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结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情结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情结的文章1:面条情结

文/荣利

一直以来,我都不认为自己是个纯粹的陕西女子,总觉得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叫做婉约的基因,那一定是江南女子才有的才情。也好像对秦人秦韵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抵触。你看那秦始皇陵里的兵马俑,汉阳陵里的汉俑,要么高大而不雅致,要么矮小而不修长,加之吼起来震耳欲聋的秦腔,大块吃肉、大碗吃饭的豪迈,使我往往对自己的秦人身份产生怀疑。更别说那些说话粗喉咙大嗓子、不修边幅,动辄穿着睡衣拖鞋,披头散发就敢出门的女人,简直看不得!总觉得,女人,做不了大家闺秀总也得是个小家碧玉吧?

虽然陕西的小吃很多,但对诸如羊肉泡馍、biángbiáng面、老鸹撒、葫芦头等小吃却是很少去独自品尝的,有时接待外地客人不得已才去吃一下,虽然也觉得味道不错,可总觉得那太顶饱,太实在!

于是,常常吃的就是炒菜米饭。一度迷恋上了西餐,可那牛排面包红酒之类最终不合胃口,又改为日本料理、韩式烧烤……吃来吃去,除了肠胃抗议外,那些洋餐确实没有让人依恋的地方。

就又怀想起小时候吃过的面食了:槐花麦饭、柿子饼、发糕馍、葱油锅盔、搅团、浆水鱼鱼……无论哪一个,都能牵动人的无限食欲!

那日和妹妹在骡马市闲逛,饿了,看到满街的小吃店却没有多大兴致。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就想到了马路对面的柳巷面:只有它才让人有胃口去吃!

那就去吧,吉庆巷的柳巷面馆。

因为友人提过后,我陆续来过两次,每次来都是午饭前,人虽多,但还说得过去,今天正好饭点,排队开票的队伍站到了门外。

里面火爆得如集贸市场,每张桌子旁都站着等座的客人,服务员的叫喊声不绝于耳,中间的人行道上满是川流不息的人:端碗叫喊的服务员、拉着手推车运食材的员工、找座的食客,打扫卫生的、收拾碗筷的、专门添汤的,比集市还热闹!

那些拿着牌子等饭的客人,眼睛看着正在吃面的,那长长粗粗的面条,那五颜六色的配菜,那酱色的肉块,那红红的辣椒,那扑鼻的香味,无不冲击着人的食欲!而吃饭的人,手举长筷,搅动着面前的佳肴,吸溜吸溜嚼得津津有味、吃得热火朝天。吃完面,再喝几口面汤——原汤化原食嘛——一副酣畅淋漓的样子。而大多数时候是吃得急切,吃得匆忙,因为旁边站着等座的人——有人在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吃饭,多不自在呀!

论吃饭环境,没有体验过的人真是难以想象,这样的吃饭场面,拥挤、嘈杂,可是却能吸引这么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将面条生意能做得如此强大,不得不佩服这店主的本事了。不管客人再多,所有来吃饭的程序却不省略:桌子,是一定会擦干净的,筷子,是一定要消毒的,面汤,是一定要给你端到面前的,态度,永远是和气的。在这儿吃面,犹如在进行一曲大合唱,你自己就是那合唱曲里的一个音符或者一支旋律了。

尽管如此,吃过一次后,只要想到面条,就会再去加入到那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柳巷面队伍中去。

吃过几次柳巷面,我忽然发现,其实,自己骨子里就是个秦川女儿,对面食本身就有着天然的喜好,什么西餐洋饭,都是青春年少时虚荣附庸风雅,面食,才是到什么时候都忘不了的一种情结,如同记忆中家乡那条潺潺的小河,那座开满洋槐花的小山坡一样……

关于情结的文章2:包书情结

文/薛兴民

记得小时候,每每开学第一天,晚饭过后,无论多忙,爸爸都会做一件事,那就是给我包书。

每每新学期伊始,我欢天喜地捧着带着墨香的新书回到家,爸爸都会对我说:“快吃饭,吃完我给你包书皮。”于是,晚饭后,爸爸便凑到了我的跟前。拿出他准备了好久的牛皮纸,记得那牛皮纸是他从化肥袋子或者水泥袋子里取出,爸爸往往是选中间那层相对干净的,把它取出来,然后,用石头、木板压好,等着我开学,因为,开学了这张牛皮纸就派上用场了。

15瓦灯泡的昏黄灯光下,爸爸把那精心准备好的一张牛皮纸展开,然后,在用手反复在上面摩挲,让它更平整。每每此时,我都能听到父亲那手上的老茧把牛皮纸刮得沙沙作响,可这丝毫打扰不了父亲的一丝不苟和专心致志。

记得小时候用的教科书几乎都是32开本的。平展好牛皮纸之后,父亲就把我的书拿过来,拿过书之后,不是马上包书,而是拿着书在那张牛皮纸上翻过来掉过去,不停的变换着角度。最初我抬着小脑袋不解的问,“爸爸,为什么不包啊?你这是要做啥?”还清晰的记得父亲说,“儿子,我看看怎么样能多包一本书。你要记得做什么事都要先考虑好,然后再做,就像这包书,包之前要好好,看看怎么样能包的书多。”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懂得了做事需要事先考虑好。否则,真的就像那包书的纸,可能同样费了力气,却无法发挥它的最大效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无法把事做得圆满。

平整好后,父亲便开始包书。他按照事先考虑好的,把那张牛皮纸剪成几块,每块包一本书。 包书时,父亲把那块剪好的牛皮纸先虚着对折一下,选好大致位置,然后,把书放上去,接下来就是按照书的封面和封底的边缘将那张牛皮纸附上去,并按那边缘做出折痕,接下来,就是用剪刀剪去上下书脊对着部位的多余部分,最后,按原来的折痕折过去把书的封面和封底页包上。

我常常在这个时候看得入了迷,因为,父亲好像是在制作一件艺术品,很精心,也很小心。剪刀的剪痕不多不少正好停到那个折痕位置,火候的拿捏总是那么精准。幼小的我对这一情节是那么佩服,认为这种精确,自己永远也望尘莫及。

一本本书包好之后,父亲就把这些书放到木板下,上面压上石头,说这样可以使书更平整。然后,大约在半个小时后,父亲便把石头拿下,拿去木板,小心的把书拿过来,然后,为我写上我的名字,包括校名、班级,记得还有年月日。

写完之后,父亲往往会拿着写好书,一本本,端详来端详去,自言自语的说某一本的书上,我的名字写的有点歪了,或者有点没写好。而那个时候,在我眼里和幼小的心目中,父亲的字写的是那么好,简直就是书法家写的。我就说“挺好,我啥时候能写这样的字?”

