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婚礼的文章(精选11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婚礼的文章1:国庆节的婚礼
文/隆如
表兄的婚期定在这个国庆节,清爽的秋天听到这样欢喜的消息,我打心眼里替表兄高兴。在欢喜之余,这个特殊日子里的婚礼,也勾起了身处张家港的我,对幸福生活的感恩,激荡起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听外婆说,大舅父和大舅母也是在国庆期间结婚的,虽然中间相隔了三十年不到的时间,但是比起如今的排场,那时的婚礼要简单很多。老人说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福气好,赶上了好年代,我想与其说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条件优越,不如说是因为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我们的民族越来越自信,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我们的人民越来越团结。国富民安乐,没有国哪有家,只有祖国强大了,人民才能拥有安宁的生活,只有祖国兴盛了,百姓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三十年前结婚,嫁妆除了简单的家具以外,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是最高档的物品了,不是一般人家能够买得起的,舅妈的父亲给女儿置办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一架蝴蝶牌缝纫机,在当时不知道出了多少风头,四里八乡的人像看展览一样地前来围观,吸引了无数羡慕的眼光。三十年后的今天,表兄的婚房买在市区繁华地段,装修得十分考究精致,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应有尽有。眼下的新人时兴拍婚纱照,而且都要追求最时髦、最新潮的形式来定格幸福的瞬间,在化妆师的精心描摹下,从发型到皮肤,从佩饰到着装,一切都精益求精,力求把生活的甜蜜最大化地完美呈现。表兄就是追求时尚人群中的一员,在公园、海边、街头、田野,都留下了表兄和表嫂青春靓丽的身影,雪白的婚纱,华丽的装扮,把新时代的幸福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想当年舅父结婚时,只拍了一张很小的结婚照,还是为了办结婚证才去照相馆拍的。照片上舅妈坐在椅子上,格子衬衫,长裤,手上捧着塑料花,连耳环也是照相馆里化妆用的那种环形塑料耳环,最醒目的要数脸上的胭脂花粉,特别的浓,虽然是黑白照,但是还能感觉到很厚的一层。舅父紧靠站在旁边,深灰的西装西裤,手上的手表同样也是拍摄道具,记忆最深的是那一头的卷发,是当时最潮流的发型。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很奢侈了。就是那样一张旧照片,舅妈一直当宝贝似地珍藏着。如今过上了好日子,空闲的时候看看压在写字台玻璃底下的那张老照片,舅妈的心里不仅充满了对美好回忆的眷恋,也流露出对当下甜美人生的满足。
回到六十年前外公外婆结婚的岁月,没有一件像样的嫁妆,没有任何的首饰,就连结婚穿的衣服都是问有钱人家借的,新娘在头发上系上一根红头绳,是最好的装扮了。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吃饱肚子是头等大事,结婚的第二天早上,外公外婆就加入到了劳动的行列中。那些曾经的苦难,和如今这些幸福放在一起,对比是多么地强烈,只有铭记那些坎坷过往,才能真正懂得幸福的涵义。每当听外婆说起这些如风往事,我的眼中总是噙着泪水,那些幸福的泪花在眼眶中静静地开放,流淌着对生活无言的感恩,饱含着对祖国崇高的敬意。
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张家港三代人的各式婚礼,苦难早已远去,美好悄然降临,秋日温和的阳光下,我依偎在祖国母亲的怀抱,听见了幸福绽放的声音。
关于婚礼的文章2:旧时的乡下婚礼
文/马东芳
