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的文章

请欣赏元宵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元宵的文章1:舅舅亲手做元宵

文/王丽亚

每当元宵节到来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舅舅亲手制作的桂花元宵,圆,软,甜,香,美味可口,真是最好的节日享受。

上世纪80年代,我幸运地被晋祠文管所招聘为第一批导游员,为省内外游客讲解晋祠的文物古迹、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我们七八名导游为游客全程服务,星期天也不休息,顾不上回城探望父母,忙累并快乐着。

我离舅舅家只有三四里地,舅舅常来晋祠看望我,送来家乡的各种美食。到元宵节前,舅舅总会送来亲手用笸箩滚的桂花元宵,这是我最喜欢吃的。我和几个导游姐妹共同品尝,大家连连说好,赞不绝口。

晋祠有四宝,长巷村的桂花元宵是四宝之一。舅舅所在的村与长巷村临近,他多次专门投师,学会制作桂花元宵,其味道也不相上下。

舅舅身材魁梧,一双大手十分有力,兄弟姊妹五人,美味元宵全靠他手工制作。一过正月初五,舅舅就开始准备做元宵的各种馅料和糯米面,要求十分精细,面要再三箩筛,馅儿要多次甩打,切成均匀的骰子似的小方块,在放糯米面的笸箩里上下左右反复滚动,经三番五次运作后,拣出不合格的次品,将又白又圆的元宵点上红点,装入小竹篮后,分送给弟妹及亲友们。舅舅十分珍惜自己的产品,他说千万要小心保护,不要钻了煤烟,否则会变黄变酸变质,一颗颗桂花元宵真是来之不易啊。

元宵节夜晚,天高云淡,风清气爽,在舅舅家共邀明月,品茶美味的煮元宵和炸元宵,畅谈国富民强,农村美好愿景,十分惬意。

上世纪90年代,我调回迎泽公园工作,舅舅仍然每年要送我亲手滚制的元宵。香甜美味的老味道,让我美在口里,甜在心里,感到无比幸福。

元宵的文章2:诗话元宵节

文/张永生

元宵佳节的盛况,在古代的名人佳作中有许多生动的描写,无论是李商隐的“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还是薛道衡的“万方皆集会,百戏尽来前”,都是对元宵灯会的生动描述。

唐朝时,元宵节观灯游乐已极盛行。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夜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其中,被称为绝唱的是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将元宵节的盛况和游人的兴致表现得完美无遗。

宋代的元宵节更是热闹异常,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尾婉约含蓄,意境优美,余味无穷,为世人所传颂。

清代董舜民的《调寄御街行·元夜踏灯》词云:“百枝火树千金屧(xiè),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把观灯的少妇写得极有韵致,体态盈盈,半戏半嗔,不仅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还把笔触深入观灯人微妙的内心世界。

元宵灯会为青年男女提供了自由接触、表达爱情的机会。宋词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这首词写了一对情人在元宵节观灯时幽会的复杂心情,为我国古代描写爱情的佳作。

可惜,很多时候,有情人难成眷属。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通过元宵观灯,触景感怀,抚今思昔,表达了词中人不胜悲伤的心情。

羁旅怀人,佳节更添愁绪。北宋毛滂的《临江仙·都城元夕》:“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通过对元宵节热闹场景的描绘,抒发了他的孤独伤感之情,读来清新哀婉。

李清照的词为婉约派之宗,她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落日熔金,暮云合壁……”淡雅清丽,委曲精工,情景交融,跌宕有致。全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时两种情景的比照,抒写国破家亡的感受,愁苦落寞的情怀,堪称元宵词绝唱。

千百年来,这些诗篇为元宵节增添了无限光彩,今天读来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元宵佳节的盛况及其独特的魅力。

元宵的文章3:元宵是过年的“狂欢节”

文/刘卫

当一年一度的春节刚刚拉起结束的帷幕,看着一家老字号的美食城前排起了买汤圆长长的队伍,我这才知道,元宵节又接踵而至。老天助兴,头晚又纷纷扬扬地飘零起雪花,为元宵节锦上添花,延长着年味,再度激活出人们欢愉的心情。如果说,春节是一首浸透愉悦与祥和的叙事曲,那么元宵节是它结束前的一段快乐小插曲。只有过完元宵节,吃了圆圆美美的汤圆,春节才在人们心目中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元宵节这天清晨始,锣鼓喧天,鞭炮阵阵,整个县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高跷队的男女突然比常人高出一大截,有各种神话中人物扮相,赶上猴年,毛手毛脚的“孙悟空”打头阵,他们边高空行走自如边舞动着扇子和道具,让人叹为观止;一条条金龙在广场上游走,伴随着有节奏的鼓点声,首尾配合默契,活灵活现,仿佛在腾云驾雾,显示出高超的舞技;还有采莲船,舞者一般为俊俏的女子,着红披绿,妆化得很夸张,船就“挂”在她身上,歌起人动,船就随心游弋,旁边的“艄公”划着桨,边唱着“采莲船哟哟,闹元宵,迎丰年,……”旁边的人跟着起哄,唱起“划着”逐句地应对,气氛十分热烈。观者和舞者现场互动闹腾劲至今让人历历在目,久久难忘。

入夜,吃完了家宴和汤圆,几乎倾城而出,大人牵着孩子汇聚到县文化馆前的广场,看灯展,猜谜语,观焰火晚会和民俗表演。孩子们人手一灯,或在市面上买的,或是自家大人扎的,造型各异,灯火点点,一片璀璨。孩子们那会觉得眼睛不够用,提着灯笼在热闹的人群中穿进穿出,吃着糖葫芦,竞相对着挂在绳子的谜语作出各种猜测。实在想不出,就跟大人讨答案。如果猜对了,现在可以领一支铅笔或彩色气球的小奖呢!一直闹到晚上十点,人们这才意犹未尽地散去。每盏回家的灯笼里蕴含着一个孩子快乐的小故事,也点燃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过完元宵节,这才算“年过月尽”,没有留下一丝的遗憾。需要外出的人,又由父母打点行装,带着家人满满的叮嘱,踏上了谋生之旅。人们祈祷,日子就像这白滑酥和、馅芯甜美的汤圆,圆圆满满,顺顺当当。一家人相互间有着牵挂,都过得平安康健。