每每此时,昏黄的灯光下,父亲都会露出得意的笑容,那笑容被灯光一映衬,显得那么慈祥可爱。

父亲此时就会说,“你将来会包的比这个好,写得也会比这个好”。我总是不好意思的说:“我不能”。

“没出息,你一定能”,当看到父亲不高兴了这样说时,我就点着小脑袋说“能”。……

时光如白驹过隙。遥想幼时岁月,虽然艰苦,但是生活却给了我很多,尤其是这包书的情结,它给我的不只是包书,也给了我不可磨灭的记忆,给了我可以镌刻心灵的处事之理。

关于情结的文章3:浑水情结

文/陆琴华

泔水,我们这儿又叫浑水。浑浊的浑,自然这泔水就不干不净了。从锅里弄出来,不管放到哪,都是一副寒酸的小样儿。

我小时,乡下人家谁家没有五六个孩子,加上爷爷奶奶,一户人家有十来口一点儿不夸张。做饭的锅要大,炒菜的锅也要大。一顿饭吃过了,饭锅底朝天了,连炒菜的锅也底朝天了。可是饭锅里,菜锅里还会有一些饭屑,或者菜屑什么的附在锅壁上。一家人吃过饭了,能干活的扛着农具出去干活了,不能干活的,也就是上学的小人儿就得留下来刷锅,或者洗碗什么的。刷锅的工具有的是高粱苇做的,也有的干脆把丝瓜瓤的籽儿去掉,拿来刷锅。刷锅时,为了快和净,就得用刷锅把蘸着水,反复在锅壁上扫来扫去。最不好刷的锅,是把饭烧糊了的锅,米也好,面也好,黄黄的,或者黑黑的贴在锅壁上,跟狗皮膏药似的,任你用刷锅把怎么扫,就是纹丝不动。这时就得先用水泡着。小时侯,我姐姐经常刷锅,正在堂屋看书写字的我一听锅铲子抢锅那又尖又细的声音,头皮就发麻,或者心脏就一阵痉挛,浑身难受极了。这时我会很不耐地出来,到锅屋里,对姐姐说:“你不能轻一点吗?”姐姐好像更不耐烦了,说:“你会刷锅,你来刷。”姐姐就说,“不使劲那锅壁上的糊格子(糊了的饭屑)能抢下来吗?”

锅里的饭屑被抢下来了,先后落到有水的锅底里。姐姐就用小勺子一下一下再舀到水瓢里。搁在锅里用来刷锅的水好像不多,舀到水瓢里了,多得姐姐都要端不动了。好在锅旁边有个血红色的大瓷缸,那大瓷缸不是用来盛水的,更不是用来盛粮食的,而是用来盛浑水的。一个锅连续刷三四次,锅干净了,大瓷缸里浑水也攒了不少。

姐姐会刷锅,小时的我也刷锅。家里的几只鸡要是见到我进厨房了,会像今天的小屁孩一样紧跟着我。我把瓢里的浑水哗啦一下朝锅屋前一泼,那泼浑水的架势就跟天女散花似的,一瓢浑浊不堪的浑水就像扫把似的到了地上,那些连公带母的鸡们展开翅膀一哄而上,就抢食浑水里的糊饭。

母亲中午或者晚上从田里回来,要喂猪了,一看缸里的浑水不见多,会问:“浑水呢?”别看这浑水不起眼,连残羹剩汁都不如,可是拌上适量的米糠或者小麦麸什么的,就是猪或者鸡们一顿丰富大餐。那时家家户户都养猪,尽管不多,只一两头猪,可是一天攒下来的浑水足可以用来喂猪。当母亲知道这些浑水被我倒在地上喂鸡了,有些心疼,因为浑水喂猪会一点儿不糟蹋。那时家家户户一头猪要喂年把才能出栏,不喂粮食,更不喂饲料,差不多都是喂浑水。

现在小村还在,小村里的人也还在,那些浑水呢?家家户户也还有,只是这些浑水已经有不少人家不用来喂猪,也不用来喂鸡了,而是哗啦一下倒进了下水道,也有的低价卖给人做地沟油了。我上了年纪的母亲呢?对浑水情结很重,每年还养一两头猪,还会像过去那样用浑水喂猪。那用浑水喂出来的猪,杀吃,肉就是香,好吃!

关于情结的文章4:一袭落花的情结

文/liuwenjuan1022

一场细雨,一阵微风,一地落花,一泓打湿的心情,亦浓亦淡,忽近忽远。

人生,宛如一树上的花开,风轻轻吹过,花从树上自然地一朵一朵的轻舞曼扬,似蝶翩翩飞舞,如诗如画,美丽而忧伤。你,此时,是否想过有一对隐形的翅膀,飞向遥远却有温暖的地方?

一缕清风逍遥,一袭落花缤纷,谁把流年暗自偷换?泪水,欢心,如水晶般通透闪亮,如琉璃般玲珑绮丽,这里的每一片落花,都透着过往沧桑的心酸!都包裹着旖旎的梦想。不管未来的模样,心中依旧牵挂久久,痛着并快乐着。

是谁,令你默默跳跃晶莹的泪花?

是谁,让你静静地守候,甘愿化茧成蝶?有谁会多看你几眼,露出怜惜之心?那怕轻轻捡起,欣赏一番,然后,再次丢弃,也无怨无悔;又是谁若无其事,不屑一瞥?踩着柔软无骨的花瓣,感觉是一种浪漫,一种享受,全然不顾,落花安静地无声地躺着,悄然枯萎,辗转成尘,走完一生凄美的旅程。

轻轻,漫步落花丛中,可以任意捧起一抹嫣红,闻着浅浅的悠悠的暗香,让心靠近的,再靠近一些吧!会不由自主地收获一份超脱世俗的淡定与从容!当然,也可以,随心所欲地挑一枚自己心怡的花瓣,别于发髻间,让情愫含香,温婉点缀,微风习习,轻舞飞扬的悠然生活。

其实,落花是贴近生活的文字,是走进心灵深处的风景。当然,不必在意花枝招展,也不必祈求姹紫嫣红,更不必繁衍流光溢彩,那怕“落花有情,流水无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此时,看什么都是唯美,独特,雅静。落花涉水而来,打扰了一池清梦,片片落花,点点星光,风过,轻拨意欲,花瓣相拥而眠,缠缠又绵绵,怯怯走入,唐诗宋词的婉约里,剪成缕缕绕指柔香,让梦更加动人摇曳。

禅语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滴露水是日月光华的快乐精灵,一席落花是纤尘不染的诗意缩影。如此,细微,平淡的季节,也让大千世界,别有洞天!看那,一片片落花;一排排脚印;一串串流苏的锦瑟年华,繁华?湮没?令人几分心醉?又有几分心碎?

风,依然,吹呀吹,不顾花儿的眷恋迷离;花,依旧,飘呀飘,或纷纷扬扬,或默然寂静。只在一瞬间,一见倾心,一梦千年。自然?风情?还是别无选择的无助呢?在风之巅,花之海,人,一如既往,站在俗世的原点;心,却早已经掰开斑驳的过往,由烦躁到淡然或漠然!此时,只有文字开始放肆的抽叶----

我一直认为,花朵是少女,宛如完美文雅的抒情诗,层层包裹着晶莹的梦;花开灿烂时,犹如琵琶半遮面的少妇,风情万种,恰似一篇情感丰盈的散文,不知醉倒多少文人墨客的心魄?那么落花就是人老珠黄的徐娘,虽然风华不在,但是风韵犹存,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言情小说,仿佛向人诉说着浮浮沉沉的人生百态。

如果你不经意间仰望蓝天白云,也请你不妨低头静静地欣赏落花遍野,只要看过,就会释怀,并懂得人世间的风云变幻,少了一份冲动,多了一怀淡定怡然;少了一份杞人忧天,多了一腔遇事不惊的冷静和坦然。

花开,花落,同样是诗人眼中最美的诗;同样是画家手中那只轻盈饱满的笔,浓妆淡彩,墨香飘染出唯美的神韵。雨后的落花,更加自由,随性,若一首忧伤的歌,又似天边那一抹流动的云彩,握着是芳华,放手便凄美,甜,酸,苦,辣,都是百味的人生,百变的风情,其实,就是一场无言的花事,令人千回又百折。

云海,晚霞,清风,落花----这是何等的诗画神境?流连,驻足,沉醉其中。寂静,悄然铺满的一路芬芳,在未来的日子里,是否依然低吟浅唱?

