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

请欣赏中国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中国散文1:老板和员工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老板和员工,在中国就是掌柜和小二,在国外就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

老板分两种,一种是穷老板,一种是富老板。因为做老板听起来很有地位,可以责任越大,压力也越大。听说现在不少老板为了资金的事,负债累累,有的可能会家里破碎。这就是传说中的穷老板。而什么是富老板呢?就是成功的老板,他们不仅是个管理者,更是一个具有丰富人脉和经验的领导者。

员工心目中的老板,就是能有良好的待遇,公平地对待每个打工者,没有老板的架子。

而老板心目中的员工,最好就是任劳任怨,不计较报酬,更好的是,老板说是什么就是做什么,最好能随叫随到,最重要的要有责任感!

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其实就像水和舟,因为水亦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员工为老板打天下,除非老板和员工都是一个人的情况下。老板再怎么忙碌,手下的员工也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的工作。有的时候因为员工的人数不够,一个人还要干几个人的活。所以作为员工,都希望在所得的报酬上有所提高。不然真的会心理不平衡的呀!

钱这个东西,无论是老板和员工都是为了生活,才成为一种奋斗目标的。所以老板不能在钱方面对员工苛刻,甚至不能太过于小气,吝啬。

管理学这个东西,对于老板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如何人性化的管理,怎么样才能让员工对你心服心服。因为只有让手下的人对你真正的产生敬仰,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为你打天下呀!不然最终的结果就是,无论再招更多的人,总有一天他们会离你而去。即使是人才,也就是这样的流失的。

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处理的好的话,那么上班的时候是雇佣关系,下班的时候就是朋友的关系。只有这样,老板和员工才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老板和员工的相处也是个学问!

中国能有几个好老板呀!

员工的奋斗目标也是老板,老板有老板有难处,员工也有员工的不易。假如他们有机会来个角色互换,不见得会很如意。做老板也要做老板的气势和能力,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老板的。

因为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想法也不同。所以多多少少会有分歧和矛盾。

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不仅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社会在进步,所有解决的办法!

老板和员工就这样吧!

中国散文2:清明与聪明

文/汪金友

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4月4日,是中国的清明节。据《中华节令风俗文化》丛书记载,我国的古人,把清明节又称为聪明节。这就巧了,愚人节讲的是“愚”,清明节讲的是“聪”,一个以愚人为乐,一个以自聪为求。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的民间节日,但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在这一天,人们可以用各种方式相互欺骗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被捉弄的对象为“愚人”。在愚人节里,有人传递假消息,有人散布假政策,还有人冒充你的亲戚、朋友或者恋人,提出假要求,制造恶作剧。只有看到被捉弄的人受骗上当,愚人者才感到快乐。相比起来,我们中国的清明节,则更有春天的信息和人间的温情。春风一吹,脑袋开窍,把没有想明白的事想明白,把没有办妥当的事办妥当。环境“清洁”,人心“明净”,生活“清新”,社会“明正”,给人的感觉,就是和谐和温暖。

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明地孝敬老人。有一句古语,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等儿女羽翼丰满,想到要孝敬父母的时候,他们却不在了。虽然可以在坟上填几锹黄土,在坟前烧一包纸钱,但谁都明白,他们再也看不到、听不到了。所以每一次扫墓,都是孝心的一次洗涤和升华。活时不孝,死后哭天,让别人耻笑,也令自己不安。最聪明的办法,就是父母健在的时候,常回家看看。

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明地对待他人。清明节风俗的主要来历之一,就是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这是一个凄惨的结局,也是一条沉痛的教训。首先是晋文公赏罚不明。人家介子推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割肉奉君尽丹心”,而在论功封赏时,却唯独把他忘掉。所以介子推“柳下做鬼终不见”,让你后悔一辈子。这个介子推,也是一根筋,宁可搭上自己和老母的性命,也要让晋文公痛苦和遗憾。这样的心胸,未免太狭隘了。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是坦诚和包容。有容乃大,寡欲则宽。

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明地创造生活。唐宋时期,清明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就是钻木取火。很多的唐诗宋词,也都记载了清明起“新火”的盛况。如杜甫的“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等。每到这一天,都要举行隆重的“赐火之礼”。很多的人,带着榆柳之木当场表演。谁要首先钻得新火,就会获得重奖。“钻木”,代表着一种力量,“新火”,寄托着一种希望。这些活动也在告诉我们,美好的未来,在于精益求精,奋勇向前。

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明地享受阳光。有一次,孔子问几个弟子的志向,曾皙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讲的,就是踏青。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代吴惟信这首《苏堤清明即事》,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人们踏青的快乐情景。

到今天,我们有了更多的向往和更好的条件,去向盎然的大地,沐浴灿烂的春光。

中国散文3:年夜饭

文/肖复兴

在我们中国过年,最看重也最讲究的,莫过于年夜饭了。无论贫富贵贱,大年三十夜里,那一顿全家团圆围坐的年夜饭,丰俭由人,哪怕穷得叮当响,只能包一顿野菜馅的饺子呢,却是哪一家都无论如何也缺少不了的。

饺子,是年夜饭里的主角,就像西方感恩节里的火鸡。世界各地,哪儿都一样,过节,吃食是必不可少的,各有各的象征物,就像是节日里的形象代表。所谓我们说的年味儿,就都在那一顿大年夜里的饺子里了。那饺子里便也浸透着千百年来民间民俗的传统和情感。

