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章

请欣赏饮食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饮食文章1:家乡的擀面

文/聂时珍

人的饮食习惯有时是可以改变的,比如我小时不喜欢吃菜薹和葱、芹菜之类的东西,可长大以后对这些蔬菜也慢慢接受了。可有的习惯却是一辈子也改变不了的,比如我喜爱的米粉和面条,特别是对尤其喜爱。30多年过去了,我仍改变不了这个嗜好,这也许就是我一生的最爱。

擀面是何物也?就是家乡自产的小麦面粉,由多道手工工序制作而成的一种面条。这种面条虽然不及机制面条精细,但它的面团经过人工的多次揉捏,制作出的面条口感好,有很强的柔软性,吃起来软滑爽口。

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家乡农村的经济状况不大好,许多家庭的粮食还不能满足自给。农村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多数的家庭每天吃两顿饭食,晚上就要吃一餐擀面。到了八十年代,我上初中的时候,每天走读,上完晚自习回家,奶奶总要给我留上一碗热腾腾的擀面条,有时还在碗底藏上一个荷包蛋或煮鸡蛋什么的,吃起那香喷喷的擀面,心里美滋滋的。每到家乡土豆成熟的季节,奶奶用新鲜的土豆切成一片一片的和擀面一起煮着吃,新鲜土豆的甜美加上面条的软滑,吃起来真是美极了。

奶奶去世后,母亲就接下做擀面的活儿。九十年代初期,我不时尝过母亲亲手制作的擀面。到了新世纪以后,家乡人嫌自种的小麦产量低,收入少,都改种水稻和其它农作物了。没了小麦,擀面也就成为无米之炊。随着农村的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现在的农村人没有几个人愿做擀面吃了。因为做擀面是件麻烦的事情。首先要和面粉,第二步是揉面团,其三是擀一大张面皮,最后切面条,中间要经历很多细微末节的事情。现代的农村人日子好过了,许多人不愿讨这个麻烦。大多数愿花上几个钱,买上一包精制面条,够吃上一阵子。逢年过节,人们当然忘不了买上几斤上等的精制面粉,做做肉包子或包水饺吃。现在的农村老家,做擀面吃已成为物以稀为贵的事情。

当我走出社会,奔波行走在南方的都市,每当上馆子吃上自己喜爱的面条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擀面,想起那些难忘的岁月。过去的生活虽然清贫,没有丰裕的物质生活,但咀嚼软滑擀面的滋味却是终生难忘的。

擀面,融为我人生和生活的一种挥之不去情感。我永远爱这种滋味和感觉。

饮食文章2:饮食男

文/胡竹峰

去年初还是前年底,忘记了,朋友约去他家吃饭,临时要我做两道菜,都是挺深的交情,不好推辞,再说也喜欢下厨露两手,索性遂了他的意愿。

做了什么,我就不说了,总之那顿饭大家吃得不亦乐乎,事后居然封我为“饮食男”。人生在世,草木一秋,谁都是匆匆过客,挣个响当当的名头不容易,以后行走江湖,那可是一张无形的名片,何况“饮食男”叫着好听,听着顺耳,怪好玩的,我也就受之如饴了。再说,自打落下娘胎,谁都要吃饭的,人为一张嘴,树活一层皮嘛。

以至“饮食男”这三个字,我一听到,就暗暗叫好,神采奕奕,精神焕发,有奢侈在嘴的感觉,或者说是寄情于胃的感觉,总之是文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眼前蓦然呈现出这样的场面:

一个穿白衬衫的青年,文质彬彬地闲逛着菜市场,穿过繁华的街道,左手提着一尾鲜活的鲤鱼,右手篮子里装满苦瓜、豆角、青椒、山药、马铃薯、蒜头之类。青蓬蓬的菜叶兀自从袋口探出来,颤巍巍地抖动,正是:

满篮蔬菜装不住,一棵莴笋出头来。

这青年便是饮食男,他提着一篮蔬菜走在回家的路上。蔬菜的淡香飘在身边,浮过热闹的街道,钻进人们的心头,饮食男视而不见,白衬衫上新染了一道碧茵茵的菜渍,那是别在胸前的一枚植物印记,仿佛来自遥远乡村的绿月亮,浅浅一弯,像油画一样清晰,又如水彩般清逸。

水彩的时光那是别样的春愁,心头泛起这样的句子,于是就想起初恋的时光,想起树荫下穿绿裙子的那个女孩,想到一块刷牙,一同洗脸,一起做饭……

饮食男终于回到家,揉揉发麻的胳膊,甩甩酸痛的手指,在水龙头下洗菜,自来水冲出一道白亮的弧线,打在指间,旋在瓷盆里,菜叶飘飘,仿佛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饮食男就是捕捞的渔民,或者是看海的逸士。时间猛地跳回到客居青岛的日子,和朋友一起在栈桥的海岸旁,挑螺蛳、吃牡蛎、啖牛肉烧烤、喝新鲜扎啤,俗俗的充实拧成淡淡的风雅。这些饮食带来的享受,都是穿过喉咙的美好记忆,历久弥新,经年不忘。

电饭煲里的大米熟了,一股清香溢出锅盖,飘荡在四周,轻轻一嗅,胃里顿时爬满饥饿,饥饿得双腿发软。赶紧放油入锅,饮食男开始工作了,煎炒煮炸焖炖,轮番上阵,这些基本功,我想,是作为饮食男最起码的素质吧。