关于情结的文章5:瓦房情结

文/魏春明

瓦房是一块游子心头的隐痛,瓦房是一副描写历史的水墨画,瓦房是一支撑依生命的歌谣,瓦房是一坛醉倒游子的陈酒。

—题记

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兴隆公社机关设在吕楼村一家地主家院中,院里有几座青砖灰瓦大瓦房。在当年偏远的农村,这几座瓦房很是显眼。公社撤销后,在该院成立了社办厂—钢管厂,主要业务是打造、修理农具之类的事,按现在说就是服务“三农”。母亲曾当过社办厂负责人,住在带有出前檐的北屋大砖瓦房,我和祖母、哥哥住在没有出前檐的西屋砖瓦房。

记得,母亲住过的北屋瓦房,外墙用规距的大青砖砌墙,砖间粘的白石灰逢都很细。墙里用土胚垒砌,白石灰粉表。瓦房的檩条、椽子都是杉木的,檩条又圆又粗通根一条,椽子是通直半圆形的木棍,椽间上面铺着一指厚的小方砖当房里子。地面一色青砖铺就,平坦宽阔,素雅大方。这种房子用土砖土瓦土胚多墙壁较厚,住着感觉冬暖夏凉,舒适惬意。房脊上疙疙瘩瘩,残缺不全,当时,也不知是啥。后来,我在书上查了查,才知道在房正脊两端置放的是“龙吻”,在垂脊上安放的是“螭吻”,分别是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五条兽,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五脊六兽”。屋顶灰瓦上面顺着瓦缝长满了成片的瓦松,这平常的瓦松还是一种药,性味酸,平,有毒。有通经络,散风,清热,止血等功效。治口干,大便下血,血痢,疮口不敛等症。有一次,我流鼻血,祖母就用棍子捅掉些瓦松,放在石臼中捣碎。然后,把碎瓦松糊在我眉头和鼻子上面,止血效果很好。房屋东西山墙有一多边形窗户,山墙檐和窗户檐雕有砖花,造型别致,典雅古朴。前墙窗户阁子是直木条,上下竖着几根,中间横着一根,阁子下面用青砖做个出台的窗台,典型的清代风格。瓦房前檐下有几根圆圆的柱子,柱子下面是石头做成的鼓型柱础,前檐地面也用青砖铺设,檐下边围绕着柱础长了一层绿油油的苔藓。房子一有年代就有灵性了,每当天要下雨前,柱础就先潮润,这种天地相通的情景我亲身经历过,很准确。刚开始祖母说,我不相信,验证几次,我信了。至今,我回忆起此事还感到我惊奇。其实,古人早有总结。古人曰:“象天法地的古代建筑是与天沟通,以知天意,得天之命,循天之道,邀天之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唐代着名易学家孔颖达说:“若天欲雨,而础柱润是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房檐是带着花纹图案的瓦当,夏天,雨水似珍珠顺着房檐的瓦当往下流着,煞是好看。少年时,我不知这雨水从哪里来,常常对着天空发呆,总想着这水在地上,咋能跑到天上呢?这天明明是空的,咋能掉下水来哪?理解不了。冬天,雪后上冻,房檐边会挂着一行长长的冰棍条。待雪霁之日,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招人喜爱。为了玩耍忍受着天寒地冻,专挑又粗又长的冰棍摘下来,拿在手中玩耍,冰冷的冰棍把手冻得发红还舍不得扔掉,直到化细断掉为止。

在本地,这种精致的瓦房,赊店镇保存的较多,大部分属于清代建筑,经过近几年的修葺,其建筑规模恢弘庞大、建筑艺术精美绝伦,让游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至于镇内“山陕会馆”与我说的民用砖瓦房不是一个概念和层次,在此不能相提并论,无法赘述。而现时,农村精美的砖瓦房已经留存不多很少见了。除住过这几座瓦房外,我见过太和镇有座二层楼的“转楼”瓦房,典型的欧洲建筑风格,号称“洋楼”算不算瓦房,我不敢肯定。太和镇还有一座二层七间瓦房,号称“七间楼”,我敢肯定它是瓦房;桥头镇明张村有座二层砖瓦楼;下洼镇石子村有座几间大瓦房。估计其它乡镇也有,但,我没有见过。这类砖瓦房是过去地主、财主家盖的房子,盖得结实,经久耐用,随后保护好的才留存下来。

如今,农村砖瓦房大多是近几十年建造的,比较普通简易。我少年时生活在农村,见过农民建造砖瓦房。那时,农村经济落后,农民贫困盖不起瓦房,后来,经济稍有好转,就操心盖瓦房,能盖起一座砖瓦房是农民一生最大的追求,最大幸福的事。当时,农村提媒有句俗语:“不怕没有粮,只要有三间大瓦房”意思是说娶媳妇先要有瓦房,无瓦房媳妇就难娶到。多数农户为了给儿子娶上媳妇,一家人省吃俭用,多年集赞点钱备料盖房。农闲时,先脱坯制瓦,选天晴之日,几位壮劳力择一平地,开始和泥制造砖和瓦。制砖工艺简单,先将泥巴和好,在平地上撒一层细沙子,把砖木模放在地上,再将和好的泥巴塞进模里,用手摁实在,用一根铁丝顺着砖模上面一拉,把多余的泥巴去掉,慢慢提起模框,一块土砖坯就制成了。砖土坯在地上晒上一两天,经手了,起起来一摞一摞垒集在一起。而制瓦工艺较为复杂专业,要请制瓦师傅制作。制瓦的泥巴有讲究,不能掺杂石头、树枝之类的硬物,还要多和几遍,达到细腻均匀。泥巴和好后,制瓦师傅取一团泥巴放在制瓦旋盘上,绕瓦模粘糊一圈,厚薄均匀后,左手旋转瓦盘,右手拿着刀具修整瓦泥,待规矩后,在瓦模泥上竖着划三道,稍硬后取下来,就制成了三只瓦坯。制作砖、瓦坯达到预算数量后,还要风干晾晒一年半载,干透后再进行入窑烧制。而烧制砖、瓦需要煤炭,有的上县城拉煤,有的为了省钱,拉上架子车远行几百里地,走到平顶山或密县拉煤,砖、瓦烧成了,便开始张罗建房。

盖房子揭力,尤其是砖瓦房,一座三间砖瓦房落成后,往往花光一家子的积蓄,有的还要东借西凑,欠一屁股债。操心劳累常常会累倒人,一病卧床不起。俗语说“俩人不睦,劝你修房建屋。”不知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尽管花钱、劳累,然而,谁家瓦房建成后,家人走路都显得腰直了,脸也扬了起来,光彩无比。背后村民还夸奖,瞧,谁谁家真有本事盖起了大瓦房,从话语中就能听出羡慕的很。邻居有事无事都爱上瓦房屋里坐坐,明亮敞快,出气顺当,连说媒的也踏破门槛,乞求事成。

岁月嬗递,光阴荏苒。我从农村出来后,一直住在城里的钢筋水泥楼房,尽管干净舒服方便。但,这么多年了,对瓦房却情有独钟,脑子里时常萦绕着砖瓦房素雅的影子。总感觉苍穹下的瓦房是安身立命之地,存福之处,它承载了太多的人文情怀和浓浓的思乡情结,想起它,心中就会涌起绵绵无尽的乡愁。精巧绝妙的瓦房沉淀着厚厚的文化底蕴,读懂它,会使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瓦房散发着幽幽的蓝光,看懂它,能让你产生无数的遐想。它如身着一袭青衣的女子,撑着一把油纸伞在雨巷中走动,无意间会把你引入江南朦胧的烟雨中,微风拂拂,细雨芊芊,细数着岁月的斑斓和时光的变迁。它像一位朴实安详的老人,接近他时,他会向你慢慢诉说着一些陈年往事,让你神思邈远,生发思古之幽情,很容易勾起怀旧的情结。瓦房实实在在凝结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愫。

