天的草一样。胡须是一种隐语,倔犟与遮蔽,根根胡须交织成灌木,说明一个中年人内心的遮蔽或者坚守。

当然,中年人的肖像各种各样。有感染力的微笑、象征成熟的胡子、清澈的眼神、发型干练……有一点遗憾,中年人干脆利落的讲话,浑厚、低沉,略显沧桑的嗓音,以及他灵魂深处的欲望,是拍不出来的,只能让旁人去猜。

封面上的中年人,是书的一部分,与书相得益彰,我们看过太多的美女画,也想看看封面上的那些生命情态和生活姿态。

鲁迅的肖像,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方脸浓眉平头。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胡适四十出头,还显得很年轻,温源宁在《胡适博士》一文中说,“胡博士脸刮得挺像样,衣服穿得挺像样。他真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头发漆黑,不见二毛;前额突出,跟奥古斯都大帝相似。一双坦率的大眼,两片灵活的嘴唇,显得能言善辩。”作者认为,“从外表看来,胡博士是由俗人变为学者,而不是由学者变为俗人。”

中年人的神态与他的处境、性格、心情有关。

林语堂摄于1940年的照片,当时他应赛珍珠之邀请客居美国,已发表了《吾国与吾民》和《京华烟云》等作品,正处于事业的巅峰,照片中的林语堂显得悠然自得,极具文人意气。

尼采留在诗集封面上的样子,是一蓬络腮胡子和鹰隼一样的眼睛,眼窝凹得很深,说明他睡眠很差,日思夜想所致。我在年轻时曾经临摹过尼采的肖像,只有旺盛的胡须和犀利的眼神,其它别无长物。

头发蓬松,几缕凌乱额前耷拉。中年人在乎什么?已不像年轻时在乎形象,在乎别人的眼神和评价。一团烟雾,从口鼻,喷薄而出,在他刻满风霜的脸上缭绕,忽左忽右。眼神炯炯,是看过很多事,经历过很多世面的那种。

一张不算颓废的中年人肖像,我以为是在他最好的年龄段,做了一件得意的事情,在一次无意的抓拍瞬间,他或许正斜靠在一张椅上,恍如坐于时间和岁月的旷野,一只手紧攥,凝神托腮,似在想些什么或欲抓住什么,眼眸中有清晨河流上的淡淡薄雾。

人到中年的文章9:清明时节桃李笑

文/窅娘

人到中年,喜欢删繁就简轻快愉悦,做事读书皆如是。比如读黄庭坚的《清明》,读来读去也只喜欢两句: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两句诗连起来读,也顺畅押韵得很。朗朗出口后,眼前便是一幅清明时节桃李花开满树草木葳蕤的浓浓春日景象。

一年二十四节气,从古至今循环往复,是镶嵌在漫长平淡日子里的二十四朵花儿,此开彼落着。瞧,春分谢了,清明又开了。清明开上半个月落了,谷雨又开了。这样想着,心里是不是也会开出一朵朵古色古香的花儿来呢?

但细想来,最喜欢的节气还是清明、谷雨、白露。不仅因为它们的名字读起来如诗如画,写出来婉约静美,也因为这三个节气正是春意盎然或秋意渐浓之时。而夹在仲春与暮春之间的清明,岂止是桃李们在笑啊,所有的花儿草儿们,都在清明的明媚阳光或和风细雨里欢笑着疯长着。料峭春寒早已隐入时光深处,春日融融的大自然里,一座一座的山明秀了,一池一河的水亮绿了,一树一树的花儿盛开了。《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带给人春天的欢喜是这样的猝不及防:昨夜还枕着雨声入眠,一觉春梦醒来,却已是天高云淡,暖暖春日晃得人睁不开眼睛。打开衣橱,在满橱的姹紫嫣红里游移不定:该穿上怎样靓丽的裙衫,才能不辜负这清明时节的大好春日呀!

