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的文章

请欣赏迎春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迎春的文章1:又见迎春花儿开

文/舒舒觉罗

三月上旬的济南天气出奇的暖,离开家时仍旧身着冬装的我,感到的不是春寒料峭,而是难耐的燥热。刚想打开车窗吹一点凉爽的风,扑面而进的却是滚滚浮尘,无奈只好又将车窗紧紧锁闭。

车子一拐进学校的校园里,最先撞进眼眸的是一丛丛的、色彩温暖的金黄——啊!迎春花开满了枝头。原来伴随着济南气候的急遽转暖,性急的迎春花耐不住整整一个冬季的寂寞,已经率先绽放出它的娇美与妩媚。

故乡似乎没有迎春花,至少我在那里生活的时候没有见过。初识迎春花是在大学校园里,第一个寒假过后。虽不再戴着新生的“头衔”,但毕竟对校园里的许多事物不如老生那样明了,仍存有极强的好奇心。于是趁着还没开始上课,就与同样爱玩的同学相约,边聊边唱地四处溜达起来。

很快,山坡上的一片花丛引起了我们的兴趣,那一丛丛的温暖的金黄在仍旧带着点点寒意的风中,妩媚地摇曳着。当时不知道那花儿的名字,只是一见钟情地喜欢:因为她春寒中的暖;因为她纯纯的黄;因为她花蕊的娇小;因为她花瓣的秀美;因为并不刚毅的她那份“出人头地”的性急……她是那么的素雅,那么的清新,那么的充满生机,不得不叫人刮目相看。

同学告诉我:这就是迎春花。哦!原来这就是迎春花。在“破四旧”的年代里,曾偷偷地看过冯德英先生的《迎春花》,当时这还是一本“禁书”,一边读着书一边在脑海里想象过迎春花的模样,却直到如今才认识了她的真实容颜:迎春花开着鹅黄色的花朵,并不大,样子像个小喇叭,有的朝下,犹如倒挂的金钟;有的朝上,好像在吹奏着“春之曲”。她的枝条纤长而尖细,呈四棱形从根到梢由粗渐细,枝青花黄蕾泛红,搭配的十分和谐。她没有玫瑰那么娇嫩,也没有牡丹那样芳香,但却不畏严寒,以顽强的意志在寒冷的初春泛绿﹑吐蕾﹑开花,第一报告春天的来临。

忍不住采下几朵娇小的花朵,轻轻地夹在随身携带的书本里,带回了宿舍。不几日,花朵就干枯成了“标本”,却还保持着鲜活的色泽,金黄温暖。我曾用她制作了几个别致的书签,寄给了儿时的好友,引得他们跟随着我爱上了迎春花。

因了心中的爱,就时常关注对于她的描述,于是知道了许多。最喜欢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那首《代迎春花招刘郎中》的七绝,代花招友,风趣极了:“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这分明是夫子自道:与松竹为邻,不与世俗的桃李争媚,而是独自开在“未有花时”的风雪寒天!也爱宋代诗人赵师侠曾经填过的一首专门讴歌迎春花的《清平乐》词,词中写尽了她的形貌、风韵:“纤浓娇小,也解争春早。占得中央颜色好,装点枝枝新巧。东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乞丐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

以后,在迎春花的花开花落中,我又走过了风风雨雨三十多年的人生。在每一个初春时节,迎春花都会用她的“小喇叭”对我吹奏出新年的迎春曲。

在我生活的城市依然春寒凛冽、万物萧瑟时,我却在温暖的济南,今年里第一次看到了让我心中记挂的迎春花。下车后,我没有马上去学校招待所登记,而是来到花丛旁,静静地看,细细地赏,认真地拍。于是,我再一次拥有了鲜活的迎春花,而这些金黄色的迎春花将伴随我又一个四季轮回。

迎春的文章2:故乡的植物

文/李汉荣

柳儿、迎春、栀子、桂花、春兰、梨花、百合、草莓、木槿、薄荷、橘儿、莲花、小菊、水仙、玉兰、藿香、苜蓿……你走在村庄里,叫着花木的名字,却听见满村的姑娘都在回答你。记住,我们这里的女孩儿,和大自然同名同姓。你随便喊一棵花木的名字,就喊来一个温柔的姑娘。

白菜,微胖的身材,欢喜的容颜,那么白净、温存、安分的样子,像一群贤淑的小媳妇,安静地坐在有些凉意的地上,令人心生怜惜。要不是她们已出嫁了,我真想“娶”一个抱回家。

我家的葫芦藤儿,扛着几个葫芦越过院墙,挂在谢婶家窗前;谢婶家丝瓜藤儿,揣着几个丝瓜翻过院墙,挂在我家后门前。在乡下,植物也喜欢串门聊家常,还忘不了随身带点好吃的,请芳邻尝尝鲜。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韭菜曾经接待过诗人和他的诗。此时,它们仍认真抄录着杜甫那首着名的五言诗,一字不差,默诵着一千多年前那个深情的夜晚。篱笆那边,犹飘着诗人的青衫。这是父亲的菜园。我不读诗的父亲,一年又一年精耕细作,他也在种植和延续着古国的诗史。

念小学二年级的邻居家小女儿英英,坐在门前桃树下读一本连环画,桃花落了她一身,她浑然不觉。她不知道她有多么好看,比那连环画好看多了。我在溪边读了她许久。

被老家门前指甲花反复染过的姐姐的指甲,到老了,还保持着那种粉红。哪里的水,再热的水和再冷的水,都冲不掉故乡的颜色。

红薯藤很长很长,一苗红薯的藤,要是不限制,不及时割掉其狂枝野蔓,它可能延伸到十几米之外。记得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地里的红薯藤总是疯长到紧挨着的别人家的地里,有时人家的地里也种着红薯,两家的藤儿互相纠缠在一起,无法收拾,怕割错了,伤了人家的苗也毁了自家的藤,就只好随它们相依相守苦缠苦恋。到了秋天,挖红薯的时候,忠厚的父亲,就送一些红薯给那户人家,算是赔礼道歉和补偿,说是自家的藤影响了人家的苗。过一段时间,那户人家的主人却笑眯眯地来到家里,送父亲一篮粉条,是红薯加工的,很好吃,分量大大超过了父亲送去的,因为父亲送去的红薯是加工不出这样多的粉条的。

