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读书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读书的文章1:人生至要是读书
文/侯国平
退休后很自由,有时间,儿女们很孝顺,宁愿自己辛苦,也不让我们带孙子,这闲下来的一大把时间都干啥呢?
妻子高兴的说,这下好啦,过去上班忙,整天就是下锅面条。现在有时间了,那就摆治着吃吧。在妻子的号召英明下,于是就包饺子呀,烙菜馍呀,蒸包子呀,捏馄饨呀,忙得不亦乐呼,吃得心宽体胖。后来听社区的医生说,老年人退休后,一天到晚在厨房里忙,不是啥好事,不是吃出糖尿病,就是吃个高血压,还不如吃得简单点,有空多到户外悠悠转转,掏钱难买老来闲,何苦自找繁忙和麻烦呢!
这话有道理,于是饺子包得少了,包子也蒸得少了。腾出时间到新城区转一转,到山顶公园瞅一瞅,到附近县区看一看。刚开始兴趣盎然,光奋不已,跑了一段时间后,就觉得索然无味,空空荡荡,面对青山绿水只是看看,说不出出个所以然,面对熙熙人群也只是麻木冷漠,跑呀转呀,一身灰,一身汗,痛快归痛快,就是一个字累。
时间就这么打发掉,总觉有点可惜,可干点什么呢?自己又无所适从,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遇到了鹰城文学老人叶景贤先生,他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叶景贤先生已是八旬老人,但仍然手不释卷,勤奋读书。他说每天不读一会儿书,心里就不踏实。他说,人不读书就不能思考,人不思考,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所以,读书是人生至要。
叶景贤先生的这番话,让我思索良久,豁然开朗。人是物质动物,需要吃好喝好,车子、房子都需要。人又是精神动物,有思想,会思考,精神需要安慰,灵魂需要寄托。人的精神世界如果一片空白,那就是一头幸福的的二师兄了。
我决定用这难得的时光,读点书吧。年青时在工厂务工,干的是体力活,和读书不搭边。现在退休了,有了一把时间,想读书,可又老眼昏花,读一会儿就会劳累无比。不由地连连感叹,人生自古难两全,年少时无暇读书,要为生计奔波,如今有了时间,精力却不如前了,真是少壮不读书,老大徒伤悲呀。
读书是不分年龄大小的,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说明少年是读书的最好时光,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然而自己生不逢时,偏偏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大好的读书年华就这样白白荒废了。无论命运安排你走什么样的道路,你都需要做好准备,你不能两手空空向前走,你都要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人在年富力强的时候读书,就像中午的太阳一样光辉灿烂,想想自己年富力强时,正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辛苦劳作,哪里有进间读书呢!想想就深深的懊悔,谁叫自己生在那样的年代呢!虽然壮年时光读书少,但在社会的大学里,磨爬滚打,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延伸到光怪陆离的事务中。凡是你好奇的事,总会向人请教,虽然已经远离了课堂,但人生的积累也会加深。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虽然到了迟暮之年,但读书仍然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生的不懈追求。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少年时光很美好,要珍惜,老年时光也美丽莫虚掷。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光里,读点好书,充实自己,虽然古人把这比喻成炳烛之明,这是何等智慧的比喻啊,举一支蜡烛,点亮自己的老年,岂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吗?
自从社区有了图书馆,虽然都是市图书馆淘汰的残旧书,但不出社区就借到图书看,再也不用奔波几十里跑新城区了,对我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我毫不犹豫办了一张借阅卡,成了那里的常客,几年下来,我已经借了几百本图书,其中有文学书籍,也有历史演义和人物传记。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 便觉面目可憎,这话很有哲理。读书是修身养性的最好途径。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快节奏的生活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放松身心,陶冶性情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阅读。
阅读使人心情舒展,当你置身图书馆读名人传记的时候,那些大悲大喜的人生际遇会让你感慨万千,比一比,你的那些小忧愁什么也不算。在历史的长河里,你又何苦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呢,房子小一点,没有车,那只是一时的心牢。只要你扭转身看一看,外面的天空,阳光还是那明媚灿烂。
藏克家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位益友。
