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年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新年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新年的文章1:母亲的爱

文/郑会林

新年刚过,母亲从镇上来到我所寄居的小城。

妻子还在待产中。为了不耽误我的工作和照顾妻子,母亲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以前在家乡县城二中教书,经常回家与父母团聚,现在工作变动,很少回家,时常会很思念母亲,我现住的小区位于城中央西侧,周围的住户家家门户相对,近在咫尺,平时见面点头示意问好,却感觉素昧平生。母亲大半生时光都在老家度过,和父亲相依了几十年,乡下的日子容易打发,生活也不十分讲究,现在母亲突然从乡下来到城里,每天少了和父亲之间的唠叨、邻里之间的相互串门走动,我时常担心母亲初来乍到会不适应,母亲刚到,各个方面小心翼翼,她每天把客厅、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不忘给家中几株花儿浇水,甚至连书桌上的钢笔、稿纸,都收拾的干净利索,母亲很快适应,我很是高兴,心想之前的很多担心未免是多余的。夜深了,我正准备入眠时,看见母亲卧室灯光一直通亮,我很疑惑,进门去看看究竟,只见母亲斜卧在床上,眼睛周围已润湿,顿时,我鼻子酸酸的,心里空落落,知道她一定是想家了,想念父亲和她的那一帮老姐妹了,这是她思乡的泪水,也是惦念父亲在家孤独、寂寞的泪水。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淳朴厚实一直影响着我,母亲宠爱我,但从不溺爱我;母亲教导我,但从不强迫我;母亲没有多少文化,但她顽强的性格与乐观的态度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依稀记得前几年自己做手术时候的场景,手术前的准备日子里,母亲多天彻夜未眠,整日忐忑不安,手术前,母亲用她满满的诚意恳请主刀医生为我精心手术,莫出差错,叮咛再三;手术中,母亲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心急如焚;手术后,当医生扔出来全是布满血的衣服时,母亲哭得很厉害,在场的医生为之动容。养儿方知父母恩,年轻的父母在品尝了养育子女的辛劳之后,才能深切感受到自己老父老母的不容易,母亲犹如红烛,燃尽一生,照亮着我我们成长道路的每一步,当我们有时间知道该好好地去爱把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母亲时,她已经人过花甲之年,头发逐渐斑白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好好地爱我们渐渐老去的母亲吧,我们回报给母亲的爱与她用毕生时光对我们的爱比起来,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母亲这个职业,当儿女需要时,全年无休,不请假,不辞职,认为儿女有需要她的时候,她会迅速改变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快速融入新的生活。母亲,吃的是淡饭,喝的是粗茶,日子再苦她也不怕,远方的儿女才是她最大的牵挂。这个人是你的母亲,也是我的母亲。

关于新年的文章2:从“禁鞭”做起

文/谭冉苒

新年马上就快到来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大家的心里喜洋洋的。可唯一不足的是那漫天的飞雪中夹杂着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灰尘;那原本洁净的天空中也弥漫着灰尘。

燃放烟花爆竹会对公共安全、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带来危害。2015年,襄阳的环境十分差,经常发生雾霾天气;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戴着口罩的人。许多人住进了医院,是因为呼吸道受到了感染。那一声声的咳嗽,都是环境受到污染而带来的恶果。

让我们向燃放烟花爆竹说“不”!拒绝那布满灰尘的天空,携起手来创造一个美丽、洁净的环境。只有拒绝燃放烟花爆竹,我们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美丽的城市。再漂亮的烟花,再响亮的爆竹也抵不上身体的重要。

让我们用健康的身体来迎接新年的到来,过一个美好、祥和、文明的新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就让我们从“禁鞭”做起!

关于新年的文章3:远去的年味

文/谢青春

又临新年。

记得去年过年时,对五岁的儿子说:“今天,咱们去奶奶家过年。”儿子仰起小脸问:“什么是过年?”

我正想着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就听女儿说:“过年就是过年。”

看来孩子们真没有“年”的认识,“年”的感觉。

那么我有吗?

