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父母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父母文章1:母亲的头发
文/王跃精
我去朔州看父母。半年前还能下地的父亲,此时只能整天躺在床上。母亲佝偻着身子,在地上忙着,总是做了这,忘了那。当年,强健的父母,不知啥叫苦,啥叫累的父母,都老了,老到了连生活都难以自理的地步;可是,在他们心中,已是中年的我,仍是个孩子,永远长不大,仍需要他们照顾。每回,父亲总是嘱咐:千万别骑摩托,别多喝酒,别太节省,能吃就吃,想穿就穿……多少年了,跟父亲一见面,他总是这样,我随口应答,内心却笑他太迂。而母亲,一向忙得顾不让说话,有几次,我想帮帮她,她总说我做不了。
那天晚上,母亲蒸馒头,熬了一锅稀饭,烩了一点山药豆腐。家里雾气腾腾,母亲朦胧的影子挪动着,她不住地报怨自己没记性,前脚放的东西,刚过一会儿,就找不着了,好像是,那些东西长了腿,要跟她捉迷藏。我想帮母亲找,她却说别添乱,她啥都能做好。
仍像以前一样,母亲将馒头、菜、稀饭、筷子一一端在我面前。也许是习惯使然,从小到大,母亲都是这样做的,好像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我拿了一个馒头,却不由得愣住了。只见上面布满了母亲的头发,那花白、干枯、灰暗的头发,或是一缕,或是散开,布满了整个馒头!
小时候,偶尔从馒头中吃出头发,那长长的头发,又黑又亮。我如同发现了什么似的,挑出来,不满地尖叫着:“头发!妈妈,肯定是您的头发!”
母亲接过来,什么也不说,不好意思地笑笑,扔进了灶火里。
现在,馒头上,母亲的头发多得数不清,我却没有勇气尖叫着:“妈妈,您的头发!”我的嗓子里仿佛堵着沉重的石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愣了半晌,悄悄地用手一点点抠下上面的头发。那头发,不是灰的,就是白的,都是那么轻,那么暗淡,就像是入冬前的草,让我感到了莫名的忧伤。
“咋了?……不好吃?”母亲看着我,关切地问。
“好,好,真好吃!”我大大地咬了一口,慢慢地嚼了起来。
“谁知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世上,有谁能报答得了父母的恩情呢?
父母文章2:拌嘴也是福
文/赵自力
印象中,父母一直喜欢拌嘴,哪怕是鸡毛蒜皮的事也能拌上几句。拌嘴已然成了父母生活的一部分,所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一直以为他们是不幸福的。
我和妻子结婚前,几乎很少拌嘴,我们总是相互迁就着。结婚后,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多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矛盾也渐渐多了起来,就开始拌嘴了。不过我们拌嘴从不上纲上线,不以伤害对方为目的,每次都是适可而止。当拌嘴成了一种习惯,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相反还能吵出更深的感情来。
有次陪妻子买衣服,妻子看中的我觉得档次低,我看中的妻子又觉得太贵了。我坚持买贵的,妻子坚持买对的,于是开始了拌嘴,双方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一会儿才吵明白,妻子舍不得买那么贵的衣服。
有次出门到公园散步,下楼时才发现天要下雨。我说不会下的,天气预报很准的。妻子说是看天气预报还是看天?双方开始争执起来,边走边吵。到公园时,我说:“咱不吵了,吵了半天也没见下雨嘛,要不干脆换个话题接着吵?”
很多朋友说我和妻子属于没心没肺型的,吵起架来像秀恩爱,羡慕我们把日子过得吵吵闹闹的。
生活像一杯白水,拌嘴就是往里面加一些调料,这样生活才有味道。回过头看父母,他们拌了40年的嘴,也拌出了稳稳的幸福。
父母文章3:蒜瓣变奏曲
文/胡霞
父母是城里的菜农,我作为女儿每年有幸体会蒜瓣变成美味蒜苗的苦与乐。
7月中旬,种菜园子的菜农们就开始了新的一年的扒蒜工程,买四五千的蒜,要靠人工一头头地扒成一瓣瓣。大的小的分开放,都是先种大的,如果实在是蒜种不够,用些小的来填补。
炎热的夏天,找一个比较能凉快的地方坐那扒着蒜,再能有说话的伴儿陪着,一边扒蒜,一边能聊着天,这样的日子还不算无聊。
立秋过后,开始种蒜。早上5点多点菜园子里的菜农们就在忙着收拾地,然后种蒜,在劳动过程中,会亮开都大粗嗓门有说有笑,一个人说话,好几个人呼应,开个玩笑,全都哈哈哈大笑。
到了9点多钟太阳露出了笑脸,有道是“冬迎笑脸乐,夏迎笑脸苦”。菜农们女的有带帽子的,有带围巾的,虽能防点晒,但会更热,为了能保持点美白,也只能如此。男人都光着肩膀,黑油油的皮肤贼亮。在这风吹日晒的同时,还有蚊子的叮咬,那真是一点也不客气,好多,好多的黑色蚊子总会围着你转,总是瞅机会亲你一口,以示它们的存在。它一点儿也不在乎,管你哪,只要逮着了,屁股也不放过。
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把一瓣瓣的蒜种在地下,真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写照。阴天是这时人们心中最渴望最期盼着的。
因为,总是往地里按蒜,手有倒勾刺了不说还带血了,特疼。种完蒜,身上让蚊子亲吻的到处是痕迹,脸也带色了,手也更粗糙了。剩下的就是多浇水了,等长成蒜苗了,天也冷了,就上大棚了。
春节之前,菜农们把翠绿的蒜苗出来,摘干净捆整齐,运到集上去卖掉,当人们拿到餐桌上,开心品尝着这美味时,是菜农们最大的心慰。当那一捆捆翠绿的蒜苗,化作人民币时,那是辛勤汗水的馈赠,心里会美滋滋的,也就应验了古话说的:有耕耘才有收获。
父母文章4:最简单的幸福:有家回,父母在
文/赤尧臣
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皆不同。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源自一个人内心最温暖的认知,和最充沛的感受。
幸福不是外在的虚无,而是内在的需求。这一秒比上一秒快乐,这就是幸福。
一位朋友讲起了自己的经历:10年前,他公司倒闭,欠了上百万的债,他只能把房子卖了。一家三口,从此居无定所。他一度失去生活的动力,但是被两件事情改变了。
第一件事是他有天路过菜市场,听到菜市场里各种叫卖声,人群熙熙攘攘,他瞬间觉得人间很美好,便买了一点菜,回家做饭了。
第二件事是他经过一个弄堂,碰到了有人在搬家。弄堂堆满了全新的家具,可唯独有一张旧床。他忍不住问:“家具都是好新的,为什么搬过来一张旧床?”床的主人说:“这个床可不能扔,它陪了我15年了,睡在上面踏实。”