元宵的文章4:闹元宵

文/蒋绍斌

在乡亲们的眼里,没过正月十五,年不算过完。老家的元宵节就热闹得很,一些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文化,如唱戏、玩龙、踩高跷、舞狮子、耍龙灯、划旱船等,都是乡下闹元宵必不可少的节目,让节日弥漫着一股浓郁的乡风俗韵。

玩龙是大村庄的传统节目。龙身的长短,根据村里壮劳力多少决定,要娴熟地舞动一条龙,多则数十人,少则十几人,最能考验乡亲们团结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力,通常从正月初八开始,玩转一个或几个乡镇,到月半才结束,风雨无阻。舞狮子相对简单些,但也是门技术活,艺人们的从街头舞到街尾,一路跳跃翻滚,威风八面,活灵活现。最难的是在叠起五六层方桌上玩狮子,桌子上头最高处吊着绣球(里头包着利市红包),让两头狮子在锣鼓喧天中攀爬,玩狮子抢绣球的节目,热闹又刺激。就连平时不怎么出门的老头老太太,这时也会在儿孙搀扶下颤巍巍地出门观看。

踩高跷和划旱船通常在一起表演。艺高的踩高跷人,最爱在高低不平的土道上舞步摇曳,或惊险刺激地翻跟斗。每每看到他们几乎跌倒,我也会附在围观的人群中发出一声声惊呼,满眼是神奇。划旱船和“蚌壳精”最有情趣,邻村的秀芳姐每年都扮成漂亮的姑娘坐在船舱里,上街头的定芳妹则妆扮成蚌壳精,她们像一朵朵流动的彩云在小街上飘荡,惹得小青年们赶了一场又一场。旱船一会儿随波逐浪,一会儿搁浅在岸,蚌壳精则在一旁张开壳翅,张合之间,美丽的脸庞时隐时现,顾盼生辉,不知醉了多少后生。扮演老艄公的是街坊梦光哥,他一边用桨撬、肩扛、手抬,推摇着船儿,一边对观众说些恭喜话儿,动作诙谐夸张、惟妙惟肖,乡亲们则会在阵阵炮仗和喝彩声中,给演员们分发红包。遇上兴起,乡亲们也会加入他们的阵营,吼他几嗓子,放肆地扭一扭秧歌。

元宵的文章5:府城元宵换香节

文/李军

府城元宵换花节,几乎每个海南省海口市人都知道,多数海口人都参与过换花节,很多人也知道府城元宵换花节是府城元宵换香节演变而来,但换香节是啥模样,估计只有老一辈人或少数人知道和经历过了。

先讲讲换香的由来和笔者那年参加过的换香节。换香俗称“驳香”(谐音,海南方言),说的是元宵之夜,当白天忙完庙宇和家庭的祭祀之事后,华灯初上时分,海口市府城街头巷尾人潮涌动,全城男女老少都走向街头,每人手中握香火,提着灯笼,互相换香,互相祝愿“发财发丁,子孙平安”。手中的香一定要点燃,如香燃烧将完时,要说“接香”,意为传续香火。

古镇府城是海南之要冲,琼州之首府,元宵换香活动自古有之,在“文革”时期中断过,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祖国大地后,一些传统民俗节庆活动逐渐恢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府城地区就陆续有居民自发地在元宵节那天进行换香活动。党和政府并顺应民意,积极推动传统民俗节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984年,府城原来所在行政区域琼山县的党委和政府组织筹办了“文革”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府城元宵换香节活动。

据说在年前,各个单位和文艺团体就开始了筹备,进行文艺排练,最主要的还是彩车巡游活动和安全保卫工作。记得那年大年春节刚过,街头巷尾、茶楼饭馆、家家户户谈论最多的还是即将到来的元宵换香节。由于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有组织开展的大型民俗节庆活动,群众的期盼值很高。离元宵节还有几天,府城居民就开始进行各种准备了。

记得元宵节当天下午,府城的居民们已在自家宅院的案台上排满了各式各样的供品,如鸡、鱼、猪、酒等祭品,烧香祭拜祖宗神明,香火缭绕,叩拜不断,炮竹声此起彼伏,整座小城都充满了节日的喜庆。

到了傍晚,太阳刚下山,月亮在天空中隐隐出现,在府城的大街小巷,已有不少人在活动。只见卖香的老妈在临街铺面或街道地摊上卖起香、烛、火柴、手电筒等,府城的主要街道也挂起了灯笼,印象中还有一些标语、口号的横幅特别醒目。最高兴的还是小朋友们,他们穿着新衣,带新帽,踏新鞋,口里含着糖果,手里提着小灯笼,点着炮竹乱扔,在街上游来逛去,好不惬意。此时的男青年心里却别有一番盘算,心里想着要是在街上碰到了中意人,怎样上前表达,怎样换得香火,说白了是怎样换得女孩子的心。读者不禁要问,那女孩子会不会向男孩子表达爱意呢?答曰,没见过。为什么呢?原来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男女授授不亲的观念还在作怪,所以女孩特别是在公众场合一般不会主动向心仪的男孩子表达爱慕之情的。

天越来越黑,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照亮府城大地。在府城著名旅游景点五公祠门前及周边早已站满了男女青年。他们手拿着香火,三、五成群地聊着天,为什么男女青年会自发在五公祠集结,我想大概是府城男女青年平时约会大多是在五公祠的缘故吧,我也和几位好友加入了五公祠集结的青年男女行列中。此时,在我们的同伴中,不知谁提了个建议,等会彩车巡游,最佳观赏地应在琼山旅社楼上。我们觉得言之有理,都异口同声赞成,于是,大家便快步地向位于忠介路和中山路交汇处的琼山旅社走去。