年夜饭,无论丰厚满桌,还是简单的只是一盘饺子,都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个准备的前奏,也就是要有个铺垫。在以往过年之前,这样的前奏,这样铺垫,甚至有些繁文缛节。过去老北京有这样的民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磨年面做年糕);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从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后到大年三十,每一天都不能够闲着,每一天都在为了这顿年夜饭密密麻麻地做着准备工作。这一切,就像老太太絮新棉花被一样,一层层地絮上、絮厚,把年的气氛一步步烘托得足足的,才会将年夜饭烘托得如同一出大戏里的主角出场一样,令人期待,并有着节日的仪式感。

二是必须全家人人动手,尤其是饺子,更必须全家人聚在一起包才对。过去时代里,再大户的人家,即使把厨子请到家里掌勺,都不会到外面图个气派和省事的。而且,轮到包饺子了,馅可以由他人搅拌,饺子是必得自己上手去包的。传统春节里的大年夜,特别注重和讲究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团圆。年味儿,首先体现在全家人在一起,亲自动手准备年夜饭,亲情与年的气氛才格外浓郁,两者互动而交融,才会越发让人体会到每人参与的重要性和年的意义。那时候,案板上砰砰啪啪剁饺子馅的声音,从各家里欢快传出,才是春节最动听的音乐之声。

四十三年前的春节,我在北大荒,弟弟在柴达木,家中只剩下孤苦伶仃的父母。年夜饭,无人帮父母准备,父母也无心去做。饺子总是要吃的呀,但是,我和弟弟都远在天边,无法和父母一起动手去包。而且,自从我和弟弟离开家,自以为是战天斗地,志在四方,已经一连好几个春节没有和父母在一起了。这个春节的黄昏时分,我的三个留京的朋友,分别买了面、白菜和肉馅,跑到我家陪伴两位老人包了一顿饺子,吃的这顿年夜饭,过的这个春节。他们完全是出于友情,出于理解,帮助我和弟弟弥补了这未尽的一份过年的情意。

我无法猜想父母吃这顿饺子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这大概是父母吃的唯一一次滋味最特殊的年夜饭了。黄昏的时候,当三位和父母无亲无故的年轻人,想替代他们的孩子,来为他们做这顿年夜饭,案板上砰砰啪啪剁饺子馅的声音,会是那个春节属于父母的音乐之声吗?缺少了我前面所说的准备和全家一起动手这样两个必备的条件,年夜饭的滋味,毕竟减少了许多。尽管三位朋友的举动,会让父母感动和感激,但也会让他们望着三位和他们的孩子年龄一样的年轻人,更加想念他们自己的孩子,而让这个本该团圆的节日多了几分伤感。

就在吃完这顿饺子以后不久,父亲一个跟头倒在天安门广场前的花园里,脑溢血去世了。我不知道,父亲的死,和这顿特殊的大年夜的饺子,有什么关联。我只知道,当我再回到家里,有了充足的条件和时间,可以和他老人家一起准备年夜饭,在大年夜的时候,可以和他一起包饺子了,他却已经不在了。老天爷不再给予我一次这样的机会。

四十三年过去了,很多个春节的大年夜里,全家热腾腾地端出那一盘盘饺子的时候,我会想起我和弟弟不在身边那个大年三十父母那一顿特殊的饺子。如今,孩子已经长到和当年我一样年龄了,我会对他说,珍惜每一年和父母团圆的年夜饭,而且,清楚地懂得年夜饭必备的两个条件:一起准备,一起动手。其实,这两个条件,包含着一个意思,就是亲情,就是团圆,加强亲人团圆在一起的时间和滋味。

中国散文4:青龙山记

文/李延辉

中国各地多有青龙山之称,概因山峰的形态或在人居住的方位取名。奈曼旗青龙山属燕山系余脉之努鲁尔虎山尾部,是努鲁尔虎山向东北方科尔沁沙地逶迤挺进的终端。山北是蒙古高原东麓南坡,山南是渤海湾顶部北岸,青龙山镇扼蒙——辽通道山口。大阜线公路南行经下地村古庙子段,左手侧高崖峭壁兀立,右手侧宽阔河川贴临,酷肖“大侠”金庸笔下萧峰及父萧远山一家遭遇“带头大哥”一伙强人伏击的地形。狭路绝壁,天生隘口。清朝中期以后,朝廷在关外蒙古草原放垦养民,至乾隆年间,在此隘口处设鄂尔吐板巡检兼典史衙门,由此逐渐形成闻名关内外的古镇集市鄂尔吐板街(简称板街),因山峦主峰在板街东侧,又巍峨蜿蜒,始得青龙山之名。后来集市昌盛,板街关内侧沿河拓展,就是现在的青龙山镇了。

然而,一千年前的辽代,这里却称“灰山”,属于辽代契丹萧氏贵族世代承袭的核心领地。对此,在主峰北面斯布格图村出土的契丹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合葬墓志铭中有明确记载。因为什么叫“灰山”,没有考证,可能是此山虽地处塞外,却四季葱茏、峻秀苍翠,极目远观一片黛青的缘故吧。

青龙山主峰东北就是闻名世界的长寿养生奇石——中华麦饭石产区,以及垒石为城、连山设防的战国燕北外长城遗址。沿燕长城遗址南侧(俗称关里)则有五间房、善宝营子、土城子等多处上自红山、夏家店文化,中到战国、秦汉,延及辽、金的古堡、古塞、古城、古墓遗址,众多的古代人类文化遗迹垂直叠加,表明了这里曾经的明月边关、一度的烟火繁华。

