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的文章

请欣赏看书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看书的文章1:读书之妙

文/段金凤

在家里常常看书,日子就过得比较充实和愉悦。记得刚退休的时候,不少同龄人都忙着下海经商或自谋职业;我不愿这样做,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安度晚年要打发时光,养生保健,陶冶情操,我以为最妙的消遣无过于读书。

读书的乐趣,少年人往往不会有老年人体会得深刻。当今传播媒体信息的器材众多,有线的或无线的,自控的或遥控的,各种新产品围着人团团转,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乐此不疲。但就不少喜静、喜独处的老年人而言,广播略显嘈杂;电视过于喧闹;网络需要键盘操作且易染上病毒,浏览反成了一件苦差事。相比之下,书籍那份独到的沉静、深远、超脱和汪洋的内蓄,既包涵了以上媒介的信息含量,更具有它们没有的独到优点。

要安神养心,调摄气血,除去每天必不可少的运动外,就是避开浮躁与嘈杂。在床窗前或院角捧书而读。凝神间,仿佛进入了另一世界,烦恼和忧虑不复存在……你或可以深入,或可浅出,在无声中听到有声,在无画中窥看画面,不同的人物在脑海里纷纷复活。那份特有的情趣与美感,绝非在媒体的液晶屏上能够感受得到。更兼书籍有独特的存在形式:小巧轻便、容量弹性因人而异,既可随放随收,亦可随读随歇,不受时间和环境的任何限制,于老年人是最合适的。

暮年读书能摈除一切杂念,清代文人张潮在《幽梦影》里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我觉得此论甚妙,一个“玩”字便道出老人闲里看书的恬淡光景:读书不再是功课,也不再是为了考试,或者是应付单位、学校命题的差使和任务。这时的读书,是一种精神彻底放松的享受,完全可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一切烦恼都应该抛弃,就像当年孔夫子不知老之将至那样,飘飘然,进入到一种很高的境界里。

据国外有关资料统计,患老年性痴呆的病人中,有87%的病人在这之前不喜欢读书。人类不需要尾巴,尾巴退化了;不需要思维,大脑也同样会退化。语言是人类表达自己思维与交流信息的符号,需要再次进行抽象概论转换才能被接受;它既是静止的,又是被动的,必须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它的内涵。一位优秀的读者,他会喜欢文字的单色与规范,以便在平淡中汇集自己的精力,把想象的青藤伸延到无限的空间,达到其它任何媒传方式无法企及的高度。大脑深处的神经键激活了,人生便会拥有青春的活力。

总起来说,我坚信老人不能产生万事皆休的念头,首先是大脑不能僵化,人才显得有活力。有的老人退休后感到无聊和空虚,无所事事,整天痴迷于电视。其实,这样的生活不能填补就是家园的荒芜与失落;他们何不换一种活法,多读点书,把读书和养生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健康长寿,还将有益于提高自身素质,丰富生活的绚丽色彩……

看书的文章2:除了爱与死亡

文/miracle777

我看书很杂,乱七八糟,但有两类书不看:励志书籍和科幻(有关未来的)书籍,前者不解释,后者主要是因为曾经看过几本想象力都太贫瘠无趣。那天在书店等人,时间很短,不能到处去找自己感兴趣的,就随手翻了几页身边的一本书,一本书是否可看只要看前几页就可以判断了,结果被吸引住了,这才翻到封皮去看名字,名字很恶俗,要是我先注意了封面就决计不会动这本书:《风雨哈佛路》,我迅速付钱把它放入包中。

这是我为数不多的几次在书店买书,一般我都会记下书名,去当当或者卓越,但是它非常吸引我,我不想等待。这本书和如何上哈佛没有多大的关系,它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充满血泪的成长之路。书里的语气非常平静,完全没有任何的怨愤和苦大仇深的情绪,甚至是带着一点点的小欣慰,小确幸和感恩之情。

但是如果给你描述一下这个姑娘的背景资料:父母都是吸毒者,先后得了艾滋病死去,母亲一直靠卖淫来赚点吸毒的费用,整个家庭靠领一些救济金生活,而这些救济金往往在每月的前几天就花光了,因为要购买毒品。小女孩和姐姐饿得甚至去舔舐有樱桃味的牙膏。但就连这样的生活也没多久,父母关系破裂,小女孩无家可归,在托管所、公园的长椅上,地铁的车厢里和不同朋友的家里过夜,要等到人家的大人都睡了溜进去然后在清晨大人们醒前离开。去超市偷东西吃,穿着破烂的衣服,脑袋一晃就会掉出来一堆的虱子。耻笑和白眼是最常见的事物。

