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的散文

请欣赏陪伴的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陪伴的散文1:陪伴是最美的爱情

文/念瑾

爱情是什么呢?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诗人元好问说:“爱情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词人纳兰容若说:“爱情是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钱钟书先生说:“爱情是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别人。”是啊,人的一生能够遇到一个挚爱之人不易,能够遇到一个愿意与你相伴一生之人更难。

有的人或许会问:“世间相爱之人何具之多,为何能够真正相伴一生的却寥寥无几呢?”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很难有人能够做互相包容,互相扶持吧。

我很喜欢也很羡慕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爱情,从少年时的相识相知刭老年时的相依相守,六十载春秋的磕磕绊绊,杨绛先生从未从未嫌弃过钟书先生生活上的“笨拙,”钟书先生对杨绛先生亦是不离不弃。

少年夫妻老来伴,这是多少人一生的宿愿,可最终能够相伴的人又有几人。朋友,如果相爱就许给对方一生的陪伴吧!陪伴是最美的爱情。

陪伴的散文2:书香陪伴不孤寂

文/路惠民

在我孤寂的时候,不由得不停的思考,捋顺那曾经看过的书籍和学到体会到知识,进而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衍生出自己独有的思想,支撑着自己一路向前,开创出自己独有的地。

在静下来的时分,我打开一本又一本书,静心地读,一句话或一段文字,总能激发出自己思想的火花,时不时地陷入那个斑斓多姿的广阔的世界,为那些曲折的故事,富有深奥哲理的语言,而经常牵肠挂肚;那经久传世的国学典籍里的语言让人感觉是那样的清纯,填补了思想中曾经的缺位,让心灵有了明显的归属,不再觉得头重脚轻,不再觉得自己如同一片无根的云,飘浮不定,无所归属。

打开曾经的读书笔记,自己的心得与写作本子,让自己重新走回温暖充实的记忆之中,那本子里的字里行间,总能把自己带回曾经的"灵感"爆发之时;曾经的一泻而下的情感思想里;曾经对周围事物的感悟,催促自省的过程中;催促自己不断积淀成长的历程中;让自己越发自信,越发崇尚一句话:"人的生命长度也许无法改变,但生命的厚度和宽度却能通过不断地努力得到改变。"那一行行看似不动声色的文字,总能召唤着我走上越来越厚、越来越宽的人生之路,不时地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塑造出自以为更加完美的人生旅程,让自己常常以一颗单纯充实的心,能无数次拥抱生活。

不断地读书,不停地笔耕,与缓慢之中不断地积淀,让生命变得厚重;让自己的德行水平得以提高,认真努力地诠释"厚德载物";让自己的生活时时处处彰显出风雅之味;是自己的心灵得以纯净,境界显得更为脱俗,在拥有风雅润泽的生活中陶然,让生活多一份情致,多一份令人舒心的美好,让生命的躯体周围折射出一种自己独有的文化风貌和情趣。

在不断增加的生命年轮过程中,不断地感悟到:在一个崇尚文化的社会"圈子"里,人的尊卑不完全是以物质为基础,文化素养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具有相当高文化素养的人,即使他的经济很是落魄,生活几近穷酸,但是他仍然会受到他人的倍加尊重,他的光芒绝不会因为落魄而褪色,甚至有时还会被推举为"一方圣人".因而可以说,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是做人的根本和源泉,文化知识的内涵和豁达、渊博,完全可以超越经济对人的影响和约束,我们必须正视文化的巨大力量,认可深深烙在国人身上数千年的文化烙印和文化积淀,我们的骨子里崇尚的是文化科学与高标准的做人规范准则。

闲暇之时,读几篇文章,写一点文字,做一定的积淀,沉思默想和灵魂进行对话,使生命中的一段时光中出现的浮躁之情远离自己,且渐行渐远,将那些虚浮的欲望从心底剔除。在读书过程中,融入其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彰显自己的风格;或穿越时空隧道,去和古人对话,与后人交流;不断地感悟出文字的魅力,展开想象的翅膀,回眸历史的曾经,快速地穿越历史的天空,畅想、憧憬出美好的未来;……或者赶个早起,去眺望旭日东升;夜幕降临,透过窗口观看升起的月亮,……欣赏上苍赐予的大自然美景,畅享生活的快乐与美好,探求得到幸福快乐的生命之旅。

陪伴的散文3:有你陪伴的青涩年华

文/L木睿

有没有那么一本书,陪你走过青涩年华,有没有那么一群人,好似你孤独热血,有没有那么一个世界,让你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有没有那么一个名字,顷刻浮现在你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年少时,你是否有过孤独而热血的梦。

初识龙族,是因为龙族1封面上的一行小字。这行字,没有刻意放大,没有加粗字体,更没有刻意的打造成鲜红的醒目颜色。它就那么小小的一行,却印进我心里,很深很深,很久很久。从初次见到这个句子,至今六年之久,我还是清晰地记得这句话,这个龙族最初打动我的句子。

翻开不厚重,不古朴,不华美的普通封面,迎面而来的,是风的气息。少年孤独的坐在天台上,眺望着远方灯火辉煌的CBD区想着那个穿着棉布裙子读《杜拉斯》的女孩,风的味道是孤独的,感伤的;女孩挽起酒红色的长发,伴随着高跟鞋疾走的清脆声音,银色的三叶草吊坠铃铃作响,风的味道是冷冽的霸道的;末日般的黑暗中,茫茫江面上亮光刺目,船尾的龙吼声和黄铜炸弹炸裂声,一起被狂风撕裂。书中的这个世界,忽而温情,忽而狼狈,忽而奇绝,忽而热血。轻启的书页里狰狞的展露着一个衰小孩的所有狼狈,所有孤独,所有求而不得。但是在衰小孩最衰的时候,大门打开,天使走了进来,目光如刀。从此,银色的三叶草,便成了衰小孩生命中最重要最不可侵犯的一部分。而这个红发女孩带来的全新的世界也向他张开了怀抱。在古朴华丽的车厢里,瑰丽的画卷徐徐铺开,被龙血染黑的的山峰上,巨龙的尸体从山顶垂到山脚,半朽的世界树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绝望,半人半龙的混血世界,经常出现事故的暴力学校,洒脱的贵公子,面瘫无敌的的刀客,和专业“洗煤球”的废物师兄,太多的未知侵袭而来。新的故事也慢慢展开。