2014年,因事开车回吕楼村转了一圈,想看看住过的老瓦房。然,记忆中的村落面貌全非,老公社院内的瓦房已不复存在,原址上都盖成了混凝土的楼房。回来的路上,我细想何止这里没有了瓦房,现在农村其它地方瓦房都少了,大多是混凝土楼房。这些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乡下的劳动力被商品大潮席卷而去,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回来后,在村外或大路边比着盖起了楼房。散见村中一些砖瓦房,要么只有老人、小孩居住,要么封门闭户,无人居住,要么残垣半壁,破烂不堪。偶尔,报头刊登一处偏远山区或地区,保留百把几十年的砖瓦房群落照片,感到少有罕见。一次,我和几个文友结伴淅川旅游,走至一个小山村,见到几座老式砖瓦房,文友们觉得稀奇停了下来,围着房子观看多时,临走又相互拍照留念。这些文友可能住过瓦房,对瓦房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依恋和割舍不了的情结。

关于情结的文章6:母亲的庄稼地情结

文/范宝琛

母亲在农田里忙活了大半辈子,年老了,腿脚不灵便了,却依然舍不得放弃那块麦田,黝黑的土地里生长着母亲寄予生活的希望。

闲暇时,母亲会一个人坐在田埂上,久久凝望着一大片郁郁葱葱的麦田。春风拂动着麦苗发出愉悦的声响,母亲惬意地笑着,舒展了眉头。

那块麦田曾经是一片荒芜之地,荆棘丛生,长满了野草。母亲一锄头一锄头刨下去,开垦的土壤湿润,透着灵性,播种下的小麦长得格外茂盛,结出的麦穗子饱满得像要咧开嘴。

母亲从小对粮食怀有一种敬畏。她读书不多,却懂得粮食是当家过日子的命根子。

过去很贫穷,我是地瓜饼子喂养大的农村娃,想吃一餐白面馒头简直是一种奢望。逢年过节,偶尔吃到的也是黑面做成的,外面裹一层白白的面皮。

母亲继承了外婆节俭的家风,就连掉在餐桌上的饼子渣,也会粘起来放进嘴里。母亲常讲起外婆的故事,农忙时遇到别人丢弃的地瓜蔓藤,外婆会捡拾回来理顺了搭在墙头上晾干。外婆感慨,这叫有备无患,遇上灾荒年啥的,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至少能让一家老小不挨饿。母亲说着话,眼里突然盈满了泪。

我对外公几乎没啥印象,只知道他在母亲年少时就去世了。外公年轻时当过兵,退伍后在生产队负责看守粮食。性格倔强的外公将粮仓看管得严严实实,谁也休想从他眼皮底下顺走一粒米粮。闹饥荒的岁月里,家家户户吃不饱、穿不暖。外公守着偌大的粮仓饿死了,他的身子底下就是地窖入口,那里储存着全村人赖以度冬的半窖子地瓜。村里人感叹外公不愧是个好党员,宁肯饿死也不肯偷吃集体的口粮。

母亲嫁给了父亲,虽然收获的庄稼可以解决温饱了,但母亲仍然稀罕那块荒地。在母亲的精心侍弄下,荒地里冒出了绿油油的庄稼。

母亲干农活样样在行,驾车扶犁使唤牲口都得心应手。年复一年,这种繁重的体力劳动终于将母亲的身子拖垮。医生郑重地告诫说,这是劳动过强并且长期缺乏营养导致的严重骨质疏松症,母亲不适合再干农活了!

不能下地干活,母亲时常嘱咐父亲千万别荒了那块地。那里的土壤滋润,顺手撒播一些种子,就会收获几百斤粮食。

有一年,麦收季节雨水泛滥,尤其雷阵雨来势凶猛,猝不及防。那天,父亲在田地里劳作,天气骤变,他撒腿往家跑,因为庭院里还晾晒着两亩多的小麦粒呢。

回到家,父亲愣住了,晾晒的小麦被收拢了起来,上面还严严实实地遮挡了雨布。母亲浑身上下淋透了,正坐在木凳上喘息。父亲心疼地埋怨母亲,咋不怜惜自己的身体呢,万一累出毛病咋办?母亲反驳说:“看到雨点子噼里啪啦掉落下来,哪能眼睁睁看着麦粒淋了雨打了水漂?”

母亲十多年没再下地干活,那块地依然让她牵肠挂肚。天气晴朗了,她会蹒跚着脚步去看那块麦田,蹲下身细细嗅闻着泥土的味道。那时候,母亲脸上涌现的是满足的笑容。

如今,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滋润。上了年纪的母亲佝偻了腰,花白了头发,仍不肯放弃那块农田。耕种季节,母亲慢吞吞跟在父亲身后。母亲说,种下了粮食,丰收了,心里才踏实。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我终于明晰母亲种地的执着情感——麦田里珍藏着母亲对岁月的思念情结,也镌刻着母亲对早逝的外公深切的怀念。

关于情结的文章7:古村情结

文/翟焕远

迎着一缕寒风,一束阳光,沿着弯弯的山间公路,一路往淄川区岭子镇五股泉进发。

五股泉村因半山腰有五股泉水从不同方向汇集到村内石池中而得名。踏进这依山傍水的古村,忽然被眼前的原始风貌击中,眼神不由迷蒙起来。掩藏于浓郁树木中鳞次栉比高低错落的幽深庭院、曲折巷陌,瞬间让我的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硬山起脊,筒瓦屋顶,因年久失修,古村里大多数房屋大都残破,数百年的村落霎时变得沧桑而虚无。

出生于五股泉村的孙辉雅逸脱俗,一双晶亮的眼睛里满含淡淡的乡愁,似寂寞清吟。和某些艺术家的长发飘逸比起来,由于过多的操劳,他早已头发稀疏,但双目炯炯有神,看上去和五股泉古村一样沧桑睿智。他是一位画家,自幼喜欢美术,一直从事与绘画有关的工作。离开村庄三十多年再次回到五股泉村后,便以一个画家的眼光来看眼前的一切,发现五股泉村附近有上千个景点,非常入画,有的景点甚至与太行山相媲美。附近还有镇门峪、蝴蝶峪、五股泉、东牛角等百年古村落,都是画家们写生的绝妙素材。

2014年,孙辉盘活了几处闲置的房屋,建起五股泉美术写生创作基地。这座哥特式城堡建筑,采取中西结合,楼顶设置观景台,周边风景尽收眼底。写生基地建成以来,他倾力打造集休闲、度假、绘画与写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目前可同时安排280余人居住。写生创作基地石头房青石到顶,而窗户则是现代化的落地玻璃,通透敞亮,楼顶设置观景台。古老而又荒凉的山村风貌,寂静幽深的小巷、怪石嶙峋,尽收眼底。房间里,他以本地山石为内容创作你的一幅幅画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青石垒成的墙壁,缝里长着青苔,青石铺就的小路,年深日久地踩踏,呈现出薄而光滑的圆润,在时光里静静地沉淀出一种沧桑的质感。感受着一种安静,还有莫名的伤感。就像春天的大地握暖一粒种子。在这个数百年的古村落里,处处耸立着石基、石墙、石窗棂,石檐、石脊,墙壁斑驳、小巷幽深、青石灰墙。深藏于山沟之中的古村落,被浓密的树林遮盖着,若隐若现,仿佛洒落山间的一颗颗珍珠翡翠。

在五股泉西面几里路远的是东牛角和西牛角。东牛角村西有一湾形似牛角,名牛角湾。村居湾东,初名东牛角石坞,清初以同音演变为东牛角石屋,1949年后更称东牛角。西牛角村位于牛角湾西,是相对东牛角而言。相传牛角村有一放牛娃,年龄虽不大却仁厚忠孝,经常帮助村里孤寡老人挑水砍柴。有一天他给东家放牛,夕阳西下去湾边饮牛,发现明明九头牛,咋数也多一头。几天如此,牛娃百思不解。一日,一鹤发童颜老者告诉牛娃,他的善心感动了上苍,赐金牛一头。并给牛娃一粒瓜种,嘱之种于僻静处,待七七四十九天瓜熟,以瓜击牛,金牛便归他所有。此事不知怎么被东家知道了,便在四十八天时偷瓜击牛。金牛负痛,一头撞上湾边悬崖,遂留一洞名牛角洞,尔后一道金光奔东南方而去。

