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文章

请欣赏随想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随想文章1:取暖随想

文/李汝骠

随着一轮又一轮冷空气来袭,气温下降了很多,严寒的冬季即将到来,我不禁想起我家冬季的取暖保暖的艰辛岁月来了。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家从平房宿舍因拆迁搬到楼房,因为是楼房顶层,到了冬季比平房冷多了。那时我们已是五口之家,而且是异性大子女,因为只有一间半的住房面积,大儿子只好在不大的楼道里放下一张床住宿。楼房又没有暖气,到冬天全家生一个用颜料筒改造的火炉取暖,事先还要打好过冬的煤糕和备好煤炭、劈柴。

寒冷的冬季到了,我们在9平方米的南房生火炉,把长烟筒伸到北房。女儿住在南房,我两口与小儿子住在北房。妻子为了不让女儿受冻,就关闭了南房的窗户,糊上报纸,封上塑料布。又把楼道大门的墙缝和门缝塞上破布棉花,还用旧布旧棉花缝了件棉门帘挂在大门上。家里仅有的一个橡胶暖水袋给了住在楼道里的大儿子。女儿和小儿子每人一个葡萄糖瓶子,灌上热水,用皮塞和布把瓶口扎好,防止漏水。晚上孩子写作业时,用它暖手,睡觉时放在被窝里取暖,不过到了清晨就全凉了。

妻子在备课改作业之余,在灯光下为三个孩子缝制了棉手套,孩子戴上它,冻伤好多了。有一次,我和妻子去城里开会,在柳巷买回一件拉舍尔毛毯,因为是挂久了的样品,半价处理。拿回家里处理了一下,盖上它暖暖的,花色又好看,全家人别提多高兴了。又有一次我去市里参加表彰会发了一件电热毯。虽说只够一个人使用,但当时也算是“科技产品”了。全家人一致同意给睡在楼道里的大儿子用,并叮嘱他要注意使用方法,保证安全。大儿子用了一段,就让他母亲用了,因为母亲腰疼,用它舒服些。这件电热毯连续用了好几个冬天。

随想文章2:秋之随想

虽然白天的温度还是让人觉得闷热,但早晚吹来的风儿渐渐有了凉意。不再有蝉的鸣叫声,脚边偶尔有落叶在打旋。于是我知道,秋来了。

秋是一个特别的季节,它不像春青翠欲滴,不像夏肆意张扬,也不似冬凄苦寒冷。它让爱与忧愁缠绕在你心头,让你夜不成寐,让你五味杂陈。

秋是绚丽的。虽然夏的青春底色仍在,但不知不觉间平添了多种色彩。满树的枝叶依然青葱,而金黄的桔,火红的柿,已悄然挂满枝头,抢入你的眼帘。遍地的庄稼被秋风一吹,掀起了绿盖头,露出了成熟的五颜六色。就这样,秋用她的调色盘把世界变成了五彩斑斓的画卷。

秋是激情的。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铺天盖地将你淹没其中时,你怎能不生出千里雄风,万丈豪情。澎湃的激情让你立刻想唤上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秋,任你信马由缰,思绪万丈,让沸腾的热血在胸膛里燃烧,激荡。

秋又是哀伤的。人生为何千般愁?只因秋字上心头。当所有的青涩变成成熟,也意味着离别的到来。谷粒要离开哺育它的土地,果实要离开养育它的树干,而那些美丽的花儿,在短暂的绚烂之后,也终将离开伴它成长的绿叶。“落花如欲上枝头,须待春风重回首”“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写尽了悲凉,伤透了心肠。多少美好的感觉,随着秋风起,也黯然神伤,草草收场。

我爱这秋,因为它象征着收获,我厌这秋,因为它意味着离别。只是,无论我爱与不爱,它依然悄悄地来,轻轻地走。秋去了无痕,只留下一段时光,叫岁月,只留下一段印记,叫年轮。

随想文章3:秋天随想

文/幽居唯馨

秋天,像不可抗拒的阳光从晨曦中走来,至眼,在天空里四处弥漫;至肌肤,涌出冷雨风寒;至心,或是微凉,或是悲凉,或是苍凉,以至于闭上眼睛由表及里的旋转着、飞舞着尽见真淳。

不必寻找遗落的细节,来时是那样优雅,掀开一页枫红。华丽的转身,像红衣少女赤裸着身子走进幸福的洞房。在心尖上昂扬出激情,昂扬出一种成熟的美丽,一道雅俗共赏的风景。

不必寻找出行的记印,走过是那样从容,留下一抹金黄。一朵一朵盛开的菊花,带不走兰桂芬芳,闻在心里,秋天也攥在了掌心。

以恒定的姿势在一年四季里穿行。落叶对根的情思,物态自然,意象空灵。长空对雁的向往,情与景融,意与境谐。

松间明月,厚实宽容。石上清泉,简洁透明。竹喧浣女,陶然可乐。莲动渔舟,流连忘返。潇潇洒洒的秋天像中年人步入老年,淡定的享受少年、青年、壮年不曾享受的人生阅历和幸福。

感念秋天,感悟秋色,感怀秋景,感恩秋情,秋天是自然的表象,自然不过的生物本能和规律,自有它生命的轨迹和归宿。

秋云悠悠,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态度旷达淡然,不再有动于衷。

秋风瑟瑟,不带修饰,对四季轮回,思绪透澈洒脱,无需参预留连。

秋雨淡淡,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把奔放的情感凝结成平凡、幽静、普通之后,洗去了多少俗世里的灰尘,封存了多少歧路中的足迹?

秋天的境界太痴情,回忆着光荣的过去,瞬间便留下绝美。

秋天的脚步太坚毅,人们无意之间忽略了的它存在,它悄悄地走了。

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深邃的意味是无穷的。

秋天,是连接着一年四季之桥的一座桥墩。

时光从桥上走过,任何人都无力挽留。往来桥上的人太多,或哀伤,或感动,或喜悦,或悲沉的脚步,走过了便成了以往。然而,秋天却会永远留守在这里,期待着每一位过往的行人再来。倘若你是它的亲人,自然会留下亲情。倘若你是路人,尽管勇往直前!

亦如一朵花,在等待中绽放,在奉献中盛开。亦如痴情的爱人,经年相守,无怨无悔。虔诚的心,静静的守候,不需要理由。人从这座桥上走过,只需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闲闲的、远远的、悠悠然,复幽幽然!