凯勒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乘上一艘航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让我们乘上这艘航船,读点好书,做个会思考的人,让书香伴着自己,快乐每一天。
读书的文章2:读书不觉已春深
文/姜若纾
我上小学时,学校外墙上有一行醒目的大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天上学下学,我总会不经意地看一眼,幼小的心里埋下励志读书的种子。我读中学时,学校走廊里挂有十几块标语牌,都是读书格言。每每经过,我也都要看上几眼,天天耳濡目染,日久记在心间。
1962年参军后,站岗放哨,无论多忙多累,我每天都要抽出时间看书。晚饭后至营房熄灯前的时间是不能放过的,星期天基本不上街,抓紧洗完军装晾晒出去,大部分时间用来看书。6年军旅生涯,阅读了一些革命战争题材的书和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读书伴我成长,增长许多见识,悟出许多事理。
1968年复员来到一汽,一汽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我影响很大。那时连班加点是常事,单休日还要献工,但无论多忙多辛苦,我依旧坚持每天读书学习,基本上都是挑灯夜读,妻子一觉醒来总催促说:“睡吧,明天还要上班。”当时主要看三类书,一是生产需要的技术书,二是管理需要的业务书,更多的还是文学作品。
后来,我用两年半时间参加成人自考,取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系的毕业文凭。日后我从一名工人被提拔为领导干部,与长年累月坚持读书学习不无关系。2000年内退回家后,时间由自己支配,我有更多精力读书了。我在书籍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始终笔耕不辍,在报刊杂志发表了200多篇散文、通讯等以及新闻报道。
我读书习惯于沉下心来看进去,静下心来想一想,遇到喜欢的往往反复阅读,或记录,或存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管到什么年纪,我还会继续努力读书学习,多一些储备,多一些见识,为社会、为他人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读书的文章3:疾病的源头
文/高朝阳
闲暇读书,被一句话牵动:“情绪没有理由,只需要被表达。”什么意思?作者曰:“弗洛伊德认为,疾病是用不同的器官在表达着需求。其实,疾病是各种情绪的表达,比如胃病表达着委屈,心脏病表达着伤心,高血压表达着愤怒,冠心病表达着承担控制……当我们不去直接表达情绪,甚至忘记了表达情绪并失去了表达情绪的能力时,我们的身体就通过疾病来表达情绪”。
读到这里,似乎豁然开朗。自己的病不是吗?跟前所熟知的人不也是吗?!其先,自己从生活的阅历中得出的结论是,人的疾病除了意外事件之外,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活习惯,不遵循自然规律,或暴饮暴食,或通宵达旦,或随心所欲,最简单的例子如三伏天喝一杯冰镇水,不就像烧红的烙铁往水里蘸么?还有那“宁让胃穿个洞,不让感情留道缝”,把高度酒当凉白开喝,与自然与身体的需要相对抗,久而久之,不生病才怪。另一个呢?气!生气而不宣泄,憋闷在心里,非得病不可。一个朋友没战死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却因为遭到权势的戏弄,一气之下,落下不治之症,早早地就与阳光告别。
婴儿的身体之所以柔软而富有弹性,是其情绪或哭或闹或喜欢没那么多凡尘扰心,直接表达;而随着与家庭与社会的接触,人的感官认知也随之不断变化,如生姜一样,越长越“辣”,这种“辣”看起来是趋于圆滑,其实内心的流动是用大脑的“意志”控制着的,似乎“若无其事”,但身体依然承载着,承载不了背不动时,就转化为病变。高兴事就可以“过”了?也不一定。情绪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喜极而泣,喜过而使气缓,便失去神志,历史上范进中举的故事就是一个明证。
情绪多多,其应对无外乎接受、逃避和攻击三种办法。弱者逃避,或者讨好、自责,强者攻击、指责,甚至暴跳如雷,都会造成气血不通,经络受阻,各个脏器生理功能失衡,而疾病缠身。
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呢?接纳。唯有接纳、包容,才能实现平衡。仅宽容不够,宽容还有“气”的存在,只不过是原谅,不发作而已。所谓的包容是对外部世界不作评判,不拿自己的观点当作一把尺子测评一切事物。这不是忍让,不是韬光养晦,不是伪饰,而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接纳。由于各自审视事物的站立点、出发点和角度的差别,自己的不一定就正确,别人的也不一定就是错。
试试看,当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时。
有朋友会说:“站着说话不腰疼,事没放在自己头上。”放在头上又如何?事物都是一张“纸”,这一面写着“是”,另一面不写“非”也就那里明摆着,认清了这个道道,不管遇到什么事还值得去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么?!
读书的文章4:读书是件安静的事
文/陈丹青
读书是一件很安静的事情。要是论教养,你真的是读书人,你不要讲出来。读书也好,画画也好,不能弄成一种身份。这是我到国外才学会的。国外很“牛”的人都害羞得要命,躲着不讲自己挺在行的那些事。出国之前还没有人说我是读书人,是知识分子,回来后听到不少人说我是做学问的,是艺术家等。我很害臊,这怎么好意思说出来?