他听完这句话,想到了老家那个古老的床,陪伴了他几十年的时光。他蹬了几个小时的自行车,回到了老家。父母给他下了一碗面,吃完面后,他躺在床上,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这一刻他得到了久违的踏实感。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要去当木匠,做最好的床。最后他真的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木匠,还开了一个家具厂。
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床能给予人最深厚的安全感,幸福就是睡在自家的床上。
当历经千帆,看遍世间繁华,便会明白幸福就是回家能睡个好觉。
有家回,亦身有所属。有床睡,亦心有所安。
记得年幼时放学路上,看见炊烟升起,便急忙赶回家享受家常的美味,这是童年挥之不去的味蕾记忆。
小时候,我们的嘴巴一点都不挑剔,也没有什么奢望,爸妈做的饭菜,就是让人记挂的人间至味。后来离家越来越远,但是关于家的记忆,一直停留在脑海。
有时走在街上,看到一个熟悉的事物,或是一碗面,一个酸菜包,一碗豆腐脑……瞬间感觉找到了故乡的味道。
架起通往故乡的桥梁,往往就藏在一道道美食上。
在外漂泊久了,就会懂得,心安就是爸妈做的一桌子饭菜,一家人围着吃饭就是家的形状。
走遍天南地北的我们,好像什么美食都吃到了。当食之无味时,还是会想起,那个夹着豆腐乳的热馒头,那撒满葱花的猪油拌面,那盖着腊鱼腊肉的白米饭。
那一刻,幸福就是吃上爸妈做的饭菜。
什么是最好的生活?
对眼前生活给予足够的敬重,日子便过得心安。平淡的快乐,如此寻常却又如此美好。
每一个寻常日子里的烟花,在记忆的长河里都会无比璀璨。
父母文章5:我给父母写封信
文/漫步云端
亲爱的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谢谢!
感谢你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让我来到了这美丽世界;
感谢你们给了我健康的体魄,让我享受了这五彩生活;
感谢你们给了我执着的精神,让我勇敢地面对挑战。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辛苦了!
给了我温暖的抚触,你们的手却变粗了;
给了我挺直的脊梁,你们却弯下了腰;
给了我明亮的世界,你们已经累花了双眸。
我还很小的时候,你们花了很多时间教我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我穿衣服、绑鞋带、扣扣子,教我洗脸、教我做人的道理……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记下了生活中感觉幸福的一点一滴,感觉得到你们那无尽的关爱,感觉得到你们为了我默默的奉献……原来那个老是冲着自己发火的爸爸,其实是很爱自己的;在他重重的伪装下隐藏着的是深沉的爱。爱让我的世界充满了温暖,没有爱的生活就像冬天落光树叶;生活没有爱,即使最可爱的微笑都是勉强……尤其是你们无私的爱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微笑,迷人的醉意!
女儿在一天天的长大,慢慢地明白了你们的用心良苦。以前,你们对我的唠叨,我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现在才知道那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在我摔跤时,你们总是让我自个儿爬起来,现在才知道不扶我是要我学会坚强;以前,我抱怨你们没能给我山珍海味,绫罗绸缎,现在才明白你们给我的是无私的爱,只有你们的爱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你们的爱,就像一杯茶,把苦涩保留在心中,散发出来的都是清香。亲爱的爸爸妈妈,感谢你们的用心良苦。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
还记得,我讨厌你们的唠叨,无意间,和你们之间产生了隔阂,可是总要等到失败后,才知道你们讲的都是金玉良言。还记得,翅膀还未硬的我,却想摆脱你们,展翅飞翔。可是总要等到自己受伤后,才知道你们的怀抱是最温暖的避风港。
我不是诗人,也不是歌唱家,既不会用精湛的词藻来赞扬父母,也不会用唯美动听的音乐来歌赞父母,我只能用点滴行动来感恩父母。
风中的风铃再次响起,似乎在奏响一首感恩之歌,感谢父母的唠叨/因为他们是为了让你少走弯路/感谢父母的鞭策/因为他们是为消除你前行的障碍/感谢父母的斥责/因为他们是为了助长你的智慧/感谢父母赋予我们的一切,让我们用生命去珍惜,用感恩的心去呵护。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你们放心吧!
放心吧,爸爸妈妈!我会堂堂正正诚实做人
放心吧,爸爸妈妈!我会踏踏实实努力学习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用翅膀为我遮风挡雨,撑起一方晴空;感谢你们吞吐着我的委屈,包容着我的过错,做我的坚强后盾;感谢你们无私的为我付出那么多。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离,用我的懂事为你们少添白发,用我的成绩带给你们欣慰,用我的孝心带给你们快乐。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祝你们身体健康!
永远爱你们的女儿
2015年 10月25日
父母文章6:勿忘给父母一个回话
文/佩服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感到震撼和思考。
星期天里,弟弟、妹妹,妻子和我一起回到家里看望岳父,老人85岁了,见到儿女们都回来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向他汇报近日来的工作学习情况,畅所欲言的交谈,老人很高兴,房间里不时传来阵阵笑语声……为了让老人能够多休息一会,下午,孩子们一个个开着车陆续回去了。
一个多小时之后,岳父休息醒来,儿子来电话,告诉爸爸已经到家了,不一会大女儿也来电话,说也到家了,请爸爸放心……
可是在傍晚时候,岳父突然焦急地给我来电话,说你小妹怎么现在还没有回电话呢……他担心在那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里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我看了看表,已经19.00点了,小妹在市郊棋盘山那边住,这会儿也应该到家了,怎么回事呢?我心中也在不断合计?
