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春节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春节的文章1:春节回老家
文/徐东风
春节回老家,是我的“必修课”,因为老家有我许多亲人:岳父家、舅舅家、姨姥家、舅爷家、表叔家、干爹家。那里更是我的故乡,我在那里出生并度过了快乐的童年。1976年我们举家搬到修武。
我的老家位居亳州、商丘交界处,距离修武县300多公里。我出生的村名很诗意,叫徐楼村。岳父家是我们的东邻村,又住在最西头,出徐楼村口就能望到。二舅(过继给大姨姥)家,正北隔一个村就是。这些村都属于亳州市管辖。大舅、三舅、两位表叔、舅爷、二姨姥家,都住在虞城县营廓镇,传说中的花木兰故里,隶属于商丘市。此外,那里还有其他亲戚。这样说来,我所说的“老家”,并不是一个村庄,而是像星星一样散居两省交界处的许多个村庄。
有这么多的亲人在远方,自然常常牵挂,常常不由想起老家的人,老家的事,想我在那里度过的快乐童年。与人交谈,只要说到曹操,说到华佗,说到古井贡酒,说到中药材,说到烟叶,说到大京九,说到花木兰,我就会自豪地说那是我老家,那里有我许多亲人。
虽然有此自豪,我的老家却很穷、很落后,过去是,现在依然是。
过去回老家,多是乘坐绿皮火车,偶尔搭长途汽车。沿途站名都背得滚瓜烂熟。路上还要在候车室过一个夜晚,舍不得住旅社。通常我们大年初一或初二起身,车上人少,带上烙馍或油卷,火车上和车站都有开水。在105国道下车后,要么去舅爷家,要么回徐楼,这两个村离105国道最近。之后,挨家挨户开始串,到谁家后负责把我们送到下一家。那时候年轻,不怕累,也不惧怕夜晚寒冷和雨雪天气。
老家人淳朴、热情、厚道,去谁家多少拿点东西,或空手而至,都亲热得不得了,做出最好的饭菜相招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武县小韩村生产的鸡蛋糕,是我们常带的礼品,每次都要背上一大花塑料袋子,老家的大人、小孩都爱吃。无论到谁家,大多要备酒招待我们,有瓶装的,也有当地产的散酒。老家人不讲住房和装饰,饭桌上却总能端上七碟八碗。那里保持喂养整年猪的习惯,蒸出的方块肉、长条肉,包出的纯肉馅饺子,一嘴咬下去,满嘴流油。
姥姥家是必去的,她待我最亲。老人家一人单过,住两间茅草屋,没有院落,房子简陋,可我啥时想起都感到温馨。每次去姥姥家,不让我喝酒,姥姥说喝酒不好。姥姥做的凉拌粉皮,筋道滑溜,醋蒜芝麻油搅拌后,好吃极了。姥姥去世后,我再也吃不上她做的凉拌粉皮了,她也吃不上我给她买的鸡蛋糕了。
大舅、三舅住前后院。一般我与妻子分开在两家吃饭。老表们大都有酒量,每次过年去,不喝个天昏地暗不罢休。大妗家老表们多,有三个是海量。有一年在她家吃饭,先后上了三四十道菜,方桌早已堆不下,撤下一只盘子上一个碗,有的菜几乎未动。酒后,我数落几位老表,应该学习我们焦作人的节俭精神,不该铺张浪费,过生活要精打细算。他们哪里听得下去,以后去,还是丰盛得让你咂舌。前几年,他们春节来我家,我给他们作出示范,荤素搭配开,略有剩余。要不是害怕他们笑话,光盘最好。
每次在舅家吃过饭后,同族的长、晚辈,都会过来说说话,问候我父母身体情况,爷奶叔伯姑家情况,并代向他们问好。让人感到故乡的温暖。
大姨姥无子女,从小要了二舅,待母亲如同亲闺女。记得小时候二舅经常来我们家干活,那时候有自留地,种烟叶,也种粮食作物。二舅天不明就来了,直奔庄稼地,干完活就走,免得在我们家吃饭。二舅仨闺女一个儿子。表弟与二舅一样,不善饮酒。在他们家吃饭,虽有酒,不会喝多,心情会放松许多。大姨姥身体始终很好,活了92岁。
我的出生地徐楼,虽然亲戚只有干爹一家,可毕竟是我们真正的老家,我对那里有特殊的感情。早些年当然是必去的,近几年春节都是来去匆匆,顾不上回真正的老家一趟。听说,村里人都临路建了新房,老村空无一人。我家的旧屋,不知还在否?
春节停留时间最多的,当属岳父母家。岳父终身爱酒,在世时每天都要喝几盅,也不多喝,且好喝温酒。每年春节去,我都要陪他喝二两。他做卖香油生意,走街串巷,手里有零钱,喝酒很方便。岳父15年前突发心梗,夜晚悄然走了。岳母跟着内弟过。内弟两口子在浙江余姚打工差不多有20年了,也只有在春节我们才能见一面。每次去,除了喝酒,我喜欢听他和弟媳讲打工的所见所闻,当地的风土人情。岳母勤俭持家,每年喂猪和羊,贴补生活。她活了86岁。一次跌倒,脑出血,只有她一个人在家,是邻居发现后打了电话,姐夫火速送她到医院救治,救活了命,却瘫痪在床,又过两年便离世了。要不跌倒的话,可能更为高寿。妻哥、妻姐家在当地也是一般家庭,他们的子女都早已加入了打工队伍,且陆续成了家。
时代发展真快,高速公路网织起来,汽车不知不觉进入家庭。我家和兄弟们都买了轿车,回老家不单单是我和妻子的“必修课”,有时一去几辆车。而且也不再单单春节回老家,五一、十一,或者有其他事情,说走就走,4个小时便到。但每次还是来去匆匆,常常落下埋怨。
今年春节,要是有机会回老家,计划多住几天,多走几家亲戚,补补这几年的遗憾。
春节的文章2:过年回谁家?