陈寅恪先生周游列国,通晓二十多种语言,可是他在清华填表时只填了两种:梵语和德语。逃亡香港时,日本人到他家里要挟他出来做事,他不肯,日本人就要行使暴力。当时楼里有很多人,他突然站出来和日本人交涉,说很流利的日语,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的日语这么好。不到万不得已,你都不知道他会讲日语,这就是教养。
我读书实在是少,但是我读过的书,实在地告诉我:你知道的非常少,你还有非常多的不知道。所有书教给我的就是一件事情——你不要自以为是。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个人的房间》中说:“若以书而论,每本书都会变成你自己的房间,给你一个庇护,让你安静下来。”确实,一本好书会让我安静下来,会让我有内心生活。我每天出去都是应酬、谋生、作假,片刻的安静都是读书带来的。法国人蒙田有句话,大意是人类一切灾难在于人回到家还安静不下来。我很庆幸我没有变成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安静不下来的人。这和我这么多年多多少少读书有很大的关系。我对阅读充满感激。
读书的文章5:读书伴我成长
文/彭涵彧
伴着那淡淡的墨香味,我翻开了精致的书页。书,带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带我在文学的天空中飞翔,带我在科学的殿堂里寻幽。书,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俊杰;书,是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
可爱的绿草地,高大的树木,欢快歌唱的鸟儿,淙淙流淌的小溪,美丽娇艳的花朵,还有那没有脑子的稻草人和缺少心的铁皮人……让我们一起去《绿野仙踪》里来一次奇幻的冒险吧!《绿野仙踪》里有我们少年儿童的世界,它的光彩和美丽带领着我们走进一个奇幻的王国,去认识一个个奇怪的伙伴。它让我们懂得了珍贵的友谊是需要历经磨难的。
“灰脑袋,灰脖子,盖满柔软绒毛的身体,黄色的脚和腿。”《吹小号的天鹅》这本书故事简单易懂,可它讲述的道理却让我们受益终身。路易斯,天生就没有一副好的嗓子,可是经过长期的努力,他终于唱出了自己的生命之歌。由此看来,即使是天生条件不好的人,经过努力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的。
神通广大、嫉恶如仇的孙悟空,好吃懒做、贪财好色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沙和尚,善良仁义、不辨是非的唐僧,组成了一个虽有磕磕碰碰,但目标始终如一的团队,与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展开了许多次激动人心、斗智斗勇的战斗。虽然一路上危机四伏,可四人团结一致,最终取得了真经。《西游记》这本书告诉我们,取经之路就是人生之路,取经之路坎坷不平,人生之路也是蜿蜒曲折。如果有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许许多多的书,给了我许许多多的收获。每次翻开一本书,我都会找到我想要的“真经”。在这寻找“真经”的过程中,我收获了一次次不同的感动。一次次感动,让我逐渐成长。
读书的文章6:沐浴春光好读书
文/吕清明
在春花灿烂的季节里,读书是一件无比惬意的事情。
古人说:“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顿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寸光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风和日丽,万物蛰动。展卷品读,与春同行。
在依依的杨柳下,在静静的荷塘边,或在灿烂的春花下,在青青的草坪上,和煦的春风梳理心绪,让自然的空灵陶冶心情,打开心仪已久的好书,让书卷的芳香熏陶心境,让清新的文字濯洗灵魂。置身于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春日里,桃红柳绿风光姣好,在这美丽的春色中,书中的每个文字似乎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如蝴蝶一般在五颜六色的花朵间翩跹。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回味着书中的动人词汇和精彩华章,会让心灵丰盈而充实。
闲暇时间“宅”在家里读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阳光温馨、空气清新的阳台上,直接沐浴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阳台上虽没有名贵花木和精美摆设,但一株牵牛花和几枝文竹倒也葱郁茁壮。春日里,忙完家里的琐事,泡一壶清茶,坐在藤椅上,沐浴着柔柔的阳光,一本好书在手,任凭时间缓缓流淌,看似平淡的日子却充满宁静与精彩。
春读如春耕。把文字播种在自己心灵的土壤,伴着春日温暖和煦的阳光,随着万物一起萌芽,在春雨滋润下,开始拔节生长。读书让生命的孤独如初春的冰雪渐融渐消,让生命像深谷幽兰散发着淡淡清香,品味生命的芬芳。
春读如春耕。像春天的万物汲取阳光雨露一样去多读书、读好书,用先人的哲理和智慧来滋养和升华心灵。在书籍的滋养下,能在任何环境下保持淡雅的心境、纯净的心灵、超然的心态和快乐的心情,从而真正达到“乘万物以游心”之意境。
读书的文章7:饮茶与读书
文/张峪铭
一缕茶香,一瓣书香,文人夫复何求?