大街上,品种繁多的年货,让人眼花缭乱,各大服装商场内也是人潮涌动,可是我却没有购物的情绪。要不是为了长辈和一双儿女,过年对我来说,跟平时的日子没什么两样。就算除夕,想兴奋也兴奋不起来。

记得小时候,一进腊月,就开始感觉到年味了。腊八时,喝腊八粥,还要腌腊八蒜。腌腊八蒜是有讲究的。奶奶总是头一天把蒜剥好,第二天在太阳出来之前用醋泡上。据说,若不是正好腊八这天,或者不是太阳出来前泡上的,到除夕吃饺子时,蒜就不绿,不好吃。我不知是不是真得这样,但是一直到现在,我也是这样做的。

之后,人们就开始采买年货,扫房洗衣贴年画,买肉炖肉,蒸馒头、蒸包子、蒸粘糕,好像要把正月里吃的都准备出来。家家忙着过年,处处洋溢着年味。

腊月二十三,小年就开始了。这天是我们乡的集,也是一年中人最多最热闹的一个集。“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我们唱着这样的儿歌等着我们的新年礼物。“小闺女买花,小小子买炮。”这天我们总会拿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小闺女戴的那种花,是用一种腊纸做的,上面有根铁丝,可以插到小辫子上。那种花往往是大红的花瓣,鲜绿的叶子。想想大红大绿应该是很俗艳的,可那会小女孩都会高高兴兴地戴在头上满大街跑,比谁的花大,谁的花红。

除夕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一天,会满村子跑着玩。红薯干、胡萝卜干、熟花生,在那时是只有春节才能吃上的零食。无论去谁家,都会给一大把,孩子们会比比谁家的好吃,然后就会一起去那一家,如同扫荡一般,把全身的口袋装满,而大人们会爽朗地笑着说:“吃完再来拿,有的是。”

那会儿农村还没有电,人们大多用蜡烛照明。大人们会把平时点剩的小蜡头放起来,到年底时,把这些小蜡头放在一个容器里加热融化后,取些高粱杆或玉米杆,在一端裹上些棉花,然后放进去沾,等到冷却后,蜡液就凝固在上面了。有心的家长还会放进去一些染料,这样做成的小蜡就成了五颜六色的了。除夕晚上,每个孩子都会拿着一大把,点燃后高高地举着,如行进中的火把。街上到处是串门的人,奔跑的孩子,欢乐的笑声……没有电视,没有春晚,每个人都很高兴,都很快乐。

初一的早上三四点就要拜年了,那是真的跪下磕头。先从族里最大的辈份开始,有辈大但年纪轻的人会拦住辈小但年长的人,两人就会有一番“争执”,旁边的人会大笑,说“一年就一个头,磕吧!”女孩子是不用去拜年的,男孩子到了七八岁就会被带上。而孩子们都愿意早起,因为这天一起床就能穿上新衣服。

这几天的饭也是有讲究的,年三十的中午吃大锅菜,三十晚上一直到初二早上都吃饺子。

之后,开始走亲戚,平时不太走动的,这时都会带上点心去,这也是小孩子很开心的,因为可以串门,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最开心的是有时还会收到压岁钱,可是开学之后这钱有可能被要求充了学费……

年一直要到正月十五才算真正过完。

时间如指缝间的细沙,缓缓流逝了。记忆中过年时袅袅的炊烟,喧闹的人群,彻夜的鞭炮,以及带着数千年历史印痕的种种习俗,在今天,已经很陌生了。而城市文明和现代文明都拒绝串门,亲朋好友之间一个短信拜年就解决问题了,过年就只剩下日历上的意义了。

那种简简单单、亲情弥漫的中国年,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了快乐与兴奋,让我们魂牵梦萦,回味无穷。

关于新年的文章4:快乐幸福年

文/李佳悦

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初升的旭日刚刚挂在天边,院子里的“开门炮仗”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早早起床的我,再也按捺不住那激动的心情了,坐在椅子上想了一千种拿压岁钱的情景,不禁暗自狂喜。正想着拿压岁钱的我犹如一只发呆的母鸡,丝毫没有发现哥哥姐姐们早已给奶奶拜好了年。正在兴奋头上的哥哥姐姐们,任我沉醉在那幻想的世界里,拿了压岁钱便扬长而去。我赶紧拜了年,领了那份属于我的压岁钱。

“过来吃糯米粉团子,吃完了再去拜年。”听妈妈这么一说,忽然感觉肚子扁扁的。这糯米粉团子实在是好吃极了,一会儿工夫,就被我消灭完了,我大大的肚子里盛满了美味的团子,饱嗝一个接着一个。

“去拜年喽!”随着这句欢呼声,我和哥哥姐姐们踏上了去各个亲戚家拜年的路程,“一家,两家,三家……”我不仅拿了许多压岁钱,还吃了许多好吃的零食。“两手空空去拜年,百元大钞拿回家”,我不禁爱上了这种感觉。

拜完了年,我们也已感觉到新年的美好与快乐,火红的太阳早已挂在了天空中,也许是新年那到处红红火火的气息驱走了冬天的寒冷,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回到家,妈妈已经准备好了馄饨,香喷喷的,这又是春节的一大特色美食。看着那一个个刚出锅的“胖娃娃”,还真忍不住咬上一口。

过年的感觉真好啊!