我以前喜欢吃肉,现在偏爱吃鱼。城市米贵,肉价飞涨,我只得吃鱼了,哪天鱼价再涨,干脆戒了荤拉倒,像兔子一样专吃青菜。不过厨艺好的人,烧的青菜堪比鱼肉。这年头,只羡州官鱼肉百姓,不屑市井青菜小民,青菜总之很难流行,但我爱吃。家常青菜,色如翡翠,盛在瓷碗里,香腾腾的,味道很透彻,有股暖心的透彻,有股明润的透彻。譬如蒜茸油麦菜,放酱油,爆火速炒,那滋味直逼人心,然后风韵弥漫;再如酸辣大白菜,放陈醋、辣椒粉干炒,出锅后,清爽中有一丝酸辣,令人舌齿生津,惜乎那种滋味,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饮食之道,讲究风韵与心境一体,表相共味道相依。饮食男女何尝不是如此,但许多人往往徒有其表,就像所谓高级酒店的饭菜,看着漂亮,吃了不爽啊。

饮食文章3:未来的饮食

文/普春燕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饮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品种,琳琅满目的食品已使人类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比如大量的白色污染、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为了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有没有一种新型食物呢?

有,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会努力解决许多问题,发明创造出许多千奇百怪、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型食品。

最流行的要数环保型食品了。环保型食品的总量占全银河系的85%以上。举个例子,比如环保型汉堡,是用环保麦子、环保果精制成的,它有牛肉、鸡蛋等味道,蛋白质也比牛肉、鸡蛋多上百倍,咬上去香脆可口,包装袋也是能吃的。我们吃了这种包装袋会开胃健脾,能清理肠道内的细菌,既环保又健康,多好啊!

还有人造食品,味道也不错。有一些野生动物的肉非常好吃,但吃了又会使他们灭绝。怎么办呢?不要紧,用人造野生肉,它模拟野生动物的肉味和营养,含有维生素A、B、C、D、E和高蛋白等多种成分。这种食品是提取野生动物的细胞、活菌体,加维生素果等配制而成的。肉极其鲜美,风味独特,吃了它可以增强体质,却不会导致肥胖。

另外有一种科技食品,如五味柳条,共分五节,每一节都有不同的特点。第一节是巧克力味的,第二节是水果味的,第三节是肉味的,第四节是软糖味的,第五节是宇宙水,喝了使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还有自动调味饮料,它是采用天地之露水和水果之精华,加胡罗卜素、多维铁、锌、钙配制而成。包装外画有各种图形,如苹果、西瓜、草莓、牛奶,喜欢喝什么口味就有什么口味,喝了能提神益智,促进我们的学习与思考,可方便实惠了!

通过人类的努力,科技的进步,未来的食品比我想的还要好,你说是不是。

饮食文章4:饮食阅人

文/朱美禄

一啄一饮,虽说是小事,但也足以管窥人的某些侧面,故不失为有效的阅人窗口。

豪杰之士,饮食不类常人。廉颇一顿饭吃米一斗、肉十斤,在食量上异于常人。樊哙啖生彘肩,苏武啮雪吞毡,在食材上与众不同。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在吃喝方式上与俗众有别。这些非同寻常的吃喝之举,充分凸显了他们的冲天豪气。

古之仁人,其食不甘。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颜回有乃师之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正是因了这种能吃苦精神,孔子称赞道:“贤哉回也!”需要说明的是,孔子和颜回“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超越物质享受之外,弘毅致远,乐以忘忧,所以人们把这种至高的人格理想、心性修养和道德境界称为“孔颜乐处”。

士志于道,不以饮食好恶为意。以五柳先生自况的陶渊明,“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却能淡泊明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韦丛“野蔬充膳甘长藿”,却能拔钗沽酒侍奉丈夫,打破了女子难养的偏见。他们都堪称是“孔颜乐处”的忠实拥趸。

普通芸芸众生虽不以“孔颜乐处”的标准要求自己,但也唯俭朴是尚。“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因为一啄一饮来之不易,所以粗茶淡饭也觉滋味绵长。

“丈夫处世,不应于饮食求工,能饱餐粗粝者,真英雄耳”,所以中国文化对吃苦精神有着不遗余力的推崇。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便是了苦,享福就是消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都是耳熟能详的勉励吃苦的箴言。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文化对吃苦精神的倡导,最后都落入了“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旨归,认为经过苦难炼狱的煎熬,方可以获得成功的回报。

中华文化既有对吃苦精神的推崇,也有对世俗享受的追求。如“以酒为池,县肉为林”,虽然荣华富贵,但却是荒淫饕餮的表现。“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虽然自奉甚厚,但其靡费也显而易见。至于必欲列鼎而后食,则是偏执的奢侈而已。食不厌精,沉湎于口腹之乐,人就异化成了美食的奴隶,其格调自是不高。然而更为人所不齿的,则是饫甘餍肥却无所事事。所以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在孔子看来,哪怕玩博弈游戏,也比光吃饭不干事强呀。

需要注意的是,沉溺于酒肉中也不能一概贴上奢侈淫逸的标签。《世说新语》中张季鹰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毕茂世说:“一手持蟹鳌,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在流芳百世与及时行乐之间,魏晋人士淡薄前者而追求后者,这是一种任诞和放达的表现。