茶,清香扑鼻,给你提神醒脑;书,墨香轻飘,让你明理益智。坐在书案前,左手摩一壶,右手捧一书,神思随茶香书香升腾,就有了“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忘我之境。
我之所以将茶与书放在一起,不只是人们喜欢读书时饮茶,饮茶时爱读书,实际上这两者脾性相同,神韵相通。
当你将茶叶放到茶具里,冲上开水时,茶叶犹蜷,茶汁尚苦,茶水微浊,喝一口不得其中真味。当冲上第二杯水时,茶叶浮浮沉沉,逐渐舒展,茶汁微浓,轻啜一口,满腹生香。当冲上第三杯水时,茶形完全展开,叶脉一目了然。此时茶水碧绿,如初春枝头嫩芽;茶色清澈,像一块透明翠玉;茶香袅袅,似有若无,似无若有,微闭双目,细啜慢品,妙不可言。故坊间有一说:头道叶子二道茶,三道喝得痒巴巴。到这个时候,你欲罢不能,不来个几杯,不足以解心头之痒。
读书何尝不是如此。
刚刚读书时,如蜷之茶,不得要领,不明其理,迷迷惘惘的,感觉很苦。到再读时,慢慢有些明白,如茶叶缓缓舒展,书中之事,书中之情也能了解个七八分,也同时有了“布衣暖,菜根香,书中滋味长”的感觉。可读书要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地步,就如饮三道茶,似佛家仙人。
反过来,读书也如饮茶。读书之始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如茶一境;再次诵读略知其义,嚼头十足如茶二境;反复品读彻悟其理,訇然中开如茶三境。
即使是对茶的选择和对书的选择也有相通的地方。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清明茶太早,立夏茶又迟,只有谷雨茶其时适中。给我的感觉,清明茶如蒙学读物,浅显而少味;立夏茶如甲骨鼎文,艰深而晦涩。只有谷雨前后的茶叶,脱尽幼年之稚气,没有老年之迂腐,有的是谦谦君子之风,翩翩少年之态。读一本好书,与饮一杯好茶,都是一件让人心旷神怡的事情。
张源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其实书也是一样,其蕴含的道理,就是书的“元神”,其字词句篇不过是书中精髓的载体,也即“元体”。品茶与读书都是从“元体”入手,而发掘“元神”的。
饮茶与读书的方式也有相似之处。饮茶时大口倾倒谓之牛饮,读书时粗枝大叶谓之吞枣;饮茶时慢斟细酌是品茶,读书时细嚼慢咽是品书;饮茶时讲究程序讲究茶器讲究水质是艺茶,读书时讲究环境讲究心境讲究圈点是研书。饮茶饮得全身通泰飘然如仙是茶道,读书读得全心舒畅视界澄明是书道。
扳倒茶壶就喝是过于口渴,逮到书本就看是打发无聊。书到用时方恨少,茶到品时境界高。从茶马古道中知道茶与马的结合,不过是在贸易中的擦肩而过。茶供羌人解渴消食,马供汉人代步行军,茶不过充当了生活必需品的角色。而茶与书的缘份如武学中的绝代双娇,相惺相惜,相得益彰。
泡一杯茗,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营造了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捧一卷书,目视其行,口诵其声,鼻识其香,手翻如帛,胸有千壑,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在书边品茶,沁人心脾;在茶边品书,甘之如饴。茶道融书道,道法自然,道道相通。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是茶之功效,也是书之功效。
读书的文章8:书从疑处翻成悟
文/王琪
如何读书,怎样读书才能有所收获,这是每个读书人都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对这一问题,自古以来也是见仁见智,各得其妙。然而,清人郑板桥提出的“书从疑处翻成悟”一法,无疑是一条简单而实用的读书方法。
所谓“书从疑处翻成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疑无疑”读书法。宋朝理学大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宋人黎靖德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古代先贤哲人读书,大都注重一个“疑”字。一个“疑”字,直让读书人实现从“疑”到“悟”的演变、升华,抵达读书的理想境界。
读书无疑,最为有害。读书无疑者,似乎一读便懂,其实懂的只是表面那层虚浮的东西,字面的含义,好像“打水漂”,浮在水面上,水下的世界并不知晓,是自欺欺人之举。