到了晚上,爸爸放完了“关门炮仗”,我就到里屋去数压岁钱了,没想到,今年的收获还真不少呢,于是,我便想着自己的压岁钱该怎么用,还给自己制定了计划……

这个富有中华民族传统气息的节日——春节,不仅大人开心,老人开心,孩子们更是乐开了怀,真希望这个团圆的节日可以一直传承下去啊!

关于新年的文章5:做最好的自己

文/安惠彦

徜徉在新年氛围中,“三八”妇女节踩着春天的脚步,如期而至。抚摸着属于我们女人自己的节日,竟感慨万千。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脑海中,泛起一个个美女的袅袅身姿。她们不同内涵,还风格迥异,却都精雅韵致,风华绝代。

民国名媛唐瑛,懂得从每一个细节呵护自己,一生优雅,平顺无波,做足了一辈子的美人。她既像一棵枝蔓清晰的白桦,亭亭玉立,又像一株绚烂的郁金香,光彩照人。

做女人,就要学唐瑛,做美人。经常美容,精心着装,尽情挥洒自己的美丽风韵,轻飞曼舞。保持飒爽英姿,或练瑜伽,或跳广场舞,抑或散步走路,只要运动,锻炼身体,就好。轻轻抚慰自己的心灵,不苛求,不虐待,保持恰到好处的感性和理性,不枝不蔓。

“最才的女”杨绛先生,已是期颐之年,却仍笔耕不辍,每天伏案工作,是我们女人的楷模。她说:“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

自问,如何锤炼品格,提升自己。须把自身价值融入历史潮流,既躬身实干,实现社会价值,亦完善品格,实现个人价值。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迷人书女香,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充实心灵,提升内涵。亦当淬炼心智,精心打磨,在千淘万漉中丰厚自己,在岁月积淀中平添魅力,做自信自强,精致淡雅的女人。

奥黛丽赫本,上帝的宠儿,人间的天使,年轻时就攫取了全世界的心,暮年之时献身公益事业,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走遍了非洲等贫困地区。她是美的顶点,美的永生。

悟,最高贵的快乐来自灵魂,源自奉献。给家人最暖的亲情,做父母贴心的小棉袄,做丈夫最倾心的小暖妹,做孩子最交心的小辣妈,用情,用爱,用心,倾城交付。把职业当事业做,饱含热情,倾心倾力,在奉献中享受为事业拼搏的快乐。更要,心系苍生,做善人,干好事,以奉献自己为使命,让他人因为自己存在而快乐。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不再。今生,做最好的自己,将流年发挥到极致,不负今生,不负生命。

关于新年的文章6:新年愿望

文/蝶恋花.杏花雨

新年是季节的萌芽,岁月的希望,生活的航向。憧憬和梦想在此刻汇集,愿望和期待在此刻启航。

当青春被岁月摧残得渐渐模糊的时候,当容颜被年轮辗轧得沧桑衰败的时候,知道了人生的无奈和生命的凄凉,于是倍加珍惜时光,更加珍爱生命。青春留给了我太多的遗憾和梦幻,承载太多的愿望和期盼。

愿望,是一种全新的希望。期盼,是内心深处的呼唤。

岁末还没来得及盘点什么,年初还没来得及许下期盼,新年的气息早扑面而来,春天的讯息却突然降临。

小时候最快乐的事就是过年,用积攒的“毛毛钱”买几支爆竹在门前燃放,看着一个个像星星的火把划过山间,愿望就会如爆竹璀璨,似火把明亮。儿时的我根本不懂得,只是知道这眼前的爆竹、山间的火把承载梦想、放飞希望,于是随机许下愿望,渴望穿上崭新的衣服、吃上好吃的食物、用上渴盼的东西,长大当上军人、成为作家……现在想想,儿时的那些愿望其实是一盏明灯,似个个火把,点亮我成长的道路,照亮我人生的方向。

许多年后,常会为当初那些愿望感动叹息,泪湿衣襟,情怀波动。从军入伍、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后,渐渐发现自己其实一直与儿时的愿望不离不弃,终圆保家卫国、一身戎装的“军旅梦”,文学创作、修志编鉴的“作家梦”。每个愿望的实现犹如攀上一个山峰,每个许愿的期盼犹如冲刺另个山峦。

愿望是对生活的寄托、与心灵的约定,期盼是对美好的向往、与春季的约会。

轻轻敲醒春的睡梦,慢慢开启理想之航,让美丽的愿望披上新装,让人生的航船乘风破浪。

关于新年的文章7:过新年

文/卢思怡

新年到了,街市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每到新年,家家户户的桌上都摆满了许多好吃的东西,而且,小朋友还可以拿到鼓鼓的压岁包,真让人高兴得手舞足蹈呀!

