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的散文

请欣赏元宵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元宵的散文1:静静的元宵

文/夏梦垣

元宵,中国人仅次于春节的日子,是团圆的日子,这应该是大部分中国人共同的映像。记得小时候,元宵,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最热闹的日子。每每那天,街上就会响起隐隐嗡嗡的小曲儿、嘻嘻哈哈的欢笑。孩子们提着灯笼满大街地跑进跑出闹花灯,好不热闹。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化却悄然发生了……

2016年,又一个元宵,感觉上,小城应该依然会很热闹。怀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行走在家乡小城的街道小巷,拼命睁大眼睛,想要寻找儿时热闹的记忆。可惜……

小城的寒风中,我饶了一圈又一圈,满怀童心地寻找花灯和儿童,然而,映入眼帘的却始终是空空荡荡的街道。偶尔见到几个行人,也是低头看着手机,拼命冲刷元宵的红包。衣袋的手机此时响起了一声来新信息的提示,打开看看,原来是大城市即将举行游灯盛会的新闻预告,和各类企业和朋友们相互的祝福。儿时的元宵……不再了。

我急忙朝着四周张望,希望能够找到一份节日的气氛,哪怕只是为了发发朋友圈也好,却无法如愿。寻寻觅觅之间,我来到了街市,看着推推搡搡熙熙攘攘的人群,才算有点安慰。

尽心细想之下,也的确明白了。时代在变,老照片也是最终会尘封的,人没有永恒的童年。

如今,花灯,依然是元宵的主题,只是成为了大城市的标志,大城市的招牌了。而代表小城生命律动的儿童之间大街小巷地奔跑嬉闹闹花灯的场景却已不再,小城变得平静,没有了往日的热闹,自然也就没了曾经儿时的温暖和欢乐,不免得些许有些遗憾。

只是还好,团圆的心还在,佳节的大街虽然没了往昔的热闹,但是街市还是人头攒动,老人们依旧买鱼买菜,忙着为还没外出的子女张罗元宵佳节的一桌团圆饭,好让离家的子女依然记得家的温暖。有些即便是儿女们都在外发展了,也为了让儿女知道他们还算过得好,照样忙里忙出,心怀念想。这么说来,小城的元宵,也是还在的。

元宵过后的一天,想到了写些什么,然而几番打开电脑欲言却又止。对于小城的平静过于不安,情感爆发却又无以表达。纠结到底是零零碎碎,思前想后,草草勾勒了几笔又停停顿顿,实在也是有点无奈。不过细想回来,或许只是感觉不同罢了。元宵,主题毕竟应该是团圆,而各种团圆的方法和祈福仪式,也只是个形式。团圆还在,静静的元宵,也算是别样一番,有了团圆,还去祈求什么呢,还是补个迟来的祝福较好。祝福什么呢?就祝大家新的一年事业顺利,快快乐乐吧。

元宵的散文2:元宵佳节品灯联

文/旺启

春节刚过,元宵将至。在我国,农历正月十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元宵节。这天,人们往往要张灯结彩,赏灯猜谜,热闹非凡。在元宵佳节到来之际,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古代留传下来的灯联。

北宋时,有人在元宵节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柱子上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为元宵节增添了一份节日的情趣。

传说,北宋的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联招亲。上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思索良久,竟未能对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结果被取为进士。归乡时,王安石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于是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的对联,竟然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简直就是天作良缘。

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皆能诗善对。某年元宵节,张府照例张灯结彩,燃放爆竹。老宰相见此情景,出上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正在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对出下联:“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父子二人,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传说,明成祖朱棣在某年元宵节微服出巡,遇到一位秀才。朱棣欲试他才情,出一上联:“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略一思索,马上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的年号,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秀才对得可谓恰到好处。朱棣听后龙颜大悦,于是赐他为状元。

清朝浙江吴兴人闵鹗元自幼善对,常常是出口成联。某年元宵节,他随父亲到毛尚书家做客。毛尚书家里张灯结彩,主宾击鼓传花,唱和宴饮,好不热闹。席间,毛尚书雅兴大发,提议以元宵为题作联属对,以助酒兴。当夜恰逢乌云遮月,星光暗淡,一幕僚即景出一上联:“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山河生色。”满座宾客苦思冥想,却没人能对出下联。这时,闵鹗元听得外面鼓声阵阵,不禁文思涌动,随口吟出下联:“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此联一出,满座宾客皆拍案叫绝。

某年元宵节,清朝的乾隆皇帝让每位大臣都送一盏彩灯,上面写好谜语、对联或诗文送进宫来,以庆祝元宵佳节。元宵节这天,各式各样的彩灯挂满了御花园。乾隆与文武百官在御花园里赏诗文,猜灯谜,当走到纪晓岚献的彩灯前时,发现上面挂着一副谜联,上联为:“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即非家畜,又非野兽。”下联为:“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乾隆皇帝和满朝文武看了这副谜联,虽然绞尽脑汁,但还是被难住了。最后,只得让纪晓岚揭开谜底。原来,谜联是打两个字,上联是“猜”,下联是“谜”。