旧时,乡下娶新媳妇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就是装饰新房。新房墙壁四周得用白纸裱得白亮亮的,房顶墙围用花纸裱上,再把窗户糊上一层粉红的薄纸,映得白亮亮的墙,新崭崭的箱柜桌椅粉粉嘟嘟的,整个屋子便荡漾着喜气新气。
迎接新媳妇的娶亲队伍一大早就要出发。待临近中午时分,新郎及亲朋好友前来帮忙贺喜的人,便前前后后奔出家门到远处悠悠地张望,盼着那辆迎了新娘的车的到来。用来迎亲的车通常是马车,拉车的马头上戴着大红花,车上搭两个席做篷子,篷子前后都搭着蓝色的布帘,篷子上挂着大红花,新媳妇就蒙着一红盖头坐在车篷里,一路上什么也看不见,而外面的人也只知道是新媳妇的车过来了,难见新媳妇之芳容。马车走得慢,悠悠荡荡坐在车里面的新媳妇,一路上自有充足的时间细细品味即为人妻的那一份激动与幸福。
远处已隐隐有爆竹响起,自家的小孩子便由大人引领着去抢摘新媳妇马车上的大红花,据说那花儿能给孩子带来幸福与吉祥,自觉无此缘分的孩子便早早爬上新媳妇的炕上乱踩乱闹,急急地等待着新媳妇进门的那一刻。新媳妇进得家门的时刻,几乎一个瞬间,小孩子顾不得看新媳妇,只是你争我抢地把糊在窗棂上的粉红的窗纸打碎,一个格也不放过,而且打得越烂越好,习俗如此,究竟为何不得而知。
新媳妇终于进了夫婿家的门,便是高潮迭起的时刻。喧闹的人群簇拥着新人拜完了天地,一路笑闹着拥入新房,有人便兴致勃勃地一把掀起新媳妇的红盖头,这时的新媳妇盘腿坐在铺盖全新的大炕一角,静静地什么话也不会多说,被一些谗兮兮的楞头小伙捏来搡去逼急了,一些性情烈烈的,也会上去给他们一个脆脆的耳光。
新媳妇的端庄、矜持、羞涩、娇媚,真是惹人怜爱,就连一些平日里难得开口一笑端着架子的邻里长辈们,也借了3天之内无大小的幌子,忍不住凑上前在新媳妇面前调侃,捡个便宜沾沾,来一次情感的宣泄。
外面院子支起的几口大锅早已腾腾冒着热气,溢着香气,绿色帆布搭起的大帐篷里,已有了碗筷与酒杯的碰撞声,肚子咕咕叫的男人女人小孩老人开始各自在一大溜桌子旁寻个合适的位子,咽着唾液等着上菜。乡下妇女爱喝几口的,着了机会便试着抿几口辣烈烈的烧酒,精神也来了脸也红红的。小孩子们便吃菜,忙不迭地从浅浅的碟里夹些塞进自己的小嘴里,碟是一会儿便见了底。下一步便是盼着那白胖胖的香喷喷的白面馒头和一碗大菜上桌,通常是白菜粉条飘着油花儿,尤其是摆在碗浮头的几块大肉,几颗圆溜溜的肉丸子,更是撩人食欲。
酒足饭饱之后,娘家人抹抹油嘴该是离开的时候了,这一刻,被留下的新媳妇便真有几份惶惶不安,纵有千般依恋万般不舍,无济于事,泼出去的水喽。这时候的新媳妇才如梦方醒于无助中寻找着自己终身相托的人。而穿戴一新的新郎此时正在团团转地应酬八方来客,尚无暇顾及自己娶来的新媳妇,心却悠悠地系着,忙里偷闲便去新房里看看自家新人一眼,而新郎一进门,则会引起愣头小伙儿及娘们的一阵更大的哄闹,于是新郎便又悄悄退了去,还是剩下新媳妇一个人抵挡着。
夜深了,闹新房的人们渐渐散去了,而剩下一些精力过剩的小伙子,总变着法子,赖在那里,而新郎关门之前必须门里柜里清点一番,以免留下什么“隐祸”……窗外,几个顽固的小伙儿,终究受不住那一份寒冷与寂寞,悄悄退去。不过也真有多情的主儿裹个大衣靠在人家新房门上一夜,第二天新娘一开门,尚在美梦中的汉子便骨碌碌地摔进门来…
关于婚礼的文章3:幸福握在自己的手上
文/vivian
在婚礼上,新人们带着对未来的生活的满满憧憬,说出了那句“白头偕老”。谁曾料想日后婚姻里可能发生的痛彻心扉。
越是天真烂漫的孩子,越是碰得头破血流。孩子眼含泪水,委屈的问:“到底为什么我的婚姻走到了这步田地?到底是谁的错?”不能怪父母,也不能指责配偶,所有的后果都只能由你自己承担。今天的你来自无数个昨天的你。婚前留下的问题越少越好。那些,隐隐露出的细节,幸福中的人们选择性的忽略了,又或者以为婚后一定慢慢就会好起来。然后,婚后这个“小毛病”不但不会好转,反而却往往像一颗肿瘤越长越大,直到有天才发现已无药可救。没心没肺的生活,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初你没有仔细思考事情发展的可能性,如今你就该承受这样的后果。
然后,问题就这样发生了,而且严重程度也远远超过你所能预想。既然问题已经发生了,纠结、抱怨、逃避永远都是无用功。你能做的是,寻找解决办法,或者抱怨完再爬起来寻找解决办法。
幸福是种能力。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不可能幸福。世界上的观点千千万,也必然有许多相互矛盾的观点。只有当你内心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判断时,才不会随风飘荡。大多数女孩子都缺乏主见把,但是这不是你可以放纵自己的理由。妈妈也是为我好,他的委屈也是真实存在的,听别人的分析和倾诉,永远得不到内心的答案。
