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散文

请欣赏日出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日出散文1:守望日出

文/李京南

为了守望日出,我曾经五更摸黑挤在黄山光明顶的人堆里,站在三亚天亮前的海滩边,等在希腊圣托里尼的阶梯上,候在美国西部的国家公园中。当然,在上海早晨的外滩,不知多少次面向浦东,看朝阳从摩天大厦间探出笑脸,温暖魔都。

夏季的一天,入住二郎剑景区的青海湖宾馆,宾馆临湖,恰遇晴好天气,我们观看日落日出可谓得天时地利之便。二郎剑是青海湖的主要景区,沿湖修有栈道,栈道西侧的尽头便是游轮码头。乘在游轮上可环视起伏延绵的沙山,广阔青翠的草原,藏族经幡的飘拂,还有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和盛开的格桑花。

当天傍晚,我们饱览了高原上的落日和晚霞。次日凌晨,我们走向湖边,迎面的微风带着凉意,默默的湖水好像还没有睡醒,等候日出的游人三五成群多了起来。快到六点,我们最先看到东方发亮,又渐渐从灰白变成橙红色晕染了天空和云霞,再是一轮旭日缓缓升起,融化了山岗,照亮了水面,把码头上的游轮和长廊照成剪影。

一日之计在于晨,太阳初升,山河增辉,开启新的一天。新的一年始于元旦,“旦”之寓意正是日出地面,光照人间,为新年来临,寄托希望,祈愿美好。

日出散文2:又见月季花开

文/李娜

四季轮回,日出月没,花开叶零,又一年春暖花开……粉红的月季又让我想起了邻家的姐姐。

邻家的姐姐特别喜欢月季,因为那是她去世的爸爸最喜欢的花儿。

姐姐是个好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家里做饭、洗衣的活儿都是她做。可总有人说她傻,我始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我们家一直住在城里,房子离学校很近。于是姐姐一家租了我们隔壁的空房,方便念书。听说姐姐老家在农村,父亲早逝,只留下她和母亲相依为命。

那是初夏的一天,当时的我,也就六岁多。有一次在外面玩儿,不小心从高处摔落,小伙伴们都吓得逃走了,是邻家的姐姐救了我。我只记得,醒来之后便躺在病床上。她坐在凳子上,手里捧着一大束粉红的月季,满脸的焦急担忧。突然,她发现我苏醒了,猛然从凳子上弹起,兴奋地叫着:“阿姨,阿姨!小妹妹醒了,终于醒了!谢天谢地!”我发现她的眼眶也红红的。我对她笑了,并叫道:“姐姐!谢谢你!以后我们一起玩吧!”她使劲点了点头,把那粉红的月季轻轻放在我枕边,淡淡的芳香弥漫了整个房间。

从那以后,我便和姐姐形影不离,她会为我打抱不平,教我做作业,陪我玩……我早已把她当作亲姐姐,她也教了我许多为人的道理。她曾对我说:“你瞧,窗外的月季花开得多美啊!它虽不如牡丹莲花那般雍容华贵,却也朴实可爱,总是默默为人们带来美丽芳香。爸爸说,我们应该做月季花一样的人!”

姐姐还常对我说:“在别人有困难时,我们应该去帮助他。”有一次,我跟姐姐去超市买米,在上公交车时看到了这样一幕:许多人围着一个老人指指点点,公交车司机极不耐烦地冲老人叫嚷:“没钱坐什么车啊!别挡在车门口,别人还要坐车呢!”老人憋红了脸,却没有反驳一句。我看见姐姐攥紧了拳头,大声说:“我帮他付!”当时车内就有人摇着头,说道:“这姑娘真傻!一看这老头就是骗子!”上车后,老人向姐姐连声道谢,一遍遍地说:“我不是骗子!我带了钱的,真的,可是……钱丢了!”老人头都不敢抬。姐姐正想安慰老人,我拉了拉她的衣袖,悄悄说:“姐姐,你帮他付了钱,那买米的钱不够了怎么办啊?”姐姐却笑了,“没事,我把我的午饭钱拿出来就行了。”“那可不行!姐姐你会饿肚子的!”我嘟起了嘴,极不赞成地说。姐姐拍拍我的头说:“没事,我是大孩子,饿一顿也没事的。可是,你看,那老人多可怜呀!我不能不帮他啊!”我望着她那红润的脸,多像一朵盛开的月季花呀!姐姐就是这样,怪不得有人会说她傻。

在姐姐的陪伴下,我慢慢长大;在姐姐的熏陶下,我变得更加懂事。

时间真的过得太快了!不幸发生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那天,天气炎热,路上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人。我口渴难耐,姐姐也满头大汗,于是,我央求姐姐,买瓶水喝。姐姐笑着说:“好!我现在就去,你站在这等我哦!”我高兴地点了点头,姐姐走了过去,我一直望着她。就在这时,我看见马路对面有一个小女孩正无助地在大街上哭泣,前面一辆小车正向那个小女孩急速驶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姐姐奋起一跃,推开了那个女孩。“姐……”我还未来得及喊完,她就已经被小车撞出去了几米远,司机也惊慌失措地下了车。我哭着冲向鲜血直流的姐姐……

手术室外,阿姨满脸泪水,我的父母一直安慰着她。我也在一旁哭泣,心中想到,都是我不好,我不该让姐姐去买水,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儿!阿姨哽咽着说:“这孩子……她……她又犯傻,怎么总是这么傻呢……唉,怎么总是这么傻呀……!”说完,又呜呜地哭泣。

手术后,姐姐有严重的后遗症,她不能说话了,生活也不能自理。每天,我都会带一束粉红的月季去看她,陪她说话。在氤氲的香气中,她有时呆呆地望着月季花笑,有时又呆呆地望着我笑。后来,姐姐的妈妈带着姐姐回了老家。

人生有那么多遗憾,而最令我心痛的是,姐姐走了,我却连她最后一面也没见到。最后,我明白为什么有人说她“傻”了。其实,她只是太善良了!

