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梅雨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梅雨文章1:饮一口梅雨香
文/梅花开似雪
日子一天天重复地过着。抬头看到墙上的挂历仍停留在六月,便摘下来翻页,不经意间发现7月15日下面写着“出梅”二字,哦,江南的梅雨季节不知不觉远离了。
墙角是鲜嫩青苔,茸茸的,绿得清亮,上面缓缓爬着的是小小的蜗牛;一船如鞋苇间,穿蓑戴笠的渔人执竿垂钓,悠然自在,一圈圈湮开水墨的意蕴;空荡荡的天井里,雪白的栀子花,一年年在风雨中打朵,一年年地寂寞盛开,成为梅雨时的浓郁思念;块块霉斑,玻璃镜面擦拭后又重生的密密水珠,是郁闷与惆怅;枕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放下心中的负累,吃两枚朱红暗紫的仙居杨梅,就着一壶碧螺春,煮茶的水最好就是檐下的原木木桶“滴答、滴答”接的天落水,“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熏蒸润绿苔。瓮瓮竞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多美!
以上种种皆是梅雨中的意象了。“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闻笛雨潇潇,人语驿桥边。”这是我心中最美的江南。梅雨时节的浓郁思念,是心底永远的乡愁。
江南的梅雨时节,正是北方芙蓉怒放之日。田田荷叶,碧绿成片,粉白红润,微风中双花脉脉娇相向,似梁间燕子语双双,摇摇曳曳,风情玉露,无限旖旎,一切美得恰到好处。面对着“水佩风裳无数”,偏生想到《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宝玉挨打后想喝小荷叶儿莲蓬汤那一段,大煞风景,大煞风景啊!
小荷叶儿莲蓬汤,肯定美丽悦目。每读到此处,总是眼巴巴地想知道这道让怡红公子忘记疼痛,而只惦记此磨牙的汤,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小荷叶儿莲蓬汤,隐藏着那么浓郁的诗意:一个娇小玲珑的莲蓬状面团儿漂浮在碧清碧净的鸡汤上,本来已够清雅了,偏又在碗里搁了几片小圆荷叶,面团如雪,荷叶碧绿,当真就像一幅灵极秀极的国画。
这汤不但模样好,还可以说是真正的佳馔。凤姐说它“不过是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全仗着好汤,究竟没意思”——明摆着是一道靓汤,她偏说没意思,谁家常吃它了——言外之意便是这样精美的菜,她凤姐也不把它当回事,分明是借这汤抬高自己嘛。别人怎样我不管,反正若有一碗刚做出来小荷叶儿莲蓬汤搁在身旁,我会饱吸一口那浸透了梅雨清香的空气,甜甜地醉上一次……
生性喜欢常绿的植物,诵读《荷塘月色》时,很想趁着月色,远远地看那些嫩绿的生灵,江南梅雨时节的荷一定有着梦般的迷离。老实说,我心里早已落满了世俗的灰尘,被人间烟火熏染透了的俗人,之所以喜欢荷,尤其是梅雨季节的荷,源于荷那种淡定自如的神情,那种繁华处的安静。我坚信,尘世间,凡是纯洁的东西,最终都会像荷叶那样,悄悄打开岁月的河水,将温柔和善良,慢慢地收进一轮清凉中,以它的清纯唤醒麻木的心灵。一个人的梅雨季节,细密的雨针淋湿了心,弥散着凄清幽怨与怅惘,亦流去了许多的叹息。
忽然心有所动,小荷叶儿莲蓬汤,只适合在梅雨季节享用。
在那样一个庭院深深的园子,在那样一个面水临花的亭子里,在那样一个缠绵悱恻的梅雨天,假使有位翩翩佳公子邀我在此单纯地谈李商隐,谈李清照,身后的背景是一道满蕴着江南梅雨的小荷叶儿莲蓬汤,我是无法拒绝的,不为人,只为这园,这亭,这梅雨天。
我拒绝不了,你也拒绝不了,钗黛当然也拒绝不了。
梅雨过后,龙城是伏天了,阳光很灼人,我怕热,躲在家里读《倾城之恋》,做家务,窗外传来唱京剧的声音,只是不知听戏者是否为如我般爱京戏的中年人?今年龙城的夏日不是很热,第一声蝉鸣是夏天的味道,这个夏日是专属于蝉的,于是在蝉鸣里,在“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歌声里,那个燥热的午后又变得那么火爆撩人,活色生香起来。
梅雨文章2:梅雨帖
文/吴建
梅雨时节,雨像扯碎的珠帘,帘珠一串串滚落下来,一下就是两三天。
提起“梅雨”,很多南方人直皱眉头:大雨滂沱,道路若河,衣物发霉,汛情不断,身处此境,能不烦恼吗?然而,我对梅雨却情有独钟。
儿时居乡下。老屋是沿河而建的青色小砖房。房顶的瓦呈青灰色、敲打起来清脆悦耳,房顶的前半面配以两片玻璃明瓦,弥补采光。白天,阳光从明瓦上直射下来,屋里暖意融融;夜晚,月光从明瓦上漏下来,屋里朦朦胧胧,颇富诗情画意。最让人惬意的是每逢雨天,不仅雨点击打青瓦声如银铃,且从明瓦中可以看到雨水在瓦上淙淙流淌,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连绵的梅雨时而倾盆而下,时而稀疏纷飞,那雨声也各有情韵。雨势急骤,声音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轻吟浅唱,温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时节耳边的轻风。瓦片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或有编钟之声,或有琴瑟之声,或有笙以及箫之声,夹杂其中的雷声,犹如震撼人心的鼓点。身临其境,绝不亚于欣赏一场气势恢宏的古典交响乐。屋檐离地三四米高,墙根铺两排青砖,以防雨水浸泡侵蚀墙基。雨天,密密的雨丝或硕大的雨点,给成排接龙的青瓦梳理成粗粗的雨线,飞流直下,洒落在砖块上,击落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音响。雨线汇成一条条小溪,匆匆地向院外的小河里流去。小河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轻拥这些可爱的孩子入怀。
