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小城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小城的文章1:小城听雨
文/雪逸
有一次,我说“来小城听雨,一定很美”,于是就来了……
这是一座诗意的江南小城,它非常适合一个雨季,氤氲的雨丝,缠绵着闲适的温柔,便就可浸在如烟似梦里想起心事来,这心事如缕缕烟雾,濡湿到某个深处,便也羽化成一个故事,想必,这样的故事一定唯美。
不知道什么时候,恋上这个小城,一次次踏足,总有印痕留下,或喜的、或忧的、或怒的、或痛的,一滴滴丢在这里,搁浅着悱恻,总是让人割舍不下,来了,去了,心却悄悄的丢下了。是为某个雨巷,还是雨巷里的那个人……记忆的深处,如宣纸里的墨影,能淡出若烟的写意,可以为她写诗,为她写小说,为她写精美散文,可总是写不出心底隐秘,那是封存的一坛女儿红,酿着满满的心事,总是在某个雨天里,与人邂逅一份湿湿的旧事。
那一次我来小城,是为了一个未曾谋面的朋友,记得,那是一个诗意的茶楼,雅致里流淌着艺术的气息,这个格调是我最为喜欢的,品茗谈茶,对面的那个人可谓是讲究的,虽说,与他未曾谋面,其实已经是神交很久,与他喝茶是一种味道,那种禅茶一味的意蕴,与我的人生里,这份际遇是可以入心的,那样灵魂深处的某个点,悄悄的打开了,我把藏在心中的《雨巷》泄露了出来,那也是个雨天……
再有一次,是与我的闺蜜来这个小城,她一个同学的高级宾馆坐落此城,高级的设施我清享小城里最为舒适一次听雨,这个标间很大,除了干净雅典的两张床,一套高级的沙发茶几,古朴朴的矮柜上,放着各种淡雅的艺术插花,墙壁上几幅油画,挂在清雅壁纸上,在暖色灯影里,幻化出某部电影里的镜头,浪漫中有些暧昧了。这夜,密友出去谈生意,丢我一人在这样的意境里,心里缠满了浪漫的故事,一点点挤出来,然后一滴滴丢进窗外的雨夜里,那夜的心事,不可告人,恰是那坛女儿红……
还有一次,便是从别处旅游归来,路过小城,便有了住一宿的愿望,找了常住的那家宾馆,是个向晚的时候,没有告诉这个小城的任何朋友,安顿好住处便一个人走近了这个小城,这是个灵山秀水,温柔、恬适的好地方,我没有寻那意念里的小巷,也没有去逛繁华的街市,一个人走在烟水疏柳的城外小河,清幽幽的小河,弯曲的伸向远方,在柳堤岸,寻得一长椅我坐了下来,都说烟柳、堤岸、小河水是能生出诗来,可我始终没有生出一点点诗情来,小河上那座桥,把这个小城划分成清幽与繁华的界点,这小河便有了入得闹市也可出的清幽,它潺潺流动着岁月和这个小城风土人情,很想从河水里读到小城的历史,只是,渐渐清瘦的河床,她仿佛无力去传承小城的厚重与沧桑,一抹夕阳的投影,叠映到河水里,慢慢又隐去了,一场细雨而至,落在河里,点点的涟漪里闪烁着文字来,便成了一本书,雨成就了小城的精魂。
如是这次,我又来了小城,专拾一个雨天,不为别的,只为来小城听雨……因为,她真的很唯美……
小城的文章2:小城是我家
文/王敬之
最近读到几篇讲述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追梦的励志文章。他们蜗居在出租屋内,历尽各种艰辛,尽管最终一事无成,不得不返乡成家立业、去过索然寡味的小城生活,但是对大城市的生活仍然心向往之。
文章中普遍有一种观点,大城市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那才是他们需要的真真正正的生活。在他们眼里,小县城不过是一方闭塞的池塘,一眼便可看尽一生。说直白一点,无异于混吃等死。
年轻人追求更大的人生舞台本也无可厚非,但是,他们对小城生活的理解,实在不敢苟同。小城生了他们、养了他们,长大后他们走向了大城市,然后对小城说,你平淡无奇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也许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曾经无忧无虑、甚至有点过分安逸的小城生活,其实正是父母一生奋斗来的成果。
有时候,真的感觉那些大城市的漂泊者们,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拥挤的交通、污浊的空气、高昂的房价,都是他们获得大城市生活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让孩子享受城市的教育、让年迈的父母和他们一起生活,那么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也会成为他们获取大城市生活所付出的代价。
我爱小城生活。在小城,我可以拥有一套更大的房子。回到家里,我可以在阳台养养花,在厨房练练手,可以坐在卧室的飘窗上晒晒太阳,可以独坐书房与大师们来一次心灵对话,或者干脆打开电脑、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晒晒私房菜,在网络世界里欢快地游走,尽情地冲浪。
在小城,我不必花大把的时间奔波在上下班的路上,不必花大把的钞票去交房租或者去做房奴。我有充足的时间陪伴父母,有充沛的精力教育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带着一家老小天南海北地走一走、转一转。哪怕是在地边摊要一碗热气腾腾的老豆腐,再来一盘外焦里嫩的吊炉火烧,填饱了肚子,坐在那里静观人来人往、细品人生百态,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的幸福。
清晨,我可以在空旷的马路上尽情地奔跑,可以去森林氧吧吊一吊高嗓,可以坐在公园的连椅上与爱人私语,可以拿着手机在植物园里自拍到疯狂。夜幕降临,我可以在广场上翩翩起舞,可以在消夏晚会上歌声嘹亮,可以在健身中心秀一秀球技,可以去影剧院追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周末了,可以去十里荷塘赏荷叶田田,去百里菜廊嗅果蔬飘香,也可以去万亩梨园跑跑马拉松。小城的景色惹人醉呵!波光粼粼的金水河,似一条晶莹华美的项链;旖旎嫣红的植物园,如一束永不凋谢的花冠;印月湖倒影着白云朵朵,白杨林守卫着小鸟家园。
节假日,我可以骑着单车去城外欣赏田园风光。似火的尖椒、如雪的棉花、金灿灿的谷穗,是大地对劳动者最丰厚的奖赏。可以在农家的房顶上捋一把榆钱、摘几颗红枣、够几个甜甜的桑葚,可以去田地里采摘鲜红的草莓、紫色的葡萄、橙黄的雪梨,可以四处看一看熟悉的面孔、听一听亲切的乡音、品一品浓浓的乡情。
人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只鸟。年龄愈长,就愈像一棵树。有家的地方才是天堂。
小城的文章3:小城水码头
文/陈岳
人类文明进步在居住观念上的重要标识是:逐水而居。
对一个有江、有河的城市来说,码头是她的门窗和头面。若用人际关系打比方,这码头一定是这城市引为骄傲的至亲。
郴州城是个很小的山镇,却荣幸地拥有一条小河——郴江河,自然,河的两旁有许多繁忙的小码头。盐米码头在郴江河与燕泉河交汇处,临河石崖,突兀陡立,如刀削斧砍,笔直插进河床,实实是郴江河上难得的天然“深水港”。盐米码头起坡即登干城街,在当年郴城水码头中与牙石桥、六角亭等算是一等一的旺码头了。那时节大船载运货物都是从耒水逆流而上至郴县瓦窑坪码头(水路距郴二十七八华里),再驳到小船上一一分散到郴江河畔处处小码头。
现在再来讲当年盐米码头的繁华景象怕是很难讲得有形有色了,一些前人文章、书籍中记载的统计数字,冰冷梆硬。但透过这些冷冷的数字仍能大致估想得出它的基本轮廓。很长时间,靠这个码头上下货物的牙行(经营批发货物的商号)有三四十家,码头装卸工有六七十人。装卸工们一般分两帮、三帮,帮派界线划得清清楚楚,各安其份。这帮那派抢夺码头控制权打架的日子也是有的,各帮的脑壳都有打烂了的,各帮的血流出来都是红的,算了,不打了,遇上扯不拢的事进茶馆请来“明白人”居中吃“讲茶”。一边吃讲茶,一边你退一步我退一步,扯不拢的事就扯拢了,比开脑壳出血划算些。这样一来,码头相对安宁了。像盐米码头这样规模的码头就不只单单走货了,时不时有三、五客人租条船连行李一起从瓦窑坪码头上、盐米码头下或从盐米码头上、瓦窑坪码头下,接驳小船进城或接驳大船北上远行。
说到“小船载客”,还听到一个故事:说某客从株洲来郴访友,耍了几天,要返回老家,主人为其租了条小船到瓦窑坪换大船出耒水入湘江。主人和客人牵手相送,依依不舍,送别的话一直说到码头边边。客人在盐米码头刚登上船,回头看送行的主人却早已不见了踪影!
