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文章

请欣赏元宵节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元宵节的文章1:元宵节里系乡愁

文/魏益君

能够牵动人情肠、抚慰人记忆的莫过于家乡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了。

“元宵景色家家乐,萧鼓喧天处处春,上下楼台火照火,往来车马人看人。”这便是对家乡小城元宵之夜的传神写照。

记得去岁元宵节,在广东工作的大伯回乡省亲过年,元宵节相约逛小城元宵灯会,大伯的孩子气竟把我们逗得前仰后合。

那一晚,莲花山前,浚河岸边,人如潮涌,沸沸扬扬,几无插足之地,大街上彩灯缤纷,靓女如云,商城内张灯结彩,春花映月。

礼炮声震元宵夜,焰火花开莲花山。夜幕降临,莲花山公园前的广场上,焰火晚会开始了,但见漫天焰火,如天女散花,千姿百态。前来观赏烟花的人摩肩接踵,难以计数,人们把喜悦写在脸上,把祝福装在心中。

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之处以板桥路和商城大道为最。在这里,满街鼓乐齐鸣,倾城男女老幼,浓妆艳抹的、淡雅秀媚的,腼腆的、风流的、鲁莽的、斯斯文文的无不涌上街来,尽情地唱呀、笑呀、闹呀……一年蕴积心中的情愫,都在这狂欢之夜得到宣泄,一年劳作的艰辛,都在这美好的一刻得到补偿。人们相约结伴,喜气洋洋,赏月睇灯。老年人边看边讲,抚今追昔;小朋友手提花灯,蹦蹦跳跳。人在穿梭,灯在交织。灯的品种多种多样,有龙灯、荷花灯、鲤鱼灯、对虾灯。龙灯二龙戏珠,荷花灯月藕莲心,鲤鱼灯鲤跃龙门,对虾灯对虾戏水……人们把对新年美好的憧憬,都在那一盏盏花灯里默默诉说了。更可乐的是大伯,她一手拎一盏灯,借着一点酒劲,在人群中扭来扭去,很多人看着他直笑,大伯也对人家笑,所以便都开怀大笑了。

闹完花灯,来到城西护城河边,放眼远处宁静的村落,那里灯火荧荧,闪闪烁烁,那是农家在上灯,在期盼又一个丰收年。我问大伯,广东的元宵节好玩,还是家乡的元宵热闹?大伯说,外面的元宵节再好,也没有家乡的元宵节亲切啊!大伯说这话时,一脸的眷恋。

是啊,这有花有月、使人难忘的小城良宵,只要你来过闹过,就不会忘记,成为醉美的乡愁!

元宵节的文章2:远行

文/邓敏

元宵节如期而至。九龙的大街上冷冷清清的,并没有太浓烈的元宵味。幸好表妹在这里做小吃生意,我们便相聚在一起过节。如若不然,我真的要一个人承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凄凉了。

记得返岗的前一天正值人过年(正月初七)。那天,红色名城·英雄泸定似乎少了些许的热情似火。铁索桥上的客人少了,大街上的车少了,唯有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和革命先烈们俨然矗立,目送着各奔东西的人们。

自记事起,母亲很看重人过年。她常说,即使再穷,这个日子也要认认真真做一桌饭,以示全年五谷丰登。夜饭十分,她又千叮咛万嘱咐地安排,在动筷子之前(准备吃饭时)从每盘菜里挑少许置放高处祭祀祖先,祈祷先人们保佑全家平安健康、财源滚滚。

泼完水饭(给去世的人送饭,老家祭祀祖先的风俗)回屋,便收到了单位要求返岗的通知。无喜,无忧,无笑,无泪。因为,早已习惯了这种漂泊式的生活。不同的是,这次是我一个人远行。不变的是,必须快速将欢蹦乱跳的心收回、聚拢,并竭力掩饰又一次远离亲人的复杂表情。

“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母亲似乎看出了我多次浮出眼睑的神情和不易察觉的依恋。悄无声息地为我洗好衣服,仔仔细细地清扫着屋子,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我搭讪,大意还是那些老掉牙的但百听不厌的告诫。我常想,父亲已去天堂多年了,假如我妈她老人家百年之后我还活着,有谁还会对我说这些呢?而我,又能到什么地方去听呢?

夜死了,昼活了。我既沉重,又离愁,还不得不拖着近乎麻木的身躯迈出家门。周围很静,只闻大渡河在春的呼唤声中绵延悠长、温柔流淌的声音和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晨风拂面而来,掠过阵阵清冷,抚弄着街道两旁花坛里睡眼惺忪的花儿。“再来的时候,你们还在这儿吗?”我尽量挤出欢喜,在心里笑问那些不会说话的灵性十足的花朵,恋恋不舍地走出了小区大门。

母亲静静地和我并排走着,一只手为我拎着洗漱工具,另一着手不停地理着晨风中乱飞的白头发。我偷看着古稀之年的母亲: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横跨在不饱满的额头上,纵横交错在刻满千辛万苦的脸上,写满了沧桑,清澈的眼睛里全是比以往更多的爱抚和关怀夹杂着的担忧。

车子发动的瞬间,我顿时怅然涕下,无数次的回望也改变不了小客车“哧溜”一声驶出车道后越望越远的事实。再怎么的不舍,最终还是化作了挥手再见。此情此景,真真切切地印证了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那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可我,作为在建设雪域高原大潮流中的一棵小草,只能选择告别,将家乡这“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初春胜景装在心里,独自到折多山以西的地方继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在午夜梦回时独自回味“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雅康高速处于试运行阶段,出城时,小客车师傅微叹一口气,一个左转弯将车子驶进了泸定至康定的老路,沿河而上。经过无数次的峰回路转,小客车才爬进了折多山。山还是那山,路还是那路,人却不是那人了。一仰头,迷人的折多山映入泪痕未干的眼帘。只见它微笑如眠,带着些许苍茫的夜色,静静地躺在天边;巍峨的山巅在蓝天下闪着银辉,无需华丽的装饰,仍可成为世界上最完美、最纯洁的奇观之一。弯弯曲曲的318国道,像一条长长的黑丝带,缠绕着沿途绵延不断的群山,越过积满残雪的山巅,冲进一个个隧洞,爬进丛林蔽天的大山,一直飘往藏人们朝圣的布达拉宫。在折多山,蜿蜒曲折的川藏公路自下而上旋绕,像飘带,似巨龙,如大蟒,任由车辆和行人踩踏、碾压,无怨,无悔,只有微笑和温柔。坐在车里紧系安全带的我,由衷地佩服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

