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文章

请欣赏春游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春游文章1:春游召稼楼古镇

文/郭树清

从市区坐地铁8号线南下至沈杜公路,再转乘175路公交车行驶约10分钟,便来到了位于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内的召稼楼。

召稼楼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堪称上海农耕文化发祥地。相传南宋绍兴(1131)年间谈德中在榃湖岸畔搭建了专门用来召唤农夫垦荒稼耕的小楼,人呼召稼楼。后形成了以小楼为中心的集镇。约至元代,召稼楼已成为浦东垦荒中心。明朝中叶,谈氏后人改建召稼楼,上悬大钟,敲钟召唤农夫下田劳动、歇息、收工。垦荒业的不断发展,使海滩荒地成了粮棉之仓,召稼楼遂成浦东都会。

召稼楼是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水乡古镇。走进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斑驳的石板,曲折的弄堂,鳞次栉比的观音兜、骑马墙曼妙成景;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浓郁的江南风情沁人心脾;梅园、礼耕堂、宁俭堂等老屋宅邸古朴典雅,风华依旧,引人思绪悠悠。砖木屋檐上随处可见成串的红灯笼,充满着浪漫朦胧的意境。缤纷的广告旗帜和店招牌匾沿街密布,让老街平添了喜庆和吉祥,仿佛让人置身于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徜徉于礼园,这里是礼拜先贤的圣地,修身养性的园林。在这座风光秀丽的园林里,乡人为两位改写上海历史进程的先贤——上海城隍秦裕伯、浦江合流第一人叶宗行建造了纪念馆,供人缅怀和祭拜。置身其间,树木葱郁,遮天盖地,绿意盎然,繁花似锦,鸟儿鸣唱,嘤嘤成韵。园内假山、亭台和整洁的步道曲径通幽。河水潺潺,碧波荡漾,小船悠悠,给人一种安宁祥和和诗情画意的江南景色。

召稼楼地方不大,人口不多,可人文传统却深厚,名人大家荟萃。召稼楼历来被称为海滨邹鲁,耕读传家,文教发达,绿野私塾、春雨草堂家塾、广智学堂等众多学校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江东才俊。张闻天、黄炎培、曹汝霖等都曾在这里的绿野私塾、春雨草堂家塾、广智学堂就读启蒙。走进召稼楼,浓郁的书香气息在古镇弥漫,浸透着这里的每个角落,无不让人感受到此地丰厚的文化内涵及乡风民俗。

召稼楼古镇水网交错,河道纵横,溪水绕街,古桥众多,连街踵巷,被称为桥的天地,最有名的是望海桥、瑞徵桥、礼陆桥。春风惬意中,沿石阶登上礼耕桥的石拱桥面上依栏眺望,阳光普照,春色悦目,古镇美景一览无余,那幽静恬淡与雅致严谨的格局,濡盈心田。湿润温热的河面微风轻拂,宛如一串串珠帘的垂柳随风摇曳,河岸两旁无尽的绿意夹裹着波光粼粼的河水在眼前一路欢歌,一路怡情。

走过一条条石板路,跨过一座座古石桥,饱览了古镇自然美景之后,缓步在蜿蜒狭窄的召稼楼街巷,人流如潮,人头攒动,沿街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土特产、老字号糕点,富有地方风味的美食小吃,品种繁多,扑鼻的香气散发于古镇上空,鲜美诱人。行走在主牌楼古戏台前,传来悠扬的歌声,服饰艳丽的艺人,演绎着动人的具有民间乡土艺术特色的地方曲艺,那滋润心扉的音韵腔味,引得游人驻足观看,似梦似幻,赏心悦目。

古朴的召稼楼,清新、自然、秀美,颇有古今合一之风情。春游召稼楼,春心荡漾,身心愉悦,恍若超凡脱俗,让人陶醉。

春游文章2:春游三故居

文/草萌

龙年初春乃至立夏前夕,我两度游巢湖。作为安徽人,又属“巢湖老乡”的“布衣将军”冯玉祥,“和平将军”张治中与“传奇将军”李克农三故居,这好比三篇大文章,我能在一个春天里,读到了读懂了,可谓三生有幸!

一如文友所知,结束首途游完中庙姥山及踏入“李克农故居”后,曾有小文《走马巢湖一日行》见报。不过此刻回味,稍感单薄,原因是所发感慨,重心乃呼吁“大湖”环保意识要增强,而对于“传奇将军”当年在隐蔽战线的特殊贡献,以及情报保卫工作的杰出成就,却未作深层次的开掘,那图片、那实物的见展,真令人震撼,亦堪为将军“传奇”佐证所在。不过,三将军中早年只有李克农由巢湖随长辈迁居江城芜湖,接受过系统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自是幸运者之一。而我们只有也只能在拜谒冯玉祥、张治中二将军故居后,才从文化层面萌发出些许联想。比方说,张治中先生何以在那么久远的年代,就有那么坚强的信念,重视国人的教育事业?一如陶行知先生举办晓庄师范,他厉行“生活即教育,社会是课堂”理念,办起办成了他的“黄麓”。是张母“咬口生姜喝口醋”的家训,又是邓颖超大姐的题词“文白先生为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杰出的重要贡献,将世代为中国人民所纪念”,凡此既做出了回答,也开掘了将军的爱家爱国爱民的精神源泉,当为准确无误的结论。另在“桂翁堂”里,还发现了将军自题《兴农壁报》“建设农村是建设国家的基础”,又号召黄麓师生“与旱灾抗战”,像打日本鬼子那样战胜自然灾害。好不难能可贵!大教育家梁漱溟先生的高见“教育不改造,则社会改造不得完成;社会不改造,则教育目的亦落空”。亦在彼时彼地得以与将军题词同室展示。江湖之水禁不住,文化之潮汹涌来,是之成就了今天和未来的主旋律,几成共识。