读书有疑,带着疑问去读,方能有所“悟”。而由“疑”到“悟”的桥梁,全在一个“思”字。晚明思想家李贽说:“学人不疑,是谓大病”。书不仅要读,还要勤用脑子去思考,用智慧分辨书中道理的是非,从书中发现问题,带着思考去读书,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小学语文课本中曾有一篇名为《田忌赛马》的课文,写田忌在与齐威王按照常规赛马失败后,遇到孙膑。孙膑对田忌说:“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有位读者从中发现疑点:齐威王中的“威”字是后人在他死后追加的谥号,赛马时齐王正和田忌比赛,孙膑怎么知道他死后的称号呢?显然这是一处“硬伤”,是个常识性错误。像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去读、去思、去悟,就能如阳光驱散迷雾般使自己从细节中发现疑点,对书中可疑之处来个“每事问”,对我们把书读懂、读通,大有裨益。
然而,读书“教有疑”的目的是“要无疑”。如果一味读死书,死读书,就书读书,以疑质疑,困在“疑”字中出不来,就成了“钻牛角尖”。如此读书,不仅得不到长进,求不着学问,还会将自己变成“书呆子”。实现从“有疑者”到“无疑”,就是说要读活书,活读书,像明人鹿善继在《四书说约》中所说的那样,“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践想道理,就能收到“阳光驱雾”豁然开朗之功效。越读越颖悟,越读越明白。这就是“书从疑处翻成悟”的读书法。读书人当深悟之。
读书的文章9:读书与抄书
文/贾载明
几天前我写了《想起青年读书时》一文,意犹未尽,现在接着唠叨,算是续篇。
青年时读书,我养成了两个习惯,一曰背诵,二曰抄誊。
背诵当然是盯住千百年来已经定位被公认的名篇,如《诗经》、《唐诗》、《宋词》、《古文观止》中我认为优秀的篇章。下苦工夫背的第一本诗集竟然是毛泽东编选的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的诗,题目是《诗词若干首》,实际上有七十多首。一九五八年,中央在成都开会,时间较长,毛泽东在会议期间圈阅了这些诗。编辑出版的时候,著名诗词研究专家刘开扬先生作了注释。这个选本里有不少艺术登峰之作,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杜甫的《秋兴八首》,明朝大诗人杨慎的妻子黄峨那首《寄外》诗也是佳品:
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镮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此诗吟很深的别离伤痛,但来得相当自然。“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更是全诗的彩魂。有人认为黄峨做诗的水平高过了夫君杨慎。
这本诗集是同窗好友宋玉林送给我的,现在还保留着。保护书的“牛皮纸”封皮换了一次又一次。
习惯成自然。落日黄昏散步时要哼一哼,春花秋月闲休时要唱一唱。兴之所致之时,不知不觉就摇头晃脑起来。许多名篇,已融汇入我生命肌体血液之中。
原来记忆力也可以培育和训练。后来发展到记诗词歌赋容易,记工作交往中人的名字较难。往往要数次相见,才能记住。穿梭大街小巷也难以记住名称,去不知向,回亦不知路,走一地,问一地。
我的记诵总是和动手相连,也就是作笔记。把自己认为优秀的篇章写下来。“二月雨/躲躲藏藏/ 趁夜色悄悄潜入土壤/ 盼了一冬的社员/ 早已在田野上守望/ 红灯一闪/ 银锄几晃,捉住了雨的翅膀。……”当时认为这诗很美,就抄写下来了,就铭记不忘了。后来有了审美的眼光,觉得这诗不属于一流层面,洋洋洒洒,有些打油的味道。也证明对艺术的鉴赏是循序渐进的,没有审美基本知识和阅读经历,是谈不上审美的。
有个成语叫“著作等身”,是说一个人写的文章多。夸张点说,我是“抄书等身。”粗略数来,大大小小的笔记本,有数十本之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借到了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第一本散文集—《月迹》,感到他的散文有一种神奇的魅力,读了还想再读,再读了还不想还书。但书是图书馆的,不还不行。于是下决心抄下来。这本散文集是孙犁作的序,贾平凹自己也作了寥寥数语的序。他说,愿我的散文,“象一只鸟儿,突然落在一棵老树枝上,使每一片叶子都悸动了,哗哗地,感到了身心的愉快。”
《月迹》的内容提要也极简单:“本书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所收34篇散文,或是描绘自然山林之美;或是书写故乡儿时情趣;或是对个人所见所闻的咏叹息低徊,都用笔细腻,色彩清淡,给人以纯朴清新的艺术享受。”
我用的是36开、80克插图笔记本誊写,钢笔行书,蓝黑墨水。我喜欢碳素墨水,可惜那时市场上似乎没有。共抄写了219页。开头一篇是《丑石》,最末一篇是《访兰》。
写这篇文章时再把这个手抄本拿出来欣赏。红色的塑料,封首的图案还是广州市城里那个雕塑“五羊图”呢!怎么下面还有一株梅花,好像真实的雕塑下没有呀?