阳光越过大山,照耀着东俄洛(康定市新都桥)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初春的草原向着“生机勃勃”前进,远处的牛儿们成群结队的,悠悠然的,聚集在一起埋头苦干,一动不动的,像画上的小黑点。星罗密布的藏居撒落在草地上、溪流边、山脚下,无一不是亮丽的风景线,独具特色的碉楼耸立在宁静祥和的村落里。公路两旁整齐排列的柏树纸条按奈不住春风的殷勤,竞相展现出娇羞的姿颜,一层层薄薄的绿纱缥缥缈缈的。

我,一个孤独的远行者,不知何时,竟惬意地欣赏着沿途的美景,心胸也变得异常开阔起来,绕着那飘向九龙的黑丝带,跳跃着,飞扬着。秘境的一抹抹浓绿,滴下天然的甘露,浇灌着我的双眼。透过车窗,我清晰地看见,常青树上随风摇曳的红灯笼上、藏历新年欢悦的笑容里、仍然浓烈的新春佳节氛围间……,镌刻着四个大字——富裕花开!

其实,我不是在远行,是在回家。

元宵节的文章3:品元宵节

文/俊逸愚人

中国人恐怕是最爱过节了,除在国外采购回来的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等,单就本国土产节日就足以称得上品种齐全、种类繁多。就拿过年来说,小年夜的喧嚣开始,要到那“二月二,龙抬头”才是结束,现如今节奏加快,待正月十五入夜后的那一阵敲锣打鼓、花灯盈盈、焰火晚会一过,年味就淡了,机关人员也开始正常收心上班了。

在众多节日里,我独钟爱元宵节,这不仅是忙碌的走亲串友的年既将过完,又可正常工作生活了。更主要的是元宵节注入了各种文化品位,正所谓"过佳节,品佳节",就是这么一"品",能提醒自己咸甜自知,酸辣有感。大凡喜爱过节者,他们多爱春节除夕,我是商人,却品不出过年有多好的味道。有头有脸之人在那等着你,员工在那盼着你。还有老者喜儿孙满堂,幼者喜甜糖新衣,他们都能品出过年的一些味道。那夹在中间的一辈恐怕就只欢喜个节日气氛。除夕夜的欢乐固然欢乐,却过于浮彩与喧闹,对我等却品不出些许味道。至此,才明白,“过节”与“品节”是大不相同的。我更偏好“品”的感觉。“品”是一种感受,非听非嗅,超脱五感之外。自古文人多好品,品山品水,品月品星,品歌品画,品得松林竹柏叶常青,品得明月窈然出东山。我不是文人,会品不会品,暂且不论,品罢就定然有所得。于是,上达人文学网品那“缪斯杯”中国网络作家邀请赛入围文章,开始还品出了一丝甜意,我有《惜情》《留言》《写作课》入围了,但当他们问我出多少钱,入几星级会员?才能参赛时,品中味道就只剩下苦涩。

佳节之中,品来别具风味者,元宵节也。我不能因为一个有辱斯文的比赛而不去品了,记得去年去品那焰火晚会,人山人海的街道,彩灯高挂,我开车从桥南到桥北开了足足两小时,到桥北一问,焰火晚会已经放完,又开两小时回桥南,虽没品到焰火晚会,但品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品到了一张张笑脸。同是一日之节,它在每一段时间里都有不同的感情,今年,清晨就是一串鞭炮的响声压过了雄鸡的打鸣,勾起除夕热闹的回忆。上街走走,寒春清冷依旧,但远处锣鼓一响、红绸缎一映入眼帘,心便热了起来。传下来的主题亘古不变,锣鼓秧歌、花脸小丑、地花鼓正演唱着"正月里闹花灯",在这个喜新厌旧的时代,这些已然不太受欢迎,我这年岁甚至略大些的都已觉得俗不可耐,更有甚者,索性嗤之以鼻,我也觉得俗,但又有谁说俗物不可品?在我看来,品得品得。事物虽俗,品到的却是超脱物外。俗,也要俗的有文化,如若不然,再会品也只能是油腻腻的糟粕。可时下,糟粕倒是挚爱。

走到步行街,各种舞狮的,耍龙的正在卖劲,给步行街来了个热气腾腾,有奖猜灯谜正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我也湊过去,运气很好,猜中几个,拿了几袋元宵,很高兴这是实实在在地给你这"文化人",不需交钱入"星级会员"。回家拿油炸,还来了个开口笑。也算是这趟上街不虚此行。

如果以为,元宵节能品的只是这些,那便错了。我钟爱元宵节的缘由在于那元宵团圆夜,花灯挂满有华人的各个街道,姿态万千的焰火照亮了夜空,还有那漫天飘舞的孔明灯,都能让我有一份感动,我感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强,我感动孔明灯上承载的愿望,我感动有十四亿人抬头仰望着明月。仰望着那过完年后的盛世两会。尽管车多人多,但还得吃饱元宵,带着家人去欣赏那灿烂焰火,只要品到一份喜悦、希望,便是乐极。

元宵节的文章4:吟诗诵词闹元宵

文/张辉祥

元宵节,是过年的压轴大戏,重在一个“闹”字。吃汤圆、赏花灯、舞狮龙、放焰火,喜庆热闹。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给我们留下了一串串脍炙人口的元宵诗篇,如今品读起来,仍能感受到当时的火爆场面,趣味无穷。

展灯、观灯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有关元宵的诗词中自然不乏对这一活动的吟诵。郭利贞的《上元》诗写道:“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你看,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门外月华如昼,男女老少街上观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描写灯节盛况的诗词很多,如唐代诗人张肖远的《观灯》:“十万人家火烛光,开门处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写的都是元宵之夜展灯、观灯的欢乐情景。

元宵节也是正月里的爱情节日,充满浪漫色彩。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既展现了元宵佳节的盛况,又描述了在闹市寻觅心上人并与之相逢的喜悦心情。

吃汤圆,是闹元宵的必备节目。南宋姜夔曾对此作过生动的描写:“元宵争看彩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前写卖汤圆的小贩,后写汤圆的珍贵,别有一番情趣。

年年岁岁,元宵节不知寄托了人们多少美好的祝愿和祈盼!

