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文章

请欣赏安康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安康文章1:东关烟火

文/汪海玉

安康,取安宁康泰之意,有着吉祥的名字,同时也是山美水美的小城。清晨,人们还在睡梦中,最先醒来的是晨雾,乳白色的烟雾,氤氲在汉江之上,整个安康城处于烟雾之中,若影若现。东关,是安康醒来最早的一条街,参差不齐的吆喝声,遇到熟人见面,没有过多的寒暄,相互问一句“吃了没”,便是最好的招呼,就是这样的长长短短、平平仄仄的喧嚣,唤醒安康的一天的开始。

老安康人都知道东关,百年老铺子一家挨一家,老宅深巷,清真古寺,房屋不算高,比不了主城区的高楼,最高也不过几十来米,幽深的巷道,青石板铺就的道路,来来回回穿梭的脚步,古老而神秘的老城又充满了活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烟火,在东关水西门,望滚滚东逝的汉江穿成而过,因为水运缘故,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东关这一片儿的水运是整个安康,乃至陕南的主要交通枢纽,当年的东关曾是中国西部黄金水运之一,南来北往的客商,歇下脚,咥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泡馍,听一阵阵清脆婉转的汉调二黄,早已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因为近水,所以造就了曾经的辉煌,因为近水,所以历经斑驳沧桑,1983年对于老东关人是苦难的,一场特大洪水冲垮了东堤,洪水进城,东关老城区一片汪洋沼泽,淹没了许多的百年老字号,流失了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记忆。灾后重建东堤和近几年新竣工的四桥遥遥相望,如长龙横卧。每每夜幕降临,越来越多的人,或是从西关到东关,或是从东关到西关,对自己的足迹寻访。那东关社区,一片叠一片的青瓦,瓦面肆意滋长的青苔,生长着老东关的苦难、辉煌、沧桑的心事。夜深了安静、舒适的安康,在这里的时光很慢,偶尔几家星星点点还亮着的楼灯,朦朦胧胧,透过窗纸望去,灯影下的姑娘影影绰绰,这窗,这灯火,这人;等我,等他,也等你。

有美景地方,就有美食,东关绝对算得上是安康的美食一条街了。除了清月轩,清雅斋,永泰祥这些叫得响的老牌子,余下的每一家小吃商铺各显身手,如蒸面,烧饼,油酥子,米线,豆腐脑等等一系富有民族特色美食,满目琳琅,各种风味的小吃被他们锻造的炉火纯青。有着浓厚传统的东关特色的精美菜肴,先后接待过美国、英国、挪威和北京等外地友人慕名前来的客人,并获高度好评。这里是与安康的繁华截然不同的风景,能深刻感受到安康的烟火气息,走大街过深巷排着长队,只为舌尖上的这一口地道安康东关美味。

上班、回家周而复始的两点一线,每天穿梭在东关之间来来回回数次。客居安康东关已久,渐渐的融入了老东关人的生活里,早点要不是一碗蒸面,就是咥一碗扎实的羊肉泡馍。东关的羊肉泡馍,每一家我都了如指掌,要说印象最深的算得上是北正街的马忍芽羊肉泡馍。

马忍芽羊肉泡馍营业已经有了50多年的历史。刚过而立之年的马星星便是店主,传到她这一代已经是第二代,从她记事开始,父亲就在经营羊肉泡馍,后来她接手了父亲的泡馍馆。之所以马忍芽羊肉泡馍好吃,是因为选用地道的陕南山羊,常年活跃在秦巴山间,渴了饮富硒山泉水,肉质鲜嫩香滑、肥而不腻,廋而不柴,吃起来口感绝佳。再者就是处理得当,无膻腥味。一次闲聊,问了她是不是有绝密配方。性格豪爽的马星星毫无保留的告诉我,他们每天中午就选择好鲜羊肉、羊杂,清水漂洗数次,保证干净,洗净后切成大块,应顺着肉的纹理切,以片状最易入味、烂熟;羊肉放入锅,掺入羊骨、羊肉羊杂、茴香花椒佐料一起文火慢熬10小时左右,汤色白而浓郁,香而不膻;熬汤时要专人边熬制边搅拌,一是要不停打沫,使汤汁不焦,从而掺味,二是以保每一块肉都能入味,等鲜肉羊杂熟透之后自然冷却,切成小块。

马忍芽羊肉泡馍的馍馍更有讲究,炖肉的同时,面粉适量放入盆中,应放入少许盐水以增加馍的口感及韧性。调味的话,可放入少许孜然粉;加少许水揉成较硬的面团,盖上醒20分钟。醒开后,用高筋粉揣面团。此过程反复,保证每醒5-10分钟一次面团,并反复揣揉面团三至五次,硬度到自己揣不动为止;将面团揪成大小相同的剂子,擀成圆片,放入炭炉中,盖上盖子小火烙馍,反复翻面饼馍,保证两面酥软香脆,烙好的馍撕成与烟嘴尺寸;加入锅中熬制炖羊肉的原汤,放入盐调味将馍丁倒入碗中浸泡,并准备好生抽、陈醋、香菜、芹菜榍调制,拌匀后等待2、3分钟,美味已沁人心脾,勾起食欲。

从早上到中午,马忍芽羊肉泡馍小房子挤满了品尝羊肉泡馍的顾客,大多数都是老主顾,也有慕名而来尝鲜的外地人。因为马星星家羊肉泡馍作为一种记忆传承,作为老东关的文化符号,早在2012年就被汉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牌列入区级非遗。随着东关民族特色餐饮街的建成,成为安康一张新的发展名片,2014年央视《远方的家》专题报道。客居安康的我,远方是家和乡愁,近处东关是流连忘返的美食,这些极具地方性的美食,在一代代人的手中传承,在一代代人心中生根,在每个老安康人心中,依然偏爱。

晚上的东关,更是不甘寂寞,虽然比不了北上广深的饕餮盛宴,但是每一位像马星星这般好客的安康人,举杯之间的觥筹交错,没有大都市痛点的小城,瞬间被烟火气息填满,不管是归人,还是客居过客,不妨轻叩一方小院,放下心情,喝茶聊天,谈论饱经风霜、依然撩人的老东关,每一个安康人魂牵梦绕地方。我们不否认,生活不只是诗和远方,还有我们脚下的小城安康。

安康文章2:一抹残阳醉凤山

文/陈春苗

安康是个山城,许多奇山异水不亚于全国各地的盛景。大巴山的山系中有一个林壑幽美山峦叠翠的山脉叫凤凰山,凤凰山中又有个高峰叫作鸡山寨,也称作大东山,也许是相对于西边的凤头而言为东山吧。

大东山的四季和朝暮都有景观,而日落是最有意思的,你可以极目千里,看着夕阳在你的视平线以下缓缓坠落,看着那个給万物以生机的“救世主”在你的脚下俯首称臣。没有日薄西山的悲凉之情,没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惋惜之情,只有“行至山巅我为峰”的豪气和“一览众山小”的霸气!