大年三十的晚上,是最让我难忘高兴的时间了,因为吃完年夜饭我就可以放烟花了。为了能和小伙伴们一起放烟花,我早早地吃好了年夜饭。我先从什锦袋中拿出一个“小老虎”,它是用纸做的,背面还有一个火药筒和一根导火线。我点燃了导火线,站在一旁,等待着。只听见“哧——”的一声,“小老虎”从地上飞了起来,发出了五颜六色的光芒,黑暗的天空顿时亮了起来,大家看着这美丽的烟花异口同声地说:“真漂亮呀!”不一会儿,爸爸妈妈也加入了进来,我们一起放着烟花。这时,我感受到了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快乐和幸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祝愿全天下还没有团聚的家人,都能早日团圆,享受这快乐、温馨的时刻。

关于新年的文章8:说雪

文/白凡

新年里的第一场雪,追随着冬日的寒流,纷扬在大寒的节气里,家乡的谢朓楼、敬亭山、水阳江、南漪湖等山河风物好一番粉妆玉琢、银装素裹。仅一天光景,江南的小城便有了北国风光里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傲娇气质。

朋友的空间里纷纷上图,俱是冰封的雪景,干净清爽。雪,是久违了,犹似今年这般酣畅的,更是经年未见。工作累了,看一眼窗外的漫天飞雪,明目清脑、神经松弛,倒是解乏。

小时候是极盼着下雪的,若是碰上这般雪天,那真是三生有幸,一定与玩伴们嬉闹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不亦乐乎!现如今而立之年,早已不会像孩童时那般顽劣,但对雪天的喜欢似乎成了习惯。喜欢它落在伞上“沙沙”,踩在脚下“漱漱”,声韵悠扬;喜欢它进得诗入得画,美轮美奂。有时候,还会为它不平,唐诗宋词中,它总为他人作嫁衣裳,而且一作就作了上千年。

你看,“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的梅;“雪霜知劲质,今古占嘉名”的松;“见说幽居似渭川,宜川修竹雪霜寒”的竹,好像这岁寒三友亘古长存的高洁风骨没了雪的考验和反衬,多少要失色几分。就凭这点,给个奥斯卡最佳配角不算过分吧?

当然,雪也不甘做个全职配角,偶尔也会与主角抢戏,像“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便是一出好戏。

这就是雪,亦正亦邪。只是正也好,邪也罢,想来不过是古人的一时趣味和一厢情愿,于我们,亦然。今个夜寒清冷,窗外雪花仍在纷杂乱舞,雪光如昼,且愈下愈大,想必明天又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等雪停了,也学日本诗人大伴家持那样,“乘此雪将融,会当山里行;且赏野橘果,光泽正莹莹。”想必也是平生快事。

关于新年的文章9:迎接新年

文/许培良

新年是什么,古往今来,有无数先哲给出了千万种答案。我认为,新年,寄予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寻;新年,是一种基于乡愁情结的心灵宗教。

新年,是儿女们归家团聚的好日子。

进入腊月不久,在威海就读的儿子,满怀喜悦地归来。不经意间,儿子就长大了,个子窜至1米8,再也不是我拉扯着他蹒跚学步的时候,做父亲的只能是满怀欣慰。儿子学业也有很大进步,什么高数、什么机械制图,儿子都能如数家常地娓娓道来。更令我们惊喜的是,儿子竟然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我想,这当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

小年临近,在外地教书的女儿也回来了,带着一个大大的行李包,里面装满了种类繁多的小礼品,说是孝敬奶奶和爸妈的。我们劝女儿说,刚参加工作,挣钱又少,生活中用钱的地方还很多,不要太破费,能有孝心就很好。常言道,“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女儿一放下行李包,没顾得上休息,就帮我们做这做那。夜晚到来,还给奶奶和妈妈捶捶背捏捏脚,嗨,有女儿就是好!