元宵节的文章5:陪父亲打牌

文/胡临雪

元宵节的晚上,我陪父亲打了一次牌,在父亲的脸上看到了他的另一种幸福。

元宵节的头一天,打电话给父亲说回家陪他过节。父亲说,不回了吧,才离家几天,你们工作也忙,回家陪我吃餐饭,又要匆匆地返回,你们太累了,等到清明节时再回吧。父亲的话充满了关爱,也透出淡淡的失落。

第二天,兄弟三家还是如期地回到了那个叫瓦子田的小山村。父亲见到儿孙回到他身边的那一瞬间,突然间觉得有些不适,忙这忙那。于是大家就忙开了元宵宴。在我们这个小山村里,传统节日的菜肴是有些讲究的:肘子、鸡、鸭、鱼、豆腐丸子是少不得的,一般都要有个“十大碗”的。这些食材父亲早就一一备好,单等我们回家下厨。

饭后,我说,爸,我们陪您打打牌,如何?

“啊?”父亲好像没有听清楚还是听错了一样地看着我,有些疑惑。

我说,我们陪您打“跑得快”!

父亲这次听清了,连说“好,好!”并到电视柜上拿来了扑克牌。

其实,当过兵又当过老师的父亲以前是不打牌的,也不允许我们打牌的。在他的意识中,打牌是一种不务正业不求上进的表现。因此,我们也无暇打牌也不屑打牌的。而今七十五岁的父亲,总是离不开这个小山村,因为他与这里的山和水,人和事已深深地融和了,他的“朋友圈”只在这里。也许是时代变了,也许是生活清闲了,父亲也时常与村里的老人们打打牌,但绝不赌博的,只是在懒懒的阳光下或是暖暖的炭火旁边,几位年纪相当的老人,支起桌子很随意地就打起牌来,偶尔也来点小小彩头,但也不争不吵的。

父亲打起牌来很认真,如何出牌,如何打下家,如何反败为胜,还是一套一套的,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的感觉。我们有时也故意输给父亲,他又高兴地指导我们应该打哪张牌,不应该打哪张牌,他就赢不了啦。

快乐的时光总是显得短暂,不觉得就到了晚上十一点,又该返家了,而父亲却意犹未尽,手上拿着牌,嘴上却催着我们早点回吧。

父亲送我们走出大门,客厅的灯光照出了父亲那不再挺拔的身影,虽然看不清父亲的面容,但我能感觉到父亲的不舍。

“爸,过几天我又回来陪您打牌!”我在上车前,又走近对父亲说。

“好,好!”父亲说,“哪天呢?”

是啊,虽然春节七天假才过去几天,但在春节中,只陪父亲吃了年夜饭,就是三叔公四舅父七大姑八大姨地走村串户,又有几个小时陪伴年老的父亲呢?我还能陪伴七十五岁的父亲打几次牌呢?还有多少个小时让他能开开心心地再指导我的人生呢?不知不觉中,我的眼有些湿润了。

元宵节的文章6:汤圆里的思念

文/筱静

又一个元宵节到了,徘徊在超市堆满各色汤圆的冷柜旁,我想起长眠在家乡那座小山上的父亲,想起他再也吃不到我给他买的汤圆了,不觉潸然泪下。

父亲爱吃汤圆,我是在成年之后才知道。但是父亲做的汤圆,却香甜了我的整个童年。小时候,因为母亲工作忙,不能按时上下班,父亲便包揽了给全家做饭的活儿。那时候兄弟姐妹多,日子虽清贫,但父亲却总能似巧妇般,为我们做出各样美味的饭菜。到了节日,更是变着法儿让嘴馋的我们一饱口福。

记忆中的元宵节,给我们做香甜糯软的汤圆是父亲的第一要事。一大早父亲就会起来,用早就准备好的新鲜糯米粉掺杂开水揉成面团,再用炒熟碾碎的黑芝麻加上白糖搅透做成馅。有时候,父亲也会教我们把一个个掐好的小面团在手里搓圆,压成饼状,然后将芝麻馅放在中间,再用双手捏拢搓成圆。父亲告诉我们,捏口的时候一定要捏紧,不然煮的时候,里面的馅就容易流出来。我们笨手笨脚,怎么也做不好,反倒脸上身上到处都沾满了面粉。而经父亲灵巧麻利的手,一个个圆滚滚、香甜甜的汤圆便像变魔术似的蹦了出来。

做好了汤圆,父亲便把它们一个个放在竹匾子里,等着母亲下班回来。我等不及,心急火燎地不停去大路旁张望,等到我开心地拉着母亲回家,父亲已经把汤圆煮好了,满屋子都弥漫着诱人的甜香。父亲总会先盛上一碗给奶奶,然后再给我们兄妹一人盛一碗,最后轮到他们时,通常都是所剩无几了。而在与母亲推让的过程中,总是听到父亲推辞着说他不喜欢吃,吃多了怪腻人的。

煮熟的汤圆晶莹剔透,裹在里面的芝麻馅依稀可见。用调羹把汤圆放进嘴里,香香的,甜甜的,轻轻一咬,芝麻馅似溪水般流出来,那个酥软糯滑,堪比人间美味。

少年的日子一晃而过,馋嘴的丫头转眼之间已为人母。而父亲却一天天地老去,老到再也不能亲手为我们做那包含着浓浓父爱的汤圆的时候,我才从母亲那里知道,原来汤圆一直是父亲的最爱。而最喜欢吃汤圆的他却在那个清苦的年代,把有限的食物化为最淳朴无私的爱留给了他的儿女们。

于是,特意去超市为父亲挑上两包黑芝麻馅的汤圆,成了我每年元宵节必做的功课。我用这样的方式回报着日益衰老的父亲。前年冬天,被病痛折磨多年的父亲生命垂危,在最后的几天里,他不吃不喝,但当母亲端上我买回来的汤圆喂给父亲时,他却奇迹般地吃了下去。那时我们还欣喜地以为父亲会活下来,但是几天之后,父亲还是离开了人世。

我依稀记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父亲是吃着女儿给他买的汤圆安详离开的。透过朦胧的泪眼,那一个个香甜的汤圆已化为浓浓的思念,在我的心里弥漫……

元宵节的文章7:麦仁饭

文/刘立勤

过了元宵节,春荒就开始了。

一年的辛苦好像都是为了春节的挥霍。吃,年夜饭必须是七碟子八碗,要有鱼要有鸡,意味着吉庆有余。穿,应该是新衣服,从头到脚一身新,实在不行也要浆洗干净来个焕然一新,喻示从头开始。玩呢,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哪怕是苦中作乐也要乐乐呵呵疯张几天。

