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元宵节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元宵节文章1:做灯笼
文/泉都王子
再过几天就是元宵节。
按照以往的规律,我会买几只生肖灯笼,送给孩子。看看沉迷于动画片的女儿和儿子,哎!摇摇头,真不想给他们买。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让孩子高兴又让孩子减少了看电视的时间?我看着墙角空酒盒,沉思……
“孩子们,你们要不要灯笼?“
“要,爸爸等我看完这一集,我们就上街去买。”女儿专注地看着她的小魔仙,对我的建议没放在心上。
“我们不是去买,而是自己做灯笼。给你们做灯笼,怎么样?”我提高了声调,“并且需要两位小助手,谁愿意帮助我?”
“我愿意!”女儿蹦跳起来,“我!”儿子也跑过来,抱住我。
“那好,我们开始准备。第一步,关掉电视。”话未落地,儿子已将电视关掉。“接下来准备材料……”
于是我们开始做灯笼。首先用两个废酒盒连在一起,利用酒盒原有的八个面,掏去每个面的一部分,做了灯笼的骨架,又用易拉罐的底部,插上一根钉子,固定在灯笼的下方,以便插蜡烛。最后用写春联剩的红纸,糊在上面,一个八面的红灯笼的雏形摆在我们面前。
两个孩子高兴地手舞足蹈。儿子迫不及待的要求点上蜡烛。天还没有黑,即便点上蜡烛也看不出效果。可还是拗不过他,点上蜡烛一看,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于是吹灭蜡烛,将红灯笼的八个面进行一番装饰,诗与画各占一半。又在顶部与底部做了一些剪纸装饰,即使不点蜡烛,外观也很漂亮。
“哦噻!这是我们做的吗?”女儿高兴地说,“刚才还是一些废物呀。”“对呀,是我们做的。废物利用好了,就不是废物了。就像做人一样,在某一方面一事无成,被别人鄙视称其废物,在另一方面说不定就是专家了,只是人们没有认识到。是不是?做灯笼有没有意思?”“有道理,有意思。爸爸,不过点上蜡烛是不是更有意思?”“哈哈!天黑了,点蜡烛,让大家欣赏一下我们的作品!”
“爸爸,明天我再做什么?”“只要你不常看电视,爸爸会教你做许多好玩的东西。”“好好,我学会做灯笼了……”
一盏大红的灯笼,在女儿、儿子的簇拥下,绽放在喜庆的夜晚……
春节在爆竹的笑声中还未走远,街上红红的灯笼排着队,站在风中,向元宵节快乐的招手……喜庆的滋味萦绕着人的心田,孩子放了寒假,大人的奔波止了步,期盼化作满足,一年的辛苦与忙碌,变成了一种红红的幸福。
元宵节文章2:热闹的元宵节
文/黄珺扬
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吃完香香甜甜的汤圆后就到城隍庙欣赏花灯。一路上,我看见许多店门前都挂着大红灯笼。我们来到公园,远远望去,整个公园人山人海,早已是一片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走进正门,映入眼帘是一条巨龙,它的龙须很长,从头到尾,一股豪气感染了我,再看它那挺拔的身躯,真帅!而今年的灯王高10米,重达3吨,相当于4人高的金马腾空而起,栩栩如生。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九曲桥,一朵朵荷花灯伴着荷叶。风一吹,荷花就像穿着粉色纱裙的小姑娘在翩翩起舞。一棵棵高大的树上挂满了蜜蜂、蝴蝶花灯,微风一吹,飞来飞去,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当我们往回走时,看到一群人在猜灯谜,人群已经把花坛围得水泄不通。我抬头看见一张谜条,上面写着:“我的心打一个字。”我想了一想,和爸爸分析起来:“我是吾,心是竖心旁,那就是个悟字吗?”我赶紧撕下谜条,挤进兑奖处对答案,果然是悟。太棒了!
到了八点整,“嗖嗖搜……”烟花喷上夜空,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星空,这时,在场的人都欢呼起来: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还真有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象。一个光彩夺目的花中皇后——硕大无比的大牡丹闪亮登场!颜色多得数不胜数:赤、橙、黄、绿、青、蓝、紫……比彩霞还丰富。
烟花们一个又一个粉墨登场,那优美的舞姿令我们眼花缭乱。这时的夜空就像一条变幻万千的锦缎,绚丽多彩,人们不停地鼓掌欢呼。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抬头望去,只见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是那么的可爱。周围的一切也显得那么美好!