当然,大千世界,素食主义者也不乏其人。一般说来,素食主义者多是佛教徒或者是具有护生情怀的人士,他们对动物有着足够的尊重,认为动物和人类一样具有灵性,故不食用动物肉、动物油和动物胶。不管茹素与否,应该承认,吃素是一种返朴归真的文化理念,也是一种致力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有形形色色,其饮食固不可一概而论。暴饮暴食,是不善养生的表现。宁可饿死,不食嗟来之食,是有骨气的表现。食肉寝皮,乃是血海深仇,非如此不足以解心头之恨。至于易子而食,则是饥荒年头惨绝人寰的惨象。明乎此,则不仅是阅人,简直是阅世了。

饥餐渴饮乃人之大欲。一啄一饮,虽说是些些小事,但以此为窗口,却可以见出许多。

饮食文章5:食味

文/邵孔发

观人类饮食,似乎在围绕“圆周”运动。祖先狩猎采集茹毛饮血时,只为吃“饱”,得以存活。接之以火烹食,利于咀嚼消化,口味也佳,为了吃“好”。后来,食物烹调还要加上佐料。人或不饥而食、不渴而饮,只图品尝,盖为吃“味”。今人吃腻了鸡鱼鸭肉,想不出新鲜,便去寻找珍稀,吃蛇蝎,是为吃“怪”。此外,还要吃昆虫,生吃蔬菜,提倡无烹调饮食,像是重又回到从前,完成螺旋式循环。寻找新营养、科学营养,也是在寻找新口味。食物及制作的发展史看出人类在饮食滋味上的不断追求。

饮食之于饥饿者是享用。帝王将相钟鸣鼎食,却感滋味难得;为能咽得下佳肴,则需“鼓琵琶以侑饮”“执板奏歌侑觞”。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色是满足眼的,香是满足鼻的,味是满足舌的,食物营养才作用于胃,满足身体营养需求。眼、鼻、舌的欲望永无餍足,甚至压过了胃与身体的营养需求,造成主次颠倒,目的迷失。

食除了养生,历史上还被用来标示人的权力和财富,满足人的虚荣心。为了显示权力和财富,造成食物及制作的靡费。《红楼梦》里,刘姥姥在大观园所见茄子的吃法,可知权钱闲阶级把食之讲究讲到了极致,简直不是为吃,仿佛只是为讲究。饮食的本质是充饥果腹养生,尽美滋味,存在于人极饥之时,如同寒冻才能体会粗褐的温暖。倘若我们无疾病,不缺佳肴,变着花样仍食无滋味,要么是生活太优裕了,要么是劳作太少,要么是我们自身精神上缺少些什么。滋味需要美食,美食不一定能提供滋味。食中找不着食味,食之滋味在哪里呢?

食味在敬。食物皆生物,人有好生之德,故迫不得已而食,对食物敬重有加。佛徒“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为少杀生,荤腥为戒,大家都有“粒粒皆辛苦”的惜心。食物乃自然的恩赐、劳作的成果,无敬心惜心则无食味。《列子》有云:“天地万物,与我並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弱肉强食,无味可言。

食味在劳。百丈怀海禅师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难以仿效做到。人或有体会:自己垂钓的鱼与购买的鱼,味道不一样。自己种植的蔬菜与购买的蔬菜,味道不一样。少年集体动手的野炊同豪华盛大的官场宴聚,味道不一样。吃甘蔗最好一口一口地去啃,咀嚼芯肉,吮吸甜汁;若榨出甘蔗汁直接喝,固然省事,却少了甘蔗的“啃”趣。西瓜籽、南瓜籽、葵花籽帮你剥好,卖现成的仁让你吃,恐或食欲大减,因少了“嗑”趣。“硕鼠”时代已远,不劳而获者尚存,不劳而获,却无法获得滋味,获何益哉?

食味在心。吃看上去是用口,其实是用心,否则便会“食而不知其味”。《论语》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动物进食在于饥饿本能,唯人类饮食取决于精神状态。“酒逢知己千杯少”,精神的投契赋予酒香。儒家安贫乐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饮盗泉之水为志士之情,不受嗟来之食为廉者之情。若违背人格情怀,美食又如何呢?李白遭谗去京,“赐金放还”时,面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食物真滋味,既在食物自身,更在人的心境、在人对饮食文化的精神关照。

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劳动,方能品味食物蕴含的无限滋味。

饮食文章6:咬秋

文/乔兆军

伏天,人们胃口差,饮食清淡,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些。立秋过后,秋风渐起,各种瓜果相继成熟,人们胃口大开,于是开始欢欢喜喜地“咬秋”。“咬秋”既是对夏天身体消耗的一种补充,也抒发的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甜枣是“咬秋”必不可少的。在某一个清晨,竹竿敲打枣树的噼啪声响彻整个院子。打落的枣子在屋瓦和水泥场地上欢快地弹跳着,地上很快铺满一片火红的“云霞”。孩子们捡拾枣子的脚步声,以及欢闹嬉笑声搅乱了宁静的村庄。