今年初夏,月季花又开了。凝视着这些花朵,我时常想,姐姐走了,那朵月季会凋谢吗?不,一定不会的!我愿替她继续做那朵盛开的月季!

在这温暖的季节,月季丛中花团锦簇,一朵朵粉红的花儿正争相怒放,装扮着这美丽的世界……

日出散文3:你的付出让我更出彩

文/潘阳老师

日出夜归,难觅你踪影,兜兜转转,陪伴在我身边。

单亲家庭的母亲,总是最劳累的。她一个人承担了太多太多。

我母亲,四十出头,没有任何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中规中矩。

随着我升入高年级,我们的交谈越来越少,说她迎霞出带星归再适当不过了,除早晚外,我们共同相处的时间就是睡一晚觉,这种现象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知道她很累,可又埋怨她对我的不上心,这哪像一点母子该有的样子。

故事很老套,我甚至都没有想过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在我的印象里,自己顶着硬抗是解决很多事情的办法。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有一个一直守着我的人——是母亲。

雨是泼下来的,摸不到小令里醉人的丝,坐在反着潮气的旧椅子上,盘算着去下一个补课班的法子,潮湿还裹着陈年老灰的空气让我晕眩,跨到门槛另一边,人群一哄而散,凭感觉知道有一个兀的站在那的人,我甚至都没施舍去眼光,我晓得幻想过无数次可以扑倒那个人怀里终究不现实,从一次次的美梦落空可以知道,她很忙。到现在也记不起是怎么相信站着的那人是我母亲的,只知道盯着母亲的脸时,满心的麻木。

之后头上多了一顶伞,手里多了一个包饭。包饭盒小小的,但很暖,是不属于哪个鬼天气的温度。

是了,母亲就是来送我一程路的。

那一程路,她忙着赶路,偶尔帮我留意雨水,我悠哉游哉。

母亲不在我身边的时间在干什么,不想都知道,做一道阅读题,考生大胆猜想一下,母亲做了什么。辛勤工作,给主人公谋金钱、减压力。可看出母亲的什么形象。爱孩子。

跟这相比,我之前的气不过是什么?大雨让我冷静,让我读懂我不愿接受的她对我的爱。

这么一想,大体是差不了。零碎的时光也依稀凑出了边框。

母亲话不多,不喜欢不善于表达。细心观察脚步的快慢,就能知道她的内心活动。即使我要远行,母亲也从来没有送出过大门,车子发动的一瞬间,习惯性的一回首,阳台上,窗子前,一定有一到属于我的身影。没有挥手,没有点头,就那么静静地站着,伫立着。一声慢些开车、在外要吃饱的叮嘱,一切既定礼仪顿时显得苍白无力。当车子缓慢前行时,明显能感觉到母亲牵挂的眼神在跟着移动,直到目光的尽头。

在母亲眼里,我始终是她的孩子,仍然需要她的呵护。没有脚本,没有舞台,这却是她对我的爱最本色、最质朴的演绎。

明明那么明显,她对我的爱 ,她对我付出的一切使我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日出散文4:我活着

文/jingfan

日出日落,一天又过了一天,我活着,空气就少了一分,可我为树木提供而氧化碳,为绿化做出了一点贡献。

潮涨潮落,一月又过了一月,我活着,父母仍旧得承担起养育我的责任,可家里也多了一份快乐。

斗转星移,一年又过了一年,我活着,中国显然多了一份人口负担,但万物生灵多了一个伙伴,更加生趣盎然。

我活着,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我的亲人,更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我活着,为了我自己创造人生,掌握我的命运,时刻提醒我的灵魂,正直、诚实、上进、勤奋,这样人生的白纸上才会出现五颜六色的线条,才更多姿多彩,绚烂自我。

我活着,为我的亲人,他们辛苦了,早上他们走在太阳的前面,归来披着皎洁的月光。风来了,地里的小幼牙是否扎根;雨来了,树上的果实是否被打落了许多?这是他们一年中总要轮流担心的问题。有了我,我来为他们分担一份忧愁,他们该松了一口气,可以有一些闲暇的时间。

我活着,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为这位可爱母亲永远的欢笑与长寿,我会努力学习,学有所成后,积极向上地工作,社会也就多了一个优秀工作者,祖国母亲也就进一步繁荣昌盛,欣欣向荣。

我感谢我自己,因为我有所价值。对我,对亲人,对祖国,我的价值不可估量。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有这么大的魅力。

我活着,不是辛苦的活着,而是快乐的享受,享受生活的点点滴滴,无论刮风下雨了,这是必然,不要总是刻意注视它们的到来,弄得自己疲惫不堪。

活着,得拿出勇气,困难是蚂蚁,你是大象,脚轻轻一抬,全都变了样,蚂蚁即使在挣扎,那也是无谓。

活着,只需一滴油一滴盐,不是一种负担,放心吧!