之后辍学早恋,被吸毒的男友背叛,在某天突然醍醐灌顶般醒来,决定去读高中…

不得不说,之后她比较幸运,但是如果一个人不放弃自己,就没有力量会打败她。那些没事儿找死的人真的都该看看:还有比这更加底层的吗?还有这更艰难的吗?还有比这更令人绝望的吗?这个世界充满深深地无情,上帝祝福了每一个人,命运不会饶过任何一个。但是让人欣喜的是:命运是可以变的,而且它是一个怂货,你的内心强大起来,它便会服软了,对你示好微笑大开绿灯。

让我最深有感触的是女主角说:“我爱我的妈妈,自始至终,尽管她吸毒,尽管她没有照顾女儿,而一直是我在照顾她,好像她变成了我的孩子。就算你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就算在世人的眼里你是人见人怕的瘾君子,妈妈,我依然那么地爱你。如果可能,我愿意放弃我所有的一切,来换取我家庭的完整。”

这可能是她身上动力的源泉,无论这个妈妈如何差劲,她总是亲昵叫她:“我的小南瓜”,用她瘦骨嶙峋的双手去拥抱她,给她不幸的童年中留下了柔软的记忆,这微小但跃动的火苗帮助她在危难的时候去抵挡世间的严寒,在她幼小的心底留下了爱的足迹。

爱才是最强大的力量,只有拥有这种力量,才会有奇迹的发生。而童年的阴影,虽然不会完全消散,但和后来的光明相比,它算的了什么?忘记过去的,无能为力的岁月。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爱与死亡,其他的事情,都不值得一提。

看书的文章3:白天看人,晚上看书

文/黄家双

有朋友问我最近在干什么。我说:白天看人,晚上看书。这话似在调侃,实则是有感而发。因为,最近突然发现,自己过去看人不够认真,看书过于粗心,如今自觉惭愧,还得补上一课。

多少年来,在我眼里,人流如梭,神色匆匆,从未看清他们的面孔。只觉得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计而忙碌,一个个都很辛苦,一个个都很可怜。谁知我的同情是何等肤浅和幼稚。原来就在这忙碌之中,有的人是为自己好,也为别人好,有的人则纯粹是为了让别人不安。于是,有的在笑,有的在哭,有的是喜,有的是忧。

白天看了这些喜怒哀乐不同的脸,晚上对照书本找答案,那真是一种快乐的研究:有先贤说,人心有善恶之分,自古以来就如此,不足为怪。今人说,人格尊卑有别,古今相同。于是,疑也释然,惑也释然。这才知道,书是个好东西,能给人解疑释惑,给人轻松和愉悦。

看人那真是个吃力的活。一张张喜怒哀乐变形的面孔,让人感到无比怪诞。

最难看懂的是笑脸。笑脸相迎,本可给人温馨。但如今的笑脸其内涵仿佛太深刻,太虚假,易变化。

有一天,一位经常相遇就点头的熟人,迎面是微笑,过后我回头一看,他正作咬牙切齿状。那晚上,我去找书看,书上只是说,险恶随时在你的身边,永远不要机械地把人简单地分为好人和坏人,看人永远要关注两面性。

很多人在人前展示着自己优秀的一面,但只有他自己内心知道,他做过多少不能向人言的不光彩的事。很多人可能现在对你很好,因为你有点权势,但不排除将来他就是你的对头。还有很多人在台上说着动听的话语,但不排除心里暗想之事还是“钱、权、色”三个字。这让我毛骨悚然。

这书上的话也不可全信。它一时让你飘上天堂,眼前是金碧辉煌;一时把你带入地狱,眼前是漆黑一片。其实,生活中有恶也有善,有丑也有美。

看书的境界是圣洁的,从中可以得到解脱。

原以为,看书容易看人难,其实,看书也不容易。晚上看书,书中说,学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白天,还得不嫌铜臭去找钱。书中说,学陶公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白天,还得小心翼翼看上司的脸色行事。

所以说,晚上看书,白天还得看人。

看书的文章4:老去的竹躺椅

文/张梅

在竹椅上躺着看书时,腰下松动了一下,我的腰也轻轻侧了一下,身下似乎有年迈的呻吟声传出,起身一看,连接竹条背面的帆布条“闷”了,断裂处,线头无力下垂。

刚到夏天时,母亲要打开这把竹躺椅,我不太愿意,觉得与客厅的茶几、沙发不搭。这把竹躺椅,从父母的屋子被他们费力地搬到我这儿,又被我嫌弃地挤放在阳台的旮旯里,覆了灰。炎夏时光,父亲以椅为床,用来午睡。渐渐地,闲时,我也爱躺上去,捧本书看看。与松软的沙发比,老旧的竹椅沁凉,反而多几许惬意。

直到今天,竹条松动,才细细地打量起来。两个把手,多年的摩挲,光滑如老玉,木纹清晰像经脉,那是一株树生命的记忆。母亲说是青檀木的,木质坚硬,当时备有两个躺椅框架的木料,师傅好不容易才做好一个,尺寸稍有偏差便难以收拢,并不擅长打躺椅的师傅是勉强而为,他觉得费力又复杂,不像打橱柜等家具简洁易操作,不愿意再做。

