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难忘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难忘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难忘的文章1:难忘汝城老菜街

文/朱志伟

作为一个地道的汝城人,自小又在津江土生土长,县城周边不少地方不仅非常熟悉,而且至今也是记忆犹新,而其中最为难忘的莫过于汝城老菜街了。

汝城老菜街,南起范家桥头,北至文昌塔,约有七八百米长,两侧是古房木屋,中间是一条宽不足十米、水深不过两米的小江伴街而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真正商铺摊贩林立、车水马龙的也就才二三百米不到。老菜街的最南端相对较宽阔,在那时也算是一个小广场了。东向主要是甲亨、外沙、东岗岭背的一些乡亲挑些柴火、穷毛树枝叫卖。紧连着的就是仔猪交易集聚地了。西向则是接二连三的猪肉档、豆腐干油子豆腐及绿豆芽的摊档了。这边较为气派的商店也有两间。一是供销社的门市,约有好几十平方米,进去正面及两边是镶了玻璃的木柜,摆放了有鞋子、手电筒、火柴、蚊香、棉织手套等,可谓是琳琅满目了,而一个简制的木架上的是一排排的香烟,依稀记得一些烟的价格,丰收是0.13元、飞鹤0.8元、郴州0.2元。二是副食品门市。店子里面摆放了一袋袋的白面、食盐、面条,满装食用膏油、酱油的整铁皮桶痴呆地立在东向靠墙的位置,墙上还挂着耀眼的金色准星木秤及秤砣。最有意思的是那两根用来打酱油的长条钩柄铁勺,酱油是按勺收钱,大勺一勺0.15元,小勺一勺0.1元。小广场的东向直走几步便是范家桥了,桥头两侧依旧是摆满了穷毛柴火,买卖双方不时地在讨价还价。尤其是冬日的早晨,桥下浅浅江水流淌,阳光斜射下来,桥头丝丝冷风,江边晨雾弥散,淡蓝的香烟在人流中飘荡,实在是湘南古城一道纯朴敦厚的美丽风景线。过了桥再直进十来米,便是汝城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绣衣坊,绣衣坊南侧就是汝城当时的化肥仓库。记得那时由于供货紧张,而化肥是农村必不可少的肥料,经常出现哄抢现象:满载化肥的火车还未才到仓库门口,便有村民爬上车厢“订单”,更有甚者,早在北站或四拱桥公路边便设下埋伏,爬车抢货。

老菜街尽管老了,江水也尽管浅浊了不少,但那种老态龙钟的模样依旧铭刻在我脑海里。南端广场往北走,一直到现在的印刷厂桥头,街道两边便是纷繁芜杂的各式摊贩,几十家门店口的货品也是琳琅满目。卖葱蒜辣椒的、卖萝卜白菜的、卖绿豆粉的、卖豆包的,而人群也川流不息,煞是热闹。主要门店则有卖锄头镰刀的,有磨菜刀剪刀的,有卖钱纸蜡烛的,有修单车的,有卖烤烟的。

其中印象较深的一间是新井口的国营理发店。店门面对小江,窗户装了透明玻璃,走进去便是四五个旋转式可升降的白色镶黑边的座椅,墙上则挂了高约1.5米、宽约0.6米的镜子,镜子下面还加了个凸起的木架,放了手动式理发钳、剃头刀、毛刷和香皂盒等,旁边则挂了一块长约0.3米、宽0.1米的光滑镫亮的砂布,一旦剃刀不够锋利,理发师便在纱布上上下麻利的摩擦几下,便又继续他手头的工夫了。而对于熟客来说,店里堪为靓丽风景的莫过于那几位俏皮的理发师了——窈窕的身材、甜美的笑容,清俊红润的瓜子脸蛋,总是顾盼神飞,尤其是接下顾客那理发的2角钱后,柔棉的那句“好嘟,贡好向哒”(好的,很好看啊),让人仿佛是喝了一碗东岗岭背的山泉水,一直甜了大半天。

印象深刻的另一间就是烤烟店。烟店的主人是津江的老朱和她有点胖嘟嘟的女儿。门店外间并不大,木摊上摆满了一堆堆的黄灿灿的烟丝和一捆捆细长烟纸,木摊靠里摆着一台碾烟机,“女儿”不时地将整片的烟叶放进槽盒,还不时地擦着香汗,而“可卡可卡”的声音连续不断,但总是被淹没在老街嘈杂的叫卖声中……老朱则虽然也一直忙着称烟、收钱,但总不忘拿起一个破旧的茶壶噘(喝的意思)上几口。老街印刷厂桥头对面就是国营商店了,名字也一直被称为“新店”。新店门口摆了有卖土制红姜、杨梅干、绿豆粉蕨子水的摊子。一到周末,门口小台阶也是小孩子摆上连环画,收费租阅看读的所在,记得那时一般是不论时间2分一本,新出的流行的则会要价3分。连环画记得有单本的《闪闪的红星》《智取威虎山》《51号兵站》等,连集的有《三国演义》《全唐演义》《霍元甲》等。