而人所共知,冯玉祥将军“丘八诗人”,绝非自幼从军的一位“武夫”的自我调侃,他是崇文重武的伟人,否则他何以作出“结庐泰山好读书”的决定?!否则又何以为“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的决断。冯将军有“四种死法”说:病死,老死,做亡国奴被杀死,上战场与鬼子拼杀而死。更见其豪气震环宇,爱国情怀遍五洲。应当说,如此精神(文化)永不死!难道不是吗?近有传媒刊出《冯玉祥死亡之谜》,指出冯当年所乘“胜利”号轮“是有美国情报人员在搞破坏”的结论。今天面对将军故居展柜中一张由蒋介石手书的派遣冯玉祥出国考察的派遣证(复印件),我与同伴戏言:好个老将军!您与老蒋义结金兰,他又与您称兄道弟,当无情烈焰向您与爱女扑袭而来时,曾有瞬间的悔意吗?

回头再看出自三故居的三将军寿数:“和平将军”享年79岁,冯将军66岁,“传奇将军”63岁。人说,如果冯玉祥先生不上当,返国后能顺利到达东北解放区,寿当百年,应无悬念。如此后话,憾情善意俱在啊!

春游文章3:春游希尔寨

文/范立志

早听说希尔寨生态旅游山庄很美丽,阳春三月,喜师友来访,结伴成行。

希尔寨生态旅游山庄位于湖北武穴市梅川镇西北方向,距梅川约三公里,园区面积约500亩。它就像一块翡翠,镶嵌在希尔寨山下。

一走进山庄,就听到“咕咕咕”、“喳喳喳”的清脆鸟叫声,或在林间呼朋引伴,或于枝头引颈独鸣。如若你有兴致,完全可以停下脚步,对着鸟儿,也“咕咕咕”、“喳喳喳”叫几声,它并不生分,会好奇地歪着脑袋友好地回应你几声,再用那睁得圆圆的眼,瞅着你,再瞅瞅自己的伙伴,鸣叫几句,好像在说,又有朋友来了。让你享受一番近距离交流的乐趣。

希尔寨生态旅游山庄有很大一块迷人的竹林,位于山庄与希尔寨之间,一条环庄路,如一条腰带,风情万种地束在竹林的腰间,衬托出她的飘逸、美丽。此时,竹笋正破土、正拔节。你看,那刚拱出地面的,几乎能聆听到它破土的声音。尖尖的脑袋,沾着泥土,沾着露水,如刚落地的婴儿,一切都是新的;那长点的,半人高的,人把多高的,是那婴儿的哥哥姐姐,她已脱下母亲给的一身棕色的保护衣,裸露出稚嫩的皮肤,尽情地沐浴着阳光和呼吸春的气息。

古人称竹、梅、松为“岁寒三友”,可见对竹之喜爱,以至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句。

大凡景观,大多有水、有桥、有亭,希尔寨生态旅游山庄也不例外。沿环庄路来到庄园的东头,走一段下坡路,便有一眼长方形的池塘,阻住路的去向。庄主爱水,不忍填土铺路扰塘,在塘腰处架一路桥,桥虽是钢筋水泥结构,但经历过风雨,却显得古朴,很自然地融入到清新秀雅的环境中。沿环庄路向下走,桥右塘大,桥左塘小。桥右塘碧波荡漾,山影戏水;桥左塘新草绽绿,垂柳婆娑。塘面一小片一小片的荷叶,遮住了碧水,只留一条条小巷,供阳光留影。荷叶上,细碎的水珠在阳光的映照下,如池塘的眼睛,好奇地瞅着我们,不停地眨呀眨。有三五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呱”地叫着。一群群蝌蚪,在塘周围水草边聚了又散,散了又聚,游来游去。看着这情景,不禁想起赵师秀的“青草池塘处处蛙”。

在这眼长塘的上方十多米处,还有一口大塘,塘中央有小岛小亭,塘岸与小岛有一铁桥相连。早有人跑过铁桥,在岛上留影。

樱花是希尔寨生态旅游山庄的花旦,站在台前最显眼的位置,出尽风头。走进山庄,最抢眼的就是她。放眼望去,满目樱花,大红大紫,就像是晨熹微露的朝霞。走近细看,层层花瓣亦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一把一把地叠着,有六七层的样子。

同是一棵树上的樱花,姿态却各有不同,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绽蕾吐艳。开得早的,花瓣花蕊朝下,就像那正撑着的小伞,花瓣是伞衣,花蕊是伞柄;开得迟的,花瓣花蕊则朝上。花蕊从小伞中探出小脑袋,像是一个个好奇的孩子,悄悄地探视着外面精彩的世界。把把小伞,迎风招展,婀娜多姿,柔嫩而富有弹性,好像轻轻一捏,就能释放出充足的水分。

向樱花深处走去,有笑声传来,是几个美女文友在赏花、读花、嗅花和拍照。神情专注,笑声清脆。我既喜欢看这人花合一的画卷,喜欢听这欢快悦耳的笑声,又怕这笑声惊落了一树繁花,更怕这笑声惊跑了整个春季。

春游文章4:春游小记

文/东兴赤郎

今年的倒春寒并不太冷,虽然下着小雨,但我还是决定出去走走。

走在沱桥上,桥上的汽车很多,发动机,喇叭声,轮子磨擦着雨水的声音很嘈杂,我不太喜欢这样的嘈杂,于是我下了桥,来到桥下泥泞的小路上,这里天晴时还有些钓鱼和游玩的人,但现在下着小雨,已没有了天晴时的熙攘,除了小雨点打在绿叶的沙沙声音,挺清静的。但我却特别喜欢这样的清静。路虽然泥泞,好在我穿了雨靴,这条路正好适合我这行头,于是顺着沱江,往下游走去。