元宵节文章3:背上的元宵节
文/倪雪萍
每到元宵节,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父亲,想起那温暖的背,心中的暖也随之柔柔地铺散开来。
小时候,我对烟花超乎寻常地痴迷。那五颜六色、光芒四溅的绽放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那时,我家的条件不太好,但父亲总能在捉襟见肘的日子里“奢侈”地买一些烟花满足我们的愿望。那些钱是他从牙缝里一分一角地抠出来的。为此,母亲还曾埋怨过。可他总是呵呵地笑着说:“没啥,娃们高兴。”
母亲的一场大病后,这种“奢侈”再没有了,父亲脸上的愁容越来越浓。到了元宵节,父亲愧疚地望着满脸失落的我们,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般。
家里的烟花没有了,我把希望寄托在外面。天不黑,我就催促着母亲做饭。当外面的第一声烟花响起,我的人已飞了出去。我跟在一群大孩子后面,看着火花的亮光,循着响声,跌跌撞撞地向放烟花的人家跑去。也许是个子小、跑得慢的原因,很多时候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地点时,烟花已接近尾声。失望至极的我强忍着泪水只得又随着快乐的人流奔向另一家……夜渐渐入深,烟花的姿影在夜幕中也渐渐变得稀落。回到家,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母亲脱下我的鞋,一下子哽咽了。父亲看见我那磨得满是泡的脚,默默地把它揣在怀里……
又一年元宵节到来时,父亲早早吃了饭。当我又打算“飞”出去时,他一把拽住我说:“走,妞,我背你去。”趴在他宽厚温暖的背上,我一下子感觉自己高大很多,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东头王根家开始放烟花了。”不知谁喊了一声,父亲下意识地搂紧我,迅速地随着大家跑起来。我搂着父亲的脖子,随着他身体的起伏,感觉自己像跳舞一样。美丽的烟花、快乐的心情、咯咯的笑声在背上缓缓盛开。“张三家开始放了……”“快,快,北头那家……”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父亲背着兴奋得手舞足蹈的我跑遍了整个村子,笑声洒满身后。那一年的元宵节是我最快乐的。
后来,每年的元宵节我都是在父亲的背上度过的。他背着我从东家跑到西家,一直跑到我上学,再不好意思让他背,他才歇下来。虽然没有了背上的快乐,可父亲背着我奔跑的身影却深深地烙在心里。
时光荏苒,多少往事都随着记忆的风渐渐飘落,但在父亲背上过元宵节的那段岁月,却是我人生中无论怎样打磨都不会褪色的记忆。那背上承载着太多的快乐、幸福和温暖。
元宵节文章4:元宵节的记忆
文/周淑芳
舞大龙、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童年的我住在农村老家,记忆中的元宵节是每年春节后最热闹的日子。
白天,十里八乡的表演队穿上鲜艳的戏装,早早地来到大街上,铆足了劲儿把最精彩的技艺晒出来。鲜艳夺目的服装,震耳欲聋的唢呐,看得我们几乎忘记了手中的美食。在那个物质和文化相对贫乏的年代,这些就是童年记忆中最高级别的享受。大人们这个时候也会相当“慷慨”地拿出几毛钱,给我们买糖葫芦、水果糖吃,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看到这美轮美奂的“仙女下凡”。
踩高跷是一项很有技术含量的活动。成群结队的人群中,有美丽的仙子手持荷花翩翩起舞,有白发苍苍的老汉拿着船桨游来游去,最有趣的是那个脸上画着白鼻子、三角眼的小丑,站在一米多高的高跷上,竟然能翻跟头……
元宵节还有一种表演叫背桩,就是下面一个大人身穿戏服,在地面上前后左右舞动,背上背着一个2米多高的架子,上面固定着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女孩,或者会是一个小男孩扮成的会翻跟头的小猴子,小孩儿随着大人舞动的节奏左右摇摆,飘飘欲仙。那时候的我常常幻想着有一天也能穿上那么美丽的衣服,画着粉白的脸蛋、红红的嘴唇,戴着精美的花冠,亭亭玉立在众人之上……然而,直到长大了,这个梦想也没有实现。
晚上的花灯,是元宵节精彩的高潮。那时候没有大型的灯展,每年寒假,除了写作业,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自己动手扎花灯。先将细细的竹篾剪成需要的长度,用蜡烛烧弯,再用铁丝固定,然后用五颜六色的皱纹纸糊上,最后在上面写上几个灯谜,中间放上一小截蜡烛。当然,这些都是在大人们的帮助下完成的。到了晚上,我们会拿着自己心爱的西瓜、荷花、兔子造型的灯笼挂在学校固定好的铁丝上,比谁扎得更巧、亮得更久……
随着时代的变迁、年龄的增长,元宵节的记忆变得越来越淡了,然而,在品味精美元宵、欣赏现代化歌舞、浏览大型灯会的同时,更怀念那难舍的亲情、浓浓的乡情。
元宵节文章5:家乡的元宵节
文/杨小华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后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各地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等习俗,最典型的就是吃元宵了。元宵即“汤圆”,它是以白糖、芝麻、豆沙等为馅,用湿糯米粉搓成圆形,水煮而食,其味道香甜可口。可我却吃不惯,主要是太甜太腻,还不易消化。