老菜街老了,但老得让人追溯回味。正如小江的东面的那几座小木楼,至今不减当年风姿。木楼分为两层,靠了江边有几个饱经风雨的旧制土砖垒成的柱子,上面就是略有弯角回旋的阁楼了,一应都是木制窗户,刻的是些简单的图案,但一直接连着屋顶处还是有着雕龙画凤的古风遗味,屋顶则都是隐约的木梁上覆盖着一色的瓦片。每年二三月间晴雨天时,雨水淅沥沥地从天空中飘洒下来,江面也都阵阵浑圆水纹,楼顶瓦片间迷蒙了些雨雾,轻轻袅袅地,雨水从屋檐下成线滴落下来,在这小江的弯处和紧连的小桥便在这雨水中浑然一体了。一旦雨过天晴,阳光斜射下来,小楼、小江和小桥便是万道金光,由先前的水墨山水画一下就变成了镶金镀银的湘南版画,意境是那么的悠长深远……

老菜街老了,但老菜街也是新的。尽管它饱经岁月沧桑,但湘南风情却一直也没有褪色,老菜街的童年记忆也永远不会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汝城人的心中消磨殆尽。

关于难忘的文章2:难忘家乡的腐乳香

文/张照准(临商银行)

本人素来对腐乳之类的食物有所偏爱,以致对时下市面上售卖的各种腐乳食物情有独钟,包括不少人躲之唯恐不及的臭豆腐乳一概来者不拒。

前几天在小吃店偶然吃到一款色泽白嫩、咸味可口、鲜而不腻的豆腐乳,遂不由自主地大呼好吃、过瘾,颇有以前老家自做的豆腐乳之风味,就不由怀念起家乡的腐乳香来。

八十年代初,农村的生活还很贫困,春节过年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一盘豆腐。做豆腐的原料豆子富含蛋白,营养较高。豆腐是“都福”的谐音,农村人过年讲究吉利,有祈求全家人“都有福”之意。首先使用石磨将泡好的豆子磨成豆汁,使用网布过滤出豆渣。将豆汁放进锅里烧开,待豆腐浆煮开后,用“卤水”把豆汁点成豆腐脑,然后再经过揉压去浆,放在垫上豆腐包袱的竹筛里用石头压住,等水压得差不多了一竹筛白中泛黄、软硬适中的豆腐就做成了。

豆腐做成后,就可以根据需要制作豆腐乳了。豆腐乳是一种滋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食品,主要以做好的豆腐为原料,经过培菌、腌胚、配料、装坛发酵精制而成。根据腐乳发酵生产工艺,豆腐乳分为腌制腐乳、毛霉腐乳、根霉腐乳和细菌腐乳四种类型。在我的老家,一般是腌制腐乳,就是把豆腐坯加水煮沸后,加盐腌制,装坛发酵成腐乳。这种加工法的特点是,豆腐坯不经前期发酵,直接装坛,进行后期发酵,依靠辅料中带入的微生物而成熟。这样做出来的豆腐乳滋味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块形整齐、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具有白腐乳特有的香气,一般需15天左右就可食用了。

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家的豆腐乳是用一个大坛子封存的。每次吃饭时,母亲总是要打开装豆腐乳的坛子,小心翼翼地盛出半碗带汤汁的豆腐乳,由于味道鲜美,全家人都爱吃,虽然好吃,但不能放开吃,一般每顿就那么上半碗而已。

现在想来,老家做的豆腐乳之所以好吃,应该是与制作豆腐乳的原料豆腐好有很大关系。现在市面上售卖的豆腐水分太多,软而不硬,且添加了其他添加剂什么的,因此吃起来很难有老家自做的豆腐那种特有的香味。自己做的豆腐点卤要比较老一些,挤压的时间长一些,含水量低一些,因此做出来的豆腐乳自然要好吃。

多年没有吃过家乡做的豆腐乳了,真的好怀念家乡浓浓的腐乳香。

张照准:笔名:紫荆藤、紫金藤、山靑石、陌上迎春开等,文学爱好者,自学生时代就爱好文学创作,在校文学社任过社长、文学总编等职务。现供职于临商银

关于难忘的文章3:难忘的小学生活

文/郭海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生活如烟似云般地即将过去了。再过三个月,我就毕业了。每当一想起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们的互相鼓励,就有一种令人难舍的心情。