其实只要等上半刻钟、一刻钟,小船就会开行的。这让初来乍访的客人很不解:明明是很热情很实诚的朋友嘛,怎么这几分钟就等不及了哩!“挥手从兹去”,也容客人挥挥手表个谢意嘛!
小船带着遗憾和疑惑,离开曾经牵系着浓酽友情的河岸,顺着郴江,缓缓北去,桨声欸乃似有怨艾。船行二里,客人忽闻高声呼喊,抬头远望,只见舟行前方横跨两岸的苏仙桥头,高高地站立着盛情送行的主人!主人正轻挥柳枝,款款呼唤:“一路顺风!再盼来访!”客人仰天作揖,迎风盈泪。郴人至情至义,借码头,借水,借桥,表露得淋漓尽致!
郴城在粤汉铁路全线贯通后即1936年始,各处码头渐次俱告歇业、停业了。
没有了码头,没有了那种迎来送往、搂金捞银的如水的舒畅,小城会作何感想!其心戚戚?其念悠悠?我们都无法代她回答。要讲嘛,两千多年雨雪风霜,世事沧桑,小城承载了太多的离合悲欢,现在要她为一个无疾而终的亲人常怀哀伤,为一处曾兴旺热闹终又寂无声息的商埠口岸永存凭吊,她不会。
不会,不是不屑,是不忍。
小城的文章4:梅香依然
文/段绪兰
每年腊月,南方小城的冬天也就冷到极致。凛冽的寒风,霜冻的雨雪,难见的阳光,让百花凋零,草木一派萧索。但却有一种花迎风雪傲然开放,释放清香,让我们在寒冬看到春的希望,那就是腊梅花。
从前,一到腊梅花开放季节,无论我们走在哪条小巷或者某个小院外,不经意间,缕缕清香就会随风悠悠飘来,闻香寻花,就会在某户的前庭后院看到一树腊梅凌寒独放的芳姿。“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淡黄的花朵悄然地开满褐色的枝干,在寒风中,在雪团里,显得那么的神清骨秀,高洁雅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清幽的香气弥漫小巷,连月儿也悄悄地爬上树梢来偷窥梅花的娇容。千古诗句写出了腊梅的仙风傲骨和飘逸含香。
我对腊梅的喜爱是从小受邻家大姐姐们的熏陶而成的。儿时的慢生活节奏,既没有丰富多样的商品可选,也没有多余的金钱去买那些装饰品,但这并不阻碍爱美的姐姐们对美的追求与喜爱。一年四季她们总会将不同时令的花朵采摘回来装扮闺房。春夏秋三季倒有很多花可以选择,到了寒冬腊月,腊梅花成了唯一的插花装饰品。腊梅花一开,姐姐们就去那些有花树的人家讨要几大枝腊梅花回来,用玻璃瓶装满清水插上。淡雅的黄色花朵和清幽的香气立刻让整个陋室徒生几许温暖与清新。每天在腊梅清幽的香气中醒来,开始梳妆打扮,给姐姐们平淡生活增添几许开心与浪漫。
但花开有时,鲜花终会凋零。虽然留不住腊梅的气韵,但对腊梅酷爱的姐姐们却脑洞大开,学会自制腊梅,留住腊梅的芳魂。她们首先找来几支枝形优雅的干树枝备好,让我们把画画的黄色蜡笔备几支,放入一个大的铁盖里,然后将铁盖放在小火炉上烧热后,又将蜡笔融化成腊液,再用大小不一的试管底端粘上蜡液,然后在树枝上一层层轻轻点花。蜡液稍干,一朵朵淡黄的腊梅花或大或小就栩栩如生地绽放在褐色的树枝上,虽没有真花的幽香,却有着腊梅的芳姿。远远望去,就是一枝枝鲜活的腊梅悄然绽放在姐姐们的闺房。那时,看姐姐们自制腊梅真是一种享受,我对姐姐们制花的技术也极其崇拜,而自制的腊梅仿佛是那个时代闺房中一件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多年以后,经济飞速发展,各种绢花也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姐姐们自制腊梅花的手艺终被遗失在旧日的时光里无法再现。每年腊梅盛开之时,不经意间,我就会怀念姐姐们自制腊梅曾带给我们的快乐。
长大后,当我拥有了自己的小家,我也养成了每年冬天,必得买腊梅花回家插瓶的习惯。花有花语,也有花缘。常常专门上街去寻腊梅花,总也买不到。而每次买花都是偶遇。有时是走在大街上,被一段飘香吸引,闻香识花而去;有时遇到一路人手捧腊梅花,询问而去。遇到的卖花人,有时是一老妇用背篼装着腊梅叫卖,有时是一老农,用农用三轮拉着一车腊梅花卖。但他们都不太讲究花的摆放,只是将花堆放在物件里,卖完为止。而我前不久遇到一个特殊的卖花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是腊八节过后两天,天气格外的好,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天空,一扫多日的阴霾。窗外络绎不绝的人群去牛山寺公园休闲玩耍。我也突然好想去公园看腊梅了。到了下班时间,太阳的余晖将牛山寺公园晕染得分外美丽。我骑上摩托迫不及待地想去公园,刚出单位大门,突然一阵阵悠悠梅香袭来,哪里来的腊梅?我内心一阵惊喜,立即环顾四周,突见人行道上一个大篮子里有半篮子腊梅花,旁边站着一位衣着整洁,30岁左右的男子。我立刻过去问道,“花多少钱一束?”“5元。”男子口齿不清地答道。只见大篮子非常干净,没有一丝污垢,三大把梅花依次立放在篮里,整洁美观。我拿起一把看,梅枝剪得太短,不适合插瓶,不是我想要的。“你怎么不摘长点啊,好插瓶?”“我没卖过,不知道要剪长点。”他含混的声音让我放下了花。男子看到我不想买了,就提起篮子准备往前走。当他离开时,我突然看见他双脚有点弯曲,步履蹒跚,挪动一步都很艰难。原来他是个残疾人啊,我心一下软了。“花我要了。”我立刻叫住他,把他剩下的三把腊梅全部买了。“你住哪儿啊?”“五路口廉租房。”“那你梅花是哪儿摘的?”“我老家廖家沟。”一问一答间,我已将梅花放入摩托车篮子里,他空空的篮子里剩下朵朵散落的梅花,依然飘着幽香。“谢谢你哈。”他含混的对我说道。“你慢点走哈。”看着他摇摆的背影,我突生出一种莫名的感觉。他虽然残疾,但却有着独特的审美观。这么多年,买过无数人的花,那些卖花人总是把腊梅花用一些物件随意装放,唯独他,用非常干净的大竹篮,将一束束花摆放有序,让梅花在竹蓝中依然优雅美丽,馨香飘然。远远望去,花意满篮,生趣盎然。他虽然残疾,但对腊梅同样有着浓浓的喜爱,对美也有着不一样的品味。愿他不完美的生活能像腊梅一样美好幽香。
回到家中,我找来一个玻璃花瓶和一个陶瓷花瓶,将腊梅花一枝枝精心插好,摆放在不同位置,黄色的温暖,悠然的清香,让我的小屋立刻生动鲜活许多。望着那一枝枝灿然的花朵,突然想起我的文友周女士的一篇文章《听到花落的声音》里说:她在寂静的卧室里,一个人独坐时,突然听到梅花凋落的声音。当时读到这段,我是心里小小的震撼。这是爱梅到何种程度,才能与梅相通?而心静要到如何的境界,才能感知花落的声息?我虽然爱美如痴,却也达不到她的这种境界。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万物之间,皆能相通。世界奥秘,无法诠释。无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阻隔我们的应该不是时间和距离,而是一颗素简的真心吧。
夜深了,在寂静的屋子里,我静静地欣赏着瓶中千姿百态的腊梅,悠悠飘香,不知我能否听到花落的声音?
