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文章

请欣赏兴趣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兴趣文章1:有趣的实验

文/陈疏影

今天的兴趣课陈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只见陈老师端来一杯清水,我们都感到很奇怪:这杯水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正当我们疑惑不解的时候,谁知陈老师又像魔术师一样,从手里变出一颗像纽扣一样的粉红色“药片”,将它放入那杯清水中。我们惊奇地睁大了眼睛,顿时,我们看见那药片像被施了魔法,一下子冒出好多气泡,并慢慢升腾,渐渐地,这杯无色的水变成粉色的了!药片也不见了,太神奇了!

陈老师故作神秘地问:“谁想来尝一尝?”大家纷纷举手。陈老师请了一个勇敢的男同学,只见他喝了一小口,让人感觉很好喝的样子。大家看了都想尝,接着,陈老师又请了一位女同学,她小心地抿了一口,表现出一副很难喝的样子。我们更加好奇了,到底是什么水呢?真让人琢磨不透。

陈老师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笑嘻嘻地告诉我们:刚刚放的是儿童营养泡腾片,里面含有十多种维生素,可以当饮料冲泡。

为了让我们有更真实的体验,陈老师让我们逐一尝了尝,甜甜的,像雪碧,还真好喝。

今天这节课的实验真有趣,真希望老师每天都给我们做实验。

兴趣文章2:兴趣就像食物,越丰富越好

文/毕淑敏

一位营养学家曾对我说:“一个人每天摄入的食物,至少要超过十八种。”我吓了一大跳,叫道:“哎呀呀,那么多!肚子里岂不是要开一个杂货店?”营养学家说:“人的成长发育就像建造一座大厦,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比如砖瓦木料、油漆水泥、瓷砖钢窗、浴缸水管……在一个人小的时候,营养越丰富越好,才能保证身体健康、骨骼强壮,长成优良的体魄。”

他的话,我思索了很久。从人的生理想到人的心理,如果说,一个孩子长身体的时候,食物越丰富越好,那么,在发展个人精神世界方面,也不应该偏食,需要从小培养起对世界广泛的兴趣。

小时候我天性好动,每天到处跑来跑去,眼睛看到一个目标,脚步就不由自主地奔过去。眼光可比双腿跑得快多了,这样,人的重心就向前倾斜,接下来的事件就很可悲了,全身凌空飞起,一个大马趴,摔倒在地上。我对于“欲速则不达”这句话的体会,简直刻骨铭心。

我喜欢语文,也喜欢数学。我觉得这两门功课都很重要,一种是说话的学问,一种是计算的能力。人活在世上,离不开与人交流和科学技术两件大事,这就和语文、算术密切相关。要是你连自己的意见都表达不清,就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误会,这样,一来耽误时间,二来也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至于数学,是科学的奠基石,就不必我多说了。所以,对于必须掌握的功课,要从道理上明白它的重要性。兴趣和道理,像一对双胞胎,有时候,我们是先有了兴趣,才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比如瓦特发明蒸汽机;有的时候,恰恰相反,是我们明白了道理,才逐渐地培养起兴趣。

我十六岁的时候,被分配去当卫生员。当时我伤心死了,觉得自己很倒霉,一天净和脓血、病菌打交道不说,见到的人还没有一个笑模样,都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病秧子。心想这样干下去,用不了多久,自己肯定也得变成一副苦瓜脸。但是我在理智上知道这个工作还是很光荣的,一个人得了病,就是他一生中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永远健康呢?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能够为人家做一点事情,就应该竭尽全力。

我强迫自己认真地学习医学知识,热情为病人服务,慢慢地就对医学有了兴趣,病人都爱找我看病,说我是个好医生,我后来一直当到了内科主治医师。在从事医学工作二十年以后,因为写作的需要,决定暂时不当医生了。脱下穿了几十年的白色工作服时,我的心里充满了一种难舍难分的眷念,我这才意识到,对医学的兴趣与热爱,已深深地融化在我的血液中。

人的兴趣也应该像吃饭一样,不挑食。世界是这样绚丽多彩,像一台大屏幕的彩色电视机。你要是把自己的兴趣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就像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限制我们的视野。

兴趣文章3:兴趣是福

文/静水

打麻将的活儿,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还时刻冒着输钱的风险,苦不苦?累不累?