停止对他人的指责。改变他人永远比改变自己困难。那就从自己的问题开始改变吧。从今往后,我不想再做那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为了身边的每个人,我要多思考,多操心。思考不是事后的胡思乱想,而是在该思考的时候多思考。
很多时候,你的纠结、委屈、愤怒,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我觉得妈妈为了我受了委屈,我难受自责,想离婚。于是把爸妈对我的关心和建议也理解成了离婚的意思。我感觉他们在逼我,其实是我自己内心的投射。没人比爸妈更希望我幸福。爸妈无数次的说,让我用心经营我的婚姻。不离婚不是不孝,我幸福才是最大的孝顺。我需要考虑的是我能不能理解他,原谅他,和他共度一生。
不再做傻逼的传话筒。爸妈永远比你更操心,只能报喜不报忧。然后娘家人却永远是你最后的港湾,血浓于水,不要把娘家的愤怒传给老公。口无遮拦,心里添堵。善意的谎言,原来真的很美好。
关于婚礼的文章4:婚礼上深情地呼唤
文/晓地
参加过无数次婚礼,从未被深深打动过。这一次,却被一声深情的呼唤湿润了眼眶。
前不久,参加同事女儿的婚礼。在司仪的主持下,婚礼正按照程序, 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轮到新娘子讲话时,只见她握话筒的手微微地颤抖着,一句话,激起了全场情感的波澜。
她说,今天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在这大喜的日子里,我首先要感谢一位长辈,她就是我的祖母。是她从小将我抚养长大,在爸爸妈妈上班的日子,她抚育了我、陪伴着我,让我在爱的温暖中健康成长。
今天,在这儿,我要大声说:阿奶谢谢您!感谢您无微不至的关爱!
话音未落,新娘已泪挂红腮。
这时,全场霎时安静了下来。“阿奶谢谢您!”的呼唤,在婚礼礼堂的上空久久回荡,出席婚礼的嘉宾们无不为之感动,有的老年人正悄悄的用手绢拭擦着眼角。
突然,暴风雨般的掌声向着新娘响起。
此刻,她是天底下最美丽的新娘!
关于婚礼的文章5:婚礼
文/有谷
婚 礼
当今,西川之民俗颇盛。祭祖、敬神、丧葬、嫁娶、生子、建房等等皆有一番讲究。生子建房之讲究据说多有科学依据(譬如孕妇不能吃兔肉,羊肉,建房要跟据主人生辰八字推算动土时间云云),虽不可考,亦不能多提,否则,引起民愤,下场堪忧。祭祖敬神显得太庄,丧葬又太悲,唯有嫁娶最热闹,而且情趣颇多,最为可观。
吾一友近日完婚,邀至。且还需委托我要做伴郎一职,万万推辞不得。也不知是由于交情甚深,还是以为我乃未婚,单身之故。(伴郎,伴娘一说大抵源自西方,但究竟是需童男、童女还是处男、处女吾不得而知,故有此一猜。)也罢,既然推脱不得,那就当体会一着,还有得红包拿,何乐而不为。
清明,彩车至。据吾所知,古之迎亲用的是花轿,而轿是要以抬轿人数的多寡来论尊卑的。如"八抬大轿"云云。那么今之彩车也势必要有个鸡鸭猫狗,高低贵贱之分。愚以为,现今人们大多会以所用车辆价格来划分彼此档次。要不然怎么会有人不惜数月工资去租得别人豪车来为自己添彩呢?吾友之彩车不便估,反正他自己没车。早饭过后,问明礼数,便要启程迎亲。其实吾友二人早已同居多时,(或许新娘子是昨天晚上后半夜才回的娘家呢--呵呵,仅猜测而已),今日又何必多劳此一举。不过,既然传统中有此一说,后人还是不防照做。到点,开门,上车不提。不多时,便迎得新娘同驾而归,女方众送亲好友乘车紧随其后,据安排,车队需绕城一周,以示主人风光。也悻然,目下婚庆彩礼多以纸质货币形式体现,如若回头数十年,要让人抬着缝纫机,高低柜之类绕城一周,那后果可不敢想。
正午时分,车队准时到达(途中加减时速自不必提)。一顿欢呼喝彩之后,便要开始拜堂成亲。
传统之俗,成亲须得四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亲朋,四乃夫妻对拜。而今之新娘却大有不便,婚纱大多设计得体态臃肿,长裙坠地,甚不适合下跪,一旦跪下,美感全无不说,弄脏了还得赔付不少清洗费用,得不偿失。也不知是西方设计师设计之初考虑不周,还是东方传统出了纰漏,使之不得融合。不过,规矩是死,人乃是活的,跪拜不行,那就躬身拜,四拜之后还是入了洞房,谁也反对不得。吾之友更甚,堂堂西装之表还挂朵大红花,大有中西合璧之势。话说回来,这年月,谁又不允许DIY呢!