平常的日落,不过是云裁落日,残阳饮血,红霞漫天,万山披金,最后完全坠落,把光明丢给星月和灯火。平常的落日简洁明快,她火辣辣的浓艳让你不可抗拒,不容迟疑的决绝让你来不及惋惜。

可是雨后的落日就不一样了,就像一个妖娆美女多了一层面纱,又像少妇穿的开高衩的垂踝旗袍,勾人魂魄,引人无限遐思。

雨停了,混沌的天地开始收起云幕,只见云归云,雾归雾,各自在各自的领地里策马奔腾。似海啸,排山倒海;如飓风,席卷一切。瞬间,天空似被撕开的帐幕,云开始有了形状,比攢起的雪堆要明亮,比堆砌的棉花要飘逸。天幕也变成了透亮的蓝色,整个天空越来越像雪浪轻漾的海洋。风似乎还是不遗余力,云朵越来越薄,越来越透亮,像探戈一样的节奏,像现代舞一样的狂热,最后归于轻舒水袖的舒缓和轻淡。

也许是高空以下的水雾回落了,也许是天上的云都通过什么渠道流转到了山间、山头。它们迅速的汇聚,在山头凝成云朵,在山涧织成锦缎。还有许多散兵游勇继续在奔腾,寻找归路一般。转眼间,所有的散兵游勇已归队,条条素锦铺满山壑。

不知何时,西方的天空已是霞光万丈。落日是半个透亮的黄点,近处的云层一片通红,再远一点的云层就是曛黄的了。西天的云层整个是暖暖的橘黄。天空由远而近,曛黄,浅蓝,湛蓝。

再向下看,太阳落下的地方不是山,而是海,是云海。黛色的山有的露出点山尖,有的露出了半个山体,蒸腾的云海从脚下一直延伸到海天相接的地方,延伸到太阳落下去的地方。几缕霞光射向海面,浮光跃金,忍不住紧追着这层金光看,想看看会不会有金鱼跃出。

不知是眼睛看累了,悄悄的休息了会,还是有个魔法师一下收回了霞光。天际线上只有一个亮黄的月牙了,近处的天空酱紫越来越多,云海罩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

转眼间,天海又十分的分明了。天际线处一道金光,天空一片曛黄,云海上面的金纱若有若无。浓浓的白色云海显得比天空更加厚重沉稳,而这厚重沉稳的云海就在你脚下,那是一种莫名的踏实,仰望天空时的遐思都比不上这份踏实的惬意。可能这就是为什么老人们常说:人应该脚踏实地,不应该一高兴就把尾巴翘上天。

最后,天际只剩下一抹黄,云海染了山的黛色,群山罩了夜的黑衣。

雨后天晴的黄昏,站在大东山之颠,领略了风的狂欢,享受了色的盛宴。当最后一点曛黄像残羹冷炙撤退了以后,人的心也如这短暂的黑暗,无比沉静安宁。

安康文章3:城里的麻雀

文/张朝林

安康城市里的麻雀,是见过世面的麻雀,性格胆大妄为,走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它们灰不溜秋的身影。它们谁也不怕,或两三只在树上“叽叽喳喳”上下跳跃,或一两只在你的身前身后跳来跳去。你一跺脚,它便“嗖”的一声飞向前去,落在绿化带乔木上盯你。不怕人便罢,车来了也不怕,汽笛按响,顶多向前飞几步,又停下望车。

我喜欢屠格涅夫的《麻雀》,那是一只勇敢的麻雀,充满伟大母爱的麻雀(我不知道那只麻雀是雌是雄),它在强大的猎狗面前,临危不惧,用自己渺小的力量战胜了猎狗。我更喜欢冯骥才的《珍珠鸟》,那是几只可爱、胆小的鸟,由于人和鸟的彼此尊重,产生了超乎自然力的信任。看来,无论是人类、自然、社会,只要彼此尊重,才会和谐相处。

安康城里,看不到群聚的麻雀,都是一两只行动,偶尔看到三五只麻雀,跟在一群鸽子的后面飞翔,让我激动不已。是不是麻雀也染上了“世俗”?如同居住在单元楼里的人们一样,对面互不认识,独往独来?

在家乡,麻雀是团结的、群居的、美丽的——你看它的毛色,花纹鲜明,靓丽可人,身材矫健,动作机灵。盛夏,桃树、李树上,总有几十只麻雀栖息在上面,叽叽喳喳吵闹,若是受到惊吓,一团黑云腾起,绕着桃树、李树飞旋,它们总是峦着一棵树、一片竹林、一片山野、一个村庄,不离不弃。黄昏,更是麻雀的天下,成千上万只麻雀,沐浴晚霞,在村子的上空盘旋、闹叫,时而盘旋成一个黑压压的椭圆形,时而盘旋成一个螺旋,整个村子都浸泡在“叽叽喳喳”的闹声中。暮归的人们在麻雀的闹声中,走进村庄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最后一抹晚霞落尽,麻雀们便飞进竹林里,竹林成了麻雀的合唱大厅。此时,若有一只鹞子飞入竹林,百鸟顿时静音,接着便“轰隆”一声,栖息在竹林里的麻雀、斑鸠、喜鹊纷纷腾起,四处逃窜。故乡的夜幕里,鸟影晃动,撩起鸟潮,撩动夜幕。

我居住城市的窗下安装着空调压缩机,压缩机的背面,是一对麻雀夫妇的“家”,它们衔来杂草、鸡毛、棉絮,垒起一个小小的窝,每天早晨我被它们叫醒,就坐在电脑前敲打几段文字。起初,小两口站在压缩机上,隔着窗纱,歪着惊恐的脑袋望我,我放慢打字的速度,用漫不经心的眼光看它们。慢慢的,它们敢于跳到我的窗台上,隔着窗纱和我对望,我也用信任的目光回视。一只大胆的家伙,用尖尖的嘴,啄纱窗,和我挑逗,我只拿我的余光看它,继续打字,任它们啄。啄了一会,那只站在压缩机上的麻雀一声呼唤,它便跳走了。

妻子害怕麻雀的小窝损坏了压缩机,几次想捣毁。我说,它们建起一个家很不容易的,由它们去吧。就这样,我和那对麻雀夫妻为邻居,彼此尊重,相安无事。

过了一段时间,我听到麻雀窝里“唧唧”吵闹不停,我打开纱窗,伸出脑袋一看,原来是它们喜得贵子,四只毛茸茸的小家伙,挤在一起,张开大嘴巴讨吃,煞是可爱。这时,不知那对麻雀夫妻从哪里像箭一般射过来,落在压缩机上,跳来跳去,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叫着,惊恐的小眼睛里,流露出哀求的神色,似乎随时准备和我决斗。我明白了,它们是害怕我伤害它们的孩子。我知趣地把脑袋收回来,关了纱窗,继续做我的事情,它们吵闹了一会,就回到窝里了。

爱和信任是彼此的。从此,那对麻雀夫妇更加信任我了,那四只小家伙开始展翅飞翔了,那对老麻雀时不时也领着那几只小家伙,栖息在我的窗台上,啄我的纱窗。我想,那也许是对我爱的亲昵和表示吧!