日出散文5:日出

文/徐唯恒

今天早晨,我特意早起,和妈妈一起爬上狮子山,遥望东方,焦急地等待日出。

淡青色的天空中还有一片片星辰,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一层银灰色的纱。这时,万物俱寂,偶尔从远处传来了几声“喔~喔~”的鸡鸣。

不一会儿,东方的天际边浮起了一片鱼肚白,天边也渐渐亮了起来。东边的山峦、树梢像是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锦缎。

慢慢地,太阳渐渐露出了它的轮廓,金光闪闪,好像给这寂静的黑夜带来了一点温馨。太阳冒出了地平线,红红的,像个蒙着面纱的女子,悄悄地窥视着人间。太阳一点一点地徐徐向上升起,终于,它露出了整个笑脸,射出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美丽光芒。

这时,光芒万丈,瑞气千条。将半边天照得通红,广阔的大地像涂了一层鲜艳的油彩,片片青翠的树叶在晨风的吹拂下手舞足蹈,可爱的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动听的歌,太阳离开了地平线,云彩被染得红彤彤的。太阳就如同是一块光彩夺目的玛瑙盘,缓缓向上移动,无比美丽。接着,天空变得更加湛蓝、辽阔而又明净,几棵挺拔茂盛的树,站在山上亭亭玉立。

再眺望县城,人影点点,笑语阵阵,整个世界生机勃勃。

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阳光的照耀下,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日出散文6:观海上日出

文/楼欢贤

大年初八凌晨三点钟,我从昆明坐飞机到了越南芽庄。妈妈一到酒店就睡着了,也许是我太兴奋了吧,怎么也不想睡觉,就静静地坐在窗台边等太阳从东方升起。

一开始,远处的小岛上方出现了由橘红色慢慢变得有黄光的斑纹,点缀在夜空中格外美丽。过了一会儿,天空逐渐亮开来了,小岛上方的橘色大光斑也变得十分显眼。大约二十分钟后,大光斑已经由橘色变成了金黄,太阳公公已经拉开了窗帘,要走出家门了。我大声喊妈妈快起来看,但妈妈这个大懒虫只是说好好好,翻个身又睡了,连这么好的景色都不看。过了15分钟,太阳公公终于出来了,它的金光一下子就把大地照亮了,虽然半边天还是有点黑,但也很漂亮。过了10多分钟,太阳公公又向上走了好大一段,天就全部亮开了,此时的大街也开始喧闹起来。妈妈终于醒了,看到日出的美景,她一起床就开始拍照、发微信。我把我拍的照片给她看,她说太美了。我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打油诗,全文如下:“早晨,我站在十楼,向下看无尽大海,向上观五彩朝霞,美不胜收!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涛声,加上音乐,车铃声,似一优美之曲。东方红霞染红半边天,我首次在海边观日出,那感觉,十分爽快!”妈妈看后,啧啧赞扬。

由于整夜未睡,写完诗后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听着“哗哗”的涛声,很快进入了梦乡……

日出散文7:江畔日出

文/太阳火

某日突发心思早起看日出,并在头一天夜里看了天气预报,确认无阴雨便定时凌晨四点,闹铃响过几遍,似睡非睡更是难受,一翻身咬着牙起来,无论如何也要信守承若哪怕是为自己,不能对不起自己,这相互似有些矛盾,是信守自己的承诺对呀,还是把自己吵醒对呢?

没等出门去就开始衡量着这两者孰轻孰重,最终还是为了承诺走出了家门,闹铃做得对。

人,活着似乎永远都在矛盾纠结,无论在哪里清晨都是很清静,以往年少在乡下时,时常会在日出这个时间早起,所以不以为然,如今平常日子多了,想念那日出东方的,似有一种新鲜重生的感觉。

这日清晨寒气袭人,穿的很厚亦是凉丝丝,才发现原来晴朗的秋日晨曦竟如此美丽,站在江畔望东方,明亮的山背后朝阳正缓缓而出,来得正是时候,“一个边”刚刚露出后整个世界都亮了,一天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那种紧迫感随之而生。

这时才发现若没有雅兴即使是看牡丹也未必漂亮,赏花观景全在心境,青春年少几多心思,为事业、为家庭、为名利,这些都有时,年已过迁,若那时心中更会为明日是否还能见到日出而伤感,此又是矛盾,调节心境。

晨风迎着朝霞盘旋着卷起秋叶把它们举得很高,在徐徐放下,简单的自然现象周而复始,风儿岂知落叶惟愿归根,落叶岂知风儿的寂寞,原野中空旷无边,黑土拖着迷雾朦胧的相望,一静一动间刻写着自然的画意。

漫步自踱,不太喜欢这独身自然的感觉,朝阳斜影令我的身躯修长,清晨的静寂汽车鸣笛声传的好远,空旷的马路上车子飞速的划过,在何方清晨似乎都是一样,万千人们都还沉寂在睡梦。