程序过后,便要开宴宾客,新郎、新娘照例需得向每位宾客敬喜酒、递喜烟、发喜糖,喝酒赔话照例也是传统。听得众人罗嗦恭维之余,还得空腹饮酒,吾以为实乃伤神伤身,大有不值。幸得吾友海量,二十几桌宾客,一圈下来,竟还能走条直路,且还知道洞房设在何处。
推杯转盏,酒足饭饱之余,远方宾客便要开始告辞离去,主人照例是留,宾客照例是走,述说起来实无意义,权且进入下一个主题--闹洞房。
此传统不知是否古来有之,吾未经考证,不敢妄言。然时下颇为盛行,孰想要洞房,必遭此一弄。更有民间说法,洞房愈是闹得热,以后夫妻生活愈是幸福美满,亦不知是否科学。如若只是图个热闹,让新郎、新娘演个节目,做个游戏,也未尝不可,可要是玩得出了格,新婚之夜就让人来个刻骨铭心,伤心透顶,那继续闹下去,洞房谁还敢再呆。记得儿时,乡下颇多养狗,此畜生最不要脸,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在大道上交配,而且一旦结合,就很难分开,所以惹得大孩子们嬉笑追打,甚乐--突然忆起,记下一笔。以吾友为例,这洞房闹得就有些让人望而生畏了。节目一--吃面。一根长长的拉面盘曲碗底,面上盖一层厚厚的辣椒面,夫妻一人一头向中间吃,中途不得停,面条不许断,否则重新来过,试想,要是谁吃面的手艺菜点儿,估计非得吞下半斤辣椒不可。一根面吃得二人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苦不堪言,众人甚欢。你不是热么,马上开始节目二--裸奔(不知此一说是否还有更冠冕堂皇的替代词,且不去考)。二新人被迫脱光,一身泳装造型还算仁慈。簇拥下楼,规定要去某某超市买回半斤猪头肉,还得开发票,否则不许进门。此计甚狠,泳装出门--逛超市--买猪头肉--开发票,环环相扣,貌似天衣无缝,实阴险至极。且此时日正值元旦,西蜀之气,虽不甚寒,然泳装游街也甚是难耐。结果,至于猪头肉是否买回已不重要,夫妻二人来日双双入院吊针却是肯定的。及罢,若不过瘾,接下来还有节目三,节目四……至众人尽兴乃止。
洞房闹完,才有新人铺床睡觉一事,一日的结婚喜庆也才终算结束。甚悲。观古今本集,成亲皆人生幸事,然如今一场婚礼进行下来,弄得新人身心具瘁,敢问何幸之有?细数起来,传统节目算是演了个遍,时代特色也算挨了个边,可惜今日洞房会否还有鱼水之乐,席散之后,尚有待证明之。
关于婚礼的文章6:婚礼
在别人婚礼上落泪的人 在想些什么
此刻他的眼中 明明溢满新人微笑的幸福
盛世的烟花正绚烂的绽放 誓言如约而至
只是那钟声如虹 那铺满鲜花的甬路 却仿若隔世
人山人海 宾客如云 没有人会注意到你
你可以尽情的泪流 因为即使被发现
你也可以说 那是一种祝福
只有你知道 你自己知道 你错过的
是另一场 迟到的相遇
-------------为别人婚礼落泪的,绝不是新郎或者新娘的情敌
关于婚礼的文章7:旧时的乡下婚礼
文/马东芳
旧时,乡下娶新媳妇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就是装饰新房。新房墙壁四周得用白纸裱得白亮亮的,房顶墙围用花纸裱上,再把窗户糊上一层粉红的薄纸,映得白亮亮的墙,新崭崭的箱柜桌椅粉粉嘟嘟的,整个屋子便荡漾着喜气新气。
迎接新媳妇的娶亲队伍一大早就要出发。待临近中午时分,新郎及亲朋好友前来帮忙贺喜的人,便前前后后奔出家门到远处悠悠地张望,盼着那辆迎了新娘的车的到来。用来迎亲的车通常是马车,拉车的马头上戴着大红花,车上搭两个席做篷子,篷子前后都搭着蓝色的布帘,篷子上挂着大红花,新媳妇就蒙着一红盖头坐在车篷里,一路上什么也看不见,而外面的人也只知道是新媳妇的车过来了,难见新媳妇之芳容。马车走得慢,悠悠荡荡坐在车里面的新媳妇,一路上自有充足的时间细细品味即为人妻的那一份激动与幸福。