文/张凤翔
春节的脚步声越来越临近,婆婆一天到晚唠叨,问她孙子什么时候回家过年,准孙媳能不能一起回来?
我打电话问儿子,儿子说,你自己打电话问她吧。从他生硬的话调里,我读出了不和谐的音符。
儿子是全家人的中心,他的喜怒哀乐关系到全家每一个人的神经。他还在读博,学习工作都很忙,一天到晚不是呆在实验室做实验就是写专利、论文,同时还要搞什么产业。我一问到打算什么时候结婚他就开始烦了,说不到三十岁,别谈这个事。看到同龄的朋友一个个抱了孙子,我心里越发急了,生怕儿子读成个书呆子,越发不肯结婚了。
值得欣慰的是,儿子与女朋友灿灿感情很深。灿灿知书达理,深得先生和我的喜爱。先生经常骄傲地对我说,儿子此生做的最让我们满意的一件事就是找了个好媳妇。万一他们为过年回谁家吵架,真是得不偿失。
先生和我平常工作也比较忙,一年都没空去看儿子、媳妇了。周末,我俩风风火火赶到南京。儿子为难地说,灿灿和她家人要我跟她一起回她老家启东过年。
我心中一楞,为了盼儿子、媳妇回家过年,早早地就将他们房间整理好了,把被子晒了又晒,满屋子的阳光味道。儿子、媳妇平常都比较忙,很少有时间回家做饭,我正准备春节期间给他们做点好吃的补一补。
儿子说,你们放心,我不会跟她一起去启东的,这还没结婚就以她家为重,以后结婚了,我还有没有一点男子汉的尊严与气节?
没想到,平常对灿灿百依百顺的儿子,大男子主义还是蛮严重的。
先生怕我爱子心切,火上浇油,在耳边嘀咕道,只要孩子们开心就好,到谁家过年不都一样吗?幸福是一生一世的,不在乎过年的三两天。我觉得先生说的很有道理。
取得了我的认同,先生教育儿子说,新时代的男人既要会挣钱,还要会疼老婆。如果你想早点讨老婆过上幸福生活,就必须听女孩子的。
既然我们对孩子们过年到谁家没意见,儿子也露出了笑脸。
在南京打工的亲家听说我们来了,一定要请我们吃饭。由于儿子研究所还有些工作没做完,没空参加准岳父母的宴请。席间,灿灿一直对儿子夸个不停。她说,奶奶叫她一定要把儿子带回家过年;她说,感谢我们为她生了个好丈夫。亲家说,春节前让儿子跟他们一道回老家过年,让爷爷奶奶高兴高兴,初二再把他们送到上海乘高铁回武汉。
看到亲家一家这么爱儿子,我们也心满意足。孩子们的幸福,就是做父母的最大心愿。过年回谁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要敬重父母,父母同样也要理解孩子。
春节的文章3:我最喜欢春节
文/熊庭睿
一年之中有许多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中秋节等。但这些节日对于我来说不外两种:和家人团聚的、不和家人团聚的。和家人团聚的节日,感觉气氛热闹、融洽,大人聊大人的事,小孩则成群结队的嬉戏打闹、开心异常。不和家人团聚的节日,则使人觉得冷清、平淡。所以,我喜欢与家人团聚的节日,尤其最喜欢春节。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在这半个月里,人们贴春联、点灯笼、放爆竹,举办庙会、花展、游园会、舞狮、舞龙等各种活动,祈福来年有好收成、好兆头!街上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不论大人还是小孩,个个脸上都带着欣喜、快乐的笑容!春节这种全民狂欢的氛围,是在其他节日里体会不到的。
除此之外,关于春节的传说也很吸引人,比如“年”的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怪兽叫“年”,它烧掉人们的房屋、践踏人们的农田,剥夺人们的性命,凶狠残暴、无恶不作!人们都非常怕它!终于,有一个聪明人想出了对付“年”的办法,他要大家把红色的东西都拿出来,有的就醒目地贴在门上、墙上,并在“年”来时敲锣打鼓、放鞭炮!后来,“年”果然又来了,它看见墙上、门上到处是红彤彤的,很害怕,又听到家家户户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巨响声,就吓得落荒而逃!再也不敢来了。于是,人们每年这时就会贴红字、放鞭炮,以便驱走“年”,就叫“过年”!慢慢地就形成了现在的“春节”(过年)。这个动人的传说也更增加了我对春节的兴趣,并越发地喜爱它了。
然而,春节最让我不能忘怀、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那顿香喷喷的年夜饭。这顿年夜饭就像一块磁铁似的,会把在外打拼的家人吸引回家团圆。每每这时的饭桌上都会摆满了我们孩子们最喜欢的各种美食,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往往让我们垂涎欲滴、欲罢不能。大家围坐一桌,其乐融融。吃饭过程中,分别已久的家人们免不了会闲聊几句,相互说些各地的趣事,相互敬敬酒,再说上一些祝福话,祝愿来年都有好运气。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因此,每次的年夜饭,我总会吃得特别香甜。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才会特别地喜欢春节。
春节的文章4:一年又一年
文/程锦弘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喜庆,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期盼的节日。因为这几天,我们可以放下沉重的学习,抛下繁琐的工作,放松自己的心情,和家人一起享受这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
大年三十早上,我没有和往常一样睡懒觉,因为我和爸爸有个重要的任务——在8点18分贴春联。爸爸选择这个时候贴春联是图吉利。因为这时间寓意着来年会交好运,发大财。8点过后,我们拿出春联、透明胶作准备。看着时钟,等到18分,我便和爸爸将春联贴上,随后我大声读起来:“人寿年丰大吉祥,物华天宝长安乐。”我想我们的生活也会像这春联一样吉祥快乐的!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和姑姑一家三口一起到奶奶家吃年夜饭。
我们一进门奶奶就给我和表哥压岁钱,并祝福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更上一层楼。
餐厅的圆桌上已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菜。年夜饭正式开吃了。大家边吃边聊,姑父指了几道菜问我有啥寓意,但是我却回答不上来。奶奶见了,乐呵呵地说道:饺子,像元宝一样,象征有财运;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红烧鲈鱼,这道菜不能全吃完的,一定要剩下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八宝饭,表示生活甜甜蜜蜜……
吃过年夜饭,我们全家准时收看马年春节联欢晚会。今年春晚的舞台绚丽多彩,变幻莫测的场景是那么的隆重而喜庆,节目更是一个比一个精彩。最后,熟悉的《难忘今宵》响起。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随即拿起手机给外婆拜了个年。同时,我也许下了新年的心愿。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又长了一岁。我觉得长大一岁后,应该比以前更加认真学习,比以前更加孝顺父母,我一定会努力做到的!