当我们靠近琼山旅社时,那里已人山人海,拥挤得非常厉害,我们几乎无法站稳,并且公安人员已禁止人员不准进入琼山旅社。我们好不沮丧,刚好有位好友的老爸是保卫部门的领导,给我们“开后门”,领我们几位进入琼山旅社并登上了二楼,到了临街的窗户。大约晚8时过不久,只听见大街上锣鼓喧天,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估计当晚全城有三五万人吧。

从旅社二楼窗户探头往街道望去,只见从琼山老县委大院出发巡游彩车向中山路旅社方向缓缓行驶过来,人们手握香火在两旁和后面跟着,香火像莹火虫一般红红点点在空中闪动,整条街都是浓烟笼罩着,有些游人被烟熏得流泪,有的衣服被烫破,有的甚至被烧了头发,虽付出一些代价,但人们也难于抑压欢喜的心情,真是痛并快乐着。在巡游车队中,工、农、兵、学、商齐上阵,彩车上挂满了标语,在彩车上还有人表演了一些文艺和武术节目,人们津津有味地观赏着,那种从人们内心迸发出的欢乐之情令我难忘。巡游的彩车队大概走了这么几条街,中山路、忠介路、文庄路……具体的行走路线我也记不清了。

彩车巡游过后,剩下的重头戏当然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当中老年人牵着小孩们陆续返家时,大街上留下的是一街青年男女,在这热闹非凡的节日,在这大好的时光里,天造地配的氛围里,男女青年有太多的爱意要表达,有太多的情话要诉说。要是在平时见面擦肩而过,正视一眼都不敢,平时有的即使下了好大决心要向对方表白的,到最后一刻还是放弃……但在元宵换香节的此时此刻此地,好多男青年都豁出去了,勇敢地走到女青年面前,拿着香火要求互换,有的口送祝福,有的请求与对方交朋友,有的更是大胆地表达爱意……

我和朋友们走在人群中,忽然,有位朋友发现他爱慕已久的一位姑娘,他一下怔住了。想向对方换香却又不敢,我们看出了他的心思,一致怂勇他鼓起勇气向女方表白。当朋友鼓起勇气向对方换香时,对方脸嚓一下子就红透了,急忙把香一换,还不等我朋友表白,便急忙转身往人群里钻进去了,留下是我们一阵欢乐的笑声……

欢乐的时光总觉过得很快,甜蜜的回忆总是令人难忘,消失了的民俗节庆文化更是让人遗憾。随着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考虑到“换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到了1986年,琼山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府城元宵“换香”活动改为“换花”活动,“换香”被“换花”所取代。其实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换花”取代“换香”,归根结底就是现代的、开放的、文明的取代了传统的、封闭的、落后的民俗节庆文化活动。虽然是依依不舍,但也只能接受。站在已经历过三十个春秋的“换花节”的今天,笔者也有一想法,为了弘扬、传承“换香节”这样的传统民俗节庆文化,府城现在所在行政区域海口市琼山区何妨不把“换香节”场面搬上琼剧舞台,让现在的广大群众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换香”情景,甚至还可以在大的操场(广场)、大的公园在做好安全防范的前提下,组织一批文明礼貌的青年男女重温“换香”的场景,体验府城独一无二的“换香”文化的魅力,使府城传统民俗节庆文化活动“换香节”的“香火”得以继续传承。

元宵的文章6:三代人的元宵“结”

文/高中梅

每年元宵节,我们家都要吃元宵、观灯会、猜灯谜。我们家三代人心中,有着对元宵节的独特体会,有着与众不同的情结。

父亲常说,他小时候,每到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那时他还经常自己动手做花灯呢,做好灯后挂在家门口,那叫一个神气。不过,那时的花灯全是纸糊的,家家上灯的规矩也不同。再后来,每到元宵节,家家就开始蒸面灯,要蒸十二个月份的面灯,借此占卜来年的风调雨顺。

父亲说,勺子灯,是小孩最喜欢的。勺子灯的做法是把面捏成勺子的形状,并捏一个小老鼠趴在勺子沿上,小老鼠的眼睛用花椒粒代替。到了晚上,在勺子里倒上植物油,用一根火柴梗缠上棉花,然后把棉花浸湿了油,然后点燃,是最好玩的。

我儿时元宵节最开心的事,就是吃元宵。那时条件差点的家庭没有糖,就只能吃没有馅的实心元宵,最为普遍的还是芝麻糖元宵。那种猪油丁和糖做馅的元宵是最好吃的,俗称“荤油元宵”,那时候吃“荤油元宵”,是我最期盼的。

我还跟着小伙伴学会了做萝卜灯。萝卜灯十分好做,就是把一红皮萝卜拦腰切断,把下半截掏空、加油、按灯芯。上半截也掏空,但要留气孔当灯罩。等把萝卜灯挖好了,外边再用根铁丝穿上当提手。我挑着萝卜灯小心翼翼地走东家窜西家,至今还记忆犹新。

有了网络后,我的元宵节也悄悄发生了改变。出门看灯展,天冷人又多,我觉得还不如跟父母一起,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灯展,还可以时不时地把灯展实况放到微博中,与网友一起分享不同地方的元宵节风俗。

至于吃的元宵,现在流行自己动手做。我们家吃的元宵,是我与家人亲自动手制作的,想吃什么馅儿就吃什么馅儿。我们一家人,一边聊天一边做元宵,气氛融洽,其乐融融。全家人吃过元宵后,都会围坐在一起观看元宵节晚会,这几乎成为了每年元宵节我家雷打不动的规律。

自从有了儿子后,这种规律被慢慢打乱。儿子眼中,元宵节最有趣的,是那元宵面,特好玩,黏黏的,可以捏各种形状。去年元宵节,我带儿子去吃快餐,给他买了一个带音乐的花灯,还送他一本有关灯谜的书,想让儿子多了解些传统文化。

我没想到的是,六岁的儿子元宵节最向往的,是跟着爷爷学扎花灯。儿子说:“能亲自做一个花灯,是最让人羡慕的事。”父亲拗不过小孙子,爷俩花了一下午,做成了一个漂亮的纸灯笼,那兴奋劲儿,人见人爱。到了晚上,儿子又缠着我和***妈,一起挑着他的花灯,像我当年那样,蹦蹦跳跳地走东家窜西家。