如果清明是一个人,那他肯定是一个我甘愿追随着浪迹天涯的人。还没到春分呢,就迫不及待与几个好友相约着,清明踏青去。与本城女友邀约着,清明时节穿上刚买的裙衫去郊县赏梨花放风筝。与江西友人邀约着,清明时节去婺源看油菜花。又在邮件里答应大海边的友人,清明去他那里,做一回浪漫的诗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有一个名叫“清明”的北方友人,我也对他相邀:清明,来看看我们南方的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吧。

当然,清明肯定要还乡一次的。与亲人一起去公墓,告诉父亲,我们现在都过得很好。父亲在墓碑上慈祥地笑,我们也看着父亲笑。回城的行囊里,也会装上满满一袋清明粑粑。那是乡下的堂姐妹们,在清明节前去田间地头挑来新鲜的野蒿,亲手做的一种面食。吃着绵软香甜的清明粑粑,又计划着,明年清明一定去乡下,跟堂姐妹们一起,在清明的和风暖阳下挎着竹篮挑野菜。这样野趣横生的踏青,只是想一想,也心生向往了。

所以你瞧,清明哪是一个短促的节日呀!清明分明是长长的一段诗情画意的日子。或者,清明就是一个俊朗儒雅的男子,在春天里陪我快乐地走一程。然后,我在更绵长的回味里,等待着他来年的到来。

人到中年的文章10:生命的意义

文/罗跃

人到中年,我们必须要经历的,是生命的无常与生命的轮回。

年少时,我们渴望着快快长大。外面世界的精彩,让我们憧憬,让我们充满理想,想去一探究竟,想去探寻融入其中的美好,任凭摔得满身碎骨,也当无怨无悔。我们渴望着长大后,要像父亲那样活得伟岸,任劳任怨,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朝九晚五、早出晚归,荣辱不惊、一往无前;要像母亲那样活得伟大,任劳任怨,永远是那么地无私、善良与贤惠;也羡慕着哥哥姐姐们的青春烂漫,在芳华的年纪里,试探着去打开一位心仪的女孩(男孩)那扇温情的门,想想也是多么地美好。

当我们在消磨时光中慢慢长大,暮然回首时,我们会发现,年少时是多么地美好,我们渐渐习惯了在美好中去回忆,回忆童年、回忆过去的点滴与美好。回味过去,我们希望回到童年,享受那时的童心满满、天真无邪。然而我们知道,回忆的只是过去,只是对过往的依恋,但生活中的我们,还得面对现实,我们还得在现实生活中勇往直前。因为,父母已经做了我们的榜样。

在生命的轮回中,我把我的人生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童年、少年时期,年少青春时光的美好,业已消逝在校园里,遂成美好的回忆。当走出校园踏进社会的那天起,人生随即进入第二阶段青年、壮年期,求职、恋爱、结婚、生儿育女、赡养父母,这时需要用一份责任心,直至走到生命的尽头。青壮年时期是人生中的黄金时代,心智渐渐成熟,当棱角被渐渐抹平之时,懂得了人情世故,更懂得了“生而为人”,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毕竟,不管是国家利益,还是个人命运,前辈们已走过的路,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前仆后继。人到暮年,为人生的第三阶段,我想人到暮年还会壮心不已,毕竟风雨之后还有彩虹。

人到中年,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里,是非常尴尬的一段时光。时值父母年老力衰,需要儿女赡养陪伴,我们希望做得更好的是,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孩子尚小,还得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着长大。这时,“柴米油盐酱醋茶”让我们变得伟岸与坚强,我们得让父母安心,还得给孩子们树立榜样。亲人的离去,无疑也是让我感到害怕的一件事。每次,看到手机上有父亲从酉阳老家打来的几个未接电话时,我知道我的身边某位亲人走了。不管再忙,我会赶回老家进行吊唁追思,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还有心中那份逝者在生前的谆谆教诲。

成家立业后,父母肩上的担子才算真正甩掉。“没成家立业前,我就还有一份责任扛在肩上。”这是父亲在我未成家前,说给我的一句话。听了父亲的话,心里不仅有几分酸楚,同时又流露出幸福的喜悦。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女养育成人,本应该享受儿女反哺之情时,父母想到的却是孩子还未成家立业,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一点不假。

父母在,不远游。最近几年,父亲在老家陪伴奶奶安度晚年,一年到头他也难得进城看看孩子们。我把母亲接来城里,和我们住在一起,母亲也常给我说,如果不是要照看孙孙,还是待在老家好。我很理解父母的想法,大半辈子生活在老家,那里的一切都是命根子啊!或许,这正是生命的本真,也是活着的意义。不管我们活得好与不好,不管我们人生处在某个阶段,只有真实、奋斗的人生,生命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人到中年的文章11:六月桃

文/张峪铭

人到中年,记忆大不如前,可奇怪的是有的记忆在脑中像生了根似的。如我嗜好的几种食物,至今依依难舍。六月桃就是其中之一。

这不,当六月太阳还没完全长刺,江南正酝酿一场每年必有的雨季的时候,六月桃在街头巷尾突然冒了出来。先是青的带点红,再是红的带点青,后来红占领了整个桃子,只剩下结蒂上的一片绿叶了。这样的颜色诱惑,我早就把持不住了,下班时,总要拐到卖桃人的篮筐边,挑上几个,以饱口腹之欲。