春节的文章5:年味
文/刘丹
春节临近,中国式大迁徙开始了,在拥挤的车站,在纷繁的人群中,总有人会感叹: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为什么一定要回家过年?很多人都会有同样的回答:因为离开家的春节,没有年味。
在我的老家湖北,年味,是天天赶集买年货,人人排队买新衣的味道,是掸灰扫尘,除旧饰新的味道。
年味是家家户户贴春联、欢欢喜喜守除夕的味道,是爸爸擀饺子皮,妈妈剁饺子馅儿,小朋友学大人包饺子的味道,是每家每户磨豆腐,炸豆腐泡和猫耳朵的味道。
年味还是走街串巷,登门拜年的味道,是鞭炮沸腾、烟花冲天的味道,是奶奶烧香拜佛,祈佑一家人平安健康的味道。
小孩子拿红包,欢天喜地玩游戏,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饭桌上吃妈妈做的菜,大叔三婶二舅小姑坐在一起打麻将,在家门前看敲锣打鼓、舞狮子、舞龙,都有年的味道。
大学毕业,离开家乡工作以后,我的年味,又增加了几重。
早早地开始守着电脑,打开12306网站,与黄牛党博弈抢车票;逛百货超市,一面听着《恭喜发财》和《好运来》,一面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买新年礼物;提前一个星期开始收拾回家的行囊;向领导请假……准备回家的过程和迫切的心情交织成甜甜的年味。
每次回到家里,父亲接下我的行李箱,只是那么一眼,我便清楚地看到岁月在父母脸上刻下的痕迹。也只是那么一眼,父母便看出我这一年在外工作的不易,他们永远都不觉得我胖,永远都希望我再“长好点”。他们慈爱的眼神对我来说是一股暖暖的年味。
家里的生活是惬意的,院子里,有我两年前在家里种下的蝴蝶花,父亲精心打理着。门前,邻里热情的招呼声,街边,穿着五颜六色童装的小朋友,红扑扑的脸蛋儿上挂着天真无邪的萌态,老人平缓的脚步、祥和的容颜,还有路边摇着尾巴洋洋自得的狗狗,处处尽显亲切、舒适、温馨的年味。
回家时间再仓促,看外婆总是必须的。老人拉着我的手,一遍一遍问着:在外面工作累不累,外面吃饭习惯不习惯。和表哥表妹们聊天看电视,外婆坐在旁边,讲到稀奇事或看到搞笑剧情,我们笑,她跟我们一起笑。只要有这么一家子人陪着,她就快乐着。临走的时候,外婆一定要送到家门口,外婆的依依不舍,是我走到哪里都会牵挂的年味。
毕业四年,我阴差阳错单身了三年,于是,在毕业后的前三个春节,我是“被催婚一族”的成员之一,在拖起行李箱离开宿舍到踏进家门口之间的一路上,妈妈几乎是平均每两个小时打一次电话,因为她担心,一个女孩子在路上,拖不动行李箱,没有坐上车或是其他。她说:什么时候你能带个帮你拖箱子的人一起回来就好了。这种单身的无奈,是酸涩的年味。庆幸的是,我在2013年牵手成功,马年的春节我的年味可以少一道酸涩了。
春节的文章6:过年的味道
文/杨由由
春节,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它非常富有代表性,是最受百姓们喜爱的节日之一。
在新年的第一天——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三口喜气洋洋地驱车前往奶奶家。这时奶奶家已经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男女老少,亲朋好友都欢聚一堂。我带来了自己写的春联,手忙脚乱地张贴在屋里最显眼的地方。这春联,鲜艳的红纸衬着有力的字,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
不一会儿,所有的亲友都到奶奶家了,他们个个满面春风,步伐稳健,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年初一,还是我们的老寿星——爸爸的外婆的九十大寿呢!瞧:她身上穿着暗红色的缎袄,布满皱纹的脸上露着慈祥的微笑。中午,大家在一家富丽堂皇的饭店为她祝寿:祝酒、献花、拍照……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老太太更是欢喜得合不拢嘴。
大年初一的晚上更是热闹欢腾。当夕阳西下,夜幕初垂,空气中就开始弥漫着爆竹和礼花的烟火味道,耳边也是爆竹声声。爷爷奶奶都放起了礼花,唯独胆大的爸爸放起了鞭炮,那山崩地裂的响声划破了大街小巷的宁静,而马路对面的邻居也不甘示弱,兴致勃勃地点燃礼花,随着那洪亮的“呼——”声起伏耳边,美不胜收的礼花点亮了夜空。那礼花色彩斑斓: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黄的赛金……形态也多种多样: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菊花;有的像聚在一起的流星;还有的像无数只金色的小虫儿围成了好几个圈在翩翩起舞……
回家的路上,我坐在车里观赏着公路两侧五颜六色的礼花,心里越来越喜欢上了过年的味道。
春节的文章7:春节
文/邓睿伟
每当农历正月初一,我们就会迎来一个盛大的节日——春节,也就是农历的新年,俗称“过年”。春节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今年的春节过得特别早,在1月23日就迎来了这个热闹的节日,以往的春节几乎全在二月份。