我觉得,元宵节的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不管过元宵节的方式如何改变,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元宵“结”。这种“结”会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元宵的文章7:元宵,写在新年最后的喧嚣

文/李瑞华

早起跑步,小区楼下的街道两旁早早就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烟花爆竹了,红红火火的,成为元宵节一道靓丽的街景。

春节的繁华还未沉淀,喧嚣的元宵节又如期而至。凤凰广场上、水浒主题公园,但凡有广场绿地的地儿,全是一派闹闹的景象,放风筝、跳广场舞、开放大型儿童游乐项目,营造出浓郁的“闹元宵”氛围。

我是很少去凑这热闹的,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不喜欢这种过分喧闹的场合。倒是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静静地抒发一些感悟,顺便敲打些于心情有关的文字。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过元宵节。那时的元宵节不叫元宵节,或许还没有这文绉绉的词儿,老家过元宵叫过“小年下”或者简单称为“过十五”。那时候也没有现成的元宵可以吃,全部是自己手工制作的,用粘面包上红糖,团成圆圆的形状,就是元宵了,煮熟盛到碗里吃,咬一口,超甜。我最喜欢的是看着母亲做着这一道道工序,趴在暖热的锅台边,看着锅里起起落落的汤元使劲咽口水;再大一点,元宵节在我心中就变成了红彤彤的颜色,穿着新衣裳,追逐着红红的灯笼、红红的鞭炮满街乱跑;到了青涩的年龄,元宵节悄然幻化为一句宋词,“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朦朦胧胧,自我陶醉,自我憧憬;而今年的元宵节,尽管大街上小贩们兜售汤圆的音乐此起彼伏,却早已没有往年过元宵的心境了。

是夜,暮色刚刚降临,清脆的鞭炮声便远远近近、此起彼伏地响起来,搅得人有些心慌,我于是出门随处走走。到底是人们的传统习俗占了上风,满大街居然都是放烟花燃炮竹的人,不单孩子欢呼雀跃,大人也跟着兴奋,三五成群,甚至是全家出动,谈笑间,彩珠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炸开,发出眩目的光芒,飘落纷纷,转瞬即逝。

我独自在喧闹的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看如梦如幻的烟火,听震耳欲聋的炮竹,我想这样才应该算是元夕,火树银花的元夕,吹星如雨的元夕,童年无忧的元夕!可是在很长时间里,我失去了童年的玩趣,不再贪心那颗小小的鞭炮,不再神往那声如雷的轰炸,我安安静静地住在高楼里,看四角的灰色天空,边嗑瓜子边看电视里众多的明星在热热闹闹的晚会中跳来蹦去,小时候曾经翘首期待的元宵节往往就这样在这样的场景中淡去,再淡去。今年是第二次在城里过年,在这座小城定居下来。原来在老家住的时候,想象着城里的元宵节有多么的热闹,晚上开着车也来县城观景儿,真正生活在这里了,却完全没有了原来的冲动了。一切都变得那么淡,那么淡,淡淡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黄昏早过,夜色正浓,街上人们的目光只在地面与半空中交替游移,眼里只有绚烂的烟火发出的光芒,天上的那一轮满月竟然被彻底地冷落。也难怪,早春二月,春寒料峭,数日来阴阴晴晴的,今日初晴,任她月儿再怎样圆满,终是一轮冷月,满地青辉,望之生寒!这样的月色常被欢乐的人们遗忘,掬月入怀的,多是诗家词人,要不就是像我这样的自认为有文艺范的清高者。

夜渐渐深去,人们开心了倦怠了,也回屋睡去了,热闹的元宵节就这样默默地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是时候该调整心情,振奋精神了,明天早上,新春的第一缕阳光将催促我们,起床,上班,开始新的生活节奏!

走在上班的路上,是否想对春天道一声:早安,春天!

元宵的文章8:难忘元宵放河灯

我的故乡在贵州省安顺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瀑乡”“蜡染之乡”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黄果树、夜郎洞、红枫湖等风景名胜区。元宵节是我国人民的重要节日,这一天家乡人会举家团聚,元宵节过得热热闹闹。传统习俗有猜灯谜、吃汤圆、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放河灯也是家乡颇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因此虽然离开故乡多年,我还记忆犹新。

河灯是用木板做底,灯体材料则为防水纸、布绸、塑料、金属等。家乡人一般把河灯做成荷花瓣形,因此“河灯”又名“荷花灯”。河灯做好后,人们还要将河灯底部浸入蜡烛油中,然后趁蜡油没有凝固时放在沙子上,自然有些沙子就粘在了河灯底部,这样就增加了河灯的重量,放灯时可以增强河灯的抗风力,不容易被吹翻。

家乡人元宵节常在贯城河放河灯,贯城河是安顺的母亲河,环绕着整个安顺城。我读书时贯城河河水清澈,河岸垂柳成荫,又被家乡人称为玉带河。元宵节当天夜幕降临时,人们拿着亲手制作的河灯来到贯城河边,放河灯前由家族的长者将灯盏或蜡烛置于河灯的木板底上,再在灯体上写上一些祈福的话。人们将一盏盏河灯点亮放于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以此表达新的一年里对幸福、平安的祈求,希望随着长流水,祛除疾病灾祸,子孙幸福安康。

记忆中在故乡过元宵节,晚上我会跟随父母、叔伯、姨婶一大家子人去贯城河放河灯。当晚河岸两边人山人海,伴随着鞭炮声、锣鼓声,非常热闹。有钱的人家还会请来专门的队伍在河边舞狮子,很多人都在一旁围观。舞狮子的高潮是“狮子采青”。一般是家族的长者用竹竿高高地挑起一棵青菜,青菜上捆着红包,舞狮队就地搭起人梯,让“狮子”边舞边沿着人梯向上爬,攀登至顶端,“张口”把那红包和青菜“吃”进口中,这才算见了真功夫。夜深时,贯城河两岸逐渐从喧嚣转为宁静,一盏、两盏、十盏、百盏……数不清的河灯浩浩荡荡地在贯城河上漂荡着,碧波托着五颜六色的河灯,红色的烛光映照着碧水,天上的星星在水中闪烁着,灯火在河上随着流水移动,层次错落,这样的场面非常壮观,让人难以忘记。

