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酷暑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酷暑的文章1:爬满青丝的藤蔓
文/东山峰人
在夏季的酷暑中,突然蹦出一天凉爽来。散步于小区的墙边,竟然看到了几簇簇藤蔓的月季爬上了围墙,嗡嗡的蜜蜂声从一朵朵绽放的水红色月季中传来,芬芳的花香嗅过鼻孔,又穿透着季节的轮回。在这盎然的生机里,一片葱翠仿佛爬满青丝的藤蔓,掩盖着岁月的斑驳。
荒草堆积边,翻滚着记忆的魂。略略又是儿时斑斓的那个夏天。我又看见落日的余晖汹涌地挤进狭窄的巷子,眼眸中的光影顿时挽情了那座爬满藤蔓的小院。曾经失落的木门下,麻石的台阶依然灰白色干净,只是时光沉淀的竭黑色的木门褪去了木质的原色,露出纹理的残败,木门上铁质的校门,不光亮,也不起眼。那满身锈蚀的门却承载着我不可磨灭的儿时回忆。久久未开启的门已经很少见过它的主人了。在光影里,清浅的小院里显得是那样沧桑、凄凉。
从宿舍拐过一个弯,便是长沙市传染病医院与胜华化工厂中间的一条只有板车宽狭窄的小巷子。爬满藤蔓的小院就坐落在巷子的中央,稍往上几步就是一个上坡,青石和红砖垒起的护坡横七竖八的砌有几栋民房,再往上面拐过一个弯,一条小道便可以引道你直出识字岭。
听说,这个院子里居住的一家人很不简单,那堵破旧的墙壁上爬满了曲折虬劲的青色藤蔓,在季节无声的更迭后,一次次地变绿,一次一次地变黄,而墙角边,门缝里,封闭着一种卑微不屈的神秘,在这种氛围下,心底总是藏着对它的打探。
有伙伴告诉我,说他家里出生不好,是个解放前的国民党的大官,还有说,他家里有什么特别背景,总之,听说的后面隐藏了一些未知感,让人着迷、又让人琢磨不透。
时间再久,记忆再惚恍。还是能拼凑起那天的记忆来。
我要记下那天的场景,记下那些降于我心中的一瞬瞬的感觉。五十五年了,它们从未流走过,而且使我自尊。
那夜,很静。我们结伴去坡上的石缝中捉蟋蟀,快路过那座小院时,突然门开了,我屏住呼吸,立刻停在巷子口,用双手遮挡住大家,观察那门里出来的的秘密。
‘嘎咔’一声,年代已久的木门转动摩擦声,从幽深寂静巷子里传出。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的木门开启,从台阶上走出来一个清瘦的男子,中等偏高的个子,右手提着一个黑色的皮包,左手夹窝里夹着一本书,走近时,其貌不扬,嘴下唇好像还往里面缩了进去,与老太太的嘴唇极为相似,而且还带着一副深度的眼睛,像极了他家墙上爬满的枯瘦藤蔓,似乎又透出一股不屈的顽强与自信。
失落与彷徨,心境不对,把两个家庭出生情况的同病相怜和基因的交织,组合在黄昏的小巷子里,磨钝了我的美感和灵性。
无疑中,我们都是面对的阶级斗争的那个年代,还处于稚嫩中就受政治歧视的日子。哪怕是里面满是侮辱,我已经慢慢习惯了,或者说已经决定接受侮辱的前程。
再后来,我多了一份对那个神秘小院的关注。一次偶然的机会,哥哥告诉我一些小院的故事。此小院的确是住的一位解放前的国民要员,姓金,属于‘民主人士’。那天我们看见的清瘦男子是他家的大儿子,毕业于著名的医科大学,职业是医生,人很谦虚,知识渊博,我哥哥偶尔与他有接触,所以知道这些情况。
于是,断了幼稚的隔膜,那座爬满藤蔓的小院里多了我一份尊敬和仰慕。再也不从他的生理长相上去挑剔,而是睁大眼睛辨认着从巷子的木门中走出他那具有文化黑黝黝的背影。
初中毕业后,我已经成人了,学会了藏起或抑制住心中的感情。后来,我又走出了宿舍,走出了小巷子,走出了爬满藤蔓的小院子。
社会的视线波澜壮阔,上山下乡运动,回城,改革开放,下岗无不汇集于此,都为有缺陷的历史作了修订。
于是,我又慌忙地追赶。
我看到了回城后知青的庆幸,听到了对读书追寻吸引的回声,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看到了改制下岗后的那些苍老虔诚的脊背。我惊奇的感到无奈;在来去奔波的路上目标消失了,我像一片落叶,正在苍老的岁月里悠悠地随波飘荡。
多年后,生活的游荡和倦怠又爬满了我的青丝,今天我看见小区墙上的藤蔓月季,想起那座爬满藤蔓的小院,想起木门里出来枯瘦的青年。再看自己的两鬓斑白。一声悸动的心卸下生活的疲惫,连同那古板肃穆的面孔。
年过六十,已届古来之希,夏天很快成为甜蜜的回忆。但那如火如茶的岁月不会轻易淡忘,即使夹杂着难言的惆怅,也将在我两鬓如霜时勾起不尽的牵挂,唤起我思绪的百般依恋,撞击我心灵的再次震荡。
时间,并没有给我多少情分,辽阔的空旷里,风干了眼里的余温,寂寞在心海,翻滚了记忆的魂,淹没了曾经的丰韵。
当心绪走过萌动的青春,穿过缭乱的风尘,徒步于宿舍隔壁的小巷子时,脑海中,巷子里依然是一种宁静的悠然,不论是我双足与炉渣路面共舞,还是手与爬满藤蔓的小院子亲切问候,这里都洋溢着流年的气息。
透过常青藤的守望,那带眼睛的文化人,还有吱吱作响的木门声,推开便是坦然。斑驳的老墙,倒映着那些来去的过往。一扇久叩不开的门,也许只是简陋的柴扉,却通往着那沉淀在岁月里的风采。
2021.9.12重新修改于家
酷暑的文章2:乡情浓浓
文/张伶君
六月酷暑,阴雨绵绵,恰逢今日天公作美,我们一行数十人乘车来到淄川区昆仑镇张李村。
村头大树下几位耄耋老人手摇蒲扇在乘凉,孩子们嬉戏、捉迷藏。房前屋后空地的一畦畦蔬菜绿油油的,丝瓜在微风中荡着秋千。已经微红的石榴小心翼翼地从墙里探出头来。
经介绍,张李村的绪岳民俗博物馆是经省文物局批复的淄川区第一家民办博物馆,占地600平方米,是由该村王绪岳创办的。他的镇馆之宝是一块长方形的斑驳陆离的巨石,石中央镌刻着栩栩如生的“羊”头图案。因淄川又称“般阳”,此石相传是放在城南门城墙上的图腾石——“羊”,“阳”也。
其他展品林林总总不下几百件,都是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前的劳动工具、生活工具,过去的三大件都在这里。那架像父辈累弯了腰的木犁,那辆永远走不出贫穷落后的木制独轱轮车,那永远站不起来的汲水用的尖底倒罐。每件展品仿佛都有灵性,蛰伏着中国古老农耕文化的灵魂,每件实物好像要张口诉说着岁月的艰辛。身临其境,我仿佛穿越了近百年,对比现代生活我陡增了不少幸福感。