1940年6月,抗战进入艰苦卓绝的时期,淄川县委、县政府搬至东牛角村,在这里开辟了淄西抗日根据地,带领广大群众开展反“扫荡”、“蚕食”斗争。随行的淄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闫盛霆介绍,2011年,淄川县委东牛角纪念馆建成,作为全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对外开放。重现淄西抗战的烽火岁月,以史为鉴,激发人们的爱国激情,该馆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以及实物资料,再现了淄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抗战时期的不屈斗争、鱼水情深的峥嵘岁月。当年县委县政府迁到东牛角村后,全村上下都成了堡垒户,并在村里建设了兵工厂。兵工厂设在李慎恽闲置的五间北屋里,有8名八路军战士和工人,主要生产子弹、土枪、手榴弹等简易兵器,后生产手雷、地雷、石雷等杀伤力较强的武器。

在党的领导下,全民皆兵,人人都是抗战勇士,家家都是抗战的坚强堡垒。青壮年踊跃参加八路军,杀鬼子保家乡;妇女成立妇救会,参加识字班,纺线织布做军鞋,支援抗日军民英勇杀敌;少年儿童站岗放哨查路条保卫红色家园。掀起了父母送子参军、妻子送夫参军的热潮,涌现出像狼牙山五壮士那样的英雄李在银及许多“双抗烈士家庭”。尽管根据地一度被日伪军压缩到只剩“一沟之宽、十里之长”,但是抗日的火焰始终没有熄灭。在淄博抗日斗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积淀为今天的红色村庄。

纪念馆院墙上绘满了以“不忘国耻,记录历史”为主题的大型壁画,面积达60多平方米,里面有手拿镰刀的孩童、肩扛大刀的男子,还有举着木棍的妇女,他们神情坚毅,视死如归。院子中央,抗战时期六任县委书记或一手叉腰而立,或两手交叉放于腹前,大风吹起衣角,两眼炯炯有神,像落入土地中的雨水一样自然,再现了抗战老战士的风采,让参观者深受感染。

岁月如风似乎不曾留下印痕。但面对那段红色历史和那些远古的、陈旧的古村落,我常常沉湎于一种情绪中,陷入怀旧的氛围并勾起对流年况味的追忆。石屋、石墙、石路,一步一沧桑,光线伴着寒风从天井四周倾落下来,幻成一团团光晕,使得这一座座百年老屋愈发深邃。在一座座二层阁楼上,也许是当年大户人家小姐的绣房。幽暗的光线中我无法窥得其中的底里,在暗影斑驳中模糊成一团若隐若现的幽幽之气。小村不声不响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父老乡亲的身世、心灵、情感和记忆,哪怕走遍天涯海角、历经沧海桑田,都摆脱不了对它的牵挂,抹不掉留在心中的烙印。

古村无语,却有灵性,它们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见证着人世间的沧桑巨变。这古村落里的小巷和一家家院落,犹如一幅泼墨的山水画,透出古村过去岁月的繁华。在村落里一棵棵香椿或梧桐树上,麻雀跳跃嬉戏,叽叽喳喳,给村子增添了些许生机。

岁月已然逝去,在这幽深的巷道里,触摸历史留下的痕迹,漫步在曲曲折折的深巷中,明清建筑群,鹅卵石与青石板铺就的小街,贯穿整个村落。在偏居一隅的乡村,宛若光阴踱出的方步,慢悠悠且悄无生息。

关于情结的文章8:我的“春晚” 情结

文/林兴亮

一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开始,至今已经历了33个除夕之夜了,猴年的春晚在企盼中又将拉开大幕。

说起来还挺好笑的,想当年,我虽然工资收入很低,却喜欢赶时髦。上世纪80年代初,家里有电视机的人家非常少,为了“摆阔”,我居然节衣缩食,东借西凑,凑足了329元,买回了一台14英寸的全频道黑白电视机。当时,在我们这种小县城的商店,压根儿就见不着电视机,但我还是花了4.97元,买了一瓶“补酒”,托关系从上海买到了这台“家用高档电器”。恰巧,央视春晚也在这一年的除夕之夜诞生了。风风雨雨33年,我搬了5次家,换了6台电视机,兴趣爱好也变了好几回,但唯独春晚年年看,年年不变。不管你承不承认,春晚已成为了中国人欢庆新年的新民俗,成为除夕守岁的一道文化风景。

但是,近年来,春晚却屡遭指责,甚至有人撰文呼吁,封杀春晚。我拜读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总觉得许多批评言过其实了。春晚受冤了!依我所见,这就像80年代初,我拥有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便兴奋不已,而如今,看着客厅里电视墙上挂着的那台32寸液晶彩电,还觉得太小、太没气魄是一样的道理,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眼光高了,胃口大了,要求也就高了。

说实话,处在一个娱乐多元的时代,靠一台节目让举国兴奋、津津乐道的日子不会再有了。事实上也是没有任何一个节目是能够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这也叫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吧,像我就不太喜欢身子扭来扭去、像背书似的通俗唱法,但自然有年轻人喜欢呀。

所以,作为观众也应该有一颗平常心,要把心态放平和些,设身处地想想编导们的难处,平心静气地想想千家万户团聚时演职员们付出的辛苦,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

至于主办者嘛,年年兴师动众去搞什么收视率、满意率的调查,我看也大为不必。反正约定俗成的春晚,国人不能不看,看后又觉得不尽人意,这就是近来不断重复的现实。你去调查有多少人收看,有多少人满意,是不会有什么积极意义的。

可以说,不管今后春晚怎么办,她都始终会面临着众口难调而又必须尽可能适宜众人的两难境地的。当然,我们还是希望春晚的编导们,能不断开拓思路、大胆创新,贴近生活、关注民生,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力争把春晚办得更好些、更丰富多彩些。

关于情结的文章9:难忘的广播情结

文/叶匡新

我与广播结下的不解之缘,始于1958年底。当时我担任泰兴邮电局线务班长,从事立杆架线和农村电话线路维护工作。因工作的需要,每天都要收听广播,了解天气预报,视天气情况安排第二天工作。我是京剧爱好者,经常收听广播节目里的京剧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为此我与广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广播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的真诚伴侣和帮手。

初成立的泰兴有线广播站,自身没有杆线设备,传送广播信号只能借用通信线路作为唯一的传输工具。作为线务班长,因工作需要,我与广电人打交道成为家常便饭。解放初期的泰兴县邮电局通信机房设在天瑞巷,1956年初刚建的泰兴县广播站又建在县前街,两家相距数百米之远,为便于双方工作,泰兴邮电局通往各区镇(公社)的几十条中继线需经过泰兴广播站机房,进进出出的通信线路有广播机房用闸刀控制,每天分早、中、晚定时向各公社广播放大站发送信号,再由各放大站经邮电支局至各生产大队的邮电、广播合用线路向千家万户转播广播节目。

解放初期传播新闻的媒体很少,人们只能通过广播收听党中央的声音,了解国内外形势,丰富政治文化生活。当时泰兴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广播事业,曾提出“家家户户通广播”的口号。70年代泰兴的广播入户率很高,几乎有80%的城镇居民和农村社员家庭安装了有线广播。当时的电话用户很少,村通电话率很低,不可能利用电话开会。为此县委、县政府经常利用广播召开广播大会,传达上级指示,指导全县的农业生产,当时广播被人们称为“党的喉舌”。为此,维护通信线路,也算为我县的广播事业出了一份力。

