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自然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自然的散文1:九龙湾的绿

文/史延勇

在黄河岸边长大的我,对于水,自然存在“曾经沧海难为之”的感觉,确实拥有“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自信。但当伫立在九龙湾大桥上之时,我的感觉骤然被颠覆,我的自信顷刻被击溃,——我惊艳于九龙湾的绿,我简直沉浸其中了……

灿烂的天气弥漫灿烂的心情,丰收的季节洋溢丰收的冲动。九月五日,金风涤暑、玉露横秋,我与众文友来到了文祖,来到了九龙湾畔。

一下车,映入我眼帘的是水上那九尊喷泉巨龙:蓝蓝的底座上“漂浮”着朵朵白云,金黄的龙首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晶莹的水雾从九个硕大的龙口里依次涌射而出。

俗话有云:人有九命、龙有九子。哈哈,原来龙王爷的九位龙子也羡慕文祖的美景,全降到九龙湾里来,乐不思归了!人都说龙:春分升天,秋分潜渊。可亲可敬的龙帅哥们,诸位可是春秋不弃、寒暑不离、风吹不走、雷打不动地翘首于九龙湾之上,送迎文祖来往的乡亲、恭敬远方游玩的宾客。静的九龙、动的喷射、实的情景、虚的传说,营造了九龙湾一种独特浓郁、魅力无穷的氛围。

踏上九龙湾大桥,我赞叹白理石桥栏的莹洁别致,我欣赏太阳板灯的时尚华贵,我更惊奇于九龙湾的绿——我无法模仿朱自清的深邃,我也无意追随李广田的高雅,那都是散文大家,那都是描写“绿”的高手,小小的我只会坦承我的心扉、只会抒发我的真情……

惊叹于九龙湾的“绿”,是我站在桥上凭栏俯首注视的那一瞬间——满满泛着亮光的绿,掠过我的双眼,直逼我的脑海,旋而又穿嗓过喉,渗透我的腑脏,我顿觉彻体通泰、神清气爽,似聆听了一曲天籁之音心旌飘舞;似读懂了一篇秦晋赋文豁然开朗;似饮尽了一杯陈封古酿激情澎湃;似品闻了一树奇芳腊梅唇齿留香……我不由得揉了揉我的眼睛再瞧,这曼柔的绿向四周平铺延伸着,恰如春天绿油油的麦苗那般生动,又好象细腻的绿绸缎那样鲜活。静静的绿面,与四围巍巍的青山相守,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尘世的纷杂,没有丝毫的波浪,只有轻轻微微的水纹,而这无数的水纹正是麦苗那无数嫩嫩的尖儿、绸缎那无数绒绒的线纹。见过厦门鼓浪屿海湾的绿,她比九龙湾多了几分狂野、多了几分浮躁;览过淮阴洪泽湖的绿,她比九龙湾多了些许傲霸、多了些许世俗……呵,九龙湾,你的这份从容淡定,你的这份优雅祥和,洗涤了多少人的胸怀、净化了多少人的心灵!我张大嘴,深吸了一口,虽然我知道属于色彩的绿,归视觉的范畴,与嗅觉、味觉及其他无关,但我却想要这九龙湾的绿蓬勃我的心田、充盈我的脑海——因为我忆起了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他老人家也把“绿”的词性置换了。

曾记得先知先圣默罕默德说过:水、绿叶、美丽的面孔,是三样好的事物。而九龙湾绿水正如一枚飘落在群山之中的永不退色的绿叶;更象一位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少年的美丽面孔——三样好的事物,在九龙湾的绿中融为一体了。

下的桥来,走近水边,方体验到九龙湾绿的极致——如此的清澈、如此的洁净,以至于我不敢把手伸入水里,生怕弄脏了她。九龙湾这位天生丽质的绝代佳人,在桥上只能看清她匀称秀美的五官、婀娜多姿的身段,到了眼前,才能端详她明澈的双眸、如脂的肌肤,才能领略她玲珑剔透的风韵。有人说,明水群泉的喷薄,得益于南部山上的水源。我不禁一震:啊,九龙湾,小城的百脉泉、梅花泉、墨泉、眼明泉的飞珠溅玉,可有你兄弟姐妹绿绿的倩影?可有你一脉相承的圣洁和灵气?

正面眺望水上的九龙桥,高高的华灯、白白的桥栏、灰灰的桥身,尤其是那与水下倒影成圆形的九个拱桥孔突兀了绿的深意,升华了绿的亮点。

漫步绿边,思绪潮涌:尽管红的热烈、白的纯洁、蓝的深沉、黄的雍容、黑的肃穆、橙的光鲜,但任何一种颜色都难独当一面,唯有“绿”能!世上只要有绿色,便会生机无限、便会活力四射、便会希望在前!在绿的面前,其他它之色,都显得那么苍然无力、不堪一击。

“这么多的小蜻蜓。”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围拢过去,只见一些出甬壳不久的小蜻蜓伏在水边。宁老师捡了一只较大的蜻蜓,托在手掌上,让它吸收太阳的能量,一会儿,小蜻蜓振翅腾飞,竟在绿色的水面上盘旋了起来,好长时间,方才恋恋不舍地飞向远方。是的,它不会忘记飞翔的翅膀是在这里孕育的,它不会忘记诞生梦想希望的地方,它不会忘记这一片绿色的生命之源!

——尽管它只是一只柔弱的蜻蜓!