一跨过元宵节,春荒就急不可待地来了。饥饿的我急切地点燃尚有余热的灶膛,把黑乎乎的铁锅烧得暗红,母亲却不知道该做什么饭。她用那缺了一牙的葫芦瓢舀了半瓢清水倒进锅里,“嗞”的一声,灶上腾起一片白色蒸汽,母亲眼里就弥漫着盈盈的水雾。

吃什么?母亲拿起挎篮习惯性去屋后的萝卜窖。萝卜窖早空了,一头猪,五个人,母亲纵使再精明会算计,五背篓萝卜断断是挨不到正月底。好在是要种洋芋了,母亲咬牙打开洋芋窖,切下有眼子可以发芽的部分留下做种子,用剩下的洋芋屁股蒸了半锅干洋芋。纯粹的蒸洋芋甘甜粉面真的好吃,像那纯粹的米饭和纯粹的面条。可一年中又能吃几顿呢,大多时都是瓜瓜菜菜混做一团。

洋芋屁股吃不了几天,日子还得继续。节令已过春分,草木开始发青,母亲带领我们上山寻找吃食。早醒的白蒿、荠菜成了我们的碗中餐。接着是白藤叶、叶儿花、山白菜……母亲手巧,想着法子把野菜做得不那么难吃。日后我也写文章赞美过野菜的美好,而野菜终究是野菜,天天顿顿的吃,终究还是难以下咽。就像苦难可以磨炼我们的意志,没有人愿意天天享受苦难的生活。

野菜很快老去,苦日子仍然纠缠着我们,把春天的日子拉得老长老长。母亲只好带领我们挖山药,挖火藤根。那是多年生的块状根茎,深藏林间厚土之中,挖掘非常辛苦。尤其是山药,喜欢生长在山石缝隙,总是让我们劳神费力苦不堪言。多年后,当山药与鸡肉、猪肉结伴成为餐桌上的新贵大受欢迎时,我仍不喜欢。犹如人人赞美的槐花饭,如果没有优质的面粉帮衬,它成为不了大家喜欢的美味。

为了让野菜变得好吃一点,母亲想出很多办法。她到河里捞小鱼,做成野菜鱼汤;她用石板做成机关,扑捉松鼠,熬成滋补山药汤。最难忘的是母亲曾套回一只斑鸠,做成难得一见的斑鸠山药羹——那真是美味,那是我记得的最好吃的羹汤。

而我最想吃的还是粮食。

有多久没有吃过粮食了,记不得了。地里的洋芋还没有开花,麦子刚刚抽穗,正是青黄不接的日子。吃什么呢?母亲把队里育完种的红苕母子捡回来,挑了又挑,切下可以食用的部分。焯了水,用大蒜和漆蜡油爆香,炖熟,滋味虽然不堪回味,好在可以果腹。

饥饿的肚皮填饱了,但是缺少营养,我们面成菜色走路发飘。母亲看看绿呼呼的麦子,似乎看到了明天的希望,狠下心拿出深藏已久的几碗麦子,我殷勤地围着母亲,推动石磨磨麦子。石磨磨面是一道很闹心的活儿,平日避之不及,想象着白雪雪的面条和浑圆的饺子,我还是满心欢喜地忙乎。母亲却只让我把麦子磨成半拉子,把麦面麦麸一齐盛起来,让我赶快生火烧水。过年时的柈子柴燃起红红的火,锅里水就急呼呼地欢叫,母亲掬起一捧麦麸麦面撒进锅里,搅一搅,又加一把,搅一搅,又加了半把,搅了搅,几经添加锅里依然是稀汤寡水。尽管如此,好在那终是一碗纯粮食饭,我们吃出满嘴飘香。

麦子吃完,碗里的希望只剩下那三分自留地了,那是我们家最后的希望。可惜,豆角南瓜刚出芽,苞谷只有一拃高,小心扒开头顶紫花的洋芋,洋芋只有指头大。唯一的指望是那青呼呼正在灌浆的麦子。掰开一粒看看,淡绿泛白的麦粒圆润晶亮,拈一粒轻轻挤破,是牛奶一般的浆液。伸出舌头尝尝,有一种甜甜的麦香。母亲咬住嘴唇割下一把青麦子,我匆忙地剥出一碗浅绿泛白的麦粒。母亲见了,说了一句——作孽呀!就把麦仁倒进沸腾的水里,撒上葱花和盐,家徒四壁的屋里弥漫着麦仁饭的香味……

我忘不了麦仁饭的那种香味。那份香,让我记得没有比粮食更好吃的饭食。以后的年年,我们虽然挣脱了苦难的魔掌,每到春末夏初,看到绿呼呼的麦子,我还是想让母亲做一碗麦仁饭。一想起母亲那句——“作孽呀”,我立即住了口。

然而,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我多次在自己的文字里把过去的苦难写得温情脉脉换取稿费,让年少的读者误认为那时似乎很是美好。为讨好女友的欢心,我大讲春荒的故事,却勾起了她对麦仁饭的向往。因此,春末夏初回到故乡,满怀喜悦地想为她做了一碗麦仁饭。

手握镰刀看着绿呼呼的麦子,又想起母亲说过的那话——“作孽呀”。我顿时泪流满面,也忽然明白,撕裂的伤口纵然拥有着玫瑰一般娇艳的色彩,那终究是一个鲜血淋漓的伤口让人不堪回首。

元宵节的文章8:踩着高跷过元宵

文/曹春雷

每年元宵节,老家村子都要踩高跷。村委会组织的,围着村子的大街小巷巡游。参与的全是村里人。这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不知道,父亲在世时我曾这样问他,他说他小时候就有这样的活动了。

后来读书我才知道,高跷是我国古代百戏的一种,春秋时就已出现。《列子·说符》:“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在民间流行了。

踩高跷,只要身体允许,男女老少都可参加。我家的邻居二奶奶,七十六了,还踩高跷扮媒婆。在众人中,一头白发,格外引人注意。她将一个能说会道的媒婆表演得惟妙惟肖,一举一动很夸张,惹得围观的人不时大笑。五六岁的孩子也会踩高跷,扮送财童子,装扮伶俐,很是可爱,尤其惹人喜欢。

高跷用绳绑在腿上,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的有一丈多。村里的宝魁踩高跷的技术最好,能踩着高跷劈叉、跳凳、过桌子。甚至,还能鲤鱼打挺。正是因为这个,当时的村花莲姑喜欢上了他。她在队伍里扮演何仙姑。