然而,那么多人乐此不疲趋之若鹜,甚至闹得家庭不和、鸡犬不宁,却仍有那么多不收手者,执迷不悟。

其实,这都是兴趣的缘故。对酒感兴趣的人,喝过量者屡见不鲜,难受不?大多照喝不误,这同样是兴趣使然。

所谓兴趣,就是再苦再累再遭罪也心甘情愿,不以为苦为累为受罪,而且,乐在其中,享受在其中,美丽在其中,幸福在其中。

当然,兴趣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我们提倡的是,积极的有正能量的高雅的兴趣。

有兴趣的事,人们就会自觉积极主动去做、坚持去做,而且,乐于做到底。

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人生幸福。兴趣是福。如果一个人能够以学习为趣、生活为趣、工作为趣、善良为趣,就会收获更多的幸福,人生的质量就会更高。

兴趣多,爱好多,享受就多,幸福就多,人生应该有更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人生就应该有意识培养自己具有更多更广泛的兴趣。

教育应该追求的境界,就是在品德、学习、体育运动、艺术和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培养学生兴趣。关注兴趣和培养兴趣的教育,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教育,注重兴趣和兴趣培养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

兴趣是福,美丽的人生一定是有兴趣时刻相伴的人生。如果你的兴趣恰恰又是你的特长,并且已经融入你的学习、生活、工作和交际之中,则是人生之大幸大福,你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人生也定将闪耀出更加美丽夺目的光彩。

美丽人生,幸福人生,兴趣人生。

兴趣文章4:兴趣中玩出智慧

文/朱春霞

有这样一句话,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在兴趣中去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最近,我在活动室新添了一个超市,发动孩子们带来了各种玩具和一些空饮料瓶,孩子们也都积极配合,没几天一个完整的超市就开出来了。

今天游戏的时候,通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对商店材料的运用是非常出色的,特别是像吴越、顾名轩等几个男孩子,把玩具玩出了不同的玩法,尤其是机器人的组装玩具,他们能拆了装,装了再拆,玩得不亦乐乎。在组装不成功的情况下,几个人也能相互讨论,共同完成,这是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没有的。因为这是他们自发的学习,不用我去引导与组织,效果却比我的引导与组织好得多。这也让我有了一个想法,多去了解幼儿,观察幼儿,不管准备什么样的活动材料,都要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还观察到,他们能把一件玩具玩够了,再去买一件,这个习惯非常好。特别是平时几个做事不专心的男孩子,在玩这个的时候却很安静,也很专心,一件小玩具能让他玩上十几、二十分钟都不会分心,这是我在平时的活动中怎么努力也不能让他们做到的,由此更让我体会到在玩中学这句话的涵义和真正做到玩中学是多么不容易。

游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好几个幼儿拿着玩具来问我:“老师,这个为什么绳子一拉就会自己跑呢?这个小老鼠为什么会翻跟头呢?……”我就对他们说:“你们先自己看一看,想一想,就会明白是为什么了。”然后他们就自己去讨论了,最后跑来告诉我:“老师,我发现里面有一个可以转动的轴,线本来绕在上面,现在一拉,它就自己往前跑了。”我听了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吗,这就是一个惯性的作用,是一个科学的原理。”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发现,跟先前的猜想有了一个对比,两种认知冲突使幼儿对此印象更加深刻。

孩子们天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我们应很好地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积极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尽情的玩耍之中,感受生活中事物的千变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经验,学到更多的知识。

兴趣文章5:小事成就浓浓兴趣

文/刘仲华

邻居茂华有个上小学的女儿浩。小学二年级时,浩因未被推荐参加学校组织的书法兴趣班,触动了自尊心。爸爸对浩说:我们在家学,只要坚持练习,也能把字练好!”爸爸的鼓励让浩来了精神,干脆地说:“行!”

说干就干,茂华带着孩子去书店,结合着学校的柳体书法教材,又购买了其他的书法资料。确定了学习内容,并且规定了每日下午放学练习一张毛边纸。果然,一年后,手能控制住毛笔了。字写的虽不是很漂亮,却顺眼多了,有劲有神了。

班主任见到浩的进步,打心眼儿里高兴。不仅在课堂上重点给她指导,还为她创造了许多实练机会。让她做了宣传委员,负责教室的板报书写。每一次展示和表扬,也是对她的激励和鼓舞。

连年来,浩被学校评为书法小明星。现在她的兴趣正浓,放学回家,不用家长督促,自觉就摆上笔墨纸砚,认真练习。她爸爸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一次小小的不悦,竟然成就了孩子的书法兴趣。”

兴趣文章6:童稚爱合肥

文/戴健

儿子对地图的兴趣实际上还是源于对他生活的这座城市的热爱。

儿子在长高,他说怎么也赶不上合肥在长高。

六一儿童节前夕,儿子的外公一家乔迁到滨湖新区,客厅的醒目位置挂着外孙在合肥市区图前拍的大照片。“知你者,外公也!”老人家知道,合肥地图是外孙的最爱。

的确,儿子对地图,仿佛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他两岁时,我们家的餐厅有一幅市中心航拍图,儿子嫌挂高了,要***拿下来,平放在地板上傻看。从那以后,我们索性将合肥市区图和其他一些地图都贴在家中踢脚线以上的位置,让他平视。他常常搬个小板凳到地图前,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精磨细研。翌年一家晚报搞十佳老地名评选,选票上上百个地名他认出个八九不离十,于是他“独立自主”打钩寄出。报社记者闻讯来家采访——说是采访实是验证——结果他不但会默写,还在图上一一点出老地名的位置!于是《三岁“小合肥”参选“老地名”》成了通栏标题。儿子熟谙合肥路名,这都是从地图上看来的。