院中的石磨不禁让几位老师感叹起以往的时光。说起石磨,它坚实、沉重、普通而又不可或缺。石磨是用来推糊子摊煎饼的,那个年代,大多数人家都摊煎饼。尤其家里有上学的,就烙成煎饼卷,吃起来酥脆芳香。学生都是背上一个大书包去学校,可以干吃,也可以泡煎饼汤,就着辣疙瘩咸菜,吃起来那个香。
离开张李村,我们又驱车来到当地著名景点牛记庵村。
车行数里就渐入群山,道路蜿蜒,两边沟壑山坡上草木葳蕤,巨石斗奇。拐一大弯进去,只见路两边陡峻的坡壁上房舍座座,错落有致,一直垒砌到山半腰的虚无漂渺的云罅中。我想如果在夜晚远远望去,那满山满峪像萤火一样的灯光同天空时隐时现的星星揉合在一起,那一定就像天上的街市。
仰望全村,可谓一街一景一宅一式决无雷同。尽管都是就地取材,一律山石,但修建却极为整齐,可想而知,在这样的陡坡上凿出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平地该是多么不易。
登山时我的脑海里不时浮现出这样的疑问,是什么动力,让这些先民们能在比平原建房多付出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心血和汗水来筑就这天上的村落?除了躲避战乱还是有别的原因?
回来的路上,我们听到这样一则故事,清朝一牛姓女子,因遭文字狱灾祸,逃难至此。看到这里泉水潺潺,环境清幽,于是就在张林涯下、牛心石旁削发为尼,筑石为庵,取名“牛记庵”,吸引了不少本地村民前来进香朝拜,香火日渐兴盛。朝雾暮霭,晨钟暮鼓,回声山谷内外,宛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神牛泉前面有一处榆钱树形成的“榆钱门”。据说是某位村民建房砍倒屋旁的一棵榆钱树,榆钱树落地又生根,久而久之,这棵榆钱树就成了一棵两头生根的奇树。奇树弯曲形成的大门,被当地人称为“榆钱门”,并在树旁立了块牌子,写道“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一辈子有钱花不完”。看来大家很喜欢这个美好的喻义,绕着门转圈的人络绎不绝。
走进牛记庵,才真正体会到了“世外桃源自天成,人在仙山醉为仙”的旷达意境。
酷暑的文章3:天堂太远,来大研古镇吧
文/商子雍
西安酷暑难熬,去哪里消夏呢?想来天堂应该是个既无炎夏、亦无严寒的好地方,但路途太远,须几十年跋涉,加上持之以恒地多行善事,吾等凡夫俗子,功德显然尚未圆满,看来还得继续在滚滚红尘之中受苦!
但人间七月,恐怕也绝非处处都如西安一般热得让人焦躁不安。我刚从丽江归来,在那里大研古镇的一家客栈里小住了一个星期。每天,总有四五个小时,是在客栈院子里的一个大茶海旁品茗、是在红花绿树簇拥中的一架吊椅上发呆。阵阵凉风不时吹来,让我心生惶惑:被人们称作火日炙人、火轮高吐、火云如烧的炎炎夏日,怎么会是这样?手边恰好有一本旅游杂志,上面一篇文章的题目十分抢眼:天堂太远,来依拉草原吧!香格里拉县的依拉草原距大研古镇不远,我没去过,不好妄加评价。然而,居然有一个凉爽宜人的七月让人身心俱泰,不亦快哉,我忍不住慨叹:天堂太远,来大研古镇吧!
其实,早在12年前的秋天,我就来过丽江,也是呆了整整一个星期。不过下榻之处是市区的一家酒店,和大研古镇有一段距离,而每天东奔西走的目的地,是较远的玉龙雪山、泸沽湖、虎跳峡、黑龙潭,以及更远一些的大理三塔寺、洋人街、蝴蝶泉。直到离开丽江的前一天,才去了一趟眼皮底下的大研古镇。是从那架有名的大水车旁边的一条小街走进古镇的,沿着五彩石板路前行,游了四方街,登了万古楼,参观了几家由民居改造的客栈,购买了几件有着鲜明纳西文化色彩的工艺品。记得当时曾对游伴赞叹道:“看了几天加演的折子戏,今天才是本戏!”不是吗?保留完整的街区,古朴沧桑的房舍,密如蛛网的五彩石板路,还有路旁的潺潺流水和袅袅柳丝……都让人心旷神怡;尤其是整个古镇在不动声色之中,显露出来的那种悠闲淡定、那份安逸舒适,对我们这些被竞争激烈的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时代揉搓得筋疲力尽的现代人,强烈的感染力和强大的吸引力,的确是难以抗拒。只是返回西安的机票早已订好,我只能怀着深深的遗憾离去。
后来,读到一首与爱情有关、也与丽江有关的诗:“多年后,你若不娶,我若不嫁,我们能不能在一起?记住,你,欠我的幸福,欠我的丽江……”与幸福密切相连,丽江当之无愧,尽管不同年龄的人心目中的幸福,可能有所不同。
12年前与大研古镇时间短暂却印象深刻的肌肤相亲,使得12年里一直觉得我欠自己一个丽江。前一向,给报纸写世界杯专栏,天天看球,天天评球,快乐却也辛苦。7月14日凌晨3点,看完最后一场比赛,写就最后一篇球评,下午就飞往丽江,晚上就在那里一家客栈的院子里喝茶了。
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每天都有四五个小时是在那一条条或宽或窄的五彩石板路上漫步,努力去接近大研古镇的灵魂。据说,古镇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万幸,它不曾在历朝历代五花八门的动乱或建设中被毁掉。四通八达的小街小巷网络(还有几乎和每一条街巷平行的水渠),依然是旧时模样,一看就知道它们是供人行走而不是让车驰骋的。古镇上,年龄超过百年的老房子已经不多了,但后来陆续建造的房子,却虔诚延续着传统风貌,建筑材料也多用原生态的木头、石头和接近原生态的青砖、青瓦。特别是每一个居住单元,都辟有精心设计的或大或小院子,让居住者天天都能享受阳光与清风的爱抚。我们已经无法逆转地与农耕文明时代的生活环境渐行渐远。但在我们心灵深处(以及我们子孙的遗传基因里),对那个时代许多美好的东西,却依然存有深深眷恋。大研古镇恰恰就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怀旧、可以唤醒我们记忆的好去处。那一条条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车为本的石板路,那一个个与封闭的公寓楼截然不同的开放的院子,当然,还有得天独厚的蓝天丽日、红花绿树,加之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和几无污染的清新空气,所有这一切,日复一日地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汇聚,来享受短暂却巨大的幸福!