这样的秋天可会寂寞?哪来寂寞?!

这样的秋天可会孤独?哪来孤独?!

随想文章4:嘴巴随想

文/幽居不用名

人的嘴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器官。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品茗品酒,美食山珍,尽享野味,欲罢不能。叙事感怀,说理抒情, 伶牙俐齿,巧舌如簧。品尝美味、说话交流、吐故纳新谁也离不开嘴巴。就其功用而言,可以用一道“门”来比喻。这道“门”是被大脑智慧控制,用来实现进出、开合的一道工具。只是从这道门里进去的是人体所需之食物,出来的是表达人的思想之语言。只要有人、有人类社会,这道门无时不刻不在坚守使命。

智慧是深谋远虑、运筹规划、纵横捭阖,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作事方式和方法。

智慧与食物亲密无间、不离不弃。智慧在前,食物在后,或果蔬,或米面,或肉食,或酒水,苦辣酸甜咸,不用大脑智慧控制的选择会变成暴饮暴食、饥不择食,再好的胃口也会被毁坏,再好的美食也会变成填鸭般无味。

智慧与语言相辅相成、互相促成。智慧是因,语言是果。智慧用来策划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语言是用来实现智慧的手段。不用大脑智慧控制的语言会变成信口开河,满嘴乱说,再好的语言也会被束之高阁。

中国人嘴巴吃喝言语的能力已经非常了得,当年,国人用嘴巴吃肉喝酒的日子,德意日英法美俄等国还没有诞生,或者正躺在襁褓里,所以中国人的嘴巴在吃的问题上与这些国家吹牛是最有资本的。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至理名言,已在联合国大厅里昭告世人。然而在嘴巴吃喝言语的文明程度上远不人家。比如吃盐的多少,吃药的贵贱,吃酒的标准,吃人的残忍等等,当然还包括随便吐痰,随便欺上瞒下,随便满口雌黄。然而,口形口语,口声口意,贪吃贪喝,津津有味,“嘴巴”这道门本身没有对错之说,没有功过之别。关键看人的智慧在动机、目的、道义上的选择是理智还是盲从,是智慧还是愚昧,是卑贱还是崇高。良药虽苦,这道门依然打开。毒药虽甜,这道门依然紧闭。

关门,并不代表人的屈服;开门,并不意味人的快乐!走进门里的并不意味着都是营养,走出门外的并不意味着都是美言。有时,门的期待是一种幸福,失望,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有时,不独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也存在语言。譬如菊与陶渊明,梅、鹤与林和靖,竹与郑板桥。菊也罢,梅、鹤也罢,竹也罢,生长于天地之间何其悠久,但亿万年之中有一人知己,可以无恨了!因为相知,所以相惜;因为相惜,所以真情永远。在缘分的天空下,语言时时刻刻都有灵感,都有知己。

同样是一道门,既可以使人通向天堂,也可以使人走向地狱。同样是一桌饭,有粗茶淡饭,也有满汉全席;有清汤寡水,也有“胎儿”煲粥。同样是一句话有实话实说的,也有颠倒黑白的;有仗义执言的,也有投井下石的;有令人飞黄腾达的,也有招来杀身之祸的。白居易因一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得到顾况的赏识而平步青云,司马迁为李陵说了一句辩护的话就被汉皇判了宫刑。不同的嘴巴有不同的门道。门道不外乎君子之道、小人之道。君子之道从骨子里利他无私,小人之道从骨子里排他利己自私。

世间一切事物的结局皆在变化之中。唯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人的嘴巴善饮美酒,善吃美食,也善吻美色;善说美言,善吟美诗,善诵美词,也善誉美世;善发议论,善发感慨,也善发牢骚。每个人的这道“嘴巴”之门都愿意被人善待,都愿意迎接亲朋好友春天般的温暖。及人及事及情及物及饮及食,不拘一格,意境清新,繁山复水,处处宜人。搏人一笑,幽人一默,忽人一悠,甜蜜至极,有趣至极。没有那一道门,生来就愿意迎接寒冬般冷酷无情、穷途毕现的路人。更不愿意被贼人撬锁,被恶人关顾。

运用智慧的根本,在于对每个人的语言和食欲要有清晰的认知,人性的把握和娴熟的驾驭。

世间语言不仅是作用于理智、说明事实和道理的工具,也是直接作用于感情以打动人的手段。语言对传播事实真相起着支配、改变甚至颠覆的作用,对人们实现图谋、达成事功最具有魔力最具有危险性。所以,言声要有一个将自己置换成对方的过程。人们生活在语言传播的世界中,没有事实本身,只存在它的传播方式。传播决定了事实真相。真正的语言,并非教人奸诈和邪恶,相反,它正是为了维护事实真相战胜邪恶和侵害、为了保证道义的实现而必须运用的智慧和手段。

世间饮食,甜、酸、苦、辣、咸之五味。甜能滋补,给人体增加能量。酸能收敛,抑制人体的散发过度。苦能清火,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辣能走散,兼使人增加食欲。咸味入肾,引导精华归元。五味中任何一味既不能过、也不能缺。所以,饮食要掌控自身的状况和需求,一年中,春、夏、秋、冬四时循环、周而复始,膳食随四时或顺或逆。四时彩膳,五味之精,智慧之时令佳肴,五彩缤纷、推陈出新,选择最佳,才能满足人体所须之营养。

总之,食不厌精,若大脑不加选择的控制好这道门,必然导致病从口入。良言一句,敏于思而慎于言,可以避免祸从口出。忠言逆耳,逆耳忠言不乏包藏祸心,大奸似忠,大贪似廉,若大脑不加思考必然谬之千里,背道而驰。

随想文章5:登天池山随想

文/孙国平

在来去匆忙的生活中,渴望拥有一段自由的时光,在一个没有熟悉生活和社交群落的地方,登高望远,随心所欲,度过一段喧闹城市越来越不可多得的舒展日子。

于是,在这芳菲的四月,跟随同行的脚步,一路奔向平日里无暇顾及的古城洛阳。古城洛阳是中华文明发源地,千年古都,中原福地,还有那雍容华贵的牡丹,让人神往。

在众多的洛阳美景之中,我们游览的是嵩县天池山。天池山坐落在洛阳西南部,是古都最近的生态旅游区。“莫道瑶池美,仙境在此间”是天池山的真实写照。

迎着绵绵春雨向天池山进发,车辆沿山间路盘旋而上,缓缓流淌的小溪,葱茏碧绿的树木。车窗外山势蜿蜒却并不曲折,空气中凝固着春天清香的气息,路两旁各种花朵零星点缀,向游客展示着天池山热情的怀抱。

