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文章

请欣赏年终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年终文章1:开病假条

文/许洪波

年终迟到的人越来越多,单位开始严肃考勤纪律。那天我迟到近一小时,就赶去医院开病假,以免年终奖泡汤。

“医生,我手腕疼。”一进诊室,我努力皱着眉头对大夫说。“还好。没肿,皮下略微淤血。给你开些‘活血止痛膏’吧。”大夫仔细检查一番,告诉我。

“我腿也疼。给我开一天病假吧。”我索性直奔主题。

“没关系的。那是剧烈运动后,肌肉缺氧,睡一觉就好了。”大夫看了看我的腿,安慰道。

“我肚子也疼。您就给我开一天病假吧。”我不得不做出一副痛苦的样子。

大夫停下笔,抬头瞧着我。

我连忙按了按腹部补充道:“就这里。这里说不出的疼。”

大夫不再问了,龙飞凤舞地开好病假条交给我,接着就叫等在我身后的那位病人。

我穿过等候就诊的长队,便得意地打开假条,只见上面写着:“自述:手疼、腿疼、肚子疼,其右肋下之疼痛无法以语言描述。给假一天!”

年终文章2:年终岁尾

文/杜立谦

生活在北方,总要在最寒冷的日子走到年终岁尾。还有什么手边的事情要做,一定不要拖延,得快马加鞭,因为年终岁尾,很仓促了。

下班回家的路上拐弯去了星巴克,读了杨绛的《我们仨》30分钟……想起从前铁凝在劝大学生们读书时曾说:“人心的诸多幽暗,需要文字点亮”。一本好书,绝对可以抚慰疲惫的心,并给疲惫的日子点亮一颗温暖的蜡烛。一本好书,虽然不能解你生活中的难题,但可以让人多一点思考。

我们平时的生活:上班,公事,家事,周末喘口气,继续上班,值班。公事的压力、家事的琐碎,周而复始,走着走着,日子就成了一个圆圈。或许旅行是这个循规蹈矩的圆圈外的一条直线,打破了常规的生活规律。在那条直线上,你真的会找到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自己。直线没有终点,游走人间也没有终点,只要一直走下去,永远都可以看到风景,同时看到从未看到过的自己。只有在旅行的时候,会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身边万物,天地之间那些诗意都在眼前。同样一杯咖啡或茶,平时喝起来似乎只为了提神,而在一个遥远的陌生小城的街角,在海边,你却可以喝出千头万绪百般风情。

爱旅行的上海女作家陈丹燕曾出版一本散文集《咖啡苦不苦》,记录了她走过的全世界很多城市的咖啡厅心得。作家在卷首篇的几句话读来心有戚戚焉,也是人为什么要旅行的最好答案:“那是属于你自己的。有时我要长风万里,有时我要归于内心,有时我要抹去自己身上所有身份的痕迹,就渴望一个透明的人,有时万里、十万里之外,竟然回到的是自己的内心。”

总说人生是一局棋,每个人的对手其实是生活,没有人知道命运之手会布下一招什么棋,你只能是见招拆招,走一步看一步。所以,那些懂生活的人,总能在任何状态下都自得其乐,相安于岁月,把最好的时光变成当下,让自己平衡、平和、自如和自信。

我们习惯于把年终岁尾作为节点,起始一些事情,盘点一些事情。但要知道,不会事事如意的,只要自己感觉尽力了就不必内疚,没有一个人一个行业是容易的。真正成功的人真的是不忘初心的,那初心的可贵,是因为它让我们在理想面前保持着卑微的姿态,即便对一切已经烂熟于心。初心焕发的那种奋不顾身的全情投入依然是值得我们保持始终的精神。勤奋、勤奋、再勤奋。所谓捷径,就是坚定的相信:成功没有捷径。大路有大路的坎坷,小路有小路的荆棘。有很多成功的中外企业家,他们的生活细节令人叹为观止,比如几十年如一日早上6点准时起床,从来没坐过上午9点以后出发的飞机,每个月坚持看10本以上的书……唯有清醒和自知,才能活得明白、做得踏实。

年终岁尾之后就是春节了,春节是对未来的开启,是小日子的大时刻。让我们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里迎接春天吧!并用很喜欢的毕淑敏的一句话送给年终岁尾的我们:让我们始终有勇气特立独行,不温不火,不疾不徐,将记忆自拔于困顿的泥沼,将希望播撒于每一寸光阴。未来,让我们大家恰到好处地幸福下去。

年终文章3:考奖金

文/魏咏华

临近年终,单位领导在会上说为了提高全体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准备组织一年一度的年底业务考试,考试采取笔试开卷形式,但严禁交头接耳等互相抄袭现象。另外,领导着重强调,此次考试成绩直接与奖金挂钩,凡是成绩高于90分的一次性奖励2000元,低于80分的免发一月奖金。