回想六年来的二千多个日子,似乎在教室里还有我们琅琅的读书声,在操场上还缭绕着我们的嬉戏声,在校园里还有我们欢笑的身影。在每一个脚落,我们都曾留下难忘的回忆。

在母校16位教师的教育下,我们学到了许多。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成长为彬彬有礼的学生。许多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往事,更是我们今后为人处事的指南针。我们现在就要毕业了,蓦然回首,老师的教诲,我们琅琅的读书声,同学们的欢笑声,都还围绕在耳边。

在我最后留校的几天里,我要认真地看一看可爱的校园,看一看我们的师长,看一看鼓励我们的同学,珍惜最后几天相处的日子。

关于难忘的文章4:难忘的一天

文/王进节

在我的记忆中,童年似乎是载着快乐在时间的河流中飘过。简单的我也只知道简单的快乐。我很快乐,那份稚气十足的快乐,似乎能把世上所有的忧愁都化为乌有。

那年夏天,我和小表哥去荷塘里采莲蓬。在去的路上,一缕阳光透过茂密的树枝射进来,形成五光十色的光环。许多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着,高声地唱着。

来到荷塘边,我看见一大片的荷叶从水中冒出来,墨绿墨绿的叶子伴着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风儿吹来,荷花荷叶,还有莲蓬互相碰撞,顿时响起一片哗哗声,好像流水声一般。一朵朵娇嫩的荷花前,挺立着一个个嫩绿的莲蓬,仿佛手拿话筒正在唱歌的小姑娘一样。

我和小表哥跳进荷塘里,荷塘里水不深只到我的大腿,我一步一步向荷塘中走去。我挎着一个小桶,桶里放一把剪刀,看到一个莲蓬我就用剪刀把它剪下来放在小桶里。荷叶下许多游来游去的小鱼在嬉戏。不一会儿,我和小表哥已经采到了满满一桶莲蓬。我们拎着小桶快乐、开心地蹦跳着回家了。

回到家,我拿起一个大个的莲蓬细细端详:它足有一个小碗的碗口大,深绿的外衣,均匀地排列着十几个小孔,挖出一个莲子,撕去绿皮,里面是白嫩的肉,搬成两半,里面还有个芽。我吃了一个莲子,又甜又鲜美,可好吃了,没吃多少,暑气全消了。有人说莲子很苦,但我一点儿没觉得苦,反而很甜、很脆。那天夜晚欢快又舒畅,连天上的星星都朝我笑,眨着眼不愿离开。

关于难忘的文章5:难忘的石磨

文/诚信达人

石磨,是南、北方人皆用的工具,小的一副近百斤,大的更重。磨,有人推磨、驴拉磨,没有磨的劳作,生活就缺少一部份。

当下,磨己成为历史,但艰辛的岁月是始终难以忘怀的回忆。我记得小时候,我爷爷、奶奶和母亲每天起早贪黑推拉石磨磨豆腐。

俗话说:世上三事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我家祖父母和母亲为了生活曾磨豆腐多年,做成的豆制品靠肩挑、手提沿周边村庄叫卖,虽苦,但在那食品匮乏、交通不便、经济又不富裕的年代,倒也挺受百姓喜欢,自家也有利可图,下脚料还可以养猪。

当今,豆制品虽丰富,但比起那时的绿色、环保、卫生,不由地让人怀念……

关于难忘的文章6:同窗情深

文/徐珂铭

同窗几载,难忘同学之间的深情厚谊,请看——

有一次,我一不小心摔倒了,和我一起的刘嘉俊看见了,急忙把我扶起来,和我一起慢慢返回教室。回到教室后,他检查了我的伤口,发现蹭破了皮,连忙拿餐巾纸洒上水,捂在我的伤口上,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这是为了防止细菌的入侵。”我听了,心里很是感动。

还有一次,我写作业时,写错了一个字,正在找橡皮,可是没找到,然后往地上瞧瞧,也没有,再在教室里搜索了一圈,还是没有找到。这时,一块橡皮映入我的眼帘,原来是刘嘉俊借了一块给我,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我郑重地向刘嘉俊道谢,然后拿过橡皮,用了起来……

再有一次,我在值日的时候,刚把垃圾清理出来就发愁了,这么多垃圾,一下怎么清理得完呢?正在我紧皱眉头的时候,有人用扫帚把我的一半垃圾清理了,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邢文涛呀。他对我笑笑:“愣着干嘛?赶紧扫啊!”我听了,这才反应过来,把剩下的垃圾清理掉了。

我在学校里时时刻刻有同学的关心和爱护,真是幸福啊!

