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暑期散文(精选11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暑期散文1:侍弄荷花
文/许培良
去年暑期,家乡大旱,往日流水殇殇的小河,业已枯干。河底那曾经花开璀璨的数株荷花,即将枯萎凋敝,心中很不是滋味。
我一向崇尚荷花,绝不能让她们“明珠暗损”。于是策划迁移事宜。适逢家中没事之日,取来锨?,小心翼翼地连根带泥挖出了几株,准备移植到家中。
根据荷花的生长习性,我决定保持她们原有的生活状态。于是,取来一闲置的瓷坛,底部装上细沙至半腰处,上面再覆盖一层厚厚的淤泥,这是荷花根部的主要伸展区,其上,再铺一层较薄的粗沙,便于及时净化浊水。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将荷花置于瓷坛中央处。起初,荷花呈现出萎蔫状态,我很是为之担心。深夜或黎明,经常起身探望,祈愿荷花能生机重现。
果然不出所料,数日后,褶皱的荷花叶子舒展开来,她的茎也硬挺起来。我知道,荷花终于要复原了,心情自然为之一喜。
又过了数日,瓷坛上部的水层已经清澈见底,居于中央的荷花渐渐变得亭亭玉立,有几个苞状的叶脉凸出沙层,荡漾在水中,似乎要突破重重阻力跃然于水面之上。
为了让荷花们不孤单,我决定将数条小鱼置于坛内,安置一座小假山,里面再放些许水草,这样瓷坛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生态圈”。小鱼戏水,水草丰美,或许更能促进荷花的成长。
我对荷花没有过高的奢望,就是期盼她们能早日花开。大约过了两个周,沙层突出了几个小花苞,呈尖状,周边被几个叶瓣所包裹。哦,这是不是她们即将花开?我一阵惊喜,又一阵惊喜。
不知不觉就到了8月中旬,其时,家中适逢钻井,因为空间有限,就将瓷坛移到厢房,就这样,荷花便躲进了黑暗中。
钻井事宜结束后,我想起了我的荷花。于是,打开手电去厢房,探寻一下荷花的长势。嗬,不几天的功夫,荷花竟然灿烂开放了,我的心中大为惊喜!
“明珠”不能“暗投”,我迅即协同妻子将瓷坛搬出厢房,置于阳光地带。荷花见到阳光,更是鲜艳明丽。我站在阳光下,打着伞,细细端详着璀璨的荷花,她那种处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深深敲动我心坎。
我虽不是养花专家,荷花却一直吐露着生机,陪伴在我身边。嗨,我与荷花真是有缘!无论寒冬酷夏抑或深秋阳春,她都是我的守护神, 她的高洁幽雅之态,芬芳着我的生命……
暑期散文2:师恩难忘
文/树根
暑期是升学季,是毕业季,也是就业季。每当这个时候,会有不少学生步入新的校门,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也有不少学生,会升入新的年级,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还会有不少学生学业有成,将步入社会,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当中。大凡这时,自然会想起一个个教育我们成长的恩师。
父母和家中的长者,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教我们学会说话,他们教我们学会走路,他们教我们如何去做人、怎么去做事。他们把无私的关怀和朴素的爱全部给予我们。
小学老师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他们从123教起,让我们学会了算术;他们从aoe教起,让我们学会了拼音;他们从点、横、竖、撇、捺教起,让我们学会了汉字。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为我们今后的学习交流做了铺垫。
中学老师是我们的基础老师,他们从代数到几何,让我们认识了全新的数学;他们从语法到逻辑,让我们了解了复杂的母语;他们从ABC到英汉互译,让我们知晓了世界中介语;他们从天文到地理,让我们体会了自然规律;他们从物理到化学,让我们发现了科学奥秘;他们从价值观到人生观,让我们懂得了思想伦理。所有这些,让我们渐渐丰满了人生的羽翼。
大学老师是我们的专业老师。他们通过高深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教会了我们理性思维的方式,教会了我们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教会了我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大学老师不仅是我们从事专业研究的引路人,也是我们走向社会的领航人。
工作中的领导和同事是我们的指导老师。领导不但教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教我们工作的办法,更教我们处事的秘笈,他们在工作中培养我们成长,在生活中教会我们成熟。同事们常常用善意的规劝矫正我们的言行,用聪明的智慧帮我们解疑释惑,用友善的开导帮我们抹去心中的不快。他们是我们关键阶段的老师,是我们人生旅途指路明灯。
一串串老师的名字时常让我们想起,他们的恩情让我们终生难忘。是他们甘当铺路石,让我们一步步坚实地走过;是他们甘当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是他们甘当园丁,为我们修剪浇水施肥;是他们甘当春蚕,为我们抽丝而死……我们要衷心地感谢他们!