小城的文章5:文明,如花正开
文/风过无痕
文明,是这个小城的名片。海之口,江之滨,这个昔日芦苇漫漫的沙洲,因了文明的进程,成为令人瞩目的明星城市。当你行走在这小城中,无论是在人流挤挤的路口,还是幽静恬然的小巷,无论是在热闹繁华的市镇,还是小桥流水的乡村,都能感受到文明的阳光,感觉到文明的温度。
文明,在这一片热气腾腾的土地上,在港城每一个人的心中,如花正开,芬芳四溢!
感受文明,是从一个个志愿者开始的。
凤凰山,小径幽幽,绿意葱茏。清晨,当朝霞开始拥抱大地的时候,那一个个志愿者,从山脚出发,手拿麻袋和火钳,沿着山路,一步一步,清理着游人留下的垃圾。到达山顶时,垃圾已装满了五六个大口袋。他们或扛或背,将这一袋袋的垃圾,运下山去。汗,湿了他的衣衫,化了她的妆容,快乐,却象林间的白鹭,在心中翩翩飞舞。每一种美丽,都会感染他人,文明的行为也同样如此。开始时,志愿者是零落的,渐渐的,有了更多的人加入,从成人到孩子,从个体到家庭……这一支日渐壮大的队伍,将凤凰山当成了自己的家,为她护绿,为她梳妆。无论是风吹、日晒,他们始终无怨、无悔。因为,“保护桃花源”,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看呐,当凤凰湖边亮起璀灿的灯火,他们又一群群来到湖边,维护树木的生长,拣拾游人丢弃的垃极,劝阻夏天时意欲下河游泳的路人。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美湖使者”。湖上,轻风徐徐,碧波荡漾。湖边,繁花似锦,暗香流动。美湖使者,把爱交给了这一方大自然。他们的心,比湖水更清,比鲜花更艳。
看呐,当万亩桃园果实累累时,他们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这里。七月流火,桃园里热气腾腾。他们事先已对所有的桃农进行了了解,知道谁家比较困难,谁家需要志愿者的帮助。他们走进这些困难桃农的桃园中,将熟透的水蜜桃从树上摘下。密密的桃林,将夏季最吝啬的丝丝微风严严地挡在桃园之外,热气笼在桃园里,人,如同经受着蒸笼的蒸烤。桃子,一篮篮地摘下,桃香流溢,汗水晶莹。采摘完毕,他们又分头联系买主,帮他们进行销售。
看呐,当好人陈利芳的事迹传遍港城后,他们又成了她的亲人,她的挚友。假日里,他们来到她家,为她辟柴,为她做饭,与她一起照顾她的植物人丈夫。知道她年轻时喜欢听歌,他们下载了经典老歌,放给她听,又专门买了演唱会门票,开车将她送到市里,又开车接回。她眼睛看不见,她的心却那样灵动地感觉到了这一份热切的关爱,这一份人间的真情。有了他们,她的笑多了,她的话稠了,她的眼睛,也分明“看到”了春天的来临。
看呐,看呐,在十字路口,在公交站台,在小区公园,那一顶顶小红帽,那一件件红背心,在阳光里闪闪发亮。他们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规范着一种行为,传授着一种理念,指引着一种方向。这种行为,就是文明的行为,这种理念,就是文明的理念,这种方向,就是文明的方向!无论走到哪里,那些红色的身影,便是人间最美的风景!
我常常被他们感动。那天,我也加入了他们行列,与一个女孩,负责菜市场入口的车辆停放秩序。正是冬季,阳光柔弱,寒风料峭,而菜场口却无遮无拦。下午,女孩没来,却来了一位妇女,她对我说,她是女孩的妈妈,女孩发烧了,她代替女孩前来与我一起执勤。我看着她裹在围巾中的淳朴的脸,心中仿佛有一首歌在吟唱:“义路有你,有情足够,义路有你,以爱相酬!”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一个个志愿者,把服务他人,看成是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把爱心奉献,看成是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他们就象港城大地上的一朵朵小花,用最微小的芳香,凝聚成了一个最美丽的春天!
