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散文

请欣赏书房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书房散文1:树为芳邻

文/马亚伟

我的书房对面,有一棵树,我称它一树芳邻。这是一棵中年的树,挺拔健壮,正值生命的旺季,春夏之际,满树勃勃生机喷薄而出,我的窗前一片波澜壮阔的绿海。我写字累了的时候,用绿色润泽眼睛,觉得每一片叶子上,都有绿色的希望在萌动。

草木有心,树一直与人相依相伴,是我们密不可分的朋友。我相信树和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也会经历岁月中的悲欢离合。树,又总是以智者的姿态,静观世事变迁,冷眼看岁月流转,我自岿然不动。

人们总喜欢说“生命之树”,希望生命像树一样葳蕤茂盛,经得起风雨来侵。人们还说希望之树,爱情之树,树代表着生机和永恒。

没有什么比树更为寓意丰富吧。我们中国人,浪漫温情,赋予月亮以一缕乡愁,赋予红豆以一片相思,让白云生出一双翅膀,让东风成为多情的信使。那么树呢,我们常说,落叶归根,树代表着故土难离。“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人以树为寄托。我们把故乡叫做“桑梓”,走得再远,也会像诗人纪弦一样,珍藏一枚故乡的树叶。诗人说故乡的槐树叶是世界上最美的一片,把它夹在古老的诗集里,上面沾着故国的泥土,朦胧中,他睡在一片槐花香里。

树,代表着坚忍不拔,我们常常会和孩子一起植下一棵树,告诉他,要和树一起长大,要像树一样经得起风霜雨雪。树,还代表着团结,独木不成林,我们希望树树相连,成为茂盛的森林。有树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家。树还代表着脚踏实地,代表着气节高尚……树,是我们心中的图腾,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和感情。

自古爱树者都是品性高洁之人。陶渊明在宅边植上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诗人杜甫,安史之乱后来到四川成都,在他的草堂亲自栽种修剪:“独绕虚斋径,常待小爷柯。幽荫成颇杂,杂木剪还多。”白居易也与树结下不解之缘,他把种植树木花果视为造福百姓的大事,还每天带着书童修渠、培土、灌溉,以种树为乐。并以诗咏事:“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柳宗元有“柳痴”的称号,“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爱柳树爱到痴了。我相信,今天的爱树之人更多。

有什么比抬眼就看到满世界的树更为幸福的事?树为芳邻,你与树两两相看,将会收获满心幸福。

书房散文2:花开无声心自乐

文/朱文杰

在我的书房阳台上,摆放着家里仅有的几株植物,一是极具药用价值的芦荟,一是绿意养眼的吊兰,还有就是母亲来我家小住时在路边随便买来的一株秋海棠。

平日里,我不是一个喜欢摆弄花草的人。因那芦荟常用来消炎解毒,我自会善待它。而所谓的善待,也无非就是在闲暇时给它浇浇水、晒晒太阳。养一盆茂盛的吊兰也能调节室内单调的色彩,为这书房增添一些鲜活的生机。再说,读书人似乎都喜欢用花显出自己的雅兴,所以每天起床,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关照它。

只有那盆秋海棠,看起来显得十分委屈,因为自母亲回老家之后,就被我“下放”到了阳台的角落里,虽然偶尔也会对它施以雨露之恩,但从没肯抽出一点时间去仔细欣赏它。

一天,朋友到我这来玩,她在阳台上大惊小怪地叫我,我急急忙忙过去问她怎么了,她却指着秋海棠对我说:“你看那边的秋海棠,它开花了!”

我把目光投向那已经久被忽视的秋海棠,可不是,在那美丽的叶片下面已经有三个拳头般大小的花球了,那鲜艳的红色很是醒目,细密的花朵看上去很是喧闹,但又显得那么欢快。看样子,这花儿应该已经开了好几天了。从长出花蕾到现在,想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竟然都没有发现呢!

有时我会想,这花儿多傻,它开给谁看呢?可是,一朵花它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傲然绽放,理解了这生命的真谛,它也就不会去介意是否有人关注自己的开放。角落里看似寂寞的花,其实一点都不寂寞,这寂寞只是我们的感受,也许在花儿们看来,我们又是多么可笑啊!

常常说“境由心造”,其实,造什么样的境看你以一颗什么样的心。

生活中,有些时候我们会做一些并不见得有意义的事,但为什么我们要义无反顾地去做呢?就是因为它们带给我们心理上的满足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当我们深深陶醉其中的时候,金钱、地位、鲜花、笑脸,对我们来说都已不重要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之乐。

书房散文3:小书房

文/高勇

我有一个小书房,虽然不华丽,但里面摆的都是我最爱的物品。它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小天地,我可以在里面写字、读书、画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它总是默默地陪着我,给我安静和谐的氛围。

我的小书房很明亮。走进去便会看到一扇大大的窗户,温暖的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让整个房间更加光亮。我可以拉上窗帘静静地读一本好书,也可以拉开窗帘感受外面的精彩。

窗户左边是我的小书桌,上面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天放学回来后,我都会用到我的小书桌,在上面读书、写字、做功课。书桌上摆放着一台电脑,当我遇到困难或者迷惑时,我都会请教它,这位无声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我的书桌上,还摆放了很多绿色植物,有吊兰、仙人掌、含羞草。

窗户的右边有一排书架,书架上已经有了不少的书。《格林童话》、《天天讲故事》等这类拼音书还是我小时候看的,我现在还很好地保存着呢!《新华字典》、《辞海》这类工具书放在中间一排,我可以很方便就拿起来查看。另外还有很多课外书呢,《马小跳》、《成语故事》等都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这就是我的书房,我小小的书房,却是我最爱的书房。