我刚调到单位不久,对自己的业务还不是十分熟悉,听说要考试,心里顿时没了底。会后,我忙向主管这次考试的刘主任要有关资料,好抓紧时间复习备考。刘主任一皱眉说:“资料?哪来的资料?没有!”让我碰了一鼻子灰,心说考试没有资料,那开卷考试时岂不是要大眼瞪小眼,怎么 答卷呀?我可不能吃这哑巴亏。于是,下班后我到书店购买了一大摞有关资料,回家后废寝忘食,开始了悬梁刺股的闭门备考生活……

等到考试那天,我们单位还请来电视台的记者来录像,准备作为典型大力宣传。考场上,令我纳闷的是,其他同事都没有带资料,唯有我桌上摆了厚厚一摞。更让我不解的是,同事们十分遵守考场纪律,谁也不互相抄袭,刷刷地自己答自己的。再说我吧,虽然手头有资料,并且早已倒背如流,但天不助我的是试卷上的题资料上一个也没有。顿时,我一下子慌了神,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胡乱答题……

考完后阅卷,刘主任把我抽去看卷,在他宣布评分标准之前,我简单地浏览了一下大家的考卷,不禁把鼻子都要笑歪了——同事们的答卷真是五花八门,哪是什么答卷呀,分明是个人才华展示大练兵,只见那些试卷上有写小说的,有写抒情诗的,甚至还有写情书的……不一而足,而选择填空题也大都是乱蒙一气……

我想就这水平,都得扣奖金呀!我赶紧向刘主任请示怎么评分,刘主任瞟了我一眼,不耐烦地说:“年轻就是年轻,你说怎么评分?人人都要90分以上啊!”听了刘主任的话,我不禁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心说这不是作弊吗。

刘主任大概看出些什么,他一拍我肩膀,嘿笑着附耳对我说:“告诉你吧,说是考试,其实是变换名目发奖金,你说大家都辛苦一年了,这奖金一个都不能少啊……”

年终文章4:2010年终感悟

文/阳光的浅笑

在年末的今天我突然想,如果新年在2月或3月就好了,这样在初春的期盼下也不会感到,一年即将过去而身边只有寒冬相伴的阴郁气氛。

在过去的一年里,感谢生命延续,让我平安的走过了一生的一部分。以史为鉴,不断的反思,反省能给自己更多启示和动力。在年末反思自己这一年过是是否有意义,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一个功课。

人生一定要有意义吗?如果是必须的,那我2010年可能是毫无疑义的一年。工作原地踏步,生活依旧按在已有过去几年的轨道平淡行驶,学识未见长。

年,一年,只是人类给自己下的定义,这种时间概念,不是物理上而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一个枷锁。时间的标尺,圈住了我们思考的范围。让我们学会在这固定的时段内,去衡量,去比较,然后再从结果中得出所谓的结论。但意义一定是要对比中进行吗?一定是要有所得有所进步才是算是有意义?

无论在过去的365天里得到了什么,我们都里死亡更近了一步。得到的与死亡的临近孰重孰轻?如果这么看也许得到的成果都不那么重要了。

最近几天在看文革的历史,虽然仅仅过去40多年,但现代的我看来就像看神话故事一样遥远。那些已经逝去的人在当时所作所为改变了中国历史,但就对于现代的我,他们的意义,他们那个年代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在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的时代,应该没有年甚至时间的概念。神创造人类的意义只是让人简单的存在,享用大地的果实,而不是让他们为了意义去存在。他们简单的存在就是意义本身。

但现在一切都改变了,有了交易,就让我们潜意识去权衡身边的一切。不停的比较,不停回顾,不停的反思,不停的探讨意义。

也许简单的存在就是生命真正的意义。简单的感受真实的生活,现在的生活。生,是一种状态,但死,肯定是一个结束。所以生的反义词不是死。生是涵盖一切的唯一。

这也许有人会说,这种说法是悲观主义或及时享乐的一种借口。但你们能给我更好的答案吗?

年末的最后一日,不是钢琴曲最后的音符,它只是风带起无数漩涡中的一个。在午夜时分,没有终止,没有开始,只有星月夜等待晨曦的又一个轮回。

年终文章5:送你一片月光

文/中爱博古

临近年终,心生两惧:一惧逢年过节,无可奈何地看时间的门缝越掩越严实,旁人的忙碌也只是见证一个人的孤单凄惶而已;二惧人多的热闹,笑脸相加的背后,难见真的欢颜,言不由衷的应酬,徒添内心的寥落寂寞。辛卯初冬夜,走出高楼拥簇的楼房,穿过城市的街区,坐在人迹稀少的滇池边,静静地守候月出。天上星星散布,汽笛声渐趋悠远,想到可以独听久违的月色,我不由心生窃喜。