说到春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外形狰狞,生性凶残,每当除夕时便会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除夕时大家都会逃往深山。有一年从村外来了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那年的除夕村中竟安然无恙,后来人们从老人那里得知,“年”惧怕红色、火光和巨响。以后的除夕,人们便都穿上红衣裳,挂上红春联,到处灯火通明,并加以鞭炮的巨响进行驱赶。这件事也逐渐传到了其他村,也就有了过年的说法。
今年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鞭炮声响彻云霄,随处可见一幅幅春联和一张张福字,每个人都很开心,所有的烦恼早就已经抛之脑后,到处都红红火火、热闹非凡。渐渐地,天色暗了下来,一朵朵礼花在天空中绽放开来,时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时而像彩蝶翩翩、巨龙腾飞;时而像火树银花,人们都深深地陶醉在了当中。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离24点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分钟了,很快又只剩下了几秒,我默默地进行着倒计时:五、四、三、二、一。新的一年到来了,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也希望我们能在这新的一年中,天天都像这样快乐,有更大的进步。
礼花再次绽开,鞭炮声也再次响起,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了节日的烟花爆竹声中……
春节的文章8:咯牙的饺子
文/杨智航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糖果、花生、枣和钱币等包进馅里。吃到糖果的人,寓意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幸福;吃到花生的人寓意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寓意早生贵子;吃到钱币的人,则预示着来年将财源滚滚。
而且我家就是此项传统的资深传承者,我们将除夕夜的饺子叫跨年饺。自从记忆起,我们家的饺子一直是我认识的小伙伴中吃的最晚、最准时的。凌晨的整点就是饺子出锅的时候。此刻外面鞭炮齐鸣,烟花四射。”家里电视的春晚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重播。我爷、我哥还有我在外面放炮。我奶、爸、妈则在盛饺子。由于烟花的吸引,经常被父母叫回去吃饺子。每次都盼望着多吃几个硬币,因为我家一直把压岁钱跟吃到硬币挂钩,一家六口人,饺子中有六个一角硬币。每个硬币代表着固定的数额,倘若要是六个硬币都被我吃到了,那当晚都会是我的,没有老大的,压岁钱只给吃到的人。小的时候还为此被老大揍了几次。
随着生活的进步,一角所代表的面额改动过好几次。不过这个包硬币传统一直伴随到现在,压岁钱停滞在我们参加工作那年。
因为随着家里老人的年纪逐年增加,他们的身体健康就是我们愈发看重的,所以我们现在吃跨年饺的时间也在近几年逐渐地往前挪。
每到除夕夜我们就全家齐上手,共同包着跨年饺子,温馨的家庭其乐融融。像现在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的日子一年也出现不了几次,借着过年,借着包饺子,借着看春晚增进家的归属感,联络一家人的亲情。
今年擀饺子皮的是我奶与我妈,而包饺子的则交给了我老爸,我哥还有我。偶尔爷爷也过来掺和一下,包几个饺子。每次在父母准备饺子馅的时候一如既往都会准备一些花生与六个一角的硬币(消过毒的),哪怕现在已经没有了压岁钱,但图一个彩头、一个吉利还是不能缺少的。
一碗饺子下肚,吃到两个硬币饺子,四个花生饺子,虽是本命年,丝毫挡不住今年的好运。
春节的文章9:三代人的火车票
文/韦良秀
春节,吹响了归家的讯号。无数游子星夜兼程、挈妇将雏,风尘仆仆奔向远方的家,为的就是享受那短暂而难得的团圆时刻。一张小小的火车票,牵动着无数中国人的神经,方寸之间,填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做了一辈子铁路工人的爷爷,对火车票有着极特殊的感情。爷爷告诉我,新中国成立后,火车票是用硬纸做的。为了节约纸张,它的尺寸仅为57×25毫米,票面上还印有盲文。当初只有快、慢两种车,慢车的车票票面印有一条红线,快车的车票票面印有两条红线。座位也有软、硬之分,为了区别不同的位置,不同座位的火车票底纹采用了不同的颜色:软座车票为浅蓝色,硬座车票为浅红色。票上还印有车次、发车时间、发车地点和目的地等信息。
那时候的售票员很辛苦。每名售票员桌子上有两个全是小格子的盒子,一个装的是车票,一个装的是车次印章。乘客买票时,说明自己的目的地,售票员就从该目的地的那个格子里面拿出事先印好的到站、价格等信息的车票,盖上当天的日期和车次,乘客就可以拿着车票乘车了。