暑期散文3:孩子的“起跑线”
文/刘汉斌
又是暑期,教育部门虽然严禁教师在暑期为孩子办各类培训班,但此风仍然屡禁不止。家长完全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念牵着鼻子走。然而,什么是孩子的起跑线?
当下,大多数家长理解的起跑线,无非是学历、学习成绩、才艺技能,希望在这些方面不要落在后面。其实,人生真正比拼的是智慧、能力、品格、心性,偏偏许多家长忽视了这些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起跑线。
前几天,有一位女清洁工,在作英模报告时讲了这么个小故事,她说一位小孩在去暑期补习班的街道上行走,正准备用手拾起自己身边的小纸片时,年轻的母亲却拉着小孩说,补习班马上开课,不然会迟到,别拾了,你拾,那要这些扫垃圾的阿姨干什么。你听,这位小孩已经输在品格这个起跑线上了。还有,如今若自己孩子貌似被人欺负,哭着回家告诉自己爸爸妈妈时,许多爸爸妈妈多会斥责自己孩子说,你没长手,不知道还手,真没用。你听,这个孩子已经输在心性这个起跑线上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家长们煞费苦心,无非就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未来的成功人士,殊不知,人生是一次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赛,一开始的快慢实在关系不大,对于全长42公里的马拉松路途来说,起步慢个十米八米,完全可忽略不计。即便是百米短跑,输在起跑线上也没什么了不起,短跑名将博尔特,几乎每次起跑都落后,但他是越跑越快,后程发力,屡屡首先撞线。北宋神童方仲永,在父母培养下,很小就能诗会赋,名重一时,他在起跑线上绝对是赢家,但成人后没丝毫作为,原因就是忽视了智慧、能力、品格、心性的培养。王安石有感而发,专门写了一篇《伤仲永》的文章惜之。
如今,孩子还未出世时就进行胎教,一两岁开始教认字,三四岁教学琴、画画、英语等,千方百计要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不惜重金送孩子进各种才艺培训班,似乎孩子如果一开头没跑好,这一辈子就输定了。其实这种作法是不必要的,也是愚昧的。恢复高考以来,走入社会后有出息的高考状元微乎其微。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人人羡慕,一起跑就把同龄孩子拉开了一大截子。如今,这些昔日神童大都发展平平,庸庸碌碌,早已被人遗忘。原因都是将起跑线弄错了。相反,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是开始输在所谓起跑线上的人,后来却大放异彩,事业大成,与所谓的起跑线无关。
常言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如果有心、有钱、有闲,不妨在塑造孩子的品德、性格、习惯上多下点工夫,多教教他们如何做人,那才是终身受益的大事。
暑期散文4:暑期足球训练营
文/韩泽薇
期末考的前两天,学校给三至五年级每个班都发了一张学校自办的“足球夏令营”的报名表格,但我们班男生莫名其妙地却不让女生报名。
没办法,我只好和闺蜜躲在女厕,等我们班男生交完表后,我们才进了大队部,填了报名表。王老师告诉我交了表还要选拔,不一定能选上。但没想到我真的选上了。
训练营是每个年级每天早上分别训练40分钟,共七天。
第一天早上是全体观看我们学校与交大附小的友谊赛,第一场是四年级的,比赛十分激烈,但我们师大附小可不是好惹的,攻势猛烈。我们班的主力后卫发任意球,一个大脚进了对方球门。我们这场比赛最终以5:2大获全胜!然后是五年级的比赛。
第二天,我们开始了正式训练。女生入选的很少,三年级只有一个,四年级有两个,五年级有三个。先是发衣服,同样颜色的是一组。我们有很多种训练,第一项是训练传球,一组围成一个圈,中间有一个人抢球,如果球被抢到了,传出这一球的人就得到中间抢球。后来我们脚底有一个球,手里还要传一个球,难度大了许多。
第二项是传球射门,提升难度后传过去后就要抢球;第三项就是打比赛,如果对方进一球我们就会下场,换另一支队伍。也有半场踢,这样四支队伍就可以一起踢。
在这里,有汗水,有欢笑,有童真。最重要的是,我在这里不仅收获了足球技巧的进步,还收获了一个道理:团结协作就是胜利!