安康文章4:潜入春风润安康

文/柯贤会

这个春天很寂静,静得突如其来,静得让人措手不及,静得没有开春的鞭炮声,没有走亲访友的脚步声,没有猜拳行令的吵闹声。

公交车、客车、出租车停运,就连私家车也很少见到,集贸市场、酒店饭店和商铺挂上了歇业的牌子,社区、村道、路口设置了防疫的岗哨,开学延期,庙会取消,景区、公园、影院、游乐场大门紧闭,人人都宅在了自己家里,看电视、读书籍、刷抖音、玩游戏、做饭练厨艺,万不得已出门都戴上了口罩,遇见熟悉的面孔望而却步,也不再靠近。

看着每天不断更新的疫情数据,似乎听到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泣,感觉山村在落泪,城市在颤抖,江河在呜咽,天空在悲鸣。这个春天真是太寂静,静得揪心、静得可怕、静得让人窒息。

然而,在这个寂静的春天,我们也听到了冰冻泥土松动的声音,柳条嫩芽萌生的声音,迎春花开吐蕊的声音,感受到了一种汹涌澎湃、热血沸腾的力量。

“若有战,必召回,战必胜!”在疫情面前,众多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出征参战,挺身而出,别离亲人,舍生忘死,义无反顾奔赴重灾之地武汉战场,他们以生命重于泰山、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冒着被病毒感染的生命危险,毫不畏惧,采取一切手段诊治抢救病人,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的生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无所畏惧、敢于担当的英雄精神。

我们还看到近万余名设计、建设者与疫魔争分夺秒,在江汉平原一片泥泞的沼泽地上,以“中国速度”“中国智慧”,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奇迹般拔地而起,众多人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和风霜雨雪大、路途远等各种困难,紧急筹措急需的医疗物资器械、生活必需品,通过各种非常规举措快速送到医院等各个地方,有效保证了抗疫战争需要,他们诠释的是一种愚公移山、排除万难的攻坚精神。

自进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争以来,无数人员放弃了休假和休息,舍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推迟了订好的婚期,将未断奶的婴儿送到父母或公婆家寄养,带病坚持工作不下火线,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需要,他们就会在哪里,他们奏响的是甘于奉献、不怕牺牲、忘我工作的时代最强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干部职工、学生农民、民主党派、机关企业、商会银行和海内外无数中华儿女,以情同手足、血浓于水的关爱之情,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驰援武汉,他们一个个蕴藏着爱心和温暖的善行义举,弘扬的是血脉相连、安危与共、扶危济困、见利思义、团结互助的中华传统美德。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的口号响彻祖国大地,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磅礴力量、打赢疫魔战争的号角。疫情不退,我们绝不退,誓与疫情战到底,14亿中国人以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筑起新时代的长城,使中华民族历经风雨毅然挺立在世界东方。

如今,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国大部分地方道路开始解封,商户开门营业,市场开市交易,工厂开机生产,企业进行复工,打工者踏上征途,大地也开始回春,冰雪消融,树木吐绿,花儿绽放,南燕起程北飞,而这凝聚着众志成城、不畏生死、不怕困难、能打胜仗的抗疫精神,也随着这春风吹遍神州,滋润大地,护佑华夏,永续安康!

安康文章5:一袋米的故事

文/李永恩

老家陕南安康,农历的8月过后,市场上就有新米卖。

一日,在集市上转悠,看到朴实的农民兄弟面前摆放的一袋袋新米,闻到新米散发出的沁人香气,我就想起了一袋米。

那一袋新米,是母亲送给我的。

18年前的一天下午,听说母亲的身体不适,放学后,我决定回家去看看。母亲听说我回家的消息,提前就把饭做好了。我一回家,母亲就把饭菜端上桌。

母亲平时是喜欢喝两口的,喝的酒,都是自家酿的米酒。可能是遗传的原因吧,我们兄弟几个虽然从来没有练过酒量,却是都能喝上一些的。

一边喝着家酿的米酒,一边和母亲说着话。母亲说:你教学生的事是大事,不要操心我,我的身体好着呢。看到母亲泛着红润的面色,听到母亲说话时干脆的嗓音,我放心了,准备饭吃过就返回学校。

当我准备出发时,母亲说:你现在不要走,天黑了再走。

我有些疑惑。

但是看到母亲那双深邃且闪烁了一下的眼神,蓦然间明白了。

母亲吃完饭,把碗筷收拾整洁后,又忙碌开了:取来一个大竹匾,平放在地上,把父亲打的装在箩筐里的新米挪在旁边,又取来了竹筛子。母亲要筛米了,我知道母亲要给我一些新米。

因为兄弟多,妯娌也多。那些年,我们家的条件差,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家就很少安生过。父亲是个老好人,一旦发生矛盾,争吵时父亲总是一言不发。母亲的性子刚烈,受不了委屈。母亲为了少生气,哥哥们均在成家后不长的时间,母亲让他们单吃另过。然而,家虽然分了,嘴仗却并没有少吵。

我是唯一和母亲没有争吵过的。一来是我从小就好像很听母亲的话,二来我是15岁考上师范学校以后,就一直在外地学习工作。后来工作调动,虽然离家很近,却也是十天或半个月回家一次。

我生怕因为母亲给我新米,被妯娌们知道了,会跟母亲闹别扭。那几年,父亲和母亲自食其力,一年收的粮食极其有限,她怎么可能给5个已经成家的儿子人人都送呢?除非她们两位老人喝西北风。

于是,我对母亲说:我不要,你们慢慢吃吧。如果吃不完,可以卖一些,用钱大方些。

母亲听了我的话以后,深情看了我一眼,似乎很了解我似的说:我知道你的意思。这样,你晚上抄咱家后面的小路走,没事的。

一霎时,我眼睛湿润了!