小城的文章6:小城
文/王星陨
《小城》
从宋城走过,它的古韵敲醒了沉睡的我。
当第一缕跃上船头的阳光,撑起我的双眼时,从船窗处望,两岸已从泥沼变成了河堤,砖石堆砌的小路,杨柳静静偎依,近岸人家飘起的炊烟,引起了我的神往。
小船悠闲的向前方行去,从拱桥下划过,两岸林立的小楼,檐宇兀自,戴青疏妆,宛如飘逸的仙子。
从三道口弃船上岸,这三水交接之处,三座桥,六处亭口登陆,足以目接四方。
早饭后,日已上了篙头,就近找一家茶馆,上了二楼,挑了张临外窗的桌子就座,叫了壶茶,自己慢斟了一杯,浅饮一口,便不自觉的向窗外环视。
都说古都浴雾而美,朦胧迷人,惹人向往,但这青天白日下的宋城,也好不妩媚。日上三分,渲染七彩,当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院中桃花正盛,杏犁雪白,回廊拐角处趴着一只花猫,注目在桃杏之间。顺着它的目光忘去,有两只黄鹂在树上叽喳,神态悠然。
喝了茶,觉得无事便想到处走走。付了茶钱,下楼,出门便径自走了去了。
空中高悬朗日,照在人身上暖暖洋洋的。向河边走去,清风轻弄杨柳,水波鳞鳞,银光闪闪。
穿过廊亭,走上小桥,青石板已被行人踩踏的光洁滑利,桥栏上的石狮子也仿佛渡玉了一般。
桥头岸边的柳树下,正有两个耄耋老人下子如飞,石桌上放着的茶水早已凉彻。
小河中渔船穿梭,停泊在岸边的小船上,两个妙龄女子盘坐在船头忙着针锈。
在桥上站了片刻后,便转身又继续前行。走进一条老街,过了茶叶店、茶壶店、竹器店、笔墨店、古玩店,这里的摆设还都是古朴的,虽有现代元素,但不失古风。
踱过老街,行人便稀疏了,这正好让我遍览天匠巨做,大饱眼福。倘若在这阳光古城遇得江南才子佳人,不知出自烟雨灵美之地的伊人是否会迥乎不同。
自津自乐的想着,脚下却不曾停步。遇巷即进,遇街即转,仿佛在找寻什么一般。行不多时,我竟找到了,眼前之人真宛如仙子了。
樱桃小嘴,尖尖的下巴,浓密而纤长的睫毛下,大大的微褐眼睛,公主式的头发,身着淡淡的幽蓝衬衫长袖,黑白相间的裤子,雪白的皮肤,几近透明,在阳光的照射下,如水晶一样妩媚。
这佳人出自名地,应衬的是大家风范,名门闺秀自有不同之处,但其是否来自江南,就不是我所关心的了。
微笑颔首而过,佳人同样嫣然,今番宋地之游,倒也领略了小巧之工的辉宏。
轻踱碎步,依旧翩然。我乘船而来,依水而去,篙船荡起的微波,引起了谁家鸟鸣,而我,只是个过客
小城的文章7:小城良宵
文/魏益君
如果说盼年是为阖家团圆,那么最热闹的年味当属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能够牵动人情肠、抚慰人记忆的莫过于山乡小城的良宵了。
“元宵景色家家乐,萧鼓喧天处处春,上下楼台火照火,往来车马人看人。”这是对家乡小城元宵之夜的传神写照。
记得去岁元宵节,在广东工作的大伯回乡省亲过年,元宵节相约逛小城元宵灯会,大伯的孩子气竟把我们逗得前仰后合。
那一晚,莲花山前,浚河岸边,人如潮涌,沸沸扬扬,几无插足之地,大街上彩灯缤纷,靓女如云,商城内张灯结彩,春花映月。
礼炮声震元宵夜,焰火花开莲花山,夜幕降临,莲花山公园前的广场上,焰火晚会开始了,但见漫天焰火,如天女散花,千姿百态。前来观赏烟花的人摩肩接踵,难以计数,人们把喜悦写在脸上,把祝福装在心中。
元宵的繁华热闹之处以板桥路和商城大道为最。在这里,满街鼓乐齐鸣,倾城男女老幼,浓妆艳抹的、淡雅秀媚的、腼腆的、风流的、鲁莽的、斯斯文文的无不涌上街来,尽情的唱呀、笑呀、闹呀……一年蕴积心中的情愫,都在这狂欢之夜得到宣泄,一年劳作的艰辛,都在这美好的一刻得到补偿。人们相约结伴,喜气洋洋,赏月睇灯。老年人边看边讲,抚今追昔;小朋友手提花灯,蹦蹦跳跳。人在穿梭,灯在交织,。灯的品种多种多样,有龙灯、荷花灯、鲤鱼灯、对虾灯。龙灯二龙戏珠,荷花灯月藕莲心,鲤鱼灯鲤跃龙门,对虾灯对虾戏水。人们把对新年美好的憧憬,都在那一盏盏花灯里默默诉说了。更可乐是大伯,她一手拎一盏灯,借着一点酒劲,在人群中扭来扭去,很多人看着他直笑,大伯也对人家笑,所以便都开怀大笑了。
闹完花灯,来到城西护城河边,放眼远处宁静的村落,那里灯火荧荧,闪闪烁烁,那是农家在上灯,在期盼又一个丰收年。我问大伯,广东的元宵节好玩,还是家乡的元宵热闹。大伯说,外面的元宵节再好,也没有家乡的元宵亲切啊!大伯说这话时,一脸的眷恋。
是啊,这有花有月、使人难忘的小城良宵,只要你来过闹过,就不会忘记,成为醉美的乡愁!
小城的文章8:最好的招牌
文/李奎明
这家饺子馆位于小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上,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门脸,一块普普通通不大也不醒目的招牌,在周围一家挨着一家豪华绚丽的商铺饭店映衬下,显得灰头土脸甚至有些寒酸。
那天我和朋友去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儿,饺子馆里却依然客满。正当我们惊讶时,店老板热情地迎上来招呼我们落座。我们点了菜,边喝酒边聊天。不知不觉中菜被我们一扫而光,一瓶白酒也喝完了。朋友不胜酒力,半斤酒下肚就上脸了,从脸一直红到脖子,说话时舌头都短了。我也觉得有些头晕脑胀。
朋友大声招呼店老板再上一瓶白酒。工夫不大,一盘香味扑鼻的炒菜端了上来。店老板说,二位头一回来,这个菜是赠送的请品尝。不一会儿,两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也摆在了我们面前。你们要的水饺,猪肉大葱和茴香鸡蛋的各一份,都是现包的,刚出锅赶紧趁热吃吧!店老板上菜快,说起话来也干脆利索。
在酒精的作用下,朋友说话已含糊不清了。怎么不上酒?我们要的酒呢?看到只上饭菜迟迟不上酒,朋友急眼了,嗓门陡然提高了至少一个八度。
你们喝得不少了,不能再喝了,再喝就醉了。这么晚,一会儿还得安全回家呢!朋友不依不饶催他快点儿上酒,店老板只是在一旁好言相劝,根本没有要去拿酒的意思。
酒逢知己,朋友显然没喝过瘾,但却喝高了。他“啪啪”地把桌子拍得山响,气呼呼瞪着眼,脸憋得通红,脖子上大筋一蹦一蹦的,一副要动武的架势。
旁边吃饭的人纷纷围拢过来,有劝店老板的,更多的人则是在劝朋友,劝我。店老板不为所动,说话不急不躁,但口气相当生硬,倔得要命。上不了,没酒了!想吃就吃,不吃账都不用结,走吧!酒柜上明明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酒,天底下哪有这样做买卖的?不吃了,走!一气之下我拉起朋友结账走人。
一次无意中跟同事聊天说起这事,同事一听就乐了。你是说那对外地夫妇开的饺子馆吧!他遇上喝多的客人就犯倔,是怕客人喝多出危险。
一家饺子馆,不光能在门里提供宾至如归的服务,还惦记着客人门外的安全。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它会有那么多回头客和慕名而来的人了。