元宵佳节品灯联,别有风趣在心头。

元宵的散文3:正月十五闹元宵

文/白来勤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据资料记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据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朝初受到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称元宵,宋以后也称灯夕,进而到了清朝,就开始称灯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这样,正月十五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节的生活习俗自然离不开吃元宵。“元宵”最早叫“ 浮元子”,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据说民国初年,大总统袁世凯恶其谐音“袁消”不吉利而改称“汤圆”,但老百姓不买账,至今仍以元宵称之。

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元宵节将春节推向了高潮,是“过年”的“压轴戏”。两千多年来,这一节俗长盛不衰,成了中国的“狂欢节”。这一天,无论城市乡村,人们都会张灯结彩,游赏观灯,燃放花烛。各种社火活动也是花样繁多,诸如猜灯谜、跑旱船、扭秧歌、耍龙灯等,这一连串充满热闹欢乐的庆典活动,称为“闹元宵”。

“元宵节”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猜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两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形容汴梁元宵节是“山楼上下,灯烛数十万盏。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形容杭州元宵节是“终夕天街鼓吹不绝。都民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至五夜,则京尹乘小提轿,诸舞队次第簇拥前后,连亘十余里,锦绣填委,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中国古代妇女平时三步不离闺阁,更何况是夜晚,但元宵节这一天可以破禁,女孩子们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宋代康与之的《瑞鹤仙》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仕女元宵节出行的美丽盛况:“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风柔夜暖。花影乱,笑声喧。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斗转。”这种佳人如云的氛围,也给未婚男女相识相爱提供了良机。《大宋宣和遗事》里曾描写元宵时节,汴梁城里至少有五千对青年男女,在众目睽睽之下,毫不顾忌地手拉手、肩并肩地卿卿我我、谈情说爱。“那游赏之际,肩儿厮挨,手儿厮把,少也是有五千来对儿。”《东京梦华录》则记载汴梁城有供人们谈情说爱之所,“别有深坊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春情荡颺,酒兴融怡,雅会幽欢,寸阴可惜,景色浩闹,不觉更阑。”

明朝末年,有一位才女叫李翠微,写有《正宫·山渔灯犯·元宵艳曲》:“灯如昼,人如蚁,总为赏元宵,妆点出锦天绣地,抵多少闹嚷嚷笙歌喧沸,试问取今夕是何夕。这相逢忒煞奇,轻轻说与他,笑声更低。虽则是灯影堪遮掩,也要虑露容光惹是非。爱煞你,果倾城婉丽,害相思,经今日久,甫得效于飞。”描述了一对有情人在元宵节甜蜜幽会的情景,特别是那位女子表现得勇敢、大胆和婉丽。据考证,李翠微是陕西米脂人,是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号称“闯王”的李自成的女儿,这更让李翠微的元宵节更增添了一种神奇的色彩。

宋话本《张生彩鸾灯传》里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元宵节的爱情故事。宋徽宗时期东京汴梁的元宵佳节,一位公子张生到乾明寺看灯,忽于殿上拾得一红绡帕子,帕角系一个香囊,帕上有诗一首曰:“囊里真香谁见窃,鲛绡滴血染成红。殷勤遗下轻绡意,奴与才郎置袖中。”显然是一首求爱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请待来年正月十五夜于相篮后门一会,车前有鸳鹫灯是也。”第二年元宵节正月十四夜,张生就赴约去了,果见车一辆,车前挂只鸳鸯灯,车里端坐一绝美佳人,对张生说:“愿见去年相约之媒。”张生赶紧掏出信物香帕,美佳人笑道:“京辇人物极多,惟君得之,岂非天赐尔我姻缘耶?”于是两人牵手而去,远涉江湖,成就一段美满姻缘。

元宵的散文4:母亲做汤圆

文/廖华玲

年近尾声,元宵压轴,那一个个软糯香甜、晶莹剔透的汤圆,让我想起了许多难忘的元宵往事。

记得儿时,每逢元宵,母亲都会推石磨做汤圆。母亲先把糯米洗净,放在水桶里泡胀,然后按水、米适当的比例,一勺一勺地“喂”进磨眼。石磨得慢慢悠悠地推,磨出的米浆晒出的粉子才细腻滑润。推汤圆粉是很磨人脾性的,少年怎知推磨的滋味,只觉得新奇好玩。我帮着母亲推磨,手臂不停地做机械运动,推着推着,那隆隆作响的低沉石磨声便让人昏昏欲睡。稍一急躁,石磨缝里便流淌出了粗糙的米浆。母亲赶忙用勺子将它重新喂进磨眼,一边接过手缓缓地推着。磨好的糯米浆用布口袋装起来,捆好,吊在屋梁的挂钩上,这就叫吊浆汤圆粉。滤掉一些水分后,汤圆粉就可以和成团状。母亲包上些红糖、豆砂、芝麻,在手心里搓成圆团放进锅里煮。白白胖胖的汤圆一入沸水就高兴得欢天喜地,尽情地嬉戏玩耍,浮浮沉沉,煞是惹人喜爱。