爷爷还意味深长地说,那时候没有“春运”之说,人也没这么挤。那时候的火车票没有什么防伪手段,但也没听说有假火车票出现。
在父亲的书房里,一直保存着一张由山东兖州开往北京的粉红色硬座火车票。票价是11元8角。相比爷爷那个时代的车票,父亲那时候的车票已经变成了软纸。面积也扩大成了110毫米×70毫米。父亲告诉我,那时候的“绿皮车”是中国一道独特的风景。不过绿皮车也有绿皮车的好处,窗户是推拉的,挤不进去的人就从窗户上往里爬。但是,绿皮车封闭不好,夏天如闷罐,冬天似冰箱。尤其是“春运”,像逃荒,像打仗,但一回到家里,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父亲充满回忆地说,现在已经很少见到这样的绿皮车了。那天,电视上出现了曾经熟悉的颜色,看到之后,整个人瞬间回到了几十年以前。
对于火车票,我这个80后当然也有自己的一份理解。科技迅猛发展,时代日新月异,现在的火车种类繁多,有空调快客,有动车,有高铁,不仅速度快捷,而且安全舒适。火车票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甚至,我们都不需要拿着实物车票去乘车,仅凭一张身份证便可以解决。然而,在“春运”期间,火车票实在太难买了,很多时候靠的是运气。不过从这个角度来看,回家,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愿,虽然会经历不少周折,但为了那一张通往家乡的火车票,我们累并快乐着。
一代又一代车票,一个又一个春节,一次又一次春运。无论火车票发生怎样的变化,永远变不了的,是我们对它的一份情感,是我们对故乡亲人的牵挂与眷恋。
春节的文章10:天随人愿两相宜
文/苏刚
春节的最大心愿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和同在一个城市的弟弟商量下,决定让父母到城里过年,他们不受春节假期限制,时间上机动,可以早来晚走,票好订车易坐人惬意。
腊月二十六,爸爸妈妈驾到,团聚开始了。除夕中午,15人一大桌,一起喝酒吃饭,这就是年,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吃。午后阳光灿烂,如彼此的心情,一起合个影,记录一个家庭团聚的瞬间。老话说饱年闲,一桌菜看啥都饱,但好吃不过饺子,除夕夜的饺子才是主角,尤其是妈妈包的饺子,以素为主,吃在嘴里,挑剔的舌尖告诉我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有人说越来越没年味,其实不然。年味一直都在,只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变了,快捷的交通工具给人们提供了第二种、第三种甚至更多的过年方式,发达的互联网丰富了亲朋好友的交流方式,几个亲戚建个群发红包,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啥不好,娱乐也是节日的一部分。
心愿了了,爸妈也呆不住了,好在返乡的高铁票源充足,在检票口帮他们刷票进站。正月初六,我在微信中认真地写下一段话:以前过完年,父母送儿返城市,从村口开始,各种陆路交通乘个遍;现在过完年,儿送父母回家乡,乘上高铁,想来再来吧。
这样的年,天随人愿两相宜,乡愁也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期待。
春节的文章11:宅家“大厨”
文/翔子
今年的春节来得很突兀,突兀得让人有些手足无措。紧随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人猝不及防。于是,季节的脚步慢了下来,冬天的冰寒冷峭似乎在有意无意中被无限地拉长了。自大年三十临晨00:16接到单位关于春节期间不放假的通知后,日子又恢复到过年之外的忙碌人生,如歌岁月。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只在一夜之间,门店关了,行人少了,口罩多了。再接下来,卡点多了,车辆停了,单位实行弹性上班,小区、村寨封闭管理,世界一下变得安静起来。每个人都在梦想着一觉醒来,屋外便是春暖花开,车水马龙。
但日子依旧安静,安静得忘记了交替。于是,多居家,少出门,“睡觉也是作贡献”,成了千家万户最好的防守。下班及轮班宅家的日子,每天都关注着疫情曲线的走向,数据的涨跌,看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的《平凡的世界》,翻翻日常无暇捧读的《史记》和《资治通鉴》,临临帖,写写稿,想想朋友和亲人。最多的时间就是下厨,让静得有些不安的日子多些滋味,多些色彩。
平时一日三餐都系爱人一手操持。这个时段女儿开学延期,我居家的时间也较充裕,下厨的美差也就顺理成章地交给了我和“小棉袄”。对于一个00后的孩子来说,也太过于为难了点,念大学前就算当下手也只是象征性地帮忙捡点菜头,削几个土豆,现在居然闹着下厨要由她作主,做“大厨”。她每天都通过百度、抖音搜看菜谱,学做菜要诀。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以后,因我要上班,外出采购的光荣使命也就非我莫属,每次都要带着“小棉袄”的采购清单出去,带着菜品回来。
