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散文

请欣赏高原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高原散文1:贵阳,我高原的家

文/吴伊然

来贵阳已有四年,最让我留连忘返痴迷不已的是她夏日清凉的气候。

贵阳是一座高原之城,森林繁茂,湖泊众多,喀斯特地形明显。些许令人费解和欣然的可能是尽管她是一座高原城市,海拔高,但却有不少的江河、湖泊,这给她的景色与气候增色不少。

贵阳有我喜欢的东西很多,然而最为吸引我的还是她的清凉气候。

我喜欢旅游,贵阳的旅游景点不少。随便数数就有好几个,比如城区里的甲秀楼、黔灵公园,郊区中的花溪公园、青岩古镇、天河潭、红枫湖、修文阳明洞等等。这些旅游景区各具特色,常游常新,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民族特色和原生态印象。如果再结合高原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那意境和感觉就会让你从中体悟到大自然的奇观和人生的道理。

我以为旅游景区还是原生态的好,大自然的智慧自成系统,无需加工。能够从她的天生丽质与原始状态中穿透时光的隧道读懂历史,读懂社会与自然的变迁,进而读懂人生、感悟世事。贵阳的旅游景区基本上都具备原生态这个条件。清澈的溪水,翠绿的群山,深蓝的湖泊,班驳的城墙,古朴的民居,浓厚的文化,淳朴的民风等都在其中萦绕,需要你去体会和领悟。

我相信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旅游景区,但她们又都是不同的。我喜欢贵阳的景区,喜欢贵阳的生活方式,但她的清凉气候才是我深深痴爱的因素。

贵阳的天气很有规律性,晴晴雨雨交换更替。特别是夏天表现得更为明显,更是惹人喜爱。往往是夜里下雨白天晴好。因此,贵阳的夏日总是那么的清凉,让人喜爱不已。贵阳总体的气候特征大约是夏天不热、冬天不冷,一年四季以清凉为主调。说个大一点的话题就是,在当今时代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背景下,能在贵阳生活,享受她独特的自然馈赠,实在是一件令人欣慰和幸福的美事。

在贵阳生活的这些年中,我有两个暑期是在这里度过的。第一个暑期是因工作需要才留在贵阳过夏天,第二个暑期则是专门为了享受贵阳的清凉气候而选择留下来的。

我的家乡不在贵阳,同样是一座江南之城,却是热火朝天,夏日里骄阳似火,炙烤着人的身心。往往早晨才几点钟,天刚蒙蒙亮,泛着朝霞的太阳一跳出地平线,那阳光的热浪就席卷而来。在贵阳生活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去生活,面对那样的热浪是有些不适应和害怕的。中午的时候,地面是灰尘积满一地,车子过后灰尘满天。道路两旁的树叶早已成灰色状,走在大街上能感觉到从脚底水泥路里透过来的热度。于是每每此时就会跑回家去冲凉水澡,却不知那水也是温热的,往往是刚刚洗好,还没穿上衣服,汗水就已开始齐聚。跑到卧室去吹电风扇,一点用也没有,电风扇吹出来的风也是热的。刚开始时有一种错觉似乎还有点管用,时间一长就会发觉,其实有没有电风扇效果是一样的,汗滴涌流不止,觉得很是无所适从。躺在床上也不是,站着、坐着都不是。床虽然是凉席,睡在上面,一觉醒来仍会是满汗全身。因此,在第二个暑期里,我执意不回家,要专门在贵阳度一个清凉愉悦的假期。

贵阳的夏日真的很清凉,以前只是生活着、忙碌着,根本就不怎么去观察和体悟。直到有了比较以后才会更加地热爱这座高原城市。

贵阳的夏日夜雨不断,凉爽怡人。能让人好好地睡上一个安稳舒适的觉,不会让你再为热浪侵袭而烦躁不安。而白天往往又是晴好的天气,道路清洁干净,根本找不到下过雨的痕迹。白天的阳光其实并不热,贵阳之所以获得“中国避暑之都”的美誉,想必是因她是一座森林之城。贵阳的建筑和整座城市就好像是插在一片巨大的高原森林里。这种被森林的环绕不是一层一线的环绕,而是一片巨大的森林地带。贵阳的大地以绿为底色,偶尔点缀的蓝色是她的几大湖泊。仿佛一个穿着绿色外衣的民族姑娘,她那浅蓝色的眸子水精灵一般甚是迷人。

贵阳夏日的天空多是深蓝色和银白色相间。这种深蓝纯色是我很喜欢的颜色,印象中,仿佛我在小学时的课本上见过这样深蓝色的天空。这种蓝,蓝得高远,蓝得宽大,蓝得宁静,也有些许的忧郁,或许这正是我的性格所在,因而特别喜欢。她的白色是洁白的云朵,比银色的月光似乎更洁白清亮透明一些。总之,反正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那种如雪一样的纯白。这种蓝色与白色是很原始的,没有被污染过的痕迹,就好像一个质朴的孩童,心灵纯洁,信念执着。

在夏日暑假期间,好友曾来看望我。我一次次不厌其烦地给好友指着天空中的深蓝和云朵的洁白,表达我的兴奋和喜爱,也是向好友炫耀我的这一发现。以前总是生活得太过于忙碌,没留心过自己生活的这片天空竟然是如此的美丽。而好友只是在旁边咯咯地灿然傻笑,仿佛我是那样的天真,那么的可爱,如此的小孩子、长不大。我想她是不会懂得我对大自然的热爱程度的,也是不会懂得我对贵阳夏日的眷念与痴迷的。

贵阳夏日的溪水不紧不慢,一如既往。那微风袭来,水波粼粼,泛起层层小浪花荡漾而去,光是静静地看着就会使人陶醉,要是亲自去湖泊中泛舟,在水上行走,那种诗情画意般的感觉,简直不亲身体会是领悟不出来的,也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得清楚的。你会发现自己积蓄了这么多年的文字,其实很苍白、很肤浅。大自然的深遂需要长久的领略,慢慢的体悟。走马观花地路过,根本就走不进她的内心世界,只能遗憾感慨。

很幸运我生活在这座高原城市里,一年四季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那种惬意的感觉,如微风一缕缕轻轻飘来,慢慢地沉醉下去。有时睡在草坪地上,往往醒时已是落日落幕,街上车水马龙,华灯初上,万家灯火,恍若繁星点缀的夜空,美伦美换。

我喜欢贵阳,是因为她的宁静、休闲、清凉,这似乎是她的独有的特色。当然,贵阳不仅仅只这些,还有文雅、清秀、精致、古朴,但这些基本上也是每个城市都拥有的,还可能会更甚于贵阳。我就快要毕业了,我在想,毕业以后是否会继续留在贵阳。我考虑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留在贵阳工作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我喜欢贵阳不冷不热的气候,特别痴迷她的清凉夏日。四年来,我渐渐地发觉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这座城市,已把贵阳当成了我高原的家。

贵阳的美丽、质朴、宁静、休闲、清凉,还有高原文化的性格都是我深深痴爱的。我想她不是最好的城市,但她却是我最为钟爱的城市。爱上一座城,就好比爱上一个人。一旦付诸感情,就会难舍难分。

贵阳已是我高原的家。

高原散文2:闻香识荔波

文/何蔚

多雨多雾的云贵高原,给区域内的每一座城都定做了一副高鼻梁。

荔波正好处在云贵高原的边缘位置,她背靠十万大山,自然是不会缺少卡斯特地貌那种高鼻梁的。不仅如此,她还拥有亚热带原始森林的美丽睫毛,拥有小七孔、大七孔这样清澈幽蓝的大眼睛。——你看你看,这些天生丽质的东西全都挂在她秀色可餐的脸上了。

第一次听人提荔波这个名字时,很容易就想起了荔枝菠萝一类的热带水果。想起这些水果的时候,鼻尖上自然就飘起了一股清香酸甜的气味。但遗憾的是,荔波这个名字确实与水果无关。在北纬25°7′至25°9′之间,荔波恰好与热带水果的生长环境擦肩而过。幸好还有芭蕉树、龟背竹、三角梅和鱼尾葵之类的常绿植物,为她撑起了属于南方派系的山水布景。