母亲拿着一个木质的长柄勺,不紧不慢地拨动着汤圆,锅中袅袅升腾起的蒸气裹挟着缕缕诱人食欲的清香,撩拨得我直咽口水。煮熟后,盛到碗里,大小均匀的汤圆漂浮在清澈的汤面上,圆如珠,白如玉,那种诱惑真是无法形容。迫不及待地咬上一个后,烫得我咽不得,吐不得,只好用嘴呼呼地吹,等到汤圆稍微凉一点,便用筷子轻轻一夹,圆圆的汤圆便一分为二,中间的馅悄然流出,飘溢着一股浓浓的香味。夹半个汤圆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顿时满嘴流香,那软绵绵、滑溜溜、糯滋滋的口感,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让我笑眯了眼。

如今,超市里有各种口味的速冻汤圆,也有袋装汤圆粉,做起来都十分方便。平日常吃,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细细思量,是那种推石磨做汤圆,全家齐动手,亲情融融的元宵氛围。

元宵的散文5:元宵夜

文/童可欣

“正月十五是元宵,家家户户乐逍遥,大人看花灯,细伢放鞭炮,

欢天喜地好热闹……”

过了大年,期盼元宵。一曲古老的民谣,表述了乡下孩子盼望元宵节的早早到来。

元宵节说到就到。吃过象征团团圆圆的汤圆晚饭后,爸爸妈妈坐在电视机前,“元宵晚会”节目,乐得他们前俯后仰;奶奶喜笑颜开,掇来一大盘瓜子糖果,一股脑儿往我和弟弟的荷包里塞。弟弟并不高兴,一把推开奶奶的果盒,老大声音地叫嚷着:“我不要糖果,我要放鞭炮,冲天鞭炮!”奶奶神秘地说:“乖孙子啊,奶奶早就知道我的孙子不好吃,好炮仗……你看看……”奶奶话没说完,从房里拿出一大把长长的冲天礼花炮来。弟弟一把抓过炮仗,喜不自禁,拿了一匣火柴,奋步跑向大门外。

见此情景,我也急步跑向门外。“不能放!”我一边喊一边夺下了弟弟手中的冲天炮,“放鞭炮危险,特别是冲天炮更危险,一旦落在塆前屋后的柴垛里,引起火灾,那将是不堪设想……”“我要……我要炮仗……”不懂事的弟弟,大声哭喊着。这下可惊动了妈妈,我不知道,妈妈是不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她一出门,不问青红皂白,习惯地扬起了那只右手,我的头上立马“长”出了三个肉砣砣……

“为什么不能放炮子,过年过节的。”妈妈老着一张脸,“你大些,不好好带着弟弟玩,还惹弟弟哭!”怎么办?消防叔叔一次一次进校讲课,说无论何时何地,不能放鞭炮;况且,前天我下县城,又看到消防叔叔开着“禁燃鞭炮宣传车”,满街宣传不要燃放鞭炮,而妈妈一向头脑固执,我肯定说服不了她,挨打,我也要阻止弟弟燃放鞭炮。好吧,我就来个将计就计。说时迟,那时快,我立马双手抱头,高声哭喊:“哎哟……哎哟……妈妈打死了我喂……”

真灵验,我这一喊,弟弟停止了哭,呆呆地看着我;更有爸爸和奶奶,他们迅疾冲到门外。爸爸了解了事情后,狠狠批评了一顿妈妈,并说:“欣欣做得对,不但城市禁放鞭炮,我们农村也应该禁放鞭炮。防火防灾,这是一件大好事。”接着,爸爸又讲起了前年二伯家的一场火灾,“记得吗?那场火灾就是燃放鞭炮导致的。”爸爸的一席话直说得妈妈、奶奶连连点头。一旁的弟弟也算听懂了,说:“姐姐,我听你的,不放鞭炮了,明天我把这炮仗拿去换一个转笔刀。”

弟弟认识过来了,我高兴地摸着他的小脑袋,说:“我的好弟弟,这才对啊!”弟弟愧疚地说:“对不起,让姐姐挨打了。”“没什么,”我说,“现在我提议,让妈妈、爸爸、奶奶各跳一曲广场舞,我和弟弟当裁判,看谁跳得好,奖你们最爱吃的巧克力!”真的,音乐响起来了,爸妈跳起来了,元宵佳节乐开怀。这激情迸发的元宵夜,我当即改编了那首远古流传的元宵民谣:

“正月十五是元宵,家家户户乐逍遥,大人在跳舞,细伢拍手笑,欢天喜地好热闹……”

元宵的散文6:烧田财

文/陈喜联

乡村的元宵,没有“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灯市;没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也没有“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的繁华,却有着她所特有的古老淳朴的习俗。

我小时候,元宵节烧田财是正月最后的狂欢。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祈祷菩萨保佑风调雨顺、丰收有余。

一年到头,小孩子是不可以玩火烛的,只有烧田财的时候,才可以光明正大地点起旺旺的火把到处奔跑。大人们非但不会阻止,还会关照孩子到自家地头田间多烧几把火,火烧得越旺,庄稼的收成就越好。于是,拿过了压岁钱,走完了亲戚的乡村孩子,便掐着指头计算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到来。

此时的田野经过寒霜的浸染和猎猎西风的洗礼,空阔而静默,它依旧沉湎在睡梦中没有醒来,村庄过年的热闹和喜庆似乎与它无关,它不知朝暮,只是继续着一个安详悠远的冬梦,直到元宵节的夜晚。

烧田财的材料,孩子们早早地准备好了:成捆的稻草、干燥的芦苇、干枯的树枝,统统可以在元宵节的田间小道施展身手。

天刚擦黑,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往田野奔去。那些用竹竿树枝稻草等等材料捆扎得结结实实的草把,开始一个一个在田间点燃,一个一个在田间跳跃舞蹈。红红的火光照亮了辽阔的田野,映红了孩子们兴奋的笑脸。很快,一个个火把烧完了,有备而来的孩子迅速拿出第二个、第三个草把,继续着田间地角的狂欢;没有经验的小孩,只好飞奔着往打谷场的草垛跑去,随便抽上几捆稻草,将就着点起来。蓬松的稻草熊熊燃烧,才一会儿工夫就燃尽了。孩子们于是乐此不疲地来回奔忙,全不管草垛子一个一个地垮塌下来。有的孩子,嫌稻草捆烧得太快,临时扎草把又来不及,于是索性赶回家,扛起扫把往外冲,后面追着的,不用说,肯定是他的母亲;还有的孩子,看自己的火把没有人家的旺,打心眼儿里不服气,干脆跑回家,悄悄拎出灯油瓶,把草把往灯油里一浸,嗬,那可真是够旺的,但他家估计得半个月没有油点灯了。

旷野里,到处是星星点点的火把在闪耀,到处是稚嫩的童声在唱古老的歌谣:“烧烧烧田财,田财娘娘到我哩家里来;正月半,捉毛虫,你家的菜铜板大,我家的菜盘篮大;烧烧田角落,收收三石六……”

远处的村庄,爆竹冲天而起,似乎在应和着温暖亮堂的火光和清脆悦耳的歌声。就在这一派热闹里,田野感受到了热腾腾的温度,听到了人们淳朴的祈祷,终于苏醒了。它开始勃发无穷的力量,酝酿五谷丰登的新一年。

多少年来,这古老的节日,这古老的习俗,仿佛一把传家的钥匙,一代一代的人啊,就用这把钥匙,缓缓打开春天的大门,眼前,又是一年好时光!

元宵的散文7:元宵是盏心灯

文/张春波

岁岁元宵,年年赏灯。那精巧绚烂的花灯,那随波漂浮的河灯,那夜空璀璨的天灯,犹如一盏盏心灯,点亮了人们许多美好的情愫。

元宵之夜,吃过元宵,伴随着空中炸响的烟花在窗前划过一道道绚丽的光影,人们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观灯赏灯。街上,在一轮圆月的映照之下,灯如海,人如潮,真可谓是“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如今的花灯,既有古典传统的也有时尚新潮的,既光映着历史也照亮着未来。看,天真的孩子们一手牵着烛光映得通红的兔子灯,一手提着五色灯泡闪烁的金鱼灯,活泼可爱;商家的广告花灯霓虹耀眼、动感十足,而店铺外悬挂着灯谜的串串红灯笼则精致小巧,引人驻足;广场上的流星灯拖着长长的尾巴如雨般地倾泻,亭台廊檐下的走马灯不紧不慢地转着,韵味悠悠……一路行走,一路花灯,一路欢笑,因为“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元宵节的夜空,不仅有高悬的明月,闪闪的星星,绽放的烟花,还有那飘飞的天灯。天灯也叫“孔明灯”,是元宵祈福的一种载体。现在的天灯,材质轻便严实,不会漏气吃风,所以飞得很高,基本上是油料耗尽才会坠落,因此也很少导致火灾。人们根据自己的心愿,在红色的灯体上写些“事业前程远大”、“全家健康平安”、“来年有佳缘”等祝福话语。放飞天灯时,向油杯中注入柴油或煤油,点燃灯芯后,用手压住紧贴地面的天灯,待产生足够的热气,便放手。天灯依靠热气产生的浮力,带动纸灯腾空,载着心中的祝福,冉冉地升到高空,渐渐地融入璀璨的夜空。还有技艺超群的,在天灯下面再悬挂一串小鞭炮,点燃细细的、长长的引线,使其在半空中爆响,火花四迸,蔚为壮观。天灯飘飘,心也飘飘,因为它承载着新春的美好祈盼!