我重临世界之日,诸逆臣皆当死去。

如果说第一部是孤独的序曲,悼歌的叹息。那么第二部的《悼亡者之瞳》就是一首沉重压抑的悲歌。火车站上活蹦乱跳的为了接一杯可乐探出半个身子的活力少女,拎着大包小包的零食,挤进房间的絮叨女孩,在北京地铁的隧道里吞噬弟弟的残暴君主。那一次,火红的玫瑰撒满法拉利的后座,镰鼬的鲜血泼黑地铁的隧道。在本该呼啸着地铁的狭小隧道里,狂怒的新生君主带着对整个世界的恨意,扭动着,复仇的舞蹈。面瘫师兄在看到女孩的瞬间,心里就已然崩溃,但是铁青的手指仍然固执的紧握刀剑,笔直的站在废材师弟面前。当一切都尘埃落定,苍白的赤裸的女孩了无生机的,躺在废墟之上,悲伤的龙的呜咽声似乎还回荡在小小的空间里。面瘫师兄,安静的将外套盖在女孩的身上,一语不发,面无表情,但是默默地,握紧手中的钥匙。“去找你的女孩吧!我把她的一切都留在那了!”

你陪我多少年,花开花落,一路上起起跌跌。

第三卷的卷首语是对那个日益成熟的衰小孩的告白,也是作者本人对万千读者的告白。在屠龙故事的第三卷里,卡塞尔学院的屠龙战场从中国转向日本,穿着和服刚下飞机就遭到日本警厅的通缉,并和日本黑道扯上关系。下潜分队冒险潜入神的居所——高天原,企图炸毁神,却不幸遭遇苏醒的死侍群。传输电缆却被切断,遭到队友出卖。酷似诺诺的酒红色长发的女孩,如天神降临,对逃窜的死侍冷酷的毫不留情的屠杀,却在看到一个奋力向她游来的笨拙少年的瞬间,嫣然一笑,将最爱的橡皮鸭子向他掷去。总有一些故事,从开始就注定了悲喜。在冷冻的死亡海域幸免于难的三个年轻人遭到警厅和黑道的追杀,逃亡途中,被一家奇怪的牛郎店收留。能屈能伸的本部精英,开始一边体验牛郎的生活,一边筹划反击。在一次对源氏重工的入侵中,衰小孩用开锁密码一路绿灯,在小魔鬼的设计下闯进女孩儿的住所。那个给他橡皮鸭子的女孩,穿着古意十足的巫女服,安静的坐在房间里。却在看到他的瞬间,雀跃着收拾行李,跟着他翘家。在小小的情人旅馆,公主欢快的打量着窗外陌生新鲜的事物,发呆,静坐,无声的用小本子和笔进行交流。窗外突然亮起的东京塔,电视机里重复的《东京爱情故事》,浅草寺的热情画师和和尚,都来自红娘团的倾力撮合,因为她们的努力,让小怪兽们得以拥有人生最美好的记忆。但是,最终,女孩还是成为了新生白王的祭品。而男孩只能在逼真的“戏剧院”亲眼看着

女孩的生命力一点点的被剥夺,直至只剩下一副干瘪的的躯壳。男孩愤怒的大喊,不要这样。但是,一切都晚了。逝去的,失去的,都不会再重来。

男孩打破幻境,无声的走到女孩身边,轻轻地将那块剥夺女孩生命的寄生物剔除,唯恐弄疼了她,从女孩的行李箱里,翻出女孩最喜欢的衣服为她换上。整个过程,男孩一直沉默,背负着悲伤,悔恨与内疚,克制着。但是当他看到每一个玩具的标签上都认真地写着他的名字,看到每一个他们一起去过的地方的明信片,看到女孩的回忆和眷恋的时候,一切的克制,理智,都溃不成军。你以为她是公主拥有全世界,但是在她心里,整个世界只有你们两。躺在这里的,是那个和你一起吃火锅的女孩,那个和你一起参加家宴,学着变得懂事乖巧的女孩,那个和你一起杀出重围,冷静下来却害怕的瑟瑟发抖的女孩,那个不安的告诉你,我们都是小怪兽,总有一天会被正义的奥特曼杀死的女孩,那个和你一起旅行,一起观赏日出的女孩,那个像小猫一样向你慢慢靠近,小心的把头枕在你肩上的女孩。

落尽红缨君不见,轻绘梨衣泪沾裳。

衰小孩站起来,用巨大的恨意,将新生的白王钉死在幽深的海底。但是,那个女孩,也再回不来。

最后的牛郎告别聚会上,衰小孩一如既往地狼狈着,女孩留下的支票,带着光芒出现,为他撑回了面子,但是,也让他痛到无法呼吸。男孩,也因此,真正的成长了,成熟了,也更孤独了。

你打开前方那扇门的时候,身后的退路就会消失,自始至终,你都只有一条路可走。

第四部书揭开了谜题,最后一层面纱的一角,但是故事却更加扑朔迷离。如果前三部的孤独和悲伤浓墨重彩。那么第四部的着重便在于抉择,取舍与坚定的信念。面瘫师兄的消失,诺诺被奥丁之矛锁定,凯撒的抉择。所有的一切都仍是未解之谜。但有解的是,泽殿终于成为完整版,诺诺终于认出三峡水库的狰狞面孔。这个关于孤独的故事,很长,但是再长的故事也有结局,即使,我希望,永不完结。