曾记得,梅雨时节,家乡的河里都要涨水,正是鱼儿欲上时。父亲拿着网兜,我则是提着小桶尾随其后,站在漫溢的水边,看父亲往河里撒网,我心中就默默祈祷能多捕几条活蹦乱跳的鱼。网口慢慢提出水面了,看着网里果然有鱼在跳跃,我欢快得像鱼儿那样蹦跳,忙不迭地抓住网里的鱼往桶里扔。那些天,几乎顿顿有鲜美的鱼汤喝,小日子过得甭提有多甜美了。那时的家境困窘,除了过年,平时想吃鱼,唯有此时了。梅雨天最大的享受还是和邻家的小伙伴一起偷摇出他家的小船,到河中采荷。初夏时节,“小荷才露尖尖角”,而那“尖尖角”却是最清甜的,有荷的清香。我们边采边吃,雨水无言地打在我们的欢乐上,真有无尽的野趣。
在雨中悠然而行,呼吸着新鲜的泥土气息,又另有一番情趣。独自一人撑着雨伞走进风雨中,滴滴答答的雨点打在伞上,仿佛在聆听一曲曲动人心弦的音乐,雨中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偶尔有风将雨吹落到脸上,凉凉的,感觉舒畅极了。脚边不时有几只青蛙或癞宝爬过,好像它们也在寻找雨趣。
梅雨时节的风景更是让人留恋。蒙蒙的湿气晕染了每个角落,像一幅丹青,浓抹淡描,勾画着大千世界。远眺,农人们披着蓑,躬身在一片银白的水田里插秧;牧童戴着斗笠,悠然地骑在牛背上放牧,多美的一幅“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田园胜景啊。
梅雨季节,雨一直下,一声声,散作万千琵琶语,芭蕉绿,樱桃红;湖光浅,箫声重。
梅雨文章3:2016年的梅雨
文/王毅
大学时代爱鼓捣诗歌,有关梅雨的意象经常出现在我的诗行中,一位诗友出版的诗集《梅雨季节》,迷乱了许多青涩的心灵。那是充盈着幽怨、寂寞、别离、思念的浪漫时空,风追逐风,雨挨着雨,小树林的一幅水墨画,小巷里的一把油纸伞,黄昏中的默默守望,静夜里的雨打芭蕉。那些跳跃的意象,都融汇成梅雨季节的模糊镜头,串联成青春诗歌的点滴碎片。
许久以来,尽管生活的重负让我不再写诗,但绿色的梅雨季节,总是和失魂落魄的爱情纠缠在一起。突然间,季节,彻底颠覆了我固有的想象。
春天尚未过去,有关应对梅雨季节的各类预测、警示就潮涌而来。水利气象等专家们的业内分析,各类媒体关于雨季来袭的渲染,各地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等等,无不昭示着危险与灾难的步步逼近。
“狼”果然来了。入梅之后,潮湿的雨季消弭了酷暑的溽热,洗涤出树木的葱绿,而雨量的过度集中和旷日持久,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意料。大江、洪湖、河流、沟渠,到处是满满的水,漫过堤坡,漫过田埂,漫过门槛,漫过了焦虑的心房。
人水之战,惊心动魄。长江大堤上,洪湖围堤上,久违的哨棚树起来,鲜红的旗帜飘起来,军人的迷彩服在流动,村庄的精壮劳力上了前线,干部们打起了赤脚,堤上堆满了编织袋。暴雨倾泄而下,洪水滚滚而来,堤防频频告急,内垸险情不断,九八抗洪的画面重现在江汉平原。
白水茫茫,泛滥成灾。紧急调度中,许多乡村的泵站被迫停机,眼睁睁看着丰收在望的稻田鱼池沉没,农民的心里在流血。洪湖沿岸部分民垸被指定分洪,大批群众紧急转移到临时安置的学校教室里。长江对岸的华容某垸溃口,“卡车敢死队”一波波冲向大堤的创口。
城市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行,导致路面严重积水,众多车辆在马路上熄火,“买房买车,还要买船”成为网民的嘲弄。武汉南湖大面积受淹,飙升的房价急剧下跌,江夏区的重灾区群众吃上了政府的“灾饭”,而市郊的一面围墙顷刻倒塌,掩埋了8个鲜活的生命。山体滑坡、泥石流、湖区崩岸、围堤决口等灾难新闻,更是充斥媒体。
一个个抗洪英雄倒在了抢险一线,有的溺水而亡,有的触电重伤,有的巡堤中摔残,甚至有的被毒蛇咬伤。
而暴雨伴着雷电,依然步履匆匆,天气时晴时雨,雨势时急时缓,希望与失望交织。那雨,下得天地昏暗,下得揪心发慌,下得时空发了霉。
梅雨季节,不再是浪漫的诗章,不再是爱情的容器,不再是歌舞的背景。梅雨的面目变得狰狞,梅雨的声音令人恐惧,梅雨的野蛮威慑天地。梅雨,让江湖暴躁,让土地蛮荒,让生命惊悸。面对梅雨,人类显得渺小、脆弱和无奈。
诗情,总被雨打风吹去。穿行在梅雨季节,我无法再融化成一滴雨,助纣为虐,也不愿化作一阵风,为雨伴舞,宁可变成镇水的怪兽,亦或炽热的太阳。
2016年的梅雨,一个季节的悲情记录,一些城市与村庄的伤痛记忆,一群失亲者的难愈疤痕。
梅雨文章4:梅雨
文/dingdeshengg
每年五六月份,梅雨季节如约而至,有诗曰:“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塘池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其中的家家雨说的就是这每年之中长达一月的梅雨。 这个时期雨的特点是,偶然性强,天气变化快,有时伴随雷电和大风,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人在一年之中的心情也特别的糟糕,显得很浮燥!