其实说饱有些夸张,桃子毕竟当不了饭吃。但桃子在我的记忆中有特殊的情结,以致认为它挤进了我的生命体中。母亲的名字就叫桃枝,从小耳濡目染,应该说“桃”字是我会喊妈妈爸爸后的,最亲密的名词。当某一天母亲将一个桃子揣到我手上时,自然有了一个联想。小孩子的嘴,就是小孩子的心。在那缺少甜蜜素的年代,那桃子上的红色与甜味,就这样在我的心头紧紧联在了一起。一看到那特别的红,就想起了那特别的甜味。那味儿不像杏子,甜而不酸;不像苹果,甜而不腻。

桃子的红是特别的。特别得人们无以为名,它没有殷红那么深,不是水红那么浅,它红得有层次,红得恰到好处,于是人们索性叫它“桃红”。当一种颜色以物象形容时,这个颜色就具有了生命力。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则广告语: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可桃子是绿里透红,又非那种大红大绿,这样的和谐,纵有妙手丹青,也调不出来。

桃子的形也是特别的。据我的经验,有核的水果,像桃子这样形状特别的还真没有。一般都像苹果一样,端端正正的,呈对称状态,若真有不对称的,那肯定是受到了天灾人祸,就如生命中的残缺之憾。可桃子不一样,它的整体乍看是圆润对称的,可细细一看,偏偏有一纵向腹痕,且在饱满身躯顶端,形成不对称的尖儿。就是这尖儿,竟赋予了桃子生命中的灵动之美。

想不到,桃子外形演绎着生命的本真。生命不只是循规蹈矩地按一种状态生长,有时候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去绽放。这样的生命才最具魅力。否则它就成不了供仙人品尝的“仙桃”,也成不了人间用桃木辟邪驱灾的“法器”。

可相对于苹果来说,桃子特别大众化。即使在一大二公的集体年代,农村有的庭院里、菜园里总有棵把桃树。邻里之间,互送点时令吃食,桃子也在其中。可能是品种的原因,没有外地人挑到村里卖的六月桃好吃。可拮据的日子哪有想吃就买的自由,小孩子吵不过,母亲才将留存好久的鸡蛋拿出来兑换几个桃子。我家里兄弟姊妹多,能分到一个桃子那高兴得不得了。咬一小口,就放到口袋里,过一段时候,又从口袋里掏出来,吹掉桃子上沾的口袋屑,舔一口又放到袋中。一个桃子能让你温暖好几天。

当然那时的困难是普遍的。记得一小伙伴向我讨桃吃,我有点舍不得,可拗不过,只好用手掐住一个范围让他咬一小口。可那家伙竟然诳我一下,咬了一大口,至今想想,心中似乎还有一丝痛楚。如今食物丰富了,条件好了,你不得不感恩于社会的进步。可总有一些人,面对贫富不均,总想回到老路上去,我不甚理解。真的要过连一个桃都吃不起的穷日子?

我想未必。只不过他们是对过去有选择的遗忘,就像我对童年的味道有选择的记忆一样,因为桃子在我味蕾空乏时出现了,于是它就烙进了我的心。可现在我懂得,桃子是好吃的,但好吃的不一定就是桃子。

人到中年的文章12:中年以后的医生朋友

文/李晓

人到中年,如果你还经常喋喋不休谈论梦想,大体上你这个人是只知道仰望星空不明白脚踏大地。中年了,得注重眼前现实,一天一天好好过下去,许以一万个美好的未来,不如踏踏实实过好眼下美好的一天。

朋友也是这样,渐渐走散,中年的人生不知不觉变得薄凉。这时候突然发觉,那些和你清谈的朋友,所谓精神伴侣,大多是网上往来。而当一个人来和你谈谈身体上发生的事,谈谈生老病死的话题,或叫你伸出舌头看看舌苔,顺便给你测测血压量量体温的人,让你有一种更接近地气的感觉。这个人,就是你的医生朋友。

和医生朋友在一起,有一种踏实的安全感,保持情绪的舒适状态。这种感觉是奇怪的,你和其他一些朋友在一起时,有时可以掩藏内心,说一些口是心非言不由衷躲躲闪闪的话,但在医生朋友面前,你不但可以把自己的身体打开,还可以把心事和盘托出。所以说,人到中年后,真正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自己和亲人们的健康了,多交往几个医生朋友,是你人生中的现实需要,是好福气。