新年,是全家人品享美味佳肴的好时光。

小时候,农村经济条件差,过年能吃上几口白面,就是莫大的奢侈与享受。记得,1976年春节,我因为想吃两顿白馒头,差点遭遇母亲的“笤帚疙瘩”(那个年代,吓唬人的一种简易用具),那时候就是穷呀!现在日子好了,衣食无忧,食用更是讲究绿色与品位,鱼肉虾蟹已不再是梦寐以求的桌上餐。妻子是一位理家的能手,小年过后,各种易储存的蔬菜瓜果就装满了冰箱;香肠烤鸡、鸭蛋鸡蛋、鲅鱼梭鱼等等,应有尽有。

蒸馒头是过年的一大盛景,和面揉面搓面,工序不少,要费很大气力。现在,附近集市上出现了馒头店,做工精致,花样繁多,乡村已很少有人自己去做。挑选购置来10余个大馒头,码放在供桌上,尽显生活的如意吉祥。

新年,是家园修饰装扮的好时机。

过年了,忙碌一年的人们闲了下来,葆有一颗好心情去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所以,对于自己的居室住所,要好好整理装束一番。我家的庭院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花园,4年前的大魄力翻新装修,堪与县城的某些楼房相比。庭院里,摆放着各种花卉,譬如迎春花、荷花、菊花、椰子竹、仙人掌、发财树、君子兰、竹节梅等,正在氤氲着春的气息。

书房是我的精神绿洲。过年了,书房也要有一番新气象。抹抹附着在书脊上的微尘,调调台灯的亮度,往书桌上摆放几盆鲜花,整个书房就是一个圣洁的殿堂!

……

新年将至,激情徜徉,年年岁岁,憧憬向往!

关于新年的文章10:想想前路,美好如初

文/白水之泉

新年让人欣喜的日子,我曾经的一个学生在网上晒出了她考研的成绩单,总成绩为350分,刚刚好过了前两年国家的统招线,但是能不能上自己喜欢的学校,还在忐忑之中。我们在QQ上聊了聊,祝愿她可以如愿以偿,鼓励她继续加油努力说:“想想前路,美好如初。”

事后想想,其实这话也是在说给自己,鼓励自己在新的一年当有新的开始。当初的那个自己,不是豪情满怀吗?不是热血沸腾吗?而现在,却是一只在温开水里煮着的青蛙,什么都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这还是那个原来的我吗?所以要想想自己走过的路,想想自己将要走的路,是否还一如当初的那个胸怀理想的自己,不只是为了生活挣扎,而是紧紧地拥抱着自己的那份纯净的理想,坚定地坚守着自己的责任。不管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曲折,依旧坚持自己的满腔豪情,喷薄着青春热血。如若奋斗的火山熄灭了,那就加上一把火把它点燃!让如血的岩浆,汇聚成拼搏闯荡的河流,将阴暗烧灼成灰烬,将寒冷驱散于无形!

人生不可能时时如同走在厚厚的积雪上,当你回过头来,可以看到自己曾经走过的轨迹,无论是笔直亦或是弯弯曲曲,都能够一目了然、尽收眼底。更多的时候是走在坚硬如石的道路上,即便是频频回首,也寻觅不到些许的踪迹!但不必惶惑,你应当知道的是自己依然在路上,虽然天边的云朵依旧遥不可及,但是每往前走一步,都在接近自己内心渴望的那个目标一步。

那一个人的人生是完美的呢?俗语云:“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说无二三。”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可以欺骗了全世界,但我们却难以欺骗了自己!外表的光鲜美好,或许可以遮掩住别人探询的目光,但遮挡不住自己内心伤痕的血迹斑斑。

善于调节自己的人,懂得割舍,抛却一些自己无法承受的负累,轻装前行。然而这样的人,对于那个原来的我来说,只有羡慕嫉妒恨而已。因为太多的东西,让我难以割舍,就像是蜗牛背着沉重的壳,未走三步,已经被莫名的沉重压得瘫软在地面上!现在,我愿意割舍去那份沉重,重新上路!

“想想前路,美好如初”,愿与君共勉!

关于新年的文章11:欢欢喜喜过新年

文/王芳

新年,是一盏盏红灯笼,孩子们提着它,走进村口,叩响那些温暖的门楣,于是梅花香、胭脂红、白米糕、彩糖果,都纷至而来,年便拉开帷幕,敲锣打鼓、欢欢喜喜地上演了……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新年中,这些快乐的天使,把欢乐送给每家每户,他们的彩衣是大地的新装;他们的头饰是原野的花朵;他们的眼睛是黑夜的亮星星;他们的笑声是春天的柳笛儿,一切美好清新,一切充满希望,一切都是新的开端……

压岁钱、新年画、红气球、还有毛绒绒的动物玩具、鸡鸭鱼肉、各色糖果糕点,从各路出发,飞到小天使的手里,飞到老人房前,歌声在梅花清香中更加甜美,礼物在怀中格外温暖,奶奶、爷爷、外公、外婆的笑脸像盛开的菊花,每一个皱褶都诉说着岁月中的故事。