书房散文4:姥爷

文/王梓佳

周日回家整理书房,书里夹着一张照片落到地上,我拾起它,照片已微微泛黄,但依稀能看见姥爷在教我儿时的算术。

姥爷离世十多年了,我最怕独自一人想起他。不止一次想过要写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却不敢触碰记忆里他的沉重、辛酸和思念。作为他的外孙女,我没有尽孝,时常内心深处带有愧疚和自责。今天一遍又一遍看着这张老照片,眼晴逐渐模糊不清,我情不自禁忆起他在世时的点点滴滴。

依稀记得姥爷是在我五岁时归于沉寂。那一年,他才五十七岁。他有两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在生命的最后,他卧病在床,日渐消瘦的身躯在与病魔苦苦挣扎,耗尽了全部的精力。从此,他就住在远离家乡的土坡上,卸下重负和对我们的期望,一个人独自去了另一个世界。

记忆里,姥爷每天早出晚归忙于各种繁重的农活,家里十多亩农田都由他和姥姥来操持着,不管寒冬腊月,还是蛙声一片,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岁月使他额头多了些白发和皱纹,双手生出了厚黄的老茧,也磨平了性格。

姥爷孩子多,家境不算富裕,又曾遭受百年一遇的旱灾,有很长一段日子生活拮据。姥爷就一个弟弟,弟兄少,村里人有时欺负姥爷,但他一直默默做着本份的事,把农活做得最好,最精。听村里人说姥爷在农业技术方面是一流的,他种出稻谷总是产量高,质量好、销量好,有很多不是本村的都登门向他请教,姥爷从不推辞,把经验告诉他们,也把优质种籽发给村里人和外乡人。

姥爷在茶余饭后最喜欢诵读“红宝书”——《毛泽东语录》,声音宏亮而富有磁性,我好奇地伸长小脑袋侧耳细听,吃惊又兴奋。问他是怎么会说这么多的,他轻描淡写地说是跟别人学的。他时常勉励我和哥哥姐姐:要努力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可那时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那个年代在农村,像姥爷那个年龄的前辈,能读书写字的不多,姥爷家里虽穷,但他不仅能背毛泽东语录,还能讲医学,给四邻八乡的人看病,精通数学,而且能讲故事。我很佩服,去问姥姥,她说姥爷一直很爱学习,家中再苦再穷,不论男孩女孩,他都累钱送他们去读书。

如今,我在优美的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学习,儿行千里母担忧,每天我上学临行前,母亲都会反复叮嘱我好好学习,增长知识和本领。回想起母亲的每一句话,那些看似唠叨而重复的话语,都是她的牵挂和舐犊情深。我想,姥爷也许也是这样叮嘱母亲的吧。

一阵风吹来,我的思绪吹回到姥爷的照片,泪水早已浸湿了我的面颊,我依稀见到我牵着姥爷的大手,聆听着语录的绝唱。我会记住姥爷和母亲的叮咛,阔步向前……

书房散文5:三月的沉思

文/晓凝

在我书房的桌头,摆放着一张已经发黄、变色的奖状。几十年来,无论身在何处,总是如此。奖状上面清晰的打印着这样的内容“XXX同志,在全国文明礼貌月活动中,表现突出,特发此状,以资鼓励”,下面盖有“中国章丘宁埠公社委员会”的印章,标着一九八二年四月的日期。每每我看见它,一种无名的激动就会涌上心头,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

记得那是三十年前的三月,在雷锋同志逝世廿十周年的日子里,全国气象焕然一新,掀起了“学习雷锋,五讲四美”的高潮。作为当时十一岁、刚读小学四年级的我,一个特别听老师话的孩子,自觉地加入到“学习雷锋做好学生”的行动中,每天都是积极的想尽各种办法去做好事:也曾天不亮就跑到校园,一个人在教室打水、扫地,擦石桌;也曾放学后就蹲在路边寻找需要帮助的人,或者是帮人拉车、推磨,或者是给人指路、带路;也曾将捡到的一分钱、一块橡皮及时的交给老师。记得最深刻的是:我所在的班级,一个同学父亲去世,母亲身体不好,家庭十分困难,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即便在寒冷的冬天里,也不能穿上棉鞋。于是我会将自己省下来的掺玉米面的馒头带到学校给他吃(自己有时饿着肚子),把自己的鞋子给他穿上(自己光着脚跑回家),将自己的书包送给他用(自己用一个塑料袋)。由于我的所作所为,在班里、学校、甚至村里都成了一个人人夸得好孩子,所以在当时公社(相当于现在乡镇)进行的“文明标兵”评选中,我登上了领奖台,成为最小的学习雷锋的好同志,受到了表扬。直到现在,我清晰的记得从公社书记手上领取奖状的情景。自然,在领奖大会上,我还得到了一条毛巾、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的奖励,我高兴的把毛巾送给了勤劳的祖母,把笔记本一页页撕开送给了每一个小伙伴。那张奖状自此成了我形影不离、激励我“好自为之”的朋友,那份难得的荣誉也成为我人生路上的一块路标,激励我时时处处去做一个雷锋式的好学生。

从那时起,三月成了我每年都值得记忆的日子。在以后的岁月里,不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我可能没有多大建树,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总时时刻刻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我会在单位里和同事们相互勉励、共同进步,力争做一名好教师、好同志、好朋友;在家庭中尽孝尽职、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在社会上,和邻里相亲互相帮助、真诚交往,努力做一位好邻居,好公民、好党员。多年来,我利用不同形式帮助多名学生完成学业,考上大学,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和妻子不吝惜多年的积蓄为父母盖起高档次的住房,来幸福的颐养千年;在老家免费提供场所、设施、满足村民晚上跳舞健身娱乐的需要;总有一段时间,每天骑车回家的我,会故意的在路口停留一段时间,主动的打岔、寻找一个等车的人,然后愉快地捎他回家……