春雨中的天池山幽静端庄,仿佛含羞婷立的少女,山沟里绽放的花朵是少女萌动的青春,山坡上向着山顶顺势生长的秀木是少女舞动的身影,山谷中隐隐传来的泉水叮咚是少女婉转的歌唱……我徜徉在石板小道上,沐浴在细雨里,仿佛置身朦胧醉人的仙境。

在天池山顶的伟人石,赋予了天池山的美好向往;自然天成的公心石,昭示着共产党人一心为公、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鹤然独立的飞来石,为天池山写下了人间仙境的神来之笔。

漫步天池山,心游神奇景。站在天池山上,在和风细雨中微闭双目,此时一切喧嚣都归于平静,一切繁杂琐事都放在脑后,一切悲欢得失化为一缕轻风。这像风像云一样飘逸的清朗自由日子,给往日冗长的生活打一个休止符,如同盆中之树重归大地,可以尽情舒展自己的根须和枝叶,又如笼中之鸟重回蓝天,可以尽情放飞自己的翅膀和心灵。

随想文章6:雨天随想

文/初见无忧

下雨的季节,心情是透明的。走过被雨水冲洗过的街道,感觉人生又要再一次经历开始;曾经的苍白,人生的痕迹,都随之飘然远走,剩下的,是雨后的清新。我,就是这样一个喜欢在雨中品尝曾经的女孩。

也许我只有在下雨的时候才比较清醒,其他时候都比较糊涂。下雨的时候最容易让人产生思念,思念那些深爱我的人和我深爱的人,思念,思念,还是思念,直至思念如雨……

雨可以浇醒我沉睡的思绪,明白且清晰的告诉我,过去的往事将永远无法追回。剩下的回忆只是一具死灰的躯壳罢了。爱情向来是神圣而又神秘的,所有的要求都是空灵的;缘份的天空是无人能强求的。感情要真实的,爱情要高尚的;生活在现实里,就必须遵循其所定下的游戏规则。也许的东西,只会是也许,就像幻想只出现在梦中一样。一夜的无眠,天亮的时候也最终要回归现实,展现世故。

在我的生活里,好像没有特别喜欢的东西,也并不会有特别大的情绪波动。我是一个手凉脚凉的孩子,我喜欢冬天,尽管冬天无论穿多少也手凉脚凉,我还是意无反顾的喜欢冬天,或许那种寒冷会让人清醒。

再明媚的阳光,也照耀不到大墙背后的角落;再灿烂的笑容,也掩饰不了眼中所流露出的悲伤。一个人的时候捧上一杯清茶,勾起了无限的思绪。咖啡的浓郁,奶茶的稠滑,汽水的激情,果汁的甜美,似乎都及不上茶的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唯有平淡,才会永恒,唯有永恒才是最美。茶虽平淡,却不失温暖与真情。

爱情自有其美好之处,但有时候友情则更显可贵,因为友情没有爱情那么巨大的杀伤力。爱情就像一把双刃剑,虽然舞起来漂亮,但容易伤人,更容易伤害自己,留下了伤痕亦留下了痛。世上没有治不好的伤,只有解不了的痛,受伤的灵魂,便无力再痛了。

当雨过后,第一缕阳光照进眼帘的那一刻,会突然有种失落感,好像是一种习惯,习惯那样的潮湿感。潮湿的环境,潮湿的心。我不喜欢改变习惯,让它深入骨髓。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也许因为人随环境改变,而不是环境随人改变。所以有时候期待下雨,让雨浇醒我沉睡的理智。事与愿违,老天执着的将它的闷热进行到底!而我,只能沉醉在记忆里品味曾经。

人生如一杯穿肠的烈酒,举杯向往事干杯,让那一切都付诸东流,把那过去全都忘却吧……相遇或许是无法躲避的注定,而世事却在不停的变幻。没有雨的时候,天空明媚灿烂,清晨拨开窗帘,阳光洒在地板上。不知道下一场雨何时来,让它带走我纷扬的思绪。

随想文章7:生活随想

也许该写点什么了,或者说也必须写点什么了。

近来颇为惶恐,感觉把自己弄丢了,总想找到以前的那个自己,可是貌似不记得以前什么样了,这便是我惶恐的根源吧,姑且算是吧。其实就连我自己有时候也弄不清自己究竟在干什么,只是发现自己不喜欢这里无聊的生活,无聊的工作,还有无聊的人。

生活就是这样,简单而重复的进行着,想离开这个地方,可是,事情还没弄好,所以必须等待,等待!人也许就是在这无尽的等待中慢慢迷失了自己吧,慢慢的融入了自己本来厌恶的生活中。

需要激情,对,需要激情,最近才发现自己居然也成了一个俗人,以前对于铜臭看的很淡,现在慢慢的开始喜欢上了,也许这就是一种进步,姑且算是进步吧,因为毕竟出了校园,离开了那个曾经令我充满斗志的地方。

细细想来,也应该感谢这里,因为这里让我懂得了,起码这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爱情中所包含的责任。

该离开了,趁自己还有激情!从明天起,做一个有激情的人!