这一次来丽江,依然是从大水车旁边那条小街走进大研古镇,我无声地向脚下的石板发问:12年前我来过这里,您记得吗?离开丽江时,有着12年前无法比拟的满足,却还是依依不舍。于是,忍不住要在心里大喊一声:天堂太远,来大研古镇吧!
酷暑的文章4:喝老姜肉片汤 出酣畅淋漓的汗
文/大猛
在“有米懒煮”的酷暑之季,一些长沙人偏爱喝碗刺激食欲、极其家常的老姜肉片汤,这些长沙人就想在辣味的滚汤中,出一身酣畅淋漓的汗,与长沙的酷暑斗斗法。
因此,在长沙的盛夏,一些最家常的酒楼,往往会向食客提供老姜肉片汤。在与世界杯同样大热的长沙盛夏,人们喝罢一碗地道长沙味的老姜肉片汤,会感觉所有毛孔打开,身体变成一架“氟利昂”充足的空调机,他们的身体呼呼朝外排着热气,甚至是热汗,内心反倒凉爽了。
老姜肉片汤是长沙盛夏不容忽视的一道汤菜,长沙人的家常汤从来都不像广东人煲老火汤那样繁琐、耗时,长沙人炒菜烹汤最图“聊撇”,他们还十分信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因此,夏天吃姜,在长沙很流行,长沙最热的起伏时节就兴吃老姜炒鸡,因此在炎夏的平常日子里,老姜肉片汤不流行都不行。
长沙人烹制老姜肉片汤,一般姜下在肉片之先。在滚烫的锅中,长沙人先用油把姜煸香,随即把美滋美味的鲜汤倒入姜中煮沸,最后才把肉片抖散下锅。讲究些的,还会加些云耳与肉片相伴。当老姜肉片汤在锅中翻滚起来时,爱美食的长沙人撇去汤上浮沫,加盐和味精,改小火,看肉片翻腾,恍如在步行街观清凉美女翩翩出行。
一碗喷着姜香、汤色清澈的老姜肉片汤端上餐桌时,夏天当然也会让人充满食欲。吃罢老姜肉片汤,疲累的人就充满斗志了,晚上看世界杯时,他们吆喝得也会更加起劲些。
酷暑的文章5:蒲扇情深
文/何伟康
烈日炎炎,酷暑难当,在没有电扇、空调的年代,最普及和最实用的消暑物品大概要数蒲扇了。回想起蒲扇轻摇,就能送来凉爽的清风,仿佛让我又回到了那段无忧的童年时光之中。
蒲扇,实际上是由常绿乔木棕榈科的蒲葵亦称“扇叶葵”的叶和柄制成的。表面有很多皱褶,色泽浅碧,呈圆形状,四周用篾竹丝、丝线锁口,下面有20多公分长的手柄,质轻、价廉。小时候,记得一出黄梅季节,母亲会趁着阳光在屋檐下,在两只长木凳子上面摊一层芦帘,把所有的衣物器具在太阳光暴晒,以防物品霉蛀,其中一样东西不能忘记的那便是蒲扇。蒲扇如果年久了实在不能用了,母亲就到大队代销店买两把回家,用毛巾在温水里擦洗后晾干,到了晚上用质地较好的布条,一针一针地沿边缝好,这样既可以防止划破手指,又能手摇时增加舒适感,关键能延长使用寿命。待我上学认字了,把自己的名字歪斜地写在扇面上,以便作记号和防遗失。就是这样一把蒲扇,不轻不重,不缓不慢有节奏地摇动,扇走了夏日的燥热,使人感到无比清凉,难怪俗语说:“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人若问我借,要过八月中。”扇子成了人们爱不释手的消暑宝物。
夏日里,三五成群的人们到竹园、弄堂口一起纳凉,手摇蒲扇或天南地北,或情长儿女,或仰观星空,都悠然自得,生活滋润。那时蒲扇虽不贵,但也不是每家都人手一把,天热全家人须轮着使用,有时遇到来亲戚还要向邻居借扇子。印象深的是,本村有位老伯能讲《三国》故事,小伙伴为了过足瘾,边轮流为他摇扇边聆听精彩的故事。一次他讲到《空城计》,司马懿率军到城门时诸葛亮轻摇羽扇,指挥若定的时,他戛然而止。只见他用手捋一下胡须卖关子慢吞吞地说:故事今日到此,明日请早。这时小伙伴们岂能罢休,万般献殷勤,有的倒茶水,有的送甜瓜。我乘机跑回家从父亲上衣口袋里偷了两支飞马牌香烟,再赶到竹园递给他并点上火,他总算将空城计故事讲完。
那时每当月明星稀的夜晚,老老少少都坐在场地上乘凉,我们将篾席摊在水泥洗衣板上,边嚼着甜芦粟,边吃着香酥瓜,母亲手中的蒲扇时而轻摇摆动扇出的那股清凉,含着天然植物的芳香,夹着爽身粉般的丝滑感,让我们顿感无比凉意。母亲时而紧摇几下,呼呼作响,这是在为我赶走嗡嗡叫的蚊子。有时看到我们手不停脚不闲,就轻轻温柔地拍打我们几下,唠叨着心静自然凉,不要像猢狲般东张西望。有时母亲劳作了一天实在困乏了,手中的蒲扇渐渐地停下来,稍顷一阵热气过来,母亲觉察到,手又摇动了蒲扇,似乎有用不完的气力。此时,村中蟋蟀、蛙鸣声伴随鼾声在寂静的乡野上空此起彼伏。
岁月流逝,人们依赖手摇蒲扇来消暑降温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城乡家家有电扇,户户有空调,可我一到三伏天,眼前闪现最多的,就是蒲扇。
酷暑的文章6:夏读之乐
文/方华
炎炎夏日,酷暑难当。心躁神烦之际,捧一卷诗书在手,不失为消暑纳凉之一上方。
元朝的翁森有一组《四时读书乐》,其中的《夏》诗,单道夏日读书之美妙:“新竹压檐桑四围,小径幽敞明朱曦;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
绿林萦绕,门窗微敞,北窗之下,翁老先生捧书高卧,这样一个场景,何等闲适快意。掩卷之时,昼可听蝉鸣,夜可观萤舞,真是凉风习习如瑶琴一曲了。
居住在现代都市,自然难觅古人“新竹压檐桑四围”的环境。但只要窗前有一丛绿意婆娑,身边有一杯氤氲相伴,一卷在握,自然也可入古意,进幽境。所谓“文章是案头之山水”也。