两家的藤在交换着地气和露水,两家的人在交换着厚道和情义。一种寻常的植物,生长和传承着的,不只是淀粉、糖分、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也传承着大地的情怀,传承着世代相传的古朴民风,传承着农耕文明的伦理道德。

我从城里回到老家,偶尔也在父亲种的红薯、土豆、芋头、花生地里挖掘,锄头就那么轻轻刨挖了几下,接着就常常刨出一串吃惊:呀,一大坨一大坨的宝贝,这么多这么多的好东西。想不到,在泥土的埋没中,植物安静地、不动声色地做着多么大的事情呀。

我的父亲,以及一生劳作于田间地头的乡亲们,很少或基本没有被所谓命运埋没的牢骚,也从来没发过所谓生不逢时之类的高雅叹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他们从瓜棚和豆架上顺手拈来的古老格言。有一次回老家,我与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正在苦闷的我的老同学长安在田埂上散步,我劝慰长安:别苦闷,埋没是暂时的,总会有改变。正好被菜地里为土豆上肥培土的我的父亲听见了,说:娃娃苦闷啥?想开些,天无绝人之路。学学土豆吧,埋没了正好长东西呢。这不是埋没,这是给你培土哩。你看,我不也在给土豆培土吗?不多培点土,不埋没个差不多,土豆就不好好长,只长些懒蔓蔓。

迎春的文章3:白族人家迎春来

文/杨世明

如星星般撒落在洱源西部大山深处的一个个白族村寨,带着浓浓的乡愁,跟着新时代的步伐,每逢过年都以新的风俗,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过年美食制作,不用石器用机器。过年所需的公式和糯米面,家家户户都要在除夕夜之前赶制好。先挑选一些优质粳米,浸泡后煮熟,再放入磨得油光可鉴的大石臼中,用木杵一下一下杵碎成饭泥,再用力捏搓成立体方块,状如铝饭盒。当身强力壮的男主人杵完全家过年所需的公式时,已是满头大汗,累得直不起腰,差点瘫倒在石臼旁。按传统,大年初一、立春和元宵节的早餐吃元宵所需的糯米面,是将黑惠江峡谷所产的黏糯而喷香的糯米泡软、滤干,再背到村外的石碓或石碾里打磨成的。女主人边筛边打(碾),直至把背来的所有糯米碾打成糯米面时,已是夜幕降临。女主人早已被累得腰酸背痛腿抽筋了。

如今,磨面机、公式机、碾米机、粉碎机和打浆机等先进而高效的食品加工机器也随着强大而稳定的动力电流在惠农的春雨中普及到各村各寨,全村寨所需的豆腐、米线、公式、饵丝等过年传统美食,不到三天就会加工完毕,且比传统的手工石器加工要细嫩柔软,省时又省力!

过年宰杀肥猪,不挂腊肉爱烧烤。以往过年前,肉食因缺乏而珍贵。离街市较远的洱源白族人家在寒冬腊月里宰杀一头年猪,主要是趁寒冷的天气来腌制火腿,晾挂腊肉,灌制香肠,晾猪肝,腌制排骨,炼制猪油等,制作能常年保存的腊味肉食,以供全家人一年四季三顿饭所需的肉食和油脂。因此,以往过年宰杀肥猪,被邀请的亲戚朋友来吃杀猪饭时也只是吃些猪头肉、猪大骨、猪心肺和猪血块以及猪肠猪肚等不能腌制的杂碎。主人家最热情的表现就是割取一块鲜嫩的后腿肉,切成一盘生皮,和着酸辣兼备的蘸水,让客人大饱口福。

如今,洱源白族人家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市场上的肉食种类也逐渐丰富。村寨附近大小集市上,一年四季都有猪肉、牛肉、羊肉、鸡肉以及鱼肉等鲜美肉食在出售,应有尽有,再不必为家里来了客人而买不到鲜肉发愁了。现在过年,家里杀头肥猪,主要是招待左邻右舍、爱吃烧烤的亲朋好友、从远方归来的打工仔(妹)以及外出求学的学子。大家在宽敞的庭院里置好烧烤架,点燃炭火。被利刃切割成的肉条肉片被烤得滋滋冒油,在烧烤架上散发的香味,随着一股股油烟飘荡在庭院的上空。过年时节,白族的村村寨寨都溢满烤猪肉的香味。

过年装扮庭院,不砍“发财树”,爱挂红灯笼。以往过大年,各白族村寨各家各户都要上山选砍一棵长得笔直、骨节枝条对称美观、约高三米的松树,抬回家后竖立在庭院一角,翠绿的枝叶迎风招展,煞是好看,这叫“发财树”。据说在新的一年里,它能给全家人带来好运,可“空手出去,饱财回家”。也有的人家要再砍两棵小松树立在大门两旁,其叫“迎客松”,以示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此外,女人家还要上山采摘一些青松毛,抛撒在走廊和庭院里。满院的青松毛散发出令人舒畅的清香,给节日营造出浓浓的喜庆氛围。但现在各白族村寨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懂得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各家各户不再随意上山砍伐小松树和采摘青松毛来装扮庭院了,而是跑到集市上的商店里采购“与时俱进”的年画和对联以及大红灯笼与彩旗彩带,或买上大红纸和墨汁,恭请村里的老先生或亲自动手书写过年的红春联。大门前,左右悬挂着的大红灯笼替代了当年的“迎客松”,庭院上空飘舞的彩旗彩带替代了以往的“发财树”和“青松毛”。

如今,洱源西部山区各白族村寨的“过年风俗”也与时俱进,随着新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唯独不变的是一家老小和和睦睦地聚拢在一起,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迎接着每一个春天的到来。

迎春的文章4:云水禅心-仲伟玉

文/仲伟玉

迎春开放,杨柳发芽,春天来了,我们心的菩提,是否也随之驿动?我们每一个人,是否都有一颗云水禅心?以红尘为道场,以寂寞为菩提,来修身养性呢?