时间在一天天流逝,随着贯城河两岸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家乡已经很少有人在元宵节时放河灯了。又到元宵节,华灯初上,清风拂面,身在异乡的我越发怀念儿时放河灯的那些场景。

元宵的文章9:元宵月亮

文/李山

进入正月,年的气息达到最浓。那月也从初几的小芽儿,一点点丰满,不知不觉间圆亮如镜。在这宁静祥和的气氛中,人们迎来农历一年中第一轮满月,心中的欣喜是可以理解的。

人们对光亮有一种本能的敬畏,太阳自不必说,月亮可是旧时人们夜晚的眼睛和指针啊!尤其是朗明的满月,又在春节喜庆团圆的浓浓氛围中,就更使人兴奋。一家人不管天南地北,雨隔雪阻,能够在春节团圆,是一年中的幸事。故值此圆月团团、亮如明昼的元宵之夜,是要庆祝一番的。

得于圆月的启示, 人们仿照月亮的形状,早早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花灯,悬挂在门前和大街小巷;也早早做了饱满香甜、圆润如月的元宵,以喻示团圆的美好可贵和值得珍惜。

吃过香甜软糯的元宵,人们纷纷来到大街小巷的最热闹处,观赏动静有致、美奂绝伦的圆月和异彩纷呈的花灯,春节和谐团圆的寓意被表达、渲染到极致,也把节日里人们接春纳福的欢快情绪推向高潮。只有崇尚和平美满、注重人伦幸福的中华儿女才有这种美妙的创意、恒久的坚持和虔诚的奉行。这是完全中国式的文化、中国式的祈福,中国式的和谐与狂欢。

想想还有哪个时段能比十五、十六圆月当空的这两天,在时空与心理上庆祝团圆与喜庆更合适的呢?这是圆满的吉日,也是传递和乐与幸福的良辰。于是,几乎所有的人不约而同地到街上舞龙弄狮,击鼓鸣锣,释放一年的激情与兴奋。此时,千灯竞放,皓月当空。人们聚在热闹处,观灯赏月,图的是热闹,看的是人气。正是这种民俗成就了春节与元宵节的鲜亮美好。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让雪来凑一下热闹岂不更好,这是天意,更是一种心理期盼。圆月、红灯、白雪本身就是诗意的存在,把它们连在一起,不失为自然与人文相谐的另一个美好创意。

从腊月开始,不,原则上从冬至的那顿饺子开始,年味渐浓,至腊月二十三祭灶,那年也就翩然眼前了。幸福祥和的10多天,祭祀、祈福、串亲、访友,在一片喜悦中完结后,要有一个收尾。人们意犹未尽,一下子结束,弯拐得太陡,无法适应,需要一个仪式再表达、展示一下喜乐,然后与“年”挥手,回复常态。

春节走到此,便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那勤快的农人此后便脱了棉袄,为心爱的麦苗浇水、施肥,侍弄田亩;上班族也收了心,回到有些生疏的办公室,正儿八经地盘算全年的大事了。春节大戏至此落幕,尽管还有稀疏的爆竹声,春联依然鲜红,一些人家的灯笼依然挂在门楼。但毕竟春意渐浓,布谷传唱,属于忙碌的季节已悄然到来。

新的一年开始了。

元宵的文章10:正月十五闹元宵

文/白来勤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据资料记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据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朝初受到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称元宵,宋以后也称灯夕,进而到了清朝,就开始称灯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这样,正月十五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节的生活习俗自然离不开吃元宵。“元宵”最早叫“ 浮元子”,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据说民国初年,大总统袁世凯恶其谐音“袁消”不吉利而改称“汤圆”,但老百姓不买账,至今仍以元宵称之。

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元宵节将春节推向了高潮,是“过年”的“压轴戏”。两千多年来,这一节俗长盛不衰,成了中国的“狂欢节”。这一天,无论城市乡村,人们都会张灯结彩,游赏观灯,燃放花烛。各种社火活动也是花样繁多,诸如猜灯谜、跑旱船、扭秧歌、耍龙灯等,这一连串充满热闹欢乐的庆典活动,称为“闹元宵”。

“元宵节”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猜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两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形容汴梁元宵节是“山楼上下,灯烛数十万盏。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形容杭州元宵节是“终夕天街鼓吹不绝。都民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至五夜,则京尹乘小提轿,诸舞队次第簇拥前后,连亘十余里,锦绣填委,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中国古代妇女平时三步不离闺阁,更何况是夜晚,但元宵节这一天可以破禁,女孩子们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宋代康与之的《瑞鹤仙》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仕女元宵节出行的美丽盛况:“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风柔夜暖。花影乱,笑声喧。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斗转。”这种佳人如云的氛围,也给未婚男女相识相爱提供了良机。《大宋宣和遗事》里曾描写元宵时节,汴梁城里至少有五千对青年男女,在众目睽睽之下,毫不顾忌地手拉手、肩并肩地卿卿我我、谈情说爱。“那游赏之际,肩儿厮挨,手儿厮把,少也是有五千来对儿。”《东京梦华录》则记载汴梁城有供人们谈情说爱之所,“别有深坊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春情荡颺,酒兴融怡,雅会幽欢,寸阴可惜,景色浩闹,不觉更阑。”

明朝末年,有一位才女叫李翠微,写有《正宫·山渔灯犯·元宵艳曲》:“灯如昼,人如蚁,总为赏元宵,妆点出锦天绣地,抵多少闹嚷嚷笙歌喧沸,试问取今夕是何夕。这相逢忒煞奇,轻轻说与他,笑声更低。虽则是灯影堪遮掩,也要虑露容光惹是非。爱煞你,果倾城婉丽,害相思,经今日久,甫得效于飞。”描述了一对有情人在元宵节甜蜜幽会的情景,特别是那位女子表现得勇敢、大胆和婉丽。据考证,李翠微是陕西米脂人,是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号称“闯王”的李自成的女儿,这更让李翠微的元宵节更增添了一种神奇的色彩。