如果你身在内陆成市的话,等中间碰上好天气,就赶紧把压箱底的衣物拿出来晒晒,以防长霉。要是沿海城市,那你不仅要防霉,还要做好防洪,防台风的准备了!阳历的每年六月到十月,都有十次左右的台风横扫大陆,给沿海的居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几乎每次的台风过后都有一次较强程度的降雨,中国每年在这个时候,财政部都要勒紧一下裤腰带,来补助灾民。
今年的梅雨期较往年有说推后,但考虑到今年润五月,出梅天气在这个或下周结束,也合情合理。但今年的受灾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往年,截止目前中国有接近一亿人受灾,真是“水火无情”啊 虽然也许每个人都讨厌下来,但是在农作物生长旺盛的夏季,充足的雨水给罕区的农作物的旺盛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也给炎热的高温降下了署气,对人们的生活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每一样事物都有两个面,只要我们合理预防、合理对待,合理利用,我们会生活的更加舒适!正确的对待生活,我们才能是那只可爱的喜羊羊…
梅雨文章5:夏夜听雨
文/张新文
六月,各地便进入了梅雨期,我最喜欢雨入荷池,蛙举绿伞的那一幕,间杂着荷花的香味跟着雨雾细细地飘来,大自然的灵性与人间至美的诗意交融到了一起,令人赏心悦目。
观雨是一种心情,听雨则是一种心境。
愉悦的时候,雨,就是欢乐的鼓点,激昂奋进;悲戚的时候,雨,就是忧伤的泪滴,肆意流淌……
夏夜听雨,需要去乡野听、需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需要躺在床上,把灯关了,让满世界的黑拥抱着自己听、需要把心融入草木间听……风像个探子,把一切的叶子翻个遍,招呼雷声和闪电出场,雷声像碌碡碾压着满场的麦子,轰隆轰隆声由远而近,发出木与石的撞击声;而闪电就变得妖娆妩媚,像是天地间走来了穿着红色高跟鞋,端着葡萄美酒夜光杯的骨感美女。很快风止,能听到沙沙的声响从远处传来,像是千军万马奔涌而至,瞬间又去了远方,那是雨滴落在树叶上、庄稼的叶子上而发出的声响。
雨落在草屋上,悄无声息,就像一碗水泼在了海绵上;雨落在黛瓦上,发出脆生生的响声,有竹筷敲在瓷碗上的韵味,很多时候,还能听到雨点砸在破脸盆上、木桶上、瓦罐上、雨布上,甚至,窗台的玻璃上……雨滴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信物,它们不会厚此薄彼,它们要润泽世间万物,包括我们饥渴的心。宋人蒋捷听雨听了一辈子,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老年听雨僧庐下,他从雨声里听出了年少轻狂、听出了漂泊流离、听出了人望乡愁绪、听出了暮鼓晨钟里的彻悟人生。
夏夜听雨,雨滴是透明的算盘珠子,滴滴答答的声响,我听到的是无数双的手在夏夜里累计着秋天的收获!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020年的夏夜听雨,意味深长,我似乎看到了口罩遮面的抗疫英雄们,舍小家,为大家,他(她)们顶着雨雪昼夜前行,奔赴在抗疫的最前线……雨过天晴,明天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夏夜听雨声,更需要淡定和宁静,只要侧耳聆听,每个人都能听出别样的境界和感悟,不信你试试……
梅雨文章6:窗外的梅雨
文/楚风雅颂
一阵清脆的雨滴声,惊醒沉睡的春梦。缓步窗前,举目眺望,迟到的梅雨,在深夜的窗外敲起了交响乐的旋律,春风拂来一份凉爽,吹散心中郁闷而烦燥的阴霾,大地干渴的裂唇,终于期盼梅雨滋润的来临。
静听窗外纷纷扬扬的梅雨声,心中的情愫如翻滚的江河,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当人们处在一种渴望的挣扎中,才真正感觉到那个即将来临的抚慰,是多么的珍重和可贵。唯有大自然的动感,才能震撼人的心门。
多想听到来自池塘边的一片蛙声;多想看到屋檐下春燕衔泥垒巢的情景;多想描绘雨打芭蕉的那一幅精美的彩图。
想想干旱的田垅多么需要雨水的浇灌,成长的禾苗多么需要雨水的滋润,灰蒙蒙的城市多么需要雨水的冲刷,郁积的心愁多么需要雨水的洗涤。无疑,期盼中渴慕到来的凉爽,是一份消热解愁的喜悦,
迟到的梅雨,虽然延迟了来临的时间,大地依旧要感谢它的惠顾,感谢苍天的恩赐。怀有一份感恩的心,人的胸襟才有大海一样的宽阔,放弃一切困扰和苦闷,走进这梅雨降临的夜色,洗涤心中郁积的尘埃。
感谢窗外的梅雨!
梅雨文章7:被梅雨,淋湿的心境
文/雁掠林梢
瓢泼的雨稀里哗啦下,一把伞被吹得东倒西歪,在风中挣扎……
消散的云层再度叠加,白天就知夜的黑,撑着这把伞,在一个又一个雨帘里穿行,任车轮激起的水花,溅在身上,浑然不觉……
也是这样的天气,你曾遭遇诸多不顺,日日查看签证,然后声声叹息;讨厌的病魔,悄悄乘虚袭击,天阴偏逢屋漏。愁云飘在脸上,哀怨写在心里。
一场期盼的温馨相聚,被无边阴霾笼罩,熏染梅雨气味。
强作欢颜,失血的唇看出你的憔悴;轻描淡写,排遣不尽的是失落。
有些事爱莫能助,有些事不能从头再来。谁能读懂千里牵萦,经年漂泊的孤独情怀。不是茶韵书香,享受午后惬意;不是水漫陂塘,鹭点烟汀的倚栏;是水渚风迴的昨是今非,是枕梦琴台的幽思生尘;还有这天各一方被搁浅的爱,都只落实两个字“等待”。
雷暴雨取消了飞往S城的航班,仍然无法阻止远去的脚步。送别时的莞尔一笑,心儿也随你而去……别了,保重!下次归来是何年,千万别选择这种恼人的天气!