关于自然的散文2:心若自然,万物必生

文/卿子夏

一壶清茶。一阁墨香,贪婪的允吸着,沉醉入其中或是静静地浏览,享受着一种时光的安详。远处,寺庙古钟有着节奏敲响隐隐约约的传入了耳畔,声音是那样的深沉稳重,浑厚、古朴、是那样的绵长和悠远。令人浮躁的心顿时静下来,静静聆听着这沉重的空灵声。这样安静的岁月,已经适应了静静倾听、静静思考,静静领悟、静静冥想还有静静地谨记。

清澈湛蓝的苍穹中漂浮着朵朵洁白的云,那云朵儿似乎更加承托出天空的透明。一缕红色的寂静秋风,悄悄地阅读着书卷,空中顿时飘散着油墨的清香。陶醉在这样静好的岁月之上,他仿佛是一条清澈透明的河,我心中的那一叶小舟被这条乘车流淌的河轻轻地、静静地载向远方。在岁月的这条小河之上,伴随着深远的古老钟声,我突然感知到了生命的沉重和执着,那一把岁月的小梳轻轻的梳理着那些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片段,有些灿烂的事物,开始如星光般从指间漂亮的划过,绽开成一朵朵星光花。

我的眼睛,老是那样善于挖掘身边一切美的事物。深深地贪念着阳光醇厚的麦子香味。我挖掘出燕子的呢喃,我挖掘出山与水的笑靥;我挖掘出一草一木的芳香,我挖掘出桃花酿的醇香。就在这一瞬间,才发现,原来生活中的每一处都是那样的美丽。我发现,一颗心,麻木得能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敏感得能感知到草破泥而出的喜悦声。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能够容纳万物,能够让一颗布满尘土的心变成皎白的月光,像镜子一样透彻明亮。

那一段摇曳着的红烛,在恬静的月光之中,我恍恍惚惚的听到那条岁月的小河。伸出一只手,左手紧紧地掌握着空心,右手掌握着贪念红尘的贪心,十指紧扣一本心经企图让自己在红尘之中静心。一片嫩绿的芽,清晰的脉络里有着生命的延伸、像一缕轻轻柔柔的风,吹过心的角落;像一缕幽幽的兰花香,芬芳了整个空谷。整颗心,有着整个世界的香。

心若自然,万物必生。无意于花开或者是花谢,只是静坐那青石台阶上,细细的体会整个过程。既有姹紫嫣红,必有霜叶凋谢。不去做任何改变,任其自然,这才是世间应有的法则。淡淡看待岁月无言的流转,静静的等待。就这样,回到那副古典的水墨画之中。

岁月与时光的静好,在恬静之中依然可以看到花开花落之影,草木生长之音。他们是那样的积极向上。这是自然,赋予我们的使命。希望我们一直这样向前,这样执着,这样永不懈怠,直至散尽星光的灿烂。鲜花的芬芳……

关于自然的散文3:走入自然拥抱春天

文/飞雪飘零

寒冬终于走了,一盘残局留给了春风。在这满目荒凉的交替季节里,我早已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恨不得一步跌入春的怀抱,去尽享那蓝天碧野、紫陌芳菲、蝶飞蜂舞……

沉寂一冬的我,真的好想约上几个好友一起去踏春。把自己的灵魂轻轻地放飞于茫茫的原野,博取一份超然物外的心境,静静地去思索那流走的岁月以及流年里的旧尘往事。往事如烟,缭绕在我的笔下,依稀绽开一树桃花;时光清浅,煮一壶春色在我的杯盏里,暗香浮动温柔了苍凉的岁月;花开明媚,沏一壶春茶在淡若清风中,书一笔墨香润泽了我这颗枯萎的生命。然而,谁能阻挡时光的流淌?谁又能有做不完的春梦?

漫步在红花翠陌,置身于山村迤逦的春光里。撷取一枝柳绿,让一缕心香流浪在古城旧梦中,放飞那飘逸的心灵。经过一冬的洗礼,使我深深地懂得:熬过寒冬的人,才知道春天的温暖。也许我不经意地推开岁月的轩窗,总有一丝田园的气息袅袅地飘荡在我的生命里,渲染着我童年的记忆。记忆中的味道,总有一抹心香弥漫在我的大街小巷。如水一般清澈、似烟一样轻淡、若花一样清馨,柔软了我流年的情怀。

飞花逐韵,微雨双燕。我情愿化身为蝶,插上一对翅膀,飞向那久违的花香;岁月嫣然、桃李芬芳。我好想扯下一块彩云当帆,以心为桨,漫游在绿色的海洋里,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旖旎春光。伫立在宁静的原野里慢慢地去解读自己的人生,我感谢上帝给自己一段静美的环境,好让我释放出自己最浪漫的情怀,有机会尽情地四处流浪;我羡慕庄生梦蝶自由自在地飞翔,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在那里肆无忌惮地云水清欢。

小坐闲亭,倾情咫尺。希望在绿色的世界里蔓延,飞灵在桃林里穿梭,萌动的生命里那一丝薄凉,入侵我甜甜的的梦乡。花,把微笑留给春天,轻轻地铺满我岁月的长廊;叶,把幻梦留给了荒山,渐渐地使沧桑的山野换上了绿装;蝶,把香尘融入我的心房,暖暖地揉进我的诗行;蜂,把香甜渗入到我的篇章,甜甜地在我笔尖下缓缓地流淌。携一帘轻风细雨的浪漫,醉了心、美了情;牵一根柳丝的柔软,用生命跳跃的音符,聆听柳莺婉转地歌唱……

桃风杏雨、草长莺飞。站在季节的渡口,放眼望去,童年的记忆在疯长。溪河边童年朦胧的影子是:捉了小虫喂小鸟,摸了小虾喂小鱼,童真童趣、其乐融融;桃林中青春依稀的倩影:是桃花映红了我的笑脸,绽放出一季的姹紫嫣红,荡起了我心中的微澜,成为了我永恒的思念;流年徘徊在路口处,感叹岁月如烟,回忆着温暖的故事,在用心解读着自己的过往。儿时的小伙伴啊!这个春天,你们去了何方?可否归来,让我们再体会一下童年的时光。