宋话本《张生彩鸾灯传》里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元宵节的爱情故事。宋徽宗时期东京汴梁的元宵佳节,一位公子张生到乾明寺看灯,忽于殿上拾得一红绡帕子,帕角系一个香囊,帕上有诗一首曰:“囊里真香谁见窃,鲛绡滴血染成红。殷勤遗下轻绡意,奴与才郎置袖中。”显然是一首求爱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请待来年正月十五夜于相篮后门一会,车前有鸳鹫灯是也。”第二年元宵节正月十四夜,张生就赴约去了,果见车一辆,车前挂只鸳鸯灯,车里端坐一绝美佳人,对张生说:“愿见去年相约之媒。”张生赶紧掏出信物香帕,美佳人笑道:“京辇人物极多,惟君得之,岂非天赐尔我姻缘耶?”于是两人牵手而去,远涉江湖,成就一段美满姻缘。

元宵的文章11:静静的元宵

文/东滩老知青

正月十五,月色如霜。

裹着厚厚的棉大衣,趁着月色我独自一人漫步在庄园中。

看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月明星稀,夜空中偶尔传来了一两声雁鸣……定是那大雁与我有一样的心情,想在月色中享受仙一般的宁静。

这是我在东滩度过的第九个元宵节了,也不知道明年的元宵我还在不在东滩?

从事酒店工作已经有二十七个年头了,家人们早已习惯了节日中缺少我的家庭团圆,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对家人的歉疚和遗憾。

也许从明年开始我就可以在节日里与家人团圆了?

想到有可能要离开东滩,心中不免有太多的不舍。

这里的湖水和田园,这里一草一木,这里可爱的动物都有着我好大的牵挂;

这里有着如家人般的员工团队,彼此默契,彼此相顾。

不去想这么多啦,珍惜好当下的每一天,其他的就一切随缘吧!

回宿舍,没舍得拉上遮光窗帘。明亮的月光透着薄纱在地毯上留下了长长的几个菱形的方块。想起了:“床前明月光……”

早晨醒来,推开窗户,户外一片霜染,窃笑——该不是月亮忘记收回它的光亮?才在这屋顶上,田野间留下了这一抹淡淡的银色?

元宵的文章12:今宵元宵

文/刘腊梅

村人对于元宵节很忽略,它的意义涵盖在春节里,似乎从正月开始,一直都在过节。春节的汤圆不仅是裹腹与飨味,自然较平日里多了热闹圆满的意思。

初一早上,也是一年的开头,头开得好不好,关乎着一年的运道,因此,这天有很多讲究:早上起来不能乱说话,要拣吉利的说;小孩子们格外小心,不能讨骂,更不能做错事;这天所有生活用水都不能倒掉,否则会泄了财气。所以,头天晚上,大人们就会备好空桶空盆以备用。

一大早,奶奶和妈妈起床和糯米粉,糯米粉是头天现磨的,乳白色的米浆盛在布口袋里,滤了水,放在柴灰里吸干水分。揉面团是个功夫活儿,太干了藏不住馅儿,太湿了不成团,功夫不够没黏性,全凭着经验。馅儿是黄糖的,奶奶将它细细切了,剁成末儿,和上白沙糖,简单美味。

也有不计麻烦的乡邻,和了黑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白砂糖,搁一大勺新炼的猪油炒香做馅。火候是关键,过了,糊了,欠了,生涩,却是些挑剔而讲究的人家。奶奶会洗好一枚硬币,随便包在一个汤圆里,如果谁吃着了,就会一年好运。

搓汤圆的力度也是有讲究的,大了,皮会破,小了,不成圆。水沸,下锅,待汤圆皮儿变得透白,奶奶尖着食指摁两下汤圆肚子,肚子软了,就熟了。孩子们则趁此讨压岁钱,女孩子扯一条红绸绳,男孩子买两挂鞭炮,大人们总会大方地纵容这种喜庆的热闹。吃也有技法,不会吃的一口咬下去,准保嘴巴烫掉一层皮。得用竹筷将其一分为二,白玉的皮儿,橙黄的馅儿,像被铀上了一层亮色,晾一下,入口,你的唇齿间搅动的是一种叫做幸福的味道。爸爸不爱吃甜食,但这天却是破例要吃上几个的。我在姑妈家吃过一种猪肉馅的汤圆,将熏制过的咸腊肉细细剁了,拌上炒香的黑芝麻,还有白糖。这种咸甜掺半的汤圆要好吃多了。从磨汤圆粉到吃汤圆,是技术,更是艺术,期间充满期待的过程,更会增加了味道的鲜美。

这之后,开始走亲迎客。奶奶将煮剩的糯米粉掰成不规则状,在太阳下暴晒,遇上天气不好,也要用柴火烘焙。从初二开始,家里陆续来了客人,奶奶会在正餐前再做一锅甜酒汤圆。甜酒是年前早早备下的,发酵了两个月,刚刚好,这种做法适合人多待客,方便快捷,又不失礼仪。

那些旧时滋味,蠢蠢在心念间搅动,那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味觉,更是一份原汁原味的情感,一份良善美好的祝愿。

元宵的文章13:又是元宵时

文/失忆的卡珂

每年此时,绞乱了三千烦恼丝,俯首叹息总会拾起这首诗词细细品读。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当打开窗,隆冬的北风还残喘着最后一口老气顽固着不肯退去,仅着睡衫,凉气丝丝入骨,触手间珠泪已两行。记忆如同枯朽古泉,底蕴深埋于理不清舍不弃的五味杂陈中,每每掂量,痛彻心扉。

那年芳华正好,流年万利,我梳着如云发髻拈花等待,从日落西山到月上柳梢头,紧紧怀揣着,你托鸿雁寄于我的一纸黄昏之约。闹市里的灯都点起了,孩童的打闹声与青春男女嬉闹声,隔了彼岸传入耳畔。空气里弥漫着烟火与钟爱的食香,将一切抛却脑后,静静等你。期待你像往昔那般突然出现,一眼望见就觉透着奇妙的灵犀。

终于,你来了!