围坐在奶奶和外婆身边,听她们讲熬年守岁的故事。奶奶说,很早以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外婆说,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便返回山林中去了。于是,人们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奶奶说,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有团圆的意义,所以置办得很丰盛,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听着这样的故事,我们不再犯困,就和大人们一起熬年守岁。

关于过年,记忆很多,最让人心酸的是歌剧《白毛女》喜儿的新年,北风吹、雪花飘、年来到,杨白劳出门去躲债,三十晚上还没回家,喜儿焦急地盼着爹爹回家过年,杨白劳为了让女儿欢喜,用卖豆腐赚下的几个钱,买来二斤面,又扯上了二尺红头绳,送给喜儿,也算新年爹爹的一点心意吧。就是这二尺红头绳,让喜儿格外开心,她唱着、跳着。她不奢望爹爹能给她买花戴、穿新衣,只要在门上贴上骑着红马、扛着大刀的门神,挡住门外的大鬼小鬼,她和爹爹便能包上饺子过上个新年。然,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也被恶霸前来逼债给破碎了。庆幸的是,喜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我们的新年是多么幸福,多么丰富多彩,不但不用为吃穿发愁,每每新年来临,大街上张灯结彩、门前舞龙耍狮、超市里物品琳琅满目,看电影、逛商场,女孩子穿得五颜六色,男孩子穿得时髦帅气,就像百花园里怒放的花朵,新年在他们的欢笑中越发地喜庆。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岁月虽坎坷,人生虽艰难,然,我们用自己的智慧,赶跑怪兽、打败了恶霸,带着我们的天使,守护着我们的家人,再贴上这样的春联:“翠柳迎风燕对舞,红梅映雪蝶双飞。春满人间百花艳,福临小院四季安。”欢欢喜喜迎来新的一年。

关于新年的文章12:新在新年里

文/两颗心

哪怕一本台历的开启,哪怕一窗灯火的守候,哪怕一挂鞭炮的炸响,新年总在不经意间到来。腊味,只不过是新年散发的气息;腊梅,只不过是新年绽放的容颜;雪花,只不过是新年发出的请柬……新在心里,新更跃然在新年里!

顺着腊味、腊梅和雪花,我们深入新年的气氛,沿着被市场大潮叫醒的节奏,目光愈来愈热,激情愈来愈增,步伐愈来愈快,让往事饱满一冬的孕育,让理想修饰一春的期盼!这是怎样的新啊?一切都是新的啊!

喜鹊是新的。树枝光秃秃的不要紧,喜鹊就是会飞的叶子,从这棵树上飞到那棵树,捕捉温暖的阳光和春天的声音。嘁嘁喳喳,唤醒所有的“新”。

老鹅是新的。厚厚的冰层不要紧,老鹅就是破解冰层跑道的“雪龙”,在寒冷青碧的春水里,它惬意地曲项向天,引吭高歌,最先从冰块消融中听到了春天跃进2014年的声音。

柳树是新的。一年的沧桑不要紧,一年的峥嵘也能成就智者,无语无求,看过云卷云舒,听过溪流淙淙,静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铁牛是新的。开耕的锣鼓没有响不要紧,铁牛就是“三农”的歌者。从沃野田吹来的风里,蕴含了土地流转的新声,预示着它为那片土地而生。

计划是新的。产量、收入、利润的坐标系空白不要紧,计划就是曲线上扬的航船,在创新的思路里航行,在汗水的航线上奋进,任务就是崭新的航程,目标就是崭新的码头。

新在新年里:短信是我的书笺,清风是我的拥抱,美酒是我的衷肠,钟声是我的问候,礼花是我的祝愿,雪花是我的贺卡!新在新年里:沿着唐诗宋词,我们书写新年美好的篇章;沿着丝绸之路,我们追求市场经济的辉煌。就让我们在新年里奋力开拓、顽强跋涉吧!一秒,也是我的跨越;一滴,也是我的超越。我是新年里的跋涉者!新在新年里: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算术题:生活用笑容算,1+ 1=3,难得糊涂;爱情用真诚算,1+1=1,一心一意;做人用坦诚算,1+1=2,实事求是;健康用锻炼算,1+1=11,多多益善……

新在新年里:好亮的一片劳动号子,会长出一茬汗水,奋进就是书写的笔;好绿的一片鸟儿啼鸣,会长出一幅风景,奋进就是耕耘的犁;好宽的一片网络平台,会长出一组信息,奋进就是平台的网;好雅的一片琅琅书声,会长出一种芳香,奋进就是飘扬的旗。新在新年里:大地上吹过清新之风,渲染着一页又一页崇高的历史,这就是新年的中国,这就是中国的新年和骄傲!