下学期西班牙教练就要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与我们崇敬的西班牙教练挥手告别,但龙腾虎跃的足球会永远留在绿茵场上。
暑期足球训练营已经结束了,但你看我们的合影,大家笑得多灿烂,我们的汗水已经洒在了绿茵场上,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暑期散文5:雨季
文/不老青
进入暑期,连绵的阴雨不期而至,让我不由想起故乡的雨季。同城市里的人们不一样,故乡的人对雨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他们喜雨、盼雨、求雨,雨是上天带给他们的恩赐,为他们带来了丰收,带来了希望,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无数的欢乐。
下雨了!下雨了!村里村外响起一片欢快的叫声。大雨终于来了,全村顿时笼罩在一片白色的雨雾之中,密密的雨点打在树上、庄稼枝叶上、田地里、石板路上,发出一片齐唰唰的声响,那气势天地间再也容不下其他声音。下雨时,庄稼人最爱搬个小凳子坐在堂屋门口看雨,看雨丝如织、绵绵密密把天地紧紧连在一起;看密密麻麻的雨点在院中水洼处溅起一串串水泡,排着队涌向排水口,很像一列列争先恐后的士兵;看顺房顶瓦口流下的白色水柱击打在青石板上飞起一片水花;看屋后的青山上,顺山涧倾泻而下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看雨后,团团水雾奔涌着飘过山顶,如梦如幻;看雨后初晴,天边升起一道彩虹,带来无数憧憬。那种对雨的感觉,对雨的挚爱,与雨的交流,也只有他们能体会到。
雨天里,最快乐的还是孩子们,他们不怕淋湿了光光的脊背,赤着脚跳进水里疯跑着,尽情地嬉戏。有时不等雨停,就迫不及待地跑了出去,到田野里去寻找雨后新生的鲜蘑、树叉上长出的猴头,摘一颗沾着水珠的红枣,吃进嘴里真是又脆又甜。大人们也随后跟来,到地里看看庄稼有没有被雨水冲倒,顺手带一把铁锹,将山上淌下的雨水挡进田里,让庄稼喝个饱,期待有个好收成。雨天,女人们也闲不住,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边拉家常,边给男人纳着鞋底,做双布鞋,因为有了空闲,中午时还要给家人做一顿好饭。
雨季的一切都是鲜活的,因为有了雨的滋润,山是鲜绿的,树是翠绿的,庄稼是油绿的,连空气都充满了绿意生机。连绵的阴雨后,大山饱蕴了水分,形成季节性的溪流,顺着山涧流出,流向村边平时干涸的河滩,小河顿时活了起来,给原本美丽的小村庄又增添了几分秀色。一些不知名的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来游去,青蛙从河边青青的玉米田里跳进水中冲凉。一到傍晚,穿得花花绿绿的姑娘媳妇们纷纷抱着洗衣盆、拿着棒槌来到河边洗衣服。一群孩子们也来凑趣,光着身子跳进深些的水坑里闹个不停,哗哗的流水声、砰砰啪啪的洗衣声与姑娘们的笑声汇成一支动听的乡村小调。
雨季时的雨变化无常,有时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会儿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一会儿云开雾散,晴空万里;有时东边日出西边雨,站在一块地里,垄沟这边下那边干;有时缠缠绵绵,像热恋中情人的话语,一会儿急,一会儿慢,从早到晚下个不停。庄稼人都喜欢细雨绵绵,那丝丝的水分都被吸收进了山坡、田野,孕育成了绿色、丰收。如果下雨时遇上狂风大作或天色昏暗,庄稼人就不免要担心,会一直望着天,企盼不要下冰雹或不要吹倒了庄稼。但庄稼人最揪心的是雨季里没有雨,若是雨季十天半月没有雨,庄稼人就像没了主心骨,他们看着地里的庄稼旱得拧成了绳,一个个眉头就蹙起了疙瘩,一遍又一遍地望着天,盼着飘过一片云彩。女人们也悄悄地瞒着男人,到村口龙王庙里烧些香箔,磕头祷告,盼龙王快快显灵,下一场喜雨。若真是赶上了大旱之年,收成和人畜饮水都成了问题,到最后庄稼汉子也不得不低下倔强的头颅,到庙里去请龙王。不过,那时候可不就是烧香磕头那样简单了,就象电影里演得一样,全村老少齐上场,场面既热闹又虔诚。