仰卧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携一缕花香,静静铺开岁月的素笺,让文字在心灵深处飞扬;采撷一丝绿意,轻轻地植入我温润的心田,让我的笔尖在绿色的林海中浪漫地行走。写半笺心语,悄悄地告诉温暖的春天,你是我今生的向往,锁定一生中在春天里泛舟逐浪;吟一首小诗,款款地抒发着蝶与花的爱恋、水与山的缠绵;注定每年在这个花开的季节里,都会留下一点点淡淡的忧伤。

那一山一水,种下了我一颗颗向往;那一草一木,留下了我千般沉香。将心放飞,安置在一个水草丰胰的地方。翻阅过往,览阅沧桑,思绪如一缕轻烟萦绕在朦胧的远方。静夜执笔,墨汁随着思绪流淌,把一时的喜怒哀乐跃然在纸上。苍鹰有属于自己的蓝天,小虫也有自己的乐园。花开必有花谢,云卷必有云舒;没有春华,哪有秋实?四季有春日的轮回,人生春天可没有轮回的机会了。

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融入这个自然、拥抱这个春天吧!让希望萌芽,沐雨才能开花;让芳华入梦,临风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关于自然的散文4:自然之美

文/赵文汉

夏至前后,天长得很。五点半下班,太阳还在半空中,此时回家有点太早了,掌管电动车的手下意识地就拐了弯,毫无目标地慢慢往前骑行,任由电动车驮着我随意溜达。

这一溜达就溜达到了一个小河边。这条河叫什么名字,我也说不上来。城南新区围绕着双清湾的水系十分发达,纵横交错,好几条河流流入双清湾,又流出双清湾,我是一个粗心又健忘的人,那些小河的名字实在分不清。名字我叫不上来,但它的来由我却知道得清楚。它本来是乡间的一条臭水沟,几米宽,杂草丛生,蚊蝇乱飞;三年不到的时间,就变成了现在这种让人见之忘我的风景河道了。如乡村的一个小丫头,几年不见就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迎着夕阳,河面波光粼粼,金星点点,闪着你的眼,让人不敢直视。贴近水面是用木板铺成的一条小栈道,沿着岸边蜿蜒。河的漫坡上是草地,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洒下一片片绿荫,树木的种类让你数不过来,一棵比一棵葳蕤,葱茏。

在栈道上走着走着,前面就出现了一个迷你小广场,上面修有小亭子,亭子下设置了木椅或者石凳。半靠半躺在木椅上,看鱼儿的往来悠游,看水鸟的全神贯注,看钓者的自在悠闲,看岸边的花草繁盛,看天边云卷云舒……远处塔吊高耸,马路上车儿飞驰,但听不到一点儿声音,噪声都被河边的草木遮蔽了,人在寂静中安享眼前的一切。

没来阜阳城南新区工作的时候,单位在老城区的核心地带。每年春夏之交,我都要隔三差五独自去郊区一趟。如果隔段时间没去亲近一下自然,便感觉生命中少了很多东西。跑到郊区的大树下、草地上,躺上一会儿,眯起眼睛,任由田野的风掠过脸颊,神思跟着白云飘飞——此时才能深刻体会生命存在的意义。

自从单位搬到城南新区之后,我的这种心理需求就消失了,因为我每天上下班都在与自然为伴。只要我愿意,每天都可以行走在自然的怀抱里。如果有人问我:你更想在哪里生活?我会说,在薪水不降低的前提下,我愿意回到老家乡村去。城市里的居住环境无法满足我的精神需求,而乡村却无法满足我的物质需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薪水不降低”的前提是不存在的,我只能继续憋屈地生活在城市里。

还好,城南新区抹平了我的不甘。城南新区的设计是相当有品质的,每一条道路、每一条河流都是一道道风景,更不要说以双清湾为代表的大大小小的公园了。整个新区里,虽然到处是高楼,虽然同样车水马龙,但是环境优雅,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人生活在其间便幸福满满了。

城南新区还在建设中,大部分工程还没有完工。整个阜阳也在快速发展中,一个个老城区在不断地出新,一个个老旧小区也逐渐变成宜居小院,水系、公园、绿化带不断地涌现……与城南新区一样,整个阜阳都在向着更美奔跑着。

关于自然的散文5:品味自然,寻找那片绿

文/唐琳

大自然是一首美妙的歌,是一段奇妙的曲,每一个音符都是动听的旋律,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味。大自然又是一副五彩的画,让人们赏心悦目,但我觉得大自然更像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她养育着世间万物。佛家曰:万法平等,本质永恒,世间万物皆有其本质特征。那么大自然的本色是什么呢?是绿色,绿色一种清新悦人的色彩,它装点着大自然,使得自然更加富有活力,充满生机!