我边走边看着两岸的风景,河上朦朦胧胧的起着雾,远处的景色并不能看太清,经过河边的曲轴厂,我看到一片菜园子,也不知道是谁种的菜,长的挺好的,很难想像在这城边上可以有这么大一片菜园子,河提被人种上了油菜花,金灿灿的,我刚才在桥上就看到了,不过还是走近了看着更鲜艳,醒目。我弯下腰,闭上眼晴,把鼻子凑近了油菜花,嗅了嗅,那味道像蜂蜜一样,我慢慢的伸了个懒腰,感觉像刚睡醒一样,有种想呐喊的冲动。

也不知在这里停留了多久,我继续向前走,走上了一条笔直的大马路,旁边是污水处理场,也是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不然我看到这里,可能还会以为这里是河边公园呢,因为这里种的树和草都是那么的美丽,这里还种着许多的梅花,上次我来时它们开得正艳,现在已经谢的差不多了,而我记得上次有颗梅花树还全部是花骨朵儿。这次既然来了,顺便去看看它吧。

虽然是倒春寒,下着雨,吹着风,但我不感觉冷,那雨像厦天吹着空调一样的清爽,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那颗梅花。旁边的景色我也来不及细看了,只是一股脑的往前赶路。

终于,在一片小林子后我看到了它,它是那么独特,这么多梅树只有它还在开放,粉红的花瓣给这阴郁的天色平添一摸亮色。我走上了后边的凉亭,双手扶着栏杆,伸着头,想看清楚每一叶花瓣,越近发觉得好看,漂亮,这大冷的天,别的花都把花骨朵包得紧紧的,唯有你这样大张旗鼓的开放,也不怕你脚下的茶花嫉妒吗。

在这里逗留了许久,天色有些暗了,我也起身了,但我走之前,拿出手机跟这颗别样的梅花合了张影,也许明年不会有时间再来看看它了。

收拾起我那满足的心,我转身顺着原路往回走,我该回家了。

春游文章5:春游吕四渔港

文/石拓

江苏省的吕四渔港,及其“吕四”周围的海域,以前我是知道的。其海域是黄海中的吕四渔场,而吕四渔港处于黄海的最南端,在长江口附近,与东海交界。吕四渔港地属江苏省启东市的吕四镇。

在上海,生活在崇明岛及崇明岛以北地区,如海门、启东等地的人,说的都是相同的方言。这种方言,上海人统统称为“崇明闲话”,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统统称为“崇明人”。而且把这个地区的土特产,称之为“崇明特产”。

在崇明的诸多特产中,最为有着名的要数“崇明大闸蟹”。特别要说明的是,长江水系中的野生大闸蟹,每年在崇明岛附近的长江口,近海产苗,长成幼蟹后,逆长江洄游,所以“崇明大闸蟹”是长江水系大闸蟹的正源。在崇明大闸蟹中,其中以“乌小蟹”和“六月黄”最为着名。除了“崇明大闸蟹”外,还有“崇明老白酒”,即:一种用糯米酿造的甜酒;还有“崇明糕”,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甜糕,等等。

在启东吕四海域的黄海中,有着丰富的海洋食物资源,如黄鱼、带鱼和鲳鱼;梭子蟹、黄泥螺、蛤蜊及海蜇皮等。不过,自我懂事起,至少到今日春游吕四渔港为止,据我所知,黄海出产的海产品,除去个别人的“跑担帮”外,几乎是不供应上海的。尽管地处长江口的上海,也可算是在黄海的岸边。上海人吃的近海产品,主要来自于浙江东海的“舟山渔场”。所以,卖海产品的店员或贩子,都把自己的产品冠上东海两字,例如:东海带鱼、东海黄鱼等。

不过,黄海南部的海滩上,所出产的食用贝类中,有一种叫“毛蚶”(又称“毛蛤”)的贝类。这种贝类在上海的过去,是有买的。秋冬时节,正是“毛蚶”丰收之时。秋冬时节的“毛蚶”,个头只只肥大,味道极鲜极好吃,是上海贫寒人家餐桌上的美食。况且“毛蚶”的壳,可作为“洗马桶”的介质,真可谓是价廉物美的好东西。我小的时候“毛蚶”只卖几分钱一斤,即使到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也只不过几毛钱一斤。

可是,不知是“谁”作的“孽”,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秋冬时节,上海爆发了“甲型肝炎”流行。得病的人数以及死亡的人数之多,在世界传染病的历史上,一定是少见的。据说当时的病因是吃“毛蚶”吃出的,当时有人疑问,“生活在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吃‘毛蚶’,吃了千百年,也不曾吃出人性命”。后来据说,来自黄海的“毛蚶”受到了污染,所以人吃后感染“甲型肝炎”。后来又据说,比“毛蚶”更加鲜美的“宁蚶”也不能吃。最后统一规定,无论是黄海产的“毛蚶”和“宁蚶”,还是东海产的“毛蚶”和“宁蚶”,统统不能吃,市场上禁止出售。从此,上海的贫寒人家,少了一道价廉鲜美的菜肴。

在上海至崇明和启东的“崇启大桥”建成以前,上海到崇明、海门、启东等地的交通是水运,无论是老上海的“大达码头”,还是目前正在运行的“吴淞码头”,都有客货轮船往返。老电影“51号兵站”中,所讲述的上海至苏中地区的运输线,就是这条路线。

去年的年底“崇启大桥”建成通车,陆路交通成为了现实。“崇启大桥”也许是长江上最后的一座大桥,这是因为“崇启大桥”的东边已经是长江的尽头。

所谓的“崇启大桥”分三段组成,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至长江江中“长兴岛”的一段,是江底隧道,长兴岛至崇明岛的陈家镇一段为跨江大桥,大约在崇明岛的前进农场附近,再次跨江大桥至江苏省启东市的汇龙镇。路程虽然不太长,可是经历地上、地下、江河、沼泽、滩涂和大海,风景之优美,道路至曲折,假如用“神出鬼没”来形容,我觉得一点也不过分。