递过一把伞,你却执意交还给我,说用不上,车子会一直开进候机厅旁,带了反而累赘。你挥挥手,义无反顾钻进车里,驶进滂沱大雨中,消失在我模糊的视线里……
时空将我们阻隔,通话时间短暂,也少谈及彼岸人事。问及未来,总是缄默。
像雾向雨又像风,爱在眼前,又总抓不牢。是你的矜持,还是我的桀骜,或者都不是,亦或是一首歌词唱的,我只是你一段过去……在感情的戏里,如你一样没有演技。
撑在伞上的思念,随雨飘洒,跌落花台。我尝试将这段故事编辑,尘封为一段美好记忆。
任漫飞的思绪被雨水唤醒,点一盏心灯,照亮前行的路,冲破这一季湿漉漉的雨季。
梅雨文章8:过往的烟雨
文/黄镇淮
又是梅雨季节,今岁还是和往年一样,雨忽紧忽慢,忽大忽小,天忽阴忽晴。望着屋外的雨,心头竟然不由自主地泛起了涟漪,想起以往的梅雨季节,清水池塘。
现时的雨少了一川烟草,视野中的雨雾迷蒙;少了清溪涓涓细流和山色空蒙;少了田野的树木青翠,百草茵茵;少了雨和肌肤之亲的细腻,空气中的泥土芳香;少了意境中淡淡的忧思,丝丝香甜的味道。
听不到风扫荷叶雨打声,看不到雨珠在莲叶上的弹跳。听不到不分昼夜的虫吟蛙鸣协奏曲,看不到田块沟壑中逆水而上的鱼儿嬉戏。没了屐齿苍苔,屋脊瓦沟的流水滴答,没了烟雨中隐约的箫声飘忽。
过往雨中的诗情画意,娇羞妩媚远去了,雨中水墨画中游,浓云薄雾远去了,雨中漫步缕缕情丝,斜风细雨缠缠绵绵的心境远去了。
哦,远去了,远去了,一切都渐行渐远了。何处再寻小街的细雨霏霏,里弄深处伞下缥缈婀娜的背影。如梦如幻的过往烟雨。
梅雨文章9:老地方的雨
文/独步全球
梅雨江南,沿着老街雨巷的青石板,屋檐的雨水在油纸伞上滑落,冰凌的雨水顺着发丝,泯一下嘴角咸的味道,指心的温度被冷却,街角不远处微弱的灯光下,飘逸来陈瑞优美的旋律《老地方的雨》,雨中,我们曾经一起走过……
——题记
一次次在回忆,回忆老地方的雨,默默的我在等你,雨淋湿了我的委屈,你悄悄出现在我面前,把我紧紧拥在了怀里,一次次吹起竹笛,你已沿着笛声远去,静静的我在等你,雨淋湿了我的回忆,你却不知去了去了那里,把我的心也远远带去,我一个人在雨里,有谁知道我在等你,就这样的等下去等下去,我一个人在雨里,有谁知道我在等你,就这样的等下去等下去,老地方的雨还在淅淅沥沥。
所有的故事都是有开始也有结束,所有的美好都会随着时光的消失而变得模糊,遇见了,爱上了,放弃了,曾经相爱的彼此,最终要以陌路作为终点,再多的爱恨情仇,终究是一场空,一切的一切,总是会有个句点,时光流失,岁月如梭,转眼又是七月。
回到你离开的时间,让心脏再一次被触痛,也许每年的这一天,都会被触及伤感的神经,记忆就是被酸楚的心,深深地刻画着抹不掉这一天留在心里的痕迹,尽管如此,还是要为所有的牵念画上句号,把所谓的爱恨情仇,伤痛情思都圈在这个句点中搁浅。
因为过去了,就真的过了,因为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因为过去了,而活在过去,剩下的只有沉重,回忆太沉,思念太久,千条万缕的思绪,总是压迫着神经,莫名伤感。
这是一段揪心的情缘,刻骨的爱恋,原以为美好的情感,会一路相伴走到尽头,却不知一生相守终究只是奢望,再美丽的诺言,最终成为一句空话,仅仅是一句玩笑的话,匆忙的删除,便了断了曾经,了断了一切。
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为了这有限的时间,活出无限的快乐却是件不容易的事,你终有再多的恨,也得放下自己,放得下,心才真正活出来。
回到你离开的时间与地点,静静地站立于寂寞的街角,时空翻阅着脑海里的记忆,昨日曾经飘逸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之中,曾经最美丽的风景,绘制成最伤感的画面,那份触动依旧如昨日,疼着心、伤着情。
泣意无声,泪水却化成缠绵的雨下满了整个天空,雨水浸透了衣衫,肆虐着心房,老地方的雨,雨中的街道,除了形色匆匆的人群,就是川流不息的车辆,扶风的街道被定格在雨里,虽有清新的味道,却满是昨日的悲戚。
忧郁过的天空是灰暗的,雨后的街道却充满了回忆,徘徊在回忆的街头,用今日的心,去感受那段岁月,当一切都散尽的时候,思念却依然存在。
没有改变的,始终没变,要变的也不是你可以守得住,留下来的竟是雨水也洗刷不掉的痕迹,如果还可以重现那一刻的悲伤,是否会将结局改写?
人生如戏,如若可以改写,也不会有这一刻被回忆淹没的思绪,就让眼前这幻觉再一次被复制,过了今天一切将被删除,所有的过往就埋葬于这个七月。
也许就是被永远定格在曾经的过去,这原本特殊的月份,因你的决绝转身而更加特殊,时间的流逝,抵挡不住它的再一次靠近,伤可以成为永恒,那么七月是不是也会是个永恒的象征,它带来的是回忆,带走的是思念,留下的却是永恒,尽管这永恒有些少许的悲凉。
人生如梦,想抓住梦里的事物,这段梦却总是会过去,回头望望梦里的事物还存在吗?存在过却又消失了,梦里的物,梦里的人,真实又虚幻,执着梦里人生虚幻不实的存在,想牢牢抓住,却如空气一般了不可得,事物不会再来,梦不会重演,惦记着过去,快乐就只能离你远去。
记忆、伤痕、还有那无法忘记的伤痛,尽管岁月变迁,环境的变化,困扰你的种种始终会吞噬你脆弱的心。
谁都明白有舍才有得,有挂念才有苦,好事多磨,安静的想想,人生短暂,快乐也是短暂的,但无限的迷茫,漫长的痛苦,是说抛就可以抛的开的吗?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能否看清自己而真真实实地活在当下呢?
七月,好心情;七月,夏天的味道;七月,重温老地方的雨;七月,回到你离开的时间,让一切被重新定格!