关于难忘的文章7:难忘的钟声

文/熊安平

长期住在校园里的我,听惯了钟声,对学校的钟声真是情有独钟。

记得刚启蒙时,我读书的小学是寺庙改建的,那里留下来的钟,声音特别响亮、清脆、悦耳。老师在入学的第一堂课说,钟声就是命令,把预备、上课、下课等钟声的区别一一告诉我们。

“文化大革命”时,说寺庙的钟是“四旧”,结果钟被打破了,取代的是手执的铃。上下课时,值日老师拿着手摇铃,在我那幼小的心灵里,总感觉没有敲打的钟的节奏,不像是命令,没有学校那种严肃的气氛和感觉。

到了初中,学校的钟是用一块钢板,挂在学校的大树上,声音洪亮,大老远就能听见,方圆几里就能听到学校熟悉的钟声。老师用一个铁锤,敲在那大钢板上,显得那么自豪、威严、神圣。一次,老师正在辅导大家作业,正当他值日,快下课了,他让我去代理敲下课钟,反复叮嘱我,两下连敲,铛铛,铛铛。我兴高采烈地一路小跑,当我正确敲完后,心里默默地想,我长大也要当一名老师。

高中毕业后,我真的当上了村里的民办教师。只有16岁的我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当时村小学的钟是一块磨面机里的钢磨片,是个“o”型,用一根铁丝穿起来挂在屋檐下,拿起敲钟的锤子,敲起来一摆一摆的,声音比较清脆,一直沿用了很多年。

后来,我成为一名乡镇中学校长,刚调入学校,看见学校原来的一个半块铁板做的钟,敲打的声音像个铜锣,声音很破。我感觉钟声代表一个学校的形象,一定要换个声音好的钟,就找遍各个机电厂,反复寻找和敲打那里的钢铁块,听听声音是否洪亮好听,最后一位工厂师傅告诉我们,火车轨道钢或者工字钢敲起来很好听,但很难找到。在那个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一个山区学校去哪里找那么合适的轨道钢呢?我就委托城里当工人的同学帮我寻找。那同学最后帮忙找了一块较大的工字钢板,当时他用15块钱买了下来,我们把它挂在学校醒目处,敲打起来,声音真的十分浑厚洪亮,有很长回音和余音,学校周围的单位都能听见,大家都称赞学校的钟声真是好听,响亮。

我一直不习惯听现在的音乐铃声,还是感觉过去敲打的那钟声回味悠长。它那洪亮的声音,永远回响在耳边,让人以高度的聚精会神去聆听;它那敲打的不变节奏,使人感觉是在召唤你,让人去遵循,去守望纯洁的灵魂。它的声音,是那么严肃神圣,那么催人奋进,那么震撼人的心灵!

它那洪亮的声音,永远回响在耳边,让人以高度的聚精会神去聆听;它那敲打的不变节奏,使人感觉是在召唤你,让人去遵循,去守望纯洁的灵魂。

关于难忘的文章8:难忘中秋,母爱如月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一定是伤了母亲的心。

中秋节那晚,不经意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想问问女儿是否淘气,怕她害得母亲太累。因为自己来无锡已经多日,一岁多的孩子突然间离开父母一定会不适应,会哭闹。也许是离家久了,自己在异乡的街头无从感受中秋节本应温暖的气息,也就忘了问母亲一句“节日快乐,我很想你”之类的话,而是急切地想听到自己女儿的声音。

母亲当然明白我打电话的目的,接通之后,就听到母亲对雀雀说“快叫爸爸”,我也当然如愿以偿听到了女儿清脆的“爸爸、爸爸”的呼唤。那一刻,一切都远去了,即使是母亲的声音也变得无限遥远,以至于无影无形。

同样是父母亲与自己的孩子之间,同样的身处异乡,我只记得自己是个父亲,却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孩子,忘记了我在思念孩子的同时,也有一位母亲在惦念着我。

我们总会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其实,如果静心反省,我们自己就是始作俑者,我们是没有资格抱怨的。我们会理所当然地祭出车载斗量的借口,开脱自己对于父母的责任之淡漠,诸如工作忙啊,压力大啊,孩子拖累啊,等等。这些本应使我们脸红的借口,我们现在却早已运用的炉火纯青、得心应手,这其实很可悲,当撒谎成为一种习惯,你还能够拥有真实的生活吗?

母爱就像潺潺的泉水,虽然没有海洋的波涛汹涌;母爱也像清馨的丝竹,虽然没有钟鼓的激昂震撼;母爱更像澄澄的明月,虽然没有阳光的灿烂辉煌。可是,母亲慈爱的目光,恰如月光的清辉,在我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的历程里,春雨般无私地洒落。由此,每一个夜晚都变得温馨,每一个孩子都做得好梦,每一个生命都健康成长。如果没有母爱,除了万劫不复,我们还会拥有什么呢?