虽然说是师傅操作,是打家具时的附带,在贫瘠岁月里工钱甚低的情况下,做躺椅的图纸设计、躺椅中的竹条等主要操作都是父亲完成的。竹条一尺多长,普通竹尺的宽度,多年后的今天,越发黄亮,是父亲一根根剖竹条,用砂纸打磨,像打磨一件工艺品,边角光滑圆润,然后去车间机床上钻眼,一个个拧上螺丝,耗费了很长时间。

那时,家徒四壁,仅有的几样家具,就是这样辛苦地置办起来的。一粥一食,来之不易,一椅一凳,亲力亲为,这把竹躺椅,见证了曾经艰辛的岁月,见证了父亲的勤劳能干。

见连接竹条的帆布条断了,我思忖着竹躺椅使用寿命行至终点,可父亲找来布条,细细地绑着,用手摁摁,看是否平整。父亲惜物,衣服,一穿数十年,褪了色也舍不得丢;鞋帮开裂,自己买胶粘上;坐垫被褥,常是缝了补、补了又缝;瓶瓶罐罐之类,总是洗净留存,如果提议买新的,总会引起他的不满。布衣暖,菜根香,在这简素的暖和香中岁月安宁,从未去奢求平淡生活以外的富足,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依旧朴素、朴实、朴厚如昔。

修好了,父亲满意地打量着,好像打量着旧日的老友,喃喃自语:老喽,一晃四十多年了。可不是,这竹躺椅在我有记忆前就已存在。

人与物,敝帚自珍,旧物自惜,是一种朴素的习惯。旧物如一把钥匙,存放着属于个人的家庭的记忆百宝盒“哗”地打开了,或者说这竹椅是一个盛放时光的罐子,蹲在椅边修理,父亲掏出久远的往事,山间的竹林,奔波乡路的北风,没膝的积雪和积雪后的春天。

循着这些存在的旧物,往昔的时光风尘仆仆地在记忆里浮现,是曾有的青春,是流过的汗,是手上的茧,是度过贫乏岁月的努力。抚摸着这竹躺椅的扶手,也渐渐懂得这份惜物的情怀。

看书的文章5:倾听夜语

文/杨柳依依

睡前看书有催眠的作用,可就在思绪趋于迟缓的时候,听觉却敏锐起来。

窗外有一种虫鸣,不,是有几种虫鸣此起彼伏,相互呼应。每一种鸣唱有其特殊的音调与节奏,耳朵可以分辨,文字却难以形容。那是一些我们还未破译的语言,于它们却交流畅快。在白天,这些声音被边缘了,而夜的宁静使它们成了主角。我发短信告诉哥哥:窗外有蟋蟀。哥哥亦未眠,答曰:哪能,是瞌睡虫。其实是什么虫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夜曲听来如此舒缓,虽然不懂其歌词,但自然的韵律足以陶冶心神。

夏夜的虫鸣比较温和,若是飒飒秋风听来则是另一种滋味。“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这段话是欧阳修对秋声的生动描绘,读之如临其境,不由悚然。越过千年的秋风,仍在文字中神似如初,欧阳修的听辨能力非常好,其表达能力亦令人难以企及。

有时候,我觉得月光的流泻也是有声音的。在乡村,晚上10点之后,逢着月明是非常美妙的事。与城市的灯火通明、歌台舞榭不同,那是一个富有禅意的明净世界。乡间的房前屋后通常栽种着一些树,以龙眼树居多。月光从高处倾泻而下,碰到枝叶后洒落满地光斑,声音就在光与影的碰撞和变幻中荡开。风来之时,叶片翻起摩擦,树下光影摇曳,有迷离缥缈之美。行走其间,如漫步时光之上,诗意盎然。

若是雨夜,则可听及花草们的窃窃私语。不要总是被雨淋湿了情绪,靠近草木会是另一种韵味。院子里,微张的玫瑰花并没有沉睡,紧致的花瓣中间,仿佛有一种声音要冲透出来。有句儿歌唱出了它的心思:“下吧,下吧,我要开花。”墙脚下,随意丢弃的枇杷核已长成小苗,青绿的叶片日夜伸展,“我要长大,我要长大”的声音让人不忍心将它拔除。撑把小伞,蹲在花丛,感觉花草们都在拔节生长。细雨沥沥,其润有声,你听到吗,那是春天的呼唤?