一次次吹起竹笛,你已沿着笛声远去,静静的我在等你,雨淋湿了我的回忆,你却不知去了去了那里,把我的心也远远带去,我一个人在雨里,有谁知道我在等你,就这样的等下去等下去,我一个人在雨里,有谁知道我在等你,就这样的等下去等下去,老地方的雨还在淅淅沥沥,我一个人在雨里,有谁知道我在等你,就这样的等下去等下去,我一个人在雨里,有谁知道我在等你,就这样的等下去等下去,老地方的雨还在淅淅沥沥。
梅雨文章10:梅雨轻扬忆箫声
文/沁香一瓣
梅雨季节的江南似乎是有点儿压抑的感觉。空气和四周显得潮湿、灰暗,心里总觉得有点不爽。如果不注意防潮,家里不仅衣物要发霉,而且其他的东西一不小心也会发霉长菌,而且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来,生活中的许多人把这江南的梅雨季节称作为“霉雨”季节。
然而,生活中的我却十分喜爱这个雨季,尤其是喜欢坐在小窗口的阳台旁边,泡一杯新茶,开着收录机播放一曲江南丝竹,悠悠音乐声响起,那浑厚宏亮婉转的箫声会穿越时空,传来一阵阵回声,顿时会让人有一种舒适的感觉。特别是当下小雨的夜晚,靠在雨夜的窗口听雨,在朦胧的气氛中欣赏箫的《春江花月夜》,听那飘落在窗外玻璃上的轻盈的雨声融合一起,犹如在和轻雨伴奏一般,幽幽的,十分有味。
江南地区的丝竹共有八大曲。记得在小学读书时,学校不远小镇的茶馆里,常会有人请来一些戏班子搭台唱戏,他们各显神通,有说滑稽和摆弄乐器的,有说大书和讲故事的。其中江南丝竹中的《梅花三弄》、《熏风曲》、《行街》、《四合如意》、《云庆》、《欢乐歌》、《慢六板》、《慢三六》等,受到小镇上的人们喜爱,就连我们读书的小学生也会爬在窗口上去欣赏,常常忘了上课的钟声。
江南丝竹主要是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喝茶中的丝竹爱好者很多,每场节目只要凑满几角钱,就可从中任意选一曲,请台上的演奏者表演。艺人们大多是从城里来的,她们中有男有女,是自由组合成的小乐队,来去自由,个个化妆得很美和很有灵气。丝竹在当时的农村十分流行,演奏的艺人所演奏的丝竹乐风格显得典雅华丽,场面气氛热烈。其中大多以二胡、笛、箫为主,丝竹是江南民间风俗的音乐,是真宗的国内民间传承艺术。
初夏的梅雨季节,农村里插好稻秧后大多要休息几天的,人们就会结伴到小镇上走走,喜欢喝茶的就到茶馆喝茶,不喜欢喝茶的就扑在窗口,凡喜欢听乐的也舍得出三分五分的。别看这三到五分,在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已经是一笔难以舍得的费用,那时一个农民每天只争三角几分,所以大家看一次演出也不容易。
艺人们一旦收到了钱,就会在领头的统一指挥下开奏。既有合奏,又有独奏。雨中听箫是十分和谐的,在艺人手指的起起落落中会飘散出悠扬的乐曲来。低沉的箫声和着迷蒙的梅雨,那古典而幽雅的风格似乎独领风骚箫的空灵和清韵让人听了赞叹不已。
喜欢听箫声一遍又一遍在婉转的流韵中奏乐,我的眼前仿佛出现盛唐的舞女在皇帝妃子面前翩翩起舞,箫声从古典的指端流淌出来,似细雨绵绵,仿佛是从商周一直吹到如今,这是一种低沉的声音,对于心灵有过伤痕的人来说恐怕就是最大的安慰了。我常常在想,这一根十分平常的竹管,怎么有如此大的能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音符呢?
记得当年学校里来了一位音乐教师是女的,是从城里下来的,长得浓眉大眼,她除了有一副金嗓子外,还喜爱江南丝竹,她的宿舍里放着好几种竹管乐器,她最喜欢吹箫,一吹时就全神贯注,像是古代画片中的仕女一样十分有趣。
在我们好奇的眼神中,陪伴我的第一支箫就是由她陪着我和其他同学来到学校对面的地摊上买的,那时每支箫只有几角钱,看上去虽然简陋,但却是用紫竹做的,能奏出动听的声音。那时的我们闲暇除了奔奔跑跑外,看小人书的机会也极少,所以平时只能玩玩麦笛和芦笛。后来,在音乐老师带领下,玩吹箫也就成为了我们的唯一。听音乐老师介绍: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我国在考古时发掘最早的乐器是新石器时期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骨笛,距今有八千多年的历史。骨笛开始是五孔,后来由五孔发展到八孔。历史上亦称为笛,唐以后方专指竖吹之笛。原称“洞箫”,现代简称“箫”。洞箫为次中音乐器,音区比笛低,音域与笛子相似。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边玩边学,慢慢地开始了识谱和摸索如何吹。在当时吹箫的五六人中,唯我是男孩。每天一放学,我们就到音乐老师的小房间学吹,刮风下雨无阻。后来慢慢地就能够吹出流畅的《彩云追月》、《关山月》、《长城谣》、《茉莉花》、《西湖春》、《苏武牧羊》这样的曲子了,老师听了说:不错,男孩其实能够吹好箫。以后的日子里,在她的鼓励下,每到课余饭后,奏一曲箫就成了我们最惬意的放松,同学们也经常凑上来一起助兴,有时候我们俨然是一副上台演出的架式。
梅雨的季节,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口,迎着窗外微微送来的风吹奏,这样的箫声,飘过细雨濛濛的村庄,会是那样的诱人。那时,有村里的小孩喜欢听这声音,常常赤着脚和着泥巴走来,他们不怕霏霏细雨淋湿了衣服,悄悄地躲在我家的屋檐下,抬起头来听幽雅的箫声,等我发现他们时,常常是几首熟悉的曲子已经吹完。