“绿色”看似两个普通的字眼,它却蕴含了大自然的奥妙。如果说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物质,那么绿色同样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色彩。而且也只有充满了绿色的自然界才具有勃勃生机与美丽。因此人类应该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亲近自然,感悟生活,提升心灵品味。生命赋予着绿色,绿色蕴含着生命,品读大自然之美。追寻心中的那片绿。

绿色一种生命的颜色,它是生命的理念。我们都知道荒漠没有绿色的装点,那是一种单调;溪水没有绿色的映衬,那是一种凄凉;树木没有绿色的点缀,那是一种枯竭。大自然如果失去了绿色,那将会是怎样一种荒凉?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了绿色,那又将会是什么样?所以绿色是人生命中不能缺失的色彩。人要生存需要有氧气的供给。一个人的生命特征首应是有呼吸。人在生命活动中不断的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供给生命。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绿色植物是生产者,而人类是消费者。是绿色植物供给人类养料,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源。所以生命离不了绿色,人的心中更不可缺少绿色理念。

绿色是文明的象征。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在物质生活不断充裕的时代,人的精神生活也应与时俱进不断的充实。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以较长篇幅、从多个方面作出部署,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遵循绿色理念指引,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必将推动未来5年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更大步伐,为中华民族赢得持续发展光明未来。国家尚且如此重视绿色文明发展理念,公民个人更应该重视绿色文明建设。重视绿色文化生活建设。构建和谐美丽家园。

绿色是大自然灵感生机的体现。在大自然这片土地上播下一颗颗绿色的种子,种下一个个绿色的希望,当绿色涂抹着大地,便是一片生机勃勃。亲近大自然这片绿源,接受绿色气息的洗礼,享受自然的美丽,感悟人生的本真。做大自然真诚的守护者。

绿色是人类永恒的理念。绿色伴随着人类成长,当绿色充溢心灵,大自然更清新宜人。给未来一片绿意,让绿色生活畅想。生活本绿色,信守绿色承诺,建设生态文明。寻找绿色之美,创建和谐自然。

关于自然的散文6:构树花开

文/李瑞华

暑假期间,自然空闲时间就多了,早晨跑步也就没了时间的约束。在梁山风景区信步走去,显得多了几分随意和悠闲。

看惯了满山的苍松翠柏,视觉上就有了倦怠,这不,今天早上,在梁山一关往东的山峦中,就发现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却不知名的植物,叶子翠绿,有点像梧桐叶,但又不怎么确定,但花儿却开得鲜艳,远观像红色的球球,近看却是盛开的红花,艳而不俗,成为万绿丛中的绝妙的点缀。回家问了问朋友圈的朋友们,有见多识广的朋友说是构树。又上网查了下,果然,这构树学名又叫褚桃树。

若用心观看,在这梁山脚下的随意一个地方,山沟陌阡,半山腰间,随处可见褚桃树乐而叭滋婆娑的树影。而在记忆里,我的老家,也不乏这树的身影,只是不曾在意,现在想想,老家的废墟残壁,老屋檐下,甚至砖墙瓦缝,水泥地缝,都有这构树的,可当时谁有在意了这乱丛中随意生长的卑微的枝枝条条?原来,它一直在我的记忆里。虽然这种植物称之为树,都长成灌木树蒲,没有看过它长成树的样子。这倒不是因为她生长慢,长不出树的姿态。也许是她的木质不适合做木具吧,因此她还没来得及长成树,就被砍伐,她的萌芽力和分糵力强,很快又发新枝。也或许是因为她急于分枝分杈,分散了成长的积蓄力,根本成不了才,这是她的弱点吧。她的叶子宽大茂密,蕴含着粘稠的乳白色汁液。小时候经常采她的叶子喂猪,用她毛茸茸的叶子洗碗,又是抹布又是洗洁精,一举两得的好。她的果子由青熟成橘红色,娇艳欲滴,似草莓一样醉人。吃起来微甜,有淡淡的甘苦,是儿时喜欢吃的野果子,也是鸟儿们最美味营养的食物。她的价值也只有这些了别无它用了吧,是一种卑微粗糙的树。

离开故乡很多年了,褚桃树几乎从我的记忆里淡出。她就像是一个童年的伙伴,成长在同一个村子,经常碰面,只打个招呼,没有来往没有故事。离开村子,从来没有想起这个人,却在很多年以后的今天,网上相聚联系,成为了知己。我熟悉褚桃树的叶子,果子,以及她在风中舞蹈的姿态,没有注意过她的花。

从今天起,我终于知道了褚桃树的花。前几日还见游人争相去树上摘那红红的果儿,孩子们也津津有味地吃那果儿,还隐约听到游人说构树花滚上小麦粉,油炸如何如何的好吃,我不由的心动了,花还可以吃呀!是啊,你看那凌乱的灌木,坠一树树毛毛虫一般的花。那些鹅黄,青绿或者淡紫的毛毛虫,肥嘟嘟,肉乎乎,在翠绿的枝头枝头雀跃,可爱极了,这就是我们要采的构树花呀,到处都是。她的价值远远超过我的估摸,于是,我也采了些拿回家去。

回到家,把那些有趣的毛毛虫清洗干净,裹上一层面糊,再油炸,吃起来娇嫩劲道,那略带青草的气息入心入肺。是谁第一个发现这朴素的寻常的花能吃?在百度里我知道了褚桃树功用主治:滋肾,清肝,治虚劳,目昏,目翳,水气浮肿。我原来小瞧了它,村子里的人们也都小看了它。这有什么要紧,它随着自然,跟着季节吐芽,长宽大的叶子,开生动的花,结妖艳的果,壮观的叶落,秃枝安详的过冬。褚桃树最震撼人心的是她顽强的生命力。她不择水土,随遇而安。

记得过麦我回老家,在一块收割后的田野地头有散乱的褚桃树,举起墨绿的枝叶,给单调的田野轻染几笔秀色。其它的野草野树都砍伐干净不再复活,而褚桃树她的根扎的深又在地下四通八达的延伸,再从根繁殖更多的褚桃树。又适合修剪成长,不容易清除灭迹,越发枝叶葳蕤了。她不计较受到的伤害,依然自顾的绿着。田间劳作的人们累了,可以坐在她幽香的树枝下休息,抽一根烟,喝一杯水,她就那么毫不在乎的摇摆着肥硕的叶子。