无数个夜晚与清晨我都会合眸空度,头脑中浮现着过往与幻觉,睡不着。

很多年以前曾为情所困,每到夜里就会倍加回念,忆在心上,却如今犯了几回老毛病,彻夜不眠。

千遍的思念终归会陨落,唯有这日的清晨我在意,没有万山翠绿,没有遍野红花,唯有秋日清风煽动我额头的发,摔打着风衣的衣角。

徘徊在嫩江江畔,望着秋晨的旷野,虽有些苍凉却也是空广肃静,简单自然,难得清静的红尘秋色,不用遮掩的山野,平静的迎着朝阳。

世间万物只要你连起来都会感觉到同一,若心思如秋般平静自然又何以觉得苦累,不必刻意修饰容颜,不必在乎谁的感受。

不知不觉已是早上七点多,脚步便以带走了我,回家……

昔日的盛夏没有过多欣赏,晨练时也是匆忙来去,又是虚度了一个春秋。

日出散文8:看日出

文/林椿

说到看日出,一般人会想到在名山大川之巅,或在辽阔无涯的海边,看红日冉冉升起,于是人们鼓掌、欢呼、跳跃。我也在那种场合看过日出,也领略过那种欢欣与激动的滋味,但给我印象最深并烙进脑海的日出,都是在寻常的地点。

第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读高中,在杭州乔司部队农场结束了学军活动,步行返城。天蒙蒙亮约5点左右,我们就出发了。初夏季节,天气晴好,路边是大片的稻田和菜地,飘来阵阵稻谷清香,树叶和草丛上挂着晶莹的露珠。我们走着走着,天开始亮了,起初是朦胧的,淡红的色彩抹过天幕,继而黄色、金黄色、红色的霞光涌出,地平线的尽头,慢慢地、慢慢地太阳露出了半个身影,刹那间,金色的光芒照亮了天空和大地,大自然的一切在沉睡中苏醒了。田野、村庄、鸡鸣,一切都因日出而显得如此生动美好。我眯缝着眼睛,注视着这无与伦比的日出美景,眼睛湿润了,胸中涌动着莫大的难以言说的感动。

带队的老师也被感动,大声说“我们唱个歌吧,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于是,我们这支年轻的队伍走着、唱着,朝着太阳,一直向前。

如果说少年时那次看日出只是惊叹于日出的壮观美景,那么第二次在工厂宿舍楼平台上看到的日出,就有了点审美情趣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那是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很多青工清晨喜欢在6楼平台上早读和锻炼。从平台上往东望去,远远地可看到钱塘江。初秋季节,薄雾轻笼,江面上有早行的船在慢慢移动,空气清冽而甘甜。慢慢地,天空和江水相连的东方,霞光越来越浓、越来越亮,布满了整个天宇和江面,那金黄的太阳一点点、一点点地钻出了水面,终于腾空而起,通红的太阳经过江水洗涤,仿佛更加灿烂,更加辉煌。薄雾淡去,霞光万道,江水奔腾,生生不息。周围的伙伴发出了阵阵欢呼。我久久盯着那轮红日,心中忽然有一种跪下去顶礼膜拜的冲动。阳光、空气和水,这人类须臾不能离开的大自然的恩赐,你是那么的无私、慷慨,万物生灵一刻也离不开你,依赖于你而生存啊。

唐代诗人张若虚曾有一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引申改变一下,是谁看见了江边第一次日出?又是谁沐浴了江边这第一缕阳光?这千古之问,恐怕谁也难答。日月星辰,潮涨潮落,自有它的规律,人生于这天地之间,享受着大自然的种种恩惠眷顾,是否也应想想,在有限的生命中,为自己、为他人、为我们居住的地球,做点什么。

日出散文9:火车上看日出

文/张惠芬

凌晨四点半,窗外魆魆的群山告诉我,火车已驶入江南。

偶尔的灯光像一枚钉子。

我临窗而立,阅读着这本变化的、神秘莫测而朦胧的书,想把它们读出一些光亮来。

渐渐的,东方开始泛出鱼肚白,继而这白色慢慢扩大,慢慢向四周扩展,向群山扩展,向我的目光扩展,依稀的,可以看得见山的眉峰与胸脯了,眉峰高峻,胸脯浑圆。然而白色也不那么纯净,夹杂了些许的粉色,开始是淡淡的粉,若不定定地看,你会以为那是一汪湖水,发出粼粼的光,接着是桃色的粉,像少女的脸颊,而此时,那些粉又长出一些触角来,像少女舞蹈时的彩带,就在我要仔细分辨那些变化着的彩带时,火车钻进了一个隧道,让我恨恨的怨恨起火车的轨道来。

待火车钻出山的肚皮,那粉色已经不见了,出现在眼前的是鱼鳞状的橘红色的霞,我想,太阳大概是要从那个地方跳出来的,于是便目不转睛了。这时,大地已经很清澈,静静地泊在霞光里,山岚、田野、村庄似流动的画册,我似乎闻到了沾着露水的草木的馨香,要不是隔着窗玻璃,我一定会张开双臂,奔向山野了。

车在动,山在移,那橘红色的地方也不时变化着方位,一会在我的正前方,一会在我的右侧,当那片橘红变成金色时,我却看不见它了,于是只好跟火车另一边的旅客商量换一下座位,还好,他终于答应了。

待换好座位,东方金色的云彩已被点燃,包括那山坳里的水汽,仿佛燃烧时升腾的烟雾,刹那间,山间燃起了大火,整个大地被火光照得容光焕发,火光下面是一痕红线,接着是一弯,我知道那个红红的火球山与天空都已包它不住了,马上就要跳出来,喷出积攒了一夜的情愫,然而就在此刻,一幢房子挡住了我的视线,接着是一片房子,越来越高的房子,我知道我将看不见它喷薄而出的一瞬了,看不见它跃出山岚时红红的脸颊之后,火辣辣的目光逼得我不敢直视它的眼,火车驶入了一个站点,将会在此停歇半小时……