箫声还有奇妙的回音出现。有时声音传出不久,又被前面农家的屋墙壁挡回来,那些回音重新进入我的耳朵,那幽雅的声音竟然也常常感动了自己,甚至有时会开心得落泪。后来,我们长大了,从小学考入中学,离开了可爱的音乐老师。那时中学很少,小学毕业了不是人人能上。上学每天来回要走十多里路,所以想去看望音乐老师的机会都没有,除了写封信外没有电话相通。又后来的日子,听村里同学说,音乐老师调出了中心校,去了一所很远的村校去当校长了。她在哪所村校?她一定还在吹她喜欢的箫。我们几个小徒儿约好,准备找个机会去看望她。
那是初二年级时的一个梅雨天,我们几位中学生被推荐参加了地区的乐器比赛。经过几场激烈的竞争,我们的演奏意外地获得了地区第一名。傍晚,当我们几个参赛的同学从县城回家下车时,天忽然下起雨来了,我们没打伞,而从车站到家还得走七八里路,但我们不怕,冒雨一路笑跑着抄近路奔,气喘吁吁地在一个小村落避雨。
缠绵的夜雨渐渐大了起来,天空是一片灰蒙,没有明灯的乡村似乎是黯然失色,四周浸在一片朦朦胧胧之中。在这样深沉的夜色里,我们一脚高一脚底地走近了一所靠村边的简陋学校。突然,一阵“呜呜”的声音划破寂静的夜空,那声音由远而近,在我们的耳畔低低回旋着、弥漫着。这是箫声?箫声在婆娑的雨声中尤为低沉,仿佛倾诉的是一个游子此时的心情,慢慢地浸入我们的周身。
我想,这样的夜晚,谁在为我们在吹奏一支幸福的夜归曲,这箫声似乎是很熟悉,我眼前分明看到一个浓眉大眼的俊俏女子,正神情安然,全神贯注地用她那纤纤的手指在箫上轻舞。靠在檐下的我们静静地听着这美妙的天赖之声,就像当年在她宿舍听她演奏穿越我们心灵的乐曲一样。是的,这是她在吹奏。
在雨中,箫声透过雨丝,但黄梅的雨却裏满了我们的全身。当我们赤着脚踩着泥泞的路再靠近一幢红瓦的屋檐窗旁时,我看到了窗口一个熟悉的背影,她正专注而沉醉地演奏着一曲熟悉的《春江花月夜》。我们又一次被感染了,赶忙走近,正想大声喊一声:“老师,我们来看您了”!但我们没有,却是静悄悄地久久驻足,不敢发出半点声响,思绪随着箫声飘散开。瞬间,我们的灵魂似乎都得到了一种特别的抚慰,这演奏者就是我小学时的音乐老师。听同学说过:教我们箫的女老师被调到很远的乡校去当校长了,我开始没信。现在看到这人影,听到这箫声,我信服了。我站着没走,想敲门走进去叫一声老师好,想告诉她我们的比赛已经获奖,但又怕脚上的泥弄脏了她的小房间,我们想了好长时间,最终还是没有敲门。
箫声悠悠扬扬,那声音似乎在问我们:今天的你们可好?是啊,是老师把我们领进了音乐的大门,当年要不是你手把手的教,我们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登上地区的舞台。那一刻,我忽然醉了。我的耳畔响起了音乐老师的话:箫的意境是笛子无法比拟的,如果把笛声比作有气派的皇家园林,那么箫声就是优雅精致的江南园林。笛子的高亢激扬,箫的低调婉转,两者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听箫,能是更多地涉及人的修身养心……
是的,因为有了梅雨,才滋润出江南丝竹的韵味,因为有了丝竹,才有箫声在雨夜的婉约和灵动。在这样的雨夜里,箫声悠悠,似那生命之河流不停地在胸中涌动。透过那箫声,我仿佛听见了自己新村中一条圆湖迎风吹起的细微涛声,它们映着那龙舟上,和着点点灯火,就像散文诗一样的美丽……
那一刻,我终于关了收录机,从皮包里取出那支陈旧的抚满了手印的箫,慢慢地贴在嘴唇上开始吹一曲《春江花月夜》。箫声悠扬,梅雨轻扬,我的眼前似乎又看到了我小学时的音乐老师。
梅雨文章11:梅雨记
文/冷冰
(一)
这一场雨真长,但再长的雨也会停下来,甚至说停就停。有一天去山中喝茶,听到蛙的声音,连绵而干净,和这雨水一样,是渐渐地漫上来的。三个人坐着不动静静交谈,等出门向外一看,白嫩的月光挂在山头近处,蛙声却稀了,若有若无,一人说,一声蛙鸣都是一滴雨,雨停了,蛙声也就停了。
我认可这种说法,总觉蛙鸣和雨水和月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
城里是有雨水的,可是月光和蛙鸣哪里去了?
雨多的时候,大约可以做这几件事情——读书、喝茶,到菜园里摘几个黄瓜研究它的吃法。
喝茶是几个人的欢,读书是一个人的静。
(二)
读《枕草子》非常好,日本的文学的寂静、纤细、含蓄,恰如这梅雨天。书中写到:“荒废的屋子上爬满了蔓草,而蓬草又长长地丛生,月华明亮,普照其上。”这景色没什么特别,唐代诗人也有“墙头雨细垂纤草”的句子。可是当我真的看到蓬草一片一片地开着白色小花,也就明白了它的哀伤的美好,梅雨、蛙声、白花、满月,仓促的结局,其实都是岁月的美好容颜。
读汪曾祺也有趣。他写扦瓜皮的做法。
黄瓜(不太老即可)切成小段,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剩下黄籽的瓜心不用。酱油,糖,花椒,大料,桂皮,胡椒(破粒),干红辣椒(整个),味精,料酒(不可缺)调匀。将扦好的瓜皮投入料汁,不时以筷子翻动,将瓜皮酥透料汁,腌约一小时,取出瓜皮装盘,先装中心,然后以瓜皮瓜面朝外,层层码好,如一小馒头,仍以所余料汁自“馒头”顶淋下。
读这样的文字貌似平淡如水,细品之却令人食欲大开。
(三)
梅雨天母亲园子里的黄瓜疯长,我不喜欢这样的长法,前段时间天天吃莴笋和豌豆,现在天天吃黄瓜,总有一天会吃成一个“人比黄瓜瘦”。不过黄瓜比莴笋好,实在不下厨,刨一个凉拌也可以当水果吃。有时也较起真来,研究黄瓜的吃法,油煎、蒜蓉、刀拍、腌制,有七八种吃法,反正梅雨天,闲着也是闲着。