在云贵高原的千山万岭中,惟荔波享有“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之美誉。这是因为,荔波手中握有以“南方卡斯特”为标识的地理品牌。在荔波,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保护区占据了全县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小七孔、大七孔、樟江、水春河等一批惊世骇俗的风光集群闪烁其间,独特的生态资源和科研价值,使她有幸跻身于“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和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不过,这些对我而言都不算重要,我所看重的是驴友们对她的评价,那才是出自内心的准则。而当我确认驴友们已将其精华之处列入“中国最值得去的50个最美的地方之一”时,什么也挡不住我向它投怀送抱的决心了。

适逢盛夏,我带着妻子由火炉之城武汉一路兼程,经湖南怀化转到贵州凯里,再由凯里转到都匀。在都匀市区休整了一夜之后,次日清晨七点半钟,便乘坐由都匀市平桥汽车总站发往荔波的早班车,中午十一点之前抵达荔波县城。走出车站,云白天青,虽有艳阳普照,却一点也不觉得滚烫灼人,这里的最高气温不过摄氏30度左右,与武汉的春末或秋初不相上下。看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和“四季如春”之说,在这里还是经得起推敲的。更何况在认识荔波之前,我就已经从她的名字里闻到了水果的香味,因此我相信她。我相信荔波的美好,肯定不比荔枝和菠萝逊色。

与广西相连的十万大山环抱着小城荔波,百里樟江将欢活与恬静一分为二,一半给了上游,一半给了下游。在横跨樟江的大桥上一转身,就可一眼望尽高原跌宕,白云叆叇,绿水长流。曲线玲珑的荔波,就在繁华与僻静之间很有弹性地扭起了腰肢。

荔波县城规模不大,仅有一条主街道勉强称得上宽阔,其余街道均显得有些狭窄、苍老。这些又窄又老的街道沿樟江而建,虽长不过公里,宽不过十米,却有远山近水首尾呼应。因此,小城荔波总是能在母亲河樟江的庇护下,尽情享受着风调雨顺、水涨船高的优厚待遇,同时又能尽情沐浴云贵高原向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所独有的天地灵气和雨露阳光。

早年的荔波和九寨沟一样,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始终不能被传统意义上的避暑胜地所公认。一方面,这说明我们的先辈们实在是太没有福分了,天路逶迤,舟车不畅,致使他们一再错失了这隔世的风景;另一方面,又说明这些藏在深闺里的锦绣河山实在是太幸运了,若是早一百年科技能像现在这么进步,舟车能像现在这么畅达的话,说不定这柔弱的风光早已在万丈红尘中支离破碎、奄奄一息了!

我在幸运与忧患的情绪中僵持了片刻,接着就开始感到饥饿。正午时分,我和妻子在县城里随随便便吃了一顿午餐,就准备直奔小七孔景区。我们知道,那是荔波湛蓝的眼睛。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在那碧蓝的眼波上投放我们自己的影像,让我们平凡的幸福与卑微的精彩,通过倒影的方式被遥远的山水登记在案。

高原散文3:采采虫草

文/刘梅花

初夏,天祝高原上挖虫草的季节到了。海拔两千多米往上,人影绰绰。古人采药,有个喊山的习惯。人立在山脚下,齐声呐喊,喊一会儿再踏草进山。为什么呢?据说草木是有灵性的,每一味草木,都有小动物守护。喊一喊,把小动物们惊动走了,人好上山采药。不过呢,我宁愿相信,喊山是把打盹的花蕾喊醒,把藏着的草木喊出来。可是挖虫草是不喊山的。它又不傻,你把它喊醒了,它拔爪逃走,等着你来挖呐?

古人讲究“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就算是采药,也要遵循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大纪”是息息相关的。挖虫草,拿个小柳叶铲轻轻撬出来就行了,不能扛着大铁锨乱翻。高原植被稀薄,经不住用力过度。

雪域晴冷,每年初夏,残雪还趴在山野,迟迟不肯融化。等草芽儿都蹿出来,虫草才顶土而出,褐色的触角,掺杂在乱草中,诡秘一笑。人的劲儿攒在心里,草的劲儿攒在根里,山野里,弥散着植物生长的旺盛劲儿。

虫草的本名叫冬虫夏草,这家伙挺奇怪的。古人说,“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复化为虫”。想想也是极为诧异的,虫草合一,是怎么做到天衣无缝的呢?一定是光阴幻化了因果,是苍茫大化点拨了一尖细草。

虫草长得很随意,甚至有些粗陋——就是虫子的脑门上顶着一枝草样的触角。黄棕色或者褐黄色,虫体上是一圈一圈的环纹,稍扭曲一些。脑袋红棕色,细细看,连眼睛也是有的,小而黑。细小的爪爪子也有,腹节也明显,全身都是细纵皱纹。冬天它是虫子,在土里蠕动,咕咕叨叨。夏天华丽转身,它打发自己变成草,霍霍生长。有粗陋,亦有孤意。

其实像猴哥那样七十二变也有点多,变来变去麻烦。人家虫草只两变,变虫像虫,变草像草,很彻底,极简极透。淡然与决然并存。

总的来说,这家伙似虫非虫,似草非草。兼有虫和草的外形,腹内也并不空空,有点菌丝,所以归属于菌藻类生物。想来它肯定是不读书的,倘若读书,定然要成精了。才不会这么迷糊的,拿不定主意,把自己混到菌藻类里去。至少留在草类里,也算是不枉活一世——本草本草,红尘以草为本嘛。你想,菌藻多么飘渺无定,一口气就吹散了。

也可能,这是它和光阴的约定——我就不想长成草,也不想长成虫,就随便长一长,我高兴就好。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心愿,天地都一一成全了,不会拧巴人家。山有山意思,水有水心思,草木有草木的惦念,都顺乎天理。

也可能,虫草就是传说里的深山小妖,有灵性有秘密,躲在草丛里修炼,四季跨度对它只是朝朝暮暮。也可能,我想多了。我就是一个想头比较多的人。

虫草藏在杂草里,一点也不想被人挖出来。毛驴草,香草,野葱,长针茅,苔草,柴胡……还有上年枯黄的枝叶,残雪,土粒。这些都是它天然的掩体,好不自在。虫草头部长出的那支黄褐色的菌芽,冒出地面,像草梗,悄悄躲在乱草里,偶尔有蚂蚁路过,使个绊脚,一绊子绊翻胖蚂蚁,偷偷直乐。蚂蚁不来,那支触角就支棱起来,吸纳天地雨露,修炼自己。

虽然不易找寻,但挖虫草的人,都练就一双鹰眼。山坡上打眼一瞧,手指轻轻拨开杂草,就把只露出芽梗的虫草挖出来,托在掌心。这时候的虫草,原形毕露,寸许长,触角挑着,沾泥带水的,一丝微微的土腥味,有些来路不明的诡秘味儿。时光把它淬炼成繁花不惊的淡定样儿。

一根虫草一旦现形,那可就不是虫草了,是几块钱呢。收虫草的人早早守在山里,现挖现卖,虫草刚出土就完成了金钱交易,这跨度,多么快。它只翻了一个跟头,从土里翻到手心,就把自己从似虫非虫,似草非草的东西一下翻到软黄金的行列里去,真够玄乎。这个,别的草药做不到。羌活采来还得晒晒,甘草挖来还得炙炙。入药也还是草药,抵达不到精英的行列里去。

雪山之上,虫草成全了人生。蠕动在残雪里讨生活的人们,背了雨,背了雪,慢慢摸索出与大山的相处之道,与虫草的沟通之情。这,便是最真实的生活。山野里丝丝缕缕的炊烟飘起时,人们泥腿绊脚地蹲在简易的窝棚前,大口吃饭。白白的面条上,撒一点野葱花。一口饭,一口山里冷寂的时光。夜里下了雨夹雪,整个窝棚都冻得瑟瑟发抖。