很遗憾,终是没能在火车上看到日出的全过程。然而我想,许是美好的事物大多都有所残缺,不然不会让人如此着迷,就像吃东西,好东西总归不能吃得太饱,太饱了,大概也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的想往吧。

日出散文10:潇潇雨梦 一建腾飞

文/曾艺睫

日出东方,世间苏醒。苍穹颔首娇羞,低眉浅笑。她轻轻披上火红的早霞,静静地看着脚下山峦起伏,律动的生命霜天竞自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切寻常之处又似乎不同寻常。

水滴在云层中打闹嬉戏,他们兴奋于即将到来的失重感,那是一场在万里长空中携手共舞的华丽盛宴。他们有一种渴望,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渴望汇入溪流,寻找浩瀚的海洋;渴望侵入土壤,亲吻沉睡的种子;渴望牵手杨柳,看着阑珊的灯火;渴望趴在屋顶,满足猫咪的好奇。

人世间的爱恨情长就该如这雨滴一般,全凭自己的喜好去演绎自己的人生。我们有理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也有理由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梦想或许千千万万,但终是回归大地母亲,感受她敞开的心扉,感受她赋予的温暖。于是回归大地,就成了每一滴怀揣不同梦想的雨水,共同渴望的归途。

当众雨水拥抱大地的那一刻,一股强大的力量便在天地间形成,那是集体的力量。而集体能够帮助每一滴雨水拾遗到自己梦想的珍珠。

一建如雨水般,也在归途上形成了一股集体的力量。那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共鸣,只待为一建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岛屿。岁月的长河湍流不息,一建人奋勇拼搏如激流勇进的小舟,沿途细细寻找着抵达那片岛屿的踪迹。他们躲过了锐利的礁石,撑过了寒冷的严冬,避开了食人的噩梦,挨过了辘辘的饥肠。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追梦虽艰辛,但他们亦有了无数的骄傲与自豪。

如果说,散落在人间的雨滴,是大地开疆辟地的功臣。那么拔地而起的一建,就是一建人同舟共济的光荣。一建的崛起与辉煌不是无独有偶,而是一种历史必然,是所有一建人为其腾飞而筑造的梦。只要追梦的步伐不停止,百年之后,一建与一建人,会把这梦唱响于世界之林!

日出散文11:漫步海边看日出

文/邢云

入岱庙,登泰山,拜孔子……既然是旅游散心,又何必“拿着端着”,小时候有个海的梦,梦里的海是蓝色的,纯净如玉,浪涛连天。连日来舟车劳顿,因儿时读过巴金的文章,一直惦念着海上日出。

“海上日出,曙光先照”,我们打点行装,直奔日照,期待浪花拍打脚面,期待聆听大海的声音,期待海上日出的壮丽。

到日照时,天色已黑。吃过晚饭,我便和妻儿一同向海边走去。

儿子是第一次看海,刚刚听到海浪的声音,便兴奋得大喊大叫,向着海滩的方向跑。夜空,弯月,一个一个的浪花拍打着海滩,浩瀚的海面银光闪闪,沙滩松软,满天的星星眨着眼,还有那带着咸味的风。

我们也学了巴金的样子,早上四五点便起了床,又一次来到海边。天色微亮,浪花朵朵,海鸥飞翔。我们悠然地漫步在海岸边,踩着软软的沙,以最近的距离和海接触。伴随着有节奏的“哗哗”声,凉凉的海水一次又一次漾到小腿上。任浪花肆意亲吻脚丫,看海浪抚平脚印,听海不停地喃喃私语……

面朝东方,向远处眺望,海天一色,天空是一片浅蓝,很迷人。

转眼间,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鱼肚白,天边渐渐有了霞光,微微的,刚开始似只一线,慢慢地,霞光变得红亮,旁边的云层仿佛镶了金边儿。

过了一会儿,太阳的脸露出来了,红红的,就像羞涩的女孩儿用手帕遮着脸。但它似有无穷的力量,使着劲儿一点一点地向上升。天空里的月儿、星星暗淡下去,海鸥鸣叫着在海面上飞来飞去,世间越发呈现出生机来。

浪涛汹涌,无形的喧闹里又透着静静的期待。

我和儿子向着东方,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最东边的光亮随着波浪跳跃,如棉花团的白云被染得偏红了,远处的海面也渐成了红色,红彤彤的太阳,整个出来了。

屏息注视,她愈发强劲、大方,刚眨了几下眼睛,前面已金光四射。

阳光映照在潮水上面,海滩边的沙子被照出了金色的光,壮丽的金沙滩!分不清海与天了,因为只看见一片绚丽的色彩。

赤脚漫步海滩,细品慢读,身后已是长长的足迹。那海,那潮,那浪,都在心中镌刻成了永恒。

“呼呼”的海风有了些许暖暖的温度,柔柔地抚摸着我们的脸。找个理由,到处走走,新的一天开始了,整个世界都醒了。

是的,这是心中的日出!