正是对雨的一份感情、一份期待,庄稼人一到过年,首先要看来年的雨情,有道是“一龙治水,风调雨顺”、“二龙行雨,旱涝不匀”、“九龙治水,天下大涝”。同时,在故乡也流传着许多关于雨的谚语,如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蚁搬家要下雨,等等。雨已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着他们苦,伴随着他们乐,伴随着他们走过一个又一个雨季。
暑期散文6:暑期生活
文/那山那水
小时候,并不讨厌夏天,是因为一个长长的暑假就要开始了。走出禁锢了一个学期的校园,回到大自然中,心情别提有多舒畅了。
但其实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暑假里大多是在帮父母干农活,只有很少的时间用来做作业和玩耍。因为在夏天,田地里的活太多了,黄豆地、花生地、玉米地李的杂草已成绵延之势,必须乘着晴好天气除掉。父母会因为多了一个小帮手而感到高兴。
于是,每天天刚亮就得起床,揉揉惺忪的睡眼,吃两碗泡饭,扛起锄头就下地了。太阳这时还没出来,露水打得庄稼叶子都湿漉漉的,闻着早晨清新的空气,看着太阳慢慢移出了山麓,山风偶尔送来一丝清凉,让人感到劳动其实也很惬意。但是随着太阳不断地上升,温度也越来越高,汗不停地流下来,腰也酸了,腿也软了,我们也如晒蔫了的茄子,没了精神,不时地借口喝水到树荫下休息。
前边的地似乎永远看不到边,我们也没有了刚开始时的新鲜感。大人这时候却告诉我们,除草要乘大太阳,太阳越毒,除掉的草才容易死掉,不然,一遇到雨天,草又活了,还得再锄一遍。听了这些话,我们便打起精神,不再偷懒。
其实真正投入了,在精神上藐视它,什么也就不怕了,热也感觉不到热了。看到那些被除掉杂草的庄稼更加青翠挺拔,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有经历过了这样的辛苦,才能理解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也才知道珍惜粮食,感恩父母。
除了给地里除草,还有放牛也是一种清闲的活计。不过同样得早起,天刚露鱼白肚,就被放牛的同伴叫醒。那些牛也在圈里闷了一夜,现在也急着出来透风。早上的草带有露水,牛吃了长瞟。当然长瞟不是为了多卖钱,而是牛干活有劲。在牛静静吃草的间歇,我与伙伴们便去寻些野果来吃。在山里摸爬惯了的,哪里有野葡萄,哪里有杨桃(又称猕猴桃)、八月果,我们都心知肚明,只找近的地方寻去。有那种很小的野葡萄,我们叫它山猴子,长在藤上,一串串紫乌乌的,看着特别让人眼馋。有时为了省事,用刀一割,连藤一起抱回家,让家人也尝鲜。或者寻一块大石头,吃得满嘴流汁,味道酸中有甜,嘴唇也被染成了紫色,比现在的女孩子画的妆都要漂亮。有的,干脆拿它作了早餐。
杨桃软的很少,我们常随身带有一个布口袋,摘一袋子带回家,扔在墙角处。隔几天想起来了,掏出来吃,别有一番滋味,与现在市场上卖的味道有绝对的不同。
还有的去处便是下池塘游泳。虽然有大人告诫不允许,但我们只当是耳边风。我们那里的池塘其实也很浅,站在水中央,也只能淹到脖颈。这时女孩子们被派去看牛,怕吃了庄稼挨揍。男孩子一个个光着身子跳下去扑腾。偶尔能遇上有野鱼或王八,便在水里反复搜寻捉拿,但得手的很少。最后把整个池塘都搅浑了,呛得队里刚放的鱼苗都伸头吐泡泡,被队长看见发一通火后,我们才一个个灰溜溜地爬上来,作鸟兽散。
长长的假期里,还有令人兴奋的是去看一场电影。小伙伴们挣脱了大人的牵绊,一路小跑着到了村前的广场。电影开演前,总要与邻村的孩子斗架,但真正斗起来的很少。因为邻村有我们漂亮的校花小敏,每次放电影都能看到她。看到她,大家立刻变得绅士了,邻村的孩子也似乎变得很友好,相互帮着占位子。电影开演了,一个个都沉浸在电影的故事情节中去了。电影散场时,夜也深了,蛙鼓声也歇了,甚至萤火虫也熄了灯笼。这时的我们也禁了声,只想快点赶回去睡觉。
也有被骗“小英雄跑白路”的时候,返程中带着既懊丧又有点兴奋的心情,一路捉着萤火虫,唱着歌谣,或跑到谁家的茶园里摘鲜嫩的黄瓜来吃 引来犬声一片。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深深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一个暑假就这样过去,人变黑了、瘦了,个子却高了,就这样慢慢地长大。