我始终确信:个人总是渺小的,人生也是短暂的,人的能力更是有限的,人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关心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付出汗水就会有收获,奉献爱心才能享受快乐。只要我们每天多做一点真诚的“雷锋般”的好事,社会将永远是温暖的三月,美好的春天。

书房散文6:书房夜话

文/许培良

我爱读书,尤其是在夜晚。祛除白昼的喧哗与纷扰,静悄悄的,独自在书房,与书相伴,幸福无比。

静谧的夜晚,捧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与古今中外的大师名家会心而谈,纵横几千年,穿越数万里,心海徜徉。

我的书房不大也不豪华,一间普通的民房改造而成。依据空间大小,定做的书橱也适得其中,书橱虽简朴,风格却独具。

书房是我心灵的栖息地,也是我精神之天堂。那日积月累荟萃的每一本书,都包含一个个心酸或动人的故事。

难忘那套《追忆似水年华》,法国普鲁斯特的。去县城购买时,正逢天穹细雨霏霏,只好怀揣于胸口,冒雨而归。

难忘我的专着《读书点亮教育人生》,就是诞生在这斗室书房。那一个个披览书刊的不眠之夜,那舞动键盘的清脆激越之声,迄今仍在脑海耳畔萦绕回响。

我爱书,更爱我的书房。书是我的财富,书房是我精神的故乡。那一道道书脊,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长城。坚守在这里,是我一生的梦想。

书房内,不仅有书,还有画与花。画是梵高的《向日葵》,花是自家的迎春花。书香与花香交织,那种享受真是无与伦比。

书房窗户面东而设,每日迎接黎明的曙光。书籍犹如北斗之星,在黑暗中,在泥泞里,指引我前行的方向。书房就是一个光亮的世界。

与书房厮守,人永远都不会老,无论人到中年,还是人至耄耋。书籍让我忘却鬓额的苍白,永远葆有似火之激情。

与书籍同呼吸,与书房共存亡。倘若我的生命即将枯萎,我一定会携着它们,向另一个世界飞去!

书房散文7:想象一间真正的书房

文/许锋

读过一点书,也知道几位书生。

我觉得,蒲松龄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书生。他自小读了很多书,长大后以为一定能考取功名。可是一直到康熙十八年,已届“不惑”的蒲松龄还没有正式工作,更不用说能在官场上寻得一个饭碗。他不得已接受了同乡一位大户人家的邀请,给人家当了家庭教师。

蒲松龄寄人篱下的书生生涯长达30年。好在那大户人家老老小小对蒲松龄都很尊敬,使得蒲松龄也逐渐端正了心态,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读书、学习、著书、立说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这也算是一名满腹诗书却怀才不遇的书生最好的结局吧。

那户人家条件好,家里亭台楼榭,应有尽有,还有万卷藏书。在那样一个足以修身养性和读书写作的好地方,蒲松龄一边教学、一边写作。早在年轻时,蒲松龄就已开始《聊斋志异》的创作,陆陆续续完成了一些篇章。他决心继续写下去,把那部短篇小说集完成,寒来暑往,日复一日,终于完成了那部巨著。因为那部作品,蒲松龄的书房叫“聊斋”,蒲松龄被人称为“聊斋先生”。我猜,那间叫“聊斋”的书房应是那大户人家提供的,穷书生蒲松龄不必考虑地段、价位、装饰——不必为钱而发愁是一名书生多么理想的境界啊。

我一直很羡慕有的人家有书房。其实,书房的面积未必大,但应容纳一桌、一椅、一橱,应能放下一盆树,稍稍理想一点,能再放上一椅,以便与友人促膝交谈。书房不可阴暗,应有窗,有阳光照进来,却不直射,尤其不能直射到桌面上,阳光会刺伤书本。书房不可临街,应幽雅,寂静,能听到风声、雨声。书房应通风,但不可处于谁家厨房的下风口,油烟与书香,是见不得面的夙敌。

我一直没有真正的书房。虽然在历次购房(租房)前,总要像模像样地把书房提到“桌面”上,似乎不这样强调自己就不是一个读书人,写作者。其实,我从没把自己当作一个读书人。读书人,是个令人仰望的身份,那些出身书香门第,祖上是大学问家,大作家,自己也博览群书、满腹锦绣文章的,才算真正的读书人。当然,那些落魄的,凄苦的,命运多舛的书生,像蒲松龄那样的,肯定也是读书人。读书人未必富贵,未必不富贵,物质与书大抵不成正比。读过些书,懂得些道理,会写文章,温文尔雅,想必就离读书人不远了。

说实话,我读过的书并不多,属于先天营养不良那类。后天补了一些。补得很辛苦。补到后来,能写一点鸡毛蒜皮的小文。我强调书房对于写作者的价值,大约是有心虚的成分的。

在城里,很多人都想让自己的家充满书香。没有书房,等于没文化。有了书房,就“有”了文化。你想想,谁与别人谈到房子时不张嘴说说书房?我多次强调书房的重要性。但——城里的书房不是茅草屋,不是“雨脚如麻”的情况,不是凄风寒雨的窝棚,也不是土坯房房,是立于土地上的贵族,骄子,美人,身披钢筋混凝土的盔甲,高高在上俯视群生。那样的书房,无疑被人为地势利了。

想象有一间书房,并不等于能有一间书房。一间书房,一间独立的书房,一间真正的书房——真的要实现这个目的时,城里的你在激动的同时得捏捏钱包的厚度与热度。每到此时,你对书房的执著与坚守,或者良久的期待,或许便开始动摇、打折扣。结果是,有时,书房要与卧房合二为一。但书房就是书房,卧房就是卧房。哪个人在卧房里笔耕不辍?有时,书房与客厅混搭。但书房就是书房,客厅就是客厅。客厅人来人往,就算无朋自远方来,人迹罕至,但客厅连通厨、卫、卧室、阳台(如果有的话),脚步声、锅碗瓢盆声、马桶冲水声、阳台外的车水马龙或者猫叫狗叫,你觉得,能读下书,写几个字吗?