随想文章8:秋天的随想

文/蒙羞

沈阳的秋天,秋色也是格外的迷人,在秋风、秋雨、秋凉之中送走了盛夏,家里阳台上绽放着一盆清丽而淡雅的淡黄色的菊花,让我感觉到是那么的温馨而魅人,同时我也深深的知道,那秋高气爽的季节已经向我们浪漫的走来,虽然来的有些让人感到仓促而匆忙,似乎盛夏那种迷人的色彩,还没有尽数褪尽,但是,那洒满清辉的秋月,那爽爽阵阵的秋风,让人们似乎嗅闻到了丰收的喜讯。碧蓝的天空,碧波荡漾的水面,泛着金浪的稻谷,弯了腰的高粱,无不显露出秋天的色彩,秋天那迷人的景致翩然而来。当秋风阵阵吹进窗的时候,到了夜晚毕竟也能让人感觉到些许的寒凉,那纷纷零落的各种树叶,无不清楚地显示出秋天真的已经来临了。大地上所有的一切都在秋风、秋雨的涂抹之下,悄然变换着又一个季节的色彩……

杨柳已经是变换成了深绿的色彩,有的已经开始枯黄、凋敝,但见那凋零的落叶,在如火的残阳之中飘然而落,似乎在挥手告别那长相倚守的大树,无奈地在火红夕阳陨落之前做最后的告白。明艳的菊花却是秋天里最耀眼,更见其典雅而又芬芳的色彩,它那绽放的姿态真的好象是另一个春天的到来,晚风习习之中飘洒的绵绵细雨,更无时无刻不是在告诉人们秋天已经来临了……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秋天的蒙蒙细雨让人感觉到秋来寒,秋雨正在毫无节制地弥漫着浑河两岸的夜晚,虽没有深秋的那种透彻骨的那般寒凉,却也让人感觉到了在空旷而又有些清冷的天空之下,有着那种非常淡然的某种忧伤,也许这一切都是来自这种季节的某些变幻罢了,也许这一切更来自于那种寂寞灵魂的最深处。黄色的菊瓣被那透过窗棂无情的秋雨吹散落了一地,花瓣上面洒落了一地的思念和那种淡淡的怅惘,谁能真正的了解那逝去而又凋零的岁月之下,弥漫着一种怎样的幽怨,只有秋风徐徐吹动窗棂前的风铃,发出一阵阵清脆的铃声,似乎在向着人们诉说人生的多少感叹……

眺望着窗外,思念着远方人儿,似乎看见你孤单的身影站在明月下,让我内心之中萦绕着几许牵挂,欲将你那惆怅落寞的身影片片的拾起,穿成一串串,犹如似南国的红豆系满了我的相思。在如此凄清而又飘着雨丝的夜晚里,伴随着孤单的灵魂而又缠缠绵绵,泪水伴着雨滴跌落在院落中那一池秋水之中,淹没了几千年的疼痛和期待,惊起了我内心之中的思念、惊起了我的多少眷恋、引起了我多少的惆怅和缠绵!

一路在雨中踏寻着有梦的方向,撑着那把花雨伞,在不知不觉之中来到了那条非常感伤的雨巷里,梦中所相拥的温馨和浪漫在雨夜中似乎越走越远……徜徉而迟缓的脚步在秋雨中前行,菊花瓣在深深的雨巷之中凝聚着许多感伤的泪珠弥漫在秋雨之中,我真的不敢去触摸它,似乎深怕引来那种凋零的感伤,似乎深怕触动了一场华美的惆怅!菊花瓣洒上满了清冷的思念,不知是谁在午夜里摇曳着我的落寞、摇曳着我那淡淡的忧伤……

书写着荡气回肠的诗篇一行行,在哪风雨弥漫的雨巷中,在空寂冷漠的雨夜里散发出菊花的芬芳,曾经不堪回首的往事,在雨夜之中的梦幻里一幕幕展现。寂静的雨夜让我感到万分的无奈,梦想着能够再上演一场最最美丽的邂逅。如今彼此之间天各一方,谁又肯再回眸目视那种落寞的苍凉呢?

秋风、秋雨夹裹着菊花的芳香,在那如歌的岁月之中,谴倦着寂静秋雨之中的彷徨,沉醉在寂寥秋雨的午夜之中,实在不愿清醒过来,幻想着能够在秋雨的缠绵之中,寻找到此生的思念之处,让华美的语言文字浓缩孤单寂寞的感伤。一幕幕、一帘帘的秋雨摇曳在我的面前,弄湿了我的双眼,弄湿了这个季节,弄湿了思绪万千的心房,弄湿了难以成文的孤单和寂寞……

绵绵不绝的思念,萦绕在窗外的秋雨之中,孤单而有落寞的身影,在深夜的秋雨中越伸越长,迷惘伴着思绪的纷飞,迷醉了这个季节,迷醉了绵绵的秋雨,犹如似窗外的雨丝在拨动着自己的心弦,那种凄婉哀伤的乐曲消失在夜晚的空中……

很喜欢在寂寥的雨夜之中,将自己柔弱的心灵交给细雨来洗涤,把内心之中所有的思念交给细细的雨帘来梳理。我深深的知道并非是过去的岁月都能够积淀出来更多的沧桑回味,并非是每一次思念都能够绽放出温情的花香。秋雨绵绵的夜晚里,清癯的菊花婉如似一个的诗人,在风雨萧瑟而又荒芜的季节里,绽放出几许希望,谁能够知道它的惆怅和凄清,似乎人们都只是看到了它的那种儒雅的风貌和四溢的芬芳……

在这样一个秋风肆虐的雨夜里,伴随着一阵阵爽爽的秋风的萧瑟和凄清,但见落叶满天的零落,那种悠远而又绵长的思绪,仿佛是在一个浮华而又凝重的一个季节里。绵绵秋雨弥漫在浑河两岸上,落叶纷飞而凋零,在这没有月辉的雨夜里,更显得是那么的凄清而又苍凉,犹如似滑落过了几个世纪的沧桑,总是在那种落寞之中彷徨……

秋风、秋雨缠绵着浑河两岸的夜晚,也让我缠绵的思绪不断涌出,久久的伫立在浑河的岸边,思念之情怀似乎飘向远方……

随想文章9:探寻老林沟随想

文/晓月临窗

探寻老林沟随想

三十年前,我听村上一名当兵探亲的人说,在很远东北方向的深山处有一片很大的森林。他背着枪去那森林打猎,那里的树都是三四个人合抱粗,密密麻麻。他给我们这些小孩比等粗得双臂张开几乎成了一条直线;那儿的野猪多得很,还有麋鹿、狍子、大灰狼。我听了只感到当兵的太勇敢了,那个原始森林太可怕了。竟有几个晚上还梦到那森林中还有可怕的魔鬼或被狼追赶,不是在恶梦叫声中被母亲摇醒,就是吓得不敢起床小便,于是又做梦尿到床上被母亲臭骂。随后就是时常向伙伴们吹嘘那片神秘的林子,证明自己见多识广、英雄好汉。