俗语:心静自然凉。而夏日读书,自然是心静的最佳方式。当我们的神思随文字的游走虚步古今、神游八荒,那夏日的炎热与枯燥,自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屏挡在时光之外了。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里说:“读史宜夏,其时久也。”因为史书厚重绵长,正好与夏日之长契合,是为有此之说吧。个人倒认为,夏日最宜读的是长一点的小说,情节跌宕之间,最易让人暂时脱离炎炎现实,进入文字营造的世界。其次当是散文、诗词,那些清新的文字、诗意的想象,本就像夏日里的缕缕清风,扑面清爽,吹襟入怀。
看过一幅古画,画中一古树冠天,树阴之下,是一袒胸露腹之人倚石半卧在竹席之上,其身边是一壶一扇,其手中是一卷在握。站在画前,立感山风习习,凉意顿生。
夏日读书,相对于其他季节来说,当是最随性的。可如翁森胡床高卧,可如古画之人席地仰诵,可案头静坐翻卷,也可闭门深锁裸读。
魏晋时的“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夏日在家中经常一丝不挂地读书饮酒写作,时人有非议,他不以为是,反说:天地是我屋,屋是我衣裳,尔为何钻入我裆?
夏日裸读,非放荡不羁的古代文人骚客之为,现代大家也曾以此方式消夏呢。比如林语堂在其自传《我来台后二十四快事》中云:“华氏表九十五度,赤膊赤脚,关起门来,学顾千里裸体读经,不亦快哉!”
裸体读书的目的是读书而非裸体,当然要避人。多年前,北京有一位青年诗人竟当众脱光衣服来朗读自己的诗作,这就不是读书纳凉,而是一场希望一脱成名的恶心裸体秀了。夏日读书本为雅事,是寻求“心凉”的一条佳径,若不能静下心来,弄出些浮华的样式,只会更加一份燥热。
“夏读书,兴味长。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夏日读书,既除暑热,又长见识、活思络,带我们进入一种文字营造的清凉世界中。
酷暑的文章7:夏天爱喝绿豆汤
文/邱老文选
酷暑的日子,人的口味渐渐习惯清淡。这时候,面对着绿豆汤或者粥,我会倍感亲切,这是一种家常的味道:恬静、舒心。是我们家夏天最受欢迎的饮品。
绿豆,首先它的名字就十分吸引眼球。绿,让我想到的是树阴,是凉爽;是微风,是娇柔……青绿的小豆,捧在手里,宛如诗意。
绿豆汤煮得好了,会绽开出花朵一般的笑颜,一朵又一朵美丽的绿豆花儿在水里漾着,酥软,温顺,豆中沁水,水中沁豆,再加点调味的冰糖。你尽管喝,这浓浓的带着墨绿颜色的汤汁,准保叫你通体舒泰,身心轻松,或许夏天的美妙就深藏在这润滑的清淡里头。煮绿豆汤需要技巧:煮到绿豆刚刚开花时即可,煮得过了,汤里会飘出一层绿豆皮。煮绿豆的过程,与花开花谢的过程其实类似,但更像飞速转换的影片镜头,从含苞待放到花满枝头,从花满枝头再到落红成泥,不过二、三十分钟的事儿。你如果用心去琢磨下,就会产生许多关于生命中一些物象的深入想象。黄豆就不会这样,无论怎样煮,它也不会“开花”,这可能就是那种“保持自我”的精神吧。
喝不完的绿豆汤,可以存放在冰箱内。冰过的,则有另一种滋味,清凉的甜蜜吞进嘴里、肚里,顿时凉气遍布全身,那刻骨铭心的感觉就像青年时代激情的热恋:身子像在梦中飞,在云中飘。医书上说:绿豆能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过敏、抗菌、抗肿瘤、增强食欲、保肝护肾、清热解毒、美容养颜。看来,在夏天,多喝一点能败火的绿豆汤,也是一种逍遥自在的福分。
除了绿豆汤,在夏天煮绿豆粥也是一种不错的家常饮食。夏天酷热,人有时就难免没什么胃口,喝着那清淡中饱含清香味道的绿豆粥,再配两、三道爽口的青菜或者咸菜,你这时才会感觉到:简约,其实也是一种美。
夏天,我就喜欢那种类似绿豆汤的味道,这也影响着我对一些人和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利欲熏心,臭如油腻。这夏天清清淡淡的味道,有时让我怀恋一些外表朴素内心隽永的朋友,比如我的文友王继伟、何素峰,也许我们彼此间属于“君子之交淡如水”,但这友谊却如绿豆汤或者粥一般,经得起品味,这大概可以算得上人生之快意吧。
酷暑的文章8:致青春
文/那片飘动的云
酷暑的季节,最喜欢太阳落山后的时光,一杯清茶,一缕晚风,一曲悠扬的乐曲,于忙碌了一天后的闲散,嗅着青草淡淡的清香,便觉得身心都是极轻松惬意。
望着眼前喧嚣的尘世,就犹如这夏日的酷暑,多么希望有个宁静安祥的地方,用来让灵魂得到净化和栖息。于是,我选择了独处于这暮色降临的时光,用文字沉淀过去和未来。
看着太阳的余辉一点一点散落在天际,当晚风缓缓吹起窗帘,撩动起我的思绪,不禁想掬一把晚风,去吹散凝结于心的那份对青春岁月的愁怅。
悄然流逝的光阴,让我感叹于曾经的青春岁月,感叹于那曾经的风花雪夜,感叹于爱如花开,圆了月亮,醉了星星,洋溢着青春笑声的美好年华。
在青春娇艳的年华里,我们曾义无反顾的投入自己的感情,专注忘情的扮演着戏中的角色,不惜遍体鳞伤,为着一段没有结果的剧情执着到底,迷离茫然,歇斯底里地用尽全力去纠结,去落寞,去惋惜。
虽然青春是青涩的、纯美的,但也总是伴随着梦想和遗憾。年青时总觉得一辈子太过漫长,殊不知,就在我们说着再不疯狂就老了的语句间,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早已距离我们渐行渐远。
当我们回首往事才发现,所谓的青春也只不过是一些零碎的记忆。看过了春花秋月的烂漫,方知四季的韵美,尝过了缠绵凄婉的聚散,方懂幸福的珍贵。