而今最让我心惊肉跳的电话,是在深夜或凌晨时分响起,那大多是父亲母亲打来的电话。两位老人,常被一些病痛缠绕。父亲母亲住在较为偏僻的老城,母亲知道我睡眠不好,没遇到特殊情况,一般是不打来电话叫醒我的。

有天凌晨,我被电话唤醒了,是母亲打来的,语气带着哭腔,娃啊,你爸昨晚痛了一晚上……我跌跌撞撞赶到父母的家,原来,是父亲的痛风病又发作了,双腿红肿,痛得他呼吸都有些困难了,实在忍受不住了,母亲才在凌晨打来电话。

我当时也急得没办法,慌乱之中想起有一个认识的医生朋友郑哥,我给他打了电话:“郑哥,我父亲痛风病发作了,吃啥药啊?”

电话惊醒了睡梦中的郑哥,脾气温和的郑哥先对我一阵安慰,然后吩咐说吃啥药,让我一一记下。早晨,我去药店买回药,父亲吃了,下午就减轻了。

有时郑哥开的一些药方,也许并不是特效药,但有他的存在,首先是来自精神上的一种柔性抚慰,这就让恐慌和压力减轻了一部分。

那次父亲病痛好转后,特地让母亲做了好菜好饭,让我无论如何也要请郑哥来家里吃一顿饭。后来,父亲和郑哥也开始了交往,常在电话里向郑哥咨询请教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平时性格显得抑郁的父亲变得开朗起来。

和医生做朋友,也缘于老侯对我的启蒙。

老侯认识一个县城的医生朋友,那个医生的性格旷达乐观,常在县城摆一些饭局款待友人。我有次和老侯一同去出席他的饭局,吃喝中,一些人高谈阔论,只有那个做东的医生朋友一直笑眯眯地望着他们。

席间,医生朋友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是离县城六十多公里外一家乡医院,一个疾病发作的病人需要他赶过去一下,那病人交代说,他很相信这个曾经遇到过的这个医生。

医生朋友立即驱车赶去,第二天早晨才赶回来,通过他救治,病人已脱离了险境。原来,这个医生朋友有次下乡义诊时,那个前来问诊的病人偶然记下了他的电话。

这件事,让我对这个医生朋友顿时肃然起敬。

我通过老侯认识了那个医生,后来又结识了几个医生做朋友,和他们轻松而实诚地交往着。不见面时,隔三岔五打个电话,叮嘱或交代一下衣食住行中的小事,让我感觉缓缓流淌中的日子,真切而温润。这样交往久了,让我感到,他们在我生命中的存在,已和我的那些亲人一样,在心里融为一体了。

我明白了,和医生做朋友,是因为你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拥抱对方,和拥抱生命的感觉是一样的。因为,你其实就是在深情地拥抱着你的生命。

人到中年的文章13:中年人的焦虑

文/花蕾

人到中年不如狗。话糙,好像却很贴切,同在这个年龄段的人交流近况,经常是千言万语憋在心中,最后吐出这个,相视了然,一切尽在这一句中。

中年人的人生好像特别艰难,上有需要养的老,下有需要投入无限金钱时间的小,比我们大的50后,已经上岸,快乐地享受退休生活,比我们小的70后,率性洒脱,有种说法叫“你尽可以让70后、80后加班,他们负担重,饭碗看得很重,90后不能惹,你多说两句人家要辞职的”。

人生在一个活动可掌控的范围内是从容的。但是人到中年,父母已年老,平时还可支援一下子女,帮忙接送孩子,做做家务,一场病来,如同打仗,更可怕的是很多时候,并非一场战斗能结束:我们家中一位长辈,从查出肿瘤,到现在已近四年,四年里,年年手术,密集的时候,一两个月就要做一次手术。靶向药换了一种又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试了又试,投入的不只是金钱,跟着后面牵挂操心的事一件接一件。

中年人最普遍的焦虑应该来自孩子的教育。现在大家对教育的重视一年更比一年强。本来认为小学阶段,就那么点内容,上课好好听讲,作业做完就是玩。好了,到了要小升初了才发现,人家的娃早就小课上得飞起,手攥大把证书。一种虚汗冒过,赶紧前后打听,补习班上起来。一到周末,忙得连做饭的工夫都没有。这还没算费用,我有个朋友给我算了笔账,她上初中的儿子周末两天的补习费用就是两千元,当然她家是学霸,一般人家,孩子的补习费在每月开支里应该都是不容忽视的支出。