二十年前,我才将那个森林具体化了。在丹凤县东北方向的桃坪老林沟,位居陕西河南分界,属于丹凤、商南、卢氏三县。听同事说,一教师下海办厂经商发了财,便寻找悠闲,厂子交给妻子管,自己背着猎枪专门到老林沟打野猪卖,一年竟卖一万多块。我当时一月工资不到200元,工作忙得团团转,不能细嚼慢咽吃一碗饭。我真想也去那沟里打猎,可是自己不知道怎样打枪,其实从来没有拿过真枪。更害怕打到野猪蛋上,那野猪就疯了,连碗口粗的树一口一个都断了,不用说自己的细胳膊、细腿了。那天晚上喝了几盅酒,睡不着就想,那哥们一年四季都在荒山野外打野猪,那妻子不就恢复成姑娘身了吗?年轻、漂亮、又富裕,寂寞了不知跟谁喝酒聊天?我迷糊了一晚上。后来据说那乡党离了婚,自己娶了位大学才毕业的美少女,妻子稼给了厂里一位帅小伙。他的命咋那么好嘛,我年年被评为优秀,还是找不到媳妇。

十年前,我听说河南人搞开发,将公路修到老林沟的玉皇顶,山上的渡假山庄犹如人间天堂,有些当官的、有钱的,好去那儿吃吃饭,唱唱歌,拉上美人玩一玩,逍遥快活乐开怀。还听说陕西、河南为此地还告到北京,陕西说河南蝗虫吃过界,民风都带坏;河南说陕西山上成了光驴,山下全是笨驴。我还没等到听下文,就听到妻子撤着嗓门喊“娃哭得哄不乖,快回来!”我小跑着走了。

今天,机会来了。孩子念书,早讨厌大人管了;节假日终于可以不加班了。正好风和日丽,热冷适中,又有登山队员相配,探寻探寻,看老林沟一个清楚。

一路蜿蜒,一路葱郁,一路杜鹃花儿红。

一路欢歌,一路舒畅,一路思虑荡云霄。

峰回路转,汇溪成滩。水幽清冽,鱼苗游弋,锦鸡飞翔。山陡路窄,树密林深,鸟叫蝉鸣,进入老林沟。

沿山而上,路在脚下。桃坪届处杂木丛生,落叶绵绵,厚处及膝,腐质松软,养脚舒适。古藤粗及碗口,盘缠于高树之上,遮天蔽日。有处成片乔木枯死,而腾茂盛,有处藤与木皆死,寸草不生。有人提到英雄与美女,贪官与情妇,我想可比为木与腾,欲念不可无边。

在橡树、葛藤、青草生长的山谷阴湿处,地面似有耕翻之象,有人在此挖药、种地?都不是,是野猪的杰作。冬季食品缺乏,它们翻吃橡子或抱吃葛根,都是营养保健食品以饱腹;夏季它们全家在此避暑纳凉,休闲渡假,天伦之乐,悠哉快哉!我想,人吃饭也仅肚饱为止,人穿衣也仅御寒而足,美味佳肴、金缕玉衣,实为虚空。光鲜的外表、疲惫的身心、自私的灵魂,生命的价值难道很高吗?

这是一片原始森林,我还听到了狼的笑声,鹿的歌声,一对对野鸡的挑逗声。这里一直存在的山和风,似乎还在诉说火山爆发,冰川融化,恐龙灭绝的故事。人是动物,也是自然中的一员,属于灵长目的人类、聪明大脑里的灵光,全是泥土的芳香。智亦愚,愚亦智,过尤不及,显而易见,合乎自然。在这里,突然觉得自己一丝不挂,已是草、是树、是山、是风、是落叶与泥土。

翻过几道山,至河南卢氏界,一律合抱粗的落叶松,直插云霄,那烦人的水泥路、囚人的楼房,置入林涛松海。闲置、破败的渡假山庄,好像还有西装革履,绫罗绸缎,好像还飘荡着灯红酒绿及妖艳的夜来香。那些慕名而来者不胜遗憾,而我犯晕,快快离开。

攀登玉皇顶,腰酸膝软,汗流夹背。“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实在寸步难行。到了,才真切感受到“无限风光在远峰”的慰籍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四山朝会玉皇峰,八仙齐聚藏龙寨。奇松生风,怪石成象,云蒸霞蔚,树绿石白,山险谷深,景色壮观。再上峰塔,居高临下,空旷无边,腾云驾雾,头晕目眩,伸手摸天,高处不胜寒。

同行者说,人生及做事,最重要的是过程,没有艰辛与痛苦,就感受不到乐趣与喜悦。

下山与返回顺理成章,不料大意失荆州,一时疏忽,方向错了,路线偏了,南辕北撤。前方的路是黑的,摸着石头过河,悬崖峭壁,一失足成千古恨,自应小心。不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又游了商南县。“两省三县”一日游,老林沟、双林沟、柳树沟,全收脚下。

我终于探寻到了老林沟,也终于探寻到了自己的心路。

随想文章10:《边城》随想

文/王雅

烟雨中的凤凰古城,酉水里的一叶扁舟。雨稀稀疏疏,敲打着这古朴清新的边城人家。由四川过湘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条黄狗。这里就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世界,闪烁着人性美善的光芒。

翠翠和傩送,他们的爱情是一段朦胧而了无结局的爱情。主人公翠翠天真善良,活泼动人,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她既是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的女儿,是美的化身。她的美在她的爱情故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美得羞涩,美得忠贞,美得坚强。但她又是脆弱的,她害怕孤独,害怕失去。在端午节的时候,爷爷让翠翠同黄狗过吊脚楼去看热闹。翠翠先是答应的,后来又反悔了,认为要看两人去看,要守船两人守船。翠翠对爷爷有牵挂,她的爱心战胜了玩心。又一次,爷爷上城去买过节的东西,在外面喝酒,回来很晚。翠翠应埋怨爷爷的,但她却说:“爷爷,我知道你在河街上劝人喝酒,好玩得很。”她是那么的爱爷爷。当爷爷去世后,翠翠痛心欲绝。爷爷也深爱着翠翠。他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爱情的实现。在生活上对翠翠也是无比关怀。翠翠长大了,自己也真正老了,他想,无论如何得让翠翠有个着落。翠翠既是她那可怜的母亲交给他的,他也得把翠翠交给一个人,他的事才算完结!他陪翠翠一起说笑话、唱歌。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传统美德。