一线两用,利用通信线路开放广播,必然增添线路维护工作的不少麻烦,如果一处发生问题,诸如闸刀开关忘记还原,某段线路发生故障,影响通信畅通,广播信号送不出去。出现此类问题,经常搞得我们维护人员吃饭不安,睡觉不宁。记得是70年代有一年除夕之夜,天降鹅毛大雪,家家户户都在燃放爆竹,举杯祝福。在全家团圆的时候,我突然接到通信机房的通知,曲霞、广陵方向的线路出现全阻。故障就是命令,我顾不上和家人吃团圆饭,立即电话通知家住城区的小刘、小王随我一起查修故障。因连续几天的降雪,路上积雪很厚、白苍茫的积雪分不清沟河、农田,无法辨别道路,机动车也无法上路,我们三人只好步行。数九寒天我们只好身穿雨衣雨裤御寒,脚穿高靴,各人配一把五节手电筒,肩背登杆工具,右手拄着一根竹竿,像爬行一样,逢沟过河沿着线路一脚高一脚低地逐杆逐档寻找障碍点。

泰兴至曲霞20多公里、400多根电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迅速排除故障谈何容易。在刺骨的寒风中我们坚持8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障碍点,排除了故障确保了大年初一曲霞、广陵两个乡镇的电话畅通,8万多农户收听到广播节目,天气虽然寒冷,我们冻得浑身发抖,我们三人心里却暖烘烘的,感到无限的荣幸。

泰兴借用通信线路开放广播一直延长到70年代未,80年代初才结束。20多年的交往中,我与广电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感谢广电人对我工作的支持,我经常利用节假日和工作之余,帮助农村一些广播放大站解决立杆架线中的难题,帮助他们选择路由,自带工具帮助他们收紧线条,支持他们将广播支线送到大队生产队,使千家万户都能安装有线广播,及时听到党中央的声音。

进入21世纪,我已成了古稀老人,但回想起当年风餐露宿一起立杆架线的老伙伴们,回想起当年我们为广电事业作出贡献的情结,我心里总是感到无此的自豪和感激。

关于情结的文章10:巷弄情结

文/巷弄情结

我始终不明白我的脚常常会把我带往一些犄角旮旯,尤其是那些曲曲折折迷宫般的巷弄。

今天,我又开始一人骑小毛炉转悠了,并且是在热辣的午间。

车随心走,一忽儿已到目的地。踩石条,过桥。桥应该还是一样的桥,只是记忆在经过多年之后看去,变得逐渐模糊,只觉眼前的老桥有些破败,虽知晓风雨中横卧多年难免失色,但内心里依然希望它有着稍微光鲜的门面。而她非但不像别处的老桥老街景点被粉刷一新,索性将破败进行到底,不知是哪户人家,竟然将一条棉被大大方方地晒在桥栏杆上。桥下便是壮阔的水面,那晒被的人家也真是足够放心,就不怕被子掉进水里么?抑或是信赖自然的力量?

过桥,挨着桥的那一端,有一排二层楼或者几层楼沿水而建,不是吊脚楼,却分明有吊脚的倾向。且看近处的两层楼,楼梯沿水而上,大概有四个台阶,且有中空。房子的墙体有一小部分在水面之上。尽管较远,依稀可以望见二楼的内阳台杆子上挂着好些花花绿绿的衣服,想来是刚经过石阶下清澈的西江水漂洗晾晒。紧贴墙壁的绿色藤蔓,不只是装饰,还有可实用的南瓜藤或者丝瓜藤,馋了,便伸手捞一个,沿阶而下,便可清洗,锅里一烧,都是极好的人间美味。这样想着时,这小日子的温馨便仿佛已入心间眉间了。

查阅资料得知:黄岩五洞桥始建迄今七百余年,位于赤溪镇过溪村,东西走向,横跨西江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随桥孔呈五折起伏,砌石级上下。两则设覆莲望柱和栏板。

但在我的行走中,似乎无关五洞桥的历史文化,只是冥冥间被一种幽幽的思绪牵引着。恰像我独自一人冒着烈日饿着肚子转悠在鲜有外人参观的五洞桥巷弄,他人还以为你有病,殊不知我却乐在其中,徜徉期间,不觉饥渴。

“温馨提示:农民菜园。”走着走着,眼前忽然出现了一方菜园。但见田垄青翠,绿色果蔬在阳光下泛着金波,有小青菜乖巧地趴在地面,也有丝瓜沿着藤蔓一点一点往上爬,不管是在地面的还是空中的,都一样的安静,享受着自由的风自由的爱,自自由由,安安闲闲,却不乏生命的蓬勃,“安静在沸腾”,我立马想到了这样几字,多么好的内质,实在叫人心仪。

田垄四围被一圈竹篱笆轻松围住,让我想起小时候老家后院的那片菜园,也是被妈妈用竹篱笆围住。如此,爱捣蛋的鸡们就不敢霸道,绿色的青菜就会长势良好,丰润着我们的童年生活。竹篱笆,老家童年生活的一幅剪影,生动了我的人生,在我的散文诗《童年的韵脚》中有记:篱笆墙,像一位忠实的仆人,日夜守候着我们的家园。不说话,只是用拦阻的方式,呵护着后院那些匆匆嫩嫩的小苗儿。鸡们,傻了。干瞪着言,远远张望。墙外墙内,篱笆是母亲用情构筑并浇灌的一片爱心么?我们,就是那嫩绿绿的小青菜儿。面对如此的篱笆,鸡们岂敢造次。

透过菜园,便见一户人家。门是用方砖砌成的方方正正的台门,台门两旁贴着对联,虽经过风雨洗刷已经斑驳,但仍可依稀见出两行字来:学礼学书门第,半村半郭人家。横批已彻底模糊。朴素而具真理,生活智慧彰显其中,想来屋主人是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安身立命,以礼以书养护人生,是一位颇具仁义的儒学之家。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巷弄,却不曾想在它的犄角旮旯处不经意间都能见出如此的人生智慧,实在是令人钦佩。

这地方又唤作桥上街。问了身边人不得而知。但顾名思义,应该是这街需过了五洞桥方才见市井天地,或者是沿江成街,连桥本身也成了热闹的小街。历史穿过七百年前,想象五洞桥下船来船往,川流不息,各种买卖或自家摆渡以及走街悠游的,都在船只之间往来穿梭。似乎可以比之沈从文笔下的沱江,翠翠和她爷爷为着沱江人的方便,捧出了一颗沱江水一般的清冽良善之心,在边城,在湘西唱出了人性美的赞歌。为此,使得美丽迷人的沱江飞出了湘西,飞出了国门。倘不知晓这桥上桥下演绎了多少美丽动人的故事。但当年的热闹,如今都已经淡去。眼前所见的,江水平缓,两岸花木扶梳,柳眉生色。这是五洞桥下西江水的两岸新景。而过桥入得桥上街之深处,曲曲折折的巷弄,淡定人家,人间烟柳,五色生香。理发店、小卖铺、转角的衣帽间、墙外的菜圃、墙角的紫薇……一切的一切,都在午后阳光下石板路上安详着,不吵不闹。也唯其如此,历史在经过了热闹的红尘退却,便会慢慢了回归自身,回归心灵的安宁。恰如一个人的少年、中年、老年,他也曾天真灿烂,曾壮志满怀,或未雨绸缪,但最终都会放马归山,归隐内心,单凭烟尘飞扬。那不是厌弃人生,恰恰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认知之后的热爱,爱,有辣有雅,我但愿更多的我们,能闹中取静,静中生慧,爱着彼此,爱着自己。也才不负曲折小街抑或巷弄建筑元素的韵味。