那一年,我刚成家,之前因为两次工作调动,因为生病住院,又因为当时的工资太低,日子过得很是恓惶。母亲知道我的情况,所以她想方设法援助我。

因为母亲想的周到,事后我也没声张,母亲送给我一袋新米的事,除了父亲,家里成员没人知道,像秋风刚刚掠过流淌的汉江面似的,又像秋雨无声滋养着刚刚收获的庄稼地似的,所以整个家庭也就没有发生丝毫不愉快。

现在,兄弟们的日子过得都很好,日子挺滋润的。有时我和兄弟们无意间说起这件即将过去了20年的往事时,兄弟们说:还是我们的老娘伟大着呢,当时她不那样做,我们兄弟间的关系会有现在这么好吗?

现在,母亲去世已12年了。但是,每当想起这一袋新米的往事,我就会想起我的母亲,就会想起母亲的处事方法,就会变得更老练更成熟些。怀念母亲!

安康文章6:瀛湖之行

文/洁骜小仙

安康之行的第二天是瀛湖和香溪洞。虽然仍然下着雨,可能是由于坐车不长时间就到了景区的缘故吧,一改昨日的阴郁,今天一切好像都变得快活明朗了起来。我在景区门口买了雨衣和鞋套以免被雨淋湿影响心情。

听船上安全员说,瀛湖是个人工湖,大概有77平方公里的辽阔。坐在游船上游览瀛湖,只见瀛湖被群山环抱,湖里星罗棋布着众多岛屿,岛屿和群山近处都是葱郁的绿植,远处被烟雨云雾缭绕笼罩,给人一种诗般的朦胧和虚无的美丽。半山腰以及山脚下,面湖而建的房子便让人倍加艳羡。岛屿上大多都是人造景观,游船把我们带到金螺岛岸边,人们登岛游玩。

这个岛屿主题好像就是对美好爱情的祈愿。虽然是人造景观,但人们兴致不减。刚进门便可以看到许愿池一个海螺女娉婷的雕像,许愿池后面是寓意同心结连理的爱情树以及天使之翼,再后面还有爱心秋千很是别致。左侧则是象征牛郎织女会面的鹊桥。中心景观左侧是螺峰塔,塔高似有四五层,每一层塔壁上都画有中国古老而又美丽的爱情传说,虽然有点粗制滥造,但它们的所表达的意境都是美好的,也没有影响游览心情。人们在上面热情留影拍照。与罗峰塔相对布局的好像叫做婚俗博物馆,里面陈设了各种民间结婚时的场景再现和物件,这就给了游人提供了很好体验的场景和拍照的道具,所以不分年龄、性别大家照片拍的很是放飞自我。

我是被横梁上悬挂的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打动了。对于吴越王钱镠,我是先通过这一句话知道他的,然后通过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杭州宣言”知道了那个人的伟大之处的,根据余秋雨的描述,钱镠以大当家的身份对杭州那座城市进行了系统的整治,对杭州所形成的现有的美丽和生态有着不容杭州后人忘记的贡献。当下,抛开他的政治身份和社会贡献不谈,单那一句柔情蜜意的话语便让他成了万千女子心仪的人儿。唉!爱情,这个亘古不变永久不衰的话题,在我看来,它是人们生命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现在想来,人社会性中很多的爱恨情仇都源于这一份原始的情愫,它衍生出了情感中的很多牵绊纷杂,但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和感知能力,却重来不曾随科技的进步和生物的进化而退化一丝一毫!古今中外不分你我,都希望有那样美好的情缘,所以这世上才有的那么多的爱情传说和故事,或者以唱咏的形式被人们口口相传,或者以诗赋形式被人们记录歌颂,或者以小说曲目形式被人们缅怀遐想…这是多么神奇的情愫啊!但是,很多美好的爱情却又是悲伤的…唉!或许,这种残缺的美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吧!不过,此生拥有,残缺,又何妨?人生本就不完美…

安康文章7:新年三愿:家人安康,不改善良,心态乐观

文/李思圆

1

光阴似箭,在时光的悄然飞逝中,我们即将迎来辛丑牛年。

不知你是否发现,每到逢年过节,我们最常祝福他人也最常祝福自己的,就是平安和健康。

只有自己身体健康,才有更好的资本和底气去做你想做的事、爱你想爱的人。只有家人和朋友身体健康,你才更有努力和奋斗的动力,也才更有强大的情感支撑和精神依托。

新的一年,愿你和家人安康。无论何时都请好好爱惜自己,少熬夜,少生气,吃好饭,睡好觉,作息要规律。只要健康在,一切美好就皆有实现的可能。

2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顺境有逆境,人人都有自己的苦和累,人人也都有自己的坎和难。所以,人与人之间不必互相纠缠,更不要互相为难。

对他人的无心冒犯,大度一点,不必斤斤计较;对他人的无意伤害,包容一点,不必去记恨;对他人的偏见和误解,看开一点,解释清楚了就不必再耿耿于怀。当你宽了别人的路,也就宽了自己的路。

新的一年,愿你不改善良,能帮人就帮人,不要事不关己就冷眼旁观。有时,一个小小的善意,就能帮他人渡过难关;有时,一句简单的关心,就能帮他人走出泥潭;有时,一次真诚的鼓励,就能帮他人找到自信。

无论是对身边人还是对陌生人,都请始终保持内心的良善。

有句话说得好,“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你总要相信,好因有好果,好人有好报,善良才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大的护身符。

3

新的一年,愿你心态乐观。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沉沉浮浮、坎坎坷坷。我们当然都希望能始终一帆风顺,但事实上,不顺也是生活的常态。

遇到无理取闹的人,不必过分纠缠,毕竟时间宝贵,你还有更重要的人值得去在乎和守护。遇到坎坷曲折的事,也不必过于纠结,你要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无论多大的苦和难,总会过去。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不开心过是一天,开心过也是一天,何不带着笑脸去面对生活。

那些好的会带给你快乐,那些坏的也会带给你成长。比拥有一个万事如意的人生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当你的心态好了,一切都会变得更顺。

新的一年,放下必须放下的,忘掉该忘掉的,将往事清零,才能轻装前行。

4

挥别庚子鼠年,我们即将迎来辛丑牛年。

新的一年,愿你和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新的一年,愿你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善良。新的一年,愿你无论遇到好与坏,都能坦然地去面对。