蓦然回首,世间阴霾不过是一朵浪花罢了。

遥望远处,两条渔船动起来了,一前一后从太阳下面驶过,慢悠悠地,驶远了。

日出散文12:孤城遥望

文/朱湘山

日出时分,大漠的晨曦清凉如水,我们告别嘉峪关,开始从314省道驱车西行。远离了绿树花草,瞬间荒凉再现,眼前呈现的是戈壁沙漠的奇异风光和雅丹地貌,茫茫戈壁滩上布满粗砂、砾石,大风吹过,沙沙作响。一条条干涸的石沟毫无生气地横卧其间,砂石敲打着车窗,似乎在用特别的方式,迎迓着我们这几个远方的行者。

我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孤独的牧羊人》:风似手在轻轻划过/满沟与壑的额/怅恻是情怀融融/展不成眉间/的锁/没人来过/我飘在了风里/飘进了风雨/叹这样心绪忧忧的/黄昏与白昼/一程程水寒山冷/瑟瑟风中的人/一步步隐隐天涯/树远雾黄昏/谁会在意/我浪迹在这里/我流放在这里……

极目远望,除了焦土便是起伏不大的沙丘,杳无人烟,茫茫四野,尽是孤寂。这片沙漠向远方延伸,一直到黑山的脚下,或许,这就是远古战场的遗址和历史征战的陈迹。

这里是曾经伴随过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万里长城的起点,想当年,中国历史上那些强悍的民族,无不在这里留下征战的痕迹。匈奴的铁骑,鲜卑的弓弩,契丹的战刀,西夏的长车,无不碾压过这茫茫的黄沙,长啸如风,战马嘶鸣,铁骑声碎,英雄呐喊的雷声,勇士如注的热血,辽远而苍凉的胡笳伴随着忧郁的吟唱。中原慈母的鹤发,故里春闺的眺望,柳荫下的死别,猎猎于朔风中的战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随着阵阵烽烟飘散远去,他们的身躯如同断裂的胡杨树扭曲着倒下了,但伟岸的英姿仍不失勇士的峥嵘,化作戈壁滩一座座起伏的沙丘,那萧索干涸的河床就是当年浩阔的证明。

没有朝雨浥尘的客舍,也不见柳色青青的官道,即便是城墙土墩,也受不住历史叹息的吹拂,一座座土城坍塌了,坍塌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莽原。身后,沙丘如潮,眼前,寒风如刀。置身在望不到边际的大漠中,一种茫茫然的心情油然而生,蓦然想起唐人岑参过戈壁时的诗来:“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谁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这西出的玉门关外,也曾经雕刻过人生前路的悲壮,艺术情怀的宽广。

从嘉峪关向西70公里,快到玉门的时候,感觉风力进一步加大,刚入十月,朔风已是铺天盖地,吹得车前盖沙沙作响。远处戈壁滩的一片片风力发电桨都在加速运转,像是奋战不休的勇士,成为茫茫戈壁的一道崭新风景。原来,玉门市南依祁连山脉,北邻黑山,两山夹一谷的地形构成了东西风的天然通道,被称为世界风口,也被誉为甘肃风电的摇篮和中国风电的博览园。

到达玉门市的服务区时,我们终于看到了加油站。花池里是干枯的玉米杆和枸杞,一些新栽种的细柳像旗杆一样戳在沙土中,光秃秃的,没有枝叶。在服务餐饮部,老板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在这荒凉的戈壁上,似乎看到任何外面来的人,都让他觉得亲切。他老家在江苏,整个服务区都是他们那里的人承包了。在大货车停车区,一辆大货车的司机正在用铁棍“砰砰”地敲击轮胎检测胎压,因为要确保所有轮胎都发出相同的声音。

听说我们只是去敦煌,老板惋惜地掰着手指头给我们规划旅行路线:“从敦煌再往西走1000多公里,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经过罗布泊的边缘,然后就可以到达新疆了。你们应该去趟和田,顺便买块和田玉。接下来你们可以走下独库公路,去看看赛里木湖和喀纳斯,那里有水怪。”我问他是否去过这些地方,他摇摇头,脸上隐约闪出一丝尴尬和惭愧。

站在玉门市的服务区,望着不远处那座灰蒙蒙的城市,听司机介绍说,那里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住了,随着石油的产量逐年递减,这座“因油而建”的城市最终因为单一资源的发展路线走到了“因油而废”的地步。越来越多的玉门人搬离了这里,玉门逐渐成为了一座“空城”。现在走进玉门老城,看到的都是空空如也的景象。特别是石油管理局整体搬迁和玉门市政府搬离老城之后,老城区的很多小区都是空的,门窗、电线、水龙头、井盖被盗窃一空,3000元买一套非市中心的80平米两房两厅的房子在玉门老城已是常态,在人口稀少的地带,租金甚至每月只要几十元,即使是这样,也乏人问津。到了夜晚,整个城市一片黑黢黢的。只有阵阵夜风发出凄厉的声音,让人感到恐怖悲凉。难道这就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这就是曾经为新中国的建设能源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之城,这就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

玉门的名字,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幼小憧憬和恒久记忆,在这座英雄之城的怀抱里,那种激情迸发生命本体的强悍,那种舍我其谁的主动献身精神,那种义无反顾的道德力量,至今还回荡在一代代石油工人的胸怀,曾经感动了多少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勇士们,什么时候这孤城遥望的惊魂一瞥,竟化为今日深刻的迷惘和失落?

我想起小学课本上那篇着名诗人李季写的《玉门速写》描写的五十年代的玉门:“假若你是在夜晚到矿区来,你乘坐的汽车飞驶在广漠的戈壁滩上,除了车灯之外,没有一点儿亮光;但到了离矿区几十公里的地方,你会看到半空中密如星云的灯火群……,我敢说,比之于那些真正的夜花园,它是一点也不逊色的。”往日闻名的石油化工基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曾有的光辉,曾经的自豪,何以变化如斯?英雄迟暮,繁华如梦,什么时候,这英雄的城市,能再为一代人找回那片记忆的绿荫?