我总觉得,虫草不是挖到的,是捕获来的。有的人一整天都遇不见一根虫草。有的人吸根烟就发现一窝虫草,顺手擒来。有人找虫草,嘴里念叨着原创咒语,一路念念叨叨,把虫草哄骗回来。有的人悄悄潜伏在草丛里,大气儿不敢出,斜眼觑着,怕惊吓走虫草。人多,各有其招。

我的邻居挖虫草挖得好,她说,虫草是一家子一家子的,只要能找到它的老巢,一定能撮出好多。另一人则说,虫草有它行走的路线。只要找到第一根,顺藤摸瓜,一路撵过去,都跑不掉。还有人说,虫草会闻人类的味道,遇见味道适合的,它的触角就伸出来教你挖走。遇见味道不适合的,它就把触角缩进地皮里,你找晕都枉然。最诡秘的事情是,同样一坨地方,头一个人五体伏地翻遍了草丝,梳过去,一根也没有。再过来一个人,一弯腰就是好几根。

挖虫草,挖的是运气。一般来说,一天七八根是正常的。若是超过十根,那就好运得很了。当然,一根也遇不见的时候,你就要想——可能是你的气息跟虫草的气息不够契合。味道不同,路途也不同,你遇不上它。大山里岔路千百条,你恰恰错过了它,走在另一条岔路上。虫草是深山大野,写给人类的挂号信,一字千金。

挖不到虫草也没有关系,雪域高原的阳光很好,你就在山野里随便溜达。无趣时,对一枝金露梅吹个牛,你看,后面有虫草追我,前面有虫草等我,我都没有打扰它们——我是专门来看花的,又不是来挖虫草的。实际上,那天我跟了大伙儿一天,一根虫草也没瞅见,只饱饱的看了它在别人手心里的样子。傍晚牛羊下山的时候,我也跟着回家,一路上还唱了个小调儿,走音跑调的。挖虫草呢,就是要随缘。它跟你这么陌生,凭啥一下子就要跟你走呢。

也想,这世上,要是有一个人和虫草一样就好了。顺着走过的路,可以找到。顺着同样的味道,可以嗅见。变成虫也认得,变成草也认得,步步花开,一意孤行。这样的决然,才是欢喜。

高原散文4:高原上

文/陈益发

被蓝天擦亮的阳光,照在雪山的银镜上,让蓝天,更湛更深。

一只苍鹰盘旋空中,用滑翔舞姿,在蓝天上书写颂辞。他要把日子,念成一句一句风展的佛经。一条河流吟唱着,像跪拜在大草原上虔诚的僧尼,她发出细细声音的肉唇,颤抖而动情。一群牛羊徜徉着,在辽阔的大地上,他们像穿行于空旷宇宙中的时间精灵,散淡而缓慢。一座座山峦起伏着,延伸向无垠天际。谁挥舞牧杖的长鞭,让他们拦住牛羊的思绪?听,一首首奔腾乐曲响彻耳畔。一块块石头守望着,迷人而安详。这是时光的凝固么?

怎能忘记,那些曾经的辉煌和彷徨。而今,都成为记忆了。一切过往经历,定格的每一张容颜,而今,回味起来,已不再忧伤。就像拥于沙土怀抱里的那些草,把高原覆盖,就不再苍凉而荒芜。她要发出强烈地呼唤,让风,成为生命中,相濡以沫的伴侣。

高原啊,你的名字,何止叫博大。那孤傲风情的岁月,依然把你守望。

高原散文5:高原湖泊

文/周荣新

你是水平如镜的,轻轻掠过飞鸟的踪影,梳洗过白云轻盈的身姿,也把朝晖与晚霞铺展成无数耀眼的金箔。是风,吹皱了你的容颜,扰乱了你的平静,先是让水滴相互猜疑谁该在上谁应在下喋喋不休,再是互相动手你推我挤喧嚣争吵,最后狂暴愤怒大打出手吼声震天,而风这妖魔,又来推波助澜,借助浪涛摧舟毁楫,猛烈拍击湖岸——是暴雨,平息了湖水的怒潮。

岸边的杜鹃花飘落水面,微毒的花瓣一年一度醉晕了湖里的游鱼。泣血的杜鹃早就在岸上的树林里一声紧接一声警告,可惜,鱼鸟音信不通,贪馋的鱼儿不放过落在嘴边的食物,贪吃了杜鹃花瓣,一个个鱼腹朝上,醉晕过去。此时的黑熊扑通、扑通跳进水里,以一条条醉鱼解馋,弥补整个冬眠期的缺失,吃多了醉鱼,也醉倒在湖岸。而猎人呢,是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潜伏起来,端起了单筒、双筒猎枪?

五月的蓝藻如绿莹莹的面粉铺满湖面,三五头水牛侧卧俯卧湖边水中,一动不动,如往常它们躺进青草地,睡在阳光下。任不远处划船、撒网掀起微波,它们不改慵懒惬意。

十月的秋叶金黄深红,风一吹,森林萧萧,天高云淡,满天满地是红叶纷飞的题诗。枝头果实熟了,红红的似玛瑙,黑黑的像核桃,黄黄的赛柠檬,松鼠忙着备冬,上蹿下跳,手抓嘴啃,滴沥塔拉散落一地果实,便利了树下一只母猪,率领她的一群七八只野猪仔,急慌慌乱嚷嚷遍地拱食,吵闹得长尾锦鸡扑腾腾远走高飞而去。

而天地萧瑟的冬季,老牛安卧夕阳,公鸡正午打鸣草垛,休闲下来的村庄,犁耙高挂,辣椒、玉米串垂悬窗棂,正忙着婚丧嫁娶,三弦、葫芦笙,竹笛还是锣鼓,或喜庆或号丧,惊飞了秃枝或绿叶间探头探脑、不明事理的麻雀。

湖岸上,原先只有土生土长的树木、青草、野花、蘑菇,原先也只有自生自灭或葬身他者之腹的野生动物,它们曾相安无事,它们曾打闹,它们也曾血腥杀戮,但不改天蓝山清水秀。自从来了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两脚动物,先是猎杀林中大大小小的飞禽走兽,再是捕杀湖中胖胖瘦瘦的鱼虾,再后砍净了周围的树木荒草修建住房或做柴煮饭烤火,还要乱恳荒坡种植那点点救命的低产苦荞、土豆充饥果腹——暴雨一来,泥石流就汹涌下山,滑坡塌方威胁着活着的村庄、死了的坟山了……

村庄垒起了自以为坚固,能抗泥石流、洪灾的钢筋水泥洋房。

村里遍用现代的洗衣粉、洗头液、洗碗液,田地里遍施化肥、农药、地膜,到处遗弃着玻璃瓶、塑料袋、塑料制品,风一吹,水一冲,一股脑儿跑进湖里,于是,水浑了,水脏了,水臭了,水落了,鱼类骤减,黑熊、麂子、灰兔等野生动物灭迹,大雁、天鹅等珍稀动物绝种,成了后人图片上方能寻觅的现代传说。

好在,有人醒得早,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一道号令,建设五大文明,于是,湖边的工厂搬迁,岸边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周围的生态便逐年得到修复——在花费了一笔笔巨资后。

高原散文6:我的高原我的家

文/杨全富

一座座高山,千千万万座连接在一起,就像是跳锅庄舞的绒民且歌且舞,将横断山脉绵延成浑然天成的整体。

登主峰,才能领略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妙感悟。

站在山巅,我虔诚的膜拜,放眼四方,感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谢上苍的眷顾,在沧海桑田之后不经意间行笔狂舞,点缀了这一副惊世之作!

辽阔的高原也因为有了山的巍峨而愈加的雄壮,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也因山的雄壮而粗旷,造就了大山一样伟岸的康巴人!

沧海桑田,风雨兼程,岁月悠悠,见证着世纪的变迁。

高山峡谷中的古老部落,在历史的磨练中历经斗转星移和海枯石烂,演绎着亘古不变的故事!

在一片片巨石垒成的山脚下,我翻看着这一页页无字天书,就像是打开远古神话遗著,看到了阿米郭尔东消灭恶魔的豪迈壮举!