在这个繁杂的世界里,你具有怎样的云水禅心,就决定你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云水禅心,不是山中日月,也不是潺潺流水,而是对生活一颗朴实的心境。

留恋在书海中,经过阅读与吸收,在若干年后,知识就会打磨你,智慧就会磨炼你,而你就会拥有一颗书卷气的云水禅心。

留恋在山水间,被大自然所陶醉,山是你的朋友,水是你的恋人,在若干年后,你就会拥有一颗观山观水的美丽云水禅心。

人心如水,相逢似歌;浅浅相遇,淡薄相加。缘有因果,情有独钟。爱你的,自然会留下。不爱你的,纵使相留,也是枉然。爱的云水禅心会在你的心中,或者在她的心中飘荡。

爱是一片云,有时是圣洁的,有时是多彩的。飘飞的再远,始终都在有缘人的心中。

你是谁的生命过客,谁又在你的生命中驻足。如若前尘有缘,在某一个特定的地点,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爱的云水禅心定会来摆渡有缘人。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古往今来,多少爱恨情愁,多少红尘恋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化为灰烬,灰飞烟灭,只留下一个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至今流转。

春天,我只想一个人来到沈园,倾听一下陆游和唐婉千古柔肠的心跳,看一看那铭刻在石碑上、令人愁肠寸断的《钗头凤》。这个曾经给陆游和唐婉增添无限爱恋的沈园呀,在我目光触目的一刹那,我仿佛看到陆游和唐婉穿越时空向我走来,春如旧,人空瘦。而唯有这春天的沈园,花草依旧。

夏天,我只想一个人来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的长廊,听一听缠绵悱恻的《梁祝》,看他们羽化成蝶的倩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生不能相随,那就死后相随吧。但愿以死殉情的悲剧,不再上演。

秋天,我只想一个人捧读一本书,一杯茶,坐在老家藤织的椅子上煮字疗饥,斜阳照在身上,看满院硕果累累,闻秋菊的异香,沉沁在感人的诗集中。

冬天,我只想一个人围炉煮茶,品茗、赏雪,看雪花飞舞,大地一片苍茫,放飞思绪,真想来到“千山鸟飞绝,万境人踪灭。孤舟簔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我们在时间的光影里度过流年,多少往事已成追忆。繁花不惊,是禅意;银碗盛雪,亦是禅意。

我很欣赏作家雪小禅说过的一句话:“我宁愿命如草,坚韧地活成自己的样子,在旷野中做那独特的风景,这一生,我都不要当玫瑰。”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禅意。这就是作家雪小禅的一颗云水禅心。

云水禅心,禅心如水,在时间的光影和流年中,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真正地拥有一颗朴实的云水禅心吧!

迎春的文章5:春天来了

文/刘鑫阳

春天来了,迎春花开了,路边的大树上长出了嫩芽。小草探出了脑袋,一摇一摆,活像个淘气的小孩,可爱极了。路边的桃树开花了,淡淡的清香,老远就能闻到。

我喜欢竹子,竹林里的竹子看不出一点弯曲。春天里,竹子的色彩也变了,从斑驳的绿变成嫩绿,竹笋也一个个努力地从泥土里生岀小手、小脚和尖尖的头,美丽极了。

春天来了,鸟儿们也都从树洞里飞出来,叫个不停。我家对面的楼房上停着几十只小鸟,它们每天都叽叽喳喳,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每天只要有时间就拿望远镜去看看它们。它们一个个可爱无比,我喜欢它们。

春天来了,人们穿上了薄衣服,春风吹来很温暖,很多人都到河边放风筝,春风吹在脸上更是美好的。春天是美丽的、温柔的、温暖的。

迎春的文章6:蜡梅

文/钟芳

寒冬腊月,飞雪迎春,又到了蜡梅盛开的时节。一树一树的蜡梅绽蕾吐艳,凌寒怒放。

老家的庭院里,有两株颀长而挺拔的蜡梅树,那是爱花的母亲从别人家移植过来的。每到寒冬,那些叶子落得光秃秃的枝条就绽开了花朵,满树都是金黄色的花,娇小可爱,层层绽放。远远望去,如同璀璨的金星缀满枝头,给寒冷的冬日捎来一丝春的气息,正是“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空气中弥漫着沁人肺腑的清香,令人流连忘返。

这些蜡梅给我儿时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清晨,还躺在床上,就被阵阵馥郁的香气唤醒。睁开眼,透过窗户望去,灿烂的金黄映入眼帘。小小的花瓣没有绿叶的衬托,在底端花梢儿的举托下怒放,浓浓淡淡的幽香悠悠飘来,呼吸着蜡梅的清香,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每天上学前或放学后,经过它们跟前时,我都要停驻一会儿。母亲乐呵呵地对我说,瞧这朵朵蜡梅花多像一只只小金钟,它们能把春天敲出来呢,用不了多久,绿色的春天就会来到……

梅花香自苦寒来。听着母亲的话语,仰望那迎着凛冽的寒风,展开笑靥簇簇花儿,我的心灿然豁朗。

梅花历来是高风亮节和傲岸品格的寄托和象征,“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多么豪迈,多么乐观,铮铮傲骨,深深温暖着人的心灵。