遥对东方,不由想起孩时乡间的月亮,那些有月亮的晚上,是一个孤独的孩子心中最初的传奇。乡间的月亮,有时像把金质镰刀,村里的老人看见了总会讲,小孩的手别指月亮,不然晚上睡觉时月亮会割掉耳朵,眼巴巴地望着月亮,想指又不敢,那小小的心里满是矛盾。有一次,走在去稻场纳凉的路上,弯月高挂,我忍不住用手偷偷对着它指去,一想到耳朵将要被割掉,心里害怕得很,又一路哭回家央告外婆救我,外婆扯了根稻草教我扔给月亮,说月亮不会再来割我的耳朵,我依着外婆说的方子扔了稻草,夜里却还是捂着耳朵入睡。有月亮的晚上,我还曾跟在大人和少年的身后,听他们吆喝“天狗吃月亮喽”,曾在风里站在村口的池塘边独自听荷。只是后来,孩时的稻场和池塘上,纷纷建起一座座楼房。再回乡间,月亮还会升起,照在陌生的村庄上,却已分明不是当时的月亮。

之后少有看过真正的月亮。无数个行走于城市的夜晚,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落人眼里的却是高大的楼房,仰头去望头顶的星星,触目处皆是长街上刺眼的灯光。那是一个深秋的晚上,匆忙赶路回家时,我无意中看到楼宇的缝隙间挂着一轮月亮,它正忧郁地看着大地上一双双踩着灯光忙碌的步伐。我想停步看看月亮,又担心路人误会神经不正常,选择走开的时候,我不由想到,身边这群目不斜视的路人,每天生活在城市里,心中已经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欲望,有谁会在意天空中还有一轮月亮,又有谁会关心月亮的阴晴圆缺和美丽模样。

默想间,月亮已自远山跳出,我扯回了思绪,看着月亮向夜空悄移。右边忽然传来小车的喇叭声,明亮的车灯照着几个人搬啤酒,陆续又有人来人往,人声、车声、喝酒声、我无可奈何地瞅着身边的热闹,留下一声叹息后别月归去。在回家的路上,长街霓虹闪烁,我的心间泛起一片怅惘,看月亮、数星星本是如此简单的事,不曾料想岁月的不经意中,竟成了一种奢侈的愿望。

许是十五的月儿十六圆,次日一个人夜赴西山赏月。小车驱驰绕行在山路上,两旁黑色山影闪动,一轮素月悬在远空,虽然一闪而过,我的心里已有获宝般的欢喜。举目望天,星如棋布,登上高台,微风掠过,看一地溶溶月色,我不忍举步踏破,及至坐在石台上,也不敢言语,唯恐扰了这山寺的静谧。对面的山上,幽幽竹林依稀可见,苍苍古树木叶轻摇,月亮挂在树梢上。身边几缕纤巧的云,似断未断。庙宇,山林,周遭尽沐月华。清月似水,月下沉吟久不语,端一杯清茶,飘浮的香气,我小心地抿上一口,吸进的不是茶,分明是杯中的月亮。茶香醉人,月色撩人,眼前的月光宛如一条河流在弯弯流淌。

夜愈发地静了,人声已显喧嚣,随即起身,开始游走,夜风穿越肌肤,月自无言相随。仰视蓝色苍穹,星河灿烂,素月分辉,身在山上,月亮和银河竟似攀手可得,浮想浩瀚宇宙的神奇,大自然的魅力教人迷恋不尽,而肉身的凡人何等的渺小,直如今夜月光千万许,我不过其中的一缕。溺溺清风,独自凭栏,月正当空,明月多情,仍随我行。徘徊西廊,独享安静,饶是万念皆无亦是福事。我在廊台上踯躅,树下的影子,散落的月光,透过叶与叶的罅隙,怀想月神。清风吹来,斜枝上的寒鸦“哇哇”叫着,从林中的一枝飞栖到另一枝头,悚然抬头,河低月落,万里霜天静寂寥,果是秋宵月色胜春宵。

返回石台上坐下,随念而往,什么也不说,却胜似千言万语;什么也不想,却自有心意流淌。沉默的山林,古寺的蝉声,庙宇笼罩在月光之下,庄严神圣,大殿顶的琉璃瓦泛着银光,如月色下的海洋,一片一片,轻波荡漾。痴痴望月,此刻幸福无处不在。无心的赏月间,于这山上的古寺里,竟觅得尘世珍存的最后一片月光,是缘分吧,想到佛说圆满,一种异样的温暖涌入我的心房。

年终文章6:没能送出去的慰问金

文/黄健

年终岁末,我跟随主任下乡慰问贫困户。临行前,我们还特意叫上了电视台的记者。

这次慰问活动是市里统一组织的,我们对慰问对象的基本情况知之甚少。我们在乡民政助理的带领下,一同前往。一路上,我们从民政助理那里打听到了关于那户人家的一些情况。老太太近60岁,还在十月怀胎时,丈夫就牺牲在越南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老太太硬是一个人含莘茹苦把孩子拉扯成人。不料祸不单行,儿子20多岁时遭遇车祸,致使下肢瘫痪。数十年来,母子俩就这样相依为命,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汽车在乡村小路上颠簸了近半个小时,终于在两间低矮的小屋前停了下来。两间小屋,一间是灶间,另一间算是卧室。屋子很小,我们几个人进去后就显得有些拥挤。老太太正坐在门口缝补衣服,看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陌生人,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她用衣袖在长凳上用力地擦拭了几下,给我们让座,又忙乱地给我们倒水。那个瘫痪的儿子在一张厚厚的棉垫上席地而坐,正埋头扎着扫帚。