后来我去过很多饭店,再没遇见过那么倔却倔得可爱的老板,也再没吃到过那么香的饺子。我知道,我早已心有所属了。
小城的文章9:月色微寒
文/秋绪
小城仲秋的夜晚是那种月色柔和的澄明,月光有些寒凉,空气中的味道,是那种带有温热气息的混合味。这样的夜晚,我想起了小城所依附的母亲河--赣江。
赣江绕小城而过,宛延的身姿恰似一条巨龙。在它阔大的圆弧怀里就是我现在住的地方。它的下游是我的老家。在老家的下游,现在正在兴建一座中型水电站。遗憾的是,今天的赣江再也见不到我小时候所看到的那种繁忙的航运和渔火点点的景象了。它那曾经的千帆竞流与波涛涌动,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沦为了一种沧桑,成为了永远的绝唱。
有好几个夜晚,我睡不着,独自站在家中的阳台,就那么静静地看头上的月亮。苍穹有淡淡的云翳,絮状。莹白色的月亮在云中游走。冷涩的,清寂的,犹如水底的幽深之夜,不远处的山峦有稠密的黛黑。我想,这样的夜,也许有人会同我一样吧,也在遥望这夜,而把满腹的心事演变成对生活的感慨,感叹自己就是个被时代生活遗忘的人。
苍穹,徽凉的夜,我无数次举目凝望,越发深邃无比,星光透明,点点闪烁,仿佛就是自己无法掌控的内心。亘古的银河它在头顶静默的流淌,一秒一秒,孱弱得使我毫无知觉,直至把我悄悄淹没,把万物销毁,推着四季的车轮碾过,隐没在时间的道上。而我,一直就这样在它的注视下茫然地活着。
夜,沉寂清冷,风和着月色,徐徐地拂进心房。那风儿就那么胆怯的拉扯着我的衣袂,抚摸我的心思,让我派生惆怅。这样的感觉,会让一个敏感的人彻夜难眠。因为那风声留给自己的是皱纹,霜色的旧事,是日渐的枯败。就像流年中的赣江沧桑,眼前的夜空,这月的残缺。
微明的月光下,小城远处淡淡的街灯,那光都让人感觉是那么地疲倦,光晕是如此的有气无力。这让我又想到自己,那个曾经的乡村少年,还有那些已逝的花季年华,江风剪衣的农家生活,曾经的向往。而这一切,它圆润得似露水凝结在草尖上,羞涩得无人理会。我曾几何时,也同许多乡村青年一样抱着时间在游走,可人生却似月色,清冷得照不清脚下要走的道路。而人生的视野处,早早就铺满了阴霾,厚重的,沉重的,有窒息感。似乎生命的风华是那样暗淡无色,人生的前程又那么昏暗无边,好似一切早就注定,划定了一条曲线,框定了一处风景,只是我无法超脱,掌控不了,也奈何不得。
一路的走来,霜风雪雨里,时间让我变老了,可这样的夜,每天的生活画面又浮现眼前。现在的我就那么坐在办公室里打理着日常事务,那门是敞开的。那些来办事的人总堆着一脸的期许,而我则堆着一脸的微笑,而且还是那种在忙碌中友善的忙着打招呼的角色。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这个工作是以服务于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是个代表政府职能、效能、形象的窗口。自己再怎么忙和有怨气,也得把那些来办事的人服务好。可我也知道,我的工作也并非如那些来办事的人想的那么高高在上,也不是什么事都得顺着他们的心愿走,我也要审时度势地用政策法规来阻挡他们的愿望。因为我习惯了这职业的责任和流程,也默默地守望了它好几十年,虽干着为人做嫁衣的事,但吃着这工作养活自己的饭,既是月收入抵不上别人一顿饭的花费,但也知道什么事是不能通融,清楚什么事是要守住底线。既是要方便于人,送人玖瑰,那也不能违背职业禁令,超越政策法规界线,丧失职业警惕。不然,就只好让人情和纪律开除了自己。但有时,我也会不知所措,惊惧这工作的风险隐性,担心自己会被时风和人情边缘化,而人还蒙在鼓里。而这样的担忧,自然让生活中的我时时陷在忧虑和受怕里。它同时也让我枉背了一个别人羡慕的好职业和好单位的名声。
有人说,人的一生是走在希望的旅途上,那路上有很多的幸运,而人生的长度和生活的长度密切关联。这让我陷于失语。在生活里,我都不知自己每天是怎么度过来的,似乎那些幸运总是那么与已无关。我想,到了我现在这种年龄的职业油条,时代的浪潮早已将自己拍实在沙滩上,现在已是少有人去认知幸运的尺度和生活的长度了。当然,有时偶尔也会那么幻想一下,便觉自己是多么可笑。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一定是会去关注那些生活里的飘然和那些如是的幸运,进而让人生窜出朵朵美丽的浪花。不然,还哪来什么人生向往和幸福感呢?
微凉的夜,似乎那些星星都在耻笑我,笑我迂腐,笑我多愁。而我每每望着天空,有几个人,还是会默默想念他们或记起。他们或她们和星星是没区别,那么遥远又那么亲切,朗朗地映在我心。或许,如此月光微寒的秋夜,他们或她们也会默念着我。
只是,月色微寒。
小城的文章10:与你相约在春天
文/暴走
三月的南国小城,杨柳依依,花开婉妍,这样的季节,我在明媚日光里的所有念想都在热烈的绽放。看着那些美得心醉的满城春色,那些华美绚丽的风景,一直都记得和你的约定,说好了的,要一起相伴,一起看春暖花开。
我在这样一个花香怡然的季节里,这样一个适合拥抱的季节里,期待着你的到来。
拈花微笑,你来,我在婉约雅韵的杨柳岸边等你践约而来,翠色轻烟里,带着这一份相遇的美好,与你沉浸在这诗情画意的风光里,暖风轻扬,身边有蝴蝶盈盈的从头上掠过,一树树的新绿中有燕子呢喃,莺儿歌唱,我们就这样以拥抱的姿势静听花开的声音,在如诗如画的璀璨里看你笑靥如花明眸清澈,妩媚了这一春的风景。俯身拈起身边的一朵花瓣,有丝丝清香氤氲弥漫在你我之间,一如我和你之间的那些清韵如花开的友情。
临水而立,你来,我在古典风韵的青石板上等你践约而来。与你静听流水清风的欢歌,烟柳画桥上停驻,任一池春水缓缓的流泻,弹一曲千里江南相守的情长。和风吹过,波澜荡漾,那一圈圈的涟漪恰如你我嘴角的那一弯微笑,烟波渺渺,素心淡淡,如水的心语在青山绿水间回荡。
不会忘,那些寒冷的日子,你看着我写下的那些文字,总是很关切的问我过得好不好?不会忘,我们相聚文网,你说过要和我一起在文字的江湖里面朝大海,约一场春暖花开;不会忘,我们约定一起在文字里结伴同行,慢慢变老;不会忘,那些偶尔情绪不好的时候,你给我的安慰,说好了相守文字,不离不弃;不会忘,只是很偶然而短暂的相遇文网,你留在我文字后的那些评论瞬间穿透我的心,只此一句,我知道你懂那些文字,你懂我心中的愁怨悲苦。是的,只是一路跌宕,一路蘼芜。缘起缘逝间,岂能说只是素心微澜?那些和你品诗论词的日子,盈盈在心,相刻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
只说春光无限好,怎奈春风送君行,短暂的文网相遇之后是不知归期的远行。绵婉的温情里,用文字牵起你的手,再遥远的距离,彼此亦可感知那份相约的美丽,虚拟的网络里,你临屏打出的那些关心的文字,那些关切的话语,这份真诚的情意一直都在心底!