在我的家乡,元宵节吃的不是汤圆,而是一种叫“团子”的食物。“团子”的“团”字,是家乡人根据它的形状这样叫的。我查了一下字典,有一个米字旁的“团”字,简化后也是这个“团”字,故本人索性将其称为“团子”。团子是这样制作的:将淘洗过的大米磨成粉,和上一点水在锅里炒至半熟放置一旁,将腊肉、莲藕、胡萝卜等切丁炒熟了做成馅,然后把调好的米粉揉成橘子大小的圆球形,在中间捏一个窝放进馅料,再又将其揉搓成雪白光滑的圆球形,上蒸笼蒸熟即可。团子不甜不腻,口感很好,既能吃饱,同样和汤圆一样也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我的家乡在农村,元宵节这天,各家各户的女主人吃过早饭后,就会用水泡一些大米,等水浸透大米后将其捞起,铺开放在通风或向阳处晾干,再用石磨磨成粉。过不了一会儿,出嫁的闺女和女婿,以及儿子儿媳都已带上孩子过来了,这个家将不再安静。孩子们在各家院子里燃放着鞭炮,嬉戏打闹。女人们则走进厨房帮老人炒米粉、炒馅儿、包团子,并将过年吃剩的腊肉腊鱼拿出来,洗净剁好。能干点的女儿或儿媳这天还将亲自掌勺,除煎、卤、烹、炸外,在蒸团子时还会蒸一些新鲜的鱼肉和时令蔬菜。男人们就很悠闲了,或聚在一起抽烟,或相互说着今年的“财喜”(即过年打牌输赢情况)。整个院子都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太阳还未偏西,厨房就飘出了蒸笼里那特有的香味。在女人们的招呼下,男人们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一盘盘冒着热气的菜就端上了桌。最诱人的还是那一个个雪白的,圆圆的,拳头大小冒着热气的团子。三两个团子放在碗里,煞是可爱。一家人围坐一起,男人们推杯换盏,豪情壮语。此时的话题已撇开“财喜”,鼓吹最多的是自己今年的发财计划。女人们则一边吃团子,一边照顾自家孩子,偶尔也会插上两句,见自家男人醉话连篇时,也会忍不住嗔怪几句。
稍微大点的孩子,直接抓着一个团子一边吃,一边围着桌子嬉戏打闹。一不小心,团子掉在地上,滴溜溜地滚出老远,还未等他反应过来,早已被等候一旁的鸡鸭一拥而上,啄了个精光。等到太阳落山了,男人们的脸红了,女人们笑了,孩子们吃饱了、玩累了,整个乡村也醉了。
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但一家人会团聚一起,喝酒、吃团子、聊家常,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庆祝这传统节日,尽享天伦之乐,共享团圆之福。所以,出门这么多年,每当提起元宵节,我的心头掠过的依然是在家乡过元宵节的情景,那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脸庞,一幕幕热闹而温馨的画面,总是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元宵节文章6:元宵节之美
文/琳瑶
“不夜城中陆地莲,小梅初破月初圆。新年第一佳时节,谁肯如翁闭户眠。”元宵节,是过年的压轴大戏。元宵节,总是携一缕春风,带着祝福和欢乐,带着喜庆和希望,如约而至。
元宵节之美,美在爱情。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未嫁少女不允许自由外出,唯有元宵节可以结伴出门游赏,趁观看花灯之际,结识自己心仪的对象,所以元宵节在民间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有很多诗词,就是借元宵节来描写未婚男女邂逅之情的。北宋欧阳修词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寥寥数语,将缠绵痴怨的爱情跃然纸上。
元宵节之美,美在赏灯。元宵赏灯始于东汉,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你看,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门外月华如昼,男女老少街上观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可见当时观灯规模之大,甚为壮观。
元宵节之美,美在灯谜。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最迟起源于唐代,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载:“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在花灯上写谜语,把观灯和猜谜结合起来,使谜事活动从少数文人之间的狭窄天地扩展到民众中去,真可谓是一大创举,既普及了谜语,也为明代给“灯谜”的命名,提供了事实依据。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之美,美在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南宋姜白石对此有过生动的描绘:“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读来别有一番生活情趣。清代的大诗人丘逢甲在元宵节思念亲人时,情不自禁地吟道:“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节之美,美在一首首意境深邃隽永、韵味悠远绵长的诗词佳作;元宵节之美,美在清澈明亮的那一轮满月;元宵节之美,美在它为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过完元宵节,就意味着春节落下帷幕,一切都将步入正轨。
元宵节文章7:写在元宵节:生活中的小确幸
文/二当家
今天是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灯节。这一天,按照中国传统,是要做两件事:吃元宵(汤圆)和看花灯。
我在想,中国的节日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因为它不断通过人为地设置一个节日,像元宵节,通过吃美食(汤圆),赏美景(花灯),让你可以重视生活中的美好,去体味当下的幸福,这不就是我们现在一直在倡导的小确幸吗?