在大渡河畔,我侧耳倾听,那澎湃的激流撞击两岸奏响着激越的鼓点,使人回想红军在绒地挥师北上金戈铁马的壮举。

遥想当年,太平军石达开却因万丈悬崖无路可行而败北渡河边,一杯黄土埋忠魂!

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屏障,就是一首首传世的诗章!

清清小溪

只有走上高原,你才会有诗意般的心情。

只有久居高原,才能领悟小溪如诗的真谛,领悟诗意的最高境界。

在高山峡谷中,淙淙的溪流蜿蜒流淌,折射出美妙的诗句,犹如山风清凉、幽香而又如烟如缕。

漫步小溪边,卵石突兀水间,鱼翔其间,幻化为我心底丰满的词汇。

面对如此高原,我不禁思绪如潮涌——

山以雄奇伟岸而见美,水则以柔美婀娜而见长!这样的山傍依着这样的水而存,这样的水凭借这样山势而源远流长!

那些从山间自由落下的流水啊,如玉珠滚落玉盘之中,在光影的折射下飞花溅玉,晶莹而剔透,腾起一片片白色的雾气,霎时间彩虹横亘,满是绿野仙踪!

伸手间那颗颗玉珠滴落掌心间,溅起更多玉珠消散空中!

那蜿蜒流淌的溪流哟,时时滋润游子的心境,时时牵动游子的心弦!

绿野丛林

溪流、山崖和绿林组成高原不可或缺的美景。

清清的溪流滋润着高原,宛如肌肤里流淌的血液,而那些丛生的绿树,就是祖辈身体上的毛发。绿茵簇簇,昭示生命的健康和蓬勃!

树连着树,终归于成为了一望无垠的树林。那一棵棵挺拔傲立的树,在冰雪交加的高原上尽情的绽放生命,那可是一个个生命的精灵,谱写出雄壮的诗篇!

哪怕是悬崖峭壁上孤零零的一棵,站立在风雨中,依然不屈不挠,挺直了脊梁迎接岁月的洗礼和磨难!

站在高原,脚踏高原,心怀高原,拥抱高原,皆因心底的某种信念,那或许是剪不断的思念,又或许是绿水悠悠、青山不老——

在高原这块坚强之地,那些树以特定的姿势,在朝阳中舒展心情,在晚霞中收获希望!

藏寨寻踪

梦中,我曾千百度看到那些零落的村落。

我只想在那些布满烟尘、斑驳的石屋旁,还有那些充满鸡鸣狗吠的藏寨中寻觅儿时的记忆。

就让我的思念,站成村外那颗千年的钻天杨树,去呵护以我为庇护所的鸟雀。

满树的叶片,在春风的吹拂下啦啦歌唱,即使秋日里晨霜的磨砺,秋风的肆虐,那飘飘的落叶,也在展示着生命的魄力,年年岁岁!

怀抱中的喜鹊,依然叽叽喳喳喧嚣不停,为我亲亲的故乡人,捎去如潮的思念!

远离故乡的山山水水,我只想赶着那头老黄牛,走上那条泥泞之路,陪伴我走出梦境,顽强的走进现实之中!

高原散文7:高原上的歌声

文/江野

吃过中饭,陈荭给在民族大学当打字员的表姐打电话,刚按下发送键,一阵热辣辣的男子的烈酒似的歌声直截了当地撞进了她的耳腔。

这歌声很热烈,很奔放,就像高原上哗哗作响的强烈的太阳光,就像狂猛的高原风,在万马奔腾般火热旋律的伴奏下,如同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

这歌声紧紧地抓住了陈荭的心。

陈荭陶醉在了这浓酒般的歌声里。

陈荭去过迪庆高原,省城长大的她对那里的一切都倍觉新奇,那里的喇嘛庙,那里的撒着格桑花的白绿相间的草原,那里粗犷’的高原上的歌声……

可只两天就回来了,年幼的她又涌进了大城市的人流车流,涌进了日复一日的生活里……

歌声停止,陈荭这才想起打电话的事,赶紧说道:“表姐我是小荭,那件毛衣……”

她是想问表姐一件毛衣花纹的打法。她认为表姐的手机可能是刚换了彩铃。

“什么表姐表妹,什么毛衣不毛衣的……”始料不及,手机里喷过来的是一青年男子的声音。

声音很冲,很粗野。

“请问你是表姐夫的弟弟吗?”陈荭知道表姐夫有个弟弟,常到表姐家里去,在省民族大学当驾驶员。

“什么弟弟哥哥的,你到底找谁呀?”青年很不耐烦。

陈荭仍不甘心,因为她坚信自己拨的是表姐的手机。

她坚忍不拔地说:“请问你是民大的吗?”

“是啊,我是民大的!”

“您贵姓啊?您是姓沈吗?”

“你连我贵姓都不知道,你打我屁的电话!”

说完立马就关了手机。

听了这粗鲁甚至出言不逊的话语,陈荭感觉很受伤,她虽然意识到是自己拨错了号码,但他也不应如此地出口伤人。

然而此刻的她已顾及不了这些,她鬼使神差已被彩铃中的歌声和歌声背后的男青年吸引住了。

陈荭想,世上歌儿千万首,他选中的是这一首……

此时,她的心里似有一股热浪在翻滚……

热辣辣的藏族歌曲又开始在她心里缭绕、撞击……

虽蹩脚却粗野有味的男青年的藏族普通话又开始在她心里盘旋、回荡……

藏族青年,省民大大四的学生或者研究生……这些个名词在陈荭心中跳动……

于是她又琢磨起了那个错的手机号码,于是她就又拿起手机。

陈荭想再听一次那段歌曲。

她甚至还想……

可是那个歌声再也没有出现,虽然她试按了好几个可能按错的号码。她突然想起了民大的表姐。陈荭决定立即到表姐那儿去。

陈荭向表姐请教了毛衣花纹的打法后,对表姐吐露了心迹。她说,我无法忘掉那首歌,和那个出言不逊的人,

我总想着高原上的金子般的太阳光,高原上的雪山和高原上呼啦啦作响的劲风。他肯定是民大的藏族学生,表姐是民大的,表姐帮帮我,我想见到他……

表姐笑起来,说:“小荭,你真是幼稚到了极点,一首歌你竟爱上了一个人,况且还不是他唱的歌。”

“表姐你要知道,文如其人,歌也会如其人,他选这首歌说明他也是这种人。”

“再说了,你连这个人都没见过呀!”

“我听到他的声音了!”

“他的声音,他的声音是出言不逊啊!”

陈荭说:“但是,我就是……表姐,你就帮帮我吧!”

“我怎么帮你啊?这么大个学校!”

“你可以,你可以到各个系各个班帮我去了解一下,有哪些是藏族男生?”

“我又不是老师,我又不是校长!”

“你毕竟是教工呀,姐姐!”

“小妹,我越想越不靠谱,这完全是大海捞针!我就不明白,你一个漂亮的大学生,工作又这么好,多少小伙子追求过你,你却偏偏……”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

“问题是不好找啊!你想想,那么多班那么多学生,人家不笑我才怪。还有,你怎么就知道他肯定是藏族呢?”

这时,陈荭突然不说话了,她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

她说:“算了,表姐,我突然想到了个办法,你也不用挨班帮我统计了,我打算到校教务处去,那里肯定会有……”

说完,也不听表姐的劝阻,也不在表姐家吃饭,她出门就径直向教务处奔去……

高原散文8:路过江南

文/赵梅

高原4月的天气,有了些许暖意。一路从江北走来,豪放的情怀还在,就已经走进了江南。

怀念路过江南的那份情愫,若即若离,挥之不去。

弥漫在小巷里的脂粉气不禁激起了内心深处深深的愁绪,如丁香花散着淡淡愁怨的清香。

在二十四桥流连忘返,不禁呢喃,是在伤景还是忆人?

路过江南,怎能不忆江南?