玉门的今天,让人痛心感到那些单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举步维艰,也让人恍然想到了湮没在茫茫黄沙下面的月氏、高昌、楼兰等西域古国。在将来的某年某月,这里会不会又出现一处新的考古遗址,面对残酷的自然环境和枯竭的资源,除了回避抑或妥协,人类更需要的是长歌当哭的反思,是痛定思痛的醒悟。

加满油后,我们重上霍连高速,远望玉门,那条连接线就像一根黑色的飘带,一端连着石油城的昨天,一端牵着我们的目光和绵长思绪。于是,我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远处那座孤城,投向了隐映在白云和山影下的玉门,透过那倾颓的围墙和错落的灰暗楼宇,重温一个石油城辉煌的过往和悠远的残梦。

穿越玉门,如同踏过了中国的历史长河,也如同触碰了生命的繁华与冷清。那关隘守护着千百年来的明月,也感动着我们这些逆旅的行人,春风几度,不畏霜华。

日出散文13:旭日敲窗

文/和四水(白族)

我发现,冬天日出的时间,跟我上班的时间基本一致。

我冒着寒风,刚到办公室落座,东方山脊背后的太阳也赶来了,旭日的小手准时地轻轻敲着我的窗。我迫不及待地拉开窗帘,把她迎进来,感激她送来早晨的温暖,和亲切的问安!于是,我带着一份好心情,开始一天的忙碌。

冬天里上班,最委屈的,莫过于任劳任怨、事必躬亲的手。敲着键盘,或者晃动鼠标,冰冷难耐,就产生畏难情绪,松懈懒散,或许一天的工作就一拖再拖。

我喜欢这间办公室,也庆幸单位分到这间办公室,敞亮、朝阳、温暖,能高瞻远望。新的办公楼落成后,部分人民团体单位就在五楼上班。由于文联机关人少,小单位,就安排在最边的小三间。这回好了,是东边啊,两间还带阳台!

我真的感到有了“家”的温馨。20多年来,我们这个小单位,先后搬家暂寄于别单位办公八次。在过县委职工宿舍楼(一层改成办公室),去过小车班房,二度党校,进过社区,真可谓“文艺轻骑兵”!搬迁,又搬迁!我们在过的一些地方,后来却是高楼拔地而起。今天我们所在的这个新高楼,就是在当年我们曾经办公的职工宿舍楼地基上新建的综合楼,终于解决了小部门漂泊的历史。

我们很小很小,小得可爱。那时,我们在宿舍楼一层的最前边。许多人来问妇联、残联在哪里,从来没有人问文联在哪里。有一次我对来访者说,我们是文联。他问我,文联干什么的?我说,你读过书吗?那些书是我们的人写的;你看过电视剧吗?那些戏是我们的人演的;你家帖对联吗?那些对子是我们的人写的。他,高个,整洁,标致的脸庞里却深藏着一双先天斜睨的瞳孔。他审视着我,目瞪口呆,逬出两个字:瞎吹!

无论搬家几次,一种幸福感一直充盈着我的心海。一些小部门,一些家属区同样不断地搬迁,为发展让路。这个小城,像某个软件,一直处在修复、更新、升级中,提升她的服务功能。由此,以前没有的,逐步出现了。绿树成荫的公园,鲜花争妍的休闲区,时尚高端的住宅区,昌盛繁华的商业区,等等。一些区域的大招牌上,还赫然冠以“中心”“都”“天地”之类的词,要不是在许多牌子前,都刻有“兰坪”“三江之门”之类醒目的字,反复地提醒,否则,有时我们还误认为在什么大城市逛着呢,竟然忘记这是我的家乡、我的家园!

我站在办公室窗口前,遥望东方的盐路山遐思。在云南之西,古称“蛮荒之地”的兰坪,家乡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发展这么快。盐路山,从雪邦山到凤凰山,一脉相连,是古时兰坪通往外地必须翻越的山脉,是兰坪盐马古道的重要咽喉。盐路山下,居住着来龙、大龙,以及对面的江头河等村落。盐路山,与玉屏山遥相呼应。玉屏山下,30多年前还在蒿草丛生的土地,如今已是兰坪年轻的小县城。

兰坪人似乎走进了一则寓言,走进了一部电视剧,或者进入了意象纷呈的一首诗里。从“雪邦”到“凤凰”,从“盐路”到“玉屏”,而之间却是奔腾着“沘江”,雄踞着“来龙、大龙”村庄,这隐喻了千年的地名,如今才焕发出直抒胸臆的光芒!

太阳,每天从盐路山后冉冉升起,用她沧桑而青春的小手,敲开了这里曾经被一堵堵土墙严守的木窗。潮湿、叹息,木讷以致痴呆的眼神,像一个重度病人康复后,在走出病房的瞬间,把一切过往丢到了身后!