期盼,我们踏一地的花香,赏一城的春色,在盛放的百花丛中拥抱春光,语笑嫣然相伴走过,只愿借着这一季的温润明媚与你携手一腕清新,一袖花香,一片幽雅,一袭恬淡,静静的栖云寝月,于岁月的深处,笑看红尘纷扰,相知到老。
我在深深浅浅的文字里执着的等着你。
这一段沾满花语的文字,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们会用彼此相惜相知的懂得捻弦为曲,挑琴为歌,一直在心里响起。
小城的文章11:小城旧事知多少
文/李春生
米兰阳光大厦、中国电信大楼、乐天玛特、秋浦花园,这些商业大厦,花园似的住宅楼,矗立在崭新的池城市中心。白天道路上车水马龙,行人熙来攘往。夜晚高楼上霓虹闪烁,马路上到处流光溢彩。看着这幅美丽的图画,不禁让我想起往昔的这个地方,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就如同一帧帧发黄的旧照片,又重新展现在眼前。
那时候的市中心,最高的楼房只有三、四层。 “秋江饭店” 、“邮电局” 、综合百货公司” 、“土产公司” ,站立在漫漫时光里,遥遥相对。这些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建筑,经历了多少时代风云,在池城的市中心曾演绎过无数难忘的故事,如今已经悄然退出,只留下难忘的旧影,让那些曾经和它们朝夕相处的人们,在踱步街头的时候能够添一缕对往昔的回忆,多一份思旧的情怀。
高耸在市中心的中国电信大楼,就是当年的老邮电局,在它的南面是新华书店,它们都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从继武巷搬来。每当黎明来临,小城在晨曦里活跃起来,邮电局里一片忙碌,一辆辆送信和送报纸的自行车鱼贯而出,奔向小城的各个角落,发电报的电波声从小楼里向外飘荡。那时传递信息全靠写信和发电报,电话还很少。打长途要到邮电局打,坐在长长的木靠椅上排队等待,在邮电营业大厅柜台的两边,有几个小小的写着号码的接听室,常听见柜台里的接线员喊:“打合肥电话的,请到二号室接听” “芜湖电话接通,请到三号室接听” ,于是坐在木椅上等长途电话的人,迫不及待地跑进去接听。
平常没有什么急事,写一封信互道平安,那时一封信的邮费八分钱,近路三五天能收到信,路途遥远的地方寄封信要半个月才能收到。“绿衣信使”骑着自行车穿街过巷,挨门挨户地投递信件,让许多在期盼中久久等待的人们,如获至宝地从信使手中接过远方的来信,那种喜悦真是不言而喻。
如今的购物超市乐天玛特,那里曾是池城首屈一指的“秋江饭店” ,是贵池县委的招待所。餐饮和住宿都是一流水准,生意兴隆,宾客满堂。记得在饭店大门外右侧,有个木材搭建的宣传台,除了用于大型集会,常常夜晚在那里放露天电影。至今还记得,当年秋江饭店门前看露天电影的情景。夏夜,小城万人空巷,人们拿着板凳扛着小竹椅,扶老携幼聚集在市中心的白色银幕下。许多感人的电影故事,给那时平淡的夜生活增添了难言的乐处。《上甘岭》、《平原游击队》、《洪湖赤卫队》一部部影片家喻户晓,《我的祖国》、《红湖水浪打浪》一首首红歌唱遍大街小巷。
紧邻秋江饭店旁边,还有秋江理发店、秋江浴池。每逢过年过节来这里剃头洗澡的人特别多,常常排队等位子。这里剃头师傅的手艺是小城顶尖的,他们的“顶上功夫”都十分了得,前来剃头的顾客络绎不绝。洗澡的大浴池热气腾腾,草杆子编的拖鞋,木躺椅一溜儿排开,泡好澡躺在上面,不时有澡堂里师傅,送上滚烫的手巾把子。热乎乎的擦在身上特别舒服,大壶里有茶水,可自斟自饮。遇上相识的人,便天南海北地聊起来,在匆匆忙碌的生活中,又得浮生半日闲。
秋江饭店的马路对面是土产公司,经营贵池的土特产品。土公司北面最早曾经是贵池的天主教堂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那里绿树掩映,唱诗班悦耳的歌声和钟楼上悠扬的钟声在幽静的教堂里回荡。后来那里成了贵池县医院,一直到六十年代才搬迁。
土产公司的门前,夏天的时候有一大排卖西瓜的瓜棚,大棚是用竹子搭的,里面堆满了从乡村送来的西瓜,让人挑选。一排排临时柜台上,摆放着切开来卖的西瓜,大块小块任你选择,三、两角钱就能吃到新鲜的西瓜。吃瓜的时候,四周就会围上来几个孩子,有的拎着竹摇篮,有的拿着旧瓷盆,接食客吐出来的瓜子和吃剩下的瓜皮,瓜皮可以当菜,瓜子洗净后晒干,过年时拿出来在柴火灶上一炒,喝茶嗑着西瓜子,顿时香飘满屋。
今天,高耸入云的米兰阳光大厦,正俯视着全城。是在展望未来,亦或在追寻着过去?它足下的这片土地,经历了多少变迁,从“舜井巷” 到最早的综合百货公司,再到“池州商场” ,时光匆匆走过六十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地标,每条道路,每座楼房,都见证了这座城市一步一步的发展历程。
小城的文章12:雪映杜鹃花
文/爱玥儿
小城的五月,气温升升降降,恼人的风总是让人心绪难平,又连着两天雨水,更扰乱了多少思绪。看见擎云老师发的一组雪映杜鹃花的图片,感觉满心清凉,平和了许多。 ——题记
生活中总有很多意外的惊喜在不远处等着你,就像我看到这些雪映杜鹃花的图片一样,内心平和与宁静,那些凌乱的思绪都随着这花与雪的约定渐渐远去了,清凉满心,了无杂念。
画面上一朵朵杜鹃傲雪绽放,简净安然,在属于自己的时光里,低吟浅唱,诉说着淡淡的心事。那种琉璃世界,白雪映花的美,令人喜欢到不敢释怀。想来白雪和杜鹃应是知己,即使久未谋面,也在互相惦念。那短暂的相逢,注定惊艳了彼此的时光,多年以后,回忆起来,心中一定是温暖而湿润的。
春寒料峭,树未吐绿,山未泛青,只有杜鹃开得这样动人心魄。原本有些颜色单一的山显得那么鲜活与生动,像一幅幅写意山水,洗尽铅华,清丽模样,注目的刹那,所思所想已在画中了。
此时,若在这般景致中行走,看花,看雪,看山下的红尘,真的不需要千言万语,只与那白雪杜鹃清纯相对就已足够。
世间的美好,总不能让人释怀。那些不期而遇的相逢,春花初绽的瞬间,彼此都会铭记一生。很多时候,有这样的想法,在一个如水的良辰,邂逅这样一场花开,邂逅这样一场白雪。白雪和杜鹃相映成趣,一缕淡香萦绕,一片白雪点缀。
然后,让美丽的画面定格,粉艳艳的杜鹃,白莹莹的雪花,远处的山若隐若现,颜色的铺排恰到好处,天然韵味,却分明有入骨的妖娆。虽未亲眼见到,可是那些美丽的杜鹃明明已经在心里。
有人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时那刻,杜鹃花开数朵,淡淡妆,天然样,等着有缘人山中拜访,哪怕只是无心的巧遇,也能带来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
当她蒙着一层雪白的面纱仙女般出现在眼前时,你一定觉得山河岁月对你是这样的恩宠。此时,一颗心已经褪尽了所有的人间烟火,只剩那朴素情怀,与白雪杜鹃成为倾心的知己。
有些时候,一场恰到好处的花开足以让你我清芬满怀了。不早也不迟,彼此相遇,刹那间豁然开朗,禅意渺渺。白雪不是禅,杜鹃也不是禅,可是你看,那清幽景致,多么令人沉醉,而你,也一定满心欢喜。