声音最丰富的,当属书架。厚度不一的书籍,也常常发出呐喊,在华灯初上的时候,或在我偷懒与之疏离时扑面而来。那是一种类似武侠中的千里传音,明明那么真切,却寻不着具体的方位。而一旦靠近,声音就分散了,“我讲哲理”、“我吟诗词”、“我励志”、“我保健”……没有争执,但声声入耳。吸引我靠近些,再靠近些,最好把它捧在手心,聆听它的智慧与深情。

还有一种声音常常不期而至。只要你不说,就没有人能听到它,但你却能清楚地感知它的内容。它是真实的,或使人惭愧,或让人自豪;有时令人痛不欲生,有时让人幸福甜蜜;可能引人神伤,亦能激人奋进……你一定倾听过的,那是来自心灵的声音。它来如春梦、去似秋云,仿佛不着痕迹,却拥有神奇的力量,足以改变我们的人生。

仔细倾听,夜并非毫无生机的沉寂,而是充满各种律动的丰富世界。

看书的文章6:我是“小书虫”

文/谢丰潞

我喜欢看书,只要手里有本书,我就可以安静下来。历史故事、科学故事……不管什么书,我都喜欢。

最近,我迷上了《三国演义》,读着关云长张翼德的故事,我似乎不是坐在椅子上了,而是飞到了故事里,看着诸葛亮被请出山、用智慧对抗曹孟德、联合东吴孙权……我看书的时候,就算你大叫“谢丰潞”我也是听不见的,如果你拍我一下,或许我还是爱理不理,眼睛始终离不开书本。除非妈妈“狮子吼”,我才会不情不愿慢吞吞地把书放下。这本《三国演义》已经被我翻了一遍又一遍,可我还是不舍得放下。

如果我手头的书都看完了,那怎么办呢?有时,我会缠着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这时,我就可以一饱眼福了,那么多新书,平时看不到的,都可任我读;有时,我也会让妈妈帮我上网“淘书”。再不然,就把看过的好书再看上一遍,再看上一遍。

书就像是个遥控器。有时让我哈哈大笑,有时又让我泪流满面;有时让我静心思考,有时又让我激情满怀……

这就是书的魔力啊!“书是知识的海洋”,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读遍天下好书!瞧,我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小书虫”呢!

看书的文章7:借书惹麻烦

文/李巧林

中午躺床上看书,忽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二楼的老张领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老张说:“乡下的侄女进城来玩,呆家里没事,让我帮她找本故事书看看。我知道你这里肯定书多,这不,就找你来了。”我一听,赶紧将他们让进屋坐下,立马就去书房书架上取了本最新的《故事会合集》交给女孩。女孩翻了翻,欢天喜地地连声道谢,很快起身和老张走了。

老公下班回家吃饭,我把老张来借书的事说给他听,还直夸那女孩好学,说是现在像她那么好学的小青年可真不多见了。老公随口问我借了哪本书,当听说是那本最新的《故事会合集》时,老公神色大变,立马起身去了书房。出什么事了?我跟过去一瞧,只见老公慌乱地在书架上一通乱翻,嘴里还直念叨着“完了”,“完了”。我好笑地问他:“什么完了啊,莫不是那本书里还夹有你的秘密存折啊?”老公气急败坏地低吼:“都怪你,为什么就专门借那本书给她啊?我昨天把刚发的300元加班费夹那书里了!”

联想到中午那女孩翻书时的表情,我立马下楼去老张家,很委婉地把情况说明。那女孩听了满脸惊恐,立即去拿了书在我当面翻看,连连说没看到书里面夹着钱,并说如果有钱,早就交给我了。我不死心,又一连声地问了她好几遍,女孩都是很坚决地矢口否认。

很郁闷地回到家里,厉声追问老公为什么藏私房钱,结果老公恼羞成怒,在书房里就和我大吵起来,还将书架上的书乱扔一气,吓得我赶紧退了出来。等到晚上火气消了,趁老公熟睡,我到书房整理被老公弄得七零八落的书籍,很意外地在另一本《故事会全集》里找到了3张老头票。我欣喜地拿着钱去摇醒老公,证实了正是那300元钱!

我深感自己白天太冒失了,一夜无眠,转天天一亮就跑去老张家道歉。老张弄清是我的敲门声后,连门都没开,就扔出一串冷冰冰的话:“小林,你就饶了我侄女吧,她昨天下午都被你气哭了,当时就乘车回家了……你那破书恐怕不值300元钱吧,你果真想要,我给你300元钱好了!”