儿子对地图的兴趣实际上还是源于对他生活的这座城市的热爱。金寨路高架桥通车没几天,大清早我的外甥女突然打来电话:“大舅,我怎么一不留神上了金寨路高架,到你家怎么走?”当时才四岁多的儿子听到了,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对着话筒嚷嚷:“唐唐姐姐,这是我们合肥的第一条高架路耶,你先开到三孝口,然后跟着166公交车走!”他喜欢研究公交线路和地图,五岁时上网居然瞅到公交网站上120线路西行到“轴承厂”站突然又跳回到东边的“铁四局”站了,一定要我向公交公司提出改正。儿子六岁时,合肥新开了连通政务文化新区和滨湖新区的18路环保电动车,他嚷着要体验一下。回家上网他居然又挑出“刺”——18路明明是南行比北返多出了“安徽日报社”站,可公交网站偏偏“南辕北辙”,把这一站错安到北行线上。

两年前,儿子考入合肥实验学校,我们的家也搬到天鹅湖畔。他很爱这里贴近自然的氛围,去岁庆六一,小区搞了一场文艺演出,邀约小朋友们登台献艺。本来他报的是唱一首歌,看到前面的人已经唱了不少,他临时改变主意要现场作图,画出小区所有几十栋楼盘。主持人起初并没有当回事,说那你就画吧,又安排上其他节目了。还不到七岁的儿子趴在地毯上,画着画着,人越围越多,摄像机镜头也对准了他,不免干扰了别人的表演,于是物业管理人员把他拉到台前的桌子上,让他专心画完。临到他展示时,他高高举过头顶,准确的楼盘位置图赢得满场喝彩。面对话筒,他突然对主持人冒出惊人之语:“姐姐,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们小区里的标识图都错了,图中小桥在D8楼前,其实是在D7楼前!”对大人而言,住客其实是过客,常从桥上过,谁注意桥和图的位置不一样呀?

作为“忆苦思甜”教育,我曾特地把他带到当年我下放的农村和30年前住过的工厂区宿舍,让他感受我们家、我们的合肥今昔巨变。儿子在长高,他说怎么也赶不上合肥在长高。他对于合肥楼房“已建”、“在建”、“拟建”的第一高都知晓。他路过在建的国际金融中心,特别欣赏工地建设者语录:“第一故乡第二故乡同为创业之乡,本地青年外地青年都是有为青年。”回家后一口气连造了几个类似的句子。他对合肥新开发的楼盘也很关注,甚至自己设计户型图,他画的入户花园、露台等像模像样。上个月他看到路边有一广告:“湖说,买房送公园。”起初以为那个“湖”字写错了,很快他又揣摩出“故意那样写的,是宣传房子在湖边,有公园”。

近期儿子所在的学校搞了个“历史的启示”故事征文,还不到八岁的他从三皇五帝写起,结尾是“看今朝,幸福生活美滋滋,男女老少乐陶陶。看今朝,步步高;步步高,看今朝!”他对历史的记忆超强,秦汉唐宋元明清历代帝王年号都能背出,于是有时也不知天高地厚。前不久纪连海来合肥开讲座,散场时他尾随至休息室门前:“我想和纪连海叔叔PK一下,我能背出清朝所有皇帝的年号、帝号、庙号,他能吗?”听不懂的保安理所当然把他挡在门外。

犬子名叫戴聿洋,属羊,头上长了三个旋,取“戴啊,洋货”意。看到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纷纷称奇,说你三个旋肯定“洋货”吧?他每每纠错:“不对,我三个旋是聪明!”还有人逗他:“三个旋好比北大、清华、科大,你喜欢上哪一个?”他似乎成竹在胸:“还是喜欢我们合肥的科大!”

兴趣文章7:忘年交

文/张晶

我有一位“,若按兴趣爱好划分,应该算是“师友”。巧的是,我们两个都属牛。只不过,他整整大我3轮,长我36岁。一个78岁的老人,仍然退而不休,一直辛勤工作在报社文字编辑的岗位上,守着清贫,自得其乐。他就是许超。

记得一日中午,我从午睡中还没有完全醒来的时候,许超老师便给我打来电话谈稿子的事。放下电话,便有一种羞愧感涌上心头,一个年至耄耋的人尚如此勤奋写作,而我正值壮年却不知珍惜光阴。许超老师的工作精神,让我感佩。

以后的日子,我便记着许老师的叮嘱,严格要求自己。

我知道,许老师除了关心之外,更多的是对我的督促。

他看过我写的不少散文,我们见面必先谈及文学。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更多的时候,我和许老谈的最多不是文学,而是人生。他以一名朋友的身份和我谈心,以一名长者的身份与我谈人生、谈生活、谈心态,他对我一些消极的情绪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导我要正确看待人生,看待生活,看待得失。许老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目睹了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实施改革开放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可谓经历多多,见识多多。和这样一位老人交谈,不是读书,而胜过于读书。