雪后初晴,踏着皑皑积雪,探寻悄然绽放的蜡梅,领略那缥缈浮动的幽香,玉树琼枝的风韵,真是美不胜收。

我一直钟爱蜡梅,爱它怒放时的那份高洁,飞扬时的那份飘逸,抗击风雪时的那份品格。

迎春的文章7:冬日迎春

文/清风爽爽

阳光穿过冬日漫漫寒风,从窗外透进书房,暖暖地洒在我的身上,亲吻我的脸颊。此刻,享受着片刻宁静,屋内多静啊!只能听见头顶上空调发出的嗡嗡声。抬眼向窗外望去,几只鸟儿在昨天飘落还没有来得及融化的雪堆上用喙不停地啄着,寻找填饥食物。更多不知寒冷与疲倦的小鸟在干枯无叶的树梢上欢快地雀跃。真羡慕这些不知忧愁的小生命,它们快乐高涨的情绪深深感染着我。

真想融入它们快乐的世界,如果可能在没有尔虞我诈的世界里生活,该是何等惬意。又该是多么幸福啊!当然,如果没有可能,就让我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尽情享受宁静的时光。几天来,江东这座美丽小城,被清纯洁白的雪姑娘装扮的格外妖娆。雪后空气里透着清新香甜的味道,不喜欢人声鼎沸的喧嚣,只想一个人漫无目的走走,穿好羽绒服,推门向屋外走去。

小区花园里黄枯的草坪上铺满厚厚白雪,在阳光的照耀下,白皑皑的雪被映照泛着星光在慢慢融化,雪水渐渐渗透到泥土深处,喂养待青的小草。即将来临的春天里,大地母亲的体内正孕育着这弱小的生命。现在,是春天来临之前最寒冷的日子,可想到春天,心中便涌出一阵阵暖意,春天快要来了,寒冷还能坚持多久?

花园墙角下,几位妇女悠闲地晒着太阳,打着毛衣在闲聊。不远处,一群放寒假的七八岁十来岁的孩子在花园小道上玩耍,放着鞭炮,远处断断续续传来零星鞭炮声,再有几天,就要过年了,新年气氛越来越浓。

春节就在眼前,那些在外打工的人们,无论怎样恶劣的天气,车票即使再难买,也要想着各种办法回家。想起前几年在外工作的日子,每到春节来临,回家的脚步从没有迟疑过,快乐与痛苦并列着前行。

现在又是春运的高峰期,有多少匆匆的脚步往温暖的家里赶着,人们无论贫富,想到家心里都充满着温馨。忙碌的人们平时仿佛忘了回家的路,只有春节,中国传统的节日里,再忙碌,也要放下手里的活儿,马不停蹄的往家里赶,要的就是团圆相聚的那份喜悦,只有在这个时间里才能体会酒菜香鼻的欣悦。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冬日的时光也即将过去,春暖花开的日子就在眼前……

迎春的文章8:飞雪迎春

文/朱韵

入夜,晶莹圣洁的雪花,纷纷扬扬在天地间旋转飞舞。

皑皑白雪,是冬日的盛装,然而,温润的江南毕竟雪景难得,尤其是近年来的暖冬趋势,使大雪纷飞的景象愈发难见了。我曾在苏州园林中见过一座镶嵌着蓝玻璃的亭子,那是不寻常的蓝玻璃,即使在炎炎夏日,窗外的庭院、树木、溪流皆变为皑皑雪景,让人如梦如幻。然而,无论是真是幻,雪后的景象总是相对静止的,我最爱的还是雪花飘飘的动态过程。

隔窗观雪毕竟不太真切,还是轻轻推开门扉,来到空地上,张开双臂,面对苍穹,去拥抱这洁白无瑕的精灵吧,任凭柔软的雪花扑向面颊、扑向我的怀抱。奇怪的是,此刻,竟一点也不觉得冷,也许,正如诗人所说,绒绒的雪花,是冬天的羽毛。柔柔的羽毛,给人融融的暖意。还记得几十年前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诗人黎焕颐为赶来参加在当时工人俱乐部举行的云间迎春诗会,在车站上候车多时,当他顶着一头雪花进入会场时,我们关切地上前问他冷不冷,他笑着摇头说“很暖和”,并当场挥毫赋诗:头“等得白,头等得白,一尘不染,乃是世上最好的品质——雪朝候车。”如今颐老早已远去,在这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我依稀又见到了诗人温暖的白发……

在这美丽清净的气氛中,让人联想起鲁迅先生笔下滋润美艳的雨的精

灵。眼前的雪花那样无拘无束地飞翔,

那样自由自在地起舞,那样殷勤地散发

着一份份迎春的诗笺。也许,雪就是冬

日的诗,诗者,上天入地、信马由缰、无

拘无束也,所以诗人没有不喜欢雪的。

据说,当年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的课

堂上,讲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来思,雨雪霏霏”两句诗时,情不自禁地

憧憬着一幅在霏霏雨雪中欢庆抗战胜利

的愿景,他摇头晃脑、满怀信心地展望着

未来,情到深处、同仇敌忾,全堂师生热

泪盈眶。此刻,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大

师的长髯仿佛驾着诗魂飘然而至……

雪花飞舞,悄无声息。无边的暮色变得如此空明,仿佛是一个银雕玉砌的童话世界。在晶莹的梦乡中,我又见到了亲爱的母亲。在童年时代,妈妈曾告诉我们,下雪就是离春天不远了。但凡下雪的日子,公交车汽车难行,她必须提前一晚乘火车到达莘庄,次日一早再步行七里路,才能赶上学校的早课。临行前,她总会点起一盏晶莹剔透的雪灯,递给我们兄妹,让我们在雪地里再玩耍片刻。她骄傲地说,明天一大早,他们的校长也会拿着一盏灯守候在校门口,迎接每一位踏雪而来的老师。哦,又是这样一个飞雪迎春的傍晚,可是妈妈啊,你再不必那样归心似箭了,你可以乘坐九号线去上课了……别梦依稀中,何处有母亲的身影,唯有浅浅的车辙和模糊的脚印,伴着晶莹的雪花,在梦中闪现……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新年的脚步近了,你也收到了迎春的诗笺吗?