民政助理向老太太介绍说:“他们是市里来的,代表政府来慰问您来了。”主任把慰问金递给老太太,记者扛着摄像机正侍机捕捉镜头,没想到老太太却摆着手说不要。“不用救济我的,我家还过得去,真的!我是烈属,每个月都有补贴,够用了。节省点还能有点积蓄,不需要再麻烦大家了。”老太太怕我们不相信,颤悠悠地到里屋的柜子里翻出一个钱袋。那钱袋用塑料纸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她解开袋子,随着一阵稀里哗啦的响声,倒出来一小堆硬币和一小叠压得平平整整的纸币,总共也不过几十块钱吧!“我儿子虽然残疾,但会扎扫帚的手艺,他扎好了我拿到集市上去卖,一把也能挣个几块钱。这不,镇上的小学又订了几把扫帚,让我儿子扎呢!我平时有空就到附近的粮店干些零活,也能补贴补贴家用。不靠天不靠地,我们能养活自己。”老太太爽直地说。

我们一行人都感动了。我劝老太太:“这些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您就收下吧。您这点钱哪够买年货?”老太太拉开碗橱,又指指屋檐下,说:“年货都买好了。一条青鱼,二斤咸肉,鸡蛋我也留着不卖了,蔬菜自家地里都有,年糕蒸好了,花生、蚕豆也炒好了,过个年够了,多了也吃不下的,浪费了可惜。”我朝屋外望去,果真,一小块咸肉在檐下晃悠,小屋周围的菜地里,青菜、芹菜、黄芽菜在凛冽的寒风中都依然保持着勃勃的生机,全然没有丝毫颓废的样子。

众人纷纷劝老太太收下,老太太却坚决不收,我们也不再坚持。和老太太握手告别的时候,我看到一向威严的主任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在回去的路上,记者问主任新闻还播不播?主任说:“播!一定要播!就以《没能送出去的慰问金》为题。”

年终文章7:只想读书

一场盛大的年终晚会,不小心邀请了一位不速之客,桌上尽是一些粗话俗话,两位客户被劝酒劝得不知所措,我也张慌在其中。这位“先哲”批判着这个,嘲讽着那个,不顾做为一个人对人的最起码的尊重,对民族人士最起码的宗教的理解;后又听领导问及,这个人是谁请的,怎么在场中见谁打谁呢,我红着脸,羞愧难当。

这位“友人”多次向我求过职,我一直在考察他的状态中,从操盘的角度,以前见过他的风格,给客户赚钱赚得很疯狂,但更多的是赔光也是一瞬间。我心中理想的操盘手,一定是一位在个人品性上:谦卑做人的人,其实真正在期货市场大浪淘沙出来的金子,一定是在做人上:技高一筹的顶尖人物。

这两天里,我一直在读书,一个人的内涵一定是从书本中不断的提炼和获取的,一个读书近乎痴狂的人,一定是懂得伸缩进退的人,一定是一位懂得让别人自在的人,一定是一位在人多场合有着较高修养的人。

我在总结着他的时候,对读书的热爱更甚一筹,中国是世界大国,最尊崇的礼节就是学会去尊重他人,在酒桌上以自已的酒量去嘲讽别人的酒量是极其不礼貌的,对别人无端的污言秽语更是不应该的,我不知道今后再如何和这位“友人”相处,但敬而远之是一定的。

只想读书,只有读书,让我变得更加沉稳,只有读书,才会让我更加:谦虚、谨慎、随和,更懂得去理解和尊重他人。

年终文章8:年终幻曲

文/画者闲逸

年终要使人想起的是一年来的历程,得与失。获得的终究是一次成长,失去的则是一年的光阴,这是人与命运的交易。

年岁所以递增着计算,是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计自己的寿命,倘若知道,应当是递减着计算的。近了不惑之年的人所以焦急,正在于他们也同时预感知天命。人生不是一道水平之直线,它是抛物线的,一个巨大的弧,一座山峰。所以前半生多以为递增的是因为人在上坡,看不到头,只感知得到道路在上行,而只有在看见自己的顶峰时才茫然意识出山的背面,突然意识到年岁是在递减。一切如是,我以为包括尘埃,凡物都有生命,否则它们不会损坏或伴随时间的累积产生质变,哪怕一台机器,我们也要说它的寿命。