关于新年的文章13:乡村的 “俏”新年

文/韩星星

没有绚丽的灯火,没有迷离的霓虹,乡村的新年腼腆而内敛,只需几串鞭炮,就把羞答答的新年娶回家。但若说乡村新年土气,那就错了!它也有着独特的风情、俏媚和气质。

沉寂一年,这时村庄开始有了人气。那些打工的人,嗅着年味,从各地赶回来。村庄一夜间充实、热闹起来。有些人,仿佛还没反应过来,说话仍是城里的口音。不管在外面做什么,这时他们都衣着光鲜。普通话,新衣服,让村庄恍若隔世,演绎着活色生香的穿越剧。

男人的模仿,像画蛇添足,呆板而肤浅,没有灵性。女人则鲜活、灵动、动人多了。

女人是天生的衣架子。奔忙和劳作,使她们体格健硕,身材匀称。衣服往身上一穿,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说不出好,只是美。俏而不艳,媚而不妖。城市女人的美是妆饰出来的,脂粉气重,巧夺天工;乡村女人的美则是活出来的,生活味浓,浑然天成。所以,城里女人至多是城市的流动风景,而乡村女人则是村庄的眉目,不施粉黛,却风情万种。

甚至那些老人,此时也桃红柳绿,趁着新年,来个老年俏,喜洋洋地把年来报。

养眼的不只是女人,还有春联。门或许旧了些,还好,年和春联是新的,对生活的感恩和期盼也是新的。不管瓦房还是高楼,无论铁门还是柴扉,春联一定要大气,内容一定要美满。新年就图个喜气,村人都写进春联,贴在门上,心里也亮堂了,日子跟着喜气洋洋。

城里的春联是批发的,属于市场经济,整齐划一;乡村的春联是自创的,虽小农经济,却也自成一体。或许,笔法不够遒劲,韵律不够整齐,文采不够华丽,却是发自内心的声音。在乡村,春联不是传统的装饰,它是新年的唇,吐纳着辞旧迎新的喜悦和期盼。

当走进家,就看到新年的形神,尝到年味。乡人信神,但不迷信,他们只信奉幸福,把生活当成图腾。这些,都融入年画里。堂屋的年画,是全家新年的主题。想求子的,挂观音送子图;想求财的,挂财神送宝图;想求寿的,挂寿星蟠桃图……卧室的年画,是个人的小秘密,可能是青春的幻想,可能是遗落的旧梦,可能是老去的迷恋……

嘘,千万别出声!谁都有自己不能说的秘密,躲在里面,避免被岁月一网打尽。

年画就是明眸善睐的眼。当你凝视年画时,年画也在凝视你。不要试图走进她,就像接近初恋情人。她美得炫目,一不小心,你就会被一段往事绊倒。留下你,抱着地上的背影隐隐作痛,她却咯咯笑着远去。年画似眸,顾盼生情,年画让新年的俏有了生命。

关于新年的文章14:过新年

文/魏佳杰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

一转眼的时间,我们告别了2013年,迎来了我们的马年——2014年,人们都带着微笑迎接新的一年。

你瞧,大街上的人比往常多了起来,都在店铺里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再向上看看,路灯上挂满了一串串灯笼,那火红的颜色就好像马上要燃烧似的。商场里,超市里,人山人海的,购物的人好像比商品还多,瞧,结账时排着的长队,就像一条条“长龙”。

新年是热闹的,新年是幸福的、美满的,也是充满祝福的。在除夕那天,小孩子们一起在屋前屋后嬉戏吵闹,打弹珠、斗鸡……玩得可开心了。晚上一家人围着饭桌,说说笑笑地吃着妈妈做的年夜饭,真是好吃极了,心里无比的开心。吃完晚饭我们看烟花,那噼里啪啦的声音形成了一首有节奏的交响乐。“快看,好漂亮呀!”妈妈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原来那烟花像一朵花一样开放,并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爸爸坐在一旁给每个亲戚朋友发着祝福的短信,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好运不断!