有些矫情。但不管怎么说,我从未有一间真正的书房。我在阳台上有过书房,在厨房里(厨房不生火做饭)有过书房。那都不是规规矩矩的地儿。阳台细长,像一条小溪。厨房方正,站在正中,伸开双手转圈,墙上会留下指甲划过的痕迹。既然原本就不是书房,硬要当作书房,就如同佳人原本不愿意,硬要撮合一样,处处都觉得不舒服,不顺眼。但有什么办法呢?

一直很羡慕有的人家有书房。大大方方,大大气气,书是书,桌是桌,椅是椅,树是树,花是花,灯是灯,帘是帘,橱是橱,墙是墙。书香气能压出水来。我就想,在那样的书房里读书,秉烛夜耕,该是多么富有情趣的一件事——只是,真有那样一间书房,我就能写出有意思的文章来吗?未必。

天下,蒲松龄就一人矣。

历史中的很多书生,不但有书房,还有雅致的名字。刘禹锡在“陋室”里发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宣言;诸葛亮躲在“茅庐”中给刘备摆谱;鲁迅在“绿林书屋”中擦拭匕首——我确信,他们都有真正的书房,无非,远离钢筋混凝土的冷漠与坚硬,他们的书房,虽简陋,虽质朴,虽原始,虽冷峻,但都揣着历史、责任、民生、国难那本大书。

我想要一间书房,或者是为了面子罢了。

是否有了书房,人才能定下心来读书或者写作?我以为还是借口。要说世上的距离,最是书与人无间隙,你让她近她就近,你读她她就始终温和、默契,你暂时将她放在一边,她也绝不使小性子。就算你将其束之高阁,或者当垃圾扔掉,她何时哭过闹过?

书的涵养是与生俱来。于是,读了书,人才会有涵养。

康熙四十八年,70岁的蒲松龄结束了在那大户人家的执教生涯,退休了。自此,他心境闲暇,安居斗室,终日抱卷自得,活脱脱一个老书生。那时,天与地,就是他的大书房。

——不论何时、何世,对于书生而言,胸怀天地时,没有书房胜似书房。

书房散文8:书房之变迁

文/许培良

学前阶段,我就很爱读书,那时,读的多是小人书。靠零花钱购买书,靠淘小朋友的书,如《敌后武工队》、《战斗英雄任常伦》等,积久,竟也积累了数十本,但苦于家境窘困,没有藏书之处。或许,这是爱书人最大的苦楚之一。

在读书方面,知我者莫如父。看到我日益增多的小人书,父亲也帮忙出主意——制作小书箱。父亲不是木匠,所以,只好临时凑来几块薄木板,从厢房找来刀具铁锤铁钉,三下五除二,一个书箱的雏形即出。

书箱虽是粗糙了些,但毕竟是我的私有财产。周日里,我将所有的大小书籍倒腾出来,分门别类地排列在一起,有序地装进书箱中。掂量了掂量分量,哦,好沉重!

因为正屋空间太有限,没法放置书箱。所以,我只好挪到院中的厢房里。那时,厢房里除了面瓮、瓷盆及农具外,还垛了很多柴草。我端详了又端详,只好将小书箱搁置在厢房的西北角。下面用半头砖堆砌着,以防书籍受潮。就这样,小小厢房,便成为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个书房。

春秋时节,天气还较暖和,人待在厢房内也算安静。夜里,点亮一盏煤油灯,翻阅着散发着油墨香的小人书,一种幸福感溢满心房。偶有老鼠的“窸窣”声传来,感觉倒像是一种伴奏曲。但老鼠也是可恨的,有一次,我发现书箱的一角被老鼠啃噬得露出了书页,怒火顿生:“老鼠可恨,不能毁我书!”

难过的是冬日,厢房西北角墙壁上有裂缝,西北风呼呼地灌进来,躲在里面看书,已经难以忍受。还是父亲主意多,他及时将正屋炕的一边,临时搭起了拐炕,拐炕下面有适度的空间,可以存放小书箱。这里,便是我的第2个书房。

后来,我考上了初中。读书,是我持久的爱好。这期间,在烟台工作的祖父,为我买来不少书,如“样板戏”剧本:《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还有数理化自学丛书,我更是爱之有加,小书箱已经难以容下这么多书籍。这时,母亲也为难了,为了满足我存书的愿望,母亲只好将陪嫁时的大衣橱,给挪出了一定空间。这里,便是我的第3个书房。

读书,促进了我学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我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离开家,过上了寄宿制生活。购书,读书,是我不变的追求。此间,我又购买了诸如《贝多芬传》、《中外名人名言》、《电子科学发明家》、《易懂的物理》、《海边诊所》、《写作通论》等,很多很多书。我读功课书,也读课外书,为自己后来的教学与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很珍爱这些书籍,回得家来,经母亲筹划,只好将紫檀木抽屉桌倒出两个洞,这里,便成为我的第4个书房。