感谢过去一年,始终不曾放弃努力的自己,也让我们用更多的努力,去迎接崭新的一年。

安康文章8:安康的一处山水

文/范超

左边的山像虎,虎视眈眈,右边的山如龟,龟步徐徐。傍山脚的是路,绵绵而去,偎路基的是河,潺潺而来。

河里蹭蹬着一些石头,石头上点缀着几粒人,其中一个是我。我从俗世来,偷得浮生几日闲,到这山水之间,只为寻个超然。

我能够脱俗吗?唱了几句别人的歌,跳了几步别人的舞,篝火晚会也已薪尽火灭,鱼池里,该来的自会上钩,不想走的还在那里放生。我能记得的,一个是散漫的爬山,虎山本无虎,却向虎山行,看见的瀑布,只是岩上滑溜下的一小撮水,势小,扑不住人,快到山顶悬一亭,能聚仙,让人长出一口羊肠气,可手插腰间指点江山。另一个是散漫的望月,最好独去,待众人都歇了,你自可披衣起床,听风吹过林梢,听水流过石缝,思接千载,神游万仞,一切往事瞬间波波奔来眼底,好久不曾有过。几个山家女子狐媚一样从山上石阶、河间浮桥一路下来,低声悄语地隐进对面的木屋之中,让人起无限的遐思。抬头看天,山月不知心里事,缓缓地移到山背后去,只留下你凭栏望月独自愁,少年强生的忧愁,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现在我在河上,河里有很多石头,大小不一,奇形怪状。山高石古藏灵根,每个石头都是断代史,每个石头上都有故事,我一一捡起,阅毕又一一放下。一个少妇拾起比拇指稍大的一块画石,石上纹络清晰,层理分明,她指给我看这儿是树,哪儿是村庄,夕阳西下,斜晖脉脉陈列天边,真是一幅奇妙的夕阳晚归图,我佩服于她的悟性,遂懂得她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男孩惊诧地叫了起来,他手上的石头竟颇似一打坐观音像,发髻高簪,双掌合十,仪态端庄,美目慈祥,栩栩如生样惊得我口念弥陀,忙呼“菩萨保佑”,他眼尖,很快又在附近摸得一表面坑坑洼洼之水槽石,状若莲花宝座,观音刚好可放置其上,让人感叹天工开物之出神入化与珠联璧合。同行人中,惟我收获不大,但也拣得了一石,上嵌一幅像,酷如中国地图,暗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另一石则肖似卧兔,属兔的人拾得活脱脱的兔石,人间的一切都有定数!

我们提了一堆石头上岸,摩挲良久,思绪若干,那一顿饭谈也是围绕这石的。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来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茫然,太没有独处内省的机会。我们去的那天是立秋,立秋那天下了雨,有些人受凉了,实属“酒肉穿肠过”,但只要那石佛在,“佛祖心中留”,此行也不虚啊!

安康文章9:悲凉的“幸好”

文/亦杰

陕西安康某小学12岁的学生小明,因未按时完成作业,遭老师掌掴,之后老师还指使班上50名学生依次打小明耳光。三天后,小明脸上被打的痕迹仍然明显。对此,小明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中午被打过脸,最后不知道同学为什么笑,说我的脸肿了。我不信,回家照镜子一看,吓了我一跳,脸乌了。这对一个自尊心强的人,绝对会想到自杀;幸好我的自尊心不强,要不然我就完了。”

对屡屡发生的老师体罚学生的新闻,我已经“审丑疲劳”了。但像小明这种被打后的心理倾诉,不禁感到震惊,尤其是小明把“幸好自尊心不强”当成自我心理调适的良方和保护自己的盾牌,仿佛一种久经风霜的“人生宝典”,更觉悲凉。

其实,这种将“自尊心不强”当“幸好”,把“自尊心太强”当“祸源”的心理现象相当普遍。我就亲历过。几年前,孙子在西安某重点中学上初三时,一次因未完成语文作业,被班主任打耳光,中午放学回家时,脸上还有鲜红的四个指痕。我当时欲领孙子到医院取证,控告老师体罚学生。但孙子很淡定,说“算了算了”,苦苦哀求我不要找老师。说找了老师“可能会挨更多的打”。我只好依了孩子。俗话说“说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对老师的伤害,我担心孙子想不开,闹出什么意外来,但他想得开,我也庆幸孙子“自尊心不强”。但这种伤害给孩子留下的心理阴影是严重的,离开学校后见到打他的老师还腿发软。有些不良老师,大概就利用了这种“自尊心不强”任意伤害学生。据我了解,老师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言行除了体罚,还有侮辱、诋毁、挖苦、恐吓、歧视等。这些伤害对自尊心强的学生,酿成了悲剧。如安徽某校两小学女生,因学习成绩下降常遭老师奚落,在教室服毒自杀,并在黑板上写下遗言:“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有幸抢救了过来。然而,人们还责怪娃们“自尊心太强”。

所谓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自尊心强的人,一般都能够积极履行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义务。在学习和工作中,往往自加压力、自强不息,对来自别人的伤害能进行有理有节的抗争,依法依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生活得有尊严。

把学生变成“自尊心不强”的人,这样的教育是危险的、失败的!

安康文章10:紫阳喝茶

文/杨广虎

去紫阳是几年前的事了。每到安康,就有朋友撺掇去紫阳,说是紫阳如何如何美,茶如何如何香,姑娘如何如何漂亮。

当时,安康到紫阳的高速刚开始修。我们开着车,不顾夏季的炎热,一路颠簸了四五个小时才到紫阳县城。万山综错,河溪密布。沿途都是不高的山,曲折蜿蜒,柳暗花明。和许多南方的县城一样,紫阳县也是临河而建,渐次而上,显得高低不平,错落有致,如同山水画廊。县城不大,但很干净,人也不多,闲适安静,天高云淡,草木繁盛,属于乐居的小县城。

紫阳虽属陕西南部秦巴之地,但是明显有南方县城的味道。因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得名。紫阳人大多是明末清初从湘、皖、赣、豫、闽、粤各地来的移民后裔。居于汉水上游的紫阳,南北交会,水运发达,商贾云集,交易繁盛,过去肯定是繁华的码头。城中粉墙青瓦,石阶遍布。我喜欢这里的石板房,房顶一层一层的薄片石头,当地取之,太阳晒不透,阴雨淋不透,保温透风,冬暖夏凉,真是伟大人民智慧的发明!