瘦西湖:遇见梅树遇见最好的自己

沿着路标寻找“瘦西湖”时,水边随风摇摆的垂柳已经酝酿好了太多的妩媚情绪。

步入园内,脚下一道长堤,逶迤而去,这长堤长600米,一侧是湖水,湖中一群群水鸟嬉戏,心中疑虑不知是不是成双成对的鸳鸯?一侧是花圃,路的两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一辆辆人力车停靠路边,因为是淡季,园内很沉静。

这“瘦西湖”原名保障河,是隋唐时期由蜀同诸山之水汇合安徽大别山东来的洞水流入运河的一段水道,有约50公顷的面积,长6公里多,从高处俯瞰,如一条曲水锦带,时展时收,又如一条五彩飘带。乾隆年间一位诗人游览之时,写下了“故应唤作瘦西湖”的诗句后,便以“瘦西湖”正式命名。

人们往往把杭州西湖比作雍容华贵的丰满少妇,而瘦西湖便因它的纤柔被比作清秀婀娜的少女。

不觉间到了徐园,这是一处园林,瘦西湖原本就以园林着称。步入徐园,亭台楼阁,据说这圆形洞门之内是清初韩园桃花坞的故址。徐园也尽显了江南园林小桥流水,清秀雅致的特点。园中间一方荷塘,田田荷叶浮于水面,很美。

出徐园,一路的景色美不胜收,正应了“瘦了西湖情更好,人天美景不胜收”的诗句。而最惊艳的还是遇见那片梅林。至小金山,这是瘦西湖上最大的岛屿,山上遍植梅花,又称“梅岭春深”。显然,来得不是时候,棵棵梅树绿叶葱葱,却也能想象傲雪红梅的景致。

想到在十八九岁的年纪,整日愁苦,思念亲人,曾经的同桌在信里苦劝:“你是梅啊,傲立冰雪的,家人给你取这个名字便是要你像梅花般坚强!”当时,感动得涕泪交加。

后来,有一位朋友得知我如今的处境,语重心长地说:“你有顽强的意志!”简单的鼓励,让我心里暖意融融,重生斗志。

和这梅树合影,在心里给自己一个约定,等到梅花暗香浮动之际,再来这里,希望能遇到最好的自己。

二十四桥:你会看我还是看风景

经小金山,可见白塔隐隐约约露出塔尖。一个木桩之上的藤萝原本并未引起我的注意,而立在石栏外的石刻却让我一惊。这原是唐代银杏,遭雷劈断,后植凌霄,攀援而上。春末夏初,花红叶茂,似“枯木逢春”之像,此景因此得名。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攀援的凌霄花并无过错,她让前年的枯木有了生机,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依附?逝去和生机的结合无可非议。

穿过花香满径的台阶,到一处小桥蜿蜒之地,这便是传说中的二十四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因了杜牧的千古绝句,眼前的二十四桥增了几许韵味。

这桥是用汉白玉砌成的单孔石桥,全长24米,宽2.4米,两端各有12级台阶还有24根汉白玉雕柱,不知这桥得名于此还是因为真有二十四座桥,也无暇去探究了。

这寂静的林园啊,我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内心,在二十四桥回眸,我又在找寻什么?

是许仙和白娘子的相遇?还是梁祝的凄惨别离?

不是对的地点,也不是对的时间。这里只有美景,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但在这里的等待,不会毫无意义,前提是如果心有灵犀。

长堤、五亭桥、白塔,处处皆景,相互辉映,相映成趣,让人不舍得放快脚步。

“你在杨柳岸边问我,什么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在二十四桥问你,你是在看风景还是看我?”

以此为结,没有答案,也是最好的回答……

雨巷:脂粉和淡淡的愁绪

走过大明寺,看过唐城遗址,到了御码头,扬州一日游开始了。

最深的记忆是步入因保留有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和“鱼骨状”街巷而闻名的东关街。东关街商铺林立,而最让人惦记的还是谢馥春,这一扬州古老的化妆品品牌是我国第一家化妆品企业,据说其历史可追溯到1830年,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苏州胭脂扬州粉”“天下香粉莫如扬州”。进入谢馥春店内,便有香气扑鼻。这香粉是精选米粉、豆粉,结合时令,选用白兰、茉莉、玫瑰等鲜花,再加以适量冰片、麝香,采取“鲜花熏染、冰麝定香”的工艺制成。难怪打开盒盖时会有久违而熟悉的气味。记得幼时,妈妈用的粉似乎就是这个味道。

散落沿途的寻常村陌,老房子里的住宅,人淡如菊,还有那一处处的私家园林。走在白墙乌瓦的巷道里,心里便填满了愁绪,如一株丁香散着香气。

街内的多处名人故居、盐商大宅,大门紧闭,庭院深深,很是同情古时的妇人,那高高的院墙可能阻挡住她们深深的寂寞?乌墙之上有绿色植物攀爬蔓延,如她们的丝丝愁绪。

一座座庭院之间便是巷道,深深悠远,似乎可以想到梅雨季节,雨后苔藓与墙壁的纠缠。

永远留在这画里该多好!想到即将开始的离别,我的心瞬间填满了愁绪,挥之不去……

高原散文9:合肥“侠们”的异乡漂流

文/许晓晗

来自高原唐古拉山的供养点滴汇聚,向东奔流,滋润着江淮大地;它在东经111.37度分出一支,哺育了湖湘儿女。而我,幸运地喝着这两个地方的水长大。举杯啜饮,能否品出其中真味?

我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幼年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老城区。三孝口、白水坝是我的常住地,逍遥津、大蜀山是我的游乐园。高考时不顾家人劝阻,我执意填写了4所省外高校作为志愿。说不清楚为什么,可能不希望自己的未来还是在这片故土上转悠,不想做禁锢在环城公园绿荫中的一只鸟。录取结果并不理想,不过我依然跨出了省界。

夏末秋初,长沙和合肥一样闷热,水汽却比合肥多了许多,于是那股闷热就贴在皮肤上,犹如强力胶,擦不干,洗不掉。而到了冬天,水汽变得冷冰冰的,依然贴着皮肤,仿佛紧挨着某种冷血动物。其他时候,一年四季随机变化,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人们犹豫着要不要换上短袖,一阵雨后又是寒风刺骨,迫不及待地掏出棉衣御寒。当地人说这也是长沙特色,我只为每日更衣发愁。

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湘菜,八大菜系之一,名贯中西。我是好辣之人,本想敞开肚皮饕餮,怎奈那辣原来是如此不同。青椒刺鼻的辣,红椒的干辣,混合着盐,着实给了我的胃一个教训。所有的荤菜几乎都是辣的,素菜因为锅勺是辣的也“难逃一劫”。点一份西红柿炒鸡蛋盖码饭,合肥人称盖浇饭,我看到白米饭上隐约浮现鲜红的辣油,不禁莞尔。假想这辣味吃多了,骨头和血液不会也变了味吧?

岳麓山上绿树成荫,鸟叫虫鸣,泉水叮咚;书院古朴幽静,遐思无限;湘江水滚滚流,冲刷着橘子洲。如今,我已经习惯了这片热辣的土地,心头终日牵念的,却成了那远在700多公里外的家乡。那里有熟悉的一草一木,有割舍不了的挚爱亲朋,还有,家的味道。

原来家的概念,离了家才有,乡愁,看不到才愁。只有离开了家乡故土的人,才会在听到一首思乡诗时掉泪,才会因为听到了熟悉的名字和声音而激动,才会为家乡的每一点变化而自豪,才会在回家的路上体会近乡情怯。我以为小鸟和雄鹰有着天壤之别,现在才知道,倦鸟总要归巢。

候鸟飞多远也想念着南方/旅人的天涯到尽头还是家……有些人在心底从来没忘记/有些事有些梦还找不到谜底/有些话越欲言又止就越是动听/让我们靠近……想悄悄告诉你,合肥,我爱你。

高原散文10:纤弱而顽强的柳

文/彭程子夏

青海高原的风,在呼呼地刮着,一株平凡而神奇的柳树在与环境抗争,它似乎与摇曳多姿格格不入,因为它生长在被恶劣包裹着的环境上。

青海高原上,有一株柳,一株神奇的柳,经过高原风雪,也经历过雷轰电击,还经历了持久的干旱。

读完全文,让我对柳,对生命力有了新的认识。那株为了生存,而要付出艰苦卓绝努力的柳树,是它,令我震撼,令我沉思……

那一株柳树是多么的耐苦。生活在今天社会的我们,面临着一个问题:小升初。有的同学在家长的逼迫下,走进了小升初的课堂,但终究是被动的,一提到学习就愁眉苦脸,叫苦不迭。可是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它没有抱怨,没有躲避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忍耐痛苦与艰苦的环境,终于,成就了高原上的一片绿荫!