于是,在我眼中,处处都有生机,你能感觉到被无数的生命簇拥着,或者说是被一个更巨大的生命包裹。 我听到无数生命在搏动,即使在此刻的冬眠里。

你察觉不到生命吗?它紧紧围绕着你,未有一刻远离,确切的说我们彼此交融在一块。你在空气中,所以看不见空气,如之于鱼,看不见水。但我们能感知空气的存在,呼吸时能感知它的进出,行走时能感知它的推动和阻力,生命体包裹着其它的生命体,因为相互间的摩擦而体验到彼此的存在。一切都像鱼在水里一样,这种感觉是束缚的也是自由的。自由是被地心引力的驱使,不然就像是登月者的悬浮,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落脚点,抓不住一切。在瞑瞑中注定有一种次序,将生命紧紧捆牢。

自由就是这样存在于人的认知中,否则,这世间,同样的处境中怎么会有不同命运感受的人呢?小小女儿睡觉的时候手里还要抓着一颗糖果,半夜里松了手就闭着眼睛迷迷糊糊的说:“我的糖糖呢?”一颗糖在她此刻的生命里何其重要啊?我们觉得微乎其微的是因为我们都不太了解。幸福无法用别人的价值观来衡量,所以,我只想更静下心来认识自己,感受生命带给我的启迪。

远离于那些患得患失的人们,年终,紧接着新年,在这分界线上,我们不必有悲喜。

年终文章9:年关近,糍粑香

文/陈文明

在家乡,每逢年终岁末,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吃糍粑。鞭炮声声之中,伴随糍粑飘香,未及唇齿,早已被诱人的味道馋得直流口水,着实令人想念。

到了年关,父母便忙开了。为了过好一个安逸舒适的年,需要筹备诸多东西,糍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打糍粑的头天,母亲先把优选的糯米泡上,翌日便可泡得恰到好处。米粒已然变得白白胖胖,鼓鼓囊囊,像那圆满晶莹的珍珠,白皙圆润,甚是可人。

糯米当然不是泡好就打,在此之前还有一道重要程序——蒸米,即将其蒸到九分熟。蒸得太生太熟,出来的糍粑都不地道,味道不纯。这个任务一般落在母亲身上,她把泡好的糯米倒进筲箕沥干水分,而后将糯米倒入甑子蒸到九成熟。接着就是打糍粑,这属于力气活,轮到男人们出场了。

捶打的过程颇有讲究,也有意思。有两个选择,可以选择地面的石槽,或者选择石碓。但由于石碓深埋地下,不宜观赏,且操作繁琐,还有一定危险性,所以大多会选择前者。可以是一个人狂欢,也可以两人配合。

但见母亲把蒸好的糯米迅速倒入石槽,父亲抡起一根两头粗壮中间细小的木杵,往石槽中捶打起来。母亲站在一旁,紧张注视着石槽里饱受千锤百炼的米粒,在父亲休整间隙,她会用勺子把糯米翻动搅匀,或把粘在石槽边沿的摇摇欲坠的米块向内收缀,或舀起一块糯米团观其黏度。有时哥哥看得有趣,弄来一根木杵,二人你一锤我一棒,气氛变得热闹起来。当然,打糍粑是个技术活,讲究稳准快,缺一不可。若掌握不好,可能打在地上、石槽上,更有甚者配合不够默契,直接打在别人身上。约一袋烟工夫,糯米变得粘连而柔韧,经母亲验收合格,父亲和哥哥才算圆满完成任务。

糍粑出槽前,母亲先在一张簸箕里撒一层玉米粉或黄豆粉。这是异曲同工,效果一样,都是为了让糍粑收汗,防止它粘在簸箕上,但出来的样子却大相径庭——一白一黄。一切准备就绪,糍粑往上面一掀,我们就一窝蜂簇拥在簸箕旁。从整体上揪下一块,揉捏成团,轻轻按扁,一个热乎乎、胖嘟嘟、宛若小飞碟一般的糍粑宣告诞生。

糍粑吃法很多,可煎可炸可煮亦可烤,味道也因吃法而异。家里来客,糍粑也是款待客人的佳品,只是用的多是油炸。柔软的小糍粑在油里翻翻滚滚,出锅俨然变了模样,油光闪亮,金黄圆鼓。客人取上一块,蘸上猪油炒制的香料,急不可待咬上一口,咯吱一声,外皮干脆破裂,露出其中白嫩的米肉,好不诱人,直教唾液直流。我们倒也沾光,跟着吃上几块,那味道记忆犹新,外脆里嫩,咀嚼起来软而不烂,滑而不腻。加之蘸料的香味,一时之间,多种美妙滋味溢满口腔,萦绕舌尖。过了许久,齿颊留香,余味无穷。如果是自己吃,就不这么讲究了,放在火炉上烤软,甚至烤糊,蘸上白糖,或者什么都不蘸,也能大快朵颐吃上一顿。

时近年关,家乡的人们想必已正着手准备着各种年货,包括糍粑。于是,我便愈加怀念家乡,怀念家乡糍粑飘香的那些日子!