每一个人都能从这本书里看到自已年少时的影子,没有人热爱孤独,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摆脱孤独。宁愿山高水长,路遥马乏,我们的热血就像对这本书的喜爱一样,永不疲乏,永不褪色。

梦想,永远在路上,与孤独为伴。

陪伴的散文4:六一儿童节让诗歌陪伴我们,共同寻回那萦绕在心头的童年

文/在黄石

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阳光。我们的心儿像怒放的花朵,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六月是孩子们的节日,六月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六月的儿童欢天喜的,六月的阳光灿烂无比。六月是孩童茁壮成长的季节,也是我们重返儿时岁月的载体。

六一儿童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青年作家、诗人彭书锦的诗歌,带领我们一起回到儿时的岁月,让我们回顾童年的美好,共同拥抱六月。

《萦绕在心头的童年》
作者:彭书锦

六月的夏花绽放在阳光下
无数花瓣,在微风轻扬中
在最娇艳的日子里
——纷飞!
盼来了一年之中属于我们的
最欢喜的日子,在这天
我们跟朋友嬉笑打闹
并询问他们得到了多少恩赐
在这天,粉红的花朵贴上我的脸庞
以及那向日葵的微笑
别致的红妆,即将展示
在那梦想高飞,童真烂漫的舞台
这是我们可以高呼“节日”
它常出现在我的梦中
一遍又一遍地拍打着浪花
激起层层波动,穿上云端
那飞扬的花瓣,降落
躺在浪花上,睡在泥土里
乘着海风,架着快马
——来到我的跟前
这是属于我们的“节日”

(原载于2022年6月1日《台湾好报》副刊《西子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孩童,他天真、可爱、无邪、纯洁,一直萦绕在外面心头。六月的夏花恰似六月的我们,在这百花绽放、在这娇艳的日子里,随着清风飘飞在天空中。

儿时,我们是多么期盼儿童节的到来啊。我们在这天收获礼物、收获友谊。还记得我们的六一汇演,那初装粉在我们的脸庞,我们即将登上舞台,这是梦想的舞台,青春的舞台!

而今,这一幕幕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一遍又一遍地拍打着我们的记忆,让我们悸动、感怀。那美好的记忆就像一朵花瓣,刚开始在空中旋舞,而后降落,“躺在浪花上,睡在泥土里”。

今天,它又“乘着海风,架着快马”来到我们的跟前,向我们心灵深处的孩童诉说着烂漫的故事。

青年作家、诗人彭书锦一直致力于用诗歌塑造和传播美好,他的诗歌作品展现了青年一代的青春活力与精彩篇章,彰显着现代社会的文化自信。

读彭书锦的诗,如见夏花,心灵得到滋润,如沐清风,心田得到安憩;他的诗,更能够使广大人民激发起向上向善的动力,更加爱上生活。

陪伴的散文5:陪伴

文/郑天皓

周六,阴雨夹杂着雪花。

家长会结束后,我赶忙回家想吃顿难得的团圆饭。本以为会是一顿温馨的家庭聚餐,但推开门后,发现我错了。

当我推开门的那一刹那,我发现屋子里要比外面的天气还要阴沉。虽然屋内昏暗,但我通过模糊的轮廓依稀能辨别出奶奶静坐在椅子上。平日里以看电视为唯一娱乐的奶奶,今天竟没有看电视,只是双眼望着前方出神,默不作声。这样的气氛让我们很紧张,紧张到不敢呼吸。我盯了奶奶许久,奶奶盯了前方许久。越来越察觉情况不对的我打开灯,这时,奶奶才注意到我回来了。把头转向我们,看到我,奶奶的眼睛慢慢红润了,眼泪在眼眶里聚集打转却怎么也落不下来,想对我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她依旧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像受了委屈的孩童一般可怜。经过三番五次的询问后才知道,奶奶的委屈仅仅是因为家里没有人,奶奶给妈妈打了好几个电话也没人接听。我没有想到可以在三伏天没有空调的厨房里辛苦准备饭菜,在三九天劈柴,包揽着家里大大小小家务,不惧酷暑不惧严寒任劳任怨坚强无比的奶奶却会因为如此理由而落泪。这不禁让我心头一颤,此时的奶奶犹如《孟子》中的鳏寡孤独这四种人的境遇一般,无助孤苦,无依无靠。作为晚辈,我为自己没有对长辈尽到那应有的责任而感到羞愧,为自己理直气壮地享受家人对我的关怀备至而感到懊悔。想到这儿,我的视线开始模糊,为了不让家人受影响,我把眼泪强压回去,默默走向厨房准备饭菜。

晚上,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奶奶独坐在屋中的那一幕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不禁想到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自杀的现象。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都在提示着我,老人和孩子对爱与陪伴的渴望,同样也提醒着我作为子女以及未来作为父亲的责任。我想,当奶奶独坐屋中,一直未能接通电话时,她一定是害怕孤独,害怕失去我们。百感交集之中,我告诫自己:绝不能让家人孤独地度过晚年。正如《超级演说家》中王帆所说: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陪伴的散文6:榜样的陪伴

文/李淑菊

有一个人和一首歌一直陪伴着我们这代人的成长,这个人不仅影响我们的言行,更给那时的我们以无尽的热情和力量,让我们认识并理解了什么是榜样,这个人就是雷锋,这首歌叫做《学习雷锋好榜样》。我记得中学整整三年时间,每到周六的最后一节课,我们班的两个学雷锋小组都会分别去学校附近的副食店和粮店帮助打扫卫生,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助人为乐做好事,直到初中毕业。现在想想能坚持这么久,真是因为榜样的力量,而且那种乐于奉献的价值观一直在影响并引导着我们日常的生活,直到今天,在潜移默化中依然是我们的行为准则。

时光如梭,我女儿这代人,他们用“偶像”替代“榜样”一说,在年轻的心里各有属于自己的偶像。记得有个唱歌的组合“飞轮海”曾是她心心念念的超级神话,尤其是对其中之一的汪大东同学更是崇拜有加,汪同学一切被媒体曝光过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了如指掌。作为家长,我虽有担心,但因未影响她的学习成绩,而且她还效仿人家成立了自己的校园社团,校园生活很是积极向上,我也就不再过多干涉。甚至有一回女儿因拇指关节脓肿到医院开刀,在手术室内,心中默念的汪同学竟给了她神奇的镇定力量,才得以顺利完成手术,从此我再也不在女儿面前 质疑汪先生了。如今,女儿已是大学生了,春树君又变成了她心中的男神,这世界真是变化快啊!