那是一株多么顽强的柳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我们这一辈“皇家贵族”的真实写照,在如此娇生惯养的优越生活下,我们“练就”“不能吃苦”和“不坚强”的“好”武艺。还记得那一次,我学习骑自行车,正当刚刚学会了的时候,一高兴,重心不稳,摔了个人仰马翻,我从自行车旁艰难的站了起来,眼角泛着泪花,看着冒着血泡的脚,我嚎啕大哭:我再也不骑自行车了!至今,那辆承载着我记忆的自行车一直停放在家里。想想,也甚是可笑,若那株柳树也像我这样娇气,那它还能保存生命吗?

柳,一种卓约多姿的植物,高原上的柳虽没有在平原上生长的舒适;也没有在堤岸边“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的婀娜,更没有“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的婆娑,但它,有着顽强的精神,不屈于恶劣自然环境的韧劲和强大的生命力。它将永远震撼着我,鞭策我,让我不屈服于困难与阻挡我前行的路障。

高原散文11:高原初体验

文/﹏忘川彼岸

高原的天气变化无常,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是什么情况,也许刚刚你还在抱怨住在帐篷大过闷热,下一秒小石头一样大的冰就会砸中在外散步透气的你。方才倾盆大雨把你封在帐篷里动弹不得,过上十几分钟后带有强紫外线的阳光就会照射在你脸上。你也不知道是该把棉大衣穿在身上顶防严寒,还是穿着短袖避免闷热。

但也就是这样变化多端的天气造就了藏区独特的美丽风光。我无法用文字来描述我能看到的风景,白雪皑皑的雪山在夕阳的照耀下仿若天堂,你完全相信在雪山之巅正在举办一场富丽堂皇的仙会。夜晚璀璨的群星是你在平原一辈子都见不到的,我经常望着最亮的那颗星,因为那是我家的方向。群山环绕之间穿梭着水流湍急的河流,它叫扎曲河也就是澜沧江上游一条分支河流,顺着河水向东就离开了中国,在印度它也叫湄公河,是印度的母亲河。湍急的河流拍在河岸上非常壮观,虽然没有“黄河冰天上来”的壮阔但也足够震憾你的心灵。雄鹰翱翔在山川之间,庞大的山躯和渺小的雄鹰形成显明的对比,但你总会感觉得到雄鹰绝对可以驾驭雪山,山川只是雄鹰的游乐园。

急险的山路是藏区的一大特色,一条条山路坐落在群山之间,环山路好像一条粗壮的蛇环绕在猎物身上,车过弯道的时候你总要为自己和司机捏一把汗,一个操作失误那就是几百米的悬崖,后果不堪设想。一望无际的草原和雪山好像天然组合,你的眼前是数不清的牦牛群和一座座彩旗围绕石头堆砌的玛尼堆,远处是茫茫雪山,你就望着雪山,那好像就是你的未来。草原上当然还有很多坑坑洼洼的小洞,这可不是人类滥牧导致的后果,而是免鼠掏出的洞,顾名思义,这种高原老鼠长的像兔子一样,一个手掌大小,反应灵敏,一到下午它们就成群结队的出来寻找食物。可你千万不要因为它的模样就想去抓它,这种兔鼠的身上带有鼠疲, 烈性鼠疫,万一被传染,后果会很严重。所以这种小动物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然和人类从来不是好朋友,人类和自然却是好朋友,你得尊重自然,尊重规律,那样自然才会温柔待你,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你哪怕只是弯腰捡了一块石头站起来后也会感觉一阵发晕,大口喘着粗气,好像刚刚完成了越野跑。你要是觉得自己年轻想试着跳起之来挑战一下,那你绝对会被高原按在地上,等你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时候,你就会醒悟,原来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脆弱。可高原也有自己的风情,如果你愿意静静坐下来感受它,那它的魅力绝对会让你痴迷。

高原散文12:火红的山丹丹

文/祁玉江

在陕北高原上生长着一种特有的花儿,她的茎高只有一尺左右,一般为单株单花。如果营养和水分充足,有的也能开上好几朵。花朵通常为朱红色,每朵有六个花瓣,绽放后,修长的花瓣向外微卷,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焰,火红艳丽,很是招人喜爱!

这种花儿就是令人心仪和怜爱的山丹丹了。

山丹丹,学名斑百合或红百合,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喜阴凉,往往生长在阴坡低洼地带,当地民间素有“山丹丹开花背洼洼红”之说。花期在六至九月份。陕北夏秋少花,每当这个时候,广袤的黄土高原呈现出一片翠绿。当你正迷醉于满目苍翠时,不经意间就会猛然发现,在那浓密的杂草丛中,一株株火红的花朵,仿佛在向你招手致意!你便会情不自禁地跑了过去,亲昵地抚摸着这火红的花朵,有时竟忘乎所以地摘下一朵,拿在手中,摇着、嗅着、吻着,一股亲切、清香、喜悦之情顿时涌遍全身。

是啊,山丹丹是一种美丽的花儿,只生长在中国北方。她红的似火,灿的若霞,每年夏秋季节,就这样红红火火、热热烈烈地开放在陕北高原上,点缀在青山秀水间,向人们展示着她与生俱来的美,成为绿色海洋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尽情地让人们欣赏着,给人以美的享受!

然而,但凡熟悉陕北的人都知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却不是这样!由于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加剧,火红的山丹丹曾经一度时期淡出人们的视野,直至濒临绝迹。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政策,给老区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调动和焕发了农民群众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的热情,变兄妹开荒为夫妻造林。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奋斗,现在,陕北大地自然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环境大为改观,降雨量明显增加。如今,当你行进在陕北这绿意盎然的千沟万壑间,一定会觉得与林草茂盛、小桥流水的江南地区没什么两样。这才使得这火红的山丹丹又绽放出她热烈的风采,显露出她尊贵的倩影。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中央红军到陕北;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一首热情奔放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传遍祖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唱响全中国,将延安、将陕北与中国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曾鼓舞和激发了多少人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前赴后继,不懈奋斗!是呀,山丹丹虽然立身于阴坡少阳的地方,但她顽强地盛开出火红的花朵,让人心中顿时亮堂起来,给人以希望和信心。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经济极度困难,而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领导人民军队,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实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在土窑洞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战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夺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我想,人们至今仍然热衷于传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歌的原因大概正是缘于此吧?

在我国,南有映山红,北有山丹丹。人们一想到山丹丹就会联想到朴实厚道的陕北人民。“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当年,在中国革命最艰难时期,老区人民伸出粗壮的臂膊,敞开宽广的胸怀,欢迎和接纳了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陕北的毛主席和他率领的中央红军。他们舍小家,顾大家,送粮送鞋又送人,一心一意支前线,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从这个意义上讲,山丹丹不仅诠释了陕北人民的高尚品质,而且作为革命的象征,成了党中央、毛主席、中央红军与陕北老区人民情深意长的纽带。

在新的历史时期,勤劳淳朴的陕北人民,以山丹丹为荣,并将山丹丹作为延安的市花,继续秉承山丹丹的品格,在建设老区、发展老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续写着新的华章!

如今,睡土炕,喝米酒,听一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已成为前来延安朝圣和红色旅游的人们的一个必然选择。可是由于山丹丹的生物习性,使她只能局限在那小范围的“背洼洼”上,很难让人领略到她红火的真容,多少会给游客留下一些遗憾。然而,让我们欣慰的是,当下一些有识之士,正在着手研究改良山丹丹,尝试将她移植在城市或旅游景点景区,使她更具适应性。这样一来,就可以进行大面积栽植推广了,让前来延安的游客一睹她摄人心魂的风采!