前几天,我们在一家旅行社,报名参加了一个名为“崇启大桥,汇龙镇,吕四渔港”一日游的活动,旅游费用六十八元整,餐饮自理。对于这次旅游,我热衷于的是吕四渔港,也是我的向往。这是因为,吕四渔场是我国着名的渔场之一,这是我在孩提的时候,就已经熟知了的,与诸如: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等文句一起,可以倒背如流。而吕四渔港想必,一定是吕四渔场的大本营了。我想,在大本营内,即使无力购买刚刚捉上岸的海鲜,至少能亲眼目睹一下,来至黄海的黄鱼和带鱼,饱饱眼福也就足够了。

上午九点过后,我们的旅游大巴到达吕四渔港,出海打鱼的渔船,趁着大海的涨潮,正在陆续返回渔港。我站在渔港的海堤上,看到了黄海,也看到海面上返港的渔船。大概是近岸的缘故,海水是黄褐色的,浑浊不堪;大概是渔船集中进港的原因,渔船数不胜数,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数码相机记录了这道风景。

十点过后,渔民们靠港停顿后,上岸出卖自己捕获来的海鲜。我挤进了人群,眼福上岸的海鲜。意想不到的是,不看不要紧,一看大跌眼镜,幸亏眼镜的镜片是塑料的,镜架是金属的,跌不碎。我拾起了眼镜,手扶眼镜框细细眼福,仿佛回到了黄昏前上海居民区内的鱼摊头。

每年的此时,理应是黄鱼、带鱼等,海鲜品丰收的季节,肥大应该是此时的特点。虽然此地的海鲜,在黄海出产,可以不供应上海地区,那么,在本地的渔港内总有供应吧。然而,我失望了,也许我才学疏浅,不懂“渔港”的含义,也许我是牛眼,见到的全是小鱼、小蟹,也许这里产出的肥美海鲜,根本不是吾辈所能及,至于眼福也就摆了。

春游文章6:春游南艳湖

文/李夏

南艳湖,位于合肥经开区的东南部。从地图上看,它宛如一条玉龙,龙头向东,龙尾朝西,身姿逶迤,形象生动,不禁心向往之。

一个莺飞草长的春日,我从西门步入南艳湖公园,一片花红树绿映入眼帘。矮矮的团松,疏朗的红树林,缀满枝头的一串红,高高的大青树,相映生辉,悦人眼目。我沿着整洁的道路走了一段,便下路朝湖畔走去,因为正在建设中,公园里还留有一片原生态的田野,在春日的阳光下散发着清芳。

走在泥土小径上,四周都是一些野花和野草。不远处一片白色的小花,那是荠菜花,如芥子般大小的花朵,一小簇一小簇地集合在长茎顶端,齐心营造出花的模样。这应该是马兰吧,它那锯齿形的叶片,那淡紫围绕着金黄的花朵,迎风摇曳,飘溢着生命的芬芳。不经意间发现,身边有着几株蒲公英,可能花事已毕,羽状分裂的叶子紧贴着地面,瘦瘦的花茎高举着。花朵呢?早已弥漫在八方四面。湖尾的沟汊里,有一丛丛枯黄的芦苇,在春风中摇摆着身躯,似舞蹈似健身,仿佛告诉人们,它们就要青春焕发。

不久之后,我又折回园区主干道,向东南方向行走。如果说,湖西给人以野趣,那么湖的东南面则能勾起人怀旧的情愫。穿过一片片林木葱茏,花草葳蕤,转向东侧,你会看见一条宽阔平直的大道,路旁矗立着成排的钻天杨。此情此景,似曾相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街道、大院、营房等等,不就是这般格局吗?在大道的北侧,有一道长堤,长堤尽头有一滩造型各异的乱石,石滩上植有柳树,树影婀娜,柳丝青青,正扬花似雪。

漫步长堤,竟觉眼前的景物是那样的熟悉。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噢,这里简直像一个浓缩版的外滩。堤面墁以砖石,防浪坡上,一根根石质的栏柱依然伫立,只是不见了那长长的链索。堤的南侧是一块块长方形的花圃,草丛仍绿。花圃的上方,有着弧形的观景台,可沿着阶梯拾级而上,这样的光景台差不多隔一二十米就有一座。

伫足观景台上,可远眺浩淼的湖面。春光正柔,水波不兴,有几只水鸟在水面嬉戏。湖中央,有一座蓊郁的小岛,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加苍翠。看着看着,只觉心旷神怡。不觉时已近午,艳阳高照,湖面上又是波光粼粼,碎金闪烁,堪称美不胜收。

依依不舍地离开长堤,又踅向北园。一路上绿荫处处,林木森森,我还看见了挺立的广玉兰、摇曳的凤尾竹……

时逢假日,不少市民扶老携幼,举家来游。也有对对情侣,倘佯于花前树下。还有人心情淡定,握竿垂钓。更有人别具情趣,支起帐篷,在这“富有的氧吧”里休憩谈心,享受恬静舒适的生活。

走着走着,不由地想起了那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波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我想,用它来形容南艳湖也是恰当的。只不过少了山色,那就以远处高耸的楼影来代替吧。

春游文章7:春游

文/朱修达

今天是周五,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因为我们要去春游了!一大早,我来到学校,看见同学们一个个都是全副武装,真枪实弹,每个同学的书包都比平时鼓了许多。

下午我们出发了,一路上我们兴致勃勃,像一群活泼的小鸟,将要飞上自由的蓝天。路上有警察叔叔帮我们引路,我们果然是畅通无阻。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暨阳湖公园。同学们一到暨阳湖就又跳又喊,我们队马上井井有条地搭好帐篷,钻进去吃零食。吃了一会,我们就跑出来玩我们最喜欢的游戏——撕名牌。游戏开始,不一会就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包家瑞OUT!我也跟戎烨PK了起来,他被我一个海底捞月给OUT了,这时只听“嘶”的一声,一只魔掌贴在了我的名牌上,朱修达OUT了,原来是张致维趁我不备,迅速撕掉了我的名牌,看着我的名牌飞扬在空中,我呆若木鸡。又听“嘶”的一声,又一位同学的名牌被撕,这时场上开始了混战,你撕我,我撕你,大家你追我赶,开心的笑声回荡在暨阳湖那湛蓝的天空上,回荡在那茂密的丛林中,回荡在那宽阔的湖面上,回荡在那争艳的百花中。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让我们接触到美妙的大自然呢?

