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章

请欣赏民族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民族文章1:我的民族情结梦

文/潘可

今天早晨,我跟随小记者团兴奋地坐进大巴,向我们这次活动的地点——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出发了。

刚一下车,就有一位热情的老师带我们参观基地,他为我们介绍了行知广场、和平湖、树人广场等让我们惊叹连连的景点,随后参观的二号楼里的实践基地主题教育中心,也让我们大饱眼福!

这里的文化教育主题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馆。走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56个民族的图腾,这些形态不一的图腾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信仰。

走进馆内,我的双眼立即被玻璃橱窗内的新疆手鼓、马头琴、巴乌……这些民族乐器吸引了,尤其是那一面手鼓,比我平时见到的手鼓精致多了,它的直径长度大概有30厘米,鼓面的蛇皮花纹分布均匀,鳞块大小均等。

如果说这些民族乐器让我着迷,那么那身着苗家少女裙的人偶更让我浮想联翩。这个人偶头戴由银制品围成的帽子,帽子的正前方有一朵花,花的四周雕刻着美丽的花纹,一根银制头簪插在头顶的发髻中。帽子的边缘挂着许多小铃铛,一动就会发出悦耳的叮叮声。它的脖子上挂着一条做工精致的项链,那项链一看就份量十足。它穿着以红色为底色的服饰,红布上绣着各种颜色的小花。看着看着,我似乎就成了这个人偶,正在花草丛生的草原上翩翩起舞呢!正看得入迷时,老师召唤我们离开,我充满留恋地看了一眼,不舍地离开了。

随后我们玩了踩水车,参观了果蔬长廊,观看了4D电影,在我们的惊叹声中,我们的活动圆满结束了,伙伴们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仅产生了这样的联想,如果我真的能穿上那件美丽的衣服,拿起那面手鼓,那该有多好。

民族文章2:我学会了弹古筝

文/王韵涵

古筝是中国民族乐器,两年前,我学会了弹古筝。

初学时,老师教我怎样戴指甲套,她让我把大拇指上的指甲套戴斜一点,中指和食指戴正。接下来老师又教我认识琴弦,每一根琴弦代表一个音符,老师说:“一个个小音符连起来就是整个曲子,你一定要记住每一根琴弦所代表的音符。”我心想,这难不倒我。第一节课后,我觉得学古筝既简单又有趣。

可接下来的课程就没有那么轻松了,练习单音符还行,弹奏曲子时,就觉得好难。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和蔼地对我说:“你看那些大姐姐们弹得多好,她们也是一步一步学好的。慢慢来,不着急。”

从那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都勤练曲子。别人下课了,我还在练习。3个月里,我学会了10首曲子。

通过学古筝,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民族文章3:羊创造了民族

文/兰草ygl

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用“羊创造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形容,一点也不为之过分。

澳大利亚是最城市化的国度,3/4的人口分布在城市,一大半人口居住在东海岸。沿海旖旎风光十分诱人,我却更痴迷一望无际的绿野和牧场的自然风光,每次远观近赏,我都特别喜欢用眼神搜刮各种景色,任它们漂游自由切割,再随意组成有色彩带有触觉和味觉的意象画面。蓝天白云下,绿草上浮动的羊群的田园秀色,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安详、一种恬淡、一种清醇。

走出城市,人踪更加稀少,大片大片的牧场上,孤零零地矗立着一户户人家,成群成群的羊儿撒置在天地间,视觉效果更强烈地衬托出人口的疏落,尽管他们有羊陪伴。我想或许正是这种静穆优美得让人惊讶战栗甚至存一丝心醉又有些不安的景致,让澳大利亚成为名副其实的羊的胜地,构筑了世界最重要的羊毛生产国的经济地位。据介绍,澳大利亚有7万多个美利奴羊养殖场1亿6千多万只羊,其中80%是纯种美利奴羊。

广袤的澳洲气候宜人,水草丰茂,十分适宜绵羊生长。1798年,澳洲人从西班牙引进美利奴种羊,经过几代人的契而不舍地努力,美利奴羊不断繁育壮大成为一大支柱产业。与羊相关的系列商品,在澳大利亚各个角落琳琅满目,随处可见。澳大利亚各地每年都举办羊展销会,一排排简易房和色彩明丽的帐篷魔术般地建在一片片荒芜的草地上,羊市上人头攒动,羊叫马嘶。牧主们争相将自己培育的良种羊运到这里参赛和推销,展销会上的商品大都与羊相关,有羊制食品和羊毛纺织品和工艺品。

在布鲁斯班,我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羊表演。在一间200多平米的房子里,摆放着一排排长条木椅,各种肤色的游人们有序而坐。台上一位身穿牛仔装的中年男主持人,眉飞色舞用英语风趣地叙述着讲解着美利奴的身世、特色,观众席上暴发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我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深深地被这种氛围感染了。

伴着优美的音乐,8只大大小小的美利奴羊憨态可掬地一跑一颠地依次登台,站在各自指定的位置上。每只美利奴羊前的栏杆上挂着一个个装有食品的小盒,我猜想,或许就是这些诱人的食物的刺激,让成为名星演员的美利奴羊训有术,有了乐曲感、节奏感,从容地面对表演的大雅之堂。这些品种的美利奴羊,形态各异,各具特色,既有产羊毛多且质量高的,又有可重达100公斤可供肉食的;既有优质羊毛和优质羊肉集一身的;又有由多种品种交配有彩色羊毛的;既有绵羊油高产的,又有羊毛适于生产地毯的。当主持人分别介绍到它们的名字时,它们就会晃头抬抬足表示友好。