2019年,这个小城,再迎来了3万多易地搬迁而来的“亲人”。多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永安、永泰、永兴、永祥、永昌新社区分布在县城的周围。走进社区,10余层的高楼,一排又一排的,整齐,宏大,崭新,亲切。社区名字朴素又优雅,传统又新潮,志远又祝福!从村民变为居民的人群,熙熙攘攘。一切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陌生。他们谨慎地漫步在新的生活中,眉宇间流露出丝丝不安又难以掩饰的向往。

侄子天化一家四口,就安置在永安社区。80平米,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一阳台。天化,微躬的腰板,不长一毛的光头,笑得合不拢嘴。曾经是孤儿、流浪、绝望,后又成家、打工、养家,如今年近不惑的他,做梦也想不到,有了城市人该有的房子。房子虽小,他还是腾出一间书房,圆了读书梦。在工棚,在生存与生活的垭口,在风雨暂停的间隙,他不忘读书,借助一米阳光,照亮人生的窗口,用明智与开悟的视野,走出坎坷的每一道弯。如今,他是怒江州作家协会会员,努力把文字酿成晶莹的露珠,滋润他的每一个日子。

天化说,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阳台拉开窗帘,瞩目东方,看旭日冉冉升起。这不是笔者有意安排的情节,而是他实实在在的肺腑之言。所有的搬迁户都拥有了阳台,但有些人不一定像天化一样以新的姿态来感受新的生活。许多人还留恋故土的溪流、鸟鸣,以及屋后野草的芬芳,纠结在过去的情感时光中。面对电梯、遥控器等新的生活方式,茫然而束手无策。甚至,有些人出去了,回来后找不到自己属于哪一栋、哪一单元。于是细心的工作人员,在各栋楼上画有羊、牛、马等,用他们曾经相依为命的家畜,指引家的方位。

我站在办公室的窗口前,俯瞰民族文化广场顿悟。一群人,身着民族服装,白族的,普米族的,傈僳族的,彝族的,怒族的,手牵着手,围成一圈,不断地欢跳。去了一伙人,又来了一伙人,还是跳,天天,早早晚晚。老市民在接纳着新市民,新市民正在融入新的生活中。他们围着一圈,圈里没有什么,但我知道,那是一座熊熊燃烧的篝火!那是在每一个民族心中,共同赖以生存,永远不会熄灭的希望之火!幸福之火!

每天都旭日东升,每天都旭日敲窗!渴望与向往、希望与未来,不会因一堵墙或者一扇窗,所能阻挡的。失落与冲突,不过是窗帘背后的阴影,拉开了窗帘,看到的全是阳光!

天空飘来一朵云彩,那是天然的装饰,是天地间的一种美!

日出散文14:赞歌献给党

文/胡巨勇

歌唱七月

日出东方,万水千山见证来时路;不忘初心,坎坷荆棘洗礼龙腾的国度。

盛世如画,是南湖的画舫擦亮七月的天空。铭记七月,烙入脑海的是那份崇高和坚定;歌唱七月,情意相托的是那份信念和坚守。

从赤水到洪湖,从黄河到长江,江河湖海的咆哮,都演奏着七月的合唱;从井冈到遵义,从延安到西柏坡,三山到五岳的抒情,都指引着革命的航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巨轮复兴的集结号奏响七月最美的音符。

南湖红船

从嘉兴南湖的绿波里起航,穿过暗礁险滩,驶过黑夜和昏暗,血色的信仰里,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憧憬和希望。

因为梦想,因为求索。时间的史笔注定记下一九二一年。从此,太阳有了光芒,一个开天辟地的壮举为中国航程指明了方向。

棹桨摇出的是崭新的世界;红船奏响的是民族复兴的集结号。

有一种仪式叫洗礼,有一种承诺叫担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枪声可以证明,延安窑洞的灯火可以证明,西柏坡的宣言可以证明……

红船在,革命的本色就在;红船在,党的复兴和传承就在。

党旗飘扬

用豪迈的誓言装饰,镰刀的锋芒还在;用纷飞的硝烟擦拭,铁锤的铿锵还在。

见证二万五千里,踏破万重山。党旗漫卷万里江山,历史滚烫的温度还在。

记忆装订成册。从嘉兴南湖的红舫起航,镰刀与铁锤握在一起,信仰的钥匙开启一个民族开天辟地的传奇。

党旗飘扬。长城挺起龙的脊梁,长江流淌民族的梦想,黄河奔腾中国的力量。

党旗飘扬。井冈峰巅举起的是光芒,遵义城头悬起的是信仰,延安宝塔矗立的是榜样。

党旗飘扬,有一种信念在我们血脉里永不褪色;党旗飘扬,有一种声音在我们耳畔指明方向;党旗飘扬,有一种敬畏在我们心头扬帆起航。

日出散文15:日出

文/刘紫轩

早晨六点,天色蒙蒙亮,我就坐在阳台上等候一位尊敬的万物使者———太阳。当然也得看他演的戏———日出。

瞧!太阳终于露面了!他害羞地探出了半个脑袋。太阳刚一出来,万物都变成红彤彤的了。高楼呀,云彩呀,树木呀,一个也逃不过太阳那鲜红的光芒。太阳又悄悄地探出了他的大半张脸。顿时,天空被烧得火红火红的,犹如熊熊烈火。我清楚地看见太阳的边缘围上了一条金色的光圈,这难道就是他的围巾吗?

金色的光圈刚一来到,万物就被披上了一件大衣,金黄色的,可美了!

一朵金色的云彩飘啊飘,突然不见了。我把目光移向西边,它正在调皮地看着我。见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干脆给我看了个戏法:它一会儿变成大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一会儿变成金旗,在随风飘扬;一会儿变成丝带,“嗖”一声,去缠绕太阳了……

过了数分钟,太阳还是害羞的不肯露面,我急了:“什么时候才能升起呀!太阳也真是的!”话音刚落,太阳“嗖”一声,升到空中了,这部戏结束了。

日出,真是一部好戏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