每当厨房内锅铲交加,碗碟闹腾,我都要站在门外,偷看我家“大厨”陀螺一样上窜下跳。只见她一手拿手机,一手抓菜放菜,加油下酱,常常顾得这边,忘了那边。直捣腾得浓烟满屋,响声大作。每次我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大喊“锅糊了!”,她回头看见我,就毫不客气地将我推到客厅:“你们两老不用操心,等着吃就行了”。
待到满满一桌盘碟有模有样热气腾腾地摆在眼前,“小棉袄”就先招呼:“你们尝尝,帮忙提哈宝贵意见!”,我捡了几样放进嘴里,要么少盐多油,要么多盐少味,要么焦糊过重,为加鼓励,每次我都说“不错不错,色香味俱全!”。爱人却不这么委婉,边吃边说“咸死了,这盐巴不要钱吧”“糊焦焦的,苦”……听完后,她就都每样吃了点,皱了下眉,然后笑笑:“嗯,真是差点火候,下回改进”。
几次下来,她就悄悄央求我:“老爸,以后做菜,你就当我下手!”,我说怎么当?她说:“我提供菜单,你算做”。哦,原来还有这样当下手的,那就当吧。
后来,她连菜单也要我“提意见”,实际就是从谋划菜谱到上锅烹饪都是我全盘完成,她只负责上桌。每次上桌,我都说:“来,尝尝我们家‘大厨’今天的手艺!”,在得到她母亲连声夸赞后,她看看我,挤了下眼,然后得意地笑笑:“就是,有长进了吧”。
由于疫情防控过了第一个“14天”后又继续第二个“14天”,春天在远处招着小手但老是无法走近。为了将这个家庭“大厨”维持好,每天我们父女俩都要对一日三餐的菜进行一番研究,比如早餐昨天吃汤圆,今天就要做粉面,昨天的晚餐主菜是炖萝卜排骨、蒸土豆腊肉,今天就要换作小炒肉、蒸香肠血豆腐,昨天吃的火锅,今天就要来桌炒菜。每个日子就这样在变换着吃法中安静地走着。女儿说,等到疫情消退,我们开学时,我的厨艺也一定跟着进步,署假回来,我一定不让你帮我,我要做一回我们家真正的“大厨”。
今天也是宅家的日子,用完我家“大厨”的美餐,阳光正从阳台上照射进来,屋里暖暖的。我想,那是春天在不断走近,不久,将会是一个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季节。
春节的文章12:春节的味道
文/赵彩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这首诗确实是恰到好处地渲染出了春节的气氛,家家张灯结彩,人人欢天喜地,在连绵不断的爆竹声中,春节的味道愈发尽显。
春节的味道是甜甜的、暖暖的。记忆里,从腊月初八,喝了母亲熬好的八宝粥后,春节的味道就开始充满我家。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腊月二十六,蒸包子和做年糕;腊月二十八,搭油锅炸丸子;腊月三十,吃好年夜饭后再搓团圆炒瓜子。到了年三十,母亲会把她亲手缝制的新衣裤、新鞋袜都小心翼翼地整理好,轻轻地放在我的床头。那时,母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朝阳般和煦的笑容,像迎春花般地尽显温暖;父亲则会在我和哥哥的枕头下塞上几张用红纸包着的零碎压岁钱,钱不多但很重,那钱所承载的情感,是父母对儿女深深的爱意和希冀。可惜那时的我还不懂这些感情,只知道第二天拿着这些钱跟着哥哥,跑到街上的小卖部买上几盒小花炮,一路上噼噼啪啪地放回家。
春节的味道是红红火火、热闹和谐的。红对联、红灯笼、红炮仗还有红衣服,亮丽的中国红营造出了春节喜庆的味道。春节是要闹的,越热闹越好。那时的正月初一,是同一个村子的人们相互拜年的日子,一大早,等大人们放好开门炮仗,合家吃完团圆后,小辈们便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服,成群结队地到村里的每一家去拜年,长辈们则在家里准备好香烟、糖果、花生等待客的茶水和食品,一支支的香烟往外塞,一把把的糖果花生往外捧,整个村子,处处荡漾着热闹和谐的味道。
只是如今春节的味道没有以前那样的浓郁了,随着家庭经济的日渐好转,过年时,孩子们拿到手中新衣服却没有我们那时的兴奋;面对餐桌上的大块鱼肉,孩子们不会再狼吞虎咽了;花花绿绿的各类糖果,代替了我母亲曾经在大年夜炒的南瓜子。尽管如此,除夕这一夜,我还是要坚持和爱人带着儿子一起看春晚守岁。在守岁的滴答里,感恩祖国,祖国的崛起和强大,给我们创造了幸福生活的广阔空间;感恩命运,给了我一方最平淡的人间烟火,滋润了我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幸福味道;感恩生活,让我懂得了知足常乐,时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回馈社会。就在此刻,当春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敲响希望的钟声,在心中祈祷吧,让大家看不到失败,叫成功永远在;让世界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儿开放!
春节的文章13:快乐的春节
文/耿伽羽
快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去商店买足东西准备过年,还有在外地打工的人们也都乘着火车、飞机往家赶,怕来不及给家人问个好呢!