说实话,有生以来,我还是第一次观看到羊表演,恍忽中好象在综艺大观电视节目中看过这样的镜头画面。接下来是剪羊毛表演。这时音乐再起,两手紧紧拖着一只羊的男子从后台走上来,主持人放下话筒操起电动剪刀,两腿夹住羊,让它屁股着地呈坐姿,剪刀从羊脚部开始推游龙似的在羊身上转来转去。一会儿的功夫,羊身上厚厚的毛外衣被脱掉了,成散落在台上成了一堆零乱的羊毛,身体陡然苗条瘦小了许多,露出了一身雪白。我记得有篇资料介绍说:羊只有四脚着地时才有思维。看来肥大健壮的羊一旦被摆成坐姿,失去奔跑逃生本能的痴愚就暴露无疑,毫无反抗地任人割剪。

自从观看了剪羊毛表演,就觉得过去书上诗里经常见到对羊洁白如雪的形容过于夸张了。澳大利亚空气清纯,少污染,但生活中的羊除非刚刚降生,否则很难白得如云如雪。羊成年风餐露宿在野外,晴雨时空的变幻,毛色有些苍黄,只有等到剪梳后才露出招人喜爱的洁白。当然人们对羊的洁白之说,只不过是对其温和憨厚形象的赞誉罢了。

观看动作闲熟的剪羊毛表演,应该说是一种享受。剪羊毛从最初的手工操作到今天的机械操作看似容易却很辛苦,由于工作的脏累,听说很少有妇女从事此项工作,有的也只是当助手。剪下的羊毛被扔在分类的台子上除去边料和杂质,分成不同等级,分别包裹起来,印上商标后送到拍卖行。

主持人将类似的操作表演重复了3次,站在台上的美利奴羊一副自得悠闲无动于衷的样子,看来剪毛给羊看的表演,美利奴羊见得多了,也不稀罕了。倒是撩拨起台下的观众的浓浓兴致,不少人拍照留影摄下美好瞬间。

剪羊毛结束后,美利奴羊踏着音乐的节拍先退场,等游人陆陆续续地走出表演大厅时,我看见美利奴羊早已整齐地站在大厅外狭窄的栅栏里,人去羊在,它们休息等待,不时还会有许许多多陌生的新面孔与它们相逢,观看它们年复一复一复一日的精彩表演。

接下来是室外观看牧羊犬表演,炎炎烈日下,一群羊被散放在一片用栅栏圈起的空地上,两只被驯服成精的牧羊犬随着主人的哨响,嗖的一下从栅栏里跳出窜到场中央,又是一声哨响,两只牧羊犬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一只在羊阵前头高叫飞跑导向,另一只在羊阵后面断后路,走成之字曲线,时奔时跳,时快时慢,仗势欺人地一会儿冲着羊大声吼叫,一会踩着它们的背上跳来跳去,羊小心翼翼地左闪右躲,惟命是从,由于两只牧羊的通力合作,一会儿的功夫把惊慌失措的羊群驱赶成群,驯服地挤成一团。最后头首相接地挤进了狭长的栅栏里,如同关了禁闭,这些配合牧羊犬表演的羊,与刚才台上出尽风头有名星风采的羊大相径庭,由于主角变成了牧羊犬表演随意摆弄的舞台道具。或许我一直很喜欢羊的温顺的性格,不由得从心底对它们生出一丝同情和怜惜。

民族文章4:梦回育洞

文/白沙

我在凯里民族博物馆买了银耳环,在黎平翘街订做了银手镯。我甩着硕大的耳环和带挂铃的银镯子,叮叮当当地走在大街上,像盛装的尚重女儿,要去拜望我的盛宴中的亲人们。

数十年了,不知尚重还认不认得我这个漂泊在外的女儿。

一定还认得的。你看小花园里的鱼蓼在春天又发了新叶,冬天我以为它们全冻死了。阳光下的叶片,纤纤脉络是那样清新而充满动感。满叔从黔东南老家带过来的时候,我还担心过它们,会不会跟所有动过根的植物一样水土不服呢?

我们这个家族有不断迁徙的脚步:从育洞山寨走出,到山下的寨蒿镇,过河进古州县城,再到省城、京城。漫长的迁徙史,是榕树一样浩荡的掌形扩张。山路崎岖,但不会比游子的心路更崎岖了。

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就有我们的尚重镇育洞村。婉转悠扬的尚重琵琶歌就发源于育洞河流域。我的侗族同胞们,从出生到死亡,无时无刻不在歌唱。大自然赐予了他们音乐天赋和感知自然的美妙歌喉,我们的侗族大歌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首次亮相,便震撼了世界。

那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心中的隐痛。每一个回不去的故乡背后都有同样的痛,都有一大群黯然神伤的远眺者。

我血管中八分之一的血统源自这个叫“育洞”的传统村落,我的曾祖父直到中年娶进这个有着高颧骨的18岁的侗族女子,朱氏的叶脉才再次呈现粗壮、坚韧之象——我的侗族曾祖母一连生了四子。到父亲时已经是只会说少量的侗话了,但侗族血液的流淌并不因此而减速。

十七岁时跟着父亲回了一趟老家,从昔日的古州县城溯流而上,沿山路到了仍然没有通公路的山顶侗寨。摇摇晃晃的木桥令我好奇又战战兢兢,我走着祖先们周而复始走着的路,在连绵的叶序中我只是最不起眼的一片。

亲人们相聚是多么快乐啊,晚饭后他们敲着烟斗,聊一些很老的人和事。那是我们无法介入的世界,两天中他们为我破了好几个从未见识过的大西瓜。临走我坚持要带走一只刚满月的小狗。可怜的小狗一路悲嚎,只活了不到24小时。