看书的文章8:文字斑斓了心灵

文/李晓洁

最近看书,一不小心,爱上了文字,将它深深地永存于心底;一不小心,跌落文字的温柔乡,让它吻我千百遍;一不小心,跌落在文字的芬芳里,沉醉不知归路;一不小心,跌落在文字的花海里,看不尽的诗词歌赋,享受不尽的唐风宋雨;一不小心,跌落在文字的故事里,入神地听它讲缠绵悱恻的爱情,听它讲如诗如画的家乡风景。

文字,与它一生一起走,走过斑斓的童年,走过快乐的少年,走过多雨的青春。它,还将伴我走过丰富的中年。文字,与它一生一起走,走过生机勃勃的春季,走过生机盎然的夏季,走阳光明媚的秋季,走过白雪皑皑的冬季。

文字,它让我的生命开满花朵,浸满花香;让我的友谊细水长流,暖如春阳;让我的爱情在心里滋长,甜美如花;让我的梦想悄悄地开花,精彩纷呈。文字,与悲伤有关,但始终快乐有染;文字,与寂寞有关,但始终与热情并存;文字,与痛苦有关,但始终与温暖同在;文字,与多愁善感有关,但始终让人充满希望;文字,与恨有关,但始终让人爱心满满。

看书的文章9:我是我们班的小书迷

文/陆楷怀

我非常喜欢看书,是我们班的小书迷,总是离不开书。

有一次,我向同学借了一本故事书。下课了,我赶快拿出故事书,趴在桌子上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我尽快地遨游在书的海洋里,身边发生的一切我都没有丝毫察觉,简直就像进了一座无人岛一样。上课铃打响,老师快进来了,可我却仍然在看书,要不是同桌捅了我一下,我可要倒大霉了。

还有一次,我把所有家庭作业都写完,就从书架上拿了一本《恐龙未解之谜》,认真地读了起来,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妈妈让我关灯睡觉,我很不情愿。终于,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骗妈妈说我肚子疼,妈妈信以为真,我偷偷在怀里藏了一本书去了卫生间。过了大约二十分钟,妈妈等不及了,推开门一看,哭笑不得,对我说:“你呀你,真是一个‘小书虫’!”

书,真是我的良师益友。是书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让我改掉了许多坏习惯……我真想大声说:“我爱你,书!”

看书的文章10:安静地看书

文/xiangrikui

窗外,天阴着,太阳去了它想去的地方了,凉爽的空气不时进到屋里,窗外的绿色的槐树安静的就像画上去的,那绿色是那样的茂盛浓密,槐树就像年轻人一样,在星期六的早晨安静地睡着,即使这样也充满了生机。

白杨树的叶子在轻轻地摇动着,白杨树什么时候都显得充满了生机,什么时候都显得那样的快乐,无忧无虑。

那年秋天,也是一个阴天,天气很凉爽。母亲带我去一个舅舅家,他是母亲的堂哥,我从未见过面,只是从小就听见母亲时常说起他,他曾经在那个年代同时考上了两个大学,之后又留校了。

到了他们家里,迎接我们的是他的妻子,她个子高高,皮肤很好,眼睛大大的,我能想象她年轻时的漂亮。她大声和母亲说着话,过了一会儿舅舅出来了,很清瘦,很文静,和母亲打个招呼后,他就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看起书来,抱着一本厚厚的字典,我以为舅舅正查找一个东西,一会儿就会放下字典和我们说话的。可他却一直看着书,一直安静着,就像我们不存在一样。

他的妻子不停地大声说着话,一会儿又像母亲说起以前的事情,她怀孕时,舅舅只给她做过一顿饭,是一顿面糊糊,而且锅底烧糊了,黑锅还让她收拾了半天,她说着舅舅的不是,擦着眼泪,舅舅好似一点儿依然没有听见一样,母亲安慰着她。我那时只觉的舅舅很了不起,在那样的环境里看书还看得那样的专心,我那时正上学,我那时要安静才看得进去书的。

舅舅那年本应去苏联教书的,可因为那年女儿要考大学,所以没有去,准备第二年去。

听母亲说,他的妻子是一位国名党军官的女儿,当时也不好找对象,看上了舅舅的才识,和舅舅结了婚的。

舅舅第二年就去了苏联,从此就在那儿定居了,他的妻子一直留在国内。

我时常想起那位抱着字典看的舅舅,他永远是那样的安静,他的心里有着他的欢乐。现在他应该是在遥远的国家的校园里,安静地看着书,安静地散着步,安静地回响着自己走过的路,他的身边应该是有安静的绿树,安静的林荫道。

我曾经很羡慕舅舅,在那遥远的地方可以欣赏异国美丽的景色,可以领略那个不同的风土人情,可以感受那儿变换着的新鲜的空气。

我曾经觉得舅舅很孤单,除了书,他什么也没有了。

现在,女儿也像我以前一样了。我却又觉得舅舅也很潇洒,一个人拥有书其实是最富有的。与其有一位不理解、不欣赏自己的妻子,还不如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生活。

看书的文章11:读书时光

文/秦澍瑶

我坐在门墩上看书,门里的大婆看我。我被书中的故事吸引得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面无表情,一会儿又开怀大笑,这种随着文字变化无常的情绪就像四月的天气,温和之下有风云。而一眼不眨的大婆,也痴痴地盯着我看,随着我的喜怒哀乐而表情丰富。我笑她乐,我哭她悲,我懊恼,她也沮丧,就这样,两个相差七十多岁的人,在书的牵引下,跟着文字手舞足蹈。虽然目不识丁的大婆看不懂书里的一个字,但是她说,她喜欢识文断字的人,看着孩子们看书她就喜欢。我相信她的话,因为当年大爷爷家穷得叮当响,只因高小毕业(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毕业),大婆执意要嫁。