抓一把枣子在手中,圆溜溜,红艳艳,顿生喜悦之感。放一粒枣子在嘴里,脆生生、甜津津,有种甜蜜一直流到心里。

菱角被称为“水中落花生”,自然是“咬秋”中的美味。一汪平平的水面上,菱叶密密麻麻地紧挨着。我们挎着筐子,提着木桶,划着小船去采菱。

到达湖中,停船横桨,便开始了采集。菱角躲在菱叶下面,翻开菱叶,就可以采摘,菱角颜色青绿,角上有尖尖的针,不小心会被刺到。我们挑出嫩的菱角,剥开皮,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吃着,菱角开始有点苦涩,不一会苦味尽去,就只剩下满嘴甜丝丝、凉嗖嗖的香了。

板栗是秋天里的一道美食。小时候一放学,我们就扛着长长的晒衣竿,急匆匆地去山坳里打板栗。板栗树高大挺拔,几个胆子稍大的孩子干脆扔下衣竿,“蹭蹭”像猴儿似地攀上树杈,摇动树梢,一阵“叭叭”声响,板栗泛着褐红色的油光,雨点般落下,树下顿时你争我抢,好不热闹。

当捡到一定数量后,母亲会为全家做一顿板栗焖肉解馋,肉是陈年的腊肉,母亲先把腊肉洗净放入锅中煮一下,除去腊味。待七成熟捞起,切成块状,放入板栗,加少许水以小火焖制,期间配以盐、八角、花椒。吃饭时,轻咬一口板栗,粉中含沙、松软香甜,细细嚼来,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都瞬间温暖起来。那种香糯的感觉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故乡的秋果实在太多。啃一口苹果,又甜又脆,那种清香清凉的感觉从口中一直传向喉咙深处;吃着红彤彤的柿子,感觉世界上的甜味都浓缩在这里,透腑入肺;石榴籽儿晶莹透亮,犹如火红的玛瑙。咬一口,美味挑逗着你的舌尖,满口生津,乐而忘忧……

如今悠悠秋风又至,缕缕秋果飘香。自然界馈赠于人类之物,总是那么醇美香浓。

饮食文章7:“小吃货”眼中的四季饮食

文/郑棣文

春天的食物,应该是当季新摘的野菜嫩芽。香椿切小丁拌上豆腐和麻油,荠菜和剁碎的猪肉裹在馄饨皮里,槐花和苜蓿细细地裹匀面粉上蒸锅,还有细嫩的春韭,都是听起来就鲜活清新的吃食。

夏天的食物,总就是为着解暑。大口大口的西瓜,煮得刚刚开花的绿豆汤调了冰糖搁在冰箱里,过了冰水的凉面上浇了芝麻酱和醋蒜汁,还有爽脆的黄瓜淋了甜面酱,柠檬切薄片浸在四周结了雾气的杯子里,都是汗流浃背的时候入口的一阵冰凉。

秋天的食物,只有丰足能够形容。甜南瓜蒸得软糯熟透,煲着在砂锅里的各类滋补的甜汤,苹果和面皮在烤箱里烘出黄油的浓香,新鲜桂花晾晒后酿进蜂蜜里,绿茶旁边摆着的鲜肉蛋黄月饼,以及膏肥肉满的雌蟹蘸在姜醋里被挑尽的每一丝肉,都让人能忘掉开始萧瑟的天气。

冬天的食物,是腌腊货和炖肉的天下。从坛子里取出的各类咸菜还酿着秋天的丰腴,窗外新悬上的腊肠已经开始散发香气,炉子上噗噗冒着热气的锅里,有时是一只老母鸡和葱姜翻滚着,有时是一锅方正红亮的红烧肉,熬了许久的一盆皮冻等着上年夜饭的桌,饺子和各类好彩头的菜早就把它挤得没了位置。有食物如此,夫复何求?

吃,从来都不是一件可以随意对付的事情。

饮食文章8:饮食的生命力

文/燕子

每个来不及做早饭的早上,我都会在楼下的早点铺里买一种油煎包,与我在山东吃过的不同,里面都是粉丝肉末虾皮和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满满的一小包。鼓鼓囊囊又圆溜溜的特别可爱,外面炸得金黄,捏起来就有脆生生的口感,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鲜到胃里去,外酥里嫩,让人觉得特满足。

半夜加班的北京,每一个大型小区里总有一家7-11(便利店),里面卖煮得滚烫的好炖,数萝卜尤其美味,被炖得几乎透明,热气腾腾地咬一口,汤汁啊热乎气儿都一股脑儿涌进胃里,让人想欢呼。

有时也在家自己做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用这样冠冕堂皇的借口买了无数漂亮的餐具,平时在家烧菜光鲜亮丽地盛在白瓷碗里,一小盘一小盘地摆满整个小桌子。做香糯的排骨,上面是细碎的小葱花和姜末,反复添水炖了又炖,直到全部煨烂,滋味一并全收了进去。做漂亮的鸡粥,香菇切得一小片一小片,鸡肉过火飞血水,切得一小粒一小粒的,和了香油,浑圆饱满,米都煮透了,一路香到胃里去。买来的鱼头,混了剁椒,煮了汤,汤头雪白,不知道是哪一步出了点小问题,稍有些腥气,但仍然美味。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人心都难免浮夸骄勉一些,我也不例外。但是面对吃喝的时候。却都坦诚相对,不掩喜恶,吃得汗流浃背的每一个人都是可爱的。