青龙山,是奈曼旗最重要的地理标识之一,也是奈曼人心中一座高耸的人文地标,已成为人们意识中诸多历史文化符号。由于这里自古就是农牧交错、文明碰撞、民族交融之地,造就了青龙山脚下这群人古道敦厚、崇文尚义、坚韧进取的集体人文性格。

清朝后期,这里养育了“学宗东鲁,派衍西河”一门两进士、官至黄河道的孔门卜氏望族;东北抗战时期,这里冲出了与当时东北抗联杨靖宇、赵尚志齐名的“抗日救国军”英雄周荣久;解放战争时期,这里的人们缝衣担粮、挥鞭驰辘、送夫奉子参加“四野”,支援辽沈锦州,支援全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人们分山架桥,造林筑田,以战天斗地的勇气建设生活家园;一大批青年学子走出大山,到全国各地求学立业,绽放青春才华;当今内蒙古自治区籍唯一的院士闫楚良,就是从青龙山中学走进中科院的。

进入新时代,青龙山人在党委、政府带领下,创新了山区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培养了甘薯、生态经济林等主导产业,建起了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园,彩绘了万古绿水青山,甩掉了千年贫穷困扰。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新阶段,青龙山人正秉持五大新发展理念,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的康庄大道上,意气风发,大踏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当此盛世,观此盛景,奈曼诸文友游历于青龙山巅,会笔于青龙泉畔,对酒歌之,鼓之舞之,集文以载道,余谨记之。

中国散文5:停杯不饮待春来

文/严国庆

相遇,别有意味。中国诗词与天时一同升温的时候,我在鲁迅故乡一位文艺老人的家里遇见了浓浓的诗情。

叩开徐冰若老人的家门,见满眼的光影洒在他家的窗台。只是,他为独坐春色而黯然神伤。就在春天要来的时候,老伴走了。顺着光影,我看见徐老的床褥摆得齐整。他指指被子说: “我们一起盖过的,还没让替换过,暖和着。 ”我的眼眶禁不住酸酸的。

我默默地听他述说他的不舍与悲伤。我意识到,徐老要缓一缓、缓一缓。他轻轻拭去泪水,说:“我就想着为老伴做几件事。 ”老伴病重的日子里,他写下了30来首古体诗,感怀岁月的酸与甜,寄托内心的思与盼。可是老伴看不到了。他要静下来,好好推敲,把这些诗稿整理出来。他至今不能忘却老伴的病情稍稍缓解之后,住到家里,给她一口口喂饭的那份踏实。他想,会好起来的吧。可是有一天,当老伴的脸只能依在他的肩头,艰难地吞咽菜肴,他感到有些不妙。儿女们知父母情笃,恐他们受不了,隐瞒了病情。徐老悄悄留意所有的信息然后上网求证,明白了后果,又怀着期待。每一天,他拿一管笔寄托满心的祈祷,在诗词的节律中捱过,于诗意中缓解日甚一日的失望。但老伴连日的昏迷,还是弄丢了就要照亮病房的春光。

比老伴年长9岁的徐老,忘不了老伴退休之后的30年里,一心迷恋老年体育,携一群同龄人乐在广场上的痴情。他呢,则乐意地守在家,做了家庭主男的角色,端出热菜热汤。徐老是个有心人,家务之余,一天天积累下媒体关于老伴获得各类赛事奖项以及名列全国老年体育先进人物的报道,还有站在浙江省的老年体育工作会议讲台上发言的讲稿。他说,我就想着把她这几十年的快乐编写一个大事记,留下来。

静听他的述说,忽然发现家中没挂师母的遗像。他说师母生前最欢喜的就是给她拍照,因此她的许多影子留在了相片里。他想从中选出几十幅,为她做个影集。他说着,找出手边的相片,说这是老伴当年与他相爱时留的黑白照。他的一位老友为这幅相片放大着色,上了口红。他想自己动手,把这幅照片装到镜框里挂起来。我从他手里接过来看,眼前忽有黑发与银丝交替;相片上那丝丝秀发仿佛开始飘动着他们由青春而中年、由盛年而年迈的往事。我望着徐老的眼,说,您和儿孙在,师母也就在的……徐老要做的一件件,其意深深。

“您想的事,师母会有知,那您不急,慢慢地做。 ”听过我的劝慰,他说,我慢不下来。相守了一个甲子的伴侣从此在他的生活中“空缺” ,他开始了“填充”的努力,做与老伴有关的事,所以慢不下来。他一生爱着文字恋着诗词,所以有了“填充”的选择。