其实,构树的树型真的很美,撑起来也是一柄华盖,只是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难得一见罢了。构树的叶片也很美,像剪纸一样,有款有型。小时候,遇到被蚊虫叮咬,身上起了包,母亲总是会去采了构树的叶来,用它的乳液涂抹进行消肿止痒。家里饲养的猪,有时来不及打猪草,母亲也会大把大把采了构树的叶切碎,拌上米糠或麸皮,当作饲料喂养。印象最深的还是清洗生活用品。家里的杯碗面盆沾上了油污,奶奶总会打发我去采些构树叶子,青翠的,枯黄的都可,说是用它擦洗,可以让器皿光洁如新。以后我曾用构树叶洗过几次餐具,功效果然不错。构树那毛茸茸的叶片比寻常的抹布不知要好用多少倍,不光洗得干净,而且洗时还能防止餐具从手中滑落。这粗放的植物居然会有这贴心的用处,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相较那些以色、质取胜的树种,构树无疑自有一种伟岸的风骨。古人有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都逃不开人为的因素。不似构树,浑然天成,只要有一粒生命的种子,无论怎样恶劣的环境,都要把生命的能量发挥到极致。心无挂碍,才处世泰然。无需流芳百世,只自在逍遥活出真我的风采。

所以,山沟断壁石缝里的这低调的构树,在我眼里竟成为一帧绝世的风景。

关于自然的散文7:岁月深处

文/成仁明

在一个自然山村,大约五年多了,我途经这个村庄,我不是欣赏风景而来,而是为生活而来。

那个村庄改造电线,七八九个汉子抬一棵电线杆,而其中有一位老人,大约六七十岁吧,当他在别人帮助下把重担扛在肩上时,身子便倾斜向前,亏得身后青壮年居多,否则险些酿成惨剧。

看着那个老人因受不了重庒而身体急向前俯倒,所有的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我甚至尖叫了起来,所有的毛孔都为这份意外紧张起来。许多年后想想情景犹在眼前。只是老人多了几许苍桑,我又痴长了几岁,那寸我仅仅只是一个旁观者。

我们想扛起生活中那么多重担,谁看见我们一次低下头去,跌下子,谁为我们发出惊呼与鼓掌?

当我们泪流满面,信念的火种燃出那些种种希望,兄弟,我还活着,我依然存在。

只是不知多少年,我扛不起生活,变成生活的盲流,像现今成了文学的门外汉。一个痴字又怎能写尽我内心的沧桑?故事中的那个主人公是否有血有肉,活色添香?信念的理想是否一直装模作样?

别唱了,烦!别抽旱烟了,那火苗子伤人!

养育田畴白的河流,你懂得几分?那在河水中散发的女人,心事重重。故事老去,新芽萌发,亘古的歌谣唱了许多年。

那还是多年前虫鸣蛙声清唱的歌吗?那情郎已添白发,新娘口齿不清。

从那个老人跌下去的那一秒,我内心纷纷,纠缠的情感愿做一个追梦人。

关于自然的散文8:心静自然凉

文/TANUKI

夏至过了,骄阳似火,城市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那些吊瓶似挂在家家户户墙壁上的空调超负荷地吼叫,声音沙哑了的,歇斯底里般的,此起彼伏。夏天闷热,莫名心烦,莫名无明。师傅说,来云门寺坐坐,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风动帆动,仁者心动,自己心不动,风、帆什么的动不了自己。云门寺在韶关乳源县,是云门宗的祖庭,据说,乳源县的名字也是源自云门寺这个云门宗的“法乳渊源”,简称乳源,当然,还有其他说法,这也是一种传说吧。坐在云门寺的桂花潭,鸟语花香,瀑布飞花似雾,飘逸过来,流水潺潺、空气清新、清净幽雅,着实凉快。

行走半日鸟语花香歇尘虑,静坐些时且听天籁悟禅机。身似浮云空去空来何挂碍,心如流水无前无后不停留。心无挂碍,心静自然凉。上次在桂花潭边师傅问,“狗崽是否也有佛性?”。狗儿说,“狗儿的儿子就是狗崽,佛也好,魔也罢,晦日天上无月亮,望日满月似玉盘。佛魔无两端。”,师傅很是无奈,摘过旁边的桂花树枝便打,“钻牛角尖!”。“钻牛角尖!”是师傅的口头禅,听说当年云门祖师文偃禅师开导徒弟时候说过:开小悟的人好像老鼠钻牛角尖,开大悟的人如同狗崽爬墙!老鼠钻牛角尖,前面狭窄,无路可走,无法成佛,狗崽爬上墙头,放眼所望,风光迤逦,山清水秀,据说,这才是成语“钻牛角尖”的语源最原始出处。

炎炎夏日,坐在潭边,百鸟鸣唱,壁立千仞,水光泛着幽幽气息,潭水洗去无明,洗涤心灵。心中平安,则天下事事平安,还有什么烦躁不安呢?素雅平淡,是佛的境界,平平淡淡,反反复复,简简单单就是幸福。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幸福没有固定的模式,当我们回首往昔的时候,庆幸曾有过那样的经历,到现在还能回味那瞬间,那些不起眼的星星点点、细细碎碎、普普通通的小感动,也是身边的幸福。简单即幸福,真实则美丽。幸福在于感悟,而不在于别墅。物欲横流时代,不过分追求物质的享受,修炼内心的安宁,一种精神追求,一份自在安详,炎炎夏日,心静自然凉。

独坐长松下,悠然太古心。高山流水意,谁复是知音?风动帆动,我心不动。内心烦操的人,不妨也到凉亭小憩,静坐些时,听风吹竹声、鸟语花香,忘却烦恼,去除无明,心静自然凉。