一群男女喊着要去茶园买茶喝茶,县城茶馆不少,但我们还是步行到了离县城不远的一处石板房下,有一女子正在此卖茶。远处是汉江,房子后边是百亩茶园,郁郁葱葱,近在眼前。女的都不顾茶园道路狭窄,裙裾飞扬不时被茶树挂住,嘻嘻闹闹去了茶园。我们几个男人坐下了喝茶。女子大约二十三四,圆脸温润,双眼皮大眼,穿着黑白相间的小花土布短衣短裤,娇小玲珑,健康明朗,就是我们梦中的采茶姑娘形象。她微笑着,招呼我们坐下,用玻璃杯给我们泡茶。紫阳茶,因为层峦叠峰,云雾缭绕,气候适宜,土质疏松,矿物质丰富,有机质硒含量高,呈酸性和微酸性,早为贡茶。“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紫阳茶,泡在玻璃杯中,我们清晰可见茶叶鲜嫩、紧细、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女子说,紫阳茶,至少要品三次才能品出味道来,初品,会觉得味较淡,淡过之后,又有些小苦;再品,苦中含香,味极浓郁,放在舌上有点舍不得下咽,入肚之后,一股沁人的凉意油然而生,再品一次,茶味更是越来越香,丝丝缕缕绕鼻旋肺,让人越发回味无穷。

我们不懂品茶,只觉得越喝越香,回味悠长,香气醇厚,沁人心脾。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喝的是山里的溪水,甘甜可口。据说,茶的生长与水有关,泡茶更与水有关。一是甘而洁,二是活而鲜,三是贮水得法。现在工业发展,环境恶化,水质污染,在城里只能喝“死水”泡制的“死茶”了。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科学的水质标准,卫生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规定了感官、化学、毒理学和细菌等四方面的内容。而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天然水按来源可分为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自来水是通过净化后的天然水。自来水有时用氯化物消毒,气味很重,可先将水贮存在罐中,放置24小时后再用火煮沸泡茶。水的硬度和茶品质关系密切。水的PH值大于5时,汤色很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倾向于自动氧化而消失。软水易溶解茶叶有效成份,故茶味较浓。另外,水中的含铅量达到0.2mg/kg时,茶叶变苦;镁含量大于2mg/kg时,茶味变淡;钙含量大于2mg/kg时,茶味变涩;若达到4mg/kg时,茶味变苦。因此泡茶宜选软水或暂时硬水为好。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溪水、泉水、江水(河水)属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蒸馏水为人工软水。

以上是网上的一段话,我且借用之。

且说这女子泡茶,没有高深理论,也不讲茶道,只让我们喝,啥时候喝个够啥时候结束。大家都喝得肚子滚圆滚圆,连上厕所,却不愿意走。女的从茶园回来调侃道,是被茶迷住,还是被茶女迷上?

女子一笑说,是茶,也是女。这茶和水,就如同山与河,伟岸和柔润于一体;也如同男人和女人,两情相悦,泡在一起才可甜甜蜜蜜。我和丈夫就是在紫阳的茶和水,清清爽爽,甘冽质朴,虽说不富有,但很美满,生有一个小孩子,快乐幸福。众人大笑,笑过之后,良思很久,都倾囊买茶,回去自己喝或者送人。只可惜,回来之后,不管用啥水,都没有紫阳的味道了。

女人们又说了,肯定是那个泡茶女子是个茶仙狐妖,你们的心啊在紫阳被她迷上,掏走了,魂也留在了紫阳。

老实说,三千里汉江,八百里任河萦绕的紫阳,令我神往;紫阳茶令我向往。“紫阳腰,汉阴脚,安康女子爱做作,要看水色下白河。”我心里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冲着“紫阳腰”去的,虽然没有看到,泡茶女子结实、敦厚、丰满、灵活的少妇之腰,可能就是美艳的“紫阳腰”吧?!紫阳县城美景宜人,紫阳茶清浊明心,健康长寿,“紫阳腰”作为辛勤劳动的美好尤物,也算与紫阳民歌一样让人在心底深深着迷吧。

安康文章11:遥远的巴山

文/谭宗林

三十年前,我在原安康铁路局分局团委工作。从那时起我便和襄渝铁路线上一个艰苦的山区小站——巴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以后,每每想起那里的山,那里的黑水河,那里的钢梁大桥和那面山坡上的坟墓,还有那一张张充满青春活力的脸庞,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总让我心揪得慌。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尽量忘却,不让自己思考,强忍内心激动,不去回忆、不去面对,但是不管我怎样努力,随着时间的沉淀,浮现出来的依旧是金子般的岁月和那段金子般的情感。

当年的安康铁路分局地处秦巴山区,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管辖的襄渝、阳安两条铁路线,自然条件十分艰苦。维护管理着现代化铁路的职工家属,却面临着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买粮难、买菜难等多种生活问题的考验。而巴山站区集中了襄渝铁路六大之最,以环境恶劣和工作条件艰苦而出名。

1984年7月,我见贾尚军的时候,他是巴山工务指导区的第二任团支部书记。脸黑、人瘦、个子不高,满腔的陕北话,和我握过手后,他不停地搓着双手说:太苦了,一满子留不住人。他告诉我,工区有一百多名年轻人,团支部所做工作就是想法要留住人。他讲工区点的还是煤油灯,吃粮还要到几十里外的鱼渡乡去买。原粮扛回来后还要手推磨自己加工。条件太差,又没有业余生活,年轻人已经跑了几个。他是七七年入路的第一代巴山养路人,这个陕北汉子是个孤儿,文化不高,却在宿舍的墙上写下:“工作的需要就是自己的理想”,用这样的条幅来勉励自己。因为那是个充满理想和崇高的时代。

工区的第一批树是贾尚军带着工友们栽的。他们还在铁路桥下的乱石坡上,挖山平地修出了半个篮球场,工余时间大家有了活动场地了。松树坡的工友们听说巴山整了块球场,过桥钻洞走了12公里的路过来打球,结果打输了,不服气,因而时常会过来挑战。这件事影响很大,团支部决定召开巴山工务段第一届运动会,给大家鼓劲,几个办公桌一拼,上面铺着从职工宿舍床上扯下来的床单,便是主席台。五六个代表队各自统一了服装,有工作服、有运动衣、还有毛衣,服装都是东借西凑拼起来的。从乡政府借来了手摇式电唱机。在《运动员进行曲》音乐声中,举行了庄严的开幕式,升起了国旗。每每说到这些,贾尚军都神情庄重。他说:由于条件所限,比赛项目只有拔河、扛枕木、乒乓球等六个项目,而奖品也就是几分钱的铅笔、橡皮、笔记本,最贵的是一毛多钱的手帕。但站区比过年还热闹,人和山都在响动,像黑水河水一样欢快。运动会后很长时间,工区都处在兴奋之中,大家上班干活都充满了劲头。贾尚军说:第三届运动会举办时,守护巴山隧道的解放军和乡政府也参加了,周围的老乡走十几里的山路来看热闹,像赶集一样。从见贾尚军的那天起,我记住了巴山,也有了我和巴山割舍不了的情愫。