我觉得过好节,就是一个好的生活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你并非无师自通,它跟任何其他的技能一样,都是需要学习,需要践行,在今年的年初,我写了一篇文章《再见2016!》,里面就提到2017年,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让美好贯穿于日常的生活之中。
其实,小确幸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而在于自己的定义,以及当下的感受。
我的一位朋友,只是一个普通的白领,但她每天都会自己用心地做早餐,榨豆浆,烤面包,做沙拉,煎鸡蛋,做的东西都很简单,但通过摆放,角度,总是能做出美轮美奂的效果,然后发到朋友圈,坚持做了一年,虽然我们也不怎么见面,但从朋友圈的一系列的互动,看到大家还是很佩服她的品味和生活态度,无形中就让人不自觉地对她产生好感,然后大家渐渐对她产生了一个印象:一个热爱生活和认真生活的女孩,据说现在她的职业生涯也发展得很好。
我的另一位朋友,酷爱户外,每周只要有空,总是要去徒步,然后把自己的旅游见闻,也是发布在朋友圈上,里面很多美景,很多风土人情,虽然大家真要去找旅游杂志,可以看到更为专业的照片,更为全面的攻略,但大多数人并不会这样做,虽然他的东西不够专业,但大家依然在时不时他发的动态中,可以看到他的经历,继而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旅游达人,然后有问题也会请教他,这样他就成了一个领域里的小行家,也就收获了更多的人脉的资源。
前段时间,我的合伙人问我一个问题,我看你每天写那么多东西,怎么不考虑一个平台发发,这样可以快速转化回报,我告诉他,其实书写于我而言,只是一个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我能将自己所思所想,以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都能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在这个表达过程中,我有更多的灵感,有更清晰地思路,然后往往写完一篇后,我就获得了更为深刻的见解,或者心态的平和,在这个过程,我已经获得当下的回报。这是为自己而写。
但假如我要在一个平台上,通过写作获得变现,那么我就需要为别人(某个群体)而写,那么这个时候,我自己怎么想,就不重要,而如何写出别人喜闻乐见的内容,才是重要,显然我有更多的限制和顾虑。当然,这也并不是不可以,毕竟商业有商业的角度,只不过如果非要这么做,我会重新开一个号,而保留这个个人的思想自留地。
在以前,我一直觉得幸福是一个不太容易的事,因为连童话里,都在告诉你,王子和公主要经过很多的磨难和挑战,才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影视作品更是如此,男的成功,最好是草(diao)根(si)逆袭成为霸道总裁,你的是灰(nv)姑(diao)娘(si)蜕变为白富美,然后双双找到自己的幸福。但现实是,大部分的草根最终是成为路人甲,而灰姑娘都成了老姑娘。像香港电影《老笠》中那句经典的台词:你小时候人家怎么叫你,靓仔啊。现在呢,大叔啊。但别人呢,他年轻的时候,你叫他华仔,现在你都三十好几了,依然叫他华仔。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华仔。
正是因为我们对幸福有了太多的附加条件,于是我们才越来越难体验到幸福,于是时不时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时不时一首歌《成都》,时不时一个活动“24小时逃离北上广”就会刷屏,因为我们不断总觉得幸福不在自己身边,我们需要去旅游,我们需要去一个城市,我们需要回到一个记忆中“故乡”,我们才会幸福,然而,只要自己没有学会体味生活中的幸福,这些依然只不过是欲望,是欲望,就总是实现后会更加空虚。
我第一次觉得幸福是触手所得的,是因为读了金圣叹的人生快意事,里面连炎夏吃了一个冰凉的西瓜,金圣叹都会视之为人生的一大快意事,而这一点,相信每个人都能体会得到,那为什么你不会把它当成一个幸福呢,关键在于,你缺少了这种看待幸福的人生哲学。幸福其实是人们自己创造出来对抗人性的意义。在大自然的选择中,人只不过作为基因传递的载体,只要完成基因的传播就可以了,跟据大多数生物一样,出生,生存,繁衍下一代,然后死去。下一代继续这个过程。而人类不一样,虽然在生理上我们还是保留了大量的动物性,但心理上因为智力的发展,我们无法接受这个毫无意义的生命过程,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创造出文化,创造出宗教,期望在这个本质上没有意义的历程上,赋予它意义,而幸福就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终极意义。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了如何重塑自己的幸福哲学,既然幸福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个虚幻的概念,那么我们显然具备定义它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小瞬间,重新定义为幸福,然后在这个过程去不断实践它,慢慢地我们就会认为这一件事是幸福的,就像吸烟一样,本质上是反人性的,基本没有人第一次吸烟觉得很爽,但只要不断做下去,并赋予它意义,最终吸烟就会变成一种幸福。
写文至此,正是元宵节下午三点三十五分,书台的旁边是一扇窗,打开窗户,是冰冷的风,窗外的天空,白云朵朵,阳光正斜照进来,寒冬里一缕暖暖的阳光,也是十分幸福,不是吗?