小河、溪水在人声鼎沸的元宵之夜里依旧静悄悄地流淌着。可是,谁又能忽视它们呢?它们也是这场全民狂欢的参与者,逐波漂流,使“河灯一放三千里,妾身岁月甜如蜜”。河灯,又名“荷花灯”,可现在已经不局限于此了,还有白菜灯、西瓜灯、帆船灯等。点燃蜡烛,许个愿,让河灯远航。无数盏河灯在河中心汇聚,连成一片,五彩斑斓,与河面上月亮、烟花的倒影以及沿河两岸的花灯交相映衬,美丽壮观!流水缓缓,河灯闪闪;一介纸船,几多祈望。

元宵,灯亮何处?在空中,在地面,在水上,更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元宵的散文8:社火表演闹元宵

文/张伟霞

小时候,春节过后,最热闹的要数元宵节了,不仅可以吃到象征团团圆圆的元宵,还可以看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

我家离镇上不远,正月十五这天,远远听到锣鼓声响,预示着社火表演马上就要开始。

早早吃罢午饭,和父母来到镇上,表演会场被拥挤的人群包围得水泄不通。手脚利索的年轻人像猴子一样蹭蹭爬到树上,周围的楼房窗户上,探出一排排黑黑的脑袋。

想挤进会场去,几乎不可能。父亲想了想,有了!带着我们跑到附近的朋友家,站在平房上面,演出会场一览无余。

首先看到的是耍狮子。五只黄色大狮子,头部巨大,嘴巴一张一合,脖子上挂着一串铜铃,摇摆得响声震耳。一人执头,一人做尾,后面的人跟着狮头动作,尾巴不停地摇晃。引狮人身穿灯笼裤衫,红条束腰,手拿绣球,在狮子前面引导,逗得狮子们张牙舞爪,时而翘首仰视,时而回头低顾,时而卧地匍匐,时而摇头摆尾。

正看得起劲儿,只听“嘭”的一声巨响,吓得我一颤,手中的糖人掉到地上,摔成了碎片。我惊魂未定,放声大哭。父亲安慰我,这是在放铳,不怕,不怕。后来,父亲只要看见放铳的人准备点燃火药,就忙用手捂住我的耳朵。

接着,在锣鼓声中,一群身穿艳丽服饰的女子,踩着高跷、挥舞着水袖走了过来。我好奇,踩着一人多高的高跷竟然如履平地,并暗自为她们捏一把汗,这要是摔倒了,该有多疼啊!

这时,听到父亲喊,快看,划旱船的来了。只见身穿红色戏服、头戴大红花、脸上涂着胭脂的中年妇人,双手扶着旱船两侧,迈着碎步走了过来。“艄公”在前面带路,只见旱船时起时伏,时而还随着“波浪”旋转、颠簸……

后来,陆续出场的还有猪八戒背媳妇、老太太倒骑毛驴……夸张的动作、滑稽的表演,引得会场上笑声一浪高过一浪。

精彩的社火表演为过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过完正月十五,学生要开学了,农民也要开始为春耕忙碌了……

元宵的散文9:儿时的元宵最香甜

文/蒋美琴

人至中年,在不知不觉中过了40多个元宵节。现在元宵节虽然丰盛,却无甚味儿。儿时的元宵节虽清淡,但寓意尤浓。

当年因兄妹众多,家境颇寒,自然是将买元宵和灯笼的钱省下来。多亏母亲手巧,才能吃上她做的元宵。母亲给元宵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甜心”。节前,她便将红薯去皮蒸得烂熟,再买上半斤红糖,撒在上面,用手调和即成宵馅,然后像包饺子一样,把馅包好,搓成核桃大小的圆蛋蛋儿,即成元宵。元宵刚下锅时,我们就连声问母亲:“熟了没有?熟了没有?”煮熟之后,父亲先盛一碗敬神和列祖列宗,然后全家人就坐在一起吃起来。