我与徐老,也相遇在文字里。这份文字缘不觉已“填充”了20多个岁月,伴我入中年。回望之中,“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有万般欢喜与美好。回想起来,新闻和文艺,是我在他踩过的同一片土地上走过的路。在路上,他展示给我的,是良知、热爱、简约和直率,有中国诗词里独有的宁静和安详。上世纪50年代始,他先后从业报纸副刊、文联等文化工作,一辈子干了“文艺文化”这件事。早年在浙江省绍兴县文联常务副主席的任上,倾全力扶持文艺新苗,创造条件推介传播成果。先后由他主持和参与编辑的《绍兴文艺》 《绍兴民俗文化》 《文化名城丛书》等文化、文艺和史志著作有几十部之多。在上世纪80年代担任文学期刊《百草园》主编的年月,他不分背景门第,向所有热爱文学的年轻人敞开心扉,周围团结了一批作家和业余作者。如今活跃在绍兴文坛的不少作家,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勉励。已出版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散文集等七部著作的中国作协会员、绍兴市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谢方儿,至今仍忘不了徐老在他开始创作时给予的鼓励,有一些作品就是经了徐老的手发表的。他常对年轻的文艺爱好者说“有爱好是快乐的” 。经年累月,他给鲁迅故乡的人文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印记,虽已退休30年,仍能在文艺、文化和史志类网页上找到他的名字。有一个时期,我在报媒主持编辑《蓝色鉴湖》星期刊,他一期不落地看。我们每有策划,徐老都会以来信或来电的方式激赏。看到遗憾处,他会写下来,当面或来信告诉我。而每每作为专家被邀参加审读会,他又总会替编辑的苦衷说话,希望放手让报人创新。

“得意忘年心迹亲。 ”今日与我促膝的徐老已跨越了米寿之年。一个“米”字,让我想及土地,想及沉甸甸的稻穗,想及刮过田间的风雨,也才理解了他的不舍与悲伤。就在我去徐老家前几天,徐老在美国工作的孙子写来一封信,问候爷爷。他递给我看。意外的是,从这封信里,我读到了徐老的孙子用钢笔抄录、送给老人的一首诗: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诗写的是立春,是南宋女词人朱淑真渴望春天的作品。我们一起赏读着。他说,我理解他们的心。旧年已去,新岁已到,与一切的遗憾与不舍握手作别,则诸事谐和;把对春光的爱融入诗篇,愿二老的情融入诗怀……我不觉已徜徉在《立春古律》的诗里诗外。

爷爷一生爱诗。孙子年少也懂诗,即便身处异国他乡。

多么美好的传家。有这样的传家,就什么都在了。

春已在,续上一杯茶。

中国散文6:中国梦“畅想我的2049”

文/汪禹辰

2049年,一个令人期待的日期,一个充满想象的时代,一个物体全智能化的时代。

在那时,所有的汽车将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水陆空三用艇,此时便可以看到马路上的交通堵塞明显减少,在水里、空中、陆地上的车子分布均匀,没有汽笛的吵闹声,给了人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而水陆空三用艇的燃料不是柴油,也不是汽油,代取它们的却是一盆盆海水,再加上一罐罐氢气,因为海水遇到氢气就就会燃烧,燃完后残余的水分就会变成水蒸汽飘到空中变成云朵。在那时,所有的探索火箭将被淘汰,代替它们的将会是一个个观光宇宙的飞碟,人们会在整个银河系里挑出适合人类居住的几个星球,在上面盖房子,盖好了房子以后,人们就会一波波的登陆那几个星球,继续发展人类文明,不断发现新的资源。在那时,所有的报纸和新闻频道将会被淘汰,将其代替的是一副副新闻电子眼镜,在上面可以看到当天的新闻报道和视频,让人不用再去拿报纸,也不用再打开电视去看新闻频道了。当然啦,这是一种没有辐射的播报新闻电子眼镜,不会给眼睛带来任何的伤害,如果给小婴儿戴上的话,它会适当降低光照,让小婴儿的眼睛能够适应,也不让小婴儿的视网虹膜受到伤害。在那时,人们将破解黑洞的秘密,把所有靠近人类居住的星球的黑洞都分解开来,人们也将探索大家以前从未打开的神秘空间,它就是虫洞,人们用了某种微小的机器,让它们大批量的迫使虫洞打开,因为不知道虫洞的出口将会在哪个地方开启,所以,他们将一批批带有照相机的无人机送了进去,所以,它们这些无人机带回来的将会是一些不可思议的图片和生物。科学家们也会把这些未知的生物命名,并且把无人机带回来的生物进行保养和研究,把它们的习性、爱好、特长和特征记录下来,之后再进一步观察它们的肌肉、骨骼、和骨密度,最后又看一看这些外星生物有哪些人类值得学习的地方,整个研究结束之后,这些外星生物又将被无人机再一次送回它们平时所在的星球,并也在那里建立人类文明。

这就是2049年,一个令人期待的时期,一个充满想象的时代,一个物体全智能化的时代。

中国散文7:一生风雨一生晴

文/郑亦淇

一讲到中国古典文学,便会想起苏东坡,想起他那沁入人心的诗词,想起他的一生风雨一生晴。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澈合称“三苏”。其在散文诗词,书画艺术及政治学术上都有颇高造谐。历朝天子对他怀有敬慕之心,天下名士对他赞赏有加,万千百姓对他爱戴尊敬。可他还是屡遭贬谪,半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但他从未恨人,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之,一笑置之。正是他这种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令我为之倾倒而爱慕。而这份态度,在其《定风波》一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上阙写途中遇雨,首句“穿林打叶声”暗示骤雨来势之凶猛,所以“同行者狼狈”,而“莫听”二字显其超然物外之意,将雨的来势汹汹视为乌有,风雨再烈,“余独不觉”,仍然欣然吟诵诗歌缓步向前,“何妨”更显其潇洒安闲,泰然自若,甚至透露出一份俏皮,一种无畏的挑战。虽简陋如“竹杖芒鞋”,东坡却笑说这“轻胜马”,传达出笑搏风雨的喜悦豪迈之情。“谁怕?”二字有力反问,更突出其骨子中那份倔强。其实,东坡写此词时已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近三年,处境险恶,就如那狂风暴雨四面危袭。而末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便将东坡一生坎坷磨难以及其无畏官场黑暗之镇定从容,坚守本心之坚定尽行囊括。而其自评:“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原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正是这“任平生”之洒脱旷达。