暑期散文7:暑期爷孙淘书乐
文/边威豪
一到暑期,最有趣的事莫过于陪着孙女去淘书了。她一见到我,就嘟囔着要去书店。我们去过保定市区几乎所有的书店和路边书摊,就连罕为人知的书店,也会经常出现我们的身影,我俩在家里也落了个“书虫”的雅号。
早晨趁着天气凉快,我俩就用绳儿拉着扭扭车奔往书店了。
刚接触书店时,她有些眼花缭乱。去多了,就学着别的小朋友的样子,挑几本喜欢的,有时候也让我帮着选。然后找一个偏僻的角落,坐着自带的旧杂志,一读就是半天。她一会儿皱起眉头,一会儿眼里噙着泪花,一会儿又发出“咯咯”的笑声。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只听着书页“沙沙”的掀动声。由于看得太入迷了,以至于有一次,外边下起了大雨,我们却全然不知。因为家里人都上班,我们是坐公交回的家。到家时俩人都像落汤鸡一样,但是手里的书由于用塑料布层层包裹,竟然安然无恙。我俩还“哈哈”地笑个不停。有时看到特别喜欢和适用的书就买下来。要问孙女哪本书的来历,她都能绘声绘色地讲出一段故事来。
孙女喜欢晴天出来,虽然热些,可她就有耍赖的理由了。我只好让她坐在扭扭车上,在人行路上拉着她一段儿,不时引来路人新奇的目光和善意的笑声。
暑期散文8:游泳
文/罗才梁
暑期,读四年级的外孙要我陪他去学游泳。
小县城的游泳馆已建成多年,但我从未去过。馆内的附属设施已显陈旧,池内的白色瓷砖开始泛黄。外孙换好游泳裤,戴上游泳帽及防水眼镜,欢快地顺着池沿慢慢滑到小池里,与小伙伴们一道嬉水。池水拍岸,涌溅上许多漂白粉味极浓的浪花。
看到在水里玩得忘乎所以的娃娃们,记忆将我拉回了儿童时代。
六七十年代,县城还没有游泳馆,人们都是到河里游泳,不过那时叫“洗澡”。城河有几段水域便成了我们儿时的乐园。那时的城河水清澈见底,一年四季流水几乎不断,最深处丈余,浅的地方也有一二尺。纯净的沙滩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鹅卵石。
每到夏天,特别是学校放暑假,城河里挤满了游水的人群。成人穿条短裤衩,十多岁的娃娃清一色打光腚。站在河岸高处俯视,满河坝白花花的一片。走近城河,沙滩卵石上堆满了衣物,水里人头攒动,岸上打跳的,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也有光着身子在河埂上摘黄泡觅地瓜吃的。
那时小娃娃跑到河里游泳,父母坚决反对,因每年都有孩子到河里玩耍被河水吞没。为防范娃娃偷偷跑去河里玩耍发生危险,每天晚饭前,父母总要叫你挽起裤管进行例行检查,手指往小腿上一抓,如出现白痕,绝对挨揍。
我是在读三年级时偷偷跑去离家最近的“烂碾房”学游泳的。每次游毕回家路过农具厂,总是要抓些炭灰之类的污物抹在腿上,以蒙混过关。经过一个暑期的摔打,在次年暑假结束时基本学会了游泳。但代价使人后怕,不过还好有惊无险。记得初次下水时,我只敢在浅滩处乱爬乱动,毫无章法。后来胆子大些了,才敢到水淹到肚脐的水域玩,但身体就像秤砣样始终浮不起来。一天看见一些与我一样大小的娃娃竟敢从距水面四五尺高的河坎往下跳,于是壮着胆跟着跳,他们一跳下去,只是几秒钟便浮出水面,抹一把脸上的水,划动双手游到浅滩处休息。而自己一跳下去,就像石头样沉入水底冒不出水面。此时我尽管年纪小,但一点也不慌乱,我屏住气,手脚乱划乱动,头也会偶尔冒出水面几秒钟。但只要手脚不动,人又沉下去了。在水下我睁开眼睛看见许多游动的腿和身躯,还有许多小鱼儿从身边窜过。稍顿,求生的欲望又迫使我手脚乱动,头又浮出了水面,我立即抓住这几秒钟,找准了河滩的大体位置。再次沉下河底后,我干脆顺着河滩方向爬,因此时手脚实在无力了。突然间感觉背上凉飕飕的,猛睁开眼,才发现自己已爬到了浅滩处。好在深水区只有丈余,否则后果真是难于想象。回家后,双眼涩痛了好几天,耳朵轰轰地响了半个月。
翌年暑假,我首先学会了“狗刨”,后来什么“小把”、“大把”、“肚皮朝天”及踩假水过胸和潜泳等都会了,尽管姿势不雅,但终于学会了凫水。这以后我又学会了多种入水姿势,什么“茶壶”式、“炸弹”式及“冰棍”式等等。再后来,十八九岁在米易插队当知青时,能在涨水天横渡安宁河了。