时光不会停下它的脚步,如今不惑之年的我,早已对遥远的不曾谋面的偶像,以及被称为男神女神的人物不再有多余的想象,但心里依然会有榜样的存在。在一群文友中,清风便是我的榜样,自从我认识她,她就一直保持笔耕不辍的状态,每天都在不停地写,影评、社评、散文、随笔等等,总有文字不断见报。每次当我懒惰或得意时,看到她一如既往地不急不躁地写着、发表着,我就感觉羞愧,一位五十开外、琐事缠身的人还依然这样踏实用功,我没有人家的灵性,怎好意思偷懒和自得?于是,将心头疯长的毛毛草用力地拔掉,调整心态,主动与这位老大姐保持队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能激发责任和激情,激荡我们的心灵,他如同一根标杆、一盏明灯,指导着目标,指引着方向。也正是因为有榜样的陪伴,无形胜有形,无声胜有声,才让我们在生活中勇气倍增努力前行,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愿你我心中一直都有榜样陪伴!

陪伴的散文7:因为有你

文/杨艳

习惯了有你的陪伴,习惯了和你一起哭笑,习惯了和你一起自由不羁,尽情欢乐……

因为有你,寂寞时不再孤单。

那个雷电交加的夜晚,爸妈都不在家,我独自一人不敢入睡。于是,拨通了你的电话,找你聊天,向你诉苦,顿时间你就悟到了我内心的恐慌,二话不说,挂断电话,跑到了我家。看到你大汗淋漓的样子,我内心的窃喜涌上了心头。那一夜,我们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彼此谈天说地,分享着内心的小秘密,就这样,直到天亮。那一刻,你用大姐姐般的体贴陪伴着我。

因为有你,冬天里不再寒冷。

那个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早晨,由于来的匆忙,把羽绒服忘在了家里。那几天我感冒了,你看着我瑟瑟发抖的样子,二话不说,从你的箱子里把羽绒服拿给了我,我问你:“你不冷吗?”“你认真地回答我:“我不冷,身体好着呢。”我用惊讶的表情看着你,你却用命令似的口气跟我说“快穿上衣服,你看你那弱不禁风的样子,还在感冒呢。”那一刻,你用大姐姐般的体贴照顾着我。

因为有你,失败时不再躲避。

模拟考试的成绩让我忧心忡忡,特别是分数很不如意,一科失败,两科失败……我整天垂头丧气,唉声叹气。这时,你递给了我一张纸条,首先是一个醒目的笑脸映入了我的眼帘,接着就是一行行用红笔写下的文字:“不要灰心,不要丧气,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这就是一次模拟考,没考得好,我们还有机会,好好总结一下不足的地方,一起加油吧!”看着这张满满鼓励的字条,我笑了,也在后边补了一句:“对,我们一起加油。”那一刻,你用大姐姐般的体贴鼓励着我。

三年的时光有你陪伴,我的生活里充满了欢乐,只可惜时光是短暂的。三年里,我们成长了,也蜕变了;三年里,酸甜苦辣我们一一尝遍;三年里,喜怒哀乐我们一一经历;三年里,有感动,有留恋,有温馨……

陪伴的散文8:有温度的陪伴

文/马婧

时光匆匆,飞逝而过,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这一秒孩子还在蹒跚学步,下一秒他已长大成人。我们都知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陪伴都是最好的。

就拿做作业来说,“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一写作业时,鸡飞狗跳”这一调侃之语,夸张中映射出家长陪孩子做作业就好似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多陪伴,不仅没有助力孩子成长,反而无意中让孩子产生了厌学、依赖的心理,适得其反。

脾气火爆型的家长,看到孩子动作慢了一点或稍一写错,就连声呵斥甚至直接上手,本来好意陪写,却反而让孩子在诚惶诚恐中战战兢兢地完成;另一种亲密无间型的家长,则会全程紧密关注孩子,写一题家长就检查一题并马上指明错处,这样一来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如此,是在“押着”孩子完成作业。这样的陪伴,有些弄巧成拙,丧失了亲子的温度,也失去了教育的智慧。

孩子需要的是陪伴,不是“监工”。我们应该明确,陪伴的主要任务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帮助孩子正确地思考与解决问题,绝不仅仅是坐在孩子身边,更不是空耗时间。单纯的耗时间的陪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相反还会增加彼此的怨气,父母觉得做了很大的牺牲,而孩子却感觉是在被监控。陪孩子做作业是必要的,但也要讲究方法。放学时,用平常的语气和孩子聊聊:今天有哪些作业、哪科比较多、完成起来可能会有什么困难、计划先从哪一科写起?自然的聊天中就能帮孩子对自己的作业安排进行有效的引导。

陪伴无关时间长短,而在乎质量高低。高质量的陪伴,在我看来是以身作则,投入时间的同时,也关注与孩子的平和交流。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提到对女儿的教育时说:“我们对女儿钱瑗,也从不训示。她见我和钟书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就这样,安安静静,在同一个空间下,在同一段时间里,一人一个书桌,互不干扰地学习着、工作着,这样孩子就知道父母与自己都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这样的陪伴也才是不孤单的。

学习艺术特长时,温和地陪着孩子,多用欣赏的眼光去捕捉他每天练习时的点滴进步,真诚地表扬他的努力;课余,抽出时间来陪孩子读读书,文学、历史、地理等,在亲子阅读中丰富他知识的积累;周末,陪孩子外出走走,公园、博物馆、图书馆中,静静讲述你口中的世界,聆听他眼中的未来……给孩子最好的陪伴,让陪伴更有温度!