远处已隐隐有爆竹响起,自家的小孩子便由大人引领着去抢摘新媳妇马车上的大红花,据说那花儿能给孩子带来幸福与吉祥,自觉无此缘分的孩子便早早爬上新媳妇的炕上乱踩乱闹,急急地等待着新媳妇进门的那一刻。新媳妇进得家门的时刻,几乎一个瞬间,小孩子顾不得看新媳妇,只是你争我抢地把糊在窗棂上的粉红的窗纸打碎,一个格也不放过,而且打得越烂越好,习俗如此,究竟为何不得而知。
新媳妇终于进了夫婿家的门,便是高潮迭起的时刻。喧闹的人群簇拥着新人拜完了天地,一路笑闹着拥入新房,有人便兴致勃勃地一把掀起新媳妇的红盖头,这时的新媳妇盘腿坐在铺盖全新的大炕一角,静静地什么话也不会多说,被一些谗兮兮的楞头小伙捏来搡去逼急了,一些性情烈烈的,也会上去给他们一个脆脆的耳光。
新媳妇的端庄、矜持、羞涩、娇媚,真是惹人怜爱,就连一些平日里难得开口一笑端着架子的邻里长辈们,也借了3天之内无大小的幌子,忍不住凑上前在新媳妇面前调侃,捡个便宜沾沾,来一次情感的宣泄。
外面院子支起的几口大锅早已腾腾冒着热气,溢着香气,绿色帆布搭起的大帐篷里,已有了碗筷与酒杯的碰撞声,肚子咕咕叫的男人女人小孩老人开始各自在一大溜桌子旁寻个合适的位子,咽着唾液等着上菜。乡下妇女爱喝几口的,着了机会便试着抿几口辣烈烈的烧酒,精神也来了脸也红红的。小孩子们便吃菜,忙不迭地从浅浅的碟里夹些塞进自己的小嘴里,碟是一会儿便见了底。下一步便是盼着那白胖胖的香喷喷的白面馒头和一碗大菜上桌,通常是白菜粉条飘着油花儿,尤其是摆在碗浮头的几块大肉,几颗圆溜溜的肉丸子,更是撩人食欲。
酒足饭饱之后,娘家人抹抹油嘴该是离开的时候了,这一刻,被留下的新媳妇便真有几份惶惶不安,纵有千般依恋万般不舍,无济于事,泼出去的水喽。这时候的新媳妇才如梦方醒于无助中寻找着自己终身相托的人。而穿戴一新的新郎此时正在团团转地应酬八方来客,尚无暇顾及自己娶来的新媳妇,心却悠悠地系着,忙里偷闲便去新房里看看自家新人一眼,而新郎一进门,则会引起愣头小伙儿及娘们的一阵更大的哄闹,于是新郎便又悄悄退了去,还是剩下新媳妇一个人抵挡着。
夜深了,闹新房的人们渐渐散去了,而剩下一些精力过剩的小伙子,总变着法子,赖在那里,而新郎关门之前必须门里柜里清点一番,以免留下什么“隐祸”……窗外,几个顽固的小伙儿,终究受不住那一份寒冷与寂寞,悄悄退去。不过也真有多情的主儿裹个大衣靠在人家新房门上一夜,第二天新娘一开门,尚在美梦中的汉子便骨碌碌地摔进门来…
关于婚礼的文章8:那场发生在农村的婚礼
文/紫絮
农历腊月十八,是我表哥的结婚的日子,在农村,婚丧嫁娶都是大事,所以婚礼十分的隆重和盛大。
婚礼的前一两天,按照规矩亲友是要来的。我和我的家人在十六的就被早早的被接了过去。吃了饭,大人们就被安排着打牌之类的事,而我属于不大不小的,于是我光荣的成了保姆,专门带小孩的,当然我也是很喜欢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下午大概四五点钟就吃晚宴,晚宴是用于联络感情的用的,女人小孩一起做,多数战况激烈,需要练就一身快准狠的功夫,不然就多吃些饭,要不就要饿肚子了,夸张却是这生活的写照。男人们在饭桌上,战况同样激烈,总有三五人扶桌不起,也有三五人还在战斗,桌下已有了不少酒瓶。有人说中国的交际文化是酒桌上的文化,这话一点不假,看——前一会还不认识的人,现在已经称兄道弟,不知道的还以为认识好多年了。
晚宴过后,有一样重要的仪式——感情。这里“感”是动词。各个亲友送上自己的“情钱”,然后登记在礼单上,送完情钱,大人便接着打牌,直到深夜,小孩直接睡了。第二天的重头戏在晚上。
在我家那里有一种习俗,娶亲的前一夜必须弄一个兄弟或姊妹聚会,人数最好在十人,当然人是越多越好,且要是没结婚的, 但要讲究一个双数,寓意十全十美,喜事成双之意。而我哥更是有28人,席间人是不能单独离席的,桌上每一样摆设都要用红色,每上一道菜之前都需要放鞭炮,然后所有人依次给准新郎敬酒,希望把新郎灌醉……