读书,终于改变了我的命运。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考上了大专,读得是数学专业。但我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读书的范围很广,文史哲类的书籍更是广泛涉猎。在经济条件比较窘困的情况下,我依然买了不少好书,诸如《中国哲学简史》、《东方文学简史》、《西方文论家手册》、《自然辩证法通讯》、《文学艺术审美》等等。许多书籍涌来,储存再次发生困惑。我只好将其捆绑起来,暂时码放到大衣橱顶端,期待日后妥善安置。这里,暂时成为我的第5个书房。

大专毕业后,我参加了教学工作。教书,读书,写作,成为我工作与生活的3部曲。有了工资,买书就有了条件。但刚参加工作,工资很低,家境并不宽裕,所以,百年老屋只能是稍加改造。我结婚后,正屋的墙壁拆掉了,安置了一张木质大床。床下空间较大,教学专业书也好,其它书籍也罢,打成捆,按照自己排列规则,齐整地排放在下面。这里,便是我的第6个书房。

要说,书房渐渐发生变化,应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因为女儿与儿子相继出生,家庭成员增多,有限的空间实在是难以容纳,所以,在东借西凑款项的情况下,购买了村里一栋新房。空间的扩大,自然就有了藏书的地方。但因为经费不足,买不起书橱,只好将岳父家淘汰的大衣橱运回家,暂且作为书橱之用。就这样,新房的西两间,便成了我的第7个书房。

书房发生了重大变革,应当从2012年起。这年暑期,我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新居做了重新设计与整修。这次重修,我将书房建筑纳入了重要的议事议程。为扩大其规模,决定将书房迁移到院内西侧,面东而设。书房与厨房相对,正屋与平房相望,属于典型的乡村“四合院”。书房呈独立一体,内做特大号书橱,学前至今所读之书,皆囊其中。老板桌上摆放着笔记本电脑、“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奖牌、地球仪模型、鲜丽的盆景等,真是赏心悦目!敞开书页,读来幽雅;舞动键盘,心驰神往……哦,这就是我心中理想的书房!

想当年,陶翁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给我启迪。不妨借以发挥,名之为《书房情思》:“端坐新书房,欣然览万卷。心有唐宋词,吻飞数千年!”

书房散文9:文化人的心灵家园

文/周颖

书房,是传统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之一。书房不但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读书抚琴的处所,还助力他们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房本身就是一个具备艺术体验、阅读写作与图书收藏等多元功能的空间。

名士们的书房必有另番情趣。最知名的当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这间因千古名篇《陋室铭》而流芳百世的书房,见证了刘禹锡等名士们的生活美学。刘禹锡是一个官运不太好的人,在60岁之前,他做过的最大的官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刺史。因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陋室”成了他的精神家园。

既是“陋室”,当然不求气派奢华,也不求满壁藏书,不必有“丝竹”声这种奢侈品,更不能堆满案牍公文,变成一间要务繁忙的办公室,但一定要具备“亭台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自然朴实,要有“鸿儒”们的雅集,从而满足名士们清新淡雅的精神需要。这种因各种“陋室”而孕育出的名士之美,从魏晋的“竹林七贤”到刘禹锡,再到八大山人、郑板桥,一直延续至今。

两宋以降,中国的海外贸易逐渐兴盛,及至明清两朝,器物之美到达顶峰。各类文房雅物、金石碑版,竞相成为文人士大夫们的最爱,书斋应运而生。

与简朴的“陋室”不同,书斋一定要繁复讲究。当然,这还不算。文房四宝自不必说,当时文人还要求书斋必备植物,得有一只大水缸养鱼,还必须要弹琴奏乐,甚至常备金樽檀板,演唱当时最为流行的昆腔。有条件的,还需陈列一些金石碑、名家字画等古玩艺术品,经常邀请朋友来鉴赏分享。并且,书斋里的家具一定是紫檀或是黄花梨木料,瓷器必定是哥窑,一切都有讲究。

明清书斋,见证了中式生活美学的极致:繁复之美。文人们不但践行、推崇这种繁复之美,而且还将其理论化。

无论是陋室还是书斋,它们最大的差异,是在生活美学上的审美情趣不同,要说藏书,其实都不能算规模宏大,多半收藏一些经史子集的常备书或是少量私刻、坊刻的善本。因为印刷技术有限,古代中国大部分私人书房都不可能有巨量藏书。

但在中国历史上总有一些真正对得起“汗牛充栋”这个词的书房。那就是兴起于明清时期江南的藏书楼。它们以动辄几十万卷的藏书量再加上与之相辅相成的园林、水法及木质建筑的藏书楼,共同反映了中式生活美学中的另外一端:极致之美。

最著名的代表,当属宁波范氏的天一阁,其主楼是一栋“面阔六间的两层硬山顶”“坐北向南,左右砖登为垣,前后檐上下俱设窗门,其梁柱俱用松杉等木”的楼阁,并且“凿一池于楼下”,其风景“曲岸弯环,水漾涟漪,堂之影、亭之影、山之影、树之影,皆沉浮波中”。这种奢华的园林景观与几十万卷藏书交相呼应,可谓极致之美的典范。

有清一代,江南藏书楼数不胜数,除了宁波天一阁之外,还有嘉兴项氏的“天籁阁”、朱彝尊的“抱曝亭”以及晚清陆心源创办的“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等。乾隆帝曾称这类藏书楼之多令他“指不胜屈”。这也是当时江南经济繁盛的重要见证。

书房散文10:开在心底的花们

文/张亚凌

晨起坐在书房,看着窗外朵朵繁花,突而忆起四十多年前的儿时——那是一段“花儿”无处不在的岁月。那时对美好的向往,并没有因为贫穷而打折扣。好像所有的快乐与美好,都是不经意间从母亲嘴角溜出来的。