扮演的人物里,还有傻公子、小二哥、小丑等,扮相滑稽,逗笑取乐。也扮演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张生、红娘、济公……边走边唱,过一把戏迷瘾。有时锣鼓队也跟着,锣鼓喧天,好不热闹。树上的喜鹊都被惊飞了,在天空中好奇地张望。

我也参加过踩高跷。那时八九岁,和小伙伴们争着演孙悟空,扛着一根木棍当金箍棒。前邻的二胖最后不情愿地,扛着他家搂地的钉耙,戴上塑料的大耳朵、猪鼻子,扮猪八戒。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是因为古代有人为采集树上的野果吃,给自己的腿上绑上长棍,后来渐渐发展起来,成为一种有趣的技艺。踩高跷是美好的祈愿,希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日子步步高——— 踩着高跷,当然是步步高了嘛。

元宵节的文章9:元宵节耍社火

文/秦延安

年的魅力不仅在大年三十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更在元宵节人山人海的社火表演中。作为古老的民俗瑰宝,在故乡,社火就像一块吸铁石似的吸引着人们,从年初翘首到了年末。正月十五这一天,一大早,十里八乡的人们,如潮水般涌向县城。有些偏远地区的人,更是天未明就出了门。走路的,骑摩托的,搭车的,成群结伴,将原本冷清的县城挤得水泄不通。

“正月里来耍社火”。作为春节民间最流行的群众自发组织活动,社火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源可以追溯到中国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和原始歌舞。《礼记·祭法》中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社是土地之神,火能辟邪。“因崇拜而思献媚,假歌舞以祈福佑”。歌舞便成为民间最早祀社风俗。周代称之为“大傩”,《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这种古老的习俗经久不衰,一直沿袭至今。种类也愈演愈多,有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等,规模也从几十人到上千人不等,通过戏剧扮演、脸谱造型、高难度的动作和严谨的设计构思,展示惊险出奇、绚丽多彩的艺术感染力和民间教化。

社火队还没到,锣鼓声先传来。街道两旁黑压压的人群便如大海中的波浪不停地翻涌着。楼房顶站满了人,窗户口挤满了头,手脚灵便的更是攀上了树。站在后边的人只能踮着脚尖,扯着脖子在摩肩接踵的人群缝隙中搜寻着社火影子。虽然街道两旁有维持秩序的人,但前边的人仍不知不觉地走出了队列。一些人便抱怨社火怎么还没来,突然,一个金箍棒抡得风响,气势汹汹的孙悟空一下子窜到了跟前,吓得走出队的人直往后退。就在人们还惊疑不定时,身手敏捷的孙悟空已经窜出老远,在那抓耳挠腮扮着鬼脸,逗得人们哄堂大笑。伴随着人们的笑声,孙悟空又继续前去开道。一些人因为没看清孙悟空模样便前拥后挤,突然被憨态可掬的猪八戒和拿着马鞭的大头娃娃拍了一下肩,愣不然地赶紧知趣后退。就在人们看得如痴如醉时,震耳欲聋的锣鼓队又过来了。彩旗飘扬,数十辆花车上载着高台依次而来,甚是壮观。

高台又叫“背芯子”,即故事人物固定在特意设计的牢固铁支架(俗称芯子)上。一个高台一个主题,主要内容有《铡美案》、《桃园结义》等,多取材于戏剧或民间故事。《保皇嫂》中,关公左手叉腰,右手横举大刀,刀尖上端站着刘备,刀把下端站着皇嫂;《借伞》中的许仙撑伞,青白二蛇站立在伞的边沿上,迂回旋转,仿佛正在赶路,白娘子不时环目顾盼许仙,表现出夫妻恩爱,两情依依。还有接连三层,高达数丈的《杨门女将》,门口站立焦赞、孟良二将,马笼上站立的是八姐、九妹,佘太君升帐挂帅,金龙两旁做伴,造型威风凛凛,十分优美,尽显一门忠烈……芯子上的人物离地数米或十多米,凌空垂悬,摇摇欲坠,尽显高、惊、险、悬、巧的艺术特色,使人在离奇中惊叹,百思不解其妙。

当然还有高跷,又叫“柳木腿”。艺人们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踩木跷列队行进,高者三五尺,低者尺余。他们紧随芯子车队,时急时缓,动作潇洒飘逸。看不懂装扮的人们就依照脸谱的色彩来辨识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黄为残暴,蓝代表草莽等等。舞狮子、划旱船、扭秧歌更是少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火就这样穿行在大街小巷。人们如风般跟在社火队伍后,一路前行,看了一遍又一遍仍不过瘾。

社火结束了,年就完了,一切都在春风送暖中开始了新意。

元宵节的文章10:雅趣元宵节

文/李惠

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新年的钟声还在耳畔回响,元宵节的脚步又悄然而至。这个传统节日,在历史上曾留下了许多风雅的故事。

张灯是中华民族在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因此不少元宵的故事都跟灯有关。古人尤其喜欢在灯笼下挂对联,可谓元宵佳节,不见灯联,不得风雅。北宋时,贾似道镇守淮阴(今江苏扬州),有一年元宵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抄唐代诗句作为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人们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内容。

自古以来,元宵节就有“团圆美满”之寓意。当年,隋朝军队灭南陈时,南陈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隋灭南陈后,隋文帝将乐昌公主赐给了战功显赫的杨素。杨素对乐昌很是宠爱,还为其专门营造了宅院。第二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此事之后,深受感动,于是他成人之美,徐德言、乐昌夫妻二人终于得以团圆。这便是“破镜重圆”的典故,时至今日还在广为流传。

在元宵节里也不乏时来运转之人。有一年,明成祖朱棣在元宵节那天微服出游,遇一个穷秀才,谈得颇为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如果说这个秀才的运气是百年一遇,那么王安石在元宵节的经历更是千载难逢。公元1040年的元宵节,20岁的王安石赴京赶考,他一边赶路一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出联测试王安石:“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两大喜事。

岁月悠悠,时光如流,历朝历代都留下了很多跟元宵节有关的风雅故事。那些雅趣非凡的古人,或以趣,或以情,或以才,为这个传统佳节锦上添花,把我们带进一个迷人的元宵之夜。

元宵节的文章11:那年的元宵节

文/王芳

十五的元宵,每年都是人间的一场盛会。观花灯、猜灯谜、民间杂耍,民俗活动的多彩让人目不暇接,元宵节要的就是这份热闹和喜庆。

古人对元宵节花灯有种种抒意,欧阳修先生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诗中元宵之夜,一对有情人相约,月到柳梢头,一起看花灯。这样的意境在元宵之夜,被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抒写出来流传千古。再看辛弃疾笔下的元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此繁华的灯会、如此有情趣的人儿,再被辛老先生妙笔一点,就呼之如出,分外动人。有了这样的诗句,元宵节让人多了想象和向往。