光阴似箭,屈指算来,这个手抄本有整整20年历史了。
除了这个手抄本外,我后来还买到了他的散文选本。
贾平凹的文学品类很丰富,有散文、小说、诗歌等,但我更喜欢他的散文。我个人以为,他和余秋雨代表了当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二人都在“语体”表达方式上对传统有重要突破,余氏善于抒情,贾氏善于白描。对于非常平凡的经历或事物,经贾平凹那如魔杖的笔一点,就神奇和灵动起来了。
我还摘抄过一部书,是《西方文论选》,分为上、下两卷,1000多页,收录了古代至十九世纪西方世界里许多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评论家谈论艺术的文章,高等文科教材,伍蠡甫先生主编。我对这部书也非常喜爱,用16开的大笔记本,誊抄重要观点。记了厚厚的两本。
这些东西和贾平凹散文集手抄本一起,静静躺在我的书厨里,有时忽然想起拿出,或复读、或玩味。其情其状,好象远远超越了文学和艺术之外。
读书的文章10:春日读书正当时
文/季慧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现阶段,周游世界是不太可能了,那就唯有读书了。读书,是心灵的旅行,是灵魂的升华。读书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不关乎结果,只追求内心的丰富与宁静。左手捧书,右手执笔,静静地,偏于一隅,纵情享受书中美景。每天听听翻书的声音,就能感觉到书的味道,那种特有的气味也传递出一种心灵的声音。读书是静心之旅,一个自我修行的过程,它总能让你找到心灵栖息的地方,一个只属于你的地方。
春日里读书可以很诗意。寻一簇花下,觅一处湖滨,或是在山顶亭台楼阁中,每一次读书,都是领悟智慧,触动心弦。春日里读书,暖阳照拂在身,新生的细胞都在微微颤动着,每条神经都在与你嬉戏。读书,写字,静心,岁月悠然,余生都充满了书香和宁静,想想都觉得很有意境。一本书也许很短,我们的故事却可以很长很长。你问,多少文人墨客潜藏在我的内心?我淡然笑之,轻轻拂袖而去。我想,读书是一种积淀,关乎岁月,关乎气质,也关乎内涵。
做放逐春日的使者吧,在吸取天地之精华的同时,也学会不断地自我完善,正好让岁月做个最好的见证。自己也来做一个小小的暖阳,把温暖的气息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个人,读书也好,运动也罢,都是引导他人走向幸福的源泉。春日里的暖阳,总会让人心生愉悦,人生有所期待就是幸福,花开也美,花谢也是撒向泥土的大爱。
说岁月静好,也说岁月悠然,在春日,读书与暖阳赛跑,一步步接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己。书籍,不只是悠闲时光的伴侣,更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慰藉。读书,不只追求内心的宁静淡然,更是灵魂的自我升华。在春日,做最好的自己,尽管有一丝丝瑕疵,无需介意,我心向暖。读一本好书,静候花开,且听风吟。
读书的文章11:春节读书札记
文/杨荣昌
这个春节过得比较舒心安逸,心态坦然,宠辱不惊,整日足不出户,闭门读书,一偿多年之夙愿。我一直相信自己是个从善如流的人,读书会上瘾,会入迷,尤其是遇到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更是可用“废寝忘食”来形容我的阅读状态。
这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我的阅读被搁置起了,很难静下心来认真翻阅一本书,因此阅读《典型文坛》可看作是阅读过程中的一次有力前行。书中披露出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坛细节,足够读者去深刻琢磨的,它所涵盖的关于文艺与政治、时代的关系,是数千年来亘古不变的命题,在不动声色的表述中,作者的文艺史观纤毫毕现。
文学史写作一直以来只满足于架构“宏大叙述”,追求线条式叙述,不屑于“纠缠”细枝末节,殊不知,正是细节孕育着改变历史走向的力量。正如小说写作需要丰盈的细节来支撑其逻辑性一样,细小的细节失真会导致作品在艺术格调上走向大面积滑坡,真实且丰盈的细节也是文学史写作的价值所在,若流于枯燥且空疏的框架梳理,则“史”的真实性、可信度将大打折扣。我钦佩作者的学术良知,敢于碰触研究的禁区,在现行的主流话语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一名学者的独立性与自由精神,将研究尽力地向着还原历史真相挺进。文坛从来都是名利场,“文坛”与“政坛”在争名逐利方面并无二致,尤其在大变革的历史时代,文化界的一幕幕斗争,映现着幕后的政治纷争,上演着血与火的惨象,令生活在和谐安宁环境中自由写作的我们,常常感到不寒而栗。
当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给当代研究者以一个相对隔离的历史空间的时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层层面纱终于得以渐次揭开,那些纠缠着人物命运的细节在人们的逼视中慢慢浮出水面,走进更广阔的读者大众的视野。作者对历史真相的探究精神是执着的,冷峻的,考据颇为详实,发问不乏尖锐。透过书中一位位主人公的人生命运沉浮,反思中国六十余年来在文艺层面的得失与经验教训。其中涉及最高层的文艺指示时,并没有回避矛盾,而是直陈利弊,以犀利的“春秋笔法”体现了可贵的学术良知。若将时光回溯五年或十年,部分文字即使写得出来,也未必能够公开出版,由此可见整个国家层面上的思想解放,已经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知识分子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