五洞桥,这年久失修破败的本色保持了巷弄固有的风貌,使得她在时代的变迁洪流中自我质朴自我安宁,同时又不乏生活的意趣和充实。闹中取静,不正是我等现代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心灵取向吗?谁也无法脱离红尘,但红尘之中葆有一颗自我独立的心自我独立的人生姿态,看浮世红尘,观人间情色,我自妖娆,我自宁馨。

关于情结的文章11:我的种菜情结

文/朱桂金

多年前,我曾有个梦想:退休后,有一亩三分地,“旧隐躬耕,自食其力”,有二三百平方米的小院,栽上几棵果树,种几畦蔬菜和数棵花卉,养几只鸡鸭。过上那种“桃红柳绿,鸡鸣犬吠,田园茅舍,袅袅炊烟”“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现在看来,这仅是幻想而已。我于1978年转为国家干部,原来的责任田被集体收回,即便回到原籍,也已无地可耕种;住在城里,都是高楼大厦,想寻个几十平方米种果蔬的“别墅”也是很难的事情。

“田园式”生活理想破灭后,我又把种几畦或几棵菜作为一种乐趣和追求。尤为喜种丝瓜。一是种丝瓜占用面积少;二是丝瓜不仅营养丰富,还可以美容、治病;三是丝瓜比较好种植,一般在清明到谷雨期间,10厘米土层的地温在20℃以上,挖个土坑,浇足底水,可直接下种,然后盖上两厘米厚的细面土,10天左右就出苗了。

2009年我迁居市里一小区,在自家储藏室门口两侧种了丝瓜。每天早晚我都会伫立凝望黄绿相间的丝瓜藤,它们不断地生长着,开花结果,每一个细节变化都是那样的令人赏心悦目。看到绿色,那种清新的味道,让我陶醉,忘却生活中的琐碎烦恼之事。

丝瓜采收季节,除了自家食用外,还不时送给邻居家享用,增进了邻里间的友谊和团结。

今年元月份,我又乔迁新居,安顿好家后,我骑着自行车四处寻找种菜的空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四月初的一天,果然找到大约200平方米、多年闲置的生荒地。我和老伴不顾年老体弱,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使出浑身的力气,抡起镐头和铁锹,花费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累得腰酸腿疼,才整理好地面。然后均匀地分出几块畦垄来,直直溜溜,方方正正,井然有序。谷雨这天,栽种上了丝瓜、芹菜、韭菜、辣椒和茄子,“梦想”又一次实现。

种菜,它带给我的是快乐、充实、满足和希望,更是一种情趣和境界。

关于情结的文章12:花鸟情结

文/刘德翠

从小我就对花鸟有种特别的喜爱。由于我身患严重的“小儿麻痹症”,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东奔西走,为了打发那些孤寂的时光,好心的小伙伴们为我送来了小鸟,弄来了花草。

起初,我对花草并不怎么喜欢,渐渐地,我被它那沁人心脾的芳香吸引了。我不顾家人反对,在菜园边辟出一块地,讨来花种种上,尽管它们都不名贵,但我还是精心呵护。时间一长,不大的菜园就变成了花园。花开之时,白的像雪,紫的如烟,红的似火……把庭院装扮得妖娆美丽,引得行人驻足观望。村上的小女孩们会来采栀子花、茉莉花戴在头上,还用红凤仙花把指甲涂得红红的……

不过,我对鸟的喜爱远远超过种花。有一次,亲戚送给我一只黄绿相间的小鸟,毛绒绒的,两只绿豆似的眼睛好奇而胆怯地打量着我,真是太可爱了。我给它弄窝又给它喂食,父亲还特意给我做了一个鸟笼。鸟笼挺大,也挺精致,里面有食槽、水槽,我兴奋得两晚都没睡着。很快,我又有了另外两只小鸟,一有空我就把鸟笼拎在手里,和小鸟说话,训练它们抢食。没过多久,小鸟就和我有了感情,只要一见到我,就在笼子里跳着叫个不停。后来,我在花园里安了一个鸟架,每天清晨和傍晚,我都把鸟笼挂在上面,然后闭上眼睛,陶醉在美妙的鸟语花香中。

几十年过去了,我对花鸟的喜爱始终没有改变,感谢它们装扮了我的生活,美化了我的家园,让我的生活多了一份依恋与美好。

关于情结的文章13:教人识是看花归

文/涟小七

牵动着的情结,如踏花寻香。你不是归客,而我,亦不是路人。一场相遇,在繁丽的杏花疏影里。那时,我知道,有你,足矣。 --题记

喜欢在明丽的午后呷一口清茶,读一页书的惬意;也喜欢于图书馆不被人在意的角落里闻一丝茉莉清香,在靠窗的位子静坐一天的舒心。这样的时光,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不期而遇,亦是前世轮回、在夜海上的久别重逢。

于是,习惯了这样的"不期而遇";于是,熟悉了这样的"久别重逢"。

很多个"于是"和我结缘,很多个夜晚孤灯与我合眠。我是一个爱书之人,却只爱新书。这么些年,它已逐渐成了我的癖好。不是说自己不喜欢旧书,只是觉得新书有一种难得的纯洁。虽没有旧书那厚重的历史感,但拥有小孩子般的无暇。每当灯光打起,便仿若刚出世的婴儿,在我手里醒了一会儿,又沉沉酣眠,这期间他却迅速成长。而我,亦学会了一本书、一盏灯,夜晚寂寂,心思绵绵……

看书的确是一件乐事,沉浸在"图文"漫无目的地寻书亦是一种难得的消遣。"教人识是看花归",寻书,如寻人;看书,如看花,是"满袖满头兼手把",也会"踏花归来马蹄香".

"踏花归来马蹄香",一时落花归尘土,却留清香满乾坤。图文的日子,宛若长箫奈吹,仿佛落红翩跹。有人说,这个地方,一旦爱上,便会爱得刻骨铭心。然而,我爱上了。爱上了它的深沉,爱上了它的寂寞,也爱上了它的一袭青衣不肯归……

不肯归,不肯归,是我的不肯归去。爱上了它,我知道,我便舍不得。穿过并不宽敞的石子小路,守候"图文"八点的"苏醒".于是,我明白,这个我想留下的地方,便是"图文";我知道,这个我爱上的地方,亦是"图文".我很想在别人少走的地方踩出一条小路来,花四年的时间。我也想着,如果可以有一个人,那时,如果我坚持,正好你愿意,那可不可以,这条小路一起走下去。也许很浅,但只要自己知道,便已足够……

说起来浙师大的日子,对于我来讲也许并不久,很多人的才华横溢却让我大跌眼镜。这个地方,有着太多的不可思议。有人在"红楼"里做着一场梦,有人在初阳湖边拥柳而眠,也有人在芙蓉峰下望山成塔……于是,时间便成了一个加工器。赋予了师大人才思,让其将风景写进书里,成为一段独特的过往。师大人,也便永远自在地走在青葱时光里,与风景相拥,与书籍共眠。

很多时候,很多人,因为一本书,因为一场梦,在不经意间相遇了。在师大的日子,亦如一场酣眠的梦,不被世俗打扰,不被时光侵蚀。男子站在杏花疏影里,执一蒲扇,轻吟还未被时光掩埋的诗词;女子亦于江南之南,着一袭素色旗袍,轻风甫月里演绎着古典之美。这样的男子,注定是柔情的;这样的女子,注定是让人不觉疼惜的。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直觉得易安的浅吟低唱最合师大的氛围不过了。因为远离喧嚣,所以温润如玉;因为明湖成镜,所以"只道寻常".一本书,我便可以在这里消磨一段时光;一个人,我亦可以看书成趣。

醉花阴里,荡舟心许。

已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爱上书了,却一直记得有一位老师给了我生命里最初的感动。是她给了我文字上的鼓舞,是她给了我动笔成文的勇气。也许,那时候,我和书的缘分便已悄悄开始了。后来,我又遇见了另一位老师。她永远是白屏洲上的美人,古典诗词里的常客。我知道,我的这一生,再也离不开一笔一书望天堂了。三年,她带我在醉花阴里沉醉。于是,在那离开的那一天,我知道,我永远舍不得。于是,眼睛酸涩的我,选择来到师大,一个老师和我们描绘了三年的地方。第一眼,我便爱上了;再一眼,我再也舍不得离开。走一走老师所走过的路,看一看老师所看过的书。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

在师大的日子,永远让人不会觉得时光错付。"慢慢走,欣赏啊",在师大的校园里,欣赏的是风景,不变的是心情,时光仿佛永远不会老去。老师没有骗我,爱上了,便会爱的刻骨铭心。

有时候,我会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放慢了朱自清的脚步,也舒缓了我的心情。

我在书本里找到慰藉,在时光里追寻美丽。张爱玲曾说,时代越变越相似。是啊,说不定我现在走的这条路也是谁曾经经历过的呢?说不定我的今生是谁的前世呢?