暑期散文9:我成了“烘焙师”
文/高韵涵
今年的小记者暑期夏令营,我们来到了“喜荷面包树”亲手制作小饼干。我曾多次做过饼干,但从和面开始还是第一次。我们两两分好组,老师给我们每组分好100克面粉、50克黄油、35克糖粉。有着强烈好奇心的我们不由自主地摸摸这儿,摸摸那儿。
面点师发话了:“你们用铲板把面粉、糖粉和黄油混为一体,到整体呈金黄色时,再加入蛋液揉成团。”
我原以为这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它们都混在了一起。黄油是一大块,我东一刀西一刀地胡乱切着,等我抬头一看,其他小组已经弄得有模有样了,而我们还停留在“起跑线”上,我赶紧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切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一会儿,我和我的小伙伴也完成了第一步。细想这个步骤,最重要的是刀功,要把黄油切细切匀,所以只能一刀一刀慢慢地、轻轻地切成细小的块,在切黄油的过程中,面粉也随之慢慢变黄,我越发兴奋,更加卖力地干了起来。老师看到我们都达标了,便给我们加蛋液,并给我们做示范,怎样揉面团。我和小伙伴两人轮流揉,就这样还把我们累得够呛,在空调下,我们的额头上居然冒出了点点汗水。顾不得擦汗,再接再厉,面团终于揉成了。
老师又给我们每组发了一根擀面杖和油纸,我最喜欢的步骤终于来了!我们把面团用擀面杖压成饼,压成薄薄的,挑好自己喜欢的图案道具:美丽的公主、帅气的王子、可爱的大白、调皮的海绵宝宝,一个一个地刻上去。不一会儿,我们面前的烤盘就放满了。把边角料重新揉成团,继续压扁压薄,随机做成漂亮的连衣裙、可爱的凯蒂猫、忠厚的狗狗、路边的小花小草……同学们的作品渐渐放满了整个烤箱,我们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等待的时间总是难熬的,但是先苦后甜。闻着烤箱里飘出来的丝丝香味,想着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不由得流下了幸福的口水。
暑期散文10:小费风波
文/胡海波
暑期,一家人去柬埔寨自由行,在暹粒机场排队入境,发现有人过关很快,有人则很慢。正当我疑惑之际,边检官员笑容可掬地招手示意我办手续,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就此发生了。“one dallor!”边检员叫道。看我一脸茫然,他又继续用中文说:“小费!”我没细想,就下意识地给了他1美元,换来了快捷高效的过关放行。跟在后面的女儿,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但我兜里正好没有1美元或10元人民币,便掏出5元人民币,这位边检员仿佛受到了侮辱,连声说:“No!”我只好给他20元人民币,方才让我女儿办完入境手续。从另一条通道过来的妻子,也给了边检员小费。我们既觉得郁闷,又感到不可思议。
在暹粒的四天,我们游览了迷人的自然风光,追忆了失落的吴哥文明,饱尝了可口的高棉美食,早就将入境遭遇的不愉快抛在了脑后。当再次进暹粒机场办理出境回国手续时,四天前那件添堵的事,一下子又涌上心头。于是我向正在排队的中国某旅游团询问小费事宜。一位热心的游客告诉我,导游出发前就告知游客过关时,要将1美元小费夹在护照内,否则可能被找麻烦,影响整个团队行程。另一个经常出国的游客还讲到,如果有人穿着名牌服装、戴着名牌手表,东南亚边检官员则“看人下菜碟”,可能会索取更多的小费。大家越交流越气愤,决定没必要花这冤枉钱,反正要回国了,过关慢就慢吧。这时,边检柜台旁的一块告示牌恰巧映入我的眼帘,上面用中、英、日、韩文字写着:“请不要向工作人员付额外的费用”,更加坚定了我不给小费的信心。不出所料,边检员又反复向我要小费,我佯装不知,结果增加了人脸识别、指纹鉴定等额外的程序,才勉强放过我。妻子这边的情况比我更复杂一些,边检员在索要小费无果的情况下,找茬挑刺说护照申报不规范,要求重填,并重新排队。妻子急了,立刻找他的上司交涉,并指了指告示牌,那个上司跟边检员用柬语嘀咕了几句后,边检员满脸不高兴地办了盖章放行手续,估计是怕造成不好的影响吧。