当那些如鲜花盛开的故事随着风尘渐渐染上了旧色,当那灿若桃花的笑颜渐渐消失于茫茫人海,那些曾经与幸福、梦想有关的誓言,也就渐渐的成为了一段传说。
当那些说好了要一起走过一生的人渐渐散落在天涯,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真的长大了,成熟了。于是,我们坚定地踏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不断完善自己的路。
酷暑的文章9:散发乘夕凉
酷暑盛夏,烧烤得人无处藏身,这个时候,我总要设法躲回乡里,既为享受村口那一丝清凉,也是迷恋乡间夏夜的奇趣。
入夜,一弯明月悄悄爬向树梢。背影里,一头黄牛“哞”的一声长鸣,就有斑驳的光影,叮叮咚咚洒落一地。回头再看瓦舍、柴堆、菜园里的青菜、懵懂学吠的小狗,全都蒙上了迷幻的光泽。
荷锄下工的男人,舀一瓢凉水冲过身子,女人就已做好了饭菜。门前的空场上,扯张竹席,搭块门板,招呼一声娃儿端菜上汤,消夏晚餐就开始了。吃饭间,男人们大多要抿一口白辣酒,女人们爱嚼叨几筷头浆水菜。二伯穿件花裹肚,留撮白胡须,西瓜杀开了却要孙子对对子。他一句:堂中摆满翡翠玉。孙子答:弯刀劈成月牙天。推杯换盏间,一家人尽享夏日的悠闲。
秦腔爱好者七八个人扎一堆,锣鼓叮叮咚咚地敲过开场,板胡、二胡吱吱呀呀地调好弦子,大家一板一眼地就开唱了。邻家三姐爱唱《花亭相会》里的张梅英,对门哥爱唱《红灯记》里的李玉和。大家伙儿或高亢、或婉转、或幽默、或沧桑,个个都使真功夫。宝山爱唱丑角戏:大少爷眼睛大像俩鸡蛋,下巴子没长齐窄楞仰板;牛眼窝直看人发痴不闪,两个钱他要数清就得半天。他的声音搞怪诙谐,一开谝就把咥凉粉鱼的麦娃逗得差点笑岔了气。
大人有大人的乐呵,小孩有小孩的玩法。男孩们带个网兜扑流萤,顺着树干抓知了,滚铁环、甩泥瓮,花样百出。女孩们心细手巧,跳房子、翻线绳,末了,手拉手围成一圈唱歌谣:杜鲁门高鼻子,爱吃中国的面皮子。辣子蹭了一鼻子,他到河里洗鼻子。青蛙踢了一蹄子,哎哟喂我的大鼻子。喜欢捉迷藏的小伙伴们分两拨,一拨藏、一拨找,输赢轮换。藏的人,有的站在黑屋门背后,弄得灰头土脸;有的钻进柴火垛,又热又痒的不敢动;还有的钻进猪窝里,扰得大肥猪直哼哼。最神的是像作家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描写的那样,双腿一勾,倒悬在晾衣绳上,或躲在浓阴覆盖的树杈上。藏得笨拙的,一找就逮个正着;藏得巧妙的,找半天不见影。找的人一生气,大喊一声:再不出来,就不跟你玩了。话音没落,就有个黑影笑呵呵地弹落在面前。
小孩子东奔西跑玩累了,就围住大人凑热闹。在娘的指点下,我认识了明亮的北斗星,看见了月宫中的嫦娥和玉兔,还背熟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关羽温酒斩华雄等故事。我最怕骇人的鬼故事,听着听着,了见远处有个移动的黑影子,吓得立刻就往娘的怀里钻。
夜深了,劳累一天的人们东倒西歪睡意渐浓。不知谁一骨碌拾起来,惊叫一声“丢雨星儿啦!”沉睡的夜晚立刻炸了阵脚。
明明入睡的时候,是晴朗的夜空,谁知一阵劲风吹过,天际边突然就涌起了大朵大朵的云块。风愈吹愈劲,云越聚越多,一锅烟时就铺满了天空。伴随着隆隆雷声,一道道闪电如同利剑劈开厚厚的乌云,发出刺目的亮光。顷刻间,豆大的雨点就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大伙儿卷席的、抱枕的四散奔逃。年轻人腿脚麻利,几蹦子就跳进了家门,老年人稍一迟缓,就淋得浑身湿漉漉的。瓢泼大雨倾泻而下,四周一片雨雾茫茫,站在门洞里的人,个个脸上挂着笑意。
夏雨来势汹汹,去也匆匆。一通畅快过后,那轮明月又爬上云端。清风拂过,有青蛙鼓腮而鸣。咕呱、咕呱,一只、两只……草丛、淖池里的青蛙们仰天和鸣。
月光下,澄澈的夜空寥廓高远,暑热在满怀预判丰收的喜悦中烟消云散。
酷暑的文章10:平塘夏凉
文/李庆余
酷暑降至,小时候夏夜纳凉的情景又历历在目。
太阳偏西,村里升起了袅袅炊烟,奶奶把热粥和干粮端到院子里石桌上冷凉。酷署的傍晚,天热得像蒸汽笼一样,大人孩子围在石桌旁匆匆忙忙吃饭,急于出去凉快。我是家里的独苗苗,爷爷格外疼爱,只要撂下饭碗,爷爷立马扛着用麦秸编的铺条,叫我拿着蒲扇和艾蒿拧的草绳快快向平塘走去。
平塘位于村南头,是上世纪50年代“新愚公”开挖的人工湖。一到夏天,大平塘山泉涌进,碧水浩翰。塘的周边,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绿树。置身于平塘岸边,受用清风,受用碧水,受用新鲜空气,心情惬意,像是超出了夏天,步入了一个奇妙理想的世界。
天黑不久,前来乘凉的人陆陆续续来到平塘沿岸。他们将几张将草席拼在一起,边上点起了艾蒿绳子。爷爷带着我,自然和几个留着长胡子的老人坐在了一起,说《三国》,聊《水浒》,有时会为书中的情节争得面红耳赤。几个经常出门在外消息灵通的中年人,则愿讲些国家大事、庄稼收成等话题。不远处,聚集着一片“娘子军”,那儿更是有说有笑,有哭有闹。一位老奶奶饶有兴趣地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她指着天空说,明亮的牛郎织女星遥遥相对,织女的身后两颗暗淡的星是羁押她的天兵。