我急忙给小妹打电话,一次、二次、三次,……没人接。
我着急地又给小妹女儿——外甥女打电话,还是没人接。怎么办?我准备让侄儿派车接我,去她家里去看一看……
我在心思的不长时间里,外甥女回电话了,我问她***妈有什么事吗?她告诉我们,没有事,只是妈妈回家后睡着了,一觉醒来,忘记给姥爷回电话,又到楼下烤地瓜了,手机放到楼上,没听到手机响声……实在对不起。
这时小妹她们离开岳父家里已经3-4个小时了。我把消息告诉老人,老人才放下心来……
这件事发生后,我一直在思考,“家有老如有宝”,老人的挂念这也是一种爱,牵挂,是生活的必然。就像有树就会有风一样,有离别就会有牵挂。没有牵挂,生活就会失去靓丽的色彩;没有牵挂,人间就会失去真诚和挚爱。
但是,我们作儿女的不能过多的让年迈的老人操心啊!因为他们老了,父母渐渐苍老的容颜,记载着我们走过的漫长而艰辛的岁月,我们像棵树木也已经长高长粗了。在过去的每一天的日子里,父母的牵挂如溪水潺潺却源远流长,如清风雨露永远滋润儿女的心田,不时的牵挂着他们的孩子,还有他们的孙男孙女们,担心在外面到底过得开心吗?所以我在想,无论什么时候,回家了、出差了、外出办事了,都要给父母一个回音,让老人宽心。也许你是酒足了在冬眠,也许你是在享受着天伦之乐的美好生活,也许真的是你工作十分繁忙,但在这一天、这个时候,你一定要给家里爸爸妈妈回电话,……不要再找任何借口,百善孝为先,这也我们作儿女的孝道之心啊!
牵挂会让你成为一个虔诚的信徒,你会常常向着上天祈祷,真的希望冥冥之中有一种神灵,永远保佑着你时常牵挂的那个人——自己父母大人。
牵挂,很简单,牵着,挂着,家中一颗永远为你跳动的心,候着你。我们儿女现在需要亘多的是牵挂一下我们自己年迈的父母,勿忘给父母一个回话,免得家里的老人牵挂。因为她们曾经为我们付出得太多太多啊,亲爱的朋友你说呢?
父母文章7:打扮一下回去见父母
文/王月琴
父母老了——耳背了,眼花了,背驼了,越来越唠叨了;做儿女的也“老”了——抬头纹、眼角纹、法令纹日渐清晰,加之身体本来就弱,工作压力又大,经常,到了父母那儿,全身心地放松,口无遮拦地向父母撒娇:腰疼腿酸了,上班电脑看久了眼睛模糊疼痛了,前天的化验结果不好了,这段时间失眠严重了……
我一吐为快,并不知道父母因此付出了多少担心和忧虑。直到有一次,我为“道德讲堂”准备吟诵经典,当我看到“弟子规”中“入则孝”那一段文字时,心中起了不小的波澜:“身有伤,贻亲忧”——子女身体有一点小伤,都会给父母造成忧患。我自幼体弱,身体一直不好,给父母带来了多少忧虑?我经常在父母面前的那些“直言”,又给父母增添了多少忧虑?!我亏孝道了!
此后,我在父母面前不再提身体不好的事情了,可是老人总是能“读”得懂我的身体状况,只要我感到身体不适,到了爸妈面前,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赖也赖不掉,我只能反问:“我真的好好的,你们从哪儿看出来我身体不舒服了?”他们回答我:“‘养鸟知鸟音’,养了你这么多年,我们能不知道?你脸色这么差,眼睛没神采,说话没力气。”
我鼻子发酸,眼睛发湿。爸爸妈妈,我真的是个不孝女,你们都年逾古稀了,还在为子女操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希望子女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不希望子女有病有灾,不希望子女忧愁烦恼,我要健康快乐地出现在父母的面前。经过不断地“操练”,渐渐地,父母已经“读”不懂我了,我的“技巧”已经炉火纯青:每次去父母那儿之前,我认真梳洗,薄施BB霜,轻点口红,穿上既修身又衬肤色的衣裙,调整好情绪,乐呵呵地踏进家门。
现在,爸妈看到我的眼神再也不是忧虑、同情的了,而是欣慰、快乐的了,更有意思的是,现在,轮到他们在我面前“撒娇”了:
“妈肩膀疼,帮我揉一揉!”
“今天你来炒菜,我们要尝尝你的手艺!”
“双‘十一’快到了,帮你爸挑件外套!”
……
亲情的温暖,是世间最贴心、最宜人的温暖,在亲情上哪怕一丁点儿的投入,都会换来令人愉悦的回报,因为亲情是最无私、最无价的。
打扮一下回家见父母,用点心思,就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换来爸妈无忧无虑的笑声,就能照亮老人晚年的幸福!
父母文章8:给父母一个深情的拥抱
文/郭元鹏
每到重阳节的时候,为人子女者都在想着该给父母送上什么样的礼物。每年的这个时候,其实能够给父母的礼物,也都是难以出新的,不是吃吃喝喝,就是美丽衣服,有的儿女还会赠送给父母金银首饰、时尚手机。应该说,这都是对父母爱的表达。可是,父母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其实,他们在意的不是吃喝,在意的不是服装,在意的不是金钱,在意的是情感。哪怕,儿女们是空着手回家的,他们也是乐意的。重阳节的意义,应该在于感恩情怀的舒展,应该在于理解父母的浓情。
最近几天,江苏南京开展的“爱的抱抱”火爆了,这是布置给儿女的一份特别的亲情作业:扫二维码打开 H5, 拍一张拥抱长辈的照片,写下一句给他们的祝福。让整个朋友圈都暖起来吧!