关于自然的散文9:自然的味道

文/刘奕辰

寻找一段自由的空闲时光,漫步在自然,用心触摸自然之美。

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温暖一点点进入肌肤。

一步,两步,三步,阳光始终伴随身旁。

伸出手掌,触摸阳光。那斑驳的树影间,阳光在午睡;那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阳光在跳舞。阳光,总是明媚的象征,总是希望的象征,阳光带来了绿色。第一缕暖春的阳光洒下,温暖了冰冻的泥土;唤醒了沉睡的小草;树的枝头重现新绿,阳光赐予了新生。冬的阳光蕴含着希望。寒冬,冰冷的雾模糊了城市,阳光的照耀,一切变得清晰。冰冷、麻木的心灵重燃对绿色与温暖的渴望。

顺着阳光的脚步,信步来到河边,河水安静地流淌。触摸流水,

一手托腮,索性趴在河边,另一只手伸进水里。冰凉、流淌,这是水给我的最初感觉。触摸,流水。

几千年来,流水奔腾不息。流过历史的长河,荡涤世间肮脏的尘埃,滋润生灵心中那一片干渴。大海气势磅礴,奔腾向西,胸怀宽广;小溪涓涓细流,从未停息,永不放弃;湖水平静如镜,任任何波澜也打动不了它,稳重自持……这一切都是自然启示我们的高贵品德。流水,万物之灵。

顺着河边向前走,小路隐匿在树林间,曲曲折折。看到这路,不由得想到一直被我们踩在脚下的土地。

一直在土地上行走,却总是忽略她。土地永远的代名词都是普通、粗糙、无华,殊不知,他给予我们的,是世界上最无私的奉献。那些默默无闻的奉献,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我们遗忘,消散在风中。触摸土地。此刻,脚下这片土地,仍持续进行着对自然一草一木的哺育,千百年来,未曾改变。

思绪弥漫开来。春、夏、秋三季,土地一点点耗尽身体的养分,不辞辛劳的哺育种子。收割后的土地,空荡荡、僵硬、寂寞,没了先前的滋润。如同一位母亲,把自己掏空掏尽,都献给了儿女,儿女一个个离开,她,形容枯槁。这样的无私奉献,不正是自然那高贵的品格吗?

自然漫步之旅结束了,我想了很多很多。自然给予人类的,除了那些宝贵的物质,还有高贵的精神。触摸自然,绿色与希望自心底冉冉升起。

关于自然的散文10:心灵的故乡

文/田秭援

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是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心灵的故乡,每每是曾经得到学术滋养与人生启迪的母校。“大学情结”植根于心,永远是一个挥不去、抹不去的记忆。

大学虽然不是花园,但是蜂拥般的中学生,朝圣一般膝行,向着心中的麦加。然而只有坚韧的慧者,才能实现夙愿。当他们修成正果般走出大学校门时,已不再蜂拥,蓦然回首庄容默语:母校,我永远的心灵的故乡!

告别母校的学子,内心深处都有一方隐秘的精神源泉,永不干涸;脑海纵深都有一根定海神针,镇着思想关隘。支撑他在现实里正确思考生活,特别是在世事纷扰之际。

在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也是各个微小因素运动的最后结合。

生存第一,没有生存就没有发展,没有生存就没有未来。真理朴素。

我怀着深深的眷念,重回诗意葱茏的校园。心怦怦然,往日的记忆———复苏。可哪里去寻找我的昨日和我的学友?哪里去追回那逝去的时光?我真想在这里好好痛哭一场!我真想在这里好好忏悔一场!我真想在这里好好沉思一场!

为什么要痛哭呢?痛哭什么呢?是哭去日苦多?是哭岁月蹉跎?是哭没有实现离别母校的的誓言?

为什么要忏悔呢?是忏悔人生?是忏悔没有跟上《青年近卫军》队伍?是忏悔偏离了《古丽雅珠道路》?是忏悔心头淡漠了永远的初衷?

为什么要沉思呢?沉思什么呢?是沉思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启示?是沉思忧国忧民不忧私的彭德怀元帅?是沉思江小笠何时归来?

我曾用美丽的诗行抒情校园,我曾用眷恋的校园抒情诗行。校园充盈诗意与青春,小路爬过弯弯曲曲的心事,蝉声和树影,一起撒落在我年华和生命的夏季。

鲜血和历史,在我捧读的书册中,猩红地滴落,浸润了我的情感。抗日的壮士,只要祖国不要生命,一个个夕阳般悲壮地倒成了僵冷,血光扑闪着我的泪光,抗日的旗帜飘着民族的血腥。我辈不会忘!

岁月在书本上奔流,潺潺的脚步和韧性的手臂,镂空了冬,镂空了春秋,我日日像读着忧伤的小诗,读着寥寥可数的夏日黄昏。

每天撕去日历都撕着我的心,最后一个六月暖风中的白杨,满地飘落我洁白的伤感,何处港湾能停泊我的憔悴?最怕信风吹分袂,倩谁共忆同窗时?

母校啊,我永远的心灵的故乡,永远惠我人文关怀!

关于自然的散文11:读书已像呼吸一样自然

文/陈慧颖

自从我懂事起,妈妈就经常给我讲故事或念故事书。我识字后,妈妈便让我学着看书,书——从小就是我形影不离的伙伴。

我家里有许许多多的课外书,每一本书都有它的出处和故事呢!就拿这本《日记起步》来说吧,书上写着“陈慧颖 ,2008年6月1日”这几个字,这本书是我快上一年级那年“六一儿童节”吵着让妈妈买给我的,里面的字都有注音,段落也很短。那时,一拿起这本书,我便不肯放下,从书中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为我的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它可以算是一本“功臣”书吧;还有《好词好句好段》这本书,上面写着“陈慧颖,2009年元旦”这几个字,这是过元旦那天,妈妈问我要什么礼物,我说买这本书吧。书里面有许多好词佳句,我都能熟读背诵,上三年级第一学期的时候,我写的一篇文章里用了这样一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老师还夸我会用拟人句呢!