静心,读书,老实做事。这是许老给我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在报社的办公室里,满头白发的许老一会儿翻看报纸大样,一会儿又埋头翻开沉重的字典,他是那样的充实,那样的快乐……

兴趣文章8:寻山

文/川理

说起来我从小对山就充满了兴趣,这或许与坐落我家村门口的莲花山有关。

莲花山虽然叫“山”,但并无半点山该有的气势和威严,实在愧对“山”之名。而全深圳的“山”若较真起来算,顶多也只能算个丘陵。这么说来,我爱的倒不是山,而是丘陵。

高自有高的景色,低自有低的情怀。在莲花山还没完全开发的时候,我就时常探访,而如今道路通畅,翻山越岭就更是家常便饭。除了莲花山,梅林后山、笔架山、梧桐山都留有我或一时兴起、或计划缜密的足迹。当穿过重重阻拦登上山顶、眼前豁然开朗时,心中总是感慨莫名。这种“山趣”放到现在依然如此。

去年11月份的时候,一位老友拉着我去坪山的凤山寺,说是要去寻一位故人。居住深圳多年,从未听闻凤山寺之名,更何况那位故人的性情如何实在拿不准,因此起初并不情愿,但转念一想,所谓“深山藏古寺”,这无名寺下定有无名之山,如此我也去寻一趟“故人”好了,于是欣然同行。

这凤山寺之行实在是趣味索然。说是寺,其实只在山腰一块凸起处用砖垒起平台,顶上又安了几块挡雨的铁板罢了,毫无山中古刹的古朴风韵,唯一像样的只有端坐台上、大口圆目、面色通红的天王。至于它脚底的山则被改造成果林农场,各种废弃物随意放置其上。我百般无聊,站在一边,盯着墙上行军的蚂蚁;老友却是兴致勃勃,东看看、西瞧瞧,饶有兴趣地向我和另外一位女伴介绍他这位“故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句话不假,但便是这尊天王的福泽再广,恐怕也难阻山的败坏。老友此行也并不尽兴,看天色尚早,于是三人一合计就奔着不远的马峦山去了。

马峦山就比那“凤山”要精彩多了,蜿蜒曲折、千回百转,颇有柳暗花明之感。两旁树木摇曳着重影,远近鸡犬鸣叫相闻,高处的山色抹出一条青黛,低洼的湖光织成无数银鳞。

登山是一定要登上顶,这是我每次登山时设立的目标。然而马峦山的路真不太好走,我的腿在坡度的戏弄下累得发颤,而同行的伙伴早已体力不支。在互相的鼓舞和扶持下,我们走到大约全程的三分之一处就再也无法前行。

靠着公路边的围栏,我突然想起“阮车穷途,大哭而返”的典故,或许眼前无尽的山路也可算是一种穷途吧?若真是如此,这种穷困怕是要凶猛百倍、残酷百倍。穷途末路自然便会死心,近在眼前的路却让你不得不心存痴想。这样近在咫尺的遥不可及,日日夜夜折磨你的心。

其实,何至于此?就是本来没有的路,也是可以走出来的,更何况本来就有的路?我不由感慨阮步兵实在入世太深。

买水的老友回来了,递上一瓶矿泉水,我猛灌了几口,顿时觉得畅快无比。水也喝了,腿也歇了,是时候下山了。

兴趣文章9:无法割舍的兴趣

文/徐泓韬

我上过许多兴趣培训班,有二胡、国际象棋、英语、奥数等等,可让我最骄傲的是二胡的培训,它让我喜欢上了音乐。在学习之余,它不知不觉成了我无法割舍的兴趣爱好。

每当听到音乐,我就会随着音乐打起拍子,有的时候听得入迷了,我还会跟着哼唱。记得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随妈妈去商场购物,一进商场,里面人山人海,十分喧闹,我和妈妈好不容易地挤进了二楼。二楼的人好像比一楼少了许多,声音也很小,大家都在各自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物品,十分有秩序。就在这时,在我正前方的音箱里传来了悠扬的乐声,十分动听,我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打起了节拍,情不自禁地哼起来,完全沉醉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也许是自己的声音比较响亮,周围有几个人用惊奇的眼光看着我,可是那时我年纪还小,没有顾及那些人的眼光,依然如故地随着音乐自娱自乐地哼着。就在我快要唱完时,妈妈及时发现并制止了我,回到家后,妈妈对我说:“公共场合要注意,不要大声喧哗……”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妈妈说:“你想像一下,如果大家都与你一样,只是因为自己喜欢就想唱就唱,那样的商场里会是怎么样的?”