吃罢元宵,我们便提着灯笼去村口。虽没钱买,但我家的灯笼也挺漂亮的,因为它是父亲的杰作。每年砍毛竹时,父亲总要挑出几根直溜溜的留下扎灯笼用。父亲会扎各种各样的动物灯,如鸟灯、鱼灯……特别是他扎的“走马灯”,更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挂在大门前,会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当然,我提的也是“走马灯”。吃过元宵,孩子们提着灯笼满街地窜。他们三五成群,时聚时散,星星点点,红红绿绿,在月光交相辉映下,煞是好看。此时,每家的门前也都悬挂着自制或买的灯笼。站在村子的前头,顺着大街向另一头望去,沿街两边,每户门前的灯笼形成两条彩色的线,颇为壮观。这种情景会一直持续到深夜,直到各家的大人喊着自家孩子的名字“回来,回来!天不早了!”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睡觉。

每逢元宵佳节,儿时的此情此景,就浮现在眼前。

元宵的散文10:元宵情浓

文/毛本栋

“元宵牵着年离去”,元宵是年的尾巴,元宵节一过,年就真正画上了句号。因此,元宵节历来格外受到人们的看重。元宵节风俗除了吃元宵,还赏月观灯,舞龙舞狮,热闹非凡。所谓“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千百年来,元宵节曾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人笔下,虽然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但整体色调都是明亮的,读来趣味无穷。

写元宵节的诗词,我最喜爱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文笔华丽,层层铺陈渲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挂满花灯的树像一棵棵开满花的树,漫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层层的铺陈渲染都为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苦苦寻觅,才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站在灯火寥落的暗影里。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表层繁华,内里忧伤,只是这忧伤隐藏在文字之下,需要层层剥开才能看到。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元宵节则是伤感和怀旧的,她在《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中写道:“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首词出自李清照晚年手笔,虽然写的是元宵节,但通篇并不见元宵节的字样,格调依旧一如往昔的婉约、忧伤,这里又多了一层怀旧的氛围。整首词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一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一句,有小女儿家的俏皮,也有一个上年纪之人的淡泊,或许也有无奈,或者说是委屈自己。从前的元宵节和如今的元宵节,交替出现,形成对比,繁华不再,感伤来袭。

明代文人唐寅笔下的元宵节,意境优美感人。他在《元宵》一诗中写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首诗不落俗套,取材农村,绘声绘色,元宵景物毕现眼前。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明代张灯的日数,自太祖始增为十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成为了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最爱“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一句,整首诗至此,已将“良辰”“娱人”“笙歌”“开口笑”“消良辰”连成一线,组成了一幅元宵喜乐图。

元宵的散文11:元宵记忆

文/任随平

关于元宵节,最易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逛庙会”,“采花灯”,然而,元宵之于我的记忆,首当其冲的便是踩高跷了。

那时候,不论是在村庄,还是小镇,踩高跷作为元宵节的重头节目,是人们相当重视的。高跷的彩排与演出地点如若在村庄,一般是安排在村庄的核心位置,要么是整个村庄的空闲场所,要么在村庄的中心——巨大的公共场院。演出当天,人们会早早地起床,三五结伴而行来在场院中心,领头的“团长”开始安排工作任务,上了年纪的长者坐在木凳上相互交谈,观看年轻人忙活,必要时指点一二。年轻人你给我绑,我给他扎,靠着草垛的,撑着围墙的,着戏装的,描花脸的,《水漫金山》,《八仙过海》,应有尽有,好不神奇。我们这些小孩子,便乘机在草垛之间穿梭追逐,嬉戏打闹,又调皮的,鱼贯穿梭在高跷之间,躲躲闪闪,惹得大人们一阵责怪。不过,就在我们玩闹的空当,高跷很快就装扮结束,接下来便是等待演出了。

演出的场面更是盛大。首先是“接高跷”,这“接”的仪式形同“接社火”,在孩子王的带领下,到每家每户收集油饼、花卷、麻花,不论有啥吃食的不管多少只要给了就行,大家就图个吉祥,除了这些,富裕人家还会装几个暖锅,供大伙演出完毕一起饱食一顿,其实,更重要的是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快乐。等这些收拾停当,大伙分成两队,一队是演出组,一队是迎接组,演出组由高跷队员和服务人员组成,迎接组人员庞大,关键的人物是仪程官,仪程官手摇蒲扇,身着袍衣,走在迎接队伍的最前面,紧接着的是锣鼓。正式迎接是在两队见面之后,锣鼓喧天,炮声如雷,仪程官将蒲扇在空中向后一摇,锣鼓停止,仪程官高声诵诗,每诵一句,锣鼓有节奏的伴奏一阵,诵诗一般有四句,或者六句,对仗工整,内容句句喜庆,或与节目有关,或与场景有关,或与仪程官眼见有关,不是机械背诵,而是随机应变,由仪程官脱口而出,诙谐幽默,常常引人捧腹大笑。一次诵诗完毕,双方队伍前行一段,好热闹者便再次回首聚集,高声呼喊要求诵诗,仪程官不得已再次作揖诵诗,众人再次高声欢呼,热闹非凡。就这样边走边闹,将高跷队迎进演出场地。