“爱的抱抱”,其倡导为人子女者给父母一个拥抱,把“拥抱爹妈”的照片发布到朋友圈里,让大家共同感受“爱的抱抱”的温暖。这样的活动意义非凡。
去年重阳节的时候,有媒体开展了一项调查:重阳节到了,你愿意给父母说出“我爱你”吗?结果,有超过60%的市民表示,不会说出“我爱你”。一个原因是,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用“我爱你”的形式表达;一个原因是,确实说不出口,感到不好意思。在关于是不是会回家和父母一起过重阳节的时候,超过70%的市民表示“没有时间”,但是已经将礼品准备好了。这其实也是重阳节的尴尬,也是重阳节失去了本真。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经常给我们温暖的拥抱。我们哭了,父母会把我们揽在怀里;我们冷了,父母会把我们揽在怀里;我们困了,父母也会把我们揽在怀里。那个时候,父母的怀抱就是我们避风的港湾。
在红尘滚滚里,在步履匆匆里,你是否还会怀念“父母的怀抱”?如今,我们长大了,我们成家了,我们立业了,我们应该回报给父母一个“温暖的拥抱”。这个重阳节,让我们放下“不好意思”,放下“工作繁忙”,放下“礼物为重”,去给父母一个深情的拥抱。
让人们充分了解重阳节这一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理念,进一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才是最该做的事情。
让“抱抱爹妈”成为重阳节的亲情好作业。
父母文章9:寒冷的雾霾天里
文/郭诗涛
上回与父母相聚已经是两周之前了,好不容易与父母聚在一起,我利用相处的所有时间,教他们如何使用打的叫车软件,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让他们去尝试一次,今天本来约好一起,可是这大雾天气偏偏赶了个巧,造成城市主干道上多处拥堵,本可以休息的我匆匆又穿上刚脱下的警服,增援二环沿线的交通节点。
这时,兜里的手机震了震,响起一个甜美的女声:“XX天气为您播报,今晚气温3摄氏度,空气质量:重度污染,运动指数:建议室内运动……”,我望着窗外重重雾霾,无奈地笑笑,向那云里雾里进发。
西安的冬天一向黑得很早,这会儿才下午5点,街上已经纷纷亮起了灯,而路上已经是密密麻麻的车流了。晚高峰,这个对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节点,今天又提早了,刹车灯的鲜红色在路上连成一片,透过这浓浓雾霾,我还是能看到车内那一个个赶着下班的人们,生怕被这早到的晚高峰堵在路上
我骑着摩托车,在犹如龟速的小车中穿行,寻找下一个堵点,南二环的上桥口一向是事故多发地,果然不出所料,前方的不远处,就看到两辆小车很配合地擦在一起,后方的喇叭声此起彼伏,车流已排成长队,越压越多。我赶上前去,看到两车都无大碍只是小擦伤,手续也都正常,便随即简单处理了一下现场,赶紧让两位师傅挪车至路边,批评教育什么的能省则省,处罚什么的这会儿更是顾不上。我简单告给他们处理流程,将这起小事故处理完毕,赶紧恢复了交通。
路口的车辆渐渐有序起来,我站在摩托车旁,眼望着茫茫车流整齐通过,脑袋渐渐放松下来,回想起当年考上警察时的激动,一转眼,五年就过去了。我就这样每天忙碌着,可是市区的交通还是那么堵,我试着寻找问题的根源,看着一个个经过的车辆,我似乎有了点头绪。透过车窗,车内除过司机空空如也,小车里大部分是空载,数十平方的道路面积,却只一人在使用,通行的效率怎么能高;接孩子或等人的车辆又随意停放,不断与我们打着游击战,更是堵上加堵。我想,如果能够结伴而行,这通行效率也要提高一倍,如果接送的车辆可以随停随走,车位也不会如此紧张。
这样低速行驶,尾气污染物密度会提高,无疑对这雾霾天更是雪上加霜,堵则越堵,霾则越霾。很久以前,寻找一对放心的乘客拼车出行回家,或许是一件很时髦的事,但是那时信息交流不方便,人们寻找同行乘客太过困难。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变迁,网络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人一部手机的情况下,不管是沟通还是获取信息,手机与互联网的美妙结合都影响着生活方方面面。当然,还有我们的出行,拼车软件、打车软件的流行,解决了用车与拼车的问题,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成本。但是,除过我们年轻一代,年龄稍大的人们或许仍未尝试过这些新事物,就像我的爸妈,他们平时电脑都用得少,平时手上放着一份报纸比手上放着手机的时间要多。对于这些新事物最多停留在听过个新鲜。如若没人手把手地去教,或者在新闻节目里不断普及推广,使用这些新东西对于爸妈一代来说无疑就是雾中花,水中月。
平日里,我的工作总是能够巧妙地避开节假日,避开饭点,避开与亲人朋友的团聚,想想家人总是远远地操心着我,而我却只能远远地无可奈何。在这大雾弥漫的冷冬,出去一趟对于他们都是一场旅行。老爸老妈年纪都大了,出趟门如果没有我这个司机,实在让人放心不下。他们总说出门打车打车,可谁都知道,现在的出租车太难打,让人在冷风中苦苦等候,最终凌乱飘散,不得已时还得改乘黑摩的、黑三轮,而这些车的安全性几乎没有任何保障,在这冷冬中乘坐更是一种受罪。而我,终日与这些打交道,更加不会让家人去乘坐。
双十一后,快递小哥就没有闲过,这会儿路上还有大量他们的身影,车上拉着满满的货,在车流中穿行。看到这番景象,我想起马云也曾经如此抱怨“打车软件让自己的父亲打不到车”。我不禁感叹,出租车各种难打,各种拒载,人们都深有体会,难道没有打车软件、叫车服务的时候,老人们就能顺利打到车吗?不过,支付宝上现在也整合了打车软件,把他父亲打车难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我呢?本来就看今晚的了,这一下不知道又要到什么时候,此刻,我不由得叹了口气。
最近一段时间,新闻上不断重复针对打车、拼车软件出台的各类征求意见,其中一些质疑声令我又想起好几个打击网络约车的事件,不由浑身冒冷,生怕这个能给人们带来福祉的东西硬生生地被政策计划生育掉。这个新事物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不管怎样,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去支持去保护,虽然它还不够完善,毕竟,终究这是一件利民的好事情。
不知道过了多少灯时,二环的车流渐渐舒缓下来,也到了我该撤岗的时间。回去的路上虽已不堵,但是还是大雾弥漫,让人不容易把握方向。眼望着远处隐约的霓虹灯,心中泛起一丝惆怅,不知何时才能教会爸妈用手机打车,减轻这个做儿子的内心的一些惭愧。
回到单位已经晚上9点,我放空了下脑袋,随即换上便装离开,夜色下的城市原本是那么清晰,如今却这样混浊。我打开手机准备叫车,这时,一辆小车在我面前停下,接着,两个熟悉的身影从车上下来,这霓虹灯之下,老爸老妈他们摇晃着屏幕亮亮的手机,冲着我点头笑着:“儿子,我们已经学会用手机打车啦!”