不信?随我穿越几十年的岁月看看去。

母亲切葱时会说,“来,妈给咱切葱花”,葱白在她的刀下显得很听话,就那么一圈一圈倒下去,倒成层层绽放的花。红萝卜也很可爱,母亲自个高兴,或想让我绷着脸变高兴,也会给我切个萝卜花。玩后直接塞嘴里,美了眼也甜了嘴。

似乎童年的所有美好都离不开母亲。

母亲像极了睿智的导演,或聪明绝顶的魔术师,没有华美场景没有道具,同样可以让我的童年欢声笑语四处迸溅。

母亲说话离不开“花”。菜已吃完的碟子,她也会说,有油花花哩,不能浪费。几乎是水煮的菜,天知道有几滴油。可母亲的“油花花”一出口,我们就挣着抢着用馍将碟子擦拭一遍而后吃了沾满油花花的馍块。

连一不小心掉在桌子上的馍渣渣,母亲也叫“馍花花”。她会说,看,把馍花花掉桌子上了。好像每一个馍渣都是绽开的花,都在冲着我们憨笑,都在说,看,我们也是花,要珍惜哟。只是如此一想,就知错般用指尖儿捏起“馍花花”送进嘴里,一脸不好意思。

或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吧,从小,似乎一听到“花”,心里就异乎寻常地柔软,就无法抗拒,满心里只有疼爱。哪怕是——

“水花”。

火炉上放着锅,水开了,“咕嘟咕嘟”翻滚着,像极了大朵大朵的花。母亲并不急着做下来该做的事,她会说,看,多大的水花花,水把自个舒展开了。说这话时她满眼疼爱,宛如水的知己至亲。

多年后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惊叹于西北地区的人把白开水叫“牡丹花水”时,我笑了,心怀美好的人,看啥都像花,不是吗?

还有“冰花”。

儿时老家的窗,那么大,只有中 间一块镶嵌着玻璃,四周是白纸糊的。下雪后结冰了,窗玻璃好像炸裂了般,嘘——,“炸裂”这个词儿若被母亲听见,她会狠狠地训斥我的。她自己是不说狠话的,也不让我们说。老一辈人都叫它“窗花”,母亲哪能例外?例外的是,母亲会陪着我们欣赏它,用最简单又最神奇的语言描绘它。

赖在母亲怀里,看着眼前的窗上的“冰花”,想着它的形样像啥,边想边说,才觉得自己的眼界太狭窄了,它好看到我找不到像啥。扭头就将这个困惑说给了母亲,她摸着我的西瓜瓢头说:学着让自家的心宽展,心宽展了,能装下的事就多了,心就像大花园了,眼界自然就宽了。

母亲说的真好啊,母亲的话简直就是奇妙的花。人一生,不就得一直打理自己的心,让它尽可能宽展地去包容,让它富有生命力地去吐纳,更让它像花般散发芬芳。我从来不会歧视农民,我的母亲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们没有云里雾里的空大,他们的朴素是穿过浮华直逼真理的。这点认识就源于我的母亲。

即便去地里除草,母亲也会先感慨野花开得真好,只遗憾开错了地儿。她会说,再好看的花,开错了地方都恓惶了。继而会说,再聪明的脑瓜,用错了地方也一样。似乎是敲打我的。

我求学生涯的第一个书包,是我看着它出落起来的。母亲打开炕头的包袱,里面都有碎布片。

“来,咱给你做个‘集花书包’。”

听听,把花儿集中起来的书包,想想都好看得要命。我就趴在母亲盘着的腿上,看着她从碎布片里挑出颜色鲜艳的布片,拼成花朵样,一针一针缝起来。炕上就多了五颜六色的布花朵,再拼起来,就成了“集花书包”。我背着可骄傲了,比起那些富有家庭里母亲用一整块布做的书包,好看多了。

将贫穷的日子变成花的盛宴,沉淀在记忆里,至今温暖着我,这就是贫穷的岁月里母亲馈赠给我的礼物——开在心底永不凋零的花。

书房散文11:紫玉金砂

文/晨曦

书房的案头,摆着一把友人刚刚寄来的紫砂壶。自从调离江苏后,已经很少与艺术大师们接触聊天了。尽管岁月的脚步匆匆而过,但浅浅淡淡的记忆,却似天边的一抹斜阳,静夜的一抹月光,如一首渐行渐远的暮歌,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无声地倾诉着曾经的一切。

我很小的时候就偏爱紫砂,但那时候只是喜欢弄一些漂亮的杯子来喝茶。渐渐长大后知道;紫砂是一种炻器,它质地古朴纯厚,色泽温润,古雅可爱,不媚不俗,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

我最喜欢的是;那紫砂器面上,有一种特殊的亚光效果,既可减弱光能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现器物形态、装饰与自身天然色泽的生动效果。它从从形、质、色、神、气等方面,所显示出的一种儒雅风韵,让我痴迷。紫砂是极其珍贵的。自古便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土一丸”之说。

在我认为;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是一种智慧的沉淀,其中包括泥色与形成的结合,实用功能与外形美观的结合。在设计构思时,要进入一种无我的心境,要在一种自然的心境里取舍。一如在红尘喧嚣中独守着内心的一片宁静。同时还要考虑所采取的工艺过、技法、是否适当。

这些就要求那些艺人们必须要在纷扰中坚守一份平淡;在落寞中坚持一份简单。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的作品达到预期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紫砂土与火的巧妙结合后而产生出特有的艺术效果。因此,一件完美的紫砂作品,它凝结着陶艺工作者很深的心血。