十八到了,天还没亮,大约五点新郎就被叫起,去镇上化妆,直到八点才回来,厨子已经做好了早餐,准备接新娘的人都准备吃饭,三三两两的,都睡眼惺忪的,刚吃完,镇上的腰鼓队也来了,在整齐欢快的鼓声中,仪式开始了。长辈们准备好新鲜的肉,腌鱼,一箱酒和三条烟,烟酒都要用红纸裹着,肉里 要放上喜字,鱼里要放上红虚子。带上足够的红包喜糖还有三金,捧花和鞭炮,彩车已经准备好了。我与另一个女生站在新郎的左右,然后在腰鼓礼队的鼓乐声中一起出门。到了新娘家村口,以示礼貌,新郎要下车走到新娘家,到了新娘家,新娘家门紧闭。周围堆满了看热闹的邻里,新郎在媒人的带领下,给邻里派发烟或是喜糖,再将作为聘礼的烟酒鱼肉交给新娘的母亲。然后在于那些大门后的女人小孩派发喜糖等。
锣鼓震天响,鞭炮声不停。新郎在门口请门,那些人守着门,“敲诈”红包,新郎在塞的时候,称这时候。门开了一条缝,新郎等人人合力下一下就被打开了。开了大门,还有房门,于是故技重施,在房里的人收红包的时候就抵开了门。进到房间,女方亲友拿来洗衣板,新郎跪在上面向新娘求婚,新娘接了花,带了金就可以走了。当然,其中不乏一些女方亲友难为新郎等,就不一一诉说了。在回程中,新郎在前面坐,新娘在后面的中间,我与另一个女孩在新娘左右,据说这是为了防止新娘逃婚。回程中,刚到村子,车队就停了下来,新郎新娘都下车,习俗要求新娘要被背回家,而且背的人只能是新郎的父亲和叔伯,人越多福气越多。回到家,新郎新娘还要接受男方新郎兄弟的拷问,自然是不会让新郎好过。之后便是三四点钟,开宴席,吃完酒,婚礼就算成了。
后面的我也不知道了,因为我被拉去参加另一场婚礼,不得不感叹,新年结婚的好多,我可怜的寒假就这样折腾没了。
关于婚礼的文章9:异地恋
文/毛利
前两天去参加一个婚礼,一切平淡无奇如同所有婚礼该有的模样,除了介绍新郎新娘如何相恋时,新娘忽然大哭,从哽咽到抽泣最后差点号啕,景象仿若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老公终于回家了。于是众宾客全把头从杯盘狼藉中抬起来,要看个究竟。
其实没什么稀奇,就是她和新郎官相恋4年,种种原因,其中两年都是两地分居,多次走在分手边缘,最后爱神发威,才订了终身。我不止一次听到女人抱怨异地恋的种种艰辛,比如别人终日耳鬓厮磨,只有自己整天形单影只,什么困难都要自己来,有男友等于没男友,还要半夜痴等对方一个电话,想到极处,不过水中捞月一场空。
奇怪的是,尽管异地恋有诸多不好,也不能阻挡无数男女投身其中。一旦一个女人开始了一段异地恋情,因为种种不易,她已经率先拔高这份爱情的规格,当然是真爱,才会忍受两地的痛嘛!这话说起来,仿佛不是异地的爱情全都是因为贪便宜图方便,毫无爱情可言。
实际上异地恋之所以如此艰难,又如此迷人,原因大概是爱情总要来点阻隔,才会显得像份真爱。这种阻隔在不那么发达的社会可以有很多种,封建社会所有凄厉悲惨的爱情故事我想你都不陌生,因为家庭阻力,即封建社会的枷锁云云,不门当户对的恋人宁愿让他们浸猪笼也不能成其好事。古代人寿命又短,生死两隔也是爱情不如愿的重要因素,大把诗人一边搂着小妾一边泣血悼妻。于是想想现在,这可是一个男人上台说几句话,就能领走一个女嘉宾的时代,这个时代街角随随便便就能撞上几十个命中注定,网游打上一礼拜能娶两个老婆。爱情得来毫不费工夫,于是分手更易如反掌。
只有一种恋情,还保持着古老的味道,一旦拥有,就交织着痛苦、甜蜜、哀愁等数种爱情元素,那就是异地恋。
所以你不必抱怨异地恋苦,也不必抱怨自己少占了很多便宜,你是为想象中的爱情在买单。时间积累越久,越觉得自己伟大如爱情女神。
这么一想,又有什么好苦?