时隔三十年,在凯里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我贪婪地囤积着一个又一个来自家乡的信息,这个叫竹饭卤,那个叫织布机,牛把腿,竹楼和谈情楼梯,琵琶,侗绣,风雨桥……我习惯了远观,已经不敢轻易再提起育洞,不敢触碰那灵魂的钢丝地带。怕它振动你最不堪一击的那一隅,怕你看似坚固的内心瞬间决堤然后一泻千里。故乡于我不是一个居所,不是秀色可餐的一处美景。是浮桥在河面上摇晃、却像钟摆一样笃定的悖论;是半瞎的阿福婆从门缝里看归人的世纪之瞥;是半夜舅婆为我爬起抹清凉油的矮小身影;是烧鱼、糯米团、竹筒饭、羊瘪、臭酸混合的奇香异觉;也是白鹭悠悠飞过的永恒画面。和我同样被摄走了心神的还有哥哥,他在返乡写生后倾心创作的版画《黄昏的侗乡》在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中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没有人知道其中的由来。

我相信出生地无法选择,乡愁却绝对可以传递。爸爸有一个糟糕的胃,九十年代不得不割去其三分之一,医生千叮嘱万嘱咐一定要吃易消化的食品,他也异常小心地只吃烂熟、不梗阻之物,唯独一团糯米饭,隔一两天不吃一次就觉心中挂欠得慌。吃下去还格外顺畅舒坦。我亦有此嗜好——后来听说那是侗族历来偏爱之食,我想此事非关医学,大概源于心理因素。

数十年,我相信自己还是那个不谙世事的村寨丫头。在尚重的老宅,母亲会从箱底取出为我藏了很久的银饰,而我,则从略知事起就为自己绣一件五彩凤凰图案的嫁衣,爱着山那边,一个壮实的侗家小伙。

漫长的冬夜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又回到了尚重育洞的鼓楼下,在姐妹们唱着大歌的行列中。原来数十年,我屡屡发烫的胸口里也收藏着一缕炊烟,没有什么能将它真正吹散。梦醒来是那么惆怅。

但转而又想,在生命的无数次轮回里,终究有一些岁月,是守着故乡一口老井,在榕树下看彩蝶飞舞、百鸟歌唱的吧?我知道总有一个地方从来不曾将你遗弃——那就是它,故乡,是为你酿造世俗与精神之蜜的永恒的家园。听远方尚重的琵琶歌又响,我最喜欢的,是人类繁衍和民族迁徙的那一部分。那是对自然与人类之爱,对天地允诺的不变的情歌。它真婉转啊,一直沁到人的心脾。

民族文章5:高原上的歌声

文/江野

吃过中饭,陈荭给在民族大学当打字员的表姐打电话,刚按下发送键,一阵热辣辣的男子的烈酒似的歌声直截了当地撞进了她的耳腔。

这歌声很热烈,很奔放,就像高原上哗哗作响的强烈的太阳光,就像狂猛的高原风,在万马奔腾般火热旋律的伴奏下,如同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

这歌声紧紧地抓住了陈荭的心。

陈荭陶醉在了这浓酒般的歌声里。

陈荭去过迪庆高原,省城长大的她对那里的一切都倍觉新奇,那里的喇嘛庙,那里的撒着格桑花的白绿相间的草原,那里粗犷’的高原上的歌声……

可只两天就回来了,年幼的她又涌进了大城市的人流车流,涌进了日复一日的生活里……

歌声停止,陈荭这才想起打电话的事,赶紧说道:“表姐我是小荭,那件毛衣……”

她是想问表姐一件毛衣花纹的打法。她认为表姐的手机可能是刚换了彩铃。

“什么表姐表妹,什么毛衣不毛衣的……”始料不及,手机里喷过来的是一青年男子的声音。

声音很冲,很粗野。

“请问你是表姐夫的弟弟吗?”陈荭知道表姐夫有个弟弟,常到表姐家里去,在省民族大学当驾驶员。

“什么弟弟哥哥的,你到底找谁呀?”青年很不耐烦。

陈荭仍不甘心,因为她坚信自己拨的是表姐的手机。

她坚忍不拔地说:“请问你是民大的吗?”

“是啊,我是民大的!”

“您贵姓啊?您是姓沈吗?”

“你连我贵姓都不知道,你打我屁的电话!”

说完立马就关了手机。

听了这粗鲁甚至出言不逊的话语,陈荭感觉很受伤,她虽然意识到是自己拨错了号码,但他也不应如此地出口伤人。

然而此刻的她已顾及不了这些,她鬼使神差已被彩铃中的歌声和歌声背后的男青年吸引住了。

陈荭想,世上歌儿千万首,他选中的是这一首……

此时,她的心里似有一股热浪在翻滚……

热辣辣的藏族歌曲又开始在她心里缭绕、撞击……

虽蹩脚却粗野有味的男青年的藏族普通话又开始在她心里盘旋、回荡……

藏族青年,省民大大四的学生或者研究生……这些个名词在陈荭心中跳动……

于是她又琢磨起了那个错的手机号码,于是她就又拿起手机。

陈荭想再听一次那段歌曲。

她甚至还想……

可是那个歌声再也没有出现,虽然她试按了好几个可能按错的号码。她突然想起了民大的表姐。陈荭决定立即到表姐那儿去。

陈荭向表姐请教了毛衣花纹的打法后,对表姐吐露了心迹。她说,我无法忘掉那首歌,和那个出言不逊的人,

我总想着高原上的金子般的太阳光,高原上的雪山和高原上呼啦啦作响的劲风。他肯定是民大的藏族学生,表姐是民大的,表姐帮帮我,我想见到他……

表姐笑起来,说:“小荭,你真是幼稚到了极点,一首歌你竟爱上了一个人,况且还不是他唱的歌。”

“表姐你要知道,文如其人,歌也会如其人,他选这首歌说明他也是这种人。”

“再说了,你连这个人都没见过呀!”

“我听到他的声音了!”

“他的声音,他的声音是出言不逊啊!”

陈荭说:“但是,我就是……表姐,你就帮帮我吧!”

“我怎么帮你啊?这么大个学校!”

“你可以,你可以到各个系各个班帮我去了解一下,有哪些是藏族男生?”

“我又不是老师,我又不是校长!”

