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文章

请欣赏课堂的文章(精选9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课堂的文章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文/陆文英

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课,是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的课,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教学理念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课堂上,孙老师循循善诱,学生就像林中的小鸟活力四射。在孙老师的开导下,学生常常说出听课老师意想不到的答案,引得听课老师开怀大笑。更令人感慨的是学生还会大胆地向老师发起“反攻”,而孙老师巧妙引导,把学生带入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孙老师的课,让我羡慕不已。他的“既简单又不简单”的教学理念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响。在孙老师教学思想的照耀下,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作了如下改革:

学生只有学会提问,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所以,上课首先要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当学生不会提问的时候,我们要在提问的方法上积极引导。我先教学生根据课文的题目提问。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能揭示文章的很多内在的东西。在教课时,先让学生读题目,我问:“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一听劲头来了。“你想知道问题的答案的话,得请教课文。”于是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很高兴地读课文。学生在读课文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这样教学,学生就会感觉到,学习是以我为主,不是以老师为中心。我读书,我思考,老师、同学只不过是我学习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己想学习了,才能学有所成。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以《小草和大树》为例。有一个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夏洛蒂三姐妹为什么会由小草变成大树呢?”学生本来就想知道这个问题,再经老师欲擒故纵,学生内在的需求被进一步激发出来了。于是他们再次低下头,走进课文,像寻宝一样思索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由于学生自己想解决问题,所以不到五分钟,学生凭借自己的阅读就很全面准确地解答了上面的问题。试想,要是这个问题是老师提出的,而学生根本没有这样的准备,读书思考都是被动的,能这么快解决问题吗?

几年的实践证明,阅读教学时,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课堂效果明显比被动地思考老师的问题效果显着。课堂上,发言的人多了,自主看书的人多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快乐而充实,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课堂的文章2:老师的座右铭

文/石兵

如今,离开课堂步入社会已经很久了,但是,每当想到课堂,心中还是总有一种神圣的感觉。这种感觉,源于我小学的一位老师,施老师。

记得有一次上自习课时,教室里突然飞进了一只麻雀,顿时安静的课堂变得喧闹起来,有关窗子防鸟飞走的,有拿扫帚四处追捕麻雀的,还有敲桌子打椅子瞎起哄的,终于,伴随着一声欢呼,麻雀被一个同学捉在了手中,就在这时,教室门开了,施老师走了进来。

教室里保持着一片狼藉的样子,施老师却没有发火,她走到讲桌前,示意大家各归各位,然后让捉住麻雀的同学把麻雀送过去。就在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施老师却轻轻抚着麻雀的羽毛对大家说:“你们知道它是怎么飞起来的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麻雀吗?”

听了施老师的话,大家一下子来了兴趣,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施老师也饶有兴趣地说了起来,从鸟类的起源到翅膀的功能,再到鸟类的生活习惯,最后她话题一转,对我们说:“这只鸟儿是属于大自然的,只是偶尔来教室做客而已,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放它回大自然。”

施老师点点头,打开窗户,将麻雀放飞,然后回过头,对我们说:“客人走了,我们是不是该说说自己家的事情了?”

看到大家都惭愧地低下了头,施老师笑了,她说:“课堂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学习做人的地方,这是个神圣的地方,我们教书育人,最怕你们不学好,可不是怕你们犯错误,孩子总会犯错误,但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知道该怎么改正。”

说完后,施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求真尚美砺志笃行”,对我们说:“追求真实和追求完美,下定决心认真地完成每一件事情。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也可以当成你们自己的一种理想。”

虽然,施老师已经在几年前因病去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她在课堂上的话语却永远铭刻在了每一名学生的心中。如今,时过境迁,三十年过去了,这八个字依然在我心中熠熠生辉,那种神圣的感觉从未消减半分。

课堂的文章3:永远的感动

文/胡芸

一走进高中语文课堂,我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在老师绘声绘色的解说中,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让我感动,并将给予我永远的感动。

走近烛之武,我为他对理想的执着而感动。烛之武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在未得到重用之前就做着得到重用的准备。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我想,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他感动我的一个缘由。

凝望烛之武,我为他在国家危难面前展示出的深明大义、义无反顾的可贵品质而感动。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的饱受冷落,大半生的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弼马温”。在他伏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他仰起斑白的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但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他。他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短短的“无能为也已”;他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大、变高、变清晰。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都被他的忠诚和勇敢深深感动。

解读烛之武,我更为他在强秦面前展示出的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的品质和才能而感动。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慷慨陈词间,有烛之武对郑国的一片赤诚,还有对局势的准确掌控;寥寥数语里,有烛之武对人情的自如练达,还有对世事的深刻洞明。所以,一场思想的碰撞之后,“秦伯说,与郑人盟”,就这样不用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使得强秦不战而退,继而化敌为友。真可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位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看去,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深深地感动着我。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齐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像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并完成使命的智勇之士,是国家的脊梁,怎能不长久地活在我心中,并给予我永远的感动呢?