下阙则写雨过天晴。“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是喻这风雨后仍有不停的寒冷侵袭,更摧毁人之意志,然“山头斜照却相迎”,又忽现那人生希望让人奋勇向前。末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似写骤雨过后重现平静之景,实写无视一生坎坷之情。这时东坡已年过40,其“人生如梦”感慨背后是半生漂泊困苦之凄凉,是华发已生却报国无门之痛苦。但东坡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此,无论历经多少沧桑苦难,打压失意,却对复杂人生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余秋雨说,此时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东坡并非无情无感之人。他也有“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情思,有“念故老大,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的情怨,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情深。但真正的大师,熬得过岁月,遍历人世沧桑,依旧从容淡定。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让他成为第一流人物,让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倾倒。

中国散文8:稻城亚丁,你欠我一个回眸

文/唐雅冰

亚丁,这“中国香格里拉之魂”,“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不知曾经多少次闯入我的梦境,在梦里,你是那样的高贵、圣洁。以朝圣的虔诚,经过长途跋涉,我终于扑进你的怀抱。

观光车由下而上,在盘山公路上喘着粗气前行,耳朵里是山泉的清唱,鸟儿的鸣啾,眼睛里则是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各种高高低低、密密层层的树。无意间一低头,只见刚刚经过的公路弯弯曲曲,七弯八拐,从山脚绵延而上,一直通向山顶。我的心不由一颤,腿肚微微一紧,还未到达目的地,先自行怯了三分。亚丁,这可是你给我的一个下马威?

眼睛,贪婪搜寻,白雾从山腰摇摇曳曳、婀婀娜娜地慢慢升起,在蓝天上汇成一团团、一堆堆、一片片的云朵,就那样随意地飘浮,每一个身影都让人惊叹。那一棵棵直插云霄的松柏,霸气十足,仰天狂书,不知道那无字天书,有多少人读得酣畅淋漓。一条条小溪不知从哪儿奔出来,在草甸间蹦跳、嬉戏,欢唱,用这种方式迎接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雪山——”车内忽然发出一阵惊呼。抬眼望去,一座雪山在太阳下探出一个头,金光闪闪,直逼人眼。我们的心跟着车直奔雪山而去。绕过一个弯,再转过一道拐……也不知道拐过几个弯,我们终于站在了雪山脚下。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这三座神山就那样伫立在我们面前,巍峨、威严、壮丽、神圣。四周辽阔的草甸、五彩斑斓的森林和碧蓝通透的海子,紧紧把雪山环绕。雪域高原澄澈的美景就这样伶伶俐俐地闯入眼眸,裸露在蓝天之下。

面向雪山,虔诚地许一个心愿,心也变得通透,所有的烦恼、苦闷、忧愁……被山顶流下的雪水洗得干干净净。虔诚的朝圣者三三两两,徒步转山,行走亚丁最美的画卷,感受高原传递过来的信息。亚丁,这藏语中的“向阳之地”,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我是否有缘与你进一步亲近?

深吸一口气,我继续向上攀援,朝着牛奶海和五色海进发,脚步,不再轻盈,心跳加速,头疼阵阵来袭,愈演愈烈。虽然心有不甘,我却不得不返程。

亚丁,我努力向你靠近,你却无情地把我拒绝。

今天,你欠我一个回眸!他年经月,你是否会以一份热情,迎接我的归来?

中国散文9:中国汉文化的传承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老早就参加了汉文化的群,从去年开始一有时间就参加关于汉文化的活动。不但让我可以认识不同年龄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可以增长不少关于汉文化的知识。

中国的汉文化,不光是只是服装这样简单,还有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人总是以为汉服只是像日本和服一样的衣服,其实中国人也有相属于自己传统服饰,而且在不同的朝代就有不同的样式,唐代流行齐胸,宋代主要是褙子之类的,汉代就是曲裾,日常也有半臂,还有齐腰之类的。可是现代的中国人,往往和日本的cosplay混为一谈,看国外的传统服装这么好看,其实中国的也是一样的。

而中国的传统的节日,在很久以前都有一定的节目,当时的中国人在醇厚的文化底蕴下,发扬中国的精神,向人们的思想有进一步的发展。

其实中国人是聪明的,他们可以有四大发明,也可以有自己的儒家思想,新闻上说了,现在中国的孔子学院已经在全世界普及,外国人对中国的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都蠢蠢欲动了,为什么身为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却知道的不多呢?

所以前几天我们的汉文化协会成立了,也是属于非遗的一种。对于汉文化这个传承,不只是我们年轻人要努力的,让汉服可以走向世界,也是爱国的表现。

其实汉文化这个很复杂的,我也是了解一些,我还要不断的学习。

现在这个协会成立了,以后还会不断的壮大成长。我也会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多参加活动,可以进一步宣传中国的传统而努力。

汉服和汉文化一样都是让人充满新鲜的,必竟现在了解的人并不多。其实方便的时装穿多了,偶尔穿上汉服那是别有一番感觉,仿佛有种创越的感觉,如果来到中国的古建筑下,就可以感受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有的时候汉元素也是好的选择,和汉服一样,走在大街小巷中,更是特别的,成为众人的焦点。

就像国学一样,让小孩子学习传统文化,还可以让中国的文明和内涵深入人心。

成为协会的一员,我也会尽我的能力,为协会出一份力。

亲爱的同袍们,我们为了我们的心的爱国情结,我们努力吧!