音乐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虽然现在上了初中,学习紧张了,但是依然保持着这份兴趣,闲暇之余,我仍会拉拉二胡,听听音乐,它是我无法割舍的兴趣。

兴趣文章10:兴趣来自阅读

文/谢锋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在我看来,书不仅是阶梯,还是一艘大船,带领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多读书,能开阔你的视野,能拓宽你的知识面,而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学习的兴趣。

我喜欢读书始于那本《故事大全》。现在我读过的书也是难以计数,可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我看过的第一本书就是《故事大全》。当时,我还小,只有7岁,正在上二年级,姑姑给我买了一本《故事大全》。一买回来,我便满怀好奇心地翻了翻。哇,内容真丰富啊!字上面有拼音,故事中还有栩栩如生的彩图,遇到不会读的字就拼拼音,实在太棒了!并且每一个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比如《螳螂学本领》中小螳螂东学西学,还没学会这一种本领又去学那一种本领,到头来什么也没学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把它做完,再去做别的事情。只有专注才能做成事,不然最后啥事也做不成。正是因为这本《故事大全》,让我爱上了书,与书成为了密不可分的朋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书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我从以前看故事书,再到童话、寓言,然后便是优秀作文选集、科普着作,直到现在我又喜欢看散文和小说了。比如《朝花夕拾·呐喊》《简·爱》《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本《昆虫记》。

十九世纪末,一本着作在法国出版了,刚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就是法国着名生物学家法布尔耗费了毕生心血所着成的《昆虫记》。

在这本书中,法布尔用爱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昆虫世界。螳螂虽然外表看似虔诚,但性情却十分凶猛,常常对过路的昆虫发出致命的一击;蝗虫的蓝翅膀、红翅膀像扇子一样张开,粗粗的后腿能让自己跳的很远很远,但它经常误打误撞,撞到了蜘蛛网上,成为了蜘蛛的美食;人们都说蝉是一个懒家伙,但实则蝉很勤快,反倒是蚂蚁常来抢它的食物;夜空中,萤火虫闪闪光亮,给人无数美好的遐想,殊不知它也有着既高超又残忍的捕食蜗牛的方法;人类对狼蛛的印象并不美好,恐怕是因为看了狼蛛那狰狞恐怖的样子吓到了,但狼蛛也有好的一面,当小狼蛛生下来时,狼蛛妈妈会把它那上百只小狼蛛孩子背在背上,带它们出去晒太阳,做游戏,非常累,可它依然如此;蜘蛛和蜂类都是昆虫界天生的建筑学家,一个把网织得结实又对称,一个把巢建得牢固又精致。在这本书中,昆虫们的习性、劳作、繁衍、争斗都表现得活灵活现,充满了灵性与智慧。

《昆虫记》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就以优美的笔触、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视角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以及我们这些普通的读者。法布尔以人性关照昆虫的习性,将专业的知识与真实情感熔于一炉,字里行间洋溢着法布尔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读了这本书也让我对很多昆虫的特点进行了了解,红蚂蚁那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狼蛛的母爱也让我感动不已;蜂类的聪明也是让我惊奇不已,竟然用六边形造的巢最牢固,最省材料。这本《昆虫记》培养了我热爱科学,亲近自然和尊重生命的探索精神,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大自然探索。

兴趣文章11:贝壳的故事

文/赵萍

我这个人兴趣广泛又无一精专。就说收藏吧,有陶瓷玉石,也有古钱邮票,虽然都不值钱,但早期的收藏几乎都与我的过去有关,每每把玩,都会引起对当时场景的回忆。

其中一枚贝壳,是我特别看重和珍爱的。它有鸭蛋大小,灰白色的外壳上布满了浅褐色的花纹,腹部是米黄到橘黄色,正中接头的道沟两旁,是对应的两排排列整齐的褐色锯齿纹。我之所以对它情有独钟,是因为它是姥娘传给我的。

姥娘虽是母亲的亲娘,但我们祖孙两代的感情却远远胜出她们母女。我是母亲上初中时生下的,五十年代初期,大龄上学也如文革后成人高考一样时髦。母亲把刚刚满月的我交给她娘,就义无返顾地去济南三中(今省实验中学)读书去了。姥娘将嗷嗷待脯的我接过来,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抚育成人,其间的辛苦可想而知。

记忆中是那个饥馑的年代,一个春日的午后,我饥肠辘辘哭闹着问姥娘要吃的,姥娘拿不出,急得直掉眼泪。那时父母每月都按时把我的粮票寄给姥娘的,可那个月不知为什么,我们迟迟没收到粮票,就饿起了肚子。记得姥爷每次从学校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收到粮票没有?”那个月我们到底没有收到母亲寄来的粮票,据说是被邮递员给私吞了,那个年月,因缺吃少喝饿死的人不在少数,很长时间我都曾憎恨那个不良的邮递员,随着时光的流逝,我的恨意渐消,不知我那个月的粮票帮到他或他家的孩子多少?