“你毕竟是教工呀,姐姐!”

“小妹,我越想越不靠谱,这完全是大海捞针!我就不明白,你一个漂亮的大学生,工作又这么好,多少小伙子追求过你,你却偏偏……”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

“问题是不好找啊!你想想,那么多班那么多学生,人家不笑我才怪。还有,你怎么就知道他肯定是藏族呢?”

这时,陈荭突然不说话了,她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

她说:“算了,表姐,我突然想到了个办法,你也不用挨班帮我统计了,我打算到校教务处去,那里肯定会有……”

说完,也不听表姐的劝阻,也不在表姐家吃饭,她出门就径直向教务处奔去……

民族文章6:历史与民族的思考

文/秦谷涯

一位着名学者曾经说过:中华民族的历史足可以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怀着几分好奇,我走近了那些收藏已久的史书。摸一摸这些尘封的卷册,不禁萌生了几分的敬意,它们的分量实在是太重了,那蜡黄的纸张里承载着的不是别的,正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分分合合、兴衰荣辱与性情积淀。于是我试着读它一读。

在夜深人静时,幽幽青灯下,伴随着悠扬的钟声,那久远的记忆开始萌动,一份对民族的斗胆思考渐渐延伸。

思绪是从封建王朝开始的。

中国在过去两千年多年的封建时代,至少领先了世界一千五百年。对这段历史,我们用“辉煌”二字形容,完全能够说得过去,可以说这是炎黄子孙的的荣耀、是中华民族的荣耀。每每谈到这里,一些听到过类似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人,难免会产生一种爱“国”情结,自觉不自觉的将这份荣耀归功于汉族。可以看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汉族与中华民族似乎划上了等号,这种偏见显得是那样的斩钉截铁。其实我也曾在这个思维怪圈中徘徊了许多年。

然而,当我们读历史久了,就会自然发现一个问题:每当提到中国历史上几个强盛的朝代,不得不先把汉族统治者开创的帝国搁在一边,将崇敬的目光投向“蛮夷”,最典型的要算元朝与清朝了。先不论别的,单说这两个帝国疆域之大,就足以让我们望“疆”兴叹了。有人会说,唐朝的辉煌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这总该是汉族人的骄傲吧?然而历史的考证终归是无情的:唐朝——太宗李世民是鲜卑族人的后裔。这就是说,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最阔气的封建帝国,均是由我国古代游牧民族建立的。即便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大唐帝国,至少其统治者具备游牧血统的嫌疑。汉族王朝史上最耀眼的一笔,似乎被无情的抹杀掉了。

汉族人开创的封建帝国,总是那么深沉内敛、温和少言,性格中缺乏一种强悍与外放、旷达与高远。除西汉武帝时期外,秦、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两宋、明这些封建帝国的疆域基本上都是在长城沿线以内。他们只要占据中原,北边有了长城作屏障就算是一统天下。之后,开疆括土常被贬称为穷兵黩武。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还是缺乏强健的精神、勇猛的气魄。他们没有信心去征服戈壁的漫漫风沙、高原的皑皑积雪,王朝的步履也就无法冲破黄河长江的羁绊,帝国的征程也只能在抵达长城脚下时便折道南返。在他们看来,长城关外太冷,简直是不毛之地,那里的人茹毛饮血、如狼似虎,还是不要去招惹的好。于是让王朝的军队去漠北探险,将帝国疆域延伸到遥远的大陆深处,也就成了汉族正统史上鲜有之事。

千百年来,江南的和风细雨、中原的谷麦黍稻孕育出汉族温文尔雅、宽厚仁和的民族性格。寻求和平、恪守规范的民族道德观决定了他总是在约定俗成的区域内繁衍生息,不肯逾越雷池一步,这是君子风范上升到民族高度的深刻体现。安定的农耕文明决定了汉族人那安定的庭院思想:平民家有院墙,一座城有城墙,甚至一个国家有长城,这些都是庭院思想的行为表现。不难看出,汉族王朝举国上下都在寻求一种身体与心灵的安宁。这些“墙”在用于抵御外敌侵扰的同时也起着约束自己不去侵犯他人的作用。

而那些北方游牧民族呢?生活漂泊不定、风餐露宿、险象环生、饥寒难料,即使是统治者也不能够常常遇到人笑马嘶、肉香飘荡、丰盛祥和的生活场景。相反,他们还在饱受饥寒之苦。他们需要食物,需要摆脱颠沛流离、饥肠辘轳的生活。由于草原牛羊与猎物有限,他们必须不断的争夺领地,只有胜利才能继续生存,不去征服他人就要被他人征服,可只要被他人征服就意味着死亡或轮为奴隶。他们在放牧与狩猎的过程中把骑射技艺发挥到极至,这些娴熟的技艺渐渐形成了冷兵器时代高超的作战本领。劲弓疾镞、骏马弯刀不断用于抢掠与撕杀。所以对于古代游牧民族来说,征战与征服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勇猛尚武的性格特征由此形成。许多游牧民族的英雄——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勃尔只斤铁木真、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都是在这样生活背景与民族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率领着自己的部落逐渐强大,南争北战,所向披靡,完成了中国北方军事征服史上一次又一次壮举。当北方初定,这些已经建立了赫赫武功的军事家又变成了鹰视狼盱的野心家,他们的眼睛盯准了南方,等待机会占领那片肥沃的土地。

就在游牧民族准备铁蹄南下、刀指中原的时候,汉族王朝的大皇帝们正在干些什么呢?汉灵帝刘宏正在设计城市上下水循环系统,宋徽宗赵佶正在风花雪夜、吟诗作画,明神宗朱翊钧正在深宫里吞云涂雾,抽着鸦片烟。