小时候的元宵节已记不得了,印象最深的是前年的元宵节,我陪着父亲在南京看病,那种心情无法言说,看着患有尿毒症的父亲,唯有垂泪。父亲一生,为了工作和儿女,累坏了身体,到了老年本该颐养天年,偏偏得了这种病。妹妹含着眼泪说:“给父亲换个肾吧,姊妹这么多,总有一个能和父亲配对成功的肾。”父亲听后,抬起头来,眼泪扑簌簌地打落在枕头上。他说:“你们有孝心,我知道,可是我老了,没有几年活头,你们还要赚钱养家,没有好身体,那怎么成?如果你们谁再提换肾的事情,我连血液透析也不做了,马上就回家。”父亲是个退休干部,年轻时带过兵,向来说一不二,全家人都不敢违背他的意愿。就这样,我们姊妹几个只能陪着父亲在南京过元宵节。

父亲做完导管手术,透析后,精神好了许多。我们姊妹几个在饭店里为父亲定了一桌他爱吃的菜,老公和妹婿背着父亲来到了饭店,一家人,在异乡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那年,南京元宵节的夜晚格外美丽,窗外五颜六色的灯笼一闪一闪,璀璨的烟花照亮了石头城,父亲喃喃自语道:“好多年没来南京了,旧地重游,变化太大了。可惜身体不争气,不能再到处走动,看一看那些老战友了。”我的眼泪围在眼中直打转。父亲说:“丫头,你不要难过,人的一生总有许多遗憾,不过,我有你们几个孝顺的孩子,有国家给发退休金,这辈子也值了。”

父亲那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豁达心胸,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使我们姊妹几个在人生中不管遇到多大挫折与困难,都会有能力战胜。今年我回家过年,看见父亲依然健朗地在家里收拾家务,心颇为宽慰。

年初三那天,姊妹几个带着孩子围坐在家里,听着父亲谈笑风生,他对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关于家风的话题赞不绝口,他说只要家风好,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才能传承下去。父亲创作了一副春联:“忠厚传家远勤劳致富好”他希望自己的儿女,都能诚实守信,勤劳节俭。

母亲说:“父亲每隔一天都要去医院做透析,他怕耽误姊妹们工作,常常都是自己步行去,步行回。”父亲把自己的病当成一场战争,只要他能走,就不会倒下,只要他自己能动,就不烦扰儿女。他每天像上班一样去医院检查、治疗,充满信心地活着。父亲的言行给我莫大的安慰和动力,让我这个漂泊在外的女儿心里很踏实。

今年的元宵节,妹妹说她一定会带着父母去观灯、猜谜、看烟花,再吃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芝麻馅元宵。她说,家里一切有她,让我在外安心工作、快乐过节。妹妹一席话,让我眼里蒙上了一层雾水。剪不断的亲情,就这样,在一个个节日里相依相连。

元宵节的文章12:灯谜“迷”我心

文/朱小波

元宵节最值得回味的,除了观花灯、舞龙灯、吃元宵外,猜灯谜也是很有趣的咯,至少刚刚过去的元宵节里,长沙城内多处元宵灯展中,设置有灯谜。

在过去,由于灯谜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灯谜也被称作灯虎(也叫文虎)。

据说纪晓岚就曾出过一谜题,连乾隆帝都被难住了:“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打词语一。相信现在的你,也被这灯谜难住了吧?答案请见本文末的注1。

呵呵,不着急,作为长沙人,我们只猜长沙谜语好了。纪先生这是典型的北派灯谜,讲究谜面成文、谜带诗意。长沙谜语是“南派灯谜”的重要一支,长沙谜语雅俗共赏、贴近生活、接地气为中华谜界所公认,更有外地谜友戏称长沙谜语为“玩出来的谜语”,巧的是我朋友中还真有这样一位玩家呢。

元宵节的前两天,朋友进哥在他的朋友圈里挂出了6条谜笺展猜,说是为参加第二天的长沙一社区的灯谜活动热身,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前往活动现场竞猜。我虽是他的“菜鸟级”谜友,只依稀记得有借扣、通假、会意几种猜射方法,没想到一下子就猜中了2条半,兴趣还真的被调动起来了。

第一条谜面是:三毛五毛皆醉翁(打一长沙地名),呵呵,三毛+五毛=八角,幼儿园小朋友也会的加法;而《醉翁亭记》,是每个中学生都读过的古代散文名篇呀。谜底不就是“八角亭”吗?

第二条谜面是“说田心田心到(打著名歌手一)”。“说”与“陈”近义,“田+心”就是“思”呀,哥呀,你是陈思思女士的“粉丝”吗?

至于那半条,谜面是这样的:娄底吉首更加光明(打称谓一、湖南地名一),第一时间我只猜中了称谓的谜底是“女士”,还在思考“更加”扣什么字恰当时,另一个朋友就把谜底“益阳”直接给透了,“哦,真是这样呀”,我不得不佩服谜友的思维敏捷。

当然还有人是“敏于行而讷于言”的,那位猜中“田中花开半绽放(打一影目)”的朋友,也不亮谜底,只在朋友圈里回复:“进哥也是小刚哥哥的影迷吗?”一个大男人说话还这么委婉,我只能掩嘴而笑了,亲自把几个字拆开来再组合,让“芳华”重现了一次。

还有两条谜语:一夕别后人无依(打12笔字一)(注2)、息心相依从此思念不断矣(打13笔字一)(注3),猜字谜对我这“菜鸟”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好吧,权当是隔空捎来的两张入门券,就带着它到竞猜现场向进哥本尊求教好啦,更何况还有机会向谜人圈的大咖们现场学习呢。

元宵节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说的是唐代的盛况;“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表达的是宋人的情怀。今人如我,乘兴赴一场谜会,热热闹闹猜几个灯谜,也算是谜动我心吧。现在元宵已过,而灯谜却已“迷”了我的心?我说个谜语给你猜好不?这是金庸的《天龙八部》中阿紫对乔峰说过的话。

元宵节的文章13:红楼梦中的元宵节

文/张宏宇

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描写贾府的各种节庆活动,几乎涉及到了中华民族每一个重要的岁时节令。纵观这些节庆详略有序的描写记述,可以看出,作者曹雪芹对元宵佳节有着独特的情愫和感受。