春游文章8:春游西华园

文/苏杨子

西华园坐落在美丽的春城中心,园内处处洋溢着休闲气息,因它原来的位置在老昆明的西边,再加之花朵华丽,故名西华园。

我步入西华园,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树,布满了绿油油的叶,这绿从树枝漫到树梢,似乎要从叶尖喷涌出来。再仔细瞧,树啊,又绿得不单调,翠绿、柳绿、藕绿、墨绿、藻绿……树一片片的叶,一条条的枝,都在传达着春的气息。

顺着种满波斯菊的小路往前走,只见几束如剑般挺拔的叶子立在碧绿的湖中,把并不显眼的白色鸢尾花衬托得高雅大方,那花冠轻轻卷曲的弧线,优雅得像天鹅的脖颈……

渐渐地下起雨来,我们到旁边的一个小亭子里避雨,微风把树叶吹得哗哗作响,春雨轻轻地拍打着浮萍,绿意涌现,奏响了春天的圆舞曲,真可谓“风吹树叶一径唱,雨打浮萍万川绿”啊!雨停了,古色古香的亭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朴素之美,那光滑的椅背,自豪向上翘的亭角似乎正在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吟唱着过去的歌谣。

走出小亭子,向右走,是一片绿绿的草坪,突然,我的目光跳过了那绿色的海洋,被什么东西吸引了过去,呀!是槐花!只见一片浓浓的绿色之中夹杂着点点的白色,就像迸溅的水花。我跑近槐树,仔细观察这春天的精灵。尽管不是一树繁花,尽管不是流光溢彩,这一串串花仍然震撼人心;每一团花簇中每一朵花都盛开了,一朵挨着一朵,一串接着一串,每一朵花里都盛着生命的活力,洋溢着春的气息,我忍不住抚摸了这春意的使者,只见它呈白绿色,花型就如一只蝴蝶,它是千朵中的一朵。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一团团淡雅的花锦。

朋友,春天在哪里?只要你处处留心,春就会布满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流淌进你的生命。

春游文章9:春游“徐塘桥”

文/浦敏艳

从204国道一直向东,向妙桥金村驶去,上狭窄的村路,再走十分钟田埂小道,便走近了一座颇有历史的清代石板桥——徐塘桥。早春时节,万物尚未萌发,风有微微的寒意,清浅的池塘里三只鸭子挥蹼试暖,嘎嘎鸣叫。在市作协的组织下,我们十多名女同志排成一队向徐塘桥走去,前方,一条河塘水面逐渐宽去,愈往前愈开阔,形成一个类似十字型的塘泾。平野漠漠,树高云低,薄阴轻寒,自是一派苍凉况味。远远望去,河边一座石板古桥,桥边几棵直刺云霄的意杨,枝叶全无,枝杈峥峥。树下三两穿着薄棉衣的人,是先到一步的陪同人员,旁边搁有一辆自行车。瞧眼前景致,不知怎么脑海中就跳出一幅图来,上世纪80年代自行车横行天下的时代,有事业心的小伙要进城谋发展,骑着自行车,带着村里的姑娘来到这座桥头,情深意切,恋恋不舍,挥手难去。无垠平原、空旷的天空是远景,两个人点,几棵老树,一座桥,一辆车是剪影。默默古桥,静水深流,人心难留。不知道这座桥见证了多少远行游子与留守怨女的爱恨,桥面踏上多少启程商人、学子、仕客的匆匆足迹?

徐塘桥,位于我市妙桥金村村北约3公里,为花岗石三孔石板桥,全长二十余米,跨径十七余米,据说建自乾隆年间,是一个常在此守渡过河的南通商人程锡禄所建。以贩布为业的程锡禄来往于常熟与南通之间,位于妙桥金村的徐塘河是他的必经之路,但这里只有舟渡没有桥。某一日程锡禄欲摆渡过河却不见艄公踪迹,无奈之中他和衣蜷缩于草坡坟地。夜间忽梦河边坟地金光闪闪,原来坟角藏有金银财宝。程锡禄醒后据梦所引,果然挖到财宝。程锡禄获财后事业发达,为此他在这里造了一座桥,名字也改为程获财。据塘桥镇机关工作人员介绍,若干年前政府在桥旁挖到一石块,上有关于该桥建造的简单记载,证实此桥为妙桥程氏所造。只是不清楚,当初那个南通人程锡禄,缘何又落户于妙桥?可以肯定,这座桥对带动常熟、南通的织造业起过一定作用,妙桥金村在明清年代可是商贾云集的繁华集镇,清代通州海门一带蓝印花布盛销大江南北,想必妙桥金村的这座徐塘桥功不可没。

喜欢文学的女人,对着一座颇有些年月的石板桥,都表示了极大的热忱,女人们用种种行为来阐发着对它的喜爱。或言笑晏晏轮着与徐塘桥拍摄留影,或相偎在徐塘桥的石碑前排成两队合影,喜色敌去了料峭春寒。当个子纤巧裹着合体短裙的顾大姐拎着瘦小的皮包踩着零丁的步子跨过这坐长二十余米的石板桥时,我仿佛见到了一种风情,一种时代对比空间对比的风情。许是清朝乾隆年间,徐塘桥刚被造好的年代,便是身着旗袍的曼妙女子娉娉婷婷迈着三尺金莲飘过这里,摇曳一桥风华,洒落一塘月华。而一阵时光错乱,踩着哐当响的桥梁石板走过的已是这位外表柔弱意志坚强的岗位精英。冷清了许久的徐塘桥,偶闻喧嚣,大约有着几分不适了吧!