火红的山丹丹,愿你成为我们梦想的桥梁,将老区的光荣传统输送到更多人的心灵殿堂。同时也希望你能够在延安广袤的城乡大地上蓬蓬勃勃、红红火火地生长起来,进而红遍整个黄土高原,映红祖国四面八方!

高原散文13:初冬

文/萧忆

初冬的鄂尔多斯高原,泛着一股股透心的凉意。矗立在街道两旁挺直的梧桐树,一个个都像佝偻着的老人,耷拉着身体不甘地向着北边吹来的凛冽的冷风致意。梧桐树是过多的留恋夏日的季节罢了。冬日里就算有再养眼再妩媚的景致,对于日日夜夜辛勤执勤的梧桐树来说,都似乎是不入眼的。紧接着,雪白的浓霜就在某一个夜幕降临的晚上亲临大地布置整个冬天的开幕式。广场上葱郁的小草经过浓霜的抚慰之后,像岁月叫醒了痴迷的老人一样,开始在闲闲散散的日子中打瞌睡了。大路上行走的满载着大白菜的卡车多了起来,司机们满脸堆着愉悦的色彩听着从喇叭里传来辽阔的大草原上一声声欢快的马头琴琴音。鄂尔多斯高原上生活的人们开始三五成群地涌现到菜市场采购成熟的大白菜了。大白菜要经过一番繁琐细致的程序最后才能当做冬日里饭桌上甜美可口的酸菜了。或许是高原的冬天在过去由于地理的缘故,能吃上的蔬菜少之又少,便形成了腌制酸菜补充冬日食量的习惯了。而截至今日,社会的发展让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也能在冬日吃上各式各样的蔬菜,而留下来腌制酸菜的传统却没有因此而断绝,反倒是日渐形成了鄂尔多斯高原上初冬必做的营生。

我便想起安宁地静卧在黄土高原腹地上的那个小山村李家焉了。

初冬的暖阳和煦地照射在李家焉苍白的村碑上,一缕缕淡红色的云彩慵懒地浮游在空透的天空中。枣树脱光了浅黄色的衣服羞涩地站立在山坡坡上,几只绵羊低着头啃着淡绿色的干草。放眼望去,一片苍茫的空灵像是潜行的苦行僧一样孤独地爬行在赤裸的黄土梁上。唯一带着鲜艳颜色的山枣子,在陡峭的悬崖上随着偶尔起来的风入神地舞蹈。偶尔一只携着红得发亮的尖嘴老鹰,踅回在蔚蓝的天宇中,随即便抖动着暗灰色的翅膀发出一声长长的哀鸣,李家焉的初冬就显得更加的寂寞了。枣树干瘪的叶子窝在背风的沟岔里面,枯黄的莠草就迎着风和着山羊的咩咩声与枣树叶子探讨初冬的故事了。不算宽阔的坝田上,被收拾起来的玉米秆子一根挨着一根依偎在一起,像是坐落在高原上一个个颓败的城墙了望台,二三十步的间隔,就出现一个。猫呀狗呀的横行在玉米垛之间,这里俨然成了他们游戏的童话乐园。记忆深处的此情此景,在繁琐的城市生活中,却如此清晰而逼真地闪现在我的视线里。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后,我是那么决然地迈着欢愉的步伐走出李家焉,去盲目地寻找属于我向往我的地方。而如今,李家焉留在我心中的镜头,却要在苦楚地在记忆中努力地寻觅。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李家焉的印象,会随着我越来越远的方向变得模糊,变得恍然。而当我再一次看到鄂尔多斯高原上熟悉的带着它熟悉的味道时,又一次的陷入长久的思恋。

初冬的这个时候,是种植在背洼洼上的胡萝卜收获的季节了。我看见父亲娴熟地将生长在地上长的极其漂亮的胡萝卜拔出来放在箩筐就迅速地投入到拔下一个的循环动作中。粉红色的胡萝卜像一个个跳跃的活泼的精灵一样横七竖八地躺在用柠条编制的箩筐中,它们或许在高兴地感激父亲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寒流赶来之际将它们收回去。父亲吃力地拉着沉重的平车艰难地前行在狭窄的土路上,汗水顺着背心的模型在他衣服外渗透出来。父亲的脸,跟脖子红在了一起。我撅起屁股狠劲地推着平车。父亲粗粗的喘气声,跟谁家的犬吠融洽地交合在一起。那是一幅多么令人难忘的画面呀!

满载着胡萝卜的平车停靠在院落的时候,夕阳暧昧的暖色已经渐渐爬上光秃秃的山头了,各家各户的烟洞里袅袅娜娜地生起来一股股灰黄色的烟雾。李家焉瞬间就进入了短暂的热闹。孩子们穿上厚厚的袄子手中紧紧攒着向日葵秆子从东家跑到西家,又从山底驰腾在山头。漫山遍野无序的吼叫声在炊烟弥漫整个村子的时候响彻起来。孩子群中,一个脸蛋被冷风吹得通红的小男孩,手里却意志坚定地拄着向日葵秆子在向晚五光十色的余晖里朝着即将陨落的夕阳肃穆地致敬。这个小男孩,就是小时候我。我全然不顾家里将胡萝卜拉回去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忙,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投入到娃娃军中,号令山野。有些时候,我们就驰骋在中过洋芋的田地里,两只眼睛像涂抹了光彩一样明亮且仔细地搜寻着遗落在洋芋蔓子中的洋芋,随后便生起一堆堆篝火,将洋芋放进去烧着吃。往往洋芋还没烧熟,旷野里就传来了杂乱的喊叫声,不是东家的喊孩子回去就是西家的。于是乎,立即将滚烫洋芋装在衣兜里,顺着随着山势修筑的梯田往下跳赶着回家。

母亲正坐在院落里拿着刀子将胡萝卜的根须一根一根削掉,父亲就蹲在门台上,埋着头吧嗒吧嗒地吸着味道难闻的旱烟。母亲见我回来,赶紧让父亲将锅里蒸的几块窝窝让给我吃,我能闻见,锅里又煮的是我最不喜欢吃的高粱米儿稀饭。母亲知道我不喜欢吃高粱稀饭,就将蒸的几块窝窝都给我吃。母亲要赶时间将堆在院子里的胡萝卜的根根须须都处理掉,还要将萝卜切成长方体状的长条腌制的。那时候,院落里的大白菜,也依着太阳的方向码放在宽条子石板上,一排排,一行行,像队列的兵种,在等待父母的检阅。等阳光将大白菜的水分吸收的看上去整个白菜萎靡不振奄奄一息时候,母亲就又要忙碌着腌制酸菜了。而为漫长的缺乏食物的冬天腌制几大黑翁酸菜跟胡萝卜的前提,是需要大量的块盐。那个时候,父亲总要提前去10里路开外的镇子买一袋从镇川堡贩回来的大盐。我跟父亲在背洼洼阴潮的凹地里拔萝卜时,母亲就与妹妹在村西大槐树下的石碾上碾盐了。石碾在初冬是最忙碌的时候了,每家每户都要在其上面念大盐、黄豆、小米。石碾与村民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了,长期以来,石碾已经被勤劳的人们神化成白虎的象征。每每遇到重大的节日,人们都怀着虔诚的心跪拜在烧着香的石碾前面,真诚地祈祷来年是个丰收年。石碾旁那棵硕大的大槐树,不晓得现今怎般模样?是否依然敬业地守候在石碾的身边。

而如今,父亲已经带着他没有完成的夙愿永远地离开了我,孤独地留守在那方属于他最终归宿的土坟里,任刺骨的寒风簌簌地从他的身边黯然地刮过。父亲的离世,像一根冰凉的马鞭一样,紧紧地催促着母亲走上进城务工的道路。在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负担跟精神压力下,匆忙地为我赚取一笔笔天文数字的大学学费。而李家焉的记忆,也由此划上了一个沉重的不舍的句号,像是停靠在空明的天宇中的那轮悬挂在石碾旁老槐树枯梢上皎洁的明月,就在眼前却永远触摸不着……

我停靠在数百里之外初冬的鄂尔多斯高原,荒凉的北风像怒号的浪涛一样日夜扫荡着这个毗邻毛乌素沙漠的小城。我在从记忆中努力地搜索着关于李家焉的初冬的往事,往事却如同一个个清晰的真实的幻影,出现在我的枯燥的瞳孔里,显得那般无奈、苍茫、无助、落寞……

高原散文14:高原绿竹

文/碧波

苍凉雄阔的云岭高原,如远古的炊烟,生生不息,余韵袅袅。

一把把挺拔修长的摩天巨伞、一面面碧绿欲滴的泱泱大旗、一幅幅气势恢弘的绿海油画——起伏在高原的心脏!