关于婚礼的文章10:婚礼只是个形式
文/冯海燕
儿女长大成人,男婚女嫁,本是件快意的事。可不知何时,婚礼———这个步入人生的重要仪式,竟成了折腾人的魔杖,耗资不说,花样百出,折腾自己又折腾老人,很多老人都难忍其累。
当然,年轻人都渴望一场盛大而梦幻的婚礼来装饰自己日后柴米油盐的婚姻,这本无可厚非。谁还没有年轻过。可是,偏偏就有那么一些年轻的女娃,结个婚特不踏实,满脑子古灵精怪的婚礼策划方案,一场下来,花费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不等,就好像那红彤彤的票子不是一天天劳动挣来的,而是坝上刮大风时捡起来的。就这样,还有一些“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姑娘委屈地嚷嚷,我一辈子就结这一次婚,我有错吗?姑娘,你没错,可照这样,一场婚礼下来,考验的就不仅仅是男方家的财力、物力,还有全家人的忍耐力。在百度输入“婚礼”词条,闯入视线有关婚礼的形式琳琅满目,让人不由在感慨“我们真是老了”的同时,还得为那句“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励志广告名言叹服!举例来说,一场婚礼,就有某奇葩新娘想出的以“蓝色梦幻”为主题的海洋系列,其中一项是让参加婚礼的男方众亲友身穿潜水服与新郎新娘一起潜到水下;还有让未来公婆在婚礼上一边蹦极一边大声喊着儿媳名字以表示对姑娘嫁给自己儿子的祈盼,还有,还有……总而言之,看着那些千奇百怪的婚礼,总会令人产生一种脑袋开出花的错觉。
说到这里,其实我很想问一句,姑娘,你真的确定,一场标新立异的婚礼就能为你们后半生的婚姻幸福下一份保单?婚姻可是件踏踏实实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花哨。那日子,是要一天天萝卜白菜大葱过下去的,可不是“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用来想像的。所以,在这里,我还是想说,年轻人,一场婚礼,能够表明的,只是亲朋好友对你们未来婚姻生活的真诚祝福,是一段新的人生之路开启时的美好心愿,就如“上车饺子下车面”的讲究一样,讨得不过是一个吉祥如意的喜庆劲儿。其他的,什么都说明不了。
所以,姑娘,在您那天马行空的脑海中,千万要搞清楚,婚礼和婚姻是两码事。婚礼,是父母对儿女幸福人生的一个祝福仪式,而婚姻,才是两个人的现实。我们的父辈,我们的祖辈,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他们的婚姻几乎都没能从一场盛大的婚礼开始,可婚后的生活,不照样修得一个相濡以沫、儿孙满堂的花好月圆吗?你看那斜阳下,两个执手相扶、白发满头的身影,不是比任何华丽的婚礼都更令人动容?