陪伴的散文9:陪伴是对母亲最好的爱

文/李剑红

我有一位女同学小张,她每个月去母亲那里一至两次,尽管这样,她的母亲还是常常打电话,让她回家看看。小张很不高兴地对我说:“我妈也真是的,我每次回家都给她留钱,她怎么还是不断地让我回家呢,难道我留的钱还少吗?她可真是的。”听了小张的话,我就知道她不懂母亲的心。我说:“母亲真正需要的,不是你的钱。她需要的是你能陪她说说话,聊聊天,哪怕,你就算不说话,只要静静地陪在母亲身边,那么,你的母亲也是快乐的。”

当我们很小的时候,母亲是强大的,她会事事为我们遮风挡雨,细心呵护着我们。如今,她已经老了。如果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她心里会是多么的孤独和落寞。这时候,母亲的心理就像孩子的心里一样,希望得到孩子的陪伴,孩子的夸奖和孩子对她的肯定。

我们小的时候,母亲怎样照顾我们,我们就要拿出同样的耐心和细心去好好陪陪年老的母亲,好好照顾她,多和她说说话,让她感觉开心一些。

母亲老了,儿女们就成为她的依靠,她能够经常地看到儿女们,看到他们生活得很好,这就是母亲最大的快乐。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只要母亲还健在,儿女就是她永远的牵挂。有母亲的孩子是幸福的,不要嫌她老了爱唠叨,她的每一句唠叨,都是对我们无尽的爱。这种爱,如果没有死亡,她永远都不会放手。朋友们,以后多抽出时间去看看自己的母亲吧!多陪着她说说话,多听听她的唠叨,多用眼睛注视着母亲。多吃几次她做的手擀面,多吃几回她亲手包的饺子。当我们吃着她做的饭,和她轻言细语的时候,就是母亲最幸福的时刻。

陪伴是对母亲最好的爱。多去陪陪妈妈,在她还活着的时候。不要等到她离开我们,再去后悔。到那时,一切都晚了。子欲养而亲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母亲是我们人生中最慈爱,最心疼,最牵挂我们的人,让我们把更多的爱回报给她,让她在晚年时,得到更多的快乐。

妈妈,只要您还在,孩子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一定多多陪伴您,因为我懂了,陪伴是对母亲最好的爱。

陪伴的散文10:享受两千米的陪伴

文/邹定军

整整一年了。女儿上高中以来,每天晚上,陪伴女儿回家,成了我雷打不动的一件事。这种陪伴,我自认为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无比幸福的事情。

从学校到家,正好是四里路,两千米的距离。

每天晚上9:30,夜自习结束的铃声必定会准时响起,划破寂静的校园,听起来是那么悦耳。守候在校门附近的父母们也必定是在这个时候,放下手机、停止交谈,把他们等待的目光投向校门,仔细搜索自己心中的那个牵挂。

女儿性子急,说从我,一般出来得比较早。走出校门,总是习惯性地和熟悉的叔叔阿姨们挥挥手,微笑一下,算是打个招呼。接到女儿,也就结束了一个晚上的等待。我总是第一时间把手伸过去,牵起女儿的小手,走向我们固定停车的地方。女儿喜欢车子,她说,车子是我们流动的家。

为了节约时间,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开车回家。进入高中以来,学习非常紧张。女儿的时间都是机械地设定好了的。一般回家后,迅速洗漱一下,还要自学一个多小时。

从学校开车回家,两千米的路程,尽管只需要5分钟,但是我和女儿似乎都非常享受这段短暂的时间。

在车上,女儿很愿意把学校、班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分享给我听。比如,哪个老师的课讲得好;哪个同学听课的领悟能力强;哪个男生的作业做得飞快;今天学校的早餐很好吃;今天的体育课终于没有被占用;今天的英语夜自习老师开恩播放了一部美国大片……一路上欢声笑语,很是兴奋。

当然也有沉闷的场景。有时候,女儿上车后,一言不发,问一句答一句,甚至懒得回答。

这个时候,也许是科考的成绩不怎么好。对此,我总是安慰女儿:学习,尽心尽力就行了。生活,不只是非赢即输。

这个时候,也许是在学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对此,我总是开导女儿:凡事,要记人好处,看人长处,帮人难处。

这个时候,或许是上了一天的课,身心俱疲,纯粹只是想安静一会,让高速运转的大脑休息片刻而已。对此,我总是专心专意地开车,尽量不去打破这个平静的时刻。

如果女儿一上车,要求打开她最爱听的英文歌曲,那必定是心情超好的时候。女儿对英语情有独钟,学得比较轻松。每次考试成绩都数一数二。前段时间,她表哥带了一个美国的女朋友回家,女儿应邀作陪,和美国友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应对自如。这一切,得益于她一直以来爱听英文歌曲,爱看原版美剧。

高兴也好,郁闷也好,能够陪在女儿的身边就是比什么都好。

陪伴的时间不在于长短,哪怕只有短短的5分钟!关键是有女儿这样一个人,愿意让我每天晚上去等、去陪!于我来说,每个晚上花在回家路上的时间,都是浪漫的,都是幸福的。

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偶尔会选择跑步回家。

女儿喜欢跑步。她说,跑步回家,是一种解放,更是一种释放。就像被发射出去了一样,感觉好极了。

每次跑步回家,我们父女俩一前一后,或并排而行。我们相互加油、鼓劲,朝着家这个永远都不觉得远的终点一路狂奔,此刻,世界与我们无关。一路聆听心脏的跳动,任由清爽的风拂过我们的面颊,那种凉快、那种舒服,让我们忘记一天的疲乏,忘记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每次跑到终点,站在家的门口时,我们相互击掌,享受大汗淋漓带来的快意,庆祝坚持到底带来的欣喜。