读王开岭的《古典之殇》,再次引发了我对散文创作的若干思考。王开岭初入文坛时,作品以思想性见长,斯时的他还在一所中学任教,据云那些作品是他在阴暗的阁楼里写出来的,颇有点“抽屉文学”的意味,其精神的锋芒和锐气,为学界称赞。从这本书的勒口介绍中得知,他现在已到北京,为央视某栏目指导,从山东一隅的小城到首善之区北京,进入信息中心中央电视台,他的跨越不可谓不大,这为他精神视野的开拓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有思想有才情的人,不应该呆在小地方从事琐细的事情,应该走出去。他的选择是对的。在网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副标题是“纪念原配的世界”,很新颖的提法。而让我产生购买的想法,是因为早在几年前,就曾读过他的与书中思想内容类似的几篇作品,写那些在中小学教科书中消逝的风景,那些属于古典的物与象,在现代社会已经荡然无存,现代人,尤其是现在的孩子,捧读课本的时候,很难与古人的描述和老师的讲解产生心灵共鸣,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机会与那些事物晤面。作者的精神指向不言而喻。所以这本书又有个内容定位“自然美学卷”。哀悼自然,追逝往事历来是文学写作的永恒母题,这方面的作品可谓是汗牛充栋,但在当代文坛,以此为专门题材创作的,似乎还很少见。
此外,这本书启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即散文写作的范式问题,散文是自由的,散漫的,无程式可循,一切表露真情,弘扬善美的作品都是好的散文。但回观我自己的作品,应该要有所助益,一直以来,我在写作中追求严谨的叙事结构,力戒拖沓的文风和柔弱的思想底子,这在保持叙事紧凑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某种压抑感,甚至会感觉僵涩,不顺溜。散文应该有舒畅的感觉,舒缓有致,张弛有度,大开大合,让人读来既有思想的洗礼,又有兴会淋漓之感。所以我以后的散文既要继续保持严谨性,不发空疏议论,不打诳语,又要开合有度,寻求舒缓的叙述语调。从师承上讲,要充分吸纳余秋雨、王充闾散文对内在思想的深度把握,也要将周涛散文的纵横捭阖引入文中,力求从内容到形式都焕然一新,增强形式上的美感和可读性。
除此之外,陈思和、洪子诚关于当代文学研究的着作也让我大快朵颐,只是其中内涵较深,我胃口太小,得慢慢消化,才能有所补益。
读书的文章12:我的课外读书故事
文/葛伊笑
轻轻地站在那封尘已久的书橱前,缓缓地打开书橱的门,一遍遍用手抚摸那些我曾经看了一遍又一遍的书。蹲下身,打开最底下的柜子,拿出一个铁盒子。我捧着它在阳台边的椅子上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
夕阳照射在铁盒子上,那折射出的光晕映在了我的脸上,显得那么刺眼。手渐渐打开盒子,随着“喀拉”一声,我脑海中的记忆也随之被打开了。拿出那本书,心中竟还有一丝不知名的激动,映入我眼帘的是——《边城》两字。手轻轻拂去上面那薄薄的一层灰,心中顿时荡起一阵阵涟漪,喉头一紧,想被塞了什么东西似的,哽咽着说不出话来,眼中也慢慢蓄满了泪水。
《边城》是A在转校那天送给我的。
还记得那天,A送我这本书时,我欣喜若狂。可是当她告诉我她要转校时,我的心情顿时从云端掉落到谷底,一时间让我有点接受不了,渐渐地,我的鼻头越来越酸。和A告别之后,我的心有点苦闷,我立刻在公园中看了起来。故事十分美,十分吸引我。渐渐地,我的心神全被这书夺了过去,在公园中一看就是一个下午,连天黑了都不知道。我一口气把它全看完了。心情有点小小的激动。走在回家的路上,叶子不时地从我脚边“匆匆走过”,两旁的树遮住了我的视线,只感到夕阳透过那密密的树枝,照在我的身上,双手抱着A给我的书,缓缓地走着,突然间,我似乎明白了A送给我的用意。回到家,我找出一个铁盒子小心翼翼地把它放了进去。之后,每次想念A都会把它拿出来看。
思绪回了过来,手捧这本书,再次仔细地回味了一番。《边城》和A在我的内心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永远不会抹去,永远……
读书的文章13: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文/高艳飞
“我坚持读书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李珏开心地向记者说起自己坚持读书的原因。
李珏是一名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她告诉记者,大学期间,“泡图书馆”是他的一大爱好。“在学校的时候,每到周末,我都是第一个到图书馆,最后一个离开。”回忆起大学那段时光,李珏面露喜悦之情。
李珏现在在一家银行上班,加班是家常便饭,工作压力很大,但是这些也没能减退她看书的热情。“书本已经成为了我的精神食粮,一天没有它,我就会萎靡不振。”李珏幽默地形容道。
李珏有一个在医院当医生的男朋友,她说男朋友和她一样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看书。她经常会和男朋友相约去书店看书,只是他们喜欢的类型不同,她比较偏爱文学类,而他男朋友比较偏爱医学专业类的书籍。“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交流,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已经很不错了。”说这话时,李珏满脸幸福表情。
休班的时候,李珏最喜欢去逛云岩广场的新华书店,她说那里环境不错,位置也挺多。