在曹雪芹笔下,书中很多地方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小说的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的一章中,就两次写到元宵节。第一处:“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她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过会的热闹。”文中的“过会”,即是元宵节的活动之一。开篇有首诗句:“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可见元宵节成了书中一个重要的提示。

紧接着第二处写道:“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士隐令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文中的“社火花灯”是指元宵节夜晚街头的鼓乐、歌舞、百戏、杂耍、放花灯等娱乐活动,写出了当时老百姓观看社火花灯的盛况。从作者寥寥笔墨中,描绘出了元宵节的热闹非凡,社火花灯,倒尽了当时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红楼梦中详细描写了贾府过元宵节的情景有两次。第一次是元妃省亲时,当时贾府处于极盛时,整个荣国府装扮得花团锦簇,灯光灿烂,非寻常人家可比。贾府的元宵节是在《红楼梦》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带,贾元春归省庆元宵”开始的。元春晋封贤德妃,回家省亲,便正是元宵佳节。

元妃省亲回宫后,还特地制作灯谜与家人同乐。以贾母老太太为首,率领众位美女看戏、击鼓传花、听评书、吃酒行令、猜谜、观看烟花,乐此不疲。大观园中的元宵节,亭台楼阁处处张灯结彩,众小姐丫环们兴高彩烈地参与,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让这样的节日热热闹闹的。红楼梦中的元宵节,为大观园的如花美眷添了一笔闺中景致。

到了贾府第二年再过元宵节时,便开始显露出衰败的景象。《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一章中,贾母开夜宴时,虽然荣宁二府赏灯吃酒,笙歌聒耳,喜乐喧天。但是贾氏族人来者却寥寥无几:“贾母也曾差人去请众族中男女,奈他们或有年迈懒于热闹的;或有家内没有人不便来的;或有疾病淹缠,欲来竟不能来的;或有一等妒富愧贫不来的;甚至于有一等憎畏凤姐之为人而赌气不来的;或有羞口羞脚,不惯见人,不敢来的……”虽然此时的元宵佳节,还显得流光溢彩,浮华奢侈,但早已没有了过去那种雍容华贵的万千气象。如此尴尬的情景,也使这年的元宵节成了贾府最后的精彩。

元宵节贯穿在整个小说中,红楼梦开头,贾府还没有出现,先出现个甄家,书中的甄家覆灭其实是贾府覆灭的前奏,甄家是在元宵节后遭受一场大火而衰败的,而曹雪芹笔下的贾府最后覆灭也在元宵节,现实中的曹家被抄几乎也是在元宵节后。曹雪芹笔下的元宵节,悲喜相加,真幻相生,虚实相形。红楼梦中的元宵节,同样又是生动精彩,且诗意盎然的。

元宵节的文章14:元宵赏灯,灯在我心

文/一鉴堂_如意

元宵节的今天逢着雪和雨。好在天气预报提前就有了提示,因此遗憾,却不意外。很多年没有过年节的体会了。往苦大仇深里说,年节对于我来说,越来越成为一种孤单的提醒。

这种孤单,并非身边没有一个伴,而是心的孤单。我始终以为,心里有伴才是幸福的。可不是嘛,多少人家,因为工作或其他各式各样的关系,不得不分居两地,可是他们“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别离与牵挂,就有了“那甜蜜里,也有甜蜜的忧愁”。而有些人,明明可以朝暮相处,却争吵不断,在心里映照出彼此丑陋的形象,相互厌弃,背离而行,这样的相伴,倒更象是让彼此窒息的侵害,又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呢。

我常常反省自己情感的问题,并坦然记录,希望自己得到正确感悟与引导。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这关系到另一个人,将与我相伴的这个人,我可能对他的影响。我不要在他心目中,映照出丑陋恶劣的样子,我也不要他变成这个样子。

因为这辈子,没有不共戴天的仇人。所以,即使有谁曾经伤害过我,那也一定不是他的初衷。可是后来伤害是怎么造成的呢,是“需要”造成的。有的人,需要利用情感的特殊性,给自己谋取某种帮助或利益。只是因为利用的太过,以致被利用的人无法承担,才会导致伤害的发生。

因此,我说,我不怨恨谁。就是真的不怨恨谁。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感情都不敢承认,不敢承担,那TA还能做什么?对,TA还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利用情感。一个人,为了“需要”,将品格下降到这个层面,就已经是个很悲怆的可怜人了。还有什么比众叛亲离更令人一无所有的惩罚呢。恨一个这样的人,已是不忍心,也,没有恨的基础了。

不需要多少抚慰伤口的能力,人都有自愈伤口的能力和责任。感情,默契比爱与恨重要,爱恨是情绪牵引,情绪过了,爱恨自然就淡了。而默契,却可以让相携同行的人走的更远更轻松。若“我”在意的事情,恰恰是“你”能理解包容的,这就是默契。“我”重视的事情,恰恰是“你”能做到的,这就是默契,价值观的认同,人生观的欣赏。给予他幸福的能量,是我份内应有的事情,而,让我幸福,则是从他心底生发的力量。这就是默契。

元宵今夜,以雨雪为背景,写一封浪漫的情书,制我元宵的灯。惜我者,为我点亮。

元宵节的文章15:元宵节耍社火

文/秦延安

年的魅力不仅在大年三十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更在元宵节人山人海的社火表演中。作为古老的民俗瑰宝,在故乡,社火就像一块吸铁石似的吸引着人们,从年初翘首到了年末。正月十五这一天,一大早,十里八乡的人们,如潮水般涌向县城。有些偏远地区的人,更是天未明就出了门。走路的,骑摩托的,搭车的,成群结伴,将原本冷清的县城挤得水泄不通。

“正月里来耍社火”。作为春节民间最流行的群众自发组织活动,社火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源可以追溯到中国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和原始歌舞。《礼记·祭法》中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社是土地之神,火能辟邪。“因崇拜而思献媚,假歌舞以祈福佑”。歌舞便成为民间最早祀社风俗。周代称之为“大傩”,《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这种古老的习俗经久不衰,一直沿袭至今。种类也愈演愈多,有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等,规模也从几十人到上千人不等,通过戏剧扮演、脸谱造型、高难度的动作和严谨的设计构思,展示惊险出奇、绚丽多彩的艺术感染力和民间教化。