这个异乡的中秋,我会铭记。当此时,夜阑人静,那月色仿佛母亲的目光,把游子心头的一袭羞愧,温情释去。

关于难忘的文章9:难忘那年找红薯

文/邵英先

每逢初秋时节,当红薯上市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家的故事。

记得上世纪四十年代时,居住在辽宁南部靠山傍水的我们一家,虽地质不错,但土里刨食,人多地少,年年总是寅吃卯粮。特别到了收红薯时,不等秋收就提前充饥了。

红薯身上全是宝,叶与茎洗净撒上盐当做咸菜吃。长得匀称一点的红薯留作来年做种子。看不上眼的切片晒干,加工红薯面。特别小的红薯煮熟和在玉米面里蒸窝头吃。另外红薯粉可烧汤轧粉条作宽粉,又当主食又是好副食。那个年代每当红薯熟时,家家妇女带上孩子,把整个红薯地翻了又翻。谁能找到被锹镐刨伤了的红薯谁高兴,但最幸运的是找到被主家遗漏在土里的稍大块的红薯。不管怎样,只要你肯出力气,多刨点土,一天总会找上一小筐红薯。我在家排行最小,哥姐们各自都有另外的活儿,唯独我一人跟着母亲干这些无望中寻找希望的事。那时候的农家,前大半夜熟睡,后半夜饿醒了,光凭喝凉水只能顶一阵儿。有天一大早,我起来方便时,听父母在悄悄地说有两块红薯地的主家明天要收红薯,让小虎子(我的乳名)多跑两趟,一旦有了确切消息咱起个早去找。

此后就觉得天过得很慢,盼了日落盼日出。终于和我爸关系不错的放羊二叔告诉了那家人要收红薯的消息。第三天一大早,父母把我从被窝里叫醒。我和妈妈每人手拎一个筐,天还黑黑的就下地了。满以为我们是捷足先登,哪知道那里早就有人了。我和妈妈择一块靠边的地刨起来。别看妈妈是女人,一会儿就找了大大小小足有半筐底的红薯,望着红鲜鲜的属于我家的红薯,恨不得搓巴搓巴先吃几口。妈妈看我盯住她的筐,急忙训斥我。我刨着刨着,一条足有半斤多的大红薯被我的齿耙搂住。太遗憾了,因为我伤了它。尽管这样,我的信心更足了,早忘却肚里饿了,一个劲儿地刨。这时早来的人有的已经回家了,有的还在刨二遍三遍。

还别说,就那年最困难,就那年吃饭成问题,就因为有红薯可找,全家人只有弟弟因蛔虫病死了以外,其余人个个都挺过来了。

而今我看到一车车红薯,望望父母亲的坟的方向,心里难受极了。

关于难忘的文章10:高三,难忘…

高三,苦涩的日子……

步入高三,随之而来的高考像大石头重压心头,难忘黑板右上角的倒计时栏,那日日变化又逐日减少的数字,这或许是我第一次真切地看到时间的流逝,是多么的无情。在苦涩的日子里,我总结出学习的方法,一些同学只追求长时间学习,任何时间都不放过,甚至牺牲休息时间来延长学习时间,可以却收获甚微,因为他们没注意到两个字:效率。休息不足自然筋疲力乏,学习自然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只会变成恶性循环,不仅学业无成,更对身体无益。在“一模”以前我就只追求高效率,每天晚上十点半之前我就睡觉,早上五点半起床,利用早餐前的二十分钟做英语阅读,因为不可否认,我的英语 水平实在不怎么样,而且对它也没多大兴趣,所以把学习英语时间安排在精神最好的早晨,以提高学习效率。至于其他科目,众所周知,高三的任何繁重,作业也很多,有时按时完成还真的很困难,所以我采取的方式是:先缴的先做,也只能是这样子了。在“一模”以后采用扬长补短战略,向薄弱的科目下手,薄弱的科目最有提高空间,这个时候,能提高一分是一分,拿薄弱科目下手最有效果。

高三,快乐的日子…

能顺利度过高三,朋友的扶持和老师的鼓励是功劳最大的。

1陈图滨,我们常叫他阿图,我们的语文科代表。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超级怕冷,为了躲避风扇,三迁其位,呵呵,孟母三迁啊~对其第二印象就是口才一流,出口成章,辩驳有道,思维敏捷…一句话,语文科代表舍他其谁。第三印象,热心助人,特别是在语文方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同学有问题,他都愿意相助,而且讲解功力不亚于我们的语文老师哦,可以说我后来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还有他一份功劳。阿图堪称才子,出口成章,风趣幽默,只是生不逢时,若是生于古代,指不定一张嘴,就迷倒佳人成群。