冬天来的时候,我妈就打电话提醒我炖羊肉,补补元气。按着老太太的方子,一斤羊肉兑半斤生姜炖,去寒气。再加点儿香料、当归、枸杞,不用多长时间,香味就飘出来了,整个厨房都是中药的苦香味。每晚进厨房听见咕嘟咕嘟的汤沸声,就觉得这几平方米的小厨房活像远离尘世的小桃源,有繁荣的生活味儿。外面灯光流丽,屋里香味四溢。再就是回父母家的时候最开心,人在火车上,信息就收个不停。妈说,新买的火锅底料是麻辣味的,你肯定爱吃。妈说,冰箱里冰了鲜虾子,可以煮海鲜粥。妈说,买了紫薯,做了紫薯蒸糕,一下火车进门就能吃上。我取笑她说,怎么说来说去离不开吃这个话题。我妈也反应过来,发个笑脸的表情过来。

我怀疑,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饮食还要有生命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的认真生活跟吃似乎就分不开了,热气一升腾,家的模样就清晰了,过日子的精气神就提起来了。世间的人们对得起自己的首先表现就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胃口,做人本来就不需要拈花微笑的佛祖境界,在俗世里没有什么完美,就好好生活最靠谱。

饮食文章9:趣谈冬至传统饮食

文/程中学

冬至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庆贺冬至节,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而各地的庆祝方式多与饮食有关,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冬至食文化。细细数来,颇具趣味。

北方的饺子 从古至今,不论贫富,北方人都保留着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有民谣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可见,在寒天冻地的冬至节,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饺子,定会让人从嘴里暖到心里。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与“医圣”张仲景密切相关。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曾经免费医治好了乡亲们的冻耳病,救过无数百姓的生命。后人为了纪念他,仿“娇耳”的样子做成了饺子这样的食物,以谢张仲景治病施药之恩。

滕州的羊肉汤 众所周知,羊肉滋补、驱寒、暖胃。喝羊肉汤这一习俗,自汉代沿袭下来,至今在山东滕州地区盛行。汉高祖时,有一年的冬至节奇冷,天寒地冻,天子尚难以忍受,何况平民百姓?为讨好皇帝,樊哙煮了一锅羊肉汤,热气腾腾,味道鲜美,奉与皇帝。羊肉汤下肚,暖心又暖胃,吃得皇帝大汗淋漓,欢畅无比。皇帝感念百姓冷暖,便将羊肉汤赏与平民。从此,冬至节人们都要吃上一锅羊肉汤,驱除体内的寒气,为身体补充营养。

江南的糯米饭 江南盛产糯米,旧时过节,人们少不了吃上一顿花样翻新的糯米饭。因此,冬至时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糯米红豆饭,便是江南人的习俗。据说,吃红豆饭可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台湾地区的糯糕 在冬至节,台湾地区的人们讲究吃糯糕,是为祭祖。糯糕是将糯米粉捏成十二生肖的动物形状,蒸熟而成。祭祀时,长幼有序,虔诚无比,以示对老祖宗的敬重。台湾地区的人们借着这个冬至祭祀节,大摆宴席,联络同宗同族的亲人,增进彼此情感,不忘本、不疏远亲人,真切地展示了台湾地区的人们重情重义的一面。

台州的擂圆 台州人冬至吃擂圆也与祭祀有关,同时象征团圆吉祥之意。何为擂圆?将糯米粉加温水捏成圆形、煮熟,之后放在炒熟的黄豆粉上滚(此为“擂”), 擂圆便做成了。除了擂圆,还有一桌好饭菜。先祭祖,再食之。

苏州的酒酿 酒酿是苏州人家家都会做的一种甜米酒,加入桂花酿造,入口甜美,香气宜人。冬至时节喝酒酿,也是姑苏人的一大习俗。酒可为身体驱寒,再配以各种卤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除了吃喝,便是谈生活、话人生,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江西的麻糍 麻糍是江西的特产,也是闽南着名小吃,多作为祭祀用的供品。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且软韧、微冰,食后耐饥。

重庆的火锅 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以麻辣鲜香着称。冬至时节吃火锅,起源于明清,沿袭至今。重庆火锅呈现出的是和谐与淋漓酣畅相融合的场景和心理感受,从而营造出一种“同心、同聚、同享、同乐”的文化氛围。

各地的冬至美食虽然不同,却皆是以健康养生为出发点,驱除寒冷,保持身心的温暖与健康。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与文化,但都是以感恩之心回馈先祖、回报生活,并在寒冷的冬季营造温暖。

饮食文章10:咖啡的滋味

文/江南可采莲

对饮食一向不讲究。只要不是太甜,吃什么都无所谓;喝也只是喝白开水,很少喝茶,茶的好坏从来品不出,咖啡就更不用说了,只是偶尔冲泡一些从超市买回来的速溶咖啡作提神用,一口下去,只觉得苦,到底是否提了神,天知道!每每见到有些人那么迷恋咖啡,便困惑得很,于是就归于人家的矫情或自己的迟钝。

直到那天,我终于品出了咖啡的滋味。

它是复杂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非得静静的、轻轻的品。舌尖上的触感那么柔滑,如丝绒滑过,似爱人指尖的轻抚,味道苦中交织着咸,细品来,又有着游丝般的甜。几口下去,杯壁上竟印出了一圈儿像人群、像鸟儿、像山峰的图案,也算是味道的衍生物吧!