“我特别享受逛书店的感觉,因为书店能让我心情很愉悦。”李珏说,她特别喜欢女作家林徽因的书,特别是喜欢她那首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以后我有了孩子,我也会培养她(他)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从小就做一个爱书的人,因为我觉得只有知识才能使人进步,所以我也希望我的后代做爱书者!”李珏说。
读书的文章14:读书的乐趣
特别喜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概括了我一生中的两大乐趣,即一个是读书,另一个是旅游。其实行万里路说的不仅仅是旅游,而是泛指一切社会实践活动,把行万里路当作旅游,严格地讲是有点断章取义。
读书是走别人走过的路,学习别人已获得的知识,而实践则是走自己的路,是自己在社会活动中加以充实,二者不可偏废。明万历年间的东林学者顾宪成,曾为东林书院撰写了一副对联,叫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想顾宪成先生的这一名联,就很好地阐述了读书和实践的关系,家事国事天下事是什么?我觉得那就是社会实践。
读书好,那是真好,可那时候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家里除了锄头就是铁锹,睁眼就是柴米油盐,闭眼就是犁耧锄耙,想有一本自己的书,那的确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没有书读并不等于不知道读书的好,祖祖辈辈和土坷垃打交道,在用得着文化的时候,也只能是用最原始的方法,在肚皮上划道道,在墙头上划道道。每当遇到这种没文化的尴尬时,一个个黑脸汉子,就会无奈地说,没办法,谁叫咱是睁眼瞎。这不明摆着是对读书的向往吗?我没机会接受学前教育,更别说是从小就读什么唐诗宋词,最早接触书是上小学一年级,一本是语文一本是算术,薄薄的两本。正是这很不起眼的两本书,把我带进了读书人的行列。一年又一年,书逐步地厚了起来,但是几年下来仍然是那两本叫做语文和算术的书。那时候家里穷,根本买不去课外读物,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书。说起来可笑也可怜,我是上了三年级以后才有机会读课外书的。说是课外书,其实就是小人书,也是薄薄的,但上边有人人马马,有故事情节,那时还不懂什么叫图文并茂,就是读起来感觉特别特别地舒服。我喜欢读小人书,可是我从来没有过自己的小人书。
读所谓的大部头是五年级以后的事了,记得先是读了《西游记》,后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接着是《敌后武工队》,再就是一些历史小册子,如此而已已经初中毕业。这些书都是借同学读的,因为是借来的,生怕被人家半路要了去,所以只好连明昼夜地赶。赶着读书着急是着急,可很有意思。心里既想着别人的期限,也急着书中人物的命运,两头担着心总是火烧火燎的,有时候会半夜半夜地读,一个情节过去了,想着下一个,一个故事完结后,赶快再追着下一个。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那种读书就象是急匆匆地赶火车,生怕误了点。有意思吧?上了高中学校有了图书馆,但是图书馆里可读的书不多,文革洗劫过老师清理过,剩下的大都是革命书籍。不过有几本小说还是值得一读的,那时候有《激战无名川》、《牛田洋》、《艳阳天》、《欧阳海》、《雷锋》等。问题是十几个班千把名学生,谁逮着了都不愿意撒手,那是真正的僧多粥少。好在高中两年总有轮到自己的时候,一旦从图书馆借到手,那就非啃个稀巴烂不可。尽管后来说那时的小说是“高大全”的模式,可我们并没感觉有啥不好,照样读得如醉如痴,照样被书中的人物命运牵动着神经,照样读得乐不可支。
上大学后可读的书多了去啦。别说是学校图书馆书多,就是书店里的书也多得让人目瞪口呆。读呀读呀,真希望把过去落下的都赶回来。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当代的,有一种书海里遨游的感觉。可四年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充其量只能是冰山一角,甚至连那一角都谈不上。在大学里读书真还有点紧迫感了,恨不得把图书馆里的书都翻个遍,而且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的知识贫乏,越读越感到时间不够用。四年中读了多少书自己不清楚,只知道自己快变成了一条书虫子,那真是一条快乐的毛毛虫。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买书。一个穷书生的确拿不出多少钱来,于是就开始抠牙饿嗓,从伙食费中一点一点地节约,星期天就去逛书店。好在那时候一本书,多则几元少则几角,就是一套书也就十元八元而已。买了读读了买,乐此不疲。
书读多了人就有点呆。但是呆呆的反而很好,面对各种权力利益,不争不抢不夺,吃得香睡得好心安理得。书真是个好东西,读书真是个好事情。烦了就把自己埋在书堆里,坐下来读进去,一切烦恼都会抛到九霄云外。累了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那就是一种最好的休闲。老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曾被批判过,而且被批得体无完肤。批得对与否姑且不论,但是真的把读书当作一种功利,当作一块获取某种利益的敲门砖,那书读得一定是很累很累,一定没了乐趣。问题是现在的应试教育走的正是这条路,学生们把读书当成了负担,不产生厌学情绪反而是件不正常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