“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我们就有了广博的知识,善读书我们就变得睿智,精读书我们才能善于思考、勇于求索。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教会我们读书的方法,让我们一边读书一边做批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她告诉我们要养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读书习惯;要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的坚韧精神。

今年我已经升入六年级了,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习惯,读书已经成为我生命的必需,读书已经像呼吸一样自然。“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假如没有了书,人类的生活将会多么无趣呢? 新的一学期已经开始,让我们在家都热爱读书吧!

关于自然的散文12:自然深处夏日凉

文/朱艳莉

与友到东渡苑风景区赏荷、纳凉。信步林间、游走荷花池畔,静坐竹林深处,猫在湖边茶座的长廊内数时,或言或不言,都分外美、分外醉。邻近水、邻近树、邻近花、邻近草,这里的夏日格外讨喜。知了在树林深处使劲叫喊,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叶间肆意飞耍,几片叶子从茂密的枝叶间滑落。行走其间,夏天淡淡的、清清的,还有几许撩人心绪的韵味。

常常会想起童年的夏季。奶奶家的院子中有棵梧桐树,大得能遮挡大半个院子的阳光,房前还有棵碗口粗的红石榴树,奶奶喜欢在石榴树下放张橼床(手工做的小木床)。傍晚,院子里凉风习习,左邻右舍都过来乘凉,他们摇着蒲扇话家常。我和弟弟就躺在橼床上看蓝天,听知了叫。等到天渐渐全黑,我就仰望天上星斗,听泡桐树、白杨树、梧桐树、香椿树、石榴树,与风起舞歌唱。有时,奶奶会指点并仔细分辨牛郎星、织女星,以及北斗七星。在此起彼伏的蝉声里,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然后慢慢地进入梦乡。

风吹在身上凉凉的。我赖在奶奶的橼床上,守着长满果子的石榴树。乘她不在意时,偷偷地从树上摘个石榴藏进毛毯。她的怒骂声,会在我们调皮嬉笑间淡之又淡。

有时,奶奶还会讲一些古老的传说,我就信以为真。奶奶说,将来她老了就飞走了,飞到天上去了。我就说,我不让你飞,我会拼命拉着你的衣服把你拉下来。奶奶笑着说拉不住的,她会像风一样飞走的。那时,我不懂,总以为等我长大了,长到足够大时,会以全身的力量拉她回来。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到2010年的春节,我坐在爷爷的床前,眼泪止不住地掉,我说,爷爷去做手术吧?他一把推开我,坚决地拒绝!我的眼泪就像脱了线的珠子,我拉着爷爷的手,总感觉他距离我越来越远。

当时,我真希望我是个有魔法的丫头。

一年半后的今天,我在写日记时突然想到这么一个细节,喉咙哽咽,眼睛酸楚。我不知道,年迈的奶奶会不会特别想我;我不知道,这个夏天,她会不会也想从前,也想那个缠着她躺在橼床上讲故事、偷摘石榴的坏丫头。

风在徐徐地吹,知了还在嘹亮地叫,记忆就像长了翅膀的鸟,唯独时间是生命里一成不变的沙漏。

如今,纳凉的人都齐聚小区附近的广场,在悠扬的歌声里,踏歌欢笑的男女老少们,在众多观众的欣赏下翩翩起舞。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报以微笑,风清凉依旧。受童年的影响,我分外喜欢树,喜欢花草,喜欢流动的河流。哪怕一个人,只要有一丝的空闲,即便烈日高照,我也愿意携一把遮阳伞,走向林间,就如那一日的东渡苑。她的荷香、她的竹林、她的参天大树、她的河水、她的知了和虫子的叫喊声,似乎是夏天里最美的乐曲。既更新着记忆,又勾画着记忆。这些都是空调无法企及的自然。就像那日,我们猫在长廊内的藤椅间,看睡莲,望河水,任凭烈日在四周暴晒,内心都格外轻盈、凉爽。

如今,岁月见长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过好当下,走进自然,用心找寻内心瞧不见的远,将上辈给予的亲情慢慢传递。以后年老了,一把椅子林间坐,在自然深处享受夏日的清凉。

关于自然的散文13:事出自然不为累

文/潘玉毅

一天,我拜访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进门时,他正打扫卫生。见我来了,说:“你们先坐,我马上就好。”然后,我们就坐在沙发上,静静地欣赏他打扫房间的样子。

不得不说,打扫卫生于他而言当真算得上是一件细致的活,甚至称之为“艺术”也不为过。只见他先用鸡毛掸子将桌子、柜子掸了一遍,掸完后又用拧干的毛巾细细擦拭,随后又用扫把清扫了地面,清扫完毕还用抹布一处处揩干净,到最后,地板干净得人都能直接躺在上面睡觉了。想起家里的地已经三天没扫了,我忽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朋友原是个喜欢将生活和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的人,每天几点吃饭,几点睡觉,几点几分做什么事情,他都有周密的安排。虽然这么做效率很高,但我们只是想想便累得不行,更不要说执行了。而他则把这些事当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我们有时候问他:“你累不累啊?”他的回答轻描淡写:“习惯了又怎么会累呢。”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似乎是说,有些事情偶一为之,会觉得很困难很累,但当它变成了一种习惯,就会变得不再那么难了,做事的人自然也就不觉得累了。拿生活中的琐事作为参照,再细细咀嚼这句话,我发现他说得挺有道理的。这就好比不干农活的人觉得干农活很累,不写文章的人觉得写文章很累,但对那些已经把干农活和写文章培养成一种习惯的人来说,说不定这反而是一种乐趣,自然也就不会觉得累了。生活中甚至有这样一些“闲不住”的人,一得闲,就觉得浑身难受,反而觉得在地里出点汗、躲在书房里看点书才是真正的轻松。