老祖宗教导我们,做人要朴实无华!要踏实肯干!老祖宗说得对。任何时候,无论多么花哨的形式,都无法取代实实在在的内容。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有能力的,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来作为自己幸福婚姻的起点,当然很好!但好高骛远地去追求超越自己承受能力的形式,就很有点杀鸡取卵的性质了。毕竟,婚礼,只不过是一个形式,而婚后的日子,才是你生命的常态与最本质的真谛。
关于婚礼的文章11:旧时的乡下婚礼
文/马东芳
旧时,乡下娶新媳妇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就是装饰新房。新房墙壁四周得用白纸裱得白亮亮的,房顶墙围用花纸裱上,再把窗户糊上一层粉红的薄纸,映得白亮亮的墙,新崭崭的箱柜桌椅粉粉嘟嘟的,整个屋子便荡漾着喜气新气。
迎接新媳妇的娶亲队伍一大早就要出发。待临近中午时分,新郎及亲朋好友前来帮忙贺喜的人,便前前后后奔出家门到远处悠悠地张望,盼着那辆迎了新娘的车的到来。用来迎亲的车通常是马车,拉车的马头上戴着大红花,车上搭两个席做篷子,篷子前后都搭着蓝色的布帘,篷子上挂着大红花,新媳妇就蒙着一红盖头坐在车篷里,一路上什么也看不见,而外面的人也只知道是新媳妇的车过来了,难见新媳妇之芳容。马车走得慢,悠悠荡荡坐在车里面的新媳妇,一路上自有充足的时间细细品味即为人妻的那一份激动与幸福。
远处已隐隐有爆竹响起,自家的小孩子便由大人引领着去抢摘新媳妇马车上的大红花,据说那花儿能给孩子带来幸福与吉祥,自觉无此缘分的孩子便早早爬上新媳妇的炕上乱踩乱闹,急急地等待着新媳妇进门的那一刻。新媳妇进得家门的时刻,几乎一个瞬间,小孩子顾不得看新媳妇,只是你争我抢地把糊在窗棂上的粉红的窗 纸打碎,一个格也不放过,而且打得越烂越好,习俗如此,究竟为何不得而知。
新媳妇终于进了夫婿家的门,便是高潮迭起的时刻。喧闹的人群簇拥着新人拜完了天地,一路笑闹着拥入新房,有人便兴致勃勃地一把掀起新媳妇的红盖头,这时的新媳妇盘腿坐在铺盖全新的大炕一角,静静地什么话也不会多说,被一些谗兮兮的楞头小伙捏来搡去逼急了,一些性情烈烈的,也会上去给他们一个脆脆的耳光。
新媳妇的端庄、矜持、羞涩、娇媚,真是惹人怜爱,就连一些平日里难得开口一笑端着架子的邻里长辈们,也借了3天之内无大小的幌子,忍不住凑上前在新媳妇面前调侃,捡个便宜沾沾,来一次情感的宣泄。
外面院子支起的几口大锅早已腾腾冒着热气,溢着香气,绿色帆布搭起的大帐篷里,已有了碗筷与酒杯的碰撞声,肚子咕咕叫的男人女人小孩老人开始各自在一大溜桌子旁寻个合适的位子,咽着唾液等着上菜。乡下妇女爱喝几口的,着了机会便试着抿几口辣烈烈的烧酒,精神也来了脸也红红的。小孩子们便吃菜,忙不迭地从浅浅的碟里夹些塞进自己的小嘴里,碟是一会儿便见了底。下一步便是盼着那白胖胖的香喷喷的白面馒头和一碗大菜上桌,通常是白菜粉条飘着油花儿,尤其是摆在碗浮头的几块大肉,几颗圆溜溜的肉丸子,更是撩人食欲。
酒足饭饱之后,娘家人抹抹油嘴该是离开的时候了,这一刻,被留下的新媳妇便真有几份惶惶不安,纵有千般依恋万般不舍,无济于事,泼出去的水喽。这时候的新媳妇才如梦方醒于无助中寻找着自己终身相托的人。而穿戴一新的新郎此时正在团团转地应酬八方来客,尚无暇顾及自己娶来的新媳妇,心却悠悠地系着,忙里偷闲便去新房里看看自家新人一眼,而新郎一进门,则会引起愣头小伙儿及娘们的一阵更大的哄闹,于是新郎便又悄悄退了去,还是剩下新媳妇一个人抵挡着。
夜深了,闹新房的人们渐渐散去了,而剩下一些精力过剩的小伙子,总变着法子,赖在那里,而新郎关门之前必须门里柜里清点一番,以免留下什么“隐祸”……窗外,几个顽固的小伙儿,终究受不住那一份寒冷与寂寞,悄悄退去。不过也真有多情的主儿裹个大衣靠在人家新房门上一夜,第二天新娘一开门,尚在美梦中的汉子便骨碌碌地摔进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