元宵节文章8:闲话元宵节
文/李文旺
“过元宵,甘蔗俏”,这是老家家喻户晓的一句俗语。说实话,老家过元宵和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什么过元宵节吃汤圆,在鄱阳湖边的人们并不一定遵守这个规矩,有些人吃,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吃汤圆。但是,过元宵节吃甘蔗这个习俗倒是很浓,就像老家的另一个习俗——每到端午节就划龙船一样。老家人划龙船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划龙船由于组织中会出一些问题,每隔四五年,划龙船就会有人因为意想不到的原因溺水身亡,可是,这并没有阻住人们划龙船的热情。划龙船的热情之高可见一斑。
可是,元宵节吃甘蔗的习俗比端午节划龙船的习俗还要恒久、还要普遍。为什么过元宵节大家都喜欢吃甘蔗,老辈人说,元宵节吃甘蔗预示着一年的生活甜甜蜜蜜。有人问,既然是求个好彩头,为什么正月初一不吃甘蔗呢?我们老家人的解释是:正月初一到元宵节前,天气普遍较冷,不要说吃甘蔗,袖着手都觉得冷。到了元宵节,不管什么年份,立春的季节都该到了。一到立春,天气暖和多了,自然就敢于吃甘蔗了。
老家在南方北方交接的地方,可以说融汇了南北的许多习俗,并且取长补短。广东、福建等地的人们吃甘蔗的习俗我们也一样不少,像东北、河南、河北等地的人们常常看得到的雪,我们照样可以看到。所以,我为老家的地理位置感到十分自豪。
元宵节文章9:童年的花灯
文/阎建设
古时的元宵节也称“灯节”,正月十五看花灯、闹花灯,是不可缺少的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写诗“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唐伯虎也曾说“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农历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欢快的一面,大约因为是年的最后一天,过了这个夜晚,大家都又开始忙活了,孩子上学、大人上班,对外出打工者来说,这是最后一个团圆的夜晚。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元宵节是比过年更热闹的日子。不仅有香甜的汤圆、光彩夺目的烟花,还有各式各样的花灯。
上世纪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都不富裕。但每到元宵节,小孩子便会央求大人扎个花灯,要不然就花上两三毛钱,到街上的小卖铺买一个纸灯笼,纸灯笼通常有圆柱形、扁圆形、方形等,图案有飞天仙女、三国人物、清明上河图等,人物、风景栩栩如生。那时候,一个色彩艳丽的纸灯笼,足以引来伙伴们无数羡慕的目光。
我父亲是机械厂的修理工,因此扎个式样简单的花灯对他来说不在话下。父亲扎花灯时,我和弟弟则替他找竹蔑、彩纸,拿铁丝、浆糊、蜡烛。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学着做,做的当然是最简单的灯,如四四方方的箱子灯、棱角分明的三角灯。
元宵节的晚上,吃过晚饭,我们会迫不及待地点上灯笼,走出家门。顿时,一个个造型各异的灯笼在院子里穿梭,一条流动的花灯赶走了黑暗和严寒,街巷变得热闹起来。有调皮的孩子故意使坏,去撞别人的灯笼,不时,有漂亮的纸灯笼化为一缕橘黄的火焰,哭声、笑声、骂声闹成一片。
那时候的东方红广场经常举办灯展,还有邻郊县区农民的社火表演出现在热闹的街道上。这些表演中最好看的就是花灯,有龙灯、云彩灯、蝴蝶灯、花瓶灯等。龙灯是花灯中规模最大的一种,各县区都有自己的花灯,元宵节晚上同时聚到东方红广场,龙灯有锣鼓相随,云彩灯用唢呐吹打,蝴蝶灯、花瓶灯用笙笛伴奏,热闹至极。待到演出结束,人们都是满心欢喜,三三两两或留恋着继续观灯,或领着孩子回家去。节日的喜庆与快乐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那样真切,那样恒久。
元宵节文章10:比灯笼
文/于跃武