2杨凯城,我们称他老板或boss,我们的物理科代表,从高一就是同班,认识他是在高一一次体检过后,坐在后边的泽楠告诉我某个人的什么什么有60多,我才意识到班里有这么一号人物。但当时还不甚注意。直到第二学期,我的成绩走向滑坡,他的成绩走向巅峰,我才注意到他。这或许就是一个开端吧,从此,他的成绩总是遥遥领先于我前,最铭心刻骨的是在高二的一次会考中,我的所有科目除了物理多他一分,其余的全少他十多分,甚至二十多分,这是什么差距!!!!!他的总分多次位居首位,而且通常与第二名拉了很大差距,直到高三,班里出现了一位神话级人物,才压下了他“嚣张”的气焰。不过这对他并非坏事,毕竟,在这种不进则退的洪流中,有目标才能稳住阵脚,有竞争才能有进步,有对手才能有战胜对手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阿图说的,只有勇者敢于挑战,只有勇者才能有机会实现目标。虽然到最后仍然没能战胜神话,不过与神话的差距已经大大减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质的飞跃。

3莫琳燕,莫莫,我们的数学科代表,兼副班长。才华横溢,是我们班最最最优秀的女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是百里挑一,开朗大方,随和的性格让她走到哪都受欢迎,走到哪都有朋友,走到哪都能带去一片欢声笑语…我对她的评价是:她是交朋友的不二人选。品学兼优,这似乎是她家里的一贯传统,她和她的两个姐妹,是镇上有名的三朵姐妹花,这可决非浪得虚名……

还有本人,班里的英语科代表。我们这四个科代表是班里最忙碌的四人组。收作业也算是苦涩的高三生涯的一道小风景吧,当然,我们也曾利用职务之便相互“威胁”、“做交易”,谁叫我们手里有可以当作令箭的“鸡毛”,哈哈哈哈…当然,这只是苦中作乐,不然该有多闷啊!!

4李键彬,我们的班长,他很少显露锋芒,现在回想起来,根本就是不露相的真人,根本就是鸭子划水,表面悠哉暗使劲,成绩在稳中求进。文笔非凡,与阿图不相上下,而且,目前他的文章还不时刊登在所读大学的校报里哦,是我们班里的又一位才子……

5陈国鑫,我们的生活委员,也是班里最忙碌的人之一,负责班里的清洁卫生、安排每天值勤的同学、更改倒计时等工作,尽管高三学习任务繁重,但只要老师发配任务,他从不推托,任劳任怨,很有责任心。

6黄斯权,就是之前提到的神话级人物,我记得在一次会考中,他所有的科目中最低分还高于一百,从那以后成为班里的神话。虽然他是历届生,但是这成绩高得让我们仰望,是每次考试后我们最关注的……

7陈奇礼,我的后桌,也是历届生,一直都很庆幸有一个历届生坐在我后面,因为面对高考我是新手,毫无经验可言,有什么问题都能请教他。我是应届生,没有实实在在的经历,所以我没办法完全体会到历届生的压力和痛苦,但我衷心的希望你能抛弃过去的阴影,让自己重生,命运还是掌控在你手中,愿你未来的路走得更好。 远支持你的……

8陈植琴,我的dear同桌。咋一看,哇~一个温文而雅的美女,柔弱,安静…简直就是传说中的淑女,大家闺秀。不幸的是,我看走眼了,高三一年我在她的铁蹄的**下可是伤痕累累啊。呵呵,说得有点过了,我的同桌真的是个好女孩,平时有点小调皮,但也只是纸老虎伤不了人的。除了这些还算是个标准的淑女啦,而且长得很漂亮哦…… 还有其他很多同学,高考过后,还望大家保持联系。最后祝愿:考上大学的同学学业有成,复读的同学高考如愿,已走上社会的同学工作顺利。愿所有的同学都有个好结果…期待未来的相遇,我们永远是朋友!!!

关于难忘的文章11:难忘铜鼓行

文/葛先虎

今年入冬以来,见到太阳的日子屈指可数,人的心也如天气般无“晴”,压抑、郁闷。11月下旬的一个周末,我和一位同行决定去铜鼓走走,去寻找那颗失落的心灵,去感受战友兄弟的关怀,同时去饱受大美铜鼓的恩赐。

出行的当天早上,天气阴沉沉的,半路上时雨时停,行至修水天气渐渐好转,天空亮了起来,我们在修水短暂停留后前往铜鼓。中午12时左右,阴沉的天空悄悄露出了太阳公公的脸,气温也有所回升。到达时铜鼓时,天空已完全放晴,阳光刺眼。虽略感疲惫,但暖暖的阳光,让人振奋,让人心里热乎,更让人感动的是,到达铜鼓后,几名战友已早早赶到路口迎接。

铜鼓县城不是很大,但依山傍水,更是一块红色的故土。当天下午,在战友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秋收起义纪念馆。纪念馆房前后门过道各有两根大理石、花岗石贴面的大方柱,十分雄伟、庄严。热情的讲解员,带领我们一行参观学习了整个纪念馆。走进纪念馆,看到那一场场战斗的画面,一幅幅先烈的肖像,一件件战斗的实物,如同走近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如同走近先辈的身边,如同走近艰苦的革命战争时期。看到的这一切,让我想起了2007年我组织的那次红色徒步活动。当时,我带领20多名队员,沿着当年秋收起义的路线,从修水徒步井冈山,途经秋收起义纪念馆,两次来到纪念馆学习,两次受到这些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崇高牺牲精神的洗礼。是啊,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更多年轻生命的牺牲,才有了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才有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才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走出纪念馆,我们在记录本上留下了我们的笔迹和感悟,觉得自己的心灵再次受到洗涤,灵魂再次得到净化。