中国散文10:乡村里的元宵节

文/翁俊安

中国的乡村,是最能体现传统习俗文化的地方。我童年时光就是在江南的一个乡村里度过的,几十个春秋过去了,乡村里青砖土坯小瓦屋,布满雀巢的大楝树,还有池塘里懒洋洋的大水牛,像一幅幅水墨,永远映画在记忆经络。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乡村里的年韵,尤其是元宵佳节。

在乡村人眼里,过年是生活中一出大戏,小年是年的序幕,元宵节,则是年的压台戏。十五那天一大早,乡镇文艺队和周边的民间艺术队,扛着彩旗,锣鼓喧天,浩浩荡荡一村一庄进行民俗文化演出。他们身着五颜六色彩服,脸上化着靓妆,一路吹打一路表演。舞狮子、耍龙灯、划旱船,是当时乡村最有人气的文化活动。规模阵容虽不庞大,但却别具一格,十分吸引人。划旱船最富情趣,老艄公舞动桨撬,围着花船前后跑个不停划桨,动作诙谐夸张、惟妙惟肖,漂亮的船姑娘“坐”在船舱,恰似一朵风中的迎春花左右飘摆不停。

舞狮子也有趣,狮子黄缎披身,头系红花,脖挂铜玲,威风凛凛,走路一蹦一跳,眼皮一睁一闭,非常逼真。逗狮姑娘把锈球向空中一抛,狮子立马腾空跃起,飞快地用嘴衔住锈球,然后摇头摆尾地向围观的人炫耀,阵阵喝彩声后,又把锈球抛向逗狮姑娘。

晚上的“灯笼”会,是小村里元宵节最白热化时刻,也是全村人最为开心的时候。那时,各家各户都自己亲手做灯笼。我和大姐在父亲的指点下,先用竹条铁丝扎成个圆柱体骨架,再用米糊糊上大红纸,将蜡烛插在底部小木板铁钉上,一个大红灯笼就搞定了。天一黑,我便迫不及待地点上灯笼里蜡烛,和小伙伴们在晒谷场上一起参加“灯笼”会。那“灯笼”会场面热闹非凡,各式各色灯笼琳琅满目,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有红有黄有绿有紫,汇聚在一起,簇簇点点,绕村前村后转悠,疑是流星落人间。那欢乐即景,至今依然有着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之恋。

如今的乡村,随着时代发展也大尺度地变化着,青砖土坯小瓦屋变成三层公寓式洋楼,小村池塘已填平盖成小型超市,村前那棵大楝树也不见了踪迹,昔日元宵节舞狮子,划旱船,扎灯笼乃稀罕事了;乡村的古香古色,正悄然退去;唯乡村人用糯米粉做成的元宵,甜润润的馅儿,吃起来香口不粘牙,似乎黏合了点乡村以往的元宵节味道。

中国散文11:茶文化

文/张梓鑫

“采茶”是中国农耕社会第五幅文化图景,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

有青山绿水的地方就有茶香,有茶香的地方就有中国文化。茶、可可、咖啡并称世界三大饮料,但茶才是当之无愧的饮界领袖。茶虚静清雅,糅合了佛儒道各家精华,充满了中国滋味和中国精神。

苍山翠崖,蜿蜒绵延,采茶是中国农耕社会最重要的农事之一。“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采茶、制茶都须在晴日里完成。

我外公家住在南京汤山,家里有很大一块茶园。每年清明节前后,都要请二十几个采茶工来帮忙采茶。每天早晨,他们踏着晨雾、迎着朝霞背起小竹篓,分开五指,拈起兰花指、采嫩芽、摘鲜叶、将茶叶投入小竹篓。

采好的鲜叶叫作茶菁,将茶菁堆放在日光处,利用日光的热能加速茶菁水分的蒸发,减少细胞水分的含量,利于以后的室内萎凋、炒菁等步骤。在这过程中要经常翻动茶菁,使它充分发酵。接下来炒菁,茶菁要炒透才可使茶气香、茶水清。然后,检枝去芜存菁,提高茶叶质量。最后烘干,经高温烘干的茶叶使其将香、甜、甘、韵、美五大特色展现出来,以稳定茶叶质量。

无论采茶,还是釆桑、釆莲、釆薇、釆菊,都是农耕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瑰意琦行的农耕叙事诗,记录着一个民族的生活和心灵历史。虽然辽远却很苍雄。

中国散文12:豆腐颂

文/林海音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作汤作菜,配荤配素,无不适宜。苦辣酸甜,随心所欲,“它洁白,是视觉上的美;它柔软,是触觉上的美;它淡香,是味觉上的美。”女作家孟瑶说:“它可以和各种佳肴同烹,吸收众长,集美味于一身;它也可以自成一格,却更具有一种令人难忘的吸引力。”

豆腐可和各种鲜艳的颜色、奇异的香味相配合,能使樱桃更红,木耳更黑,菠菜更绿。它和火腿、鲥鱼、竹笋、蘑菇、牛尾、羊杂、鸡血、猪脑等没有不结缘的。当你忙碌或食欲不振的时候,做一味香椿拌豆腐,或是皮蛋拌豆腐、小葱拌豆腐佐餐,都十分可口。时间允许,做一味麻辣烫三者兼备的好麻婆豆腐,或煎得两面焦黄的家常豆腐,或毛豆烧豆腐,绿的碧绿,白的洁白,只颜色就令人醉倒了。