姥娘被我缠得不行,忽然想起什么,从衣柜的活筐里拿出那个东西,姥娘小心地将它送到我耳旁,说道:“这叫贝壳,是大海里的东西。你听听,里面有大海的声音。”幼小的我将贝壳贴在耳朵上,什么也听不见。姥娘笑眯眯地说:“傻妮儿,仔细听。”我好像仍没听见动静,但碌碌饥肠却被这突兀出现的小玩意儿暂时压了下去。

姥娘虽然上了年纪,但对涌现的新事物总是抱着欣喜的态度去欣赏,接受;逢到大苦大难来临之时,姥娘也从不退缩,而是带着一颗永不泯灭的爱心去从容、坦然地面对。姥娘一生命运多舛,少时丧母,年轻又逢战乱和贫寒;文革前,姥爷因所谓的隐瞒历史问题被迫辞别教坛贬家为民,姥娘也完成了一个由“先生娘子”到黑五类家属的转换,但老人从无怨言。记得在左家村四队劳动时,生产队里搞副业做粉皮、需要一个烧火的,谁也不愿意干这个被烈火烤炙的活计,姥娘却应承下来。从秋到冬、从春到夏,她一年四季不停地抱柴烧火,一连两年,原本细腻的皮肤被烈火烤炙成古铜色。那大概是七零年,姥娘竟毫不犹豫地拿出她两年的工钱为我们姐们仨人每人买了一件粉红色的的确良衬衣,我们是梁山大街上最早穿上的确良的女孩儿。姥娘看着我们好开心:“可惜我们赶上这年月,我们那时哪敢想这么俊的衣裳啊!”每年假期,我们走姥娘家,姥娘都是早早为我们摘下树上的枣儿,洗净加上白酒做成醉枣儿犒劳我们。姥娘把自留地里的嫩棒子、地瓜埋在做完饭的锅灰里,那又香又甜的美味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口福,丰富了我们童年的记忆。

在她七十岁那年,姥娘还颠着几寸长的小脚,硬同我一起徒步攀登了泰山,看了日出。我心疼她,让她坐索道下山,她却心疼钱,满心欢喜地说:“多少人做梦来泰山都来不了,咱能来就够好的了。”她总能把悲苦用力地、慢慢地咀嚼,直到把苦涩也带上一丝甜味儿,就如同她当年送给我的那枚表面不起眼,胸中却藏娇纳秀,气吞山河的贝壳。

和姥娘在一起,她给了我生活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更给了我生活的激情和做个快乐人的秘诀,使我虽然历经波折,但仍能达观感恩地活着。

如今,姥娘离开我已经十多年,她老人家早已化作一杯黄土。可每每再捧起这枚贝壳在耳边聆听,我真的就听到了大海的轰鸣、大海的韵律和大海的潮声。啊,贝壳原是有生命的,且生命力犹如大海般顽强和久远。

兴趣文章12:多一样兴趣 多一份快乐

文/孙淑洁

日常生活中我有二大爱好,一是喜欢做家庭卫生,二是喜欢养花种草。

前几年,孩子们考虑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大方便,便为我购置了一处交通便利,视野开阔,绿化环境很好的电梯楼房。

在我看来,住所周边的环境固然重要,保持家庭卫生的整洁更为重要。所以,不论是冬天夏天,每天一大早,我便会打开窗户,让屋内空气对流,换换新鲜空气。之后,便开始打扫卫生,整理物品。这些事儿已经成了我的习惯。一天不做都难受,好像少了什么东西似的。每到天气晴朗时,我还不时地洗晒床单被褥,我喜欢嗅那种被太阳晒过后的布匹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而且,晒过的被褥铺在床上,盖在身上,会让人觉得很舒服,对身体健康也大有益处。

除了清理家庭卫生之外,我还在家里养了不少花花草草。在我的屋内、阳台上,有近20盆花花草草,其中有万年青、吊兰、金边兰、茉莉、小玫瑰、三角梅、满天星等。虽然都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但我很珍爱它们,常常一摆弄就是大半天。因为它们美化了环境。让我可以在一个舒适优雅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有时候下楼溜达,每当遇到被人丢弃的花草时,我会把它们捧回家,小心翼翼地栽到花盆里,精心地松土,浇水,施肥,抓虫,还隔三差五地把它们搬出搬进,换换位置,晒晒太阳。经过我的精心呵护,大多数被我捡回来的花草都焕发了新的生机。它们不负所望,天天都在茁壮地成长,让我格外开心。

除了美化环境,这些花花草草也是我精神上的“调节剂”,有时,练琴练乏了,或是在写作过程中没有了思路,我就会去阳台上“沾花惹草”,仔细欣赏一番,甚至还会把它们当做朋友了一样聊上几句。这样一来,身体不疲惫了,眼睛也不花了,灵感也来了。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是保证身体健康的根本,而多了一份兴趣爱好,则会给自己的晚年生活平添更多的快乐。