社火队还没到,锣鼓声先传来。街道两旁黑压压的人群便如大海中的波浪不停地翻涌着。楼房顶站满了人,窗户口挤满了头,手脚灵便的更是攀上了树。站在后边的人只能踮着脚尖,扯着脖子在摩肩接踵的人群缝隙中搜寻着社火影子。虽然街道两旁有维持秩序的人,但前边的人仍不知不觉地走出了队列。一些人便抱怨社火怎么还没来,突然,一个金箍棒抡得风响,气势汹汹的孙悟空一下子窜到了跟前,吓得走出队的人直往后退。就在人们还惊疑不定时,身手敏捷的孙悟空已经窜出老远,在那抓耳挠腮扮着鬼脸,逗得人们哄堂大笑。伴随着人们的笑声,孙悟空又继续前去开道。一些人因为没看清孙悟空模样便前拥后挤,突然被憨态可掬的猪八戒和拿着马鞭的大头娃娃拍了一下肩,愣不然地赶紧知趣后退。就在人们看得如痴如醉时,震耳欲聋的锣鼓队又过来了。彩旗飘扬,数十辆花车上载着高台依次而来,甚是壮观。

高台又叫“背芯子”,即故事人物固定在特意设计的牢固铁支架(俗称芯子)上。一个高台一个主题,主要内容有《铡美案》、《桃园结义》等,多取材于戏剧或民间故事。《保皇嫂》中,关公左手叉腰,右手横举大刀,刀尖上端站着刘备,刀把下端站着皇嫂;《借伞》中的许仙撑伞,青白二蛇站立在伞的边沿上,迂回旋转,仿佛正在赶路,白娘子不时环目顾盼许仙,表现出夫妻恩爱,两情依依。还有接连三层,高达数丈的《杨门女将》,门口站立焦赞、孟良二将,马笼上站立的是八姐、九妹,佘太君升帐挂帅,金龙两旁做伴,造型威风凛凛,十分优美,尽显一门忠烈……芯子上的人物离地数米或十多米,凌空垂悬,摇摇欲坠,尽显高、惊、险、悬、巧的艺术特色,使人在离奇中惊叹,百思不解其妙。

当然还有高跷,又叫“柳木腿”。艺人们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踩木跷列队行进,高者三五尺,低者尺余。他们紧随芯子车队,时急时缓,动作潇洒飘逸。看不懂装扮的人们就依照脸谱的色彩来辨识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黄为残暴,蓝代表草莽等等。舞狮子、划旱船、扭秧歌更是少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火就这样穿行在大街小巷。人们如风般跟在社火队伍后,一路前行,看了一遍又一遍仍不过瘾。

社火结束了,年就完了,一切都在春风送暖中开始了新意。

元宵节的文章16:温暖的元宵节记忆

文/刘小兵

元宵节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在我的记忆中,刚吃了年三十的饺子,辛劳的父母还没休息几天,便又会张罗起过元宵节的事来。

小时候,家里条件还不是很富裕,过年的灯笼都是由父亲一手扎成。选个吉日,父亲会从供销社买来白纸、彩条,然后去自家屋后山上砍来毛竹,削成细条状,之后用铁丝扎牢,糊上白纸飘带过后,一个造型别致的花灯便在父亲的巧手下诞生了!

看着父亲做好了花灯,对元宵节的渴望不由得变得越来越迫切。满心期待中,正月十五这天终于到了!一大早,母亲便忙碌起来,只见她将前一晚泡好的糯米放入磨盘,一边推着磨,一边细心地往磨眼里添加糯米,待磨好后再用白布过一次滤,包上芝麻、花生等馅料后,搓成圆圆的球状,一个个玲珑可爱的汤圆便呈现在眼前。早年间,限于家境,母亲做的汤圆馅料简单,口味也比较单一,后来,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中的收入开始增多起来,过年的物质也越来越丰富。彼时,母亲做汤圆,可供选择的馅料也日益多元,除了芝麻、花生,还增加了核桃、桂元干、枣泥,口味自然也是鲜、香、甜、酥,爽口极了。

华灯初上,母亲一声“吃汤圆喽!”的轻唤,唤醒了一家人沉睡的味蕾,也唤醒了我们心间浓郁的乡情。灯火通明里,只见厅堂里两盏父亲亲手做的红灯笼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屋里屋外都披上了一层喜色。喜笑颜开中,一家人团聚在光彩照人的花灯之下,吃着酥香甜润的汤圆,畅谈着一年来的成长和变化,欢笑始终萦满了整个厅房。一家人正说笑着,门外突然传来了乡邻的一声轻唤。原来,是村里龙狮队的成员邀父亲一起去村公坪上表演龙狮舞。当然,一同前来的,还有我的玩伴小兔、小胖,他们每人提着一盏红扑扑、亮闪闪的灯笼,说一起去看龙狮表演。为了争足颜面,每每我都会偷偷央求父亲把家中的一盏红灯笼取下来,里面点上蜡烛,一路屁巅屁巅地跟着小伙伴,随着大人的脚步,一路往村公坪上赶。

来到村公坪,不大的坪地里,早已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乡人。大家纷纷伸长了脖颈,眼盯着坪地中央,只等着龙狮舞开场。“嗵呛,嗵嗵呛”的锣鼓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过一阵之后,在一阵山呼海啸似的喝彩声中,青春阳光的龙狮队便依次出场。父亲参加的是舞龙队,只见他双手举着长长的竹竿,随着龙头的舞动,上下左右划动着优美的弧线,整条龙便在这种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的运动中,变幻着身姿,只看得我们目不暇接。龙队舞罢,狮队也不甘寂寞,他们两人一组,擎着色彩绚丽的狮袍,一前一后地跳跃着、腾挪着、奔跑着,让节日的夜晚充满了生命的律动,也把龙狮表演一次又一次地推向了高潮。

人声鼎沸里,我们一家在母亲的带领下,都会倾力为父亲不遗余力的表演热情鼓掌叫好,听到这种击节之声,父亲和大伙都会舞得格外卖力。这种发自内心的鼓励,如铿锵的鼓点,敲击着龙狮队员们火热的心房,让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舞得虎虎生威,每每到了此时,乡人们过元宵节的兴致也会倍而高涨。

吃着汤圆,举着灯笼去看乡人们的龙狮表演,元宵节就在这样热闹而喜乐的气氛中结束了,新年也意味着过完了,可我们这帮孩子依然怀念着年的甜蜜和幸福。

岁月悠悠,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可儿时过元宵节的情景依旧常常辉映在心间,想念着母亲糯甜的汤圆,父亲耀眼的灯笼,以及生龙活虎的龙狮表演,那份快乐和温暖,萦绕在心田,便汇成了我记忆中最美的年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