一切都可能拥有一串相似的数字,但每一篇文章都是读者独一无二的瑰宝。《红楼梦》已盛开了百年,它不会凋零。因为纵使有再多的红学者,但每一个人从中获得的感悟都会与众不同。书本给予了我们思想的深度,自己也会变得不同。我们,所有的不完满,都是这样被填充成完满的。

流潋紫一直是我仰慕的对象。麦家在人生的最好年代的张狂,张爱玲面对残酷现实的隐忍和坚强,我已撑起45度的仰望。而流潋紫一句"比梦想走得更远",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本人是一个漂亮的女子,也是一个活得很漂亮的女子。一部《后宫甄嬛传》让她从稚嫩走向成熟,也让她比梦想走得更远。这一刻,我相信,书和笔的确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女子,不仅要长得很出众,也一定要活得很漂亮。

岁月是首无情歌,但书却是个有情郎。我懂了,因为流潋紫教会了我。

这么些年,无论是身边有书或没书的日子,我都可以感受到书给人带来的影响之深。陪伴了我们十多年的教科书,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让我们可以踏进自己心仪的大学,甚至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而一些名著、传记、小说等更是能锦上添花,让我们可以走得比梦想更远一些。

生活,应该是这样的;生命,应该是需要书本来点缀的。

曾有一段时间,我问过自己,到底是书中的什么那么可以使一个人感动或者拥有动力或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麻雀变凤凰"?后来,我逐渐明白,因为文字,因为它们浸透了作者的血与泪,因为蕴含其中的可以使人产生共鸣的情感。于是,我懂了,我就是这样喜欢上书的。

……

牵动着的情结,如踏花寻香。你不是归客,而我,亦不是路人。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恰好遇上了,便遇上了。从此,我依旧是我,而你,依旧是书。但是,生命就是这样奇怪,"教人识是看花归",我的生活,寻书如寻花,从此如斯般美好……

关于情结的文章14:高考情结

文/周士财

人的一生中有无数的遗憾,我最大遗憾就是没能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1985年的春节刚过,空军要在我们中学招收飞行学员的消息便迅速传遍了学校。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飞行学员是我们所有男生的梦想。先是县里的医生到我们应届毕业班进行了身体普选,那些平时身体强壮、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大都未通过初选,结果只有我们十几个同学荣幸地过了关。

一星期后,县武装部组织我们全县初选上的学生统一到地区进行身体复检。在地区我们整整待了一星期,每天都有大批的学生被淘汰。最后,全县去参加身体复检的近二百名学生中,只有我和另外7名学生通过了身体项目的全部检查。如果政审和高考成绩合格,我们将会成为一名光荣的空军飞行学员。

5月份的一天,当我在学校里复习,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时,校长突然通知我一星期后到地区参加空军统一组织的文化考核。这时我才明白,我们的文化考核是由空军招飞办公室统一组织的。令人高兴的是,考试项目中竟然没有我最头痛的英语和生物等课程,只进行政治、语文和数理化的考核。

考试进行得很顺利,几天后便公布了成绩。我的成绩为县里的8名考生中的第6名,而空军在我们县里只有4个招飞名额。看样子,当飞行学员我是没希望了。

在巨大的失望之后,我准备踏实地参加即将到来的高考。但是在6月2日那一天,我却突然接到空军的“飞行学员录取通知书”。事后得知,空军未录取成绩比我好的第4名和第5名的原因是“第6名考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好”。

1985年6月21日,我跨进了长春空军飞行大学的校门。7月的7、8、9三天,当我的高中同学正在参加紧张的高考时,我和我的新战友们正穿着军装在训练场上进行体育和军事科目的训练。

几年后我获得了空军飞行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和军学学士学位证书。

多年后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与高中的同学们相聚,面对一个个名牌高校毕业的他们,我这个未参加高考而获得大学毕业证的军人还是有些心虚。没想到,他们一个个摸着我军装上的肩牌羡慕地说:“你是我们那届毕业生中最牛的一个”。这时我才有了些许的安慰。

至今,每每想起自己未曾参加过高考还是有些莫名的心绪,这也成了我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关于情结的文章15:一个“美驴”的户外情结

文/脉脉

久居城市的人大抵都有一颗驿动的心,城市的喧嚣和日积月累的压力让都市人变得浮躁脆弱。打开门走出去,是现代人越来越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我看来,出行的意义,并不在于去了哪个地方、进过哪个景点、在哪个标志性建筑物前拍过照。真正的出行,是要和大自然最近距离的贴合,在异于我们熟悉的环境中静下心来仔细聆听:风吹过枫叶林的声音、水流过鹅卵石的声音、松鼠在雪地里穿过的声音……在咸湿清凉的空气中看到潮起潮落,在山川间遇见一注溪流水滴石穿,躺在五颜六色野花丛生的草地上看日月星云……置身于此,会感到万物生长,生生不息。那时,所有执拗于心的杂念,在城市中滋生的那些自怜自艾,工作生活中受到的误解委屈,都会被这些原始的生命的力量冲散,感受到最纯粹最自然的美好。

心开始出发,脚步往往不能跟上。当我在跟过一天走五六个景点的旅行团后发现,所有的景色都是车览,景点参观的时间远比进店购物时间短的时候,当自己跃跃欲试招呼几个好友自驾出行,却因没有好的攻略、没有好的向导、没有专业的装备、没有合理的路线和食宿安排,最终带着满身疲惫狼狈而返的时候,内心开始质疑:出行真的能让我快乐吗?

后来,偶然在零点户外结识了一群热爱户外出行的伙伴。大家以游聚友,结友同游,近到蚕姑坨看红叶,远到西藏布达拉宫。可以在南湖边野炊,也可以在额济纳旗扎营品茶饮酒。不拘泥于固定的线路,也不存在出游陷阱。春夏秋冬,行万里路,人不孤独,阅风景无数,每一幕都会触及人内心深处,值得在记忆里永远存留。

人在旅途中,过程也是一种风景。能与有着相同爱好和兴趣的旅伴一起,拾柴做饭,把酒言欢,和快乐人行快乐路,在行程中互相依存互相帮助,激发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每一次出行其实都是一种修行,使我们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

喜欢和志同道合的热爱户外的伙伴们一起上路。我们的身体在路上的时候,灵魂才会更快乐。我常常觉得幸运,能结识这么多朋友,能看这么多美丽景色,感受那么多不同的生活。生活和内心都渐渐丰盈、渐渐安静、渐渐宽容。原来不管我们经历过什么,都可以从零点开始找寻到崭新的自我。

期待,继续和爱户外的伙伴们开启新一程。下一站——迷人的九寨、美丽的四姑娘山、神秘的神农架、美丽的青海湖……

大家都在看