父母文章10:想知道什么呢?
文/衣格
父母,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我们已经长大,
虽是你们的孩子,
可我们需要自由,
爱,不是束缚我们的理由,
我们不是曾经的你们,
你们或许亦不懂我们的想法,
总认为我们年少轻狂,
总感觉我们想法可笑,
那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对你们说,你们拒绝,
那我们说什么呢?
爸妈啊,我们在成长,
不再是需要你们保护的孩子,
我们需要自由,渴望飞翔,
而你们一边要我们懂事一边折断我们的羽翼,
你们想做什么呢,
我们不是一个时代,
我们需要新的世界,
你们可以不理解但请不要阻止,
至少我们闯过,即使错了,我们不会遗憾过往,
亲爱的父母,请给我们一个天空,
没有你们所谓都是为了你好的枷锁,
让我们有一个自己飞的机会,
你们可以在我们犯错时提醒,
但请不要打断我们过去了就不再有的热情和向往,
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每个人都有秘密,
让我们自己走接下来的路好吗?
父母文章11:喜欢端午节
文/杨秀云
儿时,父母把端午节叫做“五月单五”,我对这个节名深信不疑,因为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名称对否不论,过节的形式还是有的。其中,“拔艾蒿”是大早的功课,也是我亲自体验到的节日情趣。每年“五月单五”的前一晚,就规划好了次日凌晨“拔艾蒿”的事,我总是跃跃欲试,求着母亲和姐姐们领着我去村后林地上拔艾蒿。可惜,年幼贪睡,计划都泡汤,反而不劳而获,一觉醒来,太阳老高,有苦香扑鼻……摸摸耳上,掖着一根绿中泛灰的艾蒿。母亲说,天刚放亮、太阳未升起时拔来的艾蒿功效好,戴上它吉利。乃至我长大后,只要在家里过“五月单五”,母亲还要在我的耳朵上掖一根艾蒿。那时,家里常年有晒干的灰白的艾蒿,都是“五月单五”拔回来的,谁在冬日冻了脚,母亲总是烧开水泡了艾蒿,让烫脚。因水太烫,开始向水里试探地伸一下,随之快速抽出水面,反复多次,水温低下去,才敢稳稳地把脚放到艾蒿水里……说来也奇,烫过几次,冻脚就好了,不再痒,不再疼。艾蒿还有驱蚊的功用,夏秋交替之日,蚊子特多,晚饭后熄灭灯,点燃一束晒干的艾蒿,打开门,一家人摸黑坐着,随意聊天;或者去院里坐着,看繁星闪烁,享受夜色的幽冥清凉。暗暗的屋里,艾蒿缓缓地燃着,红红的火星明灭,新鲜的苦香袅袅飘荡……约个把小时,蚊子就全部被驱出,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因为怕黑,我总是伏在母亲腿上,或坐在母亲怀里。
至于粽子,小时不知其味。“单五”这天,家里总要吃得比平日好,也经常听父母说起粽子,说起他们小时吃粽子的情景。“粽子”二字便模糊地存在我的记忆里,觉得,能够吃上粽子真是一种奢望。
长大后,才明白,“五月单五”就是端午节。这天吃粽子、挂艾蒿是全国的习俗,在南方犹胜。传说是因为祭奠爱国诗人屈原。还有竞龙舟、戴香包、挂菖蒲等习俗。《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就是端午节喝了雄黄酒,醉卧帐中,现出原型,恰恰被许仙撞见,吓得死过去,后因白娘子盗来仙草才起死回生……渐渐,对端午节有了更多的了解。
记得母亲蒸过一次凉糕,不知从哪里弄来碧绿的苇叶和白白的糯米,那时家里日子已好,但坝上弄到这些实在不易。知晓粽子与凉糕同样的原料,不禁叹息:糯米、红枣、白糖,这些东西,小时候一贫如洗的家庭怎么可能有?
有一次,去县城的朋友家玩,适逢端午节,她母亲包了小巧的粽子,大锅里煮熟,热气蒸腾中,苇叶的香味刹那溢满屋子。剥开绿森森热乎乎的苇叶,露出里面白白软软的糯米团,上面点缀着小小的红枣,咬一口,精道的粘甜,很适口,比街上卖的好吃多了。留宿她家,两人神聊半夜,正准备入睡,一个同学得知我来,深夜造访,朋友慌乱地匆匆卷起被褥,理理散开的乌发,端上一碗碧绿的粽子,热情地招待我的同学……
俱往矣!父母仙逝,好友的老母住进养老院,已糊涂……老人们带着关于粽子的往事走进历史,友人、同学在纷纷扰扰的流年里失散。我却不能淡忘端午节。每当看到街市上小贩兜售成捆的艾蒿,或者看到邻居的防盗门上挂上灰白的艾蒿,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这是端午节的艾蒿吗?是太阳没有升起时拔来的吗?”我怀疑它的纯粹。
渐渐悟出,端午节是中国的,外国朋友不论多么有兴趣,用中国的传统方式过一次端午节,也只能停留在形式上,很难想像金发碧眼的姑娘,发上戴上苦香的艾草、身上挂了五彩丝线捆着的香包的感觉。端午节背后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濡染,香包上的五色丝线,代表了金、木、水、火、土,这古老的哲学和生命学,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端午节是古典的,属于诗词歌赋。“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东坡的诗极好,端午的文化跃然纸上。
喜欢端午节。
喜欢它名字里周正的中国味道,喜欢它亦俗亦雅的浪漫唯美,喜欢它闲适安静的格调,喜欢它似水流年的惆怅。它是夏的节日,没有春节张扬的喜庆,没有中秋横空的寂寥,没有冬至急促的寒冽,也没有烈焰升腾的喧嚣繁华,它温润、潮湿、清凉、幽静,绿意森森。陈与义的《忆秦娥》中有佳句:“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飘雨的端午节,且不论汨罗归处、缅怀忠节,抒旷古幽思;且不论卧听江涛、画船喧鼓,感千载风雷,这样的节日,这样的微雨,既是剥粽煮粥的俗世生活,也是妙不可言的闲适情怀。端午节起源于水边,所含的元素均与水有关,所以端午节有微雨飘零最好。试想,晨光初现,微雨零落,空气清新,林间田埂草木丰茂,灰绿蓬勃的艾蒿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雨滴,闪闪发光,清香远荡,吮吸一口,身心都会爽起来……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上街买来新鲜的粽子,与家人分享,留存一份属于时光的美好。
父母文章12:感恩父母
文/吴建辉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常怀感恩之心,会发现生活竟如此多姿多彩;常怀感恩的心,去探索时间的奥秘。