那是个午后,店里很安静,没有别人,只有我和朋友。窗外下着小雨,淅淅沥沥,间或有行人撑伞经过。对面的朋友正静静地看着我,笑眯眯的。他说:“你品一品,仔细品品,感受一下它到底是什么味道……很多人都说好的,自然有它的道理。”

我想说像生活,可是没说,觉得这个比方太俗气。动不动就拿生活来作比,真是俗气透顶!

况且,生活,生活究竟是什么?我一直很困惑。即便是这个午后,我们一直在谈关于它的话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应该是很久了吧,我想到死亡就浑身冷汗,怕得要命!黑夜里躺在床上时,想到死亡就会一个激灵坐起来,似乎不睡着,死亡就不会来临。继而是深深的、深深的孤独,无法排遣,挥之不去。都说孤独是人类的共性,可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孤独感那么深,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大森林里迷路的孩子,被妈妈抛弃的孩子。常常面对着文字,自己的或他人的,就突然的流了眼泪……

有时候,夜半突然醒来,突然想到李宗盛的《山丘》:“不知疲倦的翻越每一个山丘……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胸口就像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多想找个人问一句“你还记得《山丘》吗?”可是翻遍了通讯录,谁才是那个愿意在深夜听你唠叨你莫名奇妙的伤感的人啊!只有继续躲在被窝里,任黑夜把自己吞噬、吞噬……

近几年来,已经很少敢去看花儿了。十几年前看花,欣喜;现在看花,则是伤感。花还是明媚如昨,我却在浑浑噩噩中老了。怕的不是老,只是这浑浑噩噩。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快四十的我仍有许多困惑,没到五十,我却知道了很多事情是由不得自己的。到底是圣人说错了,还是我自己的悲哀呢?

生活,生活到底是什么?抬眼看朋友,他仍然笑眯眯地看着我,一如初见。曾经,他邀我一起去远方,我向他索过一张关于莲的画,可是都没有实现。

我想问,却不知道用什么句子。

此刻,窗外雨更小了,我们起身。外面雾霾散尽,空气格外清新,植物的叶子们被雨水冲刷得更亮了。看着朋友明媚的笑、温暖的笑,我突然想听他唱《山丘》,突然想听他告诉我想知道的答案。

饮食文章11:一碗热汤

文/张佳玮

都说我国饮食文明甲天下,确是真的。我国八大菜系,满汉全席,细点小馔,气象万千,比起西方人单调的只烹不调,我们过得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袁枚在《随园食单》里细说鱼翅海参,李渔于《闲情偶寄》里大谈酒鱼茶肉,学问海了去了,只不过,士大夫毕竟是士大夫,小民百姓临了怕是品不出鱼翅发得好不好、海参是否弹牙汁浓。

老一辈人自有其哲学,求饱求暖,就指望一碗热汤。

蒲松龄为了写《聊斋》,煮了绿豆汤在路边请人喝,以“讹诈”故事素材,可见一碗汤对游方的路人实在是天降的宝物。小时候去乡下陪爷爷奶奶,偶尔还能见到有投亲不着,又不熟悉附近旅店餐馆,上门叩问顺便要点东西吃的外乡人。乡下人怕羞,只问能不能要碗汤喝。奶奶盛了一碗浓浓的青菜豆腐肉丝汤,对面就能热泪盈眶。奶奶说,再往前些时节,冬天一碗汤是能救人命的。

汤的意味,到入冬尤其明显。中国历代多得是这样的故事:外面大雪纷飞,主人在家闲坐,吃一碗料粗味浓的汤。听到有人敲门,大声道:“饥寒交迫,求一碗汤水喝!”千金相救之类的故事属于低概率的传说,穷帮穷才符合绝大多数的例子。主人开门,客人闯进,泼了斗笠上的雪,主人送上一碗热汤来。未等喝,那一份恤老怜贫的暖意就随白气一起氤氲而起,足以救人命、暖人心。这是典型的中国平民传奇:对独行寒夜、饥寒交迫而又无可奈何者,最富有人情味和最实在的,无非是能有一碗热汤喝。

饮食文章12:饮食一缕乡愁

文/宋千寻

吃玉米,现在是最好的季节。暑气刚刚散去,空气中有了一点凉,还夹杂着黑土地上作物成熟的草木香气。这时候玉米也在母亲的怀中睁开眼睛,打量着世界,带着一身珠圆玉润,只需你一伸手,她就到怀中来。满锅的清水放她进去,有杨贵妃温泉水暖洗凝脂的美感,那穿着贴身绿肚兜的葱绿姑娘,一边在水里含着羞,一边将自己煮成金色。待你掀开木头锅盖,满锅的黄金宝玉跳进眼睛里,真是爱极了她从小家碧玉长成大家闺秀的样子。

我的故乡是玉米的盛产地,这里也成了最爱吃玉米的地域。每年这个时候宽锅大灶煮满玉米,就着外面满眼的草木琳琅,再来一点茄泥,毛豆,和几块甜倭瓜佐食,就成了一桌好席。

八月清亮的天,妇女们成群去了地里,挎筐拎兜,里面都是绿色外衣的玉米棒子,偶尔也有几个土豆子,可能自觉得没有玉米的高挑,也缺少她的轻纱绿萝、时尚发辫,于是躲在筐篓的最低处,从不露面。只有玉米一路上伸出头来,露出马尾辫,悄悄把着筐沿,看尽一路风光。