“八面山的豹子,地地溪的锦鸡。”这是边城人对主人公傩送的颂扬。傩送有美好的品格,率直而细腻。他和翠翠第一次见面时和翠翠的对话,让翠翠很生气,但这也吸引了翠翠,让翠翠对他暗生情愫。他们的爱是青涩的、淡淡的。有次过节,翠翠守船,傩送站在斜坡上说:“翠翠,难为你!我回去就要人来替你们,你们赶快吃饭,一同到我家里去看船,今天人多嘞,热闹嘞。”翠翠不明白他的好意,不懂得为什么一定要到他家中去看船,抿着小嘴笑笑。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之美。

进入茶峒小镇,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久远的年代。一个个驳岸、一条条水巷、一座座拱桥、一级级石阶、一艘艘小船、一个个传说,构成了湘西水乡独有的苍老和神秘。船娘轻摇浆橹,在河面上泛起碧玉一般的水花,嘎吱声消失在岁月的涟漪中······木船缓缓穿过拱桥,仿佛看见了边城码头边的翠翠和傩送。他们一起谈笑,一起唱歌,欢笑声与空气里的茶香混在一起,渗透每一寸肌肤。作者以纯净的笔法谱写出一首爱与美之歌。湘西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情调爽朗明快,色彩绚丽清新,是一幅优美别致的风土人情画卷,而青年男女的情爱,父子祖孙间的亲爱,人民相互之间的友爱,以及自然万物之爱与湘西之美糅合在一起,了无痕迹地融入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之中。文章处处彰显了湘西人民古朴的美德,与现实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不得不对某些不良现象进行反省。

牵着时光的衣襟,走进淳朴的边城小镇,于一抹素白流韵中,弹奏一曲湘西婉韵,将似水流年浅斟轻酌。夜亦朦胧,雨亦朦胧,丁香花絮飘飞,往事像一卷陈旧的黑白胶片,在这小镇中慢慢舒展开来。“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只是边城里的翠翠,还一直等在溪边吗?

随想文章11:春天随想

文/满江红

冬天的寒意尚未脱尽,春天已如期而至了。

一棵棵小草颤巍巍地从泥土里钻了出来,被阴冷的寒气修理了一段时间,显得有些形容憔悴;山上的积雪开始消融,但有的地方还残留雪迹,一庹一庹的,远远看去像花豹子的头,晨霜厚的时候就辨不清是雪还是霜。在这乍暖还寒的日子里,人们的情绪也变得不稳定,羁绊在那无形的笼子里,如履薄冰,每天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稍有不慎就会掉进万丈深渊。

我对春天既向往又害怕。春天的风是温和的,她带来的柔情会抚平你的疮伤;春天的雨是甘甜的,她传递的爱意会滋润你的心田;春天的天空很高很蓝,你可以躺在草地上,徜徉在奇妙的幻想中。春天也是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对于一个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的人来说,是机遇的开端、创新的起点。然而,对我来说,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些莫名的伤感和惧怕。我没有希冀,没有追求,没有梦想,当别人在辛勤耕耘播种希望点燃生命之火的时候,我却在颓废、在徘徊,那点属于我的一息尚存的生命之光行将逝去,我将迷失在一个遥远的彼岸。这该是一种多大的悲哀啊!可又有谁愿意被这悲哀的云雾所笼罩呢!又有谁能摆脱这冥冥之中的造化呢!

记得有位作家写过一本小说叫《冬天里的春天》,而我却想写一个题为“春天里的冬天”的故事,可我没那个能耐,只能凭空感慨一下罢了。在人们看来,春天是个万木复苏、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季节,然而很少有人想到还有一些生灵因感受不到温暖而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哭泣,在人们欢笑的时候独自诉说着无尽的悲哀。

我不禁迷惘了。这个季节,也就是这个春天,对秀子来说,是没有温暖的。秀子是一个乡下女孩,文静而又多愁善感,对她来说,这个春天里有着更多更多的无奈。秀子的妈妈早在四年前与秀子的爸爸离异(虽然在法律上他们依然是夫妻),去了遥远的大都市,陷入了都市的迷乱生活而一去不返,秀子的母爱也因此而缺失了四年之久。上个学期,就是那个甲流盛行的时候,秀子由于体质差得了肾炎、支气管炎、肺炎,今年的整个春节她是在病床上度过的。

春天来了,可秀子的母爱没有归来,疾病的困扰也没有减轻,秀子茫然失措、情绪也很低落,我真担心她还能不能在学校坚持学习下去!

这个春天,我真的很迷惘!

随想文章12:春节随想

文/浦景东

岁月轮回,我们带上一份恬静,一份豁达,沿着生活的轨迹,潇洒而悠然地迎来2011年的新春佳节。

在很多人心中,春节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人们在喜庆佳节的鞭炮声与璀璨的礼花绽放之时,总会对新的一年展开各种各样的想像,或者是对前景的展望,抑或是对生活态度、观念的思考与感悟。

时代变迁,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节奏加快,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竞争与压力越来越多,摆正心态是时下最重要的心理课题。应该说,这时候拥有一颗平常心是非常必要的。你可以见人家花钱如流水而不为自己囊中羞涩汗颜?你可以看人家住别墅开小车而不嫉妒?你可以在别人花天酒地的时候安心吃自己的泡面?守望平实,就不会浮躁,不会焦灼,心就不会被欲望占满。拥有一颗平常心就拥有一种正确的处世原则,一份自我解脱、自我肯定的信心与勇气,不会高估自己,也不会自甘堕落;拥有一颗平常心就不会只追求物质的奢华,而把自己的灵魂淹没在如潮的尘海中。因此,我们在新的一年中,应多一分平实,少几分浮躁,持有平常心,好好感悟自己的幸福人生。

守望平实,我们可以多用一点时间去凝神读书,让心身浸润于古今文化精华之中,去参悟领会更多的生活哲理,从而祛愚俗,戒浮躁,增睿智。可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研究本职工作,描绘单位科学发展的宏图,珍惜现有的岗位,珍爱人民赋予的权力,让自己的才华去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守望平实,可静下心来去反思生活,守护家庭;反思内心世界的黑白,透视灵魂深处的曲直;用理智驱除污秽,用文明战胜腐朽,从而悟大道,明大义,醒世事。也可多抽点时间去寄情于山水,拥抱自然,领略大自然风光的瑰丽和神韵,于平实中空明笃志,动察自然。