兴趣文章13:人不可无趣

文/赵攀强

我这里说的趣,指的是兴趣,我想要阐明的观点是:人应该培养兴趣,而不能没有兴趣。

有兴趣的人,人生就不会寂寞,生活就会富有情趣,尤其是在工作之外,可以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没有兴趣的人,除了工作,其他什么都不会,闲了就会着急,尤其是退休之后,更会急上加急,成为热锅上的蚂蚁。

八小时之内学干工作,八小时之外学会生活;退休之前研究工作,退休之后经营生活,这样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

可是,现实中的有些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八小时之内忙忙碌碌,八小时之外忧忧愁愁;退休之前风风光光,退休之后栖栖遑遑。

究其原因,关键在有趣和无趣。

有个“老革命”,农业学大寨时的“修地大王”,因业绩突出,先后被组织提拔为村党支部书记、公社书记、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当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见过毛主席,是当时响当当的红人。

可是他只会工作,没有爱好。尤其是退休后,无事可干,心里着急。一急就坐不住了,就要到各单位去串门,找那些过去的同事,或者熟人闲谝。现在的工作节奏很快,那些同事或者熟人基本上身居要职,事情很多,哪有时间和他神侃?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串门的次数越来越多,闲谝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就会影响到别人的工作,耽误别人的时间。

那天,我和他闲聊,问他咋不看书?他说不识字;问他咋不下棋?他说看见棋子就心急;问他咋不钓鱼?他说看见鱼竿就生气,总之他对任何爱好都不感兴趣。

原来,他在工作岗位上,同事就是他的圈子。现在,他离开了岗位,同事不再是他的圈子。

这时他就要迅速调整思路,尽快融入社会生活圈子,比如棋友圈子、牌友圈子、文友圈子等等。

然而,他是一个无趣的人,自然融不进各种有趣的圈子,这样他就成为被人遗弃的人。

无奈,他就要去单位,那是他曾经战斗过和创造过辉煌的地方。可是,时过境迁,好多单位已是物是人非,有事前去说说无偿不可,无事三番五次打扰未免使人生厌。

有天在报上看到一篇《经营老年》的文章,说人到四十多岁的时候就要考虑经营老年的问题了,深有同感。

文章说,人过四十五岁,如果还没有兴趣爱好,就要尽快调整心态,放慢人生的脚步,学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读书、写作、书法、摄影、养花、散步、旅游、钓鱼、下棋等等,这样在退休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老年生活,而不至于老之将至,突然失落,一下子进入风烛残年。

这是奉劝人们,不论在岗或者离岗,都要做个有趣的人,避免不知不觉成为那种无趣的人,到头来惹人心烦,自己难堪。

兴趣文章14:借琴

文/张前

为了培养儿子的兴趣爱好,一个多月前,我为儿子报了电子琴培训班,并给儿子买了一架电子琴。

为了让儿子尽快入门,我给儿子规定,每天中午必须练琴半小时。

儿子十分听话,每天午饭后,都会乖乖坐到电子琴前练习新学的曲子。

这段时间,听着儿子生涩但日渐进步的曲子,我们一家人脸上乐开了花儿。

一晃十多天过去了,这天,儿子刚刚吃完午饭,准备去练琴,忽然,“咚咚咚……”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对门的邻居老王正红着脸站在门口。

“打扰了,请问,你家的琴能借我用一下吗?”老王不好意思地说。

听了老王的话,我快速在脑海中寻找着老王借琴的理由——老王的子女都在外地,家里平常就老两口儿,而且也没听说谁爱好音乐,老王借琴何用呢?我想了一圈儿也没想起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我正想问个清楚,可是,看到他面红耳赤的样子,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琴被老王急匆匆借走了,那天中午,儿子没能练琴。不过,我一直留心隔壁的动静,想听到老王家传出的琴声。可是,整整一下午过去了,隔壁没有丝毫动静。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老王借琴究竟做什么用呢?

儿子练琴耽误不得。当天晚上,我想到老王家讨回儿子的琴。可是,我刚走到老王家门口,听到里面传出的这样几句话,我伸出去敲门的手一下子停住了。当时,我听见老王对妻子说:“今天中午终于睡了个好觉,唉,这段时间对门太吵了。”

听了老王的话,我一阵愧疚。当时,我没有回家,而是急匆匆来到商场,为儿子选购了一款电子琴专用耳机。

当然,儿子的电子琴很快就被老王送回来了。老王送琴的时候,我们当面向他表示了歉意。从此以后,儿子每次练琴都戴上耳机,我们家再也没有传出叨扰邻居的琴声。

兴趣文章15:巧设问——点亮兴趣之光芒

文/张凤娟

积极有效的提问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说明提问贵在一个“巧”字。

激欲性——设计的问题必须能够激励幼儿思维能动性和求知欲,进而引发幼儿对事物的注意。如:在认识磁铁的活动中,教师问:“电池是磁铁宝宝的好朋友吗?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证明?”以此来激活幼儿的思维。幼儿们带着老师抛给他们的问题,去思考,去寻找答案。经过实验,孩子们惊奇地发现,不是所有像金属一样亮晶晶的东西都是磁铁的好朋友。这些问题就激起了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活动中画上了点睛之笔。