那一刻,世上所有景象如中幻术,归于停寂。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如此幸运,在灯火珊阑处蓦然回首,一眼望去,拥抱到心心念念的那个人。我不知这种幸运一生能用几次?在后来无尽的没有你的日子里,我才发现已穷尽毕生耗尽幸运。漫天烟罗繁盛,你与我谈尽人生幸与不幸彼此相惜时,谁会料到结局竟是——触碰爱情,各自埋怨!

我们隔了千山万水才相识,道尽千言万语才相知,端端未能历经千难万险去相爱?

或许非你我之错,只能将这黑锅赋予时间,一生太长,枉费一段时间又有何妨?

相濡以沫,必然情淡,情深只归属于用一生时间去忘记。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不再想你,你才会把我记起。假如我还关心你,别问为什么,除非你能将身影从我心底赶走、抹去、摧毁……

我非草木,却难道真情。说声抱歉,与愧疚无关,与推拒无关,我只需要一个理由,许自己一个答案,可以将所有开不了口的言语生生掐断。

日日思君双泪垂,我信百年修得共船渡,可还要千世才可修到共枕眠,这一世,或许是第999,你若敢轻许下一个轮回相伴,我必不悔的跟从。你没经历过等待,当然不知等待是值得还是可怕?

你说誓言二字,本就有口无心,既然不信,洒脱的挥挥手说句“珍重”,总比随意丢出个“我很忙”好个千万倍,至少还听得见最后为我保留的破碎尊严。世事难料,岁月静默,或许,你注定是我生命里的过客,而我们不还是红尘里的过客,待走完沧桑人世,终归一处。就算,你是你,我是你,再也不是我们。

原本无心的月色踏青,歌声袅绕,却不想闭目间撞上了爱情。不,这里已荒芜废弃,再无人问津。

经不起距离与冷漠的,除了爱情还有眼睛,看得破生死却经不起离别,好在一开始看破情归何处,明知结果不过是执着或看淡?假若放得开,会不会捞得稀里糊涂的幸福?

都说烟花易逝,情爱难留,安知烟花自己的坚持是宁愿灿烂一时不甘平庸一世的义无反顾?烟花与情爱最是煞人,常常还没消融眼里的雾,却已尝尽世态的苦,最后才明白爱到极致是孤独。落花成尘,往事如烟,帘外的去年月与灯辉映,依然会惊喜、失神、无助……

元宵的文章14:偷青

文/漆宇勤

过了正月十四就是元宵了。但是在元宵到来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情绪要宣泄。

早春的天色暗得很早。傍晚的时候,风从门前的梧桐树下面刮过,依旧有些寒冷,你可以看见,大人小孩都裹紧了衣服,匆匆从拉了一整个下午家常的邻居家里走回家吃饭。村口的苦楝树还没有一片叶子,倒是几只晚归的鸟雀,兴致勃勃地停留在光滑的树枝上。这样的光景,是不是应该找点什么事情来做?

最好是没有下雨,天地都那么干净和爽朗。吃过晚饭,昏暗的灯光下,屋场(就是一个聚居的小自然村)里平时经常在一起拉家常或玩闹的几个人都过来了,先是坐在那里闲聊,不时偷偷地笑。等外面漆黑一片的时候,有人打开了门,轻轻吆喝一声,大家就走了出去。气氛这个时候有一些神秘了,似乎有一些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家里大一点的孩子就想跟着一起去看看大人们究竟去做什么。但是不行,他还得守在家里陪着更小一点的孩子——他们不被允许参与,但是被告知,在家里烤火,瞌睡了就睡觉,不睡觉就等着大人们回来煮吃的。大人们出门时说话的声音都压低到了最小,他们甚至连手电筒都不拿一盏,就这么摸索着很快地走到了门口的小路上。这种行为,与另外一些背着孩子们所做的事件,例如请了乡间道士夜间在野外作法驱邪时的气氛有些相近——除了少一些香烛闪烁的光亮之外。

夜间出门的人往村头田间走去,也有的选择了村后的坡地。在那里,去年初冬播种下的菜苗已经长大,白菜、芥菜、萝卜以及其他一些蔬菜熬过了严冬,正泛出醉人的青色。当然夜间贸然闯进菜地的人们是看不清这种青绿的——但是他们在白天已经对这一切了然于心,现在只是来重访一下罢了。

老式座钟指向12点的时候,人们又陆续回到了屋子里,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除了前面两个小时内整个村庄各处菜地里黑暗中低低的咳嗽和悉悉索索的几阵声响。但是回来的人们手里多了几把菜蔬。前面说过,这一天最好是没有下雨,但是下雨也不会影响整个事件的发生,只不过那样的话回来的人们除了青菜之外还多了一身的泥泞罢了。

回来的人们中当然是喜欢玩闹的年轻男女为主,不过也有一些大妈大婶。进得屋来,还不睡觉,竟然关上门开始围在了火炉边说笑。现在他们的声音大了,与几个小时前坐在这里压低声音说话的景象完全不同。其中一个或两个人重新架旺了灶膛里的火,开始炒菜。原料就是刚才进屋时大家手中带回来的各色菜蔬。各种东西都不少,炒起来还有些费功夫。性急的人等不及了,将沾着黄泥的萝卜去掉缨子后整个的埋进火热的柴灰里。过不多久,就可以取出来,像烤红薯一样剥着皮吃。这个时候,灶上忙碌的人们也停下来了,从外面带进来的蔬菜已经全部烹制好在那里,大伙围拢来一边吃东西,一边大声地说话,笑话某一个人“刚才在田埂上摔的那一跤有没有将屁股摔成两半”。在乡下的岁月里,四五个好友一起在深夜吃着如此丰盛的消夜也许一年也就这么一天吧。而过了这一天,说不定昨天夜里在田埂上的一次拉手,或者是火塘边分享的半个萝卜,可能就会在某两个年轻的男女间衍生出新的故事来。