终于有一天,这些“蛮夷”的铁蹄踏破了汉族王朝的夜梦。须臾间,朝廷上下慌作一团,慌乱的结果是屈服、割地或逃遁。在狼烟与战火中,中原慈母的微笑、江南春闺的娇嗔、川巴孩童的歌谣销声匿迹。汉族王朝失陷了,彪悍的游牧民族在中原大地粉墨登场。

但是,由于少数民族的文化缺憾和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认识上的局限性,他们入主中原后,尽管也曾拥有过一派辉煌,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是阻碍了历史的发展,中国的封建时代由此而延长了数百年。虽然他们也曾励精图治,但越是励精图治越是把封建制度中落后的生产关系推向顶峰,新的更先进的生产关系难以存活,从而让中华民族在十九世纪落入万劫难复的深渊。

因此让我们来看一看元朝和清朝。

元朝的确是带着一身蛮气走进中原殿堂的。当时的蒙古人口只有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但这些蒙古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军事力量让自己的疆域横跨亚欧大陆。查一查《历史地图册》可以发现,元朝作为蒙古帝国的一支(蒙古帝国另外还包括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窝阔台汗国),领土差不多有两千多万平方公里,疆域之大亘古未有,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古代军事征服史上的一个奇迹。然而这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帝国在中原只完整的存活了89年就退回了漠北。他们的军事力量固然强大,但强大的军事可以用来抵御外侵、开疆扩土,却不能凭之修明政治、兴国安民。游牧民族生存方式所决定的对统治方式的传统认知,让元朝统治者们忽视了一种比蒙古骑兵更强劲的力量,那就是:文明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在对一个拥有辉煌文明的庞大民族实施统治时,盲目排斥对方的先进文化所带来的自我摧毁力。面对人口稠密的中原大地,面对博大精神的汉族文化,他们没有理智的选择尊重与融入,而是武断的采取了侮辱与抵制。这也许就是这个庞大帝国只能在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的原因。

在当时,元朝的皇帝不是没有想到要主动彻底融入汉族文化,以寻求长治久安。可当皇帝提出这层意思的时候,立即遭到了蒙古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只能做罢。就连汉族人崇尚的科举考试也推迟到了元仁宗年间,可见蒙古人不仅没有学习汉族文化的意识,连鼓励汉人发展儒学都没有及时做到。最可恶的是,元朝统治者把人分成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色目人杀汉人、南人无需偿命,而汉人、南人杀蒙古、色目人则会处以极刑,相同的法律对不同等级的人适用不一,如此公然极度歧视和压迫汉人,严重的伤害了汉族人的民族自尊,怎能取信于这片以汉民为主的天下。民心尽失,江山又怎能稳坐。于是很快的,在中原各地风起云涌的起义战火中,元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与元朝有所不同的是,女真人建立的清朝却统一中国长达268年之久。尽管在这个王朝的后期衰落到成为历史进程的绊脚石,但大清帝国毕竟还是开创过康乾盛世,这段日落前的辉煌与一千年前唐王朝的贞观之治遥相辉映,成为中国封建史册中值得自豪的一笔。

清朝比元朝聪明的多。满族的统治者知道女真文化对汉族人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于是下定决心学习汉学。他们仅通过让汉人留长辫、穿旗服这种形式来维护自己作为统治者的基本尊严。满族人在对汉族的前期征服与彼此磨合中渐渐发现:军事争服终究是次要的,如果试图改变汉族的文化生态体系,事情就会真正变的麻烦起来。大部分清朝的皇帝都认识到:国家的兴衰,起决定性力量不是军事与政治,而是思想与文化。于是,清朝的历任皇帝都毫不犹豫的选择推崇汉学,并努力学习汉学。康熙帝就是清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特别重视汉学的皇帝。他用了60年的时间,一边把自己从父辈手里继承来的江山重新打理一遍;另一边,他纵情于儒道理禅、经史子集,与当时的许多汉学大家进行着水平不低的学术讨论。他亲自主考录用品学兼优的汉族士子,主持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大清会典》,文化气魄铺天盖地。满族统治者们对汉文化狂热痴迷的真诚流露,让那些想反清复明的仁人志士开始妥协,对满人还有多少仇恨,连他们自己也渐渐的想不起来了。清朝以康熙发端后的一百多年间,满族武力的有效释放与对汉族文化的从容吞纳完美结合,形成了大器放达的民族性格。这种性格的驱动,使满族不再凶蛮,汉族不再文弱。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在这一百多年间显得无比的自信、坚定、从容、安详。

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其辉煌已经不必再提,然而许多少数民族的赫赫武功同样值得我们自豪。古代汉族人的“驱夷”观念,显然带有严重偏狭的思想局限性。

18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开始衰落了。吏治腐败,武备弛废,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刚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摇篮中被扼杀。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阶级矛盾日趋激化,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已经不适应社会与历史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西方英法美等国家却相继完成了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他们趁虚而入,一场殖民扩张、瓜分我中华大地的狂潮从此开始。无奈之下,清政府割地赔款。前后一百多年里,清朝政府被迫割去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赔款数亿两白银。一个昔日强大的封建帝国变得破败不堪、软弱无力。从那时起,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同样遭受着来自欧美列强的深重苦难。国人终于清醒的认识到——瓜分我国的西方帝国主义才是真正的蛮夷。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

此后,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全面的胜利。我们不仅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而且我们的人民在战火与硝烟中重新塑造了刚毅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的个性不再分汉族还是少数民族,而是我们大一统的中华民族的性格。