豆腐的做法是先把黄豆泡在水里四至八小时,气温越高,泡的时间越短,泡够时间放入石磨中去磨,磨好后滤去豆渣,剩下来的就是豆浆。然后把豆浆加热至沸腾,再加凝固剂。一般都是用盐卤或石膏做凝固剂,石膏的成分是硫酸钙,盐卤中主要成分是氯化镁和硫酸镁。加入凝固剂后,再入压榨箱压去水分就是豆腐。美国黄豆协会台湾办事处,每年有经费补助台湾的豆腐制造商到日本考察。在日本,制豆腐简直成了一门艺术。

豆腐是汉文帝时代(公元前一六○年左右)淮南王刘安发明。宋时,豆腐渐见普及,在江南,亦成为普通的食品。但除开特殊的情形外,尚未成为士大夫的食品,只有下层阶级用来佐膳。清代开始,豆腐扩及于上层家庭,有时且调理成帝王专用的高级豆腐。宋荦七十二岁做江宁巡抚,刚巧康熙皇帝南巡。在苏州觐见时,康熙见他年老,对他说:“朕有日用豆腐一品,与寻常不同。可令御厨太监传授与巡抚厨子,为后半世受用。”

不同时代,豆腐的名称亦异。古语叫大豆做菽,《尔雅》称为戎菽。豆腐又叫菽乳,还有“黎祁”或“来其”两个名称可能是印度或西域系统的语言,直到唐代,都是指奶酪、乳腐等冻奶食品来说,后来才变成豆腐的别名。《清异录》说“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可能是因为豆腐普遍成为肉类的廉价代用品。

豆腐在中国社会中,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章回小说与旧剧中,也常喜欢安排一对孤苦无依的老婆老头以磨豆腐为生,如《天雷报》里面的张元秀。豆腐也围绕着我国的语文,“豆腐西施”是说美貌的贫家女,“豆腐官”是廉洁的官,因为俸给微薄,只可以吃豆腐。

很少人有吃腻了豆腐的经验。作家梁容若回忆生长在沙土绵延的地方,从小见惯了田里种的大豆,豆子出产多,豆子的加工品自然也多。豆腐是天天见、满街卖的东西。见惯看腻,无色无香,再加上家乡豆腐常有的卤水苦涩味儿,所以他从小就不喜欢豆腐。到抗日时期,一个兵荒马乱的残冬深夜,平汉路的火车把他甩在一个荒凉小站上。又饥又渴,寒风刺骨,突然听到卖豆腐脑的声音。梁容若挤在人堆里,一连吃了三碗。韭菜花的鲜味儿、麻油的芳香、热汤的清醇,吃下去直像猪八戒吞了人参果,遍体通泰,有说不出的熨帖,心想:“行年二十,才知道了豆腐的价值。”

他回忆说:北平的砂锅豆腐、奶汤豆腐、臭豆腐,杭州的鱼头豆腐,隆景和的酱豆腐,镇江的乳豆腐,我都领教过,留有深刻的印象。有一次还在北平的功德林吃过一次豆腐全席,那是一个佛教馆子,因为要居士们戒荤,又怕他们馋嘴,就用豆腐做成大肉大鱼的种种形式,虽然矫揉造作,从豆腐的贡献想,真是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了。

作家子敏说:“我对豆腐有一股温情,它甚至影响到我的处世态度。跟人相处,你不能蛮横地要求对方的心情‘必须’永远是春天。朋友难免有心情坏的时候,难免失言、失态、失礼、失约。那时候,只有像豆腐那样‘柔软’的宽厚心情,才能容忍对方一时的过失。朋友相交,夫妻相处,如果没有‘豆腐修养’,很可能造成终生的遗憾。”

“豆腐原是很平民化的食品。对我,它不只是这样,它是含有深远哲学意味的食品。它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我们的‘中国豆腐’!”

中国散文13:读《雷雨》有感

文/泅渡。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杰作,曹禺结合西方的戏剧文化,讲述着中国的本土故事,让戏剧在中国本土有了新的生命力。“雷雨”作为其中最重要的意象,既构成剧情发展的氛围与节奏,又展现了命运的神秘与残忍,表达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在戏剧中,简短的时间里需要凝聚无穷的艺术爆发力,因此最追求的便是矛盾冲突的展现。矛盾冲突是整个剧作的灵魂和核心,而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多在情节冲突、性格冲突、语言冲突、人性冲突等方面。曹禺在作品中普遍采用情节上的冲突,使得矛盾激化,形成作品中引人人胜、扣人心弦的高潮。