从一派青青的麦田望去,徐塘桥以它的花岗岩坚硬的棱角与骨骼屹立于茫茫田野。但是,这已是一座被历史遗忘被岁月冷落的古桥。徐塘孤独守候着桥下清澈的柔波,流年悄悄在这里逝去。桥堍两侧有泥岸坍塌,泥块剥离。真怀疑,一场大水来,桥与岸恐怕将会就此分离。

桥北侧有一棵横卧塘面的歪脖子老树,枝干虬劲,恰是中国画风景植物写生的模本。老树的根露出了地面,光滑赤褐,若农村老汉饱经风霜的面容。不知为何,我从这棵勉力为之,挣扎水面却犹努力向上的老树身上看到了些什么。

春游文章10:春游西华园

文/何佳禧

春姑娘牵着蜜蜂、蝴蝶的手,迈着轻盈的脚步,迎着金灿灿的阳光,把一件五彩的衣裳撒向大地。顿时花儿红了,草儿绿了,处处都是鸟语花香,春色浓浓。

顺着西华园的小路走进去,一大片海棠花海出现在我的面前,每一朵小花都像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蛋,散发着香甜的气息。微风吹过,朵朵红中带粉的美丽花朵就如一群仙子,在空中忘我地翩翩起舞,洒下一片如梦似幻的红色花雨。有些花苞待放,待放的小花苞比已绽放的花更红,如一粒粒小露珠点缀在梦幻的粉色云彩。每一棵海裳树就是一眼喷花的飞泉,沐浴在这迷人的花海中,令人赏心悦目。

再往北走,一团团,一簇簇的樱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它们展露出自己的笑脸,吵着闹着要和海裳花比美!翠绿的长裙,婀娜的腰段。一阵清风吹来,美丽柔弱的花瓣便轻轻的飘落下来,就好像妈妈温暖的手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我捡起一朵掉落的樱花,仔细端详发现樱花有四五瓣花瓣,花蕊呈黄色,如同一个娇媚的女子。不时听见小鸟优美的歌声,伴着那浓浓的花香,使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

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在一起,形成了一副无比美丽春的画卷!

春游文章11:春游大黑山

文/艾浩喆

我不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却唯独对登山情有独衷。假日里,邀上三五个朋友到大自然里看草木荣枯、花开花落,听风的声音,看云的流动,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初春的一个早晨我和几个朋友相约去登大黑山。清晨七点就准时出发了,每个人背一个简单的包,里面装有面包、矿泉水、水果之类的必备品,有说有笑的踏上了去大黑山的路上。

大黑山位于四川攀枝花市务本乡,最高海拔(老鹰岩)2920米,在这条山脊上,还可饱览四大景观。展观日出,晚观彩霞,雨天观变幻莫测的云海,夜可观百里钢城万家灯火。

我们一行十余人从清香坪顺着一条羊肠小道往上走,初春的攀枝花,天气格外爽。登山的游人很多。不知从何时起,登大黑山成了市民健身运动的首选。不少人利用节假日,结伴而行,登山和休闲郊游结合。还有好多单位,组织登山比赛,既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又达到健身目的。今天,也不例外。一路上,看见不少单位打着各种彩旗,集体登山。走了1个多小时,我们发现前面坡度越来越大,我们得弯下腰很小心才不会往下滑,呼吸也有些困难,讲话时声音还有点颤抖。小道的上边有很多枯萎的茅草,大概有一人多高。下边是一些低矮的灌木,树上冒着绿油油的新芽。这是初春的早晨,树的叶子上面还挂着晶莹的露珠,空气里有点潮湿的味道,但很清新。

爬至一个山头,突然看到在对面悬崖峭壁上有一株随风摇曳的小树,树不高却坚韧不拔,完全是一种孤高倔傲的气势。刹那间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说历史中命途多舛的文人会如秋叶般摇曳,就像是在荆棘丛生的山林中穿梭,在眼前晃出一个身影,也是这样的傲然而立,也是这样的不拘一格,就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天下名士才学兼备却甘为隐士,只因坚守自己的情操,只因对世俗的厌倦,所写之诗,所做之文,豪情壮丽,无一点凡尘俗气。“放箸投竿,优游卒岁”,“乐哉苑中游,周览无穷已”无不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三千太学士为他上书请愿,其人格魅力让人钦佩,最让我敬佩的是他临难时的大义鼎然和从容写意,铿然索琴,一曲广陵散响彻云霄,惊鸿哀野,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从此此曲销声匿迹,绝迹人间。千载以后,我们世人对他还是铭记于心。好想此刻能倾听,在这无限风光的顶峰能回响这曲震古烁今的曲子。可惜的是身边缺乏那种能纵古谈今洒脱自然的朋友,不能一同分享心灵的韵律。

翻过两个最陡的坡,我们又来到另一个半山上,那里有一片草地,我们决定在那里休整一会。对面的山上是一片茂密的树林,风吹时传来阵阵涛声。前面,整个清香坪展现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虽然上空还被灰色的雾气笼罩着,但是轮廓却清晰可见。顺着爬山的小路而上,和煦的春风摇曳着山坡上的青松,松涛阵阵空气格外的清新,偶有远处树上的几声鸟鸣和野鸡“咯咯”的叫声,抬头望去,上山的小路依山势而变,蜿蜒曲折,远处已淹没在松涛之中。沿盘山小道而行。松树下多年的落叶把树下地面铺成地毯一般,踩在上面,软绵绵的,无比惬意。大黑山西坡的野草有些已经开始发芽变绿,不过山顶上的那些松树形态各异,有的像黄山上的“迎客松”,似乎在向登山的游人招手,有的像泰山顶上的“探海石”一般,气宇轩昂直指苍穹;有的像一把“遮阳伞”,为登山的游人遮阴避雨……