也许,只有做到月白风清的淡定,人淡如菊的从容,那些陶艺大师们,才能感受到在制作过程中的至善至美的心历。就如在生活中,我们只有不惊荣辱、不计得失,人生的岁月才会充盈,才会精彩。

据查证:最早见于明代、清初,一些文人雅士吟诗作画、题诗记事于壶上,并有留言作为馈赠珍品。这就让紫砂陶器,具备了这样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把人们诗情画意的思想,通过雕刻艺人在制作过程中体现出来。刻画在紫砂陶土上的很多历史题材的形象,惟妙惟肖,有的是体现一种思念。似在无奈地诉说着远古时期的,遥遥无望的期待。又似一条,尚未枯竭的河,在生命中浅浅地流淌着。

那些作品,在夜半轻吟着,默默地向人们倾诉着。在青灯摇曳下,见证着代代文人的笔墨,殇了古今的信笺。还有那轻挽长衫的女子。扼腕轻叹,不知是谁的等待,落寞了她的忧伤。尔今,只看见依窗的月,凄清而静雅。等待的夜,深远而漫长。独处的心,至简而淡然。

那时以陈曼生、子冶为最,他们推动了在紫砂陶上陶刻艺术的发展,着有“字随壶传、壶随字贵”之说法。近几年,装饰方面又有创新,在紫砂陶上嵌金银丝等装饰新工艺更为光彩夺目、锦上添花。这是一种别样的美。这种美,是有内涵的,是有色彩的,更是有生命的。

壶之魅力,不仅表现在平面外观上的造型之趣,更是得益于空间起伏中的思索之美。紫砂壶一旦有了神韵,也就意味着它已经具有了生命。泉眼惜细流,是一种流动的美,它涓然、执着而深远。层林雪尽染,是一种四季的美,它悦目、怡心而浩瀚。小巷撑纸伞,是一种清丽的美,它温婉、隽秀而永恒。这种自然的美,在眼在心;这种气质的美,在感知中体会。这种人生的美,在许多的陶艺大师们的生命积淀中,代代追求着。

紫砂陶不仅具有独特的功能效用,更具有欣赏收藏的价值。紫砂壶是“世间茶具称为首”的泡茶器皿,它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相对的统一。在工作之余,喉底回甘之时,消除疲劳和烦恼,欣赏晋唐之风、名山秀水、花鸟园林的意境,又是何等的文雅。

紫砂陶以其特有的艺术图样和浓郁的文化气息,而为人们称颂和珍视。紫砂陶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代表,更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文化艺术结晶。它是一种自然的气质,是一种生命的豁达,一种真实的美丽。尤其当你与它独处时,这种静美清灵的温馨随之而来。

漫步湖畔,感受一份沁心的清凉,默闻着花香阵阵,手捧一壶香茗,在诗意中解读这份宁静中的明晰。因静而遐思,豁达了心境,馨香了岁月。

此刻,我看着案头的这把壶,造型清秀飘逸,古朴敦厚中不失轻快明朗,线条的粗犷中体现着简雅,再看它的外表;温润如君子。使我不由揉一缕墨香,洒下这一段文字。酌一壶月光,让心静静徜徉在无垠的浩瀚之中,在静美的人生中,若一片云般的飘逸。

书房散文12:爬山虎瀑布

文/苗君甫

书房对面的墙上,爬山虎层层叠叠,匍匐蔓延,如一层瀑布,将最饱满的绿色倾泻进我的心里,是这个季节最清凉的享受。

闲暇时,我喜欢站在墙下,望着爬山虎瀑布发呆。盛夏的阳光下,爬山虎满怀着激情和梦想,饱满地成长,绿意平铺着、厚积着的绿,让我一醉倾心。

细雨飘洒时,爬山虎瀑布最诗情画意。叶子在雨点的敲击下发出清丽的声响,仿佛枕着轻轻的波涛声,一层一层地把亲近雨点的快乐向下传递。雨滴落在爬山虎的叶子上,闪着奇异的光,从一片叶子滑落到下一片,接力一般,把诗情画意柔柔地传递过来。那美妙的声响啊,错落有致地奏响着,像洁白的珍珠轻轻地蹦跳在美玉做成的盘子里。

喜欢在傍晚,亲近爬山虎瀑布,把绿意刻进眼眸,印进脑海。常常会有冲动,想和这面爬山虎瀑布合张影,可是,行色匆匆的路人,没有人注意到这一挂绿色的瀑布,也没有人注意到我对这挂瀑布异乎寻常的爱。这样也好,这绿色的瀑布就是独属于我的特别礼物了。

这样想着的时候,我伸手轻轻地触了一下它的叶子。它对我点头微笑,露出叶下的虬枝和脚下窄窄的一方泥土。

我看着在周围的水泥地里突围长出的爬山虎,它脚下的土地有限,可是它凭着一种韧性和一种信仰,凭着一腔激情和无数细小的触角不停地生长,坚持着攀爬,直到长成茂盛的、密密实实的、绿意盈盈的瀑布,在整面墙上倾泻而下。

时光荏苒,爬山虎却以一种宁静的力量和喜悦的生长姿态昭示我,只要不放弃生长的信仰,就有机会成长为一面墙,成长为一挂瀑布。

书房散文13:我的小书房——琢玉轩

文/吴函

《三字经》中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不仅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的小书房“琢玉轩”取名的来源。

我的“琢玉轩”虽然不大,但室内整齐、明亮。步入书房,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位于西北角的大书橱了。书橱共四层,最上面的一层摆着我的储蓄罐和小闹钟,其他三层都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有哥哥喜欢的地理历史杂志,有妈妈经常翻阅的医疗保健书,还有我喜欢的少儿读物、世界名着和漫画书等,可谓是应有尽有!就连偶尔来我家玩的同学看到我的书橱,都会惊叹一番,羡慕不已。