平塘西岸的僻静处偶尔传来扑嗵、扑嗵的声音,那是一帮年轻人跳到水里去游泳洗澡。我禁不住诱惑,向爷爷请求,没想到,欣然得到允许,这是前几年连想不敢想的事。我记得9岁以前,爷爷、奶奶是不允许我下坑的,除了每天的千叮咛万嘱咐外,还抓一把锅底灰抹在我的屁股上,时常检查那黑道道在不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家放宽了“政策”,让我与同龄小伙伴学凫水。下水前,我们不约而同地把尿浇手上,再抹到肚脐上,据说这样可以避免被水“激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慢慢学会了狗刨、大肚漂、踩水、扎猛子等,经爷爷检验,获取了“下水”证。游泳回来,我有点累了,躺在铺条上睡着了,夏夜的露水打湿了衣服和被单子,暑气逐渐下降,多数人都说凉快透了,该回家了,可我仍然不动。爷爷只好让别人捎着东西,费力地背着我回家。
如今,城里车多人多楼房高,温度不断飙升,每到盛夏,酷热难挡,人们只好躲在家里依赖空调消夏纳凉。家里虽凉,却无法逃脱空调病的侵袭。唯有故乡美丽的夏夜和平塘的凉爽风韵,让我无限怀念与神往,在我的内心深处永存一片宁静与清凉。
酷暑的文章11:野荷塘
文/在路上
酷暑已经过去。站在秋风里逐渐凋蔽的荷旁,我对城市边缘一方野荷塘的记忆突然清晰了起来,那一份清香,那一份清凉,在记忆中强烈地浓郁。
那个时候,城市的边缘刚开发,作为一名泥瓦匠,我不能选择地来到那荒芜之处,参加一栋十层楼房的建筑。在工地旁边,有块已规划未开发的低洼地,月复月,年复年,四方的积水向它汇集,汇集污水雨水而成死水池塘。时值初春,在这“微风吹不起半点涟漪”的死水塘,发生了一场绿色生命之间的搏杀和扩张,先是有浮萍悄悄荡漾,接着水浮莲茁壮成长,芦苇挺身而出,不知不觉间浓绿居然把墨墨池面全盘遮盖。同样不甘落寞的师兄,不知从何处弄来几截莲茎,随意插在野荷塘中。一场豪雨过后,水面上便有巴掌大荷叶荡漾。一位有经验的长者说,处女池里的莲生得最壮,莲根很会吸收泥土养份,等到夏天,会是满池荷花。果不然,有一天站在脚手架上专心砌墙的我,不经意间的一回眸让我大吃一惊:好一片清凉荷花世界!真是煞煞怪事,有君子之称的莲荷,与生命力极强的浮萍、水浮莲、芦苇争夺生存空间竟节节胜利,水浮莲绝迹了,芦苇被挤到塘边角,只有浮萍还可怜兮兮苟延残喘。面对如此格局,我在想,现实生活中君子与小人的斗争皆是如此结局,世界一定阳光灿烂!
仲夏,肥厚硕大的荷叶,不单密匝匝把池塘铺满,带刺的茎也雄赳赳争先恐后往上窜。近百亩池塘,就如万千婀娜多姿的少女,撑着绿伞儿在微风里翩翩起舞。点缀碧绿的是朵朵雪白莲花,含苞的娇贵矜持,怒放的笑靥迎风。荒野池塘再不荒野,有热闹,有生机。工友们从池塘边经过,总要将够得着的莲荷采摘下来,供养在简陋工棚里的玻璃瓶中,聊添一段清香,留下一点亮色。那些困住公寓的城里孩子,也野了,时常战战兢兢趟水涉泥,寻莲蓬,采莲花,摘下莲叶当伞盖在头顶,绕池追逐嬉戏。莲很随和,它普施惠人,赠予无类,将它的美与爱美者分享,以它的清凉与劳碌者消暑。每天有很多的人采花摘叶,野荷塘里的叶与花,却日益花茂盛叶茂密。
诗经说,灼灼芙蕖,那是形容荷的美艳;屈原说,集芙蓉以为裳,那是诗人浪漫的想象;李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是对荷花脱俗绝尘的高度赞美。还有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千古绝唱。古人对莲的赞美,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莲象征着美,象征着清高,成了君子的代名词。正因为如此,在我的想象中,莲只宜供养在青瓷大缸里,与琴棋书画相伴,里里外外透泛着书斋气和文人气。这个时候的我,经常被野荷塘里的景致诱惑,神态痴迷,以至于站在如火的烈日下,握砖的手时不时被砌刀敲破、被粗糙的砖棱划破。经历着火与血的考验,我总能感觉到从荷塘中逸出的慰藉。于是,每天坐对野荷塘,观荷赏荷,与荷对语,默记古人咏荷佳句,便成了劳作之余最好的休息。特别是有月之夜,一个人沿着塘塍漫步,偶尔摘下一叶荷叶垫着坐下,沐浴着柔柔月光,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意蕴便笼罩了我,使我时不时想起先生在回忆白马湖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喜欢这里没有层叠的历史所造成的单纯。这话让我沉思。倒不仅仅是单纯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是层叠的历史和心头层叠的灰尘污垢,越来越沉重,让我们无法清扫干净。白马湖边荷塘的单纯,便在先生的生命中,而眼前的野荷塘只能在我的回忆里,盈注一份温馨的单纯。
盛夏过去了,闷秋过去了,北方有了降雪的消息。大青缸里的莲荷,也已随节候荣枯去,“荷尽已无擎天盖”。但野荷塘依旧生机蓬勃,一片青田田。迟绽的莲荷,似已听到秋冬交替的脚步,也不再含羞答答,它们齐齐风姿尽展,迎着飒飒秋风起舞,从高处俯望,宛如一群白鹭嬉戏于秋池。更让我赞叹的是,这一泓死水塘,自从有了荷叶田田,水变清了,轻风拂过,淡淡清香沁人肺腑。古人赞美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殊不知,莲荷高洁的品性创造了清涟,荡涤了污秽,奉献清白是它毕生的追求!