我们走走停停,大约用了3个多小时,我们登上了大黑山。举目远望,美丽的攀枝花城尽收眼底,沿金沙江两岸而建的百里钢城,依山傍水,十分雄伟壮观。一座座崭新的楼房连成一片,金沙江像一条银丝带绕城而过。

到十二点了,是吃饭的时间了,我们到乌拉山庄吃饭,山庄的小妹给我们点了雅江鱼,还有油底肉、南瓜,树花,真是美味佳肴。吃完饭,我们又去了老鹰岩,其上松林密布、郁郁葱葱。林子又密坡度又陡,很难爬,朋友老王由于身体很胖登了半天,才上来,一路上山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春暖花开,姹紫嫣红。到了山顶,山下的人和山都变的很渺小,真是一览众山小。今天我收获真多,锻炼了身体,呼吸了新鲜空气,磨练了毅力,长了知识,真希望能再来。

春游文章12:春游什子山

文/肖琴

什子山是麻城东山张家畈镇地界里的一座大山。春日的一天,阳光明媚,我向着慕名已久的什子山出发。一路上心情愉悦。

什子山又叫十子山,以10座形状像人的山而得名,主峰海拔1038米。西、北两方山势壁削,东、南两方各有一条石径可供攀登。早晨野外的空气清新,天空格外的蓝。走上了蜿蜒的山路,久居闹市的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路旁的野花在微风中摇曳着,偶尔遇见几株火红的杜鹃花点缀着安静的山林,草叶上的毛毛虫长得又肥又大。我们的喧嚣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

山上的林木太密了,听说去年经过了一次山火的洗礼,要不然我们根本上不了山。我们的向导占校长和项组长拿着锋利的镰刀,为我们开路。“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用在这里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茂密的山林间,在杂草丛生的灌木丛中,我们踏着松软的泥土,在林木间一边找路,一边前行,很快我们三个人就掉队了。抬眼望去,只见头顶到处都是青翠茂密的树木,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穿插进来,洒下斑驳的光影。来时的豪气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在一块岩石上歇了一会儿,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连呼吸都不均匀了。看着高耸入云的什子山,真有点想打退堂鼓,但如果不登顶,那么就体会不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风景和意境。

又走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来到了一处陡峭的岩石壁。我小心翼翼的在岩石壁上爬行,不敢看身旁的悬崖。爬上岩石壁以后,坐在宽敞的岩石上眺望:远处的一座座青山相互呼应,一片片白云绕在山间,一层层的梯田,泛发着一层层绿意;近处的一个个村庄和房屋古朴雅致,袅袅炊烟若有若无的在屋顶飘荡着。一幅优美的山乡画卷,在我们的面前徐徐展开。耳边有着断断续续的鸟鸣,却看不到鸟儿的身影。此时心很静,连呼吸也轻了。忽然想到了一句:“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古语”。我们总是匆匆忙忙的行走,匆匆忙忙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忘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终于到了东门,这就是宋末端平年间麻城县令为了保全自己的民族气节,而在此设立的寨子。据说他们一班人等在此艰苦度日四十年。东大门是据地形由一些大石头和几块平整的条石筑建而成,非常的简陋,是什子寨的出入口之一。听向导说还有一个南大门。

经过一段艰难的路程,我们终于登顶了。山顶是一个半圆形的土丘,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树木,好像也经历了野火的洗劫,树木的树干有些是黑乎乎的,有着烟熏火燎的痕迹。到达山顶之后,我的心里异常的平静。我想起了一位着名登山者的一句名言,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喜欢登山?他说了一句话“因为山在那里。”这句话很值得让人回味和思考。

因为山在那里,千百年来它吸引着这些爱山的人,向着大山出发,向着山顶前进。我不得不承认,每一座大山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他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他是厚重的,是神秘的,他有着自己的性格和故事,有文化内涵的,是值得人们去亲近去征服去崇拜去尊重的。每登临一座山,人的心灵都应该变得更成熟,更空灵,更包容,更宽厚……

春游文章13:春游天目湖

文/刘馨檑

春暖花开,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奶奶去天目湖景区游玩。走进景区,满目葱绿。树木高大挺拔,竹子又粗又高,银杏树新芽吐翠。路边开满了五彩斑斓的鲜花:粉红的喇叭花活泼可爱,紫色的蝴蝶花随风起舞,金黄的迎春花在风中摇曳着小脑袋……

举目四望,天目湖像一面硕大的银镜。平静的湖面上,造型各异的游船缓缓行驶,游客悠闲地欣赏着美景。码头边,人头攒动,几排队伍像一条条长龙,人们耐心等待着。我们随着人流来到海洋馆,这里是海洋生物的世界。这里的鱼大的有几十公斤,小的才指甲那么大,有的全身布满了斑纹,有的嘴巴长如仙鹤,形态各异,千奇百怪,看得我眼花缭乱。

走出海洋馆,我们沿着石径往前走,看见一座三层楼高的亭子。爸爸告诉我,这亭子叫“状元阁”。我很感兴趣,走进去细细欣赏。原来亭子的第一层陈列着一块块石板,历朝历代状元的名字刻在其上,密密麻麻,不计其数。第二层是对每位状元的介绍。登上最高层放眼远眺,天目湖美景尽收眼底。远处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啊!天目湖的美景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春游文章14:游石林

文/吴伊贤

一年一度的春游终于到了,今年终于换地点了——那就是我向往已久的石林。

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原来是一片海洋,因为地壳的运动,海水退了下去,陆地显现了出来,原来在海中的巨石也随之出现了。又经过几千万年的风化,才形成了现在的石林。

石林是国家五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老师说到石林主要看的是——雄、险、奇、秀。刚进入景区,只见成千上万的奇石拔地而起,高高耸立,让人不由得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在老师的率领下,我们的队伍浩浩荡荡进入大石林。没走一会儿,老师让我们向上看。我抬起头,哇,好险哪!只见一块断石夹在两个山石之间,下面是狭窄的通道,断石那摇摇欲坠的样子,让站在下边的我感觉心都跳到嗓子眼了。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大地震时,那块石头被震倒卡住了,他还告诫我们,不要用劲拍石山,以免巨石落下来砸着我们。我听了,赶紧从巨石下面跑了过去,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也“咯噔”一下回到了原位。“千钧一发”这个名字起得真是形象生动!