童年的元宵节,是我们孩童们的天地。我们总是拿着父母为我们制作的奇形怪状的纸灯笼,快乐无穷。
小时候,父母根本没钱给我买灯笼,我总是以哭闹、软磨硬缠的方法,来达到父亲为我做灯笼的目的。父亲答应后,会从堆在屋后的柴火堆上找来几根高粱秆、小木棍,然后找来细铁丝、彩色纸等。原材料准备好后,他就用高粱秆、小木棍做成灯笼骨架,然后用彩纸做面料糊在做好的骨架上面。灯笼基本做好了,父亲就用毛笔描画出简单的动物造型。就这样,父亲就为我做成了一个可爱的纸灯笼。灯笼做好后,父亲会给我几角钱让我买来几支红色的小蜡烛,点着一支固定在灯笼底部的小木棍上。
元宵节晚上,我和小伙伴们先后提着各自的灯笼走出家门。很快,乡村的村巷里便出现一个个略显粗糙的手工灯笼,小熊、小猪、兔子、小羊等五花八门的灯笼好似一个动物世界。虽然,小伙伴们提的灯笼都是手工制作的,但我分明看到每张小脸上盛满了幸福和快乐。
“来,我们比比谁的灯笼好看!”不记得是哪个小伙伴先开的口,但我们很快便聚拢在一起谈论起来,并讨论出了奖励办法。每一个小伙伴都是评委,我们对各人手中的灯笼评头论足。“小强手中小猪灯笼做得太胖了,鼻子也太离谱了吧!”“果果的小熊灯笼颜色太单一!”“琦琦的小马灯笼马腿做得也太短了吧!”最终,乐乐的小兔子灯笼无论是做工、色彩搭配、制作均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获得“冠军灯笼”称号。
乐乐说,那是他奶奶用了将近一个月才做出来的,是奶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的。我们一边羡慕乐乐,一边从各自的口袋中掏出一支小蜡烛,作为奖励交到乐乐的手中。乐乐赢得我们的小蜡烛,那年的灯笼就会玩得时间更长一些。
元宵节里,简单却不乏快乐。直到现在,我们每每谈起依然津津乐道。
元宵节文章11:难忘元宵节
文/张丙银
我的家乡坐落于鄂东地区的一个小县城,记忆里正月十五的这一天是非常热闹的,从早上到晚上,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我们充满期待的心跳声中姗姗来迟。一大早,换上崭新的衣服,一家老小就往县城赶去。而等我们赶到市区的时候,江堤上、街道两旁早已站满了人,这儿一群,那儿一伙,有说有笑的。不一会,空间就显得局促起来,人群队伍也变得更加拥挤了,到处都是人头攒动的情形。上午9点钟左右,游街表演节目便开始了,喧闹而嘈杂的人群也次第安静下来,渐渐将视线转移到了表演队伍上。
只见宽阔而空旷的水泥街道中间,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表演队伍一个个轮番上场:有着“咚咚”作响、边打边舞、声势浩大的击太平鼓;有着腾挪跳跃、形态逼真、活灵活现的狮子舞;有着形式多变、亲切自然、丰富多彩的扭秧歌;有着惊险刺激、花样繁多、家喻户晓的踩高跷;有着花棍旋转、上下盘旋、神采飞扬的舞龙……五颜六色的衣服,悠扬动听的乐声,把围观的人群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表演一直持续到下午两三点左右,直到所有的表演队伍离去,人群才慢慢地四散开来。逛街的逛街、做买卖的做买卖,大街小巷的各种生意也开始正式张罗起来,车铃声、吆喝声、叫喊声、欢笑声,在此时也汇成南来北往最动听的交响乐。
晚上的烟花和街灯也是元宵节里必不可少的节目。等我们吃完几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摸摸撑得圆鼓鼓的肚子,嘴里回味着糯米的香甜味道时,燃放烟花也正式上演了。一阵阵短暂而急促的呼啸声后,一道道烟花迅速升上夜空,将元宵节的夜空彻底点亮。红的像火,白的如雪,黄的似金,绿的如茵,在清朗的天幕上留下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既像天女散花,又像柳絮飘舞;既似百花齐放,又似孔雀开屏。
在观赏烟花之余,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悬挂着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栩栩如生的画图,既有耳熟能详的人物图,也有风光无限的山水画,当然最为精彩的要属那一年十二生肖的“头灯”——造型优美、内部不停变幻图案巨型的彩灯。我想此时引用前人的诗句“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最恰当不过了。但这热闹而喜庆的元宵节终是在灿烂的灯火中落下了华丽的帷幕。