到了社会主义的今天,全国各族人民水乳交融、亲如兄弟,难分彼此,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共同建设着自己的美丽家园,一个和谐安宁、繁荣昌盛的国家正在前进。然而,正当我们各族兄弟热火朝天、亲密无间、团结一致为国家的富强浇注心血、挥汗如雨之时,一些亡我之心不死的西方蛮夷们却在倒行逆施,用一些卑鄙的挑唆手段分裂我们的民族。我们中间一些吃里扒外的蠢货立即趋之若鹜,一撮民族的败类扰乱着社会的秩序,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岂能容得外夷蛊惑人心,岂能容忍自己内部的这些乌合之众肆意捣乱。我们强大了,蛮夷们害怕我们强大,当他们对我们使用这些下三烂的分裂手段时,已将他们对我们的畏惧心理公诸于世。我们的国人要奋发努力,增强自己的民族自信,乘风破浪、快速取得更大的发展。西方国家动不动就抛出中国威胁论,我看是中国对他们威胁的不够。当然,我们不妄图去侵略谁、欺负谁,也从没有想着要称霸世界。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郑重宣告:我们对那些亡我之心不死的蛮夷们决不姑息!一切试图让我中华民族分疆裂土的行为不会得逞!一切试图亡我中华的国家、组织和个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民族文章7:伟大的民族,不朽的篇章

文/张婷

从手无缚鸡之力而退让到积极勇敢反抗,从原始落后的刀枪到威震八方的军事设备,从低矮简陋的茅屋到鳞次栉比的大厦,从泥泞难行的泥路到方便快捷的高速公路……所有这些变化无不都在向世界宣告: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文明古国,正在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逐步奔向富强!

没有谁会忘记那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当在嘉兴的党代表会议胜利闭幕时,当高呼“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划破长空时,流淌着中国血液的躯体沸腾了!党代表们高举着的革命旗帜在人民的心中飘扬,宛如熊熊烈火,点燃了中国人民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面对白色恐怖笼罩着的大地,面对“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个漏网”的血腥威胁,共产党人毅然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曲折坎坷,那白雪皑皑的山峰,那一望无垠的草地,那陡峭嶙峋的山崖,无不刻下了红军“顽强”的烙印,成为历史的见证。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国解放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的,饱经蹂躏的中国人民是该自己当家做主了。当毛主席庄严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这一喜讯时,全国都沸腾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伟大的中国人民将这一幸福的时刻定格在史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建设祖国的重任将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这代人身上,让我们见贤思齐,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像周总理那样,发出我们青春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民族文章8:孝心

文/陆尚成

有一种光芒照耀华夏民族,有一种火焰燃烧在古老的大地上,有一缕清风伴随着我们前进的步伐……那就是孝。传承孝道,我们的家庭和睦温暖,传扬孝文化,我们的社会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发展。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晋代王祥卧冰求鲤,汉代刘邦亲尝汤药,宋朝黄庭坚涤亲溺器……这些感天动地的孝心故事传唱至今仍留余韵。今天,这些深厚的孝道文化并未失传,今天,又有我们的最美孝心少年用孝心、真情谱写着一曲曲爱的故事,咏唱着一首首孝的歌谣。

仔细品味这些最美孝心少年的孝心故事,他们虽然生活艰辛,家人面临病困,但他们不退缩,不放弃,用孝心,用毅力,用坚韧,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扛起家的希望。

他们用坚强的意志鼓励家人和自己勇敢面对困难,他们用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追求幸福的生活。他们也用责任阐述着孝的真谛,用爱和坚守鼓舞着我们,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我爱自己的父母,也同样有一颗孝子之心,但当看到这些最美孝心少年的孝心举动之后,我深深地震撼了,他们有的为了给父亲治病,用稚弱的身体将已瘫痪的父亲推到了上海;有的父母已离异,却仍坚守在母亲身边,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有的为了照顾身患重病的家人,宁可放弃挚爱的学业……正是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孝心大爱,让我动容,让我深思。

同时,他们超强的责任心,让人敬佩,他们像黑夜的月光,洞窟中的火把,大海上的灯塔,照亮了人心,令人心生温暖。他们不仅用孝心支撑着家,支撑着亲人,在艰苦的环境和重重困难面前,用我们难以企及的坚强勇敢面对,而且他们在学习上也不落人后,反而名列前茅。反观自己,我深深惭愧。

今年年初,我的妈妈因病住院,爸爸每天医院、单位、家里几处奔波,照顾了妈妈还要安排我的生活,家里白天晚上都只有我一个人,而就在这时,我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成绩也落后了。现在,看着这些比我小的孩子做到了既照顾家人,又成长了自我,我的脸红了。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秉承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传扬下的传统美德,也许纷争就会停止,也许,环境会更美丽,也许,贫穷不复存在,我们也会看到更多的美好现象!

我也相信,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可以像他们一样坚强,一样有责任心,我们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民族文章9:客家,汉民族的精英

文/周振清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他们的迁徙繁衍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向往和平幸福美满的精神追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战火不断,导致一批批中原人相继南奔。黄巢起义时,他们因避战乱又纷纷迁徙江西,此后,从江西迁往福建、广东。江西则成为客家人南迁的大本营。宋末元兵入侵,客家人又进行一次大迁徙,他们或勤王护驾,或深山避乱,散居南方各地。明末清初满洲人南下,再行避难往返迁徙。井冈山市下七乡的客家先人大约是此时在这立基。据说客家先民迁徙时有两样东西是必须随带:一 是先人遗骸;二是家庭族谱。所以历经千年行程万里而始终保持着客家的语言和民俗, 永远不忘自己先人故土。

最近,读到井冈山市下七乡党委、政府组织编写,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井冈山市下七乡《客家民俗》和《客家山歌》,感到特别亲切。随着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各地都出版了种种介绍风光名胜的导游手册。游城主编的《客家民俗》、李国亮主编的《客家山歌》则以文化底蕴深厚,资料详尽而更具特色。

来下七开基创业的客家先民是在没有大路没有汽车,没有电灯也不通电话的时代,仅凭一双赤脚一步一步跋涉千里, 一把铁锄一锄一锄开垦荒山野地,靠着勤劳双手建造家园,抚育后代 。他们追求安定生活,自由幸福,艰苦卓绝,义无反顾,敢于冒险,勇于拼搏。这些开创历史风云的先人,和谐相处,相互包容,真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啊!1964年,笔者在吉水县西团乡蹲点,居住在一户客家农民家中,他们一家生活幸福。那时正值秋天,房东大爷傍晚竟热情提了一桶热水唤我“冲凉”。这是我在农村工作从未享受过的待遇,也体现了客家人的朴实与真诚。