在这新的一年里,向着明天,向着我们的未来,我们要努力学习,认真工作,比去年更上一层楼。

关于新年的文章15:元宵,写在新年最后的喧嚣

文/李瑞华

早起跑步,小区楼下的街道两旁早早就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烟花爆竹了,红红火火的,成为元宵节一道靓丽的街景。

春节的繁华还未沉淀,喧嚣的元宵节又如期而至。凤凰广场上、水浒主题公园,但凡有广场绿地的地儿,全是一派闹闹的景象,放风筝、跳广场舞、开放大型儿童游乐项目,营造出浓郁的“闹元宵”氛围。

我是很少去凑这热闹的,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不喜欢这种过分喧闹的场合。倒是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静静地抒发一些感悟,顺便敲打些于心情有关的文字。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过元宵节。那时的元宵节不叫元宵节,或许还没有这文绉绉的词儿,老家过元宵叫过“小年下”或者简单称为“过十五”。那时候也没有现成的元宵可以吃,全部是自己手工制作的,用粘面包上红糖,团成圆圆的形状,就是元宵了,煮熟盛到碗里吃,咬一口,超甜。我最喜欢的是看着母亲做着这一道道工序,趴在暖热的锅台边,看着锅里起起落落的汤元使劲咽口水;再大一点,元宵节在我心中就变成了红彤彤的颜色,穿着新衣裳,追逐着红红的灯笼、红红的鞭炮满街乱跑;到了青涩的年龄,元宵节悄然幻化为一句宋词,“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朦朦胧胧,自我陶醉,自我憧憬;而今年的元宵节,尽管大街上小贩们兜售汤圆的音乐此起彼伏,却早已没有往年过元宵的心境了。

是夜,暮色刚刚降临,清脆的鞭炮声便远远近近、此起彼伏地响起来,搅得人有些心慌,我于是出门随处走走。到底是人们的传统习俗占了上风,满大街居然都是放烟花燃炮竹的人,不单孩子欢呼雀跃,大人也跟着兴奋,三五成群,甚至是全家出动,谈笑间,彩珠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炸开,发出眩目的光芒,飘落纷纷,转瞬即逝。

我独自在喧闹的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看如梦如幻的烟火,听震耳欲聋的炮竹,我想这样才应该算是元夕,火树银花的元夕,吹星如雨的元夕,童年无忧的元夕!可是在很长时间里,我失去了童年的玩趣,不再贪心那颗小小的鞭炮,不再神往那声如雷的轰炸,我安安静静地住在高楼里,看四角的灰色天空,边嗑瓜子边看电视里众多的明星在热热闹闹的晚会中跳来蹦去,小时候曾经翘首期待的元宵节往往就这样在这样的场景中淡去,再淡去。今年是第二次在城里过年,在这座小城定居下来。原来在老家住的时候,想象着城里的元宵节有多么的热闹,晚上开着车也来县城观景儿,真正生活在这里了,却完全没有了原来的冲动了。一切都变得那么淡,那么淡,淡淡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黄昏早过,夜色正浓,街上人们的目光只在地面与半空中交替游移,眼里只有绚烂的烟火发出的光芒,天上的那一轮满月竟然被彻底地冷落。也难怪,早春二月,春寒料峭,数日来阴阴晴晴的,今日初晴,任她月儿再怎样圆满,终是一轮冷月,满地青辉,望之生寒!这样的月色常被欢乐的人们遗忘,掬月入怀的,多是诗家词人,要不就是像我这样的自认为有文艺范的清高者。

夜渐渐深去,人们开心了倦怠了,也回屋睡去了,热闹的元宵节就这样默默地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是时候该调整心情,振奋精神了,明天早上,新春的第一缕阳光将催促我们,起床,上班,开始新的生活节奏!

走在上班的路上,是否想对春天道一声:早安,春天!

关于新年的文章16:忆儿时新年

文/付新红

新年来了,儿时关于年的记忆重又变得清晰。小时候,父母一年到头土里刨食,拉扯我们兄妹四人,生活很是拮据。所以,我们小孩子特别盼望过年。

每年三十儿晚上,我和妹妹会提着父亲为我们制作的小灯笼出去玩,总是让小伙伴羡慕不已。初一早上,农村有起五更的习俗,凌晨4点左右就开始有人放炮。5点左右鞭炮声连成片,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刻。小孩子也早早起床,穿上向往已久的新衣。男孩子随大人一起到长辈家拜年,可以挣到几块压岁钱或是几包鞭炮。女孩子聚在一起比较谁的新衣服最漂亮、衣兜又多又大,因为,那样串门时可以装更多好吃的。拜完年男孩子最喜欢玩的是放炮,把一包鞭炮拆成一个一个的放,那样放得时间长。遇到哑炮他们也舍不得扔掉,把哑炮从中间掰断,然后拿点燃的香头儿引燃里面的火药,“呲——”地一声,放射出炫丽的火花,换来小小的喜悦。

刚过完年我就问父亲:“还有多少天再过年呀?”开始对下一个新年的期盼。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