归家的妇女坐在门槛上,一穗一穗玉米就被女主人轻解罗衣,露出碧玉的身体,放进锅里。负责烧锅的丈夫说,这玉米嫩得跟你当年一样,一掐还出水呢。女人撇着嘴“咋地,我现在不嫩了?还不是被你和崽子熬得才不嫩的,想当年……”伴着汉子憨厚的笑声,一家门槛内的玉米香未开锅早已经有了味道。

待到锅沸之后,满屋子的诱惑横冲直撞,三五邻舍的人们被香气吸引出来,树荫下乘凉。八月的秋燥有时候会突然光临,但是相比六七月盛暑,已经相对清凉很多。被誉为“秋老虎”,实则已经没有多少力气,正在准备打马归去。烀熟的玉米太适合喂养胃口了,既不像夏天吃的那么热气熏人,焦心难耐,食不下咽,又不会像冬天蔬菜斗室逆天生长中失去灵气,没了味道,乏了味蕾。在秋燥瀼瀼的时候,给口腹一场甜糯的“供养”。玉米用陶盆端出来,一人一穗,再来一盘腊八小蒜和黄瓜咸菜,一众人在树下安养了胃口。

除了大锅里,铁锅身下的灶坑,或者是屋外架起的一堆火里,也是玉米修炼真身的地方,白白的姑娘,被铁将军的剑戟高挑着放进烈火中,一会儿真身舍利就出来了,面目全非的黑色泛着乌光。水分和青涩已经随着火焰爆裂在空气中,随风飘荡,最好的东西已经被淬炼出来了,吃的人一口一口下去,眉间露出欢喜意。

我的嬷嬷也会做一些别的玉米类吃食,比如用搽板子把新玉米搽出汁来,调兑上佐料,放在笼屉上蒸,熟后,满嘴糯糯的甜。也会做玉米粥,那种最简单的做法,用青玉米粒做原料,煮一锅粥,让一大家子人开怀地饮食大自然最原始的阳光雨露。

朋友的爷爷是赤脚医生,每到立秋之后,就喜欢吃青玉米,吃得香气连连,热气绵绵。他说青玉米有明目的功能,抗眼睛衰老。其次还防治动脉硬化,缓解便秘,防癌又降糖,不可多得的黑土地之宝。食药两用,是养生佳品。这个赤脚医生,耳聪目明,八十岁能打蒿芽,深水里扎几个猛子,上岸后,架起一堆火,烤上几穗玉米,吃得满嘴糊香,背着褡裢消失在村屯之间,仿似一位坊间高人般,唯一可见的迹象就是他烧玉米留下的灰烬,还在冒着烟火的味道。

中国人向来讲究“不时,不食”,意思就是不是当季的时令食物,最好不要食用。宜食用当时当地当节气的食物,在它按照大自然顺天生长的日子里采食它。立秋之后,秋风起,玉米地里风飒飒,云攘攘。玉米头顶上的花儿被风吹得直点头,像是在自我昭告“我已经长大了”,这时候,作为食客的我们“遇见玉米香”,不要错过哦。

不管是乡野老屋昏光,还是城市楼台明堂,在室内吃上一穗煮玉米,就打开了乡愁,饮食一缕乡味,再透过窗子看窗外满目的秋景,我们就回到了草木春深处,同这些精灵一起孕育下一年的蓬发。

饮食文章13:饮食人生

文/清风旷野同行

有人把人生分为两种,一种叫饮食人生,另一种叫艺术人生。

所谓饮食人生,就是把吃喝放在第一位,一生吃吃喝喝,没什么追求,并以此为满足。所谓艺术人生则是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高品质生活,活得有模样,活得有色彩。按照这一观点,生活中绝大部分人当属饮食人生。

民以食为天,这或不为过,尤其在当下,工资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百姓对商场逛不起,医院进不起,电影看不起,房子买不起,汽车开不起颇多怨恨。如此看来,能把嘴管得有些质量,也算是一种不错的人生。

有追求、高品质的艺术人生固然今人崇敬,但饮食人生也是一种态度,生为百姓,淡泊生活,不以饮食人生为耻,把一日三餐当作一种乐趣,视作生活,何尝不一样是生存的境界?

自有其乐本已属无志和堕落,偏偏人以类聚,结交了一帮以饮食为乐的朋友,最奇妙的是又取了一个对饮食有莫大兴趣的老婆,生了一个对此有同样爱好的女儿,真乃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除了工作,我的生活似乎就是烧饭做菜,每一样都烹调得有滋有味,如果缺一种调料,我情愿把火灭掉,花一小时到菜场去搜寻,烧菜必须少油且咸淡适宜,以致女儿非我做的菜总是挑毛病:“我老爸做的可不这个味道”。韭菜馅饺子是全家的最爱,我专门研究了一套流程,包不见卤,吃起来却乳汁盈口,香气四溢。当然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是和朋友们一起满城追逐特色美味。