在如今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下,元宵佳节渐渐地淡化成一个个若隐若现的简单符号,更值得在我们记忆的宝箱里好好珍藏。
元宵节文章12:元宵节,想起爷爷的灯笼
文/李金鹏
“元宵节挂灯笼,挂起灯笼闹烘烘,人烘烘,财烘烘,幸福日子兴隆隆。”每年的元宵节,老家的门前都会挂起漂亮的红灯笼,预示来年日子人财两旺,幸福美满。以前,家里的灯笼都是爷爷做,他的背有些驼,眼有些花,但手却灵巧得很。
爷爷是方圆百里最有名的手艺人。结婚的新人会请他做灯笼,木头撑圆了架,外面糊上红布,布上写好“福”与“喜”,既结实又漂亮;谁家生了孩子,会请他做“长命百岁灯”,灯笼做成长命锁的形状,上面写上孩子的名字,谁见了都竖大拇指;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爷爷会做“文曲星灯笼”,灯笼的外形是个戴眼镜的老头,手托着书本,别提多有意思了。
爷爷做的最多的还是元宵灯笼。村里百十户人家,大约有一半都让爷爷做灯笼,“业务”忙得很,有时一天要做十几个,手累得都拿不起筷子,父亲曾劝他少做几个,帮别人的忙又不收钱,大冷天冻得手都麻了,图什么呀?可是爷爷有他的主意,他说村里人需要他,都是乡亲们,能出力就出力。
爷爷的左手有两根手指断了,听他说是被红卫兵打的。几十年前,爷爷替别人做灯笼,人家为了表示谢意,给他一两旱烟叶子。这事让红卫兵知道了,不但把旱烟叶抢走了,还把爷爷的手指打断了,说抢旱烟叶是断“资本主义尾巴”,打断爷爷手指是断“资本主义方向”。
爷爷是个硬汉子,但不记仇。当年打断他手指头的红卫兵是刘大爷的二叔。爷爷和刘大爷关系不错,经常聚一起下象棋,刘大爷嫌他下棋慢,常说:“你手光哆嗦啥啊,快摸棋”,爷爷装成生气的样子说:“手指被你二叔打断了,不利索了。”事实上,爷爷帮过刘大爷不少忙。刘大爷老伴有病,几年前,爷爷做了很多灯笼拉到城里去卖,卖了钱给刘大爷家买草药。
我曾亲眼看见刘大爷流过泪,说他二叔当时太糊涂了,不该打爷爷,这么好的人,怎么会有“资本主义尾巴”?
现在回家过年,元宵节也会在那里过。不过,爷爷年纪大了,已经摸不动灯笼了,村里的灯笼都是从集市上买的。虽然好看,但人们都说不如爷爷做的好。爷爷摸过的灯笼,热呼呼的,能暖到心里去。
元宵节文章13:故乡的冰灯
文/王祥夫
春节一过,元宵节就跟着闪闪烁烁而来。元宵节是闪闪烁烁的,古人说的“花市灯如昼”,确实如此。在我的故乡东北,我不得不介绍一下那边的冰灯。
南国的灯笼大多都是竹篾为胎外边再糊以一层红纸,这种灯做起来比较复杂一些。而东北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提一桶水站在空旷的地方,然后用瓢把水舀上一瓢一瓢往天上洒,水扬到天上落下来就已经都成了冰花。这种洒冰花,在南方是做不成的,只有在极寒之地才可以完成。
说冰灯之前,我得先说一下吃元宵的事。我不知道有谁吃过用黄米面做的那种元宵,颜色是微黄的,有特殊的味道,和糯米粉做的元宵简直就是两回事。黄米就是黍,只不过是没剥皮的时候它才叫黍,一剥皮它便叫黄米,黄米是一种极其古老的农作物,佛家说的“一黍一世界”就是指这种东西。东北敬神祭祖都要用一碗黄米饭,清宫里敬神祭祖用的也是黄米饭。吃黄米饭必离不开两种东西,一是猪油,用最好的猪肚子里边的猪板油炼成的那种油,凝结后一如白玉,没有油,黄米饭化不开,用筷子是很难夹的,放一些猪板油在饭里边,这个米饭才会好吃,筷子才会听话。也可以用糖来替代,但最好是红糖,在黄米饭里放一些红糖,黄米饭马上就会变得很软和,很容易吃到嘴里。好像是,东北过去不产糯米,所以黄米是最软最黏最好吃的粮食之一,春节时候东北人都要做黏豆包,这就更离不开黄米面。至于元宵节做元宵现在还用不用黄米面就不好说了,但黄米面的元宵实在是很好吃,因为糯米其实是没有什么味道的,而黄米却有一股很好闻的粮食味儿,让人闻着亲切。