啊,故乡滇中高原的绿竹,祖土故乡的风景!你美丽、你骄傲、你珍贵!你那排山倒海气吞山河的绿,像一簇簇报春的红梅,像一团团红色的火焰——温馨蔓延,一泻千里。

面对鸟笼般的灰色高楼,一种怀想、一种寄托、一种歌唱,谱成生命的断章,让我展望。

展望,烦闷被绿色的情致驱赶。

展望,思绪长上绿色的翅膀。

山寒水瘦、枯草凄然的隆冬,你凸现出绿色的个性,如同大漠驼队,摇响生命的风铃;你在冽风中瑟瑟伴出绝唱,如同百鸟欢歌、万人齐喊。

你像一朵云,在蓝空飘动。

你像一条河,在大地滚涌。

啊,你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流淌着鲜花般鲜活的记忆、流淌着磐石般生命的故事、流淌着彩灯般溢彩的新生。

一株竹子就是一行绿诗句。

一片竹叶就是一粒绿宝石。

透过时光的隧道,我看见我自己成了你身上的一片叶子,心,永不分离。

高原散文15:我的高原我的家

文/杨全富

一座座高山,千千万万座连接在一起,就像是跳锅庄舞的绒民且歌且舞,将横断山脉绵延成浑然天成的整体。

登主峰,才能领略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妙感悟。

站在山巅,我虔诚的膜拜,放眼四方,感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谢上苍的眷顾,在沧海桑田之后不经意间行笔狂舞,点缀了这一副惊世之作!

辽阔的高原也因为有了山的巍峨而愈加的雄壮,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也因山的雄壮而粗旷,造就了大山一样伟岸的康巴人!

沧海桑田,风雨兼程,岁月悠悠,见证着世纪的变迁。

高山峡谷中的古老部落,在历史的磨练中历经斗转星移和海枯石烂,演绎着亘古不变的故事!

在一片片巨石垒成的山脚下,我翻看着这一页页无字天书,就像是打开远古神话遗着,看到了阿米郭尔东消灭恶魔的豪迈壮举!

在大渡河畔,我侧耳倾听,那澎湃的激流撞击两岸奏响着激越的鼓点,使人回想红军在绒地挥师北上金戈铁马的壮举。

遥想当年,太平军石达开却因万丈悬崖无路可行而败北渡河边,一杯黄土埋忠魂!

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屏障,就是一首首传世的诗章!

清清小溪

只有走上高原,你才会有诗意般的心情。

只有久居高原,才能领悟小溪如诗的真谛,领悟诗意的最高境界。

在高山峡谷中,淙淙的溪流蜿蜒流淌,折射出美妙的诗句,犹如山风清凉、幽香而又如烟如缕。

漫步小溪边,卵石突兀水间,鱼翔其间,幻化为我心底丰满的词汇。

面对如此高原,我不禁思绪如潮涌——

山以雄奇伟岸而见美,水则以柔美婀娜而见长!这样的山傍依着这样的水而存,这样的水凭借这样山势而源远流长!

那些从山间自由落下的流水啊,如玉珠滚落玉盘之中,在光影的折射下飞花溅玉,晶莹而剔透,腾起一片片白色的雾气,霎时间彩虹横亘,满是绿野仙踪!

伸手间那颗颗玉珠滴落掌心间,溅起更多玉珠消散空中!

那蜿蜒流淌的溪流哟,时时滋润游子的心境,时时牵动游子的心弦!

绿野丛林

溪流、山崖和绿林组成高原不可或缺的美景。

清清的溪流滋润着高原,宛如肌肤里流淌的血液,而那些丛生的绿树,就是祖辈身体上的毛发。绿茵簇簇,昭示生命的健康和蓬勃!

树连着树,终归于成为了一望无垠的树林。那一棵棵挺拔傲立的树,在冰雪交加的高原上尽情的绽放生命,那可是一个个生命的精灵,谱写出雄壮的诗篇!

哪怕是悬崖峭壁上孤零零的一棵,站立在风雨中,依然不屈不挠,挺直了脊梁迎接岁月的洗礼和磨难!

站在高原,脚踏高原,心怀高原,拥抱高原,皆因心底的某种信念,那或许是剪不断的思念,又或许是绿水悠悠、青山不老——

在高原这块坚强之地,那些树以特定的姿势,在朝阳中舒展心情,在晚霞中收获希望!

藏寨寻踪

梦中,我曾千百度看到那些零落的村落。

我只想在那些布满烟尘、斑驳的石屋旁,还有那些充满鸡鸣狗吠的藏寨中寻觅儿时的记忆。

就让我的思念,站成村外那颗千年的钻天杨树,去呵护以我为庇护所的鸟雀。

满树的叶片,在春风的吹拂下啦啦歌唱,即使秋日里晨霜的磨砺,秋风的肆虐,那飘飘的落叶,也在展示着生命的魄力,年年岁岁!

怀抱中的喜鹊,依然叽叽喳喳喧嚣不停,为我亲亲的故乡人,捎去如潮的思念!

远离故乡的山山水水,我只想赶着那头老黄牛,走上那条泥泞之路,陪伴我走出梦境,顽强的走进现实之中!

高原散文16:大山深处的爱与恋

文/寒狼

滇西北高原,身披锦绣。在山峦叠嶂之间,惊现一副横卧的凸凹画卷。

你足以苍茫日月,在风与火的交融时刻,被上天吹散影子,雕刻尘土,呈给世人精妙绝伦,还带着满满的神秘与古老,青石嶙峋的山峰,大山丰乳,任山林吸允,涓滴成河,淌入静如处子的沘江河,或是波涛汹涌的澜沧江。

时间被打碎,足音跫然,偏乡僻壤,你孤傲与世,莽莽苍苍,在荒陋之间,继续着你亘古的雨井烟垣。

总以岩石姿态,耸立于此,坚硬、挺拔、稳如铜墙铁壁。

你的世界,矿石大陆裸露于世,以蜂窝的眯眼偷窥阳光,是洛克王国传说法杖?

还是我的古族人,无法破译母语之后,留下的译码?

时辰被占卜,燃烧的酒火,在腹腔泯灭。

你的族人,顺着音线的起伏,去抚摸疙瘩。

山崩之后,开始以黄铜、锌、锰排列,起初,马帮被更换了属性,以出仗的蚂蚁命名。

竹箩、马鞍、还有践响山谷的马掌,那时,我的祖宗与马帮称兄道弟,在同一木槽里解渴。

贫穷指染了门槛,三角架上,失窃的巫术,变换不出一点油腻,通过风吹,用嗅觉分享。

四千四百平方千米的家园,可以一贫如洗,踏进森林覆盖率达六十八的大山,果腹山侑,连同一片杜鹃蜂朵。

林谷深幽间,与对峙的雪莲,正以伞的形态,为你撑开。大山深处,你被澜沧江问鼎,在断岩对峙之间,一滴水的喟叹,颠覆了你的整个世界,水分子恩赐,用一山的茅草描述,在这里,你吝啬的万壑景象,只有那根铁索,于风中诠释父辈汗珠,在空中,你抱着一条母牛过江。山谷对岸,用食指封堵右耳,“摆时”点响了峡谷空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