朋友中就有天生的美食家,哪家火锅口味好,哪家扒皮鱼特有味,哪家烧鸡公最棒,哪家土菜最新鲜,哪家的烧烤有新品种,我们立即杀向那里。江边有一家号称江鲜的小餐馆,低矮的两间平房,生意却十分火爆,每天连门口的路上都摆满了桌子,正值火夏,前面已排有十来人,我们在烈日下等候了几个小时,才在炉灶边等到一张,在烈日和火炉的双重考验和汗水中品尝了美味。高速公路边上有一农家土菜馆,红烧黑猪肉、三味鱼头和自家阉制的咸货味道独特,当时大雪封门,我们夜晚驱车一小时赶到那里,唯我们一桌,老板和厨师又惊又喜,竟然边聊边看着我们用完餐。滁洲寺庙的豆制美食不错,我们双休找到那里,美美的吃了一顿。城北一家小店有烤羊肉肥嫩鲜美,并有黑梅汁和正宗的青稞酒相佐,我们连续品尝几天,连老板都好生奇怪。城中的烤肉味道纯正,我们不怕排四小时以上的队。

每次拿到薪资后,老婆都说,陪我逛街购物,可走进商场,看着高昂的标价牌又退缩了:“神经啊,还是带我搓一顿吧”。

我就乘机说:“当然,这叫量入为出懂得理财呀,我们一家乃饮食人生。在这个生活一天天高昂的时代,保住这个就算幸福指数上升”。

想想也是,工薪阶层,虽然统计报表上人均收入早就进入小康,可把吃喝拉撒尿一刨,一月看一场电影也得考虑考虑了。花不多的钱,把嘴满足,也不失凡人的幸福吧。

不过,这实在有点可笑。在物质如此丰富的时代,难道还在为嘴犯愁吗。

“这辈子住几十平米的房子,拿着这么点薪水,也没特殊的本事,追求所谓的精神境界。能把嘴满足我就知足了。老百姓的生活就是吃喝拉撒尿,如果这个都满足不了,要那什么艺术人生有何用?这难道这有错吗?”

我无语。

对一介平民,艺术人生也许只是一种向往,但饮食人生才是他们真正的生活。

饮食文章14:澄城御面

文/王政

在传统饮食习惯中,大米白面属主食,而蔬菜、鸡鸭鱼肉是副食。对于北方而言,主食以面居多。但在地处渭北高原的澄城,却有把主食当副食,把面吃成菜的饮食习惯。

比如御面,就是把面粉与水搅拌成糊状,摊开在箅子上,蒸熟后成块状,纯白如玉,因此御面有时也写作“玉面”。为了增加口味,有人会在面粉中适当加一些晒干成碎末的花椒叶,这样蒸出来的御面,白里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碎花椒叶,如黑芝麻镶嵌其中,既好看又美味,颇引人食欲。把御面切成薄片,与粉条、黄瓜丝等拌在一起,佐以姜末、陈醋、蒜泥等调料,这是常见的一道凉菜;也可以和蔬菜、粉条等热炒。饭店一般都选择前者,家庭则夏天凉拌,冬天热炒。无论怎么吃,都特别筋道,凉拌更兼光滑、柔软、清爽之美。

我查阅百度资料,发现御面的由来其实可以追溯到周朝。相传周太王古公亶父在豳地时,其夫人太姜贤惠聪颖,以善烹调着称,是她发明了御面。当时叫“淤面”或“玉面”。后来,古公亶父从豳迁岐,途经乾县梁山,便把淤面也带到了乾县、岐山一带。古公亶父的重孙周武王灭商建周后,来到祖居的豳地朝拜,点名要吃曾祖母太姜创始发明的淤面,“淤面”从此被称为“御面”。此后,御面一直是秦汉各代的宫中食品。慈禧太后晚年喜欢翻阅历朝案卷,对周人先祖居豳的历史及《诗·豳风》颇有研究,竟然从古籍中查到了约3000年前周太王夫人太姜制作淤面的记述,深为感动。后来八国联军入侵,慈禧逃到西安时,特地点了这道美食。

现在陕西长武、彬县、旬邑一带也有御面这种地方小吃,据说,虽经3000多年的演变,但做工仍是周朝太姜首创的四道工序——洗御面、炼御面、蒸御面、切御面。澄城御面似乎和彬县御面同出一源,至少有点关联。但从制作工序上看,澄城御面远没有那么复杂,省略了洗、炼两道工序。普通人家隔上十天半月蒸馍时,顺手和点面,往箅子上一摊,与馍一起入锅,馍熟御面也熟了。然后切片调味,就着刚出锅的热馍吃,别有一番味道。

我推想,澄城御面的产生应该与过去人们物质生活匮乏有关。过去,人们日常生活的主食普遍以玉米、豆类、糜谷等粗粮为主,麦子之类的细粮很少,蔬菜等副食更缺,尤其是冬季和初春时节,蔬菜更是稀罕之物,用当地话说就是“鲜物”。所以,人们就把御面当作菜,就着粗粮馒头吃。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却仍然习惯于把御面当菜吃。

我一直认为,把面当成菜,把主食吃成副食,应该算是饮食上的一种创意。而这样的饮食创意在澄城还有很多。比如煎饼,人们大都习惯于卷菜吃,或者蘸汁吃,但澄城有一种吃法就是将其切成面条状,就着馒头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