说回东北的灯吧。现在哈尔滨一年一度的冰灯展并不能代表东北质朴的冰灯,而只能说它是冰雕展示,真正的冰灯做起来其实很容易,找大小不同的水桶,用那种一敲“当当”响的铁桶,然后在桶里接上水,再把接上水的水桶放到室外去冻,千万不要完全冻结实了,一桶水,靠外边的一圈冻成冰就可以了,用个随便什么东西把桶上边的冰捅捅,捅开个窟隆,把桶里还没冻成冰的水全部倒出去,再把桶提到屋里放在火炉子边上烤烤,这样一来,你就很容易把一个桶状的冰壳子从桶里倒出来,然后,在这个冰壳子——冰灯里放上一根蜡烛,这个冰灯就算做成了。在我的故乡东北,到了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这种冰灯,而且家家户户都会做许多,从屋门口一直摆到院门口,从院门口一直摆到大路边,这样的冰灯会从晚上一直亮到天明。而且,冰灯的亮度远远要比南方的竹篾为胎再糊以一层红纸的那种灯亮丽得多,是晶莹剔透,真是好看。做这种冰灯的时候还可以找些红蓝墨水兑到水里,这样一来,就有了蓝色的冰灯和红色的冰灯可看。这样的元宵节冰灯只能在我的故乡东北看到,不过,在山西一带和内蒙古一带也可以做这样的冰灯。只说我这边,今年的气温好像是要比去年冷一些,元宵节这一天我也做了几个冰灯,放在我的露台上,比买的各种灯都亮丽好看而且质朴动人。这么一说,我又要怀念我的故乡了。
元宵节文章14:母亲的汤圆
文/谢祺相
每当元宵节临近,我总会想起母亲搓汤圆的情景。母亲搓汤圆极其认真极其细心,先用温水将糯米粉调匀,然后拍成圆圆的小饼,再把研碎调配好的芝麻或豆沙作为馅包进去,最后慢慢地搓,直到汤圆圆润细密。我曾跟母亲学过搓汤圆,由于没有足够的耐心,搓出来的汤圆总是不太圆,而且比较粗糙,锅里一煮,很容易散开。因此后来不再上手,吃母亲搓的汤圆,对我来说,就是无可比拟的美味。
元宵节是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唯一以所吃食品命名的节日。我们节日特色食品很多,例如春节吃饺子,但春节就不叫饺子节;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它们也都不叫粽子节和月饼节,可见元宵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每次看着母亲搓汤圆,那不仅是一份感动,也是一种享受。母亲微微弓着腰,手掌伸平,恰到好处的力道,不疾不徐的动作,总能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安宁和温馨。即使后来长大,离开了母亲,但每到元宵节,想想母亲搓汤圆的情景,便能体会到元宵节的节日气氛。
当然,汤圆也不都是在元宵节才吃,小时候,糯米收获以后,母亲照例会搓一顿汤圆给我们解馋。只是那时生活条件不太好,汤圆是实心的,里面没有芝麻花生之类香甜的馅料,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吃得很香甜。并且,这种纯粹的汤圆里,更能吃出糯米本来的粮食味道,那种软软的、黏黏的口感,让人在贫瘠的生活里找到一丝情感的慰籍。那时经常会想,糯米,本来是一粒粒的,晶莹剔透、修长饱满,可也只是一粒米而已。经过母亲用水浸泡,然后上石磨慢慢磨成米粉,再搓成汤圆下锅煮熟便成了难得的美味。也许糯米是无知觉的,但加入了人们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关心,这不能不说是糯米的一次生命升华。搓汤圆的一个“搓”字,是那么亲切、那么传神,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我没有问过母亲,搓汤圆时心里想的是什么,但可以猜得到,母亲在搓汤圆时,那温柔优雅的手势,那庄重投入的神情,恰如在抚摸儿女的小脑袋,把那被风吹乱的头发轻轻理顺。
过完元宵节,春天临近了,这是个让人无法安静无法拒绝的季节,很多儿女因为生活或工作原因与父母分别,我也不能例外。分别是伤感的,是揪心的,特别是母亲送别时恋恋不舍的神情和她头上渐多的白发,总让我心中不是滋味。这时口中还在回味汤圆的味道,感觉春天就是从汤圆里迸发出的一点绿,加上母亲的期望,加上对未来的向往,加上生活的激情,再点缀上点点思念,于是,每一个孩子都跟春天一起,在母亲的注视下花红柳绿五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