迎春的文章9:年,藏在故乡的家里

文/刘芳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故乡的年,从腊月开始。

进入腊月,已陆续有人家宰杀家禽备至年货了。走在邻家的门口,可以看到向阳处挂满的鸡鸭鱼肉,门口堆放着过年用的物什,空气里弥漫着年味儿。

家乡的年,年味儿十足。家家户户,都在腊月的钟声敲响下准备起年货。集镇上人声鼎沸,声音里透露出对过年的喜悦,往来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从早晨一直到下午,从嘈杂无章的环境里都可以看出年的厚度来。喜欢这样嘈杂的环境,自然闲意,显示出生活最本来的面目。小镇上的买卖声,孩子讨玩具的哭闹声,聊天嬉笑声,混在一起,宛若天成,好一幅人间的烟火图。

每至腊月,外出务工的人员也陆续从外地赶回来过年。小镇因此更加热闹起来。各项活动,游戏也开展了。写春联,烤年火,做孔明灯等等。记得儿时,总爱跟在大人后面,看他们做孔明灯。去屋后把竹子砍倒,用竹篾编成篓状,上面糊上一层塑料布或其他薄薄的什物,写上新年祝愿,在里面放上绵油,在灯下面点燃火,顺便把灯内的火也点着,火的热气充满了孔明灯内,看准时机,送上空去。仰头观望,红色亮丽的灯影布满头顶的夜空,红彤彤的孔明灯寄托着新年的心愿。

年根儿的习俗,妇人都守着。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温暖着一个家的氛围。男人则劈柴,放炮,贴春联。写好的春联在桌上晾干,门框上还留有去年春联腐烂的痕迹,沿着这个对联再覆上一层新的或是除旧再贴,春联落门,新的一年,便就此开始。

年三十的晚上是睡不了觉的,为了守岁。整夜的狂欢,放鞭炮,吃年糕,看春晚,拿着糖果去串门,从这一家到那一家,怀揣着祝福和满满的喜乐。这晚,每家都摆满了年食儿,主人迎客,说喜庆话,讨个吉利。举家在爆竹声中辞旧岁。可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欢乐中迎接新的一年。

家乡的年,也是游子思念的地方。大伯在外地工作,多年未回家一次。前日他给家里打电话,说今年不回来了。谁料,他与在外地的老乡喝酒闲聊,老乡说他明天就回去。不知大伯喝多了,还是发自内心的对家的渴望,竟然哭倒在地,众人都拉不起来。次日,他抛去羁绊启程回家。这浓浓的乡情一直在他心里陪伴着他。家,不仅仅是家,是一种情思的牵挂。

“年”藏在家里, “家”里藏着年。家与年合在一起,是一种融于水的亲情团聚。“借问团圆何处有?众人遥指是家乡。”

年啊,就藏在那故乡的家里。

迎春的文章10:迎春最先开

文/章铜胜

第一次见到迎春花,是在很多年前,春节去走亲戚,路过一处山塘,从一户人家依塘而筑的院墙边,一大丛枝条如瀑纷披,垂落而下,枝上缀满明黄细小的花朵,在明媚的阳光下,在清澈春水的倒影里,那一片金黄,明媚照眼,就像是为苍灰阴冷的冬天无情地画上了一个休止符,坚定而决绝。其时,我并不知道这就是迎春,只是觉得春风未暖,花先迎春,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一种陌生的植物,在某个相遇的瞬间,你也会有如遇见一个熟悉朋友般的相知,会心有所感,惺惺相惜。是那些植物给了你某种感触,也或者是在你心中一直深藏着的某种情感,被一种植物所唤醒,是被它的花、叶、独立的姿态,或是这种植物与众不同的品格所触动,因之而生发出一些别样的情绪。那些植物不是为你而存在的,它们只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为你积累的情绪找到了一个表达的出口,或者是催化了你的情感在瞬间喷发。这样的感受是可遇却难求的。

有些植物,唯有用心,才能去认识去感知它,将它视为生命中的相知。如一丛迎春,它们年年岁岁地在山野,在篱边,在不被人注意的一隅,静生默长,开开落落,枯枯荣荣。如那些卑微弱小的生命,只为自己而存在,它们不会因你的关注而绽放生命的璀璨,也不会因你的漠视而萎靡萧索。

正因如此,我们常常会漠视许多美好事物的存在,而只在乎自身的感受。就像我,见过那么多次的迎春花开,也没有过多地去留意它,甚至没有多看它一眼,这样的态度,是一种对生命的潦草和敷衍,它注定会让你失去更多更有意义的人生体验。

认识迎春,是在学习园艺之后,知道迎春是木樨科的一种,花色金黄,叶丛翠绿。它们并不受人重视,即使是专业的园丁,也只是将迎春点植在湖边、溪畔、桥头、墙隅,或是在草坪、林缘、坡地,作为营造景观的一种陪衬。没有迎春,人们会选择其他的灌木,如开花的杜鹃、常绿的黄杨。迎春在园林景观中不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相反却是可有可无的角色。而迎春并不在意,总是在早春的不经意间,花开满枝,给喜欢它的人们一些惊喜。

感知迎春,困难了许多。就像很多一直存在于内心的情感和感怀的东西,需要我们经历一些人生的磨难,在生活的砥砺前行中去感去悟。你不用心用情,这些感情会一直沉睡,等待着被你唤醒的那一天。有时候,它需要一种遇见的缘分。如迎春,我与它在最初相遇时的陌生,到后来生出一些偏爱,于每年的初春都去寻它的芳影,就像去看一个经年未见的熟悉朋友。

我喜欢清晨的初阳之下,在春水新涨的湖边,去看一丛迎春花的浪漫开放。那是新年之后,我见过的第一丛热闹开放的花朵,在纷披而下的垂枝上,花儿细细小小,挤挤挨挨,像幼儿园里排排坐,等着分糖果的孩子的笑脸,张扬着、嬉笑着,金黄一片,满是春天的稚嫩。走近,伸手去摸,有一点清凉,那是花心里藏着的一点清露,有一丝的凉意,迎春该是有着一片冰心的。