当我从母亲的肚中‘‘呱呱’’落地时,我便是父母的全部情感,他们把世间最好的东西给了我。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我生病的那件事。那天清晨,母亲把饭菜做好,一遍又一遍的催促我起来吃早饭,我平时有赖床的习惯,母亲以为我又赖床了,于是怒气冲冲的跑到我房间,可是刚开房门,却看见我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母亲着急的把体温计拿来,让我夹在腋下量体温,“39C°”母亲大叫起来,“你怎么发这么高的烧都不跟我讲呢?”母亲急促的把我抱起来,穿上衣服,把我背到了医院。去到医院,医生说要做皮试,听到皮试两个字,我吓得浑身发冷,小时候,因为有个医生给我扎了3次皮试都没有扎对,于是,从那以后我都尽量控制自己能不到医院就不到医院。
看到医生拿着针管向我走来,我“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这时母亲用心疼的的语气对我说:“你要克服对打针的恐惧,这对你来说虽然是个困难,但你如果不去克服它,它就永远绕着你,你已经长大了,我相信你不会是一个懦弱的孩子的,对不对?”听了母亲的一番话,我的情绪平复了一些,并慢慢伸出手去,让医生做完了皮试。皮试很成功,接着我又打了两瓶点滴,打着打着我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当我睡醒的时候,我发现母亲在我的窗头睡着了,我依稀中看见了母亲头上有了几根银丝,我知道这些银丝是母亲为了我操劳出来的,如果可以,我一定会珍藏母亲的第一根白发……
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亲对我的爱一点也不比母亲少。
父亲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才回来,不管有多忙,父亲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督促我做作业,并拿给他检查,检查过关了才能睡觉。我深切的爱着我严厉的父亲和慈祥的母亲,他们是我心底最美的梦。
感恩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恩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恩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我要感恩的人太多了,想说的感谢的话也太多太多,只要你有一颗感恩的心,相信你会欣赏到这个社会的多姿多彩。
父母文章13:想起父母常梦里惊醒
夜深人静,一想起父母,我常常梦中惊醒,忽地坐起来,睡不着,整夜失眠,白天头疼,无法正常学习工作。
有人说,你有福。嗯,我就是有福。我应该感恩,应该知足常乐。但仔细一想,早早地殁了父母,我有啥福?乐不起来。有人说,只要没妈,就是孤儿,不管你年龄有多大,何况我父母双亡啊。
我母亲因心脏病只活了59岁,古代人对不满60岁就“走”的人称“夭”,心脏病现今不算啥病,可以做支架,可以搭桥;父亲“走”时勉强只活了虚70岁,开始患精神分裂症,半夜穿着半截裤拿着铁棍就跑了,后来查不出是啥病,只是一直发烧,在周边咸阳、西安大医院看遍了,都没办法。
《春晚》上赵本山那句话发人深省,悲剧的是:人活着,钱没了;但最悲剧的是:钱在呢,人却没了。现在是日子过好了,父母不在了,顶个啥?
我在大街、公园看见白发苍苍的老年人要仔细看一眼,那似乎像我家二老;在公交车上,一看到步履蹒跚的老年人,不由得习惯性地让座,起身把老人扶一下,小心摔倒,当握住老人胳膊的瞬间,我心中一怔,好像在扶自家二老;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中秋,春节吃团圆饭,我吃得不香,照全家福时我觉得一家人没有到全,心中老有抹不去的阴影和深深的懊悔;如今,我带着孩子回淳化老家,站在田埂上发愣,看着童年住过的窑洞,已被政府土地复垦,面目全非,只剩下半圆形窑洞的门面和沟畔的几棵酸枣树。不认真寻找参照物,实在认不出哪是我儿时玩耍的院子。看到父母坟头长满荒草,心潮起伏,眼泪扑簌簌地往下落。自记事起,母亲就一直有病,天天吃药打针,她吃药打针的痛苦状,至今记忆犹新。一次打青霉素过敏,她不停地出汗,听医生说休克了,吓得我跑在一边偷偷哭泣。父亲因所谓的“历史反革命”被关过牢棚,跪过板凳。七十年代初,大队和公社每开群众大会,父亲要站在队伍前头,低着头面向大家认罪,还曾跪在板凳上接受教育。不明事理的小学同学和我一有小摩察就在我跟前直喊“跪板凳”、“跪板凳”;为维持一家人生计,父亲冬季凌晨三四点起身踩着雪地去远在 15公里以外的爷台山拉葛条,半夜回家;半夜起床点着煤油灯,在窑洞最里面呲啦呲啦的绑“草圈”(相当于现在蒸馍用的“笼”),隔三差五用扁担挑着十几个“草圈”去三原县新兴村集市,下七里坡,上洪马路,背干馍喝凉水,来回40公里,卖几个零花钱,晚上九十点才能回家。回来总不忘给娃们买一包姜糖片。当年能吃到姜糖片,已经很富有了。我现在仍隔三差五地吃姜糖片,咀嚼的同时是为了不忘过去。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那时,我年龄小,又在家排行老小,客观条件不允许,主观上我实在没有做到孝顺,给父母耍过脾气,顶撞过父母,特别是在青春逆反期,真是“年轻时不明白,明白了已不再年轻”。如同圣经诗篇所说: "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 诗 90:10):上帝啊!“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然而,我的的确确没来得及行孝啊!我实在给自己找不出任何理由。我做了两个孩子的父亲,方如梦初醒。假如时间可以倒流,老天爷,你让我重活一生吧?有人说,行孝和行善是要认真做且最不能等待的两件事。没爹没娘孩子就没了主心骨,没了呵护,节假日没了去处,但这些孩子成人后往往谨慎,谦卑,不张狂,知感恩,求上进,摔不了大跟头。
“5·12”地震时,胡锦涛总书记毅然中止访美,第一时间赶回国内,要“和人民在一起”。对生计忙碌,人们往往忽略了亲情,忽略了衰老正日甚一日地逼近自己的父母。于是,有人以眼下经济不宽裕为由,想赚到相当数量的钱以后再周济父母;有人以现在的住房太窄为由,想有了新房再接老人来享几天福;有人以眼前的工作不理想为托词,想谋划了一份好职业后在与双亲共享成功的欢乐。殊不知,岁月无情,父母已步入了风烛残年。也许就在不经意的哪一天,当你为关乎名利的某件事忙的天昏地暗的时候,惊悉高堂辞世的噩耗。复旦大学讲师于娟生前告诫人们: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图名图利,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陪陪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袜,不要拼命换什么大房产,和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怀念父母,使我警醒:请随时随地珍视亲情,见缝插针一有空闲,多和给你生命的父母在一起!