乡人将读书人称作文化人,因为知书达礼。如果在外工作(大多是教师或医生),那就称作先生,这种称呼上的细微差异,却充分印证了乡人对书的尊崇,对读书人的膜拜,甚至有些人家还将这刻在门匾上,如“耕读传家”等作为一种家风,传袭后人。而为了供出一个读书人,即使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他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也是孩子的学习,谁家孩子学的好,谁家孩子考试得了一百,谁家的孩子将来有出息等等,那一种唾沫星的预见,让被谈论的父母脸上光彩耀人,让被谈论的孩子铆足劲地读书。

虽然当时我们没有课外辅导书,也没有五花八门的学习资料,更没有现在铺天盖地的学习辅导班,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却十足。因为父母大多不识字,家里还有比星星多的农活需要人干,在这一条读书的道路上,我们只能像独行侠一样,自己摸索着往前闯。不知是被乡人的流言蜚语鞭策着,还是为了逃避干农活,只要放学一回到家,我就写作业,写完作业便捧着书看,遇到那些自认为精彩的文字,还摘抄下来细心揣摩。看着我聚精会神的样子,平时走路莽撞说话大嗓门的母亲,突然间变的慈眉善目,就连走路都蹑手蹑脚,虽然母亲不知道我看的什么书,但在她的眼里,看书爱学习的孩子总会有出息。

那些年,不仅吃喝匮乏,就连书都少得可怜,家徒四壁的我根本没有余钱去买书看,而年少的心像一头狼样根本不满足于课本的世界,于是便像渔翁一样四处撒着网,像猎人一样寻觅着书的踪迹。为能借得同学的一本书看,我甚至讨好地帮他做值日,打扫厕所,而那些借来的书,也被苛刻着借阅时间,一天、一个下午,甚至一节课。而为了猎奇那浩如烟海的文字,我甚至误了上课被老师责罚,而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在四年级被迫留级。母亲失望道,整天看你看书,原来都是无用功呀!那一声长长的叹息比皮鞭抽在我身上还疼,此时我才知道,书能助人,也可毁人,就看这书是什么时间去读,怎样去读。

我很庆幸我自己的幡然醒悟,我也很感谢那些借书阅读的日子,它让我懂得了书的珍贵,即使通宵达旦,抑或天寒地冻,饥肠辘辘,我都抓紧时间地将借来的书看完。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守信、守时是书给我的人生准则。

在那些贫瘠的日子,书与我不离不弃,成为精神上长久的陪伴,即使我遭遇父亲早逝、高考落榜、北漂、远赴山区就业、借调省上工作、蜗居在城中村中、为没房结婚发愁时,我都没有舍弃书。从乡下到城里,从山区到大都市,从出租屋到拥有自己的居所,我一如既往地将书作为最好的朋友,作为家里最尊贵的客人进行侍奉。即使一年到头不吃肉,但月月都要买书看。而书也没亏待我,它就像寒夜里的一盏盏灯火,在我失意的日子里给予我希望,在我困顿的时候给予我启迪,在我悲伤的时候给予我安慰,在我落魄的时候给予我力量。世上没有路,走的人多就成了路。日子再拮据,生活总要继续。水没有尽头,山却有高度。人世的艰辛、人生的哲理都被书一一点化。思想的丰满,赛过了一切的财富,而那些所谓的苦已不是苦,悲也不是悲了。

当我渐进半百之年,回望走过的历程,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已如烟散,唯有纸墨芳香,依然隽永弥久。我很欣喜,我对书的热情至今依然不减。因为有书,我可以憧憬远方,去探索壮阔的生命图景。

看书的文章12:洒话2

文/shelly

小时候最不屑一顾的看书现在成了我的悔,多么可笑。小的时候真的很讨厌看书,看见朋友读了那么多的书,我也曾试着去看,但是以失败告终,看不进去。

现在我的梦想就是成文一名作家,这是长大后的自己从心中发出的小小梦想,这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真是遥不可及,甚至是不切实际,但我还是因为我有这样的梦想而感到幸福与欣喜。想要作为一名作家,首先就是你大脑中应该有丰富的储备,而不是像我这样的什么没有。我期待着有一天出自于我的一篇文章发表于某个书刊,供大家阅览,给大家启迪,与大家产生共鸣,这是我用唯美的文字把它展现于世人,想想都觉得很幸福,但只是想。

现在的我写这篇文章就是给自己生命的过程留下印记,在某个阶段的我,有过这样小小的梦想,多年后看看自己又为这个梦想做了什么,做到什么地步,成果又是如何?