江西大多数先民也是从中原迁徙而来, 现在虽不会说客家话,但口头语中仍有许多词汇是中原余韵;许多习俗仍有传承。《客家民俗》和《客家山歌》对帮助了解中华民族的迁徙变化是有裨益的。现在很少听到有人唱山歌了,难怪井冈山民歌手江满凤的一曲《红军阿哥慢慢走》竟会引许多游客驻足聆听。其中有的竟是东南亚侨胞,因为他们的祖先大多是客家人。这就是民族心灵感应的凝聚力,也是历史造就的民族之根。遗憾的是笔者没有造访过风光秀美的下七乡,但读了这两本书对了解下七是有帮助的,它会让你更爱下七!

民族文章10:中国红

文/张凌云

红是节日的红,红是民族的红,红是中国的红。

红是中华大地特有的标志,红是东方巨龙喜庆的图腾,红是炎黄子孙盛世的欢歌。

红是一盏跃动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方的,零零星星,排列成行。一直以来,我总以为红灯笼最具象征意味了。不管风霜雨雪,还是萧瑟严冬,只要有一盏红灯笼立在前方,整个视线就会被点燃,整个季节就会被感染,那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语,而是一颗火火的红心,里面盛装的,是每个中国人都读得懂的豪迈与激情。

红是一副工整的对联。自从蜀主孟昶欣笔题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后,对联就成了国人祈福许愿、道贺吉祥的绝妙方式。家和事兴、共享天伦,与时俱进、马到成功,所有的一切,都被浓缩进一条条不大的红色纸块。对联里头,流淌的不仅是翰墨飘香,更是历史,是印记,是千百年来不变的文化传承和精神血脉。

红是一圈腾空的鞭炮。谁说中国人只懂得含蓄内敛,我们有着这个星球上最奔放、最壮观的庆典方式。你看那空中无数轰鸣的声响,就知道十三亿人民能融汇怎样的情感海洋了。各种烦恼或不快,都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和礼花声中没了踪迹,而是被那些带着红色外衣的精灵释放成同样的语词——放飞,欢乐。

红是一挂漂亮的中国结。那造型别致,曲折环绕的中国结啊,代表的是每个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家园故乡。亲朋好友聚佳日,四海一家过大年,纵然有万水千山,也阻不断回家的道路,哪怕在海角天涯,也挡不住对祖国亲人的思念,红红的中国结,就像一座高耸的灯塔,能将无边的夜色照遍,能将无形的阻隔化解,指明人们心中的方向。

红是一身靓丽的衣装。从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走来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好的向往。岁月再艰难,生活再辛苦,逢年过节,也一定要给自己添身新衣裳。尤其是新媳妇、小姑娘,爱穿一身漂亮的红衣,大红、紫红、玫红、粉红,从不同的角度给红色,这种最热烈的色彩增添不同的注解,抒写个性的张扬,挥洒青春的绽放。

红是一本崭新的台历。新的一年,新的日子,新的心情,新的面貌。一切从新开始,源自那灼灼闪耀的火红。红色的封皮只是外表,内在的行动才更加重要。我们从红色的起点出发,踏着坚实的脚印,走过寒来暑往,走过春华秋实,待到年终岁末,双手已捧起沉甸甸的硕果。红色就像一道警醒的标志,在它的激励与鞭策下,回顾这一年的奋斗打拼,汗水与付出化成了由衷的欣慰。

红是一纸飘舞的花钱,红是一颗甜甜的糖果,红是一根放光的蜡烛,红是一张张期待的脸庞……无数关于红的符号,共同组成了中华儿女昂扬向上的进取姿态,共同组成了华夏民族独特鲜明的文化象征,共同组成了一个响彻寰宇的名字——

中国节,中国红。

民族文章11:我陪母亲唱民族歌曲

文/陆肖鸣

母亲九年前患脑梗留下了后遗症,这几年行动愈发地不方便了,必须有人搀扶方能缓慢行走。因为行动不便,母亲很少出门,呆在家里时间长了,心情难免烦躁。

轮流回家照顾母亲变成了我们的日常。周末我回家照顾母亲,吃过早餐后,把母亲珍藏多年的《民族歌曲》翻找出来,问母亲是否记得以前喜爱的老歌曲。母亲翻开我递过去的歌本,兴奋得像孩子般一页页查找。

母亲年轻时喜欢唱歌,退休后曾复印了一本本厚厚的老歌曲,每天都到老人歌唱团唱歌。如今八十多岁的母亲记忆力已大不如前,即使那些她做有符号最喜欢的歌曲,也已经唱不上来了,望着熟悉而陌生的歌曲,母亲不知所措地叹着气,心情忽然阴郁起来。

我找到自己会唱的歌,希望领唱可以开启母亲那些埋在记忆深处的天籁。果然,听我唱起了《南泥湾》的歌词“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呀”,母亲的记忆忽然回来了,她跟着我的节拍反复吟唱了几次,渐渐重新熟络起来。

母亲记忆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母亲的兴致越来越高,我们又一起唱了《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首歌让我们想起了参加“三月三”民歌节活动那些快乐的时光;而《欢乐今宵》《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洪湖水浪打浪》等等脍炙人口好听的民族歌曲,一次又一次打开了母亲的话匣,跟我絮絮叨叨地讲起了她许多旧事,那些旧事尽管我早已记熟于心,但再次从母亲的嘴里有条理地讲出来,我心里依然暗暗高兴。

我把母亲唱的歌曲一首首录了起来,再回播给她听,听到自己的歌声,母亲忍不住笑起来,不禁感慨时间过得太快,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自己曾经清脆的声音也已经变得如此苍老了。

一首首旧歌唱过,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时分,兴致勃勃的母亲仍意犹未尽。我告诉她要去做午饭了,母亲不以为然地说,随便吃垫点肚子就可以了,午饭天天吃,唱唱歌更开心!拉着我继续翻着歌本寻找她喜欢的歌。

望着放声高歌的母亲满脸皱纹笑成了菊花的表情包,我也满心愉悦。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对于年迈行动不便的父母而言,山珍海味不如粗茶淡饭,别墅美景不如孩子在身边,亲情的陪伴无疑是父母晚年最美的幸福时光!