守望平实,就是守卫自己人生的幸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平常小事都可以给自己以幸福的感觉。平实的生活能活得悠然和洒脱,活得快乐和实在,心里平安和踏实。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不要让现实中的势利冲昏了头脑,不要让世态的炎凉麻木了心灵,不要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去斤斤计较而坏了心情。我们应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用感恩的心善待他人,用心去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去撷取生命中每一朵艳丽的小花。这样,当我们将来回眸一生,内心便充溢着幸福。

随想文章13:初冬随想

文/马晓炜

遍地凋零的树叶,无声地淹没了一个季节的骄傲。

浩荡的西风,一声招呼没打,就从空旷的田野走过,留下芦苇白头、飞絮,守着河滩,回味着昔日葳蕤生长的风雨和曲折。

还没来得及装袋入仓的谷粒,招惹着四方的鸟雀,把一个个村庄闹得热气腾腾。乡亲们的盛情,顿时让房前屋后消瘦的树木,挂上了几分暖意与喜庆,经过午后的一抹暖阳发酵,立即变得其乐融融。

而此刻,父亲单薄的身影,依然忙碌于田间地头。南飞的雁群,驮走是离别的忧伤,还是远行的欢歌,他从不曾甄别与关注。因为面对一个渐行渐远的收获季节,与土地相伴一生的父亲,从骨子里感恩,感恩黄土地的恩赐,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与布施!

在迎候一场雪里,父亲似乎只有把一粒粒种子,深埋入田间,让它们畅快地呼吸上泥土的芬芳,才能稍做停歇,守着一捧炉火,静听大地孕育希望,孕育明媚春光的声音。

随想文章14:夏天随想

文/冯增芹

夏天热着,草里蚂蚱都不想蹦高。树叶和草蔫蔫拉拉,就像贪睡的孩子,强挺着身子,一个瞌睡一个瞌睡地打。

我的屋子里,一台风扇,头摆来摆去,转得颇我行我素。不轻易害热的我,也把汗出得很淋漓了。我自称是最怕冬天,最喜夏的人。曾经冬天冻蜷缩的身心,好似只有经过盛夏,淌透汗水,才得以真正舒展。所以这热,我当作享受。

小时的夏天,就粘在村子东边的河水里,和许多小孩一起,玩着片片水花,手脚泡得涨白。夜晚则在屋外的凉席上,躲在母亲蒲扇下,闻着葫芦花的香味儿,看萤火虫忽闪忽闪来,忽闪忽闪去。乱闯的金龟子,“呜”的一下飞过来,撞到我的额头。吓得我钻到母亲腋下,渐渐睡去。

大多数人在夏天都会热得焦躁,而我现在却没有这样的感觉。是身体单薄的原因吗?好像也不是,体质弱的人该是既怕冷也怕热。仔细分析下,还是心静自然凉吧!

静静独坐,听一首喜欢的歌,反反复复唱。读一本书,这段喜悦,那段沧桑。人在歌里,在书中,身处暑热也不知不觉。小时的夏天,是母亲摇酸了手臂,用蒲扇给我们凉爽。所以,现在有一电扇陪伴,我就已很满意了。也该是这种满意,让夏的心过的平静淡泊了。

其实,如果可以回到过去,我宁愿依然躲在母亲腋下熟睡。那是多么心无旁骛的日子,就像那个季节的葫芦花,开了就开了,谢了就谢了,不管明天,它到底能成熟几个葫芦瓢儿。

人慢慢长大,多了追逐与梦想。因为现实与责任,在意着付出与收获,满腔热情地过着日子。有时是累的,但累中,一种平和随意的心,也慢慢复苏。该得就得,失,也随它去,只要努力过,就不再计较了。真正懂得看淡过去着眼将来,也已是人到中年。

所以,我想,人生中的任何,或许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外出,看到车站等车的两个年轻人,一边狠扇手里的杂志,一边吃着冷食,还在不断抱怨,这该死的天,真热。我笑,想告诉她们:你们到我这个年纪,就会和我一样。如今,我站在站牌的阴影里,喝着手里的纯净水,静静等属于自己的那辆班车,载我到该去地方。

随想文章15:金山岭随想

文/尧山壁

提前一天住进山下酒店,晚上特意吃了一片安眠药,养精蓄锐,准备天明登山。偏偏天不作美,阴雨不期而至,热情被雨水浇湿了大半。懒洋洋走到山脚下砖垛楼,直到望见一身戎装的戚继光塑像才打起精神,戚帅一向治军严厉,不愿意看到有人松松垮垮的样子。

上山石阶窄而陡,仿佛一架天梯靠在悬崖峭壁上,旁边就是大沟深涧,必须两眼紧盯脚下。脚下云丝生起,浓而成雾,漫过脚面,拦腰绊腿,有趟水的感觉。走着走着,腿脚轻松起来,云雾渐渐稀薄,石阶渐渐清晰。听谁吆喝一声,猛抬头,已经跳出雾霭,站在云彩上面了。回望来路,云海淹没山峦,填平了沟壑,大小山头变成岛屿,岛屿之间一条整齐的堤岸,这便是雨后的长城了。面对滚滚而来云涛的扑打,岿然不动。“敌人”一次次被撞得粉身碎骨,终于偃旗息鼓,全军覆没。这场景似乎是一幕幕古代战争的回放,又好像今天世界上一次次军演,看得人目瞪口呆。

说话间,不知哪来的风把头上云帐撕破,阳光瀑布般倾泻下来,把天空照亮,把山峦染红,给原本壮丽的长城镶上了一道耀眼的金边。整个金山岭绮丽如天上宫阙,那长城更灿烂如神话中的南天门了。这般景色太少见了,真是因祸得福,让人想起苏东坡描写西湖的那两句诗: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心满意足,身上给力,直上长城最高处。四下张望,满目葱茏,看那长城依山凭险,曲折蜿蜒,像一条游龙,在万山丛中高低隐现,纵横盘旋,摇头摆尾,带动天上的云脚下的山,一起飞动起来。站在长城上的我,也像骑在龙背上,腋下生风,提神长气。