在早春,含着冰心,灿然开放的迎春,像是素朴的乡间女子,有着照水清柔的明艳,也有着迎来春风最先开的勇气,于平凡中,就见出一丛黄花吹开春风的可贵了。

迎春的文章11:望梅知春归

文/蓝冰

每年春到,我总要去看迎春梅。它是春的信使。

在北方的乡下,哪里都能见到它。崖壁顶、石缝间、山坡上、田野旁,闻到梅香,旁边一定就有它。向阳或山阴,近水或近山,都有它的身影。迎春梅开的时候,春天也就到了。

梅枝上,点点花蕾如铃,仿佛风动便响。一树梅花开时,远望如锦如霞,如烟花绽放。连成一片时,蓝天白云为底,它们便如满天的星河。

花蕾暗红,遥望如枸杞子。初吐的花蕾被萼片包裹,粒粒如黄豆。待绽的花蕾修长,顶端渐尖,呈锥形,表层油亮,足以窥见其内心的急切和生命的饱满。每一根枝条,都是生命的河流;每一个花蕾,都是一条从远方返航的银鱼。生命神秘而美好。

半开的花,像波浪状边缘的喇叭,羞羞答答,半粉半黄。花看半开,这时的花最是可爱。绽放了的花,如满月小鸡的黄,嫩而淡雅,或六瓣,或五瓣。

在灰白色的枯草中,常会乍见梅花一朵,娇嫩可爱,疑为采花人遗落,向花而去,却见枝藏其间,与枯草一色。假以时日,它们便会华枝春满,惊艳了目光,也照亮了枯萎。时序和生命,感慨或叹息,都在一枝春里。

迎春梅枝色暗,如朽木,如灰土,纵使微有绿意,也不张扬。因为它潜伏在冬末,引领春天,它必须低到尘埃里,必须以毫无辨识度的形象隐忍着,好在刹那间燃放,插上春天的旗帜。

不管你看不看,梅都那么开着、香着,春都那么来着。

但,看梅的人,站在春天的边缘,与梅同在,她的眼里、心里,就看到香气了。

迎春的文章12:迎春花儿开

文/金克义

柳哨还没有吹响,迎春花就开了;桃花水还没到来,迎春花就开了;紫燕还没有做完冬天的最后一场梦,迎春花就开了。当然,我这里说的不是温室里的迎春花,不是木本的迎春花,也不是所谓的迎春的梅花,而是北方的迎春花,草本的迎春花,野性的迎春花,前卫的迎春花,也叫冰凌花。她是大自然迎春花中的最原始版本,是高纬度地区觉悟最早的灵魂。她以透明的金黄,最先扯起春天的旗帜,组织起一支小小的娘子军,开始了诗意的行走路线。她不需要优越的软环境,不需要人工配送的温度,在险象环生的背景下,她悄悄地打开自己的心灵,给貌似强大的冬天一记响亮的耳光。她似乎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堪一击,固执地摇着黄色的小旗,向漫天风雪,遍地寒流发起了最初的圣战。

就在冻土上的寒流还在张牙舞爪之际,迎春花在向阳的山坡上悄悄地睁开媚眼。她最先吹响了迎春的集结号,在被严冬压迫最重的地方,开始了突围行动。面对强大的残冬势力,她随时都有被击溃的可能。不排除有些花朵倒在通往春天的路上。但是她们代表的却是温暖,代表的却是生机,代表的却是春风的意志,代表的却是战胜苦寒的价值。寒冷可能不会让迎春花随时达到目的,但是这些小小的灯笼已经出发,点燃了金黄金黄的希望。我看到她身边的残雪,还不肯轻易退位,冰层下的小河却涌动起春潮,它在倾听迎春花的心跳。

作为春天的信使,她在季节的拐点上出现,给时令的转折点缀上清香。作为春意融融的向导,迎春花还要跋涉一段乍暖还寒的道路,直到最后一抹阴影被春风融化,直到小鸟的忧伤在沉重的翅膀上消失,迎春花才能结束自己的使命,揭开百花盛开的序幕。

迎春花有女孩一样天真的笑容,有童话一样迷幻的色彩,有民歌一样朴素的表情,有蝴蝶一样灵动的诗意。她不用着名二字包装自己,不用炫彩二字炒作自己,不用辉煌二字吹嘘自己,她没有野心,没有权欲,没有利用春天的旗帜兜售自己的私货,当田野上初见新绿,百鸟登上枝头,回头再去寻找她的时候,她已经不见了踪影,甚至没留下任何痕迹。

迎春的文章13:迎春花开……

文/飘如尘烟

这个美丽的季节,春意盎然,微风像你的手轻抚我面,那般柔和而温情。小区里的迎春花就像一簇簇金色的小火炬在春光下闪耀,一如你我最初的邂逅

最初我们是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我的旅程中不曾有你驻留,你的世界我也不曾到过。谁曾想到,我的一篇文字触动你心,我倾诉的情感得到了你的理解,轻描淡写的几句客套话,漫不经心的呵呵,哈哈之后,竟然让你我有了故事的开始。接下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随意,一切都是那么淡然,没有半点修饰,以为这只是一段虚幻中的交往。

现在,我确定是当初那一份不经意之间的曼妙之缘让我们今生注定牵手而行!