在《雷雨》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体现出的正是诸多情节的冲突。资产阶级家周朴园与周公馆的丫头鲁侍萍生了两个儿子:周萍和鲁大海。后来因为周家不同意两人身份悬殊的爱情而留下了周萍,把鲁侍萍赶出了家门。侍萍走投无路,抱着幼小的鲁大海被逼跳河,但万幸的是侍萍并没有死。周朴园按照家里的旨意与繁漪生了儿子周冲,但年岁相仿的繁漪和周萍有着不伦关系。鲁侍萍与鲁贵生了女儿四凤,鲁侍萍不愿意四凤去当丫鬟,因为不想女儿走自己的后路。但鲁侍萍外出的那几天,身为周公馆下人的鲁贵把四凤带到了周公馆做工。在侍萍去周公馆看女儿四风时,与周朴园相逢,两人发生了冲突。而鲁大海是矿工,带领工人罢工,与资产阶级的生父周朴园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四凤喜欢周萍,周萍也喜欢四凤,但繁漪喜欢周萍,为了阻止两人私奔,繁漪当众揭开事实,同时和周朴园发生了冲突。众多人物,关系复杂,矛盾就在者之间产生,推动着故事往前发展,就在这狭小的空间里,短暂的时间段里。

《雷雨》在故事的表现上无疑是优秀的,但同时在人文情怀上,故事中也透露着曹禺的情感和思想。

“我接触《圣经》是比较早的,小时候常到教堂去,戏雨究竟是个什么道理,我自己也莫名其妙:人究竟该怎么活着?为什么活着?应剧该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所以,那时候去教堂,也是在探索解决一个人生问题吧!”可以说,曹禺是带着对于人生、对于终极问题的思考接触到基督教的。但这并没有将曹禺导向上帝,他更多地是抱持着一种基督教的宁死情怀,怜悯着这个不完满的世间,作者的悲天悯人直接体现在《雷雨》的序幕和尾声中。在未知命运的笼罩下,故事走向了悲剧性的结尾,曹禺好像可以改变故事的走向,但其实他不能,他作为作者,他更是故事的旁观者,一个面对戏剧人物命运只能无奈地看着的人,就像芸芸众生,面对命运却只有无奈。

中国散文14:中国红

文/张凌云

红是节日的红,红是民族的红,红是中国的红。

红是中华大地特有的标志,红是东方巨龙喜庆的图腾,红是炎黄子孙盛世的欢歌。

红是一盏跃动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方的,零零星星,排列成行。一直以来,我总以为红灯笼最具象征意味了。不管风霜雨雪,还是萧瑟严冬,只要有一盏红灯笼立在前方,整个视线就会被点燃,整个季节就会被感染,那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语,而是一颗火火的红心,里面盛装的,是每个中国人都读得懂的豪迈与激情。

红是一副工整的对联。自从蜀主孟昶欣笔题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后,对联就成了国人祈福许愿、道贺吉祥的绝妙方式。家和事兴、共享天伦,与时俱进、马到成功,所有的一切,都被浓缩进一条条不大的红色纸块。对联里头,流淌的不仅是翰墨飘香,更是历史,是印记,是千百年来不变的文化传承和精神血脉。

红是一圈腾空的鞭炮。谁说中国人只懂得含蓄内敛,我们有着这个星球上最奔放、最壮观的庆典方式。你看那空中无数轰鸣的声响,就知道十三亿人民能融汇怎样的情感海洋了。各种烦恼或不快,都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和礼花声中没了踪迹,而是被那些带着红色外衣的精灵释放成同样的语词——放飞,欢乐。

红是一挂漂亮的中国结。那造型别致,曲折环绕的中国结啊,代表的是每个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家园故乡。亲朋好友聚佳日,四海一家过大年,纵然有万水千山,也阻不断回家的道路,哪怕在海角天涯,也挡不住对祖国亲人的思念,红红的中国结,就像一座高耸的灯塔,能将无边的夜色照遍,能将无形的阻隔化解,指明人们心中的方向。

红是一身靓丽的衣装。从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走来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好的向往。岁月再艰难,生活再辛苦,逢年过节,也一定要给自己添身新衣裳。尤其是新媳妇、小姑娘,爱穿一身漂亮的红衣,大红、紫红、玫红、粉红,从不同的角度给红色,这种最热烈的色彩增添不同的注解,抒写个性的张扬,挥洒青春的绽放。

红是一本崭新的台历。新的一年,新的日子,新的心情,新的面貌。一切从新开始,源自那灼灼闪耀的火红。红色的封皮只是外表,内在的行动才更加重要。我们从红色的起点出发,踏着坚实的脚印,走过寒来暑往,走过春华秋实,待到年终岁末,双手已捧起沉甸甸的硕果。红色就像一道警醒的标志,在它的激励与鞭策下,回顾这一年的奋斗打拼,汗水与付出化成了由衷的欣慰。

红是一纸飘舞的花钱,红是一颗甜甜的糖果,红是一根放光的蜡烛,红是一张张期待的脸庞……无数关于红的符号,共同组成了中华儿女昂扬向上的进取姿态,共同组成了华夏民族独特鲜明的文化象征,共同组成了一个响彻寰宇的名字——

中国节,中国红。

中国散文15:过春节

文/丁思雨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但我最喜欢春节,春节代表着旧年(农历)过去,新年到来,也预示着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春节的前一天叫除夕,这天妈妈一大早就搞卫生,把家里扫得一尘不染,爸爸则贴春联。到了晚上,爸爸妈妈做了一大桌菜,中间是一条大鱼,表示年年有余,全家人围在桌子旁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晚饭后妈妈就忙着准备包饺子,我很好奇,才吃完饭怎么又要包饺子?妈妈笑着告诉我:“这是零点过后要吃的,因为它像元宝,人们吃它象征招财进宝。”然后还要守夜到天亮,叫“守岁”。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了。每个人换上新衣、新鞋,大人会带着我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说一些吉祥话,长辈还会给个大红包。年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过完。

这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真的很有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