在纪念馆隔壁是毛主席曾经居住过的萧家祠。祠堂的门口,两棵百余年树龄的罗汉松,如同当年主席的警卫员守卫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在萧家祠,我们见到了一尊毛主席的石膏塑像,他高大伟岸,凝望着远远巍巍的高山,似乎在对整个革命战争局势运筹帷幄。据讲解员介绍,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历尽艰险来到铜鼓后,就住在萧家祠内上厅左侧房间,并在萧家祠召开了排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阐述了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对秋收起义的有关事宜作了全面部署,同时宣布将驻扎在萧家祠的工农义勇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并号召大家拿起枪杆子,举行秋收起义。战友告诉我,铜鼓有很多红色景点,是被国家列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全国十五个县之一。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起去感受、学习。

铜鼓的菜也很有特色。当天晚上,其中一位战友在自家的餐馆,为我们准备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晚餐,有酸辣羊杂、辣炒动脉管、红烧鱼泡、小炒花肠等。这些菜品,个个都做得特别精细,酸辣爽口。所有的菜都切得比较碎,而且盘子也不是特别大,每道菜都比较酸辣,和九江的菜有所不同,与萍乡及湖南的风味有些近似。一位战友告诉我,铜鼓地处赣西北边陲,与我市的修水、湖南的浏阳交界,所以饮食也与湖南菜有些相近。而当晚所有菜品的配料,都是他提前一天到菜场专门挑的,有些配料不提前买,根本买不到。面对满桌的美食,我们食欲大开,几乎做到“光盘”行动。在用餐时,战友告诉我,铜鼓的特产非常丰富,且全国驰名,如竹笋、蘑菇等都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铜鼓不仅是红色的故土,还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6.3%。第二天上午,迎着冬日暖阳,战友带领我们体验了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湖光山色。天柱峰属于丹霞地貌,人还没到森林公园,就远远看到那高高的山峰。走近后才发现,原来这些高高的山峰,坐落在九龙湖上。天柱峰三面环水,雄伟挺拔,处处奇峰突兀、壑深谷回,要想走近她,只能乘船进入。船只荡漾在九龙湖上,湖水将天柱峰包围着,湖水清清,倒映着山峰,平静悠闲,峰连着湖,湖依着峰,美不胜收。登岸之后,我们一行又来到坐落在天柱峰山腰岩洞中的灵石庵,通往山腰的石径两旁树木郁郁葱葱,绕过一井清泉后就到了灵石庵观音殿,她是一座千年古庙,香火不断。我们一行走进大殿,虔诚祈福,祈求家人、亲朋幸福平安。沿着陡峭的栈道,经过艰难的攀爬,我们终于到达了天柱峰峰顶。和之前行进时的满目苍翠不同,登顶后,眼前豁然开阔,大大小小、葱绿欲滴的山峰及宽宽窄窄、波光粼粼的湖面尽收眼底,宛如九条青龙游走在众峰之间,这时我才后明白了九龙湖的真正含义。面向远方,我不由心情激荡,几声大吼,声音久久在山谷回荡。返程时,我还装了几袋苔藓,准备带回九江滋养兰花,这样我就能时常回想,大美铜鼓带给我的快乐,带给我的收获,带给我的幸福。

这是我第三次前往铜鼓,却是收获和感悟最多的一次。也许因为前两次是工作原因,匆匆而过,也许因为这一次是战友之邀,在意用心。但不管如何,这次铜鼓之行后,大美铜鼓已成为我的故知。

关于难忘的文章12:难忘父亲的烤红薯

文/牛雅文

记得那还是在大一寒假的第一天,当时,我正坐在奔驰的火车上,望着窗外无边的白雪,归心似箭。

我得意地想着,今天父亲会破例一次,亲自来车站接我的。可是直到我兴冲冲地走出了车站时,也不见父亲的影子。当我正原地不动,扫兴地纠结时,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一身戎装,永远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影子向我跑来,我惊喜地看到,是父亲来了,便喜出望外地边跑边叫:“爸爸,我在这儿呢!”

当我们父女俩跑到一起时,父亲二话没说,先解开了军大衣心口中间的那个纽扣,从里边掏出两个还冒着热气的、香喷喷的烤红薯,对我说:“这可是你最爱吃的,快趁热解解馋吧!爸下公交时,正好碰上个卖烤红薯的,等了一会儿,要了两个刚出炉的,结果晚到了几分钟,对不起啦!”