陪伴女儿回家,少了应酬、少了聚会、少了出差、少了自由,但是一年下来,我却收获了自己内心的平静;收获了女儿发自肺腑的笑容;收获了我们父女间心领神会的默契。

莫言说:我负责两种人。生我的人,我生的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就是这样,牵挂着、陪伴着、限制着、烦恼着、享受着;当我们走过,当我们回首,却发现这些陪伴的过程是那么生动、那么美丽、那么值得。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为了我们这些生活中的相互陪伴更加久长,我们要让自己健康着、快乐着、幸福着,偶尔,我们还要让自己醉着……

陪伴的散文11:最可贵的是陪伴

文/原上草庐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年头,有人一直相陪,渐渐快成为稀缺品了。以前国人喜欢家族群居,三代乃至四代同堂是常态,后来计划生育,小家小庭盛行,那种热闹劲渐至消隐,大部分人慢慢就习惯了独处。社会的发展使然不是说改变就改变的。时代进入老龄化,于是身边是否有人相伴就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即使是夫妻也有先后后走之序,后走的谁人陪伴?有人相伴不仅是幸福而更是奢侈品了。

无疑现在的社会很功利,大家提倡奋斗,似乎活着就是为了名利,为了工作,于是联系人与人的一些纽带渐渐就断裂了。我们宁愿为了一部名牌车加班加点不惜搭上健康,更是减少了陪家人的机会,可是一旦拥有了名牌车就会快乐吗?事实上并非如此,会升级版在等着你,于是你只有奋斗拥有再奋斗再拥有,蓦然回首,那些应该陪伴家人的时光便不见了,而我们也习以为常了,以为这就是人生。

也许有人会说,经常陪家人在外人看来是无能的表现,是无所事事的标志,其实不然,这才是人生应该拥有的态度。为了生存,宁可陪机器,陪电脑,陪客户等,就是没有时间陪家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自己没有能力安排好工作与休闲的关系呢?经济大发展,许多东西被扭曲了,这其中包括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少能看到一个家庭那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家终归是一生的港湾,但有人就偏偏不明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其实一生最富有还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相处融洽的家人,只是,许多人在耗费了时光耗尽了健康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一切已无法挽回。有人会说这就是命,其实这是由自己的态度决定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方式过人生,难道就不可以吗?奋斗了一辈子,来了守着空荡荡的当初令我们热血沸腾的房子回忆人生,我们许多人后半辈子的生活就是如此。你还以为你为之拼搏的那些是必不可少的吗?你还以为你的人生就必须是那样过的吗?

现在已经有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换一种活法了。趁年轻到处走走,趁年轻谈谈恋爱,趁年轻多陪陪家人,趁年轻所散发一些天性。说远了,能够重视陪伴亲人的人是能够得到亲人的理解和陪伴的。那些团体精神强的人更有吸引力,人们更愿意在其左右。没有陪伴就如同黑夜里乜有灯光的照耀。珍惜陪在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吧,因为这不会是永远。

陪伴的散文12:依稀旧人影

文/江南

珍惜陪伴在你身边的人,我们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谁先来临!

我自幼是生活在奶奶家的,因为奶奶眼睛得了青光眼,近乎已看不见,所以父亲一直照顾她,工作也没找,大多都是短工,随着别人的应诺而去的,记得小时候我大多时是没玩伴的,只有记忆中故乡那游曳飘摇不定的云彩,和梨树核桃还有樱桃树作伴。在后山,就是小菜园背后有一棵杏树,我常常爱爬上那棵树玩,现在却只记得春时满天樱花飞舞……

种植梨树周围到处都是黄土,而且中间还有一个小凹洼,而我就经常用小盆子接水倒进凹洼里,然后和着黄土,捏娃娃,像我小时候是没艺术功底的,捏出来的大数都是缺胳膊少腿,但却也陪伴了我孤寂的时光。

奶奶也会时常从屋里走出来,毕竟一人憋久也不习惯,出来透透气儿,虽然眼睛已看不见,但生活了多年的房屋,对于周围环境也是十分清楚的,这时她会喊我,陪我一起玩,坐在一张小椅上,给我讲一些小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已是夕阳沉沉,斜晖穿过她的花发,望向昏黄天空和欲沉的落日,自己觉得也十分好看,这时父亲也已做好了晚饭,一家人彼此坐着吃饭,是一和谐场面,这段时光度过了幼时的童年。

随我年龄的增长,读书的年龄到了,而我奶奶她们住的是个小城镇,为了让我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把我送入了县城,我母亲一直有病住在我外公家,县城里外公家在,所以我也被送入了外公家,而我姐则是在更小的时候送入了外公家,因为奶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也只能支撑着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所以外公外婆压力也大了,但好在有着娘娘,舅舅他们的支持,如今我和姐姐也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也已步入大学,奶奶家里也不经常去了,到了新年,和姐姐去看望他们一次,每次去都是感慨万千,无论是奶奶还是父亲,头发越来越少,颜色也是从黑逐渐变为花白,头发油油的,也不像我们爱美的年轻人一样,一天洗一​次。可惜当时的我也不懂事,每次只想快速逃离,年龄段的代沟,我已不懂与他们如何交流,曾经的依偎已变成逃避,曾经的悉心问候变成了历来的问答,而我也很疑惑,小时候的我和奶奶关系亲密,父亲不在时只想粘她,而如今到底是怎么了?我看见小时候的我正在天真地望向如今的我,而现在的我也没得出答案,故乡奶奶家那一片云也是悠悠晃荡着,悄悄淡出了我的记忆。