大文豪萧伯纳说过:“真正的闲暇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人一旦对某件事情有了兴趣,会想方设法把这种兴趣变成一种习惯。喜欢晨跑的人会养成晨跑的习惯,喜欢读书的人会养成夜读的习惯,喜欢山水的人会养成游山玩水的习惯,可以这样说,兴趣是一种创意,习惯则是创意下的一件产品。

譬如,小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东跑来西跑去,大人怎么劝都劝不住。你说他们累吗?我们看着累,而他们却不觉得,便是一样的道理。

关于自然的散文14:纵情山水神韵自然

文/仝宝红

自幼出生在渭河南岸,秦岭脚下,四十余年栉风沐雨,未曾有过须臾分离,这样的生活使我与大秦岭有了一种血脉相连的情结,也可称之为秦岭情结吧。在我眼里,秦岭是神秘的,充满了奇妙的万千变化。行走在山中,你会不断看到那些时异景殊的自然景观:时而峰峦耸峙、飞泉挂瀑;时而清溪活水、空山雾霭;时而雄浑古朴、丰沛厚重;时而万壑稠木、独松疏影;这些既诡谲清奇又含蓄温润的天地自然和山水气象,使我的书画创作有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

我以为,中国画的笔墨意趣和艺术精神,既要传承深入经典又要感悟追求出新,所以,

在我创作的画面中,已不完全是传统意象中“唐槐汉柏拥秋殿,暮曛荒翠下牛羊”的寂寥画境,而是浓墨重彩,万山浸染的丛林与铺天盖地的绿荫。我期望我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大自然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无论从构图、墨色、气韵、意境等多维审美意识方面来表现美的主题,美的心境。

我的画作,笔墨大多沉实,风格以浑厚为基调,墨色滋润而时有枯涩,晴光明灭、苍翠欲滴。我着力追求笔画粗犷豪放,苍凉阳刚,注重山水精神的营构与表现,使画风庄重严谨、朴厚雄浑,构图饱满而博大,立体感强。并尽力撇开外来因素,专注于每一间旧屋,每一个小院,每一组山石,每一块黄土高坡,每一颗树,每一节河流,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揭示出信息飞速递送脑际所闪现出的西部历史的文明和辉煌。漫长岁月,我以不知疲倦的经历和浓厚的兴致,执着地探索着无声山石的历史沧桑和大自然的阳刚之美。在山水绘画的创作中。注重写实、注重气势、注重光和影的变化,讲究意境、讲究透视,追求厚重、追求变化,无论是意象之间、具象之间、光阴之间还是笔墨之间、虚实之间,明暗之间给人舒展、流畅、和谐、力量之美感。其实,很多时候,笔墨是可以笔随形运、墨从笔变,从而使得笔骨墨韵,相得益彰,神形兼备。“身行万里半天下,归来还看自家山。”在这片被秦风汉月熏染着的高天伟地、被冰峰雪岭守望着的静谧大野、被洪荒大漠摩挲着的古道高原,激励着我的画笔走向旷翰无垠的西部疆域,发酵着我对清香和苦涩、挺拔和柔美、粗犷和肃穆的创作情潮。秦岭之于西部,浑然是一个被日月锤炼而成的永恒的创作母题,横亘在西部星转斗移的历史渊薮里,也横亘在我真诚、永不涣散的艺术朝圣者的心穹。野外写生时,山间的一块碎石,一捧冰雪,一泓溪流,一束野花,一簇霜凌,都是我与秦岭永不凋萎的对话。我以秦岭山人自居,我的人生哲学,我的创作信念,乃至于我的艺术生命都系于这西北一域,是大西北的深厚文化积淀孕育了我的艺术才思,也是西部雄浑的自然风貌、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给予了我无限的创作激情,我视这片神奇的自然疆域为我艺术创作的心源。

艺术长久,人生短暂,成功是很遥远的事。对我来说,从无情流逝的滔滔岁月里,捞出倏忽即过生活片段,沿着历史的传统文化的命脉,演绎出西部风光的质感和灵魂,就是一种真正的成功。我知道,一幅山水画面会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感觉,但是,只有来源于生活的作品才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我把自己融入西北一域以及秦岭的山水之中,把西北一域以及秦岭的自然景观,纳入尺幅之中,旋转出山的气势、水的灵魂、树的精神、黄土高坡的情怀,还有一个村落的气息、一个羊皮筏子遥远的梦。这些作品看上去都是我们熟悉的风景,完全荡去了浮华、伪饰和牵强的符和,但却静中有动,气象万千。可以说,高原、村落、山峰、渭河,都是一种外观和符号,而那雄伟冷峻、塞外云天、千峰雪仞、厚重博大、苍茫静穆的意境,却是遮掩不住,而呼之欲出。我想,一个画家的作品不能用简单或者是复杂这样的字眼来定位,那种变化的,流动于画外的真情、热情和激情,更需要去解读、去感悟、去思考,去进行一次又一次仔细地品味。

画为心声,只有用灵魂作画的人,才会给山水以灵魂。胸藏万壑,笔荡云峰,我希望我的画作,由写景到写心,由写实到写意,努力追求一种人天合一的大美风格。更希望在这片被秦风汉月熏染着的高天伟地,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下,不断深入生活,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灵感,在将来的山水画创作中有新的建树,收获生命的花与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