年终文章10:癸巳蛇年年终重沉思

文/疯狂小蚂蚁

已是癸巳年底,漫步在极尽归于平静的十里长道,心里却没有平静。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到了年底,难免要为癸巳蛇年总结一下。可是迟迟没有下笔, 直到今天,我突然觉得很有必要、也有目的的写个简短的总结来为甲午马年的发展打个基础。

纵观蛇年的春夏秋冬,我可谓是值得肯定的方面处于劣势,否定的方面占了上风,为什么这么说呢?简单总结如下五点:

一、精神有劲,食饭无时;

从年初到年尾,我可以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当然除了生病的间隙。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我对人生态度问题,以前的我相对比较死板、保守,只奉行学习为上的思想。今年的我呢,有了转变,就是寓学于玩 ,学玩结合;来年继续践行”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玩到老;活到老,乐到老“的理念,做个更快乐、开心的人;

也许正是由于这些,我的作息时间和就餐时间造就了不定时,这一点,我要深刻检讨,来年不能再如此下去,必须定时作息,定时就餐,保证自己有好的体力和精力去干自己的事情。

此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必须安排合理的运动时间,加强锻炼身体,当然,还要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二、浅友诸多,深交微几;

人人都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但是回顾我这一年,交的朋友倒是不少,可基本上都是泛泛之交,没有特别深的交情,有时候觉得自己特别的可悲,没有几个真心相对的朋友。古语言: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我呢?总感觉没有可以谈天论地的良友,以后不管怎么样,我要坦诚以待,真心相对,做最真实的自己。

三、技术略进,理论大退;

步入癸巳蛇年开始,我的诗词、书法、国画、篆刻、摄影等方面都在努力的学习,也许是我过于侧重技术的提升,从而轻视了理论的补给。下阶段,应该加大学习理论的力度,深入研究理论知识,理论与技术双管齐下,不可偏颇。当然,要争取各方面有更大的突破,这才是我想要的,才是我进步的动力。

四、务实常走,游学少出;

参加工作两年有余,外出基本上是为公务奔波,自己出游、观展的时间相对少了很多。这一点,我时不时在反思,大学期间,我活动范围广泛,回想起来,真是自责不已,不过,自责是次要的,关键要付诸于行动,所以以后要多去老城转转,多去美术馆和博物馆看看。

五、懒惰渐多,勤奋已少。

这一年里,自我感觉是堕落了许多,原来的勤奋劲所剩无几。我需要反思,为什么大学期间的我就那么勤奋,而如今却是懒惰,一方面可能是工作的原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调整;另一方面,可能是现在不是在干自己本专业的事情,心理的作用造成的,毕竟兴趣是最重要,为了兴趣,我可以废寝忘食。

在甲午马年即将来到的这些时日,我一直在反思过去的过失与错误,从中吸取处事的经验和教训,争取来年的发展与进步。

还是那句话自己的座右铭:走出自己的方向,奔出自己的态度,狂出自己的个性,活出自己的精彩。

为自己加油,为自己呐喊!!!

年终文章11:流年,碎语

文/花自飘零

又到了岁末年终,雪花纷飞的时节,蓦然回首,惊觉这一年以匆匆的姿态即将走到了尽头,没有惋惜亦无留恋,没有展望亦无期待,心的一隅残留的,仅仅是可怕的麻木、麻木、麻木…,常常在想,生命莫非就是反复轮回的灰色的庸常?

索然无味的日子里,偶尔也会找寻一处心灵的栖息之地,上博客里走一走,看到朋友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或追昔,或抚今,或回味,或憧憬,自己却没有想提笔抓住旧时光一丁点尾巴的冲动,思想的停滞与心灵的倦怠总是与影随行,挥之不去。于是,浑浑噩噩的虚度成了日日的反复…

或许,是忙碌的生活让身心没有了休憩的时光,长久的疲惫与厌倦交织着,灵魂仿似被上了枷锁;又或许,是早已过了成日怀揣着梦想,仰望着未来的年纪,品尝了生活的艰辛,经历了曲折的路程,少了些许的天真与单纯,多了点务实的无奈与沉稳。对于轮回里的春秋早已看惯,对于年岁的轮转也早已谙熟,赶上岁末,旧年将尽,新年复至,内心深处对年节之事尤为惧怕,虽有短暂的假期,却疲于应付太多的奔波与应酬,让本就疲惫不堪的心愈演愈甚,潜意识觉着,与其有年节一事,还不如没有来的轻松、随意,若特别的日子都能简单的过,多好!年年岁岁如是,新意何在?