说起菜园子,我又想起了以前,槿篱下的黄花菜沾满了雨水,每天摘一捧黄花,拿回来炒鸡蛋煮面条,那个时候,清亮的不止蛙鸣,还有雨尖,甚至沟沿边的雨蜗牛。
梅雨的江南,如蜗牛一样,是缓慢的,缓慢的光阴才有酒一般醇厚。
(四)
与去年不同,今年一大缺憾是没有遇到上好的杨梅。六七年前用高家岭摘的野生杨梅,三里街买的米酒,泡了一缸杨梅酒,现在这缸酒还剩下半瓶不到,色好看,红得像琥珀。那时候,父亲贪酒,也常去三里街买那些散装酒,我总劝他少喝酒,有一次来我家,这一罐酒刚刚泡好,他开封喝了一杯,只一杯,后来他也没得喝了,仿佛是需要某种印记,父亲走后,这酒陆续喝了些,剩下的这半瓶子酒就这么一直留着留着。
其实我前年泡的桑葚酒也很好,那天在山里,要了一盘炒嫩笋,几个人坐在山村野店里慢慢地啜,酒的味道正合外面夜的况味。这么想着,一瓶桑葚酒也就慢慢喝完了,滋味也浸透了全身的各个角落。慢慢地起身,几个人寻着花香,坐在石桥边,看着月色,月下花前的气息,似乎也有桑葚的微酸、微甜。
关于梅雨的记忆,大约只这些,此后的酒话,应该不值一提。但我还是很怀念父亲夏夜里煮的绿豆稀饭和盐炒豆子,还有硬塞给我们生吃的大蒜子。
梅雨文章12:梅雨落成灾
文/赵柒斤
清晨起床发现,下了整整一夜的大雨毫不知疲倦,依旧不依不饶地缠着窗户,大有不击碎玻璃势不罢休的任性,震得玻璃“啪啪”直响。我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疯狂的梅雨,任由它载着缕缕思绪,感到了今年梅雨的变态。
以往,面对多情且无规则的梅雨,江南人更多的是无奈。贺铸《青玉案》写道:“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赵师秀更是吟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看得出,宋代两位文人的一词一诗不仅反映出梅雨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心理上的不爽,也抒发了被濡湿的愁与湿润的闲。
家乡是一个典型的丘林山村,从小就领教了梅雨的执着与滥情。起于夏季的黄梅雨,总饱含着一种持之以恒的强大毅力,几十天时间,不分昼夜、断断续续、不知疲倦地在窗外上场和下场,不停地洗刷我生活的这座繁忙的小山村,也不断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制造无尽的烦恼。
梅雨极像耐哭又顽皮的孩子,说来就来,没一点征兆,且有时一疯起来淅淅沥沥地下个五六天,不间断、不停歇,住在平房或底层,不仅晒在外面的衣服、谷物易被淋湿,田地里的杂草除之不尽,连家中衣被也被“传染”湿气,甚至连墙壁都湿了大半截,橱柜里是霉气扑鼻,水泥地板会渗着水珠,盖在身上的被子都有些黏,实在叫人不舒服,人坐在家里确实惆怅不已;有时出门忘带雨具,往往就要沐浴一场甚至几场不期而遇的梅雨,浑身上下遭她“亲吻”,湿湿的、糊糊的、粘粘的,真有一种说不出的烦恼。因此,老乡们都很讨厌梅雨。长大后我才知道,老天爷确实难做,雨下多了就成灾,令人生厌;雨下少了或不下,做成了“火梅”,庄稼难成长甚至干枯,环境污染会加重,同样叫人难受。
身为江南人,面对无法逃避的黄梅天,只得换种思维感受梅雨:推窗观梅雨,能感受她的执着、多情与浪漫。雨丝飘飞,窗前小区公园里的花草和那些高高低低的树木得到滋润,玉兰的叶片似乎更加浓绿、含情脉脉、动人心魄,清亮的香樟树叶顿时充满了生机和张力,恰似一幅五彩斑斓的重彩油画,令人心情舒畅。那一丝丝、一簇簇五颜六色的花草,经过梅雨的漂洗,映衬成一道美丽的风景,艳得让人心颤。以往,窗前听梅雨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绿豆般大小的阵雨,宛如“细声巧作蝇触纸”,容易被外界的声响所覆盖;“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中雨,会让整个世界暂时只剩下哗哗一片,顿感这是一种无所谓远近和隐显的心灵牵挂。唐诗里“梅雨”的飘逸、宋词中“梅雨”的缱绻,似乎就是一曲天籁之音尚未终弦,令鲜活的生命律动。
然而,今年的梅雨似乎变态,每天都是雨流如注、肆意疯狂,引发的洪水像猛兽一样淹没了庄稼、吞噬着生命,肆虐的洪水还乐此不疲地在街道、村庄、田园等玩着残酷的游戏,让人的生命、财产浮沉其间。不过,我始终觉得,变态的梅雨和特大洪灾告诉我们,灾难和人类的历史如影随行,只有正视灾难,不屈不挠,才能创造充满希望的美好明天。
梅雨文章13:天凉好个暑
文/张凌云
入暑了。
暑假放了,梅雨出了,小暑过了,大暑眼看也快到来,按说一切都该顺着“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惯常节奏进行,可今年的夏天却清凉得很,除了偶有燥热,大部分时间凉快得让人有些不敢相信,仿佛“暑”还停留在梅雨季节的梦里,迟迟没有醒来。
这种感觉好。笼罩在氤氤氲氲的氛围里,吹着窗外拂来的凉风,听着远处忽而嘹亮、忽而低沉的蝉鸣,心思一下变得剔透。抛开了各种芜杂和琐碎,整个人好似瞬时回到了某个地方。那里,清宁澄寂,无忧无虑,可以悠闲地静坐,品读四周的风物流光,可以惬意地斜躺,迷迷糊糊打个小盹,可以率性地漫步,深吸一口大地的沁凉。可以是一张小椅,一只竹榻;可以是一条小径,一囿庭院;可以是一滴雨珠,一树葱绿;可以是一徐清风,一弯新月……