至我和外公外婆住时,条件好了许多,我也可以花钱不在像以前的我那样,一元两元的花。我也有了许多漂亮衣服,我也挺感激这一切。家里一直都是外公烧饭,做饭做菜可香啦,每次我姐放假回到家里忍不住会说还是家里的饭好吃,顺便吐槽一下学校的伙食,变胖了也会说家里的饭吃太多了,不行,外公在菜里油放多了 现在想起这些也是美好的回忆!如今外公外婆年纪也越来越大,平时摘葡萄,买东西的体力活也会交给我们年轻人,皱纹也逐渐爬向他们的脸庞,老态更加显现出来,而我以后也会更加注意,不会因为让我干活,从而满脸不耐烦而抱怨,现在细想,也怪自己太年轻……

现在还记得大家婆,大家婆脸上永远是挂着和蔼可亲的样貌,她最喜欢叫我松儿,每次小学初中放学路上碰见大家婆,她总会慷慨的给我一些零花钱,生怕我没用的,每年新年去送礼,她总会给我们小孩儿最吉祥的数字,六八啊之类的,钱虽少,但是这份心意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现在她人已不在,和青山融为了一体,长眠于世,但我想只要我们记得她,她永远也没离开,而是化作了自然陪在我们身边。

花鬓白发的他们,皱纹也一天天的增多,我亲爱的人儿们啊,我只愿岁月能够宽容对待他们,青春时的年华已全然不在,为了哺育儿女,也花了年轻时的心血。希望以后的日子里他们能好好生活,颐养天年,我们作为晚辈也应关心关注他们,不要以后悔之莫及。希望春风十里驻,回他年华姝。

世上每个人都会容颜衰老,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韶光宛转,几时绿芭蕉,几时又红樱桃……

逝者安息,生者更应背负他们的期许而活!每一个人都是不甘死去,死亡意味着冰冷、孤独…我们能做的是埋葬他们,永远记住他们!因为一个人真正的死去是最后记住他的那个人的去世。不知在那青松深处,在那沉穆的墓碑前……不知后人又能记否他们的名字?

花儿落了明年又开,昨年芳华又有谁记?但毕竟是自然,没有感情,一切也只是遵循着自然规律,荣极必衰。没有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而我们是人,只为身边人与自己而活,与众携手,背负前人遗愿,揣藏自身梦想,于此前行!

昔人驾鹤西挥,时人泪泗心碎。

仰天啸叹如醉,力不随心而为。

细雨脉脉日颓,光阴汝伴我随。

春芳秋月不休,竟不知汝已悴!

长风起然花褪,流光湿眼春飞。

日去羽丰愧悔,心痕难言哭归。

——《忆昔人》

——幽谷剑兰生

陪伴的散文13:收音机的不了情

文/冯硕

收音机曾经陪伴我走过那个最艰苦的年代,现在回想起来都历历在目,那个时候谁家里要是有台收音机的话也算得上是富裕家庭了,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记得那是在我六岁的时候,父亲买回来一台崭新的收音机。后来得知为了买收音机,父亲花去了大半个月的工资,母亲气得和父亲大吵大闹,我们全家也为此吃了近两个月的咸菜。物质生活虽然暂时出现了困难,但是却大大的丰富了精神生活,收音机成了家里不可缺少的一员了。

童年的收音机给我带来了太多地快乐,我每天双手撑在桌上,傻傻的看着这个“说话”的怪东西,内心从没想过这个怪东西会成为一直伴随我左右的朋友。当时的收音机没有调频只有中波,听到从里面传出邓丽君的美妙歌声时,我就兴奋不已,还要跟着唱上几嗓子。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准时播放单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杨家将》,更是期期不落,即便到了吃饭的时候,也要听完评书再吃。后来,我又喜欢上了小喇叭节目,每天下午四点,收音机里会传出“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的欢快音乐,孙进修爷爷那亲切、悦耳的声音把我带到了神奇的童话世界里。

突然有一天,收音机罢工了,我捣鼓了半天,也没有任何声响。我决定把它打开修理,当我对着一堆零器件左看、右看的时候,我发现原来这个东西还真不简单。幸亏我有搭积木的底子,这点东西难不倒我。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原来里面缠了一颗“线”,我毅然决然的把那颗线拽了出来……当父亲惊讶地看着惨遭毁坏的收音机时,狠狠的瞪着我,说不出一句话。从他的眼神我知道,收音机报废了。

参加工作以后,我攒钱买了一台小型半导体收音机,虽然做工一般,但能收听到清晰的调频台,工作之余丰富了我的生活,即便走路的时候也要插上耳机。收音机增长了我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成了我不可缺少的“伴侣”,经常是陪着我进入梦乡。

现在与人谈起收音机,许多人都认为已经过时。朋友经常取笑我,这都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有电视、网络、微博,谁还用收音机,太土了。我不想改变他的看法,正如他无法改变我对收音机的喜爱一样。收音机的最大好处在于我们有时可以一边做事一边可以听节目,这是很多媒体无法替代的。更重要的是,在那个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年代,收音机承载了我的美好童年。

陪伴的散文14:书籍陪伴我成长

文/李想

我的读书故事要从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说起。

那时动画片《奥特曼》风靡全球,四五岁的我也被“卷”入其中,凡是关于奥特曼的一切我都喜欢,动画片、玩具,还有关于奥特曼的一些画册和漫画书,起初我只看书上的那些图片,时间长了,好像不能满足我的欲望,就吵着妈妈给我讲解,妈妈当然很乐意。于是,每晚睡觉之前,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讲给我听,我听了一遍又一遍仍感到津津有味,直到我能把整本书自己讲下来为止。虽然那时我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是又总让妈妈再给我买新书……