课堂的文章4:盲人课堂

文/刘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这扇“窗户”关闭,那么生活会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做了一节课的盲人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了盲人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课前老师让我们先把眼睛蒙上,顿时眼前一片漆黑。老师宏亮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可我没有听清老师说了些什么,只听见今天上的课文是《番茄太阳》。老师先让我们在作业本上写好课题,这不是让瞎子写字吗。我一听,紧张得不得了。大家手忙脚乱地忙碌着,找笔、找作业本,偶尔听到教室里“噼里啪啦”的声音,那是有同学把笔、文具盒弄掉在地上。突然,老师让我到黑板上写。我站起来,寸步不敢移动,扶着桌子,慢慢向前挪,差点儿一个踉跄摔倒在讲台上,幸亏老师扶了我一把。如果同学们不是“瞎子,”一定会笑得前俯后仰。走上讲台到处乱摸终于找到了黑板,凭着感觉一笔一画慢慢地写着,手似乎不听使唤,也不知道写成啥样。大家都完成了,老师就让我们睁开眼睛。同学们都惊呆了,有的字写得东倒西歪,甚至根本就不是字,笔画都没连在一起,有的字竟然叠在一起像一块黑炭。再看看我在黑板上写的更是一塌糊涂。

下课铃声响起,老师问我们愿意和明明交换吗?我想肯定没人愿意,但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帮助残疾人,为他们打开更多扇心灵的窗户。

课堂的文章5:激发学习热情增加课堂活力

文/陈建琴

工作二十余年,似乎已不复往日的激情。在以往的教学中,常会出现问而不答,教室里一片安静的尴尬现象。在开学备课班期间,侯主任的一句“要让孩子一直保有学习的热望”让我茅塞顿开。正所谓“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出现问而不答的现象,多半原因在于老师没有激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热情。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

我认为,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语文活动本身的追求。

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学习。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语文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

正确评价学生。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教师不要过多地指责他们,只有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勇于前进。

成功是最好的激励。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欲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设计学习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能力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我坚信,只要让孩子一直保有学习的热望,孩子的学习信心会不断增强,课堂也会变得越来越活跃。

课堂的文章6:走进课堂,我打开书

文/亮颖而爱

童稚可爱的孩子,还有太多的陌生的笑脸,又走进了我的生活。刚才还在和学生们聊着掏心窝的话,怎么又变成这些孩子呢?此时,我才从暑假生活里走出来,生活就这样的周而复始啊!又是一茬,刚才聊天的孩子到更高级学校里去了,他们要去奔自己的前程了,我留不住他们,他们也不会在这里停留。

我拿起七年级的语文课本,走进了教室,打开了书。《秋天的怀念》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在秋天里对自己母亲的回忆。此时,他已经走过了人生的秋天,迎来了辉煌的巅峰时刻。小时候的双腿瘫痪,造成了他暴怒无常的性格,在母亲的无限宽容,忍耐和慈爱下,他读懂了母亲,体会了伟大的母爱。母亲被病魔折磨离去后,他和未成年的妹妹变得更坚强,乐观。都说教学能相长,我真的感受到了。

稚气可爱的孩子,他们带着期待和渴望来到了初级中学;能聊掏心窝的话的学生,他们携着理想和绘制的人生蓝图走进了高中学校;人到中年的我,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用知识和经验诱导着一批又一批清纯可爱的学子们。我们都熟悉了《秋天的怀念》。孩子说,“作者好可怜,妈妈真好”;学生说,“觉醒比什么都重要,生活需要乐观、坚强”;我告诉学子们,“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是至少有一位爱你的教育家。”

牙牙学语,需要引导;爬行走路,需要帮扶;走进课堂,需要真知;学习生活,需要楷模;感悟人生,需要指点。生活中无论何时何处都需要“教育家”.这位教育家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对象的成长和发展。今天,我仍然充当着这种“教育家”.走进课堂,我打开书,感受到肩上的担子很沉很沉,责任重大。

昨天的学子们,开始评价我这个“教育家”了。二十八年的教学生涯,我也该有自己的总结了。我不敢渴望有鲜花,也不敢奢望有累累硕果。我只需这样问我自己:你对他的指导有作用吗?她的成绩你能说有你的一点努力吗?他对你的责怪,你真的从心里接受了吗?