那是一个点,一根线,一袭心绪,一种意境。总是那么遥不可及,又好像就在前方。人们关于夏天的种种向往,都似乎包容在其中了。夏天本代表着火热和酷烈,但在滚滚热浪奔涌之前,又犹如台风到来前的暂时宁静,而这段或长或短的宁静时光,就显得那样的弥足珍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享受了。
常常会想起过去的日子。童年的逍遥时光,学生时代的暑假,或是刚离开不久的某个夏天。一个人,或是陪父母家人一起。凝神静望的一刹那,眼前的场景就会与记忆中的某个节点不谋而合,让人忘记了时间的脚步。树林里不知疲倦的蝉鸣,恰如一部贮满回忆的留声机,我爱听那蝉鸣,一遍遍回放着光阴的故事,好与曾经的自己撞个满怀。冥冥之中,仿佛看见那个自己正在树荫下追风,在小河边捉鱼,在平台上纳凉,在屋子里看书,或者,在呆呆冥想过去的过去。
这般清凉的氛围里,雨还在断断续续地下着。听着窗外滴答的雨声,总有个奇怪的念头,雨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落下,多好。急了,就成了大雨、暴雨,容易成灾;缓了,雨太小,又解不了暑气,只有不疾不徐,才能恰到好处。这样的暑天,甚至都有了初夏的味道,轻逸、浪漫而令人欣愉,若是夏天都能保持这样的微笑姿态,谁会说它难熬呢?漫漫长夏,只怕人人爱而拥之。
于是按捺不住迫切的心情。但需雨稍停歇,便想出去走走。最省便的办法,就是小区里的几番来回。雨后的空气如此清新,每一株植物、每一棵花草都盛开着水灵,在我眼里,它们不再是用于绿化的点缀,而是连绵成一片城市的森林。若有空暇,驱车前往南面的大湖。那里,川泽广布,水草丰茂,林木深处,有空中栈道一座,登临其上,满目苍翠,落英缤纷,极是心旷神怡。水之湄,湖之央,围有一圆形栏道,徐步徘徊,俄尔华灯初上,猛回首,有水鸟掠起一澜清波,直往湖心飞去,乃有目送归鸿,得意忘言,不知身在何处之慨。
有时则在城市里骑行。林荫大道蓊郁葱茏,自有一番清凉。黄昏时分,路人渐稀,一路疾行,建筑风景迅速向后退去,鼻息飘过梧桐、女贞的清香,竟感觉类似当年的追风少年。不由越骑越快,非酣畅淋漓,出身大汗不肯罢休。动够了,亦喜欢静坐屋中,读书写字,几个小时一晃而过,抬起头,见窗外依然水雾迷蒙,丝丝雨意拂上面庞,不禁莞尔,都说心静自然凉,其实,这个夏天,本来就是清凉世界。
天凉好个暑,用你澹然而欣悦的心情,去捡拾氤氲一片的时光。
梅雨文章14:2016年的梅雨
文/王毅
大学时代爱鼓捣诗歌,有关梅雨的意象经常出现在我的诗行中,一位诗友出版的诗集《梅雨季节》,迷乱了许多青涩的心灵。那是充盈着幽怨、寂寞、别离、思念的浪漫时空,风追逐风,雨挨着雨,小树林的一幅水墨画,小巷里的一把油纸伞,黄昏中的默默守望,静夜里的雨打芭蕉。那些跳跃的意象,都融汇成梅雨季节的模糊镜头,串联成青春诗歌的点滴碎片。
许久以来,尽管生活的重负让我不再写诗,但绿色的梅雨季节,总是和失魂落魄的爱情纠缠在一起。突然间,季节,彻底颠覆了我固有的想象。
春天尚未过去,有关应对梅雨季节的各类预测、警示就潮涌而来。水利气象等专家们的业内分析,各类媒体关于雨季来袭的渲染,各地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等等,无不昭示着危险与灾难的步步逼近。
“狼”果然来了。入梅之后,潮湿的雨季消弭了酷暑的溽热,洗涤出树木的葱绿,而雨量的过度集中和旷日持久,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意料。大江、洪湖、河流、沟渠,到处是满满的水,漫过堤坡,漫过田埂,漫过门槛,漫过了焦虑的心房。
人水之战,惊心动魄。长江大堤上,洪湖围堤上,久违的哨棚树起来,鲜红的旗帜飘起来,军人的迷彩服在流动,村庄的精壮劳力上了前线,干部们打起了赤脚,堤上堆满了编织袋。暴雨倾泄而下,洪水滚滚而来,堤防频频告急,内垸险情不断,九八抗洪的画面重现在江汉平原。
白水茫茫,泛滥成灾。紧急调度中,许多乡村的泵站被迫停机,眼睁睁看着丰收在望的稻田鱼池沉没,农民的心里在流血。洪湖沿岸部分民垸被指定分洪,大批群众紧急转移到临时安置的学校教室里。长江对岸的华容某垸溃口,“卡车敢死队”一波波冲向大堤的创口。
城市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行,导致路面严重积水,众多车辆在马路上熄火,“买房买车,还要买船”成为网民的嘲弄。武汉南湖大面积受淹,飙升的房价急剧下跌,江夏区的重灾区群众吃上了政府的“灾饭”,而市郊的一面围墙顷刻倒塌,掩埋了8个鲜活的生命。山体滑坡、泥石流、湖区崩岸、围堤决口等灾难新闻,更是充斥媒体。
一个个抗洪英雄倒在了抢险一线,有的溺水而亡,有的触电重伤,有的巡堤中摔残,甚至有的被毒蛇咬伤。
而暴雨伴着雷电,依然步履匆匆,天气时晴时雨,雨势时急时缓,希望与失望交织。那雨,下得天地昏暗,下得揪心发慌,下得时空发了霉。
梅雨季节,不再是浪漫的诗章,不再是爱情的容器,不再是歌舞的背景。梅雨的面目变得狰狞,梅雨的声音令人恐惧,梅雨的野蛮威慑天地。梅雨,让江湖暴躁,让土地蛮荒,让生命惊悸。面对梅雨,人类显得渺小、脆弱和无奈。
诗情,总被雨打风吹去。穿行在梅雨季节,我无法再融化成一滴雨,助纣为虐,也不愿化作一阵风,为雨伴舞,宁可变成镇水的怪兽,亦或炽热的太阳。
2016年的梅雨,一个季节的悲情记录,一些城市与村庄的伤痛记忆,一群失亲者的难愈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