民族文章12:年的脚步

文/刘国华

传说“年”在古代汉民族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兽“夕”,人驱逐兽的三件法宝: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年”是一位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的老爷爷,他牵引着春夏秋冬四位身着花袄红肚兜,红头绳小抓鬏孩童款款向我们走来。那是我们旧时的年画。春姑娘撷来春风化雨桃红柳绿,夏宝宝捧得苍翠欲滴繁花似锦,秋丫丫的小推车里遍野金黄硕果稻香,人参娃娃冬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当礼花映红了人们欢颜,当缤纷的璎珞撒满人间,就让我们为昨日喝彩,为今天加油,为明天祝福!2016丙申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芬芳的祝福写满我们心间。

喜欢那响彻云霄的“二踢脚”,喜欢那照亮回家人火红高挂的大红灯笼,喜欢那喜气洋洋大红春联贴门上,喜欢那红火富丽的剪纸窗花妙趣生,喜欢那花红柳绿的年画凑热闹,喜欢那咿咿呀呀粉墨登场的大戏台上连连唱,喜欢那高跷旱船大秧歌,锣鼓喧天庆丰年。喜欢妈妈亲手做的年夜饭———香喷喷的糖醋大鲤鱼,热乎乎的白菜肉馅大饺子……我们围坐在一起畅饮宴席,谈论那春种秋藏。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品过腊八粥的浓香,小年腊月二十三吃麻糖送灶神,人们的“忙年”开始了,清扫屋尘,贴窗花、买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备年货。在外再忙也别忘了,村口那翘首等待你回家过年团聚白发苍苍的娘亲啊!其实一家人真正意义上的过年是从大年三十午时之后开始的,讲究中午要吃红枣饭的。除夕夜是年节的高潮,全家老少,围坐团年,在吃了丰盛的年饭后,人们在火炉边聊天守岁,直到新年的来临。正月初一开始,人们相互拜年恭贺。初五是贺年活动的小结,要接财神,一送一接之间,体现了民众生活情趣的变化。年节的真正结束要等到正月十五吃了元宵之后了。

春节展示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吸引着我像个孩童一样期盼年的到来———

迈进2016年大门

踏上新春的征程

过去的一年

无论成功失意

无论欢乐悲愁

都已随风而去

在新的一年里

让我们一同沐浴着阳光

走进明媚的春风里

民族文章13:汉服的魅力

文/刘荻

汉服,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有着近四千年的历史,是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小时候常见我的姥姥裁布制衣,打样做鞋,一根绣花针,牵引各个花样跃然于衣襟。偶尔也手把手教着我的舅妈裁衣,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样式与细节让我深深地为其着迷。后来我才知道,使我着迷的衣饰原来也有它的名字——汉服。不再羡慕其他民族拥有美丽的服饰,我们的汉服也有着最独特的魅力。从这时起,我也开始跟着姥姥学习汉服制作。交领右衽,象征着地道方正;衣身中缝,象征着人道正直;以系带束之,也代表着为人的准绳。姥姥生于旧时代,虽不是学识渊博,但做人做事的道理却是半点不忘,单这一份对汉服的传承就足以让我为之努力。

汉服的制作中,与时俱进用着现代工艺,但是真正传统的手艺,也是时刻不忘,平针、回针、套针、缲针……在机器几乎可以完全替代人工的时代,我却更喜欢这一针一线的踏实感觉,承袭着千百年来手工制衣的传统,做出来的衣服才更有着令人不可抗拒的魅力。而这其中更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南京云锦妆花、缂丝、鲁绣、苏绣……种种技艺都是古代制衣中所一直沿用的工艺,这些繁复的带着我们民族色彩的技艺,是一代一代手艺人的灵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孔府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等国内各大博物馆都馆藏有出土或是传世的汉服藏品,很多用于服饰制作的工艺都已失传。工艺的复原,服饰的复原,更有着无数人为其默默努力着,我荣幸可以是这其中的一分子,发光发热。

交领右衽,宽袖博带,衣袂翩翩,汉服作为民族服饰,更是体现着民族的气节与风度。女子着汉服,体态优雅,一举一动间最是端庄柔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男子着汉服,身量颀长,自有一份风雅与沉稳,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它是一件衣服,又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在这个时代,它更是承载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民族的血脉。

汉的大气,晋的飘逸,唐的华丽,宋的风雅,明的内敛,融合成今天我们血液中流淌的民族的优秀品质。

民族文章14:我们的民族团结课

文/肖子曦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民族团结课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去了解每一朵花。

民族团结课生动有趣,杨老师带我们认识了好客的藏族、热情的彝族、友好的阿昌族等民族。藏族,信仰藏传佛教,有特殊的藏历,有驱寒保暖、可口美味的酥油茶、青稞酒,有大块切制的耗牛肉;彝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能歌善舞、热情似火,每年6月都举办火把节,斗牛、对歌、狂欢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壮观;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友好大方、服饰特殊,以“户撒刀”着称于世。我们在课上认识到了每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特有的风俗习惯。

我来自彩云之南,感到骄傲和自豪。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有8个民族是云南所特有的。因此,我更要好好学习民族团结课,了解更多的知识。

知我民族,爱我中华!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