进来了,走出去,这是奋斗的历程,是拼搏的见证。我是你们前行时一座不起眼的桥梁,我会用我的努力和人生目标加固着这座桥梁。带着自信,带着骄傲,今天,我又走进课堂,打开书……

原创:郑志春

2103年9月8日星期日

课堂的文章7:梦回课堂,那夜匆匆

文/俊伊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铃响过后,整个教室都沉寂在杂乱无章的噪音之中,听得耳刺难受。翻书霹雳哗啦声,叮当铃儿响当当,塑料纸盒嗤嗤嗖嗖,桌椅长条凳啧啧噢耶……五音杂味全部笼罩在这新学期的教室里。我回头四处察看,同学们看起来都忙得不亦乐乎,各干各事!有的课桌上摆放着四方礼盒,丝绸蓝带包装的很精致,有的翻书包小心翼翼摸出信封,五颜六色丝绸带扎绑着,里面看起来有些鼓……

突然,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都不约而同起立,不远处一位披风凛凛挂着个大眼镜的老师就向我们教室门口走来了,他刚跨进门口,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到:老师好!老师慈祥苍桑的脸上面带微笑:同学们好啊。他示意让同学们坐下,之后叽叽歪歪,不知所云……此处省略666字……

第二组第二个座位坐右边的一个女生顿时引起我的注意,她端庄文雅地坐在那里,挺直着腰板子一动不动,精致乌黑的长发垂至腰间,少部分秀发抓紧发梢飞流直下,笔直丝滑,略显柔美,只是坠至胸前颇感膨胀,头发末端似乎形成“孔桥”,突然由可爱变成熟,别有一番韵味。微斜刘海下衬托着让人怜爱的柳叶眉,那么,她那聪慧灵秀的双眼足以让我抛开世俗,她底眼神流露出坚韧不拔,让人振奋不已,倔强,还有一点点楚楚动人。还有更让人得意的莫过于那樱桃红小嘴,腼腆却不失性感,她时而咬紧牙关一副很认真细致的样子,时而张开小嘴一闭一合像是在自言自语,看着想着自己也禁不住蠢蠢欲动……一种莫名思绪涌在心头,我,从来没有见过她,但是面孔却很熟悉,不知是否上辈子就已经相识?我,从来没有叫过她,但是名字一直吟饶脑海,我已经分不清是梦托还是现实不知是上辈子她欠我的还是我欠她的?她是一位俊俏伊人,古典唯美,所以叫她俊伊……我的思想在漂移,我的情感在翻滚,我的目光在打量,就这样看着她好久好久。这时,她看了看我,出于人体本能意识有人这么盯着的确有点不习惯,于是,我走过去拉着凳子在她前面坐下。

“你在做什么呢?你也是给老师做礼物的吗”“是啊,上个学期我们班终于得到了文明班级称号,多亏了班主任日夜劳累和精心付出,我们做此以致感谢。你的礼物呢?”“我没有什么礼物,我刚转来你班,不懂有这个规矩。”“你写字那么好,你可以给他写贺卡啊,我这里有多余的纸张,你拿去吧”说完她就把纸张,刀,剪刀递到我跟前,我也很纳闷,她对我不是一般的好,既像大姐姐照顾小弟弟又像情侣般眷恋缠绵,她懂我,她看到我内心的澎湃……她说话时柔声细语,让你听着就感到很舒服,让我甜到骨子里,林志玲嗲嗲声也不过如此吧!