不惧亦不喜,这应该是杜鹃的品格,风雪只不过为她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宁可孤芳自赏,也不低眉妥协,此般风骨已然打动我心了。她终究是不愿被打扰的,不然怎么会居于深山。
在花市也见过杜鹃,被修剪得齐齐整整,规规矩矩,和那山中杜鹃已是天壤之别了。野外的杜鹃,有一种悠远和疏朗的韵致以及不为人知的华丽与高贵,她们开得清浅,哪管这世间的喧闹与繁华。
这样的人间草木,总是让人惦念的。
在我的感觉中,杜鹃更像一个隐士,看红尘过客忘记似水流年中的欢乐与忧伤。也许我们该和杜鹃一样,单纯地赶赴一场春天的约会,心无旁骛,只闻花香,不谈悲喜。
小城的文章13:山水小城
文/遥望五峰
小城又是好天气,白云是蓝天的标配。完全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与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白云相伴,在青山绿水间自由翱翔。
站在坝河南岸,月湖之畔可遥望五峰山峦。晴空之下,山色青翠,蜿蜒起伏,巍峨雄伟。远远的望向北坡,似乎儿时钻树朳惊飞林鸟的欢笑声隐约可闻,骑在供水钢管上过山沟时那手心的汗还没有干,小伙伴埋在城墙洞子里的玩具是否还在,还有偷偷摘来啃两口就扔掉没熟透的毛桃……
时光如逝,往事随风。重拾老城旧事,历历在目。曾经穿行在老街小巷间玩耍的孩子,早已长大,或各奔东西,或固守旧土。但对五峰山那份真挚的情感和目光从未离开。
生活在这里,看着它在风霜雨雪中四季轮回,就像自己,在这纷繁的世界里感受时景变迁。终究是累了,静下一颗心来,修行到淡定和从容的境界,像云朵一样空灵,如蓝天般博大,任它万变而我不变。
若是要愉快的开启一天,可能去五峰山走走就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里是沐浴晨曦,俯瞰小城之地,谁来谁喜爱。
去五峰山转,最爱看山路边的狗尾草,它在平常不过了,根本没有谁会在意它的存在,若不细心去看,哪会发觉它的独特魅力。
但是,无论是否有人注意过它,它都顽强的生活在那里,每天迎接朝阳,送走晚霞,经历风雨仍然乐观豁达的随风飘摇,自由自在的生长于山间。
在清晨,狗尾草迎接晨曦之时,它最美!迎着东方,一抹并不扎眼的阳光把它的细绒一根根展现出来,清晰可见。此时,它周身透亮,像是被镀上金边,瞬间实现平凡无奇到流光溢彩的华丽转身,可它并没有因此而傲慢。
假如换个角度,它仍然保持着平凡无奇的初样,不骄不躁,腰身笔直的站在这里,俯瞰小城日出日落、风云变换。任由自己生长发芽,枯黄老去,沉睡在寒冬的积雪下等待来年的再次轮回,重复这看似平淡,却饱含哲理的生命。
小城的太阳总是向着马盘山走去,直到消失在它的身影里。每每此时,一群单车骑行爱好者,沿着蜿蜒曲折的山地自行车道穿行,斜阳把人影拉的老长,划过茶园、松林和格桑花海,恰如千年前这山上的牧马人,马嘶蹄鸣,沙尘滚滚,在夕阳西下时遛完战马,一路吹着口哨回马厩。
五峰楼在暮色中换上流光溢彩的盛装,在灯光的照耀下,金碧辉煌,是地标建筑该有的样子。广场舞、交谊舞、鬼步舞、弦子腔……市民自发的文艺社团,散落在五峰楼前的女娲文化广场上,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娱乐空间里,现代电声音乐交汇着古老的唢呐、锣鼓响器声,毫无违和感。
无论迎着朝阳还是踏着晚霞,月湖的路总是伴着清澈的坝河缓缓地伸向远方,直到消失在鲜花绿树丛中……人们每天都在这里行走,或上下班,或锻炼,也有休闲游玩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月湖路每天都是热闹的。不管你欣赏或不欣赏,月湖的风景都在那里,不骄不躁,不喜不悲,它才是这个山城最忠实的守望者。
半城烟雨半城湖。春雨飘飞的山水之城,云山雾绕,浓淡相宜,沁入心脾,好像在水墨画中游走。五峰凌霄汉,坝河春水流。鹭影翩翩舞,疑是江南游。这月湖的一池碧水,把一群群白鹭呵护了整整一个冬天。雪白的翅膀迎着渐暖的春风飞舞,把倒影跌入清亮亮的坝河,偶尔淘气的点开如镜的水面,看着波光“咯咯”欢笑。流连往返在月湖湿地觅食,快乐的与步道边往来的人们互动。
不走出来,永远不知道自然的景致有那么精彩。脚步走过了春天的花开花谢,以及冬天的落叶,也就走过了人生的四季轮回,那么分明,以至于貌似可以领悟生命的真谛。
最懂它的就是那满满一湖的坝河之水,一年四季,守望着来来往往的人们,看着他们成长,看着他们老去。张望的远山,近水的楼台,月湖总是给了它亲密无间的美丽,让你无法舍去其一,必须全部揽入眼中,植入心底,存进手机。
一旦开启了健康之门,走了多少里程,其实并不重要。那是在暗示你要拥有一颗向往健康的心态。生命在于运动,走了多远心里有了数,可以让自己更加科学的锻炼,适当增加或减少运动量,这真是极好的。健康之路没有终点!我曾提过建议,有关部门真的把健康步道“终点”,修改为“新起点”。
山水小城,享受慢生活的宜居之地。
小城的文章14:四叶草
文/张丽娟
走在小城的九月,静静感受淡然的清幽,我在寻找,寻找那浓碧、淡雅的四叶草。只因曾有人说,找到了四叶草,就找到了幸福,后来询知四叶草又名幸运草,学名苜蓿草,一般只有三片小叶子。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觅得一株四叶草的几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一。她的寓意是一叶草代表希望,二叶草代表付出,三叶草代表爱,而稀有的四叶草,就是幸福。
踏上幽静的田间小陌,云似已淡,风已轻,多少事,才下眉头,却上心间。所有的一切,似乎已远得太模糊。偶一转头,却幡然顿悟:我是如此的幸福,只因我是一名教师!此时惘然驿动的心渐渐温暖起来。大家总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我却说,我们只是在追寻着一份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工作,校园的纯洁,学生的纯真……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如此沉醉,酣然其中。
我在春天的土地上犁耕,培育一朵朵朝阳的幼芽,等待他们的繁花似锦。我明白,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岁月,从江河汇成大海的岁月,从沙漠走向绿洲的岁月,从苦难走到幸福的岁月,在这岁月里,究竟包含着什么,包含了多少。我想,用最优美的旋律也难以表达得淋漓尽致。三尺讲台就是我的幸福归宿,我用粉笔演绎我的人生舞台,幽谷飞香,任凭桃熟流丹,李熟枝残,只待英才济济笑。原来,我的四叶草一直属于我,只是因为我的执着而忽视了她,回望来路,我的脚印深深地刻在了这片我深爱的土地上,我的信念也随之扎了根,往后我将依然不计辛勤一砚寒,只要我的雏鹰能翱翔蓝天。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随着岁月的流逝,生命的价值可能值得我时时回味,值得我用一生来感激!