1985年秋天,贾尚军的夫人和女儿来到了巴山,为了照顾他们,领导把贾尚军调到了条件相对好的站区。但是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贾尚军早早失去了生命,留下了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女儿。几年后,一个初冬的星期一早晨,在安康分局文化宫的门口,我遇到她们母女三人拉扯在一起哭成一团。原来贾尚军去世后,组织为了照顾她们的生活,让他的妻子顶替接班,在一个叫大竹园的小站当桥隧工。八九岁的大女儿在百里外的四川万源站念寄读小学,而小女儿在几十里外的安康上幼儿园。当年铁路沿线的职工子女都是坐火车上学。星期六女儿坐火车回家,睡着坐过了站。当时山区铁路交通不便,又不通电话,母亲没接到女儿急得发疯,而女儿坐火车到了安康,在站台上无助地哭着,还是好心的车站职工收留了她。星期一早晨,大女儿不愿去上学,小女儿不愿离开母亲,才出现了如此揪心的场景。听到了她们的哭诉,我流着泪把她们带到了分局长的办公室,局长立即让人事部门下令,把贾尚军的妻子调到了安康,在生活段的浴池上班。

今年春天,也就是三十年后,我陪着着名作家贾平凹去巴山采访,他听了巴山过去、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后,动情地说:一定要记住这些平凡的人。平凡能够坚守,而且能把崇高继承,就是伟大。那天离开巴山的时候,坐在车上,回眸望去,我情不自禁地抬起了右手,从内心深处向巴山致敬、向岁月致敬、向自己曾经的青春致敬。

安康文章12:梦安康

文/孔明

有友问我为何爱安康。呵呵,那还用问么?呶,安康就在那儿!风从秦岭吹来,那吹来的不就是安康风么?从北向南穿越秦岭,见风就是雨,那不正是安康雨么?一江穿山过,秦巴两岸幽,那就是安康呀!江叫汉江,就是汉族的汉,就是长江的江,汉族的渊源就在这儿了。江这边是秦岭,江那边是巴山,秦巴文化就在这儿交流了。安康话,不似秦音粗狂,不似蜀语麻辣,不似普通话普通,却与汉人起根发苗时说过的话一脉相承,比关中方言温柔些,比巴山方言甜润些,比普通话委婉些,袅袅有余韵,悠悠无杂音,依附了清流便传递了汉江清音,寄生了文化便植入了汉族基因。去安康总觉得亲近,心的认同可能就基于基因的暗示呗!

每一次去安康,我不说去,只说奔。佛说善护念,我心里即生了一念,那就是安;再加上一念,那就是康。不由自主中,安康就入住心房了;情不自禁里,安康就如魂附体了。心已活泛,就忍不住琢磨:那个地儿,也就是我要去的地方,怎么就叫了安康呢?妙在叫了安康之后,总体上说,那儿还算安康!即使兵荒马乱的年月,老百姓不至于流离失所;即使流离失所,还不至于陷入绝境。秦巴足够大,汉江足够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难么?不难么!1983年,发生了一次水灾,那是天的警示:居安思危,才会安康!经此一劫,安康人都应该已觉醒了!

去安康,不睡一晚上,即使美,也是个美中不足!或天蓝云白时在太阳坪上就地打滚,或雨雾迷蒙时在南宫山上神出鬼没,或秋高气爽时在瀛湖上荡舟游赏,都非得睡在床上,才能心领神会安康之美既不在游,也不在吃,而在似梦非梦的太虚幻境之中。一日的所见都像幻灯片在脑际切换,一日的所闻都像画外音在脑际回放,一日的所感都像禅的机锋应对,与梦交融、与画神会了。那云就像那清流漫过玉石时的浮白,又像浣纱乳妇给娃喂奶时的露白,又像丹青妙笔无法描摹自然造化的美白,任人间绝妙好辞句也无法形容那种白的神奇与生动,让人不能不怦然心动,而魂不守舍。那水就像那白云生处人家屋檐滴落时呈现的一串珍珠,又像那檐下村姑双眸忽闪时滚落的两串泪花,抛飞朝阳里化作彩虹,滴落芳草上化作玉露,心旌摇动,更生向往,却迷失在梦的尽头……

梦回暮春:汉江边上,芳草萋萋。朦胧影飞,依稀红走。近了,更近了。飞的是鹭,走的是人。我放缓了脚步,不即不离,开始恍惚,仿佛步入了某人的梦境,或者是某人步入了我的梦境。雨若有若无,身上的衣服却湿透了。回望,走过的草地呢?江水漫过了脚面,鞋进水了,索性脱了去,脚心痒痒的,舒坦到不能形容。云雾越来越重,将两岸楼景吞没。环顾,天地之间就剩下了我,不,还包括眼前那位红衫倩影。红的是轻薄绸,裹的是婀娜姿,透的是青春白。那红像水中朝霞,那白像沙滩月光。并不希望她回头,免得心生尴尬,她却蓦然回首,使我不敢相信了眼睛。人世间有这般巧合的么?数年前,也是一个春天,我曾经采访她,与她坐在阁楼上,赏雨,喝茶,听她说她,就像说一个传说、一部童话、一段唐朝传奇。她曾经在西安上学,与其说不舍安康,毋宁说不舍初恋,毅然回到汉江边上,一边教书,一边的读书;一边吟诗,一边相思……

梦回初夏:班车穿云,云吞高峻,峰峦、树木俱变成了剪影,就像船行波涛之上,却并不颠簸。我心里清楚,班车是盘桓而上,说是蛇爬都不算夸张。在山下时仰望一团白云,逼近白云了才惊叹山之巍峨竟颤巍巍般摇晃。坐在窗口的女人都不敢望窗外,一车的心可能多半都悬空忐忑。与她一路结伴而行,不曾碰过一根指头,却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的手被纤纤玉指抓握,且在收紧,使我有了疼感。一刹那,我豪气陡生,把惧怕全埋伏在心底,展示给她一脸镇定、一脸坚毅、一脸安详。手感觉不到疼了,云已上升到车顶了。湿漉漉的路豁然敞亮、开阔、平坦,如释重负,就像走出了人生的梦境。

安康梦,梦安康,理性回味时,恍若隔世中。那不是梦,那就是梦;梦想成真,那还是梦!