恍惚中,尚记得那少不更事的年纪,对身边的一切都那么新奇,太阳每天都是出奇的明媚,生活日日都是刚出炉的新鲜,连走路都会哼着小曲,还有那美丽的青春时节,闪烁着梦幻色彩的年龄,朝气勃发的神采,不知疲倦、忧愁为何物的乐观旺盛的生命力…

而今,这当初最简单的感觉,不知何时已成了一种奢侈,是在纷扰的世俗中沉淀了,还是在物欲横流的年代迷失了,取而代之的,只是麻木迟钝地应接着一成不变的岁月的蹉跎反复,人事的沧桑变幻,年成的交替,站在过去的时光里,却寻不着自己的影子,立在未来的桥头上,却丝毫没有一丝走进风景喜悦心情。

记得有人说,无念则念消,又或许,是自己想的太多,从而招揽了过多的索累,生命终会回归平淡无奇的寻常,如四季有春暖花开的繁荣,就有万物凋零的萧瑟。人生之秋,应是天高云淡之辽阔清新,应是叶落随风之淡然宁静。

红尘缠绕,终会归寂,妖娆盛开,安静绽放。

年终文章12:老婆的年终奖我来发

文/殷海平

已是年终,朋友圈、微博,甚至有些论坛,谈论最多的是“年终奖发了多少”。有嘚瑟的,也有沮丧的,甚至还有调侃的说:“只发了点公司库存货。”好像不管多少,总能晒出点钱或物,处处有种收获的小兴奋、小乐趣。

这天,我在朋友圈瞎晃,就看到了老婆发的一条微信:个个都在晒年终奖,发红包,也不知道我今年有多少年终奖?点赞成惯性的我,一颗爱心就点出去了,没过多久,就收到老婆的私信了:“说,你几个意思?”

尽管男女平等,我也不怕老婆,但听她那语气,还是让我小紧张了一把,忙回:“没,就是想给你发个年终奖啊!”看我这脑子,转的就是特快。老婆立马一个玫瑰花发来了,还来了张露八颗小门牙的微信表情,说:“那我先谢谢老公了。”

当我还没来不及后悔,自己的那点私房钱,又被老婆瓜分了去,没想到朋友圈又一条,提醒我看的微信出现了。点开一看,还是老婆的,内容大致如下:“这一年,我可是尽心尽力在做家庭主妇这个工作。坚守岗位,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练得一手臂好肌肉,总之再辛苦都在扛着撑着,望领导看到能加大表示,也祝所有的妈妈,今年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年终奖。再次感谢老公,要给我发年终奖啦!”

这明显让我无路可退嘛!不得已,我只能看在老婆抱着我家儿子的照片下,再次点赞,送出一个爱心。咬咬牙,找出了老婆的支付宝,转了个“巨额”红包。

细思量,这一年来,我家老婆确实也不易,放着原本舒服的工作不做,只为了全心全意带孩子,对自己的衣服、化妆品,还有交际一律从简,甚至省略。转眼我家的羊宝宝就要跨猴年,增加一岁了,而老婆为了孩子和这个家,身材走了样,什么旅行和逛街,都几乎任性不了。

从我的钱包里,转发到老婆的钱包里,真的是应该的。多少人跟我一样,计较自己的年终奖多和少,却忘记了在家为你擦地板的老妈、带娃散步的老爸,还有洗衣服换尿不湿、晚上不能睡整夜觉的老婆……他们的工作,一点也不比我少呀!我不给他们发年终奖,还会有谁给他们发呢?

今年,老婆的年终奖,我发的应该。

年终文章13:咱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文/王晓宇

年终岁尾,很多人都喜欢盘点,盘点一下这一年的收成如何,盘点一下这一年的生活如何,喜怒哀乐,大事小情,都是人生账本里最经典的一笔,也许你的人生高潮迭起,也许你的人生平淡如水,但是不管怎样都是美好的日子,只要活着,只要健康平安快乐,就是幸福的。

隔壁邻居大爷,退休后迷上了微博,热衷于在微博上发帖或者看留言,偶然想起一句话,也会跑到微博上与大家交流,拍了一张精彩的照片也会发到微博上吸引眼球,隔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就会去刷新一下,忙得不亦乐乎。

楼下新婚的小两口迷上了“微旅行”,不管是大假还是小假,只要休息,人就没有了踪影,去郊区的温泉小镇享受水疗,去爬山去滑雪,开车自驾游,吃农家菜,享受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以前,小两口经常吵架,迷上“微旅行”后,再也听不到吵架的声音了。

朋友的同事,家中有一个大龄剩女,我也见过,高学历,秀外慧中,可就是嫁不掉,她的老妈愁得头发都白了,唠唠叨叨地嘟囔:“早知道不读这么多书了,读书越多越嫁不掉。”前段时间,她终于鼓足勇气,参加了一档电视相亲节目,想不到被一个观众“盯上”了,成功牵手了一个优秀男人,她的老妈喜上眉梢,逢人就说:“幸好多念了几天书!”

咱老百姓有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和幸福方式,也许还不算太富有,也许会抱怨物价长得太快,也许会抱怨马路上车太多人太挤,可是这些都不会影响咱们幸福的指数,因为日子毕竟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毕竟一天比一天甜!