迎春花的香气扑鼻,将双眼微闭,一缕缕温暖而清新的味道缓缓地沁入体内,说不出的惬意和舒畅。那些曾今看是平淡的一幕幕,此刻回想起来竟然如此美妙。你的健谈,你的生意经,你的理念,在我这样一个迂腐的文人看来,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恍然还是那么的遥远。在这之前,我不曾遇到过像你这样的女子。一直以来或者说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打着一份很是清闲却拿着微薄薪水的工作,既不与人争夺名利也不与人攀比富贵,既不要养家糊口,也没有什么病痛折磨,薪水所不多也够用了,然后沉迷在自己的文字中不问俗世。

而你,很早就驰骋商场,创造过辉煌的财富,经历过大起大落,早已练就了纵横江湖的本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中强人。

我曾想,我们不是同路人。可我们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我们都一样大半生在四处漂泊,有着很多相似的经历,很多相同的感受,很多只有漂泊者才能体会到的情感。如果岁月的腐蚀,世间的冷暖已使得我伤痕累累千疮百孔了,那么你何尝又不是饱经风霜历尽艰难的?俗世堇色的天空下,我们就像那莞杂的野草在别人的践踏下坚强的活着,风雨几度摧残,我们又几度站起来拼命的抗争。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彼此欣赏。曾几何时,我拖着沉重的步伐在红尘游离,混混沉沉,看不清前路在何方,人到中年了还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一段段爱灰飞烟灭,一段段情飘逝远去,心像是浮萍,无根无足,空空荡荡不知所以。迷茫中发觉自己真的身心憔悴了。我以为自己有可能就这样孤独一生,我以为自己就这样寂寥的老去。直到你的出现,我平静的心里荡起涟漪,黑暗当中看见了一丝光明。感受着你深情的爱意,我清楚的意识到,你就是我此生可以托付的女人,我明白了自己需要的就是一份安宁,一个温暖的港湾。

知道吗?我一生中经过无数的女人,而你却是唯一让我有安全感的女子。在这些共有的日子,你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的饮食起居,替我烧饭洗衣替我挤好牙膏替我搓背泡脚,一幕幕温情的场景像是一个个镜头在我脑海里反复闪现。我觉得自己很幸福,觉得自己的日子好惬意,这样的日子是我大半生漂泊生涯中从未有过的经历。而你这样的女人也是我从未遇到过的。我尽情沉醉在你的百般呵护中,心,暖暖地。真的,我好感动。你所为我做的一切,是你以前从未有过的行为。你没有下过厨,现在却天天在油烟中为我烧菜,你连自己的衣服都是老妈洗的,现在却每天看见你在卫生间搓衣刷鞋,你是那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人。看着你忙绿的身影,我不经在心中和喟叹,有妻如此,夫所何求?

人间四月芳菲天,一切都因有你的存在使平淡的日子变的那么温暖那么可醉人心,就像这金盏花的香味清透却扑鼻。

你是那样的好那样的温存和善解人意,我时常卑微的想,我这样一个柳絮般的男子怎能给予你想要的幸福?可是,自从相识以来,我努力的改变了很多,我努力的想和你在逝水流年中好好的相亲相爱。我也明白,前方还有很远的路需要我们搀扶着行走。我不惧怕和担忧,你我都经历过人世间无数的风风雨雨,像这迎春花一样,没有月季的艳丽多姿,没有茉莉的芳香袭人,更没有菊花的五颜六色,但它却不畏严寒,冒着寒风,第一个向春天走来。

诚如你我。虽然我的无名指上还留有往日的戒痕,虽然我心深处还有前情的痕迹,可我明白,一切的过往不过是镜花岁月,那些留在回忆中的感伤终是抵不住你温柔的呵护。因有了你,我可以从容的面对前情旧事,因有了你,我可以将往事遗忘,因有了你,我可以把忧伤丢抛在风里。自此以后,我只想与你厮守着这份安宁,与你一起沐浴在暖阳下,来日我们必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居所,不需有多大不需有多华丽,但却安逸温暖,让它爬满青藤,种上很多的花儿,迎春花,金盏花,凤凰木,蔷薇……晚间放一把藤椅于其中,看花儿绽放的样子,听他们悄悄的说着情话。

这些迎春花儿,远远的望去,就像一个个小喇叭,组成一条长长的星河,花儿的周身散放出金黄色的诺言。不远的将来,我们所经之地铺满了鲜花,我将牵着你的手走进我这一生最初最后的殿堂,为你许下誓言,为你披上圣洁的婚纱,然后我们一起好好的活着,幸福的老去,直到永远。

迎春的文章14:大师妙笔书迎春

文/荆墨

“二月迎春花盛柳,清香满串荡悠悠。”当百花还沉迷于深深的睡梦中时,迎春花早已踏着寒冬未尽的霜冻,悄然绽放。迎春花素妆淡雅,朴实无华,为大地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深受人们的喜爱。

迎春花是春天的使者,是生命、希望、活力的象征。郭沫若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写了一本诗集《百花齐放》,载有101首写花的诗,每种花都有一幅木刻,十分精美。其中《迎春花》这样写道:“春天来了,我们的花开的比较早,金黄色的小小喇叭,压满了枝条。花多,花期长,或许是我们的好处,缺少香气,认真说是有点儿单调。不过,我们的枝条还相当的柔软,可以让园艺家们作任意的蟠缠。”作家写出了迎春花的特点,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迎春花具有默默奉献、积极进取的情怀。她是金色的小喇叭,百草在她的吹奏中苏醒,百花在她的歌声中开放。1963年1月31日,周恩来总理夫妇拜访作家、盆景艺术大师周瘦鹃,走进“爱莲堂”。周瘦鹃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特地献上了一束迎春花。周总理一边观赏“爱莲堂”的盆景、诗画,一边与园艺家亲切交谈。周瘦鹃特地赋诗:“殷殷促膝话家常,读画看花兴倍长。三沐三熏温暖甚,一时春满爱莲堂。”一段佳话,让人羡慕不已。

迎春花还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的特点。张恨水先生对早年北京最初的印象,就是迎春花带来的。早春时节,满街的路树,正发着嫩绿色的细芽,告诉行人春来了。若是顺着东西长安街的马路,一直向中央走,到了天安门外市民花圃里,便可以看到左边平地堆起一片红色,是榆叶梅,右边一片黄色,是迎春花。其间杂以点缀的叶子,真个如锦绣铺地一般。加上绿亮黄瓦的高楼之下,是双耸玉阙,四绕红墙,画师也画不出这伟大美丽的景致来。