我拿着她给我的东西,回到我的座位上,我偷偷瞄了她一眼,发现她的双眼,也注视着我,其为关心的样子,这让我感到了一丝丝的温暖。我左手压着纸,右手拿着刀,心里想着她,嘘嘘地割起来。“哎呀!”左手食指顿时麻木,血液涌出,割到手了,说时迟那时快,伊姐从她座位飞奔过来,我都没反应过来,她已经帮我按住手指,止住了血。“乖乖,你没事吧?”我说:“啊?”她望着我说:“疼吗,怎么这样不小心啊。”我看她的脸上十分着急,像是伤她自己一样,那一刻,我懂了,世界上还有一种爱,一种情,是说不出道不明,都刻画在当事人的脸上,那是人间至上之美!她按住我的手把情把爱传递到我体内,湿润温暖,我无比激动,有一种情感要在她温暖柔软的怀抱里才能够释怀,我是多么想闭着眼往她怀里扑……

想着写着,我挥笔已写好贺卡,我想站在讲台上念出我的贺词:敬爱的老师,您好,我是刚调来的新生,我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但是从现在的场面来看肯定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全班同学都拥戴着您,尊敬着您,您是幸福的,同学们是快乐的,他们和你一起努力,你们成功了!同学们给我展示了集体团结的荣誉感,我也会积极地融进这个意气风发的大家庭里,谢谢大家!遗憾的是我没带什么礼物来祝贺,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女同学,她帮我弄的这份大礼物,她给我机会让我也分享你们这份喜悦,让我也成为快乐家族的一员,在这里我要感谢她,谢谢你,俊伊同学!

课堂的文章8:星空课堂

文/吴函颖

傍晚,宁静的小院,在皎洁月光的照耀下,树影婆娑。微风轻轻拂过,好像众多仙女挪动她那婀娜多姿的身躯,跳着优美的舞蹈,又神秘又好看。

此时,我抬头远眺,啊!好美的夜空。黑黑的天空中,那一轮圆圆大大的明月挂在当空,格外的宁静、透亮。在它的周围挂满大大小小闪闪发亮的星星。它们有的一闪一闪的眨着大眼睛,好像在思考问题。有的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眨也不眨,好像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有的轻轻地闪动了一下,好像在思考问题。还有的快速地从天空划过,拉出一长条闪闪发光的弧线,哦!原来是流星划过。

闪闪发光的星星们真像调皮的孩子。可不管它们怎么挪动,它们的身影总是围绕着那明亮的月亮走。啊!我突然想到了天上的月亮多么像一个勤劳的老师啊!她总是让那些调皮、可爱的小星星围着它转。这情景多像平时我在学校时,也是围着老师转。这时我仿佛来到了他们的教室,教室里整齐地摆放着很多干净的桌子,这些桌子前面还有一个讲台,讲台上挂着一个黑板。这个教室真是好极了,和我们的教室一样。这时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响了,急急忙忙往教室里跑。月亮老师也随后跟了进来,来到了小星星们的中间,月亮老师开始给孩子们上课。这时我仿佛也站在太空教室里,倾听着月亮老师那美妙的声音和动听的故事,仿佛已让我入迷。“啪!”的一声,吓得我蹦地一跳。手里的钥匙掉地上了,都忘记该回家做作业了。

啊!原来是场梦啊!我好想再去一次那个美丽的教室,再去见“月亮老师”和“星星同学”。

课堂的文章9:错误,也是课堂教育的契机

文/严莉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有效的学习时刻。”教学不仅是传递,还需要经历。每个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不断探索和相互交流中完成的,由于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每个人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和错误,但是这种错误其实也是课堂教育的契机。

在课堂上,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出现理解和解答的错误,作为老师不该对此简单否定或不予理睬,而要抓住这个契机巧妙地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空间,耐心细致地听学生的思考想法,让学生把思考问题的分析过程展现出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辨析感悟,把这些错误转化为利于课堂教学的独特资源。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做出了错误的回答,而引起学生集体反对或哄堂大笑的情况。对此,作为老师,我常常不是急着去纠正错误,而是将错就错,把“错误”抛还给学生,我会说:我也觉得少部分同学的解法有道理,那谁能用什么办法说服我们接受你们的观点呢?这样学生的课堂参与性瞬间会被激发,大家会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开来。

在“错误”的讨论中,学生会发散性地运用联系实际、经验估算、认真审题等解题策略,这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锻炼是十分宝贵的。作为老师,由于我坚定地站在“弱势群体”一边,这既让全班大部分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巧妙地保护了一小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谓一箭双雕。将错就错,说到底其实就是抓住“错误”这样的契机,在课堂上巧妙地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学习思维被彻底激活,学习兴趣被全面激发,师生关系也会在这种“热烈”和“碰撞”中更加融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