小城的文章15:派送年货
文/连忠照
朋友小徐的小超市,选在小城年前的大集日开业。
开张的前一天,小徐就开着车,用高音喇叭沿街宣传,还雇人四处散发传单,说开业当天,将向顾客派送年货。礼品包括高档电火锅、不锈钢面盆、优质酱油,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宣传很管用,开业那天,天还没有亮呢,小徐的小超市门口已经排起长队。大多数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大爷老太太,他们一个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站在寒风里等待着店门的打开。不久,一些坐头班车进城赶集的农民见状,也加入了长长的队列里。
小徐并没有让人们久等,店门早早打开。最先进去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每人如意地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高档火锅,在旁人羡慕的目光里,到处夸耀着,引得更多的路人加入队伍。跟着有几个人得到了铮亮的不锈钢盆,也乐滋滋地拿着走出来。后边的几十个人,也拿到了二百毫升装的酱油。人们高高兴兴的,感觉没有白来,有些人就顺便进店看看,发现东西价格也合适,于是也大包小包地购买了不少年货。有些排队的人没有得到礼物,想退出来,却被后边的人推着挤着向前走去,干脆也进店转转,自然也买了不少东西。更多赶集的人们,看见这家超市人气这么旺,也挤进来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这天,小徐一直忙到深夜才打烊,我和小徐清点完当天的营业款,一天的营业额竟然达到了五六万元,这可是一个小超市啊,看着小徐面露喜色,我问:这次赠送的东西,你也花了上千元吧?
小徐笑着摇头:那些不锈钢盆,是进货时批发商赠送的。酱油也就二百元……至于那高档电火锅,不瞒你说,是我父母领走的……
小城的文章16:小城,老城
文/文化草
十年前,搬来小城,家住在小城的中心。那个时候,站在五楼的阳台,放眼望去,能看到南边隐约的盘古山,能看到北边蜿蜒的毕沟河,整个小城的概貌,更是一览无遗。
刚来小城的时候,正是年富力强,工作起来劲头十足,生活起来热情洋溢。那时最激动、最新鲜的日子,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按照小城的规矩,正月十五要耍狮子、舞龙、演故事,晚上还有花灯。除此之外,各大单位、各生意大户门前的礼花燃放似乎是在竞赛,争相扮亮璀璨的夜空,吸引着我们这些刚刚从乡下来的人的眼球。所以,那个时候,不但我们小家的人可以美美地享受,我还会接来老家的父母、留下在小城求学的子侄、外甥辈在这儿感受小城的繁华与年味儿的浓烈。于是,我们处于顶层的楼房不再是缺点,而成了最理想的观景台。甚至,住在小城别处的亲戚也来到我家,目的就是能够尽情地欣赏小城各处竟相绽放的礼花。那时,小家的阳台、四面的窗口都成了观看礼花的最佳位置。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晚上,看累了,我和二姐躺在床上,礼花就在窗外绽放,有时感觉那烈焰就要落到床上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逐年翻新的彩灯,渐渐失去诱惑;耍狮子、踩高跷的鼓点也不再勾起我敏感的神经。父母年事高了,不常来走动;子侄辈们有了自己的工作,儿子也出外上大学了。十年如一日的教学生涯,也让我的童心磨损得所剩无几,脚步开始懒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北边忽然有一幢高楼,拔地而起,与我的五楼对视。后来,竟有更高的楼盘,严严地遮挡了我的视线。再后来听说,有什么小高层的六楼七楼在小城出现了。我家的观景台的优越条件逐渐受到威胁。但因为,我们是处在小城中心的,仍然可以对那些新起的建筑不放在眼里。
今年暑假,没有去远行。蜗居在小屋里久了,就想起利用顶楼观景台的优势放开视线,怡悦身心。可是,现实的状况却让我无比沮丧。往北看,层层叠叠的楼房,早已把乡村美景隔在了远处,目之所及全是些斗方似的楼房的窗口和“大上海女子百货”之类的巨幅招牌。虽然知道近处并没有,可是,因了它们的高度,却似乎逼近着我的窗口,伸手可触的。向南望,哪里还有盘古山的影子?一幢一幢的涂着红色或黄色外墙的高层电梯房,挤挤嚷嚷。已经建到了十几层高的楼顶上,长臂的吊机还在张牙舞爪地忙碌着。渐渐地,我有一种压抑的感觉--我的优越的城市中心观景台,如今要成了井底了!
儿子听到我的叹息,感觉很诧异。得知原因后,却大笑不止。“老妈老了,真正是足不出户。哪里知道,而今我们的小城正在向外扩展,县城要划市了,还要像从前那样哪行?”在家人的怂恿下,我们决定到外城去观光。
天啊,我这才知道,豁然开朗的天地,竟在小城的四面八方无限止的延伸!东边的新城区,马上要扩展到原先需要我们特意跑好久才能到达的高邑水库。明亮的路灯一直伴着高速引线,到达高速入口。西边的工业园区内,开阔的厂区、林立的厂房,显示着宏大的规模,让人想像到深圳开发区的广阔前景。北边的毕沟河早已经被外环包围,夜晚通明的路灯,让人想起北京十里长安街的辉煌。南边,新建的泌阳河大桥,横跨泌水湖公园和泌水河,把泌水河两岸的景观连为一体,两岸一家,亲切非凡。夜幕降临,宽阔雄伟的泌阳河大桥上,明灯丽影,温馨和谐。人们或漫步,或畅谈,或驻足欣赏桥栏上的泌阳八景图,或昂首沉醉溶溶月色、低头细观粼粼波光。大桥下,广场的高脚灯照亮整个泌水湖公园,成班、成团的舞者们踏着音乐的节拍,或疾转、或曼舞,享受着生活的惬意与快乐。
谁会想到,短短的十年,小城变成了大城,我的家,真正处在老城区了!再不可囚于尺方之内,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了。
原本想沧海桑田是需要多么漫长的历史,却原来日新月异,小城在日头的东升西落中悄然变化,人生在早起夜眠时匆匆流逝。脚步慢一点,就赶不上日子了!
想到这些,你还敢滞慢么?你还敢懒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