年终文章14:新年感怀

文/易州米

又到了年终岁尾,在这辞旧迎新的喜庆时刻,我忽然想说一说新年是什么。

小时候,对我们家而言,新年似乎就是一个新的月份牌。月份牌挂在爷爷奶奶卧室的东墙上,那本薄薄的纸片,并不识字的奶奶每天都记得撕去一页。但最后一页是个例外,奶奶一定要我去撕,我也乐于干这件事儿,12月31日被登在板凳上的我利索地撕掉了,月份牌就只剩下后面的一片硬纸。奶奶随手把早就准备好的新月份牌交给我,由我挂在固定着那片硬纸的钉子上,新旧交替随即完成了。

上大学时,新年是一场盛大的狂欢。为了这场狂欢,我们几个班干部从十二月上旬就开始策划,一心想的就是怎么出新出彩,怎么在创意和内容上超过其他的班。当然,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我们从来没忘记要处处体现文艺范儿。记得有一年新年前外国文学课刚刚讲了莎士比亚,于是我提议用一台别出心裁的话剧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那台话剧是由《哈姆雷特》《茶馆》和《日出》三剧改编而成,虽说算不上恶搞,但也是实足的穿越剧。全班三十几个同学人人都是演员,个个演得都很投入。台词中既有英语,又有京腔普通话,还不时冒出来几句上海方言,引得被我们请来作观众的诸位老师止不住地捧腹大笑。

大学毕业后,我留校在办公室做文字工作,新年对我而言就是一篇贺词。为了写好这篇贺词,我必须回头看,盘点学校一年的工作,回顾那些与师生们息息相关的大事小情,那些曾带给大家激情和感动的瞬间。同时,我还得展望未来,畅想新一年的机遇与挑战,种种困难和美好。写新年贺词虽然是我的工作,但我会带着感情做这件事,逝去的和即将到来的,都会令我注力笔端。除此之外,我还会为自己写一篇新年贺词,祝贺一年来的进步和成长,同时也罗列几件最典型的糗事,当然最后不会忘记给自己鼓一把劲儿。

现在,作为一名四十几岁的中年教师,新的一年早已是列入工作计划的日子,读书、教书、写作,一切都会按部就班。不过,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同样也是激动和忙碌的。比如现在,我正在一条条回复学生们的微信。对这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我想在微信中回赠的实在太多了,除了衷心的祝福之外,我还附带了一张小小的书单,上面都是2015年我读过的最好的书。可以想象一些学生收到这张书单时的表情,但我不觉得这有煞节日的风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了读书,毕竟有书相伴的日子才是充实的。

年终文章15:流年的贺卡

文/尹成荣

又到年终岁尾亲朋好友互送贺卡的时候,现在送贺卡大多是网上的电子贺卡,鼠标一点,精美的贺卡就发到对方的邮箱或是QQ微信里,快捷又方便。而我却怀念年少时同学们互相赠送的那些纸质贺卡。

有一次,我给女儿找照片,在一个旧信封里竟然找到一些上学时同学们赠送的贺卡。虽然年代久远,但字迹依然清晰。贺卡有男生送的也有女生送的,字迹有的娟秀,有的潇洒,有的工整,有的潦草,都是一些平常祝福话,只有几个同学另外加了几句如诗般的语句,显得与众不同。

细细翻看着那些贺卡,真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当时也有精美一些的贺卡,但很少有同学买,因为那时生活条件艰苦,不允许我们浪费。贺卡不在多精美价钱多贵,上面的祝福却是记忆中最美好的,那是流年的回忆。时光无情,无法让它倒流,更不能抓住固定,万幸的是留下这一张张小小的贺卡,让我找回了当年的心情和感动。

记得那时候,一到元旦,同学们就开始送贺卡。先是给自己最要好的朋友送,然后给同桌、前后桌同学送。同学们收到贺卡都很高兴,这不仅仅是一种节日祝福形式,更是一种同学间的友谊传递。只是没过多久,大多同学的贺卡因为种种原因遗失了,而我则一直保存着,像宝贝一样珍藏起来,一来做纪念,二来作为那个青涩时光的见证。

我把贺卡拍下来传到微信的同学群里,大家看到都非常惊喜,纷纷询问有没有自己送的。当看到自己的贺卡都非常得意,因为过了这么多年我依然保留着他们的贺卡,自然是很珍贵。而没送贺卡的同学,不免发出遗憾的唏嘘声,甚至嫉妒那些被我保存贺卡的同学。此时,好多同学都在后悔,当初没有把贺卡保留下来,没有留下那美好的青春时光的印记。

在我晒贺卡时,有一个暗恋我的同学悄悄发小窗口对我说,保留他的贺卡让他非常感动,虽然当初我没接受他的感情,但看到自己的贺卡让我珍藏这么久,还是非常激动。看着他激动的样子,我也不禁也被感动了。小小的贺卡给同学们带来了惊喜和快乐,这比什么都珍贵。

小小贺卡珍藏着记忆,时光仿佛在贺卡上停留,让我在感动和欣慰的同时,更明白一个道理:珍惜当前的好时光,给生活多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