一切真君子都应该是很随和的,不会发出“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感叹,也不需要伪饰和装扮道貌岸然。因为它的操持和自我净化的能力来自骨子里,所以它亭亭玉立于工棚和楼群之间而神态自若,态度谦恭。我想,这君子之花,更适合无拘无束生长于大自然之中吧,过多的呵护甚至小心翼翼的诸多禁忌,那是某些人以自己的作派强加在莲的头上,莲荷会很不快乐。这在野池塘里快乐活泼而又旺盛地生长着的莲荷便是明证。
倚栏望绿,凭楼赏荷,得以结交没有架子的君子朋友。机缘来得凑巧,虽然这份缘不过如闹市中擦身而过的佳人,转瞬即逝,但我仍要感谢野荷塘,在我寂寥孤独的日子,给我的许多沉思和快乐。野荷塘在记忆中贮藏了很久,我不知道它是否依然存在。但在深秋里走过记忆中的那片白莲花,我知道最接近天意。
酷暑的文章12:会感恩的茉莉花
文/胡克成
酷暑来临,小院里的花儿们也怕毒辣的太阳,纷纷谢下那娇艳的花朵,卯足劲、憋着气迎接高温的到来,而墙角处那盆茉莉花,却迎着朝阳,开得正盛,朵朵洁白的小花争先恐后开放,整个花盆像被一层白云遮盖着,散发出醉人的清香,吸引着蝴蝶、蜜蜂,围着它上下翻飞翩翩起舞。
它是我三年前从邻居家里搬来的,由于邻居管理不善,当时已是奄奄一息了,上部的枝叶干枯脱落,只剩下根部还留着的生命的迹象。当时正是初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的精灵们又开始了新的轮回,而它却沦落到被扔掉的境地。我把它要回来,想着拯救它的方法,就直接把它埋在了泥土里。我认为它是大地的精灵,只有接触到亲它、爱它、欣赏它的泥土,才会有活过来的可能。果然,一个月后的一天,我发现了从它那瘦弱的根部发出的几个绿芽,尽管是那么的瘦小,豆丁大的绿苗在呼吸、在跳动、在歌唱,宛如生命的星星之火,终于长成了现在的卓尔不群的一丛。
它的身姿并不是很曼妙,甚至有些平常,叶子不是油亮的,枝干也不挺拔,花朵不是娇艳,姿态也不遒劲。嫩黄的叶子,像藤又像蔓地的枝干,就那么随意轻松地凑在一起组成了一丛,如同一位不染俗尘的道者,飘然而来;如同一位不施粉黛的少女,濯尽铅华,涤荡瑕秽,文静地站在那里。花朵没有牡丹那样千娇百媚,没有梅花那样斗霜傲雪,而是淡淡的、素白的、从容地开放,它没有消瘦萎顿的一段时光,是盛极而衰,把迷人的芬芳留下后,随风悄悄落在根土上,如一只高洁的白鸟脱下的羽毛簌簌而落,洒落一地繁华,香消玉损化作春泥。
这是它今年第二次开花了,第一次是在阳光明媚、百花齐放的春天,还是在那墙角,默默的、低调的自开自谢,只把淡淡的清香留给了小院。这一次它选择了盛夏开放,尽管酷暑难耐,可它却开得并不敷衍了事,仍然那么精致、洁白、芬芳,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向上的姿态,像一个兢兢业业的工作者,对每一次的开放,对每一朵花儿,都是那么的精益求精、慎之又慎、精雕细琢,我想正是它这种精神才使每一朵花都晶莹剔透、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才博得了人们的倾情和爱慕。真如那首名曲《茉莉花》一样,没有铿锵之音,消除靡靡之音,宛如流水一样流进了人们的心田,滋润着浮躁的心情,历久弥香。
我觉得植物也是懂得感恩的,你给它生命和关爱,它会以自己的方式,给你以百倍的报答,就如这株死而复生的茉莉花,把清爽留给人们,把弥久的芬芳毫不保留献给关爱它的人们,直到生命的尽头。人与自然界的各种各类应该是和善依存的,如果哪一天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了人类,那么这个地球将毫无生机和活力了,人类也就走都了尽头。
酷暑的文章13:薄荷似荷
文/吴建
炎炎盛夏,酷暑难当,何以解暑,有人喜饮冰镇啤酒,有人嗜啖雪糕西瓜,而我,独爱喝薄荷茶。
薄荷,茎叶似荏而尖长,经冬根不死,夏秋采茎叶多以作茶饮之。家有小院,多植花卉,春兰秋菊,争奇斗妍,唯墙角边的薄荷,无需栽培,自生自长,夏季来临时,郁郁葱葱,给院内带来一片清凉的世界。薄荷不高,茎直立,椭圆形的叶片浓浓密密,青翠欲滴,别说将它泡茶,就是看一眼,暑气就会大减。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古今之人,爱喝茶者无数。然茶叶需经揉捻烘焙,方可饮用。而薄荷则不然,随摘随泡,既新鲜又方便,绝对是纯天然的绿色饮品。乡人泡薄荷茶,热水可泡,温水亦可泡,一样的清凉,一样的爽口。更有甚者,以冷水泡之,格外凉爽。农人在“锄禾日当午”之后,随手摘几片薄荷叶回来,洗净置于碗底,倒入凉开水,香气四溢,此时咕咚咕咚喝上几大碗,既解渴又消暑。
儿时家贫,甭说西瓜,就连几分钱一支的冰棍儿也很少买得起。每至夏日,家门口的薄荷,就成了我们最佳的解暑饮品。放学归来,采几片薄荷叶,泡一碗凉茶,浅浅地呷上几口,凉入心扉,惬意无比。最过瘾的还是在和小伙伴玩累后,满头大汗地跑回家捧起一碗薄荷茶猛灌,顿觉清凉通透,全身舒爽!在那物质匮乏的时代,母亲曾用薄荷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各种好吃的:把薄荷叶捣碎拌到面粉里做薄荷糕,用薄荷叶熬稀粥,还有薄荷豆腐、薄荷炒蛋……夏夜,爷爷摇着蒲扇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我趴在他身边,缠着他讲那古老的故事。蚊子不时来袭,我被叮得嗷嗷叫。爷爷站起身,扯几片薄荷叶子,往我的手上、脚上一阵涂抹,顿感清凉,奇痒自消。