层次性——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如:在让幼儿认识“沉与浮”时,讨论到如何让石头浮起来时,与幼儿一起做实验,把塑料盘子放在水中,并提问:“这只盘子放在水中,能像船一样浮在水中吗?请仔细看,把石头放在盘子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加上四块石头时,盘子怎么样了?为什么盘子沉了?”教师以提问一步一步地循循善诱,让幼儿思考、实践、回答。幼儿根据观察得出的事实可以推想出船超载也会下沉。

开放性——设计问题时必须要着眼于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即提出一些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能唤起幼儿想象和思维的问题。如“这像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用什么方法?”

幼儿的好奇及持续深入的探究兴趣,通常是由教师的提问引发的。在特定环境下,提问是决定学习活动是否有效、能否精彩的重要因素。

兴趣文章16:兴趣种种

文/陶子钰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精良的罗盘,是万物萌发的种子,也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其实,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有了勤奋,有了勤奋也就有了成功。所以说,兴趣,才是成功的基础。

我曾经有过多种兴趣,其中的“开山鼻祖”是在我四岁时。这一年,当奶奶一字一顿地为我念完幼儿版的《西游记》后,我仿佛看见一个神魔交织的世界,让我彻底迷在其中。噢,这个世界里,神仙能飞天,群魔能乱舞,悟空八戒沙和尚各显神通。这样的景象使我萌发了我的第一个兴趣——成为神仙!为此,我还立过一定要创造出“不死药”的志向。这些想法对儿时的我来说十分有趣,也成为了儿时的梦想。我把《西游记》的电视及图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把这些神魔的样子逐个画在本子上。后来,随着我不断成长,这些“梦想”也逐渐被我遗忘,我也明白了“人终有一死”的道理。

在我七岁那年,我迷上了《爱迪生》全集。从书里,我惊讶地看到爱迪生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以不懈的努力,在一生中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等两千多种东西,给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倍感敬佩!由此,我迅速萌发了人生的第二个兴趣——对科学发明的兴趣!课余之时,怀着浓厚科学兴趣的我,也效仿爱迪生用各种材料做“科学实验”,结果闹出不少笑话。一次,我用点燃的火柴和醋做实验,希望能看见轰轰烈烈的“化学反应”,结果是火柴熄灭了,醋还是醋,只是一把燃烧着的火柴泡进醋的瞬间,熄灭时冒起了一股白烟而已。再后来,当我看见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在太空中挥手示意时,我内心充满了崇敬和深深的震撼,那一刻,我又萌发出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有一天课间,我在学校操场旁的一个土堆上,效仿着神舟五号冲天而起的情景,闭上眼睛竭尽全力地在土堆最高处往空中蹦去,试图飞翔,哦,结果很惨,蹦起后我从土堆上结结实实摔到地上,摔得还很疼!

此后,我先后对老师、机械师、飞行员等多种职业产生过兴趣,但都如流星划过一样,又迅速消逝。正在我茫茫然于各种兴趣之间时,一颗耀眼的星星猛然闪烁在我眼前——这就是历史!

记得那是在八岁的时候,爸爸给我买的一本书:《儿童中华铭》。与其说它是一本儿童励志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历史书。这本书用千字文的形式,加上图片和相关历史介绍、说明,构成了一本老少皆宜的史书。当时,我一下子就对它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每天趴在床边阅读。它就像一泓清澈的泉水,即使我得到许多心灵的感悟,又补充给我大量的知识。对这本书的喜爱,让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后来,在我的要求下,爸爸给我买了一部又一部的古今史书,我先后争分夺秒地阅读了《资治通鉴》《汉书》《正说中国三百五十帝》《中国通史》等历史书籍。在书里,我看到朝代更迭,看到残酷斗争,看到盛世太平,看到奸臣弄权。在《岳飞传》里,当看到岳飞被奸臣秦桧谋害于风波亭时,我泪不可抑,并立下要做忠良正直的君子、永不做奸臣的誓言。历史,不但丰富了我的知识和视野,也让我明确做一个有品德的人的目标,更让我有了为国家、为民族奉献自我的志向!

整整七年,我终于稳定了历史这个终生的兴趣,我确立了自己人生的理想——将来成为一名杰出的历史学家!现在,我在班里任历史课代表。在老师们的支持下,我利用历史这个专长,编写了五部历史剧,并和同学们排练演出。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组织协调能力、计划安排能力得到锻炼和发挥,更使我树立了努力学习、将来在历史学领域深入研究的决心。

获得一个兴趣,这是偶然。将兴趣不断强化为一种强大的动力,用动力使自己成功,这是必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