到了第二天清早,人们起床后,无一例外都去自家的菜园查看。看见被踩踏得歪在那里的一棵卷心菜,赶紧扶好一下,培上一点土。有被拔掉扔在菜垄旁边的青菜,就弯腰拾起来,带回家去。但是大家看后都不说话,只有及少数的几位那些年长的老人,心疼菜地被糟蹋得太过厉害,才会嘟囔几声“作孽”,但也不会深究。这种表现,与平时很不一样。曾经,在乡下,偷蔬菜的行为似乎也有不少,所以在乡村的早晨,经常能听到一些主妇们站在村口叫骂那些偷菜贼。但是今天不一样,今天的人们很安静。大家都知道,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但是都心照不宣。与自己一样,融进昨晚夜色中发生的情节,几乎发生每一户人家。

这样的安静,让昨天晚上摔了跤的人们很有些失望。仿佛是辛苦了半夜,没有得到半点回报。要知道,他们可是一大早就竖起了耳朵在那里“听声”呢。所谓“听声”,是指头天夜里到别人菜园里偷了别人菜蔬的人,在元宵节的早晨恭候菜园主人的破口大骂,说是主人家骂得越凶,挨骂的人这一年的所有灾祸就被骂走得越彻底。为了得到这顿骂,他们头天晚上专挑那些刻薄泼辣的农妇菜园里走,甚至在别人菜地里掰了五六颗大白菜却扔在那里不带走,只为让园主更加气愤一些。但是菜园的主人也不傻,他们心平气和,尊口紧闭,牢记乡间流传的关于“在这一天骂了别人者将承担被骂者一年的坏运气”这一说法。

是的,我想你已经知道了,这是发生在赣西农村的故事。故事的关键词被老一辈的人们叫作“偷青”。事实上,不止赣西,在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有着这一风俗。不过风俗的具体细节,比如说时间、对偷来菜蔬的处理等等,有着不同的讲究和意义罢了。至于这一习俗的起因,有的地方说是为了让年轻男女有更加自由狂欢的时机,有的地方说是农村每年忙碌农耕生活开始前的一次放松,有的地方说是让人们更加宽容那些因生计而偷别人粮食的人。不管什么原因吧,我只是要告诉你,“偷青”这一事件在很多地方都发生着。

在我的印象里,“偷青”这个习俗在我所居住的那个小山村应该一直维持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但是就在昨天,当我为了印证一些细节而在本地人的一个网络平台上咨询那些与我年龄相仿或更大一些的朋友时,一百多个人的网络空间里,竟然没有一个人记得有“偷青”这个词语和这个曾经发生在每年正月十四晚上的情节。一瞬间,我都有些恍惚,我几乎怀疑,自己关于乡村的那些记忆,那些零散的片断,只是出于我的臆想。我甚至怀疑,自己根本就没有在乡下生活过,没有见证过“偷青”这么一回事。时间打了一个盹,仿佛只是在小城里生活了才几年(而且是每周回一次乡下!),我就找不到回家的路。

元宵的文章15:滚冰和撒灯

文/佟才录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到了,看着满大街五彩缤纷的花灯,我不禁想起儿时元宵节在乡下滚冰和撒灯的经历。

儿时生活在乡下,除夕刚过,我们小孩子便开始惦记着过元宵节了。因为在元宵节,我们可以到井台边自由自在地滚冰,还可以在街上尽情地撒灯玩儿。

那时,每年元宵节的晚上,我们小孩子一般都要来到水井边滚冰。那时乡下没有自来水,人们吃水全靠一口辘轳水井,井工每天早起吱吱呀呀地摇着木辘轳,把水从深井中一桶桶摇上来,然后倒在一个方形的铁槽子里,村民们用水就担着扁担来挑。一到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水槽四周就冻结了一层厚厚的光滑的白冰,每次人们来水槽担水,都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人仰桶翻。人们都恨死了这厚厚的积冰,可它却成了我们孩子的天然乐园,我们放学或放寒假,一写完作业,就会偷偷溜出家门,来到水槽边溜冰玩,常常把衣服弄得很脏,回家自然少不了母亲的一顿骂。但我们没两天又会忘个一干二净,屡骂不改,照溜冰不误。只有一天,我们玩冰是不会挨母亲骂的,那就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母亲不但不骂我们,还主动叫我们去井台边滚冰,母亲说滚得越远越好,元宵节这天滚冰,不仅能滚走疾病和晦气,还能滚来健康和财气。

滚完冰,每家每户就开始撒灯了。那时的乡下人家穷,元宵节扎不起花灯,但乡下人自有乡下人过元宵节的方式,他们撒灯过节。早在夏秋时节,他们就收集起一些锯末子,晒干了留着备用。元宵节来临时,他们把锯末子浇上一点汽油或煤油,然后从自家庭院开始,每隔两米撒上一堆浇了油的锯末子,并把锯末子点燃,一盏盏飘摇跳动的灯火照亮街道,一直延伸到井台边。第二天,长长的街上就留下了一坨坨黑灰。据老人们说,撒灯是为了让自家的祖先和天上的神明可以沿着灯火回到自己家中,为自己的家人增福添寿。

那时,能撒得起灯的人家不多,因为汽油昂贵也不好弄到。我们村子里年年必撒灯的,只有一户郭姓人家。郭家男人在城里做差事,媳妇在乡下,日子过得令人羡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媳妇给他生了四个丫头,可他想要个儿子,于是,每年的元宵节,他都特意从城里赶回家来撒灯,长长的灯龙一直延伸到村外的小庙里。果然撒了没几年,他媳妇就给他添了一个大胖小子,自那之后他撒灯的积极性更高了,直到他举家搬进了城里才歇了。

如今的元宵节,乡下人也不时兴撒灯了,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买回鲜艳的大红灯笼,在自家门口高高地挂起来,昭示着乡下人今天的日子,红火火,节节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