我亲手写的春联今天终于可以用上了,爷爷和我亲手将春联贴在了门上,大家都夸我的字写得好呢!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我也打扮得漂漂亮亮准备过新年。除夕夜,人们都要在自己的家里吃年夜饭。吃过丰盛的年夜饭,拿到了红红的压岁钱,我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的糖果和各种糕点,一边围坐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每一个节目都是演员们精心准备的,我和妈妈最爱看舞蹈和唱歌,爸爸和爷爷最爱看武术表演和小品,一家人在一起真的很幸福。除夕夜的夜晚是最美丽的,烟花爆竹把夜空装饰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好看极了。
大年初一一起床,爸爸就塞步步糕给我和妈妈吃,寓意步步高升,呵呵。吃完了糕,开始叫人了,大年初一叫人要响亮,看到每一位长辈都要叫,妈妈说这样才大吉大利。
过春节是快乐的,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也让我学到了一些知识,比如吃年夜饭,别人夹菜的时候不能转转盘,敬酒的时候杯子要比长辈的酒杯矮一些,表示对长辈的尊敬。我还学会了许多马年的祝福语呢,在这里祝大家:马年吉祥、马上100分、马上长大……
春节的文章14:红包情结
文/李瑞华
春节闲赋在家,也曾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里,在微信、QQ群里发红包,抢红包。我倒没有多大的兴趣,孩子们却乐此不疲。平常走在大街上看见一毛钱也懒得拾起,在微信群里即便是抢到一分钱也如获至宝,那叫一个兴奋。
其实,在我的印象里,红包一直叫压岁钱,是过春节时长辈给孩子用红纸包裹的钱物。到现在已泛指为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馈赠礼金、送礼等,是实实在在的“地面”活动。而利用手机在微信QQ上发红包抢红包,是“空中”的,用食指一点就开拆的红包。
红包之所以“红”,我想,一是“红”在“利”上,有利可图,小虽小,可有人就看上;二是“红”在赌上。现在有好多红包微信群,专营红包,从1元到上百元不等;三是“红”在“手气”上,红包一来,众人哄抢,抢到大的感叹,抢到小的叹气,没抢到的叹惜;四是“红”在“情”上。干得好发红包打赏,做错了发红包道歉,生日发红包、节日发红包……老少皆“红”,群群通“红”。
其实红包的好处亦不少,一则方便支付;二则愉悦人心;三则联络情感。这样看来,红包不是生活,生活中却不能没有红包,只是我们如何对待她的问题罢了。
抢红包费时间。记得第一次抢到红包,可以称之为意外。那天,我无聊间点开手机,微信群里一个红扑扑的小方块,跃然跳进我睡眼惺忪的双眸,我随意地轻轻一点,立刻一枚金色的硬币缓慢地旋转,转了两圈,显示出一个明丽的数字——5.25。我立刻大吃一惊,仿佛天上掉下一块大馅饼,正好不偏不倚地掉进我的口中,又仿佛捡了一个大漏,兴奋而快乐得像一只幸福的小鸟,欢欢喜喜地迷上了抢红包的游戏。自从抢到了那个从天而降的大红包后,手机就不曾离身,时时刻刻地关注着微信群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就翻出手机来查看,生怕错过一个超级大包,等着等着,突然手机响了,点开一看,一个红彤彤的红包跃然眼底,激动地点开一看,只有区区0.01元,这也太少了,简直无语,暗暗鄙视发红包者的小气,就把手机搁在一边,随后手机就一直悄无声息,等到午夜十二点时,群里顿时热闹了,开始了一轮不见硝烟的抢红包大战,但此次大战有个规矩,不能只抢不发,凡是领到最佳手气的就得发下一个红包,几轮混战下来,我零星地抢到了0.03、0.01、0.1元等等,加起来还不到5毛钱,但却抢到了两次最佳手气,两次最佳手气分别是0.68、0.57元,加起来还不到两块钱,但发出去的红包必须包两块钱,这样算下来还赔了整整三块钱,赔了些钱就不服气,立志要把本给抢回来,就一直抢一直抢,抢到最后整整赔了五十多块钱,可谓损失惨重,加之已经抢到凌晨两点多,已经昏昏沉沉,只能怀着不甘的心情,退出了如火如荼的抢红包大战。
其次为了这不足几十块的红包,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这几日的时光白白浪费在几分几分的红包里,以此类推那些沉迷在打麻将、打牌、玩彩票的人身上,他们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馅饼,损失了多少时间成本。如果把这些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提高自身综合实力上,我想他们早就脱贫致富了。
其实说归说,也不能一棍子把这红包打死。最起码,这红包喜庆,红色是吉利和吉祥的象征。当我们把一颗祝福的心,放在一个小小的口袋里面,分发给自己的朋友亲人。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心意满满哒。
网络红包是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又一个奇异的款式。无论你是打开游戏的网页,还是任意公司的产品宣传,都会有红包吸引关注的眼球。春节晚会也因为微信红包的添入,增加了很多年轻的观众。佳节的祝福啊,生日的祝愿啊,结婚的贺礼啊,足不出户轻轻地点击一下手机的屏幕,千里之外的亲人朋友简单的不需要见面就可以全部笑纳。
感情一再疏远的原因,或许就是,我需要你的时候,而你恰好都不在。我们都已成家立业,身在异乡,和亲人同学都是聚少离多,其实也应该感谢网络时代进步的今天,虽然相隔万里,语音和视频仿佛近在咫尺。红包给予我们的无论从古代压岁钱的平平安安,到现代微信红包的情感传递,礼尚往来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络感情,加强沟通和交流的一种良好方式。