前两个月,南京开始折腾素质教育,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突击检查学校,看学生书包里有没有课外教材,三点钟就放学,学生是高兴了,家长们却疯了,跑到教育局去抗议。教育部门要给孩子们减负,家长却横加阻挠要给孩子加压,不知道的,还以为都是后爸后妈呢。

在产生这样的荒诞剧的背景下,中年人还要应对一般人都会遇到的工作压力,能保持心态平和的真是考验修养。所以别问我为什么头发白得这么快,都是让焦虑烧的。

这段时间李子柒拍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成为新闻热点,是不是文化输出我说了不算,但是那种慢节奏的生活能够抚慰心灵倒是真的。一地鸡毛的生活里,看上这么一段,也算是让焦虑走开一会儿。

人到中年的文章14:人到中年,才明白这些道理都是真的

文/净静

人生这一路上,我们会经历许多坎坷、熬过许多苦楚。随着年岁增长,才渐渐发现:很多事,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很多不以为然的话,等到看透生活真相后,才明白大都是真理。

1

第一,输什么,也不要输了心情。

生活中,我们时常为了一些小事争吵,为了一些糟心事烦躁。殊不知,当我们被负面情绪困扰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好心情。人生在世,没有什么比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更重要了。

有一对夫妻,搬到新小区不久后发现,每晚九点左右都会听到一男一女在快乐地弹吉他唱歌。妻子便抱怨道:“你瞧,人家生活那么有滋有味,再看看我们,一天到晚累个半死。”于是,丈夫和妻子为了这件小事而争吵,两人之间也多了不少怨气。后来有一天,妻子忍不住对丈夫说:“走,我们去看看,叫他们不要故意显摆生活了。”

他们循声而去,却发现声音是从小区外一间平房里传出来的。里面住的是一对修电器的残疾老人,老爷爷断了左手,老奶奶断了右手,两人一起抓着吉他,十分有默契地弹唱着。妻子感慨道:“你们看起来心情非常好呀。”老奶奶笑了笑:“我们断了两只手,已经失去太多,怎么能再失去好心情呢!”

妻子这才恍然大悟。年纪越大,越能感悟到,心情才是一个人真正的主人。输了心情,就等于输了人生;拥有好心情,生活才能变美好。

2

第二,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学会放弃,是生活中常常会面临的选择。学会放下,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轻装上阵,安然地对待生活的转机,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徒弟问师父,如何才能拥有快乐的生活。师父笑着问:“你行囊里都装的是什么?”徒弟说,是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有每次跌倒后的痛苦、伤心哭泣时的眼泪、孤独时的烦恼。

于是,师父带着年轻人坐船到了对岸,然后说:“你把船也带着上路吧。”徒弟很愕然:“您开玩笑吧!我怎能扛得动这艘船呢,再说我们都过河了还要船干什么?”师父说:“你说对了,船只是我们渡河的工具,现在我们过河了,若你还放不下这条船,它就会成为我们以后赶路时的负担。而这条船,正如你行囊里装的东西。”

年轻时,我们总是什么也不舍得放弃,于是执着于把一切揽在身上。随着年岁增长,我们才会慢慢明白:有时候,适时放下,是对心境的一种放松,对心灵的一种滋润。学会潇洒地挥手、勇敢地放弃,才能让自己拥有拾阶而上的从容、闲庭信步的淡然,才能够舒舒服服地过日子。

3

第三,除了你自己,没人能打倒你。

有句话说,“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逆境和风雨。面对困难,有些人总是退缩、认命。其实,逆境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你已经失去了对抗它的勇气,以及对成功的期待和坚持。

朋友茜茜很渴望能在工作中闯出一片天地,可她却接二连三地受到打击。她很难过,但依然不甘心。在彷徨和迷茫之中,她决定去问她大学时关系很好的一个教授,自己是不是该放弃了。教授给了她一颗花生,对她说:“你试着搓一搓,看看会发生什么?”茜茜发现,花生表面红色的皮脱落了,只留下白色的果实,果实却无法被搓碎。

教授说:“虽屡遭挫折,却有一颗坚强、百折不挠的心,这就是花生,也是人生。”茜茜蓦然顿悟,决定不放弃,重新出发。如今的她已经开了好几家连锁奶茶店,每一天都过得信心满满。

从前觉得,困难会将人击倒,年纪越大才知道: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将你打倒。只要你不服输、不轻言放弃,相信自己,坚持下去,那么成功可能就会在不久的将来降临到你身上。

人生宝贵,愿你永远保持好心情,凡事拿得起、放得下,相信自己、强大自己,怀着一颗阳光温暖的心去好好热爱生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