现在的我最先做的就是加强储备吧!读书,但是现在的我仍然不爱看史记类的书,只是喜欢看文章,或者某个人写的一本书,希望我的这种独特的方法会有成效,但是不管怎样我还是按照自己心得意愿去做了,这使我感到幸福,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但是对于我现在的这种努力,我无悔。这也是我头一次斩钉截铁的说“我无悔”。这使我感受到成长于现阶段的我的幸福。

梦想啊,不知道你是从什么时候起悄然的来到我的身边,感谢你的到来,为我的生活添加了一分色彩,给我带来了一束璀璨的光芒,望着你,我幸福的笑着。

也许我的话语过于简单化,但这就是我心底所想。

看书的文章13:阳光很烫

文/勿忘初心

说好的要看书,一直也没看,这几天不是出去就是休息看电影,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看书还是不能静下心来,等天冷了,坐床上取暖的时候可以看看。

中午爷爷打来电话,说周日下午去聚会,这是爷爷第一次打电话来邀请我,虽然纠结父亲能不能抱动并把我放进车里的事,但还是特别想去。下午和老妈出去晒太阳,出门的时候很难对准门出去,多少会碰到一点,因为门会挡着我的车轮,会斜一点,两个前轮没有同时走过坎,所以会歪一点点,还把瓷砖碰掉了一块,心里很是自责,爸妈却说没关系,多少会碰点的,还好提气把光纤的线路往上移了,不然会撞断光纤的。

下午的太阳还是很毒的,晒得背发烫发痒,怕晒的太厉害会脱皮会疼,我在阳光和阴凉之间移动,走累了感觉想睡觉,桌子比较低,老妈把一个小老虎头枕头拿给我,放在桌板上,再用我的外套包裹起来,这样高度就刚刚好,靠着枕头趴了会,但没睡着,桌板顶的胸有点疼。去小区后边的小花园,现在已经变成了小菜园,看到邻居爷爷在弄篱笆,和他聊了几句,聊我的车,聊他在干啥,爷爷是武威人,我只能勉强听懂几句他的话,其他我就听不懂了,有时候他在说,我一句都没有听懂,我只好礼貌的点点头,应付着。

车的技术还要练习,在家里狭窄的地方更要练习,那个距离感稍微不对就容易碰到卡到,不过我有信心,之前有几次是成功的,什么都没碰到。关于下坡的感觉,还是要慢慢找回来,如果正着下去会害怕,我想用后退的方式多试试。轮椅的配件也发货了,希望能顺利收到吧,这店家的态度实在很难让人放心。

看书的文章14:我和书的故事

文/刘旭航

很多人都喜欢看书,我也不例外,今天我就来讲一讲那些发生在我和书籍之间的有趣故事吧!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买了许多的书,但那时候我不是特别喜欢看书,直到有一次我随手翻开一本书读了几页后,自己就被书里的内容深深地迷住了,越看越想看,不知不觉地一本书就看完了,就这样,我渐渐地喜欢上了看书。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该上床休息了,可是看的那本书实在是精彩,舍不得放下,但奶奶不高兴了,让我把书放下睡觉,并且说着说着就过来夺我手里的书,我躲奶奶夺,她来抢我再闪,于是深夜里上演了一幕婆孙夺书大战,而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混战中“坚持看完”了这本书。

你说我是不是很喜欢读书?

有些非常不错的书我会一遍又一遍地看,比如像《可怕的科学》,虽然看过多遍了,可是我依然很喜欢。有些书我看了没一半就已经放在一旁,当然,也有一些书我到现在连动都没动过,可能是书名不吸引我吧。渐渐地我发现一个现象:只要是我喜欢的书,无论旁边有多大的噪声都不会影响我阅读,可是如果它内容不精彩不吸引我,我会没心思看,任何东西都能分散我的注意力。

每次看书的时候,我会自行想象书中的画面,这种感觉就像是在看电影!实在想不出场景时我就把身边的场景代入,很有趣,相信喜欢读书的你也有这种感觉!

现在我那两米高的书架上摆着不同种类的书,我也在尝试着看那些我还没有翻阅过的书籍,相信在不同年龄段对于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认识,也相信现在不喜欢或者没有看过的书籍总会在未来的一天吸引我,原因就是这些书可以教我许多知识,让我通过书本来快速地了解世界,帮助我成长!