与书柜相连的是我的书桌,它像我的小伙伴一样,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陪伴我左右。书桌中间放置了我的眼保姆——护眼灯,右边摆着一个我亲手制作的笔筒。书桌的对面挂着一幅字画,这是我5岁生日的时候妈妈送我的,上面写着“天道酬勤”四个字。妈妈告诉我天道酬勤的意思是“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从那以后,每当我读书开小差、抬头张望时就看到它,也就想起妈妈对我的寄望,于是就不断地提醒自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它激励着我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更让我明白了现在的付出未必一定能立马收到回报,但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感谢你,琢玉轩,是你让我开阔了视野!

感谢你,琢玉轩,是你让我增长了知识!

感谢你,琢玉轩,是你见证了我的成长!

书房散文14:读书的滋味

文/朱文杰

夜晚,在书房的阳台上,抬头遥望明月。忽然想起清代读书人张潮那个绝妙的比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读书如尘世变幻,点滴之间夺我心。

当我翻开那些十几年前在旧书店、地摊上得来,那些已经出版了近半个世纪的书时,总会生出一种别样的温情。夜灯下亲近这些书,过去的生命信息依然存留于书页之间,不忍舍弃。看着书页上的印记,努力去回味那一段段韶光,以及青春时期的冲动和梦想,美好的记忆都留在了书中。

“书为何味?”——“百味”!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去读,不同时间去读,会品出不同的味道。就拿《红楼梦》说吧,我曾为“宝黛”之间既甜蜜凄美,又痛苦悲壮的爱情而流下同情之泪,也曾责怪那个弱不禁风的病小姐,怎么那么不争气呢?幸福是靠自己争取的,顾影自怜,患得患失,气量狭小,怎么能赢得幸福?二十多年间,反复地阅读使我不断品味着“宝黛”之间甜蜜的爱、“风姐”刺鼻的辛辣、“树倒猢狲散”的凄苦、“外强中空”的贾府的辛酸……红楼上上下下几百号人,各有各的故事,每读一次,体会变一次,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书中的百味人生吧。

百样的书,百样的味。涵泳咀嚼,乐而忘返。

喜欢在书中品读那些小事、乐事、奇事,品味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爱,使人感到温暖舒适;喜欢在书中品读唐诗、宋词、元曲,品味民族艺术瑰宝的篇章,总感到浓浓的书香之气;喜欢品读诗歌、散文、童话,品味行文的简洁明快、洒脱飘逸、乐观风趣。

在享受阅读之乐时,我也感受到了读书的艰辛。当我捧起书本,就意味着告别休闲娱乐,当别人已酣然入睡,我还在伴灯苦读。圈画、摘抄、咀嚼……在思维体操中,也常会有种无法名状的疲惫,想放弃又想坚持。不过,当我在阅读中与作者达成了某种契合时,就会有无法言说的愉悦。也许,这才是读书的真滋味!

读书的滋味,或浓或淡,或甜或酸,或喜或悲……品书如品茶,工序细而不繁,要细品慢品。品茶时:第一口为之“润喉”,第二口为之“留香”,第三口为之“随意”。品好书也一样。要反复诵读,每读一次都能得到一次升华,每一次的感觉也都不同。书与茶之别就在于,杯中的茶越品越淡,而手中的书则愈品愈浓。

书房散文15:书过留痕

文/廖华玲

周日整理书房,把有些凌乱的书籍摆放整齐。顺手抽出一本,封面有些陈旧,但思绪仍飘飞在散发着淡淡墨香味的字里行间。

书页在指间滑过,仿佛许多日子就在书海的遨游中流逝。书香留痕,看着那道道的折痕,那熟悉的字迹,那斑斑的油渍,历历的情感和书中人物共度喜怒哀乐……

书中的折痕,表明我曾经在上面作过一个标志,后来,又打开抚平,但折痕却留下了。每每看到好的文章,好的句子时,总舍不得放下,反复的看,默念,感动之处,随手便在这页的右上角轻轻的折一下,以便随时能翻阅到。不是说我不爱惜书,而是让这折痕记录我每次心情的泊岸。看着这些深浅不一的折痕,想象每次在书中畅游时的搁浅,有些情景还是依旧,回味无穷。为此,我很怀念那个不用书签的年代。

我爱看书,也写些文字。也许是日常写惯了手,读书时总不忘拿着笔,对于一些见解独到,文字清新隽永的句子,总是随手工整划下,仔细体味揣摩,领会其中的精髓。若是读到了动情之处,更是要在旁边的空白处乱涂些当时的心得或作一番评论。读完全文,会用寥寥数语记述于文末,算是对文章的总结。带着自己的思索去阅读,或喜悦、或悲伤、或感动,心境也随着作者的笔触而起伏。

有时工作繁忙,我只好趁吃饭的时间阅读。书中优美的文笔,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时而将我带进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时而又将我推向险象环生的恶境……波澜壮阔的描绘和精致细腻的刻画交替出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于是,口中的饭菜忘记了咀嚼吞咽,手中夹菜的筷子滞留在空中,油渍也自然而然的滴在了书上。母亲对此颇有微词,说糟蹋了好好的一本书,但我却觉得品味了一桌精神上的盛宴,值得。

书过要留痕,读过要留迹,那亲切的痕迹犹如齿印,是我“啃”书的印记。经常地翻开审视,可以滋润自己的情感,看清自己的心路历程,或多或少,都会有所领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