正式演出的时候,男女老少围在场地四周,表演者按照剧情装扮,按照出场顺序次第出场,向观众微笑示意并热情表演,时不时向众人招手,姿势诙谐,表情幽默,孩子们哈哈大笑,老人们掩面而笑,年轻的妇女们则面带羞赧,相互扯着衣角,扭作一团。

待到演出结束,人们已是满心欢喜,三三两两或坐在场院边上闲聊,或领着孩子回家去。而节日的喜庆与快乐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那样真切,那样恒久。

元宵的散文12:雪落无声迎元宵

文/矫发

这两天,一场及时雪给大旱中的山东人民带来了些许的安慰,这让我想起去年正月十五那场大雪。

的确有些意外,本该是“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的季节了,想不到一场大雪汹涌而至,海海地下了一天一宿。

正值正月十五闹元宵赏灯猜谜的狂欢之夜。我所居住的城市菜都寿光,每年都要通过大型灯展巡游等形式,传承寿光文化。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借此展示风采,提升形象。大车小辆装饰成千姿百态、婀娜摇曳的花灯彩车,咬着尾巴穿街过路,像是在一条彩色的河流里行驶,美轮美奂如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大人孩子顾不得吃饭,自觉不自觉地汇入到巡游的队伍,蹦啊跳啊,陶醉其中。圣城大道人山人海,摩肩擦踵。跑旱船的,扭秧歌的,唱吕剧的,敲锣的打鼓的,耍枪的弄棒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银海路上华灯齐上,流光溢彩。大街小巷,或近或远,不时传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那种特殊的烟气和香味馥郁缭绕。好一幅其乐融融、和谐盛世康泰图!可惜一场大雪,让喧闹之景化为乌有,心里感到莫名的遗憾和别扭。

透过窗户,雪势丝毫未减,雪景历历在目。大地像一张白纸,楼啊、树啊、人啊、车啊自然而然地敷陈在画面里;鹅毛般的大雪斜刺里飘啊,嫦娥舒袖,天女散花,湿漉漉的,轻飘飘的,携珠带玉,像觅食的孩子一股脑地涌至母亲圣洁的怀抱。北楼的邻居沉不住气,在自己的车库前用笤帚扫,用铁锨擀,还堆了一个大雪人。他希望清理出属于自己的那片净土,找回失去的童真。我感叹,人啊人,那些美好的愿望还有比白色更洁净的吗?造物主恩赐的巨幅图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这样被那些好心人瞬间修理得千疮百孔。更有调皮的孩子不停地燃放礼花,天空绚丽,异彩纷呈,满足了观感,但雪地空留了数不清的黑色斑点。我没有反对清扫积雪的意思,我只是呼唤那些美好的事物能有全延展停留的时空,哪怕以秒、以分计之。

第二天一早,我被“突突”的发动车的声音唤醒。雪太厚了,气象局发的短信说几近30厘米。南邻的别克商务车轮子打着转,鼓涌不出来。不一会儿,几平米的地方白雪变成了黑雪。因为潍坊有个“三农”工作表彰会,原来40分钟的路程,由于下雪的原因,必须提前启程。走出我所居住的小区,眼前为之一亮。路中心的积雪,已被清雪机推到了两侧。司机告诉我,环卫工人凌晨就已上岗,市区主要道路现在都畅通无阻。听了他的话,环卫工人的形象立马在我眼前高大起来。他们待遇低,工作苦,环境差,大多只有“临时工”的名分,但为了城市的文明洁净,为了市民的顺利出行,他们做出了多么大的牺牲和付出,而我们对他们知之甚少,关怀欠佳。

车子行进在去潍坊的路上,尽情领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致,体味“疾风知劲草,板荡见英雄”的人生道理。弥河岸边的垂柳,树冠自然婆娑,俨然白发老妪;虬枝叠翠积玉,颇有淑女之姿。潍高路两侧高大的毛白杨,岿然不动,不失本色。雪冷凝在树干树冠,一层一层的枝杈,状如龙爪,惟妙惟肖。

雪落无声的世界,潜滋暗长一些思想的萌芽,如雪缤纷。

元宵的散文13:吟诗诵词闹元宵

文/张辉祥

元宵节,是过年的压轴大戏,重在一个“闹”字。吃汤圆、赏花灯、舞狮龙、放焰火,喜庆热闹。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给我们留下了一串串脍炙人口的元宵诗篇,如今品读起来,仍能感受到当时的火爆场面,趣味无穷。

展灯、观灯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有关元宵的诗词中自然不乏对这一活动的吟诵。郭利贞的《上元》诗写道:“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你看,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门外月华如昼,男女老少街上观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描写灯节盛况的诗词很多,如唐代诗人张肖远的《观灯》:“十万人家火烛光,开门处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写的都是元宵之夜展灯、观灯的欢乐情景。

元宵节也是正月里的爱情节日,充满浪漫色彩。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既展现了元宵佳节的盛况,又描述了在闹市寻觅心上人并与之相逢的喜悦心情。

吃汤圆,是闹元宵的必备节目。南宋姜夔曾对此作过生动的描写:“元宵争看彩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前写卖汤圆的小贩,后写汤圆的珍贵,别有一番情趣。

年年岁岁,元宵节不知寄托了人们多少美好的祝愿和祈盼!