传说,古人常把薄荷当做一种香料,随身装在一只小布袋里。文人墨客也会拿薄荷来做诗。大诗人陆游有一首著名的《题画薄荷扇》,诗云:“薄荷花开蝶翅翻,风枝露叶弄秋妍。自怜不及狸奴点,烂醉篱边不用钱。”这首题画诗,扇面画有一丛薄荷,在秋阳里白花竞放,一只猫醉卧在花丛旁,睡眼蒙眬。清人赵瑾叔的《本草诗》,把薄荷的分布、外观、功效等说得极为详细:“薄荷苏产甚芳菲,咬鼠花猫最失威。泄热驱风清面目,鲜脱发汗转枢机。种分龙脑根偏异,叶似金钱力岂微。症见伤寒和蜜擦,管教舌上去苔衣。”
薄荷似莲荷,它虽没有莲荷的茎那般“出淤泥而不染”,但它同样中通外直,亭亭玉立;它也没有莲荷的叶那般硕大敦厚,但它同样香远益清,质朴纯真。薄荷和莲荷都茁壮于炎炎夏日,任烈日炙烤、雷击雨淋,无所畏惧,高洁淡雅。薄荷无莲荷俊美的外表,却有莲荷正直高雅的气质。古往今来,赞美莲荷的人甚多,赞美薄荷的人甚少。莲荷声名远播,薄荷却默默寡闻。但它不自卑,更不消沉,她一如既往,无私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盛夏时节,选一只透明的玻璃大壶,斟满热水,放入薄荷叶,然后手执蒲扇,斜躺藤椅,轻摇扇子,看壶内叶片忽沉忽浮,随意荡漾。待水变温变凉,便取来茶杯,倒入薄荷茶,慢品细啜。任丝丝幽香冲淡暑气,沉淀浮躁,让其香润泽心灵,让其味超尘脱俗。有薄荷相伴的日子,温馨清凉,恬淡闲适,使时光也充满了诗意。
薄荷似荷,清凉了一夏,清净了一生。
酷暑的文章14:涧河的新装
文/灵魂鸟
一场细雨,终于把酷暑的燥热涮出心扉;几缕清风,陆续将初秋的凉爽撒进胸怀。在家憋屈了多日,迫不及待地想出去走走,透一透气。可去哪里好呢?疑惑间,忽然想起涧河来,听说现在换了新装。于是,便骑上山地自行车出发了。
记得10年前第一次走涧河滩,是去洛阳。那年,由于310国道整修,车辆连续拥堵几日,无奈只好骑了自行车。那时,河床几乎跟两岸庄稼地一般高,没有堤坝,也没正经路。20公里的行程,差不多都是沿着地头相对比较平坦的地方走的,坑坑洼洼,长满荆棘和野枣刺,一不小心,车胎就会被扎破。遇上“沼泽”,还得绕很远,扛起车子走。最受不了的是,河道里气味熏人的臭水,更别说捎带去摸鱼、摸螃蟹了。
如今,再走涧河,真的会像他人说的那样美吗?
车刚骑出函谷关,秋风便撒起欢儿来,塞满花香的空气,一下子就渗入全身。蜿蜒而整齐的大堤,像游龙,忒威武。堤顶是坦荡的彩砖游道,堤坡上种着密密麻麻的各种花草,堤外是百米宽的绿化带,杨柳依依间,廊亭、花坛一个挨着一个,蜂飞蝶舞,络绎不绝的游人你来我往,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再看那河道间,宽敞的水面,平如镜,绿如蓝。荷坞莲蓬,轻舟渔绳,天光云影,历历在目。在一处叫安上的河段,我老远就望见有个心字形人工湖,边上有游乐场,湖中有岛,岛如翡翠。岛上,也是花木丰盈,亭榭别致。一群群白鹭、灰野鸭飞来飞去,把清风和阳光驮到水面上,荡漾起一河不在春天的春意。尤其是垂钓处,一些鸟竟然不怕长长的钓钩甩来甩去,拥挤在钓竿的影子上,有人将钓起的鱼儿抛向它们时,个个赶紧使出浑身能耐。
蝉鸣摇柳动,鸟翔载歌飞。站在大堤上,静静地欣赏。河道干净,有活水,有生灵,又有花草,鱼喜欢,鸟喜欢,人更喜欢。数十名环保工人过来过去,谦和地维护着卫生秩序。
与其说涧河治理是为了美化环境,倒不如说是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我相信,慢慢地,那些曾经被污染的河流,都会像涧河一样,水越来越清澈,让更多人憧憬而来,阅读自然,聆听自然。
酷暑的文章15:荷田
文/茶子奕
酷暑的一天,我们一家去享有盛名的鱼米之乡——三川坝看荷花。
三川坝离县城20余公里,是一个山脚下凹进去的坝子。我们开车从县城出发一直下山,车开到山头便可看见山脚下一马平川的三川坝。它像一张巨大的绿色毯子,可谓一碧千里。离得近了会发现绿色毯子上有着星罗棋布的粉色和白色圆点。再走近点,才发现那些粉色和白色的圆点魔术般地成了一朵朵美丽的荷花。远远的空气中就弥漫着淡淡的荷花香,清新扑鼻,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荷田边上。
只见一片连着一片的荷田看不到边际。荷叶挨挨挤挤,一朵朵荷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从荷叶间探出头来,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娇艳欲滴,有的已经结出绿色的莲蓬。白的、粉的、绿的,点缀在这绿色的海洋上,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正沉醉在这花香里的时候,忽然天空隆隆作响,瓢泼的大雨突然而至。夏天的雨真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一会儿雨过天晴,一道彩虹架在了坝子的两端,荷田更美了!在太阳的照耀下,大圆盘似的荷叶上布满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像散落的水晶一样闪闪发光,而雨水滋润过的荷花越发显得格外娇艳。
这样的荷田我第一次见到,我惊讶于它漫无边际,感叹于她的美丽芬芳。三川坝的荷田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