从“千钧一发”出来,继续往前走,就能看见一块有趣的石头,从正面看感觉好像一个人的脸,中间还向前突出一块,十分像猪鼻子,所以人们把它叫做猪八戒。而它的旁边也有一块石头。这块是八戒的侧面像,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八戒那突出的鼻子,蒲扇似的耳朵和突出的猪嘴呢!石林中这样的石头还有很多,什么“刀山火海”“剑峰池”等等。

在进入小石林之前,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叫阿诗玛的姑娘,喜欢上了一个叫阿黑哥的小伙子,可地主的儿子也喜欢阿诗玛,便把阿诗玛抢走了。阿黑哥就去找地主的儿子比试,给果阿黑哥赢了。可地主不甘心,就引来洪水把阿黑哥给冲走了。阿诗玛非常伤心,就面朝北,在小石林中化成了一座石山。一进小石林,我便找到了她。她就在我的正前方。石山的左边最突出的是她的脸,右边是她背的背篓。她静静地站在湖边,好像在等待阿黑哥的到来。小石林可不像大石林那样雄伟壮观,但秀美典雅,一石一景,别有一番情趣。

石林真不愧“天下第一奇观”。我爱你,美丽而神奇的家乡。

春游文章15:春游五脑山

文/袁一方

今天,我和外公一起到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春游。

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由五座大山环抱而成。据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五个神仙到此玩耍,他们玩啊玩,竟忘了回家,也忘了吃饭,靠山上的野果充饥,写诗作画。后来,五个神仙变成了五座大山,山上长满了参天大树,崖壁依稀可见神仙留下的诗歌壁画。后人为了感激神仙留下的风水宝地,便将此山取名为五脑山。自此,这里便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再后来,林业部门将此申报为国家森林公园。

一路上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春意盎然。路的两旁绿树成行,鸟儿嬉戏,游人欢笑,令我陶醉。当进入森林公园,我们被眼前的一排房子所吸引。原来,这里是一处庙宇,香火正旺。香客们在庙里烧香拜佛,驻足观看神像。我和外公也走上前向神佛礼拜,并抽了一签。我问外公:“您向神佛许了什么心愿?”外公笑而不答。看得出,外公许的愿肯定与我和外婆以及爸爸妈妈有关。因为,外公真的很爱很爱我们。

出了庙门,我和外公又拾级而上。不久,便来到着名的麻姑仙洞。相传,麻姑是后赵大将麻秋的女儿。麻姑因不满父亲欺压百姓,半夜学鸡叫让筑城的民工收工休息,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为人暴戾的麻秋不满女儿的义举,派兵捉拿。麻姑被迫逃到五脑山中的一座石洞内修练。

石洞内有一口清潭,水质清彻,口感甘甜。麻姑因长年吃野果喝山泉,早起修练,久而久之,得道成仙,离开人间。外公告诉我,后人为了纪念麻姑,将麻姑居住的石洞取名为麻姑仙洞,将洞内的清泉视为仙水,每年有大量的游人和香客到此为麻姑烧纸、叩头,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事如意。听到这里,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像麻姑一样,关心民众疾苦,为百姓做好事,做善事,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离开麻姑仙洞,我们继续攀岩而上。突然眼睛一亮,我被漫山遍野的茶花所吸引。原来,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种有大量的茶树,每年春季茶树就会开出各种各样的茶花来,把春天打扮的格外妖娆美丽。花谢后,它就会结出大颗大颗的花籽来。花农们将茶籽加工成茶油。茶油不仅是上好的食用油,还能降血压,降血脂。据说,它还是最好的航空用油。听完讲解员的介绍,我对茶花肃然起敬。今后,我一定要好好保护茶树和茶花,让它们不仅供人参观,还让它们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今天的春游真高兴啊!我不仅看到了五脑山森林公园的美丽,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晚上,我一定要做一个与春天和茶花约会的美梦!

春游文章16:春游双山岛

文/姜欣妍

今天早上,虽然天阴沉沉的,但是丝毫没有破坏我美好的心情,因为妈妈要带我去双山岛游玩。

我们乘车来到码头,只见候船室外等待过江的汽车排得像一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候船室里人头攒动,好热闹呀!门一开,大家就争先恐后地登上轮船。我和妈妈也被人流推进了船舱。“嘀——”,随着汽笛鸣响,船开动了。我站在轮船的甲板上放眼远眺,只见水天一色,各种各样的船只在江面上来回穿梭,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船头,溅起洁白的浪花,蔚为壮观。在江的两岸,一排排大吊车就像一个个巨人屹立在那里,守护着长江。

不一会儿,船靠岸了,我和妈妈来到了岛上。我们骑了一辆双人自行车,沿着江边轻快地行驶着,只见翠绿的麦苗随风摇动,艳丽的花朵竞相开放,柔嫩的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了出来,好像在说:“哈哈!大自然,我又回来了!”我唱着欢快的歌儿,陶醉在这迷人的春光里……

下午,我和妈妈依依不舍地乘船离开了双山岛。美丽的双山岛,我还会回来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