元宵的散文14:元宵:狂欢节

文/丁璐

古代人们只能借助日月星三种自然的光源,安排生产和生活,主要靠的还是日光,所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们格外珍惜光阴,“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含着哲理也透着无奈。

但还有一半的时间是黑夜,人们不甘心一年都在黑暗中沉寂,于是利用了火光,把黑夜点亮,在一年中的几个特定月圆之日,一半借着天上的月光,一半人类自己燃起了满城灯火,“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轰轰烈烈热闹起来。

汉代的张道陵开始崇奉三元,南北朝时推广三元节作为民族节日。正月十五是上元一品九炁天官紫微大帝唐尧降生之日,要放天灯,祈求赐福,也就是上元节;七月十五是水官大帝虞舜生日,要放河灯,祈求赦罪,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是地官大帝夏禹生日,要放街灯,祈求解厄,此为下元节。

到了宋代,宋太宗赵光义在公元990年宣布废除中元、下元两个灯节,只保留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张灯三天,这三天,平时宵禁的京城也允许百姓彻夜狂欢,朝廷和各级政府一律放假不办公,官员与百姓一起行乐,读书的士子不必在书斋里背书,深闺的小姐也可以到街上参与各种游艺赏玩。上元节成为惟一灯节,也就不言而喻是最隆重的节日了。

这三天,政府不办公,不等于不发生案子,如果发生案子怎么办?自有老百姓选出的灯官担当起临时政府的职能,灯官上任也与政府任命的官员一样威风凛凛,“赫赫前驱清道旗,清红皂隶两边随。朱标告示当街挂,新署头衔灯政司。”

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节日气氛最精彩的就是上元节,男女最合法会面的时间也是上元节,如辛弃疾笔下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但写了流动的烟花,固定的灯彩,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也写了元夕看灯的人,男人眼中最关注的当然是一队队盛装的丽人游女了,惹人眼花缭乱,而那惟一的意中人,却静悄悄在那一角残灯旁侧,没有随女伴一同走远,似心有灵犀别有所待。

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而他认为最终最高的第三境界,就是用上元节诗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喻。

上元节,是光的世界,是灯的海洋,有人看到了美好的风景,有人找到了中意的情人,也有人悟出了人生的至理。无论是风景,是情人,还是哲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珍惜最美好的一切,憧憬光明,追求灿烂。

元宵的散文15:情人元宵双节乐

文/浮生未歇

每到元宵,佛山一习俗万人空巷,传承近500年!在广州佛山肇庆一带,“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口口相传下来。(“闭翳”是粤语方言,意指忧愁、衰气。)行通济,祈福去……

明天就是元宵节,一提到元宵节,很多广州、佛山人自然而然想到行通济,元宵行通济的习俗已延续超4、500年,行通济是佛山人民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祈福民俗活动,兴起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参加行通济活动的市民,都会手持一把生菜和一个风车,前者寓意“生财”,后者寄托“时来运转”、“一帆风顺”。

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天启六年户部尚书李侍问发起募捐重修,取名“通济桥”取其“必通而后有济也”之意。民国初年,通济桥附近河道淤塞,已极少往来。解放后,佛山马路多次扩建,通济桥下的河涌被改为暗沟,桥面被改为大马路,这一带再也找不到“桥”的痕迹了。

非常喜欢通济桥的牌坊上高高挂着“通济”的木碑额,一副对联特别耐人寻味: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济万人之往来,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岁月变迁,昔日通济桥已踪迹难觅,使年年“行通济”徒有其名,实为憾事。

对联概括了原通济桥的风貌特色,但重建后的通济桥远远逊色于原桥,没有了舟舫如织,没有斜阳映桥如虹,最重要的是,这只不过是纪念原桥的一个景点,没有了原桥的那种真挚、亲切的感情。惜星移景易,古桥断迹,然“行通济”之风长盛。

当西方情人节邂逅中国情人节,在浪漫的烟花中、在浓浓的年味间,让爱更灿烂,让爱更圆满!愿您和爱人更加甜蜜;愿您和家人更加幸福!祝必读社的朋友们情人节元宵节幸福快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