我最初的“读”书就是这样开始的。到了一年级学完拼音之后,妈妈就给我买带拼音的书,鼓励我自己看书了。到了二、三年级我就能自己看书了,即使有的字和词语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大多数也能“猜”得出来。

我最感兴趣的书就是关于军事方面的,直到现在也如此。当时,妈妈为了扩大我的阅读面,想让我看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但收效甚微,因为我觉得那些写历史的文字不仅枯燥无味,而且艰涩难懂,直到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套书,这套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观念,让我慢慢地爱上了历史。这套书就是根据名着《三国演义》改编的《幽默三国》,作者周锐打破了传统的写历史书的手法,对于历史事实和人物的描写,他加入了许多幽默、诙谐的语言,让读者在哈哈大笑的同时,能轻松地了解历史,这套书共有10本,我翻来覆去都看了很多遍了,爱不释手。读完这套书后,我写作文的水平似乎也提高不少呢,写作时也喜欢在自己的作文里面加一些幽默好玩的词语,这样我的作文既生动又风趣。接着我又读了周锐写的《幽默水浒》、希利尔的《世界史》等许多历史方面的书籍,还有一些国家领袖、将军的人物传记我也是看得如痴如狂。

上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又推荐了一套历史书《明朝那些事》,这套书内容较深、写作手法更高超,因为他的幽默不仅仅是让读者读完之后一笑了之,他的幽默是发人深省、刻骨铭心的。读完这套书之后,我也学会了在写作文时做到不仅要幽默,而且要让人感到意味深长。

现在,我的阅读面又扩展到了科学、地理、漫画等,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我懂的也越来越多了。伏尔泰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我会在书的海洋里继续遨游,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做一个更棒的我。

陪伴的散文15:故乡的洛峪河

文/吴成杰

故乡的大河陪伴我度过了快乐时光,满载着许多梦想。无论走到哪里,我对故乡的大河的思念仍然无法释怀。

家离县城七十里,车沿着蜿蜒的公路向前行驶着,离村不远时,车拐过一道大弯,突然间视野开阔了。天空蔚蓝,树格外的绿,野花开得特别鲜艳,水清亮,哗哗的河水一如既往奔腾着。伴随着阵阵悦耳的鸟鸣。一群喜鹊从远处飞来叽叽喳喳地落在河边。河边洗衣的女人说着笑着,羊群悠闲地嚼着青草,老牛缓慢地迈着步子摇动着尾巴驱赶着苍蝇,牛犊子在小路上卷起阵阵灰尘哞哞地叫着。杨柳青青,婀娜多姿,这条河叫洛峪河。

太阳红艳艳,碧绿透明的河水环绕着村子,从山脚下静静地流过。高大的白杨映在水里,浓浓的绿荫覆盖着河面。垂柳枝头缀满沉甸甸的花絮轻轻地拂过水面。风吹粼粼的波光冲刷着长满苔藓的大石板,摇晃着没在水澡的小草。温暖透蓝的晴空,一团团雪白的云朵飘移着。云影垂落在河滩上,在草地翻滚着,轻轻地划过水面,消失在河岸。忽聚忽离的燕群钻进云层,再次飞出紧紧地贴着水面飞向河岸茂密的树林里,风在小路上荡漾,扬起的灰尘的落在庄稼地,迎风吹着脸颊凉嗖嗖的,庄稼地沙沙声传到河边,一只灰色的野兔竖着尖尖的耳朵锐利的眼睛警惕巡视着周围,猛得跳上一条土坎迅速地钻进庄稼地。天空晴朗,气候温暖。蔚蓝色天空挂着一轮太阳,温暖的阳光洒遍大地。闪烁的河面小鱼游来游去,色彩绚丽的鹅卵石在清澈的河水中熠熠生辉。

从老屋到大河沿着一条崎岖的小路要穿过一片碧绿的庄稼地。河滩上长着没膝深的蒿草,有着一条人畜践踏过的小路直通河边。炎热干旱的季节,河水小了,往昔水流湍急的地方成了河滩,野草散发着醉人气息混合庄稼成熟的甜蜜味道。从老屋一路小跑来到河边,衣服还没脱就迫不急待地一头扎进清凉的河水中,在河里玩累了,便躺在河滩上,仰望着天空飘浮的白云,眺望着起伏的山岗笼罩着一层乳白色的雾气,在树林上空盘旋,穿过山谷,舔着山崖,袅袅炊烟与白云融为一体。倾听着牛羊嚼动野草声音,耳畔萦绕着深沉的河水声,许多年过去了,我仍然会在夏季来河里游泳,对这条大河更是无限的眷恋。

陪伴的散文16:罩子灯的 陪伴

文/张建树

1978年,我正在村子里的大队部上中学,为了全力以赴冲刺中考,老师要求我们毕业班的同学要上早晚自习课。

早上到教室里还是漆黑一团,那时候乡下没有电灯泡,我们就每人从家里端来一盏煤油灯,一边学习,一边吸着灯芯飘出的黑油烟气,一开始都还觉得很好玩儿,没人在意有什么后果,后来许多同学觉得身体不适,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有的咳嗽加剧,一口一团黑痰。家长和老师这才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于是号召同学们到城里去买罩子灯。

罩子灯很科学,在灯的底座上加了一个玻璃罩,灯芯大小可以随意调,灯光很亮,点燃起来没有一点油烟,既美观又卫生。每个罩子灯才一块二毛钱。家里富裕一点的就一人买上一盏,家里穷一点的就两个人兑钱买一盏。一早一晚用过之后,再小心翼翼把灯放好,特别还得把灯罩取下保存好,用一团软纸塞在里边,外边再裹上一层。

这盏罩子灯一直陪伴我到中考结束,我也顺利地考上了高中。后来进入高中后学校的条件大有改善,这盏罩子灯不再派上用场,被束之高阁。

光阴似箭,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每每看到家里的这盏罩子灯,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快乐的学生时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