自然界中有迎春花,曹雪芹的笔下也有迎春。贾府里二小姐迎春,外貌是:“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迎春由贾赦作主,嫁给孙绍祖,此人绰号“中山狼”,是一个骄奢淫荡、作践妇女的虐待狂。可怜迎春这个“侯门艳质”、“公府千金”,在他的拳打脚踢之下,只有一年时间就一命呜呼,魂归阴曹。如果说,迎春花是最早开放的花朵的话,那么迎春恰恰是大观园里最早出阁的闺女。可惜她迎来的不是明媚的春光,却是金风萧瑟的晚秋。

由此看来,迎春花虽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玫瑰的艳丽,没有梅花的清雅,但迎春花自有自己的快乐。无论是作为农人的花篱,还是雅人的盆栽,她总是那么寂寞地开放;迎春花开,绽放的不仅是一种美丽,更重要的是,她要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了!

迎春的文章15:电子鞭炮迎春接福

文/唐文胜

新春佳节前夕,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新春佳节里,我见证了年过七旬的新潮老妈用电子鞭炮迎春接福的新风尚,内心充满了欣慰和敬意。

在我的老家,一直都有过年用鞭炮、烟花除夕凌晨开财门、春节迎接亲朋好友拜年的习俗,为此除夕前一天我让进城的老妈买几十挂纸制鞭炮和一些烟花回来庆贺新年,可老妈却从超市里拎回了一盒包装精美的电子鞭炮。我大惑不解,满脸诧异地问老妈:“妈妈,我们这个县城又没有禁止燃放鞭炮和烟花,你怎么买回了这种洋玩意?像玩具。我要的纸制鞭炮和烟花呢?”老妈从精美纸盒里拿出一串长长的电子鞭炮说:“这就是鞭炮呀!今年过年,我们就用这种电子鞭炮迎春接福了。”“这样的鞭炮怎么迎亲接友呀?炸起来不仅不响亮,而且也制造不出过年的喜庆气氛,亲朋好友会笑话我们小气的。”我有些不满意地说。老妈乐呵呵地说:“你多心了,这种鞭炮放起来既不污染环境又安全卫生,而且也制作精美喜庆,比燃放传统鞭炮省钱多了,还可以无限期使用,亲朋好友不会说什么的。”没想到新潮老妈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节俭意识这么好,想想自己小时候过年因为燃放纸制鞭炮被炸伤手指,一次不小心还引发一场小火灾的如烟往事,以及鞭炮炸响后的满地纸屑和烟雾,每年过春节近500元的鞭炮费用,我顺从了老妈的意思,新年新风尚,这个春节就用电子鞭炮迎春接福。

于是从除夕到新春假期,我们家就用这种电子鞭炮迎亲送友。没想到的是,亲朋好友见了我们家使用的这种电子鞭炮后,都表现了极大的兴趣,纷纷表示来年新春佳节他们也改用这种电子鞭炮迎春接福。听到众亲友都这样说,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而新潮老妈也在一边偷着乐呢!

迎春的文章16:迎春

文/村姑

二十多年前,弘家可以说是村南最穷的人家。那时弘都上初中了,还穿着补丁裤子,学费书费也常常拖欠。老师来家访,看到弘的母亲躺在床上不能动,瓦房漏雨了,牛毛毡盖着,山墙快塌了,旧椽子顶着,唯有门前一丛正开的迎春花给这个家增添了一些亮色。

老师叹了口气,摸了摸他的头,没再提学费的事。

弘还是辍学了。家里七八亩山地,割麦、拉粪、出红薯,都不是父亲一个人能干得了的。

弘吆喝着牛犁地,扶着耧耩地。田野里的风吹着他的脸,也强壮着他的身体。十七岁那年,镇上的钢制家具厂招学徒,弘去了,三个月就当了组长。同去的村里人说,弘就不知道啥是累,下班了,别人睡觉打牌,他趴在床边画零件。

二十岁,弘当了车间主任,后来成了最年轻的生产厂长,家里盖了红砖平房,娶了漂亮媳妇。村里人激励自家孩子时,常说:你看人家弘!

弘设计生产的钢制办公桌积压厉害,厂里工资发不下来。弘借了点钱到省城去销售。

租不起门面房,弘就租个小仓库,白天骑着自行车,带着小册子到处上门推销,夜里则把每台产品都一一检修、打磨,不放过一个小细节。

几个月没有卖出一台桌子,弘天天吃挂面馒头。妻子说,要不回来吧,种地也能养活一家人。弘说,家门口的迎春花是我小时候从野地里挖来的,那么冷的天,它也照样开花,我这点苦算啥?

总算卖出了第一批办公桌。货款到手的时候,弘去小饭店要了一大份烩面,吃完了,摸着肚子嘿嘿地笑。

这种办公桌渐渐流行开来。后来,来省城卖同版办公桌的销售点有十多家,但谁家的生意也比不过弘。

四年前,弘开办了自己的钢制家具厂,人人都说弘成了大老板。可弘农忙回到家照样去地里扛麦袋、掰玉米,穿着打扮和村人也没啥区别。

春节里,村里敲锣打鼓在广场上召开道德大讲堂,干部拿出一块匾,说要挂在弘家大门上。为啥?原来这两年,弘每月都给五保户东山和低保户老仓家200元。前一段村里的小强出车祸了,留下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弘听说了,当即给小强家打过来1000元。还说,以后每月给俩孩子500元,直到孩子大学毕业。

道德大讲堂上,弘说,迎春花在寒风中还坚持开花哩,人咋能让困难吓趴下?只要有双手,什么都不怕。

这个春节,弘成了村南村北谈论的话题。

弘家门前,迎春花葳蕤着,四棱形的绿枝上,鼓着排排褐红的花苞,有一些已张开明黄的小喇叭,吹响了春的序曲。“勤劳人家先致富,向阳花木早逢春”的红对联,“爱心惠邻”的金匾,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