看大街小巷那些倩男靓女们,都忙忙碌碌的低着头,看自己的手机屏幕;在家里也都不言不语,看自己的朋友圈;原本面对面交到对方手里的红包,也不需要见面了。手机方便了,人与人的语言好像少了,心与心好像距离更远了。
可我想说因为距离我们不能经常见面实属不是我的初衷,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和很多年前相识的朋友。我们因为缘分相知,绝不会因为距离而相隔,我会寻找合适的机会和时间让我们看着彼此增添的白发,坐下来呡一杯清茶,好好叙叙旧,说说心里话。
春节的文章15:翘首以盼的春节
文/周宇
春节,是思念与团圆,是祝福与亲情,是珍惜与迎接。雪花纷扬,冬意渐深,花朵凋零,火红的春联,震耳的鞭炮,一年一年地重复着这首古老的歌谣,一切不变……大红的花朵依然绽放。
翘首以盼的春节终于来了,主持人说说今年大事,感慨今昔,畅想未来,说几句辞旧迎新的吉利话。一家团聚,一年中的辛劳,在与家人团聚的一刻,都会如同被太阳照耀的冰雪一样融化成水。
蛇年将至,龙年已去。在这个除夕,新年钟声准时敲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辞旧迎新,蛇年新春。我的祝福随着烟花放飞,绽放绚烂。在这缤纷的夜晚,静静地欣赏绚丽的时光……此时此刻,霞光与彩翼共舞,鼓点与足音共鸣。
“辞旧岁欢欣鼓舞庆胜利,迎新春豪情满怀谱新篇”,春节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的日子,我无法阻挡时光流逝的脚步,只能将对春节的美好回忆刻在心中。看着墙上的新挂历,不禁感叹岁月匆匆,流逝的是一个平静而又忙碌的一年,迎面而来的是一个美好的明天。
春节的文章16:有点“甜”的年
文/任贻升
腊八节一过,春节瞬间来到眼前。虽说随着新时代的迅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冲淡了传统的年味儿,但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春节还是当仁不让成为我们一年一度家庭团聚最隆重的节日。特别是对成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过生活困难时期的这一代人来讲,过年已经不是简单的吃、玩、穿了,更多的是对过往的一种留恋、一种特殊的情结。
回想起儿时过年,最让我纠结难忘的就是父母熬红薯糖的情景。儿时的皖北农村物质匮乏,经济拮据,平时很少能吃上白面馍,也只有过年才能改善一下生活,更别说吃糖了。因此,熬制红薯糖与炸焦叶子是每家过年必不可少的项目,这两样东西既是过年招待亲戚来客的最好礼物,更是满足孩子们打打牙祭的奢侈食品。现在,虽说我已过知天命之年,对过年也不再那么地向往与留恋,但儿时过年父母熬红薯糖的情景历历在目,时至今日,那绵软的“甜”仍在我的舌尖上挥之不去。
小时候,红薯是很重要的农作物,家家户户种红薯。收获的红薯除了窖藏以外,就是晒红薯片,作为过冬主食,整个冬季家里就是靠煮红薯和红薯面窝头过日子。“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锅锅头就辣椒,越吃越添膘”。这些顺口溜充分说明了红薯在当时的特殊地位。也许就是在那样一个到处都是红薯的年代,聪明的劳动人民才想到了熬红薯糖吧。
记忆中,每年熬红薯糖的时间大都在腊月二十前后。因此,过腊八,母亲就开始张罗着做熬糖的前期准备——生大麦芽。母亲挑选一些颗粒饱满的大麦用清水浸泡后,放在筐头子里盖上面纱布生大麦芽,由于冬天天冷,在不做饭的时候,母亲总是把盛大麦芽的筐头子放在锅里加温,每天往筐头里面洒上一些水。半个月左右,大麦芽长到一寸多高,就可以熬红薯糖了。熬糖时,母亲首先挑拣上好的红薯,洗净、剁块,添上水,煮上满满的一锅。等红薯熟透了,用擀面杖把一锅的熟红薯搅拌成红薯泥,再把根系长到了一起的麦芽饼切碎,撒到锅里红薯泥的上面,然后再用擀面杖搅拌均匀。说来也怪,稠糊糊的红薯泥一遇到了大麦芽,便发生了奇妙变化,顷刻间就渗出了泛着青黄色的糖水。
挤压红薯泥里的汁液俗称“洗糖水”,这道工序是个不折不扣的力气活,主要靠手腕的力量。在母亲搅拌红薯泥时,父亲就把案板一头垫高,在低的那头的下面放上一个大盆,早已做好出力的准备。父亲把事先缝好的棉布袋子放在案板上,并把棉布袋子口打开,母亲则用勺子把锅里冒着热气而烫手的红薯泥舀进袋子里,每次灌满大半袋子,父亲一手攥住袋口,一手用力挤压,随着口袋由圆变扁,红薯的糖水从布袋里一点一滴地渗出来了,积少成多后顺势流到了下面的大盆里。此道工序费时费力,一次次循环反复,直至把一大锅红薯泥的糖水全部挤压出来。
接下来,到了制作红薯糖最关键的熬制环节。熬红薯糖是个技术活,时间长短,火候把握,全凭多年积累的经验。母亲用葫芦瓢将大盆里的糖水舀入锅里,先用猛火急烧,待锅里的水分蒸发得差不多了,再釜底抽薪改用小火慢慢熬制,边熬边用勺子不停搅动,此举既可加快水分蒸发,亦可防止粘锅坐底,同时,时不时地用筷子沾点糖水看看稀稠,直到糖水粘在筷子上不往下滴了,才算熬制完毕。每次糖稀快要熬好时,我与姐弟们则手里紧紧攥着几根高粱莛儿,等着把熬成后的糖稀缠在高粱莛儿上吃,母亲也总是第一时间从我们手中接过高粱莛儿,一根根缠满散发着温热气息的糖稀,让孩子们第一时间饱饱口福,此时低矮窄小的灶房内别有一番暖意融融的感觉。
随后,母亲在案板上放上厚厚的一层面粉,把熬好的糖稀倒在面粉上,让它冷却,等完全凉了以后,糖稀变成了糖坨,母亲就把糖坨放进面缸里。等到腊月二十八前后,母亲对糖坨进行二次加工,糖坨化成糖稀,把大部分糖稀与焙熟过的面粉一层层叠起来,用刀切成条,再拧成小麻花状,做成面糖;少部分糖稀与炒熟的芝麻、花生在一起做成芝麻糖。就这样,父母亲精心熬制出的红薯糖,香甜了我儿时过年的时光,直到一九八六年我参军离开家。
每到年关,父母亲当年熬糖时的温馨场景,总在我脑海回荡,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沉淀,越来越浓…… 现在,父亲已逝多年,母亲也步入耄耋之年,我再也没有机会吃到父母亲自制、纯粹原味的红薯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