父母文章14:如何舍得让父母老去
文/年华一瞬晚
总喜欢在吃完饭后,一家人坐在一块儿看《钱塘老娘舅》,里面的故事总是很纷扰,百态人生尽在那一台苦口婆心,总是很腹黑的从那场场撕心裂肺地争吵,哭天抢地的丑态,从那些平凡的不幸中,汲取我对自己幸福生活的感恩。
然而,今天--
这不是一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故事,而是一场亲欲养而子何在的事故!一个八十五岁的老人,一个卧病哑口的老伴,六个争扰不休的儿女,然后,是拷问人心的赡老无依。那四面寒窗不蔽的棚,那酸臭苦身难耐的屋,那凌乱肮脏无空的地,那漂锈死水狰狞的锅,那三冬九暑漫漫的两年,还有那佝偻相伴圆了与子携老换不来承欢膝下的两个可怜老人。
向是多愁的人,向是苦感的人,却真真心痛的无可复加。我爱我的爷爷奶奶,很爱,很爱。犹记得斜晖清平中,灰蒙青石板,拄杖而坐的老人静静,爷爷走的早,小时候仅有的阴霾记忆,除了他病榻苦卧、老态龙钟的沧桑模样,便只有这一砖一瓦几米斜阳下的朦胧。总有一个老人,等在你放学回家的路上,安静的像低到尘埃的空气,温柔而平稳的裹着美好。等到他走了不见了,等到你忘却他于时光了,等到某年某月某日拨动那根思念的弦,悠扬的不止是一曲离音怀湎,而是轻旋空气成风扬起,掠眼的尘埃蒙了眼,和着别人的伤痛与悔恨,酸涩的涌出,眯眯眼,皱皱眉,然后哭着脸不语进沙子的傻话。
始终,从始至终,都不懂得,是如何铁石心肠的人,能安卧在自己那坚硬的壁垒中,听任年迈的父母在矮棚陋帐破纸歪砖中冬寒夏暑,又是如何本着眼不见为净的阿贵,空遗着三层小楼新房荡荡的落网成殇。
人事媚态,俗世百态,私心丑态,我是见识到了如此猖獗,今日。
忘不掉那个大腿比我手腕都细的老奶奶,当摄像头聚焦在那个干柴近乎枯骨时,我心痛呐,血淋淋的痛。我一个隔着冰冷的电视屏幕,隔着万家灯火山路迢迢的旁人尚且如此,你们这些所谓的亲人,又怎生能无动于衷!
在老娘舅的调解下,两位老人终于住进了大儿子的家,在层层积木中,叠叠木材下终于挪出了一个安身之地,我心犹不忍,老人却颤抖着说好。他们的心愿如此简单,可比鸿毛还轻的想望,却等了两年,盼了两年。心思沉绵了,你们如何舍得伤害这样的老人,这是父母啊父母,给了爱给了年华,却被还了破屋茅檐被还了冷脸恶语。
更讽刺无声,更愕然愀然,更泪落心残的是老奶奶的离去,这个老人,终于熬不住了,她抵过了缠绵不休的病榻折磨,抵过了风吹雨霜日火星辰的七百三十个日子,抵过了养儿无心养女不济的决绝失望,只秉着住进那个大屋的念,老伴能晚岁安宁的念,呼吸着秽浊与冷清。而当一切尘埃落定,便终于安心阖目袖手离别。
更可笑的是那个媳妇儿,她说老太太死了好多次,连寿衣都穿上了却又活了过来,愚人呐愚人!心愿未了,那得瞑目,心痛作祟,怎堪安去。叨扰了这苍老的灵魂,羁绊着这萧瑟的晚年,挣扎着去与不去的留恋,只因儿女不孝?只因儿女不孝!只因儿女不孝……
后来的故事,还很坎坷,但原谅我难堪不表了。老娘舅只有一个,雷同的故事却在相似的山峦起伏,一样的痛一样的苦一样的无奈,一样的--无能,为力。而我能守护的,只有我的亲人。
我们总盼望着长大,那充斥着浪漫莲开的自由无拘,那心倾着海阔天空的浪迹流离,那足裹着希冀梦想的打马青春,一步步的蹒跚、摇步、小跑、翻滚、疾奔,浪花一串串,涟漪一晕晕,只是,莫忘了回头看看,那陪我们一起蹒跚过的亲人,不知何时,缓下了脚步,不知何地,只剩下目光。
我们长大了,他们,便老了!这是最不忍萃读的时光的结局,正值最好的年华,我们邂逅所爱相逢有时,乌发丹颜红唇浸润韶华:他们却执着牵挂想念时时,星星愁眉粗指轻抚霜风。是不是,所以的美好都注定要相继着铺张人生的华彩,由不得我驻足追念,那诸许的日光倾城细雨斜郭便一闪而过了。
我总不愿承认,父母正在老去。母亲学会了叹息,叹息着说老了,我笑着反驳她,真的,她才四十四好不好!怎么会嫌自己老呢?却发现,超负的生活碌碌的人生,早便辱尽了当年明月,彼岸凉风。在看老娘舅的时候,那群子女争闹纷纷时,会不自觉的把余光瞟向父母,端是再爱父母,也不免担心他们感忧晚年。爸爸妈妈,我不求什么,我的心很小,容下了你们的幸福便饱和了。
我不要华裳美屋,但求合家欢乐;我不要功名显达,但求平安健康,倘若居高自远轰轰烈烈夜阑灯火的代价是离别,那再多红尘作伴浪迹天涯的不羁都是屁话,只求你念我时,我在,你忧我时,我安。
谨以此文为誓,以诸位看客为证,此生之年,执念余生,愿为父母谋福祉求其平安喜乐。
父母文章15:感恩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让我感受人间的温暖和快乐。感谢从小到大让我遇到的人和事,让我学会了人生的真谛。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事情,让我学会成长。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有的人虽然讨厌,但也教会了我不少人生道理,即使大家的三观不同,至少也知道了什么是近墨则黑,近朱者赤的道理。有的人让你非常喜欢,就算他再无理取闹,也会迁就他,可能这就是一物降一物吧!不过最终学会的还是珍惜眼前人。这一生也会遇不同的人,可能会成为知已,也会成为情人,更会成为夫妻,这也是种缘分。不管怎样,遇到这些人,我们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至少遇到他们,我们也是幸运的。