我受宠若惊。这个从小对我的训练和要求,像首长对战士一样严酷威严的父亲,竟然会如此细腻而又温柔的、连我小时候最爱吃的东西都记得一清二楚,我不禁潸然泪下。

父亲见我还激动地愣在那里,就笑着催我:“不就是两个烤红薯嘛,快吃吧,看把你美的。”听了后,我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第一次和父亲拥抱得那么紧,而且还是在火车站的广场上。我感觉到,父亲的眼里也亮晶晶的。

从此,父亲送给我的这两个烤红薯,就一直暖暖的、香香的甜在了我这个女儿的心中。

关于难忘的文章13:那天让我难忘

文/贾心颖

今年,最令我难忘的事是第一次帮妈妈卖馍。那一天,我收获了很多称赞,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那天,我和妈妈一起骑着三轮车去卖馍。到了卖馍的地点等妈妈将车停稳后,我高兴地跳下三轮车,像一名军人一样挺起胸膛站在那里。没过一会儿,就迎来第一位顾客,我心里既激动又紧张。这是一位老奶奶,她慈祥地说:“哟!这么小就开始做生意了。”我兴奋地问:“老奶奶,您要多少馍?”“买3元钱花卷吧!”老奶奶回答。“好的,您稍等。”我让妈妈帮我撑开袋子,用夹子夹了6个花卷递给了老奶奶。老奶奶说了声“你真乖”后拿着馍走开了。我目送着老奶奶的背影,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毕竟这是我第一单生意。

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位叔叔,说:“来3元钱馍。”我还沉浸在刚才的喜悦中,拿起夹子往袋子里装了4个馍。叔叔递过来5元钱,我找了3元钱给他。叔叔一看,说:“我是要3元钱的。”我连忙说:“对不起,叔叔,我再给你添两个。”唉!都怪自己刚才心不在焉,出现了一点小失误。

在之后的过程中,我格外小心,夹馍的手法也越来越娴熟。妈妈对我说:“今天你真棒!”我心里暗自欣喜。就这样,在顾客的称赞声中,我们的馍也卖完了。

想想自己那天的表现,现在我还忍不住偷乐呢!新的一年,我相信自己还会继续帮助妈妈卖馍,分担妈妈的辛苦,锻炼自己的能力。

关于难忘的文章14:难忘儿时戴“春鸡”

文/马晓炜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乡亲们俗称打春。意思是公鸡打鸣,唤醒沉睡的大地。风和日暖,万物复苏,猫冬的乡亲们开始备耕,迎接随后到来的忙碌春天。

打春了。按照故乡的习俗,家家户户在这天都会给小孩子戴上“春鸡”,“春鸡”鲜艳活泼地站立在肩头或衣袖上,寓意辟邪除灾、毒虫不侵、“鸡”祥纳福。这一传统习俗,起源于何年何月、哪朝哪代,我不得而知,只知道是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流传下来的。

记得小时候,每到立春前的日子,家中有孩子的女人们,会不约而同带着针线和平时积攒下的碎布彩条,三五成群地欢聚在一起,开始缝制“春鸡”。

“春鸡”做起来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件技术活,首先是把花布料按照鸡的样子剪好,用线缝合时先留下一个小口,将烂布头或棉花或小米或麦子当作填充物塞进去,然后将小口缝实。待鸡的雏形有了之后,还要用黑线给“春鸡”缝出眼睛,再用一小撮儿五色彩线缝在鸡的屁股上,算作尾巴,一只漂亮的“春鸡”便栩栩诞生了。

立春的这天一大早,母亲十分庄重地将早已做好的?“春鸡”缝在我们左边衣袖靠近肩膀的位置,顿感喜气洋洋、精神百倍。顾不上寒冷,我们便喜滋滋地冲出家门,去找小伙伴们比“春鸡”了,看谁的更好看、更花哨、更逼真。嬉嬉笑笑中,还不忘唱着童谣:“红公鸡,绿尾巴,叼痘痘,嚼花花,保儿不生痘花花。”我们稚嫩的声音,立即把寂静的村庄撩拨得热气腾腾,好像春天已被我们赶来了,处处充满盎然生机。

“春鸡”从戴上之后,几乎要到过了正月十五之后才取下来。这期间那肩头上摇摇晃晃的“春鸡”,与我们一起步入小年、度过春节、迎来元宵节。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热闹着村头巷尾。

又是一年立春到,我想戴“春鸡”的习俗还在故乡传承。遗憾的是,身居闹市的我,却没有学会缝制“春鸡”的技艺,无法在儿女的童年烙下一抹打春的印记。也许多年之后,他们只有在文字里与“春鸡”邂逅,不知那时他们能否从中感受到故乡的温暖。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