专家们说:“万里长城,金山独秀。”真是概括得好。我也曾差不多游览过全国各地的长城,有个比较。山海关单刀入海,引人注目的是外面的海;八达岭一字排开,看点是前后的山。唯独这金山岭,展示的是全部的自己。横空出世的气象,变化无穷的阵势,美轮美奂的建筑,精益求精的艺术,还有更多我看不清道不明的奥妙和神奇。这段长城东起望京楼,西到古北口,长度21华里,碉楼158座,一楼一点,一段一线,摆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有角,有弧,有圆;形似一个一个方块汉字,如人,如丁,如之。凹进来的像口袋,诱敌深入,凸出去的像拳头,互成犄角之势。我没见过诸葛亮的八阵图,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如果航拍就是一串长长的外国字母,让外国人或者外星人去研究考证吧。

天工开物,事在人为,这里的奇迹与一个古代的奇人有关。民族英雄戚继光,曾是蓟镇总兵,任职十六年,督修长城一千二百里。金山岭长城是他得意之作,也是中国长城收官之作。清兵入关,康熙作了一首诗:“长城尽处海山奇,守险无劳百万师。环宇苍生归历数,当年指顾定鸿基。”再也没修长城。万历年间北方无战事,戚继光放开手脚修城备战,总结前人经验:“因地形,因险制塞。”摒弃雁门关、得胜口关城垂花门的富丽堂皇,又改进大境门、紫荆关要塞的平淡无奇,呕心沥血,集思广益,完成了千古长城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的演变,既符合实战要求,又完善建筑美学。二十万北方民工,三千名浙江戚家军,按照他的蓝图施工,一丝不苟,为了体现责任心,工匠把名字刻在城砖上,“延绥营造”“镇虏奇兵营万历七年造”“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如今大小弧顶段垛口墙,还保留着文字墙五百多米长,成为金山岭长城一道奇观。

在长城上走走停停,爬上爬下,思绪随之起伏,目光随之远去,闭上眼睛还能听见历史上种种议论、评说。有人写诗:“君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后汉王林)也有人说:“孤岛漫砖秦声里,长城自是万年功。”(明朱之藩)山海关长城,一边有想哭倒长城的姜女坟,一边有代夫守边的“媳妇楼”。我身边的两个青年诗人,一个说它是历史版图上一道裂痕,一个说是民族团结的一条拉链。一堵墙有两个侧面,从不同的角度看长城。两个侧面合在一起,长城就是一个主体——和平。长城是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象征,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凝结着中国人民的愿望和期待。

中国的长城并非始于秦,早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筑城,保卫一方平安。随着战争兼并,国土越来越大,边城越来越长。早期的长城并不都是东西向的,纵横都有,楚长城是U字形,称方城。公元前656年,齐攻楚,楚将屈完迎敌,对齐侯说,楚国有方城,可以作为城防,又有汉水做城池,足可以抵挡。齐侯见楚国防御坚固,只好收兵,这便是长城保卫和平的第一次实例。秦统一中国,把各国长城连起来,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大规模修建长城,地球上出现了个最大的汉字:一。

今天,长城已经是一个符号,一个国防建设的代名词,国歌里写着:“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984年邓小平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有备无患,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历史上,长城和丝绸之路常常是并行的。

随想文章16:故乡随想

文/乔显德

有时闲下来随想:你从哪里来?我从故乡来。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那么,故乡从哪里来?故乡是什么?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心中的故乡,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答案。从我对故乡意象的理解上,我则归纳为:故乡是一幅画,故乡是一部书,故乡是一首诗。

故乡是一幅画。一幅铺在地上的画,命定乡人今生行走其上,且歌且行。故乡又是一幅挂起来的画,纵然立在乡人的面前,乡人抬头就能看见,不,不只是看见,已经刻印在心中。

这幅画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画中既有静态的山川大地、乡间小路、村庄农舍、树木植物;又有动态的潺潺流水,升腾的袅袅炊烟,环绕村庄的云雾雨露,忙碌劳作的男女老少,时断时续的婴儿啼哭,随处可闻的鸡鸣狗吠,庄稼植物的四季更替;还有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那故乡的雨,在画中涌动,朦胧、神秘、绮丽、自然,充满着荒情野趣,心中的画笔把那山川、大地、村庄、农舍、炊烟、老井、老人勾画出了一幅幅十分生动的乡村野趣图。

故乡是一部书。这是展示在天与地之间的大书,是古老的历史与今天的启示录,是乡人与游子心中不朽的大自然的经典。

这部书延续着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历史浩瀚,它记载着故乡的历史变迁。让我们回到故乡的历史长河中,细细探究到底“根”在哪里?

书中有数不清历史的、现代的、有名的、无名的人物,这是一个既能安置人的生,也能安置人的死的地方,囊括了动态的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所不同的是,有的人成为书中浓墨重彩、大写特写的功臣;有的人则成了为这部大书抹黑的败类,功臣与败类都在故乡这部大书中记载着,代代相传。

这部书中记载着许许多多精彩的故事,还有故事里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鲜活,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有十分动听的,有撼人心魄的,有发人深思的,有催人奋进的,有促人警醒的,有铭记在心的。所有这些故事都成为街谈巷议、茶余饭后的笑料,成为书中的精彩内容。

乡人每天都在品读这部大书,读着高山,读着小河,读着田野,读着村庄,读着炊烟,读着风雨……领略书中充盈的内容,感受无限的情思、浩瀚而深邃的哲理。有的人读懂了,有的人一知半解,有的人永远读不懂。这就是故乡——一部丰富的大书,彰显雄奇、宏伟的篇章,驻留在乡人心中伟大的力量。

故乡是一首诗。对每个人来说,故乡都是一首永远写不完、读不完的诗。这首诗自然灵动,跌宕起伏,有着动听的旋律,生动的意象,优美的意境。不是吗?你看那晨雾暮霭,小桥流水,桃红柳绿,袅袅炊烟;你听那婴儿啼哭,鸟儿歌唱,鸡鸣狗吠,欢快锣鼓。这片历史厚重的土地,就是一首美妙的诗,让我们欣然走进诗里。

故乡是一幅画,故乡是一部书,故乡是一首诗,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那么,故乡到底是什么呢?只有乡人心自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