上天不会亏待好人的,所以有的时侯,即使关上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感恩,无论是帮助过你的人,还是曾经伤害你的人,都必须感谢他们 ,因为没有他们在你身边,人生就显得毫无意义。从小到大,都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身边所有的人。因为每个人总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让你不开心的人,不管是父母,还是兄弟姐妹,总是在你最需要他们的时侯,帮你解决问题。即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也会伸出援手帮助你。让无论你在工作上,还是在感情上,可以有个人可以倾听你的故事,你的难处。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这个都是因人而异的。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所以我们需要朋友的支持,需要家人的理解。
人生这档事情不好说,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就像西游记一样,总要经历九九八十难,才可以获取人生的真经,人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一个人寂寞难奈,也总得有人陪。
感恩,是种发自内心的感谢,谢谢所有人,所有爱我的人。
感恩,这辈子遇到的人所的人,即使不在是朋友,也感谢你的存在,让我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感恩,这一生曾经给我幸福的人,没有你们的出现,我也不会这样快乐过,幸福过。
谢谢你们,出现在我的生命中!
父母文章16:旧照片
文/陈晓凤
父母年纪渐长,总是喜欢叨叨孩子们小时候的事儿,一日,竟在手机上发来了我和哥哥小时候的照片,我都不大认得自己了,但是母亲很笃定的说是,那一定就是了。
有点模糊的彩色照片,我和哥哥并排站着,背靠墙壁,眼前还有几尺高的青砖,几把铁锹,一些水泥浆,一切的迹象都在表明,照相的人突然而至,母亲在一片慌乱中,给我和哥哥穿上新衣服,哥哥比我大些,似乎明白,在这个稍显闭塞的小村庄,照相是一件稀缺的事情,于是满脸正经。而我却是一脸的哭相,母亲总说我小时候爱哭,在这张照片里或许找到了证据,也不知当时耗了母亲多大气力,许了多少糖果,才站到了那里。
母亲如今发福了许多,年纪算起来也不老,留着长头发,但是鬓角却时常会冒出来银发,经常见母亲拔,却怎么也拔不完。依稀记得,在家里的相框中,有一张是母亲和姑姑婶婶们照的,黑白色的照片,有点模糊,但是我一眼就认出了母亲,梳着很长的辫子,开心的笑着,年轻的气息透过照片清晰可见,衬衫裤子的穿着,越发显得青春洋溢。
母亲是在20岁那年春天结的婚,这张照片是在秋天拍的,那时候的母亲,留着长长的头发,但是在家里后来的照片中,母亲全是短发。问过母亲才知晓,那时候家里要建几间平房,没钱买砖,全是用自己家烧制的青砖,一次疏忽,从上空掉下来的砖,将母亲的中指砸伤指头从中间裂开,那钻心的痛,经过岁月流变,变成了疤痕永远留在了母亲手上。
手指损伤了,头发也不好打理,长发剪掉了。总觉得头发应该是母亲年轻的梦,在许多年后,母亲重新又梳起了长发,她站在院子外面,一梳一梳慢慢划着,但是那张洋溢着二十岁的青春面庞,早已不复存在。
在手指砸伤后的十多年间,母亲始终留着短发,也许心里也想过要续长发,却一次次的在现实面前打消了这个想法。哥哥出生时的那一年,外爷因为一场事故,腿部严重受伤,脚踝压碎,舅舅年纪尚小,姨姨们嫁的较远,母亲与娘家同村,一边照顾着哥哥,一边照顾着外爷,还要顾及一大群的牲口,两边忙的日子里,总不允许母亲去打理自己的头发了。
看着我和哥哥的照片,一摞摞的青砖上印记着父母的辛苦,绕在腿边调皮的孩子,总喊着“妈妈,抱抱”,其实那时候的母亲也不过二十几岁,风里来雨里去,经受过无数的辛劳,感受过无数的苦痛。虽然母亲过生日时,总喜欢吃米糕,说是年年高,但是母亲个子一点都不高,在一年年的辛劳中越发显的矮小,手上有着裂纹,眼角挂着皱纹,这时的母亲也不过四十多岁而已。
村里的女人,在三十几岁时就常说自己老了,在四十岁时略带感慨的说自己已经半八十了,临近五十岁就是大半辈子了,经受过无数的风吹日晒,在沧桑的面容前,实际年龄总显得苍白无力。现在日子好很多了,我和哥哥经常劝母亲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还会给母亲买好的护肤品,但是母亲总说自己老了,不要乱花钱,给孩子们攒着。
望着儿时的照片,莫名的伤感,仿佛碰触到了最深的内心,念叨了好些年的全家福,今年春节回去一定要照,还要为母亲和父亲多照几张照片,不修图,就保存他们真实自然的模样,还有母亲留着一头长发的美好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