安康文章13:奔安康

文/孔明

暮春去安康,我觉得不是“去”,是奔!车在西康高速公路上奔驰,遇山钻洞,遇沟跨桥,目的明确:安康!车奔,心也奔,一路好风景,一路好心情。虽然云横峰峦,却清楚那云是雨的爱情,所以总令人想入非非。敞开了车窗,扑面而来的劲风虽然凌厉、冷硬,却因为湿润、清新而令我感动、冲动。关闭了车窗,心门却因为眼睛的喜出望外而敞开,魂便游离出去,粘附在了“安康”两个字上。天地造化,人文通灵,怎么就叫了安康呢?逾越了秦岭,便屏蔽了都市的功名利禄么?枕依了巴山,便寄养了形体的三魂六魄么?一条河流,一脉交通,一方封闭却自给自足的肥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安康,也寄生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人生拥有安康,还浪求个什么?

第一次去安康是1992年初夏,坐火车,经汉中,心中所想,就是个穷山恶水。山穷是想象,也是传说,水恶却有1983年大水灾为证。可能先入为主吧,入住安康的一家旅店后,心里总有不“安康”的感觉。床单、枕巾是雪白的,雪白之上的长短头发醒目得令人惊愕。漂亮的女服务员却一脸笑:“不要紧。”纤纤玉指拍打着床单。我问床单、枕巾是否换洗的,她不笑了,停止了拍打,甩一句:“白净的,洗啥呢?”撅嘴而去。我们只好换了旅店。住四楼,水淹的瘢痕已有了岁月的记忆,这一夜总觉是睡在水上。次日结账,女收费员既不肯拆解一沓子新的零钞,又拒收100元大钞,磨蹭中竟寻来了几张破旧的零钞。好在这只是小小的插曲,并没有抵消之后旅行中所见所闻的美好。去江北访问一位女教师,倾盆大雨中目迎她款步行近,雨水漫过了她的脚面,让我联想到了“清泉石上流”的诗句。与她交谈了一个小时,恍惚如梦境中的窃窃私语。此后经年回味,觉得那样的女子只能用“安康”两个字形容了。安静、安逸、安心,康健,康乐,康美!

第二次去安康,也是自汉中而入,坐汽车。最想见的人物是作家张虹。初识她的情景如一幅水墨画,愈是保持距离,愈是清晰而逼真:黑色的蝙蝠衫,把女性美的青春活力展示到极致。当她在古城西安声名鹊起的时候,突然遁形匿迹。听说她回归安康,我百思不得其解。见到她后,随她游览了香溪洞,席地而坐,她这样问我:“感觉是不是很美?是不是有不想走了的感觉?”我脱口而出:“这儿适合恋爱!”顿悟:山水是摄人魂魄的。张虹一定是被安康摄了魂魄。她是才女,写作是她的宿命,回归安康,就是安妥灵魂。我欣赏香溪洞前的一汪水,水里一抹白云与她的一脸春色浑然一体。美是与生俱来的。

已经不记得去过多少次安康,却记得每一次去,安康都会令我流连忘返。天下有比安康更美的山水,但没有比安康给我更多的回味。安康归来已是多日,那一夜江边散步总令我恍若步入了蒲松龄笔下的聊斋。我们一行约来了才子刘云和才女李小洛。刘云如流云,注释他的文:文同笔墨,小速写,大写意,携云握雨,花草虫兽都有精气神,字里行间充盈着安康的地气和秦岭的雄风。李小洛本身就是一首诗,一幅画,甚至一味禅。适逢雨夜,雨里看她更好。看上去弱不禁风,实际上她才是安康最好的脚本。安康富养才子,奔安康而来,不见他们,当然美中不足;见了他们,才算得真正领略了安康:山仁水智,人杰地灵。

安康文章14:水色县河

文/卢慧君

县河位于安康城区西南边,驱车约摸二十分钟的光景即可抵达。这里山高林密,水域开阔。一河两岸,春来草木吐蕊,杨柳青青;夏来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秋天稻花飘香,硕果累累;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年四季,各具特色,季季景色如画。

周末,城里的人都喜欢带着孩子来这里游玩。特别是夏季,更是游人如织。每年,我都会和家人或朋友相约来这里游玩。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这里乡村旅游也发展得不错。

县河的水说深不深,说浅不浅。宽的地方,如明镜一样透亮;深的地方,则是一泓深潭,像上等的硕大翡翠,晶莹碧透。特别是暮春浅夏时节,两山树木像抹了酥油,翠绿油亮,倒映在河里,像谁不小心泼了一河绿色的颜料,也是油亮亮的绿。自古以来,人们喜欢择水而居,县河的许多村民就像江南水乡人家,枕水而居。建在河边的房屋,前门面向宽阔的大道,后门的台阶通向河里,淘菜洗衣极其方便。这些房屋很有特点,从前看,是两三层的小楼房,从后看,则是四五层的楼房了。因为节假日,周边前来游玩的人较多,有些头脑灵活的村民便抓住了这一商机,开起了农家乐。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扶持,发展乡村旅游。每到周末,客源爆满,需提前几天预约方可。

碧波荡漾的清清河水,是上天对这里的居民额外的恩赐,聪慧勤劳的县河人民也不辜负上天的惠赐,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将这一河水盘活,成了“金水”。住在水边的人家除了开农家乐、超市,每家还有几个竹筏,吃喝玩一条龙,吸引了大批游客。水性好的可以游泳,水性差点的可撑着竹筏泛舟河上,碧水青山、白鹭点点,有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而游客,绝对是画中的人儿。

夏季,是县河的旅游旺季,这一河清水深受年轻人和小孩的喜爱。若想下河,须得从河边农家大门进入,穿过堂屋,出了后门,沿着台阶下到河边。与前门的太阳炙烤、少有行人的静寂相比,这里则是另一片别有洞天的热闹福地。河边一排高大粗壮的垂柳斜倚着身子,柳枝低垂水面,遮盖了大半个水面,洒下一片阴凉。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一声紧赶一声嘶叫,此起彼伏,提醒着人们盛夏的炎热。

树下,男女老少一大群,有乘凉的,有准备下河的,还有询问撑竹筏的,叽叽喳喳,好不热闹。河里,满是身着花花绿绿泳衣的大人小孩,打水仗的,故意逗弄胆小的,笑语不断。我水性太差,即使套着游泳圈,也有些害怕,只能在浅水处小心地扑腾,那种凉爽舒适真是一种享受。从早晨到太阳西斜,人群走了一波又来一波,一个个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老板则从早到晚,忙着收钱,招呼客人,笑脸如屋檐下那棵盛开的向日葵,幸福满足。

游累了,也饿了,该吃饭歇息了。不须饿着肚子回家,就在这里的农家乐享受美食。县河比较有名的农家乐有“毛坝庄园”“县河辣子鸡”,既有各家拿手的特色菜,又有新鲜时令菜蔬,根据人多少,游客点几个合口味的小菜,吃饱喝好,尽兴而归。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