看书的文章15:花谢花开

文/疯子

你说,你喜欢看书,静静地躺在床上,开一盏小灯,就可以沉醉心灵。

你说,你喜欢听音乐,戴上耳机,就可以在梦中畅游。

你说,你喜欢海,常常坐在海边,听海浪的声音,看浪花朵朵。

你说,你喜欢骑马,跨在马背上,扬鞭驰骋的时候,有一种"逐草四方,沙漠苍茫"的小说里才有的感觉。

你说,你其实很文静,一直都是乖乖女。

你说,……

俺想,那你一定是留着一头长发,乌黑、靓丽;可能会戴一副无框的眼镜;皮肤很白,说话的声音也是柔柔的。可你从来不给俺照片,只让俺猜下去。

从在一本杂志上知道你的交友地址,俺就一直和你书信往来。看你的字体,不是非常好,但是,有一种女孩子特有的隽秀。

后来,知道了你的qq,就常在网上交流,发现你文静中有些狡黠,有些调皮。

再后来,知道了你的电话,就常发发信息,偶尔打个电话聊聊天,听你的声音,有些低沉,有点沙哑,不是俺想象中的清脆,可差得不太多,是温柔中夹一点顽皮。细细品来有种马梨鸭开梨的感觉,很性感。

又后来,知道了你的微信,就更好联系了。有表情的声音,比冷冰冰的打字更有温情。

常和你通话,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喝酒,接到你的电话,俺就跳起来,跑出去接听,不让朋友们听到俺的语调是那么柔和。一接至少就是十几分钟,那几个爷都骂俺不象男人,说俺总是那么罗嗦,不会长话短说。后来,居然给俺限时,超过五分钟就要罚酒一杯。管他呢,只要你开心,俺就是淹死在酒里,也会微笑到底。

你问俺,信不信网恋。

俺说,如果世上真的有爱情,那么,网恋也是浪漫,刻骨铭心的。

听说你要来广东,俺激动得一个多星期没吃饭(天天啃馒头,现在看到包子俺都气不打一处来),只为多省出一点钱陪你玩好。

终于等到你来的一天,俺把白西装烫好,把光头刮了又刮,眼镜也擦得蚊蝇难落,皮鞋基本可以说比光头还亮。按你说的,左手拿了一瓶娃哈哈的纯净水,右手在胸前抱了一个红色的笔记本,肩上斜挎一个背包。

在人群中不断地扫视,觉得哪一个靓女都是你,可无一例外地都不理俺。终于,你给俺打电话了,俺看到了你。

天啊,一米七十多,一条满是洞洞的牛仔裤,一头乱七八糟的短发,皮肤黑黑的,一副笔笔式的大宽黑框眼镜,眼角下还有一条刀疤,这真的是你吗?不是来考验俺滴吧?难道你的名字"小龙女"中的龙,指的是恐龙(而且是食肉动物)?

不过既然接到了你,总要尽点地主之谊吧。没想到你比俺能喝。

一杯在握,口惹悬河,听着你说遍了九州事字字珠玑,俺只能盯着你发楞。

左手端杯,张嘴开吹,看着你瞪圆了三角眼滔滔不绝,俺只能盯着你发呆。

迷迷糊糊中,俺和你聊了很多,知道了你其实是新疆的,根本没见过海,这次想让俺陪你去看海;你在城市长大,别说骑过马,连马肉都不知道是啥味道;你说你其实很难静下来三分钟,上初中的时候还曾经把男孩子打得躲在厕所里不敢出来……

你说,其实你早就喜欢俺。只是在网上不那么真实,也一直没给俺照片。可还是被俺打动了,才千里迢迢地从北京赶过来……俺一直在敷衍着你,有一句没一句的胡乱回答着,心里只想着怎么逃走。

你突然问俺,是不是俺对你很失望,俺:嗯……这个……啊……那个……最后借着酒劲说:是的!

你不再说什么,只是让俺帮你找一间酒店。俺帮你开了房就想开溜,你执意地拉住俺,想让俺陪你说说话。拿起背包要换一下衣服,一定要让俺等一下你。

听着水声,俺只想走得越快越好。想来想去,还是闪人吧!

俺刚走到门口,你从洗手间出来了,换了一袭白色的长裙,拉住俺说,急什么,再等五分钟,看着我!

俺只能呆呆地看着你,祈祷着不要发生什么事才好。

俺真的呆了,只见你从头上取下了十几个小夹子,那乱七八糟的短发怎么就变成了长碎发;再一撕,那刀疤居然变成了胶布被你拉了下来;再换一副无框的眼镜,整个人好象就突然换了一个。

你说,不好意思,脸是真的晒黑了,短时间变不回来了。

你笑了,那微笑,那眼神,那表情,里面好复杂,一分讥俏,二分不屑,三分气愤,四分无奈,五分纠结,六分失望,七分庆幸,八分理解,九分开心,十分鄙视。

(现在疯子回想起来,觉得她的表情像极了那幅世界名画《蛋疼的蒙那里傻》)

你问俺,是不是还是很失望。

俺落荒而逃,速度比刘翔还快。

力尽后停下来,像刘翔一样一瘸一拐地走到路边,躺在草地上,想看看时间。

手机上显示一条短信:

花开了,花又谢了。

月圆了,月又亏了。

亏了又圆的,还是那一轮明月。

谢了又开的,却已不再是那一朵鲜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