办完出境手续,我们心情轻松,似乎做了件有正义感的事,但回看办理大厅,仍有不少国人在付小费,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柬埔寨的暹粒机场居然还是中国政府援建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直以来,国内导游劝导大家备好小费、适应当地潜规则的做法,再加上多数游客息事宁人的态度,助长了这些国家边检人员勒索小费的恶习。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学习欧美游客,对索要小费的官员说不或者置之不理,让其自讨没趣,不敢伸手。在柬埔寨游玩的几天,我们主动给过餐厅服务员、出租车司机、酒店搬运工小费,那是出于对他们优质服务的感谢。但边检官员作为国家公务人员,主动要小费属于索贿行为。这种明目张胆的行为,满足了个人私欲的同时,却损害了国家的形象,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暑期散文11:纯玩暑期
文/李登祥
每年临近学期结束,一些书商就来我们学校推销假期作业。在暑假里,学生做暑假作业巩固一下知识也是应该的,可现在除了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外,还要做几套家长买的习题,甚至,还要参加暑假补习班,让人觉得这种暑假生活比上学期间还要累。这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暑假生活远不是这个样子的。
那时的暑假,老师们从不布置暑假作业,放假了就是放假了,只要考完试走出学校,随手将书包一扔,就算是彻底解放了。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就在田间地头玩一整天,直到爸爸妈妈喊吃晚饭了,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读到四五年级以后,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也渐渐地换了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那就是在暑假里,赶着牛羊到山坡上吃青草,到水沟边钓鱼、抓螃蟹、捉泥鳅……玩得乐此不疲。大多的时候,我们带着柴火,把钓到的鱼放在事先做好的铁支架上烧烤,把抓到的螃蟹扔进有火星的柴堆里烧一烧便可以吃了,最头疼的是不懂得怎么打理泥鳅,只得把捉到的泥鳅带回家里由大人烹饪、蒸炒。那时,我家里养着一些猫,它们也因此享上口福。许多小伙伴都像我一样,最不喜欢上坡去摘猪菜、割草了,即使被不情愿地安排去了,也是几个人聚在一起有伴,但是,我们往往摘到半背猪菜或半背青草后,就用玩游戏的方式定输赢,这样一来,等到天黑回家的时候,有人背着一大背猪菜或青草回到家里,有的则少得可怜,有的甚至是空背篼,理所当然了,各人就有不同的待遇:不是得到一顿温柔的表扬,就是得到一顿严厉的批评。
儿时,父亲对我过分疼爱,因此,父亲很少让我上坡去放牛羊、摘猪菜和割草,说这些事情有他呢,因此,我到坡上去摘了多少猪菜、割到多少青草他从不追问,在父亲的心里,只要我玩得开心快乐就行。所以,我整天赶着牛羊到山坡上寻乐子。
暑假里我除了整天跟小伙伴们玩耍外,也在父亲的带领下走亲访友,跟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们聚在一起玩耍,一同打发快乐的假期时光。
眼见又一个暑假即将来临,我在一边无限缅怀我已逝的童年暑假生活,一边不由得陷入沉思中,经过一番思考后,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女儿的暑假,除了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其他不再安排了,有时间就带她走亲访友,到一些旅游景点走走,算是换作女儿陪伴着我找回已逝的快乐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